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9 01:0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教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幼兒園坐落在蘇州市“高等教育發達、人才優勢突出、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家創新基地――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這里聚集了眾多的國內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當今科技領先水平的研發機構和大批高層次科技人才,擁有相應的設施、環境等方面的科學教育資源。這些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使翰林幼兒園開展科學啟蒙教育具有了獨特的優勢,為幼兒園打造“科學啟蒙教育”辦園特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培養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科學探究的初步意識,從而邁出科學素質發展的第一步,幼兒園設計了《幼兒科學啟蒙教育資源家長調查問卷》,在家長中開展調查,廣征信息。從而初步梳理篩查出具豐富性、趣味性、安全性、教育性、可操作性、可參考性與于一體的翰林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資源庫。
二、調查問卷的設計和進行
1.調查問卷的設計
調查問卷由幼兒園設計,試圖調查科教創新區的科學教育資源現狀,了解園內幼兒家庭及家庭成員所在單位中可利用的科技知識、科技人才、環境條件等方面的科學教育資源。問卷內容包括家長基本信息調查、選擇題和簡答題和問答題,對家長進行實名調查。
2.調查范圍以及收卷情況
調查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齡段新入園幼兒的家庭進行。
三、調查問卷的分析和結論
1.廣大家長對幼兒園實施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具有正確的認識。
問卷首先了解家長是否對幼兒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感興趣。據統計, 100%家長對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感興趣,家長的科學教育意識普遍較強,他們知道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科學教育的實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國家振興和民族強盛的重要和深遠意義。
2.家長能充分認識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
問卷讓家長從“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展開選擇。據統計,93%的家長認為從觀察幼兒生活中的一些科學現象入手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最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87%的家長認為從開展科學小實驗入手;75 %的家長選擇了“進行親子科技小制作”;68%的家長選擇“閱讀科普圖書”;67%擇觀看科普動畫片的。數據顯示,家長注更重培養幼兒對日常科學現象的感知和激發幼兒動手探究的興趣。
3.對科教創新區內有無可利用的科學教育資源,家長有足夠的了解。
問卷調查了家庭成員所生活的周邊環境中有無可供幼兒分享,以豐富幼兒知識面的科學常識,科技知識的資源。調查表明,家長們普遍認為科教創新區的科普教育基地豐富,如科技園、創意產業園、歐瑞動漫基地展廳、中科院納米所、西交大利物浦大學、蘇大物理學院等高校的實驗室等均有適合幼兒了解或學習的科學常識和科技知識。調查問卷收集了大量的可利用挖掘的科學啟蒙教育資源地,為幼兒園深入開展科學啟蒙教育活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4.家長的家庭和工作單位承載著豐富又可利用的科學啟蒙教育資源。
調查顯示,家長所在的家庭和工作單位承載著豐富可利用的科學啟蒙教育資源可供幼兒園挖掘使用。如有家長表示自己的工作環境為機械類型,可告知幼兒各種機械、工具、手工藝品的來源;有的單位有化學儀器和實驗用具;有的所在的單位可以提供參觀,實驗室各光學顯微鏡供小朋友們學習了解微觀事物放大之后的形態等。從問卷中,我們感受到了翰林家長地處科教創新區所擁有的獨有、豐富的教育資源,為今后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實施保駕護航。
5.全體家長均愿意擔任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志愿工作。
調查反映100%的家長都愿意在能力范圍之內擔任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志愿者,同時愿意介紹、聯系具有相關學識優勢的朋友及同事對幼兒園提供幫助。眾多家長自我推薦,服務內容涉及了眾多高端科技項目,如:醫療、生物醫藥、太陽能電池、光電器件、動能納米與軟物質、激光光譜、建筑設計、化學化工、納米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的家長已具有高級職稱或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些人才資源需要幼兒園根據幼兒的認識水平、生活經驗和發展需要加以研究和利用,從而構建具有科教創新區特點、適合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實際需要的優質教育資源庫。
6.家長對我園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和意見。
調查問卷收集了大量有效建議,其中包含了科學態度、興趣、方法等方面,為幼兒園開展科學啟蒙教育拓寬了思路。家長們建議:幼兒園可發揮本園的獨特優勢,大力與區內相關研究機構攜手,建立科學啟蒙教育實踐基地;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應以常識教育為主要任務,從日常生活和幼兒身邊的簡單現象入手,培養幼兒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究科學奧秘的主動性;保護好幼兒的好奇心,以游戲為主將科學教育理念滲透于日常活動中;多進行實踐活動、科技制作、增加親子互動公開課等。
四、問卷分析后產生的教育實踐指導建議
根據收集的調查問卷,幼兒園對其進行了深入的匯總分析,最終形成了翰林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資源庫,庫內擁有了較為完善的科學啟蒙教育資源體系,隨著家長資源的不斷更新擴大,資源庫的資源也隨之更豐富完善,為科學啟蒙教育的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幼兒園總結歸納了幼兒園實施科學啟蒙教育的教育實踐建議:
1.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應使科學教育生活化,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初步的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索能力。
2.根據幼兒的認知基礎,遵循科學啟蒙教育自身的特點,注重科學性、啟蒙性、可接受性和趣味性,以游戲為主將科學教育理念滲透于日常活動中。
3.開展形式多樣的親子科學探索活動,營造親子科學探究的氛圍,家園共同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精神以及好奇探究等科學品質。
篇2
關鍵詞 高職思政課 互動教學模式 問題教學法 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對高職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不僅肩負著對高職生進行系統的理論的重要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幫助高職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使命。當前,雖然思政課進行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入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實效性不強、硬性灌輸過多、情感互動較少、教育方法單一等問題,使得高職學生難以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影響教學效果。本課題組以高職院校思政課互動教學模式中“問題教學法”為調查對象,對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其解決對策進行分析和探討。
1 高職思政課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高職思政課教學方法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入式;另一種是互動式。在思政課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最經常用的是以教師為主、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模式,它是一種單向溝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則是接受知識的容器,是處于被動地位的服從者,這種教學片面強調教師的傳授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對他們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①而互動教學模式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過去由教師“一言堂”課、學生被動接聽的單一知識傳遞方式,通過加強師生之間多種感官的充分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口表達、動耳感知、動腦思維,從而促進師生情感和諧和學生認知水平提高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有問題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的共同點是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互動的特點。這一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給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心,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境互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能力,增強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
