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引導范文
時間:2023-03-26 07:50: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視覺引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對于新聞版面,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中的要求是:“體現政治性、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標題準確生動,照片、文字與圖示兼顧,編排整體協調,版式設計講究、新穎、有特色,便于閱讀。”
這實際上是中國新聞獎對報紙版面的評選標準,當然,這個標準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原則,具體評選過程中往往有一些細化。同時,中國新聞獎的評選標準也是與時俱進的,它不斷吸收全國新聞媒體在新聞宣傳中進行業務創新和探索的成果,又反過來引導和促進新聞工作者的實踐和創新,這一點在報紙版面評選中體現得更是十分明顯。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報紙版面的設計思路是重內容、輕形式,重品讀、輕視覺的,簡言之是“內容優先于形式”。從前些年版面獲獎作品來看,內容豐富、分布均衡,形式端莊、風格穩重的設計特點似乎最受青睞。而最近幾年,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人們更加注重視覺效果,許多報紙的版面編輯適應這一特點大膽進行創新探索,推出了不少遵循新聞傳播規律、體現時代精神、符合人們閱讀習慣的報紙版面。從這些版面上,我們看到報紙版面的設計理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出現了一種以“形式引導內容”、“視覺傳遞內容”為基調的版面設計理念,其基本手法是一個版面只集中地突出一個或兩個主題,同時運用“重彩”、“大圖”,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這種從設計理念到具體方法的創新有效地提升了報紙版面的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增強了報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最近三年,一些主題集中、活用圖表、視覺效果強烈的版面作品,在中國新聞獎報紙版面的評選中屢獲大獎,說明“形式引導內容”、“視覺傳遞內容”的版面設計理念受到新聞媒體和新聞學專家的廣泛認可。
下面試舉幾例分析。
1.2010年中國新聞獎版面一等獎:《中國日報》9月9日6、7通版(圖1)
這個獲獎版面是一個跨版設計,內容為記者親歷國慶閱兵村,其主標題為:多年的籌劃,多月的訓練,只為那一日的綻放(Years of planning, months of training,…DAY OF GLORY)。
作者用10幅精彩的照片和簡短的文字,形象、精煉地反映了閱兵村戰士們為國慶閱兵所做的努力。在整體布局上,為突出展現閱兵村戰士們的艱苦訓練,特別使用了一張戰士布滿汗水的臉部特寫照片作為底圖,突出展現了戰士剛毅的表情、堅定的目光和鼻尖欲滴的汗水,視覺沖擊力很強,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個版面在設計理念上非常明顯地體現了重彩大圖、“形式引導內容”的思路,以整版的戰士面部特寫作為底圖,不僅吸引讀者眼球,而且讓戰士的目光引領讀者閱讀整個版面,取得了“視覺傳遞內容”的良好效果。在其他照片的選擇和運用上,注重以圖敘事,以情動人,既有集體訓練、整齊劃一的宏偉場面,又有戰士們互相幫助、親如一家的感人細節,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閱兵村戰士艱苦訓練中的生活情節。特別是版面下部最右邊的一幅照片,反映一位戰士正在處理腳上的傷疤,照片只集中展現了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撕開腳上的紗布,卻給人以強烈震撼。
這個版面的文字運用也很講究。版面左側以黑色為背景,文字主顏色用白色,但使用黃色重點標出了標志性數字,以類似圖表的形式言簡意賅地說明了閱兵籌備過程中的細節。整個版面圖片多而不亂,視覺沖擊力強,文字簡練生動,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感染力。
2.2011年版面一等獎:《中國日報》12月4日1版(圖2)
這個版面在設計構思上勇于創新,據說是由設計者從家中拿來各種谷物、豆類,自己動手用谷物、豆類拼出了一幅中國地圖,然后拍成照片完成設計,整個版面形象生動地詮釋了“FEEDING CHINA”(中國糧食生產)的主題。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盡管它似乎打破了傳統的以新聞照片、圖表和內容為主的設計模式,但仍然是遵循“形式引導內容”、“視覺傳遞內容”的設計理念,利用“重彩、大圖”體現主題。
糧食問題是關乎人類生存的最基本問題。作為一個以僅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世界22%人口的國家,糧食問題對中國的影響更是巨大。《中國日報》在報道中國糧食生產問題時,在版面設計上兼顧視覺沖擊力和報道內容的嚴肅性,創意獨特,設計新穎,文字與圖片布局合理,圖片形象地表達了內容。該版刊出后即引起國內外讀者和設計界的熱烈反響與好評,并在國際新聞設計協會舉辦的2012年度全球版面設計大賽中榮獲“Award of Excellent”獎項。
3.2012年版面一等獎:6月25日《河南日報》4 -5版“龍?舟”特刊(圖3)
2012年6月24日,我國在載人航天和深海潛水方面雙雙獲得突破性成就: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在太空成功對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至7020米,創下世界同類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記錄。兩項偉大成就在同一天取得,值得全國人民自豪,更值得新聞工作者大書特書。然而,如何將這兩個新聞事件通過版面結合表現成為一個整體,對當天的報紙版面編輯設計無疑是一個挑戰。
非常事件需要非常處理。《河南日報》在這天的版面處理上展示了三個方面的創新。一是將4 -5版打通,并且由傳統的橫連版變為豎連版。這樣編排既可將神舟對接放在版面上半部分,又可將蛟龍入海放在下半部分,既具有一定象征意味,又符合常理,同時也便于閱讀。二是在具體版面設計上,以貫穿整個版面的S型線條作為視覺引導,將上下兩部分串聯起來,并將版面分隔組合為4個部分,相互聯系又有區別,顯得十分靈動。S型線條上半部分仿佛是神舟探空的軌道,同時介紹神舟探空的歷程回顧,下半部分猶如蛟龍入海的路徑和關鍵節點。一條S型紐帶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相關背景。三是標題與圖片運用上有創新。版面正中以6位英雄的組合照片配大標題形成視覺焦點。整個版面共有3條大標題,其中《太空駕神舟九霄云外攬天宮》的大標題與《大海斬巨浪五洋深處騰蛟龍》的大標題分別居于版面的右上與左下,分別反映天宮神舟對接和蛟龍入海,既平衡了版面,又突出了主題,還具有中國傳統文字修辭的對仗之美,為版面設計效果增色不少。
4.2011年版面二等獎:《海南日報》12月30日C2-7版(圖4)
這是《海南日報》策劃的年度國際事件盤點“2011國際焦點?懸念”版面,它以典型的重彩、大圖、活用圖表的版式呈現,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這個版面以一幅約占版面四分之三寬度的簡明世界地圖為背景,以5橫8豎共13條紅線,仿佛是地球的經緯線,在世界地圖上勾勒出版面的“腳手架”,也寓意“環球時事經緯”。 5橫8豎鮮紅色線條劃出了45個方塊,將大大小小的資訊放置其中,化紛繁龐雜為井然有序,處理手法別致。用放大鏡突出2011年西亞、北非問題為全球年度熱點;又用10個小放大鏡,提出10個國際懸念帶入2012全年。整個版面設計對照片、圖表、字符、線條、色彩等版面元素的運用充分、恰當,令人過目不忘。
