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倫理學范文

時間:2023-04-06 06:21: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命倫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命倫理學

篇1

關鍵詞 人類基因組計劃 生命倫理 尊重自主性原則 不傷害原則 行善原則 正義原則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Analyze the "Four Principles" of Life Ethics

――Take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s for Example

PENG Na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20)

AbstractHuman genome projects research the overall level of existence, the structure of gene and fun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s and in the bottom of the mysteries of life,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s are faced by the infringement of privacy and genetic discrimination, the genetic test genetic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issues, a series of ethical problems are waiting for being solved, we should upholdthese ethic principle: Respect for autonomy, nonmaleficence, beneficence and justice.

Key wordshuman genome projects; life ethics; respect for autonomy; nonmaleficence; beneficence; justice

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①舉世矚目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開創了生命科學一個嶄新的紀元。HGP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并稱為自然科學史上的“三計劃”,但它對人類自身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另兩項。HGP是由美國科學家1985年首先提出。由國際合作組織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國參加進行了人體基因作圖,測定人體23對染色體由3?09核苷酸組成的全部DNA序列,發現所有人類約3-4萬個基因并闡明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破譯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使得人類第一次從分子全面地認識自我,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翻然繁榮具有重要的影響。

與此同時,人們也不得不擔心它的負面影響,產生基因歧視,基因隱私被侵犯,基因資源的爭奪戰等種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隱私權被侵犯。公司員工某種可怕疾病的隱患被所在公司的管理層發現,會不會把他解雇?而保險公司、雇主、法官、學校、收容所、法律實施部門等誰應該獲得遺傳信息?這些信息又會被怎樣利用?一旦擁有了這些信息之后,雇主、保險公司和學校等是否會利用這些信息去做只對他們有利的事?

(2)產生基因歧視。孩子在出生前,父母通過鑒定知道他有某種身體上的缺陷或健康的隱患,會不會選擇殺嬰?基因歧視問題不僅僅與個人、家庭和群體的利益息息相關,甚至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如社會問題,婚姻問題、就業問題、教育問題等相繼出現。

(3)遺傳檢測問題。一個滿懷欣喜到醫院檢查的孕婦面對痛苦的選擇,要么生一個殘疾兒,要么做人工流產。對于以上情況,基因檢測技術的應用可能又會把“遺傳與環境誰主沉浮”的爭論再次推向,由于HGP已經發現了包括XY染色體在內的許多基因都與人的健康、性格、情緒有關,這似乎為基因決定論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根據,從而導致種族主義的再次泛濫,然而這是與HGP的初衷背道而馳的。

(4)基因資源的商業化問題。有人把基因說成是“綠色黃金”,而把HGP比喻成淘金車,一旦有了專利之爭,就會引發基因搶奪戰。而人體基因組數目的有限性,發現一個少一個。所以發達國家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搶奪發展中國家遺傳信息。而產品商業化問題也會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所以如何使人類基因能夠“共有、共為、共享”,避免基因掠奪,成為擺倫理學家、法學家等面前的又一道倫理難題。

而生命倫理學是一門研究與生命相關的所有倫理學問題的交叉學科。美國是生命倫理學發源地。②它的研究涉及到日常生活:它以生命為中心,研究包括在科學技術應用在醫學、生物學所引起的倫理爭論,以及怎樣解決這些倫理困境。而生命倫理原則是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人們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它不是一般倫理原則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延伸,也不是從生命科學本身直接產生出來的,它應是生物科學技術與倫理相互作用的產物。生命倫理學“四原則說”是倫理學界公認的普遍原則。生命倫理學“四原則說”出自于《生物醫學倫理學原則》一書,此書為美國著名生命倫理學家比徹姆(Tom Beauchamp)和查爾瑞斯(James Childress)合著。這部著作明確提出和闡釋了后來影響極大的“四大原則”,即尊重自主原則、不傷害原則、有利原則和公正原則 。而在HGP 中具體表現為:

(1)尊重自主性原則指的是尊重每個獨立個體所做的自愿選擇,也就是說“尊重有自主性的人意味著適當的承認這個人的能力和觀點,包括承認他/她持有某些看法的權力,承認他做出某些選擇、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從事某些行為的權力”。③

任何“基因身份”都不應該有損于人的尊嚴的身份證明,只有當時人最有權力決定是否公布,向誰公布,由誰來解讀自己的基因圖譜。④必須堅持知情同意或知情選擇原則是基因研究、基因知識的應用的前提。應用到人類基因組計劃上來,就是說,知情同意或選擇權主要指在基因研究的過程中,首先參與者必須是自主自愿的,然后讓參與者充分了解研究的性質、目的、目標及成果的用途以及潛在的危險,最后才能讓其決定是否參與;尊重參與者做出的有關遺傳材料或信息儲存或用作他用的任何選擇;遺傳咨詢應遵循尊重個人和家庭。

(2)不傷害原則是指一種不傷害他人的義務。不傷害來源于人的自然特性、人的脆弱性的特點。⑤不傷害的基本內容是:個人或集體的行為不應該對其他人或集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研究人員不能給受試者或病人帶來本來可以避免的傷害。如果造成傷害,實驗立即停止。當兩者的利益發生沖突時,受試者利益應當優先考慮。

(3)有利原則。有利的表現形式也包括利他、仁愛和人性,具體是指利他的行為。有利原則是指把他人利益作出的行動看作一種道德義務。

人類遺傳信息揭開生命的奧秘,也會造成基因歧視。研究人員應該本著仁慈、善良的心從事研究、對待受試者。HGP 以及基因知識的應用不應該給病人、當事人、受試者以及利益相關者造成傷害,應該有利于他們,在利害均存時應權衡利弊得失,對造成的損害給予賠償。

(4)公正原則,可理解為正義、平等。“正義的概念就是由于它的在分配權力和義務、決定社會利益的適當劃分方面所確定的。”⑥

平等不僅指地位的平等,而且指權利的平等。每個人都應享受最基本的權利。例如生存的權利,勞動的權利、安全的需要、受人尊重的權利等等。那么在基因知識的成果運用及利益分配方面都應堅持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與國之間的平等。發達國家不應以任何名義對第三世界國家搞基因資源掠奪,尊重知情同意權,保護樣品提供者的利益,把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平臺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要恪守HGP精神,反對任何研究機構把從眾多樣品提供者身上獲取的遺傳信息為自己所用。對于人類基因組應該堅持“共有、共為、共享”,反對基因歧視,堅持人人平等。

上面這些生命倫理原則僅僅是對于已經發生的或預測會產生的倫理問題做出的回應,但由于HGP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在后基因組計劃實施過程中很可能還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倫理難題,相信人類憑著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能夠積極應對和解決它。

注釋

①Donis-keller, Hetal.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human genome[J]. Cell,1987.51:319-337.

②徐天民,程之范,李傳俊,等.中西醫學倫理學比較研究[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

③Tom L. Beauchamp and LeRoy Walyers,Contemporary Issues in Bioethic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9.

④盧風,肖魏.應用倫理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篇2

1 生命倫理學的研究現狀

    1.1輔助生殖技術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iques,ART)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最為激動人心的技術之一。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運用醫學技術和方法對配子(卵子和)、合子(受精卵)或胚胎進行人工操作,以達到受孕目的的技術'它是替代自然生殖過程的某一步驟或全部步驟的醫學技術。現代生殖技術,廣義上分為三個部分:人工授精,指收集丈夫或自愿獻精者的,由醫師注入女性生殖道,已達到受孕目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及各種衍生技術,指從女性體內取出卵子,在器皿內培養后,加入經技術處理的,待卵子受精后,繼續培養,到形成早期胚胎時,再轉移到子宮內著床,發育成胎兒直至分娩技術無性生殖、又叫克隆技術。它指運用現代醫學技術,不通過兩性結合,而進行高等動物生殖的技術。輔助生殖發展,自1978年第一例體外受精成功后,逐漸成為一種廣泛應用于治療不孕不育的技術。但這一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從1980年到2000年的時間里發達國家中每7對夫婦中就有一對患有不育癥。在芬蘭,每年都有3000對夫婦尋求輔助生殖的幫助。而在中國通過輔助技術治療不孕不育技術人的數量也在日益增多。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給無數不孕不育家庭帶來了幸福與希望,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尚存爭議的社會倫理問題。

輔助生殖技術引起的社會倫理問題也很多,至今仍頗受爭議,沒有得到解決。以母親為例:母親主要解決因婦女子宮疾病引起的不育問題。母親是用不自然的手段達到自然生育的目的。但是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什么是“非自然”“自然”本來就很難劃清。母親涉嫌買賣嬰兒,這種行為等于是有意放棄孩子而去懷孕,如果母親靠它賺錢,這就等于是買賣孩子,將兒童當成可任意交易、處置的財產,這種論點值得思考,特別是在商業味十足的今天。母親將第三者引入生育過程,破壞了愛情和婚姻。但是這樣的觀點同樣存在于領養關系,所以很難確定。母親的孩子歸屬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母親十月懷胎與腹內胎兒有了難以割舍的母子之情,她們會不情愿把子女交給委托夫婦,甚至想方設法與孩子保持聯系,這種扯不清的母子之情會給幾方都帶來感情上的傷害。

