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療衛生范文
時間:2023-03-27 23:2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醫療衛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隆化地區衛生服務建議的探索
重慶南川市隆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汪力
關鍵詞:隆化地區衛生服務,探索,建議和發展
摘 要:作為基層醫務工作者,最關心本部門本地區衛生事業的改革,建設和發展,屋滿在上,知之在下,從隆化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現狀分析,找出成績和問題,提出相應的的對策,是本文討論的主題。
南川隆化地區既市主城區和近郊區,轄區有3個街道辦事處,49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58408戶,175870人,加上流動人口,常住人口在20萬以上,是南川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把隆化地區的衛生工作搞好,的確任重而道遠。
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為了加強衛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醫療衛生條件是經過民辦銀行貸款縣和三分之一重點縣建設項目實施后,建立健全了三級醫療保健網,初步實現了初級衛生保健目標。通過實施公共衛生計劃,積極開展合作醫療。有效地控制了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的流行,大幅度降低了死亡率。居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壽命,均有很大的提高。為經濟建設和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作出應盡貢獻。
隆化地區是衛生資源密集地區,除市級醫療預防機構外,還有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民營醫院和個體診所。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改革的深化,人民生活有了不斷的提高,隆化地區衛生事業仍然面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集中表現在衛生事業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有思想觀念陳舊,管理體制不順,工作重點不突出,衛生改革滯后,衛生投入不足等因素。根本的出路在于堅持與時俱進,加快發展步伐。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才會有正確的行動。要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提出三個認識: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建立適應新的形式要求和衛生服務體系,著力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水平”。認真落實十六大精神,是社會的共同任務,新世紀新時期的新任務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衛生事業是小康建設的組成部分,如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孕婦死亡率,實現初級衛生保健等指標,都是小康水平的基本監測指標,淀部門要把衛生事業納入小康建設規劃,衛生部門要圍繞小康建設打好總體仗,當代政府歷來關心群眾疾苦,要進一步加化公民意識,把保護人民健康作為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行動,把群眾生老病死等實際問題解決好,作為執政為民的實際體現。
隆化地區由鄉鎮化步伐加快行政區規劃做了相應的調整,既撤銷7鄉1鎮建制,新成立東城、南城、西城3個街道辦事處,新的衛生管理不能有機會組合,形成合力不利于健全衛生服務網絡,建立高素質的衛生服務隊伍,高效的衛生管理體制和大病統籌的合作醫療制度,要堅持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最好形成衛生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模式,即各街道辦事處分別建立衛生所主管衛生服務,隆化醫療保障制度。
隆化地區衛生工作有兩個特點:一是常住人口近20萬。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衛生服務的重要要擺在基層,目前,鄉鎮衛生院虧損嚴重,村口衛生站和合作醫療都面臨著很多困難。要集中精力把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好,徹底改變基礎建設設施落后,衛生人才匱乏,醫療服務條件較差的狀況,二是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多,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公共衛生服務,控制傳染病、流行病和各種突發事件的發生。
篇2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華民族的千年古訓,讓我們不敢懈怠。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是國家的戰略部署和群眾的長久期盼,必須堅定不移、奮力前行。
廣東省廣州市新溶人民醫院 甘標
“山寨版”頸椎療法怎能靠譜
“山寨版”頸椎療法雖然版本眾多,但卻大同小異。無非就是將“躺倒”的文字隔行穿插排列,想全部讀下來,必須把頭不停地左歪歪右歪歪。創作者聲稱:在這種歪頭的過程中,不用離開椅子和電腦,不知不覺地就鍛煉了頸椎,有效地預防了頸椎病的發生,特別適合天天上網的朋友。
這種左右歪頭的方法可能會起虱一點兒作用。畢竟活動要比不活動好,但它對預防頸椎病起到的作用畢竟有限。因為,頸椎病的病因是由于頸椎拘前后彎曲度出現問題造成的,而不是側彎造成的,所以這樣的左右活動療法根本不對癥,“山寨版秘笈”治寧和預防頸椎病是行不通的。
北方網/張清 陳玉軍
讓醫生“走穴”行醫合法化
在國外醫生資格就如司機的駕照,只要取得這一資格到哪去行醫都可以,這個方式可以促進醫療資源的再分配。我國的衛生人力資源結構和配置不合理,直接導致了老百姓特別是農村群眾看病難。這樣必然造成因患者求醫需求而引發的醫療人才擅自異地執業、醫生“走穴”等現象。衛生部雖然曾經發文允許醫生去社區衛生服務站執業,但還只屬于一種默許的態度,嚴格意義上說,還是不合法的。所以,衛生部早在6年前就提出應出臺“醫師多點執業”的細則,但由于涉及太多部門,到目前還未見相關法規出臺。
我們應該通過逐步轉變醫生身份(改變醫生編制制度)、政府出臺保障制度、落后地方多投入、規范管理來使醫生“走穴”合法化。
東南快報
公眾話語權不能僅靠“征求意見”
《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短短1個月就征集到3.5萬條意見,足見公眾對于醫改方案的關注程度。
作為社會保障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醫療體制,與所有人的利益,尤其是低收入階層的利益休戚相關。
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權力,而權力可以影響權利的享有。很多時候,征求意見不過是一個形式或者過場,尤其征求意見要靠政策的制定部門而非中立的第三者收集、消化和公布,醫改征求意見也存在這樣的危險。
篇3
摘 要 社區衛生服務是一項以向社區居民提供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等一體化服務的系統性工程,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做好社區衛生服務的相關工作的重要性也就越發突出。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的一種新型模式――大醫院“托管”,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多方共贏,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作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托管的試點城市,武漢市在社區醫療托管方面的現狀、問題以及成績經驗無疑是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本文主要從社區醫療托管的背景、內容以及就實踐數據分析出的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 醫療改革 社區 社區醫療 醫療托管
2009年6月29日―7月5日,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武漢市社區醫療托管暑期社會實踐隊”分別通過對政府衛生部門采訪、托管醫療單位訪談以及走進社區問卷調查等形式圍繞本次實踐主題對武漢市漢口區多個社區及托管醫院進行了調查,并取得了較為真實的數據,本文的分析主要基于這些實踐數據。
一、醫療改革及社區醫療托管提出的背景
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建立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制,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09年兩會隆重出臺了新的醫療改革方案。眾所周知,醫療衛生事業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是重大民生問題,是建設民生的關鍵點之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衛生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
二、社區醫療托管
(一)社區醫療托管概述
社區醫療托管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是將市場機制引入醫療管理中,利用市場的作用適當的調整醫療管理的一種模式,是社區醫療機構由二級以上醫院承建并托管,建立雙向轉診制度,醫療專家定期坐診,醫療人員納入托管醫院管理。由二級以上醫院托管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對轄區內所有社區醫療機構從體制上歸口管理,把社區醫院發展情況納入二級以上醫院考核體系。這樣有利于醫護人員雙向交流,提高社區醫療機構衛生人員技術與業務水平;有利于實現設備、信息等資源的共享;有利于降低醫療收費;有利于完善雙向轉診機制,不但可以加快醫院和科室病床周轉,病人在雙向轉診中得到的是連續性的醫療服務和照顧,同時可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有利于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的認同度,讓社區居民“小病放心在社區”。
