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融資范文
時間:2023-03-28 04:28: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銷商融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民生銀行中小企業金融事業部的工作人員所推薦的方案是:經銷商可以通過訂單作為融資的手段,如“差額回購”是一種使用較多的融資方式,通過經銷商與上下游企業的利益的捆綁,利用產品組合構造出封閉的授信環境,為經銷商解決融資問題的同時,也有效地控制了貸款的風險。
“差額回購”所適用的條件是,上游生產商具有良好的資質,同時在“差額回購”的過程中,生產商愿意承擔一定的擔保責任,也就是差額回購責任。
【案例】
A公司是一家家紡產品的經銷商,向B公司采購一筆金額較大的家紡產品。B公司要求A公司預先支付一定的貨款,以保證原料的采購資金,不過由于能夠預收貨款,可以做到以銷定產,B公司也愿意承擔差額回購責任。
銀行的解決方案是,在A公司與B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后,A、B兩家公司同時與銀行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因此,A公司在向銀行存入一定的保證金后,銀行可以按照一定的敞口比例為其開立票據,支付給供應商B公司,B公司在收到票款后就將按照合同進行備貨。
同時,為了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銀行對于“差額回購”也設有具體的要求。如A公司在獲得資金后,需要打入銀行作為追加保證金,用以提取B公司的貨物。銀行將根據A公司所交存的保證金比例為其簽發提貨通知單,B公司需要憑銀行的提貨通知單為A公司發貨。因此,銀行從貨物源頭上控制了貸款的風險。
而如果票款到期后,A公司沒有能夠存入足額的保證金,B公司則需要對沒有提完的部分貨物進行回購,同時把票面金額與所提貨物之間的差額款項退還到銀行。
篇2
關鍵詞:中小商業銀行 金融投資 績效 風險控制
中小商業銀行相較于國有銀行來說具有靈活的經營機制和創新能力,規模較小,資產負債率較低,不良資產所占比例較少,資本充足,是我國商業銀行多元化經營行為的先行者。但是受到金融體制、內部金融機制、金融投資機制的影響,我國境內中小商業銀行經營面臨著經營困境,金融投資風險逐漸暴露,績效也有待提升,為此,有必要完善治理結構和機制,加強投資風險的控制和防范,不斷提升中小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
一、境內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的績效和風險分析
金融投資績效是衡量中小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指標,準確的績效考核結果是以科學的評價方式和合理的資源配置為基礎的,但是當前我國境內中小商業銀行在成長中的經營績效評價和管理大多是基于會計利潤而非經濟利潤的評價,整體上忽略了投資成本,過于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將不利于銀行的持續健康發展,加上中小商業銀行業務規模有限,經營范圍狹窄,欠缺綜合化經營優勢,無法對資金進行充分、有效的應用,投資管理和決策存在問題,最終導致銀行的投資行為不規范、投資目標不長遠,金融投資面臨困境,金融投資績效相對較低。
金融投資風險是造成金融投資績效不合理的重要因素。瞻觀境內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現狀,很多銀行為了獲取最大利益,不斷加大對外投資力度,導致銀行機會成本加大,一些銀行大多采取上市措施購買債券,投資股票,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市場風險,成本風險急劇增加。此外,中小商業銀行要保證經營的正常開展,就必須保證現金投資――投資運營――增值現金回流這個基本過程的良性循環和不斷運轉,而很多銀行面臨著資金斷裂風險,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境內很多中小商業銀行資金回收困難,資金增值更是難上加難,資金鏈面臨著斷裂風險,嚴重威脅著整條資金鏈的運轉。實踐表明,大多數中小商業銀行之所以面臨著資金鏈斷裂風險并不是因為資金的短缺,而是沒有對資金進行有效利用,此外,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借款人信用基礎差、政府監管不力、銀行內部自身管理問題也會使企業面臨投資風險。
二、應對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和管理體系
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績效能夠將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成本節省能力反映出來,因此在衡量銀行金融投資績效時,應合理設計謹慎指標、績效指標和控制指標,以先進的考核理念為指導,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以經濟利潤為真實依據,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和管理體系,細化績效考核和管理內容,貫徹落實激勵機制和獎金計劃,對中小商業銀行如何在全新的模式下實現金融投資績效評價中短期效益和長期發展的平衡做出全面分析,力爭實現銀行長遠發展。
(二)建立投資風險預警機制
中小商業銀行建立健全投資風險預警機制、加大投資風險識別和監測力度是防范投資風險、規范對外投資行為的主要手段。這就要求銀行確定定性和定量指標,構建與客戶授信業務風險管理特點相適應的信貸管理機制,加強對客戶的跟蹤和監測,把握資金充足度,強化風險意識,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進行監測,加強投資管理,將完善的投資風險預警系統全面融入銀行資金控制、績效考核、投資分析、投資決策等環節中,有效提升中小商業銀行抵御投資風險的能力。
(三)加強內部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是衡量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績效水平和經營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為此,有必要加強內部成本效益核算,保證資金投放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首先,銀行應當不斷拓展投資渠道,比如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機制,建立良好的經營管理機制,改善資金質量,科學規劃現金流量,提升資金利用率,以自身優勢積極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促進銀行競爭力的提升。第二,嚴格執行審貸分離,詳細評估各種放貸風險,加大成本效益分析力度,在合理的存貸范圍內投放高于機會成本的項目,最大限度降低機會成本損失。
(四)健全技術防范風險機制
雖然境內中小商業銀行的信息化工作早已展開,但是信息系統建設仍然較薄弱,針對這種問題,銀行應制定完善的中長期信息科技發展規劃,完善公司內部審計操作系統,創建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對投資業務和財務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制定并落實各項管理政策,實行由領導層到操作層、由一線業務部門到后臺職能部門的全方位管理,提升銀行金融投資的績效評價和管理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內部控制能力,以切實提高資金投放質量和利用效率。
三、結語
針對當前境內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面臨的困境和風險,我們有必要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加快投資業務結構調整,建立全面的金融投資風險預警機制,創新風險管理體系,健全技術防范風險機制,加強內部成本效益分析,有效提升中小商業銀行抵御金融投資風險的能力,實現金融投資績效長期、穩定的提升,從而使境內中小商業銀行立足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陳永地.境內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投資的績效與風險分析[D].廈門大學.2011,22-37.
