高中文言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01:20: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文言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縱向聯系文章語境,望文而生義
文言文翻譯還需要聯系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文本句意。特別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文言文,要順利進行某些句子的翻譯,需要對通篇文意作出一定梳理。在梳理過程中,可以獲取更多文意信息,來個“望文”而“生義”。就是通過比對、印證、推演等手法,將文中事件、人物等要素理清之后,找到翻譯的切入點。所謂“望文生義”,就是要對上下文意進行反復推敲,占有更多信息和翻譯要素,而不是斷章取義,或者“想當然”。這樣就能提高命中率,贏得高分才成為可能。2014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中文言文翻譯“:(1)若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2)亟謀于知道者而考諸古,師不乏矣。”如果不聯系上下文,想順利完成翻譯,幾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句中“若乃名者”,結合上文可知是“至于老師的名稱”,“仆脆怯”是“我懦弱膽怯”。第二句中“亟謀于知道者”,需要聯系下文才能知曉,“亟”是“盡快”,“謀”是“商量”,“知道者”是“精通學問的人”。通過聯系上下文意,基本掌握文本語意,再進行翻譯就不再那么生澀艱難。如果不懂文意,勢必要出現張冠李戴現象。這些關鍵詞出現錯誤,整個句子翻譯就會是南轅北轍,失分就是必然結果。
二、縱橫交互規范表達,情真而意切
文言文翻譯不僅要讀懂文本理解文意,還需要有扎實的表達基本功,也就是要遵循基本原則“雅”。翻譯可以直譯,但更多時候需要意譯,由于文言文和現代漢語語序不完全一致,有些詞語早已不再經常使用,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情況較多,翻譯時自然需要有創造性。所謂創造性,就是指翻譯時的遣詞造句要符合規范要求,還要做到表情達意的完美精致。在平時訓練時,要注意掌握文言修辭,如對偶、互文、借喻、同感等,要尊重原文用法,保留表達特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譯文為: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這是運用了互文,翻譯時要注意。“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譯文為:從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像北斗星一樣曲折,溪流像游蛇那樣流動,可以看到它一會兒顯露一會兒隱沒,它的兩岸像犬牙一樣交錯,無法探知它的源頭。這里就運用了暗喻修辭方法,翻譯要保留。
篇2
錯誤一
混淆古今異譯
例1、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誤譯]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背著行囊送禮的,官方贈送的、私人遺留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譯]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行李”,古義為“使者”;今義是“出行時帶的箱子、包裹”等。“遺”的古義為“贈予贈送的東西”,今義為“遺失、遺漏、遺留”等。
考生以今義釋古義,原因是不明古義,不知古今詞義不同。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積累古今異義詞。一是借助教材注釋識記古義,如《燭之武退秦師》中“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語識記古義,如成語“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這個古義;三是借助復習資料上的《古今異義詞簡表》識記古義。
2、翻譯一個詞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這個詞的古義,除此之外還要檢驗這個古義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與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錯誤二
詞類活用分析錯誤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
[誤譯]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兒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著池塘呼喚魚兒。
[正譯]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第一個“衣”,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穿”;“袖”,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袖子里藏著”。一般情況下,“名詞+名詞”的結構,第一個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借助復習資料熟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類別,并能通過對活用特征的識記、比較,結合語境進行正確翻譯。如,形容詞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可譯為“認為……”“以……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2、翻譯語句的前提是讀懂文章大意,而我們檢驗自己翻譯正誤的方法,就是將譯文放到文段中去檢驗,使自己的翻譯符合語境,合情合理。
錯誤三
誤譯文言虛詞
例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誤譯]這兒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圍困周瑜的地方嗎?
[正譯]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圍困(打敗)的地方嗎?