(二)武漢市社區醫療托管
武漢市作為社區醫療托管的試點城市之一,武漢市衛生局為了充實醫療衛生資源,鼓勵社會資本參于基層醫療服務,以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試驗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房經營在一段時間內交由企業和二級以上大醫院托管,企業經營者及大醫院擁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于醫療服務的藥品、醫療器械經營管理權并享受醫保定點結算權利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管理上相對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善。
三、實踐數據分析及理論總結
本次社會實踐針對社區居民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共有15個問題,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以及不同的社區成員展開調查,從普通居民的角度探討社區醫療托管所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一)就醫選擇角度分析
當被問及愿意到大醫院就診的原因時,39.02%的居民是由于其技術水平較高,而31%的居民選擇設備條件好,只有較少的成員由于有較可信賴的醫生。而在問及愿意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原因時,多數居民是因為離家近較方便以及價格相對便宜。可是武漢市社區醫療實施大醫院對社區衛生服務進行托管后,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社區醫療托管后,82%以上的居民到社區醫療就診的次數并沒有多大的改變。由此可見,人們選擇大醫院的主要原因還是其設備和醫療技術更為先進,在居民長期的就醫觀念中,還是更相信大醫院,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點離家近也是一大優勢。
(二)藥品及就醫價格角度分析
在藥品及看病價格方面,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品價格與醫院和市面藥店相比,52.83%的居民反映并沒有多大的區別。然而,在問及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否存在開大處方、亂收費的現象時,有17.86%的居民表示遇到過這種情況,33.93%表示聽別人說過,只有不到一半的48.21%的居民表示沒有遇到過,并且大多數居民反映醫療費用有一部分沒有公開。由此看來,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是存在一定的亂收費現象的,也許這也是托管單位應該加強監督的方面之一。
(三)醫療服務質量分析
服務質量方面,社區衛生服務站被大醫院托管后,醫護人員的數量還是比較足夠的,并且大醫院的專家也會定期坐班,有60%的居民反映看病時有時需要等候,看病的效果也比較好,而且醫生也會對病患進行認真的檢查,50%以上的居民反映從總體看來相對于未實行社區醫療托管,托管后,醫療質量是有所提高的。只是由于實施的時間還比較短,在運行機制以及管理方面還存有不足之處。
四、武漢市社區醫療托管的不足
(一)社區居民的醫療管理問題
1.關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困難
社區居民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對象,而且是長期居住在社區周圍的居民。對于社區中的中老年人來說,易多發常見病和慢性病,社區醫療是其首選的衛生服務形式。對于社區中其他的年輕居民來說,雖然其患病比率相對比較低,但是如果年輕人一旦患病直接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這不但緩解不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局面,而且同時也造成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資源的浪費。這樣也難以發揮社區醫療在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同時也不利于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
2.“首診制”、“雙向轉診制”及與醫院合作尚未真正實現
社區衛生中心與市級大醫院之間由于現行體制和利益的影響,各自分級管理、核算,在這種利益機制格局下,“雙向轉診”很難實現。
(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經費及其管理
1.社區醫療服務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社區衛生工作需要全科醫學人才,不但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懂各科醫學知識,對于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能夠準確診斷,妥善處理,對于在社區衛生站無法醫治的病人,給予其最恰當的轉診建議;此外,還要掌握健康教育、心理咨詢與疾病預防等方面的知識。但目前中國大多數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人員配備不足,工資待遇較低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這樣就造成了社區“六位一體”的工作難以落實,很多是形同虛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有限,不能滿足群眾多層次、全方位的醫療保健需求。
2.補償機制不到位
目前有效合理的社區衛生服務籌資和補償機制尚未形成,政府投入不足,公共或準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缺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自身補償能力弱,社區衛生服務價格政策不完善,缺乏可操作的政府資金補償政策等已經成為制約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瓶頸。
3.流程優化不到位
病人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就醫流程不盡合理,特別是社區與醫院的雙向轉診一體化程度低,缺乏統一標準、制度和監督機制,轉診流程缺失,使得病人對社區認可度不夠,在社區就診的積極性不高。
4.優勢發揮不到位
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其主要職能應定位于提供基本醫療、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以及康復等“六位一體”綜合服務。但目前社區醫療機構重醫療、輕預防的傾向十分明顯,社區衛生機構運作醫院化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社區醫療全程、連續、系統、便捷、價廉的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5.服務意識不到位
社區醫療機構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除了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外還必須提供健康宣傳、預防保健等健康相關服務。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遍缺乏主動服務和一站式服務的意識,服務念相對滯后,體現不出社區衛生服務的真正價值。
五、針對社區醫療托管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建議
(一)落實人員、充實力量,做好社區衛生服務的技術支持工作
1.優選專家隊伍,建立制度保障
醫院在全院醫師隊伍中統籌協調,挑選了第一批業務能力過硬、服務態度優良的專家充實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三級醫院的優質資源向社區延伸。同時醫院實施衛技人員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必須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定期工作的制度,從制度層面上保證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技術支持。
2.合理劃分站點,按需調配人員
醫院應根據各中心和站的業務量情況,將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分為一類站和二類站,重點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一類站的技術扶持上。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該社區人群年齡分布結構、疾病譜和社區醫療機構的人員技術構成情況每天固定安排一至兩位專家坐診,對于本院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業務量較大的一類站每天安排一位專家坐診,對于居民數量和業務量相對較少的二類站醫院根據社區需要不定期安排專家以坐診、會診和巡診的方式開展技術扶持。
3.開展人員培訓,夯實業務基礎
一方面醫院應該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500余名醫護人員進行了業務知識培訓。另一方面醫院更要著手于全科醫師培訓基地的建設,整合各臨床科室的技術特點,制定全科醫師培訓方案、考核細則,培養全科醫師培訓師資,為武漢市的提供一流的醫師隊伍。
(二)加強溝通、完善流程,做好醫院和社區間的雙向轉診工作
醫院與社區雙向轉診工作能否切實開展是能否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關鍵所在。醫院在政府部門的配合下應摸索出了一套較為有效的雙向轉診方案。
1.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醫院應做好社區衛生服務的掛鉤扶持工作。可專門成立社區服務科,專人負責社區衛生工作,主動與對口扶持的中心、站溝通聯系,了解各站點的業務開展情況及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參加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例會,與政府部門及時溝通,反饋社區衛生幫扶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為政府決策當好參謀。
2.搭建平臺,暢通信息
醫院應暢通社區雙向轉診信息,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轉診信息系統。首先是設立專門的轉診調度中心,配備專人和通訊設備保24小時信息暢通,專門負責醫院與社區雙向轉診工作的聯系和手續的辦理;第二是建立以派出人員和醫院臨床科室為觸角的兩極轉診通道,使整個轉診過程高效有序。
