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07:45: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命科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非生物專業學生對學習“生命科學”課程意義的問卷結果及分析表2是對問卷進行顯著性檢驗后的結果,其對應的卡方值為26.179,p<0.001,差異極顯著.說明組別與選項之間呈現極顯著的相關關系.由表2可知,無論是非生物專業的工科學生還是文科學生,不分男女,有64.3%的人都贊同開設“生命科學”通識素質課,這一結果與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對非生物專業學生問卷調查的結論是一致的,該校78.73%的非生物專業學生認為“開設‘生命科學’通識素質課有意義”.[2]此外,還有23.8%的學生觀點不清,可能與一些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在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有關.值得警惕的是,有超過10%的學生不認同“生命科學”課程,筆者認為這部分學生可能有比較狹隘的專業思想,平時不注意多元知識的攝取;亦或是一直以來沒有獲得過來自學校以及家庭的生命教育,因而由于知識的匱乏而導致興趣的喪失.另外,無論工科學生還是文科學生,在不認同“生命科學”通識素質課的學生中,女生所占的人數和比例遠大于男生,這是否與女生對女性社會角色定位和專業的認同度較高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顯然,對此題進行問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物專業的工科男女學生和文科男女學生對開設“生命科學”課程的“價值”的認識.良好的價值觀是學生學習課程“基本態度”的核心要素.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就能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使“生命科學”的素質教育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此題的問卷結果看,高達35.6%的學生對開設“生命科學”課程———這門具有素質教育意義課程的不認同,學生這種對與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生命科學”不認同的情形應引起學校和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
1.2非生物專業學生對“你選修生命科學課程的目的”的問卷結果及分析表3是對問卷進行顯著性檢驗后的結果,其對應的卡方值為31.265,p<0.001,差異極顯著.說明組別與選項之間呈現極顯著的相關關系.由表3可知,出于主動目的積極獲取知識的需要而選擇該課程的同學占到總人數的54%(“喜歡”占26.2%和“就業需要”占27.8%);為滿足短暫利益(獲得學分)而選擇的占16.7%;另有近29.4%的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學校的要求.其中有趣的現象是,工科學生有29.4%(“喜歡”占8.0%和“就業需要”占21.4%)的學生是出于喜歡或就業目的而主動選擇該課程的,有10.4%的受訪工科學生是被動接受該門課程的(“獲得學分”占4.0%,“學校要求”占6.4%);文科學生有23%的人是出于學校的要求而被動接受,另有12.7%的學生為了“獲得學分”而被動接受,出于“喜歡”或“就業需要”主動選擇的學生只占24.7%,這一比例略低于工科學生.對此題進行問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命科學的工科男女學生和文科男女學生對選修“生命科學”課程的行為動機.價值觀是一個上位的心理特征,它解決的是人認識一件事情是否“有價值”的問題,但“有價值”的上位概念之下還有一個行為動機取向,同樣有動機高低之分.從一定意義上講,良好的學習目的性(動機)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行為)與教學效果呈正向關.從學生對選修“生命科學”課程的行為動機取向看,有近五成學生是被動和消極的.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許多學生對選修“生命科學”課程價值的認識不高,因此不能端正學習行為動機.二是可能與我國學生長期以來被動接受教育所形成的“缺乏自主意識”的個性特質有關,因此,造成29.8%的學生學習目的是聽從于“學校要求”,16.7%的學生學習目的是為了“學分”.華東師范大學對學生進行訪談后的研究也證實了學生中存在學習通識教育課程是為了“混學分”的嚴重的現象.[3]近幾十年來,盡管我國教育界的有識之士一直在呼吁要加強學生素質教育,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但應試教育主宰教育的情況并沒得到根本的改變,學生不知如何學習,如何選擇,如何思考的問題依然是學生學習行為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1.3非生物專業學生對“你對生命科學課程學分與學時安排的要求”的問卷結果及分析表4是對問卷進行顯著性檢驗后的結果,其對應的卡方值為24.256,p為0.004,差異極顯著.說明組別與選項之間呈現極顯著的相關關系.由表4可知,無論工科還是文科,亦不分男女生,均傾向于素質通識課的學時數以16-24學時為宜.對此題進行問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命科學的工科男女學生和文科男女學生對選修“生命科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從表4呈現的問卷結果看,47.6%的學生要求“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為16;39.7%的學生要求“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為24;7.9%的學生要求“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為32;4.8%的學生要求“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為48.換句話說,隨著“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的增加,學生對“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的訴求呈遞減趨勢.這一結果與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對非生物專業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有很大的差異性.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問卷調查的結果是,1.44%學生希望“生命科學”課程授課24學時;11.78%學生希望“生命科學”課程授課32學時;4.31%學生希望“生命科學”課程授課40學時;71.26%學生希望“生命科學”課程授課48學時;11.21%學生希望“生命科學”課程授課64學時.[2]合肥學院非生物專業學生與蘭州大學非生物專業學生對“生命科學”課程“重要性”的認知產生如此之大的偏差,究竟是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還是兩所高校學生學習負擔的不同所帶來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盡管學生對授課學時要求的多寡,并不一定邏輯地反映學生對“生命科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但作為一門既有豐富內容又與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的“生命科學”課程的有效教學是需要一定的基本學時做保證的.在歐美發達國家的許多著名大學,非生物專業的學生選修“生命科學”課程授課學時高達80學時.從中不難看出,“生命科學”課程一定量的授課學時在實施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活動中重要意義.
1.4非生物專業學生對“‘生命科學’課程是否需要實驗配套”的問卷結果及分析表5對應的卡方值為22.754,p為0.007,差異極顯著.說明組別與選項之間呈現極顯著的相關關系.由表5可知,有75.4%的受訪者贊同開設配套的實驗課,亦有18.3%的學生沒有明確的態度,另外還有6.3%的受訪者明確拒絕開設實驗.同樣,蘭州大學非生物專業學生在回答“‘生命科學’課程是否要配套開設實驗課程”時,認為需要開設的占65.52%,不需要開設的占34.48%.[2]這說明合肥學院非生物專業學生和蘭州大學非生物專業學生回答這一問題的比例沒顯著性差異.對此題進行問卷的目的是想了解非生物專業的工科男女學生和文科男女學生是否認知“生命科學”是“什么樣的學科”,進而意識到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能提高自己哪方面的素質.從表面看,“生命科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很多專業知識和技能需要通過實驗途徑加以獲得或強化,“生命科學”課程實驗是否配套似乎僅僅是為了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問題.因此,對學生不愿意開設配套實驗可以簡單看成是學生對“生命科學”專業認同度不高,不愿意動手實踐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提高技能.事實上,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學校開設“生命科學”實驗大多是驗證性,但是實驗過程卻是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這個“探索性”過程中,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分析科學問題的思維模式、解決科學問題的毅力品質,以及在“探索性”地成功實現實驗目標后的心理體驗等等特質的養成將使學生終生受用.因此,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生命科學”的認知水平,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引導,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問卷調查結果對我們有效開設“生命科學”課程的幾點啟示
通識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已受教育界廣泛認同,其意義和價值是不容置疑的.生命科學對人類認識自然、認識自身和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學科,它甚至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但從調查結果來看,許多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價值認知尚不盡于人意,心理定位也有所偏差.換言之,“生命科學”課程要想實現有效教學,必須在學生的“認知”和“心理定位”兩方面加以引導.
