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12:22: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準醫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醫學科技的快速發展,在各項研究工作中,病案的作用逐漸被凸顯。站在醫學角度講,合理利用病案信息資源,能夠為科研立項、申報成果、撰寫專著和發表科研論文等科研工作提供大量的臨床資料。那么怎樣使得病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更好的為科研工作提供精準、科學的材料,就成為了科研管理與病案管理之間的一個新的問題。本文從科研管理角度入手,大量真實準確的病案信息是進行科研工作的先決條件,病案信息庫的建立與使用,進一步印證了醫學研究工作是在病案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
1醫學研究工作以病案信息為依據和前提
提高并按質量與規范化管理病案使病案信息有效開發利用的基礎,病案系統能夠對患者從就診到治愈的全部病情和診療狀況,真實的反應了疾病從發生在發展演變的全過程。充分體現了診療的經過以及最終治療效果。能夠為醫學研究、教學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據與材料。病案信息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于醫學論文的撰寫,同時還能作為課題申報的佐證材料,能夠驗證臨床研究成果。尤其是對疑難疾病的臨床研究和高新技術的應用,病案信息能夠輔助確定科研項目,制定、實施可行性方案。為醫學研究提供真實可信的數據。病案信息與科學研究二者緊密聯系,者同時要求病案管理的質量和病案信息開發程度與科研水平相適應,進而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支撐。
2病案信息數字化資源庫的建立為科研工作提供基礎
2.1將病例檔案由紙質版轉換為電子版有助于病案的科學
管理與高效利用病案關系部門應該逐層將紙質病案轉化為數字化病案,并且將電子檔案設置成只讀模式,防止病案的任意打印復制。這樣做不僅能夠使得病案實現資源共享,還可以防止病案信息的濫用、丟失與破壞。對病案信息起到了切實的保護作用。這樣一來,病案信息能夠充分的發揮、利用,鋼架便捷的為樂顏、教學事業服務。是病案信息的價值惠及全社會。
2.2醫院網絡系統信息的利用
并按信息資源庫中的數據能夠以多種途徑、多種手段將醫療過程中的各種信息轉化為電子病案信息,其中包括通過HIS、LIS、PAS系統數據的提取,這能夠充分保證所采集的病案信息高效、精準、完整、安全的被病案信息使用者所利用。
3數字化病案信息庫能夠影響醫學科學研究
3.1綜合檢索及資源利用
病案信息資源庫的建立解決了傳統紙質版病案查閱困難的缺陷,通過病案信息資源庫,可以對單條的病案進行檢索,也可以對組合條件的病案信息進行綜合搜索,這樣能夠大大提高病案信息的使用效率,同時提高了科研資料的準確性。病案信息的高效全面利用,為科學研究與教學提供了有價值的一手資料。在病案信息資源庫的已有搜索和閱讀模式基礎之上,病案信息使用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研究的需要,對病案信息資源庫中的檢索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自定義,對于病案首頁上已經顯示出來的數據直接讀取,而病案首頁上并未顯示的數據可自行摘錄。對于并按信息資源庫的利用,實現了在不涉及病案原件的基礎之上查找、使用完整的病案資料,這樣能夠有效防止病案原件丟失損毀,起到了保護病案原件的作用,還能夠快速、準確的為病案信息使用者提供相關資料。
3.2方便醫療科研隨訪
在需要進行跟蹤隨訪的科研項目中,對于一些極具科研價值的病例,對患者病情進行跟蹤隨訪是非常有研究價值的,在現有條件下,對患者的隨訪方式只要包括電話、郵件、、家訪等。而通過計算機發送短信的方式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詳盡的出院指導、提醒患者復診,還能夠讓患者對病情及時反饋。確保了隨訪結果的及時、準確。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跟蹤隨訪信息。
3.3方便地區性疾病的科研調查
篇2
未來,“黑科技”會取代醫生嗎?患者可以不用再去醫院嗎?
虛擬現實:
復雜的人體能一覽無余嗎
2016年被稱為虛擬現實技術的元年,虛擬現實打破了個人的時空局限,在游戲、購物、房產、旅游等各行業掀起了應用熱潮。虛擬現實技術是不是也可以讓錯綜復雜的人體一覽無余?
