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16:59: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審批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審批管理論文

篇1

當前一些單位內部管理松弛、控制薄弱,從源頭上給舞弊,腐敗行為予可乘之機。同時造成了單位資產的流失,影響了利潤水平,從而降低了其市場競爭力。為適應加入WTO的客觀要求,在新形勢下加強單位內部控制是現代管理制度建設的首要課題。2000年國家先后了《會計法》及《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試行)》,從法律的角度對內部控制作出規定。意在規范會計行為,強化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提升單位內部經營管理效果,杜絕經濟違法行為于未燃。

內部控制是保證單位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糾正錯誤和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合法、完整的政策和程序。其貫穿于單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存在經濟行為,就需有相應的內部控制。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就是在單位內部的職責分工、責任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財產物資管理制度等有關管理制度中,都應具體體現內部控制的要求。財務收支審批制度作為內部控制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得是否科學、完善,對單位的財務管理影響重大。

一、制定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的必要性

內部控制制度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內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沒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如企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如由非出納人員每月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是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具體規定,其基本目的在于:通過這種控制,可提高現金交易的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二、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設計的原則

1、全面控制和重點控制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單位必須對所有的財務收支進行全面控制。所謂全面是指三個方面,一是全過程的控制,不僅包括經濟活動各個環節中涉及支出類業務的審批,還包括如銷售單、供貨合同等收入類業務的審批;二是全員的控制,包括單位領導在內的所有職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辦公費、投資、差旅費、業務招待費等所有費用項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對諸如基建投資、兼并等重要的財務收支項目,應實施重點控制,嚴格審批。

2、事前審批和事后審批相結合的原則。審批制度作為控制財務收支的一種重要途徑,不僅包括事后的審批控制,還應該包括事前的預算審批。特別是對于一些發生金額較大或者重要的財務支出,必須進行事前預算。

3、不相容職責劃分原則。財務收支審批制度作為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重要內容,必須遵循不相容職務必須分離的原則。這也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會計法》明確規定,“記帳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對一些小型單位因為職工人數少,絕對的職責劃分困難很多。但是應通過更嚴密的監督和復核,以彌補劃分的不足。

4、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應堅持科學性原則,盡量做到理論上的完善性;另一方面,應該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使制定的審批制度盡量切實可行。如果重視科學性而忽視實用性,設計的制度只能作為“花瓶”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相反,如果重視實用性而忽視科學性,設計的制度雖然簡單易行但卻“漏洞百出”,同樣達不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三、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設計的內容

依據內部控制的原則,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設計中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財務收支審批人員和審批權限。明確審批人及對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審批人應當根據授權規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限;在確定審批人員和審批權限時,必須堅持可控性原則,即審批人員必須能夠對其審批權限內的經濟業務具有控制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審批人員能夠正確審批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審批質量。

2、財務收支審批程序。單位發生的各項財務收支,應該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和批準。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單位一般先由經辦人員在取得或填制的原始憑證上簽字,然后再據以向規定的審批人員審批,審批通過后交會計部門審核入帳或報帳。這種審批模式有許多不足之處。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審批人員的職位高于會計人員,先審批后審核,即使會計人員發現疑問已是“既成事實”,會計人員往往不會或不敢有異議,這顯然不利于發揮會計的審核監督作用。因此,在設計審批程序時,如果審批人員的職位高于審核人員,應實行先審核、后審批的程序。

3、財務收支審批內容。財務收支審批的內容主要是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具體包括:(1)財務收支是否符合財務計劃或合同規定;(2)財務收支是否符合《會計法》、有關法規和內部會計管理制度;(3)財務收支的內容和數據是否真實;(4)財務收支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則;(5)財務收支的原始憑證是否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等等。

4、財務收支審批人員的責任。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必須堅持權責對等原則。在審批制度中,必須規定審批人員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具體包括:審批人員應該定期向授權領導或職工代表匯報其審批情況;審批人員失職應該承擔的責任等。

四、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的基本模式

1、“一支筆”審批模式。這是指一切財務收支全部由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人員(總會計師或主管會計工作的副職)一人審批。符合《會計法》中“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的原則。其優點在于能夠克服多頭審批造成的監督失控或審批標準掌握不一等問題。但是,其缺點則是不符合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容易導致腐敗。特別是有些單位負責人把“一支筆”審批錯誤的認為是一個人說了算,更是難有約束。再加之單位負責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經營管理上,對各項財務收支也不可能事無巨細地進行審批。這種審批模式應當予以改革和完善。應加強民主理財建設,對于大型投資應經過領導集體會商,涉及職工利益事項應通過職代會表決等。

2、分級審批模式。這種審批模式根據業務范圍和金額大小,分級確定審批人員。單位領導副職(分管領導)或職能部門負責人在其主管業務范圍和一定金額范圍內具有審批權,但對于重要的財務收支或金額較大的財務收支,必須由單位負責人審批。金額巨大的財務收支,甚至需要通過單位領導集體審批。這種審批制度的優點在于避免了權力的過分集中,有利于形成對審批人員的約束和牽制;并且,由于審批人員一般是職能部門負責人或單位分管領導,他們對審批范圍內的財務收支比較了解,可以提高審批質量。

篇2

關鍵詞:行政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現狀 對策

隨著社會的日趨發展和進步,我國行政單位體制改革也隨之得到了深化,以政府采購、部門預算以及國庫集中支付等當做前提的財政管理機制,對行政單位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

1、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定義

我國行政單位財務管理主要指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的財務制度、政策、方針以及法規等,有計劃的對資金進行運用、籌集以及分配,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并對財務進行監督和控制,從而確保事業任務和計劃能夠順利的完成。

2、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現狀

2.1、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單位財務相關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是形同虛設,人力資源配置以及會計制度也不健全,并缺失相關的監督制約制度,普遍存在隨意調用資金的現象。

2.2、缺失有效的預算執行能力。財務管理過程中的資金預算主要是為了科學規范的對事業單位財務支出和財務收入進行統籌管理。這就致使財務預算制度一定具有約束性以及強制性,但就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形式而言,預算管理制度缺乏強有力的執行力度,其普遍存在著預算超支以及支出混亂等現象,以此使行政事業單位具有的社會公信力被大大的降低。

2.3、沒有健全的資產管理體制。第一,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沒有規范的管理資產資源配置,還缺失合理的資產管理監督制度;第二,沒有合理的資產預算管理配置,投入資金利用效率低,致使資金投入嚴重的超出預算;第三,資產管理現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較低。第四,沒有科學的固定資產核算手段,還具有著嚴重的資產流失以及資產虛增等現象。

3、加強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如果想使行政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則需要使人力資源具備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首先,事業單位可以從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意識著手,這就需要事業單位不斷的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指導工作以及在崗培訓工作,以此使其整體素質得到提升。事業單位可以選取完善獎勵機制以及培訓機制等方面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創設良好管理氛圍,吸引更多優秀的管理人員加入其中,以此為行政單位財務管理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行政單位還需要從完善軟件資源以及硬件建設等方面著手,為人力資源充分發揮職能提供良好工作環境,在工作中還需要足夠的尊重員工,并積極的鼓勵員工不斷的對工作進行創新,積極的獎勵具有貢獻的員工,以此使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風氣,并潛移默化的推進行政單位財務管理更加的完善、科學和先進。

3.2、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行政事業單位如果想要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可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需要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來對相關工作進行指導,但是在實際部署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來對管理細則以及管理資源配置進行制定,主要囊括了執行方案、資金管理系統、設計方案以及經費支出監督等財務控制制度。實行以上制度需要涵蓋行政單位的所有部分和所有工作環節,并制定相關的操作細則。制定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時,需要嚴格的對國家法律規定進行遵循,并把此當做標準來對工作規章制度進行細化,以此使相關的資金定額以及項目工資被控制在標準之內。第二,還需要不斷的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使財務風險可以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中,而財務監督機制需要把量化形式當做標準,杜絕出現形式化,從而讓財務監督體制存在著更高的操作性。

3.3、加強資產管理。加強資產管理需要在對國家制定的資產管理法規以及法律進行遵循的基礎上,對行政單位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行政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流程進行制定,并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環節以及具體內容進行確定,從而為資產管理配置提高合理的資源支持。提高固定資產的盤查規劃,并制定年度、周以及季度的審查細則以及資產管理預算。不斷的對固定資產制度進行強化,在責任落實到人以及分級負責的基礎上,對所有部門具有的固定資產管理責任進行明確。

3.4、構建合理有效的監察機制。行政單位財務管理需要把國有資產的利用和分配當做重點,構建相關的國有資產監控制度,實現財、實一致。還需要構建健全的國有資產審批制度,設置專門的小組對重大資金進行監督管理,在資產得到批準的前提下,保證國有資產具有的完整性得以落實。強調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機構統一,則可以使專項設備具有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從而使國有資產的信息化建設得到加強。

4、結語

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具有著獨特的歷史因素,如果想要對其進行改善,就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以此使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財務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羅曉文,李彥敏.財務制度與財務治理結構、財務管理體系及會計制度的關系――基于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編寫財務制度的實踐[J].財會通訊,2006(08).