2.1注意加強對學生學習“生命科學”課程的價值和必要性的引導心理科學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價值”和“必要性”的認知是任何人學習行為的原動力,并具有強烈的可持續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在開設“生命科學”課程前,精心準備“緒論”課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緒論”課的講授中,一是要強調開設“生命科學”課程這門通識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的生命科學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把這一心理定位清晰地展示給學生,是為了努力糾正非生物專業學生認為“‘生命科學’”課程是一門了解奇異大自然的‘科普課’”的認知誤區,使學生的心理定位回歸理性.二是教師要充分思辨“生命科學”課程這門通識課程與全面提升學生的生命科學素養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了解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等生物學知識與培養人對自然的熱愛之間的邏輯關系;美化自然,欣賞自然,保護自然景觀的多樣性與滿足人本身對物質的需求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和掌握生物知識與培養人的科學創造能力,建立一個基本的對事物認知、判斷、運用的思維模式的邏輯關系;通過對生命科學的學習與人多種思維方式形成之間的邏輯關系;等等.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生命科學”課程的過程中,對“生命科學”課程的“價值”和“必要性”有一個科學的心理期待和較為理性的邏輯思考.
2.2注意“生命科學”課程的內容設置既要科學又要合理我國特定的高考制度使的我國的大學生缺乏較強的生命學科知識背景,尤其是文科學生更甚.因此,在選擇“生命科學”課程的內容深度時,既要充分考慮我國大學生的知識和專業背景,又要意識到“通識教育”的特點和教育之要義.換言之,在“生命科學”課程的內容深度設置上,既不能一味遷就滿足學生對授課內容“淺、趣、新”的心理期待,把“生命科學”課程變成一堂“故事會”,也不能忘記教育對象是非生物專業學生,而把“通識教育”變成“深、難、全”的“專業教育”,使學生原有對“生命科學”課程的學習熱情被悄然扼殺.在選擇“生命科學”課程的內容廣度時,在有限的幾十個授課學時內,如何選擇無所不包、無處不在的“生命學科”的具體內容,的確存在技術難題.華東師范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現代生命科學導論》課題組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他們在選擇“生命科學”課程的內容廣度時,以“生命—人類—社會”為課程內容的主線.筆者以為,這是非常科學的智慧選擇,它不僅凸顯了人類自身密切相關的知識以及自然與人、生命科學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成為課程重點關注的內容,體現出“人文關懷”意蘊,而且這一主線也較好地貫徹通識教育所期待的實現“生命科學素養的培養”這一“生命科學”課程的根本教育目標.
篇2
創新實驗大賽的文件準備創新實驗大賽的相關文件是競賽實施的第一關。只有準確把握競賽內容與規則,科學組織好相關文件材料,才能保證競賽的順利進行。因此,大賽前要組織相關專家對“競賽章程”“作品申報書”“評審細則”“競賽通知”等文件仔細打磨、認真推敲,確保對競賽過程的組織、評審和準備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文件下發后各高校根據具體要求在材料上加蓋單位公章郵寄到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并報送要求的電子文本。創新實驗大賽的獎項設置與評審標準創新實驗大賽的獎項設置對營造創新實驗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將起到引導性作用。因此,根據創新實驗大賽實際情況,獎項設置分為學生獎項、教師獎項和集體獎項三部分。學生獎項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教師獎項設優秀指導教師特等獎和一等獎;參賽高校設優秀組織單位獎。科學地設置各級獎項的比例,盡可能使參加復賽的項目都有獲獎的機會,以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和積極性。創新實驗大賽的評審是否公平、公正、公開,直接影響到廣大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大賽的權威性。因此,嚴格按章程和評審細則評審是關鍵。創新實驗大賽分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初賽評定要根據作品類型按申報材料完整性和作品水平評分;復賽重點通過參賽者作品匯報、專家問辯、幻燈片制作等方面給出成績;決賽重點根據創新實驗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創新性和特色等方面給出成績。最后由大賽評審委員會將作品分數提交組委會終評,依據各級獲獎名額比例確定獎項。優秀指導教師獎根據學生獲特等獎、一等獎成績而定。優秀組織獎根據參賽隊獲獎成績及競賽組織過程中的表現相應得分確定,提交大賽組委會進行最后終評。評審專家的遴選與評審過程的組織匯集生化學會和相關高校的專家組建大賽評審專家庫,競賽前由組委會在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隨機抽取專家,成立評審專家委員會。評審專家根據不同學科進行分組,每個組設一名專家組長,負責組織競賽、協調事宜。整個評審過程均采取背靠背、匿名評審的方式進行,要求評審專家不得詢問參賽選手所在學校等個人信息。如打分有改動,評審專家和組長需簽名。評審過程有爭議提交評審專家委員會最后裁決。全程在監督委員會的監督、指導下完成,確保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
2對創新實驗大賽的思考
創新實驗大賽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創新實驗大賽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運用、創新思維、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集中體現。在競賽過程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流程、完成實驗方案、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果,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相互協作[6]。創新實驗大賽在形式上是比賽,能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追求達到更高、更新的目標要求[7]。因此,以創新實驗大賽作為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載體,提高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協作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科研興趣,調動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8]。創新實驗大賽可有效促進教師教學與科研水平的提升創新大賽涉及生物及相關學科的前沿知識或科學研究熱點,參賽的雖然是學生,但指導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指導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科科研上的優勢,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開拓精神[9]。通過參加創新大賽,可以加強指導教師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總結交流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相互促進,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加強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在指導競賽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尋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推動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保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大賽可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創新大賽的組織和開展,引導和推動各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體系及教學方法的改革[10]。在創新大賽中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反映出學校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同時也可以檢驗教學效果。因此,高校以創新大賽為契機,針對競賽中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究,實施相應的教學改革,進一步改善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調整實驗項目,不斷優化教學、完善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科學性和多向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創新實驗大賽持續發展的幾點設想一是建立學科競賽實踐基地。根據競賽需要,學校依托現有實驗條件引導企業參與,建立學科競賽實踐基地。企業不僅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機會,同時承接學校組織賽事、賽前培訓等重要工作。并引進企業資金來支持大學生的學科競賽活動,搭建起大學生科技成果轉變成生產力的平臺[11]。二是建立競賽培訓環節。可以利用假期集中培訓,也可在日常教學中融入與學科競賽有關的內容,或舉辦學術沙龍、科技成果報告會,了解學科前沿,培養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12]。三是完善競賽激勵制度。從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并重的原則出發,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13]。對于學生可以考慮給予適當的獎學金或創新實踐學分;對于指導教師可計入一定的教學工作量和給予一定的教學獎勵津貼;對于參加集體可在教學管理評估中給予一定指標和權重[14]。