不久前,在廣州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精準腫瘤外科治療中心,醫生利用三維可視化系統,為一個7歲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個巨大的肝母細胞瘤。
因腫瘤與周圍臟器緊密糾纏,手術的難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手術臺;切少了,短期內腫瘤就會復發。”中心副主任陳亞進說,現有的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核磁共振(MR)掃描技術,都只能表達某一界面的解剖信息,醫生們只能憑經驗由多幅二維圖像去“構想”病灶與其周圍組織的三維幾何關系。全息投影和虛擬現實技術有助于醫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從中獲得更多信息。最后,陳亞進為這名女童切下了一個直徑為15厘米、重達1.4公斤的腫瘤,出血少于200毫升,達到精準微創的效果。
2016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工程院趙沁平院士提出,虛擬人體將成為開展醫學行為的基礎。鑒于人體的復雜性,虛擬人體應是虛擬現實的終極目標。
2016年11月30日,廣州發起了“虛擬現實(VR)醫院計劃”。據“虛擬現實醫院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鐘世鎮介紹,中國的“數字化虛擬人”將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高質量人體幾何圖像采集和計算機三維重構,完成基本形態學基礎上的幾何數字化虛擬人,目前我國已經分別成功構建了男女解剖虛擬人數據集。第二階段是物理虛擬人,即在幾何虛擬人基礎上附加人體各種組織的物理學信息,比如強度、抗拉伸系數等。第三階段是生理虛擬人,這是數字虛擬人研究的最終目標,可以反映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重現生理病理的有關規律性演變。
我國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局部器官的生理虛擬。鐘世鎮舉例說,在虛擬心臟平臺上,既可以模擬各種心臟手術,又可以模擬各種藥物對心臟的作用,從中篩選最佳手術方式和最佳用藥劑量等。
人工智能:
機器深度學習之后
電影《超能陸戰隊》里萌萌的“大白”,是不是讓你很動心?隨著醫學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醫療機器人未來也許可以成為人人擁有的實時健康管家。
在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廣東省網絡醫院”內,研發中的醫療聊天機器人,正與一位模擬“頭部病痛”的女性患者對話。
“一般來說,超過39攝氏度為高熱,發熱是自我保護和抵御感染的一種反應。您的情況是否符合上面的描述?”“你是否有下列癥狀中的幾種?”“情況緊急,請馬上去看急診。這些癥狀可能是急性腦膜炎的表現……”
這樣的科研性醫療場景,未來將成為現實。人工智能的作用不僅限于幫助診斷,還能提供治療方案。據IBM“沃森腫瘤專家”中國運營服務商公司首席運營官王泰峰介紹,隨著“沃森腫瘤專家”認知計算能力不斷提升,其將成為幫助醫生臨床決策并給出治療方案建議的有力幫手。
2015年發表在全球高等級期刊的醫學文獻中,僅以腫瘤為主題的就有4.4萬篇。如果一名腫瘤醫生想全面學習這些最新治療手段,那么就算他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休息,每小時也需要研讀5篇論文。王泰峰說:“這是人類不可能做到的,但恰恰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強項。”
未來,機器人通過不斷深度學習,可以給出人類大多數疾病的診療方案。但是,沃森的定位并不是取代醫生。“因為它沒有辦法創造知識。”王泰峰說,“就算人工智能給出一個獨辟蹊徑的治療建議,如果沒有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仍然沒有實際臨床意義。”
回到現實,令人期待的人工智能醫療機器人仍然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廣東省網絡醫院院長周其如說,這個“嬰兒”成長需要“吃”更多的東西,也就是深度學習。首先是醫學教科書,針對臨床路徑明確的病種;第二,大量的循證醫學數據資料;第三,大量的前沿醫學論文數據,這相當于全球專家的會診;第四,教學醫院的病例。“干凈的數據很重要,必須經過嚴格篩選。不能是過度醫療的病例,還要遮擋患者的隱私。”
更“穩”更“準”的機器人:
做手術可以完全交給它嗎
在“真刀實槍”的手術領域,機器人正在展現一定的前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健使用手術機器人做過大量膀胱手術。他說,醫療機器人在我國發展迅猛,截至10月28日,某知名品牌手術機器人全國共裝機59臺,完成手術35273例,其中泌尿外科手術超過五分之二。
