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體育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00:4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體育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區體育文化論文

篇1

1.1體育文化

對于體育文化的概念,理論界既有共識,也有分歧。馬岳良(2004年)認為體育文化是以身體為媒介,把滿足人類需求的身體活動進行加工、組織和秩序化,形成獲得社會承認且具有獨立意義和價值的文化,是滲透到人所創造出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種特殊的人體活動文化,具體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思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體育市場開發、體育運行規律、體育物質條件等。王振濤、單清華、周毅(2007年)結合物質層、意識形態層和哲學思想層的三層次文化構成理論,認為完整的體育文化也應包含這三個層面內容,具體為:第一層(物質層),為各種體育活動場地等硬件設施;第二層是體育的科學原理、鍛煉知識、組織形式、制度等;第三層次則是哲學思想層次,諸如生命觀、健康觀、壽命觀、健美觀、倫理觀等。孫娟、付常兵(2009年)認為體育文化是廣義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切體育實踐中展現出來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是人們為謀求身心健康發展,通過競技性、娛樂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體形態變化和動作技能所表現出來的具有運動屬性的文化,包括體育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等。結合相關學者對體育文化的定義,不難發現理論界對體育文化雖然在內涵表述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基本上存在一個共識,即認為體育文化是體育物質文化、體育精神文化和體育制度文化的綜合體,這三者均是體育文化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筆者對此表示認同,因為文化不是孤立的要素組成,需要物質基礎支撐、精神內核彰顯以及來自制度的規范約束,體育文化同樣也不例外。

1.2體育文化的功能

筆者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歸納,認為體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聚焦于兩個方面:一是體育文化有助于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而且參與體育文化逐漸成為國民提高個人生活質量的一種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娛樂享受功能,這一點幾乎是目前理論界的共識,可以說是體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二是體育文化具有感召功能,有助于凝聚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人心,能夠推動形成共識從而提升國家和民族的團結力。有學者認為,體育文化還具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塑造公眾形象、推動社會進步等功能,其實,筆者認為這些功能依舊是體育文化基本功能和感召功能的延伸。事實上,體育文化還具有強大的社會管理功能,即政府及社會可以借助體育文化來協調社會人際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引導健康、友愛、積極向上的社會道德風尚,從而促進社會關系的和諧,而體育文化的社會管理功能迄今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并被充分運用,也未被理論界進行系統性的抽象總結,需要對此予以挖掘并深入研究,進一步豐富體育文化的功能內涵。

2社區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及體育文化契合分析

2.1社區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分析

社區是指固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社會成員以居住環境為主體,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范的行政區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社區是城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可以說,社區是城鎮構成的最小組成單元。而社區管理通常是指一定的社區內部各種機構、團體或組織,為了維持社區的正常秩序,促進社區的發展繁榮,滿足社區居民物質和文化活動等特定需要而進行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動。結合我國現行法律以及理論界對社區和社區管理內涵的定位,不難發現社區在管理上具有自治性,但是,筆者認為社區也是政府的行政區域,不能脫離政府的行政領導,否則僅依靠社區的自我管理會出現管理“失靈”。事實上,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法律定位,導致我國在對社區管理上出現管理責任不清晰、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大、社會參與動力不足等問題。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在不斷加快,據統計,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3.73%,城鎮社區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多。一方面從社區群眾對其生活環境訴求來看,滿足社區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的硬件設施條件一般都會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視而被解決,但受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法律定位,社區群眾的文化訴求卻未能得到較好的滿足,即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相對不足。另一方面,從政府相關部門對其行政權力職責履行來看,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社區居民進行嚴格管理,如國家計劃生育等政策在社區的執行,可依然受社區自我服務的法律定位,政府對社區管理的行政指導相對不足,尤其是在借助非剛性行政指令的政策制定及指導上較為欠缺,導致對社區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社區文化嚴重缺位就是體現,社區居民之間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加上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關系不夠融洽;社區居委會社區管理職能的履行缺乏居民的積極支持,使得一些政策難以推行實施;甚至由于缺乏正確的社區文化引導,“黃、賭、毒”等不良社會風氣在一些社區滋生蔓延,給社會和諧帶來了諸多隱患。

2.2體育文化功能與社區管理的契合分析

以文化為載體,加大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力度既是滿足城鎮社區居民對文化生活訴求的需要,也是社區管理方式的創新。而體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體系構成的一部分,相比較其他文化,在社區管理中具有較多的功能優勢,可以與社區管理形成有效的契合。首先,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講。馬斯洛認為人有五個層次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隨著社區居民物質生活的日益滿足,一方面他們逐漸有著強烈的文化生活需要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而體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娛樂享受和自我發展功能,可以較好地滿足社區居民較之物質生活更高層次需求;另一方面,社區居民還存在社交需要以獲得社會尊重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而社交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這就涉及到不同文化程度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融合問題,在融合過程中,體育文化具有較強的優勢,可以迅速架起溝通的橋梁,教育背景、能力稟賦、地域差異等內外部因素均不會成為體育文化在社區居民間的溝通障礙,因此,體育文化交流既是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是促進社區居民溝通的有效途徑。其次,從社區居民對不同文化參與的主動性和被動性程度來比較。不可否認,政府越來越重視在社區管理中充分依托文化載體來實現有效管理的目的,為此加大了對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力度,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進社區活動,但是,面對以政府為主導,通過行政指令性條款推行的模式,或者商業機構以營利為目的,功利性明顯的商業化推廣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不僅社區居民的主動參與程度不高,甚至還會引起社區居民的強烈反感進而產生抵觸心理。而體育文化具有不可比擬的吸引優勢,社區居民基于提升自身身心健康素質等因素的考慮,會積極參與其中,政府如果加大社區體育文化建設力度,通過體育文化來輔助社區管理,可以為社區居民的主動參與提供平臺,提高社區管理的效率。再次,從體育文化社會管理功能的作用形式來考量。體育文化相比較政府行政指令、剛性的政策規制等社會管理形式,可通過柔性影響來達到社會管理的效果,這與我國社區管理工作的特點也有著較強的契合性。如前所述,按照我國現行相關法律規定,社區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自治組織,如果社區管理部門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在社區定期規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符合社區居民文化訴求的文體活動,并輔之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等精神文化主題教育,以此來宣傳黨的政策方針,社區居民更容易接受和貫徹執行。通過參與社區體育文化,社區居民之間的一些利益問題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

3對體育文化在社區管理中功能發揮的政策建議

結合前文對體育文化的概念界定和體育文化功能內涵的闡述以及體育文化與社區管理的契合分析,筆者認為要充分發揮體育文化在社區管理中的社會管理功能,必須重視社區體育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設力度,要形成“三位一體”的強化機制,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3.1加大社區體育文化的物質資源供給

健全的體育文化物質資源包括體育場所硬件設施、體育硬件配套環境、體育活動用品等,這些是體育文化在社區管理中社會管理功能得以發揮的前提,而當前政府對社區的體育文化物質資源投入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政策支持缺位、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即使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也沒有建立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使得體育文化缺乏必要的物質條件支撐,從而嚴重制約了體育文化社會管理功能的實效。同時,社區體育文化基礎設施等物質資源呈現典型的公共品特性,具有明顯的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特點,使得私人市場由于無法解決“搭便車”問題缺乏供給的動力,因此,政府要承擔起社區體育文化物質資源供給的主要責任。在《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拓展投資渠道”,這就要求政府要站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高度,重視社區體育文化的物質資源投入,并建立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確保體育文化物質資源能夠長期有效運轉。此外,基于政府財力的限制,也應積極吸引個人、企業和社會的主動捐贈,為社區體育文化物質資源建設開辟多元化的投資渠道。

3.2加強社區體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設

在社區體育文化物質資源建立健全后,需要以此為載體開展豐富的體育文化活動,發揮出體育文化提高社區居民身心素質、娛樂享受等基本功能,同時,要依托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向社區居民傳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以契合政府的社會管理,引導社區居民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觀念、心理傾向和價值取向,發揮出其社會管理功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妥善處理好體育文化的基本功能和社會管理功能的關系,基本功能是社會管理功能的前提,忽視體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一味追求其社會管理功能只會事與愿違,因為基本功能是社會管理功能得以實現的媒介,因此,社區管理部門要以“為居民服務,為社區服務”為宗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社區群眾喜聞樂見,有益于提高居民身心素質的文體活動。在文體活動開展過程中,積極運用各種有效形式和方法,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黨的基本路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法制等教育活動,實現體育文化社會管理功能發揮的目的。