[2]郭祥林,陳雙雙.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思考[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

[3]吳嵐.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湖南省衛生經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暨第二十二次學術年會專輯[C].2008.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創新與實踐相結合,貫徹執行中油集團公司和油田公司工作會議關于管理創新的工作部署,以我廠“281”發展目標和實現今年天然氣3.5億方和原油10.3萬噸的生產任務為中心,緊密結合我廠20*年各項經營業績目標,針對管理難點和薄弱環節,圍繞內控管理體系建設,以“降本增效”為主線,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為目標,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大力推進全員創新實踐活動,加強創新項目的全過程管理,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真正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創新,有力推動我廠科學、安全、清潔、節約、和諧發展。

二、開展管理創新活動的目的

通過開展管理創新活動,充分發揮廠機關各部室、基層各站隊在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轉變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方式、方法,促進我廠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管理創新的范圍及內容

20*年,管理創新工作要緊密圍繞我廠在20*年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堅定“一個目標”、做好“兩篇文章”、采取“三項措施”、開展“四項工作”、實施“五個推進”的總體戰略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在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管理論文及發展研究課題三個方面加強創新工作。

(一)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要緊緊抓住事關我廠發展的重大性、疑難性、緊迫性問題,創新管理方法、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必須兼具創新性、實踐性和效益性。成果選題可參照以下內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機構設置、轉換經營機制等方面內容;在創新或改進安全環保、降本增效、開發管理、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相關產業、投資項目、資金管理、裝備管理、物資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資源、質量管理、法律事務管理、企業信息化管理、全面績效管理等方面內容;借鑒和應用國內外先進的管理創新成果,取得明顯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其它企業管理方面內容。

(二)管理論文。要密切結合公司和我廠管理或改革的實際,有鮮明的石油行業特色,有創新的理論思維和獨到的見解,對企業的改革與管理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管理論文要求論點鮮明正確、論據充分真實、結論明確,要結合實際情況,突出理論研究性和實效性。論文選題可參照以下內容:企業經營決策、戰略管理、安全管理、hse體系、資金管理、裝備管理、物資管理、成本控制、質量管理、市場營銷、勞動用工、法律事務、清潔發展、和諧發展、節約發展、信息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及全面建設科技安全和諧大油田方面的思路、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三)發展研究課題。從企業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的高度出發,對企業的內外部經營環境、發展戰略及實施途徑、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發展焦點問題等進行研究,具體研究可圍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對國家、中油集團公司及中油股份公司政策、法規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主要是研究國家和上級有關財政稅收、產業發展、勞動工資、環境保護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及其變化情況,客觀分析由此產生的現實和潛在影響,以利于企業正確解讀、合理運用相關政策,完善內部配套措施;二是對我廠發展戰略實施途徑的研究。根據公司和我廠總體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對我廠各項業務的發展方式,以及財務、投資、人力資源管理等各項職能戰略進行研究。三是對我廠優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研究。根據公司重組整合后的管理需要,對我廠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的重點問題開展研究,大力推進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創新。四是對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焦點、難點問題的研究。以構建和諧企業為核心,圍繞“三項制度”改革、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瓶頸、企業穩定形勢維護等展開研究,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針對我廠的經營現狀和開發前景,主要圍繞安全環保、節能降耗、開發管理、投資項目、資產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資源、基礎工作信息化、企業文化等方面,開展以管理機制、體制、制度、理念、方法、手段等為內容,通過建議、論文、論著、經驗總結、成果報告等形式體現的創新活動。

廠機關各部門、基層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能、主要業務及重點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突出本專業特點的管理創新活動。各部門主要側重于專業管理機制、體制、制度等方面的創新;各基層站隊主要側重于生產經營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創新;基層班組和崗位員工主要側重于小改小革和管理建議等方面的創新。為此,全廠上下要全面動員,積極組織,扎實開展全員全過程的創新實踐活動。

1、安全環保管理重點在如何落實安全環保責任制,推進安全環保管理運行體系建設,風險排查與隱患識別,提高安全環保意識、能力、實效性等方面進行創新。

2、節能降耗管理重點圍繞打造資源節約型企業,在建立節能責任體系,開展節約挖潛創效活動,提高集油、注水、機采、供熱等系統運行效率,建立各種耗能設備消耗定額,降低能耗指標等方面進行創新。

3、投資項目管理重點在完善投資體系建設,優化投資結構和運行管理流程,加強項目的前期論證和實施過程跟蹤管理,強化項目后期評估評價,嚴格項目考核等方面開展創新。

4、成本控制管理重點在成本的全面預算管理、單元核算、成本結構的優化組合、成本控制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

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圍繞優化勞動組織形式和生產管理方式,完善考核激勵機制,防范勞動用工法律風險;改進培訓方法,嚴格培訓考核,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員工素質等方面實施創新。

6、資產裝備管理重點在資產的信息管理、資產的盤活利用和使用效率、資產分析評價、設備技術管理、設備現場管理尤其抽油設備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

7、物資管理重點在物資消耗定額的完善、物資計劃、集中采購、倉儲及使用跟蹤管理、物耗分析評價等方面尋求創新。

8、開發管理重點在取全取準第一手資料,建設標準化油水井等方面進行創新。

9、基礎管理重點在各類信息的采集與應用,提升基礎工作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基層負擔等方面開展創新。

10、法律風險防控管理重點圍繞法律風險識別,完善風險防范預案,健全法律防控體系,積極探索法律工作與各項專業管理工作相結合的運行辦法,依法維護企業權益等方面開展創新。

11、企業文化建設重點在探索文化與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徑,增強企業凝聚力,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等方面進行創新。

四、廠管理創新活動組織機構

為了卓有成效的開展好我廠20*年管理創新活動,讓管理創新活動站在高處、落到實處,使其更加貼近經營管理工作實際,廠成立管理創新項目領導組:

組長:

組員:

廠管理創新領導組下設管理創新辦公室,設在企管法規科。

主任:

組員:

五、廠管理創新項目管理小組責任

針對管理創新工作的范圍及內容,廠各部門及基層站隊要承擔起相應的管理責任,分層級、分專業,綜合協調,抓住重點,明確任務,嚴格按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1、實行層級管理。按照管理創新項目的內容涉及的范圍、難易程度、可預期效益的大小和可推廣應用的領域等因素,按廠管理創新辦公室、專業科室和基層站隊三級管理體制進行管理并使每個項目都要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

對于涉及層面廣,跨部門或專業,制約我廠又好又快發展的薄弱環節等項目將列為重要項目,由廠管理創新辦公室統一管理。

重要項目涉及的相關部門要按項目實施的要求成立課題組,確定項目長及相關人員,落實責任和工作任務,排出運行進度,明確要達到的目標及要求,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管理。

一般項目由專業科室和基層站隊結合管理工作實際確定創新課題,并實施項目管理,責任落實到人。

各基層站隊要發揮技能專家、高級技師、技師、技術能手、班組長等技術業務骨干人員作用,圍繞崗位生產管理實際開展小管理、小改小革和管理創新建議等活動,落實責任,大力推進全員管理創新實踐活動。

2、專業管理與綜合管理相結合。按照管理創新項目的專業屬性和特點,各專業科室要承擔起相應項目的實施管理主體責任,針對本專業管理的重點工作和薄弱環節開展管理創新立項審查、過程跟蹤、驗收評價等活動,認真組織項目實施。

廠企管部門是管理創新的綜合協調部門和牽頭組織部門,負責健全管理創新組織,建立創新成果評審委員會及專家數據庫,制定和督促落實管理創新方案,組織立項審查,監督檢查實施過程,開展宣傳培訓工作。

六、管理創新項目組的工作內容和步驟

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要本著注重創新性、實效性、可推廣性的原則,抓好立項審查、實施控制、驗收評價、申報評審等關鍵環節,對管理創新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創新。

1、立項審查

采取逐級申報審查的辦法確定立項課題。廠管理創新辦公室負責組織專業科室和基層站隊確定管理創新課題,要求每個專業科室和基層站隊向廠創新項目管理領導小組至少申報2項課題;每個班組申報不少于1項課題或建議。

廠創新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對申報課題進行立項審查,確定向公司申報的管理創新項目和廠自行負責的管理創新項目,并將確定的公司級管理創新項目(2項以上)向公司管理創新辦公室申報立項。

2、項目監控

(1)組織實施。各部門、各基層單位要按立項審批確定的課題,結合具體管理工作運行,精心組織實施,每個項目的項目長或責任人要認真負責,半年對該課題進行一次階段性總結,總結要有工作寫實與分析評價。

(2)檢查指導。為督促各基層單位、各部門更好開展管理創新活動,提高創新工作的質量,廠創新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對創新計劃項目采取不定期過程監督和檢查指導;同時,調研各項創新課題的實施進展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調整創新方向和工作運行節奏,并總結階段性的創新成果。廠管理創新辦公室定期下發檢查考核通報,及時公布每個管理創新項目的開展情況及運行狀況。

3、項目驗收

對實施完成的項目,廠各項目組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形成管理建議、論文、論著、經驗總結、成果報告等。廠管理創新辦公室要組織對創新項目實施過程及效果進行驗收,驗收內容主要包括創新項目關鍵節點的過程控制,創新項目在生產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創新成果的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價值,必要的實施現場和相關的基礎資料等,驗收要形成完整的評價報告;要通過現場考核、聽取匯報等方式進行驗收,還要在驗收的基礎上,組織召開管理創新成果會,對驗收合格的項目進行,并交流優秀創新成果。

對未完成的項目,相關項目組要寫出階段性的總結上報;失敗的項目要全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上報。

4、成果評審。

(1)成果申報:

①凡屬公司統一管理的計劃創新項目,由廠管理創新辦公室向公司管理創新辦公室進行申報;