3.完善流程,力求實效
醫院應針對社區病人的特點,制定并優化了雙向轉診流程。在上轉流程中,門診病人由病人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提出會診意見報告調度中心,調度中心根據會診要求在第一時通知相應專家到站點進行會診,提出診療意見;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由病人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填寫轉診單并通知調度中心,調度中心接到信息后立刻聯系病房,安排床位,并視病人情況派車到社區接送病人來院,病人到院后調度中心憑轉診單為病人辦理入院手續,送至相應病房安排病人住院。
參考文獻:
[1]陳振明.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研究.2006(3).
[2]曹杰,代愛英,崔靜,顧瑗.北京某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公司托管后的運營狀態變化及思考.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4(7).
篇4
[關鍵詞] 全科醫療;全科醫師;社區衛生服務
[中圖分類號]R126.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9(c)-117-02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我國政府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醫療、衛生、健康教育、婦女兒童保健及疾病康復服務而設立的以社區人群為對象,以家庭為單位,提供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一體的經濟、綜合、方便、連續、有效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也是全科醫師開展全科醫療的場所。
1 全科醫療概述
全科醫療是將全科醫學理論應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區,是一種照顧式的基層醫療保健專業服務,是以解決社區人群健康問題為主的一種基層醫療。它是由全科醫師提供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1]。推行全科醫療摸式是實現WHO提出的“二十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的適宜技術,是以個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慢性病人、殘疾人及低保人群為重點,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為目的。推行全科醫療模式是為廣大社區人群提供高質量的衛生保健服務的最佳途徑。要提供優質的全科醫療服務,必須先培養全科醫師,而培養好的全科醫師,必須要發展全科醫學。
2 全科醫師
全科醫師是全科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者,是在家庭、診所、服務中心向個人、家庭和社區人群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的人性化,綜合的連續不斷的醫療服務的醫生[2]。全科醫師需經過全科醫學專業培訓才能成為臨床技能全面、醫德醫風高尚的高素質基層醫療衛生保健人才,要富有成效,有獨立工作能力,為個人家庭及社區人群提供便捷、廉價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優質服務[3]。在社區開展全科醫療服務,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全科醫生做堅實的基礎,工作將缺乏生氣和動力,那種以單純的專科醫療為主的服務體系在社區是行不通的。全科醫生由于長期在基層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了解人們的心態,人際交往及疾病的來龍去脈,是初級醫療衛生保健的專家。全科醫生面對的不僅僅是有疾患的人,還包括廣大的健康人群,我們可利用社區的一切資源,解決居民的具體困難,根據疾病的需要就地治療或將其妥善的轉入專科或大醫院診治,全面協調醫患之間的關系,為人們負起全程的責任。
3 全科醫生應具備以下特點
3.1 綜合性的醫學知識
全科醫生應掌握全面的醫學基礎和臨床的基本知識,除此以外,還應學習社會學、心理學、政治、法律、經濟學及宗教知識,以便解決各種個體的身心疾患和群體的衛生健康問題。
3.2 高尚的品質
全科醫生肩負著對生命周期健康照顧的重任,對服務對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對每個問題需始終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遇到問題必須具備冷靜的頭腦、良好的思想境界,調節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相對的思想平靜,生活安逸,工作舒暢,精神愉快。因此,他們除了具有良好的醫學才能外,還必須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養。全科醫生一生需要不斷進取。
3.3 豐富的工作及生活經驗
全科醫生面臨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織多種問題,是醫學知識與社會常識及人文科學邊緣的結合。我們生活在社區,工作在社區,距居住人群最近,我們不是在高墻內的專科醫院,而是不時的介入個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們的生活情境,了解個人心愿和家庭狀況,從實踐中獲得和總結生活經驗。正是由于這些豐富了我們的頭腦,使其對這些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并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4 卓越的管理才能
全科醫師應該以人為中心,維護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層次觀察和管理社區內個人和家庭問題,并對整個社區衛生狀態進行監測,隨時提出干預措施,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共管。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更要進行細致的業務、人事、經濟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備這些才能,才能當好一名全科醫生。
3.5 執著的科學精神
隨著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我國衛生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全科醫師為滿足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需要,必須對各門學科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只有具備謙虛的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不斷進展和變化的科學和社會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才能管理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問題,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全科醫師。
4 全科醫師的業務范疇
門診形式處理常見病和多發病以及一般急癥,對危重急癥進行院前處理后及時轉院。
對平穩后轉回的慢性病病人和急重病人,進行康復治療及定期隨訪。
社區衛生管理包括傳染病,多發病的危險因素調查及監測,居民飲食衛生,生活環境衛生,公害的管理。
對個人及家庭問題開展心理咨詢。對慢性病人和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上門診治。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方便服務。
為婦女兒童提供衛生保健服務,進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協調疑難病人轉診,會診,專家咨詢以及對低保人群進行醫療救助和支持,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
5 全科醫師的培養
全科醫師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們主要采取理論學習和技術培訓相結合來實現全科醫師的培養。
參加省市舉辦的全科醫師骨干培訓班,內容為《全科醫學概論》、《全科醫學基礎》及相關醫學專業知識,包括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
內部培訓,在院內,由已取得國家認可的全科醫學專業的主治醫師及以上技術職稱的醫務人員作為學科帶頭人,對現有的醫師隊伍進行全科醫學知識培訓。
通過國際互聯網參與世界全科醫學專業知識和全科醫學相關知識的學習。我們生活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通過國際互聯網可以真正實現全世界信息共享。
全科醫療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等西方國家,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199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后,特別是1997年國務院在《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里正式提出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開展全科醫療。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開始起步。因此,全科醫療在我國是一門新興學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開展全科醫療,無疑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同時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此我們要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不斷完善社區衛生保健工作,推動全科醫療在我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秉輝.全科醫學概論[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12.
