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17:34: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漢語言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差異;策略;歸化;異化;翻譯
一、引言
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更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約。語言是文化的產物,無論從語言的符號觀還是社會觀來看,其都帶有明顯的文化特征。語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現在語言的文化屬性、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為語言內涵的文化,給予語言的影響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1)影響并制約語言系統(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2)決定語言的指稱內容與形式;(3)作用于人類的語言思維與表達形式。由此可見,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正如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所說:“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1993:109)文化對語際交流的影響可見一斑。漢英民族在價值觀念、、民情風俗、歷史背景、地理條件、社會制度、生活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文化上的差異不僅給各自的載體語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為這兩種語言之間互譯帶來了重重困難。本文擬從漢英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著手,企圖以歸化和異化策略來尋求其間的語義文化對等翻譯。
二、漢英文化差異
因為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產品,要理解它就應該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給其在語義層面上的轉換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其差異首先表現為價值觀念的不同。漢文化是一元文化,強調“社團價值論”;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個人價值至上論”。除了價值觀念差異之外,漢英文化差異還與兩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
(一)地理環境引起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常常給該地區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國和英國,因為地理環境的迥異,氣候條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對的異域文化。英國是島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民族創造出的語言就沾上了該地理特征。象我們熟知的習語: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華民族祖居亞洲大陸,其文化自然也難免受其影響。上文所說的“揮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還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黃土背朝天”等不勝枚舉。至于氣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異的例子也是舉不勝數。單就“東風”“西風”之說來看,兩種文化就大相徑庭。雪萊的“西風頌”(OdetotheWestWind)正是對春的謳歌。CharlesDickens在《大衛科波菲爾》中說“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這也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然而漢語中的“東風”卻戰勝了“西風”,是春風,是溫暖的使者。“西風”是秋風,有蕭瑟秋風之說。馬致遠之詞作“古道、西風、瘦馬”,又同是馬曲的“醉鄉中,東風喚醒梨花夢”也說明這一點。詞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讓異域人士費解。
(二)民情風俗造成的差異
漢英民族由習俗引起的文化差異在一些與動物有關的詞匯短語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英國人喜歡馬,養馬、騎馬、賽馬成為其風俗,英國文化就屬于典型的的“馬文化”。所以英語中有關馬的說法及其豐富。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氣揚);horseandhorse(并駕齊驅)等等。然而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國,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漢語囤積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勞,勤奮踏實”的象征。“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體現的這種情結。相反在英語中卻用馬來代替。漢語中的“老黃牛”翻譯成英語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漢英語言中的一些表示顏色的詞匯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紅色”在漢語中含有極強的褒義色彩,“大紅大紫”顯示的是成功和富貴,喜慶和吉祥。與此相反,“red”卻常常讓西方人想起流血、戰爭、恐怖、憤怒和危險,含有較強的貶義。
三、翻譯策略
漢英文化的差異性給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這并不是就說明兩種語言之間就不能相互轉化。語言共性論認為:雖然人類的語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是由于在生存環境、身體結構、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處大于不同之處,這就使語言之間的轉換成為可能。Chomsky的普遍語法理論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語言之間轉換的可能性。“如果說每種語言都能表達所指的一切,那么,從原則上說,某種語言所表達的一切都能被譯為另一種語言(蔡毅)。不同語言之間的這種轉換常常借助于翻譯中的異化和歸化策略。(一)異化翻譯策略