②凡屬廠管理的一般創新項目,由各創新項目組負責向廠管理創新辦公室進行申報,經驗收合格并后評出的優秀項目成果,再由廠管理創新辦公室負責向公司管理創新辦公室進行申報。

(2)成果評審:廠管理創新辦公室負責組織并嚴格按規定程序進行評審。評審程序:

①管理創新辦公室對申報成果統一分專業提交相關部門進行初評;

②對初評結果提交管理創新成果評審委員會綜合評審;

③對評審出的優秀成果,提交管理創新領導小組審批。

(3)成果:廠組織召開管理創新成果會,對管理創新領導小組審核通過的優秀成果統一進行和評價,對有推廣應用價值的成果進行會議交流、學習、應用于生產管理實踐。通過評審,對效益突出的成果給予表彰獎勵。

七、建立管理創新獎勵機制。

設立管理創新專項獎勵基金,對于管理創新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專項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創新積極性,讓在創新上有貢獻的員工得到榮譽,得到實惠,受到激勵,進一步調動全員參與創新工程的積極性。獲得部級管理優秀成果一等獎的獎勵10000元、二等獎的獎勵8000元、三等獎的獎勵6000元;獲得公司管理優秀成果一等獎的獎勵8000元、二等獎的獎勵6000元、三等獎的獎勵4000元;獲得廠管理優秀成果一等獎的獎勵6000元、二等獎的獎勵4000元、三等獎的獎勵2000元;獲得部級管理優秀論文一等獎的獎勵9000元、二等獎的獎勵7000元、三等獎的獎勵5000元;獲得公司管理優秀論文一等獎的獎勵7000元、二等獎的獎勵5000元、三等獎的獎勵3000元;獲得廠管理優秀論文一等獎的獎勵5000元、二等獎的獎勵3000元、三等獎的獎勵2000元。

八、幾點要求:

(一)加強對管理創新的宣傳和培訓。各科室和基層單位上下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管理創新工作決不是喊口號,搞形式,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開展管理創新活動不是一項額外負擔,而是研究解決本單位、本專業管理工作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的有效途徑。為此,廠各基層單位、相關科室主管領導要親自抓,積極組織宣傳和動員,使每名員工清楚管理創新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知道創新的內容和方法、途徑。通過宣傳,使廠每個崗位、每名員工都肩負起創新的責任,使創新工作真正融入到各項管理工作實踐中,形成創新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和水平。

(二)強化創新實施過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創新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控制是目前管理創新工作最薄弱之處,必須要加以改進。在創新立項后要對創新項目實施過程組織進行必要的檢查指導,對創新項目不能放任自流,堅決克服年初立項,年底總結,不管中間過程的現象。同時,要善于總結提煉創新成果,推廣應用創新成果,真正使創新成果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通過創新實踐,真正使管理創新工作既規范有序又扎扎實實的開展。

(三)各基層單位、各部門要成立組織,開展好管理創新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前研究確定立項課題,完成申報工作,并排出運行時間,組建項目組。要及時制定創新項目實施方案,組織全過程實施管理,真正使管理創新工作做到有方案、有計劃、有組織、有過程、有結果。12月22日前申報創新成果,要求創新成果、論文材料要求用a4紙打印、3號字體、楷體,創新成果控制在5000字以內,管理論文不超過3500字。

附錄:1、《管理創新課題立項申請表》

2、《管理創新優秀成果推薦報告書》

3、《申報管理創新成果經濟效益測算表》

附1

立項申報表

成果名稱

完成單位

(含協作單位)

項目負責人

主要參加者

本單位曾獲獎級別、等級、授獎單位及時間

預計效益

創新內容摘要(200字以內)

項目實施

起止時間

推薦單位

簽署意見

(蓋章)年月日

附2

管理創新優秀成果推薦報告書

成果名稱:

申報單位:

推薦單位:

報送時間:年月日

管理創新領導小組

成果名稱

申報單位

主要領導

成果主要

完成人

成果創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業已實際應用多長時間、多長范圍

成果已經取得的經濟效益

(財務部門核實印章)

本項成果是否已在本單位推廣應用,推薦單位對推廣應用有何建議、打算

成果簡介

申報單位印章:廠長(經理)簽字:

注:本表只對成果的來源、性質、理論依據、結構內容、使用情況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內的簡要說明,另附專門材料(最多不超過5000字)

附3

申報管理創新成果經濟效益測算表

成果名稱

申報單位全稱

成果實施時間

年月至年月

成果實施范圍

成果計算方法及公式

成果效益指標測算結果

序號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1

申報前一年效益額

萬元

2

實施各年累計效益額

萬元

3

平均年度效益額

萬元

4

申報前一年效益貢獻率

%

5

申報前一年投入產出率

%

本單位財務部門審核印章

年月日

上級財務部門審核印章

篇4

相關熱搜: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理念

1.我國農村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論

1.1公共管理的含義

公共管理是社會公共機構滿足社會對公共物品的需求,合理配置公共資源的活動。良好的公共管理條件是對私人財產權的尊重。而農村公共管理主要指一種相對具體、直接和微觀的管理,它是我國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極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

1.2農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內容

農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指:大力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突出發展教、科、文、衛生、體等公共事業,讓廣大農村群眾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他們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活動提供保障;通過農村居民自治,依法管理和規范農村各類組織,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是農村公共管理的任務。

1.3農村公共管理的特殊性

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心骨,公共管理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代表村民利益,凝聚村民意志和力量,堅持科學發展觀,依靠科學技術,按照“髙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發展思路和發展途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村域和村莊用地布局規劃,實施發展項目,幫助農村居民化解發展風險,解決農村居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不斷地把農業產業化向更髙的農業工業化階段推進。同時,要重視民生,努力創造條件,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整治村容村貌,加大教科文衛方面的投人,注重社會主義人文關懷,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使農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衣食無憂。

2.我國農村公共管理出現的問題

2.1鄉鎮政府機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在我國鄉鎮政府,財政供養人員過多,鄉村兩級行政機構積累了過大的行政成本,也積累了嚴重的債務。鄉鎮政府作為國家行政機關在農村的基礎,自然具備了國家政權的基本職能,其行政機構的設置都逐一與上級對口,對三農的活動制定了過多的約束制度。

2.2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制約

農村現行的“雙層經營體制”是農村公共管理實現合理化的重要制約因素。由于農業的行業特殊性,鄉鎮政府和村兩委事實上很難對農民提供經營方面的幫助,但我們的土地歸集體所有,村委會對土地只有分配和流轉的控制權,這就大大降低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價格高的地方,鄉鎮政府甚至縣政府也插手土地的流轉,土地所有權被分割。這種狀況的后果之一,是導致村兩委班子的權力過大,且得不到強有力的監督,這大大提高了基層公共服務的運行成本。

2.3農村教育體制不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

我國農村教育基礎軟件硬件設施都相對薄弱,為了壓縮財政開支,在中西部地K中小學集中辦學,雖是義務教育,卻沒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中小學教育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公共產品,應該全額納人國家和省市縣的財政預算。在目前城市化進一步加快的情況下,農村的教育實際上是為城市輸出資本,因城市的人力資源很大一部分投資是由農村來完成的。各級財政都應注重向農村教育的投人,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財政責任。

2.4農村社會保障體制不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農民的社會保障意識淡薄,參與不積極。特別是在農村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要農民繳納養老保險金比較困難。目前,家庭保障是我國農村傳統的基本保障方式,是現階段農民保障的基礎,單一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很難照顧到各方面的要求。此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處于試點摸索階段,理論準備及實踐經驗都還不充分,因而,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還基本沒有經國家權力相關審批通過的法律,更沒有形成法律體系。

3.如何加強我國農村公共管理

3.1加快鄉鎮機構改革,完善鄉鎮管理體系

3.1.1進一步撤并鄉鎮,將國家的基層政權收縮到縣一級,農村的政策方針的下達可以不必經過鄉鎮機構的重重批示和考證,可以節省設立各個機構的經費、工資等花費。

3.1.2淡化農村居民委員會的行政功能,真正將農村居民委員會建設成為農民自治的社區組織,讓農民以民主自治的方式管理自己。

3.1.3國家對農村的行政控制主要通過法律途徑實現。可考慮在農村社區設立精干髙效的司法機構,就近解決農村的司法糾紛,為農民解決麻煩,為農民干頭事。

3.2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

①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髙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②健全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③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④改善和保障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素質。

3.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

3.3.1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形成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方便快捷的客運網絡。

3.3.2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引進天然氣等新型能源,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

3.3.3推進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發展農村郵政服務,積極發揮信息化為農村居民服務作用。

3.4改革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3.4.1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農村居民增強社會保障意識。

3.4.2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即建立起由農民個人、集體和國家共同負擔、共盡責任的多主體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機制。

3.4.3建立多層次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以我國法定基本社會保障為主體,鄉村集體保障和家庭儲蓄保障并存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不可顧此失彼。

3.5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的法制建設

篇5

關鍵詞:收發文,電子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F407.6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推動收發文電子化管理的迅速發展,使得辦公自動化這種新型的工作模式逐步取代了原來的紙質辦公,新型的電子文件替代了堆積如山的紙質文件。這種改變已經滲透進我們日常辦公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對整個公文管理工作體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收發文電子化管理的內涵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辦公自動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過去用紙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著人們幾千年來形成的信息傳遞方式和人際間的溝通方式,并且逐步滲透到社會生活和政府運作方式。公文的電子化管理系統就是利用電腦網絡功能,實現從公文的起草、審核、批示、分發及來文登記、歸檔、承辦、傳閱等一系列綜合性的公文流轉全程管理。收發文是各行政、事業單位處理公務和進行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各級機關中,辦公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辦理和制發文件,即“辦文”。依靠網絡信息技術對公文進行科學的電子化處理,是電子政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電子政府建設全局戰略性和基礎性的手段。近幾年來,隨著辦公自動化的進一步深化,使用電腦進行文字處理已非常普遍。

