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帶教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3 22:31: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臨床帶教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1~48歲,平均(31.84±5.97)歲。學歷:中專1名(0.7%),大專32名(20.9%),本科117名(76.5%),研究生3名(2.0%)。職稱:初級職稱97名(63.4%),中級及以上56名(36.6%)。帶教年限:小于5年66名(43.1%),≥5~≤10年54名(35.3%),10年以上33名(21.6%)。
1.2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機會和意愿
43.1%的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很少有或幾乎沒有培訓機會,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訓。
1.3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時間安排的需求
35.9%認為每季度組織一次培訓比較合適,43.1%認為每次培訓的最佳時間為1h,28.8%選擇2h。
1.4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對培訓形式的需求
結果顯示,88.9%希望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教學理論培訓,79.1%希望采取教學查房和教學觀摩進行教學實踐培訓。
1.5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內容的需求
結果顯示,對培訓內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臨床護理教學技能培訓、護理實踐技能培訓和臨床教學管理培訓,排在后3位的是護理教育學、護理文化、護理倫理學知識。不同學歷、職稱和帶教時間的帶教老師對各條目培訓需求程度選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討論
2.1加強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帶教水平
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學生將所學知識與臨床實際相銜接的重要環節,也是護理教學重中之重,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階段。其中,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有著主導性作用,其整體素質和帶教水平是影響護理學生臨床訓練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帶教隊伍,而加強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培訓是快速提高帶教老師整體水平和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將師資培訓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將封閉式教學變成開放式教育,提高老師的積極性。統計顯示,臨床帶教老師非常重視臨床帶教工作,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訓。本次研究對象中帶教時間小于5年66名,占43.1%,這部分帶教老師擔任教學工作時間短,更迫切希望接受能夠解決他們臨床帶教工作具體問題的培訓,提高臨床教學能力。目前各個醫院針對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培訓明顯不足,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培訓需求,有43.1%的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表示很少有或幾乎沒有培訓機會,需引起醫院和學校臨床護理教學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同時充分地利用醫院、學校的教育資源,加大培訓力度,組織和開展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帶教水平,改變老師教學理論、轉化老師角色,保證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2.2科學安排培訓時間,保證臨床帶教老師培訓可持續進行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在面對和處理復雜、動態的臨床護理工作的同時,還要承擔臨床護理教學任務,超工作負荷造成了一系列消極的后果,如護理質量下降、護理帶教老師沒有時間為教學做準備、與其他工作人員協作時間減少等。如何安排培訓時間更容易讓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接受培訓,這是保證臨床帶教老師培訓可持續進行必須考慮的問題。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更容易接受定期的短時培訓,每年2~3次,每次1~2h為宜,集中解決他們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培訓前期的需求調查幫助培訓者制訂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內容,以增強培訓效果。
2.3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提高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效果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屬于繼續教育的范疇,而新時期繼續教育的重點不是新知識的傳授而是能力的培養;目前很多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培訓課堂多為填鴨式,老師被動地聽課,接受培訓后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效果不明顯。在培訓方式的選擇上,應充分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員的興趣和主動性。可以看出,由于專題講座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成為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最期望的理論培訓方式,高萍等報道,通過邀請專家開展教育學知識的講座提高老師的授課藝術。其次,是信息資料共享,研究顯示,帶教老師更愿意接受實踐培訓方式,79.1%的帶教老師期望教學查房和教學觀摩,77.8%選擇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71.9%希望進行經驗分享。可見,靈活多樣的實踐培訓方式是帶教老師所迫切需求的,同時增加了帶教老師對培訓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培訓效果。
2.4以臨床護理教學能力為主進行培訓,加強人文社會學課程培訓
篇2
關鍵詞:普外科臨床帶教
臨床帶教是完成護生到護士角色轉變的重要環節,是護生將理論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臨床的重要階段[1]。普外科是每一個實習護生必經的科室,基礎操作多,手術病人多,術前術后護理工作繁重,疾病特點較明顯,是鍛煉護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實習基地。為了讓護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適應普外科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節奏,把握普外科的護理技術,我科根據護生的特征,采用一對一針對性帶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帶教護生200人,其中大專生30人,中專生170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歲,實習時間為3~4周。
2帶教方法
2.1制定帶教計劃
根據實習計劃要求以及本科的疾病專科特點,合理的為護生制訂學習計劃。列出護生出科前要求達到的具體教學目標是:如基本掌握本專科哪些常用的護理技術操作,掌握本專科哪能幾類疾病的觀察及護理要點;為病人進行簡單的出院、術前術后的健康宣教和出院地指導等。
2.2具體實施帶教計劃
護生一般在科室實習輪轉時間為4周,可分階段進行。
第1周為準備階段:向護生們介紹科室環境及各項規章制度,介紹我們外科病種的特點。熟悉病區情況及物品放置。
第2周為臨床帶教階段:采取一對一帶教方式,由帶教老師講解并示范各項基礎技能操作,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為病人健康宣教的方法。
第3周為熟悉病種的階段:帶教老師應選擇帶有我科特點的常見病種如甲瘤,闌尾炎,疝氣等,向護生加強專科疾病護理的知識灌輸,臨床結合課本,做到深入淺出,生動形象。
第4周為實踐階段:著重提高護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再次加強專科知識學習和技能操作,讓護生有更多動手的機會,帶教老師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同時對實習護生設立理論操作考核,及時講評,加強護生的印象,同時也能使帶教老師及時發現實習護生的薄弱環節,指導護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同時注意收集他人的經驗教訓,使基礎護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2.3評價
護生實習結束前出科前,要進行專科理論及護理操作技術考核。并召集護生召開一次總結會,征求意見,指出護生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提醒護生注意,并虛心聽取護生提出的意見,總結帶教經驗。
3效果
理論考試滿分為100分,80分合格;護理技術操作考試滿分100分,90分及格。200名護生理論考試合格191人,一次達標率95.5%;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合格184人,一次達標達標率92%,對不合格者再進行講解、培訓,二次達標率均為100%。
4體會
4.1帶教老師的選擇非常重要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展,實習護生的學歷也逐漸轉為大專,這對帶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選擇大專以上學歷,護師以上職稱,有臨床帶教經驗,業務熟練且有責任心,從事本專科護理工作2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擔任帶教老師。老師要以身作則,工作認真嚴謹、求實創新,充分體現對護理專業的熱愛,以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護生。同時帶教老師也要不斷學習,接受新的護理理念,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帶教水平。