異化就是不改變原文的文化、語言、文體等特征傳達原文的內容,要求讀者向作者靠攏,適應原文。它翻譯的前提是,認為語言是有差異的,交際因語言社團之間與語言社團之內的文化差異而復雜化。異化翻譯承認并發展差異,并且在目的語中表現文化差異。異化翻譯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點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語的語言與語篇規范;(2)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不通順、艱澀難懂的文體;(3)有意保留源語中的實觀材料或采用目的語中的古詞語;(4)目的是為目的語讀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異化翻譯有利于讀者了解異域文化;有利于讀者運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魚文化的獨特之處;有利于豐富目的語文化和表達方式。但是,異化翻譯也有自己的劣勢,它常常使譯文句式生硬,晦澀難懂,這就給讀者的帶來了閱讀困難。常見的異化翻譯策略有“音譯法”和“直譯法”等。
(二)歸化翻譯策略
歸化翻譯就是遵循目標語文化的當前價值,對原文進行同化翻譯。該翻譯法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地道暢通的目的語進行翻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被掩蓋,目的語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取代了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歸化翻譯有其自身的優越性。對于譯者來說,要全面了解一種異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譯過程中因為對本族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往往會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以便使譯文通順。這樣,對于讀者來說,就可以避免文化沖突,在自己的知識文化范圍輕松容易的理解譯文。由此看來,歸化翻譯的通順常常也會換來文化信息的遺失。常見的歸化翻譯策略有“代換法”、“解釋法”和“異譯法”等。
四、異化歸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異化和歸化翻譯各有其優缺點。過度的歸化和異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實際的翻譯中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標準呢?關于翻譯的標準,清末的翻譯家嚴復提出了著名的“譯事三難”,即“信、達、雅”。“信”指忠實原文,“達”指語言通順暢達,“雅”指文字古雅。魯迅也說過:“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持原作的風姿……”。錢中書提出了更具體的“化境”文學翻譯標準。他說:“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不能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顯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風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從這些翻譯名家對翻譯所定的標準可以看出,“忠實”和“通順”是翻譯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兩項基本原則,缺一不可。那就是說,既要將原文的信息(包括語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傳達,語氣和風格與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暢自然,易于理解接受。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找到異化和歸化翻譯的最佳結合點,讓異化和歸化更得其所。一般說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文化間的關系分為:文化交織、文化鴻溝、文化沖突三種。不同的文化關系對翻譯的策略的選用有極大的影響。文化交織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著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這樣語言之間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難理解。為了更多的接觸異域文化,異化翻譯方法就顯示出優越性;文化鴻溝是指兩種文化中存在著文化差距。這時我們可以選用歸化翻譯方法,如果選用異化翻譯方法的話,就必須用直譯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傳遞信息的兩全其美;文化沖突是指兩種文化對某些物質,事物和現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處理這種文化現行,歸化翻譯方法更能大顯神通。
參考文獻: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篇2
關鍵詞:漢字;書法;傳統文化;藝術創新
一、從書法的內涵看,書法藝術是漢語言文化的應有之義
世界上所有開化的民族都有他們自創的文字,或參照其他民族文字創造的文字,有文字的書寫,只是他們的書寫都未能成為藝術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現今的漢語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創造的,以拉丁文書寫方式拼寫,人們也不能以書法的素養書寫它以取得類似漢字書法的審美效果。這表明:只有漢字才是書法藝術形象創造的基礎,書法藝術是漢語言文化的應有之義。
(一)書法的定義,就是特指漢字的書寫。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關于書法的定義(內涵),至今有多種提法,尚未定論,但每種提法卻與漢語言文化息息相關。在此,略舉幾例加以說明:
其一,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漢字的方法。
其二,書法,是關于漢字書寫研究的一門學問。
其三,書法,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文房四寶”為工具,通過書寫漢字來抒情達意的一門藝術。它主要包括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內容。
上述三種提法均表明: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漢語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號藝術,漢字是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
(二)書法是漢字的藝術表現。
漢字能成為藝術,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漢字有一個為別的文字不具有的特點。漢字既不是模擬自然的圖畫,也不是任何人隨心所欲的抽象符號,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會意諸法創作的造型,是根據漢語的單音單詞構成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意義的形體。
2、漢字的形體構成充分體現了人們感悟自然萬物形體構成之理。人們在自然千姿百態痕跡的啟發下,創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礎,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參照,因此,以會意、形聲等造出的字就隨語言的實際發展起來。這樣,據單音語言創造的具有形體整體性的文字,為以書法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準備了很好的基礎。