篇2
關鍵詞:App引導頁;視覺語言
“智能手機用戶每下載或更新一次手機App,進入其功能界面之前的引導內容被稱為前置型引導頁,一般用有趣的圖文和簡單的交互方式展現。”[1]手機App引導頁的形式多樣,用戶通過滑動手機屏幕閱讀引導頁,可以很愉悅地達到了解App功能和關鍵信息的目的。在紛繁復雜的App引導頁的設計過程中,筆者進行了App引導頁設計固定模式的探索。本文將對三頁形式的引導頁進行視覺語言結構和圖形隱喻的解讀。“解釋隱喻的魅力在于其可能解釋的范圍和多樣性,并由此能夠在境遇的不斷轉換中去理解設計的過程。”[2]
1 三頁式App引導頁的視覺結構
本系列引導頁要表現的是用戶通過閱讀互聯生活App內的各二級功能頁面內容后,對用戶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影響。通過手機程序控制,每次啟動App可隨機啟動一則引導頁。
1.1 形式結構
引導頁采用三頁的形式結構,所有引導頁都有固定的模式(如圖1)。
圖1是引導頁的平鋪效果圖,引導頁由三頁的視覺圖形組成,內部圖形全部采用抽象的符號形式,三頁形式適合作為手機啟動引導頁,簡短有力,符號化的特征可以讓閱讀者快速理解,出現的文字也只有App內二級頁面的名稱,目的是讓用戶的注意力都放在整個引導頁的閱讀上,手機滑動連貫閱讀,可以達到類似閱讀漫畫的效果。
1.2 敘事結構
引導頁的第一頁設置成生活中的各種狀況,圖1中為一個人物正在啃著食物,第二頁為正在閱讀互聯生活的App。App的版面以文字標出,頁面內容與正在發生的事件有一定的關聯,最后一頁與第一頁人物相同,描繪的是用戶使用App后發生的變化,本圖中顯示的是將食物變為了鍛煉器械,暗示了從開始第一頁設置的事件“原始”狀態到可以任意敘述的敘事“曲線”,第二頁是推動事件發生的原因(體驗應用),是事件發生的“頂峰”狀態,是事件發生的條件,最后,事件在第三頁發生轉變,進行情感的“釋放”,減輕了敘事的張力,明確地描繪了由“頂峰”狀態導致的結果。
三頁引導頁的敘事結構和連續的、線性的類似電影剪輯的漫畫形式的引導頁的敘事結構不同。它將敘事作為一個總體結構。在結構中,每個子頁發揮著它的作用,這樣的敘事結構在剪輯風格的引導頁中并不適用。借鑒中國元代范德璣在《詩格》中的“起承轉合”理論和亞里士多德作詩的三幕理論,三頁引導頁的敘事結構可以概括為“起――轉――降”。本系列的三頁引導頁一律采用相同的敘事結構,每個結構都是一個敘事單元,敘事總是戛然而止,刺激讀者的想象空間,引發用戶繼續使用App。
1.3 圖形結構
除了敘事結構和形式結構,圖形結構也是三頁引導頁的視覺語言的構成要素。引導頁色彩比較明亮,有著一個純色的背景,采用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性別下抽象的固定符號,描繪成要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形象。雖然是抽象的符號,但是根據讀者所具備的文化知識,仍然能夠清楚地識別出形象的情感表達。
在這個系列的三頁漫畫中,代表事件描述頂峰的第二頁圖像是保持不變的,顯示的是App應用圖標,改變的只是App應用的不同版面。
引導頁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頁和第三頁代表著事件的開始和結束,他們在引導頁的結構里相互呼應。從圖形對應的關系來說,它們可以顯示出三種不同的類型: (1)減少現有的圖形元素。(2)添加一個新的圖形元素。 (3)改變現有的圖形元素。大部分作品是對現有圖形元素的添加和減少,或者是用一個圖形元素替代另外一個圖形元素,所有這些類型都是為了頁面視覺語言的概念表達。
2 三頁手機引導頁的視覺語言
2.1 圖形的轉喻
“三頁引導頁”中抽象圖形所使用的轉喻,是用一件事物象征另外一件事物的概念的行為。轉喻的類型包含了整體的轉喻或是整體中的一部分事物的轉喻。總而言之,轉喻的元素一定與被轉的事物有一定的聯系。
當用戶閱讀的是手機應用的“幽默”版面時,一個小丑的鼻子被加到了人物的身上,這則引導頁能夠解釋轉喻的概念。網絡是流行的“幽默”,通常被認為是滑稽的,可以給用戶的生活帶來詼諧的效果。圖中第二頁傳遞出的不是故事本身的因果關系,讀到段子后,人物并沒大笑或者微笑,而是添上了小丑鼻子,這是要傳遞出的效果,小丑鼻子是滑稽的符號,它轉喻的是閱讀應用可以給人們帶來輕松娛樂的生活。
類似的轉喻用在了一條關于禮物版面的引導頁中,這則引導頁的版面是禮物,描繪的是人物的頭上沾滿了口紅。在一定程度上,口紅代表著女性,所以漫畫的意義可以被引申為,由于上下的關系,口紅和親吻就有了一定的關聯,親吻意味著給予者和接收者的親密關系,這樣豐富的唇印在暗示著接受禮物是使人快樂的。這里暗示:接受把報紙作為禮物的建議可以使伴侶快樂。在這里,口紅可以代表幸福,人們通過相互給予彼此禮物獲得幸福。
上面例子都是通過改變圖形元素達到概念傳遞的效果,轉喻也可以通過畫面減少元素實現。在一則有關汽車的畫面中,等公共汽車的三個人中少了中間那個,代表著這個人在閱讀引導頁中“汽車”的版面后,購買了汽車,從而不需要再等公共汽車,公共汽車是一種交通工具,這里描繪成在不舒適的下雪的天氣下,如果有私家車將會更加舒適,從而引申為App中的廣告對讀者是有益的。
轉喻同樣還可以通過對比的手法表現,這則引導頁展示的是“網購”版面的實用性,是通過閱讀了手機應用后,給漆黑的房間添加了燈光。在第一頁中,兩個白點代表貓的眼睛,但讀者只能在看到最后一頁看明白。黑色的頁面里什么都看不見,只有當燈光打開后,展示的兩個場景才是相同的場景,一個在黑暗中,一個在光明中,采用了對比手法。貓的眼睛是第一頁中唯一的元素,通過整體構圖的知識前提,轉喻的是那個沒有燈光的場景,在某種程度上,黑暗本身創建了貓的存在,完成了一個轉喻關系,從而進一步轉喻為一個場景,但是只有在看完整個引導頁后才能理解。還要注意維護引導敘述的連貫性,因為第二頁不是在黑暗中,第二頁的角色完全是在不同的場景中的一個手機抽象圖形,第二頁的目的是表示因果關系,并不代表著事件的展開。
2.2 圖形的隱喻
設計作品中的隱喻可以理解為:“從一物到另一物的意義的轉換,一概念到他概念的轉換。”[2]隱喻在設計作品中經常使用,用于基本概念的表達。
在一則關于“職場”的引導頁中,隱喻的是改變原來的職業,或者是職業態度,第一頁的人物在坐著扶梯向下,而第三頁中相反是向上,強調的是積極的一面,隱喻的是抓住機遇,積極向前。無論是引導頁中扶梯的向上,還是讀者的從左至右的閱讀順序,都表現出了向上的態度。還要注意的是,“職業”的概念在視覺上并沒有表現出來,展示出的只有坐扶梯的人和使用App的人。隱喻創建了視覺語言框架,讓人形象地理解了引導頁所傳達出的概念。
2.3 圖形的“轉喻”和“隱喻”混合
隱喻和轉喻也可以通過混合達到概念混合的目的,除了一個概念的映射到另一個概念,也包含把兩個領域的概念映射到一個新的空間,使讀者不能完全確立概念隱喻的對應關系,因為這種混合發生在一些概念不好傳達的新的空間,新出現的閱讀也有可能不能明確原來概念要傳達的含義。混合型的隱喻也可以用圖形元素來直接表達。在一則關于“科學”會讓你更聰明的文章中,轉喻使用了愛因斯坦的頭發的元素。但是閱讀App并不會讓你成為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只是在非真實的情況下傳達了高智商的概念。
3 結語
引導頁所使用的圖形元素可以利用相同的抽象概念,轉喻、隱喻和混合成為視覺語言形式。通常這些過程由一個標志產生驅動,如口紅、小丑鼻子,或者是漫畫的蒸汽符號。這些標志與其他的頁面所嵌入的內容一起,調用了標志的概念功能,代表了一個象征的符號的效果。可以說是整個作品驅動了轉喻、隱喻和混合,而不是僅僅只有一個符號所能實現。
此外,三頁引導頁也依賴于整體的文字和圖像,圖像展示含義,沒有文字解釋指明方向是不可能實現的。漫畫展示了圖形展示創造性的抽象概念的能力,也顯示了一個符號所能展示的概念網絡,通過圖形表達出了非常豐富的概念。通過這些手段,引導頁可以超越敘事的規范,表明連續的畫面不是僅僅只能模仿日常活動,這樣的視覺形式反映了視覺語言和其他形式語言并沒有天壤之別。由此可見,三頁形式的敘事結構結合抽象的圖形元素作為引導頁的創作形式,可以形成獨特的引導頁創作風格,成為手機App引導頁的一種類型。
參考文獻:
[1] 厲B,楊志麟,時迪.系統論視野下的手機APP引導頁設計解讀[J].包裝工程,2015(20):130-134.