4.2要合理制訂護生的帶教計劃,合理安排實習時間與內容
制定的目標要具體化,否則護生就會無所適從。入科后,采取一對一帶教方式,如由帶教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各項基礎技能操作,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健康教育的方法,詳細講解無菌持物鉗及無菌容器的使用,T、P、R、BP的測量及繪制,手術病人的術區備皮范圍,疾病觀察及護理要點。按照教學計劃,每周評估護生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未達標者查找原因,盡量創造條件讓護生動手操作或觀察護理相應的病例。
4.3掌握護生特點,針對性帶教
我院接收的護生80%是中專學歷,年齡偏小,社會經驗少,對待問題考慮不夠全面,部分理論知識及專科知識薄弱,導致在臨床中理解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相對來說,動手能力較強。針對這些特點,在帶教中要有側重點的培養與引導。部分學生剛從學校到醫院,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及自己新的角色轉變。而且學校的作息時間比較固定,每天面對的都是自己的同學以及老師,但是在醫院要跟隨老師輪班,作息時間被打亂,面對的是不同情況的病人,加上病人及家屬對實習生會有不信任的相法,以及陌生的生活環境,使她們產生恐懼的心理,有時甚至后悔自己的選擇。身為她們的帶教老師,既擔任師長的角色,又具有朋友的義務,要主動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及時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多鼓勵她們,幫助她們,消除不良情緒,盡快適應新的角色,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
4.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鼓勵學生做到大膽、細心,盡量讓護生多動手操作,但教師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臨床遇到問題,不是直接幫護生處理或給她們答案,而是讓護生自己先進行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過程是老師再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逐漸培養她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對護生的獨立工作能力有很大的鍛煉和提高
臨床一對一的針對性帶教,帶教老師通過評估,能了解護生的心理特點、理論水平、動手能力、學習態度及實習要求,實行因人施教[2],激發護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帶教中強調要人性化教學,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護患關系,注重培養護生的職業道德和對護理專業的情感,啟發護生的主動思維和自學能力,使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臨床帶教是培養新一代護士的光榮任務,它不但能督促帶教老師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不斷學習和創新,使自身素質和帶教水平也有所進步,患者滿意程度及臨床護理質量也有所提高,更重要是在臨床帶教中給予學生進行素質、技能、法律知識等全面的指導與學習,培養臨床還需要的優秀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篇3
畢業論文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實踐環節,是人才培養質量的-個重要指標,是對醫學院校培養目標和教學質量的評價。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和綜合素質的手段,通過參加畢業論文完整的綜合訓練,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及嚴肅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學生畢業后開展進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畢業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1緊張的畢業實習、沉重的就業壓力和各種各樣的考試等沖擊,造成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投入明顯不足。畢業論文是本科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就業對國家和個人也同樣重要,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后,其就業壓力不斷增大,而畢業論文怡好安排在用人單位招聘高峰期。對于醫學生而言,一方面,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相比,實習任務較重,時間緊;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都認同找到好工作比寫好論文更為重要,因此,在為了能及時完成臨床工作和謀求一份好工作的前提之下,畢業生不得不拖延和怠慢畢業論文。原因之二,目前用人單位在聘用醫學檢驗專業的畢業生時,多注重臨床實驗室操作技能,一些英語、計算機的等級證書以及學生個體的綜合社交素質等諸方面,而對于畢業論文的狀況和質量一般都無人問津,這就促使在校大學生花費較多的精力在追求各種單位所要求的技能資格上。同時,考研、考公務員等各類考試也將分散學生的大量精力。
1.2學生畢業論文的基本技能訓練不到位
醫學院盡管開設了文獻檢索、文獻綜述、醫學統計學等畢業論文的相關課程,制訂了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和撰寫格式,但由于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及相關配套的訓練,在正式做畢業論文時仍然有不少學生不會文獻檢索、數據的統計處理、制作圖表等基本技能,不知畢業論文的框架結構和如何構思畢業論文,語言表達不夠專業化和學術化,邏輯性不強,文字不通順,所提供的論據不能證明論點,甚至前后矛盾,書寫格式不規范,對文獻的引用、標點符號的使用、圖表繪制的說明等都不符合醫學科研論文的要求。有些學生英文摘要不是通過逐字逐句翻譯,而是通過計算機軟件翻譯。
1.3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主觀上不少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畢業論文的目的、意義和要求認識不清,對畢業論文的寫作存在極大的盲目性。一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對畢業以及工作無明顯影響,用處不大,因此,對畢業論文的撰寫應付了事。
教師資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由于指導教師專業水平、科研能力及論文指導經驗參差不齊,導致畢業論文質量也參差不齊,部分教師由于有其他教學、科研任務,精力的有限性自然導致教師指導畢業論文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師對畢業論文缺乏指導經驗,影響了整體的指導水平。
1.5畢業論文經費投入不足經費問題是目前困擾醫學檢驗
專業畢業論文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一定的經費才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才能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畢業論文。由于目前醫學院投入的畢業論文經費有限,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所需的試劑費用基本上只能由實習基地承擔,而實習基地的許多帶教教師沒有科研經費,試劑費用最終只有實習科室承擔,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畢業論文的進度和質量。
2.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與措施
2.1健全完善畢業論文管理的規章制度根據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踐過程,對指導教師、學生的職責以及畢業論文撰寫要求包括文獻資料查閱、選題、論文格式、收集、數據處理、成績評定等作出具體規定,對畢業論文的選題審批、開題、中期檢查、評閱和答辯等環節的管理和監控提出具體和明確的要求,并行之成文,使畢業論文的管理有章可循。通過畢業論文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的制訂、完善和執行,為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2.2強化醫學科研論文基本技能訓練在實習前加強醫學科研論文基本技能訓練,將知識傳授與科研探索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科研熱情。根據檢驗專業特點,開設更多與科研相關的課程,其中包括教授學生文獻檢索的技巧及對數據處理的方法(如醫學統計學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很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統計軟件的使用)等,培養學生英文文獻檢索、翻譯和計算機應用能力。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講座,主要內容包括:論文開展的基本步驟和內容、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論文的撰寫格式和要求等,為做好畢業課題、文獻查詢、撰寫綜述及畢業論文打下良好基礎。
2.3加強畢業論文重要性教育加強畢業論文重要性教育,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使學生明確完成畢業論文的目的、意義和作用,理解撰寫畢業論文不僅有利于良好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模式的建立,而且可以提高科研素質,為今后的臨床和科研之路打下堅實基礎,只有遵循嚴謹、求實的作風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學人才。
2.4重視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與指導教師有重要關系,因此,指導教師要求為中級以上專業職稱,由有較強科研能力、較高學術水平、具有嚴謹、科學的學術態度和高度責任意識的教師承擔。同時加強指導教師梯隊建設,大力引進優秀人才,補充師資的不足,注重對現有師資進行培訓,讓更多的年輕教師參與論文指導。對于首次指導、缺乏帶教經驗的青年教師可以采用聯合指導的模式,即由中級以上職稱的資深帶教教師與青年教師聯合指導實習生完成畢業論文,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通過聯合帶教本科畢業論文使青年教師提高了文獻檢索、科研論文撰寫和科研思維能力。
2.5處理好就業與撰寫畢業論文的關系,合理安排畢業論文撰寫時間