對于輔助生殖技術中人工授精、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逃不出以下幾種爭論:誰是孩子的父母;他有幾個父親母親;卵子及其子宮代孕能否成為商品嗎;還有就是在這種可控制范圍內,人工授精能用于優生嗎;人們認為一方面人類生殖技術將破壞自然法則,當、卵子、受精卵在應用中商品化后,都會去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追求高質量,只需求提供最好的,結果直接導致人類基因因此變得單調、缺乏多樣性。另一方面,人類生殖技術會導致人類倫理關系的復雜與混亂。母親分為“孕育母親”遺傳母親“養育母親”,而父親又分為“遺傳父親”“養育父親”,這對于人類傳統的家庭模式、人倫關系等將產生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特別是在商業化的今天,這一系列問題都涉及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侵犯。也可能涉及這一代、下一代和未來世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理性地使用,而不是被錯用和濫用。

1.2安樂死近三十年,安樂死已成為生命倫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而敏感的話題。安樂死最早源于希臘文“euthanasia”一詞,本意為“快樂死亡”或“尊嚴死亡”,在牛津詞典中的解釋為“患痛苦的不治之癥者之無痛苦的死亡;無痛苦致死之術”。國內目前對安樂死尚無權威統一的定義,有人認為安樂死“是指對身患絕癥瀕臨死亡的病人,為解除其極度的痛苦,由病人本人或親屬要求,經醫生鑒定和有關司法部門認可,用醫學方法提前終止其生命的過程”。

關于安樂死的概念,中外學者都曾企圖給以科學的界定,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觀學者們的觀點,它包含了以下幾種含義:對患有絕癥,瀕臨死亡的患者,為減輕其死前的痛苦而主動采取積極的措施,提前結束其生命;對患有絕癥,瀕臨死亡的患者,為減輕其臨死前的痛苦,應患者的要求而采取積極的措施,提前結束其生命對患有絕癥,瀕臨死亡的患者,為減輕治療給其帶來的痛苦,放棄治療,不再人為地延長其生命。國外有些學者將安樂死分為主動安樂死和被動安樂死。主動安樂死是指采取某種措施加速患者死亡,亦被稱為積極安樂死。它是根據垂死患者或家屬的要求采取某種處理辦法,讓其安然舒服的死去,迅速完成死亡過程。被動安樂死是對于確定無法挽救其生命的患者,在預測后果的基礎上,根據垂死患者或家屬的要求,停止無望的救治,故又稱“聽任死亡”,國內不少醫療單位實際上正在悄然實施。

對于安樂死的觀點,學者們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對安樂死持否定態度的人認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賜人以死亡與醫生的職責不相容;安樂死是一種對生存權利的剝奪,它將造成社會對生命的理解的漠視、喪失愛心、越發的功利化;安樂死容易被不懷好意者利用,很多時候并非出于病人的真實意愿。肯定者則認為:安樂死體現了尊重患者的人權,符合生命倫理學原則中的自主權原則;安樂死符合患者及其家屬的自身利益體現了生命質量,符合生命價值的原則;安樂死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節約醫療衛生資源,體現了有利原則和公正原則;安樂死符合現代醫學目的和醫學發展目標的價值取向。除此以外他們認為對于醫學中所理解的不可挽救、瀕臨死亡的危重病人,只要通過嚴格的審查,實施的安樂死,體現了人類對死亡認識的理性覺醒,符合人道主義原則。

人既然具有生存的權利,當面對死亡時,為何就不能具有選擇死亡方式的權利?當一個經歷病魔折磨又無法救治的人來說,就是生不如死。他們已感受不到任何的生命質量與生命價值的存在,增加親人痛苦、社會的負擔以及日復一日的忍受病痛的折磨與煎熬。社會應該保護個人對其生命的自由選擇。安樂死的目標是維護死亡的尊嚴,免除病人精神和肉體遭受痛苦折磨,達到舒適或愉快地死亡的狀態,同時還是走向死亡的一種良好的狀態。安樂死并不在于人為地加速死亡,而是尊重人的自主權,肯定人類通過對生命的覺悟來控制死亡過程,減少痛苦,顯示死亡過程的應有尊嚴,這充分體現了善待生命豐富內涵。

1.3腦死亡自1959年法國學者第一次提出“腦死亡”(BrainDeath)概念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腦死亡定義審查特別委員會。在1968年提出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腦死亡診斷的四條標準:即在排除了體溫低于32.2°C、或剛服用過巴比妥類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這兩種情況外,如果一個病人沒有反應性和感受性,無運動及呼吸、各種反射消失,腦電圖平坦、而且24h內反復測試后無變化、這個病人即被宣告死亡。腦死亡標準的確立,在人類史上了開辟了人們對死亡認識的新階段。這種標準已為醫學界普遍接受、并在相當多的國家得到承認。全球發達國家無一例外的將腦死亡或腦細胞完全死亡作為判斷死亡的唯一而科學標準,同時聯合國個成員國中已有80個國家承認腦死亡的標準氣然而長期以來,醫學上把心肺活動不可逆的停止作為判斷死亡的依據。在中國臨床判斷死亡的標準是心臟停止跳動、自主呼吸消失、血壓為零。將心臟跳動、呼吸運動作為判斷人生命終結的標準是一直被社會公眾和醫學界所認可實施。但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腦功能活動已經成為了人生命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說不管采取何種醫療手段最終都必然導致心臟死亡,因此面對歷史的進步,給腦死亡以應有的地位已是勢在必行。

為什么要放棄傳統的心臟死亡概念?提出這個問題就因為有了新的生命維持技術。新的生命維持技術(life-sustainingtechnologies)是指一個人還能維持其心跳、順暢的呼吸當他已經出現了全腦死亡,但是這種維持超不過兩個星期,因為他的大腦已經不可逆轉的死了。同時我們還需要審視一下這種腦死亡的判段標準是否會對病人、家庭和社會有利、或造成傷害?對“腦死亡”判定持肯定意見的人認為:腦死亡是真死亡。“腦死亡”是科學判定死亡的方法。實施“腦死亡”維護了死者尊嚴,減輕了家屬的負擔,節省了寶貴的醫療資源。器官移植技術具有良好的發展與廣闊前景。質疑或反對“腦死亡”的觀點的人則認為:腦死亡概念違背了人道主義原則,尤其是它的提出建立在器官移植基礎上;“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生的愿望是人類爭取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人類無法容忍將心臟還在跳動的病人送進墳墓;胎兒也是生命,但是胎兒沒有表達自己意愿、喜好的能力,人們對孕婦使用腦死標準時是否有權去剝奪胎兒的生命?如何判定?

同時在實際的醫療應用中有很大問題:哪一個級別的醫院和專家來做此判定;醫生如何讓普通公眾理解腦死亡判定的科學性;醫生的診斷、專家的判斷如何能讓人信服;“植物人”和“腦死亡”病人的狀態該如何的區分;“腦死亡”判定標準是否有可能將被濫用?“腦死亡”判定在我國有無立法的必要?

在腦死亡標準的問題上,絕對不能站在受體立場進行評判,也不能站在供者和家屬的立場來評價人道與否絕對,而應該站在社會公益的立場出發,即從社會的價值出發,兼顧個人價值。充分尊重患者腦死亡,這對人文關懷與安樂死、臨終關懷具有同樣的意義,同時是對生命尊嚴的維護,體現了對生命價值的尊重。

1.4器官移植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被在20世紀世界醫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開創了新篇章,它是醫學高科技發展的成果之一,同時也享有21世紀“醫學之巔”的美譽。器官移植及活體器官移植通常是指通過手術或其他方法將某個健康的器官放置到一個危在旦夕、患有嚴重疾病的病人身體上,讓其器官繼續發揮作用,從而使被捐贈者獲得新的生存機會。活體器官移植是指摘除活供體一個或多個器官,通過手術方法將其置于同種或異種受體體內,達到治療疾病和挽救生命之目的的技術。目前活體器官移植僅限于腎臟、胰腺、、卵巢、角膜、小腸等成對生長的及骨髓等部分器官或組織。現代器官移植是從腎移植開始的,1954年Merrill進行了首例腎移植手術并獲得成功。這是人類器官移植劃時代的標志。在歐美確立了腦死亡概念,臨床器官移植得到很大的發展。我國與國外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方面相比起步大概晚了十幾年,但是近些年來我國的器官移植發展非常迅速,在一些大型醫院與器官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的頂尖水平。