[2] 阿德?斯諾德拉斯,理查德?克利.設計中的模型、隱喻與解釋學[J].藝術與科學(卷6),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72.
[3] 李立新.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M].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117.
篇3
關鍵詞 視覺語言視覺次序 信息傳達視覺沖擊力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 A
On the Potential Function of the Sequence of Vision
On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Plane Design
Huang Hairong
(Advertise department,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demonstration to probe in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quence and the lingual of the vision, and tries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e importance of reflection of the sequence of vision.
Key words lingual of visionsequence of vision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wallop of vision
一、繪畫藝術的視覺次序
繪畫藝術和平面設計的相似表象使得它們具有相同的圖形及色彩次序,無論是西方繪畫還是國畫,能夠給我們帶來視覺享受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具有良好視覺次序。
1.色彩的視覺次序
關于色彩的視覺次序通過分析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可以得到最為直接的印象,印象派的繪畫主要表現的是色彩在自然中的變幻效果。只要視線掃過畫面,色彩的主題和次序感就一目了然了。
馬奈的作品(見圖1)表現了夏日的燦爛陽光,表達晴空如洗的情思。畫面中色彩是從天空的藍色過渡到黃色再到紅褐色,在十二色環上依次變化為藍――黃――紅,形成一個完整的環狀結構,在色相的范疇里具備了良好的循環次序。從冷暖來看,天空是冷色,人物上部色彩偏冷而下部色彩偏暖,地面是暖色,而且畫家人為增強了冷暖的對比效果,依據暖色具有前進感冷色具有后退感的理論,畫面呈現由暖色向冷色過渡的次序,創造了真實的空間關系。
綜上所述,畫面的視覺流程為:
眼睛對明暗的敏感度最高。畫面的明亮色構成中心視點,亮色向暗色的移動,形成中心向邊緣的發射式視覺移動。由于人物頭部的吸引,視線停留在藍色天空部分。
固有色相的移動次序。依循色環的運動規律視線由上方的藍色,向下漸變移動至黃色再到紅色,最后收束到橙褐(暖色)的地面。
依循色彩冷暖的運動感,形成地面暖色向天空冷色的移動。
明亮色吸引視線回到中心的亮部,完成一個飽滿的視覺次序。
下面再來看看梵高的名畫向日葵。(見圖2)它突出的表現了生命的熱情,與馬奈的畫面效果完全不同。造成這種不同表情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主調色彩的變化,馬奈的作品基本是一個完整的色環結構,色相的動感強烈。而梵高的卻只用了色環上的一個六十度夾角(綠――黃)的狹窄色域,屬于鄰近色的搭配,主要突出黃橙色調以強化熱情奔放的主題,具有較強的主調色彩傾向。
向日葵的視覺流程為:
明亮色構成中心視點,形成亮色向暗色移動的發射式視線移動,突出了向日葵向外伸展的動勢。
由于色相(鄰近色)本身的動感不強烈,視覺向下收束至桌面的暖色,再向上移動至色彩偏冷的上部。
明亮色吸引視線回到中心的亮部,完成一個飽滿的視覺次序。
通過具體的分析,我們發現色彩自身具有的這種運動感是一條潛在的運動軌跡,我們的視線不自覺地被帶動始終在畫面中游走。這兩幅畫都是運用色彩的手段描述主題,利用色彩的次序感抓住觀眾的視線,表達情感。馬奈作品的視覺次序是先發射移動再上下反復移動,形成雙重動態次序,因此畫面氣氛活躍。梵高的作品則是中心發射移動,向上單程移動,結束于畫面中心點,在觀看的過程中沒有反復的跳躍變化,強調的是發射的動態,因此畫面凝重而具有視覺張力效果。
2.圖形的視覺次序
包菊尼的素描作品,這幅畫的重點是描繪一個處于動態效果的人物――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見圖3)
為了突出主題,畫家充分調動了線條的表情優勢。根據平面構成對于線條性格的界定不難發現,就畫面整體對比關系而言,前部為直線形,后部是弧線型,形成強烈的曲直對比。就局部來說前方利用傾斜線構成箭頭式的畫面分割,強調方向感和速度感。后部的弧線具有張力的視覺效果,強調無限的動力。這些線條共同作用,強化了中心人物――騎車者處于速度中。
曲線與直線對比和人物形態的暗示構成了畫面的中心視點。
線條的密集與分散對比,構成中心向邊緣的發射移動。
線條的箭頭式形態暗示和后部的弧線向前的彈力效果構成視線由后向前的移動。
前方傾斜線的壓抑使得視線向中心收束,完成一個完整的視覺流程。
這三幅作品可以說已經把視覺語言中的色彩、線條發揮到了極致,對觀者來說我們感受到了愉悅的視覺享受,色彩和線條如此完美,沒有一絲雜音。但是作為信息傳達來說卻有著明顯的問題――主題的不確定性,看圖后觀者不能產生統一的信息認同,根據觀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人生閱歷等等不同,解讀的層面也會變化。我們發現單純的利用視覺語言的圖形和色彩兩大要素可以傳達視覺的完美次序,但是不能夠將更多的信息準確的快速的傳達出來,觀眾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主題概念。在設計中即要強調愉悅的視覺次序又要強調明確的信息,則必須提到平面設計的文字要素。
二、文學藝術插圖的視覺次序
談到文字與圖形的合作我們自然會聯系到文學插圖。文學插圖和繪畫具有一樣的表象,但是它們的本質卻差別很大,文學插圖具有下面兩點個性:
1.文學插圖的獨特性。
文學插圖的獨特性突出表現在它必須依附于文字,是文字的補充說明,因此文學插圖比繪畫更多的強調信息傳達準確度和情感力度的發揚。
2.以創造性復制文字信息為主的視覺次序。
閱讀書籍具有不定的時間跨度,文字或插圖先造成一定印象,再相互關聯,所以我們看插圖時更多感受到的是對文字的解讀和發揚作用。在這里書籍的文字介入到信息的傳達中,因為文字的界定,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有了一定保證。但是閱讀時間的間斷造成文字和圖形不能統一在一個視覺流程中,一段相對較長而沒有劃分層次的文字,每個人解讀的重點必然有所分歧,這樣就會造成圖文在閱讀印象中的不配合,從這個方面來說同樣影響到了信息的正確傳遞,再者畫家本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帶有強烈的個人好惡,對于信息傳達的準確度來說也是一大問題。
綜合上面兩個藝術形式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圖形和色彩以及文字作為單獨元素表達時,都可以通過設計達到良好和愉悅的視覺次序,從而達到傳達信息的目的。但是缺陷也非常分明,其中主題表達的局限性以及信息傳達的準確度問題尤為明顯。
三、平面設計的獨特視覺次序
圖形、色彩、文字作為視覺語言的組成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控制視覺次序的方式。前面的例子雖然很少,但是對于理解視覺語言本身對于視線流動的暗示作用是很有幫助的,在平面設計中充分調動這些潛在的動力,會使設計不再遭遇本文開頭所說的設計尷尬。 就平面設計信息傳達的角度來看,它具有和前兩種藝術形式明顯差異的兩個方面:
對廣告主題的從屬性。平面設計在利用視覺語言時不會是圖形色彩的獨立存在如繪畫藝術,也不會是對于某一文字內容的創造性復制如文學插圖,而是對需要表達的主題信息的絕對服從。
平面設計要求準確快速的傳達信息。必須完全合理的利用圖形、色彩、文字的視覺次序進行編排,使這些視覺語言要素呈現一條完善的視覺次序,從而帶動觀眾依次閱讀需要傳達的信息。
根據這兩點我們需要在進行設計之前對主題信息進行整理。
以統一方便面的平面廣告為例。這則平面廣告的主題是推出三款不同口味搭配不同形狀面條的方便面,創意點出現在廣告口號中――創意搭配才夠味。根據這個創意點選擇的產品代言人(圖形)是帶有創意風格的明星――周杰倫,同時這個選擇的目的也是為了吸引目標消費者(青少年)。色彩的主題色調選擇紅色,取其活力與積極的色彩意象。就圖形和色彩的視覺次序來說具體流程如下:
1.色彩
由于明度在色彩中的先決作用,視覺會選擇三原色中明度最高的黃色作為介入點(黃――藍――紅)最后視覺收束于紅色。這樣第一視覺流程傳達了三個人物形象和三碗方便面的包裝以及分段的說明文字。
紅色背景的延展將視線帶領向畫面上方的口號式廣告語。
再次被色彩明度吸引收束于黃色,完成一個完整的色彩次序。
2.圖形
因為黃色的明亮度,視覺的介入點在畫面右方。在畫面右方有一組發射構成形式的同心圓式弧線,明亮度明顯高于其他圖形,(緊轉第87頁)