2 高職思政課問題教學法介紹及調查分析
2.1 問題教學法介紹
問題教學法屬于互動式教學方法,是區別于傳統注入式教學方法的一種現代教學方法。教師在充分研究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分析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相關程度,綜合教學目的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創設問題情景,力爭做到所設問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能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即學生在預習或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由教師引導其他同學來解答和辯論,共同探討,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最后由教師給予點評。學生要帶著問題來上課,課前必然要主動閱讀、思考、生疑、提問,因而這種問題教學法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提高。②當學生提出某一問題,或回答某一問題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時,會有成功的喜悅,形成一種情感體驗,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
2.2 問題教學法調查報告分析
在2012-2013上學年,課題組對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2012級部分班級所上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所使用的“問題教學法”進行了調查和統計,現將調查進行數據匯總分析(表1)。
調查數據問題分析:
(1)問題設置難度適中偏易。從問題設置來看課本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考察為29次,約占比例為55.7%,這部分問題較容易;而綜合素質及拓展能力考察問題為23次,約占比例為44.3%,這部分問題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思維含量較大。問題設置較容易是因為所教對象為高職大一學生,其高中知識相關基礎較差,容易問題較能調動其興趣,難度較大問題較難喚起學生的思維。由此可見,問題教學法中,問題的難易度應存在一定平衡系數,所教學生其知識基礎較好,則加大難度加大問題數量,學生較差則減低系數。
(2)教師對課堂提問褒多貶少。從調查來看教師對學生回答鼓勵稱贊及鼓勵學生提出和回答問題較多,褒獎35次,約占比例為67.3%;中性點評15次,約占比例28.8%,兩者相加約為96.1%,而批評誘導式啟發只有2次,約占比例為3.9%。從這些數據來看,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回答進行褒獎,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照顧了其自尊心。但從實際課堂中看,由于提問回答過于順利地得到教師的褒獎,學生對問題有些不加思索,隨口作答,也限制了其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弱化了教師的引導。教育心理學揭示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思維遭遇到撞擊或部分否定時,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完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教學法的幾點建議
(1)預設的教學問題內容應具有典型性,提問的形式具有多樣性,語言精確、目標明確、指向性清晰而且問題設計有一定的思維空間、有很好的誘導性和難度,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思路,不斷激發他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③
(2)注重對學生回答后的點評的褒貶方式使用。學生作答后不宜全部褒獎,可先褒后貶,事先在問題中設置陷阱,引誘其上當型等多種提問方式結合語言的變化啟發學生思維,例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六章中設置“干得好還是嫁得好?”的問題,首先引導學生質疑,使得部分學生認為幸福的人生只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但通過課堂討論,教師批評誘導式點評,讓學生認識到除了應具備自食其力的職業能力,也應該“嫁得好”, “嫁得好”不應只看到物質上的財富,也應看到嫁的人的品質、忠誠等。這個案例中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使問題來自學生,又通過學生解決,真正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權利還給了學生。
(3)問題教學中所選擇的案例一定要有典型性和時代性。通過案例分析傳授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必須精心篩選具有代表性、針對性、時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問題的典型實例;要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案例的設置要注重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并解決問題,這樣做一開始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引導。
以上高職思政課互動教學模式調查報告是課題組為了改善高職思政課教學效果,對教學方法進行的一次總結,是對近年來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模式中“問題教學法”的總結,僅僅是本課題組的一管之見。俗話說,“因材施教”,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能適用于所有學生,有其長必有其短,“問題教學法”也是如此,但只要根據教學對象用之得法,因材施教,一定能提升高職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 徐常賓.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考核方式創新探索.教育與職業,總第678期.
② 崔義成.以問題為中心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③ 陳彩娟.大班環境下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施.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1).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計算機 調查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29-01
職中中學計算機教學是初中計算機教學的延續,它仍舊履行著“培養計算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兩大職責。但由于初中升學的壓力、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我校計算機課程問題多,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由于近幾年普通高中擴招,職高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為薄弱,計算機方面也比較突出,另外,職高生的生活環境也有或多或少的問題,教學中未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等等。現將調查的結果匯總如下。
1 職業高中學生學習能力的現狀
1.1 學習成績差,學習習慣差,厭學情緒重
絕大多計算機生學習成績差,初中基礎知識還沒吃透,其中計算機成績尤其差,具體表現為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運算能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欠缺,學習習慣差。可以說,很多學生是因為從小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因為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就漸漸消磨了對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1.2 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造成教學的困難
除學生認知能力等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對教學造成的困難,大多職業中學的學生:(1)學習方法不當;(2)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持久;(3)對計算機缺乏興趣;(4)情緒波動大。而計算機這門學科對這些都是有很高要求的,因此這些都對學生學習計算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2 職業高中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現狀
2.1 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
大多職業中學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因為沒考上普通高中才在無奈中選擇了職業高中,因此,他們大都有中考失利者的心態,有較強的挫敗感,學習自信心不足。計算機課程有時連貫性比較強,如果一些學生一節課聽不懂,那么他們對后面的課就容易喪失信心。無論教者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都不會對計算機學習感興趣,哀莫大過于心死,縱然教者黔驢技窮,也無濟于事。
2.2 在中學階段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好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身,而改變不好的習慣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生難免會將初中學習中一些不良的習慣延用到現在的學習中來,對學習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2.3 教學過程中,師生缺乏溝通和交流
職中學生中很多同學怕回答問題,課堂上基本不主動發言,甚至有的連和老師眼神、表情的交流都沒有,缺乏和老師的溝通和交流。教學因為少了沒有了學生而顯得單調,死氣沉沉,所謂生“動”才能“生動”,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2.4 對計算機課程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