3結束語
篇3
水,滋潤萬物,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水是甘甜的,但有時又是苦澀的;水是寶貴的,但有時它又泛濫成災;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卻變得污濁不堪;一切生物都離不開水,但在一些特別需要水的地方,它卻變得那樣吝嗇……面對我們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們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當前,我國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可以說已經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國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低于3000立方米/人的平衡線,屬于輕度缺水的國家;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人口眾多和傳統工業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加劇了缺水問題;嚴重的水污染又使缺水問題日益突出。專家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30年達到16億的高峰,再加上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到那時,中國將成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因此,水污染防治是水資源保護的當務之急。
目前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國家統計的12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八五”末期削減了15%左右,部分地區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遏制。但是,總體形勢仍相當嚴重,我國污水的排放量已從80年代的310億噸增加到2000年的620億噸,占全國年用水總量的10%以上,自凈能力已是杯水車薪;受污染河段已超過總河長的1/3;水生態系統蛻變嚴重。這不僅見于統計數字,甚至于每個居民都能接觸感覺到。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有限的水資源被污染,使得供需平衡雪上加霜;我國南方嚴重的水污染已經使相當多的地區出現水質型缺水,使守著滾滾長江的太湖流域缺水喝;我國西部大開發,隨著資金的投入,工礦業的發展,水污染加劇已見端倪,如此下去,將使那里十分缺乏的水資源難以為繼;西南地區水資源量較為豐沛,但日益加劇的水污染已成隱患。因此,在21世紀對我國的水污染防治,需要高度的重視、創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一、水污染產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機理
(一)水污染產生的原因
回顧半個多世紀對水污染的斗爭,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創造幾千億的產值,治污就需要逾千億的投入,而污染日趨嚴重的形勢還難以遏制!污染產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導工業化的西方經濟學指導思想已不能適應現代工業化的新發展。從亞當·斯密和李嘉圖起,西方經濟學的指導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自然資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代代最大限度地開發,后代不就所剩無幾了嗎?如何符合代際均衡的原則,怎么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呢。多創造社會財富是沒錯的,但是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害物,我們能夠允許財富和害物的創造并行發展嗎?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什么是利潤呢?從經濟學上來講,利潤是產出減去投入的凈所得,治污的投入也是投入。如果治污的投入不被考慮在內,高利潤、高污染的產業導向就會使污染愈演愈烈,人們的真正受益就越來越小。
目前水污染的重要指標是富營養化,實際上有機營養物就是食物,正是人類至今還缺乏的東西;目前水污染的另一重要指標是重金屬,實際上這些重金屬正是珍貴的工業原料。因此20世紀提出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并重,主要出于照顧人們對傳統經濟的認識;從21世紀的知識經濟理論來看,僅從經濟效益-利潤來看,對于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水污染也是減少利潤的。過去的情況,只不過是由于認識片面,政策不同,改變了利潤的分配罷了。在新世紀人類開始了對水污染認識的第四階段-清潔生產、資源循環階段,就是從大系統看問題,工業生產和污染不一定是孿生兄弟,可能優生,即只有生態型生產這個獨生子。
(二)排污就是用水
過去人們只認為從水體中取水,改變了水資源的量是用水,水體在量上有承載能力問題;而向水體排污,改變了水資源的質則不是用水,水資源在質上不存在承載能力問題,這種思想是不科學的,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人類不管從量上還是質上改變水資源,都是對水資源的利用,鑒于水資源已是短缺資源,量和質都要合理利用,科學配置,都要受到限制。排污實際上是擠占了環境用水,所謂“環境用水”就是必要保持一定量的凈水-即維持水體的自凈能力。而“生態用水”則是維持植被、動物群落和地下水等整個生態系統要素的用水。
二、當前水污染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的水污染形勢有了新的發展。
(一)以前主要是工業的點源污染,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化肥農藥使用量的大大增加,農業面源污染開始逐漸與工業點源污染平分秋色。
(二)以前主要是城市污染,而隨著鄉鎮“五小”企業的迅速發展,農村污染開始逐漸與城市污染平分秋色。
(三)由于多年排污的積累,江河湖庫的內源污染迅速上升,水生態系統嚴重蛻化,自我修復能力大大降低。
三、以新經濟與科學觀點防治水污染的具體措施
基于上述認識,水污染防治的創新考慮的出發點是:從大系統的觀念出發,各部門協作,整體規劃,防治并重,以防為主。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清潔生產、資源循環,把污染擋在上游;與此同時,在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陸地和水體,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農業污染綜合治理;在可能的條件下,大力稀釋、清淤,加強水生態系統建設。
篇4
[關鍵詞]世界中世紀史;生態文明;教學;瘟疫
《世界中世紀史》在高校歷史學科的專業必修課中,起到了銜接《世界古代史》與《世界近代史》課程的作用,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除傳授基礎知識之外,還應幫助學生了解國內外史學研究的新動態。若將疾病史內容引入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引導學生關注學界動態。
一、引入生態文明教學的必要性
疫病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疾病的發展史。麥克尼爾指出:“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早于人類,未來也將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也定會和從前一樣,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以及決定因子。”[1]P.339
除以上現實意義外,將發生在6世紀拜占庭帝國的“查士丁尼瘟疫”作為切入點引入教學,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結合生態環境問題審視瘟疫發生地區或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同時,通過對研究過程的介紹,可讓學生大致了解相關研究的基本思路,有利于學生今后發展。
近年來,史學界之所以逐漸加大了對環境史的關注,尤其是對疾病史產生了濃厚興趣。在科技相對落后的古代社會,一旦發生瘟疫,必然引起一系列不利影響。541年爆發的“查士丁尼瘟疫”及其復發對拜占庭帝國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導致查士丁尼一世重建羅馬帝國版圖的計劃破產。
綜上所述,在《世界中世紀史》課程教學中引入與“查士丁尼瘟疫”相關的研究動態與成果,有助于學生了解這一時期拜占庭帝國與周邊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政治、軍事的發展情況。
二、“查士丁尼瘟疫”教學的步驟和方法