(緊接第141頁)圓弧線具有張力效果和旋動的動感暗示,帶同視線向畫面左方移動。
畫面中部和下部延續舒緩的波浪線引導視覺緩慢移動,經過主題形象。
左側弧線起到和右側弧線同樣的作用,旋轉的動態帶動視線向畫面上方移動。
畫面上方的自由曲線明暗漸變形成箭頭式的形態暗示,方向指向性明確,引導視線劃過廣告語。尾部漸變消失,使得視覺向下收束至黃色的起點。完成一個完整的圖形次序。
通過色彩和圖形的編排,形成一個橢圓形的視覺引導,在這個潛在的動態線上是這則設計的主題內容。最后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的信息組合:
周杰倫代言的統一方便面,廣告形象的選擇切合廣告主題并迎合產品的消費群體。
產品具有三種口味,分別有不同的配料和不同包裝。注意此時設計者在文字的設計上加入了細節的調整,這些細節的強調一是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節奏感,二是加強信息傳達的準確度。溜圓兩字運用圓形歸納的美術字,滑細兩字運用細圓頭體,勁寬兩字運用粗黑體,通過文字本身形象的變化適合文字內容,強化創意搭配的主題。
視線劃過廣告語――創意搭配才夠味,加強特定消費群體的印象
這樣我們在作者的精心帶動下完成了一個不自覺的視線流動,可以說很多人根本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但是通過具體分析不難發現它在傳達信息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這里圖形、文字、色彩共同服務于一個目的――增強閱讀效率,在相對短的時間里將大量信息次序的傳達給觀者,利用這個潛在的向導達成一個流暢的閱讀次序,在這個流暢的次序中有目的的編排信息,依次傳達層層遞進。
本文所討論的幾個例子說明,科學的調動視覺語言來完成平面設計的視覺次序,是如今設計師們的又一大課題。平面設計究其根本是為了帶給人們視覺的美感享受和使用的簡易方便,忽視設計給人們帶來便捷性的問題,單純強調設計的創意與悅目勢必使平面設計走入歧途。在追求設計獨創性的基礎上完善視覺次序才是真正的平面設計,它要求設計師不僅要有創意性,而且必須具備完善的設計基礎知識,兩者共同運作才能奠定設計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2] 辛華泉.平面構成.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8
篇4
關鍵詞:煤礦 巷道 快速掘進技術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煤炭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目前我國煤炭開采主要以地下開采為主,這就對煤礦巷道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證煤礦巷道掘進的快速和高效以及煤礦生產的安全,是提高煤炭開采量的重要條件。
1 影響巷道快速掘進的因素
煤礦企業的巷道掘進是由破巖、裝運和支護三大工序組成,不但復雜而且綜合性強,因此影響其掘進速度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1.1 地質構造因素
影響煤礦巷道掘進的首要客觀因素就是生產環境的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存在的大量褶皺、斷層或火成巖侵入體等,這些不但讓采煤條件復雜化,而且也嚴重影響煤礦巷道掘進速度。在礦井中,工作面煤巖硬度,圍巖節理現狀,褶區構造、頂板與底板的穩定性,掘進面涌水量以及瓦斯量等因素,也都會影響煤礦巷道掘進速度。
1.2 裝置設備落后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煤炭巷道掘進設備制造水平也隨之提高,但是與發達國家的掘進設備相比,在設備整體工藝和性能上仍有很大差距。其機械化、信息化以及自動化的程度也落后于發達國家,尤其是掘進設備的一些核心元件,我國的煤礦企業仍然不能掌握,造成復雜地質條件下采掘工作受到限制。
1.3 施工工藝落后
受掘進設備落后的影響,我國煤礦的施工工藝也比較落后,一些新型的支護工藝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目前的煤礦井下支護工藝很多,我國煤礦多采用新型復合支護形式或者大斷面U型棚支護,這種工藝的優點是支護強度大、巷道斷面大,方便運輸及安裝。但缺點也比較明顯,遇到大斷面,支護難度陡然加大,很不利于施工,特別是在“三軟煤層”錨網支護方面可循的經驗比較少,對巷道掘進施工進度造成了嚴重影響。
1.4 施工人員素質低,施工組織管理差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期,原煤產量出現供大于求,很多煤礦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在施工組織管理不注重科學性,在沒有相應的措施下,過度開采煤層,忽視了煤礦開采的可持續發展。另外,煤礦企業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低,工作經驗不足,沒有掌握煤礦巷道的掘進新技術與新工藝,或者掘進設備的性能不熟悉,造成掘進設備的工作效率低,巷道掘進速度慢。
2 巷道快速掘進技術的解決措施
2.1 加強煤礦超前地質探測工作
地質探測技術對煤礦企業極為重要。準確的測量工作能夠保障實現煤礦企業設計目標,很好的解決煤礦企業在采煤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地質問題,因此,超前探測技術是煤礦企業巷道掘進安全最可靠準確的技術保障。
煤礦超前地質探測可以利用鉆探、物探及巷探等技術方法,探清煤層的采、掘頭面安全距離范圍內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狀況以及巖層等重要地質信息,預防誤揭煤、誤透老空老巷積水、誤透構造水等現象,同時也能夠預防發生瓦斯突出與突水事故,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生產。
2.2 更新巷道的掘進設備
掘進機作為煤礦巷道采掘過程中的核心設備,其裝備技術的劣,直接關系到煤礦井下巖巷采掘的安全度、速度與效率。因此,在巷道掘進過程中,不僅要根據采煤工作選用適當的掘進機,還要針對掘進機的不足進行相應的改造和創新。對掘進機的維護要切實到位,這樣可以方便掘進機的操作。通常可以利用嵌裝式結構來提高掘進的穩定運行。
2.3 優化煤礦的施工工藝
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實踐表明,一般煤礦巖巷錨噴支護施工的工藝都是“錨、噴、噴”。受巖性變化的影響,原有的施工管理工藝在光面爆破不理想的時候會影響煤礦巷道的支護效果,其掘進速度也就不能得到提高。其支護的網片、錨桿托盤等不能夠貼緊巖面,這樣不僅支護會費時費力,還會留有安全隱患。因此,我國煤礦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改進煤礦施工工藝和方法,快速推行巖巷“噴、錨、噴”施工工藝,這樣不僅可以縮短支護時間,還能夠提高支護效果,加快煤礦巷道掘進的速度。
2.4 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加強施工組織管理
加強對井下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在應用新技術方面,要做到技術交流。技術人員經常下井進行技術指導,各個關鍵技術環節及應該注意的問題,交代清楚。對于井下出現的問題,管理人員應及時處理,提高巷道掘進速度。
安全是任何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對于煤礦生產來說,安全則更為重要。煤礦生產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落實安全生產規程,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進行煤礦施工、掘進等。煤礦企業要加強煤礦的施工組織管理,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提高煤礦的綜合掘進水平。為充分調動工人積極性,應引入激勵制度,實行科學合理的計分模式及驗收標準。掘進作業班組工資和獎金同掘進進尺、設備日常維護、文明施工掛鉤。維護工和其它輔助人員工資和獎金同掘進作業班掛鉤,并同日常的工作質量掛鉤。
3 結論
煤礦巷道掘進生產一直以來都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巷道掘進的速度受煤礦的地質構造、掘進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施工人員的素質等的影響。要想提高我國煤礦巷道掘進的速度,就要對煤礦掘進作業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以便能夠提高我國煤礦巷道掘進的速度,提高煤礦巷道的施工效率,為我國煤礦的生產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波濤. 淺議煤礦巷道快速掘進技術[J].科技與企業,2012(24).