[分析與對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動關系,譯為“被”,考生的忽視造成被動者“曹操”成了主動者。同學們要注意積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試大綱》規定的十八個常用虛詞的多種用法,根據句意,準確翻譯。
錯誤四
漏譯省略成分
例4、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誤譯]只是用濃墨灑作大墨點,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正譯](狐貍)只是用濃墨灑作大墨點,(弄得)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分析與對策]句中漏譯了省略主語“狐貍”。原文中雖然省略了主語,但為使文意通順、明了,翻譯時要將省略的成分補上。這也是考試中的一點要求。另外,有些通過直譯無法使文意貫通的地方,如“滿紙都是”,也應適當“增詞”,即加上使文句連貫的詞語。
考生漏譯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通讀整個句子或與譯句有關聯的前后句,沒有形成整體語境意識,只是“就詞譯詞”,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傳達出來。這種毛病輕則影響到考生對個別詞的判斷和翻譯,重則影響到考生對整個句子的理解。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考生應注意樹立較強的語境意識,閱讀時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翻譯一個句子時,不能偷懶,只滿足于讀單一的那個要求翻譯的句子,還應適當“瞻前顧后”地照顧語境。
2、翻譯出一個句子之后,不要急著做下一題,而要回顧一下自己翻譯的句子是否通順,看看有沒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語、賓語等。
錯誤五
語言不合規范
例5、其軍帥怒賁不先白己而專獻金,下賁獄。世祖聞之,大怒,執帥將殺之,以勛舊而止。
[誤譯]賀賁的主帥對他事先不稟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獻金感到憤怒,就把賀賁關進監獄。世祖聞之,眼冒金星,執住了主帥將要殺他,因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罷。
[正譯]賀賁的主帥對他事先不稟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獻金感到憤怒,把賀賁關進監獄。世祖聽說這事,非常憤怒,逮捕了主帥將要殺他,因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罷。
[分析與對策]這段譯文的不規范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文白夾雜,“聞”“執”等文言詞語沒有譯出。根據語境,“聞”可譯為“聽說”;“執”可譯為“逮捕”。
②風格不一致,整體上看是嚴肅的書面語,而“眼冒金星”顯然是口語化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篇3
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文言文課程一直以來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難點。由于缺乏時代語境的引入,和對古代文化的陌生,學生對于文言文教學缺乏足夠的興趣。但是,高中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與學習的體系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歷來也是在高考中可以體現學生差異的重要部分。而在新課程改革的體系下,我們在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學當中,必須通過加強對學生自身的教育引導,來實現其對高中語文學習的有效把握。另外,情境教學科研有效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感悟具有確實的科學依據。腦科學研究表明:腦的左右兩個半球既分工又合作。左腦是語言理解的中樞,主要完成語言的、邏輯的、分析的、代數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負責條理化思維或叫做邏輯思維。右腦則是情緒中樞,主要完成直觀的、綜合的、圖形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負責直覺、想象力、創造力等形象思維。學習時兩半球的優勢興奮交替興抑,互補協同,會大大釋放大腦的潛能,提高效率。當學生在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為難、畏難”的情緒時,教師應該具體地分析原因,對學生的困惑進行系統分析,并通過情感教學的情境來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問題。而所謂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學生學好各種知識的催化劑,不容忽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合理調節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高中文言文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通過情感教學的方式,便能夠解決學生自身的畏難情緒。通過情境教學的展開,引導其對學習文言文產生足夠的動力。
首先,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新課改的目的在于將傳統教學系統當中的逼迫學生學習轉變為引導學生自學。在文言文的學習當中,如果趕鴨子上家,讓學生在不愿聽、聽不懂的氣氛中進行學習,那么其自身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會呈現出被動的狀態。但是,情感教學的引入很好地解決了學生這方面的問題。教師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加強其自身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對于學生充分理解課堂內容及含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對文言文缺乏興趣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文言文沒有太多接觸。這種缺乏時代要素的隔膜,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即會認為文言文本身是枯燥的,而其整個的學習狀態將是非常枯燥。
第二,文言文是中國古代文學當中的優秀篇章,其內在蘊含了包括了豐富的情感和審美意蘊。學生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建立起自身對文學作品的品鑒和基本類型的區別。學生往往會通過有效的學習手段和學習方式,來對文言文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建立對古代文言文的審美來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簡單的對文言文字詞句子結構的學習,上升到對其整個思想意蘊和審美形態的整體把握。學生學習文言文,本身便是對古代文化的學習。這種通過文言文學習,而進行的審美思想和審美意識的把握,對于學生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文言文中所闡述的對真善美的關照,與學生在這一時期成為所需要的對美的認知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文言文的篇章當中,蘊含了中國古代文人志士、儒者道士對人生充滿哲理的思索,和對人生境遇的各種體驗。以坡的《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為例,其在整個行文過程當中,闡述了作者坡對人生的一種奇妙體驗。其為讀者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對人生的感覺描寫的十分細致到位。作為學生來講,其在認真誦讀坡先生的作品時,可以體會到其對人生和宇宙辯證關系的探索,并能夠通過作品的閱讀和背誦,加深自己對這種豪邁人生的感悟,從而通過文學審美來大大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這種通過文言文作品來影響人細節的文字,對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在學習文言文作品時,不僅僅是在進行簡單的文言文知識學習,更是對人生態度和人生觀念進行學習和調整。
二、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實踐情感教學的基本路徑探析
文言文與學生個人的情感存在著良好的互動,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很容易與學習內容產生共鳴。這為文言文教學通過實踐教學情節,奠定了充分的現實基礎。而在引導學生進行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通過對學生的審美追求和情感陶冶作用的把握,充分發揮其作用,努力使其對整個學習狀態具有清晰的認識。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以下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督導,可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對課文的誦讀。眾所周知,文言文具有節奏美和韻律美,其在朗讀的時候會朗朗上口,這種韻味兒會讓學生體會到文言文內在的優美韻律和內部結構構成。學生在誦讀的時候,可以通過對這種韻律的賞析來加深對古代文學當中形式美的認識。另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讓自己的思維空間進入到文章中的優美世界里。