[2]吳春容.全科醫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8-10,12.
篇5
1完善醫保管理體系建設
1.1建立健全醫保管理組織
為有效提高醫保管理質量,中心成立了醫保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建立了由醫療、護理、醫技、藥劑、財務、收費、信息、全科服務團隊等多個部門協作的組織機構,形成了“中心、科、員”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多個部門相互配合與支持,形成醫保管理工作的合力;明確崗位分工和強化崗位職責,有效結合醫保質量管理與醫療質量管理,強化醫保管理與環節控制,確保醫保管理制度及政策的貫徹執行和落實,堅決杜絕醫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
1.2領導重視支持醫保管理
中心領導高度重視醫保管理工作,思想統一、目標清晰、責任明確,全面協調醫保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嚴格遵守醫保法律、法規,認真執行醫保相關政策。每季度召開醫保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醫保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確保醫保工作有序、規范開展。
2注重醫保政策學習宣傳
2.1有效開展醫保政策培訓
在新形勢下,醫保政策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各類人群的關注,不斷加強醫保政策的繼續教育,可以提高醫護人員在醫保管理環節控制上的整體素質[2]。中心每年組織多次醫務人員學習醫保政策,邀請區醫保辦的專家來中心輔導培訓。通過專題講座、院報、“三基”等形式,做好醫保政策、防范醫保欺詐等內容的培訓及警示教育工作,不斷規范中心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每年對新進醫務人員集中強化培訓。為規范醫療保險服務、方便醫師更好掌握適應證用藥,中心將《寶山區醫療保險服務指南》和《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下發到每位醫務人員。同時通過中心“職工書屋”QQ群、“科站聯系橋”微信群等平臺將有關內容掛在網上,醫務人員可以隨時查閱學習醫保政策。醫療保險管理是一門專業性強的業務,醫務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才能更好地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保管理和環節控制的主力軍[2]。
2.2加強社區醫保政策宣傳
中心有效開展各種形式的醫保政策、“反醫保欺詐”等醫保知識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區醫保辦下發的“醫保欺詐案例匯編”宣傳手冊和光盤,在中心候診大廳和中醫樓候診區滾動播放案例集錦,進一步強化參保人員的法律意識。結合醫保年度轉換日,積極開展“反醫保欺詐”主題宣傳活動,不斷增強參保人員共同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責任意識。同時,開辟社區聯動宣傳平臺,與轄區內街道辦事處、各居委會加強聯動,利用宣傳欄、電子滾動屏、社區健康報等渠道宣傳醫保政策,促進醫保宣傳走進社區、走進家庭,增強廣大參保人員的防范意識和誠信意識,提升了基層打擊防范能力,切實維護醫保基金的安全運行和保障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
3貫徹落實藥品管理制度
中心藥品采購規范,形成由藥劑科專人負責、藥事管理委員會監督的管理機制。積極配合推進上海市醫藥采購服務與監管信息系統的啟用,中心所有藥品全部由市藥采信息系統全量、直通采購,采購信息及時、準確、全面上傳,確保藥品采購平臺正常運行。嚴格貫徹落實滬人社醫監(2015)34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用藥管理》的通知要求,對中心用量前20位的藥品外包裝加蓋印章并在藥房窗口張貼溫馨提示;做好藥品外包裝加蓋印章的信息匯總統計、監測工作,有效防范騙保販藥、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4規范內部監督管理制度
4.1完善醫保監管體系建設
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的作用,定期督查臨床科室和各社區衛生服務站醫保政策的落實情況;抽查審核門診電子病歷,審核內容主要是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和準確收費情況;缺陷問題及時反饋、限期整改、動態跟蹤,形成完善的監督和約束機制。
4.2加強門診委托配藥管理
根據《關于保證參保人員醫保用藥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醫保門診委托代配藥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為保證參保患者用藥安全,管好用好醫保基金,中心加強了醫保門診委托代配藥管理,完善門診委托配藥管理制度。增強預檢、掛號收費、門診醫生等崗位人員對就診對象身份識別的責任意識,做到責任明確、各環節嚴格控制。預檢人員嚴守第一關,發現身份信息不匹配時認真做好解釋宣傳工作;臨床醫生在接診時,須認真核對患者醫保卡信息,堅決杜絕冒用他人醫保卡就診的現象發生;收費處再次核對就診患者身份信息,杜絕因醫生疏忽而發生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現象的發生。同時,借鑒兄弟單位經驗,進一步加強代配藥制度的管理,切實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4.3執行違規醫師約談制度
根據《寶山區執業醫師違反醫保有關規定約談制度》的要求,每月對醫保執行情況進行自查,對違反醫保有關規定的執業醫師發出約談通知,由醫保管理工作小組組織約談,做好約談筆錄并存檔,對約談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落實整改,并加強跟蹤、監督,對部分醫務人員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等行為起到了警示作用。
4.4落實醫保定期自查制度
完善醫保自查制度,堅持自查月報制度。醫保管理工作小組每月對中心醫保各項工作進行自查。處方點評小組每月開展門診以及社區衛生服務站藥物處方、門診電子病史、家庭病床病史的自查;醫務科、信息科定期對性別相關檢驗項目醫保結算情況、臨時上門服務醫保結算情況、限兒童用藥、“四合理”等情況進行自查。自查結果按時上報區醫保辦監督科,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醫務科及時反饋當事人、落實整改、跟蹤監測并納入考核。每季度召開醫療質量講評會,通報自查,提高了醫務人員安全意識及遵守醫保相關制度的自覺性。同時不斷提升自查人員的業務知識、強化醫保自查小組職能、動態調整自查內容,切實提升自身醫保政策水平。
4.5異常醫保費用動態監控
醫保管理工作小組加強門急診日常管理,重點關注異常就診頻次、異常就診費用、異常就診行為,暢通、接受個人、組織舉報渠道,及時發現參保人員就診和醫療費用異常情形。每月對藥品消耗量排名,對排名居前、同比費用增長較快的藥品進行重點監控,切實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4.6未納入醫保聯網服務站監管
為切實維護醫保基金的安全運行,制定、落實未納入醫保聯網服務站的醫保卡管理制度,定期督查執行情況,原則上做到卡不過夜。
5年度醫保預算合理可行
根據歷年的醫保執行情況,年初制定科學、可行的醫保年度預算報告。每月及時上報上月醫保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和自查報告。在執行過程中嚴格控制醫保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并落實整改,使醫保各項指標執行在可控范圍。
6持續改進醫保信息管理
6.1健全醫保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醫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機房訪問人員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人員設置AB角,軟件和硬件系統由專人管理、定期維護,并及時更新。嚴格按照規定,做到內外網物理隔斷、機房環境溫濕度的監控。嚴格落實機房每日二次的巡查登記制度。日對帳工作由專人負責,每日上傳明細,并做好記錄。每個工作站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更新病毒庫,保證中心業務系統及醫保網絡正常運行。
6.2完善醫保網絡安全管理
落實第三方服務商的監控與管理、員工的保密工作、數據導入導出的書面記錄的督查工作,對涉及信息工作的所有醫務人員均簽訂《信息安全工作協議》,提高了醫務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有效保障了網絡信息安全。
6.3醫保費用實時更新公開
中心所有的藥品、開展的檢查、診療項目的費用信息實行電子屏滾動播放、實時更新,方便患者查詢和監督。
7小結
篇6
【摘要】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是醫療機構開展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各項工作必須具備的物質基礎,也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六位一體工作的保障。社區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醫療器械的供應管理,保證進入社區中心醫療器械是安全、價廉、高質量是社區醫療機構后勤管理人員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醫療器械;供應管理;服務居民健康;六位一體