[2]劉玲,張.中小商業銀行經營困境的原因及其對策[J].投資與合作.2012,(1):18.
[3]韓曉悅.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投資風險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3).
篇3
一、創業板與中小企業板的區別
創業板市場又稱第二板市場,是金融市場中新出現的一種融資方式,是在服務對象、上市標準、交易制度等方面不同于主板市場的資本市場。創業板市場主要以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為服務對象,同時也具有資本市場的一般功能,能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也能改善中小企業的資金供給條件,還可以發揮優勝劣汰的優化功能,將不具備發展前景的企業淘汰出局。
創業板與中小企業板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性方面。創業板市場是高風險市場。我國目前中小企業板推出的基本上是已經具備一定發展規模的走向成熟的企業。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相比,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屬于初創時期,規模小、業務少,企業業務多屬于新興行業,沒有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那樣的盈利業績,面臨的市場風險、經營風險都很大,破產倒閉的概率比中小企業板要高。
2.前瞻性方面。創業板市場對公司業績要求不嚴,過去的表現不是融資的決定性因素,關鍵是公司是否有發展前景和成長空間,是否有較好的戰略計劃與明確的主題概念,而中小企業板關注的是企業前期良好的經營業績和成長性;關注的是上市公司主業是否突出、是否盈利、是否具有成長性和高科技含量。據統計,截至2008年6月30日共有256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其中200多家公司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IPO融資約61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家融資3.24億元人民幣,總發行規模為67.3億股,平均每家發行新股數量達3580萬股。中小企業板已反映出科技型企業、風險投資參股企業占有較大比重的特征。說明中小企業板塊起到了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作用。現在中小企業板公司多數屬于醫藥、紡織、機械等軒工或者消費類行業。隨著中小企業不斷到中小企業板發行上市,會盡可能擴大行業覆蓋面,增強上市公司結構的互補性。
3.上市標準方面。因為創業板市場是前瞻性市場,因此其上市的規模與盈利條件都比較低,大多對盈利不作要求。如美國NASDAQ小盤股市場僅需要10萬股,香港創業板也僅要求公眾持股的最低量為3000萬港元,并且均不要求盈利記錄。中小企業板的上市標準要比創業板證券上市標準高許多。中小企業板發行、上市標準、與主板相同,目前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企業除了盤子較小外,其他標準與主板完全沒有區別。也就是說,持續三年盈利等條件同樣適用于中小企業板上市的股票。中小企業板不是創業板,推出創業板,需要不斷完善中小企業板。
二、我國建立創業板市場的必要性
1.建立創業板市場,是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現實需要
中小企業板作為分步實施創業板的第一步,而創業板的提出則更早在1998年12月,當時的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出“盡早設立創業板塊股票市場問題”,國務院要求中國證監會提出研究意見。2007年新年伊始,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這個消息為我國非公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國中小企業的壯大增添新的契機。我國非公有制企業的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國務院《若干意見》從七個方面提出要“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拓寬直接融資渠道。”促進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具體措施包括在證券市場發行、上市方面,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實行同等待遇;加快完善中小企業板,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對許多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來說,按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的上市條件發行股票,這樣的要求就像一道高高的門檻,無法逾越。而創業板證券市場作為針對相對規模較小、風險相對較大的企業所設立的特殊融資場所,有條件為我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資本支持,使得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也能享受到證券市場帶來的融資、風險分擔、擴大知名度以及規范企業運作等益處。
2.建立創業板證券市場,是我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需要
首先,從國外發達的資本市場看:一國完善的資本市場應該具備各種不同功能的適應各種投資者不同需要的多層次的市場。它應該包括:主板市場、創業板證券市場、場外交易市場等。這種完備的市場體系其中一個主要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市場退出機制的形成。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功能難以有效發揮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于:企業的上市和退市都無法按照經濟準則運行。存在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證券市場體系過于單一,創業板證券市場的建立,將有利于市場退出機制的形成。
其次,創業板證券市場的設立,通過引入這種競爭壓力,可促進主板市場優化自身服務,注重上市公司的質量,增加對其上市公司的監督管理,進一步提高自身運行效率。
再次創業板證券市場的設立,將大大豐富投資銀行、證券經紀、法律、會計、風險評級、投資咨詢、投資風險保險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最后,建立創業板證券市場,可以擴大市場容量,減少主板市場受到外來沖擊風險,將有利于我國主板市場未來的開放,有利于我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的交流與接軌。
3.建立創業板證券市場,有助于發展中國股市的產業基礎
建立創業板證券市場,可以避免優秀企業紛紛企業境外上市,導致中國股市的產業基礎和價值土壤面臨水土流失的境地。中小企業板塊的推出應當是2004年國內資本市場的最大轉折。但因上市規則和交易規則等諸多相對太嚴格的限制,國內企業的境內上市“通道”還是太過狹窄。據媒體報道,截至2008年6月30日深交所中小企業中符合發行條件且通過發行審核的企業已經多達256家家,后備企業更是多達1000多家。由于中小企業板曾一度停發新股,這種遙遙無期的等待,對等著資金急用的企業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一方面,中國企業被迫赴海外上市尋求高成本的資金,帶著中國經濟增長的美好前景去為海外資本市場的繁榮作貢獻,另一方面是資金成本很低的本土過剩資本找不到投資出路。現在香港、新加坡、美國都來搶中國的上市資源,我們不往前走就等于把優質的上市資源推出去了。
三、我國建立創業板證券市場的可行性
我國中小企業板的開設為最終推出創業板積累了些經驗,我國在中小企業板發展的基礎上,推出創業板證券市場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和可行性。
1.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創造了一個持續20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奇跡,1979年~2003年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9.4%。2003年雖受到“非典”的影響,全年經濟增長率仍上升到9.1%。國內外經濟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完全擺脫了亞洲金融經濟危機和美國IT泡沫引發經濟周期性的負面影響。正在實施的新一輪宏觀調控,實質上是明確地以新的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調控中國經濟。對此,營造出健康和諧的經濟發展環境,我們抱有極大的信心。