《世界中世紀史》的教學對象主要是以歷史學本科專業的學生為主,在將“查士丁尼瘟疫”引入課堂教學時,應從瘟疫來源、癥候、傳播路線、瘟疫性質及其影響等方面講授。
(一)強調搜集和研讀與“查士丁尼瘟疫”有關的史料
應從本科教學階段就讓學生們了解,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主要對象。由于迄今尚未出現與“查士丁尼瘟疫”有關的考古發現,因此該時期拜占庭史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資料。6世紀拜占庭著名史家普羅柯比的《戰史》[2]對“查士丁尼瘟疫”做了詳細敘述。此外,阿伽賽阿斯的《歷史》[3]等作品則記載了“查士丁尼瘟疫”在不同階段在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對相關史料的搜集是歷史研究的第一步與最為重要的一步。《世界中世紀史》課程屬于歷史學本科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主要針對剛入學不久的歷史專業學生,筆者發現,初入歷史專業不久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一方面這是可喜的現象,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在提出問題或想法時忽略了論據的重要性。通過在“查士丁尼瘟疫”教學中強調史料,有助于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二)確定“查士丁尼瘟疫”的發源、傳播路線和性質
首先,確定瘟疫首次發生的地點。根據普羅柯比的記載,“查士丁尼瘟疫”最初出現在北非的培琉喜阿姆[2]Book2, P.453,此地地處埃及與外界聯系的交通要道。在疾病史研究過程中,明確疫病發源地十分關鍵。
其次,考察瘟疫傳播路線。根據史家記載,“查士丁尼瘟疫”從北非沿東西兩條路線分別傳到了巴勒斯坦、敘利亞、意大利、高盧等地[4]PP.136-138。而瘟疫傳播的媒介主要是商船和軍隊。由此可見,對瘟疫傳播路線的考察可以增強對這一地區的貿易和戰爭形勢的了解。
第三,通過患者癥狀分析瘟疫性質。根據普羅柯比的描述,患者的腹股溝處出現了膿包,大部分學者據此將“查士丁尼瘟疫”確定為鼠疫。但由于相關史料中缺乏具體的人員死亡數據,學界對它的關注度遠低于中世紀后期的“黑死病”。比對不同史家記載,可對瘟疫性質進行微觀分析,對“查士丁尼瘟疫”的性質進行判定是進一步研究其所造成影響的基礎。
(三)研究“查士丁尼瘟疫”的社會影響
將“查士丁尼瘟疫”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其所造成的社會影響進行分析是疾病史研究的核心內容。
“查士丁尼瘟疫”的最直接影響是拜占庭帝國人口的大量減少。據普羅柯比記載,瘟疫高峰期中君士坦丁堡每天死亡人數可達5000乃至10000人。[2]Book2, P.469拉塞爾估計“查士丁尼瘟疫”使拜占廷帝國的人口下降了40%—50%。[5]P.196在古代農業社會中,人口的多寡是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標志之一。人口的急劇減少會引起經濟、軍事等方面的連鎖反應。
“查士丁尼瘟疫”在導致拜占庭帝國人口銳減的同時,也對帝國經濟造成了不利影響。安戈爾提到:“查士丁尼瘟疫在帝國境內頻繁的復發給帝國帶來一系列的災難,尤其是破壞了帝國的經濟和人口基礎。”[6]P.26城市在拜占廷帝國歷史上起著重要作用,城市人口的絕對減少自然會對社會經濟會造成危害。[5]P.181可以說,6世紀地中海東部城市所出現的衰落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查士丁尼瘟疫”造成的。
此外,“查士丁尼瘟疫”也對帝國軍隊和對外戰爭造成了不利影響。軍隊規模一般是與總人口成正比的,人口的絕對減少必然會造成軍隊規模的縮小。因此,在“查士丁尼瘟疫”的影響下,在役士兵以及征募人數的共同減少導致拜占庭帝國軍隊人數的絕對下降。兵源不足不僅是羅馬帝國晚期軍事史的主題之一,從6世紀開始也一直困擾著拜占庭帝國的統治者。在軍隊人數下降的情況下,戰略形勢從公元6世紀中期開始急轉直下。查士丁尼一世試圖重建舊日羅馬帝國版圖的希望破滅,拜占庭帝國的疆域逐漸收縮。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6世紀前期與后期的疆域范圍進行對比,增強學生的縱向對比能力。通過分析“查士丁尼瘟疫”對帝國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所造成的影響,響,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態環境與歷史進程之間的關聯性。
三、小結
對“查士丁尼瘟疫”的分析與研究,是對拜占庭帝國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的研究,同時也是從疾病史的角度對拜占庭帝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所進行的綜合研究。將其引入教學過程中,可以令學生接觸到當今史學界研究的熱點,同時有利于學生初步掌握就某個特定問題進行歷史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并可幫助學生認識生態環境對于人類歷史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從新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美]麥克尼爾.瘟疫與人[M].余新忠、畢會成譯,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
[2]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translated by H.B. Dew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Agathias, The Histori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short explanatory notes by Joseph D. Frendo, Einband: Luderitz & Bauer, 1975.
[4]Michael Maa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Age of Justinia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5]Josiah C. Russell, “That Earlier plague”, Demography, V.5, N.1, 1968.
[6]Michael Angold, Byzantium: the bridge from Antiquity to the Middle Ages, London: Butler Norton Ltd, 2001.
篇5
確定核心期刊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項,其一主辦機構的權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權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獻的半衰期(測定文章內容新穎性的指標,一般科技文獻半衰期較短,社科文獻則較長)。簡單地說,核心期刊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于期刊質量進行跟蹤評價,并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1、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而被SCI、SSCI收錄的科技論文的多寡則被看作衡量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實力和科技論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2.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簡稱ISI)創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該數據庫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來精心挑選有代表性的權威的科技期刊作為數據源,聲稱這些數據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獻,所以被它收錄的論文具有較高的質量,代表了當時有關領域的先進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SCI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不但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還收錄每篇論文引用文獻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創刊于1961年。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所以SCI不僅作為一部文獻檢索工具使用,而且成為科研評價和的一種依據。科研機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量,反映整個機構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水平;個人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反映他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
3.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Selectively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
二、SCI-E與SCI的區別
(1)SCI-E是SCI的擴展版,SCI收錄期刊3600多種,SCI-E收錄期刊6000多種,被SCI收錄的期刊應該都被SCI-E收,但反之卻不成立。
篇6
