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策略范文
時間:2023-04-04 05:1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設計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工業設計;設計策略;商業策略;創新;新經濟;企業轉型
[Abstract] In western countries, industrial design has deeply involved in strategic areas, and promoted innovative strategies from multiple levels overall strategy, business and products. Design strategy is one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which deeply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usiness and design, has a notable featu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trategy, and it can be more adapt to the demands on experience economy and Internet model represented by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as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author study the basic featur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design strategy, and conclude: In China, design strategy has the real meaning and value as well, which can not only support th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mpany, but also help them more rationally face the challenge of new economy.
[Key words] Industrial design;Design strategy;Business strategy;Innovation; New economy;Business transformation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歐美的商界和設計院校關注到一個現象:隨著競爭的升級與商業模式的演化,企業開始要求設計更多的介入策略層面的工作,但在開始階段仍只有零星的實踐,也沒有形成關于設計策略的系統性理論與方法。因此,一些設計與商業類院校率先就此開展研究并設置相關課程。其中倫敦商學院的設計管理中心、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斯坦福聯合設計課程、荷蘭代爾夫特大學策略設計專業、美國伊利諾伊工學院設計學院等對設計策略的思想,理論和方法的建立與完善做出了重大貢獻。
以IDEO為代表的一批世界領先的設計咨詢企業,從本世紀初開始,不斷把“設計思維”的概念導入商業領域,強調企業在工作中要普遍引入設計的思考方式,其中,設計策略是設計思維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
經過近20年的發展,設計策略在歐美的商業化進程中已經度過了導入期,開始進入發展期。大量的商學院開設設計策略、設計思維或類似課程,企業習慣于雇傭設計咨詢企業開展策略層面的合作,或者招募設計背景的人員擔任策略崗位。美國加州藝術大學開設了“設計策略方向的MBA”,代表了設計策略商業化進程的最新動向,同時反映了設計策略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關于設計策略
(一)設計策略的含義
設計策略自誕生以來,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和詮釋。基于筆者的實踐,結合相關的文獻,筆者認為設計策略分為三個層面,而本文將著重探討第一層面的設計策略。
1.借助設計的策略發展(Strategy by Design)
以設計的思維和方法參與制定企業各類策略的行為和產出,為新產品開發和其他經營活動提供策略性輸入和指導。這個層面的設計策略已經脫離了傳統的設計定義范疇,它深度融合了商業策略并與之高度互動,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學科和能力體系。
在這個層面,設計策略的實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制定未來的業務愿景和商業模式,服務于公司整體業務的構想與展望。
(2)發現既有業務機會以外的新業務機會,從橫向擴展的角度探索業務增長的可能。
(3)探索既有業務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從縱向挖掘的角度維持或實現增長。
(4)發現和推廣新技術的應用前景,把技術轉化為真實的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
(5)建立具體業務的開展策略,溝通戰略與執行;具體包括產品線的規劃(圖1),產品定義(圖2)和產品發展路線圖的制定等。
(6)借助設計的能力推動公司整體戰略的實施。
2.設計中的策略(Strategy in Design)
設計過程中的策略性工作和產出,為設計的開展提供原則、指引和靈感啟發。這個層面的設計策略依然屬于傳統設計的范疇,但已具備了策略工作的屬性,可以被稱之為“執行的策略”。
在這個層面,設計策略的實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將設計融入企業品牌的基石與基因,建立基于品牌的設計原則和設計語言。具體而言,屬于同一品牌之下的各種設計行為,都將在設計策略的約束下,遵循一個設計原則和語言,以形成一致和連貫的品牌形象傳達。為人所知的企業識別系統(CI/VI)和產品識別系統(PI)都是設計策略的具體產出。
(2)設計項目前期的研究與概念發展,能夠指導和啟發設計開展的設計輸入。在這個階段,設計師(通常是策略設計師)需要開展設計研究,從競爭和用戶等多個角度發現設計和創新的機會,并且與營銷、技術、工程等通力協作,以概念的形式為核心手段,建立設計輸入文檔,確定設計的方向、原則和創新點。
3.設計自身的策略(Strategy on Design)
設計自身的發展策略的探索:把設計本身作為對象,作為學科專業或企業職能,研究其發展的方向、路徑和實施方法。在過去的20年中,設計的價值不斷的被重新發掘和認識,企業一直在探討和重新定位設計,探索設計可能的發展方向。
在這個層面,設計策略的實踐主要集中在設計管理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探索設計在企業中的應用領域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設計在企業中的應用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一方面是從單純的造型設計延展到新產品開發全流程;另一方面是從單純的產品開發滲透到各個領域,如營銷、品牌、技術等,當然還有策略制定。換而言之,第一層面的設計策略,即“借助設計的策略”,是設計不斷探索自身發展方向的結果。
(2)探索設計在企業組織內部的角色、作用和地位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設計從邊緣化的角色不斷邁進企業的核心部位,表現在:設計部門開始成為企業一級機構,設計主管開始冠以“副總”或“副總裁”的頭銜,如聯想在國內率先設立集團設計副總裁的職位;設計在企業內部的話語權和資源供應不斷放大,不少國內企業開始讓設計師參與主導新產品開發,設計不再是技術、研發或營銷的配角。
(3)探索和發展新的方法、技術手段和能力
隨著設計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工業設計需要不斷引入新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建立新的能力。比如把其他領域(如市場研究、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引入,形成設計研究體系;把數字化技術,虛擬現實,3D打印等技術手段引入,形成快速商業原型的能力。
(二)設計策略的特點
與企業傳統的策略制定相比,設計策略具有以下5個主要特點:
1.以用戶為中心
傳統的策略以業務為中心,注重定量的分析與結果,強調規模與利潤,習慣用數字的方式分析和描述業務的前景與價值。設計策略則強化人的因素,把用戶作為策略的中心之一,同時引入了相關的因素,如“易用性”,作為策略評價的標準。與此相應,設計策略要求策略制定者要親自貼近生活。因為研究任何二手數據都無法取代對目標市場和人群的實地觀察。只有獲得鮮活而印象深刻的洞察,才能有效的激發靈感。設計研究中的很多手段都可以幫助企業的策略制定者和決策者有效地觀察和挖掘用戶。
2.跨領域的知識與能力合作
公司的傳統策略由戰略部門或相關職能人員制定,知識和能力聚焦在商業管理、投資、財務等領域。設計策略要求在策略階段就納入設計,研究品牌、工程甚至制造等多種知識和能力。IDEO的蒂姆.布朗建議企業招募具有T型知識結構的人員加入策略的制定,這些人擁有一門核心技能,比如設計或營銷,就像T字母的腿,同時他們能夠迅速地進入其他領域,如人類學,并加以實際應用。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產生洞察,并且能夠有效地識別用戶需求的普遍類型。這些是能夠導出策略的核心機會所在。
3.邊做邊想
傳統的策略制定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表述機會的市場前景和可行性,但卻少有把關于機會的核心想法或概念,即產品或服務講清楚。在決策的時候,決策團隊未必真正能夠理解機會所在。這不僅會讓企業錯過一個好的機會,也會錯誤地進入一個不適合的領域。
設計策略強調策略的構思要與核心想法的發展同步開展。事實上,當策略人員試圖把核心想法表現出來的時候,無論繪圖、模型或者一段描述產品和服務的影片,已經在發展策略本身。通過把策略的核心想法展示給相關利益者,如公司高層、投資人以及消費者,策略團隊可以得到大量的反饋。這些反饋不僅來自人們的經驗和知識,更來自于寶貴的商業和生活直覺。
4.借助原型的早期評估
傳統的策略的評估依靠企業決策團隊的經驗和商業直覺,結合定量的分析(如可行性分析)來做出決斷。策略的效果往往只有在執行之后才能看到,因此只能在執行的前期進行風險預警和控制。這意味著,當發現策略的問題的時候,損失已經發生了。
設計策略強調發展核心想法的原型,而制作原型的過程就是策略評估的過程,因此企業得以在策略發展階段就做出早期的評估。因為采用可視化的原型,不僅可以獲得企業內部人員的專業評估意見,更可以獲得外部專家或者用戶的反饋。這使得策略在最終決策時,就已經針對執行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或風險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這不僅可以降低策略的風險,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還可以縮短執行的時間,加快產品上市的速度。
5.持續的改進
傳統的策略制定是一個閉環的過程。策略部門完成策略制定后,交由執行部門實施。只有在一個策略周期完成后,往往才會由策略部門針對實施的結果對策略進行審視。這使得企業難以對策略進行及時的調整與改進。
設計策略強調策略的完成只是開始。市場變化萬千,企業的策略也需要隨時調整。設計策略的特質使得其非常適合幫助企業不斷演化策略。設計策略關注真實的世界,借助跨職能的團隊,有效洞察用戶和市場的變化,修正原先的核心想法,并以原型的方式加以表現,迅速的獲得關鍵利益者的反饋,最終形成對策略的調整。
二、設計策略實踐分享
筆者從1997年開始一直從事與工業設計相關的工作:1997年,進入廣東美的集團設計中心,是國內最早一批在企業內部從事工業設計的專業人員;從2002年開始,筆者先后擔任GE/FITCH(GE與著名的設計企業FITCH的合資公司,總部位于新加坡)中國區設計經理、GE塑料集團亞太設計主管、GE醫療集團大中國區設計總監和BP新能源新興市場業務中國區產品策略與發展總監,在工作中開展了大量的設計策略實踐,并充分認識到設計策略的作用與價值;2009年,筆者創辦了上海本然研創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然研創),專業提供創新顧問咨詢服務,其中設計策略是本然研創提供創新服務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創辦公司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筆者觀察到以上海為代表的國內發達經濟區域呈現出策略性創新需求的上升態勢:跨國企業從06-08年開始加速推動In-China-ForChina的本土化創新策略,在上海、北京甚至成都等內陸城市設立高級別研發中心,并且嚴肅地針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制定差異化策略,且不再把中國僅僅看做廉價制造基地和產品銷售地;以江浙滬地區企業為代表的一批先發企業度過了市場化經營的初級階段,通過模仿與學習,他們成功的解決了“怎么做”的問題。在高階形態的競爭中,他們意識到“做什么”將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核心挑戰。這不僅意味著要對已有的產品開展創新,還涉及到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開拓新的市場甚至新的商業模式等策略性議題。
同時,在策略性創新人才的供應方面,國內市場存在較大的缺口。中國企業向來缺少策略人才,更不用說創新方向的策略人才;產品企劃和產品管理類型的策略性崗位一直存在供需脫節的現象;外部資源方面,當時上海及國內的工業設計公司,當時仍然以產品層面的設計與創新服務為主,而且一度向綜合性全領域和實業化的方向發展,并沒有過多的涉足策略性創新領域。