第二,教師在進行課文的講解時,將傳統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課文當中的字詞和句子的把握,上升到對學習規律和思想內涵的把握。文言文的表達具有其內在規律,通過加強對文章中內在規律的認識,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意蘊。作為教師來講,更要加強對學生對文學作品當中主題思想的把握。教師在教學時,結合文章中所傳遞的內容,適時地將文章中所蘊含的審美觀念與主題思想進行講解,并對文章中的思想情感移情到現實的生活當中,通過現代生活的引入,來推進其情感教學,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達到更好的效果。
篇4
高中文言文主謂倒裝句
倒裝句
現代漢語的語序一般以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狀語在前,動詞在后;謂語在前,賓語在后。如果這種順序被顛倒,就成為倒裝句。文言文的語序倒裝主要有四種:
A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在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B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候,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C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的后面。
D狀語后置(介賓結構后置)
A主謂倒裝。
1、渺渺兮予懷。渺渺是主語予懷的前置謂語,譯:我的心想得很遠很遠啊。(《赤壁賦》)
B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提前:
1、何為其然也?(何為是為何的倒裝)譯:為什么簫聲這么悲涼呢?(《赤壁賦》)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裝)譯:現在在哪里呢?(《赤壁賦》)
3、而又何羨乎?(何羨是羨何的倒裝)譯:又羨慕什么呢?(《赤壁賦》)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裝)譯:不如此,我怎么會這樣?(《鴻門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裝)譯:今天的事情怎么樣?(《鴻門宴》)
6、客何為者?(何為是為何的倒裝)譯:客人是干什么的?(《鴻門宴》)
7、大王來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裝)譯: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鴻門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裝)譯:沛公在哪里?(《鴻門宴》)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提前
1、及時相遣歸。(相遣歸是遣歸相的倒裝)譯: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東南飛》
2、嬉戲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裝)譯:游戲時不要忘了我。《孔雀東南飛》
3、誓天不相負。(相負是負相的倒裝)譯:我指天發誓,絕不會辜負你。《孔雀東南飛》
4、好自相扶將。(相扶將是扶將相的倒裝)譯:好好侍奉婆婆。《孔雀東南飛》
5、還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裝)譯:那時一定去接你。《孔雀東南飛》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裝)譯:永遠不要忘記我啊!《孔雀東南飛》
7、君既若見錄。(見錄是錄我的倒裝)譯:您既然如此惦記我。《孔雀東南飛》
8、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裝)譯:但是我沒有料到自己能先進入關中(《鴻門宴》)
用之是把賓語提到前邊
C定語后置。
文言文雖有修飾詞放在中心詞前面的,但多數置于中心詞之后,所以構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點。定語后置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者之而作標志詞。二是數量詞作定語時,也常后置。
1、凌萬頃之茫然。(茫然是萬頃的后置定語)譯:越過茫茫的江面。(《赤壁賦》)
2、客有吹洞蕭者,(吹洞簫是客的后置定語)譯:有吹洞簫的客人(《赤壁賦》)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賓客的后置定語)譯: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荊軻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一雙是白璧的后置定語,一雙是玉斗的后置定語)譯:我拿一雙白璧,想獻給項王,一雙玉斗,想給亞父。(《鴻門宴》)
5、群臣侍殿上者.( 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語) 譯: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荊軻刺秦王》)
6、金千斤,邑萬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語,萬家是邑的后置定語)譯: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荊軻刺秦王》)
7、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舉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語)譯: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帶的玉暗示項王。(《鴻門宴》)
D狀語后置(介賓結構后置)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應為蘇子與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賦》)
2、月出于東山之上。(應為月于東山之上出。)(《赤壁賦》)
3、徘徊于斗牛之間。(應為于斗牛之間徘徊。)(《赤壁賦》)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應為況吾與子于江渚之上漁樵)(《赤壁賦》)
5、相與枕藉乎舟中。(應為相與乎舟中枕藉。)(《赤壁賦》)
6、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應為唐浮圖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禪山記》)
7、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觀)(《游褒禪山記》)
7、沛公軍霸上。(應為沛公(于)霸上駐軍)(《鴻門宴》)
8、徘徊庭樹下。(應為(于)庭樹下徘徊)《孔雀東南飛》
9、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應為夫今樊將軍,秦王(以)金千斤,邑萬家購之。 )
譯:現在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購取他的頭。(《荊軻刺秦王》)
10、嘉為先言于秦王曰。(應為嘉為先于秦王言曰。)譯: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說道。(《荊軻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應為燕王于庭拜送。)譯:燕王親自在庭前拜送。(《荊軻刺秦王》)
12、見燕使者咸陽宮。(應為(于)咸陽宮見燕使者。)譯:(秦王)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軻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應為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于項羽言曰。)譯: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鴻門宴》)
14、具告以事。(應為以事具告。)譯:把事情全告訴了他。(《鴻門宴》)
15、長于臣。(應為于臣長。)譯:比我大。(《鴻門宴》)
篇5
關鍵詞翻譯標準原則方法
文言文翻譯是語文試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題,如何做好這道題已成為學生普遍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文言文翻譯對考生而言也是難度較大的一道題。它是對考生文言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雖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想要將它準確的表達出來,拿全分,還真是不容易。
那么,怎樣才能把握住這些得分點呢?這里結合往年高考的命題特點,將其歸納如下。
一、把握翻譯標準和翻譯的原則。
1、翻譯三標準——“信、達、雅”
(1)信:要求譯文準確,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內容。
(2)達:要求譯文明白通順,無語病,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3)雅:要求譯文遣詞造句講究文筆優美、生動形象乃至傳神。
2、翻譯原則(十六字方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詞不離句,句不離段”
(1)直譯:即“字字落實”,要求原文字字在譯文中有著落,譯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據,要盡量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
(2)意譯: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內容和思想,譯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實,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別較大的表達方式。“意譯”是一種輔助手段,只在難以直譯或直譯時難以表達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采用。