確定核心期刊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項,其一主辦機構的權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權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獻的半衰期(測定文章內容新穎性的指標,一般科技文獻半衰期較短,社科文獻則較長)。簡單地說,核心期刊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于期刊質量進行跟蹤評價,并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而被SCI、SSCI收錄的科技論文的多寡則被看作衡量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實力和科技論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1.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 fic In formation簡稱ISI)創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該數據庫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來精心挑選有代表性的權威的科技期刊作為數據源,聲稱這些數據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獻,所以被它收錄的論文具有較高的質量,代表了當時有關領域的先進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SCI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不但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還收錄每篇論文引用文獻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創刊于1961年。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所以SCI不僅作為一部文獻檢索工具使用,而且成為科研評價和的一種依據。科研機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量,反映整個機構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水平;個人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反映他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
2.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期刊為1300多種。
國內普遍使用的核心期刊索引有CSSCI及其他核心期刊目錄等。
1.CSSCI科學引文索引是從文獻之間的引證關系上,揭示科學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引文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從一個重要側面揭示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基本走向,評價科學研究質量,為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與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由南京大學研制成功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是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2000年該項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數據庫的構建工作,相繼研制成功了CSSCI數據庫網絡版和光盤版。經過數年的努力,現已開發的CSSCI(1998—2004年)7年數據并在國際互聯網上和國內電訊網上向社會各界提供多種形式的查詢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該項成果填補了我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標。CSSCI數據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100多個單位購買使用,并將CSSCI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職稱、項目、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
作為我國社會科學主要文獻信息統計查詢與評價的重要工具,CSSCI提供多種信息查詢、檢索途徑,可以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國內社會科學研究前沿信息和學科發展的歷史軌跡;為社會科學管理者提供地區、機構、學科、學者等多種類型的統計分析數據,從而為制定科學研究發展規劃、科研政策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參考。南京大學CSSCI數據庫已向社會開展服務,服務項目有網上包庫(包庫機構在限定的IP地址范圍內的任何一臺計算機上、任意時間段使用CSSCI數據庫)、網上查詢(非包庫用戶通過網絡查詢CSSCI數據庫);委托查詢(用戶委托南京大學代為查詢CSSCI數據庫,出具查詢報告)、手機查詢(中國移動手機用戶通過發送手機短信形式查詢CSSCI數據庫),詳情可登錄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網站查詢。
篇7
“菠蘿科學獎”有笑點、無“尿點”
數錢能鎮痛瓦罐湯為何好喝猴腦如何控制機械手……4月7日,有著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之稱的“菠蘿科學獎”頒發了“心理學獎”、“數學獎”、“物理學獎”等9個獎項,他們向好奇心致敬的態度,讓嚴肅的科學多了一份親和力。
郭龍,北京最好的打擊樂手之一,參加過很多party,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來演奏“科學”這么抽象的主題。
李野墨,著名播音藝術家,但在這個4月,他卻在大庭廣眾用濃重的東北味穿插河南腔的男中音朗誦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學物理死得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看相對論。”
于謙,謙兒哥就不用介紹了,平常演出的場地不是著名茶館就是演播大廳,但在這個夜晚,他第一次在科技館說相聲,而且還是給“牛頓”捧哏。
這些平時想不到、不靠譜的想法和做法,在4月7日居然非常和諧地成功“跨界混搭”。因為他們出現在一個號稱“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評選頒獎典禮上,它的名字叫“菠蘿科學獎”,它給自己的定義是:一個橫空出世的正規科學獎項,有著有趣甚至古怪的取向,它可能會改變你的思維。
“大約從2001年起我便開始關注‘搞笑諾貝爾獎’了,去年無意間翻開六七年前買的一本《泡沫》,發現那時候我在一段介紹‘搞笑諾貝爾’的文字旁寫下了一行字,有一天我也想讓中國有這樣的獎項。”菠蘿科學獎發起人之一、果殼網CEO姬十三說。一時心動,他發了一條微博,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了回應。浙江省科技館館長李瑞宏通過微博向他表達想一起嘗試,這讓姬十三興奮不已。于是從去年冬天開始,“菠蘿科學獎”就開始了驚喜之旅。
國外的“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后發人深省”的研究。中國的“菠蘿科學獎”也并不希望僅僅做成“中國版”,或者只是“搞笑”。
“我們希望向好奇心致敬”,姬十三說,“所以設置了兩個硬性的評獎條件:一,必須是正規學術刊物上發表過的嚴肅的科學論文或實驗研究。二是必須好玩、有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迅速被大眾關注并廣泛傳播。而且科學也能和菠蘿一樣,又酸又甜。”
正是在這個原則的指引下,菠蘿科學獎的五大常規獎項中的三項――化學獎、心理學獎、物理學獎分別頒發給了雞湯怎么做最好喝――瓦罐雞湯;怎樣減輕病痛――不妨數數錢;用猴腦控制的機器人有什么本領――為主人烹制魚香肉絲――這些看上去“雞毛蒜皮”的研究。
此外,菠蘿科學獎還設置了醫學生物獎、數學獎;兩個專項獎,為發明獎和幻想獎;兩個特殊獎項,為菠蘿U獎和菠蘿Me獎。
不嚴肅的“從一而終”
除了開頭提到的“跨界混搭”之外,菠蘿科學獎還有N個“笑點”,使它的“不嚴肅”,內外兼修、以內養外,可謂不嚴肅得“從一而終”。
笑點一:
職業主持人和搞笑主持人對比,一口河南口音的愛因斯坦、阿基米德、牛頓(同一個演員扮演的)穿越時空來到頒獎現場,用他們最著名的理論不合時宜地插科打諢,和謙兒哥討論發型,和身材魁梧的浙大校長討論服裝,和美麗的專業主持人搶臺詞……讓科學青年們情不自禁地發出認同的笑聲。
笑點二:
頒獎詞也分上半身、下半身。本來獲獎論文的研究方式都很科學,頒獎詞前半部分也在規范地表揚嚴肅的科學性,但最后一轉,用術語抖包袱,露一小手。比如:“通過曹操后裔Y染色體某基因的分析,為真正的曹操男性后裔提供了身份鑒定的科學依據,同時,也發現曹操和曹云金很可能并無血緣關系。”整場下來兩小時,基本無“尿點”。
笑點三:
語言很理科,風格很文藝。最具代表性的是理科生的思維和理科男關注的細節,比如芝加哥大學細胞生物學女博士劉和德國馬普海洋微生物學所博士嚴實改編的《因為愛情》生命科學版。當兩人對唱出:思念是波函數的詩篇,像海森堡矩陣般蔓延,哪怕幾率中都是測不準的誓言。當DNA只剩下起點,眷戀仍隨核苷酸遺傳,想在配對里聯會你和我的雙鏈……臺下笑成一片。
“菠蘿科學獎”兩大淚點
淚點一: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憑借《瓦罐雞湯主要滋味物質研究》獲得“化學獎”的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黃文教授在例行感謝之后說,“也要感謝我自己這么大年紀了還有好奇心來領這樣一個獎”。
仔細觀察這些獲獎者的“生態”很有意思:9個獎項,除2個獎項的獲獎者沒到場外,其余7位中,除洪柄熔教授年過花甲,其他幾位的平均年齡小于40歲。正是這些年輕人相對輕松的心態讓他們能夠接受這個獎項。但這種好奇心能保持多久呢?