2.5.1由于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實習計劃中沒有專門安排畢業論文設計、撰寫時間,畢業論文都是在實習過程中完成。經過多年的帶教實踐,本科室在畢業實習計劃中安排了4?6周為畢業論文設計、撰寫時間。雖然時間不長,但有利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也為畢業論文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2.5.2進一步提高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使大家充分認識到畢業論文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是其他教學環節所不能取代的。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認真處理好畢業論文與就業、考研等的關系,合理安排各項工作,適當延長科研周期和撰寫時間,做到主次分明,統籌安排。
3.結語
篇4
[關鍵詞] 醫學檢驗;四年制本科;實習帶教;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6-0094-02
“檢驗醫學”是實驗室技術與臨床醫學的結合,是一門發展迅速,多技術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實踐性的應用型學科[1],不同于被動向臨床提供所需檢查結果的輔助科室性質的“醫學檢驗”,所以需求是復合型檢驗醫學人才而不是技師型。10到12個月的檢驗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是醫學檢驗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2012年9月,教育部將醫學檢驗(101001)[2]納入新成立的一級學科醫學技術類(1010),改為醫學檢驗技術類、四年制、理學學士學位。這一改變恰恰體現了現代醫學檢驗本科生實踐教育的重要性。“五改四”的這批技術類實習生將于今年暑期進入臨床實習,如何培養四年制醫學檢驗本科學生需要每一位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工作者考慮探討。
一 科室領導層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教學組,擇優選拔帶教老師;實行專人專崗負責制,進行有序的組織和分級管理
本科室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副主任分管,總帶教老師承上啟下進行統一安排。各專業組選一到兩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管技師作為專業組帶教老師,具體落實專業指導、密切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條件的科室甚至可以實行“一帶一”帶教模式。教師平時工作中的慎密求實、從容熟練潛移默化的教導了學生,同時教師們由于帶教需要,就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準,對個人及科室都是極為有利的。實習生人數多的科室可以在學生中選出一到兩名實,幫助老師管理的同時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二 健全制度,規范、程序化管理;注重崗前培訓,特別是要樹立實習生的生物安全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對于進入科室的一批不同層次的實習進修人員,必須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
實習生進入科室的第一天,由科主任監督、總帶教老師負責安排老師對實習生進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當然包括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側重生物安全培訓[3],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實驗室生物安全事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醫務人員應切實強化生物安全意識,不能“重測輕防”。所以科室有責任在實習生進入實習工作前上一節生物安全培訓課,且在平時工作中時刻提醒學生,確保每一位實習生在整個實習階段保持生物安全意識。
三 結合院校的實綱和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分層次的教學計劃,明確各專業組必須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
實習生并不是學會操作就算完成了實習任務,應該注重結果的分析和解釋。實習生需要學會分析我們得到的結果是不是真正所需要的、合適的、符合臨床癥狀及診斷的結果[4],這就需要深究,牽扯到方方面面。
1 引導學生樹立全面質量意識,重視分析前質量控制
質量是檢驗工作的生命線。每一個結果都直接關系到臨床的診斷和治療,與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強化學生“質量第一”的觀念[5]。質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質量控制。為了樹立質量意識、加強理論學習,科室每周的業務學習中專門安排了質量控制方面的專題講座。
2 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前提下,加強學生檢驗基本操作與動手能力的培養
最近幾年,越來越先進的檢驗儀器以及各種完善檢測系統在檢驗科得以普及,無疑提高了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和精密度。但可能會讓實習生不知道如何學習、感覺沒學到知識。所以要求學生熟悉儀器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了解儀器的操作過程,提高對檢驗結果隨機應變的判斷能力,同時還加強手工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6]。
3 注重報告單的審核與簽發能力培養
實習生沒有權限發放檢驗報告,但作為一年后的檢驗工作者,實習期間需要學習報告單的審核與簽發。本科室安排每位實習生在各專業組的最后階段觀摩老師發放、審核檢驗報告。具體包括結果的前后對比、異常結果復查及登記、急診結果優先處理,危急值處理流程,檢測后標本的保存,等等。
4 培養學生對檢驗結果的分析處理能力,注重與臨床方面的溝通
檢驗醫學已經進入了“標準化”和“臨床化”的時代[7]。規范學生標準化操作的同時,注重培養臨床診斷綜合分析的思維能力。遇到某些特殊、矛盾的檢驗結果時,首先要自查,保證自己的檢測結果準確無誤。然后主動與臨床溝通,如實反映,與臨床醫生共同分析其標本采集是否有誤、結果與臨床治療和用藥情況是否相符等,做到對每一份標本負責。
四 重視學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做好本科生的論文帶教工作
根據各院校大綱要求,也為了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獨立的撰寫論文,本科室一直重視實習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①選拔優秀的論文指導老師。②保證充足的論文寫作時間。當然還需要學生利用好平時工作的空余時間。③提早落實畢業論文,改變以往不少同學因實習后期忙于考研究生、公務員、忙于尋找工作或轉實習等導致無法靜心寫作的狀況。④科室舉行實習生論文預答辯,以便學生回校后答辯更加順利。
五 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導進行業務學習
必須重視實習生的業務學習,每月至少安排2次理論講課,讓學生的實際操作與理論知R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實習質量,跟上最新發展狀況。實習生已經學習了大學所有課程,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不適合再應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業務講座,注重“教”而忽視“學”。科室要求年輕教師與時俱進,學習并應用目前較流行的PBL教學法[8],就是在實際工作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后作出回答,最后由教師點評,給予補充糾正并適時對實習學生的一些大膽的思路給予肯定,再由教師即時延伸和擴展更多的臨床實踐經驗。
六 制定量化考核標準,通過考核找出學生的薄弱點,實施個體化教學,注重考核實效
檢驗醫學的實習相當重要,可以通過PDCA循環的實習教學模式保證質量。PDCA循環[9]就是按照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處理)的順序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找出每位實習生薄弱點,個性化教學,循環改進,提高教學質量。實習生的考核很重要,科室制定了量化的考核俗跡實行千分制管理。力求公平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同學,總分1000分。比如:①各專業組業務考核滿分100分(共六個專業組,滿分600分);②畢業論文考核滿分100 分;③業務學習考核滿分100分;④醫德醫風考評, 滿分100 分;⑤實習生出勤管理, 滿分100 分。積分在800分以上者評為優秀, 701~799 分為良好, 積分在600~ 700分者為合格, 低于600分者為不合格。
七 根據學生愛好,側重某亞學科的教育,培養專長學生,增加就業機會
醫學院校擴招、醫院招聘標準提高等因素導致如今的檢驗畢業生就業困難。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醫學檢驗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將目光只瞄準醫院檢驗科。中心血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甚至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及醫療公司應該得到更多的青睞。科室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在實習安排時可以根據學生愛好及當前用人單位的需求,個性化的安排實習輪轉。比如:對血庫工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血庫輪轉時間加倍安排;對去醫療公司感興趣,側重培養學生計算機水平和英語應用能力,甚至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去公司輪換學習。
綜上,醫學檢驗科早已不是簡單的輔助科室,作為當今醫學領域中一門獨立的技能應用型學科需要不斷提高檢驗醫學的水平,為臨床提供準確及時的檢測報告。這就需要培養一批理論知識全面,實驗操作規范、動手能力強、能和臨床醫生平等交流的檢驗醫學人才。所以本科室成立專門的教學組,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實綱、注重量化考核,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質量控制意識、基本檢驗操作、報告單審核及臨床溝通能力的培養,考慮側重亞學科的教育,同時不忘科研能力的培養。當然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醫學檢驗實習帶教的培養模式及新思路,以適應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成永平,余水花,何興興,等.檢驗醫學實習生的帶教體會[J].北方藥學,2013,10(7):177.