(3)“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我國分析語言的傳統經驗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我們要緊緊抓住語境規律,聯系上下文進行推敲判斷、學會把單個的詞語放在整個句子中來理解它的意義。
二、靈活運用文言文翻譯的“對、留、換、調、增、刪、推”七字決。
文言語句的翻譯是以理解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當數量的文言實詞和文言句式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在譯文語言的組織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
1、對譯法
譯文對應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雙音節詞來翻譯。
文言詞語單音節詞居多,翻譯時應將文言單音節詞補充為現代漢語中相應的雙音節詞。
例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大國的虛實是難以推測的,我懼怕他們有兵馬埋伏。
“測”、“懼”、“伏”都是單音節詞,應譯為雙音節詞“推測”、“懼怕”、“埋伏”。
2、保留法
保留原文中的詞語,凡有古今意義相同的字、詞及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國名、官職、年號、度量衡單位等古代專用名詞。翻譯時不宜改動,都要保留原詞。
例如: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
黔州那個地方,從未有過驢子,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載了頭驢子到那里去。
“驢”、“船”古今的的詞義完全相同,翻譯時不能改變它的原意。
3、替換法
也就是說用現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把古詞換成同義或近義的現代詞,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愚”要換成“我”,“悉”要換成“都”,“咨”要換成“商量”。
又如《曹劌論戰》中“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獄”、“雖”分別用“案件”、“即使”換之。就譯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詞語,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詞的意義卻發生了變化。體現如下:
(1)詞義擴大了。如:“江”、“河”古代專指長江和黃河,現在泛指一切河流。
(2)詞義縮小。如“妻子”古漢語中指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3)感彩變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并沒有貶義,現在指品質惡劣。實例: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為地位低下,沒有貶義色彩。
4、調整法
就是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裝等在翻譯時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整過來,否則就不符合現代語法。
(1)《曹劌論戰》“何以戰?”一句是賓語前置句,“何”作“以”的賓語應譯為“憑什么打這一仗”。
(2)“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謂倒裝,意在強調謂語“甚矣”,應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語序翻譯。
5、增補法
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補充出來,以求句意的完整。
(1)《扁鵲見蔡恒公》:“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詞“之”,翻譯時就要補出來,應是“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當作自己的功勞。”
(2)在古漢語中,數詞可以直接修飾名詞,但在現代漢語中數詞必須與量詞結合成數量結構后才能修飾名詞。因此,對于這類有數詞的語句進行翻譯時應在數詞后加上量詞構成數量結構來修飾名詞。如《口技》中“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數詞修飾名詞都沒有量詞,翻譯時應對應把這些量詞“個”、“張”、“把”、“把”、“塊”補出來才清楚連貫。
6、刪削法
文言文里的一些虛實,只在句中起某種語法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現代漢語里也沒有相應的詞語對應,就可以刪去不譯。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陳勝是陽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見的判斷句式的標志。“者”起提頓作用,“也”表示判斷語氣。翻譯時,“者”、“也”也都可刪去不譯。
7、推斷法
文言語句中負載關鍵意義的、解釋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或有多個義項的實詞極為重要。翻譯時要聯系全文,特別要結合上下旬語境仔細推敲,以防誤義。
1、字形判斷法
漢字本是表意性文字,特別是“偏旁”與字義聯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從字形分析出詞義,有些字雖不能直接分析出詞義,卻可以根據字形圈定出該字的意義范圍,為進一步猜測詞義提供根據。
如“檣櫓飛灰煙滅”,“櫓”是木質的“船具”,“檣”從“木”,同“櫓”字聯合成詞,都屬船具,便可推知“檣櫓”有“船”的意思。
2、結構對應法
篇6
高考試卷中文言文的翻譯試題從2002年起,不再采用選擇題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譯的表述形式。這就增加了翻譯的難度,加大了對學生文言文能力的考查力度。
一、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和要求
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三、文言文翻譯的失誤形式
(一)不需翻譯的強行翻譯。在文言文中凡是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譯時,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不用翻譯,因為這些詞一般都無法與現代漢語對譯。如: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譯文:晉國侯王和秦國霸主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
(二)以今義當古義。有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意義已經變化了,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有的詞義轉移了,有的詞感彩變化了,有的名稱說法改變了。因此,要根據原文的語境確定詞義,切不可以今義當古義。下面幾例翻譯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門豹治鄴》
譯文:這個女子品質不好……應該再找個品質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
譯文:使者聽了很高興,按照常惠說的來辭讓單于。
這兩句翻譯均犯了以今義譯古義的毛病。例1的“好”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現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對事、對物都可以修飾限制。譯句應改成“這個女子長得不漂亮”。
例2的“讓”在古代漢語中既可以表“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責備”之意,而現在只用于“辭讓、謙讓”的意思。譯句中的“辭讓”應改為“責備”。
(三)該譯的詞沒有譯出來。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譯文:以藺相如的功勞大,拜他為上卿。
譯文沒有把“以”譯出來,應當譯成“因為”,也沒有把“拜”譯出來,應當譯成“任命”。
(四)詞語翻譯得不恰當。例如: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譯成:不愛惜珍珠、寶器、肥田、沃土。
譯句中把“愛”譯成“愛惜”不當,“愛”有愛惜之意,但在這個句子中是“吝嗇”的意思。
(五)該刪除的詞語仍然被保留。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譯文:從師學習的風尚也已經很久不存在了。
譯句中沒把原句中的“也“刪去,造成錯誤。其實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語氣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翻譯時,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頓、湊足音節,或者起語氣作用的助詞,或者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它們沒有實在的意義,雖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譯時,因為沒有相當的詞可以用來表示它,應該刪除不譯。比如表示判斷的“者”“也”“……者也”“者……也……”,在翻譯時應該從譯句中去掉,并在適當的地方加上判斷詞“是”。
(六)省略成分沒有譯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沒有必要翻譯出來,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須翻譯出來語意才完全。如:
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司馬光《赤壁之戰》)
譯成:孫權給群臣看,沒有誰不嚇得改變了臉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書信,而譯句中沒有譯出來,應該在“孫權”的后邊加上“把曹操的書信”,語意才顯得清晰完整。
(七)該增添的內容沒有增添。在翻譯時,有時為了使文句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必須增添一些內容,才算恰當,如: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譯文:現在劉表剛剛死亡,兩兒子不團結。
在數詞“兩”后邊加上量詞“個”,語氣才顯得流暢。再如: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譯文:因此,先主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他。譯句中在數詞“三”后加上量詞“次”字。
(八)無中生有地增添內容。一般說來,文言文翻譯必須要尊重原文的內容,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增添一些內容,以至違背原文的意思。否則,就會造成失誤。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譯文: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于助人并且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在里面。
譯文中的“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沒有這個內容,是譯者隨意加進去的,應刪去。
(九)應當譯出的意思卻遺漏了。沒有把全句的意思說出來,只說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譯文:孔子說:“學習后要復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譯句把“時”的意思漏掉了,應該在“復習”前加上“按時”二字。
(十)譯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倒裝句,在翻譯時,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譯文:尋找人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沒有找到。
這個句子翻譯得不妥,因為原句是定語后置,在翻譯時必須把定語放回到中心詞前邊,正確的翻譯是:尋找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人,卻沒有找到。
篇7
最近,為了上好文言文單元,我特意在重溫《現代漢語》一書時,做了一些筆記,現整理如下,供同學們參考:
1.英語里的時態,在漢語中用動詞和虛詞表示。
2.“是”的特殊現象:一般來說,“是”為表判斷的動詞,實際上,它也是一個副詞。它在動詞、形容詞前應該重讀,表示“的確、確實”的意思,不能省。
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
3.能愿動詞不能用在名詞前。例如:可以學校,應該衣服,錯。
4.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區分標準:
(1)先用副詞“不”鑒定出名詞和非名詞:不能加“不”的是名詞,例如“不書本”,“書本”為名詞。
(2)再用能不能帶賓語鑒定出動詞:多數動詞能帶賓語,例如“學習做人的道理”,“學習”在這里是動詞。
(3)然后用能不能加“很”鑒定出形容詞:大部分動詞(心理動詞和能愿動詞除外)不可以加“很”,例如“很宣傳”。
(4)不能加“很”,又不能帶賓語的,可用副詞“沒有”鑒定:能受“沒有”修飾的是動詞,否則是形容詞,例如“沒有羨慕”、“沒有雪白”,“羨慕”是動詞,“雪白”是形容詞。
(5)形容詞和名詞有時不好區分,但是,名詞可以加“有”,如“有欲望”,形容詞前不能加“有”。
5.部分副詞有多樣詞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沒”既是副詞又是動詞: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時是動詞,例如:他沒(有)書。否定動作或性狀的存在時是副詞,例如:他沒來。臉沒紅。
(2)“白、怪、凈、老”等詞,有同音詞現象,但不是兼類,修飾名詞時是形容詞,表示性質:白布、怪事、凈水、老人;修飾動詞、形容詞時是副詞,表示方式、程度、范圍或時間等:白跑一趟、怪好看的、身上凈是泥巴、老沒見他。
6.區分作為狀語的形容詞和副詞:凡是能做謂語、謂語中心,又能做定語的是形容詞,否則是副詞:
A、同志們[一致]同意大會的決定。(“一致”能做狀語,這是形容詞。我們可以這樣舉例論證:“大家的意見很一致。”或者,“大家表示一致的意見。”)
B、對別人的意見不能[一概]否定。(“一概”是副詞。)
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區分“突然”(形容詞)和“忽然”(副詞)
篇8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哪里)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被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
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發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
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
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干)
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
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
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兵符,復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
4、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
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責備、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潔白的樣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曾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于'連----都----'或'竟'、竟然')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經)
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竟然)
4、是高、曾時為一戶(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
3、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4、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è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shèng四)
誠
1、帝感其誠(真心真意)
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果真,如果)
4、帝感其誠(誠心,誠意)
除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臺階)
2、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
3、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6、扶輦下除(門屏之間)
辭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
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文詞,文學)
3、動以朝廷為辭(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推辭)
5、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告別,辭別)
6、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古代的一種文體)
7、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
8、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辭令,應酬的言辭)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辭謝,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辭伐罪(命令)
從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跟隨,隨從)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向---學習)
4、樊噲從良坐(依傍)
5、從此道至吾軍(由,自)
6、弟走從軍阿姨死(參與)
7、其從如云(隨從的人)
8、欲不可從(放縱)
9、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òng次于最親的親屬,堂房親屬)
10、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通'縱'。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反對秦國策略)
11、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從事,官名)