是繼續做自己好奇又有趣的研究,還是做一些“重大”科研課題,對于多數名片上僅有“博士”頭銜的獲獎人來說,也許這種選擇已經成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淚點二:
菠蘿科學獎的另一位發起人、浙江科技館館長李瑞宏在發言時說“希望各位獲獎人在未來能把這個獎項寫進自己的簡歷里”。
篇8
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對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一是成功的做法;
二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對今后小學科學課教學的建議。
一、成功的做法
1、較全面地落實了新課程的培訓任務
根據我縣新課程師資培訓的目標,小學科學課程培訓在積極探索中開展了一系列較有成效的活動,并遵循了“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總體原則。
一年多來,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共組織了三次大型活動,組織起始年級科學課教師認真學習和研究科學課程的新編教材,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新教材在編寫思路、結構、內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點和改革的突破點,逐步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使教師能基本勝任新課程的教學工作。我們采用專題講座、上研究課、用音像教材、聽觀摩課等形式對廣大科學課教師進行示范、啟發、引導。我們還組織了部分教師參加市研訓中心舉辦的科學教材培訓以及教學研討會活動,培養骨干,以點帶面,同時,培訓陣地前移,以鄉鎮為單元,倡導參與式培訓,開展送課下鄉活動,以及采用案例式教學和教學觀摩等培訓活動,有針對性地對本地、本校、本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案例進行研究、探討、診斷、評價,達到教師能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目的。通過新教材培訓,不少教師深有感觸地說:“科學課究竟該怎么教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
2、許多教師樹立了小學科學教學的新觀念
這次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不難看出,科學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衡量這次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教材培訓之初,我們就意識到要在教師的頭腦中確立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觀念的重要性。
為此,我們組織了 2004年暑期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在第一屆小學科學課程專家組成員的精心籌備下,全縣一線的小學科學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參與式培訓。2005年春、秋分兩次組織了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題的培訓活動,在進一步解讀教材,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的基礎上,以課例引路,體驗并理解科學,同時,通過錄像資料讓老師們聆聽國家課程專家路培琦、郝京華等教授的講座,觀摩實驗區優質課,還組織老師參加省、市教研部門舉辦的科學論文、教學案例競賽活動(我縣參賽作品中,兩位老師的論文獲市級一等獎、省級三等獎;一名老師的教學案例獲市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9月下旬,我們還選派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省教研室舉辦的全省小學科學說課觀摩學習。在這些活動中,使我們有機會借鑒外地有益的經驗,了解科學實驗的信息,這樣保證了我縣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正常、有序地展開。通過各種活動,既提升了科學課教師的教育理念,又從實踐層面予以示范,這為我們開展科學課程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讓學生充分地去探究,培養科學素養
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大多數老師都能認識到科學課不能象過去那樣教了。科學課要讓學生去經歷一個觀察、研究、認識的活動。只有參加一個活動才能獲得一份有意義的經歷。而“經歷”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又太重要了。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意味著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做科學”來“學科學”,學生們可以把科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科學探究的核心就是強調“動手做”。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去說,用手去做,即“經歷”。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因此,科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體驗性目標,強調“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等活動,而且十分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
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少老師改革的步伐再加大。例如,一位教師在教《觀察水》這一課時,通過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打破以往的“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然后得出結論的教學模式,而是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圍繞主題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全面開展以學生為主題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比比看誰的發現多。在課堂上,老師提供給學生的材料是:能裝水的各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容器、泡沫、木塊、尺子、沙子、各種顏色圖案的塑料板等等,學生也準備了許多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學生在課上自學看書,討論,實驗,教師在學生中個別指導,學生的學習氣氛很濃,討論、研究、實驗后知道了許多關于水的知識,歸納起來有: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師科學素養良莠不齊,區域不平衡
從我縣小學科學教師隊伍中反映出不少教師缺乏科學方面的知識,一部分教師由于沒有理科背景,對于簡單的物理知識、化學知識缺乏系統了解,對大自然的一些現象沒有觀察的積累,缺乏一般的常識。對于科學的性質,科學與其他學科、與魔術,甚至與科學幻想的差別知之甚少,這是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學課的。
2、學生習慣于你講我聽,動腦動手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從我們的課堂中發現,不少學生缺乏科學探究方面的基本能力,如在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中,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不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不能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不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包括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的能力都欠缺,小組討論、交流不敢大膽發言,對別人研究的結論不敢質疑等等,這些都是長期以來被動學習所致,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亟需加強。
3、科學課開展的條件有待改善。
我們普遍面臨教學資源不足、各種設施、教學條件差的現象,不能滿足新課程的需要,不少學校沒有儀器設備,沒有實驗基地,“工具箱”訂不起,甚至連一臺電腦也沒有,更談不上互聯網的運用了。大部分鄉鎮學校沒有社區圖書館,更不用說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了。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我們要實現課程改革的設想,需要老師們付出巨大的艱辛。
4、領導重視不夠。
由于新課程與應試教育的沖突,部分學校領導對科學課存在偏見,有些校長提出“以成績論英雄”的口號,學校領導對新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對成績的要求,他們真正關心的仍然是升學率。因而在配置專職教師上,在教學設施建設上,在經費投入上以總總借口讓位于其他學科,把科學課看作是搭頭課、是副科。
5、大班額不利于新課程的實施。
不少學校班額過大。新課程倡導探究學習,合作交流,實驗操作,然而由于學生人數過多,不少學校一個班六、七十人,嚴重影響了新課程目標的落實。
另外,在新課程改革組織實施中,我們教研部門還存在指導不力,下功夫不夠,沒有及時幫助老師們解決觀念上的誤區,工作中的困惑,以致老師們感到孤獨無援,手足無措。
三、對今后科學課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科學素養
我們知道,科學學科學習的內容是大科學中的常見科學事物和現象,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科學領域的知識。主要包括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宇宙這 3個方面。因此,小學科學是一門多學科、多內容的綜合性課程。駕馭這樣一門知識領域極其廣闊的學科,要求老師必須通曉科學學科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的專門知識。它需要的是現代復合型的教師。需要對科學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原理,以及決定這些概念、規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實達到“精通”的程度。即對這些內容的理解應建立在更高的層次上,深刻把握其內在含義且運用熟練。科學教師還要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信息,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科技的最新觀點和研究成果,這樣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給學生以恰當的啟發,為學生提供創造和奮進的正確引導。同時,也要了解和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合理運用科學探究方法。能親身參與到科學探究過程中去,只有這樣,才能面對學生在活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因此,在科學素養的培養上,希望老師們要樹立“兩種精神”,增強“四種意識”,培養“六種能力”,即樹立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教育智慧和創新精神。要增強開拓意識,奉獻意識,團隊意識和未來意識。要培養教學組織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師生交流能力,組織指導課外實踐活動能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二)、千方百計建設好科學實驗基地。
為了順利開展科學教學,使“動手做”能夠真正落實,我們要多方爭取政策,不僅使教學材料--教科書、工具箱、科學活動手冊、光盤等一應俱全,還要建設適合科學課教學的實驗室、科學園地以及科學教具設備。雖然這不是一件易事,但我們作為科學教師理應多作一些工作,一方面請示領導取得一定政策和經費上的支持,一方面自己動手,自力更生,想辦法制作一些教具,也可發動學生收集一些器材,合理利用當地的資源。我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我們周圍有不少老師已做出了榜樣,在艱苦的環境中克服重重困難制作教具、學具。雖然準備的時間是多一些,但我們在困難時期不得不這樣做。路培琦老師說過“要用瓶瓶罐罐做實驗”,要通過我們的雙手,建成一個象模象樣的實驗室。
(三)、探索大班教學與探究學習之間矛盾的出路所在
篇9
[關鍵詞]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AHP;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13)07-0104-0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技術產業成長的超循環演化與融合拓展機制研究”(批準號:71203172);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項目“武漢市高技術產業融合成長模式研究”(批準號:20115043109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高技術產業融合成長的績效評價與模式優選”(批準號:2012-IB-094)
[作者簡介]汪芳,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技術產業經濟與產業優化;
吳肖麗,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為高技術產業經濟。(湖北武漢430070)