3、能使漢字成為藝術的關鍵是書寫。隨著實際需要的發展,書寫工具的改進,書寫技術方法的總結,漢字發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隸、章今草乃至楷書、行書體。體勢變了,筆畫變了,寫法變了,但充分運用書段,借漢字的基本結構,創造出具有生動的抽象形式,具備力的運動節律,具有生命機體意味的筆畫,營構有生命的形象,這些始終保持著,而且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強烈。
二、從書法結構因素看,書法是漢字藝術特質的表現
漢字書寫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除了書寫者自身藝術創造力之外,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漢字先天便具有藝術的特質。書法是漢字藝術特質的表現。
(一)書法的藝術語言是漢字的筆畫線條。
書法的藝術語言是漢字的筆畫線條,是有著一定的限制和高質量要求的線條,即是書家用手直接寫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線條。因為漢字的筆畫本身具有藝術素質,有著豐富的表現力,不僅是書法者必須依循的,而且是書法者樂于借助的。
1、漢字筆畫具有豐富性。豐富的筆畫才能構成豐富的形體,蘊涵豐富的內容。漢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草等諸多字體,其筆畫也由簡到繁,不斷豐富。如以法度最為完備的楷書為例,其基本筆畫就有點、橫、豎、撇、捺、挑、鉤、折。而且,每種筆畫又有多種形態。
2、漢字筆畫具有意象性。漢字筆畫線條,是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對客觀事物外形的一種抽象、概括和描述,同時又是人的創造,帶有某種意象性。歷代每一書法的筆畫中都熔鑄有書家的意象。
3、漢字筆畫具有表情性。漢字豐富多樣的筆畫,與生俱來便帶有豐富微妙的情感。不同筆畫的線條,給人以不同的情感感受。一般來說,橫線使人感到廣闊、寧靜;豎線使人感到上騰、挺拔;斜線使人感到危急、驚險;曲線使人感到流動、變化、柔和、輕巧、優美等。
(二)書法的藝術形體結構是通過漢字線條塑造出來的。
書法是造型藝術。藝術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藝術形象的形式去顯示真實。書法藝術的形象是通過漢字線條塑造出一個個奇妙的結構形體。
1、漢字形體的象形性影響和促進了書法的形象塑造。中國漢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礎,就有藝術性。漢字始終沿著表意走,符號中仍有形象,“象”的范圍也更廣了,稱之為“象物、象事、象意、象聲”。這“四象”屬于象形精神,是漢字藝術性的集中體現。
2、漢字形體的多樣性影響和促進了書法的形象塑造。漢字豐富的筆畫和復雜的結構形體,源于自然和表意的特點。書家個人可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審美追求去創造書法的藝術形象,但無論如何,漢字形體的固有特點是不能忽視的。
三、從發展書法藝術看,必須堅持書寫漢字的傳統
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繼承的目的。歷代書法的創變規律,都源于特定歷史時期對藝術審美的與時俱進,也由于漢字的象形結構淵源,使其中藝術創作有了極大的可塑性和創造性。
(一)書寫漢字是書法自身的規定性。
書法漢字包括兩個最基本的方面:一是書寫性,即書法是書寫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也不是制作出來的,其創作過程是書寫的過程。二是書寫的對象是漢字而不是其他東西。兩個方面是連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體。
(二)書法藝術是最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
書寫漢字不僅僅是書法自身的規定性問題,還涉及這門藝術的文化特色問題。書法是最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把它和其他藝術放在一起,它的中國文化身份最直接,特色最強烈、最鮮明。如果在西方看到一幅書法,哪怕是“唐人街”一塊招牌,馬上就會想到中國。
篇3
關鍵詞:漢字;書法;傳統文化;藝術創新
一、從書法的內涵看,書法藝術是漢語言文化的應有之義
世界上所有開化的民族都有他們自創的文字,或參照其他民族文字創造的文字,有文字的書寫,只是他們的書寫都未能成為藝術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現今的漢語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創造的,以拉丁文書寫方式拼寫,人們也不能以書法的素養書寫它以取得類似漢字書法的審美效果。這表明:只有漢字才是書法藝術形象創造的基礎,書法藝術是漢語言文化的應有之義。
(一)書法的定義,就是特指漢字的書寫。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關于書法的定義(內涵),至今有多種提法,尚未定論,但每種提法卻與漢語言文化息息相關。在此,略舉幾例加以說明:
其一,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漢字的方法。
其二,書法,是關于漢字書寫研究的一門學問。
其三,書法,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文房四寶”為工具,通過書寫漢字來抒情達意的一門藝術。它主要包括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內容。
上述三種提法均表明: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漢語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號藝術,漢字是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
(二)書法是漢字的藝術表現。
漢字能成為藝術,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漢字有一個為別的文字不具有的特點。漢字既不是模擬自然的圖畫,也不是任何人隨心所欲的抽象符號,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會意諸法創作的造型,是根據漢語的單音單詞構成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意義的形體。
2、漢字的形體構成充分體現了人們感悟自然萬物形體構成之理。人們在自然千姿百態痕跡的啟發下,創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礎,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參照,因此,以會意、形聲等造出的字就隨語言的實際發展起來。這樣,據單音語言創造的具有形體整體性的文字,為以書法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準備了很好的基礎。
3、能使漢字成為藝術的關鍵是書寫。隨著實際需要的發展,書寫工具的改進,書寫技術方法的總結,漢字發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隸、章今草乃至楷書、行書體。體勢變了,筆畫變了,寫法變了,但充分運用書段,借漢字的基本結構,創造出具有生動的抽象形式,具備力的運動節律,具有生命機體意味的筆畫,營構有生命的形象,這些始終保持著,而且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強烈。