即使器官移植成為了標準的外科療法,并且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但在要求各種器官移植的患者越來越多情況下,存在著諸多令人困擾的倫理難題。器官移植的最大難題是器官來源問題,特別是在我們國家,這是一個“求”遠遠超過“供”的問題。據統計,我國需要通過器官移植治病的人數達到150萬左右人,但每年只有1.3萬例器官移植手術得以實施;我國每年新發生的腎功能衰竭患者有50萬人以上,但得以做移植手術的也只有4000人,大多數患者只能處于“等待供者”的狀況。當前移植器官的來源主要有4種一活體供者、異種器官、尸體供者、胎兒供體。而我國器官采集主要是尸體供者,可是對死亡標準的判斷又使醫生陷入了困境。在采取器官之前,醫生需要準確無誤地判定死亡與否,執行相關手續;在執行過程中,醫生不能為了得到器官而提前結束病人的生命,必須嚴格地掌握腦死亡的標準。對于死亡的判斷世界上三種分類,第一種是心臟死亡,即當心臟停止跳動時認定其死亡;二是呼吸停止、脈搏停止及瞳孔放大三癥狀同時出現時認定死亡;三是腦死亡,這種提法較晚,它的判定標準是以當腦亡或大腦皮層和腦干全部死亡時、即人不可能再復蘇都定為死亡。這三種死亡界定只有第三種腦死亡被認為是器官移植的最好來源,因為腦死亡者在呼吸機的幫助下,會保持血液循環,器官質量較好。

     但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把“心跳停止”作為死亡的標準,按照這一死亡標準,自愿捐獻遺體的器官根本就無法使用。即使近幾年我國在腦死亡立法中有了一定進展,但遠遠不足以解決實踐中醫生所要完成的使命。可供移植器官的需要嚴重地超過供體器官由此引發了另一個倫理難題一器官可否成為商品?一方面對于醫務人員很多時候他們不得不做出一些人有機會活下去,而另一些不得不死去的困難抉擇。另一方面因為等待器官移植的人卻很多,而供體器官的來源很少,這就可能使人體器官成為稀有的高價商品。當人體器官分配商業化以后,人將被降低為物,從而嚴重危及并踐踏人的尊嚴,加劇人們在生死面前出現的不平等,擴大貧富之間的鴻溝。有錢人可以購買器官而獲得再生的機會,而貧困的人只能在絕望的條件下出售自己的器官。在器官移植的過程中,知情同意是非常關鍵的原則。必須在知情同意基礎上獲得可供移植的器官,得到病人與病人家屬的同意。但是醫務人員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首先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將尸體解剖視為不禮、不孝、不仁、不義”這造成了人們對器官移植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了供體器官的大量匱乏。而如果醫務人員在病人還活著的時候去征詢病人或病人家屬是否同意在病人死后把器官捐獻出來,這對于與病痛做斗爭的病人及家屬是難以接受、不予支持的。所以器官移植在傳統的思維觀念與知情同意原則中夾縫生存。除了器官移植中器官來源的倫理問題外,還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倫理問題,比如器官移植后對供者施行經濟補償及補償程度的合理性問題,器官移植受體分配原則、標準,器官移植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觀,移植了動物器官的人(即嵌合人)是否會產生意識、思維、行為的改變及生物安全性問題,對于異種(非人類器官)的移植,及我國有限衛生資源的合理分配等問題。

在解決器官移植倫理學問題之前,還將面對很多的挑戰。器官移植幫助患者生命得以延續,即使現在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阻力,但隨著人們對器官移植的認識與深入研究,它終將成為一種常規醫學治療手段,為更多的人造福、帶來生的希望,為飽受病痛折磨、瀕臨死亡的患者帶來福音。

篇3

 

1我國生命倫理學研究和發展的概況

 

生命倫理學于20世紀50~60年代起源于美國。

 

我國的生命倫理學(Boehis在20世紀70年代末起步,至今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1988年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安樂死的社會、倫理和法律問題以及在岳陽舉行的生殖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問題學術會議,以及前后兩起法律案件(陜西漢中的安樂死案件和上海的人工授精案件)標志著生命倫理學在中國興起。隨后,我國的生命倫理學在許多學者的推動下,不斷的向前發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出版了一批生命倫理學醫學倫理學著作,

 

為我國的生命倫理學的教學、科研提供了一些較好的教材和研究專著。例如,邱仁宗教授所著的〈性命倫理學》(1987年)等等。

 

第二,翻譯了一些生命倫理學著作。這些著作的翻譯為我國學者了解國外的生命倫理學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第三,一些學者對高新生命科學技術所引起的倫理問題進行了探討。例如,李本富教授對“人體胚胎干細胞研究的倫理爭論”進行了分析;毛新志和殷正坤教授對轉基因食品的倫理問題進行了探討[3];王延光博士從“遺傳信息的隱私權問題、基因組圖譜的信息使用與人的社會權利、基因組信息和醫學解釋與心理壓力及名譽損害、基因資源的專利”等等方面對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倫理問題進行了研究[4];宋可群、李玉珍、王琦對基因治療的倫理問題進行了探討[5]。許多學者對當代生命科學技術所引起的倫理難題所進行的研究和探討促進了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發展。

 

第四,召開了為數眾多的國內、國際生命倫理學的學術研討會,推動了生命倫理學的國內、國際學術交流。

 

第五,成立了一些學術或研究機構。這些機構的成立將積極促進我國的生命倫理學的發展。

 

第六,創辦了3種相關的生命倫理學專業雜志一《中國醫學倫理學》、《醫學與哲學》和《醫學與社會》。這些雜志為發表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舞臺,為我國的生命倫理學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為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第七,一些單位組織了生命倫理學醫學倫理學研修班,提高了生命倫理學教學和科研人員的生命倫理學素養。

 

2當代中國生命倫理學研究與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問題。

 

2.1生命倫理學研究的整體水平不高

 

我國生命倫理學研究的整體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同生命倫理學的學科性質有關。一方面,生命倫理學作為一門應用規范倫理學,它不謀求建立體系,而是以問題為取向,其目的是如何更好地解決生命科學或醫療保健中提出的倫理問題,向決策機構提供倫理和管理建議,供決策機構參考。這樣,生命倫理學就沒有哲學那樣玄而又玄,沒有哲學那么深奧。另一方面,生命倫理學是一門跨學科的交叉學科,本身涉及到許多學科(包括生物學、醫學、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等)這就對生命倫理學研究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生命倫理學研究人員有生物學或醫學背景,而且要求他們有良好的哲學/侖理學功底和外語水平以及較強的科研能力。如果從事生命倫理學教學或研究的人員缺乏醫學、生物學背景,就很難進入到這個學科領域;如果他們沒有良好的哲學侖理學理論,很難將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深入下去;而如果他們的外語水平不好,則很難讀懂外文文獻,就不能獲得第一手資料,這些都會制約研究人員對生命倫理學進行深入的研究。第二,研究人員雜亂,有良好素質(具備上述4項要求)的學者太少。

 

目前,我國業已形成了一股生命倫理學研究的熱潮。什么人都研究生命倫理學,不少人缺乏倫理學背景和正規培養、訓練的研究人員都一擁而上,這本身反映了部分研究人員對生命倫理學的學科性質和生命倫理學研究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缺乏了解。當然,更多的人關注生命倫理學,更多的人投入到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對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和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什么人都參與生命倫理學的研究,這不僅不能促進生命倫理學的發展,反而給大家一種什么人都能研究生命倫理學的錯覺,這本身不利于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和發展。第三,合理運用生命倫理學理論和原則對具體的生命倫理學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哲學反思還很欠缺。一方面,由于一些研究人員缺乏基本的生命倫理學理論知識,他們就很難把具體的生命倫理學問題分析透徹;有些人員運用生命倫理學理論分析具體的生命倫理學問題時,理論和實際問題分析不緊密,倫理學理論、原則和具體的倫理學問題脫節或者是簡單的套用倫理學理論、原則分析倫理問題,倫理學理論、原則和具體的倫理學問題是兩張皮,而不是渾然一體。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人員沒有掌握分析生命倫理學問題的方法,如正反倫理論證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法。目前,國內能夠靈活使用這些方法的人不多,所以對生命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的分析也顯得平淡。

 

2.2許多學者熱衷于研究高新技術等熱點倫理問題,忽視了一些更重要的倫理問題

 

美國青年學者JmesDwye傅士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第二屆中德醫學倫理學教學研修班”的授課中指出:當代生命倫理學家應該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而且應該做出檢討。當代生命倫理學家都集中研究高新技術中出現的倫理難題等熱點問題,而忽視了一些根本的倫理問題。高新技術等熱點倫理問題受到許多人的關注,而一些更迫切、更緊急、更基本的問題卻被我們忽視。在我國,有許多更重要的倫理問題需要生命倫理學學者進行認真的研究。例如,農民的基本衛生醫療問題、農民基本的醫療保險問題、人口的老齡化問題、艾滋病防治問題、我國人口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青少年的性教育問題、青少年人流手術的規范問題、公正問題、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問題等等都顯得更加迫切和緊急,而關注的人并不多,這確實需要我們反思。部分《醫學倫理學〉嫩材的內容陳舊,質量有待提高。

 

2.3我國的生命倫理學還沒有本土化

 

我國的生命倫理學基本上是照抄照搬西方的生命倫理學,這在剛開始引進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我國的生命倫理學從引進到發展近20年了,還沒有真正實現本土化,這也是需要我們反思的地方。其實,我國的道家、儒家傳統有豐富的生命倫理學思想,有待我們挖掘。例如,中國道家的“自然主義傳統”對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發展有指導作用,儒家的“仁愛”原則是對西方生命倫理4個基本原則的整合與超越。