一、引言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產業快速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相繼受到各國的關注。生物技術產業的成長在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同時為解決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問題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思路。例如,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致力于以基因重組技術和單克隆抗體技術為標志的生物技術的研究,其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且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如今美國生物技術水平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歐洲國家也相繼將目光投向了生物技術產業,通過發展生物技術產業不僅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還激發了市場潛能,并促進了國家的技術創新。可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將對一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乃至整體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986年3月,我國啟動實施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其中生物技術是包括信息技術等在內的7個高技術領域之一。2009年,我國又提出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重要戰略,生物技術等產業被列為我國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對象。至此,生物技術產業已經逐漸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了相關研究的熱點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逐漸顯現,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受到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評價一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要衡量它的經濟效益,還要綜合考慮其對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的影響。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在未來幾十年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何培育生物技術產業朝著系統化、高端化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是我國現階段面臨的現實問題。本文的研究基于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并運用相關評價方法,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進行研究。
二、相關研究綜述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生物技術產業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未來可能發展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然而,目前我國學界關于其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較為缺乏,已有研究主要針對整體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分析,如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模型及評價指標建立、潛力及演化分析等,而對具體產業諸如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評價研究較為少見。彭熠等認為科學技術基礎、投入力度與投融資機制、人力資源、政策、產業布局與結構這5個因素主要影響著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整體提升。陳衍泰等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演化的兩階段分析框架,總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演化的“四維度”影響因素,即新技術維度、市場需求維度、產業生態系統主體維度、制度環境維度。熊勇清等則進一步構建了基于基礎性因子、激勵性因子、創新性因子、政府戰略導向性因子4個維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環境的指標體系。此外,還有學者運用相關評價方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進行評價。胡振華等構建了“AHP-IE-PCA”組合賦權的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模型,并將其應用于N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與評價中。劉嘉寧則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構建了適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且具有發展性、戰略性、新興性、資源環境匹配性、產業體系完整性五方面特征的評價指標體系。霍影進一步運用AHP方法為基本評價方式,以科技實力、金融環境及政策環境為評價準則,對東北三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作出評價。賀正楚等構建了以“產業全局性”、“產業關聯性”、“產業先導性”“產業動態性”為一級指標,共13個二級指標的戰略新興產業評估指標體系,最后依據AHP確立了指標權重。此外,國外學者多集中于對生物技術產業某個細分領域的研究。Pietro A.S.Mendes等運用AHP技術對巴西生物柴油生產和使用的可持續性進行了評價分析。Jui-Kuei Chen和I-Shuo Chen利用模糊網絡分析法構建了中國臺灣生物技術產業全面質量管理模型,為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保持世界市場份額提供了思路。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客觀評價對于研究七大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指標的選擇對于本文所要研究的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上述學者在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評價指標體系中,技術因素居于重要地位。劉嘉寧提出了發展性即產業的盈利能力是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環境和政府因素均是眾多學者必不可少的考慮對象。從現有文獻看,雖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逐漸成熟,但針對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評價展開研究的文獻較為少見。
近年來,全球經濟呈現出不平穩的發展態勢,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逐漸受到關注,相關研究日益豐富。當今可持續發展研究已經涉及企業、產業、資源等各個層次,研究內容逐漸擴展與延伸,應用研究也十分廣泛。駱玲和唐志紅運用層次分析法從發展基礎、協調能力和可持續性三個方面構建了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指標體系。侯合銀和王浣塵對高新技術創業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價研究,并設立了評價指標體系。孫艷玲構建了四川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并應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四川省21個市州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了定量評價和分析。魏龍和潘安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我國稀土資源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究。此外,李琳等、張思鋒和沈志江等分別運用AHP法建立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型對區域體育產業、資源型城市能源產業進行評價。
綜上,可以發現諸如生物技術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并不多見。這既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義所在,也將是對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應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延伸與擴展。此外,在可持續發展評價相關研究中,層次分析法主要應用于確定指標權重,該方法的應用較為廣泛,其將為本文的研究所采用。
三、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生物技術推動著當今國際科技的發展,也是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過去10年,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相關領域的論文總數已占全球自然科學論文的50%以上;近10年來,《Science》評選的年度10項科技進展中,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占50%以上;2008年評出的SCI影響因子前20名期刊有16種屬于生命科學類。由此可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國競爭的戰略重點。縱觀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歷程,一些方面與國外先進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未來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本文將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總結為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產業基礎薄弱
近5年來,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其產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長,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近2萬億元,約占高技術產業總產值的21%,比2007年比重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等的快速發展,使得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出現一批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和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大品種,我國在生物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和市場應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備一定基礎。我國對于生物技術產業目標明確,到2015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在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其產業布局和產業鏈現狀并不樂觀。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估計,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15年以上,而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還有部分省市為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忽視自身的資源稟賦特點、區位優勢等,造成產業趨同、惡性競爭、產業區域分工和布局不合理等問題,未能形成一定的產業競爭優勢。
從我國的戰略角度和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基礎來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競爭力薄弱以及發展不均衡等方面。
(二)技術創新新模式面臨挑戰
長期以來,我國多數生物技術企業受專利保護驅使,產品的技術創新多在企業內部進行,外部資源借助較少。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太過疏遠,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而技術又主要來源于高校和科研機構,從而導致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2012年2月,在四川大學發起并主辦的生物技術藥物研發與成果轉化協同創新聯盟研討會上,啟動了全國首個“校企地協同創新”聯盟,即由科研機構、高校、政府和企業形成的聯盟,旨在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這種創新模式的啟動對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啟發,我國生物技術企業要打破“脫節”狀態,探索技術創新新模式是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性的創新模式對高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是決定生物技術產業競爭力的基礎因素。擁有核心技術、專業化分工等將促使產業由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式發展轉變。
(三)投資體系尚未完善
生物技術創業投資日趨活躍,為生物技術產業提供了資金支持,加快了產業發展的步伐。2010年,我國創投市場所發起的投資案例分布于23個一級行業共817起投資案例。其中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名列前茅,位居第三位(見表1和2)。生物技術/醫療保健領域全年共發生77起投資案例,涉及投資金額共計4.57億美元,較2009年全年46起投資案例及1.90億美元的投資金額,漲幅分別為140.5%和67.4%。《“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鼓勵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物技術領域創業投資。但是,我國至今仍未建立創業投資統計體系,不能為引導和管理創業投資發展等提供依據。生物技術產業具有產品開發周期長的特點,需要長期、巨量的資金投入。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投融資體系不完善制約著生物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商業化。