3.3科學設計社區體育文化的管理制度

具備了一定的體育文化物質資源基礎,并以此為載體開展了傳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社區體育文化活動,有助于體育文化社會管理功能的發揮,但是,社區管理既是一項系統性的管理工程,也是政府及社區自身所面臨的日常性管理工作,要使體育文化社會管理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還需要加強社區體育制度文化的建設力度,通過健全、科學、長效的管理制度,規范社區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事實上,當前我國社區體育制度文化建設嚴重滯后,使得社區體育文化雜亂無章,不僅未能較好地保證體育文化基本功能的發揮,甚至對社區規范管理、社會和諧起到了負面效應,因此,相關管理部門要盡快出臺規范社區體育文化活動開展的各種法律和規章制度。一方面要規范社區體育文化活動開展的場所、時間、內容、形式,避免體育文化的無序開展影響社區居民的正常休息生活;另一方面,要通過規章制度確保社區體育文化活動能夠有效開展、長效開展,為社區居民參與體育文化提供可持續的制度保障。只有健全、科學、規范有序的體育制度文化作為保障,體育文化強大的社會管理功能才會得以體現,缺乏制度保障的體育文化也只能削弱理論界以及社會對體育文化社會管理功能的認識和重視。

4結語

篇2

關鍵詞:虛擬低碳社區 計劃行為理論

引言

隨著“低碳經濟”概念的興起,發展“低碳經濟”已開始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一種新經濟模式的興起必然引發了社會生產與消費方式的變革。然而對于“低碳消費”,消費者普遍認為將會犧牲和降低現有生活質量并造成個人生活不便,因而不愿意改變現有生活方式和習慣。面對與環境有關的消費中,這種類似于社會規范的消費模式限制了個人選擇余地(張浩,2012),并且成為阻礙低碳社會構建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環境心理學家Mohr提出了基于社區的社會營銷理論(community-based social marketing,簡稱CBSM),它是指出通過基于社區的團隊力量,加強個體之間的合作與監督,改變舊的行為方式與習慣,從而能夠有效促進個體踐行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歐美國家一直領導著世界的低碳運動,而在web2.0時代下隨著網絡新媒體等技術的發展,虛擬低碳社區逐漸形成,并且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其中。相關的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比大眾營銷(mass marketing)更為有效。本文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分析影響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因素,以便能夠深入了解消費者心理,為日后制定引導路徑提供思路。

虛擬低碳社區

(一)虛擬低碳社區定義

一直以來在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都是從改變個體行為的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近幾年許多歐洲國家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構建一個社區,將消費者聯合起來視為一個“組織”,運用營銷的思路來改變消費者行為。Moloney(2010)指出建立新的社會組織來形成新的社會規范,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以社區的形式來促進行為的改變更有效且可持續性強。低碳社區(low carbon community)提供了一種新的情景環境來解決促進低碳消費行為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從實踐來看,有四類典型的低碳社區:基于地理空間的低碳社區(urban community);基于企業、行業內部的低碳社區(sector community);基于共同興趣的低碳社區(interest community);以及利用網絡技術的虛擬的低碳社區(virtual community)。

虛擬社區是隨著Web2.0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互聯網上開始大量出現,并改變了社會的方方面面。Preece(2000)指出虛擬社區是由一群具有共同興趣、相同目的的人組成的,他們彼此默認一定形式的規則、方案、儀式和法律,他們的互動遵循這種規則,成員借助計算機系統支持他們之間的互動,從而促進歸屬感的形成。針對參與者對虛擬社區需求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以下五類社區:興趣型社區,如各類論壇;關系型社區,如人人網;幻想型社區,如網絡游戲平臺;交易型社區,如淘寶網;創作型社區,如新浪博客。而虛擬低碳社區(virtual low carbon community)正是基于虛擬社區平臺上的,一種具備相同興趣、相同社會經濟特征的團體或組織,個人通過參與團隊的方式彼此合作,旨在減少成員的生活方式的碳強度,最終目的是逐步形成整個社會可接受的一種低碳消費模式。

(二)虛擬低碳社區的發展

國外虛擬低碳社區中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是Carrotmob,一個虛擬性的組織,致力于通過聯合消費者個體的力量以促進二氧化碳減排,利用借助新媒體宣傳的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的方式,聯合個體消費者開展社區活動,以減輕個體在實現低碳消費過程中的無助感。這些多變的交流傳播方式的意義主要在于觀點的分享、成員招新、活動協調組織、經歷報道,以及各個活動間的互相鼓勵。目前國內虛擬低碳社區主要形式為豆瓣小組、認證微博、人人網公共主頁以及個別環保組織獨立運營的網站及論壇,其中濟溪環境交流網絡由一群年輕的中國環境保護志愿者于2004年12月創立,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活躍的青年環境組織交流平臺,組織主要結合在線平臺建設,與其他機構開展交流合作,打造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線下活動。通過與國內虛擬低碳社區管理者深入訪談發現,參與者對于該類社區參與度尚處于較低水平,參與者較多扮演瀏覽者和潛水者角色。大部分參與者主要進行信息瀏覽,較少進行回復與互動,信息分享與傳播不足。線上互動有限直接導致眾多線下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因而使得虛擬低碳社區無法有效將個體集中起來,無法從本質上起到改變行為的作用。而有必要分析影響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因素,以尋找激發消費者參與的策略,從而更好地開展虛擬社區運作。

影響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因素

Ajzen(1991)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基于“理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之上延伸拓展而提出的,被認為是行為領域研究的經典理論模型,廣泛用于分析和預測親環境行為、健康飲食、體育鍛煉等。

計劃行為理論TPB理論認為決定行為的最直接因素是執行行為的意向,而意向又由三個因素決定。首先是態度(attitude),指個人對某個行為贊成或反對的評價,包括認知評價以及情感評價。其次是主觀規范(subjective norms),指個人考慮是否執行某個行為過程中對他人及社會態度的感知。而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個人對執行某一行為難易程度的認識以及對自我行為控制能力的判斷,Ajzen發現人的行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處在控制之下。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便利條件(facility),反映了行為中需要的客觀資源的便利性,比如時間、金錢、基本設施等;另一個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個人對執行某一行為對自我能力的自信程度。該理論同樣可用于分析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行為,將影響行為的因素納入到TPB綜合模型中(見圖1),從而更系統的認識和分析參與行為。

(一)態度

整體來說消費者對“低碳”的態度將影響是否會參與虛擬低碳社區,態度越積極越有可能參與其中。而影響態度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兩個,分別是個人利益于社會利益(劉宇偉,2008)。根據已有文獻研究,個人利益可體現在參與虛擬低碳社區能夠帶來實際利益,包括消費者可獲取的信息、經濟利益、解決問題方法等;以及情感上利益,包括在虛擬社區中得到的分享與幫助的樂趣、社會價值感滿足等。而社會利益則是通過參與者自身相關知識水平范圍內感知到的低碳消費能夠為社會帶來的直接利益。認為利益越大,越能夠產生積極態度。

(二)主觀規范

影響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規范可以分為社區外的社會規范以及社區內的組織規范。社會規范是通過社會成員的交互演變而來,并通過技術、營銷和媒體等商業體系來強化的,最終形成一個社會的消費模式,可以稱之為“社會消費習慣”。因而目前社會普遍的消費習慣以及信息宣傳將影響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決策。而虛擬低碳社區是一個相對的組織,其內部成員之間也有內部規范,有效的內部規范能夠促進社區內成員的認可感,加強成員凝聚力,提高參與意愿。當成員具有歸屬感時,會愿意遵守社區內規范(徐小龍,2012)。

(二)知覺行為控制

在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行為中,對參與難易程度的判斷直接影響了消費者是否參與社區活動以及參與的程度。一方面體現在對虛擬低碳社區便利條件的感知上,Internet設備是否便利可及,虛擬低碳社區運行是否正常,界面是否友好,社區分享內容及資源是否容易理解且可靠都會影響消費者的參與。而便利條件作為外部因素并不必然引發行為,自我效能是對自我完成某種特定行為能力的判斷。當消費者關心環境問題,同時認為通過加入虛擬低碳社區能夠將自己與其他成員共同促進改變行為,將會更加積極投入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針對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消費者,還涉及到與社區成員間的線上線下合作,因而對社區成員和管理者的信任感也將影響消費者的參與,同時將有助于社區內的互動。

(四)個人習慣

此外,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個人日常習慣在親環境行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研究的發展與深入,發現習慣具有無意識的、自動的特點,同時是在特定情境-反應連接中建立的。實證研究發現把過去行為加入到計劃行為理論模型中時,過去行為加強了解釋度。因而消費者過去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行為習慣強度越強,參與程度越高,在行為意向到行為過程中起到調節作用。