2、收發文電子化管理

2.1收文的電子化管理

收文的電子化管理的重點是解決信息輸入和信息查詢問題。收文是指本單位收到的公文,包括紅頭文件與非紅頭材料。具體說來,主要是黨政公文、會議材料、領導講話稿等。通過文字輸入或二維條形碼信息掃描讀入對來文進行登記,登記后,自動套打文件傳閱單、注辦單、請示件辦理單、領導批示件辦理單等;設計有多種收文信息查詢方式,非相關信息模糊查詢可與黨委內網連接。現階段處在過渡時期,文書檔案工作采取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并行的做法。一是建立紙質檔案。按照文書檔案歸檔要求對紙質文件進行歸檔。如果收到的是電子文件,應該打印成紙質文件進行歸檔。二是建立電子檔案。將收到的紙質文件通過掃描、拍照等手段變成電子文件,并與紙質文件對應歸檔。收文的電子化管理主要有流程如下:(1)無論是紙質收文還是電子收文,都要做好登記工作。文書人員簽收文件后,按照紅頭文件與非紅頭材料進行分類并做好電子登記。紅頭文件登記內容應包括序號、發文字號、來文單位、文件標題、成文日期、收文日期、頁數、備注等內容。非紅頭材料登記內容應包括序號、來文單位、材料標題、形成日期、頁數、材料情況說明。(1)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規定對收文進行審核,確定是否由本單位辦理,是否已蓋章具有法律效力。然后將紙質公文提請辦公室主任或專職人員擬辦,即由哪位領導審批。可以直接在文件第一頁文的空白處簽審批意見,也可以另制收文閱辦單附在文件首頁。前者的益處是直接體現出文件的辦理情況,但難免使文面顯得雜亂;后者能夠保持文件的干凈整潔,但增加了文書人員的工作量,使用了更多的紙張。由于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電子收文的審核擬辦暫時還不能全面開展,但對于通過 OA 系統收到的有紅頭和紅印的公文應該及時下載,并在 OA 上及時轉發。(3)即按照領導的批示,將文件落實到相關承辦部門及責任人。要求閱知、復印和執行文件的承辦部門及責任人均在紙質文件或收文辦理單上簽名。

2.2發文的電子化管理

當前公文電子化管理系統中,發文的電子化管理的重點是解決發文通知單、清退表、核對表制單問題。發文是指本單位發出的文件,包括黨政公文等紅頭文件與會議材料、領導講話稿等非紅頭材料。發文辦理是指單位內部為制發文件所進行的擬制、處置與管理活動。制發文件可分為文稿的形成、文件的制作、文件的對外傳遞等三個階段。目前,對于非紅頭材料,一般將最終成稿電子化。對于紅頭文件即公文而言,制發文件分為紙質版與電子版。紙質版較為完整和全面,即所有公文均有紙質版,并且能夠較為清晰地看到制發、修改等過程,比較規范。至于電子版,呈現出來的最終成稿部分無紅頭也無印章,而且無法顯示制發、修改的過程。下面重點論述過渡時期紅頭文件的電子化工作:(1)包括擬稿、會商、審核、簽發環節。一方面,現階段電子文稿的制作及過程的體現要通過 OA 系統,擬稿人要將會商確定的初稿通過 OA 系統發送到收發文擬辦人,由收發文擬辦人在 OA 上進行審核與簽發。另一方面,要開展紙質文稿電子化的制作。簽發前,對初稿的所有修改均要求體現在初稿上;簽發后,通過掃描或拍照將留有修改痕跡的稿件及公文擬稿紙轉化為電子檔案。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 OA 系統較難清晰地展現文稿簽發前的修改過程,建議以制作紙質文稿并轉化為電子版的方式為主,以 OA系統制作文稿為輔。(1)制發公文包括核發、登記、繕印、用印環節。一是在 OA 系統上開展制發公文工作。二是重點做好紙質文稿的電子登記工作。結合文書檔案歸檔制度的規定,將已簽發、用印的公文按照“長期”“30 年”“10 年”的保管期限分類進行電子登記。紅頭文件的登記內容應包括:件號、發文單位、發文字號、文件標題、發文日期、頁數、備注等內容。非紅頭材料的登記內容應包括:件號、發文單位、文件標題、形成日期、頁數、材料情況說明或備注等。(3)傳遞公文包括分裝和發出環節。按照主送、抄送要求進行發送。可以制定發文閱辦單來完成該步驟。發文閱辦單由件號、發文日期、發文字號、打印份數、發文單位、登記人、文件題目及文件辦理情況構成。件號、發文日期、發文字號、發文單位、文件標題與發文目錄中的一致。“登記人”為實際發送文件的人員。“打印份數”的數量要與“文件辦理情況”中使用文件的數量一致。“文件辦理情況”要用黑色碳素墨水筆書寫公文發送情況,并請收到公文的部門及負責人簽字。對送到外單位的公文,要登記清楚何時以何種方式送達、由何人簽收。發文閱辦單應附在公文首頁與公文一同電子化處理并歸檔。(4)公文歸檔。目前 OA 系統的電子歸檔數據庫還未建立,因此暫時無法開展 OA 公文歸檔工作。紙質公文的歸檔分為紙質版的歸檔和電子版的歸檔。紙質版要按照文書檔案工作的有關規定開展歸檔工作。紙質公文通過掃描等轉化為電子版的歸檔工作較為復雜,需要將紙質公文中留有痕跡的初稿、有相關人員簽字的公文辦理單、有紅頭及蓋章的正式公文以及發文閱辦單通過掃描轉化為電子版,并標記清楚。最好一份文件建立一個文件夾,以發文字號和文件標題命名,使電子版與紙質公文相對應,便于查找。

3、結語

收發文的電子化管理的現狀還不盡如人意,存在著許多未曾解決的問題。隨著辦公自動化、政務信息化和電子政府、電子商務的發展,公文的電子化管理已顯現出勢不可擋的必然趨勢,公文電子化在社會生活和政府運作方式中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要努力學習新技術,提高駕馭現代化技術的能力,加強電子文件方面的研究,接受電子公文的新挑戰。

參考文獻

[1]柳新華,王東海,董相志.實用電子公文傳輸與處理.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王良城,楊繼波.中國古代檔案保護方法與技術.檔案出版社,1993.

[3]裘潔.發揮優勢,搞好電子信息時代的檔案工作[J].學校檔案,2001

[4]紀鐵利.有關檔案電子化管理的幾點思考[J].工程技術,2012,7(09):40-41.

[5]滕景華.淺談檔案電子化管理存在的問題[J]. 管理論壇,2008,5(06): 153.

篇6

一、網絡財會的基本理論。

(一)網絡財會的概念。

以電腦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實施電子商務為基礎目標,以管理論文"target="_blank">財務管理為核心,能夠提供互聯網絡環境下的財務核算、財務管理及其各種功能的全新的財務會計管理系統。它是在互聯網平臺上的財務核算、財務管理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網絡財會”這一概念是20世紀末提出并受到財務界的廣泛關注,并很快被接受且得到了創新和發展。

(二)網絡財會的特征。

網絡財會相對于傳統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有開放性、電子化實時性、集成性、遠程化等特征。

1.網絡財會按照財務信息處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企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進行重新構建,與現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

2.網絡財會以電子符號代替財務數據,磁介質代替了紙介質,網絡數據代替了紙頁數據,網絡數據成為財務信息輸出的嶄新方式。

3.經營業務與財務同步是網絡財務最大的特征。網絡財務最大限度地縮短了交易雙方物理距離使一切遠程交易結算、監控變得實時。因而有利于企業實時了解市場變化趨勢、物價動態以及供求狀況等。

(三)網絡財會的功能首先,網絡財會拓展了財務管理的空間,會計數據的載體由紙張變為磁介質或光介質載體,發展到網頁形式。

所有的物理距離變成鼠標距離,財務管理能力能夠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結點,財會信息的傳輸不再受空間的限制,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眾多的遠程處理功能得以實現,如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遠程審計等多種遠程處理功能。

其次,網絡財會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網絡財會下會計數據處理由算盤、草紙變為高速運算的計算機,并且可以進行遠程計算,網絡計算是網絡財務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動力,是網絡財務軟件借以實現各項功能的技術基礎。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匯集世界各地的海量數據只需瞬時,并由計算機生成所需的計算結果,網絡財務系統解決了速度問題,網絡財會下的會計核算將從事后的靜態核算達到事中的動態核算,極大地豐富會計信息內容,提高會計信息的價值。網絡財會系統能夠便捷產生各種反映企業經營和質量狀況的動態財務報表,年報、季報、月報和日報可以即時生成。

二、網絡財會系統的管理。

(一)網絡財會系統實施的前提條件。

網絡化會計信息系統是以節約整個企業內部的財務資源為出發點,以充分實現整個企業內部的全面及時管理及企業與外部環境的無縫連接為目標,從而使企業實現管理信息化的電算化系統。但是要實現這樣一個系統需要一個良好的、規范的經濟環境與市場環境,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1.由于網絡化財會信息系統的強大后盾是發達的網絡系統,其各自子系統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協同處理會計事項,由此形成了財務信息的共享。