大多學生認為在社會上生活只要會加、減、乘、除就夠了。認為學的一些表格、文檔程序等知識和生活沾不上邊,認為計算機無用,對計算機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缺乏學習的動力。
3 教學方面
3.1 教學大綱陳舊,教材深淺無度,難以把握
從國家教育委員會于1986年試行《關于制定職業高級中學(三年制)教學計劃的意見》到1998年頒布《職業高級中學(三年制)計算機教學大綱(試行)》到現在,教學大綱只是稍作了修改,有的修改還沒有可具體操作性的東西,基本上沒什么變化,而這么多年社會進步了,教育發展了,學生也改變了,因此,大綱有點跟不上了。
從近幾年我校使用計算機教材的情況看,教材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對知識的闡述不清晰;(2)計算機課程目標的定位與現在學生實際情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3)課程內容中還需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實用性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3.2 教學內容就學生專業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教學內容仍沿襲了普通高中的知識體系,盡管難度有所降低,但仍不適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我校就專業對計算機知識進行了一些調整,如分文科類(語言、財經)和理科類(計算機、機械、建筑)。
3.3 計算機基礎教學與專業課教學脫節
教材的內容實行了分層,但缺乏與專業學習的整合,比較疏忽對學生實際應用方面的培養。計算機教學和專業知識還是兩張皮,不能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4 教師的現狀
4.1 大多數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新課改理念還有一定的差距,從而導致教學效果欠佳,在教學時,大多采用普教模式,缺少與學生實際相聯系,認為計算機就是讓學生學會做題
4.2 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學習精神良莠不齊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再學習的精神也是因人而異。在這其中,靈魂人物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5 教學環境的現狀
5.1 社會輿論的影響
在社會上,對職業教育或多或少還存在著偏見。也有人認為上職中就是學門技術,文化課學得好不好這無關緊要。這對教學的開展也有一定負面的影響。
5.2 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問題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調查表示,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單親家庭的比例遠遠大于普通高中的學生。另外,家長思想上的重視程度遠沒有普通高中的家長重視,對自己孩子的關注也少很多。
6 近幾年的改革情況
6.1 教材改革
首先,根據各專業的不同特點和需求,以“應用為主、必需夠用為度”,針對學生的專業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其次,為了更好地體現計算機課為專業課服務、為學生的就業服務的要求,以鞏固計算機教材內容為目的,緊扣對應的知識點,貼近生活實際,編排一些趣味性、實用性的例子。
6.2 教學方法的改革
(1)教學上多采用實踐性教學,多與其他專業接軌嘗試。
(2)適時開展計算機課外活動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課外活動課的時間開展一些“計算機活力課堂”,選擇學生喜歡的一些課題,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體驗、感悟和實踐,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開拓、創新的精神。
(3)適時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彰顯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特色。
6.3 評價制度的改革
(1)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記錄學生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學習態度、測驗成績等??梢赃m度打破“一張試卷”定結果的做法,提供多次機會給學生,用其它諸如實驗、實踐性作業補償等等。
(2)實行實踐性評價,適量的進行一些開放性的任務考核,讓學生從生產生活的社會實踐中學會分析問題、運用所學計算機知識解決問題,寫成書面報告的形式,教師可將其做為平時成績的參考。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初中 課外練筆 調查報告
一、導言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新課程改革課程目標第四學段(7~9年級)關于“寫作”的要求中指出:“(初中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睂懽鹘虒W首次規定課外練筆的量,這是對寫作特殊性的認定,也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廣大語文教師應當關注的一大亮點。為了解初中課外練筆教學狀況,更好地服務于“活頁流程式課外練筆教學實驗與研究”這一課題的開展,不斷提高課外練筆的教學質量乃至作文教學質量,筆者在2010年4月下旬,以中山市黃圃鎮中學師生為調查對象,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重點調查了初中課外練筆教學現狀,并分層抽樣進行數據分析,以求課外練筆教學的規范化。
二、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問卷,師生分開進行。教師問卷共17個項目,主要從課標學習、教學設計、課外閱讀、作文教研、教學疑難、讀物推薦、課題研究七個方面考察教師工作狀況。學生問卷也有17個項目,主要從課外閱讀、練筆數量、關注程度、教師輔導、作業保存、寫作期待、書寫紙張等七個方面考察學生學習狀況。在問卷編制過程中,除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外,還對師生進行了個別訪談,選擇了適當的樣本進行了解。
本次調查發放教師問卷24份,收回2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從被調查教師的態度來看,絕大多數是認真客觀的,可信度高。性別分布:男教師11人,女教師13人;職稱分布:初級(含未定級)7人;中級11人,高級3人。另發放學生問卷1148份,收回1148份,剔除無效問卷3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2%,被調查學生的年級分布:初一:112人,初二:940人,初三:96人。
此外,教師還列舉了作文教學中最感到困惑的是學生有新意的文章還很少,其它依次是學生寫作積極性難調動、批改作文的效率低下、學生閱讀興趣不高、作文素材積累少、寫作的效果難檢測、網絡語言對規范語言的沖擊、文體意識不強、課堂教學設計耗時長等。教師最希望找到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其它依次是如何提高后進生寫作興趣、整體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備課資料的提供、閱覽室的建立與閱讀課的設置、閱讀合適的期刊、教學方案的設計、專題指導等。在向學生推薦讀物時,《讀者》、《寫作》、《意林》、《思維與智慧》、《演講與口才》位居前五位。除作文教材研究外,廣大教師還對最新教改動態、名師經驗文章、報刊作文文章選萃、作文技法、作文題設計普遍感興趣。此外,廣大教師還提出了擴大閱讀量、開放圖書室、加強優秀作品的推薦、固定作文課、提高課題研究參與度等建議。
此外,學生還對課外練筆中提高書寫質量和寫作水平、增加寫作數量、爭取全員參與、加強寫作過程的師生溝通等充滿期待。
結論:
1.課外練筆教學水平中等偏下,師生在教學實踐中差異明顯。一是實驗年級與非實驗年級差別明顯,實驗年級教學狀況相對樂觀;二是學生課外練筆訓練中思想行動整體趨同,但在批改結果的顯示、課外練筆擅長文體、優秀課外練筆發表方式、課外練筆保存時間四個方面有明顯差異。三是不同職稱的教師對課外練筆的教研興趣、參與意識、個體示范有顯著差異,初級教師思維活躍,閱讀面廣,勇于寫教學方案和“下水文”,更易接受新事物;中高級教師更多依賴于傳統教學經驗,惰性較高,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任重道遠。
2.課外練筆教學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但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學習慣積弊難改。主要表現在:教學目標不明、方法單一、管理隨意、指導缺位、內容重復,這嚴重的影響了課外練筆教學的效度。
3.課外練筆教學研究初見成效,在教學研究中推進教學改革是提高課外練筆教學質量的唯一出路。同時,作文教學課題研究要棄除功利化,從“假、大、空”的氛圍中走出來,提高參與度、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的共同期待。
4.課外練筆教學中矛盾日趨突出,主要表現在:作文教學重內(課內)與輕外(課外),作文教學理論(含教材)的缺失與實踐的堅持;管理的規范化與教學的隨意性;學生對教師輔導的高期望與低回報;教師對教改的關注程度高與實際行動少;閱讀時空的熱期待與冷現實。
三、對策與建議
1.課外練筆應在作文教學中理性歸位。課內作文與課外練筆構成作文教學的全部,課內作文與課外練筆相輔相成。如果把課外練筆的過程當作是寫作的“厚積”過程,那么課內作文就是“薄發”的顯現,只有課外練筆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才有課內作文質量的提升,而提升課內作文質量是師生追求的直接結果。因此,課外練筆指導要成為語文教師教學的重要環節。
2.課外練筆教學要克服隨意性傾向走規范化的道路。具體而言,要吃透新課標的相關精神,教學要分段安排、分類指導,分點進行,循序漸進。從教師的指導來看,要加強教學的計劃性,不斷設計精要、易于操作的教學指導方案,注重學生寫作前的指導和寫作后的評改兩大關鍵環節,在培優轉差上尋找新亮點。從學生的訓練來看,要注重材料的積累,寫作后的交流評薦和作文修改。當然,教師也要勤寫“下水文”,縮短與學生的教學距離。