12、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辦事)
13、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從容,舒緩,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戰不殆(危險)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近于,幾乎)
3、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學則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當
1、木蘭當戶織(對著,面對)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當中流(阻擋,抵擋)
4、北邀當國者相見(執掌,主持)
5、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承擔)
6、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應當,應該)
7、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恰當,適合,合宜)
8、犯法當死(判處,判罪)
9、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阻,攔)
10、一夫當關,萬人莫開(占據、把守)
11、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懷其璧,從徑道亡(路,道路)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規律)
4、于是廢先王之道(主張,思想,學說)
5、伐無道,誅暴秦(道義)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談論)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規律)
8、道不同,不相為謀(意向)
9、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走路、趕路)
10、故園誰道有書來(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導、引導)
12、道義:道德和正義
得
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得到,獲得,與“失”相對)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3、未得與項羽相見(能夠)
4、吾得兄事之(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通“德”感恩)
6、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得意)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具備)
9、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對、合適)
度
1、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計算)
2、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推測,估計)
3、度義而后動(考慮)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碼)
5、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飛度鏡湖月(通'渡'渡過,越過)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常態)
10、崔九堂前幾度聞(量詞、次、回、個)
11、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譜曲)
12、春風不度玉門關(過)
13、三言兩語,把一個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離俗出生死)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不,沒有)
2、而墨子非之(責怪,反對)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不是)
4、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除非,除了)
5、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意外的變故)
6、覺今是而昨非(不對的,錯誤的)
復
1、昭王南征而不復(返回。回來)
2、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恢復)
3、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再,又)
4、山重水復疑無路(重復)
5、王辭而不復(回答)
6、有北面復匈奴之志。(報復)
7、沛幸得復,豐未得復。(免除賦稅徭役)
8、復之以掌,虛若無物。(通'覆',遮蓋,蓋上)
9、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復算,追究)
負
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背東西,以背載物)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擔負,使……承擔)
3、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4、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對不起,辜負)
5、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違背,背棄)
6、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失敗)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覆蓋)
8、通家尚負責。(虧欠,拖受,責通“債”)
蓋
1、日初出大如車蓋(遮陽避雨的用具)
2、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器物上的蓋子)
3、覆蓋周密無際(遮蓋)
4、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壓倒,勝過)
5、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約)
6、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連接上文,表示原因)
7、蓋鐘子期死,伯樂終身不復鼓琴(發語詞,不譯)
8、蓋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肯定判斷、原來是)
故
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事,事故)
2、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舊,與'新'相對)
3、暮去朝來顏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與項伯有故(老朋友,引申為交情)
6、既克,公問其故(原因,緣故)
7、故遣將守關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產(原來,本來)
9、故臣復取璧(所以,因此)
10、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故事:舊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堅固)
2、固請,召有司案圖(堅持,堅決)
3、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頑固,固執)
4、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本來,原來)
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讓步,固然,誠然)
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安定)
7、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堅守、安定)
8、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要的地勢)
顧
1、贏得倉皇北顧(回頭看;回頭)
2、顧野有麥場(看)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探問,拜訪)
4、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顧惜,顧念)
5、大行不顧細謹(考慮)
6、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但是)
7、顧玩:仔細端詳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不知計所出耳(表輕微轉折)
9、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難道)
國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家,國家的)
2、六國破滅,非兵不利(諸侯國)
3、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國都,京城)
4、逝將去女,適彼樂國(地區,地域)
5、等死,死國可乎(國事)
過
1、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經過,通過)
2、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超過)
3、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勝過)
4、以其境過清(過分,過于)