[2]謝圣高,寧勇,姚群峰, 等.四年制本科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1(12):93-94.
[3]何偉業,藍紅云,楊平英, 等.檢驗科臨床實習帶教的幾點認識[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23): 2666.
[4]喬姝,雷紅華,王云華.檢驗專業醫學生實習教學探索[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29):88-89.
[5]徐禮杭.臨床生化室實習帶教體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3):3030.
[6]陳鍵,趙潔.醫學檢驗臨床實習教學模式的探討[J].醫學教育,2012,50(22):106-108.
[7]賀軍濤,張彥平,尹佳鋒,等.CBE教學模式在檢驗醫學專業實習生實習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4):824-826.
篇5
【關鍵詞】護理實習生;帶教方法;管理;探討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2-125-01
護理實習是教學醫院工作的重點,如何通過臨床護理實習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很多教學醫院面臨的重要任務。為了培養出更多工作能力強、工作熱情高、業務素質過硬的護理實習生[1.2],我院通過多年探索和總結,現就護理實習生帶教的方法及管理進行分析探討,具體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接受200名護理實習生,其中男10名,占5%,女190名,占95%,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0.4±2.0)歲,其中130名為本科畢業生,40名為大專畢業生,30名為中專畢業生。
1.2帶教方法
1.2.1構建好的人文環境:
構建好的人文環境讓實習護理人員身心愉悅、熱情飽滿的投入到工作實習中,選取臨床經驗豐富的人員作為帶教的主力,形成學術氛圍濃厚的帶教隊伍,提高整體護理實習人員的責任素質、降低差錯的發生率、團結友好、和諧融洽的完成整體實習任務。
1.2.2執行完整的帶教體系:
整體實習團隊均受護理部領導,并成立質量考核小組,人員組成如下:護理部技術過硬能手、護士長、科護士長及護理部干事等。并對每個護理實習人員進行技術考核,具體包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兩個方面。考核的具體方法為每月進行1次技術考核,2次理論知識考核,對于考試不合格的實習護理人員應加大考核力度。
1.2.3規范整體帶教人員素質:
在進行護理實習前對整個實習隊伍進人員素質由帶教教師進行 整體的集中培訓,包括護理的禮儀規范、護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等,同時對護理安全知識和法律意識等進行強化學習,讓每位實習護理人員樹立“患者第一,安全為首”的護理理念。此外,帶教教師應對醫院的整體環境、規章制度、科室人員設置及配置、對實習生要求等進行詳細講述,嚴格規范實習護理人員的組織紀律,讓他們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通過在實習期間對護理人員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的雙從培養,培養出更多操作技術規范、理論水平過硬的護理人員。
1.2.4采取集中帶教的模式:
對初次進入臨床科室的實習生由帶教教師采取集中帶教的模式。鑒于臨床帶教老師能力、素質層次不齊,因此由帶教組長進行集中帶教。我院集中帶教采取小組學習的方法,每組5-10人不等。在介紹過病區環境及床位分配后,每天傳授一個操作技術,從最基本的生命體征測量開始,老師在進行理論操作知識講解后,以實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批次練習系,互相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于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帶教教師應及時知道,規范每一步操作步驟。而且每周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化的考核,使一名實習護理人員在真正意義上達到理論知識熟練、操作水平的過硬的程度。
1.2.5一對一帶教:
在首次進行護理實習的人員進如科室后,采取一對一的帶教方式,由一名帶教老師負責學生的理論、操作、病歷書寫、護理查房等帶教工作,同時,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心理狀況等。本著帶教期間放手不放眼的原則,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帶教結果由帶教組長進行檢查,通過這種一對一的帶教模式,既提高了實習生學習和帶教老師帶教的積極性,同時促進了實行師生互評雙向教學評價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整體的主觀能動性。
1.2.6帶教效果的終末評價:
通過對實習護理人員帶教管理,充分調動了全體實習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了學生的主管能動性,加強護生的責任感,取得了滿意的帶教效果。
2結果
我院共培養出優秀實習生120名,書寫護理教學查房病例902份,撰寫論文9篇。
3討論
開展對護理實習生的集中帶教和一對一的帶教模式,督促了帶教教師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此外,還要給予學生素質、技能、法律知識等全面的指導,引導,對護理人員自身提高的同時,也培養并強化護理實習生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為畢業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3.4]。我院通過對200名在我院實習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對用人單位的電話回訪,本院護生在實習后期及新的工作崗位上均表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本院的帶教方法得到了護生和用人單位的雙從認可。我院共培養出優秀實習生120名,書寫護理教學查房病例902份,撰寫論文9篇。綜上所述,集中帶教及一對一帶教模式的開展,培養了技術水平過硬、理論知識牢固的護理人員,為實習護理人員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琦,沈詠芳. 提高ICU護理實習生帶教質量的探討[J]. 臨床醫藥實踐,2012,10:772-773.
[2]李梅,丁言平,鄒阿娣. 護理實習生帶教方法的探討[J]. 中華全科醫學,2011,03:488-489.