2.充足的上市資源
從上市資源來看,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國中小企業數已達到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經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達到430多萬戶,從投資人數來看,據統計,2006年12月新增開戶數接近60萬,截至2007年1月22日,中國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股票及基金開戶總數已經突破8000萬。這意味著,每100個中國人里,就有5.9個是股民或基民,現在還呈較快的增長趨勢。
3.豐富的儲蓄資源是創業板證券市場的資金來源
隨著1992―2007年證券市場的規模的迅速發展壯大,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也在迅速增長。1996年以來,在銀行存款利率連續8次下調(其中1年期儲蓄存款從10.98%調至2.25%)的情況下,城鄉居民儲蓄仍以每年幾千億元的規模增長。到2008年4月底,居民儲蓄存款已達20萬億元。這既表明了城鄉居民有著巨額的投資能力和潛力,也反映了目前的金融渠道和金融工具已遠遠不能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要。同時,20萬億的居民儲蓄足夠支撐優質企業的直接融資,我們應該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來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4.逐步成熟的中小企業板為創業板市場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深圳推出的中小企業板,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進展。中小企業板在監管上采用了國外創業板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增加了監管內容、加強了監管力度,在制度創新上引領新潮流。隨著《證券法》和《公司法》的修改,為我國證券市場向法制化、市場化管理方向轉變奠定了基礎。
5.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正在不斷加強
我國的證券投資者是和證券市場本身一起成長起來的。他們的風險意識在逐步增強,對價格波動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逐步增強。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和回報更加關心,對證券公司以及中介機構的誠信狀況更加關注,投資理念也日漸成熟,由過去“重概念、輕業績”的投機性炒作,逐漸向價值投資理念回歸。
篇4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文化;企業文化
一、校企文化融合下電子商務專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1.未來優秀職業人培養的新渠道
企業文化與專業文化的融合,是實現學生與員工角色順利切換的保證。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職業學校必須緊聯企業,強化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使企業精神滲透到學校的專業建設中來,讓學生自覺接受企業的職業道德要求、行為規范和價值準則,使“未來員工”對企業有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宿感,進入企業后能盡快適應企業的各項規范和制度。
2.電子商務地方行業蓬勃發展的現實需要
根據中國互聯網中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而江陰作為蘇南經濟重要港口城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是江陰實施全面推進城市信息化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2014年8月8日,江陰的電子商務企業自發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首個電子商務產業園落戶臨港新城,并成立了電商應用人才培訓基地,地方很多電商企業如秋后春筍紛紛崛起,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很多企業卻面臨招工難的現象,主流的電商專業卻成了紅牌專業,究其原因,很多電商畢業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對自己所在的企業的認識出現錯誤傾向:一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能力過于自信,以至于不愿意踏踏實實地在基層崗位上認真工作,在工作中碰到一些問題歸咎于企業沒有給予相應的照顧,動則選擇離職,流失率相當高;二是部分學生過于低估自己,認為自己不能勝任遙不可及的電商崗位,以至于不敢嘗試;三是部分畢業生缺乏相應的職業道德,對自己所在的企業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工作方面創新度不夠。這就要求我們通過電子商務專業文化建設,幫助學生更加理性地認識電子商務行業和企業,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強化就業、創業意識。
因此將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入中職專業文化建設中,構建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專業文化,著力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職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校企文化融合下電子商務專業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1.體現職業特色,構建和諧美觀的物質文化環境
環境是影響師生情感、品格涵養以及熏染文化氣息的一個相當微妙而現實的因素。校企文化對接下,學校要主動吸納企業元素,積極打上企業烙印,注重宣傳先進企業文化,積極引入企業文化特色。
(1)校園環境特色化
在校園環境中,融入了電子商務專業特色文化,主要是將學校長廊、櫥窗、墻面改造為校企文化交融的宣傳窗口。在文化長廊中不僅有國內著名十大電商風云人物,著名電商家的經典言論和優秀企業工作理念,同時在文化長廊中還展示了電子商務概述、發展史以及一些行業規則,以此樹立并形成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
(2)班級布置企業化
學生所在的班級就相當于員工所在的企業一樣,因此在班級的外觀布置上妍積極引入企業元素,包括:星級員工的標準、技能培養階段目標、員工的績效評估。讓學生時時刻刻以一個優秀的員工來要求自己。
(3)實習環境企業化
實訓室環境是專業文化的一種外在表象,是職業學校德育環境建設的特色所在。積極創設企業化氛圍,每個實訓室都進行有關本專業技術發展歷史、行業企業精神、業內成功人士、校內實訓制度、安全文明生產要求的專業環境布置,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墻報、板報和櫥窗定期展示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狀況、公布電子商務就業信息。
2.融入企業精神,建設嚴謹開放的專業精神文化
由于中職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對社會、人生形成了粗淺的認識和看法。他們中不少人兩三年后即將踏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的職業人。因此對校園外的大社會,對于自己的未來、人生既充滿憧憬,又懷有一種不自信;對外面的世界形成了很多朦朧、模糊的想法,同時也伴隨許多錯誤的認識。為此我們可以邀請企業負責人或優秀的員工來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平等地對待,尋找共同的話語,擁有真誠的態度,循序漸進地對學生提出道德要求等。還可以通過開設多種形式的講壇,創設教育情境,從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如(1)聽企業負責人“傳道”講壇;(2)聽優秀企業員工“授業”講壇;(3)聽優秀畢業生“解惑”講壇。
3.對接企業管理,打造人本有序的專業制度文化
專業制度文化是專業文化的內在核心,是維系專業建設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套獨特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規范。在專業文化的建設中可以主動學習企業經驗,借鑒企業模式,提高管理實效。在諸多管理經驗中最值得借鑒有以下兩方面:
(1)引入企業8S管理