二、從書法結構因素看,書法是漢字藝術特質的表現
漢字書寫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除了書寫者自身藝術創造力之外,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漢字先天便具有藝術的特質。書法是漢字藝術特質的表現。
(一)書法的藝術語言是漢字的筆畫線條。
書法的藝術語言是漢字的筆畫線條,是有著一定的限制和高質量要求的線條,即是書家用手直接寫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線條。因為漢字的筆畫本身具有藝術素質,有著豐富的表現力,不僅是書法者必須依循的,而且是書法者樂于借助的。
篇4
一.武漢地名的結構形式
地名首先是一種語言現象,其結構形式是指從詞或詞組的結構平面來觀察其結構組合的項以及項與項之間的關系與層次,是橫向平面的、靜態的共時范疇的概念。下面結合1990程干庭的《武漢地名志》以及2010搜狗語料庫中收錄的最新語料分析武漢地名的結構形式。
地名的出現經歷了從單音節向雙音節及多音節發展的過程,這與漢語詞匯化、雙音化有關系。起初的結構方式復雜多樣并無固定的詞匯結構模式,后來發展到成熟階段出現了“專名+通名”的結構形式,它能夠較大限度地發揮地名的指位和指類功能,即專名指“位”指示某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人文地理特征,通名指“類”指示某地的地理性質、地理類型,專名通名便于區別和識別不同位置、不同性質的地理事物。通名如“街、道、巷、村、路”等,專名如“天門墩”、“桂子山”、“街道口”等。
現代武漢的地名也是在“專名+通名”這種基本格式的基礎上衍生發展而來的。現代武漢地名從這一角度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專名+通名”型、“專名”型、“附加”型、多層結構型。
1.“專名+通名”型
1.1.專名為簡單的結構類型
這種類型中的專名由單純詞、合成詞或者詞組構成。
(1)單純詞作專名:該類型多為雙音節地名,專名由單純詞構成,多保留古代漢語單音詞特點,在語法功用上相當于一個詞。如花山、雙墩、猴山、漢江等。
(2)合成詞作專名:其中發現名詞作專名數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動詞次之,形容詞的數量最少。
a.名詞:金雞山、竹葉山、龍燈堤、白沙洲
b.動詞:建設路、復興村、團結村、解放橋
c.形容詞:快活嶺、崇仁路、匯通路、幸福村
(3)詞組作專名:
a.偏正結構:十里鋪村、白沙洲大橋、升官渡小區
b.述賓結構:循禮門、歸元寺、打網臺、興華路
c.主謂結構:石榴紅村、諸葛祭風臺、劉備郊天臺
篇5
因為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產品,要理解它就應該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給其在語義層面上的轉換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其差異首先表現為價值觀念的不同。漢文化是一元文化,強調“社團價值論”;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個人價值至上論”。除了價值觀念差異之外,漢英文化差異還與兩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常常給該地區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國和英國,因為地理環境的迥異,氣候條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對的異域文化。英國是島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民族創造出的語言就沾上了該地理特征。象我們熟知的習語: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華民族祖居亞洲大陸,其文化自然也難免受其影響。上文所說的“揮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還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黃土背朝天”等不勝枚舉。至于氣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異的例子也是舉不勝數。單就“東風”“西風”之說來看,兩種文化就大相徑庭。雪萊的“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對春的謳歌。Charles Dickens在《大衛科波菲爾》中說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這也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然而漢語中的“東風”卻戰勝了“西風”,是春風,是溫暖的使者。“西風”是秋風,有蕭瑟秋風之說。馬致遠之詞作“古道、西風、瘦馬”,又同是馬曲的“醉鄉中,東風喚醒梨花夢”也說明這一點。詞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讓異域人士費解。
展開閱讀全文
篇6
【關鍵詞】英語學習 漢語語言文化保護 文化認同 文化多樣性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學習并使用英語。英語學習在豐富中國漢語語言文化的同時也給中國漢語語言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帶來了挑戰。
文化語言學研究表明,“語言是記錄、表達、傳播乃至發展百科知識的工具。”①很顯然“百科知識”包括民族文化:即一個特定民族或社會已取得的各種成就或已形成的各種風俗習慣、法律道德和等。因此語言可以反映一個民族所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反映該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那么學習一個民族的語言必然會接觸并學習該民族的文化,因此學習一個民族的語言與文化也必然會影響到學習者本民族的語言與文化。
有報道稱:目前中國人在花很大精力學習英語,而他們的漢語水平卻一般,很多人對漢語經典作品知之甚少,不能順利閱讀本民族最優秀的古典作品,甚至不能用漢語流暢地書寫文章。還有些年輕人熱衷于情人節、圣誕節等西方傳統節日而忽視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有人曾就中西方傳統節日知曉率和認同度對北京和成都兩個城市的200多名初中生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對中國傳統節日如端午節、重陽節、七夕節的知曉率和喜歡程度都低于對西方節日如圣誕節、情人節和父(母)親節的知曉率和喜歡程度。②
因此有些中國人開始質疑英語學習。質疑者認為政府教育部門過分強調了英語的學習與推廣,長此下去勢必影響中國漢語語言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影響漢語語言文化的純潔度及其在國內外的地位;而支持者認為:學習英語、培養英語人才有益于國家與個人的長遠發展,學習英語語言與文化會豐富漢語語言與文化,這將有益于而不是有害于漢語語言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那么中國應該如何解決英語學習與漢語語言文化保護的“沖突”問題,如何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呢?