篇6
1.醫學檢驗專業實習現狀
1.1學生
1.1.1學歷檢驗專業學歷層次較復雜,其中檢驗專科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專科生理論知識欠缺,實踐動手能力不突出。專科生對理論的理解能力較差,學生在校的很多基本課程沒有學習到位。導致在實習和以后的工作中對操作的理解較欠缺。檢驗本科生較檢驗專科生在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上稍顯優勢。但由于高校招生人數不斷擴大,本科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導致本科生的素質也沒能挖掘出來。
1.1.2實習態度第一,隨著檢驗儀器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多數實習同學認為實習很單調,覺得實習只是一些簡單的機械操作,大學學習的理論沒有用上。實習同學剛到某個專業組或者某個科室就想老師直接傳授很多深入的知識。而實習單位安排的工作(如:標本簽收、標本離心、信息錄入)往往是簡單而枯燥的。這樣導致學生對醫院、對科室、對老師的抱怨,于是情緒低落、消極怠工。第二,現階段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承擔責任的意識。也導致老師不愿意將一些重要工作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同學。第三,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很少有同學主動抽出休息時間去做專業組安排的基本工作之外的工作,也不會思考如何將日常工作做得更快、更好。現代電子產品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實習同學獲取和學習專業知識提供了便利。但實際上,大部分實習同學利用電子產品和網絡來娛樂而不是學習,比如,打游戲、玩微信、微博、QQ等,極大地浪費了有利的學習資源。
1.1.3考試和就業實習的最終目的是就業,大部分實習同學在醫院實習的后半期就心神不定,一方面參加各種類型的考試,如事業單位入職考試、研究生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另一方面參加各種類型的雙選會以及招聘會。由于備戰考試及考試時間均處于實習階段,同學將會花上很多時間復習和參加各種輔導班,這些都耽誤了大量的實習時間。甚至根本就無心實習,嚴重影響了實習教學工作質量⑴。
1.2教師
1.2.1師資人員缺乏由于全國醫學檢驗專業學生人數的劇增,導致臨床實習資源匱乏。實習醫院有資質的帶教老師較少,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常常是同學帶教同學,嚴重影響了實習質量及實習計劃的順利完成。
1.2.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許多實習基地的帶教老師在學歷結構上參差不齊。醫院檢驗科高學歷人員較少,大部分人的學歷是本科、專科,甚至中專或非檢驗專業畢業。多數基地的帶教老師一般不從事在校生的理論教學,帶教老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就很難得到提升。帶教老師沒接受過正規的教師資格培訓,缺乏正確引導實習同學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也缺乏激發實習同學學習熱情的方法。
1.2.3教師的責任心大部分臨床檢驗工作人員帶教的意識非常薄弱,他們認為將常規檢驗工作完成是他們主要的職責。他們只顧埋頭工作,不注重傳道、授業、解惑,把帶教工作當成了一種負擔,降低了教學質量。帶教老師沒有深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道理。其實教師在帶教的過程中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自身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往往是講得越多就懂得越多,懂得越多就有更多的東西給同學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過程。
1.3實習生管理實習同學進入實習單位應由實習單位主管部門(如醫教科、教育培訓部)、實習科室以及學校共同對實習過程進行管理。但實際情況是,一方面實習同學一旦離開學校,學校對實習同學管理的責任似乎全部交給了實習單位,學校對實習同學的實習過程只是例行檢查或不檢查,平時幾乎失去聯系。另一方面很多實習單位往往只重視醫療和科研,忽視了臨床教學。再者實習管理人員配備不足,一般的檢驗科沒有配備專職的實習管理人員。一般的管理人員都要參加臨床工作,這樣對實習生管理的各個環節肯定掌控不到位。實習同學在每個專業組的實習時間較短,由于時間短,有些專業組認為實習同學對臨床工作無幫助,可有可無就疏于管理,管理不嚴格就會呈現出實習同學的懶散、消極。
2.教學探討
2.1培養人文素質實習期間加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同時,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顯得非常重要。由于當前醫患關系緊張,必須重視包括醫學檢驗在內的一切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增強同學對患者的服務意識,提高同學在實習期間就能樹立“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基本醫德。培養實習同學爰崗敬業的精神,使同學正確認識檢驗科人員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熱爰自己的崗位,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感情和成績。醫院或者科室層面可定期組織講座培訓實習同學的人文素養。
2.2提供就業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醫院或者檢驗科應組織人員專門收集更多的就業信息,隨時將這些信息快速的傳遞給實習同學,讓實習生在實習期間能安心實習,較少東奔西跑。同時可以利用帶教老師的人際關系,向用人單位直接推薦優秀的實習生。這樣既給學生增加了就業的機會,減少了實習生就業的盲目性,減輕了學生就業的壓力,也增加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向老師展示自己的才能,能夠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實習上。同時應該在實習同學參加雙選會或者招聘會之前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如簡歷制作、面試禮儀等,這樣一方面能提高實習生的就業率,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實習生的綜合素質。
2.3改善教學方法檢驗科應定期組織培訓講座,對實習同學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知識加強培訓。專業組應指定有資質的帶教老師對實習同學進行帶教。同時組織實習同學對帶教老師的講課內容和方式進行仔細評價,讓老師了解講課的內容同學是否感興趣,以及講課的方式是否能激發學習熱情。這既能達到讓實習同學獲得知識的目的,也能使帶教老師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也得到提高。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請一些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同學給在實習的同學談談他們的體會,激發實習生的學習激情。
2.4加強實習教學管理實習帶教也是對師資人員多方面能力的檢驗,有助于師資人員工作、技能、教學、科研整體水平的提高。醫院和科室應該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從教學意識、教學能力、教學態度上加強培訓。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鼓勵做得好的帶教老師,懲罰做得差的帶教老師。醫院和科室都應該指定專人負責實習教學管理,并制定考勤制度、請假制度、出科考核制度和獎懲措施等。增強溝通,每月組織實習同學進行座談會,互相探討實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學校與實習單位和科室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交流,以保證雙方信息暢通,共同做好實習教學工作。
2.5重視全程質量控制全程質量控制是保證醫學檢驗工作質量的核心。因此帶教老師應向實習同學灌輸全程質量控制的意識,讓同學掌握質量控制的各項具體要求和實施程序,包括:檢驗前患者準備、樣本采集的規范操作;檢驗中質控處理、標準檢測程序;檢驗后結果解釋等。
2.6增強科研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優秀的檢驗工作者,要在熟悉臨床工作的基礎上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實習單位應該加強對實習同學科研思維的灌輸,開展科研講座提高檢驗實習生的科研意識。介紹國內外檢驗專業的較好的雜志,可以讓學生不斷開拓思路,更新專業知識。還可以通過_對_的帶教模式讓有科研能力的帶教老師指導本科生完成畢業論文。有條件的科室可以讓科主任給每一位員工下達科研任務,讓每一位實習同學都有指定的帶論文老師(包括沒有要求的寫畢業論文專科生也有老師指導),讓他們都能接觸論文設計、實驗操作、論文寫作以及等相關知識。
2.7增強生物安全意識培養檢驗科承擔著全院患者的臨床標本的檢驗工作,是各種潛在傳染源相對集中的地方。檢驗專業實習生由于經驗不足及心理緊張等原因,容易受到職業危險因素的傷害。帶教老師應將系統的防護知識傳授給實習學生,包括講授日常工作中需注意的基本常識,如正確使用各種生物防護設備和用品,如何做好日常消毒,各類意外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措施等,并且要多舉一些工作中或學生實習時發生的實例增進實習生對生物安全的認識。
篇7