3.課外練筆教學要以教師的示范為先導,要把培養學生的寫作品格放在首位,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核心,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作為教學的落腳點。課外練筆除了解決“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外,還必須首先解決“想不想寫”“愛不愛寫”“以什么態度寫”的問題,這就涉及到學生的寫作品格問題,它是學生寫作中人格、精神、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意志、寫作個性等。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要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個性表達。在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方面,既要明確習慣培養的目標,胸中有數;又要把培養的整體習慣,具體為每一項小習慣,具體到每一件小事、每一個舉動上,把每一個舉動作為教學任務寫在指導方案的“教學目標”里。比如日記作為常用課外練筆形式,要引導學生采用“觀察――隨記――材料整理――謄寫――修改――分享――保存――再修改”的操作方法,反復訓練,嚴格要求,落實到具體的課外練筆教學實踐中,天長日久,就會內化為能力,為作文教學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4.實現課外練筆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做到幾個結合:一是課外練筆教學與課內作文教學相結合,“課內打基礎,課外出人才”。課外練筆必須以課內掌握的知識和習得的能力作為支撐。二是課外練筆教學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真實的反映生活是教學的起點。三是課外練筆要與讀書相結合,特別是要保證讀書的時空、擁有優秀的讀物、指導科學的讀書方法。四是課外練筆教學與常規教學管理要結合。在語文教學管理中,要把課外練筆教學列入管理項目,從計劃、執行、檢查、總結等環節中保證課外練筆教學的落實。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渝生.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篇5
一、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數學課課改中新理念提倡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適合他們的教學情境,在情景中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探索、交流與推理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將實際的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梢哉f情境創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樂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不少的教師情境創設太粗淺了,且表面化,學生開心過后卻沒有什么留下,思維含量很低,更別談什么數學問題等。例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師拿著11只鉛筆讓學生猜數,生猜,師“太多了”或太少了,最后猜對是11,后全班數數驗證是不是11,再接著揭示課題:今天要學的數學知識是“11---20的數”,接下來這11就沒什么用了。試問數學教師如果這么辛苦創設猜數的游戲僅僅為了揭示課題嗎?所以數學教學不能過度追求形式,創設花哨而無實質內容的情境。有效的課堂要讓情境內容有數學的內涵,并得到充分體現,讓學生在情境中真正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的數學活動“數學化”。上面的例子如果教師話鋒一轉,說:“剛才老師把鉛筆攥在一起,你們不容易猜,那有沒有什么擺法可讓人一眼就容易看出是11根的辦法呢?”不就與新課很好的銜接,學生就會為了解決容易看出11的方法進行研究思考,從而讓生自主轉入新課中“11的組成”部分的學習。這樣情境不僅滿足一年級孩子好玩的需求,而且情境有了自己的數學內涵。
二、學習活動的指導
數學學習活動經驗的形成,在于教師創設和組織課堂中的豐富活動過程,并努力實施。所以學生的活動經驗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教師扎實的指導并逐漸形成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學生、關注細節、關注活動中的思考,扎實有效的指導,促進學生的發展??梢恍┙處熢诮贪笇嵤┲凶呓贪?,目中無人。如“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師讓學生摸摸桌子表面,書本的封面、黑板面等,后讓學生比較兩個面的的大小,就總結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積,同樣道理出示幾個平面圖形進行比較大小,再小結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做面積,最后完整解釋面積概念。這位教師在教學“面積”概念時,追求一步到位,過早符號化和數學化,缺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更有甚者還把不成功歸結為學生不注意聽,學生悟性差等原因。上面的案例另一位教師是這么做:1、讓學生鼓掌歡迎老師,從這引出“用什么鼓掌”-------手掌面。2、摸摸自己的手掌面,說說自己的手掌面有多大,再請一個學生上來摸摸老師的手掌面,指出老師的手掌面的大小,說說老師手掌面與學生的比怎樣?3、師:生活中還有很多面,你們能找幾個?并摸摸,并說說你們摸的面比怎樣?(請兩三名生講)4、師:你發現剛才摸的面大小怎樣?生:摸的面有大有小。5、師:這些面都是物體的表面,物體表面也有大有小,數學上把物體的表面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6、讓生例舉物體的面積。7、先出示平面圖形,讓生用手指出每個圖形各自的大小,再比較他們的的大小,再總結出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最后完整解釋面積概念。同樣都是通過摸摸、比比、說說的活動,但前者給人感覺只有兩樣東西或兩個圖形比較時才有面積存在,而后者卻能讓學生感受到物體或圖形本身固有的大小叫面積。后者的教學活動關注學生,注重指導學生對“面的大小”的感受,有效應用無意注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與思考,有效的經歷概念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到形的數學化過程,創造條件使學生感悟“物與形”的對應本質。
三、算法多樣化的優化
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學段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庇纱丝芍惴ǘ鄻踊谴舜握n改的一個新理念。
算法多樣化為不同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有效途徑,有助于學生個性發展,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上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自我的價值,但數學中有些教師為了追求算法多樣化,卻不深究有些方法有沒有價值,也沒有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分析、辨別,讓學生在充分討論,相互交流和反思過程中找到最佳的解法,學會多中選優,優化而用的”優化“思想。例如教學筆算“除法42/2”,學生嘗試解答,匯報時生1:用擺圖的方法知道10根1捆,共4捆多2根,平均分成2份即2捆1根就是21。生2:我估算等于20。生3:把42分成40與2;40平均分2份,每份是20;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0+1=21。生4:我用你1個,我1個一直分的辦法,也得21。教師想讓學生說出用豎式的計算,就追問:還有別的辦法計算?于是生5就模仿生4說:我用你分5個,我分5個,分4次,剩2個再分,每人也是分得21。生6:我用你2個,我2個的分;......像這樣時候,教師要有優化意識,選擇適當時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交流、比較體驗與感悟的過程。這個案例出現生4情況時本人認為教師就不能一味問:“還有什么方法?”這樣容易把學生引入鉆牛角尖和亂用算法的誤區。而應該換成說:“這1個1個數比較麻煩,你能想出些更簡單的算法?”突出了簡單,避免那些費時毫無意義的算法上,這樣引導,相信有些學生會結合以往的加減乘除法的豎式計算很簡單,也就是達到教師預設的教學目的。:
篇6
1.調查結果
(1)作為一名在校生,您認為開設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課的必要性是否迫切?
(2)您對僅通過思政理論課進行思政教育的認可程度。
(3)您是否對思政課內容感興趣?
(4)您出現在思政課課堂上的主要原因?
通過以上四個問題可以了解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認識是正確、明朗的,并且愿意接受系統的思想教育,雖然有少數學生持反感態度,但大體上沒有出現認知偏移。
(5)您對開設的“衛生法與醫德教育”“醫學倫理學”“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有什么看法?
(6)您希望通過思想政治課程收獲什么?
(7)您認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有沒有重視大學生個性培養?
(8)您是否認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重共性,忽視個性的教育?
(9)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評價?
5~9的問題顯示出學生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提高了一定的思想政治素養,希望能夠通過此類課程學習一些知識,了解時事動態,提升自己的知識層次。
(10)您認為思想政治教學隊伍都存在哪些問題》(可多選):
問題(10)顯示了學生對我校教育隊伍以及任課教師的直觀印象,認為我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隊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人員素質差別較大、教育內容和方式落后、缺乏責任心等。
(11)您希望采取什么方式?λ枷胝?治理論課進行評定?(可多選)
(11)題的數據顯示出我校學生希望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能夠出現多樣的綜合性評定方法,不再以單一的試卷考試來界定學生成績。這說明改變傳統的理論考試方式,建立科學、綜合性的考核制度勢在必行。
篇7
【關鍵詞】文學類課程 教學方法 作品閱讀 《百家講壇》
研究綜述