“8S”管理是不少企業目前對于車間采用的一種新管理方式,具體為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學習。將“8S”引進到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訓室中來,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熟悉、適應企業的管理方式,更有助于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換,從而更好的融入企業。
(2)模擬企業“公司制”管理
校企文化融合下,對班級管理的模式進行了新的嘗試。提出了“上學即上班,上課即上崗”,“學生即員工,學習當工作,作業當業務”的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中聘請了“暨陽運輸有限公司”作為我校的專業建設顧問,結合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舉辦E-STYLE有限責任公司,在人員配備、組織管理等方面都借鑒企業管理模式。從班干部名稱的設置到班級獎懲量化細則都是以公司管理的制度作為參考,實行“每月模擬工資績效考核”。通過創造和模擬企業情境,實施班級企業化管理,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縮短了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的過程。
4.創新校企活動,突出職業本位的行為文化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活動體驗是培養學生行為文化的重要入口,可以從校企文化的對接口入手,以學生的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校內外系列活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參與、自我體驗、積極探索為特點,以活動促發展,寓德育于活動之中。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具體表現在:
(1)校內活動
第一,借助平臺,滲透教育。借助于主題班會開展誠信、團結、合作、創新等主題教育,號召學生自覺加強誠信、團結以及創新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借助于江陰市文明風采大賽組織學生參加“我與企業零距離”征文比賽、學生職業生涯策劃規劃等活動。
第二,結合專業,提升技能。通過組織技能比武、技能展示在學生中營造苦練技能的氛圍,倡導“學好技能光榮,練好技能成才”觀念。結合學校專業特點,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利用自己所學知識,開展創業、創新、創優活動。讓學生既感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又能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2)校外實踐
第一,了解社會,熟悉江陰。帶領學生調查江陰知名企業,更好地了解企業成功人士的事跡和經驗,領悟江神,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價值觀,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二,走進企業,體驗職業。帶領老師參加江陰電子商務協會組織的電商大會,組織學生進入“淘江陰”、“櫻桃陣”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電商企業,了解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了解電商工作崗位的操作流程;利用企業實踐日和節假日,寒暑假時間,進行崗位實習,切身感受到專業知識、技能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充分體驗到企業的競爭壓力與崗位責任,提高職業認識,找準自身定位。
參考文獻:
[1]李建榮,錢松,王斌,陳景忠.基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1).
[2]陸迎真.校企合作開展校園專業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2).
[3]郭延琴.校企合作背景下企業文化植入探索--以文秘專業教學為例[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1(3).
篇5
關鍵詞: 重大融資;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企業績效
中圖分類號:F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5)01-0068-06
一、引言
關于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及其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問題,現有的研究普遍集中在討論經營活動本身,較少涉及長期投融資活動尤其是重大融資行為①的影響,并且大多發現,當未發生重大融資行為時,即正常經營狀況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具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sup>[1]</sup>。然而,如果企業確實發生過重大融資行為,那么這一行為將對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產生何種影響呢?有鑒于此,本文從2004~2012年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中選取樣本,著重檢驗重大融資行為下中國企業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正常經營狀況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
在企業未發生重大融資行為時,即正常經營狀況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一般是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標)越短,用于經營性活動的現金流轉速度就越快,就能越快地購入原材料進行生產并銷售,資金也能越快回籠以償還債務和進行下一輪的生產銷售,從而減少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績效。
許多研究對上述理論進行了實證檢驗。Hyun Han Shin和Luc Soenen(1998)<sup>[2]</sup>以凈營業周期(NTC)作為衡量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指標,發現企業凈營業周期與盈利能力以及股票回報率顯著負相關。Lazaridis和Tryfonidis(2006)<sup>[3]</sup>以現金周期作為衡量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指標,表明企業盈利能力和營運資金周轉期顯著負相關。汪平、閆甜(2007)<sup>[4]</sup>基于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1995~2004年10年的數據,發現我國制造類上市公司現金周轉期與經營績效顯著負相關。王秀華、王竹泉(2012)<sup>[5]</sup>從資源冗余視角對營運資金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得出經濟繁榮時期經營狀況較差的企業和經濟危機時期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的營運現金周轉期與企業績效負相關等結論。孔寧寧、張新民等(2009)<sup>[6]</sup>選取現金周期作為評價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指標,發現企業盈利能力與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效率顯著負相關。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1:正常經營狀況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正相關。
(二)重大融資行為與企業績效
上述對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的相關研究,通常囿于經營活動,較少考慮重大融資行為的作用及其影響。一般而言,重大融資行為作為企業重大戰略決策,必然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從而對企業績效產生顯著影響。郭澤光、郭冰(2002)<sup>[7]</sup>認為股本擴張雖然可為企業增長提供資金保證,但股本資金的增加并不一定會提高企業增長率,企業負債率與利潤率也是呈負相關關系;汪輝(2003)<sup>[8]</sup> 選取滬深兩市1998~2000年的數據分析發現債務融資從總體上來說有加強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場價值的作用,但是對于少數資產負債率較高的企業來說這一作用并不顯著;徐壽福、龔仰樹(2011)<sup>[9]</sup>選取了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三個指標作為度量企業績效的指標,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前的長期業績呈上升趨勢,在定向增發實施當年達到峰值,隨后在增發后出現下滑趨勢,特別是定向增發后一年內的下降幅度在統計上顯著為負。