經過5年多的發展,本然研創初步形成了系統的創新咨詢服務體系,建立了融合設計、研究和商業的綜合性策略創新能力與方法論體系。本然的客戶涵蓋國內外領先企業,如三星、廣汽、惠而浦、美的、阿克蘇諾貝爾、迪卡儂等。本然不僅為企業建立產品創新策略,發現新的業務機會,更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同時還為客戶提供協同創新等創新方法的支持,以及創新資訊的數據挖掘服務(圖3、4)。
(一)建立ECM中國的業務策略和產品策略
從2006年開始,英國石油BP在印度、中國、南非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建立了可再生能源消費業務, 稱之為ECM業務,旨在為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的消費者提供健康、綠色和安全的生活能源解決方案(圖5)。筆者曾擔任ECM中國的產品策略與發展總監,期間與同事共同采用設計策略的方式,制定了總體業務策略和產品策略。
1.從零開始
ECM業務首先在印度創立,推出了應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烹飪爐具,并創造了頗為有效的商業模式:通過在當地農村建立基于農村婦女個體的分銷體系,以及合理的定價,ECM印度的生物質爐具和燃料迅速打開市場(圖6)。
ECM中國成立時,沒有任何的業務構想,也不打算照搬印度的模式。因此ECM中國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業務策略與愿景。
2.全員參與的策略制定
從第一天開始,ECM中國就由全員共同參與策略制定的工作。ECM中國擁有一支精干的團隊,包括管理、產品、營銷、市場、制造、供應鏈到政府關系。不同的職能人員在策略制定的過程中緊密協同,貢獻了各自獨特的專業視角和觀點,有效地探索出最適合中國農村生活能源消費需求的業務機會。
3.走進農村的真實生活
在策略發展初期,ECM中國團隊的所有成員(包括行政助理),對中國農村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實地考察與研究。每個人都嘗試著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圖7),如觀察、影像日志、訪談等,獲取了對農村生活和生活能源消費的最真切地了解和認知。
4.綜合洞察
除去實地研究之外,ECM中國成員開展了背景研究和競爭性分析,收集了大量的定量數據(圖8),包括人口、可支配收入、綠色能源發展現狀、農村人均生活能源消費、中國政府的新能源政策等。結合兩方面的研究數據,ECM中國團隊形成了綜合性的研究洞察,有效地平衡了用戶需求、產品技術和大環境趨勢三者之間的關系。
5.產品策略與業務策略同步
經過實地考察與分析洞察之后,ECM中國確認中國具備發展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市場和原材料基礎。但ECM中國通過用戶測試的方式評估了包括ECM印度的產品和燃料顆粒技術在內的多種解決方案(圖9),否定了直接套用成熟產品和技術的可能性。因此ECM決定把產品策略的工作提前,與業務策略同步開展,以便用清晰的產品概念來構建業務策略的核心。
6.原型的反復驗證與調整
產品策略的核心想法是應用印度ECM的成熟技術,快速推出適合中國農村市場的烹飪爐具和配套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大量的產品想法被快速制作出原型,并進行了反復驗證。筆者親自使用功能驗證原型燒制菜肴,測試原型是否能夠滿足目標地區家庭的烹飪需求(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兩菜一湯、一鍋飯),包括火力、持續烹飪時間以及每頓的燃料成本(圖10)。每一個階段的原型機都會被投放到目標地區進行實地使用測試,收集用戶的反饋意見。
7.策略的快速校正
在原型機的反復驗證過程中,ECM發現目標試點市場的情況與全國總體市場狀況出入較大。總體業務策略中設定的競爭目標是以價格優勢取代蜂窩煤,但是目標市場中蜂窩煤消費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比例,且蜂窩煤價格低于全國平均價格。因此ECM中國迅速把策略調整為“以大火力和方便使用為優勢取代蜂窩煤和其他能源,如電力和柴灶”;隨后同步調整了產品策略,重新確定了產品的核心價值點,修改了設計,制作了相應的功能原型(圖11、12),并且在實地測試中收到了頗為正面的反饋。
2009年,在產品上市的前夕,受到經融危機的沖擊,BP砍掉了包括ECM中國在內的全球絕大部分新能源業務。筆者很遺憾地沒有看到策略的實際驗證,但并不影響其成為設計策略的典型案例。
三、設計策略對中國企業的意義和價值
(一)設計策略有助于中國企業解決“做什么”的難題
中國的企業一貫長于制造,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發的短板也在逐漸彌補。研發和制造都側重于幫助企業解決產品,即“怎么做”的問題;但是在經濟的新常態下,無論內銷還是出口的制造型企業,在轉型時都面臨著產品“做什么”的問題。
不同于若干年前企業轉型,當前競爭的態勢要求企業必須創新,才能夠在轉型后生存和發展。代工型企業要轉型,不再能簡單的銷售原有的產品,首先要問自己“做什么”;內銷企業要轉型,不能在簡單的地依靠品牌建設、渠道建設或投資并購等途徑,也要首先問自己“做什么”。
相對于歐美企業,中國的企業更加依賴于企業家個人的商業直覺和經驗制定企業的發展策略,回答“做什么”的問題。但畢竟像喬布斯那樣的商業天才不是常態,而且中國傳統制造企業以往很少設置類似“產品經理”的職位,也缺乏系統的“產品規劃和管理”機制,因此在天才老板的想法和具體執行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斷層。除非產品開發出身,決策層的想法往往不能清晰地表達機會概念。但企業又普遍缺乏相應的能力和機制,把頂層的框架性策略轉化成具體的產品機會,進而指導具體的執行。
例如,國內某知名家電企業的決策層,很早就預見到智慧家庭將是家電企業在未來的關鍵發展機遇,并制定了進軍智慧家庭的企業總體策略。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卻遇到了極大的困擾。首先是該企業不知道該由哪個部門接受,然后習慣性的交由技術中心主導,希望從技術率先突破,兩年后卻發現依然毫無頭緒。當該企業嘗試把項目移交給設計部門的時候,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設計部門聯合外部的咨詢公司,首先展望了智慧家庭的策略愿景,并開發出一款產品原型,投放到公司內外接受測試。測試的反饋極大的推動了項目在企業內部的進展,并轉換為實際項目繼續推進。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該企業的設計部門當時并不是有意識地推行設計策略,但實際卻按照設計策略的方法行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導入設計策略,中國企業可以盤活內部的設計資源和能力,或者借助外部的設計資源,用熟悉的設計方式,快速地建立策略能力,有效地解決“做什么”的難題。
(二)設計策略幫助中國傳統企業正確的應對新經濟的挑戰
當下中國企業的困境在于,不僅要轉型,更要應對新經濟形態的挑戰。
1.互聯網經濟極大的沖擊著固有的商業模式,特別當傳統的互聯網企業沖入傳統實業,而傳統的實業企業借助互聯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后,傳統企業的觀念受到了極大的動搖。例如,在互聯網時代,有人提出“產品為王,策略已死”,認為只有好的產品就一定能成功,而策略的發展需要漫長的時間,拖慢了產品的上市速度,已經嚴重不適應新經濟的發展,應當淘汰。
從設計策略的角度思考,我們不難發現,這種論調其實沒有否定策略,而是沒有看到策略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即在持續的原型發展中思考和調整業務和產品策略。因為互聯網產品先天具備“快速開發,快速上線,后期試錯”的優勢,企業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實現策略和產品近乎同步的發展,甚至可以做到“策略即產品”,所以讓人們產生了“策略已死”的錯覺。
因此,借助設計策略,以實體產品為主的傳統企業可以正確的對待類似的做法或觀點,從而避免潛在的損失。
2.在新經濟的形勢下,萬眾創業和大眾創新以及眾籌模式的出現,似乎在告訴創業者和企業,“只要有好的產品,就能夠創業成功。”但實際上,大量曇花一現的眾籌案例告訴我們:“只有好的產品,并不意味著好的業務。”換而言之,成就一個好的業務,只有好的設計和好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不同于傳統設計,設計策略的能力體系包含了大量的商業要素,比如系統思考、財務、可持續、企業家精神和領導力等,這些都是有效地建立一個成功業務的必要能力。因此,導入設計策略,或者運用設計策略來輔導或孵化眾籌等新商業模式,將可以有效地提升創新或創業的成功率,并放大創新的價值。
篇2
關鍵詞:包裝 消費心理 購買 年輕化 民族化
一、包裝設計與消費心理
包裝是指在流通過程中,為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依據不同情況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輔助物及所進行的操作的總稱。包裝的三大功能是保護商品、美化商品和向消費者傳達信息。在當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類產品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溫飽的生活對商品越來越挑剔。于是,商品的包裝設計也就顯得越發重要起來。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將人類的需求分為5個不同的層次,并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排列。他們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從這五種人類需求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產力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也會逐漸向更高層次發展。于是,一些研究者根據馬斯洛的這五種心理需求總結了“求實、求新、求美、求利、炫耀”五種消費心理,并通過這五種消費心理對包裝設計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總結。如,中老年消費者是以追求商品的實際使用價值為主要目的,注重商品的量和效用,講求經濟實惠、經久耐用、價廉物美、貨真價實;追求新穎時髦產品包裝的新一代消費群體更重視包裝的裝潢、色彩、款式上的創新;精美、具有藝術魅力的包裝能激起消費者高層次的社會性需求;包裝設計運用色彩、文字可以直觀的向消費者傳達“超值”的商品信息;名貴名牌的商品的包裝用料要考究,突出品牌和名牌標志等特征。這些都說明,研究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對于包裝設計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二、包裝設計策略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地發展。今天的時尚,可能明天就會過時,所以商品的包裝必須不斷改進,在繼承傳統與創新中尋求平衡、和諧與統一。由于人有階級、民族、文化、宗教、職業、年齡等之分,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這要求我們根據多層次人群的消費心理進行多角度的包裝促銷。接下來筆者將以時尚化年輕化消費群體和民族地域化兩種特殊的消費群體為例對商品的包裝策略進行分析。
1、針對時尚化年輕化的消費群體的包裝設計
現如今,世界范圍內的消費重心已經逐漸向時尚化年輕化轉移。消費者的欣賞情趣和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據2000年“新世紀中國消費調查報告”表明,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正由溫飽型日益向享受型和自我發展型轉變,所以那些富有趣味性、結構創新性等特性的個性包裝就更容易抓住消費者的好奇心,增大對消費者的刺激效能,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
①趣味性
趣味包裝是在后現代語境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與現代主義的冷漠規矩相比,它追求感性上的快樂,是現代人們擺脫生活壓力追求愉快生活的直接反映。如圖1衛生紙巾的包裝,衛生紙所露出的形狀恰好與包裝圖案中的鼻子相切,使人自然的聯想到了感冒搽鼻涕,消費者可以在使用中感受到設計師的情趣,于是紙巾也就不難暢銷大賣了。如今,人們在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下工作生活尤其需要輕松和幽默,趣味包裝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感性消費需求、順應時代趨勢而產生的。
②結構創新性
獨特的包裝造型在促進商品銷售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食品的包裝封口大多經過塑封或紙張卡鎖等形式從結構上進行封閉,給消費者以干凈衛生之感,使消費者能夠放心選購。圖2是某糕點品牌的包裝,它在打開抽拉式內盒的開啟處用突出的半圓形(左圖紅圈處)和小凹槽(右圖紅圈處)作為視覺語言提示消費者將手指放置于該處,更易開啟包裝取出糕點,避免了消費者用指甲摳開盒蓋的開啟方式,給他們一種心理上親近感。再仔細觀察該包裝(右圖)內盒底部的小“足”,我們發現通過這個細節設計能夠使商品內盒與外盒之間的摩擦大大的降低,讓商品的內盒更容易抽拉從而取放商品。這些細節都可以讓我們看出商家的細心,消費者又怎么能不喜歡呢?