 

2.4生命倫理學的中青年學者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的生命倫理學研究還是主要靠老一輩的學者撐著,而中青年學者嚴重匱乏,出類拔萃的生命倫理學的中青年學者更是鳳毛麟角,這制約了我國生命倫理學的進一步發展。

 

2.5學術研究機構的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

 

生命倫理學的學術研究機構分散,一些研究機構形同虛設,它們沒有或很少從事生命倫理學研究或者開展相關的生命倫理學活動。

 

3發展我國生命倫理學的對策

 

為了推動我國生命倫理學的進一步發展,使生命倫理學在我國能夠茁壯成長,我認為我們應該采取以下對策。

 

3.1整合資源,共同合作

 

由于一個單位的資源和科研力量有限,我們應該整合資源和科研人員,跨單位、跨地區甚至跨國家進行交流與合作,進行一些有份量的生命倫理學研究工作和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學術活動。這就要求打破單位界限、學術界限,摒棄門戶之見,,緊密合作。2001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的翟曉梅博士申請到北京市科委軟課題一現代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倫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研究,就是由邱仁宗、翟曉梅負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的骨干老師杜惠群、張新慶(博士生)周一曼和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的3位生命倫理學的博士生合作的結果,該課題于2003年7月份結題,主要研究成果也在邱仁宗,翟曉梅主編的《生命倫理學概論》出版。現在,我們迫切的工作就是將國內的生命倫理學研究機構的資源整合起來,開展一些生命倫理學的活動,做一些實質性的研究工作,改變我國生命倫理學的學術研究機構形同虛設的局面。

 

3.2加強生命倫理學理論的哲學探索,深化生命倫理學的倫理問題的哲學思考

 

徐宗良教授指出,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倫理判斷,在對有關的準則、規范展開爭議之際,著重對生命倫理學的理論和功能本身做一番認真的哲學思考,以及對其建設尋求強有力的理論支撐是十分必要的[6]。正如美國學者古爾德所言:確定“應該是怎樣”的前提條件必須依靠邏輯的連貫性,以及對前提條件存在的原因進行哲學的研究[7]。這就意味著不僅要梳理出生命倫理學內在的邏輯關系,而且生命倫理學還十分必要依賴道德哲學、生命哲學、生物學哲學、生存哲學的研究,以此去確立理論基礎,從而進一步觀察和分析各種價值判斷的沖突[8]。因此,對生命倫理學理論和原則進行哲學探索并隨著科技的發展進行理論創新,是生命倫理學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而且,需要挖掘中國古代哲學像道家、儒家的生命倫理學思想,實現我國生命倫理學的本土化。對具體的生命倫理學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從哲學上進行反思,深化生命倫理學問題的哲學探索,對于促進和發展生命倫理學具重要的意義,是關系到生命倫理學在中國的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3.3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1批有實力的中青年學者生命倫理學是一個發展很快的學科,英美的研究和發展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加強生命倫理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培養我國的生命倫理學教學和研究人才,有巨大促進作用。為此,一是盡量多組織一些高水平的生命倫理學學術研討會;二是開展國際課題的合作;三是遴選一批有潛力的中青年學者到國外學習與培養。

 

3.4普及生命倫理學教育

 

對大學生、醫院工作人員、決策機構的管理者、高校教師進行培訓,并出版一些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有關生命倫理學的科普讀物,普及生命倫理學教育。

 

3.5規范生命倫理學的研究隊伍

 

鑒于目前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研究人員混亂,參差不齊,應該規范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凈化生命倫理學的研究環境。生命倫理學研究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當然,要滿足進行生命倫理學研究的所有條件,目前在我國不現實。但是,至少要滿足一些基本的條件,對于有志從事生命倫理學研究的人員在某些方面欠缺的,可以一邊研究,一邊補缺。因此,對生命倫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可以采取這樣的政策。一方面,我們要鼓勵有志于從事生命倫理學教學和研究的人員學者參與生命倫理學的研究,壯大生命倫理學研究的隊伍。另一方面,我們對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應該采取“寧缺無濫”的政策,整飭生命倫理學研究的學術規范。

 

3.6國家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給生命倫理學的發展以應有的重視

 

第一,國家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對一些生命倫理問題設立專項課題進行研究,尤其是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例如,農民的基本衛生醫療問題、農民基本的醫療保險問題、人口的老齡化問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問題、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問題,轉基因食品的倫理問題等等)更要優先支持,研究和解決這些生命倫理學問題推動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發展。第二,設立國家級生命倫理學研究基地。建議國家級生命倫理學研究基地設在北京,整合北京、上海、武漢、南京等地的生命倫理學學者(可以在上海、武漢、南京建立分基地)進行國家課題、國際課題的研究,推動我國生命倫理學的發展。

 

雖然當代中國的生命倫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我國的生命倫理學研究與發展業已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只要我國的廣大生命倫理學的學者共同努力,不斷創新,我們相信我國的生命倫理學會發展得更好,生命倫理學一定能在我國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邱仁宗,翟曉梅生命倫理學概論[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

 

[2]李本富人體胚胎干細胞研究的倫理爭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114(3):54

 

[3]毛新志,殷正坤.轉基因食品還是結構更重要[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17(2):64—65

 

[4]王延光人類基因組研究及其倫理問題[J道德與文明,2001(2):22—25

 

[5J宋可群,李玉珍,王琦試述人類體細胞基因治療的倫理問題[J中國醫學倫理學,19979(6):30—31.

 

[6]徐宗良淺論生命倫理學理論的哲學之源[J.道德與文明,2003(1):28—31.

 

[7][美]詹姆斯。A。古爾德現代政治思想[J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342

 

〔作者簡介〕

篇4

1“大醫精誠”的思想內涵及傳統醫學思想教育的困境

1.1“大醫精誠”的思想內涵

醫學名著《千金方•大醫精誠》中系統的闡述了為“醫大者”應具備的素質要求和職業操守。《大醫精誠》在要求醫者具有精湛醫術的同時特別強調“醫乃仁術”的觀點和要求。儒、釋、道諸家道德觀在《大醫精誠》中均有體現:儒家———“醫乃仁術”、佛家———“大慈大悲”、道家———“無欲無求”,為行醫者樹立了可謂“厚德過于千金,遺法傳于百代”的美德風范。“大醫精誠”對醫生群體的道德建設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它對醫生的要求過高甚至太過苛刻。尤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環境下,醫生作為職業人,也有形形恰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闡述的各類現實需求。一味地強調為醫者必須“大慈大悲”“無欲無求”,并且會給社會大眾造成一種“凡是醫生就必須看好患者的病,且必須‘無欲無求’,不計付出和回報”的不良氛圍。醫學科學新技術的應用和保健服務不斷更新升級面臨種種全新的、現實倫理問題需要應答,而在全球化境遇中的社會文化多元化、價值觀念多元化以及道德觀多元化讓我國傳統的醫學倫理在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層面陷入困局。

1.2傳統醫學倫理學“譯介-嫁接”方式在本土醫學生思想教育教學中困境的探源

中國的醫學倫理最先引介于西醫,是一種“譯介-嫁接”的舶來品。這種“翻譯-引介-消化-推廣”的方式,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方面是“水土不服”:西方崇尚“自由”“實現個人價值”,醫學倫理學也充斥著職業人觀念,互利互惠;而我國傳統醫學道德觀———“大醫精誠”要求行醫者“無欲無求”“大慈大悲”“精誠仁樸”,兩種觀念有一定的沖突,在實踐過程中讓醫生無所適從。另一方面,“翻譯-引介-推廣”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造成觀念滯后于社會現實。在傳統的醫學倫理學教學的教材范式層面,現行諸版的醫學倫理學教材:“概念欠規范,內容不準確”“內容較為雷同,目的性不強”“重知識,缺能力培養”。目前大致有三類范式的教材:其一,羅國杰教授將理論與中國社會的道德實踐相結合之范式;其二,在美德倫理框架下,強調個人思想道德修養的范式,該種范式以廖申白教授相關作品為代表;其三,王海明教授將美德倫理學、元倫理學以及規范倫理學在個人和社會視角下相結合的范式。當前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習慣采用“4+1”,即四門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一門形式與政策課,以教師講述為主,多為大班教學,缺乏師生互動和社會實踐。學校“重專業技能,輕思想教育”的培養方式,更讓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成為薄弱環節。早在1983年,一些醫學倫理學家就呼吁將醫學倫理學引入大學課堂,幫助醫學生確認并澄清生物、醫療過程中的相關道德問題。盡管一些高校也相繼開設醫學倫理學相關課程,但其教學成效欠佳。

2“大醫精誠”協同生命倫理學融入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義

2.1協同教育是融入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途徑

生命倫理學本質上是一種文化。中西方文化及其各自的傳統倫理各有差異。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視“舍生取義”“重集體協調、輕個人理想”,形成了極端重視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克制的內在修養提高。而西方文化重視自由、平等以及效率,追求個體的自我意識以及個性自由。西方社會在宗教的長期影響下,強調社會成員享有在一定約束下的最大個體自由。相應的醫學倫理學是一種對醫生這一職業群體的約束,醫生享有在約束下的最大自由。但是全球化進程打破了文化上的各自封閉和相互獨立,文化大融合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提倡尊重、寬容、合作以及相互消融,是當代生命倫理學發展的理想追求。