2.信息要及時。在網絡財會信息系統中,財會人員可以在一個開放的財務網絡上處理各項財務事項。而幾乎所有的財務處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都將發生根本變化,網絡財務將改變過去財務人員獨立和封閉的工作方式,可進行網上財務審批,在線審計,在線會計教育,在線資金調度,在線系統維護,在線咨詢,在線版本升級等。

3.信息要多樣。網絡化會計信息系統采用在線管理和集中管理模式,能夠實現企業的整體管理。網絡消除了物理距離和時差概念,高效快速地收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及時處理和分析,同時實現業務協同、動態管理、及時控制、科學預測,使企業實現決策科學化,業務智能化,使企業充分利用信息,提高投資回報率,保障企業在有序的智能化狀態下高速發展。

4.培養高素質人才。網絡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實施需要管理人員具備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管理人員的素質決定了網絡會計系統應用的質量和效率。為此,企業應培訓一批自己的軟件開發和維護力量,使應用系統更加適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使之更趨完善。

(1)強化內部控制可有效地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網絡病毒所造成的危害。

(2)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加以防范。技術是保證系統安全的另一個重要手段。

(3)采用安全協議規范關聯雙方的行為,促進網絡財會信息系統的發展。

(二)網絡財會準則。

1.環境適應原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企業的生存環境,為了適應網絡技術所帶來經營方式的變化,滿足世界資本市場參與者的利益,由于網絡環境的產生進一步促使財會制度的一系列變革。

2.充分披露原則。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提供比傳統方式更大規模的信息成為可能。以前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而沒有要求披露的信息現在由于成本的降低是完全可行的3.基數統一原則。信息系統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標準并不統一。實踐中,信息技術標準產生的范圍很廣,即使是由一個公司制定的,只要市場接受因為產權標準符合這個行業需求的其他企業,就可成為行業便準。從本質上來說,網絡信息披露應該是全球化的,從長遠來看,統一的標準有利于信息的交換,因此,網絡財會準則應該對信息披露的技術標準進行詳細的規定,力求統一,以方便使用。

4.適時更新原則。信息技術發展很快,技術標準的統一不能成為拒絕新技術的理由,一旦有更好的、更成熟的技術可以應用,網絡財會準則應該適時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要。

三、網絡時代財會制度的創新。

網絡經濟時代是爭奪知識和信息的時代,基于網絡環境的網絡會計系統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也產生了許多新的網絡會計理論,同時安全問題也是每個網絡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為此,我們應丟棄陳舊的觀念,不斷吸取新的理論、技術和方法,以適應網絡經濟的新要求。

(一)網絡會計理論的創新。

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全球化的網絡會計系統的發展,使會計信息實現數字化。傳統的會計隨著網絡會計系統的實施有所創新,形成相應的網絡會計理論。

1.會計目標的創新。會計目標主要明確為什么要提供會計信息,向誰提供會計信息,提供哪些會計信息等問題。

在網絡經濟時代,一方面,網絡會計系統的建立使企業可以及時提供比較全面的會計信息;另一方面,會計信息需求者可以通過網絡對其進行實時跟蹤,及時查詢該企業的詳細資料,還可以進行雙向交流;企業在了解會計信息需求者的需求類型后,可以針對其需要,向其提供專門的財務報告。

2、會計基本前提的創新。網絡經濟時代,經濟活動的網絡化導致了許多“網絡公司”的出現。對于“網絡公司”,傳統的會計基本前提已不再適用:其一,“網絡公司”突破了地域空間的概念,處于虛擬的媒體空間中。因此,傳統會計理論中的會計主體發生了質的變化;其二,網絡公司的外延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且它的負債和現金流量按需要和效率分割成條塊。因此,傳統會計理論這個基本前題對“網絡公司”也不再適用;其三,“網絡公司”通常在短時間內完成一項交易,在完成交易后可能立即解散,因此,傳統會計理論中的“會計分期”對“網絡公司”也不再適用;其四,對于貨幣計量,在網絡經濟時代,連接各國的信息網絡,使全球形成了統一大市場,經濟活動的國內國外界限變得模糊,國際間資本的流動加快。同時“,網上銀行”的出現,一致的電子貨幣計量單位已成為可能。

3.無形資產計量和核算的創新。在網絡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最重要的資源。而企業品牌,服務品牌,營銷網絡,專業技術,人力資源價值,企業家價值,文化論文"target="_blank">企業文化,融資關系等都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因,是構成企業價值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但在現行會計條件下卻無法確認和計量,也沒有反映在企業的報表中,使得投資者無法正確了解和評價企業的價值內涵。有的無形資產雖然在現行會計中對其進行了處理,但由于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其核算也變得不相適應。

(二)網絡財務管理創新。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通過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好企業各種財務關系,有效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網絡財會管理的目標不僅包括“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還包括企業“物質資本”與“知識資本”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即在追求傳統股東利益的同時還要追求其他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和社會利益,必須兼顧和均衡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確立“經濟效益最大化,社會責任最優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目前,企業所依賴的經濟信息中,有70%以上由財務、會計部門提供,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企業的決策和發展。而在網絡財會條件下,則更是如此。因此,網絡財務管理創新決定著網絡財務在我國的發展規模、速度和現代化水平。

1.加速發展會計網絡化。網絡不僅是信息交流、傳播的主要承載方式,而且也是當今社會基本的組織形式,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訊技術的結合與發展,不僅豐富了會計業務內容,而且也大大增加會計業務的形成。加速發展財會網絡化,必須以網絡系統理論及實務為基礎,以企業和客戶的要求為基本出發點,根據實際需要不斷開發網絡財務的新功能,同時向網上用戶提供及時、靈活、多樣化信息服務。通過網絡財務企業的資金運動就可利用信息技術在虛擬空間內完成。

篇7

摘 要 近些年來,高校的科研隊伍不斷的加強,科研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科研經費的增多,就必然對于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中仍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為此本文分析了在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高校 科研經費 管理

一、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科研經費收費不科學、流失嚴重

在高校科經費的收費方面并不科學,直接導致了高校資產的流失。由于高校對科研成果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費用,國家對科研成果也會收取一定的稅金等等,高校會直接向科研人員進行收取或者代收。有些科研人員為了不繳納這些費用,會想各種辦法去應對,例如科研人員自己爭取得到的科研支持經費轉移到校外單位,或者科研人員在校外自己接手科研項目,不入學校賬戶,卻依然使用學校的科研設備等等。這樣,不僅使得高校額無形資產流失,增加科研成本的同時還不能給高校帶來科研成果的利益。

2.對科研資產的管理不到位

(1)固定資產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購置的固定資產來看,用于科研的固定資產雖然在購買時有按照正常的固定資產購入程序入賬登記,但是入庫的時候缺乏正規專業的驗收,而且使用的時候基本都是由課題負責人進行使用,也是由他們來進行保管和日常管理,等到科研項目完成后,這些固定資產沒有統一收回管理,漸漸的就丟失或者損壞,導致科研固定資產利用率很低,流失率很高。

(2)對無形資產的保護力度不夠。無形資產的形成都需要漫長的科研過程,科研的過程就需要一筆可觀的科研經費,形成后還需要對這些無形資產進行保護,例如對專利技術進行專利申請,對論文進行公開發表等等。很多高校因為科研經費的預算不足或者對這些無形資產的重視沒達到一定的程度,對這些已經形成的無形資產不實施有效保護,就導致無形資產的浪費或者這些無形資產被盜取的情況。

3.科研經費的預算管理不合理

高校的預算編制一般是通過對上一年預算的執行分析,然后再對下一年的財政支出做重新的預算。預算管理中的預算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存在負面影響。根據財政部制定的科研經費開支范圍和標準進行的預算,并不是每項預算都一定能執行完,通過預算監督,這些沒執行完的預算,財政到年末還是會收回,這些未執行完的預算勢必影響到下一年的預算支出,有可能還會減少對下一年預算的財政支出。這樣,高校會因為擔心影響下一年的科研經費的縮減,所以,在未進行年末財政結算的時候,會增加各種不管是有需要還是根本不需要的業務增加科研經費,向本年度的預算貼近,這樣就會造成科研經費的浪費。

此外,科研項目經費的財政撥付不夠及時。科研經費的財政撥付需要高校提供經費開支的項目申請,需要做很多前期調查工作,例如項目的可行性、項目所能帶來的效益等等的調查。這些準備需要大量財力支持,而這些是需要高校現行墊付的。在傳統的國庫支付制度下,對高校的財政撥付都是實撥資金,高校進行墊付的時候,可以通過各賬戶間進行調整,保證資金周轉。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就沒辦法進行各賬戶間的資金調整,一方面需要資金的項目沒辦法進行墊付,暫時不需要資金的項目又囤積資金,在年度預算結算的時候暫時未使用完的資金又被收歸國庫。這影響了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

4.科研經費的監管體制不足

科研經費監管機制的這種不足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從外部條件來看,高校在對外部的監督管理方面不夠完善,而且在跟高校外部的合作主體協作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包括財政、審計、資助主體、資助項目等等。其次,從內部條件來看,高校內部的監督管理方面同樣存在不足,這種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經費管理跟項目管理不能有效配合。經費不能及時補給項目,或者項目對經費的需求過多。其二,高校內部管理機制內部各部門相對分散獨立,信息不對稱,而且各部門的信息交流有限,資源共享不足,同時也不能夠達到統一全方位的監督。科研的經費監管機制第三個方面的不足體現在如何使用科研經費不足上。就現在來看,高校科研經費的項目負責跟經費的審核批準都未分開,沒有經過專業或者缺乏實踐的分析就審批的經費使用,這就有可能導致項目經費分配不科學,不合理,甚至出現一些不法的使用情況。