德國建筑師密斯?凡?德羅曾說過“細節是魔鬼。”如果商家可以有效的利用結構上的細節進行包裝設計,使消費者在享受產品的同時體會到設計師對細節的關注和對消費者的關心,這樣的品牌和商品就一定可以在市場中取勝。2010年的IF獲獎作品中就有這樣一款經典的包裝結構創新設計,設計師在易拉罐拉環的頂部加以微小的弧度調整,使消費者的指甲更易插入到拉環下方,既讓消費者在開啟過程中容易施力,又很好的保護了消費者的指甲,因此受到了眾多年輕女性消費者的追捧和熱愛。
③圖形創新性
法國學者費歇爾曾提出“人類的資訊有65%來自眼睛,25%來自耳朵,其余10%來自其他器官。”因此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圖形的趣味表達就成為了吸引消費者最先感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如有的包裝圖形描述了一個生活中富有戲劇情節的場景,而有的則運用了夸張、蒙太奇的敘述方法,圖3中Mr.fee的零食包裝就是一個例子,它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用漲紅的臉代表食品的麻辣口味,生動形象、貼合實際、一目了然,不僅成功的吸引了消費者目光,也準確的向消費者傳遞了商品的信息。
④仿生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自然對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仿生設計也成為了吸引消費者目光的好方法。無論是什么產品,設計師都可以從圖形結構上賦予它可愛的特征及想法,消費者也更容易被這些仿生設計所表述出的感情打動,產生購買欲望。如圖4果汁包裝中,設計師將香蕉的形象和飲料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生動活潑,給人以愉悅的心情。圖5中右側的手提袋設計也與花瓣的形狀聯系在一起,增進了消費者與產品的心理距離,使消費者更容易在會心一笑后掏出腰包購買商品。
⑤互動性
記得小的時候有一種叫做“奇多”粟米脆的零食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因為該零食中每包都附有一個塑料圓片的贈品,當你有一定數量的贈品時,它們可以互相拼插,組合成玩具,小圓片贈品越多,拼的玩具也就越大越漂亮,因此迷住了大批的小顧客。這就是商家利用消費者的互動心理幫助促進消費的。如圖6的這款俄羅斯餅干包裝,包裝中城堡圖形的高度可以隨著包裝盒的開啟而增高,增加了包裝與消費者的溝通,使商品產生了趣味,從而提升了商品的附加價值,吸引了許多搜集愛好者的關注。
⑥故事性
一些主要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商家常常會推出一些卡通漫畫形象、吉祥物等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如張君雅小妹妹系列產品,它通過其可愛的形象配套一些動畫宣傳片,將成本不到一塊錢的干脆面賣到了將近五塊錢。據商家調查,90%的臺灣消費者都是被“張君雅小妹妹”的可愛的形象吸引,從而產生購買行為的。可見,商家通過具象的形象表達,向消費者敘述故事,使其產生喜愛之情,即使沒有其他圖形文字的輔助,也能達到信息傳達和促進銷售的目的。
2、針對民族化地域化群體的包裝設計
由于不同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的影響制約,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語言、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和審美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不同的藝術之花,世界也因為差異而變得更加精彩。所以尊重文化的差異感受不同的風俗禮儀,并根據它們做出不同特色的設計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①民族特色與地域特色
大部分中國人偏好紅色,對黃色橙色等暖色頗有偏愛,這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紅色代表喜慶,象征活力、喜悅、熱情、吉祥,而橙色則象征積極、愉快、甜蜜、新鮮等意義。所以,在春節、中秋等節日禮品以及婚慶禮品的包裝中多使用紅色調和橙色調以體現喜慶的氣氛。而在西方尤其是美國,特別偏愛藍色。他們認為藍色意味著、信賴、保守、理想和神圣,他們購買的結婚用品的包裝也多運用藍色等冷色調或白色為主的淺色調以表達對新娘新郎忠貞愛情的祝福。所以一個好的包裝必須要根據當地的文化和民族習慣,迎合消費者的消費喜好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同。
②心理共鳴
好的包裝設計必須要與消費者有心理上的共鳴,喚起對消費者潛意識的關注。如兒童對未來世界天真的幻想,女人對生活浪漫的渴望需要等。所以設計師首先要考慮消費者的購買目的以保證設計時的最佳角度。如圖7為某喜餅品牌的包裝設計,喜餅是一對新人在結婚當日贈送給親朋好友的禮物,它不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代表了美好的祝福,和將喜氣贈與別人的美好愿望。所以該包裝使用了大紅色為主色,上下層拼成一個“蘸”字,不僅使購買者感到其能夠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同時為得到禮品者帶來喜慶的氣氛,這樣包裝就容易在市場上獲得好評。
③通過文化提升產品附加值
有的時候商品的包裝不僅僅需要美觀還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如商家可以通過某種文化背景的支撐來增加禮品的感情含量、文化含量以及價值含量,提升禮品的綜合價值,如圖8為明清時代宮廷中最流行的包裝形式之一。它設計巧妙,匠心獨運,其盒蓋的方圓造型源于古代禮器玉琮,是天地合一的象征,其圖案隱含“天地同春”之意,被乾隆御名為“壽春寶盒”,深受當時貴人們的喜愛。
篇3
老年人口系數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老齡化和老齡化程度的指標。聯合國衛生組織規定,在發展中國家老年人口系數超過10%,就可以稱之為人口老齡化[1]。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系數達到13.26%[2],顯而易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一項新的嚴峻國情。此外,我國老齡化還面臨著絕對數量多、貧富差距大、增長速度快、分布不協調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存在老齡化問題的國家平均用了80年左右時間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而我國只用了27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3],人口老齡化過快決定了我國應對老齡化問題時的滯后性。如何養老成為我國社會發展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
2社區養老模式分析
2.1社區養老的界定
社區養老是西方國家在應對老齡化問題時提出的一種養老服務模式,這種模式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成熟化的運行。國際上關于社區養老較為廣泛的定義是,老年人居住在社區內,接受來自于社區志愿者、政府或非政府營利性組織以及其他機構的日常生活和醫療衛生服務[2]。結合我國傳統養老方式,我國學者給予的定義是,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養老服務為輔,以此為基礎,形成層次不同、內容有別、形式多樣、因人而異的服務體系[4]。2.2國外社區養老及實踐西方國家先于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在美國社區養老被稱為“國家-社區型老年福利模式”,這一模式分為獨立居住型、護理居住型和持續照顧型[3]。美國社區養老主要采用社區自理模式,即居民、志愿團體、營利性組織和專業社會工作者通過項目安排參與進來,由社區主導,居民自愿參與,形成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日本在70年代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目前也是世界上長壽國家之一。其社區養老主推“小規模、多機能”特色[5],小規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里,接受來自于社區的照顧。多機能是指把社區建設成為擁有多項為老年人服務的內容,使老年人在家里就能獲得多元化的服務。其次由于日本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其社區養老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入了很多專為老年人提供的工業設計產品,如圖1所示。
2.3我國現有養老模式
我國現有的養老方式主要是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其中,居家養老作為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處于主體地位。社區養老作為一種養老模式在九十年代末引入我國,隨即在一些大中城市展開[8],包括北京太陽城國際養老公寓、羊坊店社區、上海靜安社區等都已成為我國社區養老的示范化社區。早在1999年,上海靜安社區成立了老年生活護理援助中心,其服務對象主要是高齡、孤老和重病老人,采取跟蹤、全程式照顧,它們有一支穩定有素的管理隊伍,其服務有規范制度化的流程,包括了解需求、根據需求提供合適護工、服務質量跟蹤等[4]。北京羊坊店社區針對社區老齡化問題,請專人設計了“一鍵通”呼叫信息平臺,該設計采用無三級界面設計,其操作主要集中在首頁,簡化了操作流程,使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預約服務[2]。
2.4社區養老需求
社區養老模式是將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有利資源整合,發揮各資源的長處,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優化的效果[3]。現階段我國處于老年人快速增長期,老年人口的過度膨脹帶來各種問題將會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社區養老模式的引入能夠幫助解決一系列的社會養老問題。2.4.1老年人身體機能變化當人類處于衰老階段,身體各項機能都會有所下降,首先是生理上,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聲覺、肌肉等方面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其次是心理上,老年人極易產生孤獨、焦慮、自卑、消極等不良情緒[2]。生理機能下降可通過科學漸進的鍛煉來對抗,心理的不良情緒可通過溝通等方式排解。社區養老把社區服務引入家庭,使居家養老和規范的社區服務結合,通過專人專項的上門服務模式,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醫療護理、溝通交流等網格化梳理,更透徹的了解老年人的隱在需求,以便于更好的提供服務,從而緩解老年人機能下降帶來的不便。2.4.2老年人社會養老需求人類老化的過程是多維化的,不僅體現在生理、心理上,還有社會角色的扮演上,與之相關的老年人需求也會呈現出多維化和復雜化。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居家養老,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已居于明顯逐漸弱化的趨勢,而機構養老的發展非常緩慢,同時受傳統思想的限制,機構養老在我國的接受率普遍不高。做為養老主力的年輕人,在社會競爭的影響下遠離家鄉甚至走出國門去謀生已成為其無法盡孝的現實性理由。圖2顯示,老年人對上門提供服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4]。基于以上原因,以居家為主、社區服務為輔的社區養老模式的應運提出,可以不同程度的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養老問題。
3社區養老模式下相關產品的多維化需求
養老需求的多維性,必然造成相關產品的多維化需求。社區養老所能涉及的老年需求產品較為寬泛,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可能接觸到的任何方面和場所,所以就量而言將會是個無限的數目概念。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各自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對同一件產品也會產生不同的需求。所以,以社區養老為基礎的需求多維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1國內外社區養老產品的現狀
老年人逐步下降的身心機能和對科技發展的無關敏感度,使很多人認為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已經把老年群體排除在外。但很多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科技產品和老年人對此類產品的熟練操作程度以及他們因此享受到的精神愉悅性,明確地提醒我們:科技的發展和新技術產品的演進永遠都以“人”為本,老年人群并非脫離科技發展的人群。例如:西方社區養老引入的醫藥管理裝置—MedMinder,一種計算機控制的藥盒,如果老人沒有及時吃藥,藥盒會第一時間打通監護人的電話(如圖3)[2]。我國廈門思明區為老年人安裝的“電子保姆-智能居家寶”,將老年人需要的服務和老年人檔案以及各種智能感應系統通過衛星定位和中心平臺系統與老人家人、民生110、志愿者產生網絡聯系,通過智能化設備保護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圖4)[9]。目前“智能居家養老”作為社區養老的輔助信息產品已經開始在我國廣泛普及開來,我國自主研發的“杰佳通”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已經在政府的支持下與多省市養老社區實現了合作。根據老年人身心特點、生活需求以及產品技術的發展,以社區養老為基礎的老年產品正在向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3.2基于需求的社區養老產品的設計目標
2014年我國老年群體的縱向數量已經達到2億多,在橫向量上老年人群的劃分呈現復雜化,除年齡外,地區分布、工作性質差異、生活現狀、文化程度、身體狀況等都加深了老年群體的多維化。在同一社區中,老年人的生活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社區養老模式下產品設計目標人群可以參照包容性設計原則。包容性設計通過滿足通常排除在產品使用范圍之外的群體的特殊需求,使產品面向更廣泛的用戶提高使用體驗[2]。社區養老面對的服務對象恰好需要的就是包容性設計所提到的特殊需求。
3.3社區養老產品的需求點分析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借用古語點明,我們應該了解老年人之“需”。老年人生活在社區養老模式下,大多數日常生活都可以在社區中完成,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的保護措施未必能得到所有老年人的響應,所以社區服務也需要掌握度,而這個度,就是老年人的“機能需求”,重點在于心理需求。其次,老年人在社區中要完成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社區人員可以提供上門服務或是網絡信息平臺服務,但生活中總有被忽視的角落,老年人的身心特征承擔不起任何閃失,所以老年生活中任何細微之處都是需求點,這可以被稱為“細節需求”。另外,社區養老中的老年人在橫向量上涉涵蓋各種差異,由于各種原因,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完善的表達自己的需要,也不是所有老年人的需要都能合情合理,這種需求被稱為“差異需求”。
4產品設計策略
4.1基于“機能需求”的設計策略