篇5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學科,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提出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生物課程標準還明確要求生物學教學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實際。實驗與生活實際聯系不但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離生活實際并不遙遠,運用可以知識解釋生活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成就感,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用實驗解決生活問題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提出問題,并能應用課本知識通過實驗解決問題呢?帶著這樣的想法設計了下面這節課。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新陳代謝與酶》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這兒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探究性實驗,實驗等探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克服學生對微觀結構認識的困難,使學生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突破學習難點。創新的基礎就是探究,所以在教學中要安排一定量的探究性實驗。
本節課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在引導討論的過程中,提供實驗用品,讓學生根據所選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創新精神,初步進入到探究實驗的環節中去。當學生設計好實驗方案后,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分析方案的優點與不足,使學生學會對自己與他人的實驗方案進行分析與評價,并在分析評價的過程中形成相對完善的實驗方案,培養學生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酶的概念。
(2)理解酶的特性。
(3)學會設計實驗,并能分析實驗。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實驗設計的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活動的一般過程。
(2)能夠通過與別人的交流修改并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進一步掌握實驗設計的方法。
(3)能夠通過小組成員交流、組間互評和師生反饋體驗協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設計實驗的活動中,體會與他人進行討論和交流的意義,增強合作意識。
(2)通過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體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和實踐的意義及對待科學的態度。
四、案例過程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角色;引導者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4)20-0038-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教師的角色從單純的“教”轉變為積極引導學生、組織課堂。如何能“引導”得好?只能是更新儲備知識,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思想狀態,掌握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參與校本研究,從單純的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把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項事業用一生的心血努力經營。就扮演好語文教師的引導者角色。
一、準確把握新課程理念,深入鉆研教材,點亮引導方向的燈塔
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引導者,首先,必須有明確的大方向,也就是知道學生為什么要學習語文,知道引導學生從語文課程中收獲些什么。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追求語文教學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過程中,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打下基礎。只有在這種新課標理念指導下,教師的引導工作才有章可循。如一位教師在執教《五彩池》一課中有這樣的導入設計。
師:同學們一定都喜歡旅游,大家說說你去過什么地方?
生:北戴河。
師: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我去過北戴河。
師:好極了。
生:我去過上海。
師:你能在“上海”前面加上一個詞嗎?
生:我去過繁華的城市上海。
師:瞧,添上一個詞,就把“上海”的特點說出來了。
生:我去過風景如畫的桂林。
師:很好,把“風景如畫”換一個詞,你還會說嗎?
生:我去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師:好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嘛!
生:我去過道教發源地武當山。
師:你連武當山是道教發源地都知道,真了不起。看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也能增長學問呢。今天,我們一起到神奇的五彩池去看一看,好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步入一個多彩的語言訓練空間。教師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的理解十分透徹,看似簡單的導語和評價,卻“潤物無聲”地訓練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學中的引導者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對語文課程的理解一點一滴地滲透到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語文課程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引導者要深入地讀懂文本。有人曾這樣說過:“語文教師的天職就是解讀文本,解讀文本就是解讀自己的命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如果教師不能正確解讀文本,不能在閱讀教材時理解編寫者的意圖,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那么,如何與學生、文本進行對話?如何判斷學生的獨特體驗是否合理?因此,教師的引導就會無方向,不知道該怎樣引導,甚至會誤導學生。如何讓自己讀懂文本呢?可分四步驟進行:①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文本,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②透過文字走進作者或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通過移情,身臨其境地經歷創作或事情發展的過程;③將文字與情感結合起來研究課文是怎么說的,為什么這樣說的問題;④閱讀后應作遷延、拓展,可以與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拓展,也可以查閱有關先進教學理論,或者借鑒精彩的教學設計。
二、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加深知識、情感積淀,鋪墊引導的智慧基石
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是為了更好地承擔起教育的責任,是為了取得教育無痕、水到渠成的藝術效果。只有智慧的語文教師才能充當出色的引導者。智慧從何而來?
(一)閱讀應是語文教師的一種生活習慣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唯有讀書才是智慧的長效保鮮劑,在讀書的過程中訓練一雙慧眼,培養一種穎悟,增長一些見識,以備不時之需。教師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時,引導得是否恰倒好處,取決于教師對教育的感悟能力,對教育的敏感度。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思維的敏捷度,語言的精確與藝術化,都取決于教師文化底蘊的沉淀。
(二)不斷研究、探索語文教學規律
研究與探索的目的是為了有所悟,悟出知識、才能、道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的全新接觸、磨合正是我們一線教師探索研究的廣闊空間。勇于創新、實踐,不斷自我反思,階段性的經驗、教訓總結……這孜孜不倦的工作換來的是課堂引導的一絲輕松、愜意,一節課的游刃有余,一種因教學語文的幸福滋味。
(三)細心品味生活,追求豐富情感的語文境界