1.中國目前的英語和漢語學習現狀以及政府對英語和漢語學習的管理措施
中國目前的英語學習向下推行到了小學三年級,有些幼兒園也開設了英語課程;向上涉及到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教育,直到所有參加職稱評審的社會工作人員。“截至2006年年初,中國大中小學學習英語的人數加在一起超過了1億人,其中在校大學生有2300多萬人;總體上全國約有3億多人在學英語,約占全國總人數的1/4”(《人民日報》2006年3月27日第十一版)。
在漢語語言文化學習方面,從幼兒園到大學階段均設有漢語課程,但大學語文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徐中玉指出,語文在大學多屬于選修課,甚至被某些學校、專業拒之門外!大學語文課正面臨“下崗”危機。
從教育與學習效果來看,兩種語言的教育效果都不理想,語言學習似乎以考試為目的而輕視語言的實際運用。
2.英語學習現狀與漢語語言文化保護之間存在的所謂“沖突”
如前所述,一種外族語言文化的引入與傳播對本族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挑戰是客觀存在的。
兩者之間的“沖突”之一是:英語學習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時間、空間、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間接影響了漢語語言文化的學習教育。因為這些從事英語學習的資源本來可以被用來進行漢語語言文化的學習、保護、繼承、發展與傳播。
“沖突”之二是:過多的英語學習還會使國人對漢語語言文化產生輕視與誤解,使國人對漢語語言文化的認同度降低;實際上第二種沖突帶來的問題已經在中國出現。如上文提到的兩項調查:中國部分初中生和大學生對一些體現中國本土文化的傳統節日的了解與喜愛已落后于某些西方傳統節日。
“沖突”之三是:外語學習與本土語言文化保護兩者之間的沖突將會給社會帶來種族與民族矛盾。這種矛盾已在美國出現。“美國有些小學根據法律規定為英語差的移民子女提供雙語教育,結果引起當地其他學生家長反對。反對方認為,雙語教育占用納稅人額外資金等資源,而且雙語班有些課程采用移民國母語教學會引起民族主義,影響美國的主流語言文化等”。③
3.解決這些沖突的意義與方法
如上文所言,一種外族語言文化的引入與傳播對本族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挑戰是客觀存在的。不過,如果處理措施得當,這種外族語言文化的學習與傳播將會對本土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產生積極而非消極的影響。
首先,這種挑戰會激勵我國政府與民眾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存與發展能力,從而為漢語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供強大的人與物質保障。
其次,政府教育部門在漢語和英語教育上應施行更為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對漢語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宏觀上制定并嚴格執行科學的完善的法律法規,樹立漢語語言文化的核心地位,但又不壓制歧視其他的語言文化。從根本上支持、鼓勵并促進漢語語言文化的研究、保護與傳承。在微觀上政府教育部門應制訂出具體的在兩種語言文化學習上支持與限制的措施。
再次,英語教學與英語學習中應融入漢語語言與文化內容,編寫并使用既體現漢語語言文化又體現英語語言文化的語言學習教材與學習資料。
筆者曾對一些有影響的普通高校大學英語教材中涉及中國文化內容的文章數量作了一下統計,發現教材選錄的教學文章中涉及中國語言與文化內容的文章數量極其有限。被調查統計的教材主要包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浙江大學主編的《新編大學英語》、翟象俊等主編的《大學英語精讀》和李蔭華等主編的《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統計顯示:被調查的四套普通高校大學英語教材共選錄文章240篇,其中涉及中國語言與文化內容的文章數量只有5篇,占2.08%。因此我們可以編寫并使用既體現本土又體現外國的雙重語言與文化的英語學習教材與學習資料。甚至可以嘗試用英語編寫純粹體現漢語語言與文化的教材及學習資料。
另外,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用英語保護并傳承漢語語言文化;其他如翻譯、使節、導游等英語工作者也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關注這一點。
最后,樹立寬容自信的多元文化認同理念,兼收并蓄,共存共榮,保護世界語言文化的獨特性與多樣性。
綜上所述,英語學習與漢語語言文化保護之間存在的矛盾與問題并非是不可解決的,只要政府與民眾樹立正確的態度,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中國人一定能夠保護、傳承并發展好自己的漢語語言文化,同時又能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優秀語言文化,實現世界多種語言文化的共存共榮。
注釋:
①劉潤清.再談語言與文化的關系[N].中華讀書報,2005-10-19.
②李芳.初中生究竟認同哪類節日[N].中國教育報,2008-4-7.
③梁建峰.美國教育[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文獻:
[1]田志凌.母語與保衛戰: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N].南方都市報,2004,11.
[2]姚寶榮等.中國社會與文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李征.專家:我國英語過熱 大學語文淪為“雞肋”[N].http:///2005.08.12.
篇7
論文摘 要: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的應用性不是很強,但是現代社會競爭殘酷,學生要想適應就業的大趨勢,就要加強本專業的實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就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優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要突破專業的局限性,在教學上進行創新,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學生在社會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像工程建筑和醫學一樣,它的職業定位沒有那么清晰,不是應用型的專業。它是傳統的人文科學,能夠體現人文的精神,傳承并且發揚漢語與中國文化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要內容就是文學文化的遺產,是對人類的一種認識,承擔者某種社會的責任。所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就是畢業后的學生所從事的工作是和人相關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要能夠體現對社會觀念的適應,不是能夠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而是創造社會效益的。