二、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措施

1.完善項目經費管理責任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合理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責任制度,將每個部門需要承擔的職責跟責任進行劃分,每個部門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并付諸行動。從項目負責人角度出發,項目負責人應該合理使用科研經費,辦理各項入賬以及支出登記跟手續,并且接受相關部門對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跟檢查,承擔對科研經費合法有效使用的責任,以防科研經費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科研成果的的保護,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這就需要規范對科研成果的收費制度,以及對科研人員的監督,堅決打擊科研人員進行校外的私人的科研行為。對那些規范的對高校科研有貢獻的科研人員進行獎勵制度,對那些有損高校科研成果以及對高校科研成果造成流失的科研人員進行嚴厲的懲罰制度等等,來達到對科研成果的保護。

2.加強高校科研資產的管理

從設備的購置方面,要做好預算調查,調查清楚是否已經購置有此設備,或者購置的設備使用度多高,能否達到一定的預期效益,調查清楚后才可以將需要購置的設備加入預算內,這樣就能很大程度的節約科研經費。當然,在購置回設備后,還需要對設備進行嚴格的入庫驗收,由專門的人員進行保管養護跟調度,使得科研設備能夠共享跟得到妥善保管,提高科研設備的利用率。另外,還需要提高對無形資產的重要性的認識,對無形資產進行保護。同時也要將無形資產納入財務管理當中。只有這樣,高校科研形成的無形資產才能有依有據的被有價值的引用,而且高校的科研無形資產會越來越多,被外引用的也會越來越多,將無形資產納入財務管理當中,更加有利于對高校科研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和管理。

3.進行合理的預算編制

科研經費的監管機制要順利有效的實施下去就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項目預算,這也是預算管理的關鍵所在。要合理制定項目預算,首先政府方面要對科研成本有著更為合理清晰的概念,這樣才能未預算體系建立合理的標準跟依據。其次,在預算方面,要本著對本年預算執行的前提下同時為下一年預算編制提供重要合理依據,實行績效預算。再者,對預算編制的工作人員道德素質專業素質進行培養的同時,要將科研工作人員與財務人員進行獨立,再統一。獨立完成各自工作,在統一進行信息整合,參與預算,用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預算執行。所謂的預算執行,就是依據制定好的預算,進行科研項目的執行,經費的撥付以及經費撥付的監督管理。要執行預算,必須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在國家有關規定下,結合項目經費的使用,在進行監督,確保經費的使用合理、合法。另一種方法,是實行科研合同制,以合同的形式來進行科研活動,通過合同的約束力,也能一定程度上確保預算的執行。

4.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監管

首先,從外部條件來看,要加強高校對外部合作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強高校與財務部、審計署以及項目資助部門的協作。財務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高校的基礎知識教育工作,也要明確科研項目的經費開支范圍跟標準,使得高校科研項目有標準可依,同時也方便了財務部門對高校科研經費的核算以及監督等工作的順利實施。其次,從內部條件來看,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監管體系以及對內部科研經費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素質培養。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監管體系,就需要將高效科研經費的項目負責跟經費審批工作進行獨立執行。科研經費的項目負責部門負責提供項目所需要的經費標準以及范圍,而經費審批的工作則交給專門的審批部門,這樣,經過雙重的把關,才能確保科研經費的有效投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科研經費的濫用。對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素質的培養,要加強對科研經費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培訓,同時也要加強其道德素養,用良好的精神風貌以及熟練的專業技能,促使科研經費的高效使用。

參考文獻:

[1]梁冠杰.芻議高校經費精細化管理.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4).

篇8

【關鍵詞】財務管理新模式,施工企業集團,構建。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在建筑領域逐漸發展起來一批大型國有施工企業集團公司如中建集團、中冶集團等,在國內、國際建筑業市場上越來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適應企業做大做強的客觀需要,急切要求建立和現代經濟相吻合的財務管理模式以促進企業發展壯大。進而產生了與施工企業集團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模式。

一、采用各分子公司、項目部逐級上報的管理模式。

對于一個施工企業集團來說,工程項目業務量大,數量多,工程內容包羅萬象,施工地點遠近不同,有省內的,也有省外的,甚至國外;工期縱橫交錯,資金來源渠道多元化;對企業來說,資金流動性大,出入頻繁,因此,資金的運作管理尤為重要。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強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財務控制,使企業內部財務制度政策能有效地貫徹執行,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因此,用何種模式成了集團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集團二級分子公司多、項目部多,而施工地點不集中,為防止財務管理分散,人員難以控制,貫徹企業財務制度的不徹底,形成各二級公司、項目部各自為政,失控。因此集團對每個二級公司總會計師、項目部主管會計實行財務人員委派制,有效的形成分散與集中、粗放與集約化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能很好地解決企業財務總部與二級公司、項目部財務獨立核算之間的分散與集中二者之間的問題,能最大限度地產生規模經濟效應。

二、制定適合企業集團發展的財務會計管理規章制度。

為了更好的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財稅政策,實現公司及下屬各內部單位在會計科目使用、經濟業務處理、財務報告編制等方面的規范統一,明確真實、完整地提供更有價值、更快捷的會計信息,公司應結合實際情況,根據本單位的經營管理目標、管理理念,組織業務骨干,編寫符合公司經營特點的制度及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配套制度,規范和統一公司及所屬單位的會計核算,為公司財務人員提供一本會計核算及工作指南,例如中冶集團為財務人員配發了《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會計制度》。

三、制定與企業內部管理體制相適應的預算管理模式。

施工企業是一個以工程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營單位,按照企業財務控制管理要求,財務體制在操作上應引用以工程成本為中心的財務模式。在科學經營預測與決策的基礎上,圍繞企業戰略目標,以企業項目利潤目標為導向,細化成本管理措施,告別過去那種粗放的甚至是虛無的成本管理工作,樹立集約化的管理理念,落實科學而規范的成本工作。

1。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門應該在每一工程項目開工之前,簡便可行,節約成本。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了解當地的經濟、文化及項目環境,方便可行的施工方案,預出項目的操作成本、項目費用,制定出項目利潤率。

2。項目部根據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門所測算的成本總額,按照“分級編制、逐級匯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預算編制原則進行。

3。各項目部及下屬各單位在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成本與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門預算的成本,提交公司領導批準,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門根據討論結果進行調整,幾經平衡、調整后,最終與公司經營目標達成一致,形成公司的財務預算報公司董事會審批。

4。建立施工成本責任制,對成本進行細化,落實到班、組、個人,進行成本考核,建立成本考核及獎罰制度,同時對成本的超支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此,公司應對預算的執行的情況采用雙軌制進行記錄,即對每一筆的財務支出均能在系統及財務軟件系統中同時記錄。為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充分發揮的“過程管理”。

四、加強施工合同管理,有效防范資金風險。

合同是一切業務發生的紐帶,駕馭業務的全過程。合同的簽訂不應以單位某個人而決斷,而要集體參與決策。因此財務部門應參與合同的制定、監督合同的執行、工程竣工的驗收。首先,施工單位項目多,工程分散、工程量變化大,涉及面廣,合同種類多種多樣,有人工費包干的,有總價包干的,有按實際工作量結算等合同。因此財務人員要掌握工程內容,熟悉工程環境,掌握市場信息。其次,合同的簽訂必須經財務部門審核。主要審核合同的內容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是否按規定和批復的范圍、內容辦理支出;項目的實施進度與資金的使用是否一致,項目完成后項目單位是否組織驗收,資金使用效益等。只有這樣才能防范資金的風險,控制合同的違約和違規。

五、注重財務、稅收籌劃成效。

任何施工單位既面臨企業責任也面臨社會責任,這種雙面性,促使企業在企業管理方面,特別是企業要注重財務計劃、稅務籌劃相結合。

在工作中既要全盤考慮效益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又要為國家創造價值即社會貢獻,為職工交納養老保險、交納各種稅款。施工單位如果僅僅存在單個項目而言,稅收籌劃是簡單不過的,因為施工項目涉及到的稅種僅有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合同印花稅以及代扣的個人所得稅、勞務費,但是當施工單位有多個項目,并且項目不在一起,跨地區、跨省,甚至跨國,稅收涉及到的不純粹是稅種的問題,還有稅率、稅收的清算匯繳、納稅地區分配等等,這些有關財稅問題要充分做好事前規劃、事中監控和檢查、事后核算和總結,充分考慮到現金流的問題,同時掌握國家稅收政策,更好地合理避稅,為企業工程項目贏得現金,能使工程項目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

六、實行資金集中、統一管理的模式。

施工單位涉及到的工程項目多達幾個甚至幾十個,有的施工企業往往以項目設置項目經理部為一個內部獨立的核算單位,全面領管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其中就包括財權。施工單位的集團公司財務總部對其項目財務的一切工作基本交由一個會計全面進行核算與監督,而施工單位任命的項目經理卻有著工程管理、財務管理的一切大權。從現實意義來說這種操作模式只能使企業運營低效益化,同時在財務操作上來說違反了財務制度,沒有實施財務操作的規范化,從而使工程項目的財務人員疲于奔命,出力不討好。項目會計人員既要遵守集團公司財務規章制度,又要應付項目經理,而由一個會計人員全面操作是得不償失,是控制不了整個項目的開支,在過程中是無法完成使命,何況很多施工單位根本不派出駐地會計,而是定期理理賬,這種財務管理方式只能是有形式沒有實質,如何談起財務總部的全面管理。財務經理更是無法掌握財務動態及落實財稅政策,談何財務管理工作以及財務分析。這種模式無法使企業做強做大,甚至有可能使企業因資金鏈的斷裂,而瀕臨絕境。