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是不同于其它文理科的,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多需要在臨床實習和學習過程中深刻理解認識疾病。在理論教學與臨床教學的時間安排上,基礎型研究生的理論教學時間確實偏長,但并沒有達到實際所要求的精度和深度,反而導致部分學生形成了松散浮夸的惡習,以至于在后期的臨床教學中,對忙碌的病房生活不習慣,甚至恐懼,產生混完一年隨便做個課題趕緊畢業的想法。精簡壓縮理論教學的時間勢在必行,新學期即將開始的半年制理論教學應該是積極的,嚴格學分控制是保證質量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2]。必要時將理論教學時間,安排在臨床教學期間,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可能更有價值。
2按主治醫師的標準加強臨床實踐技能
在臨床教學中,應給臨床研究生更多臨床實踐、動手操作、搶救危急病人的機會。導師在這一環節中起關鍵作用,制定嚴格的培養計劃,有計劃地實施培養計劃,不能安排輪轉專業小組后就不管不問,應該協調全科,針對性帶教,除了導師外還應該有專職資深上級醫師帶教,安排他們值班,全面完成各種疾病的處理、各種操作和技能的完成[3]。因此,在每個階段導師都應進行跟蹤式考核,研究生階段的臨床能力培養成果可直接關系到學生以后的臨床工作能力。除了完成本專業方向臨床實踐培養時間外,有針對性地擴大輪轉的范圍,使其對其他相關和常見的臨床知識增加認識,全面掌握,對將來提高臨床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能力,開闊思路、視野是相當有幫助的。
3培養學生研究分析問題和科研教學能力
加強對導師研究方向的了解和專業學術科研課題的選擇:學術課題的選擇過程,實驗思路、實驗方法的設計,是研究生培養必須經歷的步驟,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不管是學術型研究生還是臨床型研究生都應該培養這樣的能力。為了完成任務必須做到:提前與導師溝通,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提前查閱文獻關注學術前沿,多接觸專業研究問題;了解國內外新的研究動向,必須閱讀至少50篇國內文獻和50篇國外文獻是必要的,力爭要看的更多,綜述要盡早完成。自選課題進行研究也是可行的,但應避免不切實際的高難度,應具有可操作性、減少主觀盲目性、加強針對性,使之確實能解決臨床診療工作中的疑難問題,這對學生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更高的悟性,需要更扎實的功底[4]。如果有導師的指導完成會相對容易些,應該鼓勵自選課題,因為這更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篇8
[關鍵詞] 護理; 科技論文; 選題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312-01
隨著市場的繁榮,醫學高科技的發展,護理學科己成為當今一門獨特科學,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科學知識。護理科技論文是促進護理學科、護理科研發展的重要因素,不但用與總結和收集臨床的實踐經驗,而且給護理學科的發展與進步,提出了息息相關的問題。護理科技論文的選題,本身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它是護理科研工作的起點,也是護理科研程序中重要的環節,題目選擇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論文的質量,直接影響科研工作的進展和最后成果的質量。因此護理科技論文的選題在護理科研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必須審時度勢,認真權衡,反復推論,結合臨床。
1 題目類型 根據科研工作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評價性的文章,它是對護理科研中的護理技術和方法進行客觀的比較,得出評價的結論。臨床上,護理科研工作看起來都是平凡最平凡的工作,創造性不突出,但它能解決醫療護理中大量的實際問題,對提高病人的防治水平和優質服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如評價藥物的療效,護理技術方法的改進效果等屬于評價性的文章,就要選出評價性的題目。另一類護理學科發展中的文章,它需要更多的探索未知的創造性的護理技術及方法,它的解決推動學科領域的發展或開辟新的領域。如醫院研制出新的藥物,新的護理技術,探索出新的治療護理方法等,屬于護理學科發展中的文章,就要用發展中的題目。根據臨床資料的不同,又將題目分為4種類型:
1.1 調查研究性質的論文選題 以調查方法取得資料的論文,多以醫學基礎各種生理數據或流行病學調查而獲得。根據調查時事件是否發生又可分為前瞻性調查和回顧性調查。前瞻性調查是在事件發生前就做好計劃和預算,預計可能地發生的某些因素,而且對事件有影響,經調查得出相應的結論。如“孕婦被動吸煙對胎兒的危害”(中華護理雜志1993年第7期),屬前瞻性調查的題目,從因求果,證明特定因素的致病和治療的作用。回顧性調查是在事件發生后進行的,它由果推因,根據己有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分析,找出規律。如病人死因分析,病因學調查都屬于這一類。如“中華護理雜志”1993年第3期所寫的“28例新生兒低溫原因分析及護理”,屬于回顧性調查的題目。
1.2 實驗觀察性質的論文選題 它是用實驗的方法搜集資料,需要一定的實驗條件和必要的觀察手段,選題時要考慮是否具備這方面的資料和條件。如某些新藥療效和毒性作用觀察,各種新的治療、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的研究文章。如“24439例次聚烯酮吡-碘術前3分鐘洗手法的評價分析”(實用護理雜志第8期)屬于實驗觀察性質的題目。
1.3 經驗體會性質的論文選題 它是將過去的資料和自己的實驗觀察與調查加以結合進行選題而寫,如對某項新技術、新方法在護理實踐中應用的成效與經驗總結,各種疾病的護理經驗體會等。在實際論文選題目中,以上三種類型的題目往往很難截然分開的。
1.4 文獻綜述、論著性質的選題 它是屬于整理資料性質的論文,不用第一性資料,專門從整理、分析與綜合別人的資料(即第二性資料)的研究工作。它是情報研究工作的主要形式。
2 選題基本原則
2.1 科學性 護理科技論文選題方向要正確,以事實為依據,與已有科學理論、科學規律和定律相一致。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象人的生命一樣,既要接受已有理論指導,又要敢于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對已有的理論修正、補充或發展。
2.2 新穎性 新穎性就是創新性,文章的選題目就是要有創新意識,避免重復。凡是做的操作和護理方法具有獨創性、部分獨創性或前人的方法有所改進的選題應加以考慮,重復前人所寫的題目則不可取。選題時以護理學科知識的新見解、新發現、對護理方法的改進與突破,對現有理論的修正與完善,使護理科研工作具有創造性和生命力標準。
2.3 需要性 根據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長壽的需要,市場繁榮和護理學科的需要,迎接新科技的挑戰,必需通過論文的擬寫和刊登,將自己的實踐和經驗積累總結出來,保證護理質量,給病人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服務。選擇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影響最大的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與護理研究、優生、優育、優教,社區保健與康復護理,以及提高護理質量、護士地位、素質與修養等方面的研究,從這些最有價值的資料中選題目。
2.4 可行性 題目的選擇應以文章的內容,實施的主觀、客觀情況或經努力達到標準的情況選定題目。如觀察對象的來源、數量、技術力量等,應如實反映,操作既簡單又方便易懂,便于推廣和應用,否則再有價值的題目,也只能是徒勞。
3 選題范圍 護理工作涉及面廣、內容極多而且具體,所以題材與選題范圍比較廣闊,可從基礎護理理論、護理技術的研究、護理用具、器械的研制、實施方法,危重病人監護功能重健與康復護理、公共衛生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護理體制研究,各種規章制度的研究和評價,結合新技術業務開展,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等,隨著護理學科發展與進步,臨床上有很多問題會出現,需研究和解決,并且需推廣和應用。
4 選題方法
4.1 從自己實際工作去選題 題目產生主要基于實踐和思考,兩者缺一不可,護士工作都在臨床第一線,每當病人入院時,第一個接觸病人的就是護士,我們最清楚病人哪些護理理論需要加強,哪些護理技術需要改進,哪些護理器械、用具需要革新……寫文章也是為了研究解決這些問題,回答這些問題,選題也是從這些資料中選出來的,主要將自己實踐中發現的新問題、新現象用現有理論加以充分思考,那么選出的題目一定引人注目,所以選題就在我們身邊,題目產生主要于實踐和思考,兩者缺一不可。
4.2 在閱讀文獻中選題 閱讀文獻不但是搜集資料必需的,而且是護理論文選題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時注意參考和尋找前人如何進行選題。新技術和新業務,因前人沒有做過,必需閱讀文獻目錄中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對自己選題有啟發或借鑒,或借用他人的方法,改變其中部分因素結合自己的題材與資料進行選題。
4.3 在教學活動中選題 在教學活動中,由于理論系統的驅使,往往使自己的思路擴大。作為臨床第一線工作的護士,依靠臨床的帶教,當帶教時,或受到學生質疑時,自然想起自己應選的文章題目。所以通過臨床的帶教與學生接觸不僅是檢驗理論系統性的好機會,也是啟發我們思路獲得論文選題的特定途徑,也是一種最好的選題方法。
4.4 在開辟新領域中擴大選題 選題不應拘于自己的專業,應當把眼界擴大些,思路開闊些。在醫學各學科之間產生了許許多多邊緣科學和綜合性學科,在各學科交叉點就是經驗和思路集中的地方,常常產生一些綜合性的問題,而這些綜合性的問題往往形成一張最有價值的課題網,凡是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都將其匯集在一起,這也是一種最佳的選題方法。