2.2有利于重構醫患和諧的良好局面

醫患矛盾突出已成為我國當前醫療衛生領域不爭的事實。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約為7萬件左右,每一起事件都會令眼下緊張的醫患關系雪上加霜。醫患矛盾突出在溶蝕醫(護)患之間本來脆弱的信任關系的同時,也招致社會輿情對醫生職業群體的污名,并摧毀著醫生“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醫生職業群體形象的塌陷除了個別媒體不良渲染和推波助瀾外,與醫生的道德素質滑坡有著極大的聯系,最直接的原因則是醫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失敗。“大醫精誠”協同生命倫理學融入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為學校開展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出便捷、可行的教學范式,為醫學生提供出正確合理的價值選擇,為政府和社會營造出和諧的醫療環境。當然,這也需要政府、醫院、醫生、患者等諸多利益主體相互協調,尋求達成各方互惠互益的共識條件。

2.3協同教育是對中華文明的薪火傳承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大醫精誠”醫學人文精神的至高要求,是對歷代醫家醫術醫德的高度概括,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體系與人文知識體系內在的統一性的具體體現。“大醫精誠”既要求醫生要有精湛的醫術,又要求行醫者有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是醫務工作者的必備條件,中國傳統醫學的行醫準則,也是對醫師思想品德和職業技能要求的經典概括。大醫精誠精神的重塑和重視,極大地傳承和發揚著中國傳統醫學文化,是中華文明薪火傳承的可貴寫照。在“協同創新”被提出的當今社會,提升文化軟實力不僅是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而且必須兼容并蓄,博采眾長,批判吸收先進文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資源平臺,實現知識共享,進行多方位的交流、多樣化的協作,促成文化的躍升。在吸收西方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學經驗的同時,利用中國傳統醫學知識體系與人文知識體系內在的統一性,將中醫文化精髓之“大醫精誠”精神融入生命倫理學,是做好我國本土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明智之舉。

3協同中西醫人文精神并融入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現路徑

3.1合理引導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以營造良好的氛圍

信息時代,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在影響公眾價值判斷、觸發社會焦點事件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作用,積極引導、合理動員、正確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以利于中西醫文化協同發展,并充分融入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例如,一些醫學倫理學科研組織或機構,利用網絡平臺,普及“大醫精誠”和生命倫理學知識,關注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針砭時弊,提出促成“大醫精誠”與生命倫理學協同創新,共同作用于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設。

3.2重視生命倫理學科研的協同創新

當前我國的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成效不佳,學校重視不夠。在國家“政策之窗”尚未打開———問題源流(ProblemStream)尚未形成、政策溪流(PolicyStream)尚未面世、政治源流(PoliticalStream)尚未萌發的狀況下,僅僅呼吁政府為“大醫精誠”協同生命倫理融入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夠的。從事醫學倫理學研究的學者和專家應該致力于本土化的生命倫理學探索,并促成相關衛生管理部門對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視。例如,相關的生命(醫學)倫理學組織可以召開主題研討會,通過廣泛參與、多方討論、集思廣益,促成中國醫學文化與西方醫學文化協同發展,為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參考樣本。又如,相關科研平臺可以公開招標,聘請一些專家學者深入研究目前處于研究薄弱環節但亟待改善的醫學生思想教育相關問題。

3.3利用MOOC、“翻轉課堂”等革新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

篇5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從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中隨機抽取4個行政班,將其分為2個實驗班和2個對照班,共239人,年齡為16--21歲。 

1.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依據高職護理倫理學的課程特點,從調查高職護生對生命的態度、對死亡與苦難的認知、生活目標、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對護理倫理學中的生命教育的理解等角度自編的《高職護理倫理學中生命教育調查問卷表》。調查共發放25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51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2)研究設計 實驗班的護理倫理學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結合生命教育的內容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對照班則采用傳統的教學法,依照教材內容進行授課。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后,向4個班的護生發放《高職護理倫理學中生命教育調查問卷表》進行調查。 

(3)統計學方法。問卷答題數據按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組,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2.結果 

2.1問卷調查結果表明,63.1%的護生認為可以在護理倫理學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并且97.05%的護生覺得護理倫理學教學中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會引發自己對生命和未來從事"護士"這個職業的思考。絕大多數相關任課教師和護生都認為高職護理倫理學與生命教育有很多的結合點。 

2.2調查中,實驗班92%的護生認為自己最寶貴的是生命,對照班的護生僅占30.2%。實驗班76%的護生對于死亡毫無準備,并感到害怕,對照班的護生為56%。實驗班的護生在對生活的熱情、生命的意義、未來的期許、生命控制及對死亡與苦難的接納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班的同學,并且這些差異都具有統計學意義。 

3.思考 

3.1積極培養任課教師的生命教育理念。現階段,我國高職護理倫理學課程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授課教師大多數沒有針對本課程進行過專門的教育與培訓。甚至有51.4%的教師為人文社會科學專業教師[2],缺乏專業的醫療護理知識背景,直接導致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學出現照本宣科、教學方法簡單和不能結合臨床實踐等問題。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課程的教學效果。我們要在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首先需要從事教學的教師具備較強的護理倫理學專業授課能力,還要富有創造性,擁有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生命教育提倡每一位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生命個體,教師需要尊重和關懷每一位護生的生命價值,引導護生獨立思考,幫助更好地完成護理倫理學課程的學習并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通過組織短期培訓和自學等方法來提高教師們將生命教育和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學相融合的能力。 

3.2努力發掘高職護理倫理學課程中的生命教育內容。生命教育即是讓學生形成正確面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與死亡問題的教育。高職護生因其專業的特殊性,她們相比普通高校學生的生命教育擁有與之相同的共通性,又能通過護理對象的生命過程來理解生命的意義、追尋生命的價值。高職護理倫理學主要研究護理過程中面對患者的生老病死時,護士如何遵循護理道德原則及規范來處理護際關系與倫理道德問題,其中正蘊含了許多生命教育的內容,諸如安樂死、死亡的定義與標準、臨終關懷、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人類干細胞研究與應用、器官移植、尸體料理等,這些教學內容能夠激發護生對生命與死亡的意義與價值的思考,有利于教師在護理倫理學課堂中融入生命教育。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師需要努力發掘課程中的這些生命教育內容,并適時適度地將護理倫理教學與生命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使整個課程教學飽含人文氣息和生命意味。 

3.3不斷豐富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學形式。如今高職護理倫理學普遍存在教學形式單一,主要以理論講授方法為主的問題,這就直接導致教學效果較差。教師們在教學中應當靈活運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觀看紀錄片、主題討論、頭腦風暴及專題講座等多種教學形式,積極引導護生參與教學,這些豐富的教學形式大大地提高了護生們學習護理倫理知識、思考生命意義的積極性,活躍了高職護理倫理學課堂,加強了生命教育的效果。 

筆者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基于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學中能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任課教師需提前精心選擇或編寫融合了生命教育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需能真實反映出護理實踐中涉及的生命倫理問題,盡量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直觀地呈現給護生,使她們能有更強的代入感。隨后組織護生查找資料、進行研討,教師從旁予以指導,尋求最優解決方案。通過分析討論這些實際生命倫理問題能更好地幫助護生們理解并接受許多枯燥的護理倫理理論,并形成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態度。 

面對問卷中"假如你成為了一名護士,需要像非典時期的護士前輩們一樣冒著巨大的風險,甚至會失去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一項任務時,你會怎么做?"的題目時,62.9%的實驗班護生選擇了"我會迎難而上",對照班的護生則為43.2%。可見,通過將生命教育滲透至高職護理倫理學教學中去,能引導護生們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敬畏生命、保護生命,使之能夠積極地直面人生的苦難,勇往直前,并在今后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后能更好地承擔起治病救人、呵護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篇6

[摘要]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以積極的生命情感、積極的生命品質、積極的生命關系、積極的生命意義為核心內容,旨在幫助職校生實現知識技能掌握與人生幸福追求的雙贏。建構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樹立積極生命教育的現念,開設校本化的生命教育模塊課程,在職校生活中嵌入積極生命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努力提升職校教師的積極生命素養,拓展積極生命教育的網絡平臺。

[

關鍵詞 ]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 積極心理學

[作者簡介]郝永貞(1982-),男,山西壽陽人,江蘇理工學院院長辦公室,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德育與生命教育;崔景貴(1968-),男,江蘇海安人,江蘇理工學院副校長、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心理學。(江蘇 常州 213001)

[課題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職校生心理與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研究”(課題批準號:BJA13009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江蘇理工學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19-0049-0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重視生命教育,這一國家教育戰略層面的規定使得生命教育由“要不要開展”的理論階段逐漸轉向“如何開展”的實踐探索階段。近年來,生命教育在江蘇、上海、湖北、遼寧、黑龍江、云南等地得到積極實施,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面臨諸多的困境,需要從全新的積極視角重新認識和建構職校生生命教育。