結論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視角,影響消費者參與虛擬低碳社區的因素分別由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以及個人習慣。其中態度又受到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影響,主觀規范受社區外的社會規范影響以及社區內的組織規范影響,知覺行為控制受社區便利條件、自我效能以及信任感影響,最后個人習慣具有調節作用。由于虛擬低碳社區概念出現不久,本文分別根據已有對虛擬社區以及環境行為兩個領域的文獻進行梳理,構建了理論模型,相關的實證研究還有待于下一步進行。虛擬低碳社區是全面構建低碳社會的一個有益嘗試,從個體消費者角度轉向“組織”的角度,深入分析影響參與行為的因素能夠為制定干預行為的引導路徑提供思路(段文婷等,2008),希望能夠引起更多學者的興趣和關注。

參考文獻:

1.張浩.基于社區的低碳消費模式:國外的理論與實踐[J].消費經濟,2012.2

2.Moloney,Susie,Ralph E. Horne,and John Fien. "Transitioning to low carbon communities-from behaviour change to systemic change: Lessons from Australia."Energy Policy 38.12 (2010)

3.Heiskanen,Eva,et al. “Low-carbon 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individual behavioural change.”Energy Policy 38.12 (2010)

4.Preece, Jenny, Diane Maloney-Krichmar, and Chadia Abras. "History of emergence of online communities."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Sage(2003)

5.Jackson, Tim. "Motiva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 review of evidence on consumer behaviour and behavioural change. A repor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Network, Surrey: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5)

6.劉宇偉.計劃行為理論和中國消費者綠色消費行為[J].中國流通經濟,2008.8

7.徐小龍.消費者參與虛擬社區動機研究[J].商業研究,2012.7

篇3

關鍵詞:巢湖市,社區武術武術健身

 

1.前言

“社區”是指一定數量居民組成的,具有內在互動關系和文化維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體。它包括人口、地域、各種設施、管理機構、文化現象和社區意識等要素,是一個地域性的生活共同體。城市社區是以非農產業或二三產業為基礎的,規模較大、結構較復雜的社區。社區體育主要指人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內(相當于街道(鄉鎮)、居(村)委會轄區范圍),以轄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體,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情感為主要目的,就進就便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而我國的社區體育首先以“區域性單位橫向體育聯合體――街道社區體協”的形式出現。

伴隨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綜合國力的增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強身健體的意識越來越主導著城市居民的思想觀。而城市社區體育以其獨特體育健身功能和區域性社區文化吸引著城市廣大市民的參與,其組織形式多樣,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作為社區體育健身項目之一的中華武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根源和淵源的群眾根基,在社區體育健身項目中舉足輕重地位。怎樣使中華武術這一人們喜聞樂見的民族健身項目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發揮應有的功能,是一個值得社會廣泛重視和巫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本文對巢湖市城市居民參加武術健身活動現狀進行調查與研究,對弘揚武術精神、促進全民健身、建設社區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的指導意義。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界定為:巢湖市市區亞父街道辦事處、天河街道辦事處、鳳凰山街道辦事處、臥牛山街道辦事處所轄區范圍內社區居民開展武術健身活動。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對安徽省圖書館、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巢湖學院圖書館及網上數據資料庫等處進行搜集、鑒別,并整理了國內外有關社區體育、社會體育、社區武術方面的相關書籍和論文,以全面了解本領域的研究現狀,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礎。。

2.2.2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方法為個別發送法和當面訪問法 ,從2000年10月至12月實施 ,對抽樣體育活動點上參加健身的社區居民進行隨機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 600 份 ,回收 585 份 ,回收率為97.5% ,剔除10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575份 ,有效率為97.5%。

2.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3.0和EXCEL等應用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2.2.4 邏輯推理法

在研究過程中 ,采用類比、 歸納、 演繹、 綜合分析法 ,對所有收集資料進行邏輯分析。

3.巢湖市城市社區武術健身活動開展現狀分析

3 .1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活動的動機

調查顯示:參加過武術健身活動的有 216 人 ,占總人數的36 %;沒有參加過的有 384人 ,占總人數的64 %。巢湖市社區居民沒有參加過武術健身的人明顯多于參加過武術健身的人 ,這說明巢湖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的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的動機中,強身健體是絕大多數武術健身者的首要動機,占參加武術健身人數的86.3%;防身自衛占78.7,學習武術技術的占 67.7%;興趣愛好的占58.8%;為了增加社會交往而參加武術健身的占28.6%。

從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的動機來看:人們參加武術健身的動機呈多樣性,在這次調查中,為了強身健體而參加武術健身的居民占調查人數的86.3%,說明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已經認識到武術本身所具有的多樣性功能價值,看到了武術在健身強身、 治療疾病方面的獨特作用,尤其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對健康身體的追求,使得武術的健身特點有了更大更多的發揮空間。而為了防身自衛和學習技術分別占78.7%和67.6%,位居調查人數第二、第三,這正也迎合了現代社會部分特性的需求,現代社會還未達到正真的完善,社會還很復雜,因此,尋找一種自我防身的有效手段已成為不少人的愿望,而武術的技擊術恰恰能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這也促進了武術防身自衛功能的強化,成為人類或個體服務于某種特殊使命的重要手段。出于興趣愛好而參加武術健身的占參加武術健身人數的 58.8%,這部分居民可以說是武術愛好者,是參加武術健身相對穩定的群體,對武術的發展和在社會中的傳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為了增加社會交往而參加武術健身的占28.6%,這部分居民對構建和諧社區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應。

3 .2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活動項目

本次調查巢湖市城市居民參加武術健身項目內容:太極拳(械)、木蘭拳(扇)、

傳統套路項目、現代競技套路項目和搏斗項目。從調查結果來看,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鍛煉項目與居民的參與程度依次為:太極拳(械),占 86.4 %;木蘭拳(扇) ,占66.1 %;傳統套路武術項目 ,占 20.9 %;搏斗項目 ,占17.1 %;現代競技套路項目 ,占6.4%。社區居民參加武術鍛煉的最為主要內容是太極拳類 ,絕大部分參加武術健身者都參加了太極拳練習。。無論是在性別上還是在各個年齡階段上 ,太極拳的練習者都是最多的 ,且遠多于其他選項。太極拳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廣大群眾參與到武術健身中來 ,對武術的傳播和推廣功不可沒。

3 .3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活動場所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巢湖市社區居民參加武術健身活動首選場所主要是以范圍廣、 容納人數多的地方為主 ;如公園和廣場兩個地方進行鍛煉分別占94.8%和86.7% ,這與公園的獨特鍛煉環境有關。但巢湖市的公園和廣場數量有限 ,,因此,絕大多數健身者通常采用就近原則來選擇健身地點,利用單位場地、共體住宅小區、 自家庭院進行鍛煉。在這樣的環境里參加武術鍛煉,由于場地的簡陋和人數上的不足 ,導致缺乏一個良好武術健身氛圍 ,對居民們參加武術健身的熱情和意愿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4 結論

4.1調查顯示,不到半數的巢湖市城市社區居民喜歡武術,這表明武術在巢湖市城市社區要想較為廣泛開展,需加大宣傳力度。

4.2.人們參與武術健身的最直接的動機是:強身健體、增進健康。另外,學習技術、興趣愛好、增進交往等也是他們武術健身直接或間接動機。

4.3.武術健身項目不再停留在簡單的套路技術上,而是向更復雜、更高級的技術發展,健身內容多元化。

4.4政府加強對巢湖市市區公園、廣場及公共體育場所的建設,為居民健身提供良好的場所。

參考文獻:

【1】李瑞年.試論全民健身〔J〕.體育科學,1995,15(5):23。

【2】周沛.社區社會工作[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樊炳有.社區體育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篇4

關鍵詞 山西省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 社區體育服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全民健身計劃的逐步實行,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在余暇時間的分配上更多地傾向于體育健身活動。作為社區居民選擇科學、健康、積極向上、愉悅身心、減緩壓力的休閑娛樂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進一步促進社區體育的發長和實現體育系統“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本促進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理念,使我國朝著強國夢的目標不斷邁進。

一、研究目的

社會的進步不僅帶動了社區體育事業的發展,而且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現如今,社區作為全民健身的首要場所正在逐步壯大。本次調查為了進一步解決社區場地設施數量不足和高校體育資源閑置等問題,通過開發與設計調查工具,評述服務現狀,界定具體研究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為學校與社區體育的發展夯實基礎。