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總第193期)曹玉珊:重大融資、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2:重大融資行為與企業績效負相關。
(三)重大融資行為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
綜上分析可知,重大融資行為可能會影響到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性:一方面,重大融資行為對企業績效產生的“重大”影響很可能會超過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另一方面,重大融資行為也可能因為其“重大”作用而促使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對企業績效的作用下降。比如,企業在通過重大融資籌集到巨額資金之后,可能會降低對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的關注度,導致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顯著下降。下降后的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可能減弱直至消失。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是,企業通過重大融資取得的資金往往大大超過經營性長期資產投資的需要,其“多余資金”首先用于補充營運資金以至于不吝減少經營性營運資金以及留存資金,然后還可大量投放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等非經營資產,從而使得企業盈利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比如,曹玉珊(2012)<sup>[10]</sup>對定向增發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進行研究后發現,中國企業營運資金使用效率在定向增發后可能存在長期下降的趨勢并伴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總之,重大融資行為會促使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對企業績效產生作用的程度減弱。
綜合分析,可提出以下假設:
H3:重大融資行為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無顯著相關關系。
三、統計檢驗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
以2007年作為節點,將增發新股和大幅增加債務融資(資產負債率增加10%及以上②)作為劃分標準,得到3個樣本。其中:樣本1為2007年發生了重大融資行為的企業其后五年(2008~2012年)的數據樣本,樣本為2007年未發生重大融資行為的企業其后五年(2008~2012年)的數據樣本,樣本3為2007年發生了重大融資行為的企業其前三年(2004~2006年,在此期間未發生重大融資行為,如后文所述)的數據樣本。如此劃分樣本能夠從橫向和縱向更加全面地考察重大融資行為對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影響。
數據皆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查詢系統。樣本的剔除順序:(1)數據缺失的公司;(2)金融業公司;(3)資不抵債公司;(4)ST或*ST等存在異常情況的公司;(5)存在奇異值的公司;(6)對樣本1和樣本3,剔除2004~2006年也發生了重大融資行為的公司;(7)對樣本2,若某企業在2004~2012年間某年發生了重大融資行為,那么自該年起至2012年的數據將被剔除,而2004年至該年的數據將被保留,最終有用數據為2008年至該年。經過數據篩選,最終得出2007年發生了重大融資行為的上市公司共93家(其中增發新股25家,大幅債務融資68家),因而樣本1為465(93×5)個樣本數據;樣本3為279(93×3)個樣本數據;樣本2經過篩選之后共得到515個樣本數據。本文使用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
(二)變量與模型
為了檢驗重大融資、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借鑒曹玉珊(2013)<sup>[1]</sup> 等人的研究,建立如下模型。
ROA=β0+β1DWC+β2LEV+β3LNSIZE+
β4GROWTH+Year+ε (1)
ROA=β0+β1DWC+β2LNNSEO+β3CRLEV+
β4LEV+β5LNSIZE+β6GROWTH+Year+ε (2)
其中模型(1)用于檢驗假設H1,模型(2)用于檢驗假設H2和H3。主要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三)統計結果及其分析
1.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統計分別見表2、表3和表4。從上述描述性統計可以看出:
(1)總資產凈利率(ROA)方面,總體水平偏低,同一企業在重大融資行為發生前后的ROA有所變化,呈現下降的趨勢,均值由融資前的4.32%(表4)下降到融資后的3.31%(表2),可以初步判斷重大融資行為可能導致企業績效下降,符合假設H2的預期。虛擬變量,區分年度 注:根據前述關于“重大融資”的定義以及樣本選擇的標準,輸入研究模型(2)中該變量的樣本值均為大于或等于10%的數值。換言之,該變量值小于10%的樣本被排除在外。
(2)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DWC)方面,總體來說我國上市公司DWC過長,部分印證了王竹泉等(2010) 的發現,即我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水平波動較大,管理風險高<sup>[13]</sup>。另外,在企業發生重大融資行為之后DWC均值由之前的約193天(表4)增加到223天(表2),而未發生重大融資行為的企業DWC均值也較小,為約76天(表3),可見重大融資行為可能導致DWC延長,管理效率下降,初步驗證了H3。
2.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表5~7顯示的分別是各樣本經過Pearson相關性檢驗得出的各變量之間呈現的相關關系:(1)因變量ROA與自變量DWC之間只在樣本3中(表7)存在顯著負相關的關系,與假設H1部分吻合,而與假設H3相符。(2)重大融資行為的替代變量LNNSEO和CRLEV均與ROA之間呈負相關關系,但相關關系并不顯著(表5),說明重大融資行為本身可能對企業績效有負向影響,與H2的預計不相矛盾。(3)樣本1中(表5)LNNSEO與DWC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與上述描述性統計的結果相符,說明重大融資行為會使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增長,但CRLEV與DWC之間是不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另外,各自變量與各控制變量(年份變量除外)之間亦有一些顯著的相關性,表明企業財務指標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但是否會導致共線性問題,仍有待后文的回歸檢驗。
表5 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樣本1(發生重大融資行為的樣本)
3.重大融資、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與企業績效的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8,三個樣本調整后的R2均在15%左右或以上,表明研究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強,且模型均以1%的顯著性水平通過了F檢驗。此外,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小于2,說明各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關于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1)觀察樣本2和樣本3的回歸結果DWC均與ROA之間呈現顯著負相關關系(樣本2的相關性稍弱,為10%水平),說明正常經營狀況下,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越長、企業績效越差,H1成立,印證了曹玉珊(2013)<sup>[1]</sup> 等同類研究的結論。(2)觀察樣本1的回歸結果,LNNSEO和CRLEV與ROA之間的負相關性分別在1%和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可見重大融資行為本身與企業績效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增發新股或大幅度增加債務融資均會導致企業績效下降, H2成立。這一結論與已有學者的研究結果也是相符的,如Loughran、Ritter(1995)<sup>[12]</sup>對1970~1990年期間美國公司增發后的長期平均收益率進行了研究發現,增發后平均每年收益率遠低于同期沒有增發公司的收益率。