文學類課程一直是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學科,但近年來其地位岌岌可危,不少學生質疑學習文學課程的功效,不滿傳統的文學課堂教學模式等,這一切都是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時代的發展分不開的。當下商品化浪潮的沖擊使得校園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大學生群體出現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趨勢。尤其是90后大學生們,處于高度信息化的多媒體時代,學習活動的自主性、選擇性、多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在行為習慣、閱讀興趣、學習目標和計劃等方面有著個性選擇。因此,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改革教學手段,改進學習方法,建立求變創新、多元化發展的文學類課程教學模式。
在當今充斥著娛樂、選秀、玄幻、穿越等世俗化的電視大潮中,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始終堅持學術品位,堅定其傳播精英文化的走向,卻擁有良好的收視率和比較穩定的觀眾群體,而且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反響與知名度。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本課題研究借鑒《百家講壇》的成功因素,進行了關于文學類課程教學改革創新的問卷調查,力圖探索文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
調查結果
筆者通過對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201、1202班40名同學的問卷調查和溝通交流,我們得到了以下幾類與教學問題相關的調查結果。
1.學生喜歡的文學課堂的內容
文學課堂的內容主要由文學史、作家、作品三部分構成,問卷設計的選項如下:a.以講文學史為主,以文學史發展線索帶動作家和作品的介紹。b.以講作家為主,圍繞作家生平,了解作品。c.以講作品為主,分析文本,理解文學的意義。d.以上三方面內容兼顧,除了2名同學選擇b選項,以講作家為主外,剩余的38名同學選c選項的有14人,選d選項的最多,有24人,占總人數的60%。
以上數據說明大部分同學渴望對文學類課程有較為全面而深入的學習,一方面可以滿足自己對文學的審美需求和精神滋養;另一方面也是應對考試和進一步求學深造的需要。
2.學生喜歡的文學類課程的教學方法
問卷設計為:a.以老師講為主,穿插提問,活躍課堂。b.以學生學為主,老師給出思考題,分組討論,辯論演講。c.增加實踐環節,學生自己閱讀作品,備課講課,教師指導。d.以上環節兼顧,大部分學生選擇d選項,部分學生選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及增加實踐環節,可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是不受學生歡迎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文學課堂可以借鑒的《百家講壇》的優點
20名學生選擇“多媒體輔助演講,視頻、畫外音吸引人”,12名學生選擇“內容通俗,語言詼諧”,其余8名學生選擇“層次明晰,觀點突出”。其中一位學生補充寫的優點有:主講人知識淵博,內容聯系實際有教育意義,宣講理工類科學知識。
4.理想中的文學課堂
關于這一項,40名學生全部選擇“結合現實,貼近生活,生動活潑”,這與問卷上的問答題也是一致的。很多學生在回答文學對現實是否有作用的問題時,幾乎都肯定有作用:能凈化心靈,影響價值觀、人生觀形成,提高人文素養和氣質內涵等。
5.關于文學課閱讀作品的重要性
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非常重要,閱讀作品能更好地和老師互動,理解教學內容”,有兩三位學生據實選擇了“雖然重要,但沒時間或沒習慣提前閱讀作品”。反映出來學生心里很清楚課前閱讀作品對上好文學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懶惰和沒有作計劃安排,常常忽略了這一點。
6.學習文學類課程的方式
40名學生以大致均衡的比例分別選擇“老師引導,聽課記筆記”和“自學為主,大量閱讀作品,參考相關資料”,其中一些同學同時選擇了這兩項,其他的個別同學選擇“小組學習,團隊合作,討論辯論”及其他的學習方式,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渴望得到老師較多的指導和幫助。
7.對文學類課程的建議
這是一項問答題,學生的建議主要有使用多媒體教學,講述內容多聯系現實,講解要避免枯燥,教學方式要多樣化等。其中多媒體教學這一點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均提到,可見其對多媒體教學效果的認可。
分析與建議
基于以上調研,我們發現文學類課程要想改革創新,借鑒《百家講壇》的成功因素,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文學課程的內容要聯系現實、活潑生動
文學課程在傳播經典文化時可借鑒《百家講壇》的做法,確立受眾本位的思想,通過心理訪談和問卷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文學教學的理解和感受,了解學生的愿望、興趣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建構客觀、公正的文學批評,促進他們樹立和尊重多元化的價值觀。同時,重視傳統經典文化中與學生距離近、具有共鳴性和趣味性的知識點,盡力追求讓受眾喜聞樂見的教學效果。
在文學教學過程中,對與現實有密切聯系的作品可以采取文學討論或辯論的形式進行。如魯迅的愛情小說《傷逝》,圍繞主人公的愛情婚姻悲劇設置問題,讓學生討論愛情和婚姻的關系,如何經營婚姻等話題。再如當今一些女大學生有著傳統的依附思想,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典型的文本分析來宣揚女性主義理論,批判男權思想,引導學生討論兩性之間的差異、女性解放的出路等, 鼓勵女生追求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等現代人格。
2.加強對學生閱讀作品的引導
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在閱讀文獻的選擇上,中國現當代文學高居首位,其次是古代文學,再次是外國文學,文藝理論類排在最后①。本調查報告也顯示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是有的,重點在于加強引導。
首先,教師編輯文學類課程的閱讀書目,給學生明確的閱讀目標。其次,教師在課前布置閱讀任務,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并在課堂上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另外,教師在作品講解中最好以精讀或講讀的方式,用精彩的細節分析和帶有自身情感的主觀評價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促進他們課下主動去閱讀和思考。最后,開展系列講座,引發學生的文學熱情,幫助他們形成良好、健康的閱讀習慣。
3.開拓文學教學中的實踐內容和多樣化的教學工具
文學類課程的教學實踐環節應該是豐富多樣的,如文學討論、讀書報告、演講辯論、小組學習、話劇匯演、詩歌朗誦、文學創作等,這些都比較常見,根據授課的內容穿行,效果較好。另外,實踐效果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鼓勵學生的講課實踐。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備課講課,這種實踐讓學生印象深刻,知識掌握牢靠。
當下的文學類課程還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的便利成果,開拓多樣化的教學工具。講課過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盡可能地加入相關的圖片、表格、動畫等畫面資料,用畫面來講故事,并重視畫面背景音樂的選擇以及畫外音的使用等。另外,借鑒和引進目前正蓬勃發展的“微課”、“慕課”等新型學習手段,可以促進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借鑒《百家講壇》的成功因素,探索文學類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建立高效的課堂模式。
注釋:
①祝亞峰、孫曉:《中文系學生文學作品閱讀情況調查及分析報告》,《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
參考文獻:
[1]錢谷融、魯樞元:《文學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篇8
關鍵詞:吳健雄精神;心理品質;科研型教師
一、調查背景
目前,關心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至今尚未引起社會的重視。教師常常面對社會、家長、學生的質詢、責備,承載了巨大的壓力,心理問題不斷滋生,身心處于無法排解的緊張狀況和矛盾之中,加之解決問題的主動意識性和自我保健意識較差,致使部分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應該肯定,我校教師身心狀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有心理出現問題的現象。
(一)調查目的
在吳健雄精神的引導下,探討如何解決優化教師心理品質問題,培養科研型教師,對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
(二)調查方式
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以個案研究及個別訪談等。心理問題調查表作為工具,涉及工作狀態、工作壓力、角色、人際關系、情緒等部分。此次調查共獲共發放210份,收回190份,有效問卷186份;
(三)調查時間
問卷調查時間為2012年9月24日-26日,9月26日起為進行個別交談及訪談時間。
二、調查結果、因素分析
(一)調查結果
我們發現,在專業發展中表現出色的教師,都具有開朗樂觀、自信豁達的健康心態和執著敬業、刻苦鉆研、開拓創新、樂于奉獻的心理品質。專業發展一般或者存在問題的教師,往往存在心理學知識和心理保健意識貧乏的問題,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素質培養中,重師德灌輸,輕心理疏導,有的教師專業精神不穩定,自信心不足;有的功利思想嚴重,甚至出現心理危機。
我們分層調查了青年教、中年教師和老教師三個群體,將結果呈現如下:
1、青年教師:認為自身心理素質好的占36.6%,差的占6.1%;認為([1]"我做教科研純粹為了評職稱"和"發表高水平論文使我倍感頭疼")的占85.4%,說明年輕教師梯隊大,經驗不足,對教科研"神秘感"較強,普遍有畏難情緒。心理需要調適時,通常通過運動,聽音樂,購物等舒緩。在([2]" 影響您的心理素質水平, 需要改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中,認為"學校應增加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占24.4%,8.3%的教師選擇了期待改變功利教育、社會評價、家長期望; 30.5 %的教師選擇了自身素質、教育智慧、教育培訓。也就是說,青年教師大多是迫切要求進步的,只是缺少指路人,需要有專家來引導。