5、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錯誤,過失)
6、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責備)
7、今公子故過之(訪問)
8、一日,大母過余曰(到,到來)
何
1、卻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詞)
2、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什么,代詞)
3、又何間焉(怎么,為什么,狀語)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樣,怎么樣)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辦,奈---何:對---怎么辦)
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辦)
7、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多么)
8、何蓑何笠(hè背、扛)
恨
1、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遺憾,不滿意)
2、此恨綿綿無決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感到遺憾)
4、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恨恨:惆悵、悲傷)
胡
1、國胡以相恤(什么)
2、胡取禾三百廛兮(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古代我國西北部民族的統稱)
患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憂慮。擔心)
2、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六國論》)(憂慮,擔心)
3、為操后患(《赤壁之戰》)(禍患)
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禍害,災禍)
5、愈膏肓之患難(疾病)
6、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諱忌)
7、茜有眼患(病)
8、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危害)
9、趙宣子驟諫,公患之(厭恨)
10、時有患瘧疾者(生病)
或
1、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有人)
2、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相當'有的---,有的---)
3、一食或粟一石(有時,偶或)
4、云霞明滅或目睹(也許,或許)
5、賤賊公行,莫之或止;(《論積貯疏》)(用在動詞前,加強不定語氣)
6、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如果)
7、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或者)
疾
1、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2、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3、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點,毛病)
5、龐涓恐其賢于已,疾之(通'嫉'妒忌)
6、舉疾首而相告曰(疾首:頭痛)
7、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速、捷)
8、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中,而聞者彰(強、猛烈)
9、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銳利)
及
1、懷王悔,追張儀,不及(趕上,追上)
2、燒北船,延及岸上營落(等到,到)
3、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到達)
4、一人飛升,仙及雞犬(涉及,牽連)
5、其賢不及孔子(比得上)
6、及說備使撫表眾(和,并)
7、及第:科舉考試考中
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接近)
10、卒不去,故及于難(遭受)
11、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已(表他轉,至于)
即
1、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靠近,接近)
2、項伯即入見沛公(立即,馬上)
3、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當,當時)
4、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
5、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與'則'的用法相同,相當于'那就'的意思)
6、其傷于縛者,即幸留(即使)
7、聞雞鳴。即起盥櫛(就,就是)
8、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登上帝位)
既
1、言未既(盡,完)
2、既克,公問其故(已經,---以后)
3、將軍既帝室之胄(既然)
4、三軍既惑且疑(既----又---并列關系)
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
6、肴核既盡,杯盤狼藉(全、都)
7、壬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既望:農歷每月十六日)
假
1、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借)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借助)
3、大臣犯法,無所寬假(寬容)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假,不真,與'真'相對)
5、假令仆伏法受誅(假令:假如)
6、漢人未可假大兵權(給與)
7、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如果、假如)
間
1、凡天地之間(兩事物的當中)
2、奉命于危難之間(中間,期間)
3、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一會兒)
4、安得廣廈千萬間(指房屋的間數)
5、彼節者有間(間隙,空隙)
6、遂與外人間隔(隔離)
7、間以詩記所遭(間或)
8、讒人間之可謂窮矣(離間)
9、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
10、骨微傷,病間月(間月:隔月,一個月以上)
11、間關鶯語花底滑(間關:形容鳥聲宛轉)
12、秦間來人,趙奢善食而遣之(間諜)
13、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表時間有時、偶然)
篇9
一、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
文言文以其自身的獨特魅力被廣泛推崇,因此,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借助良好的文言文閱讀教學,來大力提升文言文的應用空間。
1弘揚中國古典文化
文言文作為古典文化的瑰寶,彰顯出了中國文化的特色。因此,注重高中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會使高中生重新認識古典文化內涵,知曉文言文在古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從而對中國古典文化擁有一個較為系統全面的認識。
2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文言文有其存在的深厚根基,也具備選入高中語文課本的現實理由。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文言文閱讀這個重要板塊。通過文言文閱讀教學,可以更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使其具備更多的語文知識,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的知識、能力、素養都得到較為明顯的增強,以適應高中學習的客觀需要。
二、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高中文言文教學存在各種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共同發揮作用,構成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1學生興趣較低,沒有學習積極性
很多高中生喜歡語文學科,但是偏偏不太喜歡文言文閱讀這部分內容。他們認為文言文比較晦澀難懂,無法與現代語言表達的語境、口吻、方式形成有效的銜接。因此,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低,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未被激發出來,文言文教學課堂顯得非常低迷消沉。
2學生文史知識不足,影響文本理解
文言文閱讀需要借助很多文言文篇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文言文的內容往往涉及很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很多學生對這些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缺乏應有的了解。因此,對人物分析或事件的評價總是不得要領,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