一、消極傾向:職校生生命教育實踐的現實困境

(一)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職校生生命教育停留在烏托邦狀態

受“何以為生”的功利化教育觀念影響,職業教育工作者雖然知道生命教育對職校生生命成長的重要意義,但出于現實的考量,他們還是將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職業教育的首要目的。因為學業、技能、就業是可以量化的指標,也是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家長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顯性因素。雖然近年來職校生自殺、校園暴力、吸毒、厭學等現象屢見不鮮,但一些職業教育工作者認為只要強化教育管理,上述現象就能避免,生命教育充其量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這種功利化的心態和僥幸心理忽視了職校生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基本訴求,使生命教育很難在職業學校推廣。

(二)問題化的教育模式使職校生生命教育淪為工具性教育

生命教育的興起與發展大多源于應對青少年自殺、傷害他人及對異類生命的傷害等危機事件。這種取向的生命教育模式主要指向生命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把保護生命、尊重生命作為教育的重點,試圖通過開展安全教育、預防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矯正青少年存在的各種生命問題,達到幫助青少年保護生命、珍惜生命的目的。不過,一些職業院校采取的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矯正教育模式,使得生命教育停留在珍惜生命、預防自殺的消極層面,大多僅作為一種權宜之計,而忽視了生命教育更為重要的激揚生命,使人活得有尊嚴、有價值的使命,使生命教育成為失去內在價值的工具性教育。

(三)同質化的教育內容使職校生生命教育有名無實

國內生命教育仍處在起步階段,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層面都不夠成熟。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職校簡單移植套用中學生或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進行職校生生命教育。雖然不同教育對象的生命教育在內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職校生明確的職業定向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心理和生命特征。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職校生會更多地思考“我是誰”和“我將走向何方”等人生課題,在考慮未來發展及人生抉擇時更具現實性;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上,他們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老師的管教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在情緒情感方面,不少職校生存在比較突出的自卑心理,容易給自己貼上“失敗者”“淘汰者”“低能兒”“邊緣人”的標簽。職校生這些特有的心理和生命訴求,需要生命教育給予深切的回應與觀照,而同質化的教育內容遮蔽了職校生獨有的生命訴求。

二、積極范式:職校生生命教育的科學建構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職校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的研究要以人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為出發點,用積極的心態對人的心理現象做出新的解讀,尋找其規律,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并獲得幸福生活。積極心理學關于人的積極力量和品質的研究,為現代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和積極因素。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是立足于職校生生命的基本訴求,應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充分借鑒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來激發職校生的積極生命體驗,挖掘、培養職校生的積極生命品質,建構積極的生命關系,追尋積極的生命意義,以實現知識技能掌握與人生幸福追求雙贏的教育。

1.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的深度融合。這種融合是源于生命教育與積極心理學在促進生命成長和發展方面共同的追求——幸福和豐盈的人生,在這一共同目標下,生命教育涵蓋了更廣的內容,而積極心理學提供了更有效的實現路徑。

2.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是其他取向生命教育的有益補充。積極心理學取向并不排斥健康、倫理、社會、生死等取向的生命教育內容。當下,職校生確實存在著生命意識淡薄、生命觀念扭曲、生命意義虛無等問題,需要對其進行保護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教育。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從積極情緒體驗、積極生命品質培養、積極生命關系建構等方面人手,更能激發職校生的積極力量,滿足職校生的心理需求和生命訴求。

3.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是一種既教人“何以為生”,又教人“為何而生”的雙贏教育。積極心理學在教育領域的實踐表明,積極情緒能產生更為全面的注意力、更加積極的思維,積極生命品質的培養和自身突出優勢的發揮能帶給學生更多的成就感、意義感、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意義感反過來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雙贏的教育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優勢,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甚至可能帶來職業學校精神面貌的徹底改變。

(二)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更強調從積極的視角對學生進行積極力量的培養與挖掘。

1.積極的生命情感教育。積極的情感是個體在內外事物的影響之下而感受到快樂的、積極向上的情緒。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能促使個體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使認知更全面、準確,特別是能產生一些創造性或創新性的思想和行為,而且這些思想和行為也更容易遷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積極情緒可以擴展并建構人的智力、社會和身體資源,積極情緒的累積可以成為人們抵抗挫折與不幸的心理資本。面對職校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嚴重缺乏,積極的生命情感教育迫在眉睫,這也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切入點。

2.積極的生命品質教育。人性的積極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人類深刻地理解自己。長期以來,受功利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職業學校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習得,而忽視了積極生命品質的培養與發現。積極心理學家用科學的方法歸納出各種不同文化都推崇的6種美德:智慧與知識、仁愛、正義、勇氣、節制、精神卓越,并提出了擁有上述美德需要具備的創造性、勇敢、感恩等24種積極生命品質。這些積極生命品質的建構可以通過有效的教育來增強,但更為重要的是發現學生的積極品質,并在每天的生活中發揮這些品質。

3.積極的生命關系教育。人的生命與周圍的事物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與周遭生命、所處環境的共在。這種共在包含了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多重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的生命本質上是一種關系性的存在。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更能積極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也更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與幸福,傾向于為他人與社會奉獻愛心,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反觀當下的職校生,或多或少存在著生命關系緊張的狀態。因此,對職校生進行積極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物我關系的教育應該成為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

4.積極的生命意義教育。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以價值、意義和目標作為歸宿。人之為“人”的本質,應該說就是一種意義性存在、價值性實體。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義的引導,成為“無意義的存在”,那就與動物沒有兩樣,這是人們不堪忍受的。積極心理學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可以實現高遠目的和生命意義的可靠之路一那就是追求幸福。積極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指出,幸福不在遙遠的未來,幸福不只是愉悅,幸福來自每一天應用你的突出優勢(積極的生命品質),并將優勢用于增長知識、力量和美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盈蓬勃。積極的生命意義教育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真正含義,進而擁有樂觀幸福的人生。

(三)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的實踐策略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既是一種積極的生命教育理念,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教育實踐。它更注重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全方位的過程、全員化的投入來改善職校生的生命狀態,激發職校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職校生的生命質量。

1.樹立積極生命教育的現念。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職業教育工作者改變過于關注知識技能掌握的傳統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至上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讓學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具體來說,就是要從發現、矯正學生生命問題為主導的觀念,轉向挖掘、培養學生積極生命力量的新理念。堅持積極的教育價值觀,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無限的生命潛能,每一位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突出優勢,并且可以通過發揮和加強優勢,增進生命積極品質。即使面對學生出現的生命問題,教師也應該以積極的視角、發展的眼光,予以正確引導。

2.開設校本化的積極生命教育模塊課程。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需要專門化的課程來實施與支撐。根據積極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可開設積極情緒、積極品質、積極關系、積極意義等專題模塊課程。這些課程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積極心理學的方法進行改造和改組,變成校本化的生命專題課程。例如,可通過每晚臨睡前寫下當天的三件好事、感恩、寬恕等練習,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通過尋找和運用自身突出優勢練習,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通過沉浸體驗練習,引導學生發揮優勢專注地做事情,體驗成功后的滿足感;通過積極主動回應練習,培養學生積極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對不好的事情進行反駁,培養學生樂觀的解釋風格,形成樂觀的人格;等等。這些模塊課程都可以借鑒和運用積極心理學經過反復驗證的各種量表,通過前后測驗讓學生感受積極的生命力量。

3.在職校生活中全方位嵌入積極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取得實效,還要在學校生活中進行全方位的滲透。例如,可以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各種問題,找出不好事情的積極方面,培養學生的樂觀品質;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學生尋找自己和同學的優點,進行積極地評價;通過德育課認識生命的積極力量,討論生命的意義,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過開展各類積極生命品質最突出人物評選等校園文化活動,發揮榜樣的引領與示范作用;通過開展關愛孤寡老人、關注留守兒童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的艱辛與美好,激發積極力量。

4.提升職校教師的積極生命素養。不管是開設生命教育專門課程,還是在教育教學中滲透積極生命教育,都需要教師掌握積極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師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及教學方法都能夠影響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氛圍。因此,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和力量,首先要提升教師的積極生命素養。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師無條件地接納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和態度去發現學生積極的品質及優勢。同時,也要求教師改變自己的認知風格,增強積極的情緒體驗,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工作、學生和家庭,進而增強自身的積極能量。

5.拓展積極生命教育的網絡平臺。今天的職校生置身于信息高度發達、價值多元的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職校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不能回避這一現狀,而是要積極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開展生命教育。如學校可以開通官方微博,宣傳積極生命教育的理念、知識、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博客、微博,與學生分享生命經驗與體會,坦誠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育管理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向學生推送積極生命的練習方法和案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積極的生命教育。此外,還可以開發積極生命教育的應用軟件、游戲等,引導學生在有趣的網絡文化與活動氛圍中進行生命教育的自我學習、體驗與感悟。

研究證實,在積極、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更有可能擁有積極的情緒和樂觀向上的品質。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之間良性互動的教育支持與合作體系,來推動積極生命教育范式的科學建構與有效實施。

[

參考文獻]

[1]崔景貴,職校生心理教育論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任俊,葉浩生.積極: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價值核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4).