老年人“老”的過程主要體現在機能的弱化上,機能主要包括身體機能和心理機能。身體機能指隨器官、肌肉、骨骼等的老化而產生的醫學上衰老現象,心理機能主要指老年期性格、性情、智力等心理方面的變化。相對于身體機能,心理機能的變化更能全面的體現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社區養老中老年人的“機能需求”適應用情感化設計理論做相應的設計策略。情感化設計的核心是設計過程需要了解相關人群的本能、行為、反思三種水平,本能即:產品外形與人的關系,行為即:人操作產品的方式,反思即:人對產品的精神滿足(如圖5)[2]。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需要可以用本能和行為水平來衡量,通過產品的外形和操作方式來滿足這種基于身體變化的需求,而反思水平則是考慮到老年人的精神滿足來適應老年人心理機能的需求。情感化設計作為一種設計方法,其三種水平在實際運用中是相互融合的。無印良品的壁掛式CD播放器(如圖6)堪稱針對老年人使用的情感化設計的經典,其簡樸的外觀適合老年人的欣賞水平、簡單的拉繩式的操作方式也順應了老年人的機能下降,操作方式的簡便和外觀的簡樸以及產品功能都特殊化的滿足了老年人的自我個性需求。
4.2基于“細節需求”的設計策略
老年產品設計中的“細節需求”既是縱向量的創新又是橫向量的精細化,在社區養老中的老年人生活有其獨特的特點,例如生活范圍的限制、社區服務的集體化等,基于這些不同,養老社區中的老年人對生活細節的相關設計需求更加突出。細節的發現源于生活,最直接的設計策略就是溝通和生活追蹤,更加科學系統的方法是“LivingLab”創新模式和用戶自主設計。LivingLab是將用戶置于開放性的真實生活環境,通過收集數據和與用戶共同參與的一種研發創新模式[2]。用戶自主設計是引導用戶主動參與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13]。LivingLab實驗室和用戶自主設計都是與生活追蹤一致的變相方法,通過對老年人生活的全面涵蓋研究和老年人自身主動的參與,發現或許被忽略的細節需求,從而進行深化設計研究。Freedle是09年獲得IF大獎的臺灣本土設計(如圖7),它可被視為針對老年生活的細節設計,考慮到老年人視力的下降,其設計的針眼部分采用軟彈性材料,針孔處采用熒光設計,巧妙的簡化了老年人穿針引線時穿線和找針孔的麻煩[2]。
4.3基于“差異需求”的設計策略
社區養老中的老年人群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各自的身體能力、生活經歷、文化水平、認知觀念等的不同,其對產品的需求也是各自不同,面對這些差異,可以引入以差異為基礎提出的兩種設計方法——通用設計和包容性設計。通用設計又稱全民設計,指無需特別設計可被所有人使用(如圖8)。包容性設計指主流產品的設計能為盡可能多的人群所方便使用。對于養老社區中的老年人的需求而言,通用設計和包容性設計將這種需求融入大眾化的主流需求,將差異盡可量縮小,該策略也顧及到老年人敏感的心理感受[2]。TOTO的老年助便器設計是滿足差異需求的案例,該設計涉及到老年人如廁時的各個動作,從坐到水沖到起立都有相應的輔助設施(如圖9)。
5結語
篇4
關鍵詞:設計策略;品牌形象;企業文化
0 引言
企業品牌在當今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大,只有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才能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而企業的設計策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的發展方向影響了企業的文化,進而形成企業獨特的核心價值觀。品牌形象就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可以很直白簡單地將公司形象和信息傳遞給人們。
1 設計策略與品牌形象
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建立離不開企業設計策略的制定,作為企業在成立之初就應該有好的形象和品質,有清晰和完善的理想和奮斗目標。[1]企業管理層應制定合理的設計策略,即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延續企業的形象,確定企業目標,并在企業內部進行宣傳和實施。企業設計策略的制定也就是確定企業產品設計的發展方向和設計所要滿足那些用戶的需求,設計不單是企業促銷產品的工具,設計也是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的關鍵,它能傳達企業的文化精神和外在形象。
用戶主要通過產品來間接了解企業,產品是溝通用戶與企業的橋梁,用戶的需求決定產品設計的方向,進而影響設計策略的制定。產品設計不僅可以發揮其商業的功能,達到占有市場,產生市場效應的目的,產品蘊含比較深厚的文化素養,為企業逐漸建立正面的視覺形象。品牌形象好的企業設計出來的產品在市場上受到歡迎度比較高,人們對其的認可度也比較高,如美的、格力的產品。整體來說就是通過設計打造品牌,品牌提升設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2,3,4,5,6]
在制定設計策略過程中,企業需要關注用戶和市場走向,根據市場的發展方向和抓住用戶心理需求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設計策略,確定市場目標,制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2 宜家通過合理的設計策略來確定品牌形象
宜家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為大多數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的設計策略,其設計策略主要為白領設計加工精良,功能齊全,價格低廉的家居用品,這一宗旨從成立一直延續至今,宜家的品牌形象因此而深入人心。宜家的市場定位在不同國家各不相同,如在歐美發達國家,宜家把自己定位成面向大眾的家居用品提供商。在發展中國家如中國的市場定位是“想買高檔貨,而又付不起高價的白領”。準確的市場定位,為其獲得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同時通過設計系列化的設計策略來供顧客進行選擇,足夠多的產品和對產品不斷定期更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宜家抓住了大眾的心理需求,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都以大眾為目標,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7]宜家的設計策略是通過與顧客合作打造低價格,由顧客進行產品提貨、組裝、運輸以及動手安裝,讓顧客參與其中,這樣產品可以節約大部分成本,同時讓顧客參與其中,滿足顧客參與感。在質量上,通過極簡設計和對自然的關注,力求做到最好,讓用戶放心產品質量和價格,保障用戶的權益。在設計上,宜家根據大眾需求,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成本上做大眾設計,通過為用戶考慮,宜家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宜家獨特的設計文化和策略,成為眾所周知的品牌。
2012年宜家品牌價值為90億歐元,略高于110億美元。而2012年安踏、李寧、特步、361、kappa、匹克6個品牌總市值是330億元,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宜家的品牌在企業和社會中的價值非常巨大。宜家根據用戶和市場制定良好的設計策略,對產品嚴格把關,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形象,同時說明企業的設計文化和設計策略息息相關,企業品牌依托設計策略才能發展。[8]
3 澳珀家具通過設計策略建立自主品牌
澳珀家具由朱小杰1994年創建,但其品牌的建立不是一帆風順的,在2003年之前,國內家具市場競爭非常厲害,完全是用價位去競爭和靠抄襲國外產品來贏得市場。隨著家具企業的增多,家具的利潤空間下滑,家具企業處在艱難發展的地步。中國許多家具企業也在嘗試做創新設計,但企業認為設計的投入太高,不愿意在設計上投入過多的資金支持企業創新設計。
在2003年以前,澳珀通過專賣店來擴大品牌形象,全國有60 多家的專賣店,但在2003年,朱小杰通過預測未來的發展發現,分析出市場的趨勢,把在全國60 多家的專賣店統統收掉,重新制定新的設計策略,即走中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設計之路,重新開始研究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在這樣環境下,通過了解市場,尋找產品新的設計方向,開創市場新的家具產品設計方向,制定新的設計策略來促進企業的發展。經過設計策略的改變,澳珀避開了價格戰,通過改變設計策略,塑造出新的企業形象,企業沒有成為眾多平凡家具企業的一員。2005年,
經過兩年的發展,澳珀的專賣店又在國內的一些大城市重新開張,企業經過逐漸完善各方面管理和策略,重新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且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和效益。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歸功于設計策略正確制定,澳珀家具以獨具中國傳統文化神韻的個性和時尚的家具設計,在2009年德國科隆國際家具展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吸引了國內外業界的眼球,為中國設計師贏得了尊重,也讓人們認識到澳珀家具品牌,同時更是證明中國由制造像創造轉變,也讓西方設計界對中國的設計刮目相看。澳珀的設計策略是通過原創設計打造澳珀的品牌形象,在設計上保持謙虛的態度,在設計中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將古人哲學思想融入設計中,根據用戶需求做滿足用戶心理需求的設計,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展現材料美。在家具設計上,澳珀通過對烏金木材料進行細致的研究,將烏金木材料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并將其融入生活中,設計出人們喜歡的家具。
4 達芬奇家具在設計策略上的失敗
與宜家、澳珀品牌相反的是達芬奇家具,由于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設計策略,只是單純通過銷售手段,來達到營銷目的。達芬奇家具在前些年可以說是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家具高端品牌,以價格昂貴著稱,并受到高端用戶的追捧。但其從創立到滅亡,達芬奇家具的品牌從發展到頂峰,然后到迅速衰落,追根究底是因為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設計策略,沒有對家具的生產和加工進行有效的生產管理,以次充好,將企業品牌毀于一旦。
達芬奇家具在成立之初在高端市場非常紅火,品牌影響力比較大,主要通過進口意大利家具進行銷售,受到高端人群歡迎,但是隨著追求利益最大化,達芬奇家具委托國內工廠用較次的合成板代替實木板材進行家具的加工生產,后經央視的曝光,達芬奇家具陷入造價風波,企業也由于造假被工商局處罰,企業品牌也就毀于一旦。達芬奇家具沒有自己的設計,只是照搬意大利設計,單純靠迎合消費者來追求利益,忽視了設計在品牌形象中的作用,最終導致品牌走向終點。從達芬奇家具可以看出,企業只有制定好相應的設計策略,關注用戶的需求,通過嚴格的設計管理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做好品牌管理,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一直將其持續下去。
5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品牌形象的塑造
從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傳統的制造業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傳統制造業的利潤率非常低,只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產品的設計,對產品設計過程進行設計管理,在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對產品的生產、設計、物流、銷售、售后服務等產品設計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注重用戶體驗,制定相應的設計策略,才能塑造出符合時展的企業品牌形象。[9]
目前,隨著互聯網購物平臺的興起,導致國內環境發生重大改變,家具企業面臨重要危機,很多企業因為人們消費觀念發生基本上的變革,導致訂單急劇減少,企業不得不縮減規模,更有甚者面臨倒閉危機,并且逐年呈增長趨勢。[10]傳統的家具賣場由于此前房地產紅利膨脹,市場逐漸飽和,令賣場競爭尤為激烈,在如此慘烈的“紅海”競爭當中,部分家具企業通過與互聯網大型交易平臺進行合作,開拓出家具電商銷售模式,如林氏木業2015年雙十一銷售總額達5.1億元,較去年增長超50%。
林氏木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快速發展起來,是其通過制定適應互聯網平臺發展的設計策略,將傳統的生產、設計、經營以及現代物流等環節進行資源整合,通過開創出“互聯網+制造業”的新模式,把分散在佛山各個地區的家具企業進行有序組織,把企業的經營重心放在家具的產品設計、產品標準、現代物流、售后服務等方面,通過系統的設計管理來設計出符合人們需求的家具產品。
在互聯網背景下,家具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國家具市場的需求正逐步向年輕化、網絡化的趨勢發展,“互聯網+”這種消費模式也更容易讓年輕一代所接受,要想塑造新的品牌形象,通過制定相應的設計策略來家具產品進行設計與開發就變得非常重要。
6 結語
設計策略在企業的品牌形象的建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只有制定符合市場規律和走向的設計策略,在產品設計和抓住用戶需求,企業才能發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不管企業家還是設計師,都應該注重企業設計的發展,以市場為目標,以用戶為導向,抓住市場和用戶需求動態,設計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制定長期設計戰略以及短期設計策略來體現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塑造企業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姚小清,姚增濤.基于品牌可持續發展的產品設計戰略探析[J].中國商貿,2011(17):18-19.
[2] 楊宇時.基于用戶情感需求的產品設計策略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04):175-177.
[3] 袁和法,丁偉.在市場多樣化需求下的產品設計策略[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7(4):514-517.
[4] 蔡霞.設計管理提升企業品牌價值[D].武漢理工大學,2007.
[5] 李龍生.設計文化的價值及其文化傳播[J].裝飾,2005(08):7-8.
[6] 朱立.品牌文化戰略研究[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
[7] 宋.一種基于品牌形象的工業和商用產品設計策略方法[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03):122-124.
[8] 姜超,高晨暉.經典產品形式的解構與歸納――基于理性分析的產品設計策略[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09):138-140.
[9] 蔡霞.設計管理提升企業品牌價值[D].武漢理工大學,2007.