Medical equipment, means alone or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pparatus, equipment, utensils, materials or other items, is medical institutions for medical treatment, prevention or health ca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ll work must have the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ix one of the community should be protected.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keep to the community centre the medical instrument is safe and cheap and high-quality community support is the medical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t work.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代表先進技術的醫療器械陸續進入社區,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服務廣大社區群眾物質基礎,同時又是醫生防病治病的得力助手。它的使用關系到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的安危。因此,本著為人民服務和對病人負責的宗旨,改進過去不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勢在必行。
一、管理人員必須作風端正,具備較高的管理素質
采購部門是器械管理中的重要部門,采購人員的政治覺悟和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首先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醫療器械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的特殊地位和貢獻,以及它的作用和內涵。這樣才能使他們了解到自己工作的神圣使命,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崇高職責。
其次,要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他們敬業愛崗,廉潔奉公。在利用經濟手段管理時,不能單純追求本單位及個人利益,要處理好病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考慮病人的承受能力,不盲目進貨,如果貪贓枉法、假公濟私,只能損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會中的信譽,造成嚴重的后果。
另外,還要求采購員認真學習服務行業知識,用服務行業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掌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行的特點和規律,虛心向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學習、請教。
二、建立年度計劃必須作到科學化、系統化、程序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計劃,干任何事只能半途而廢,甚至寸步難行。建立計劃必須具備一個完善的機構,要求從宏觀和微觀上制訂措施,中心領導進行整體控制,科室人員具體實施。年度計劃必須形成一條龍,中心領導――醫療器械委員會――總務器械科――使用科室的分級管理方式,由科室擬好年度計劃,報總務器械科匯總,總務器械科提出方案。再上交醫療器械委員會審批。總務器械科、使用科室等共同論證,擬定計劃上交醫療器械委員會討論。中心領導集中研究審批.再由總務器械科落實執行。
年度計劃要達到科學性、實用性,必須遵守四個統一。即:統一器械計劃、統一器械管理、統一采購、統一發放。沒有統一性,只能是盲目管理,造成損失和浪費。所以,對年度計劃要實行高度統一管理。
另外要嚴把計劃關、審核關、審批關。年度計劃要針對中心各科室的需要.處理好供求關系。科室確實需要的要進行嚴格審核、審批。強化約束機制,強化質量意識,加大控制力度,把審批后的年度計劃落到實處。
三、嚴格控制進貨渠道、嚴把采購關
采購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采購人員應按計劃靈活調整數量,保障供應。采購人員在進貨時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了解市場行情及進貨渠道。同時要掌握市場經濟運行的特點,地區不同,時間不同,價格相差甚遠,購貨渠道不同、讓利也不同。采購員在注意市場走勢的同時,必須機動靈活,進貨作到物美價廉。
采購人員對貨物的質量要求要嚴格。不能進沒有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沒有注冊商標及批文的醫療器械。包裝不完整、過期失效、以次充好的產品要嚴格禁止。
嚴格控制新器械.特別是計劃外器械。新器械如能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在購置新器械時要逐級上報,最后由中心領導決定。采購人員應精打細算,量力而行,不能舍近求遠,要處理好社區服務信譽與社會效益的關系。
對于回扣現象泛濫,須制定嚴格的采購程序、制度。簽定合同應有兩人以上參加,充分分析其利弊,折扣應寫在發票上。以便大家共同掌握折扣情況,增強透明度。
四、嚴格驗收、入庫.科學化管理倉庫
貨物入庫驗收,應以發票為依據。仔細核對貨物品名、規格、數量、批文、有效期等。認真清點、辨別真偽、檢查優劣等,嚴格審查入庫手續,驗收無誤后,倉庫保管員在發票上簽字。器械助理員上交中心領導。倉庫管理是一個系統管理工程,應抓好每一個環節。
科學化管理倉庫.直接影響到資金的周轉。因此,做到以下幾點十分必要:
L.倉庫人員應是具備倉庫管理經驗及相關知識的專業人士。
2.應用電腦管理。節省工作量,具有可靠性、準確性、完整性。
3.器械要分類保管,注意光線、溫度、濕度通風等儲存條件。
4.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防止積壓造成浪費。定期檢查,不能發放過期失效的器械。
5.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配備防火、防盜設備。
6.制定季度盤點制度.核對帳物。‘
綜上所述.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期以來十分重視醫療器械管理人員的思想品質教育,嚴格制定年度計劃.嚴把采購環節.進行科學化庫房管理。使得醫療器械在社區中心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提高了社我中心區的醫療水平和社會效益.為中心正規化建設和服務廣大居民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張明 中國醫藥報 2008-01-04
[2]劉永蓮 醫療裝備 2002-04-15
[3]黃良謀 醫療設備信息 2005-02-28
篇7
[關鍵詞]醫療衛生信息化;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2-0023-01
當前,我院信息化建設如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一樣,在各領域中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衛生信息化建設在我院發展的步伐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勢在必行。醫院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化服務為醫院全面信息化管理以及患者就醫提供了相當的便捷,是實現基本現代化醫院的必備條件。在醫療保險大面積推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療消費透明化,醫藥分家的現實環境下,使得復雜的醫療診斷工作能夠在各部門的相互協作中順利進行并及時完成。
1 我院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及現狀
進展情況:最初,我們把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看成是一個單純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問題,并沒有從系統工程角度來管理和實施,誤變為只要投資購入一定規模的計算機設備和軟件,自行組織一些計算機軟件技術人員進行編程開發就能解決問題。后來,我院成立了信息部,主要由統計室、計算機室、圖書室等職能部室組成。其主要職責是搜集、整理分析各種數據,為領導正確決策提供依據。但以往這些專業歸屬各異,工作內容相互獨立,各職能部室之間聯系松散。此外信息專業人才缺乏,又受經驗式管理模式的影響,各級管理者信息意識淡漠,對信息職能部門功能和作用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高。因此這個時期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并無實質性進展。
隨著我國衛生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醫療衛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信息部自籌建以來,堅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原則,逐步推進數字化醫院建設。HIS、PACS、LIS已成為我院“信息技術”的亮點。
1.1 HIS系統:HIS具有增加效益、減少醫療差錯、提高醫療能力,并能節省資金的突出優勢。包括管理員系統、西藥庫管理系統、中藥庫管理系統、門診藥房管理系統、住院藥房管理系統、掛號管理系統、門診收費管理系統、住院結算管理系統、護士工作站管理系統、病房擺藥管理系統、手術麻醉管理系統、病人查詢系統、住院病案管理系統、院長查詢系統、綜合統計系統、醫技計費系統、物質庫房管理系統等。
1.2 PACS系統:PACS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結合網絡工程、影像工作站、臨床醫生工作站及存儲設備所建立的綜合性信息系統,是現代醫學服務中的CT、MRI、B超、DSA等診斷工具的最佳管理方案。我院現已經聯接影像科大型設備,全院60個瀏覽、管理終端。PACS系統的運用是現代醫療診斷革命性的變革,實現了影像系統無膠片化和實時傳播。依靠PACS系統,使整個醫院的其他科室都能共享到影像科內部的信息資源。