二、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是山西省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參與社區體育服務的近況。在山西省內選取4個地級市(大同市、太原市、晉中市、臨汾市)和5所高校(大同大學、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晉中學院、山西師范大學)對其進行調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學校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查閱相關文獻,閱讀相關論文若干并進行收集整理,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顯示參考和理論依據。

(二)調查法

對山西省內4個地級市社區居民與5所高校的體育專業學生服務社區體育現狀進行實地調研。

(三)訪談法

對社區領導、居民代表和高校專家分別進行訪談。

四、研究結果

(一)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服務社區現狀

作為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平時訓練學習任務繁重,在校期間多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活動大多安排在周末自發組織進行且學生介入體育活動的種類受個人愛好、本身技能、場館設施和周邊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當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為社區體育提供服務缺口較大,服務經歷少、內容單一且時間短。但就服務社區態度來看,社區體育基礎良好,學生積極性較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外不斷提高學生專業素質,通過高校組織學生的參與可對社區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實施社區與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有機結合

高校與社區共同組織文化活動多選用一些群眾參與度高,消費低、場地設施運用較少的項目,比如長跑比賽、集體表演等。選用活動地點上多以社區公共場所為主,不但可以滿足居民離家近的需求,且為高校更好地宣傳學校體育工作提供幫助。但在調查中發現,一方面各高校組織活動使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體育文化素質、發展溝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許多問題,如高校體育場館設施開放不夠、體育專業學生積極性和專業素質不高等,這就要求各高校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還應與社區體育建立密切聯系,為順應轉變實時做出調整。

(三)影響高校學生服務社區體育的因素

高校專業設置、學生的培訓、管理模式和與社區的聯系情況是影響服務的主要因素。在調查過程中,一部分學生認為學校不重視社區體育服務,課程安排緊張,空閑時間零散導致參與社區體育服務較少,還有學生認為自身經驗欠缺,專業素質與能力較低,未接受過專業培訓,難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以上這些因素在服務社區體育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就要求各高校應及時建立健全社區服務體制,制定合理的經營方式,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五、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高校學生服務近況

高校體育各專業學生人數多且較為均衡;在服務社區前都進行過專業培訓,絕大多數都扮演著培訓者的角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多愿意選擇在學校體育館或者居住的小區內進行,參與服務范圍受到限制。

2.山西省社區體育近況

場地設施不足、活動內容單一、指導員數量少等因素都存在于體育發展過程中,居民渴望通過專業指導進行科學鍛煉,不再單純的局限于簡單的走、跑、球類項目等,通過開展多樣的活動來增強體質。

3.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服務社區體育近況

高校擁有豐富的場地、人才、信息等體育資源優勢,但高校學生學業緊張、空閑時間零散,為社區提供服務經歷少且時間短,在參與社區體育服務過程中受專業限制較大,高校應與社區體育建立密切聯系,為實現自身價值做出適當調整。

(二)對策

1.加強隊伍建設

高校應不斷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制度,鼓勵更多學生加入到指導的隊伍中來,尤其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增加相應課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社區體育,以便更好的發揮高校人才優勢。

2.豐富社區活動內容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應增強意識,提高服務水平,不僅僅局限于簡單易行,普遍度高的體育項目,還可以對于一些居民喜愛程度高的項目進行拓展。為社區居民進行多方面指導。

3.加大合理資源開放力度

體育資源的欠缺影響其發展。而高校具有獨一無二的場地設施資源,應及時建立一系列場地設施開放的規章制度,提高場地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

4.對學生及時進行培訓與管理

學生經驗欠缺,專業素質不高,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效結合,在組織進行服務前應對培訓者有針對性進行崗前技能培訓,以期達到實時監測。

5.加強社區體育服務的宣傳

高校學生在服務過程中仍出現許多問題,有關部門應給予高度重視。各高校應加大宣揚力度,務必讓參與者都領會社區體育服務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思想上正視,行動上共同,并對在服務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集體進行表彰和嘉獎。

參考文獻:

篇5

論文摘要:隨著大學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大學體育俱樂部已成為大學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不斷推進,社區體育已成為我國全民健身的最佳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大學生體育俱樂部的作用,使其走進社區,形成大學生體育俱樂部與社區體育的互動,從而達到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作用。

1.體育俱樂部產生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變革和人才培養的需要,高校體育教學思想和觀念不斷地更新和發展,拓寬了它的健身、娛樂、競技、社會等多方面的功能。2005年教育部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實現以學生為本的自主選擇教師、選擇項目、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教學形式,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至少掌握兩項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很多高校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開發了多種體育課程模式,最終體育教學俱樂部成為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統一模式,它將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以俱樂部的方式組織起來,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激發了學生自主開展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2.高校現有體育俱樂部的特點

2.1課內外一體化

高校體育俱樂部把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運動訓練四者有機地融為一體,跨越了原有體育課的局限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熱愛、自覺地參與健身運動的良好習慣。

2.2多樣性

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開設一定數量的體育俱樂部,學生選擇運動項目的空間很大,有利于發揮學生的體育特長,也滿足了大學生會員不同性別和不同愛好的需要,充分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也體現了俱樂部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2.3民主性

大學生體育俱樂部是向所有大學生敞開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體育活動的時間和頻度,不分年級、性別、民族、學科專業,只要遵守大學生體育俱樂部的章程均可參加,會員的民主權利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在俱樂部任職與否,都要根據自愿原則,俱樂部的領導由會員民主選舉產生,領導和會員之間是平等的會員關系。

2.4體育俱樂部的組織機構

每個單項體育俱樂部由專業的體育教師為指導老師,由學生擔任俱樂部主席、技術、宣傳、競賽、外聯部長。主席具體主持單項俱樂部的各項工作,貫徹指導老師意圖,協調各部長之間的關系;技術部長負責課外技術輔導工作;宣傳部長負責通過多種途徑對本俱樂部進行宣傳報道;競賽部長負責俱樂部的競賽組織工作,并有計劃培養裁判隊伍,為各類比賽的組織順利進行打下基礎;外聯部長負責協調與外界的關系,即開展對外交流工作,為俱樂部尋找贊助。

3.社區體育的形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在物質文化得到充分滿足的基礎上,對精神文化追求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而社區體育就是群眾精神文化追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體育是指以社區為區域范圍,以轄區內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社區成員為主體,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要、增進社區感情為主要目的,就近就地開展的區域性體育。它的功能是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穩定社區的生活秩序,豐富社區的余暇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以防止人際關系的淡漠化,這是我國目前最佳的社區體育組織形式。

4.社區體育發展的局限性

4.1資源的有限性

社區體育輔導員很少,大部分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學習但有一技之長或從社會待業人員中競聘而來,他們所缺乏的是科學鍛煉的知識和正確的指導方法。他們可能是一個好的組織者,但不是一個合格的體育鍛煉指導者,難以保證他們的社會體育觀念、知識和方法能夠適應時展的新要求,并能給予社區成員很好的指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遠遠不能滿足社區體育對人才的需求。另外,大部分社區有一些體育設施,但總體而言,體育設施還不夠完整,社區與社區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還不能滿足社區成員的需要。轉貼于

4.2領導重視不夠

雖然我國推行全民健身運動已有些年度,國家和地方政府也花了一定的財力和物力,但大部分地區的領導還不夠重視,相對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和日夜增長群眾需求來看,社區體育的投入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5.大學體育俱樂部與社區體育的有機結合途徑

由于社區體育的局限性和高校體育俱樂部制的特點,促使高校體育必須與社會體育相結合,走共同發展之路,社區需要高校為他們提供指導人才,高校體育俱樂部需要社區為他們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學生參與社會體育實踐的機會,學生也希望把自己在校掌握的健身技能和科學的鍛煉方法在社會實踐中加以運用,培養自己的志愿者行為與意識,為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做貢獻。

5.1高校俱樂部與就近社區合作,社區主要負責提供場地、設施及維護,并利用其工作便利進行一些宣傳。高校體育俱樂部主要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健身咨詢服務以及俱樂部的運行。

5.2選擇相對優秀的大學生,參加到社區體育指導活動中來。在體育俱樂部內舉行選拔比賽,選出一批優秀的成員,由指導老師進行專門培訓,使其掌握與科學健身有關的一些原理知識,并能獨立運用這些知識,成為進入社區指導活動的專業人員,同時,這對其他成員也是一種間接的激勵。

5.3高校要加大體育健身知識的培訓,要從各體育俱樂部中抽出一些會員,進行各項運動的相關健身知識的培訓,組成一個咨詢組,為社區成員提供健身指導,并能開出健身娛樂運動處方,為社區成員健身指明方向,以達到最佳效果。