(3)樣本1的回歸結果說明重大融資行為發生后,ROA與DWC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H3成立。而樣本2與樣本3的檢驗結果均顯示出二者之間顯著的負相關性,進一步驗證了H3的合理性。并且說明假設H1和假設H3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重大融資行為本身會分別對企業績效和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產生影響,使得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力大大減弱。
(4)各控制變量如LNSIZE和GROWTH與因變量ROA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性(樣本3的LNSIZE除外),且為正相關關系,說明規模大、成長性良好都有利于提升企業績效,這一點亦與事實相符。
四、進一步檢驗
增發新股和大幅增加債務融資,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這一替代性從表5中二者之間顯著的負相關性可以看出),因而對于假設H3的檢驗,還可將增發新股和大幅增加債務融資作為啞變量,采用變量交乘的方法重新對以上假設進行檢驗。這一檢驗或可增強研究結論的穩健性。現建立研究模型如下:
ROA=β0+β1DWC+β2NSEO+β3CRLEV+
β4DWC×NSEO+β5DWC×CRLEV+
β6LNSIZE+β7LEV+β8GROWTH+Year+ε
本模型變量與前述模型變量的不同之處在于:重大融資行為采用虛擬變量,其中增發新股用NSEO表示,即當企業存在增發新股行為時為1,否則為0;大幅債務融資用CRLEV表示,即當該年資產負債率變動率大于或等于10%時為1,否則為0。另外,樣本須選取全樣本(即2008~2012年),僅剔除金融行業、缺失值及異常值即可(共計7039個樣本)。
此時,重大融資、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與企業績效的回歸結果見表9。
表9顯示:增發新股交乘項(DWC×NSEO)和大幅增加債務融資交乘項(DWC×CRLEV)的系數均為正,且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在重大融資行為影響下與企業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一結果說明,重大融資行為會對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性產生“覆蓋”或“減弱”的作用,進一步證實了假設H3。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綜合上述研究假設的檢驗結果及其解釋,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結論:
1.正常經營狀況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顯著正相關。
無論是2007年未發生重大融資行為的數據樣本還是發生了重大融資行為企業融資前的數據樣本,均顯示出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與企業績效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在正常經營狀況下,企業的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正相關。這一結論與大多數同類的研究結論一致。
2.重大融資行為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
兩種方法的回歸結果表明,重大融資行為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而重大融資行為本身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這是因為,企業增發新股或舉借大量債務之后,往往較少進行必要的長期投資,而是在滿足營運資金需要后投入非經營資產。這樣導致的后果是:首先,營運資金過于充裕一般會使企業無心管理日常經營,以至于減損企業的盈利能力;其次,剩余資金流入非經營資產使得企業盈利的不確定性增強;最后,經營性長期資產投資的減少也降低了企業長期盈利能力。另外,重大融資行為也會促使經營性營運資金周轉期延長。可見,重大融資行為對企業績效和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均會產生較大影響,印證了三大財務活動是緊密相聯的,且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程度較大,會覆蓋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或者降低經營性營運資金的管理效率,從而使得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性減弱甚至消失。
(二)政策建議
1.企業應適度進行重大融資并合理利用資金。重大融資行為可能會對企業績效產生負向影響。其原因主要是籌資使用不當以及忽視對經營性營運資金的有效管理。因此,企業要提升企業績效,就應該要適度籌資。盲目進行籌資卻不將其用于提升績效的長期投資,對企業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2.企業進行重大融資的同時仍應重視經營性營運資金的管理。
企業績效提升的動力來源于經營性營運資金的運作,重大融資行為不僅本身會反向影響企業績效,同時也會通過反向影響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來進一步反作用于企業績效。因此,為了能夠繼續發揮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對企業績效的正面影響,在進行重大融資時企業仍應注重經營性營運資金的管理,以期不損害企業盈利。
注釋:
①重大融資行為是融資額相對較大、發生頻率相對較低的長期融資活動,大多伴隨著重大的長期投資活動。本文選擇增發新股或大幅債務融資(資產負債率增加10%及以上)作為重大融資行為的替代變量。
② 經過反復測試,這個標準對于取樣的數量而言比較適中。
參考文獻:
[1]曹玉珊.經營性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當代財經,2013,(8):109-120.
[2]Hyun Han Shin, Luc Soenen. 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1998,(4):37-45.
[3]Lazaridis I, D Tryfonidis.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2006,(19):9-35.
[4]汪平,閆甜. 營運資金、營運資金政策與企業價值研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報告數據的分析[J]. 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3):27-36.
[5]王秀華,王竹泉. 營運資金與企業價值的情境研究――一項基于資源冗余視角的經驗性證據[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6):78-85.
[6]孔寧寧,張新民.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J].南開經濟管理評論,2009,(6):121-126.
[7]郭澤光,郭冰. 企業增長財務問題探討――股票發行、企業負債與企業增長的關聯分析[J]. 會計研究,2002,(7):11-15.
[8]汪輝.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公司治理與市場價值[J]. 經濟研究,2003,(8):28-35.
[9]徐壽福,龔仰樹. 定向增發與上市公司長期業績下滑[J]. 投資研究,2011,(10):98-111.
[10]曹玉珊. 定向增發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研究[J]. 經濟管理,2012,(8):129-137.
[11]王竹泉等. 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調查:2009[J]. 會計研究,2010,(9):30-42.
[12]T. Loughran, J.R.Ritter. The new issues puzzle[J].Journa1of Finance,1995,(6):25-49.