1.3 醫療保險結算系統:我院為濟南市醫保定點醫院。醫保系統聯接了濟南市醫保辦、濟南市物價局,設置了圈存機,導醫部、收費處、藥房、住院處等部門設置了專用醫保窗口。信息處理實現無紙化和無片化,真正實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數字化醫院。
2 推動我院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的策略與措施
2.1 依靠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根據衛生信息化建設要求到2010年我國80%的醫院將達到全面實施醫院管理系統目標。去年8月,在北京啟動的“中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推進工程”從醫院管理改革和信息化建設需求出發,引導我國目前以“收費為中心”的醫院信息系統走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信息系統,面向醫院開展長期廣泛的技術支持和培訓服務。
2.2 提高醫院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特別是院領導班子的意識程度。信息化建設不是簡單地購置一些硬件設備,上一套在別的醫院應用還算成功的軟件就完成了,它還需要與醫院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信息化牽涉到醫院的方方面面,它應該是全院使用部門、使用人員的事情,全院對信息工作的配合與使用,也直接影響到一個HIS系統能否生存下去。
2.3 引進全面的競爭機制:要競爭就必須提升核心競爭力,而醫院信息系統的逐步建設與完善為改善病人年覆蓋面流程、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效率、從而提高醫院整體形象、提升醫院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
2.4 培養復合型人才: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現有的專業技術人才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中,既懂IT、又懂醫學以及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缺乏。IT培訓可以為醫院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提高投資效益,取得雙贏效果。
2.5 衛生信息化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建立:醫療衛生信息化服務具有公益性和社會統籌安排的特點,因此要建立以政府宏觀協調主導的衛生信息化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將各種信息化資源進行無縫銜接,實現醫療衛生信息的傳遞流暢,資源共享,為醫衛生活動提供及時、準確、快捷的衛生服務信息。
3 存在問題與對策
3.1 在新形勢下,我院信息系統存在著功能不完善、有部分職工對信息管理工作認識不夠,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還有部分職工對電腦操作技術不能完全掌握,在電腦記錄操作上存在不規范等行為。如何從龐大的醫院信息數據庫中挖掘、集成已有的數據資源,建立數據模型,結合科學的統計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找出最有價值的信息,作為領導決策和為醫療、科研、教學提供參考依據,這些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3.2 目前我院的管理者已經意識到網絡信息化對醫院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競爭中優勢主要來自信息資源的有效建設開發、利用、管理。我院通過培養電腦專業人才,組織人員參加與系統程序與供應開發商一起完善在應用過程中系統出現的問題,推薦在崗青年參加信息管理專業學習。醫院管理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現代醫院管理必須加快網絡化和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發展服務信息化和網絡化,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使醫院統計管理工作達到信息管理有序化、文獻信息資源數字化、文獻信息服務整體化,基本實現信息資源的共知、共享,形成現代化的網絡體系。應用醫院信息系統為醫院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結束
篇8
一、考核目的
分配改革力度,使工作人員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相掛鉤,構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二、考核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堅持全面、客觀、公平、公正、公開、科學的考核理念,建立以社會效益為考核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考核體系。堅持定期考核與不定期督查相結合,將績效考核與社會效益掛鉤,考核結果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政補助、工作人員收入待遇相掛鉤,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履行職責。
三、考核標準制定及考核主體
(一)考核標準制定
區衛生局依據《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指導意見(試行)》,會同區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制定本區的績效考核實施方案,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考核標準;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制定本單位工作人員具體考核標準作為工作人員的考核依據。
(二)考核主體
區衛生局對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統一考核,區衛生局委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隸屬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組織考核。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區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的監督指導下,對所屬工作人員、所屬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
四、考核對象
考核對象為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正式工作人員。
五、考核主要內容
(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考核內容
1、基本醫療服務:主要考核依法執業、基本醫療(一般常見病、多發病,健康體檢,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開展、服務質量、服務數量、醫療安全、醫療費用、中醫藥服務、康復服務等情況。
2、公共衛生服務:主要考核市級確定的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
3、基本藥物制度:主要考核藥物采購、配備、使用、宣傳、培訓和藥品零差率銷售情況。
4、社區醫保工作開展情況:主要考核醫保相關業務在社區的服務量及基金管理情況。
5、社區衛生服務與管理:主要考核財務管理、機構環境與管理、崗位設置和人員配備、協同服務與滿意度等。
(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考核內容
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崗位職責、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勞動紀律、醫德醫風、服務對象滿意度、崗位培訓與繼續教育等內容。
六、考核方法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考核方法
1、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按照《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規定,市、區兩級衛生和財政部門在12個月份完成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單項考核;為避免重復考核,本文件考核將直接使用公共衛生單項考核成績,即,單項考核得分等于或大于80分者,該機構將直接獲得本文件賦予的分值,80分以下者以單項實際得分除以80再乘以本文件賦予的分值確定得分。
2、區衛生局考核。區衛生局主要采取日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本區的績效考核,省、市兩級相應部門將組織不定期督查,檢查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在日常考核的基礎上,每年12月上旬,區衛生局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現場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集中考核,區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對考核結果進行審核,并將考核結果(包括績效分值)報市衛生、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考核,考核結束后,要將考核結果報區衛生、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3、市衛生行政部門復核。每年12月中旬,市級衛生行政部門針對區考核結果,采取現場隨機抽取機構進行檢查的方式進行復核,原則上復核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抽查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復核比例不低于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10%,復核結果送市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市醫改工作領導小組。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的考核方法