2、中年教師:認為心理素質好占40%,差的占4%;認為[1]的占30%,除常規教學教育工作外,各種考試、考核、評估頻繁,教師反應壓力較大,認為"個人專業發展上,因為身體精力原因,目前沒有更高追求"的占20%,說明我校有些中年教師習慣滯不于已有經驗,在當老師感到自己情緒不良時,4%的老師找不到宣泄的方式、方法。在[2] 中, 20%的教師選擇了改善工作待遇生活方式、健康狀況;有些老師對教育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失去熱情。10%的老師選擇了提高心理素質,減少工作時間、緩解教育教學壓力。
3、老教師:大多是高級職稱認為自身心理素質好占66.7%,但由于個別教師對自己要求過高,出現心理疾病,8.7%有心理問題, 4.35%的教師已經構成心理疾病。認為[1]的占33%,部分老教師評上高級職稱后產生"科研無用論"思想,喪失追求的動力。在[2]中,17.4%的老師選擇減少工作時間、緩解教育教學壓力; 22%的教師選擇了改善工作待遇生活方式、健康狀況; 26%的教師選擇了自身素質、人際關系。
(二)原因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和訪談來看,我校教師心理素質水平整體上處于良性發展狀態,但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1、教師職業本身的特殊性及教育現狀帶來的壓力
校園中突發事件輿論方面習慣把責任歸結為老師;新課程的理念新,對教師特別是中老年教師的挑戰性明顯,加上現在教育界存在的浮躁現象,改革呼聲不斷,江蘇省10年間高考方案5次更改,教師、學生、家長都感到難以應付。
2、教師職業倦怠,缺乏成就感
我校是農村三星級高中,生源較差,相比其他學校教師我們要付出的更多但不一定能得到相應回報。與其他職業不同,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具有獨立思維能力的個體,學生的思維和行為被教師關注,但其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且不易為教師所控制,這也對教師構成心理威脅。學生之間的矛盾,厭學情緒,較差的學習成績以及對教師的不良態度等,常使教師有厭倦感。
3、付出與獲取的反差
由于江蘇高考制度導致我校語數外老師工作任務繁重,付出勞動很多,但由于職稱、收入等實際問題使一些教師感到困惑。雖然近年來教師的社會地位、物質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還遠未達到較理想的程度。很多教師與自己的同學、朋友相比,收入、住房都遜人一等,內心 不平衡。這種職業勞動價值與職業勞動回報的矛盾,加劇了教師的心理沖突。
三、調查后的啟示
(一)給教師的建議
1、吳健雄科研奉獻精神引導下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
我校作為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吳健雄教授的母校,吳健雄搏士熱愛科學的情感、嚴謹的治學態度、求真務實的治學方法、敢于質疑的思維方式、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困難面前永不言棄的意志品質等都值得每個教師終身學習。
2 、情緒控制,合理宣泄
教師在工作或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產生不良情緒是在所難免的。因此,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時間,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在和同事、親人、朋友的溝通交流中,調整心態,放松自己;在和學生的交談中,探討教育教學的有效途徑,既是工作,又是調節心態。
3、追求有境界的專業發展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嚴謹治學。在閱讀教育經典中吸取教育營養,開闊眼界,積累教育力量;在實踐反思中提高專業能力,體會做教師的樂趣,向優秀的同伴如我校老教師楊炳奎,成繼龍青年教師吳海東等,從同伴的成功中獲取經驗和智慧,構建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模式。
4、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處理得當,不僅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減少教師的壓力,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發展。若缺乏溝通和交流,就會感到失衡、壓抑,影響身心健康。
(二) 給學校管理者的建議
1、 在教師中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提升教師心理品質
教師心理品質的優化離不開心理培訓。學校管理者應當在教師中廣泛開展心理教育, 普及心理衛生知識,讓心理健康意識深入人心。應為教師推介科學的心理保健方法,組織心理輔導,開設專題講座;深入教師關注教師的心理動態,建立教師心理維護室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心理治療, 幫助心理問題教師,消除心理障礙,提高教師心理調適能力。上海七寶中學積極舉辦"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校本心理培訓,極大地優化了教師的個人心理品質。
2、實施教師陽光體育,建立系統的文體活動減壓為教師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據調查, 教師的職業病和教師心理素質水平低是互為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量教師職業病的產生是由教師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滋生,學校管理者應積極探索與實踐,建立起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師生活文化,在教師中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搭建平臺,給教師提供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
總之,我校應充分利用吳健雄精神,解決教師心理問題,優化教師心理品質,激起教師科研熱情,培養出一批科研型教師。
參考文獻:
篇9
一、調查目的
文學理論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文學理論教學水平,提高文科類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及時了解學生對涉及文學理論教學工作的教學年級安排、教材體系、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作業情況等方面的意見與建議,我們特地開展了這次調查,以期更好地提高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調查時間
2013年4月2日——2013年4月30日
三、調查方式
網上問卷調查
四、調查范圍與對象
淮陰師范學院2013級與2012級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
五、調查問題
你對文學理論課的印象?文學理論課對你學習其它文學課程有幫助嗎?文學理論課之外你有閱讀其它理論著作的習慣嗎?你希望老師推薦相關的文學理論書目嗎?老師給你推薦過相關的閱讀篇目嗎?你的文學理論課教師經常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你認為你所使用的《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怎么樣?教材整體編排體例如何?教材理論的系統性如何?你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你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你能力的提高有幫助嗎?你喜歡什么形式的作業?教材理論的創新性怎么樣?教材概念的嚴密性如何?教材思路的明晰性如何?你覺得教材適用性如何?文學理論課對你現在學習的影響?文學理論課對你現在學習其它文學課程有幫助嗎?其它文學類課程教學與文學理論有聯系嗎?其它文學類課程教師會使用相關理論分析文學文本嗎?你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賞析和評論文學作品嗎?你有閱讀其它文學理論著作的習慣嗎?你對中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論流派有初步的認識嗎?選出你比較熟悉的理論著作或作品(可多選)。選擇你比較熟悉的文學理論流派與觀點(可多選)。你現在還接觸文學理論教材和著作的原因是什么?文學文本解讀課程、文學批評課程與文學概論課有關聯嗎?文學文本解讀課程、文學批評課程能拓展你的文學理論知識嗎?你希望文學概論、文學文本解讀、文學批評三門課程的開設順序?你認為文學文本解讀課程和文學批評課程應以何形式開設?你認為文學概論應在幾年級開設?你認為文學理論系列課程對你的研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幫助嗎?你認為文學理論課程應注重哪幾個方面?你認為學習文學理論課程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六、調查數據分析
(一)本門課程開設總體是合適的,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理論素養的提升都很有幫助
本門課程在教學的年級、教學的內容以及教材的體例編排上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認同。雖然本門課程對大一學生來說稍有難度,有占42.1%的同學認為比較抽象難懂,但經過老師的系統講解與一年的學習后,能有所體悟。盡管大二的學生也認為文學理論學習最大的困難在于涉及理論流派多,知識龐雜(76.8%),并且太抽象(66.1%),但還是認可了目前的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文學概論——文學文本解讀——文學批評(117人,占69.6%)。大二的學生認為上文學理論課對二年級的學習產生了必要影響的比例達到了93%,而且對于指導大二學生學習其它漢語言文學課程認為有幫助的為91.2%(其中認為很有幫助的達到了24.6%),認為文學理論系列課程對學生的研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幫助的達到了90.9%,而且100%的同學認為文學理論課程與其它文學類課程教學有聯系,有利于促進他們加深對其他課程的學習理解。學習本課程以后,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賞析和評論文學作品的比例達到了86%;也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其他文學理論著作(73.2%);形成對中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論流派的初步認識(89.3%)。
(二)教材的選擇與安排很合理,認可度很高
對大一學生而言,要想準確表達出對文學理論課程的感受可能稍顯困難,畢竟文學理論屬于較為枯燥艱深的課程。所以對教材的評價方面,接近50%的同學表示不好評價;但對于教材的體例安排認為還是合理的總計達到76.9%;認為教材的系統性也比較合理的占到了90%;相對而言,在教材的創新性方面,學生認可度也較高,達到了69.2%,不過認為教材沒有創新性的比例也達到了30.8%。100%的學生對教材的嚴密性是認可的,90%的學生認為教材的思路也較為清晰,在教材的實用性這方面認可度也達到了90%。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與西方的權威理論保持協調,又要結合本民族的具體情況對文學的基本原理、概念進行適當的修正,構建中國特色的易于為學生接受的文學理論。