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集團公司實行資金集中管控,資金的收入支出由集團全面控制的模式,也就是在資金支付上,嚴格集中統一管理,嚴格資金付款審批,所有工程項目的資金進入集團資金管理部門的網銀中心,所有項目支付通過集團資金管理部門進行核付,集團財務部直接向項目部委派會計人員建立項目財務分析平臺,按月制定資金分配計劃,報集團分管領導簽字后,送交資金管理部門核定批準,之后到資金結算中心進行支付。同時,工程項目配備一個出納員,配合委派主管會計進行集中報賬。這種操作模式可以每日對資金收支進行監控,隨時掌握資金動態,做到量入為出,及時編制月報、季報、年報資金收支情況表,實行彈性預算,保持安全資金存量。充分運用集團資金結算中心統一賬戶,打好資金進出時間差,提高資金周轉效率,保障工程建設和生產開支用資金。同時,財務總部通過這種模式能使財務支出的合法性、合規性,避免了項目經理部財務各自為政的局面,使財務操作更規范更合理,使財務與稅務緊密相關,簡化了程序,重要的是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益和效率。

七、做好財務基礎工作,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風險防范能力。

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嚴格執行財政部等5部委頒發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堅持經營戰略與風險策略一致、風險控制與運營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則,著重從三個方面強化薄弱環節。一是加強存貨管理,制定《存貨管理辦法》,健全完善收發及保管流程,根據生產需要工程項目部庫存限額,建立完備的管理臺賬,及時盤活閑置物資。二是加強工程物資材料驗收管理,制定《工程材料供應管理辦法》,強化工程材料質量驗收反饋責任制。理順細化驗收反饋程序,接納整改反饋意見,確保工程材料物資質優價廉。三是加強工程結算制度管理工作,針對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源頭上抓起,理順流程,分清職責,為全面提升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提供制保障。

八、建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觀念。發揮財務管理作用。

在企業的發展中,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并將這種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滲透到公司廣大財會人員的世界觀、價值觀中,引導他們樹立良好行為、認同公司發展宗旨,自覺以先進企業文化指導自己的財務工作,調動每個財會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做大做強做好財務工作,認真執行好《會計法》以及單位內部的各項內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履行好會計職能。因此,樹立良好的財務管理觀念,是財務管理工作重中之重。

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努力做到管理出效益,并讓企業每位職工都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首先,要認清事情的本質,考慮到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財務也是如此,既要考慮財務管理可操作性,又要顧及管理成本問題。其次,財務管理需要得到其它相關部門的有效配合,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9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在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過程中,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進行科學管理的工作,是以降低成本為宗旨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進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加強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進行了探討。

1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項目成本管理的意識不強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論文是一項全民參與的系統工程,從項目經理到具體施工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節約成本。目前,一些工程開工前未編制全面的成本計劃,過分依靠經驗粗放式管理,出現癥結時沒有規章制度可以參考,項目經理處理問題主觀色彩濃重,具體施工人員隨意應付。

1.2工程成本控制措施不力工程項目環節的紛雜性決定了成本控制措施的多樣性,不同的工程要有針對性、切實有效的成本控制計劃。很多建筑施工企業,事前成本控制計劃模糊或照搬類似項目,當出現問題時難以采取應對措施,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

1.3風險應對機制缺乏技術水平的發展、各類成本的上漲、競爭環境的嚴峻、物質資源的短缺等原因使工程項目面臨著諸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這些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嚴重削弱了企業的競爭能力。缺乏風險應對機制嚴重制約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健康發展。

1.4獎罰機制不夠落實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體系中,項目經理是核心,在成本管理及項目效益方面對分企業負責,其他業務部門主管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都應有相應的責任、權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體制加以約束和激勵。而現行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不重視考核獎罰,“健康因素”和“保健因素”未結合使用,責權利三者不對等。

2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原則

2.1最低化原則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促進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以達到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在實行成本最低化原則時,應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

2.2全面成本管理原則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業、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亦稱“三全”管理。要從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全體成員、生產的全過程入手,全面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進行管理。

2.3動態管理原則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應強調項目的中間管理,前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確定成本目標、編制成本計劃等,為今后的成本管理作好準備;施工期間形成各項成本,是成本管理的關鍵;竣工階段的成本管理僅限于分析總結。

2.4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管理部門在肩負成本管理責任的同時,享有成本管理的權力,并要對成本管理人員有獎有罰,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結合。

3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的對策建議

3.1建立完善項目成本核算的管理體制建立項目經理責任制和項目成本核算制是實行項目管理的關鍵。其中,項目成本核算制是項目成本管理和項目經理責任制的基礎。企業經營核算部門作為一個施工成本管理與核算的職能部門,應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挖拙其內在的潛力,調動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項目管理人員真正認識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項目施工管理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進度、質量的同時,嚴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3.2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員的素質項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管理人員的素質決定的,尤其項目經理的管理水平。各工程項目經理部人員應自覺認真學習和嚴格貫徹執行企業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與核算管理制度,并保持自律,不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干擾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實處。成本核算員要對施工生產中發生與施工成本相關的工程變更項及時收集整理并辦理簽證手續,定期向企業經營部門上報審核,以便及時準確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況,防止給工程竣工結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企業應制定相應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對成本核算員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同時,要全面提高核算員的技術業務素質,對哪些無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未按規定持證上崗,業務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無法保證成本核算的質量和工作的人靈,要迅速組織培訓學習,盡快提高他們的素質。

3.3抓好項目成本的預測預控工作項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必須抓好項目成本的預測預控。工程簽約后,企業和項目部同時開展編制施工預算、成本計劃,編制工程施工任務單和所需機械臺班,然后根據上述數據進行對比、校正,再結合現行、當地人工、材料、機械的市場價,測算出工程總實際成本。在項目的各項成本測算出來后,企業與項目部簽訂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對項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質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詳實約定。通過合同的簽訂,確保項目部和企業總部責、權、利分明,雙方按合同中的責任,自覺地履行各自職責,保證項目施工順利完成。

3.4選擇使用好勞務分承包方為了滿足項目的勞動力需求,在施工中需要選擇一定量的勞務隊伍。勞務分包應實行招投標制度。企業成立招標領導小組,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根據投標方的標書、資信等確定中標隊伍。同時,要加強勞務資金的集中管理。項目部每月對勞務隊伍的當月完成工作量進行核算,匯總后由項目經理進行審核、簽字,報企業施工管理部門,施工管理部門根據勞務完成量與項目部報企業的己完成工作量表進行核對,報財務部門。通過勞務分包的管理運作,逐步將市場機制引入本企業自身隊伍操作層的管理,激活企業操作層的活力。

3.5加強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加強材料管理是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材料管理必須要全方位、全過程管理。首先,工程從中標后,企業和項目部組織施工技術人員編制施工預算,經過審批后的施工預算作為項目部編制材料需求量計劃的依據,同時也是項目部對操作層限額領料的依據。施工預算報材料部門,由材料部門根據項目部編制的采購計劃和企業的資金情況采購材料,如施工過程中發現超額用料,材料管理人員必須立即查核原因,如屬工程變更造成,必須有定制論文工程變更證明材料方可領用,強化材料計劃的嚴格性。

綜上所述,進行項目成本管理,不僅可以改善經營管理,合理補償施工耗費,保證企業再生產的進行,而且可以提高效益,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強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控制好施工進度,努力尋找降低工程項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徑,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白思俊.現代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姬文凱.淺析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建廠科技交流,2005.9.

篇10

關鍵詞:國營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一、引言

隨著人力資源管理地位的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更多的企業為了提升競爭能力、管理能力。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引進企業實現了又一次跨越。我國國營企業也已經將戰略人才管理納入營運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正在積極學習借鑒外國比較成功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案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國國營企業仍然缺乏如何具體對企業戰略進行匹配的模式,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中理論遠遠大于實際, 缺乏系統,管理更是流于形式,。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了撰寫關于國營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究這篇論文的構想。

研究國營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可以從四個有利于說明它的研究意義。一、有利于國有企業提高組織績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國有企業的績效問題多的難題;二、有利于企業通過績效激發鼓勵員工,提高人力資源優勢;三、有利于國營企業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上,提高國營企業的競爭優勢;四、通過有效的戰略人力資源系統的根本轉變,有利于激發潛在的國營企業人力資本的存量,從而提高經營績效。這四個有利于對于國營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定義

相對于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SHRM)定位于在支持企業的戰略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和職能。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發展到高級階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業人力資源各項管理基礎工作的前提下,將人力資源管理提升到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實現了管理職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轉變,最終確立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主導的具有指向性、系統性和可行性的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特征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相對于傳統的人力資源來說,它具有戰略性、系統性、人本性、價值導向性、知識性等特征。具體的來說戰略人力資源的戰略性是指人力資源戰略與企業組織戰略相匹配,系統性表現在將人力資源管理構建成一個系統,從整體出發,著重注重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整體思想,以便更好的組織服務,人本性,注重以人為本,主要表現在對員工的態度的轉變,注重與員工的溝通。價值導向性突出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的價值貢獻,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價值創造的重要途徑。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性是指知識成為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一個核心要素,知識型員工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對象,知識性管理成為人力資源管理重要組成部分。