社會的不斷進步,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教學的實用性被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來說,也要進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讓學生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包括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還有教學思維方面的創新。要突破專業方面的限制,創新教學內容。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期間做不到專和精,在畢業后找工作的競爭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專業。這種專業的特殊性讓我們在教學當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以及文學本身的教學,要結合目前的就業狀況對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新聞、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專業都是從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慢慢發展而來的,所以,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基礎很扎實,要打破漢語言文學專業所設定的界限,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獨特優勢,比如新聞傳播、文秘、廣告策劃、公關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課程都可以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從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想法決定行動,只要學生內心想進行創新的活動和學習,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東方文化底蘊。該專業有極強的文化特征,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對東方文化的親合及從中汲取創新精神動力,并影響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因此,漢語言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首先,教師應有強烈的創新教育意識,思想上要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行為上善于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和不斷進取。在教學中不能滿足做文化的傳聲筒,要適當的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對社會文化現象進行思考,如博客,新媒體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給學生以震撼,激勵他們也去發現、思考、創新。可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必須在不訥于言的同時,還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該專業的個性,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2 修訂教學計劃
要拓寬對民族的文化進行了解,在教學計劃當中增強民族文化的理論以及其它有關民族知識的課程,開展民族地區的考察等等活動,讓學生多多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理論聯系實際。要重視寫作類課程的教學,要把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寫作都列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要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介紹,而且要做到介紹的準確,介紹的完整。要注重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結合起來,增強實踐教學的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注重專業的延伸,發展研究能力,發展實際工作的能力。
3 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實用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為教師、各類編輯職務、文秘、文案策劃人員等。但事實上,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教育科研、新聞出版、企業公司等單位,還有少數人涉足律師、房地產、金融外貿等新興行業。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較寬的職業適應性,但同時,由于相關行業存在文秘、新聞、廣告、公共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造成了對他們較大的沖擊力,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要從現實的意義來看。
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余門課程,有必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對課程進行優化;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領域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發展的當下高度來考慮學科基礎,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的內容,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如寫作學和文學概論中的文體學知識。
該專業的實用性教學應體現在五個方面:古今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現代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能力,信息調研能力等。學校和教師必須精心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本專業課程的應用模塊,通過系統的應用技能課程的設置,以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獲得將來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應用能力,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曉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應向創造性教學轉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2]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3] 許海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知識結構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3).