篇5
關鍵詞:報紙平面設計元素;設計;設計策略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社會大眾的消費理念逐漸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并表現出了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先前的物質生活已不再是人們消費的主要動機,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心理情況的追求,情感消費已逐漸成為新的消費理念發展趨勢。人們對商品的愉悅性、情感性和符號價值體現更為注重,很多人在消費的過程中往往沒有非常具體的消費對象,只是想通過消費的方式來滿足自身思想精神層面的追求。這時,商品包裝設計的功能就表現出來了,包裝平面設計對提高產品的銷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重視包裝平面的設計策略。
1包裝平面設計中的元素
優秀的包裝平面設計具有很強的個性化、人性化、娛樂化和新奇性特征,這類特征同常規商品包裝設計特征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也正是這類差異的存在使得人們對商品包裝設計有很大的興趣。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包裝平面時,不斷破除常規思想的束縛,大膽地進行設計理念創新,在遵循包裝設計原則的基礎上,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具特色、更別出心裁的優秀包裝,不斷為消費者創造驚喜與意外,吸引他們的消費注意力,滿足他們的精神消費需求。通常情況下,包裝平面設計中包含的設計元素有文字、色彩、圖案、留白等。首先,文字是構成包裝平面設計的主要元素,文字設計一般用于說明產品的名稱、使用方法、生產廠家信息等,設計者在包裝平面設計中一定要從大小、字形、色彩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處理,并通過多行同色字等方式來突出字體的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提高包裝平面設計的質量。其次,色彩是構成包裝平面設計的又一重要元素。
包裝的色彩是產品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對受眾的沖擊力最強,所以設計者尤其應該注意設計好包裝的顏色,通過合理設計色相、純度、明度等,提高包裝設計的水平。再次,圖案在包裝平面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案的設計大都源自設計者對產品的理解,通過設計創意選擇圖案的大小、亮度以及位置等。為了提高圖案設計的水平,設計人員尤其應該注意包裝平面設計中圖案設計與背景設計之間的關系,做到主次有序,有效傳達出設計者的設計意圖。最后,在包裝平面設計中,留白也是一個重要的設計技巧。在中國的傳統國畫中,畫家大都會借助大量的留白來突出或彰顯畫的意境,讓畫面更吸引人。為此,在現代包裝平面設計中,設計者也可以通過設計留白的方式讓包裝平面設計的內容不沉悶,充滿流動性,彰顯設計的秩序美和韻律美。
2包裝平面設計策略分析
在包裝平面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應該注意以下設計策略:
2.1注意包裝平面設計的骨架結構,提高包裝平面設計的美觀性
任何優秀的包裝平面包裝設計都應該包含文字、圖案等元素,并通過點、線、面的合理布局,向消費者傳達產品的信息,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例如,通常情況下優秀的包裝平面設計應該有主次之分,設計者可以為自己的包裝設計確定一個主角,并通過對主角的創造,使其成為視覺中心。與此同時,注重對各類設計配角元素的設計,使其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整體提升包裝設計的水平,做到包裝設計的中心明確、重點突出。對于設計者來說,尤其應該注意避免各個設計元素主次不分。另外,在包裝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還應該注意合理把握統一和對比的美學規律,合理處理色彩的變化和面的大小變化。統一的設計大都會給人一種穩定、調和的感覺,而對比的設計則會給人以更強烈的視覺沖擊。設計人可以從產品的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
2.2合理利用各類設計元素,提高包裝平面設計的趣味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朝著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就需要商品包裝及時進行改變,以滿足時展的要求。而趣味性包裝的出現不但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狀況,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時展的要求。在包裝設計中,設計人可以通過合理設計色彩、圖案、留白等方式,提高包裝設計的個性化。個性化的商品包裝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潛在消費者的注意力,進而誘發消費者的消費動機,使其產生購買動機和購買行為。實現產品的最大價值是商品包裝設計的根本目的,而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是這一目的實現的基本要求。趣味性的產品包裝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消費者對商品自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購買行為,最終實現商品的銷售價值。趣味性的商品包裝不但可以在瞬間抓住潛在消費者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個性化心理需求和獨特性的審美追求,為消費者制造精神情趣層面的放松感和愉悅感。
3結語
現階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包裝設計對消費者的消費影響越來越大,而包裝平面設計已經成為商品包裝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包裝平面設計的水平,設計者必須合理處理各類設計元素,并通過掌握設計策略,提高包裝平面設計的整體水平,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拱云學.運用空白作為平面設計要素的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4).
[2]張鵬.平面設計在包裝裝飾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6(05).
[3]陳卓勛.包裝平面設計中色彩技巧的把握[J].中國包裝工業,2015(20).
篇6
關鍵詞:住宅、戶型設計、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287.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住宅消費市場也加快了進程的腳步,我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觀念及居住觀念也在不斷改變,逐漸的人們對戶型的認知有了一定的見解。戶型的好壞程度主要存在兩個方面,即戶型的平面設計及戶型的定位。基于此,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戶型的設計及發展趨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二、住宅戶型的需求現狀
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從總量供應上看,房型比例結構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有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和品牌效應,大肆的修建高檔住宅別墅,甚至修建別墅村,大批的資金用于高檔房屋的建設,造成了經濟適用房的供不應求。但是它針對的客戶很少,不能符合大眾客戶的需求,使得修建的大戶型長期閑置,門可羅雀。城鎮居民90%以上中低收入家庭兩三代住一起,買不起房子,嚴重遏制了消費。這些開發商沒有資金的周轉,造成了巨大的浪費,甚至倒閉。房地產行業若要蓬勃發展,就必須滿足大眾的消費觀念。
我國城鎮那種三代、四代同堂的現象已寥寥無幾,一個家庭的基本成員是一代人或者兩代人,兩口或三口之家占家庭模式的大多數。小戶型面積一般只在30-70平方米左右,比較適合中低收入家庭在經濟上和人員組成上的需要,由于受到經濟方面的影響,他們暫時只需要有衛生間、臥室、廚房,并不需要書房等。再者,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以及國家對人口遷移政策的不斷改進,大批鄉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地進入城市,加入到建筑、服務等行業中。他們的到來,給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給城市住房帶來了壓力。
目前,小戶型住宅樣式多樣,功能在不斷完善,許多小戶型可以滿足基本使用條件的前提下,提高了使用率、性價比、居住舒適度,而且小戶型十分溫馨,受到了廣大客戶的關注。
三、戶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無玄關設計
玄關在現代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內外空間的一個過渡,而且還起到收納的作用。將鞋柜、衣架、收納筒布置在玄關,可以使整個居室既干凈又整潔,甚至可以在面積允許的情況下,布置一些小盆栽、藝術墻畫,這樣大大提升了整個居室的生活質量。
2、開向客廳的門過多造成客廳沒有足夠直墻段布置家具
《住宅設計規范》3.2.3規定了應綜合考慮使用功能要求,減少直接開向客廳的門的數量。并且客廳內布置家具的墻面直線長度應大于3m。許多住宅戶型設計忽略了這項規定,造成業主使用中的不便。
3、過度注重大廳小臥 近幾年在商品房市場比較流行“大廳小臥”,它順應了人們對客廳這一生活空間的要求,因此這一戶型一時間成為市場上的熱銷產品。但是也隨之出現了極端現象,過分增大客廳面積使其過于空闊,造成讓人有四邊不著、相互有隔閡的感覺。而臥室有的小到只剩下五六平米,臥室中擺放一張雙人床和床頭柜之外,根本沒有空間再擺放其他的家具,目前我國大多數家庭中的臥室并非只是用來睡覺,還有存放潔凈衣物的功能,適度增大臥室面積很有必要。
4、衛生間無自然通風和采光 現在仍然看到不少住宅衛生間沒有設置直接對外的窗戶,衛生間成為了“黑屋暗房”,不僅白天需要燈光來照明,而且衛生間空氣不流通,氣味難聞,影響到整個居室的生活質量。因此,衛生間需要設置一個直接對外可開啟的外窗。
5、住宅中落地窗的應用降低保溫性能 過大的玻璃窗出現的“白天陽光燦爛,晚上冷氣颼颼。暖氣熱氣騰騰,屋里冰涼刺骨。擁有什么樣的樣式和尺度,直接關系到居住者的健康,窗戶是連接戶外的采光、通風口”,其主要原因就是保溫性能降低,熱量散失過快。落地窗來自于寫字樓的玻璃幕墻,并且面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目前住宅采用的落地窗多是鋁合金框加雙層玻璃,除了安全性能降低外,保溫性能也隨之降低。
6、餐廳面積過小或者過大 飲食在居室生活中是一項重要的部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享受一日三餐,大大增進了家人間的感情。餐廳面積一定要設計得當,過小的話,緊緊張張能擺下一張餐桌,幾把餐椅,使家人的整個就餐活動既不方便也不放松;面積過大的話,降低了戶型的有效使用率,造成浪費。
四、新技術發展下的住宅創新
作為一個好戶型, 首先應該最大限度滿足經濟性、功能性、舒適性要求。用高科技進行細節處理,以提高人們住宅生活的品質。
1、鋼結構住宅
鋼結構的住宅造型較多,布局也較個性,也可提高房屋的利用。鋼結構的格局可以隨個人喜好變換,不受傳統格局的限制。此住宅比傳統住宅有優勢。
(1)屋頂和墻體采用新型結構,有強度高,體型較小,節省用料的特點。這種結構減少了基礎負載,降低了造價。
(2)在建造開間、進深較大的房屋時所需構件的截面小,可以提高5%~7%的利用率;
(3)延展性良好,抗震力強,便于加工和修復;
(4)除此之外,它的構件也全部由專業工廠在標準情況下生產,保證了最重要的建筑質量,工業化程度也比較高,由于施工的速度比一般工程快,所以施工周期便可以大大縮短,各個部件的組裝,施工過程中的現場文明,工人處于濕作業的情況較少,產生的噪音及垃圾也相對減少了,施工中還會受天氣的影響,在這種結構情況下可以開展隨時訂貨,隨時安裝,隨時建造的優點,縮短了建造周期,節約了成本。
2、地板輻射采暖
地板采暖較傳統采暖方式突出的改變是散熱片在地板下,鋪設管線以傳輸熱能。地板采暖是較為舒適的取暖方式之一,有五大優點:
(1)在垂直高度上,熱量分布均勻;
(2)在與室溫相同的條件下,在離地面 5~15cm時的溫度,比一般方式會高出8~10℃;
(3)傳統的方式會使熱氣往上走,而無法形成良好的冷熱循環,這種方式下就會使人產生頭回腦脹的感覺,而地板輻射采暖給人的感覺是腳熱頭涼,頭腦清醒,空氣潔凈度好;
(4)節能幅度約為10%~20%;
(5)在這種采暖方式下,會因為沒散熱片對空間沒有破壞力,而有利于整個房屋內的裝修,及地面的管道,更可以有效地隔絕噪音和樓板的撞擊聲響。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