對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核,由機構依據區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考核標準,結合自身情況,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區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七、考核結果使用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考核結果及使用
1、考核結果
考核實行百分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考核結果分為兩個等次:分值80分及以上為合格,80分以下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定考核得分比,比例為實際得分除以80。
2、考核結果使用
(1)作為政府補助的依據。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考核合格的,核發相關補助;不合格的,將補助標準乘以考核得分比確定。
(2)與機構及個人獎懲相結合。充分使用對考核不合格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節余出來的政府補助,獎勵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本區前三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并對其及負責人通報表揚;對得分位列本區市后三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報批評、限期整改直至解聘負責人職務。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的考核結果使用
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要按照區制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考核標準,根據專業技術、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年度考核評優比例重點向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和臨床一線工作任務的崗位、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考核結果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晉級、獎勵以及聘用、續聘和辭退的重要參考依據,并作為其考核期內崗位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八、組織實施
篇9
【關鍵詞】 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80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446-01
隨著我國城市居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社區醫療衛生事業也獲得了迅猛發展。近些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社區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明顯進步。在日漸老齡化的中國,社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社會文明的進步。但是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的城市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對于社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筆者認為當前我國城市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健康檔案不完善,有遺漏;二是檔案本身設計不合理,不利于查閱;三是目前是死檔案,沒有實現動態管理;四是沒有實現網絡連接;五是對于人們的隱私造成了影響。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經過專門調研后認為,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科學建立健康檔案;二是要實現對健康檔案的動態管理;三是要加強健康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化建設;四是要注重保護個人隱私。接下來筆者就來詳細探討這幾個方面。
1 科學建立健康檔案
建立健康檔案是進行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前提。做好健康檔案的設計制作工作是加強健康檔案管理必須要做到的。筆者認為建立一份居民健康檔案很簡單,但是要包含居民的更多信息就非常不易。居民健康檔案主要指的是由健康體檢表,會診記錄表,接診記錄表,雙向轉診表等組成的檔案記錄,健康檔案是記錄居民健康狀況的系統化文件,是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的參考依據,社區醫療服務能否真正到位關鍵是看健康檔案是否完整有效。
所謂科學健康檔案,筆者認為就是要在建立健康檔案的時候必須要做到全面合理。具體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盡可能地收集居民的健康狀況信息;二是要不斷完善健康檔案。在健康檔案管理過程中經常發生居民健康變更的情形,此時就需要我們及時記錄健康檔案。這樣對于提升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很有幫助。三是要以真實性為原則。在建立健康檔案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真實可靠,真實可靠的信息是衛生服務的關鍵。我們在建立檔案的過程中必須要以真實性為根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醫療衛生服務的有效。
2 實現對居民健康檔案的動態管理
在傳統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過程中采取的是以保證檔案不丟失為目標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是一種被動低效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是一種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雖然能夠保證居民健康檔案不丟失,不遺失。但是不可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社區居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在國家對居民城市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和人們對城市社區居民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創新管理方式實現動態管理。
所謂動態管理筆者認為就是要實現對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隨時調查,分析并予以記錄。對于小區居民中出現的居民健康問題,醫療人員必須要及時進行評價,對于那些患有疑難雜癥的居民還要進行會診,要專門針對患者制定出科學可行的出行方案,在對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過程中要及時跟蹤檢測調查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只有這樣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筆者認為在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實現主動管理,動態管理。
3 加強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和網絡連接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過程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信息化將是必然趨勢。
信息技術在社區居民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對于提高管理水平方便居民查閱檔案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后的管理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加強網絡連接,通過網絡連接的手段來構建完整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網絡結構。
與紙質檔案相比,電子檔案查閱非常方便也不易受到區域限制,內容也非常完善,連續性有保證。通過信息化建設醫療人員無論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能夠及時有效地了解到居民本身的全面的健康信息,居民健康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對于實現連續性地動態管理非常有幫助。
4 注重保護個人隱私