[3](美)馬丁·塞利格曼.持續的幸福[M].趙昱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孟維杰,馬甜語.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域轉換與當代價值[J].哲學動態,2010(11).

[5]郝永貞.90后職校生生命觀存在的問題與教育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1(9).

[6]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篇7

東苑小學2000年起在校園設立“悄悄話信箱”,學生在學習和人際等方面遇到困惑,都可以通過這個心靈溝通的綠色通道向信任的老師一吐心曲。近年來“悄悄話信箱”來信調查顯示,很多孩子表現出缺乏自尊自信、挫折耐受力低、同伴和親子關系緊張等問題。多年的教育實踐讓我們相信,塑造學生陽光心態比培養“神童”更重要,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才是教育的根本意義。為此我校將生命教育理念落實到方方面面,提出要培養學生具有“大氣、雅氣、靈氣、朝氣”的精神面貌,在行為上做到“出言有訓、眼中有活、行之有范、心中有人”,并以增強學生心理彈性為切入點,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心理彈性指個體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表現出的良好適應過程,學生具有較強心理彈性意味著具有能夠從困難經歷中“恢復過來”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學生能夠擁有高品質生命的表現。已有研究表明,個體心理彈性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中介作用的是內部和外部“保護性因素”。保護性因素就是能減輕不利處境對兒童消極影響的因素,它與危險因素是相對的。這些保護性因素既可以是個體外部的因素(如同伴、親子關系等),也可以是個體本身的一些特點(如自尊、自我效能感等)。為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生命品質,我校針對心理彈性的內部保護性因素,開展了校園心理劇活動,在角色扮演和參與交流中體驗生命的意義。針對心理彈性的外部保護因素,我校開展了增進親子關系的家庭心語活動,在小學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中體驗生命的價值和樂趣。

二、校園心理劇:增強小學生心理彈性的內部保護因素

研究者發現,心理彈性強的兒童具有四個特征。首先,他們更加積極地面對問題,更多采用積極的問題解決策略,這會產生正面反饋并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其次,他們常具有樂觀的性格,能獲得他們的積極關注,經常與自己成長的重要成人有緊密聯系;第三,他們能夠接受和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挑戰,甚至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向著即定目標前進;最后,他們對生活有一種控制感,相信生活有意義并且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這樣良好心理彈性的青少年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珍惜、熱愛和尊重生命。為此我們開展了校園心理劇活動,通過小學生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參與感悟、討論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支持,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意義和他人感受,獲得處理問題的方法并加以練習,增強心理彈性。

我們的校園心理劇基本模式確定為暖身――表演――分享――實踐四個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研究,我們摸索出開展校園心理劇必須遵循的規則,包括引領者和劇組成員地位平等;引領者要有能力把握情景劇的主題、控制其進程,并能及時對參演者點撥;氛圍寬松,給參演者一個寬敞、自由的活動空間;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活動過程要伴隨解決問題(即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和發展程度);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評價標準的多元以及評價形式的多元。為提高教師開展校園心理劇的能力,研究選派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級專業學習,組織全體人員開展討論,分頭策劃、組織、編排富有本班特點的校園心理劇。每周固定時間進行討論、分析,再實施。活動安排一般在班隊課或晨間談話時段。

為加強校園心理劇的實效性,研究采用教師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使心理劇圍繞生命教育主題,針對心理彈性。學校情景劇開設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練習、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機會,引導、鼓勵學生覺察自己,從而培養學生符合自己或別人需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方法上重過程,重方法,開展教師劇本創作與學生表現評優相結合;即時評價與劇后評價相結合。

三、心語時刻:增強小學生心理彈性的外部保護因素

開展小學生生命教育,除了要增強小學生心理彈性內部保護因素,我們也不能忽略外部保護因素,家庭就是關鍵方面。很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教養環境有利于兒童的成長,父母應該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并很好地照料他;同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正面期望,而且當小學生完成這些期望時,家長能提供需要的幫助,對于增強兒童心理彈性也影響深遠。為此我們開展了增強小學生心理彈性外部保護因素的心語時刻活動,實現家庭教育從“聽話”到“對話”的關系轉變,確立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

針對眾多家庭親子教育內容隨意、形式無序的現象,學校開通各種培訓渠道提高家長的親職能力,依托家長委員會創設“心語時刻”活動。我們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分低、中、高三個年段確定對話主題,給家長在親子對話內容上提供選擇。家長可根據參考主題開展親子對話。我們在和家長交流中制定了親子溝通的原則,包括①積極傾聽,觀察體驗。讓孩子說話,當孩子在講話時,不要輕易插嘴,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說話內容;②適當回應,學會接納。孩子講話時不能隨意打岔,多用姿態語言,通過點頭、拍拍肩膀、眼神等“行為語言”,表示接納、尊重、關懷,營造寬松對話氛圍;③因勢利導,等待感悟。親子對話,要合理找時間并注意場合,既不能隨心所欲,避免“詞不達意”,更不能一味表達自己的情緒觀點,減少“嘮叨”。在具體實施時,我們要求家庭每天建立固定“心語”時間,可以是運動或散步、睡前、游戲、親子閱讀、接送孩子途中等。發起談話時,態度上應該輕松自在,減輕孩子壓力,通過天氣、新聞等創設輕松、民主的氛圍之后,打開孩子的話匣子。與孩子交流的過程是一個有目的、有策略的推進過程。家長要說出孩子的感受,并用積極準確,符合孩子語言特點的話進行總結。談話結束前,用“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等語言,或笑容和肢體語言鼓勵孩子。

篇8

1.1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是振興中華的重要精神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講述科學家的真實故事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童第周生前曾經擔任動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是我國優秀的教育家、著名的生物學家。1930年,懷揣夢想的童第周遠度重洋,來到北歐一座美麗的城市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寒爾。在那里,童第周跟隨歐洲著名生物學家勃朗歇爾教授,研究胚胎學。經過不懈努力,童第周在顯微鏡下成功地剝離了青蛙卵的卵膜,這是他的導師勃朗歇爾教授幾年來專注研究,但一直沒有成功的課題。童第周在青蛙卵膜剝離技術上的成功,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童第周高質量地完成了學業。1937年爆發,深愛著自己祖國的童第周謝絕了國外專家和同學們的挽留,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像童第周這樣的科學家有很多,他們的一腔愛國之心令人敬佩,他們做出的為世界所矚目的成就無不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和光榮。這些知識可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可愛和偉大,進而激發他們熱愛祖國之情,從心底里涌出民族自豪感和光榮感。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1.2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世界上最快樂的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理想和信念可指引人生的奮斗目標,提供人生的前進動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導大學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為什么學。作為生物學科的教師,可利用生命科學史的優勢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并予以不懈的努力和奮斗實現人生價值。英國博物學家查理羅伯特•達爾文是一個從不為自己的選擇后悔的人。在他9歲時,就已經有了一個遠大的理想,他對父親說:將來我要環游世界,進行實地考察,去發現世界上未被人類發現的奧秘。但達爾文在父親的安排下,不得已去學習醫學及神學,可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他于1831年放棄神學,隨“貝格爾”號做了歷時五年的環球航行考察,期間歷盡了無數的艱難與險阻,在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收集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經過長達2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終于1859年完成和出版了震驚世界的巨著《物種起源》。此時可針對個別學生由于覺得學習太艱苦而出現松懈的現象,教育學生要像達爾文那樣樹立遠大理想,還要具有為理想奮斗不息的堅強毅力,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暫時的困難和挫折所折服,才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戰勝一切困難和壓力,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1.3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科學的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記載科學家為科學的發展而不屈不撓奮斗的工作歷史。遺傳學的奠基人孟德爾經歷了極其艱難曲折的研究歷程,揭示了遺傳學的兩大基本規律。整整8年的苦心鉆研,發現并揭示出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然而,孟德爾的研究成果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直到35年后,另外三位植物學家分別在各自的研究中證實了當年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學的兩大基本規律。這時孟德爾的研究成果才受到科學界的重視和公認,致使遺傳學的研究從此快速發展起來。孟德爾的工作如此長久地被人忽視而默默無聞,最終獲得輝煌成就的經歷是震撼人心的。以此可教育學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成長的道路上要樹立堅定的信心、要努力加強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并引導學生在遇到挫折時學會合理地認識挫折,正確地對待挫折,教育學生在挫折面前不氣餒、不妥協、不對人生和社會失去信心。

1.4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團結合作精神也顯得更加重要。作為集體中的一員,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科學上的每一項重大突破,大多是團結合作的產物。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原因之一應歸因于他們的特殊結合,兩人相互補充、相互批評以及相互激發出對方的靈感。沃森和克里克闡明了DNA的立體結構,這被歡呼為是二十世紀生物學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其程度可媲美于前一世紀的達爾文和孟德爾的成就。他們在科學研究上可謂是一對最佳搭檔,沃森在以噬菌體為實驗材料的研究中具有獨到見解,卻對數學、物理學感到難以駕馭,而克里克則精通這些被沃森視之為有點難度的學科。兩個人的性格也截然相反,沃森是個孤獨、文靜、具有內向性格的人,相反,克里克則以大聲談話和縱情歡笑而為人所熟知。他倆的合作是生物學與物理學互補的最佳典范,也表現出了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配合的重要。沃森和克里克認為如果沒有與對方的合作,他們自己是不能夠單獨發現DNA的結構的。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2結束語