語文課程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生活。老師不是作家,卻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與作家對話,產生共鳴;老師不是哲人,卻要通過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對生活有所感悟,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只有自身熱愛生活,能細心地品位生活的滋味,擁有五彩斑斕的情感世界,才能讓語文教育通向學生心靈,讓語文視野面向生活,讓語文使命指向未來。這樣,教師的引導才體現出它的價值——讓教育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芒。
三、尊重與關愛的評價是引導的策略
教師對學生賞識的態度、傾聽的效果及幫助的過程很多都體現在教師的評價語言中。評價除了具有激勵功能外,還發揮著重要的引導功能。例如,在一位老師執教一節課時,一個學生搞不清楚該叫“自然段”還是“小節”,在發言中他說錯了兩次,最后他是這樣說的:“我讀了第六節,第六自然段。”大家都笑了,但老師卻這樣評價學生,他說:“你們看這個小朋友多好,他說錯了,大家都笑了,但他一點都不緊張,第三次的時候終于說對了,讓我們為他的勇氣鼓掌!”此時,被評價的孩子的心情非常 激動。這樣的評價在激勵學生的同時,也在暗示性地引導孩子要勇于面對錯誤并積極地改正錯誤。許多老師經常使用這樣的評價語言“哎呀,這個小朋友讀得好!”“我們要追求的就是這種感覺!”“你們知道這個同學高在哪兒嗎?”……這些精彩的評價就是一種自然的引導,引導學生準確地感悟課文內容,恰當地釋放情感體驗。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使用這樣的評價,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看到學生專心致志地讀書,可以說:“大家自由讀書的這段時間里,教室里只聽見瑯瑯書聲,大家專注的神情讓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動。”聽到某學生精彩的朗讀可以評價:“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特別是這一句,請再讀一遍。” 在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較好時說:“讀的要求應該分出層次。首先是通讀,將句子讀順口,不認識的字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對于這一點,我們同學的認識是清楚的,態度是重視的,做得很好。”學生理解不到位時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靜下心來再把這部分內容多讀幾遍,邊讀邊體會,相信會弄懂它的意思的。”
篇7
關鍵詞:靖會灌區;渠道現狀;淤積成因;解決措施
1 工程概況
靖會電力提灌工程是全國大型提水灌溉工程,灌區地處白銀市東南部,在靖遠縣城西2 km的黃河右岸取水,灌溉靖南會北(即靖遠縣南部、會寧縣北部)的2川2源(即祖厲河川、關川、三場塬、白草塬),11個鄉(鎮),59個行政村,約12萬人口。建成大中型泵站38座,小型泵站102座,裝機容量63 567 kW,總干渠1條,干渠5條,總長度178.85 km,設計流量12 m3/s,設計灌溉面積2.03萬hm2。工程被灌區人民譽為20世紀70年代的“救命工程”,80年代的“溫飽工程”,90年代的“小康工程”,21世紀的“生態工程”。
2 渠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工程管理模式
灌區工程管理實行“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專管指管理局和水管所兩級管理,總干泵站、支干泵站、總干渠、支干渠、支口量水堰(槽)上游支渠,由管理局、水管所負責管理維護。群管指支渠及以下工程由收益灌區,用水協會及村社(組)管理。
2.2 存在的問題
泥沙經過水泵時對水泵造成汽蝕、磨損,淤積后對渠道造成危害,管理單位每年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清淤、維修,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如何降低泥沙帶來的危害是管理單位一直研究的問題。
3 渠道淤積的成因
3.1 黃河高含沙量期的引水
黃河是多泥沙河流,引水必引沙,由于灌區每年的取水時間是4月初到11月底,年提水總量約9 600萬m3,6-8月灌溉高峰期又是汛期,提水量為5 100余萬m3,占年提水量的53 %,汛期上游地區降雨,造成洪水挾帶著大量的泥沙進入黃河,使黃河泥沙含量迅速增長,而灌區又是大流量提水階段,大量的黃河懸移質泥沙隨水流帶入渠道,在總干渠道時,由于輸水量大,流速快,泥沙含量相對處于均衡狀態,輸水量和泥沙基本穩定,加之近幾年來續建配套項目的實施,渠道翻襯,產生的淤積較少;而支干渠道由于輸水量小,水流速度緩慢,水流挾沙能力逐漸減弱,渠道大量淤積,越到末端淤積越嚴重。
3.2 渠道沉降變形
渠道沉降變形使部分渠道縱坡變平,甚至反降,造成渠水流速減小,挾沙能力減弱,泥沙就地淤積。白塬四泵站改建前壩體沉降,渠道底部淤積40 淤泥;麻彎趟地帶,草帽旋使600余 m渠道沉陷,最深處達70 cm,形成澇壩狀,渠道底部產生了大量淤積。
3.3 灌溉田地高于輸水渠道
隨著灌區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原渠道設計控制面積逐年開發結束,而控制不到的高地,發展成水地后,農民為了種植這部分土地,在渠道上加設節制閘或土壩,抬高水位進行灌溉,使渠道水流速減小,產生淤積。灌區周邊大部分支渠和居民點周圍的渠道淤積是典型的例子。
3.4 彎道銜接不合理
由于靖會灌區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受當時社會的財力、物力和技術力量的限制,部分彎道建設時銜接不合理,背水面水流速度小,水流回旋,挾沙能力減弱,產生淤積。總干渠安家莊公路橋兩側渠道、關川干渠三二支前后渠道、干溝干渠學校公路橋南側渠道等屬于此類淤積。
3.5 級間水量調配不合理
由于每次灌水各支口所控制的面積及種植結構變化較大,造成灌溉時調度吃不透下情,在水量調配時不夠合理,形成級間壅水,渾水進入壅水段后,泥沙擴散到全斷面,挾沙能力沿流程降低,泥沙沉積于渠道內部。靖會灌區各支干渠末端渠道均有淤積,尤其白塬干渠七、八、九泵站前渠道,在3個泵站輪灌時,級間只有2個對開的支口,調上去的水支口配不完,造成支口后渠道壅水,淤積非常嚴重。
3.6 盲目改造
灌區支口量水堰(槽)以下渠道,由灌區用戶、用水協會,村社(組)聯合管理、維修,部分支渠用戶在自行維修時,缺乏技術指導,導致渠道縱坡不合理,形成壅水渠道,造成壅水段大量淤積。白塬干渠五一支、七一支支渠改造前,基本沒有淤積,改造后產生大量淤積,經測量五一支支渠無縱坡,七一支支渠不但沒有順水縱坡,反而有逆水縱坡。
3.7 節水意識不強,用水量增加
灌區用戶的灌溉方式95 %的還是采用大水漫灌,水量浪費嚴重,使年用水量增加,灌溉期延長,用水量越多,泥沙越多,淤積量相應增加。
4 解決措施
4.1 降低渠首引水的含沙量
黃河泥沙含量高的問題,是無法改變的現實。灌區如果在渠首設置大型沉沙池,進行沉沙、沖沙,條件具備了效果一定好,同時對水泵的磨損、汽蝕也會小很多,每年的維修量一定會下降,但針對靖會灌區這樣大的引水量,經過預算比較,在渠首設沉沙池投入的工程費用太高;建議在總干一泵站進水閘前安裝新型防沙設施――橡膠壩袋,這種設施操作方便靈活,造價低廉,投資小見效快,對減少渠道淤積效果顯著。
4.2 加大投資力度,改造沉降變形渠道,提高輸水能力
上級部門高度重視,管理單位積極努力,加大投資力度,下大決心改造已沉降變形的渠道,提高渠道輸水能力,減少淤積。
4.3 改變末端渠道的輸水斷面形式,提高渠水流速
由于渠道的設計控制灌溉面積已經確定,改變渠道的坡降較為困難。原有末端渠道斷面多為梯形斷面,根據國內外渠道防滲技術發展趨勢,建議改梯形渠為U型渠,通過比較,在相同條件下,不同形態斷面渠道的輸水能力,U型渠道的輸水能力是最強,其優點是:水力條件好,近似最佳水力斷面。總干四三付支、九五支、白塬五二支、六二支支渠,通過改梯形渠為U型渠后,淤積量明顯減少。
4.4 科學合理調配水,減少壅水、斷流次數
管理單位要加強調度管理工作,調度員要多了解各方信息,吃透下情,根據氣象信息科學合理調配水量,盡可能減少壅水、斷流次數,在運行中,盡量大流量集中引水,在配水過程中,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集中灌溉,利用“束水攻沙”原理,把渠道內的懸移質泥沙隨配水水流帶出渠道,減少淤積。
4.5 加強渠道日常維護,降低渠道糙率
各級渠道管理者,要提高認識,加強渠道日常維護,灌溉期及時清理渠道邊坡上的雜草、雜物,減小渠道邊坡粗糙度,停水期間要及時清除渠道內的淤積物,降低渠道糙率,使渠道水流暢通,減少淤積條件。
4.6 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提高渠道改造維修質量
灌區管理單位要積極與灌區協會、用水村社(組)聯系,對缺乏技術力量的改造維修,要高度重視,加大技術支持力度,改造一條要成功一條,杜絕盲目改造。總干七三支、七六支、白塬干渠四三支等,在改造過程中,灌區管理單位在了解到無技術人員后,配單位技術人員到現場測量放線,指導施工,經運行效果良好。
4.7 采取抽水灌溉,嚴禁渠內設障
新增加的高地和居民點的灌溉用水量較小,管理單位要嚴禁在渠內設障,抬高水位,結合實際及時引導用戶,采用抽水設備灌溉,減少人為的渠道淤積。
4.8 節水減淤
引水必引沙,節約了水,就減少了沙,各級管理單位,要高度重視灌區工程配套和節水工程建設,積極推行節水效益明顯,用戶易于接受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小用水量,減少淤積。
篇8
關鍵詞:道路橋梁;設計;隱患;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4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道路橋梁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道路橋梁設計也有所突破,但仍然有許多新建的道路橋路在設計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道路橋路的施工質量。因此,為了提高道路橋路的施工質量,就必須對道路橋梁設計中存在的核心問題進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
一、道路橋梁設計存在的主要隱患
1、設計人員沒能把握住設計橋梁的全面情況