(三)在教學方法上還可以做一些改進和調整
學生比較喜歡教師就某一文學理論問題展開討論(87.5%),不太喜歡灌輸式地講授(12.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純理論的傳授,注意理論聯系實踐,將理論進行系統化梳理,在豐厚學生理論素養的同時,應當拓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一定要加強師生互動,對文學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專業術語,如文學四要素、陌生化、現代主義、文學創造的主客體、靈感、意象、意境等可以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師在系統傳授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避免艱澀難懂的為理論說理論,沒有任何文本分析說明,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果。
1.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在新生中有87.5%的同學希望老師能夠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教師結合多媒體如U盤、音帶,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進行教學,既方便了學生記課堂筆記,也有助于實現文學理論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避免了枯燥感。當然,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外在的視角效果應該與教師的分析論證相結合。
2.師生互動與問題探討。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問題,請學生收集資料進行嘗試講解,教師適當輔導,兩者總體比例達到76.9%。這方面可以讓學生嘗試結合閱讀過的文本分析話語蘊藉;可以結合名家名篇分析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及其現代主義等文學流派;或結合地域特征分析文學風格的民族化與南北不同。教師作總結時,適宜對學生的觀點多加鼓勵,同時能夠將相關的文學與史學知識介紹給學生。另外,可以開辟網上交流平臺,給學生提供學后服務,方便師生交流教學方法,深化教學效果。
3.作業布置。有兩項比例較高,最高的依然是問題討論,占42.5%;而傳統的圍繞課后習題來做作業排在第二位,也占到了22.5%。結合學生對文學理論課程應注重的主要方面,教師布置作業,要注意與知識的實際運用相結合(150人,占87.7%),或者能夠拓展他們的理論思辨能力(120人,占70.2%)。
4.理論分析應該分門別類的進行詳略處理。對學生比較熟悉、興趣相對較濃的文論著作、文論觀點與文學流派,教師適宜多花些課時講解,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85.7%)、劉勰的《文心雕龍》(78.6%)、詩言志(51.8%)、英美新批評(50.0%)等;而對學生相對不太了解的西方相關文論著作則主要做好講解普及工作,如維柯的《新科學》(0.0%)、漢斯·羅伯特·姚斯的《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0.0%)、康德《判斷力批判》(5.4%)和弗洛伊德的《創作家與白日夢》(8.9%)。
5.將教師重點推薦閱讀書目與學生的個人興趣相結合。有97.5%的同學希望老師能夠推薦相關的文學理論書目,而老師也明確推薦過相關的閱讀材料的也達到了97.5%。按照人類思維的接受方式,建議由淺入深、有具體到抽象來推薦閱讀書目,結合文學院的“百篇經典閱讀”,詩歌方面推薦以傳統的唐詩宋詞為主,輔助推薦唐圭璋與錢鐘書的研究文本;散文方面可以突出以鄉土情結為主的文本(如韓少功的《山南水北》),輔助推薦陳劍暉的理論著作《中國現代散文的詩學建構》……
篇10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在小學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如何建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如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更為有效,就成為非常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為了全面了解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狀況,我們進行此問卷調查。
二、調查內容
1、學生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條目進行:
(1)你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對你或對同學的學習和自信心有激勵嗎?
(2)你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怎樣?
(3)當老師頻繁夸你和其他同學“你真棒”、“你真聰明”時,你的感覺怎樣?
(4)當老師宣布完成某項任務后有小獎品時,你會怎么做?
(5)當你課堂上獲得老師獎勵的“小紅星”“小紅旗”等小獎品時,你的心情怎樣?
(6)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簡單問題,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老師們一般怎樣處置?
(7)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錯誤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8)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正確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9)課堂上,當大家遇到共同的難題時,老師們采取的方法經常是什么?
(10)對你的答問或練習的評價你想用哪種方式?
(11)學月測試后,你希望老師公布每人的分數嗎?
(12)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必須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知識體系,老師們經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2、教師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條目進行:
(1)課堂上,對于表揚語如“你真棒”“你真聰明”使用情況如何?
(2)課堂上,對于表揚物品如“小紅星”、“小紅旗”等的使用情況如何?
(3)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你怎樣處理?
(4)對學生答問不夠準確時,你怎樣處理?
(5)當課堂上學生不專心時,你常用的辦法是什么?
(6)當學生因為上課不專心而導致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7)當學生回答正確你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8)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9)課堂上發現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時,你怎么處理?
(10)課堂練習中對學生做題后的情況評價?
(11)學月測試后,你如何評講試卷?
(12)學月測試后,你給學生念分數嗎?
(1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你經常采用那種方式?
(14)你對課堂教學評價有什么建議?
三、調查時間、范圍、對象
從20XX年4月中旬開始到5月上旬,調查了響水實小三、四年級共80名學生和全校20名教師。
調查的重點是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情況。
四、調查方法
學生教師問卷法,分不同年級、班次,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生及一至六年級部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五、調查結果
對80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其統計結果如下:
1、你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對你或對同學的學習和自信心有激勵嗎?
A、很有激勵 (45人)
B、激勵較大 (26人)
C、一般 (9人)
D、沒有激勵
2、你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怎樣?
A、很大 (45人)
B、較大 (22人)
C、一般 (13人)
D、沒有興趣
3、當老師頻繁夸你和其他同學“你真棒”、“你真聰明”時,你的感覺如何?
A、高興、興奮 (64人)
B、習以為常,沒有特別反應 (16人)
C、覺得不真實 (2人)
4、當老師宣布完成某項任務后有小獎品時,你的做法?
A、很想得到,并努力想辦法完成任務 (72人)
B、想得到,但想不出辦法 (6人)
C、沒有興趣,懶得去想 (2人)
5、當你課堂上獲得老師獎勵的“小紅星”“小紅旗”等小獎品時,你的心情?
A、高興、興奮 (60人)
B、一般 (15人)
C、不屑一顧,因為太容易得到了 (5人)
6、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簡單問題,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老師們一般怎樣處置?
A.鼓勵 (67人)
B.諷刺 (1人)
C.置之不理 (8人)
D.罰站 (4人)
7、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錯誤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A、給你明確指出 (21人)
B、給你提示,再思考并回答 (53人)
C、另外請同學回答 (6人)
D、老師給出答案
8、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正確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A、簡單肯定 (15人)
B、肯定并表揚 (9人)
C、表揚并指出努力方向 (56人)
9、課堂上,當大家遇到共同的難題時,老師們采取的方法經常是什么?
A.讓學生獨立思考 (5人)
B.讓同學們共同討論 (68人)
C.老師直接講解 (6人)
D、老師經常會認為超出范圍,置之不理(1人)
10、對你的答問或練習的評價你想用哪種方式?
A、老師評價 (13人)
B、學生評價 (5人)
C、老師和學生共同評價 (44人)
D、自己評價 (4人)
E、靈活選用 (14人)
11、學月測試后,你希望老師公布每人的分數嗎?