與傳統開放及腹腔鏡手術相比,使用機器人進行手術更加精準、微創。機器臂模仿人的手腕動作,甚至比人手更靈活、穩定。它可以做非常復雜的微創型手術,觸及一些很難到達的身體部位,還可濾除人手的自然顫動。“熟練的操作者可以用它撕開葡萄皮,然后精準完好縫合。”黃健舉例說。
但是,手術完全交給機器人,你放心嗎?現在的手術機器人大多是一個機器臂,沒有思考能力,無法判斷某項操作對人體的傷害。黃健說:“手術中不僅要考慮創傷最少,還要考慮會否帶出癌細胞以致癌細胞在其他地方種植。相比醫生,機器人難以整合信息進行判斷。”
此外,機器人并不適合一切手術。一些簡單的手術,用機器人來做是“殺雞用牛刀”,手術方式須視病情需要而定。
醫務界希望新一代的手術機器人能達到“有思維、看得透、摸得著、體形小、手腳多”,具有人的思維和記憶能力,可以制訂手術方案,在手術過程中對危險操作發出提醒,真正做到靈活、靈敏、微創和智能。
可穿戴設備:
能否實現精確的遠程“視觸叩聽”
三甲醫院的排隊和擁擠,相信讓很多患者發怵。隨著遠程醫療的進一步發展,不少人幻想,可以不去醫院,直接在家看醫生嗎?
這大概是中國醫療史上距離最遠的一次遠程醫療實例:在不久前的“神舟十一號任務”中,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陳冬在天宮二號進行的失重心血管研究實驗(CDS)中,測量了自己的心率、血壓、呼吸、皮膚上細小血管的微循環,并給自己做了超聲波檢測。隨后,這一系列珍貴的數據被傳送到地面,由醫務人員進一步分析航天員的身體在失重情況下的細微變化。
目前,我們理解的遠程醫療仍是“醫生對醫生”的遠程會診。比如基層醫院遇到了某個疑難雜癥,于是通過互聯網連線千里之外的大醫院專家進行視頻會診,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技術、云醫院技術的發展,遠程醫療將更深入人們的生活,實現“醫生對患者”的直接交流。
“虛擬現實醫院計劃”執行總監、廣州市正骨醫院博士后萬磊認為:“‘醫生和患者可以不見面’是一個方向。可穿戴設備和傳感器隨著技術發展,將具有視覺、觸覺、嗅覺等人的一切感知功能。未來的手術中,醫生可以在虛擬病人環境下操作,遠程控制機器人給病人做手術的動作。”
但實現起來并不容易。周其如認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可穿戴設備技術的完善,讓醫生在另一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遠程“視觸叩聽”。
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相應增高。萬磊說,尤其是遠程手術對互聯網數據傳輸帶寬有很高要求,不能有任何網絡延時。
篇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游離皮瓣移植術的40例患者。排除標準為:(1)患者自身有糖尿病和營養不良等影響愈合的疾病;(2)術前存在肢體周圍血管疾病。將入選的40例患者隨機分為循證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循證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18~63歲,平均36.47歲;對照組中男13例,女7例;年齡17~63歲,平均36.14歲。
1.2 方法
1.2.1 循證組 循證組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成立循證小組,掌握循證護理的有效方法,針對游離皮瓣手術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查閱并應用計算機網絡檢索有關資料,并且提出循證問題,對資料進行分析后做出相應的判斷,根據判斷來實施相應的護理。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術中護理,術中給予常規的生命體征監測,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手術,術后定期對患者的受區和供區傷口敷料滲血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并及時通知主治醫師,同時觀察患者的皮瓣血循環情況。
1.3 循證護理的實踐
1.3.1 患者的心理狀態 (1)心理狀態:任何手術對患者的身心都是一種傷害,游離皮瓣手術是一種從自身切取帶血管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移植或轉位到創面進行修復的高技術含量的手術方式,其具有手術操作精細、手術時間漫長、手術部位多、術中護理特殊性、復雜性等特點[2],并且由于患者對該手術缺乏了解,擔心手術的安全、療效及費用問題,因此,大部分患者會在術前存在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狀態[3]。(2)循證:針對患者手術前焦慮、恐懼心理,筆者查找相關方面的文獻,了解患者術前焦慮、恐懼的主要原因,一是認知不夠;二是術前教育方法不當;三是沒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護理。