對于工程項目在竣工并且投入使用后的性能情況往往是不會過多的考慮的,如交通流量、溫度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都沒有綜合的考慮,而設計人員考慮的往往是設計階段的橋梁結構的剛度和強度必須是符合相關的設計規范的,同樣的對于項目設計施工階段可能會出現的環境因素或是人為因素也沒有考慮,而對于道路橋梁工程的結構體系、材料的抗腐蝕性和耐久性也沒有細致的研究,所以在設計階段就無法清晰的顯示出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計算圖示和實際路線,導致鋼筋規格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強度太低以及保護層厚度不達標等質量問題的出現,同時也降低了道路橋梁主體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道路橋梁是一個大重量、高高程的人工構筑物,在結構上會出現受力點多、應力大、容易受到外界情況干擾等問題,應該進行精確的道路橋梁工程設計計算,如果計算出現失誤,那么會對道路橋梁性能和安全產生影響,甚至會導致道路橋梁垮塌和壽命縮短等實際問題
2、設計方案與道路橋梁的發展情況是脫節的
在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實際設計工作中,我國的絕大多數城市采用的仍是傳統的項目設計方案,而這顯然是無法與現代化的道路橋梁建設項目的實際需求相適應的,同時還可能為日后的運行和使用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當前社會和交通對于道路橋梁的規模、功能、數量、施工、進度、質量等方面要求正在變得越來越嚴格,而在實際的道路橋梁設計工作中,很多設計人員采用簡便的方法,沿用傳統落后的道路橋梁設計方案,不僅沒有考慮市場、社會的波動,而且也沒有重視影響道路橋梁工程的經濟、公眾、環境等各種因素,導致道路橋梁設計工作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容易給道路橋梁留下各種問題和隱患。
道路橋梁所確定的設計方案是項目工程施工最重要的依據,而設計方案的實際水平對于工程項目的施工難度、施工進度、施工質量以及施工的工程量也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實際的情況卻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各個單位都想追求最大化的經濟效益,那么留給設計部門的設計周期就是很短的,并且對設計工作的投入力度也不夠,隨著我國橋梁事業迅速發展,新形勢下原有舊的道路橋梁設計方案過于陳舊、甚至落后、缺乏創新,跟不上形勢的需要。還有一些橋梁設計人員設計思想觀念落后、還在模擬過去的橋梁設計方案、缺乏創新、開拓精神和責任意識等設計觀念落后,造成設計方案單一、缺乏論證進而造成設計方面的資源浪費、安全性等問題影響我國橋梁的設計創新發展。
3、道路橋梁設計的安全隱患
在一些道路橋梁設計中,工期的設計存在過于短暫的問題,這會導致道路橋梁實際施工進程的加快,這樣會產生嚴重的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進而給道路橋梁的建設帶來各種潛在問題。一些道路橋梁設計受到建設方的影響,對于造價控制過于苛刻,導致正常的施工企業利潤得不到根本保障,施工企業只能通過分包轉包來降低成本,而分包轉包單位在沒有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偷工減料和以次充好等方法來實現贏利,這會給整個道路橋梁工程帶來各種隱患,甚至出現為了贏利而犧牲道路橋梁質量、安全和壽命等實際問題。在道路橋梁設計中,一些施工單位對于道路橋梁材料沒有明確規定,給問題材料、假冒偽劣產品進入道路橋梁現場提供了可乘之機,使監理單位、施工企業難于對道路橋梁材料進行嚴格把關,不但導致道路橋梁質量成為一句空話,還會引起道路橋梁的安全問題。
4、對道路橋梁設計理論體系法規了解不充分
理論體系對橋梁的墩臺和主梁都有作用,但是在對于一些特殊的橋梁構件的布局設計及忽略疲勞狀態的的設計是為隱患性的設計。另外,橋梁的支撐體與橋梁的面板設計壽命長短不一致,設計中沒有全面考慮承載能力和正常使用極限的情況以及狀態。這類情況使得,橋梁支撐體結構在達到極限承載能力時,結構的整體或者部分會喪失穩定性;因為重復荷載作用下構件材料的疲勞導致產生破壞的疲勞極限。還有雖然加強了橋梁墩臺和主梁的特殊設計,但是對橋面的行車道板構件的設計不夠重視,顯示出疲勞狀態下的設計。調查中現實,很多橋梁主體結構承受力狀態良好,但是橋梁道板的損壞缺嚴重,這些都說明沒有對行車道板的設計沒有把握。
二、避免道路橋梁設計隱患的方法措施
1、提高橋梁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質量責任意識
橋梁工程的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橋梁工程的質量安全問題,關系到橋梁工程的設計是否具有科學合理性。因此一座優質的道路橋梁工程與優秀的設計人員工作不可分割。橋梁的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開始前,要充分了解和查勘要建設的橋梁的實際工場地上的天文、地質構造和地理位置等綜合條件。發現不利條件,通過借鑒和參考中外成熟先進的橋梁設計技術,結合實際大膽的、放開的設計,做到減少隱患甚至避免隱患。進而掌握先進科學的設計理論,加強設計人員團隊建設,發揮團隊人員的智慧與作用。把設計的目標和質量安全、經濟指標作為評獎的依據,提升橋梁設計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理。
2、重視道路橋梁設計的質量
在道路橋梁設計中,應該突出工程質量這一環節,要從專業的、科學的角度對道路橋梁的設計工作進行剖析,以耐久性和安全性為核心,加強道路橋梁設計工作。要在道路橋梁設計中加強監督的力度,重點對道路橋梁施工、使用、維護等環節進行控制。在實際的道路橋梁設計過程中,應對橋梁在使用壽命中所能發揮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進行全面的分析評價。在設計方面,設計單位應采用先進的科學手段進行精心設計,保證橋梁的造型美觀、有新意,同時確保橋梁的安全質量。
3、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
要想充分的保證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首先我們就要保證項目主體結構的實際質量,因此,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措施。在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其容易受到地質、天氣等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其涉及的范圍和內容也非常廣,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工作時,必須先為橋梁的主體結構選擇最合理的結構形式,并且選擇最優的結構設計方案。通常情況下,大跨度和標準跨徑是我國橋梁結構設計工作中最常用的兩種形式,與大跨度的橋梁結構形式相比,標準跨徑的橋梁結構形式能夠預制和裝配,并且其施工難度更小、施工成本更低,因此,標準跨徑的橋梁結構形式應用的也最為廣泛。
4、提高道路橋梁設計水平
在道路橋梁設計過程中,應處理好創新技術和固有技術,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之間的關系,既要有創新意識,也要保證工程質量的穩定,決不能為了嘗試新技術、新構造而用工程冒險試驗。設計人應該在設計橋梁構造時,盡量選擇施工風險較小,同時易于檢查、控制的結構和施工方案。對于重大工程,設計者一定要以嚴謹的態度、周密的計算為出發點,杜絕設計計算方面的誤差。
結束語
道路橋梁的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設計人員一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從每個橋梁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豐富設計理念和完善橋梁的結構體系,并對設計的各個環節加以控制,保證橋梁工程的設計質量,實現橋梁設計安全、耐用及經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茜茜.道路橋梁設計隱患問題研究[J].建設科技,2011,(6)
[2]程志花.道路橋梁設計的現狀與改善措施探析[J].交通世界,2013,(36)
篇9
一、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解決數學問題
小學生要多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識的實際問題或情境。
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把學生帶到學校大操場的一塊空地上,讓學生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個面積是30平方米的花壇,可以有多種設計方案。學生對這道題積極性十分高,他們幾人一組,一邊測量一邊設計,顯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設計出十幾種圖形優美、很有創意的花壇。在這一活動中,教師把教學過程看作問題解決過程,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景。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先要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這一知識重新進行組合,有一個新的認識,然后要對分割法、平移法、面積相加減等方法進行選擇,看哪些方法更適合于設計,方式得到擴展。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中的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在學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是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建設都是離不開數學應用的。