5 選題注意事項
5.1 選題應具體不可過大 一般一項研究只要求把研究的問題總結出來,便于推廣和應用,不要過于籠統或涉及面太廣,以免影響文章的質量。
5.2 選題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 根據個人專長選擇不同類型的題目,如果你動手能力強,條件設備齊全,可從實驗的資料中選出題目,如果你善于理論思維,又有比較豐富的資料,可選擇理論性的題目,如果你知識淵博,又有較好的協作創造,可選擇跨學科研究的題目。
總之,在護理工作實踐中注意培養自己科學素質,博覽群書擴大知識儲備,了解國內外情報信息與科技動態,豐富想象力,樹立高尚的科學品格,科學思維方法,掌握選題的戰略與藝術,很容易從醫學信息浩瀚海洋里選出引人注目的文題,寫出具有價值的護理科技論文。
參考文獻
[1] 過慧謹.護理科技論文的選題[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增刊):5.
篇9
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華北理工大學作為一所地方綜合性院校,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亦得到了很大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就業難問題[1-2]。出現基礎醫學研究生就業不暢的問題與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不無關系,如研究生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模式陳舊,授課方式單一;導師隊伍建設相對薄弱;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與臨床實際結合少;學術交流不活躍等。因此,為了使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上一個新臺階,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發現問題并總結經驗,構建有特色的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筆者就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基礎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行初步探討。
1培養目標
基礎醫學(BasicMedicineStudies,BMS)是現代醫學的基礎,是醫學教育與研究的基石。它的主要內容為探討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揭示人類個體的結構功能及生命過程;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等[3]。本學科要培養素質全面、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高級科技人才。通過學習及科研訓練,使學生最終成為具有較強事業心及團隊精神、身心健康、博學多才的優秀人才。同時,通過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培養,學生要充分掌握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熟悉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到高校、科研院所、公安司法機關從事教學、科研或司法鑒定等工作。
2課程設置
以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以突出學術和應用兼顧為原則。經過反復探索、嘗試,目前開設了實驗技術、常用儀器和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方法等特色課程。另外,不同的基礎醫學研究生在入學第一年還要學習與自己研究方向和內容密切相關的臨床課程,使自己對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有更高層次的認識,這無疑會增強研究生科研的目的性,也會于無形中提升基礎醫學研究生對自己未來所從事工作的使命感。
3培養模式
當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主要采取單一導師制培養模式[4],即采取“一帶一”或“一帶多”的方式。在這種培養模式中,基礎醫學研究生主要是在基礎醫學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科研和論文寫作。這種培養模式適合培養從事基礎醫學教學與研究的人才,顯然已經不能解決現階段我國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就業難問題。為此,對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開始提出基礎與臨床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可以分為3個階段來完成。
3.1理論課學習階段
理論課學習階段的目標是為后續的科研和論文撰寫打下堅實的基礎。本階段的學習是在本科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性更強的學習,授課教師均為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學生在學習更深的基礎醫學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增加現代醫學和學科進展方面知識的學習。此階段充分利用高校多學科并存、交融的優勢,舉辦各類相關講座,緊跟時展步伐,完善學生知識結構。
3.2臨床見習階段
? 基礎醫學研究生在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穿行臨床見習。臨床見習時要根據不同的導師和學生,安排不同的臨床見習科室。例如:我院基礎醫學專業有4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神經系統疾病、肺纖維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基礎與臨床導師共同為每名研究生制訂培養計劃,在基礎醫學導師和臨床醫學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選題、課題設計及實施。同時,必須保證每名研究生進入與研究方向相關的臨床科室調研、見習或實習。如:神經系統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臨床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肺纖維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呼吸內科;糖尿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內分泌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進入心內科等。通過研究生前期的臨床實踐,其可以找到更有臨床價值的選題方向,使研究生對自身課題的研究更有成就感,科研動力得以提高,也就更有利于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亦可為自己未來工作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3.3課題完成階段
各教學單位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成立以導師為
篇10
【關鍵詞】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生培養;專業學位;科研能力;醫學教育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是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與臨床醫學本科生畢業后現階段采取的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雖然是并軌進行,但培養的要求和目標不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目標是高層次的醫學人才,要求在臨床能力培養的同時注重科研能力發展,因此,如何將科研意識貫穿在整個規范化培訓過程之中,值得我們探索。
1以往臨床醫學研究生培養背景
我國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往往為6~12個月的脫產式課程學習,以及1年到1年半的科研實驗及論文的撰寫。這就導致了研究生在臨床輪轉的時間往往不足1年。多年以來,臨床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其臨床技能操作、臨床實踐經驗、臨床應變能力等臨床能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為了扭轉這種“重科研、輕臨床”的培養模式的弊端,在2014年,國家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的文件。該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構建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1-2]。正因為這項硬性規定使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在臨床專業型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全面啟動,這也充分保障了臨床專業型學位研究生在畢業后能夠具備較強臨床實踐能力以及掌握對本專業常見疾病的基本處理原則。通過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考試,對于臨床專業型研究生而言,將會明顯提高個人的專科疾病診療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使之今后在工作崗位上,成為一名“會看病、能手術”的名副其實的高級別高層次臨床醫師,同時對提升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實力具有積極長遠的意義[3]。