Significant Financing, Efficiency of Oper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CAO Yushan
(Account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 Accountancy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篇6
關鍵詞:汽車企業 三方融資 風險 預防
一、汽車行業進行三方融資的意義
自從2012年世界經濟受到各類因素經濟增長放緩之后,汽車行業不幸受到了波及,同時歐美日韓等汽車企業對我國市場的大舉進攻也促使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減速。為了使得企業在資金鏈上保持一種“進退有據”的地位,我國汽車企業、金融機構和汽車經銷商開始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廣泛意義上的合作,這樣不僅能夠讓銀行拓展業務獲得更多的投資利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得到提高,減少企業自身車輛庫存成本的占用,擴大銷售量、緩解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資金鏈的壓力。這種互助互利的模式正是三方融資的核心要素。
二、三方融資業務的核心操作模式研究
一般情況下,進行三方融資業務的主要流程是這樣進行的:汽車行業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把有意向進行合作的銀行(即協辦行)和自己的下屬經銷商進行牽橋搭線,以企業作為中間商,進行三方協議的簽訂活動。協議中汽車生產商為銀行承兌匯票的收款人,協辦銀行為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行,汽車經銷商為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申請人。協議簽訂后,經銷商向生產企業購買車輛時,可向協辦行申請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用以向生產商支付購車款,銀行按照授信政策和業務操作規程,結合生產企業的商務政策及經銷商的實際銷售情況,在授信額度內出具相應的承兌匯票,生產企業收到承辦銀行開出的承兌匯票之后,按銷售合同及汽車買賣訂單規定的商品車輛發給經銷商,為確保授信資金的安全把對應融資金額的商品車合格證交付給出票銀行或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監管機構進行監管,與此同時,企業要存入一定比例保證金到出票銀行,在實現車輛的終端被銷售后,銀行會收到承兌匯票和保證金之間的差額款項,而作為抵押的車輛合格證書也會被交付給經銷商。經過以上一系列復雜的交易之后,三方債權關系會被完全拉平。
三、可能存在的風險
由于在這種三方的融資合同構成當中,汽車企業進行擔保的擔保物實際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信譽,而經銷商只是支付了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并不是全額資金,全額資金要等到汽車正式被銷售出去之后才可以支付,融資車輛一般由經銷商保管,因此我們可以預料到這樣的一種情況:當融資車輛的合格證書抵押在銀行,但是沒有銷售出去的時候,如果汽車在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地震、火災、人為損毀)下導致車輛無法銷售,或者因為市場行情(車型滯銷)導致車輛無法銷售,那么對于銷售商來說償還欠款就成了一種不可能的事實。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下,生產商和銀行就要承擔經銷商按期兌付票據和贖回車輛的風險,先行進行匯票兌付,然后再向經銷商索賠。但是經銷商一般規模較小,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對欠款償還有心無力,最終只能向汽車生產企業進行求助,而礙于協議的約束機制,銀行有權要求生產企業對經銷商仍未銷售的庫存車輛進行回購,雖然汽車生產企業自身和汽車經銷商之間的財務結算基本上已經完成,但實際汽車企業對終端銷售負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因為三方融資協議明確規定了企業調劑銷售的責任,換句話說,在汽車未真正實現終端銷售前,相關車輛所有權的風險和報酬并未完全轉移給經銷商,此時進行銷售確認存在一定風險。
四、解決方案
有數據顯示,生產工藝正常的車輛,商品車輛返修率和損毀率加在一起應該不超過萬分之二,但汽車在流通環節會出現滯銷的情況,因此汽車企業按照上文的方式先確認收入,出現問題再調劑,在這里,筆者從專業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
首先,協議三方應緊密合作、相互合作、共同發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生產商、銀行、經銷商有各自的有事和利益取向,同時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發揮生產商的技術、工藝和服務優勢,銀行對資金的掌控和管理優勢,經銷商及時對市場銷售前沿各項指標的掌控,三方相互扶持形成穩固安全的運行模式,為自身也為協議方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因此生產商和協議銀行在選擇準入經銷商時,就要綜合考評經銷商的規模、銷售網絡的成熟程度、管理水平、財務狀況等,選擇綜合狀況佳的經銷商進行合作,這樣可以保證銀行及時收回貸款并降低生產商的回購風險。
其次,汽車企業不能盲目相信所謂的經驗,而應按照歷史數據制定機動計劃。根據傳統會計理論,對歷史銷售報表的總結和對汽車終端銷售市場、庫存結構、價格定位和消費者的喜好等因素的掌控,對下一年的前景制定一個合理的估計數據并在企業的資產表中進行顯示,同時企業經營者還要考慮到利益流出的不確定性,汽車企業要根據自身固有的經營周期的不同采取不相同的會計處理方式。
如果汽車企業生產的該類型車輛市場前景好、庫存無積壓,是處于成長期,則可以采取確認收入、半年檢查的思路。如果 對于該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已經飽和出現銷售萎縮的征兆甚至庫存積壓、產品過時滯銷的現象,那么汽車企業在實施三方融資業務的時,應根據近期的銷售狀況進行評估,對未來的走勢進行一個預計。在確定未來發展趨勢之后,企業可以提取要一部分的準備金以防出現數量較大的因三方協議引發的汽車回購。在汽車企業賬務處理中,生產商收到銀行開具的承兌匯票,安排車輛發運確認收入并計提車輛回購準備金。當發生回購現象時,公司支付相應款項給銀行并沖減回購準備金。這樣即符合財務謹慎性原則 ,又能降低生產商對于授信所擔保車輛銷售確認的風險,
五、結束語
三方融資對于汽車企業來說是一間互相得利的事情,只有在開拓市場并盡可能確保融資安全的前提下,使各方利益最大,共同實現騰飛。
篇7
6月21日,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四川長虹佳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融科盛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戰略合作簽字儀式,三方將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融資平臺,為長虹佳華的廣大中小IT經銷商合作伙伴提供專項短期融資和及時的結算服務。
根據協議,華夏銀行專門打造了一個名為“成長快線”的融資新平臺,專門服務于長虹佳華的下游經銷商。長虹佳華的經銷商在銷售訂單下達后,可在長虹佳華的電子商務平臺中選擇“成長快線”支付模式,通過融科盛達的平臺與華夏銀行對接,獲得專項短期融資,款項將作為經銷商的購貨款直接匯入長虹佳華的賬戶。這種模式實現了經銷商、長虹佳華與華夏銀行之間的三贏格局。
近三年是長虹佳華高速成長的三年。2011年,長虹佳華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30億元,增長57%。而此前的2010年和2009年,其銷售收入的年增長率也分別達到52%和46%。