[4]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篇8
論文摘要: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學生畢業實習日益困難,造成了學生沒有達到畢業實習的效果,嚴重影響了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創新和探索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實踐教學,規范畢業實習管理,提高學生自身素質,是該專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畢業實習是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傳統的畢業實習形式主要有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兩種。集中實習是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單位,派教師跟隨學生至實習單位進行實踐活動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這種實習形式便于管理和檢驗實習效果。分散實習是按照學校統一的實習計劃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這種實習形式分散靈活,但管理難度較大。
隨著高等教育的日益大眾化,大學生供過于求。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用人單位缺乏接受實習生的動力,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時間沖突等原因,高等學校畢業實習日益困難。在此形勢下,課程實踐特色不明顯,實踐教學環節較少的一些文科類專業(如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面臨著更多的困境,畢業實習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革。
一、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現狀
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系統的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寫作、文化、宣傳、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學素養、人文精神、創新能力和務實作風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主要進行與文字材料撰寫相關的工作,如單位文字材料書寫、辦公室文件撰寫、公司宣傳材料書寫等等。
和國內大多數高校一樣,吉首大學文學院作為老牌院系,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師范和非師范兩個專業。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畢業實習采取集中實習的形式,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采取分散實習形式。學生進行畢業實習之前,院里制定統一的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實習計劃,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學生于大四第一學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自主實習。學生實習結束后提交撰寫的實習日志、實習鑒定表、實習附件材料(即實習期間的成果)等。從院內近三年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情況看,與漢語言師范專業的集中畢業實習相比較,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實習存在較多問題。首先,每屆畢業生人數都是50人以上,人數較多,全部采取分散實習形式,部分學生沒有及時聯系到實習單位,部分學生因考研和考公務員而不愿進行畢業實習。第二,部分學生對于畢業實習要求、畢業實習目的認識不清,個人畢業實習計劃和安排混亂。第三,從提交的畢業實習材料看,部分學生并沒有按要求進行畢業實習,實習日志填寫敷衍了事,沒有達到畢業實習目的。第四,因全部采用分散實習的形式,管理難度大,難以及時跟蹤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現在還沒有可行的分散實習調控機制和評價機制,畢業實習效果難以評估。因此,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學生畢業實習難度大,畢業實習效果不理想,學生對畢業實習重要性認識不清。院內管理難以到位,對分散實習的調控和評估不足。
二、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困境的形成原因
首先,實習單位接受實習生的動力不足,導致實習難度加大。畢業生數量增加和就業崗位減少的矛盾,使大學生實習機會減少,實習難日益突出。用人單位人員調度充足,沒必要也無心接納實習生。實習單位擔心接納實習生會擾亂用人單位正常工作計劃,占用單位資源,造成單位信息外流等等,也導致用人單位不愿接納實習生。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盈利個體的公司、企業、單位等都追求利潤,覺得接納實習生對他們而言毫無利潤,因此,也拒絕接受實習生。所有這些,都直接導致了高校畢業實習難度的增加。在這種情形之下,漢語言文學“萬金油”專業與理工科、職業指向明了的專業學生相比,落實實習單位更加困難。
其次,學校地理位置較偏僻,當地經濟欠發達,實踐教學資源相對較少。再則因為學科特點所限,學校對漢語言文學之類的文科專業實習投入不夠,重視不夠。與實踐性課程較多,實踐操作環節較強的電子通信技術、應用化工、臨床醫學等理工科專業相比較,像漢語言文學之類的文科專業課程實踐特性不明顯,專業實踐效果不明顯,實踐環節缺乏可操作性,專業實踐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該類專業的基礎實驗室配套、實習基地建立、專業實習都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專業實踐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強。
再則,從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學生自身主觀原因看,該專業學生對畢業實習認識不夠,畢業實習目的不明確,平時缺乏實踐操作動手操作的鍛煉等,這些原因也直接導致了該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的效果不理想。該專業學生認為,與理工科相比,他們實驗課程少,實踐環節少,文字工作實踐規范可操作性不強,畢業實習可有可無。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的不理想。因全部采取分散實習形式,學生認為處于游離狀態,實習日志、實習材料隨意杜撰,實習效果的評價難以盡如人意。大四學生即將畢業,要準備畢業論文,為畢業找工作做打算,畢業實習態度要么不認真,要么挑剔,對畢業實習敷衍了事。
三、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改革對策
1.提高對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實踐教學重要性的重視。在院系發展和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把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納入其中,為該專業實習積極創造條件。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改革中,重視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學生日常辦公軟件應用、資料查找分類、公文書寫、活動組織能力的鍛煉,注意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要培養知識過硬、能力可靠的人才。對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實習開展調研,不斷探索和改革該專業畢業實習形式和管理制度,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畢業找工作的關系,提高畢業實習質量。為避開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沖突,吉首大學文學院將從2009級開始在大三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以確保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質量。
2.整合資源組建近便專業實習基地,靈活調整實習形式。將學校資源、院系資源與當地資源進行整合,為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組建近便實習基地,解決實習單位難以落實的問題。如吉首大學文學院已經在當地團結報社、電視臺、校報、校電視臺為新聞專業建立了專門的實習基地,既解決了很多學生畢業實習問題,又為平時的課程見習和實踐教學提供了便利。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亦可在當地政府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公司建立近便實習基地,以便接納部分畢業生實習,解決實習單位難以落實的問題。在近便實習基地的畢業實習可采取集中實習形式,方便院系管理和及時調控實習進程,監控實習效果。同時有利于加強學校與地方聯系,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爭取與政府、單位就工作中的現實問題進行研究,開展橫向和縱向合作,使得單位、學校、學生三方互利互惠。
3.提高學生自身素質,明確畢業實習的重要性。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學生提高自身素質,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過硬的文字功底,是學生進行畢業實習的先決條件,是學生畢業實習圓滿完成的基礎。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培養方案應該與用人單位需求接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文字功夫,為他們的畢業實習提前打好基礎,為就業增加砝碼。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實習是學生本科學習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即將步入社會進行角色轉換(由學生轉變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的鋪墊。通過實習,可以檢驗我們學習的效果,提前進行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為就業做預演。在實際生活當中,畢業實習的就業功能也逐步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學院應提早將畢業實習種種必要性告知學生,對需要自主聯系實習單位的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提前做好準備。
4.規范畢業實習管理,采取適當的調控和評估機制。畢業實習的全過程應該包括計劃制定、日程與人員安排、過程監控、效果評估、實習反饋與調整,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實習過程的監控、實習效果的評估、實習的反饋與調整很難落到實處。就吉首大學文學院來說,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集中實習較為圓滿,畢業實習早期的計劃安排、實習過程的檢查、實習效果的評估都落到了實處,學生實習日志撰寫工整,實習反饋暢通,實習后學院總結評價工作到位。但漢語言非師范專業的實習監控、實習效果評定難以落實。針對漢語文學非師范專業的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院內可派老師指導(5-10人配一名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不需隨學生前往外地實習單位駐點,但必須隨時了解學生情況,在當今信息發達的條件下,可以通過qq、電子郵件、電話等多種形式與學生聯系。學生實習返回后,由院內統一的實習成績評定小組通過看實習日志、實習材料、學生答辯和材料展示評定學生成績。用行動肯定學生的成績,引起學生的重視。
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畢業實習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對接的必由之路。探索漢語言文學非師范專業可行的實踐教學操作模式、尋找專業實習的可行途徑,對維持該專業發展的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刁晶輝,祝鈞.文科實踐教學改革的五個對接[j].北京教育,2008,(4):68-70.