2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本科畢業的規培生的區別
自2015年開始,新入學的所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時成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模式將參照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統一下發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這意味著對于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必須完成為期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還需要在碩士研究生的3年學制內完成科研論文的選題、資料收集、實驗、論文撰寫等工作。那么專業型醫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由于所有的時間都在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他們又將如何利用非常有限的時間來完成科研論文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與研究生科研意識的培養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沖突呢?同樣的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束后,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畢業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如何在培養好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時達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目標,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本科畢業后的住院醫師的培養著重于緊密結合臨床實踐,使其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和實際的臨床工作能力。這為其將來能夠勝任日常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4]。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及掌握基本的臨床科研方法是臨床醫學專業型碩士的培養目標,研究生們還需要最終完成學位論文及答辯。因此,“規培”制度下的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是對醫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在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培養的過程中,同時培養了科研能力、教學意識。研究生畢業后的視野和發展空間將明顯提升,為將來成為臨床、教學、科研全面發展的醫學高級人才打下夯實的基礎。
3如何在臨床輪科中培養科研意識、完成科研課題
3.1避免臨床與科研脫節,科研課題緊密聯系臨床實踐
雖然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在臨床輪科,時間長達33個月,看似沒有多余的時間脫離臨床去完成科研課題,但如果引導研究生在臨床實踐中尋找科研課題的靈感,帶著科研意識去開展臨床工作,例如發現手術技巧的改進、臨床藥效的評估、臨床疾病數據的分析、某些疾病臨床進展的機制等等,只有在臨床工作中尋找科研課題,讓科研結果能直接解決或說明臨床中的實際問題,才能真正讓臨床與科研緊密相連,并給科研課題帶來許多亮點。要徹底改變“科研就是去實驗室做實驗”的想法,就要建立“在臨床實踐中完成科研課題”的觀點。
3.2完善臨床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機制
通過完善科研專項基金的設立、科室專科業務學習、積極開展專家科研講座、提供平臺交流科研成果和激勵相關科研人員等幾個方面的措施[5],使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模式。專項研究基金能夠提高臨床研究生申請課題、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以科室或小組為單位,進行科研交流,組織論文閱讀,是提升專業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徑[6];國內外相關專家定期展開的科研專題講座,能拓寬研究生的視野,了解臨床科研的前沿知識,激發科研的靈感,建議把聽取科研講座納入研究生培養體系考核環節;醫院也應當積極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平臺,除了邀請專家學者來院授課,研究生也可以彼此在臺上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學術氛圍;一旦臨床專業研究生發表了高質量的論文、或者協助導師申報了相關課題。研究生管理部門將對研究生及相關人員給予足夠的獎勵,徹底去除以往某些“富臨床、貧科研”的錯誤思想,激勵研究生們臨床科研齊頭并進。
3.3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的遴選
選擇一批具備較強臨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導師,導師的素質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對研究生導師開展“雙軌培養”模式的宣傳和學習,加強指導教師的帶教能力。此外學院還可以為研究生配備一到兩位副導師,并采取導師及副導師聯合培養的機制來強化研究生的培養。傳統的高級導師是主導師,他往往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強的科研能力,能指導和督促研究生在臨床、教學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副導師可以是醫學院或醫院中從事科研的老師,主要負責傳授科研理論知識和指導科研實踐[7]。當然副導師也可以是研究生在輪科期間的帶教老師,他們不但能直接教導研究生臨床實踐技能,也能開拓研究生在跨學科及多學科等方面的科研思路。副導師還可以大膽選用具備較強科研能力的年輕博士,讓他們來帶動研究生的科研意識的提高。研究生入學后,導師應定期召開研究生組會,了解研究生的輪轉學習情況,并督查學生科研工作完成情況,從而及時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或不足,以此入手來培養研究生的臨床科研能力。
3.4適當調整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培訓考核方案和科研課題
高校在探索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新模式時,需要建立相應的科研考核評價體系,良好的科研氛圍才能激發學生們的科研熱情[8]。合理安排和調整課程的上課時間,科研課題重在科研思維和科研意識的考核,基礎醫學研究將不再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課題的主要方向,而與臨床密切相關的治療方法評價、手術效果分析、新技術療效利弊、臨床數據的統計、跨學科間的關系等等都可以成為科研課題的亮點。讓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各種水平考試、臨床技能考核和學位論文答辯,將臨床專業碩士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將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與授予碩士學位相結合,使研究生在畢業時不僅獲得碩士學位證及畢業證,同時獲取執業醫師資格證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證。將臨床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緊密結合,讓研究生可以在臨床實踐中完成科研課題的選擇和研究,高效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科研論文的撰寫,培養出具有良好科研意識的臨床醫學人才,這才是培養現代臨床醫學高級人材迫切需要的[9]。
參考文獻
[1]雷笑瑜,張勇,黃卓,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雙軌合一”培養模式分析[J].現代醫院管理,2015,13(2):65-67.
[2]汪玲.“5+3”模式下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J].中國高校科技,2016(1):65-67.
[3]陳文娟,唐郢,李蓉.規范化培訓中臨床醫學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路徑探索[J].科教文匯,2019(21):95-97.
[4]肖志波,張淼波,滕雯,等.規范化培訓制度下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新思路[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103-104.
[5]顏汝平,平秦榕,梁劍偉,等.“雙軌合一”模式下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6,37(10):88-90.
[6]欒婷,李寧,王劍松,等.規范化培訓大背景下專業型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29-30.
[7]莫小強,陶麗華,唐乾利,等.“雙軌合一”模式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