3、新風系統
新風不同于通風,也不同于空調。新風系統主要指新風換氣機。將室內不干凈的空氣排出去的同時,也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送入室內,這就是新風換氣機的主要功能。這種系統他可以有效的實現同時雙向換氣,達到一機兩用的效果,這樣既便于安裝,又不會占用太多空間;還有節能高效等特點,當然不同機型節能效果也是不同的,大約在30%~60%之間不等;它還可以針對不一樣的污染成分比如甲醇,裝填不同的介質,實現進一步凈化和過濾空氣的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加之城市人口劇增,小戶型住宅的設計成為解決居住壓力最直接有效地方法。作為一個好的戶型, 首先應該最大限度滿足經濟性、功能性、舒適性要求,這就要求戶型設計做到細部精細化。因此戶型設計是住宅設計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它的優劣直接影響人們的居住生活質量。所以在戶型的設計上要有新的理念,讓居住者在居住的環境中達到身心放松,這才是戶型設計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馮高磊:《論住宅戶型設計》,《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年10期
[2]周瓊宇:《小戶型住宅空間模式與發展研究》,《華中科技大學》,2006
篇7
設計師有責任參與協助,推動發展: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速,面臨離退休的人員也在快速增長,但是臨近退休或剛退休還沒有達到老年標準的人群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年齡在50歲~60歲的人群,他們處于中年晚期,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極為特殊的群體,這部分人面對社會角色的突然轉變,面對退休及再適應社會,各方面所產生的問題是最多也是最復雜的(如圖二所示)。這不僅僅是個社會問題,也是設計問題,我們這些設計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為他們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針對這一人群退休適應性培訓是最合適的“退休緩沖渠道”。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分析研究發現,我國對該年齡段人員所施行的教育主要是以企業和社會為主體的針對在職即將退休的職工所進行的培訓輔導,目的是為了幫助她們從身心兩方面對退休后生活進行調節和規劃。這項教育的開展是有必要也是有意義的。然而這項退休適應,受到經濟以及各方面的約束,在我國只在北上廣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零星有一些,因此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人不能享受到這樣的培訓課程。因此,以社區為陣地對該群體進行適應性教育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趨勢。因此,本研究正是以社區為單位,展開對該群體有關退休適應性教育需求的調查,試圖根據調查所獲得的信息和反映出的有關問題,提出一些應對退休適應性培訓的在線平臺服務系統進行創新設計。
2設計介入社區養老及退休適應的社會問題
2.1社區養老及退休適應服務的現狀
社區為老服務是在國家宏觀指導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區為依托,為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顧需求和精神需求而提供的養老服務。近幾年來,社區養老服務設計日益受到重視,發展較快。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娛樂設施、醫療保健組織的設立;二是設立包護組,組織志愿者隊伍對孤寡老人和護理等。對于退休適應性培訓,其提法始于日本,它是一種對員工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指導與設計。歐美也在員工幫助計劃(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s)中增添關于退休計劃(RetirementPlan)和退休前教育(Pro-retirementEducation)的內容。其目的:一是使即將退休的員工能夠在在職期間(退休預備期),從身心兩個方面做好準備,正確認識和接受退休前后生活的巨大差異,成功度過其職業生涯的最后階段;二是通過信息的傳遞、興趣愛好的培養、能力的再開發以及各種交流討論活動等,使老年員工重新發掘和確認人生的價值,以度過充實的退休生活,并繼續為社會創造財富[2]。日本的退休適應性培訓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生涯、生活設計課程、舒適健康課程、趣味信息課程、溫暖福利課程、能力再開發課程、再就業準備課程、經濟理財課程、法律常識課程等[3]。我國現行的培訓體系是以企業和社會為雙重主體,而目前,退休適應性培訓在我國還未引起高度重視,理論界的相關研究比較貧乏;而且在培訓的內容、形式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也缺乏相關的資金、人員、場地等的支持。因此,要成功探索和推行這一培訓模式,就必須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聯合政府、企業、社區、個人四方面,設計出符合實際情況的退休適應性社區平臺服務系統。
2.2設計介入社會問題為社區養老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
社會問題有設計介入后呈現出嶄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在美國肯塔基州州政府專門針對退休系統KRS(KentuckyRetirementSystems)創建了一個網站,退休系統除了管理退休金福利,還負責管理退休人員的健康以及殘疾和死亡福利。其內容主要包括退休金發放以及理財,退休再就業,(這些方面的內容比較詳細和重要主要是因為在美國,養老主要靠養老金以及老人自己的財物收入,美國子女養老比較少。)醫療,保險相關信息和資訊。其商業模式中,資金來源主要有三方面:雇員供款,雇主供款和投資回報率。在美國也有很多關于退休前教育的機構,主要是為準退休人員提供退休計劃,退休理財,退休生活的娛樂興趣的培養等咨詢和課程等服務。設計介入社會問題,為社區養老提供許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圖四是美國肯塔基州州政府專門針對退休系統KRS(KentuckyRetirementSystems)創建了一個網站,退休系統除了管理退休金福利,還負責管理退休人員的健康以及殘疾和死亡福利的好處。其內容主要包括退休金發放以及理財,退休再就業,(這些方面的內容比較詳細和重要主要是因為在美國,養老主要靠養老金以及老人自己的財物收入,美國子女養老比較少。)醫療,保險相關信息和資訊。其商業模式中,資金來源主要有三方面:雇員供款,雇主供款和投資回報率。
3設計策略探究
3.1PSS思維帶來的新的理念和方法給社會服務及可持續提供新的思路
產品服務系統(PSS)設計就是將產品與服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實現某種功能,使用戶在不擁有產品本身的情況下,需求卻能夠得到滿足。蒂姆杰克遜指出新的服務型體系的核心是通過服務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包括健康、移動、娛樂等等。斯塔赫爾(Stahel)對產品服務系統給出這樣的定義“:產品服務系統是通過優化經濟結構,對現有價值進行資源整合[4]。核心是提供功能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產品服務系統設計是一項創新策略,它需要以策略性、可持續發展性的眼光來規劃及設計產品服務系統。產品服務系統的關鍵是為客戶提供特定的結果或功能,如干凈的衣服,便捷的移動,溫暖的空間等。PSS思維的新的理念和方法給社會服務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例如,在社區養老的PSS中大部分是以結果為導向的產品服務系統設計為主,當今,老年人的娛樂生活等方面受到異地養老等的限制,導致晚年生活不充實,有些社區就會提供老人的活動室以及發送娛樂信息,幫助老年人過一個充實而又美好的晚年生活。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較成熟的社區養老“時間銀行”的模式,不僅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對服務過程進行管理,而且政府從立法上保障該模式的發展,模式運行中的經費來源、互助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培訓等都做嚴格的要求[5]。目前中國許多城市也出現了這種模式,“時間銀行”主要依托于社區,重點的服務對象是老人。
3.2新信息科技為社會服務提供的平臺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計算機與互聯網早己走入了千家萬戶,比爾•蓋茨所預言的“數字化社區”正在逐步成為現實。例如在一些發達國家,基于國際互聯網技術的“社區服務中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辦妥諸如護照申請、財產公證等事。市民能通過網絡支付水、電等公用事業費等社區一些特殊服務,可以查詢求助網上地圖,網上有本社區的地圖,標明本社區所處的位置,本社區內主要城鎮、街道及主要醫療、商業點等,還可以通過該網站連接到國際網上其他站點。居民們通過網絡不僅可以獲得本社區的信息服務,而且可以自行訪問、存儲大量信息,可以在網上討論熱點問題,可以與當選官員交談,可以通過E-mail在48小時內得到關于市政服務的答復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進入了數字時代,網絡時代,社區居民家庭中互聯網的普及率日益提高,互聯網虛擬社區也開始逐漸在現實社區中建立起來。社區居民圍繞社區共同事務組建起一個個社區QQ群、社區BBS、社區微博,討論與社區居民利益息息相關的現實社區問題[6]。并且越來越多的社區管理機構、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社區營利組織通過互聯網對現實社區進行合作治理。2001年,中央政府就提出了以社區建設為中心,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務,實現現代化社區管理和服務。一些城市也開展了此類項目的嘗試,例如96156北京市社區公共服務信息網、96909廣州社區服務網、寧波市海曙區的中國81890服務網、88547上海社區服務網和96596武漢社區在線等都是國內較早成立的社區服務網絡系統。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隨著種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智能化生活”已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深圳的“家e通智能社區服務平臺”是智能化社區的典型,居民打開家e通,一個小小的PAD,卻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小世界,從日用采購,到便民服務,從智能家居,到鄰里溝通。這些新信息科技為社會服務提供了新型平臺。圖三是深圳健康E家的例子。
3.3這種新型適應性平臺的前景
當前的準退休人員他們經歷了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的跨越,他們對于信息時代的電子產品雖然接觸的相對比較晚,但是并沒有太大的抵觸。相反他們在努力的接納電子產品,以及學習使用電子產品。他們對于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接收信息平臺的信息相對比較及時,所以這種新型的適應性平臺有助于他們獲得退休適應性教育。于此同時這樣的新型平臺因為不受到地域時間等的限制將會更加廣泛的為用戶服務,不論是即將異地養老的,還是在不同企業工作的社區人員都能平等的享受到退休適應性教育。另一方面,個人家庭以及企業都對此有需求:我國自2000年以來老年人口的比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種“銀色浪潮”的到來,預示著企業員工的更新換代的進一步加速,一大批企業員工將要離開工作舞臺,離開企業,轉入不再工作的生活狀態,一些人就容易患上所謂的“退休綜合癥”[7]。退休適應性培訓不僅可以改善企業和員工的關系,緩解人才流入和流出矛盾,而且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推動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據調查有50%以上的老年人,退休時無思想準備,有些人因為缺乏心理或者物質上的準備,生活環境的變化、人際關系角色的轉變使得他們對未來產生了恐懼感。因為突然從原來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生活模式發生重大改變,昨天還在精神百倍、緊張地按部就班去工作,今天一退休就變得無所事事,生活失去規律性和緊張感,便產生失落、孤獨、空虛、自卑等心理變化。退休綜合癥主要是企業人恐懼退休以后經濟的問題、人際關系、身體健康、權利和榮耀的變化所引起的種種不適應反應。還有老人體力下降,若家庭照顧不周和慢性疾病纏身,行動不便,更會加重其心理障礙。企業和社區如果能夠及時把握他們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培訓需求,就會大大降低退休綜合癥的幾率。