由于患者的這種心理變化使機體神經系統、交感神經興奮作用加強,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四肢發涼等[4],不但影響麻醉效果,也會影響對手術的耐受及術后的恢復。(3)護理措施:術前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態,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因人施護,做好心理疏導。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要熱情接待,在做護理操作之前做一次必要的解釋,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5]。(4)護理效果:經過術前護理措施的實施,患者焦慮、恐懼心理明顯減輕,能以較好的心態接受手術,術中生命體征平穩,保證了手術的成功。
1.3.2 術中的選擇 (1)手術:游離皮瓣手術常用的為仰臥位。(2)循證:手術擺放的總體要求是患者安全、舒適,充分暴露術野,便于醫師操作。(3)護理措施:手術床單保持整潔干燥無皺褶,患者仰臥于手術床上,自然放松,兩上肢外展不超過90°,注意不要過分牽拉,以免損傷臂叢神經,約束帶固定,不宜過緊,在不影響手術操作情況下,定時按摩受壓皮膚和調整受壓部位[6]。(4)護理效果:術中采取上述,無深靜脈血栓形成、臂叢神經、腓總神經損傷等并發癥。
1.3.3 止血帶的不良反應 (1)電動氣囊止血儀使用:游離皮瓣手術時,應用止血帶阻斷肢體血流,最大限度地制止創面出血,使手術視野清晰無滲血。但使用不當會帶來不良反應[7]。(2)循證:止血帶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止血帶下襯墊過厚或不平整易產生皺褶,影響止血帶與血管緊密相貼,使壓力分布不均勻,造成皮膚水泡、止血失效;消毒皮膚時,過多的消毒液流入氣囊袖帶浸潤皮膚,經上時間受壓引起化學性皮膚燒灼傷;充氣壓力不當、使用時間過長,患者出現止血帶疼痛、神經壓迫加之缺血而受損;纏繞氣囊過緊,靜脈血流在未充氣之前就被阻斷,而動脈血流仍通暢,造成血液積聚在肢體上,纏繞過松,導致神經功能障礙[8-9];下肢皮瓣手術如快速放松止血帶,會引起患者大量的血液淤積在下肢,血液重新分配,回心血量急劇減少,如此時未及時加快輸液、輸血速度,則患者血壓、脈搏有明顯波動,各組織器官相對缺血,嚴重者發生止血帶休克。(3)護理措施:使用止血帶前,使用石膏棉紙襯墊,包裹平整、壓力均勻,充氣前要抬高患肢。止血帶最好綁在肌肉較為豐富的部位,防止損傷神經。在止血帶的使用過程中,通氣管要盡量接近患肢,防止傷口感染。止血帶的松緊程度控制在3~5 cm為宜,過緊會引起神經損傷,過松的止血效果不好。在使用止血帶的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的呼吸及循環功能,如果出現出血的情況要及時處理[10]。(4)護理效果:術中采取上述護理措施,手術過程順利,無1例止血帶不良反應發生。
1.3.4 術中患者低體溫 (1)低體溫:術中低體溫會引起寒戰、術后并發癥,增加切口感染的幾率,使凝血功能出現異常等,給患者的手術安全帶來一定影響。(2)循證:有效的預防術中低體溫一直國內外學者都在研討的問題,筆者查閱大量的文獻,總結臨床常見的幾點保溫方式,①自然保溫。預熱棉被覆蓋、穿著無菌的手套、頭套等,盡量減少肢體外露。②保溫毯及變溫毯。保溫毯和變溫毯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保溫措施,保溫毯主要是將溫度恒定在適宜的溫度直至手術結束,而變溫毯是使依據患者的體表溫度變化而改變毯子的問題,使患者能夠維持最佳的手術體溫。③亞低溫治療儀。使用電腦控制毯子的溫度,為患者提供最適宜的熱量,從而達到保溫的功能,是一種使用安全、效果明確的術中保溫方法。(3)護理措施:將手術室控制在室溫23 ℃~25 ℃,濕度50%~60%。使用充氣式保溫毯,術前將保溫毯以43 ℃預熱20 min并保持至手術結束。(4)護理效果:采取了上述措施,術中滲血減少,縮短了手術時間,患者寒戰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1.3.5 雙極電凝的使用 (1)雙極電凝:雙極電凝是目前外科手術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2)循證:采用雙極電凝止血時,鑷尖表面會附有一層組織液,當電凝完成后,組織液干燥凝結,會在鑷尖的表面形成一層絕緣物。因此,在使用前應用一定要使用濕鹽水紗布細致的清除鑷尖的附著物。雙極鑷尖之間保持50~70 mm對組織損害程度最輕,止血效果最好。(3)護理措施:使用前仔細清除鑷尖的附著物,并將電凝的 雙極鑷尖之間保持50~70 mm的距離,采用短時、多次的通電,精準的達到止血的目的。(4)護理效果:采取了上述措施,術中的雙極電凝使用準確,避免正常組織的損害,止血效果十分理想。