篇9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誠信的教育

過去人們之間相互信任,而如今,再親近的人之間也相互提防,光怕上當,殊不知那些傳銷人員不就都是從自己身邊的好友騙起的嗎?因此,我認為在小學階段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于小學生的感性特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可以用講故事的手法,比如,講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時就可以應用曾子殺豬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媳婦要去趕集,兒子也要跟著,為了不讓兒子跟著,就跟兒子說回來給兒子燉肉吃。結果趕集回來的她,發現曾子正要把家里唯一的一頭豬宰殺,并想阻止曾子。曾子對她說,你不是答應了回來要給兒子燉肉吃嗎?媳婦說,那不是說著玩的嗎,你還當真了。曾子說,那當然,面對孩子,我們大人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以后孩子又怎能相信我們呢?聽了這則故事后,學生都非常震撼,認為曾子做得非常對。我又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曾經這樣跟我們輕易許諾過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后遵守承諾的沒有幾個,可見誠信品質的養成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家長要做好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人的榜樣力量更是無窮的。通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為什么我們有的孩子愛撒謊,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諾爾不踐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家庭必須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試想,學校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里,學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圍,我們的教育也會失敗。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獲得他人尊重的愿望,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既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體諒到他人也有獲得尊重的需要,從而做到自覺尊重他人,從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一個事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是不會受到他人歡迎的。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從平等教育開始。我們要告訴學生,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不論你的身份如何、財富如何、地位如何,我們都要平等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不可否認,在我們的社會上,在我們的周圍,還有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財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顏婢膝,對不如自己的人,則高高在上,實際上這對子女教育十分不利。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掙錢養活自己,就沒有什么可以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而已,并無高低貴賤之別。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到對他人的尊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同學、家長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的學生見到環衛工人,捂著鼻子走,這就是對環衛工人的不尊重,試想,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我們的城市怎么能有如此潔凈,我們的生活怎么能如此美好?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勞動。在學校里,認真聽老師講課,就是尊重老師的勞動,相反,老師上課講課,自己在下邊搞些小動作,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課堂上,其他同學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認真聽,就是給予同學們的尊重,相反,我們不認真聽,就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在家里,對父母的辛勤付出,我們也要表示感謝,否則,就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同樣在社會上,我們亂扔垃圾,不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是對整個環衛工人群體勞動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碼的權利,對于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謾罵他人,不能無中生有中傷他人,這都是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除了以上兩點外,我們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文明禮貌用語,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記得說聲“謝謝”,給別人造成不便,要記得說聲“抱歉”,跟人分手,要記得說聲“再見”,等等。這些文明用語的使用,將會使人際關系更和諧。牢記以上這些,我們才能成為文明的人,才能成為廣受歡迎的人。

作者:崔廣洲 單位:大城縣旺村鎮子牙中心小學

篇10

文明禮儀教育是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是道德意識、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內涵的外化的產物。大學生只有對禮儀形成正確的認識,深刻理解禮儀內涵,才能產生積極的道德情感,養成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學生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學生的基本道德素養,體現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禮儀教育不僅能規范大學生的自身行為,還有利于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能有效彌補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堅實可靠,豐富厚實。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力。通過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大學生能自覺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動中使用文明用語,主動關心他人,尊重他人。這有助于形成和諧融洽的氛圍,從而使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其身心發展。大學生個人的思想修養和文明程度,會從其社會交往時的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中反映出來,因此,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大學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禮儀知識規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愛、誠信真摯等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建立起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內化并踐行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靈活運用人際交往的技巧,大學生就能很快與他人產生共鳴,更好地被別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能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贏得友誼,樹立自信,從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會,適應社會,走向成功。文明禮儀教育能提升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文明禮儀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領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前提是讓大學生認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通過文明禮儀教育,大學生能自覺踐行文明禮儀規范,爭當學禮儀、重禮儀、行禮儀的模范。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提高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促進社會和諧。

二、大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缺失現狀

當前,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傳統教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與時俱進的形勢發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學生出現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乏、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這些問題具體到文明禮儀層面,則是大學校園中存在著的大學生不知禮、不懂禮、不守禮等不文明行為。這與大學校園整體的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筆者在某高校開展過針對大學生禮儀行為的相關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日常行為中的文明禮儀缺失令人擔憂。調查問卷中有一項為“你認為大學生(包括你自己)的禮儀表現狀況如何”,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的大學生認為一般,37%的大學生回答“因人而異”,僅有3%的大學生對此表示樂觀。此外,筆者還針對大學一年級30名新生展開了隨機走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22名大學生認為室友間相互態度冷漠,有7名大學生表示室友間彼此態度一般,僅有3名大學生認為室友“極其熱情”。由此可見,大學生知行脫節,人際關系相對冷漠,文明禮儀教育缺失現象嚴重。雖歷經多年的學習教育,但大學生有關禮儀的基本常識、主觀愿望與禮儀動機、外化行為相脫節,知禮而不會行禮。大學生基本禮儀的缺失,不僅影響到大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和社會形象的樹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現有教育對于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的內容形式急需拓寬。身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學生理應體現出優雅的談吐,文明的素養,但由于家庭文明禮儀教育的偏頗,社會文明禮儀教育的錯位,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弱化,大學生主觀文明禮儀意識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失禮現象屢見不鮮,部分大學生言談不文明,臟話連篇,部分大學生情侶在公共場所舉止過度親密,部分大學生不懂尊老愛幼,不懂謙虛,不愿承擔社會責任,盲目追求所謂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顯出加強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高校文明禮儀教育層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對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高校沒有認識到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文明禮儀教育只是家庭、社會的事情,由此導致對其的關注重視程度不夠,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不豐富,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加上受學校主導教育意識的影響,大學生主觀上對于文明禮儀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也不足,因而難以聚焦文明禮儀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禮儀教育宣傳不夠。高校對文明禮儀教育主題宣傳的力度不大,對先進典型的挖掘和宣傳相對缺乏。文明禮儀教育宣傳不足乃至校園文明禮儀文化的缺失,導致大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禮儀觀,文明禮儀素養缺失。再次,缺乏相對完整的文明禮儀規范,對學生不良禮儀行為的教育不及時。教育部于2011年出臺了《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而高校層面卻缺乏相對統一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當大學生發生不良禮儀行為時,高校不能及時地對其加以批評和引導。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導致部分大學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禮行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學生大多來自于貧困家庭,他們身上背負著家庭的期望。面對未來的社會生活,他們常常因不能選擇理想的職業,或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而情緒低落沮喪。家庭的重壓,使他們對自我失望,甚至對未來絕望。當此之時,陷入不斷的自我否定以及對未來絕望中的他們,生存尚且艱難,自然無暇顧及自己的禮儀行為,致使其失禮行為泛濫。

三、推進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路徑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更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推進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形勢緊迫。高校應將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傳承禮儀文化,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以行為養成為目標,多渠道、多途徑、多角度構建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體系,為大學生成為一個文明的高尚的人鋪平道路。文明禮儀教育應系統全面,致力于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要達到這一目標,僅靠一門文明禮儀教育課程,一次文明禮儀教育講座,一次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構建一個由課程教育、禮儀文化主題教育、校園文化熏陶及社會禮儀踐行所組成的完整的教育體系,以此完成和實現文明禮儀教育目標。高校要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禮儀基本理論和具體規范教育,把文明禮儀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疇之中,把文明禮儀教育內容納入《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課之中,或開設專門的《大學生禮儀修養》課,從最基本的文明禮儀規范入手,在教會大學生如何規范自身行為,塑造良好的儀表形象的同時,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進而使其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世界觀,以達到文明禮儀教育與思想道德修養的有機結合。積極向上的心態,是使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環境對大學生心理、身體和個性發展的負面影響,高校就必須在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的同時,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文化氛圍,以全方位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禮儀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層上,要及時制定大學生校園文明禮儀修養條例等規章制度,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加強禮儀修養,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逐步提高自我約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園禮儀文化氛圍。文明禮儀教育應因地制宜,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良好的道德品質,體現在思想與行為的高度統一上,為此,高校文明禮儀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聯通學生的橋梁,以提升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在知識和技能層面,道德品質、誠信觀、禮儀行為、價值觀、創新能力等等,都是人們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大學生只有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會渴求文明禮儀的現狀,才能更好地養成文明禮儀行為,提升自我的禮儀修養。對此,學校應不斷拓寬文明禮儀教育的形式,讓大學生在親身領會文明禮儀重要性的同時,親自參與文明社會的構建,將個人的人生目標與日常的學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從個人文明禮儀行為做起。文明禮儀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在客觀上更好地認識自我,不斷地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