三、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一)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現狀

隨著近些年來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在我國的各個國有企業中都陸續地拉開了有關績效管理的序幕。一般來說,各實施情況和考評結果基本可以達到預期目的,但經過調查不難發現,一些企業目前在績效管理方面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致使績效考核結果不理想。如多數績效管理體系尚不完整,沒有形成健全體系;有關績效考評方面尚不完善,績效考評在績效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有關執行的力度不夠,其監督方面的機制相對非常薄弱。

(二)國有企業現行激勵機制

我國國有企業實行的激勵機制主要有三種,即精神激勵、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而現行的激勵機制則是在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情況下,根據具體情況,分為工資激勵機制,即將工資與企業經營者的行政級別聯系在一起,行政級別高者工資就高;獎金激勵機制,獎金為企業給職工支付的勞動報酬之外的獎勵,即額外報酬;經營者持股激勵機制,適用于上市公司,可以激發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其工作的積極性;年薪制激勵機制,是以年為單位確定勞動報酬的分配方式。

(三)國有企業員工培訓現狀

我國國有企業員工培訓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其現狀如下:1、培訓沒有整體的安排,各地方各企業都各自為政;2、培訓的課程與實際需求落差較大,其內容不緊貼實際;3、其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培訓時的到課率低;4、硬件建設達不到培訓需求;5、培訓教師不穩定。

(四)國有企業人員管理概述

有效的人員管理是保證公司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方法,國有企業的人員管理制度從公司的生產制度、企業制度、財務制度和員工制度上體現。一般方法有目標管理、例外管理、系統管理、參與管理、分權管理和漫步管理等。

(五)國有企業戰略人力理念

由于全球競爭的商業環境、日趨多元化的個人需求與價值觀的改變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都給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以發展的眼光來說,人力戰略理念將是一個國有企業能否繼續成功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將人力資源管理提升至戰略高度,在實施人本管理,建立科學的人才選用機制的同時,還要加強員工培訓力度,緊扣企業需求培養人力資源。

(六)國有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管理應當重視精神內容,輕視物質形式,不該重成本而輕人本,重技術管理而輕員工培訓。更不能使得文化建設變得庸俗化、教條化,而應該重視形象塑造,是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在我國的國有企業文化管理建設中,絕大多數單位是積極且有效的,他們都是在不斷創新發展的,并建立了一些符合時代精神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

(七)國有企業價值管理

由于全球激烈競爭的外部環境,造成企業價值管理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企業價值管理也成為了全球競爭力評價的重要指標。國有企業的價值管理體現在必須克服企業在現行的經營管理中存在的業績考核缺陷,要把全面的價值管理作為重點,將資本價值最大化作為最終的導向,使之與國際化和市場化完全接軌,實現企業價值管理達到最優化。

四、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分析

(一)國有企業戰略人力機制

人力資源是具有能動性的資源,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資源。所以,如何有利的對員工采取激勵措施,就成為當今國企發展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人力資源的激勵機制在提高員工的素質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員工通過企業對其的激勵,可以在工作過程中更加有效的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不斷的加強學習;其次,激勵機制能夠有效的激發員工的潛質,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唯有不斷的提高人力資源的素質才能更好的生存并發展,所以企業就必須通過大力的激勵員工,以此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使組織能夠得到順利的發展。

(二)國有企業戰略人力制度

首先,要將國有企業的目標進行量化和具體化,并且要將企業的實際狀況作為依據來進行目標的有效分解,各個部門還要根據情況擬定自己的具體目標;其次,要根據企業內部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具體的工作規章和績效評估標準;最后,還要進行有效的反饋。將績效實施情況作為評判的基礎,根據不同的評判標準以及不同的層面展開分析和評價,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三)國有企業戰略人力流程

首先,人力資源部要編制相關的入職培訓大綱以及人事管理制度,并上報至管理中心審批。其次,確定各個崗位的任職要求:第一,人力資源部要根據企業要求,組織各部門負責人的《崗位職責及要求》,經審核和復核后由總經理批準;第二,各部門確定該部門的《崗位職責及要求》,經審核批準后備案,并歸檔;第三,人力資源部將審批后的《崗位職責及要求》作為招聘的主要依據;第四,要根據需要不斷的更新《崗位職責及要求》。然后,進行人員招聘,各部門填寫“招聘需求申請表”,通過審批后進行實施,并由人力資源部的招聘組負責人員的招聘工作。再次,進行人員的使用,根據《試用人員管理規定》對試用人員進行考核和試用。最后,決定錄用人員。

(四)國有企業戰略人力技術

當人力資源在20年前左右首次與技術接觸時,它的用途是非常基礎的,并且不具備很充足的戰略意義。但此后,隨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引入了資源信息系統的概念之后,人們就嘗試著將一些績效信息通過計算機來處理。人力資源技術的三個重要的趨勢是:第一,通過互聯網訪問主機。第二,社交網絡的使用,這種社會化的媒體使員工參與工作的機會增加了不少,并且比傳統的方式交流起來更加舒適。第三,使人力資源數據的可分析性比起以前增加了不少,越來越多的企業之外的人要求人力資源來判斷費用以及成本,并與外包分析比較,但人力資源系統往往不能掌握足夠的復雜性,因此不能很好的幫助他們做決策,更好的分析軟件將會使該任務易于管理。

五、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策略

由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系統性,所以對其進行管理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在制定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策略時,首先要實施人力資源戰略管理,保證戰略制度性執行力度;接著要對企業文化進行塑造,時刻秉著“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對企業戰略遠觀進行很好的規劃,一方面要探索和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最后,要加強企業人員素質的培養與塑造,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

(一)人力資源戰略管理

為了更好的對人力資源戰略進行管理,完成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目的,對企業現在和將來的各類人力資源的需求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規劃就是必不可少的。對企業人力資源以及搞好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進行科學地規劃,不僅能夠有效的加強企業管理,同時可以起到極大的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作用,更大程度的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因此,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規劃不僅是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基礎。為了突出表現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所以國有企業一定要按照企業自身的戰略目標,積極發現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規劃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制定相應的策略,建立多樣的組織機構,對崗位進行編制,對人員進行合理的安排,使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能夠很好地進行實施。

(二)戰略制度性執行力度

為了讓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更加有效,就要加強戰略制度性執行力度。從這一方面來說,對于制定的相關制度一定要嚴格的實施,不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都要一視同仁。在執行制度煩人同時,國企不僅要改變平常憑個人印象來評價員工的業績、員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態度的想法,而且要避免在績效管理中認知方面所帶來的各種認知誤差,和員工進行及時、真誠的交流;在員工表現優秀的時候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為其他員工樹立榜樣,起到激勵其他員工的效應;在員工沒有突出的業績,或者沒有完成人物的時候,在進行批評指出的同時,要調查清楚情況,并且提醒、鼓勵員工積極的改進正。

(三)企業文化塑造

在企業文化的塑造方面,人力資源的管理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的中心就是以人為中心,在企業中主要的內容就是將人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在工作中充分體現和考慮員工的成長和個人價值,充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讓員工獲得最大的利益。如果企業以這種文化作為基礎,就能夠很好的利用科學管理方法,進行更好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

(四)企業戰略遠景規劃

企業戰略遠景規劃首先要建立激勵體系。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就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企業想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按勞分配的制度,用各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發出員工的潛力,以更快的完成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在運用各種激勵方式的同時,國有企業應該按照實際情況,秉著公平、實事求是、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并重、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等原則,多種激勵機制綜合應用,讓適應企業特色、時代特點和員工需求的激勵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成為事實。

出克要建立激勵體系以外,還要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第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薪酬管理機制,與市場和行情相互照應;第二,加強對績效的考核,讓員工自己的工作業績決定工資分配;第三,建立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工資體系,在堅持多勞多得的原則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職工以前對企業做出的貢獻。

(五)企業人員素質培養與塑造

為了培養與塑造企業人員的素質,就要加大職工培訓力度。對國有企業來說,為了更加科學的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就要對人力資源工作者進行培訓。在培訓時,要有完整的計劃和系統的安排;為了提高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可以將員工的素質培訓與其自身的考核、提升以及晉級等統一起來,尤其對于有發展潛力的員工,讓他們擔負起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他們進行培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培訓的內容可以在工作中體現出來,更大的增加企業的效益,達到培訓的真正目的。

總結

目前我國國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處于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過渡階段,結合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策略。但仍然有許多問題亟需得到進一步探討,如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與企業績效的作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能等理論研究。最后本文總結出人力資源的價值必須通過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才能轉化為國營企業的經濟績效。(作者單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唐昀.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及戰略[J].人力資源,2007,(49).

[2]楊飛.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問題的思考[J].海洋管理,2004

[3]鄭碧嬌.廈門海滄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4]張艷蘭,國有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研究,2013

[5]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問題探析2010-09-03

[6]熊通成,曾湘泉從十七大報告看國家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趨勢[J]中國勞動,2008 (1)

[7]趙曙明人力資源經理職業化的發展[J]南開管理評論,2005 (3)

[8]程承坪,伍新木.競爭論!產權論與管理論的理論缺陷及其變革限度),兼論國有企業改革.改革.2004(3):12一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