1.3.6 手術感染 (1)術中感染:感染的基本原因是病原菌,有可能是自身感染,在手術過程中,切斷傳播途徑是防止感染的關鍵。(2)循證:術中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空氣傳播、接觸傳播、媒介傳播、護理措施。(4)護理效果:患者不出現傷口感染的現象,術后傷口恢復良好,未出現并發癥情況。
1.3.7 血管危象 (1)血管危象:在手術的過程中,常遇到血管痙攣的問題,這種小血管痙攣是由于機體受到了各種內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2)循證:患者血壓過低或休克.均能引起小血管痙攣。(3)護理措施:保持病室環境安靜、保暖、禁煙,室溫23 ℃~25 ℃,濕度50%~60%。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方面問題的評估,因意外受傷和對手術的恐懼、焦慮、緊張使交感神經興奮,不利于組織和吻合血管的修復,護理人員要及時的給予疏導和溝通,減少不良情緒對患者各項指標的影響。(4)護理效果:采取了上述護理措施,降低血管危象的發生幾率。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血管危象發生率,包括靜脈危象、動脈危象等。觀察兩組患者的游離皮瓣移植存活率及患者滿意度。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血管危象發生情況
循證組的血管危象總發生率20%,對照組的血管危象總發生率55%,兩組比較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游離皮瓣移植存活率
患者出現血管危象經血管探查手術處理后,其中循證組4例血管危象存活2例,循證組的游離皮瓣移植存活率18/20(90%),而對照組11例血管危象存活6例,對照組的游離皮瓣移植存活率15/20(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的不良反應情況及滿意度
兩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的隨訪,其中循證組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后術后的隨訪滿意度達到了95%(19/20),并且所有患者均無深靜脈血栓形成、腓總神經損傷等并發癥。對照組的術后的隨訪滿意度為55%(11/20)。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一種科學規范的護理方式,嚴格的標準和規范不僅可以加強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而且保證了游離皮瓣移植術血管危象的預防和護理,循證組患者在接受循證護理后,無止血帶不良反應發生,無手術感染發生,術中發生的血管痙攣及時得到解除,雙極電凝止血效果良好,而且由于提高了患者機體溫度,手術過程中滲血減少,縮短了手術時間。
綜上所述,游離皮瓣手術在顯微外科醫學領域不斷被推廣應用,手術室護士不但要掌握各種游離皮瓣特殊器械、設備的操作和保養,更要運用循證護理方法,收集游離皮瓣手術新進展和常見并發癥,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彌補傳統手術護理配合的不足,提高手術護理的科學性和預見性。在預防游離皮瓣手術后血管危象中的應用效果十分理想,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范啟申.建國以來我國在四肢骨關節嚴重創傷致殘修復與重建的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7(18):1411-1416.
[2]肖曉玲,胡秋秋,唐唯佳.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結合運用于臨床的探討[J].南方護理學報,2012,12(6):16-18. [DyLw. Net專業提供寫作醫學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
[3]曹艷,楊國榮,屈希珍,等.5例軸型皮瓣移植術后發生靜脈危象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41(37):12-13.
[4]李亞潔,蔡文智,李瑛,等.護理人員循證護理認知現狀調查與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0,39(8):70-72.
[5]李秀娥,李文秀,李英英.讀書研討會在循證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0(1):74-75.
[6]張靜.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0):120-121.
[7]Ali M.Preoperative surgical briefings do delay operating room start[J].J Patient Saf,2011,7(3):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