5.4大學生體育俱樂部進入社區指導后,要有足夠的人數,帶隊老師要對學生在社區的實踐情況進行監控,并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對開展各項工作表現出色的學生會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6.總結

通過高校體育俱樂部步入社區的途徑,使高校和社區體育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也會對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與落實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深信俱樂部制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是實現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盧元鎮.社會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子長縣 社區體育 發展現狀

1 概述

社區體育是社區文化和社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社區體育的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制度是否優越和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深入持久地開展社區體育實踐,必然對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產生積極的現實作用和深遠影響,概括來說社區體區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直接作用。

1.1 滿足社區人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要

社區體育以其獨特的活動方式,不斷滿足社區群眾的體育健身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社區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在提高社區群眾的生命質量方面起重要作用。

1.2 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社區體育增強人們的體質,加深了社區群眾的友誼,增進彼此的了解,擴大了人們的情感交流,凝聚了社區群眾的向心力,建立了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創建了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在子長縣廣場、欒家坪鄉、瓦窯堡鎮、馮家屯鄉等幾個鄉鎮的公共場所隨機選取了400名居民為調查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在延安大學圖書館查閱文獻,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了解當前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現狀,收集全國社區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先進經驗,為全文章提供依據。

2.2.2 問卷調查法

發放問卷400分,男性232人,女性168人,回收389份,回收率97.3%。

2.2.3 數理統計法

把調查問卷的數據資料運用計算機Excel軟件進行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對被調查者對體育鍛煉認識與實施的調查

通過表1可以看出,在子長縣廣場、欒家坪鄉、瓦窯堡鎮、馮家屯鄉等幾個鄉鎮的廣場的調查,對子長縣389名被調查者有315人能夠認識到有必要進行體育鍛煉,占80.1%,而被調查的74個卻認為沒必要進行體育鍛煉,占19.0%,原因是工作讓他們已經很累了,通過以上數據顯示人們還是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必要性,但是真正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有104人占被調查者的26.7%,沒有鍛煉的人有285人,占被調查者的73.2%,由此可見人們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

3.2 對被調查者性別與年齡的調查分析

3.2.1 對被調查者的性別比例的分析

在表2中可以看出,在被調查者中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里,男性人數多于女性,分別有232和168人,占被調查者的58%和42%,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子長縣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的性別比例相差很大。

3.2.2 對被調查者年齡的分析

通過表2中關于年齡結構的數據可以看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中,占比例最大的是55以上歲數,青年段的人群,有138人占被調查者的34.5%,其次40-55的中老年段的人群,有113人占被調查者的29.0%,剩下的依次是16-25歲的青年人,25-40歲的中年人和16歲以下的少年,分別有53人、49人39人占被調查的13.6%、12.6%、10.6%,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子長縣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呈老齡化的趨勢。

3.3 被調查者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和時間的調查

3.3.1 對被調查者參加體育鍛煉次數的分析

在表3中可以看出,在子長縣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里每周3次以上體育鍛煉的有130人,占被調查者的32.5%,每周1-3次體育鍛煉的184人,占46%,每季參加1-3次體育鍛煉的人有15人,占3.8%,從數據可以看出,子長縣大部分體育鍛煉者能夠堅持鍛煉,但是還有部分人不能堅持進行體育鍛煉。

3.3.2 對被調查者每次參加體育鍛煉時間分析

通過表4我們可以看出,參加體育鍛煉時間為30分鐘以下的人最多,有160人,占被調查者的41.1%,其次是30分鐘到1小時時間段的人有159人,占47.3%,選擇在1個小時以上的人只有70個,占被調查的17.9%,根據我國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每周身體活動頻率3次以上,每周活動時間30分鐘以上,可觀運動強度中等以上為標準。[4]

3.4 對被調查者獲得體育知識的途徑及體育消費的調查

通過表5可以看出通過大眾傳媒學會的占60.8%,上學時通過體育課學會的鍛煉方法占34.6%,在同事或朋友處學來的占32.7%,通過群體自發組織的活動學會的占25.1%,通過單位的活動組織學會的占23.4%,以上數據表明體育教師對體育健身促進作用很小,可見該縣學校體育開展情況不是很好,從而應該加強該縣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經調查與研究發現,影響子長縣社區體育發展的原因很多,主要體現在參與者的活動時間有限,社區體育活動參與者的性別差異較大,年齡比例差異較大,體育活動經費的匱乏和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及場地設施的嚴重不足,活動內容單一等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社區體育的發展。

4.2 建議

4.2.1 加強體育組織管理,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使社區體育工作真正成為群眾體育工作的重點。

4.2.2 加大社區體育的宣傳力度,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和活潑多樣的內容,滿足全體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促使更多的青少年積極投身到社區體育活動中來。

4.2.3 積極開展社區體育方面的理論研究,推廣科學實用,簡便易行的體育健身方法,引導居民科學地進行鍛煉,在加大對社區體育指導員培養力度的同時,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作用,來彌補指導力量的不足,使廣大社區居民樹立科學建設觀,提高社區體育的科學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國家體委.《全民健身計劃綱要》[M].1995.6.20.

[2]阮鎖.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3]葉寶華.廈門市社區體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校,2002.

[4]刑曉席,林靜,王春雷,霍少華.全民健身對社區體育人口發展變化趨勢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6(3):30-32.

[5]毛刺亞,岳海鵬,張雪峰,于健,王海燕,劉建和.成都市街區體育現狀調查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4):20-22.

[6]蘆元鎮.社會體育學[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0:23-25.

[7]刑光輝,宋春花,劉利.湖南省長沙地區城鎮社區實踐全民健身計劃的現狀與思考[J].全民健身學術論文,2005.6.

[8]王凱珍,趙立.社區體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篇7

論文關鍵詞: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新

1.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界定

公共產品是與私人產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區分他們的標準主要是產品或服務在消費上是否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較之于一般公共產品,其特殊之處在于供給區域主要限定在農村,其產品類型主要是體育設施和服務等。因此,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應是指以農村為服務區域的,在消費和使用上具有一定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體育設施和服務。由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在既定的產出水平下,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這就意味著,若按邊際成本定價,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必須免費供給。而且,由于其非排他性,無法排除打便車者畢業論文提綱,私人部門供給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成本無法通過市場獲得補償,市場無法有效提供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但由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可以改善億萬農民的身體健康狀況,豐富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應主要由政府承擔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并輔之以其他供給方式。

2.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現狀分析

2.1城鄉二元發展戰略所形成的城鄉分割的公共產品供給體系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農補工”、“重城輕鄉”的二元發展戰略,以二元社會制度下城鄉一國兩策的“體制內、體制外”公共產品供給體制。重點或優先把財力、社會資源用于城市公共產品的供給,在“以農養工、以農哺工”制度安排下,一些“重城抑鄉”、“重工輕農”的不公正政策措施名正言順、大行其道。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渠道則是主要由農民自行解決,國家僅給適當補助。而且在特有的經濟運行機制和差別政策的作用下,國家通過工農價格的“剪刀差”等非經濟手段提取農業剩余提供工業資本積累及城市建設,逐漸形成了城鄉分隔的二元經濟結構和公共產品供給體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職能加強的同時卻弱化了公共服務職能,嚴重阻礙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的完善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正是由于城鄉二元發展戰略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村資金流出多、補償少,在公共產品的供給存在投資的“城市偏向”情況下,農村已形成了“城鄉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農村公共產品投資不足、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缺乏資金來源、城鄉收人差距進一步加大,農村公共產品建設更加滯后”的惡性循環現狀。因此,我國傳統二元社會制度下農村公共政策的偏頗性和不公正性是導致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總量上供給嚴重失衡以及城鄉極大差距的首要因素,同時也反映了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社會發展的初級性和城鄉之間發展的嚴重不均衡性。

2.2“舉國體制”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體制形式的弱化

我國體育“舉國體制”產生于20 世紀50 年代初。在半個多世紀中,這一體制對我國競技體育的迅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畢業論文提綱,是我國制定和實施奧運戰略不可動搖的基石。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雖然經歷了人民公社時期、時期以及現在的農村稅費改革后時期二個階段的變遷,但本質上都是一種以政府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單中心”供給體制。在政府內部,各級政府之間的公共責任劃分不清,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錯位。在以政府為供給主體的單一供給體制下,我國的農村公共產品是由各級政府聯合供給的。按照公共財政理論,全國性的農村公共產品應由中央政府供給,地方政府只負責地方性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各級政府之間的事權劃分很清楚。然而直接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縣鄉財政目前困難重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便失去了必要的財政支撐。由此,處于邊緣狀態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更是首當其中成為“弱化”的對象。