4小結
篇8
[關鍵詞]夏熱冬暖地區;中庭生態設計;自然通風;隔熱降溫
中庭空間在英國皇家地理協會的釋義是:在建筑物之內或者之間的有頂的庭院,通常有幾個層次,以用作到達與流通的集中點;理查•薩克森把中庭定義為:一個宏偉的入口空間、中心庭院及有頂蓋的半公共空間。現代的中庭空間出現,以其獨特的形式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思考。中庭空間作為一個虛空間,它有著室內室外的特征,使人免受風吹雨淋,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實際中,建筑中庭空間室內微氣候舒適度并不理想,夏季炎熱難耐,冬季寒冷,常帶來巨大的能耗,使用效果并不令人滿意。更多注重中庭空間形式美學、奢華的中庭頂棚設計或大量玻璃幕墻的使用,忽視了周圍原有的資源環境。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根據基地的氣候因素主導作用。通過正確的布局、形態的合理運用和圍護結構的適當選取等方面的配合,可以使得中庭空間成為建筑物或者建筑群體之間一個正常的呼吸系統。促進該空間微氣候舒適性對城市空間品質的提升。
一、夏熱冬暖地區中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現象
夏熱冬暖地區特點:以熱帶季風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為主,夏季炎熱高溫、風速小、濕度大、冬季時間短,在深圳、海南等地幾乎是沒有冬季的。中庭是建筑室內外空間的自然氣候交換場所,對于建筑的整體節能、氣候控制和環境凈化等方面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庭設計存在大量相互矛盾的要素,如中庭的溫室效應和煙囪效應就是一把雙刃劍:溫室效應在冬天能使采光中庭利用太陽光取暖,在夏天卻導致中庭室內過熱,煙囪效應在冬天時卻引入大量寒風。因此,在中庭建筑設計上要針對夏熱冬暖地區氣候特點,即夏季時間偏長、冬季時間短特點來設計,主要需要注重夏季的隔熱和通風策略。
二、針對夏熱冬暖地區中庭問題提出相關的策略
夏熱冬暖地區地中庭設計主要矛盾是建筑的自然通風和隔熱降溫。本文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探討了自然通風方式中的平面和剖面不同部位所對應的策略及隔熱降溫中的頂部天窗和側面玻璃幕墻構造的遮陽方式。
1.夏熱冬暖地區中庭的通風策略
(1)平面上導風引風設計,以南京某辦公樓平面圖為例,根據南京當地風向特點,在東南向雙層幕墻的兩側結合主導風向,分別設計了導風墻和引風墻。在夏季和過渡季節,最大限度地將自然風引入到中庭。經模擬分析,導風板較好地將室外風引入到室內。結合夏熱冬暖地區風向特點,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平面上設計導風墻和引風墻。當中庭進風口不能正對夏季主導風的時候,可以利用街區內構筑物或景觀植物形成夾道。局部改變氣流方向,或根據需要改變氣流流動路徑,引風入室。西城都薈朝向珠江成凹入式的平面,廣場通風處較好。(2)剖面上主要從中庭的頂部設計、中和面設計、底部設計這三方面入手來分析。中庭頂部設計:在有多個中庭的復合平面中,有主次中庭,可以將中庭頂部設計成不同梯度,使一端高于另一端,便于引導氣流,帶動通風。或者形成不同形態的中庭結構,中庭空間的加法與減法的不同配合。如德國法蘭克福的MYZEIl購物中心(圖1),中庭頂部向內形成倒錐形的結構,陽光傾瀉,也改善了風的流向。入口底部內凹或設置長條形雨棚導風,如赫爾辛基現代藝術博物館(圖1)。另外,結合夏熱冬暖地區設計,如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科技樓(圖1),在中庭側面不同的位置“挖”出孔洞,讓中庭直通室外環境,引入自然光線。并讓多個交錯的空中平臺橫跨連續中庭其間,在中庭最高處設太陽能風塔。風塔的側壁是開放的百葉,中庭、花園洞口、風塔三者構成一個連續、多通道的“疏松”結構。因此,結合夏熱冬暖地區的炎熱的氣候,一些導風墻體可設置鏤空圖案模式。中庭頂部屋頂加高,形成風帽子,如中庭頂部設計成坡狀,使一端高于另一端,便于引導氣流,同時使入風口與出風口產生一定的高差便于制造氣壓差,帶動通風。中和面設計:由于中庭內部空氣壓強上大下小,即頂部大于室外,底部小于室外。因此,在中庭垂直方向上存在這么一點,此處室內外壓力相同,利用煙囪效應只能對中和面以下的部分房間實現自然通風。為此,應采取措施既要利用中庭的煙囪效應,又要避免中和面效應的發生。可以采用抬高通風口高度和擴大通風口面積,也可以采用局部區域設置獨立風道的方式,與中庭共同形成混合自然通風系統。底部設計:底部經常會成為中庭的進風口之一。底部的構造設計歸納起來,大概有兩種常見的方式:①底層架空通風、冷巷通風廊設置等,使得中庭底部與外界相臨,甚至直接連通。架空處理除了能加強中庭的通風散熱之外,也能讓中庭直接得益于周圍良好的環境影響,如深圳建科院辦公樓底部架空處理。②與地下室相結合,利用地冷或者地熱來冷卻或者加熱空氣,如廣州移動通信樞紐樓結合地下水作為冷源。經過遇冷后的空氣再進入中庭空間,能更好地促進自然通風。
2.夏熱冬暖地區中庭的隔熱降溫策略
(1)中庭頂部天窗隔熱降溫策略①頂部玻璃的材料選擇夏熱冬暖地區中庭的玻璃材料主要應考慮玻璃的透射系數,所以,應選擇中空玻璃,可選擇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吸熱的Low-E玻璃等組成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的遮蔽系數小、傳熱系數低,是夏熱冬暖地區中庭玻璃材料的最佳選擇。②中庭頂部遮陽方式主要是百葉遮陽、簾幕式遮陽、植物遮陽三種方式較為常用,如百葉遮陽。中庭的玻璃采光頂上安裝百葉遮陽,百葉的方向可根據需要自由調節。如深圳的益田假日購物中心的中庭采光頂的上側鋁制百葉窗以及匈牙利budapest的westendcitycentre上部的織物遮陽及配合太陽能感光裝置。另外,外界的資源條件也可以加以利用,建筑群體組合形態等會影響中庭熱環境的舒適程度,從而影響中庭頂部和側面玻璃幕墻的遮陽方式。如街區周圍的不同高度建筑物或者植物可以形成陰影遮陽,中庭頂部遮陽可以局部利用街區里舒適的陰影區。而無陰影覆蓋區域,則可以考慮中庭內部設置構筑物或者設置外遮陽構件,優化圍護結構的設計。如波蘭華沙購物中心ZloteTarasy的設計是讓四周圍繞階梯,在中央廣場上方設計一個波浪型的玻璃頂棚。另外,利用綜合體的其他大樓形成的巨大陰影為其中間的玻璃中庭遮陰。若在玻璃中庭上空沒有大樓的遮陰,則在室內建構筑物,形成陰影空間為其遮陽。波茨坦廣場電影院利用建筑與建筑之間的外部空間結合中庭頂棚,形成了舒適的陰影空間。(2)中庭側面玻璃幕墻隔熱降溫策略①側面玻璃幕墻材料構造運用雙層玻璃幕墻,玻璃之間預留的通風道可配置反射膜或百葉,外層玻璃吸熱,吸收太陽輻射后溫度升高,從而加熱玻璃空腔里的空氣;而里層為隔熱玻璃,熱量不易傳進中庭,夏季雙層玻璃幕墻強調幕墻的隔熱降溫性能。通過打開雙層幕墻底層百葉和頂層百葉,關閉外層幕墻的進風百葉,可以加強雙層幕墻中間的空氣流動,降低內側窗的表面溫度,從而降低能耗。冬季雙層玻璃幕墻強調幕墻的保溫節能性能,通過關閉雙層幕墻各個通風百葉,同時打開遮陽簾,使雙層幕墻形成保溫層,可以提高護的保溫性能。②側面玻璃幕墻遮陽方式主要是百葉遮陽、簾幕式遮陽、植物遮陽三種方式較為常用,如百葉遮陽。中庭側窗及玻璃幕墻的百葉遮陽分為水平遮陽和垂直遮陽,水平式遮陽板適宜于遮擋窗戶上方的直射光,所以在低緯度地區或夏季適用;而決定垂直遮陽效果的因素是太陽方位角,由于它能夠有效地遮擋高度角很低的光線,因此適合用于東西方向中庭的玻璃幕墻。簾幕遮陽能夠較好地減弱整個中庭的陽光直射,由于經濟環保、調節方便等特點,被廣泛用于大面積的玻璃幕墻的遮陽。植物遮陽對于中庭來說,是一種有效又經濟美觀的遮陽措施。可采取種樹和棚架攀緣植物的方式,根據中庭的朝向選擇和配置樹種。
三、結語
針對夏熱冬暖地區中庭的特點:(1)在自然通風策略上,從平面和剖面這兩方面入手,分別探討了平面的導風墻、引風墻以及剖面頂部、中和面和底部相對應的策略.如頂部的斜天窗及復合中庭中不同頂部高度設置方式以及運用混合自然通風系統緩解中和面的問題。(2)在隔熱降溫策略上,從中庭頂部玻璃材料的選擇上多運用中空玻璃。遮陽方式上多運用百葉、簾幕、植物遮陽;而從中庭側面的玻璃幕墻上,多運用雙層玻璃幕墻及與頂部類似的遮陽方式。
參考文獻
[1]朱琳.建筑中庭的被動式生態設計策略[D].城市:湖南大學,2008.
[2]朱加慶.南京某辦公樓綠色建筑設計[J].江蘇建筑,2013(6):91-94.
[3]王卓佳.夏熱冬冷地區綠色中庭設計策略與空間形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
篇9
關鍵詞:建筑表皮;生態設計;生態策略
中圖分類號:TU-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09)05-0101-03
1 建筑表皮生態設計的必要性
自建筑產生以來。表皮就是建筑設計中不可避免的基本問題之一。建筑表皮從視覺特征看無疑比建筑的其它組成部分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建筑及其設計者的“名片”。
1.1 建筑表皮概念和內涵
建筑表皮(Building Skin)是一個借用來的詞匯,是想將建筑與生物作一個類比,護是皮,結構是骨,空間是靈魂。現今建筑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建筑師提出建筑的圍護體系應該像動物的皮膚一樣起到保護、調解室內溫度、排出室內污濁空氣,適應于外界環境改變的作用,成為一種可以“呼吸的皮膚”,人們用皮膚的功能來形象地描述了建筑表皮在當代社會中功能的發展。
在建筑表皮中,可以反映出特定時期的氣候特征、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建筑美學及科學技術等。城市中不同建筑表皮的組合,形成了城市風貌的建筑特征,蘊涵了人類文明的豐厚遺產。
1.2 建筑表皮生態設計理念
生態建筑使得室內氣候環境非常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提高了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并且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態建筑的全壽命周期來計算,它遠比普通建筑節能。這不僅有利于使用者,對于政府同樣如此。隨著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和能源短缺,生態建筑必將成為一種趨勢和必然。
建筑表皮生態設計策略密切體現著建筑的生態整合:保溫、隔熱、遮陽、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等。表皮設計從功能出發,表現出表皮形式隨從生態功能,從生態節能,太陽能利用,人的舒適度等功能角度出發,使建筑表皮設計因生態功能而精彩,只有注重生態理念,建筑表皮才會具有本體意義。
國內建筑師對“高技”表皮的研究和探索體現在他們設計或參與設計的形制新穎、功能科學的表皮較為普遍地出現在各式建筑之中,如生態表皮、凝聚地方人文特色的建筑表皮以及媒體表皮等被普遍應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2008年奧運場館的表皮設計,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震撼和啟迪。
2 建筑表皮設計的生態策略
建筑通過門、窗、墻、屋頂、地板與外部接觸,使室內形成溫暖、舒適的環境,同時也形成一個室內外交流的界面,包含了熱、氣、光的交流,包括:視線聯系、引進自然光、自然通風、保溫隔熱、遮陽、適宜的表面溫度、避免眩光,建筑外表皮某種情況下可視為多功能載體。
2.1 自然采光(NaturaI Lighting)
自然光不僅能減少電能消耗,同時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具有人工照明無法比擬的重復利用性。一個良好的設計和一體化計劃能節約能源,這不僅是由于它減少了系統內電力照明設備的負荷,還減少了冷卻設備的負擔,并且降低了系統內部衍生的熱量。
建筑的有機形體和玻璃外墻使得自然光能從建筑頂部、立面穿透進來。自然光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使建筑富有特性。光是一種語言,向我們述說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和藝術追求;是設計工具和建筑材料,建筑師可以用它編繪理想,展示才華。還有人說:“光是建筑的第四維空間”,建筑三維創作之外的另一個廣闊的天地。
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職業學校――充滿陽光的建筑。為了最大限度取得良好的朝向和海濱觀景,把學校一字排開,沿東西向軸線設置一條長長的室內走廊,形成一條帶有吹拔和天窗的“街道”,向陽一側設計了一組精美的銀色遮陽板,將夏天的炎熱擋在室外。陽光透過縫隙投下點點光斑,周遍的綠化也考慮得十分細致,高大的落葉闊喬木在夏季可以起遮陽的作用,同時又不會阻隔冬天溫暖的陽光,且選用的樹種與建筑屋頂的形狀相呼應,讓人領略到現代建筑也可以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相融合。
2.2 自然通風(Natural Ventilation)