3教師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目前,很多教師在文言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總是在學生閱讀完成后,對字詞句進行逐一地分析講解,而不愿過多地去啟發學生進行自學。所以,即使在全面分析字詞句后,學生的印象也不深刻,反而影響學生的理解記憶,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此外,教師講解完畢字詞句,不會帶領學生進行溫習鞏固,致使預定教學效果無法實現。
4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訓練較少
目前,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完全未考慮語文學習的均衡度。他們將較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現代文的閱讀理解訓練上,文言文閱讀理解訓練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學習效果要明顯好于文言文閱讀教學效果。這說明,教師在文言文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規劃安排上都存在較大誤區,致使現代文與文言文的比重嚴重失衡,不利于學生整體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文言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有效策略
若想切實提升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水平,鞏固已經取得的教學成績,就必須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使文言文閱讀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文言文素養。
1激發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文言文確實存在理解困難的現象。然而,既然文言文沒有被放棄,依舊存在于高中語文教材中,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因此,教師就要在文言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好每一個細節,激發出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在激發出興趣后,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比如,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經常出現古今異義詞,這個現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猜想詞語的古義和今義。“妻子”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古今異義詞,如果教師說出這個詞是古今異義詞的話,學生都會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們應當覺得這是個很普通的詞語,不會有古今兩種意義。這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猜測,學生必然能夠猜出“妻與子女”的古義,及“男人的配偶”的今義。這樣,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必然被激發出來。
又如,《孔雀東南飛》中“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中的“父兄”是一個偏義復詞,這也是文言文詞語的巧妙之處,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猜測,讓學生知曉這個詞義偏在“兄長”。
2加強與歷史知識的有效銜接
高中文言文教學內容往往與歷史知識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文言文知識的學習需要依托歷史知識,通過歷史知識知曉當時的社會形勢、人物生存狀態、人物思想等,從而深入了解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
比如,在教授《鴻門宴》一文時,教師不僅要將字詞句的知識傳輸給學生,還要將人物刻畫問題加以深入剖析。教師在分析講解完畢后,可以向學生發問,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說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這些問題的到位解答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歷史知識,如果缺乏一定的歷史知識,便無法很好地回答問題。因此,借助歷史知識對文言文進行整體全面把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文言文內容,更好地接受各種文言文知識。
3革新教學方法,運用幽默感
有時候,教師要運用自身的幽默感來消除學生對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恐懼感。這樣,學生才能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文言文閱讀學習。否則,會擾亂學生的心理,無法更好地配合教師,無法促進學生文言文知識結構的形成。同時,教師要針對文言文閱讀教學,進行強化訓練,增加文言文知識訓練的機會。
比如,在《愚公移山》一文中,“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一句,乍聽起來無從下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猜測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學生肯定會猜“箕畚”是一種工具,那一定是擬人的修辭手法。當學生回答出擬人手法后,教師可以及時向學生解釋其不符合擬人手法的原因,并逐步分析,“箕畚”是一種工具,那如何才能使這種工具發揮作用?學生必然回答“使用這種工具”,最終得出“箕畚”是一種特殊用法,即名詞做狀語,是“用箕畚”的意思,從而使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熟練掌握文言文知識。
篇10
(一)看圖復述,據圖背誦。圖畫總是以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呈現生活內容,這剛好可以彌補文言文與實際生活距離大的不足。如教《鄒忌諷齊王納諫》,可出示五幅圖:第一幅題曰“問妻”,畫著剛剛起床的鄒忌照著桌子上的鏡子,問正在替他整理衣服(此細節表明與妻子關系的親昵,體現文中的“私”字)的妻子,顯示出字幕“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答話也用字幕顯示。第二幅“問妾”,畫中之妾最好能顯出“畏我”的神態。第三幅“問客”,第四幅“自省”,第五幅“巧諫”。要求學生對著畫把故事情節復述、翻譯出來。最后,還可對著畫進行背誦。畫面內容教師可自行設計,最好能顯示文章的情節層次,突出能表現人物特征的細節。畫的題目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概括自擬。
畫的內容不限于人物與情節。如教《觸龍說趙太后》,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行繪制出鄭、晉、秦的方位、形勢圖,請一位學生上臺充當燭之武,對著黑板上掛著的自己繪制的圖作形勢分析,說諫秦師。
(二)配置翻譯,展開對話。文言文和現當代許多情文并茂的文章一樣,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飽含著作者的愛恨情仇。只是因為文字的隔閡,才使社會生活淡化。因此,活化文章所表現的生活場景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有很多老師讓學生演課本劇,其用意便在于此。但演課本劇耗時大,參與者有限。可對此加以變通,由前后兩桌同學搭檔,給主角配置翻譯,展開對話。如《觸龍說趙太后》以對話為主,而且對話中顯個性,對話中顯口才。可安排前后桌四位同學搭檔,一人飾演觸龍,一人飾演趙太后,用課文原文對話,他們的同桌分別充當他們的翻譯。于是在充分的背誦,準備好臺詞后,觸龍一瘸一拐地從教室門口走進,他的身后,跟著他的同桌翻譯。而教室里,趙太后正“盛氣揖之”,她的身旁,有位侍女正在給她打著扇子。可別小看這侍女,必要時,她還要充當太后的翻譯呢。于是,一場好戲正在開演……
這種方法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再現出當時的場景。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了背誦、翻譯、對話訓練,可謂能較好地融背、譯、說、演于一爐。
(三)翻譯“接龍”,優勝劣汰。文言文不翻譯不行,老師從頭到尾譯,不僅自己累,學生聽著也累。請同學翻譯,請到的只是幾個學生,面不廣、興趣
也不高。可引入競爭機制,讓每小組翻譯“接龍”,一個同學翻譯一句,一小組按座位次序挨個來。只要有一位同學翻譯錯,就將該組淘汰出局。這種方法,可激發同學的“斗志”,他們往往為了整組的利益,而充分做好翻譯的準備,因為不知道自己輪到的是哪一句,因此,得把每一句都弄得很準確,他們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忙的不亦樂乎。有時,也可進行“挑錯”比賽,由老師翻譯,在重要的字詞上故意出錯,讓學生找出老師翻譯錯誤的地方,哪一組找的錯誤最多最準,哪一組取勝。這種方法可以加強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專心聽的能力,同時也可督促他們充分預習。
(四)發揮想像,讀寫結合。想象是構成語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與想象力有關。學習一些故事、寓言性質的短小的文言文,如莊子的《秋水》《庖丁解牛》,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的文章等,可以不事先告訴是哪篇文章,先出示蔡治忠的漫畫,掩蓋掉所有的文字,讓學生發揮想象設計對話,自編一個故事。然后再出示蔡治忠為畫面配上的對白和文字,最后才出現原文。這樣倒個個,到最后才揭出謎底,既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言語能力,又能在對比中引起對課文內容的關注,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