2.3責任主體角色“缺位”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擠兌

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基礎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決定了政府必然是公共產品的責任供給主體。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職責來看,全國性的公共產品由中央政府負責提供,地區性的公共產品應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但農村基層政府、權力部門在各項達標考核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及目前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監督制度、激勵制度、評價制度的還不夠完善,體育公共產品資源配必然成了他們擠兌首選的對象。其次,農村實行分稅制后,因制度變更改變了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沒有相應的財權作基礎狀態下下級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承擔過多的責任,本已捉襟現肘的基層政府,勢必再次陷入與上級政府在稅收激勵和自籌邊界確定問題的矛盾之中。雖然稅費改革后農村的“一事一議”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供一定制度空間,但廣大農民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需求的非迫切性及認識上的誤區,導致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根本得不到多數人的統一和有效的供給。可見,在這一不公正公共財政制度和財事權不對應的裁判框架下,其必然的結果是各級政府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責任角色的長期“缺位”。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包辦”單中心體育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在我國地廣人多農業社會環境下畢業論文提綱,以及人們多樣化與多層次的體育需求與服務面前,不僅顯得杯水車薪,而且“缺位”現象越來越嚴峻。當然,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觀念和體育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影響中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

3.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創新

3.1改變傳統觀念,建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政策體制

歷史地看,中國舉國體制既反映了中國國情特定的發展道路和背景,也反映了人們在特定時期對于優先與兼顧、效率與公正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基本施政綱領是公民享有均等化的社會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公正成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取向,以及協調社會利益機制的立足點,從以往注重競技體育走向兩者之間的“同步化”或“相對平等度”,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尋找平衡點和最好結合點,建立合理配置體育公共資源的新制度和公共政策體系。基于社會公正基本理念和規則,政府和體育行政部門應改變長期以來重城市輕農村的體育觀念,以政府再分配職能的正當性,通過專門性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公共政策的出臺,制定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以公共政策所特有的權威性、強制性和持續性,來確保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建設資金具有穩定的來源,以制度和法規的手段保障農村這“邊緣群體”享有體育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權益。

3.2完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主體,實現供給主體的多元化

一方面,政府代表社會的公共利益,有責任也有義務提供那些市場調控失靈的體育公共產品,而地方政府主要負責提供那些與本地區的農業、農村和農民自身發展有關的體育公共產品,政府作為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多元主體中的最重要一元,是由政府自身的屬性和本質決定的。政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應該成為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優先的供給者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另一方面畢業論文提綱,私人及企業可以提供一些產權歸屬明確、能夠市場化運作和排他性收費的體育公共產品,私人企業、農村社區和農村非盈利組織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需政府的引導、扶持和監管。還有各種非政府合作性的農村、社會服務機構和組織也是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提供主體之一,可以提供收益界限清晰、可以排他性收費的體育公共產品,主要是某一領域或生產環節所需的重要的技術和生產信息。優化供給結構,實現由政府單一主體向政府、私人企業、農村社區和農村非盈利組織多元主體的轉變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各供給主體的資金、知識、技術等優勢,較好地使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相互協調,發揮開放系統的整體功效。

3.3實現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決策機制創新,建立有效的需求表達機制

加快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真正實現農村村民自治,首先要實行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多中心決策體制,必須堅持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過程中政府決策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在關系地區農村村體育發展大局的,如農民體育活動組織規定、農村體育場地建設方案等體育公共產品的決策中,要不斷整合其決策程序,從而真正體現和維護農民的利益。其次,要積極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建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農民需求表達機制。深入基層了解農民需要什么,進行市場調研,科學論證,增強對農民需求的反饋,做出反映農民真實需求的決策。建立關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重大決策的聽證制度。這樣可以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資金的合理流向,真正體現廣大農民的意愿。

3.4建立有效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監督、評估與反饋機制

首先,要改革現行的農村干部考核制度畢業論文提綱,將農村基層干部的晉升與本地區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狀況直接掛鉤;其次,政府要加強對私人企業、非盈利組織供給體育公共產品的監管力度,保證農村公共產品有效性供給。完善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績效評估制度,制定科學的組織方法、操作規則、評估標準及指標體系,建立相對獨立的評估機構,配備多學科和具備政策科學知識的評估領導隊伍,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評估。此外,要加大對偏遠農村和貧困地區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培養,采用“走下去”和“走出來”兩種方式來進行培訓;對投資西部偏遠和貧困地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企業,除上述政策上給與優惠外,國家可對其企業的發展和運行給與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農村也可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吸引企業投資,采用共用、共管模式進行有效管理。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各團體以及農民朋友自身的大力合作來共同完成,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閔健,李萬來,卿平,等.社會公共體育產品的界定與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J]. 體育科學,2005,11.

[2]趙艷芹,等.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農業經濟,2006,5.

[3]閔健,李萬來,卿平,等.社會公共體育產品的界定與轉變政府職能的研究[J]. 體育科學,2005,11.

[4]楚永生,丁子信.農村公共物品供給與消費水平相關性分析[J]. 農業經濟,2004,7.

篇8

[論文摘要]總結了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外社區體育發展的經驗,對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議。

社區體育是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一種城鄉居民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在我國社會經濟運行機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化過程中,突破了在計劃經濟下沿襲已久的單位、行業、系統為組織形式的封閉格局,滿足了人們在業余時間里就地、就近參加經常性的體育活動的需求。當前的社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體育普及性、大眾化、全民參與的特點,人群以體育為依托,交流感情,增進友誼,密切了鄰里關系,為社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目前,社區體育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觀念和體育形式,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通過總結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的現狀,結合國外發達國家社區體育發展的經驗,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體育發展模式,期望對我國未來的社區體育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一、城市社區體育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城市社區體育主要指在城市中以社區為單位,以社區居民為主要對象,社區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基礎,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活動。是以城市社區內居民為主要對象開展的體育,其包含有城市家庭體育、老年社區體育、廠礦、團體、機構、政府組織的體育等,兼含有城市職工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等方面,是在一定城市社區地域內進行的體育行為的總稱。城市社區體育是我國社會體育發展中一個新興的、非常活躍的活動形式。它的出現打破了行業系統等的縱向關系,建立起新的社會體育橫向聯系,創造了社會體育的新模式。

建國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城市居民以單位為其社會空間的組織基礎,單位是控制和調整整個社會結構的中樞神經系統。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傳統的單位制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分化,企業辦社會的狀況得到根本性的轉變。社區作為區域性的社會共同體成為居民重要的社會空間。在此條件下,我國的社區體育應運而生,在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社區體育對于提高社區居民的身體素質、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推進全民健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區體育作為社區文化建設和全民精神運動的基層載體,盡管近幾年來發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首先,社區體育發展受到社區本身發展的制約。一是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活動經費嚴重短缺,影響著社區體育功能的發揮。二是社區體育工作者隊伍整體素質偏低,文化程度不高、專業能力不強、志愿服務活動少且不穩定等因素仍然制約著社區體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社區體育服務發展緩慢,提供的體育服務項目比較單一,存在體育服務水平和體育服務質量低下的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群眾對社區體育的認同。四是社區體育建設工作合力不夠,公共資源整合程度不高,新的社區管理體制功能有待于進一步培育。五是有些社區居民群眾對社區體育的認知度不高,對參與社區體育建設也缺乏積極性。

其次,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社區體育法律法規建設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社區體育的開展[2]。德、美、日等西方發達國家社區體育開展的情況較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基礎設施、健全的社會體育法律法規體系作保障的。在我國,社區體育管理和社區體育組織職能調整的法律法規還十分缺乏。國家至今還沒有出臺統一的社區體育管理的法規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我們應該看到,文化體育的發展應該與我國快速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同時,社區體育的發展也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最后,我國的社區體育建設盡管表現形式上豐富多彩,除了由街道社區體協等體育組織的一些活動之外,大量經常性的社區體育活動則主要由晨、晚練習點等自發性社區體育組織來完成。社區體育活動無論從質量和服務上都難以滿足社區居民的要求。缺乏一種適應我國國情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狀況的、常態的、可持續發展的社區體育發展模式。二、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模式分析