A、A、(45人) B、 (7人)
C、說說整體情況,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數段的人數 (28人)
12、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必須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知識體系,老師們經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A、自己講 (7人)
B、讓學生講 (9人)
C、學生講老師修正 (27人)
D、從知識的結構、思維的方法和練習的類型中指導學生進行總結 (37人)
對20名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其統計結果如下:
1、課堂上,對于表揚語如:“你真棒”“你真聰明”使用情況怎樣?
①經常 (4) ② 偶爾 (14) ③不使用(2)
2、課堂上,對于表揚物品如:小紅星、小紅旗,等的使用情況如何?
①經常 ② 偶爾 (10) ③ 沒使用過 (10)
3、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你怎樣處理?
①直接否定 (1) ② 委婉提出 (6) ③ 給予提示(13)
4、對學生答問不夠準確時,你怎樣處理?
①直接另請學生回答,相互補充,使其完整(6)②老師直接給出答案
③老師適當提示,給予思考時間再回答(4) ④根據具體情況,幾種靈活選用(10)
5、當課堂上學生不專心時,你常用的辦法是什么?
①直接批評指出 (2) ② 讓其答問題 (5) ③兩種都用(13)
6、當學生因為上課不專心而導致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①諷刺挖苦 ②適度批評(6)
③請他人回答,讓其從中領會此題的意思 ( 11) ④ 幾種都用過(3)
7、當學生回答正確你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①大肆表揚 ②簡單肯定 (5) ③根據具體情況而定(15)
8、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①專著地看并聽取學生的回答 (7) ② 專著地聽但眼睛巡視全體學生(10) ③聽的同時去關注調皮學生(3)
9、課堂上發現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時你怎么處理?
①當場批評,不予理睬 ② 當場批評,讓其課后補上 (6)
③ 不聞不問,不作任何處理 (2) ④因情況而定(12)
10、課堂練習中對學生做題后的情況評價?
①只肯定全對的 ②全面了解做題情況,并適度評價(7)
③根據學生實際好、中、差做不同評價(12)(注:1人作答)
11、學月測試后,你如何評講試卷?
①先評講錯誤較多的題,在分發試卷,學生各自改錯 (5)
②先發試卷,再逐一評講,錯誤較多的重點講 (1)
③先發試卷,選其中錯誤率高的講,學生再選擇獨立或合作改錯 (7) ④ 幾種都用(7)
12、學月測試后,你給學生念分數嗎?
①不念 (5) ②要念 (3) ③ 只說各分數段的人數包括最高分、最低分(12)
1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你經常采用那種方式?
①師評 (1) ② 師生評 (3) ③ 生生互評 ④生自評 ⑤幾種都用(16)
14、你對課堂評價有什么建議?(7人作答)
六、結果分析及其對策
1、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66.3%的學生希望教師給以提示,再思考并回答,但教師中僅僅只有20%的人會采用這個辦法。當然課堂時間有限,所以30%的教師采用另請他人的辦法,50%的教師則靈活選用方法
2、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70%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時也希望老師給自己指出努力方向。但教師中20%的人只是給以簡單肯定,50%的教師選擇因情況而定。
3、課堂上偶爾使用小獎品的教師占50%,沒使用過的占50%,而學生中90%的人都想得到老師的獎勵并為之努力,75%的學生表示得到小獎品會非常高興。
4、對于評價方式,學生中55%的人希望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而教師中5%的人則只采用教師評價,15%的人采用師生共同評價,80%的人表示采用多種方式評價。當然,根據具體情況選用評價方式是必要的,但盡量讓學生參與評價。
5、學月測試后,25%的教師都不念學生的分數,60%的教師會說說全班考試的整體情況,包括平均分,各分數段的人數,最高分、最低分等,15%的教師會念分數。而調查學生的結果卻出乎意料,56.3%的學生都希望念分數,35%的學生希望只說整體情況。根據出現的這一情況,我們三位實驗教師又特地組織了30位程度不一的學生進行座談,他們的想法是想知道各個同學的分數,尤其是自己平常對比的人的分數,考差了就更加努力,考好了就更有信心。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同時又不違背素質教育的要求,每次測試后,除了介紹基本情況外,高分數的人念一念,有進步的念一念,我們認為也是可以的。
6、對于單元小結,學生中33.8%的人希望學生講老師修正,46.3%的人希望從知識的結構、思維的方法和練習的類型中指導學生進行總結。而我們很多教師基本不做這項工作?,F在的新教材很注重這項工作,每一單元的整理復習都要求教師先帶領學生整理本單元的內容,然后在各類練習中再指導學生總結。我們教師應認真做好這項工作,這既遵照教材的編排意圖,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7、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很有激勵的學生占56.3%,在課堂中感覺學習興趣很大的也只占56.3%。從這一數據看出,教師對學生的激勵不夠,課堂中只考慮授課內容是否能按時完成,并未更多的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發展出發來實施教學。
(二)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擬以下對策:
1、評價要有針對性、技巧性、風格性 。
評價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的回答、表現、行為不能給予籠統的評價;評價要有技巧性,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完全不一樣;評價要有風格性,評價來源于學生,要高于學生,語言要幽默精美、簡短利落,學生就樂于接受。簡短的評價語不僅是老師和學生的的心靈交流,也是老師文化底蘊的體現,更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展示。
2、評價形式要具有多樣性 。
既然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向上的熱情,那在形式上一定不能簡單化。多樣的形式具有新鮮感,比如夸張的表情、不同的語調、肢體語言、親昵的動作、小小的獎品、一面紅旗……,都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真誠的心,讓孩子在你的賞識的眼光中發揮他潛在的能力,課堂上的很多的超常發揮可能就是這樣生成的。
3、評價要具有肯定性,并力求發展性。
其實課堂中的評價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樣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兩可,否則這樣的評價孩子不知道該怎么取舍。對表現特佳的學生,教師的評價要充滿激情,大加贊賞,使學生收獲驚喜,不應吝嗇贊揚之詞。對表現一般的學生評價語要具體、合理,不能太過模糊。對表現欠佳的學生評價以啟發為主,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不可操之過急。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盡量多鼓勵,少批評。肯定優點就是放大優點,讓缺點自動萎縮。每個人都有自身價值的追求,而外在因素的肯定更會帶給他無窮的力量,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應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他們的后續學習提供動力。尤其面對班級中的“落后群體”,教師更應在他們的課堂表現中捕捉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以樹立其學習自信心,讓他們得到持續發展。
4、關注課前評價,注重 課堂評價,重視課后評價。
通過課前評價,教師能在課上避輕就重,將功夫花在刀刃上,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作用。同時,在課前評價的基礎上,教師能制定出相應的評價標準,并進行評價手段的預設。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評價質量的主陣地。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監控學生的進步,即:可以評價學生朝預期的教學目標邁進的情況,并據此相應的調整自己的教學。貫穿于課堂教學的評價應圍繞“知識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展開,應注重過程性評價?,F代課堂教學應面向每一個兒童,對每一個兒童的生存與發展都有益。因此在實施評價時,不同類型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如在數學練習課上,常會出現不和諧的一幕:當大家都在“埋頭苦干”時,幾個特優秀的已無所事事;當大家都已抬頭聽講時,幾個學困生卻還在“埋頭苦干”。如何平衡這兩類極端的同學,讓大家的學習效益發揮到極致呢?這就在于評價標準的制定了,如對于特優秀的學生,可要求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題目;對于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可只要求他們完成基礎題。這樣,每位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