讓學生參與其中,無疑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大有好處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中的實踐活動,這個工作可分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另一方面要聯系家長配合老師,大膽讓學生參與進來。比如:讓學生參與家庭管理活動。讓他們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糧、副食、水、電、氣等基本生活的各項開支情況,再將搜集的數據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關的問題:你家一周共需開支多少錢?照這樣計算,一個月的基本開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結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購置一臺800元左右的熱水器,根據家里每月的結余,幾個月后可以買一臺?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從家庭這一特殊的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讓學生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數學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在樸素的問題情境中,通過搜集、交流、分析、整理、運用,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引導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積極的開展智力活動,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比如針對下面的生活實例:兩位老師帶46名學生去公園游玩,公園門票成人每張10元,兒童每張5元,公園還規定購買50張以上兒童票可以實行八折優惠,讓學生想一想怎樣買票比較合算?根據以上提供的信息,教師可引導學生設計幾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一般學生都能想到的,根據有46名兒童和兒童票5元這兩個信息,可以得到買票所要付的錢是5×46=230元;第二種方案可以引導學生這樣思考:題目告訴了購買50張以上兒童票就可以實行八折優惠,如果多買4張兒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錢是否少一些呢?老師要求學生實際算一算:用5×50×0.8=200元。通過計算,學生發現,多買4張兒童票,看起來好像要多給錢,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優惠,最終還是只付200元,比第一種方案要少付30元,兩種方案相比,學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種方案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會逐步變得深刻而靈活,既提高了學習技能,有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篇10
[關鍵詞]掘進巷道;冒頂事故;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TD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3-0350-02
巷道頂板事故多發生在掘進工作面及巷道交叉口。由于巷道冒頂而導致的死亡事故80%以上發生在這些地點。分析巷道冒頂事故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對保證安全生產具有重大
1、導致掘進工作面冒頂的原因
掘進破巖后,頂部存在著將與巖體失去聯系的巖塊。如果支護不及時,該巖塊可能因與巖體失去聯系而冒落,或雖然已支護,但支護失效或支撐力不足,就會冒落造成事故。在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破壞帶,掘進巷道時頂板浮石的冒落,在層理裂隙發育的巖層中掘進巷道時,頂板的冒落等,都屬于前者。因放炮不慎崩倒附近支架而導致的冒頂,因接頂不嚴實而導致巖塊砸壞支架的冒頂等,則屬于后者。此外,前者也可能同時引起后者的發生,例如,掘進工作面無支護部分片幫冒頂推倒附近棚子導致更大范圍的冒頂等。
2、預防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的措施
a)合理布置巷道。礦井主要巷道服務年限長,斷面大,應布置在圍巖強度高的煤層或底板巖層中。工作面上下順槽盡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避開支承壓力的影響,并要注意少掘交叉巷道和上下重疊的巷道。
b)選擇合理的巷道斷面尺寸和斷面形狀。
c)掘進工作面要及時進行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靠近掘進工作面10m內的支護,在爆破前必須加固。爆破崩倒、崩壞的支架必須先行修復,之后方可進入工作面進行作業。修復支架時必須先檢查頂、幫,并由外向里逐架進行。
d)掘進巷道時,禁止任意加大棚子或錨桿間距,嚴禁任意修改支護參數及材料規格。在堅硬和穩定的煤、巖層中,需要加大棚距和不設支護時,必須制訂安全措施。
e)嚴格錨桿錨索巷道的工程質量,保證錨桿錨索巷道的錨固力,嚴禁使用失效錨固劑和不合格的錨桿、錨索。
f)加強錨桿錨索巷道的頂板巖性探測,依此信息不斷修正支護參數,保證加強錨索的錨固端能夠伸入到深部穩定巖層。
g)巷道掘進通過老巷、地質破碎帶及淋水地帶時,應根據情況采用前探支架、連鎖棚子等專門措施進行支護,提高支架的支撐能力;棚子支護時應緊靠掘進工作面,并縮小棚距,在掘進工作面附近應采用拉條等把棚子連成一體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時還要打中柱;錨桿支護時應采取“棚錨”聯合支護的特殊措施。
h)嚴格要求巷道支護的規格質量,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不斷進行檢查和修理巷道,發現規格質量不合格或損壞的支架,應及時更換以防止冒頂事故的發生,保證通風、運輸暢通和行人的安全。撤換支架和刷大巷道時,也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撤換支架前,應先加固好工作地點前后的支架。在獨頭巷道內進行支架修復工作時,巷道里面應停止掘進或從事其他工作,以免頂板冒落堵人。
巷道交岔處冒頂事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2.1 巷道交岔處冒頂事故的原因
巷道交岔處冒頂事故往往發生在巷道開岔的時候,因為開岔口需要架設抬棚替換原巷道棚子的棚腿,如果開岔處巷道頂部存在與巖體失去聯系的巖塊,并且圍巖正向巷道擠壓,而新支設抬棚的強度不夠,或穩定性不夠,就可能造成冒頂事故。當巷道圍巖強度不是很大時,頂部存在與巖體失去聯系的巖塊以及圍巖向巷道擠壓在所難免,如果開岔處正好是掘進時的冒頂處,則情況更為嚴重。新支設抬棚的穩定性與以下因素有關:
a)抬棚架設一段時間后才能穩定過早拆除原巷道棚腿容易造成抬棚不穩。
b)開口處圍巖尖角如果被壓碎,抬棚腿失去依靠也會失穩。抬棚的支撐性能是與選用的支護材料及其強度有關。
c)交岔點錨桿、錨噴巷道的原支護參數不合理,沒有及時進行修正,采取加密支護。
2.2 預防巷道開岔處冒頂事故的措施
a)開岔口應避開原來巷道冒頂的范圍。
b)提高抬棚的初撐力。必須在開口抬棚支設穩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過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護抬棚。
c)注意選用抬棚材料的質量與規格,保證抬棚有足夠的強度。
d)當開口處圍巖尖角被擠壓壞時,應及時采取加強抬棚穩定性的措施。
e)錨桿、錨噴巷道開口前,必須先對開口前后5m范圍的巷道支護采取縮小錨桿排間距、或增加錨索進行補強支護。
錨桿(索)支護的巷道冒頂事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2.3 錨桿(索)支護的巷道冒頂事故的原因
a)壓垮型冒頂是因巷道頂板或圍巖施加給錨桿(索)的壓力過大,損壞了錨桿(索),或錨桿(索)的參數選擇不合理,阻力過小,從而導致巷道頂部已破碎的巖塊冒落。
b)漏垮型冒頂是因錨桿(索)支護失效(非壓壞),巷道頂部存在游離巖塊,這些巖塊在重力作用下冒落,造成事故的發生。
2.4 錨桿(索)支護的巷道冒頂事故的預防措施
a)巷道應布置在穩定的巖體中,并避免采動的不利影響。
b)合理選擇錨桿(索)的參數,使之應有足夠的支護強度以抗衡圍巖壓力。
C)巷道在掘進過程中應及時進行頂板探測,隨時掌握頂板巖性的變化,合理調整錨桿、錨索的參數,使其錨固端在圍巖松動圈以外,保證有效的錨固長度。
d)錨桿(索)巷道的錨桿(索)必須及時支護,避免空頂。盡可能做到錨桿(索)及早與圍巖共同承載,充分發揮錨桿(索)的主動支護作用。錨桿(索)選型時,必須有足夠的承載力;施工時要嚴格按工序質量要求進行,并特別注意按要求施加足夠的預應力。
e)錨桿(索)巷道掘進遇構造時,必須實施嚴密措施提高其支護強度,或采取棚錨聯合支護以達到有效的支護。
f)對已掘的錨桿(索)巷道不定期的觀測,及時掌握巷道支護的變化情況,發現錨桿(索)失效、礦壓顯現明顯變化時,應及時采取加棚或其他修護措施。
3、結語
為防止井下掘進巷道發生冒頂事故,必須根據巷道的不同類型、不同的施工地點及工藝采取相應的支護形式,且實際生產中,要根據巷道的圍巖狀況及時修正支護參數,技術上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嚴格按技術措施執行,除此之外,還應考慮人的素質的培養及管理的加強,對基層管理干部和作業人員要定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提高人的素質,這也是防止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掘進工作面中,做好安全管理,并且應用適當的安全技術措施,就能夠很好地防止事故的發生,從而使掘進工作穩定安全進行,保證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