利用自然風壓、空氣溫差、密度差等對建筑室內進行通風的方式。由于空氣溫度的差異導致空氣的密度產生差異,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高溫空氣向上運動,低溫空氣向下運動。近年來,對建筑自然通風系統的設計已不僅僅停留在高層辦公樓可開啟窗戶上,更運用了最前沿的科技與工藝,設計嚴謹細微。
以福斯特的代表作品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為例,利用了“煙囪效應”的原理,設計的環三角平面呈螺旋上升的空中花園,每升高4層,為建筑內部每一辦公角落都帶來新鮮的空氣和綠色植物;柏林國會大廈的自然通風系統設計得更為巧妙,進風口設在西門廊的檐部,新鮮空氣進來后經大廳地板下的風道和座位下的風口,低速而均勻的散發到各個角落,然后再從彎頂內到錐體的中空部分排出室外。大廈的側窗均為兩層窗,外層為防壓玻璃,內層為隔熱玻璃,兩層之間為遮陽裝置。側窗的通風既能自動調節又可人工控制,使建筑的大部分房間都能進行自然通風與換氣。
2.3 保溫防熱(Thermal Insulation)
建筑通過外表面獲得太陽熱能,也失去內部的熱能。外表面是內外空間的過度界面,具有阻隔熱量流動的緩沖作用。在冬季建筑希望獲得充足的陽光,而在夏季則需要阻擋直接的太陽輻射。因此表皮要起到節能和調節舒適的作用,也就是保溫與防熱的功能。
防熱的基本原則:減輕太陽的直接輻射與間接輻射,強化自然通風。建筑防熱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將朝向選擇、護構造與材料、通風措施、熱能轉化等系統考慮;保溫的基本原則:充分利用太陽能:防止冷風的不利影響:選擇合理的建筑體形與平面形式。
在建筑的外立面設計中,玻璃的運用十分普遍。而門窗的絕熱性能最差,約占建筑部件總能耗的40%~50%,是影響室內熱環境質量和建筑節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外窗的保溫隔熱性能主要依靠提高窗的熱阻,比如采用雙層或多層玻璃、中空玻璃等。但冬季需要考慮的是減少熱量的損失,更多地獲得陽光,而夏季正好相反,需要避免陽光直射。良好的視野需要透明的外墻,而過多的玻璃外墻對于保溫、阻熱不利。尤其針對不同氣候條件,設計策略往往不同,甚至相反。
運用設計手段是最基本的,也是設計師最需考慮的辦法:與立面整體結合考慮的遮陽處理,包括挑沿、遮陽膜、百葉等。Helmut.Jahn/W.Sobek/M.Schuler設計的德國法蘭克福MAX大廈,采用雙層幕墻與不銹鋼百葉系統,可以阻擋62%的太陽輻射,透光率達75%,能夠減少50%的能量損失。并且可以在60
層頂部安全地開啟窗扇,對光、風、雨、聲等起到調節作用。
Thomas Herzog+Partner設計的德國博覽會公司辦公大樓,通過開發雙層立面系統,解決了自然通風、采光、空調節能和結構對使用空間的影響問題。設計手法包括:外立面玻璃幕墻對高層高速氣流的屏蔽;內側推拉窗與百葉組合,形成冷熱氣流的緩沖,并能夠吸收新鮮空氣;結構柱設在緩;中層內,各種配套設施集中在豎向管線中,使得室內空間利用效率增大。
2.4 低能耗和提高能源效率
建筑采暖、制冷耗能巨大,不可再生能源不僅儲量有限,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導致空氣污染、土壤酸化、溫室效應。因此,實現建筑低能耗的措施許多設計作品中均有表現:①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的建筑監控系統可操縱內層立面墻板及幕墻窗的開啟,通過傳感器使未使用空間的系統關閉,控制花園立面板墻、溫度變化幅度和通風。②柏林議會大廈利用植物油此類的再生能源,并將兩個地下湖作為冷熱交換器儲存能量,使夏天的熱能儲存在深層以便冬天使用,把冬天的冷量儲存在淺層便于夏天使用,形成了可循環的生態平衡。③倫敦市政廳的節能設計最為巧妙:由于靠近泰晤士河,地下水位較高,整座建筑的制冷系統便采用地下冷水系統,通過積水池收集地下滲水供建筑使用,而不需要附加的冷源熱源。利用這些措施通算下來平方米耗能僅占普通辦公樓的1/4。
能源利用的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建筑物的能源輸入主要靠市政公用系統提供。這需要大量的設備投入,預留管線接口,建設配套用房。人類的能源使用是單向的,純消費型的。應當從能源的供應而不是需求這方面,來考慮全球的能源使用問題,通過更好的設計來改善建筑的能源消費性能。
建筑對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通過幾個渠道,一是太陽能和風能:另一部分是地熱能。太陽能是通過建筑表皮作為介質。
在高層建筑中“智能”光電幕墻集發電、隔音、隔熱裝飾功能為一體,采用光電池、光電板技術,將太陽能轉換為人們利用的電能,無廢氣,無噪音,不污染環境。光電幕墻的光電效應是利用太陽能使被照射的電解液或半導體材料產生電壓。1平方米的單晶硅太陽能光電池模板每年可發電100千瓦,可省油25升或節煤30公斤,同時少排放57公斤二氧化碳、71克二氧化硫等,環保效果顯著。
2.5 集成立面(Cintegrated Facade)
集成立面設計是將立面中具有的各種功能元素互相分離再重新組合,而不同于傳統建筑中外表皮的復合功能(窗具有采光與通風功能)。
德國建筑工業養老基金會辦公樓,通過對與基地相關的規劃法規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建筑師采用了一種通過群房連接四棟獨立辦公樓的綜合體式的布局方式,容納了該開發項目所要求的巨大的空間體量。12m的進深,以1.5m為基本模數單位的立面處理使建筑物內部可以形成單獨的、團體的、聯合的和開放式的布局辦公空間。
集成立面的概念實際上是把上述外表皮的多種功能進行綜合優化處理,使得建筑的外立面成為如同生物的皮膚一樣,具有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功能的生態型“器官”。
2.6 建筑表皮的“呼吸作用”(Buflding SkinRespiration)
建筑在某些情況下會采用全封閉的圍護結構,抵御強風襲擾這樣的惡劣氣候,但是這樣會造成室內空氣的滯留,引起各種疾病。“呼吸式”雙層幕墻圍護結構應運而生。“呼吸式”雙層幕墻是在傳統幕墻外增加一層玻璃幕墻,通過適時調節幕墻設備開關使雙層幕墻中間進入或溢出空氣,比傳統幕墻節能可達30%以上,采用不打膠工藝,沒有硅酮膠的二次污染。
建筑“表皮呼吸”采用人為控制下的水平對流方式。Helmut Jahn/W.Sobek/M.Schuler設計的英國倫敦BISHOPSGATE大廈,在架空地板下設置風機調節裝置,通過表面帷幕的開口端引入新風,使得新鮮空氣自地板開孔處向上輸送。這樣外部的不穩定氣流不會影響到內部空間,同時也保證了新鮮空氣的補充。
2.7 積極適應當地氣候(Active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Climate)
使建筑積極適應氣候,減少對當地能源的依賴也是必不可少的設計環節。在法國電力公司辦公樓的設計中,為了適應當地溫暖氣候,建筑內部使用外露混凝土,有助于在夏季日問吸收大量熱量,晚上東西立面上窗戶會自動打開,讓空氣進入使混凝土樓板冷卻。英國威爾士國家植物園,溫室是一個鑲嵌在自然風景中的橢圓形育頂,伸縮式的遮陽棚防止夏日暴曬,北面實墻抵御冬季嚴寒,并盡可能使用當地材料,具有最少結構以減少維護費用的同時能吸收最多的光線。
3 結語
建筑的表皮是構成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對內圍合成建筑的空間,同時又是城市環境空間的界面載體。建筑表皮不斷適應生產生活活動的需要發生著功能與樣式的變革,逐漸由厚變薄,由封閉走向通透,其功能也從簡單的防護功能轉變為目前的集多重功能于一身,像媒體表皮、生態表皮等。
建筑表皮生態設計,其中各種生態策略并非孤立的手法,而是綜合運用于建筑設計中,運用新的設計手法和建筑材料、簡單高效的維護結構和暖通系統,從另一個側面創造全新的建筑形態。使生態建筑逐步向著更合理、有機的方向發展,營造出建筑特有的詩意與人文色彩。
本文從表皮生態設計策略出發,對建筑的生態整合做了歸納總結,期望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到設計中,從生態的角度把美學、技術融入到建筑中。
參考文獻:
[1]朱歡,真正的福斯特建筑[J],世界建筑1999,9。
[2]李保峰,“雙層皮”幕墻類型分析及應用展望[J],建筑學報,2001f11):28-31。
篇10
關鍵詞:自然環境;歷史建筑;城市街道;城市肌理
中圖分類號:TU-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3)02-0054-05
1、感受北歐
歐洲之行帶來了許多感受,現在回想,如同不斷閃放的快進電影,歐洲的文明確實優秀而成熟,有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在此僅將部分想法整理后成章,與大家共勉,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這些年歐洲自我的滿足、享受和封閉,已經出現了自身的危機,我們需要從中辨別、學習和積累。
1.1 帶著“大衛”上路
《我是大衛》出自丹麥女作家安娜·洪,將一場從東歐到北歐的地理上的逃亡,超越時代背景,寫成一個永恒的、生命意義上的成長寓言。越獄的大衛“送信到哥本哈根”,穿越幾乎整個歐洲大陸,尋找自由和信仰。我們的北歐之旅,也在努力尋找,當我們經過北京、赫爾辛基、圖爾庫、施德格爾摩、奧斯陸、哥
他們如何未控制建造的全過程?
他們日常的生活是怎樣度過呢?
1.2 北歐童話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算得上與丹麥常年“通信”了,在小時候,這塊土地成為我們內心世界的神圣之地,沒錯,童年的精神陪伴者是安徒生。到達新港已經是下午了,下了車急速要看看那個紅房子新港(18、20和67號),這兒當年是平民窟,安徒生家里更是貧困,但他卻寫出了讓全世界孩子都著迷的童話世界,也許小時候的他是出身貧寒的,也許長大后的他仍然是久久的缺乏自信,僅僅希望能夠成為一小小的當地知名的作家(這個愿望到他死也沒有實現),但是,他不知道,他卻早已成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巨匠,那些讓他羨慕、崇敬和害怕的“名人”,沒有一個能望其項背。安徒生先生成為了丹麥的標志,而我們什么時候可以有這樣的標志呢?(圖1)
1.3 木、石
原本以為我們有擁有歷史,歐洲擁有現代,似乎并不是這樣,如果我們僅僅因為厚重的歷史,而忽視了現代,這到可以成為一個理由,但我們厚重的歷史又保存在哪里?走在歐洲的街道上,面對那些大量保留的古典建筑(圖2),暗暗比較,才知道我們兩頭都是空空如野。
我暗暗想著這個原因:是否因為中國古建大都采用木材,歐洲多用石材;中國的文化也不太在意永恒,強調自然的往復循環……當然其中的緣由還很多,木材較石材更容易腐蝕等等。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有將城市重新推了重建的“喜好”,即便在現代化的今天,也難以保住更多的歷史。
1.4 阿爾托的特征
挺拔的樹、堅硬的石頭,這是芬蘭的最常見的自然景觀,阿爾托也從這里找到了他的源泉,樹成為立面的肌理(圖3),石材成為建筑的體量(圖4),有時相互因借,有時相互穿插;芬蘭夏季白天20小時,冬季4~6小時,使得陽光彌足珍貴,人們渴望將它引入室內,在阿爾托的空間中也都能找到這些,屋頂天光、頂側光……光成為他始終的追求(圖5),這是阿爾托的特征,也是芬蘭的特征
1.5 技術
歐洲現代建筑給予我們極為重要的啟示:建筑是建立在客觀觀察及實驗論認識世界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理性的方法建造。通過理性的分析城市周邊環境(圖6)、真實的功能、清晰的流線、嚴謹的結構以及工業化的表皮(圖7),一步步生成建筑,這是一個過程的分析和控制的結果,并非全都等待靈感的閃現,激情的創作,這些東西都化解在他們一代代的積累之中了。
1.6 悄然關門
歐洲之旅中去了幾個事務所參觀學習,建筑師每每介紹事務所的業績和思想時,總是先說“本來還處在假期中,因為中國客人來到,才趕回來,等到送走我們后,又再回到海邊別墅”。開始,不以為然,漸漸發現,這是他們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他們的生活時間是不容被借調的,他們認為有生活才會有設計,回想先前看到的那些作品,好多的元素不是未之自然嗎?中國的建筑師總是在匆忙,拼命向前趕,我們都希望在短的時間超過他們,這是一個民族的共同愿望,我也非常贊同,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帶上自然的生活,畢竟這是我們創造的源泉,有別于西方的特征。
想到這兒,我看見,那位建筑師悄然關上了門……
2、有所借鑒
通過對一些案列的理性研究,筆者總結了西方設計師在設計中的一些共同點和設計策略(暫時稱謂),可以在設計中加以運用和借鑒。
2.1 國立圖書館
建筑位于港口,一側毗鄰水邊,另一側跨城市快速通道與老建筑銜接,被稱為丹麥的“黑鉆石”。整個圖書館有七層樓,除了提供借閱,另有餐廳、研究中心,可容納600人的文藝表演廳和會議廳。這個作品中,新舊建筑的對比、表皮處理、公共空間的理性劃分,給建筑帶來整體性,在舊城區帶來了新的活力。新老建筑、公共空間與使用空間被安排在一個相互作用的連貫整體中,實現了變化與永恒的統一,也展示著技術的魅力。
2.1.1 尊重自然環境的設計策略
①通過跌落臺階親近海景
新館門廳與海水之間通過跌落的平臺,取得與環境的共融,為城市留下了良好的外部空間形態,為喜歡享受日光浴的北歐人提供了舒適的平臺,既照顧了城市環境,也滿足了生活需求。(圖8)
②懸浮的接地方式對海景的回應
“鉆石”仿佛被從地面托起,輕輕懸浮在一個玻璃體之上。這樣一來,人們從外部可以透過底層的玻璃體塊看到建筑門廳內部的情景,同樣從內部也可以欣賞到濱水廣場的全部景色。(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