隱私權,是小區居民的基本人身權利,保證居民的隱私權是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們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居民隱私權的保護。筆者認為做好居民隱私權的保護工作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醫療衛生人員必須要與社區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健康檔案的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強醫療衛生人員隱私教育,要不斷告誡醫療人員要保守居民隱私,對于那些泄露居民隱私的行為將會受到懲罰。三是要建立完整的居民隱私保護制度,完善監督機制,對于泄露居民隱私的行為要進行嚴厲處罰。
社區居民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要求加強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我們在今后的發展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我國社區居民醫療衛生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要想加強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就必須要從上文提到的四個措施來辦。
參考文獻
[1] 王淑果.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管理與慢病防控探討[J].健康管理,2013,(2).
[2] 方雪照.社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普陀區桃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J].上海檔案,2012,(5).
[3] 邢聰艷,張文昌.福州市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全科醫學,2011,(10).
篇10
關鍵詞: 基層醫療衛生 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生 課程體系改革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基礎環節,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途徑。為此,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頒布了《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明確指出高等醫學教育應以衛生需求為導向,加強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逐步實施高等醫學院校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項目,重點為鄉鎮及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我校承擔了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探索‘五年制’鄉鎮及社區醫務人員定向培養模式”(項目編號03-114-137)工作,從2010年起,學校對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生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根據鄉鎮及社區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鄉鎮及社區衛生服務特色及調研結果,我們對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生的教學進行了改革和調整。
按照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人才培養目標[1]的要求,根據“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教學理念,設置主干學科和人文社科與公共基礎課程、生物醫學課程、公共衛生課程、臨床醫學課程、全科醫學課程及選修課等課程群,在融合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強調全科醫學、社區衛生服務、預防醫學等與鄉鎮及社區衛生工作適用課程的教學改革,突出實踐教學。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臨床能力培養納入課程體系[2],共同構成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內的、較為合理的教學內容。
1.理論教學的改革
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內容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自然科學課程、生物醫學課程、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醫學倫理學課程、公共衛生課程、臨床醫學課程、選修課等課程內容,培養的醫學生以從事醫療工作為主,而現階段基層對醫療衛生人才的要求是開展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與計劃生育技術指導于一體的衛生服務工作,這就對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融合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還對全科醫學、社區衛生服務、公共衛生等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合理的整合。
依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現狀、崗位能力要求的調查結果,結合基層衛生服務“六位一體”工作職能轉變和衛生服務特色,在本次教學改革中,調整音樂、美術、高等數學、物理學等人文社科與公共基礎課程類課程的學時數;重點增設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服務、農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技術等農村及社區衛生工作適用課程,將內、外、婦、兒科學改設為中西醫結合內、外、婦、兒科學,同時針對農村及社區常見健康問題增加健康教育學與管理學、計劃生育與婦幼保健學等預防醫學課程[3]教育,適度增加預防醫學課程[4]的學習;加強衛生法學、醫患溝通學等醫學人文類[5]選修課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樹立“扎根基層、服務農民”意識。
2.實踐教學的改革
不同于鄉鎮級以上醫院,大多數鄉鎮及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缺少高年資醫師或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年輕醫師“幫、傳、帶”剛畢業的醫學生,加上基層醫療人才緊缺,又要求剛畢業的醫學生能較快上手操作,并獨立完成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更強調實際應用,注重臨床能力的培養,包括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動手能力兩個方面。因此,我們對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實踐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倡學生早期接觸鄉鎮及社區,早期接觸臨床,加強預防醫學實踐,拓寬實踐教學范圍,豐富實踐教學內容、方式和途徑。利用模擬教學進行臨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訓練,開展臨床課間間習、集中見習等獲取臨床能力,尤其是要強化鄉鎮及社區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技術的訓練,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提倡開設一些選修實踐項目供學生選修,將大學生科研能力訓練納入培養方案,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加強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的早期結合。在課程計劃中必須制訂臨床畢業實綱,安排不少于70周的畢業實習,多于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50周畢業實習時間,其中50周為臨床醫學專業實習,以具備實踐教學條件的縣級醫院實習為主,20周為預防醫學及社區衛生服務實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習時間不少于12周),確保學生獲得足夠的臨床經驗,初步形成獨立從事鄉鎮及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實際工作能力。
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改革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需要不斷地科學地進行教學探索、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及手段,才能最終推動五年制鄉鎮及社區定向醫學生的教學改革,真正為鄉鎮及社區培養合格的高素質全科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春苗.建立特色應用型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7):947-948.
[2]劉民,甘雅芬,謝清平.農村醫學人才“訂單式”培養課程設置探討.教育與職業,2010,11:94-95.
[3]杜鵑,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預防醫學課程體系改革培養實用型公共衛生人才.中國科技信息,2012,6:136.
[4]梁楠,張曉,何彥芳,等.基礎醫學創新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7):105-107.
[5]劉向莉.醫學院校人文醫學課程文化的構建.重慶醫學,2011,40(17):176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