的確,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但相比較發達國家來看,整個投融資體系的建設要走的路還很長,而諸多因素影響著投融資體系的完善。因此,我國生物技術產業要實現長遠發展,不僅要體現在保持創業投資的活躍勢頭方面,還在于整個資金體系能夠得到保障和可持續的推進。
四、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
(一)評價方法
現階段對于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的研究中,主要是將層次分析法和其他方法相結合,其中運用層次分析法來獲得權重值。層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國運籌學家Saaty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是一種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本文首先將根據研究需要,在劉嘉寧、霍影等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評價指標體系和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維持它自身的穩定持續發展,必須有可以使產業長遠發展的核心技術作支撐,同時可以和周圍環境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本文認為,要衡量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生物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充分考慮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環境因素和政府因素。因此,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環境因素和政府因素四個方面,且每一個因素將包括多個指標,整體16個指標就成為了對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的指標體系(具體參見表3)。本文將在魏龍等研究的基礎上,運用AHP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進行研究,以確定各指標對于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權重。
(二)建立遞階層次
將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分為若干個元素進行研究,并按照一定屬性自下而上地將這些元素分為若干個組,每一組構成一個層次。同一層次的元素對下一層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時又受上一層次元素的支配。根據以上框架和所提出的指標體系,建立了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遞階層次關系,具體見表3。
(三)構造比較判斷矩陣
本文將根據上述建立的遞階層次,自上而下地構建判斷矩陣。將A作為準則層,其對下一層次元素Cn具有支配關系,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將Ci和Cj之間的重要程度用數量表示,以此類推到下一層次元素之間的重要程度關系。具體而言,重要程度關系的取值為1~9,1表示Ci與Cj一樣重要,3表示Ci比Cj稍微重要,5表示Ct比Cj重要,7表示Ci比Cj重要得多,9表示Ci比Cj特別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鄰兩個標準之間折中的標度。此外,Ci比Ci的判斷系數是Ci比Cj判斷系數的倒
(四)層次單排序
本文利用和積法來計算最大特征向量,并最終得到層次單排序,具體可見表9。其中,λmax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C.I.為判斷矩陣,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C.R.為隨機一致性比率。具體而言,C.I.的計算式為:
C.I.=(λmax-n)/(n-1)
當C.I.=0時,表明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亦然。C.R.的計算式為:C.R.=C.I./R.I.,當C.R.
(五)層次總排序
層次總排序反映的是每一層次的所有元素對于總目標層的影響權重,本文得到的層次總排序見表10。此外,本文還對層次總排序進行了一致性檢驗,當C.R.
(六)評價研究結果
從表10的層次總排序中可以看出,在準則層面中,經濟因素對于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權重最大,其次是技術因素,政府因素影響權重最小。從P層次總排序結果來看,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影響權重最高的5個指標分別為:產業盈利能力、技術成果轉化率、R&D經費支出、產業就業比重和單位產值能耗。其中,產業盈利能力反映了該產業的發展潛力,產業盈利能力體現在市場需求上,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永久動力;技術成果轉化率對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較低的技術轉化率使產業演進受到影響,不利于進一步的R&D投入以及擴大再生產,從而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產業就業情況反映了這一產業的社會效益,生物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企業人員的生存為支柱;單位產業能耗影響權重位于第四位,體現了生物技術產業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的特點。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因素中研發補貼影響權重位居此層次前列,表明政府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持對于該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在如今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中得到了體現。產業融資水平影響權重為0.035,其作用在評價體系中并未顯現出來,這也體現了我國產業投融資體系不甚樂觀的現狀。可見,本文的評價結果中的重要影響因素與前文所綜述的文獻中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指標體系基本吻合。
根據評價結果,本文認為實現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在已有優勢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同時也要彌補各項不足,探索產業創新新模式,加強產業關聯程度,繼續完善投融資體系,來引領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在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對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AHP對上述產業進行評價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產業盈利水平和技術成果轉化率兩個指標對于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權重最大。本文認為,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原因在于現階段其發展仍受制于企業自身的生產、研發、經營等相關環節,雖然政府支持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其作用顯現并不明顯。根據上述結論,本文將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政策建議,具體如下:
(一)積極為生物技術企業提供良好的生產經營與市場競爭環境
應適當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以提高其整體競爭力。作為高技術產業的生物技術產業,較高盈利能力將成為相關企業乃至整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否則資金缺乏等一系列問題將嚴重制約企業及產業發展,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所以,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將有力地改善相關企業的資金實力,為投入新的研發并轉化為實際成果提供幫助。
(二)重視技術成果轉化水平
應積極配合企業相關研發活動的開展與實施,大力引進專家學者,為產業內企業的成果轉化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持,形成產學研的有效結合。技術方面的支持將成為相關企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性保障,這是諸多高技術產業所呈現出的共同特點,生物技術產業也不例外。政府相關部門還應該積極搭建成果轉化平臺,提高成果轉化效率,促進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和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
我國要逐步建立針對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的風險投資體系,在多個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于私人投資者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來提高生物技術產業的資本市場融資比重;與此同時,要加大政府金融支持。在發展進程中盡量杜絕各個環節資金缺口的狀況出現,對于部分企業,必要時政府可進行干預,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實現。
(四)繼續推進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政策支持
應增加科研經費投入,制定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多層次的政策支持體系,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前文所提到的863計劃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于推動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不可忽略。本文認為,這些科研計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將是政府部門推動生物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力量來源,應該成為未來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政策內容。
參考文獻:
[1]彭熠,黃祖輝,郭紅東.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與評價[J].科學學研究,2006,(2).
[2]陳衍泰,程鵬,梁正.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演化的四維度因素分析——以中國風機制造業為例的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2,(8).
[3]熊勇清,曾鐵錚,李世才.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成長環境:評價模型及應用[J].軟科學,2012,(8).
[4]胡振華,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組合賦權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模型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7).
[5]劉嘉寧.戰略性新興產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理論思考[J].經濟體制改革,2013,(1).
[6]霍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評價方法研究——以東北3省為例[J].科學管理研究,2012,(1).
[7]賀正楚,吳艷,周震虹.戰略性新興產業評估指標的實證遴選及其應用[J].中國科技論壇,2011,(5).
[8]Pietro A.S.Mendes,Allan Kardec Barros,Luiz Antonio d’Avila.Multicriteria Mapping of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for theSustainability of the Brazilian Program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and Use[J].Environmental Progress&Sustainable Energy,2010,(3):1-9.
[9]Jui-Kuei Chen,I-Shuo Chen.TQM measurement mo-del for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Taiwan[J].Expea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8789-8798.
[10]駱玲,唐志紅.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
[11]侯合銀,王浣塵.高新技術創業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8).
[12]孫艷玲.基于DEA方法的四川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J].軟科學,2008,(6).
[13]魏龍,潘安.中國稀土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J].軟科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