[2] 邱飛.大學生就業實習困境及其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
篇9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高職語文;教育現狀;教學策略
語文作為各科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獲取、理解、運用知識的重要途徑,高職語文教學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質量,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漢語言文學本屬于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我國高職語文教育者缺乏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忽視了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
一、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學的關系
漢語言文學教學從屬于高職語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質和內在修養,而一般的語文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兩者教學的重點雖然具有差異性,但都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此外,漢語言文學教學具有更強的專業性,涉及的專業知識面較廣,學生需要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增強自身的文學底蘊,而語言教學注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對接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
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差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普通高職語文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為優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開發的思想理念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去,注重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的傳承,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在教學思路與教學理念方面的對接措施。
(二)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漢語言文學關注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與傳統語文教學相比,它更偏重對學生精神面貌的教育,不注重實際的經濟效益,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有效對接,教師應該對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學,以兩者的共同點為突破口,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漢語言文學以情動人,以美育人,它在情感表現方面的優勢是議論文、科普文等實用性文體不能比擬的,教師要發揚漢語言教育的優勢,將漢語言文學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手段,關注對學生人文關懷。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陶冶學生情操,給予學生必要的感情關懷,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和道德品質。此外,教師還應該適當轉變教學方式,采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和參與度的目的,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優化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效率。
(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漢語言教學與語文教學在教學活動上有共同的目標,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復合型人才,教師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提高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對接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該開設漢語言文學實踐課堂,將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整合起來,綜合發展,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就業問題,關注其讀寫說三方面技能的培養,提升其理解能力和調研能力,提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實用性。第三,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為媒介,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素材融入到語文教育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文學創作的動力和想象力,促使其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最后,教師還可以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創新性和有效性,例如組織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賞析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學修養,感受文學魅力,豐富學生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和視聽讀寫能力,實現漢語言文學與高職語文教育的有效對接。
篇10
論文摘要: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以滿足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高要求。基于此點,本文從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現狀入手,對漢語言文學改革的策略進行深入思考。
漢語言文學是構建文明社會的人文基礎,在提高國民人文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教學模式因循守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教學作用的發揮。因此,針對漢語言教學現狀,對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已經勢在必行。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因循守舊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許多學校的教師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教”與“學”的效率難以提高。久而久之,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同時,漢語言文學的知識結構尚未根據社會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調整,致使知識老化嚴重,與現實社會相脫節。在這種“學術型”的教育模式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往往定位于理論性人才的培養,而忽視對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發展采取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漢語言文學教學也應如此。以往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時,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加之教學中欠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質量一般。
(三)教師綜合素質有待于提高
由于漢語言文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言魅力的缺失,致使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從而使得學生配合教學的積極性較差,思維也被嚴重抑制。教師總是根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進行漢語言教學,由于沒有給學生足夠地自我發揮空間,造成學生僅能單純地模仿,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造性。在這一過程中,教材成了束縛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的枷鎖,諸多的語法、課文、詞匯、閱讀和寫作等課程,使學生對漢語言學習產生出一種乏味和厭煩的感覺,這樣必然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造成的。為此,必須不斷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完善課程結構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高層次、高水平的專業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滲透到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并對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應按照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加大漢語言文學選修課的比重,并在為學生打下扎實專業功底的基礎上,不斷延伸、拓展學科范圍,將一些與之相關專業的知識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當中,如哲學、史學、新聞學、公共關系學、美學、藝術、秘書學、國學以及影視等等。通過知識范圍的不斷擴大,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專業素養有所提高,進而具備較高的綜合文化素質,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對其他相關專業的知識進一步了解和掌握,這樣有利于學生應變能力、適應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提高,從而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學方法
改革教學方法是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以漢語言學科性質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特點為根本出點,采取啟發式、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挖掘深層語言規律。教師不應過于強調知識的體系性和全面性,而應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疑點,筆者建議應當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其一,互動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強化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調動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其在互動學習的環境中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其二,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在師生共同質疑、相互質疑的過程中不斷探求問題的答案,最終達到解疑的目的;其三,自主式教學法。學校應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現代漢語資料庫,為學生提供課件、講義、考試試題、學生優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資源,使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上自主開展個性化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三)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各個學校應積極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此來促進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漢語言文學首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是利用漢語言知識使學生掌握文學的運用方法以及培養其良好的文學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出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助推作用,促進漢語言教學方法不斷改革和創新,并推進漢語言文學發展與時展同步。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圖文并貌的特點,將漢語言教材中的文字內容與多媒體中的圖像、聲音結合到一起,并將文學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場景在多媒體上顯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容易體會作者的思想,并且還能夠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悟,進而獲得最佳的成效;另一方面則是網絡信息資源的在漢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先確定好某一個課堂主題所需的信息資源,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上網檢索和討論,然后在課堂上同學生之間交流經驗和成果,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夠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間,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也可以使教學方法不斷創新。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給當前的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只要合理將現代化科學技術運用到教學當中,就能夠盡顯其獨特的魅力,進而使漢語言文學教學手段和方法始終趨于領先地位。
(四)滲透德育教學
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應將德育教學滲透于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成效,還有利于加快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教師應針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色,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漢語言文學是傳統的人文學科,是體現中華民族意識和傳統文化的載體,擔負著中國精神文明和新時期人文關懷建設的重任。所以,漢語言文學教學更應當注重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立足于健全學生道德體系,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判斷力。
(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可以說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實際教學水平。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重點應從教學理論和實踐這兩方面與當前教育形式接軌。只有教師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教學能力,才能使教學境界不斷提高,進而實現知識傳授、答疑解惑的教學目的,最終確保教學改革的成功。就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而言,其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培養掌握知識的學生,而是要培養具有較強綜合素質,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通過系統專業的漢語言文學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濃厚的文化底蘊,這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優秀的漢語言文學教師應拋棄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并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以此來勝任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教師的專業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其一,應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掌握多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如現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現代漢語以及古代漢語等等,并熟練掌握一些與漢語言文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新聞專業、文秘專業等;其二,應了解一些與教育科學知識相關的內容,如心理學、教育學等;其三,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現階段我國已經逐步進入學習型社會,這就要求教師應樹立研究性的學習思想和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更新專業理論、獲取新知識、掌握新的教育動態,并以現有的知識為基礎,構建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來產生出新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曉歡.淺談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途徑[j].科學與財富.2011(10).
[2]石慧.論后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3]田玲.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
[4]張德禮.徐亞東.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實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