國外社區體育發展的主要形式是社區體育俱樂部,唐建軍等對國外體育俱樂部的基本狀況做了詳盡的闡述[1]。社區體育俱樂部在各國的發展軌跡不同,但是國外社區體育俱樂部都采用自主經營和政府的扶持相結合的形式;都屬于社會公益性事業,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社區體育俱樂部在有關社會公益事業運行的法律政策規定范圍中進行其經營活動;體育俱樂部活動采取自愿性和大眾性的原則等。這些特點和經驗對于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體育發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我國作為經濟增長迅速的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社區體育的機制探索和硬件設施等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但是,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和2008奧運會的舉辦也給我國發展社區體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結合我國的國情,對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我國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始于2000年,我國的社區體育定位于社區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社區體育更多的是一種自發、自覺地行為為主,很少獨立的開展活動。沒有體現出社區體育在全民健身和我國體育整體發展戰略中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體育法律、法規的修訂過程中應明確社區體育與全民健身、職業體育、學校體育等相同的法律地位。

(二)困擾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的另一個問題是社區體育設施相對薄弱。社區體育設施的改善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當前,國家需要運用政策、法規使社區內的企業、學校等的體育設施公共化,并給予一些管理、維護的費用,以此來解決社區體育設施不足的難題。

(三)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國家應首先在經濟發達地區在政策和稅收等手段鼓勵社區體育俱樂部尤其是退役的職業運動員組建的社區體育俱樂部的建立和發展。社區體育俱樂部不僅能夠帶動社區體育的發展,為競技體育提供大量的基礎訓練和人才儲備,同時也是解決我國退役運動員出路的一個良好辦法。

三、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的制約因素,對于如何保證社區體育的健康發展以及社區體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設想和建議。社區作為區域性的社會共同體在我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區體育也將成為我國的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體育文化,素質教育

 

文化是人的文明化,即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及其創造過程。體育文化就是指人們在從事體育、鑒賞體育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廣義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指所有的高校師生員工在體育教學、健身運動、運動競賽、體育設施建設等活動中形成和擁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狹義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則指高校師生員工們的體育觀念和體育意識。

從社會學角度審視,體育文化的存在體現了人的一種社會需求,體育己從單純的肌肉活動及與文化隔離的狀態下解脫出來,既是體育又是文化、既是鍛煉又是娛樂、既是運動又是教育、既能觀賞又能參與,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在現代教育與現代體育這兩大文化體系的交匯處,生成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它是整個體育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也是整個教育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體育文化存在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和人們需求的多樣選擇性。即體育文化并不具有統一的模式而是根據不同民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階層以及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人們的不同需要而存在的。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素質教育相互區別相互聯系。一方面,素質教育具有階段性和思想性,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使被教育者形成它所期望的規范性的意識品質等,其目標和發展過程是可控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無意識的、內隱的,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即是主體又是客體,主動與被動是統一的。另一方面,建設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或載體,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是以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造的物質環境為依托的一種審美文化,是通過鑒賞美、評價美、創造美等活動來轉變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質。文體活動是大學生思想教育中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滿足大學生求新知,求技能,喜交際,善表現的心理需求,同時大學生由于人格上的不成熟而導致許多認識誤差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來糾正和指導。

1.要健全組織領導機構

體育文化有著很強的滲透力,能夠通過競賽的形式發揮集體的凝聚力。健全領導機構是保障各項工作暢通的前提,因此,應該有以學校領導領銜的宣傳部、團委、學生處、體育系(部)為主導,各院系為基礎的領導機構。這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交融工作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學生會和體育部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倡導者,具體工作的實施者。整個機構工作流程要符合學生的利益,要圍繞學生群體進行。提高服務于學生的思想意識。要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從換位思考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工作,才能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2.要重視體育課的延伸

21世紀各類學科課程體系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課內外的有機結合。科技論文,校園文化。課外體育活動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要完成體育鍛煉的任務,又是活躍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有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參與程度,激發體育熱情,增強運動能力,強化體育鍛煉意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學生各自喜愛的運動項目不同,通過課外體育活動,自己可以找到自我鍛煉的方式和方法,來滿足個性化發展。課內外的有機結合,使得不同人群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樂趣,彌補了課內的不足,顯示了體育課延伸的優越性。科技論文,校園文化。由于課外體育活動在鍛煉時間、活動內容、鍛煉的實效性上都超過了體育課的功能,因此,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是高校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要拓展,要引入社區、野外環境中,這樣能夠優化校園體育文化的結構,從而增強校園體育文化的底蘊。

3.競賽形式要有趣味性與多樣性

通過體育文化節和非正規的體育趣味比賽等,把體育的情感與文化理性結合,通過以下這些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文化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演講比賽、體育知識競賽、體育征文競賽、攝影比賽、最佳運動評比、作品賞析、圖片資料展覽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深入了解體育,學習體育理論知識,激發愛國主義情操,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既達到了宣傳體育文化的目的,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學生觀摩體育比賽或觀看錄像,使學生了解運動員在賽場上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跡,同時使學生感受到體育動作的優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通過網絡、宣傳畫、板報、校廣播站等媒體來介紹奧運知識、體育消息等,使學生理解并發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了解我國的體育發展現狀。

通過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體育態度,使整個校園充滿活力,并使學生的人文素質逐漸得到提高,還能夠使學生個性發展。由于體育具有其它學科難以具備的功能,課余體育的靈活性、開放性、綜合性、興趣性、自主性、娛樂性、挑戰性,對學生個性發展有獨特的促進作用。因此,通過有組織的系列活動,讓學生生活得到充實,擴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密切學生與社會不同層次人群的接觸和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造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育文化節是各院系展示自己才能的最佳表現時機。科技論文,校園文化。院系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通過院系承辦或和體育系(部)聯辦各項體育競賽活動,來提高共同參與的積極性,活躍校園文體生活。院系間相互的競爭可以推動校園體育文化上一個臺階,同時也提高了承辦院系的知名度。

4.要發揮學生體育社團的作用

學生體育社團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另一個組成部分。社團有著齊備的組織功能,各社團都能根據自身特點,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學生干部管理隊伍。科技論文,校園文化。由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制定計劃、自我完善規章制度,學校體育系(部)進行宏觀調控。一般在每個社團機構內選派1—2名教師作技術指導,同時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在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要發揮社團的號召力,社團可以承擔組織和競賽工作,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減輕常規體育競賽給體育教師帶來的繁重工作壓力。通過體育社團活動可以轉變學生的行為角色,學生可以在活動、競賽中擔任組織、服務、裁判等不同的角色,在角色轉移中增加自我學習和自我鍛煉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才干有很好的作用。這不僅滿足了學生各自的選擇與愛好,并且還掌握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組織活動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科技論文,校園文化。

5.要重視校園體育文化的物質建設

各類學校的規模、辦學條件、師生結構、學校所處區域的不同,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的不同思路。因此,因地制宜地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形成自己的傳統和特色是關鍵。各學校有它的不同發展歷史,要充分利用體育建筑、雕塑、場地的功能,它們本身就是一種體育文化的載體,凝聚和展示著體育發展的知識、思想、智慧,它體現著人們的情操、意志、觀念、價值等。它們屬于物質文化層面,本身就是一種體育文化,是體育意識文化的載體,體現著人們的情操、意志等。大學生們有著旺盛的精力,通過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可以釋放出他們的潛能,促進他們身體素質的提高。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的空間,開辟好學生的活動場所。場館設施的合理布局,以及符合人的心態的色調,都可以給予人們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結束語

校園體育文化是社會體育文化的一種亞文化。體育文化的傳播旨在大力弘揚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文精神。校園體育文化是維系學校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園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人文氛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是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提高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挖掘學生潛能、啟發智力、促進能力發展的廣闊大地,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群體文化,也是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軌的助動力。師生通過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去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活動中可以培養團結協助、進取創新精神。科技論文,校園文化。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可謂是精神文化的大舞臺。它可以營造出教育的氛圍、能夠增添學校的活力,使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志軍.體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教育功能[J].體育師友,2004(2).

[2]劉錚,滕煒瑩.論校園體育文化.體育文史[M],2005(4).

[3]陳永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4)

篇10

論文摘要本課題根據貴州省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論述適合貴州省高校體育資源與社區體育資源的合理共享,使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二者有機地結合并共同發展,提高高校與社區居民健身意識和健身質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體育資源,共筑一座互動、互利、聯動共享的通向終身體育的橋梁,構建一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發展的新模式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精神文化需求。

一、前言

高校體育與城市社區體育同是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兩個重要部分過去是分割開來,互不聯系,各尋發展。這種狀況不利于全面貫徹和落實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也是有悖于我國體育政策法規所要求的。而高校體育的設施齊全、人才眾多、方法先進,所以要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不僅要管好校內師生的健身活動,而且對校外周邊的社區體育負有責任和義務。

貴州省內的高校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和國家的資金扶持,體育資源相對富裕,如何使相對富裕的人才、物力資源發揮出最大程度的作用,如何實現“大學服務于社會、社會回饋于大學”的功能轉變,如何更好的發揮高校體育與城市社區體育的資源共享,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貴州省城市社區居民和高校在校大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幾年來一些國內外有關高校體育與城市社區體育互動發展的資料50多篇,及其它相關書籍和資料。

2.問卷調查法

對貴州省內該領域的10名專家、9個市(州、地)的10個城市社區、10所高校發放問卷。問卷共發放800份,回收764份,回收率為:95.5%,有效問卷758份。

3.數理統計法

熟練應用計算機統計軟件spss15.0、excel,對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處理。

三、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一)高校體育資源與社區共享應堅持的原則

1.和諧發展原則

社區體育和高校體育的和諧發展原則可以為群眾體育和健身活動提供建設場所和必要器材,為部分體育專項愛好者創造條件,尤其是要為區內群眾性的體育專項運動提供便利。

2.資源共享原則

目前我省開展社區體育有幾大難處:缺少專門的體育人才、缺少設施、缺少資金投入。可見社區體育在有形資源上嚴重匱乏,同時我國大量的體育專業人才和良好的體育設施等有形資源卻在學校。但社區在體育文化、體育娛樂等無形資源方面卻比學校體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兩者之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3.互利互補原則

社區體育和高校體育都是為大眾健身服務的,在不影響高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高校體育的大部分設備應向社區內體育運動愛好者有控制的開放,以利于社區內居民健身;有條件的高校還應在技術上給予社區體育活動以支持和幫助。

(二)貴州省高校體育與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現狀

1.貴州省高校體育調查現狀

(1)貴州省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活動調查現狀

在對大學生不參加體育鍛煉原因的調查中發現,學校不重視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占據很大比例。在學校沒有形成很好的活動氛圍,沒有朋友陪同,一個人不愿意去占到26.6%,也反映出學生喜歡的運動方式。

貴州省目前在校大學生在空閑時間選擇網上沖浪和看書寫作業的占到了69.4%,而選擇參加體育鍛煉的只有14.8%,并且有10.8%的同學選擇了其它,可見大學生迷戀網絡,沉溺于電腦游戲、視頻聊天等現象還大量存在。

(2)貴州省高校大學生每周參加體育鍛煉情況

從調查的統計中可以看出,除去正常的體育課教學活動外,大學生每周從事體育活動的次數主要集中在2-3次,這說明貴州省在校大學生大部分時間能夠自己積極主動地參加鍛煉,其中有一部分可能達到或接近了體育人口標準(中國體育人口判定的標準為:(l)每周身體活動頻度3次(含3次)以上;(2)每次身體活動時間30分鐘以上;(3)每次身體活動強度中等程度以上)。

2.貴州省城市社區體育調查現狀

(1)貴州省城市社區居民參加鍛煉目的分析

從調查結果可知,在限選一項的情況下,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依次為強身健體、增進健康、散心解悶、休閑娛樂、增加人際交往、與同伴交流、緩解壓力和減肥治療疾病。大部分群眾參加體育活動是為了強身健體和消遣娛樂,這說明體育運動既是一種強身健體的主要途徑,也是一種娛樂消遺的主要方式,并且得到了社會廣大群眾的認可。

(2)貴州省目前城市社區居民對健身環境滿意度

貴州省中心城市經濟及生活水平與地區、縣形成差距較大,所以城市的聚集功能普遍較強,而輻射、擴大能力較弱,體育資源優勢向周邊地區擴大不夠,導致很多居民對健身環境的不滿意。這反映出目前我省社區健身場所遠遠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健身的需求,迫切需要改善社區體育環境,加大人力、物力的補充。

(3)影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因素

從調查結果看,居民不參加健身鍛煉的因素排在前5位依次是:工作太忙、沒有指導組織者、沒有時間、沒有體育場地、費用高等。形成以上因素的根源,首先是現代社會充滿競爭,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任務繁重,下班后往往感到身體疲勞,把主要的精力和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因而不想參加鍛煉;二是體育場所有限,公共活動場地、器材偏少,大多數都集中在學校,體育設施嚴重不足;三是由于人事編制和街道社區主要工作性質所決定,大部分社區沒有設立專門的體育健身指導員和管理者,社區內缺乏體育鍛煉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使得一些居民不知道如何鍛煉,使體育鍛煉進行的比較盲目和隨意;四是體育場館健身活動需要相當的費用,普通工薪階層和下崗、離退休人員難以承受。

(4)貴州省城市社區居民對社會要求

目前我省社區居民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場地設施和人才指導的缺乏,同樣也是目前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體育場地各項面積中顯示我省體育場地占地面積為2216.21萬平方米;體育場地建筑面積為46.81萬平方米;體育場地面積為1580.46萬平方米;按占地面積:人均體育場占地面積0.57平方米;按場地面積:人均體育場地面積0.41平方米。

(5)貴州省城市社區居民體育消費意識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居民收人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體育消費能力也有很大幅度的增強。數據顯示居民的體育消費現狀為:每月50元以下的占69.6%,每月50-100元的占21.8%,每月100-150元的占6.7%,每月150元以上的占3.1%。我省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占的比例較少,所以體育消費水平低于我國目前的體育消費水平。

3.拓展工作思路,擴大資源共享

(1)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

我省現有各種高校20多所,每年約有3萬大學生畢業走向社會,而大學更是聚集了大量優秀人才,且門類齊全。其人才不論在數量上、專業種類以及理論知識、實踐示范等綜合素質上都是其他部門無可比擬的。要充分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充足的優勢,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區體育活動,指導各類群眾的健身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家長、社區體育活動積極分子及熱心體育工作志愿者的積極性,尤其是學生的家長,他們的言傳身教對培養學生參與社區體育的興趣和積極性起到促進作用。

(2)我省高校體育科研、信息資源優勢

高校中體育教研室(部、系)作為高校實施體育教學和指導體育鍛煉的主要部門,擁有一定數量且具有體育科研水平的教授和科研人員,加之高校特有的良好科研條件和設備,對體育鍛煉方法及其鍛煉效果可以做出準確的分析與評價。因此應充分發揮、利用高校人力資源和先進設備的優勢,為社區體育的普及與提高提供必要的條件,使之能夠科學、合理、有效地促進社區居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3)高校體育經費資源優勢

社區體育發展應充分利用高校體育經費資源優勢,以此作為社區體育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之一,使越來越多的群眾投入到全民健身運動中,同時條件較好的社區,體育經費資源優勢也比較豐富,如金陽新區碧海社區,在開展體育活動方面向社區居民投入了大量經費,高校也可以和他們共建體育活動,全面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的廣泛開展。

四、貴州省高校體育與城市社區體育互動發展的對策

(一)更新觀念,打破高校與社區的界限

不管是教育者、管理者還是普通的社區居民都應該從社會發展出發,更新觀念,對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進行重新定位,來提高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認識,打破高校與社區的界限,實行開門辦學的新思路,以高校體育為突破口,實現高校體育與城市社區體育的互動發展。

(二)充分發揮體育場館優勢形成資源共享

如果將社區中心和高校體育館聯合,將彼此的資金投入有效地相融合在一起,將場館、設施的規格、檔次提高。這樣既可滿足高校的常規體育教學活動及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競賽等,又可解決社區對運動場及設施的需要;既可以克服典型的資金“人治”和短缺現象,場地設施又能得到專門機構的管理和保養。

(三)專門配備組織機構及專職人員

由于高校體育和城市社區體育的組織機構的不同,各司其職,為了能讓兩者更好地聯結,可以考慮組建成立專門“高校與社區互動辦公室”的組織機構,可以把辦公室設在市體育局,負責相應的組織工作,高校和社區各設一個分辦公室,來負責高校與社區互動的具體事宜,高校負責人由體育學院或體育系的領導擔任;社區的負責人由街道辦主任或副主任擔任。

五、結束語

從現代教育發展趨勢來看,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的關系必須是一種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互動應是全方位、多形式、多內容的結合,即社區體育要與高校體育協調發展。表現為社區體育要參與到體育教育中來,體現其教育性的特點;高校體育也要與社會相聯系,向社會開放,接受社會的監督,體現其社會性的特點。在現時代,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的資源共享、協調發展是社會發展對社區和高校在體育教育事業中的必然要求,是社區體育和高校體育刻不容緩的任務。

參考文獻

[1]王凱珍.21世紀我國社區體育發展模式研究一面向21世紀的思考[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4.

[2]貴州省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綜合情況分析[M].貴州省體育局.2004.11.

[3]張洪潭.試論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關聯互動[J].體育與科學.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