“今年第一季度,我們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距離我們全年增長30%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需要我們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幫助我們的下游合作伙伴開拓新的融資渠道,讓他們有更多的資金在業務上進行周轉,對我們的經銷商合作伙伴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支持手段。”長虹佳華總裁祝劍秋表示,“做幫助成長、支持成功的好伙伴”一直是長虹佳華的經營理念,長虹佳華期望能通過攜手華夏銀行來共建一個面向IT行業中小經銷商的融資平臺,為他們的快速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這也是 “好伙伴”理念的一次具體落實。長虹佳華還將以合作協議的簽署為契機,依托自身強大的營銷、業務、人才和資金優勢,力爭為更多的中小經銷商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多角度、全方位和優質高效的專業化服務。
將主要目標定位于中小企業客戶的華夏銀行,一直試圖實現與眾多中小企業的對接。華夏銀行北京分行行長樊燕明介紹說,華夏銀行不僅專門推出小企業金融服務品牌“龍舟計劃”,還根據小企業成長周期,規劃了“創業通舟、展業神舟、卓業龍舟”三大產品系列,整合創新了融資、結算、理財等35個產品和服務方案。
篇8
一、現行股利分配方式
股利分配是指企業向股東分派股利,是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部分,其分配方式有股票股利、現金股利、財產支付方式和負債支付方式。現金股利是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現金股利分配一直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不僅關系到企業、投資者的利益,而且對企業的債權人及相關利益者也有很大的影響,它涉及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二、影響我國汽車經銷商現金股利政策的因素
第一,公司成長能力。
公司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速度,其中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公司成長能力隨著市場環境、公司年限、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市場占有率等的變化而變化,它反映了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一般來說,剛創建的汽車經銷商由于規模偏小、品牌的宣傳力度不足、整體的銷售及售后服務水平欠佳,所以公司總資產增長率不高,凈資產增長率不大,從而體現其公司成長能力薄弱,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偏少。隨著汽車經銷商產品線的擴大,品牌宣傳力度的加強,公司發展便會迅速,從而進入成長階段。而成長期的經銷商更需要資金去擴大投資、改良各方面的服務,所以公司更傾向于不發放股利。當經銷商在各種車系的營銷方面都做得很到位時,其采購成本就會不斷降低,規模效應也得到充分體現,此時進入了成熟期,那么這時汽車經銷商便有可能發放較多的現金股利。隨著競爭對手新品種的出現、汽車數量、質量的不斷提高,進入成熟期的經銷商就會慢慢失去優勢,從而進入衰退期,這時,企業一般不發放現金股利。所以,經銷商的成長水平對現金股利的分配有一定的影響。
第二,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一般可以用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來衡量,當汽車經銷商能夠從各個方面有效提高顧客價值,創造出比競爭對手更具創新、更具特色、更高信譽、更難以超越的銷售能力時,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會不斷提高,那么盈利能力就會不斷加強,利潤也隨之提高,結果是汽車經銷商更有可能發放較多的現金股利。
第三,償債能力。
一般來說公司的償債能力越強,公司的股利分配就會越大。衡量償債能力最常用的指標是資產負債率,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其償債能力越強,而資產負債率越高的話,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越大,特別是當庫存車輛越多,舊車輛得不到清理,導致資金短缺,汽車經銷商再融資采購新車輛的話,就會積累越來越多的負債,從而會出現財務狀況惡化及資本結構的不合理。此時公司分配股利的可能性會很小。反之,就會加大現金股利的發放。
三、規范我國汽車經銷商現金股利政策的建議
第一,汽車經銷商應加大其自身的管理系統能力。
汽車經銷商銷售服務核心流程的提升和完善無疑影響到汽車制造商及其自身的整體銷量,所以經銷商只有不斷的完善其組織框架、科學的流程設計及人員分工,完善培訓體質,才能為整個營銷網絡的打好鋪墊,從而為規范現金股利政策做好基礎準備。
第二,汽車經銷商應不斷提高其營利水平及經營管理水平。
汽車經銷商應當采購優質產品、改善促銷手段、研究定價方法、加強銷售顧問的服務水平、挖掘新顧客、維系老顧客、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從而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為穩定現金股利分配提供可靠地保證的保證。
第三,汽車經銷商應采用合理的資本結構。
只有采用合理的資本結構,才可以使汽車經銷商在獲得財務杠桿收益的同時,有效地降低其財務風險和資本成本。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還不成熟,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上市公司融資渠道不多,汽車經銷商從資本市場上獲取資金得能力相當有限。所以經銷商為了正常運轉公司,更傾向于保留資金而不是發放現金股利,這嚴重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所以,加大力度發展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使各種融資渠道的資本成本率保持平衡,能使汽車經銷商避免增加留存收益滿足其資金需求,從而保證穩定的股利分配。
第四,完善現金股利政策有關方面信息的披露。
篇9
一、廠商銀業務的內涵
目前開展的廠商銀業務包括:保兌倉、銀企商(企)、先票后貨、動產融資差額回購、集群式供應鏈融資業務等,因提供這些業務的商業銀行不同,具體名稱不同。為便于分析,現用甲方、乙方、丙方分別代表鋼鐵企業、經銷商和商業銀行,現將銀行1—5(分別為5家真實的、不同的商業銀行)對三方合作(個別涉及到監管方或監管倉庫)業務的定義或解釋列舉如下:
銀行1:廠商銀三方合作。甲乙雙方同意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雙方買賣合同的付款方式,并由丙方作為匯票的承兌銀行。丙方有權自主決定是否給予乙方授信,以及授信的有效期限、數額和條件。
銀行2:集群式供應鏈融資業務三方合作。由乙方按照與甲方簽訂的每一份具體銷售合同規定,在所有銷售合同的有效期間內,向丙方申請承兌以甲方為收款人的銀行承兌匯票,作為在銷售合同有效期間內的訂貨預付款和結算貨款。丙方有權按照自身的業務規則和條件決定是否給予乙方承兌的授信、授信的有效期限、數額和授信的條件。
銀行3:保兌倉業務。乙方根據與甲方簽訂的《購銷合同》,向丙方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申請開立銀行承兌匯票,專項用于向甲方支付貨款。甲方憑丙方出具的提貨通知單向乙方發貨。乙方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前規定天數內未足額備付時,如果甲方根據丙方出具的提貨單所發出的貨物貨款總值少于依據本協議甲方收到的、乙方開出的、丙方承兌的、以甲方為收款人的銀行承兌匯票總金額,則甲方對該差額部分返還給丙方。銀行3:銀企商(企)合作。乙方以甲、乙雙方簽訂的《產品銷售合同》項下的貨物為質押,向丙方申請一定額度、一定期限的貨權質押授信額度。乙方根據購買鋼材的月度計劃量,在其授信額度內向丙方申請開具計劃所需的銀行承兌匯票,并向丙方交足該批銀行承兌匯票總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銀行承兌匯票的收款人指定為甲方。
銀行4:先票后貨標準模式。丙方愿意為甲乙之間的付款訂貨和貨款結算提供授信融資支持。甲乙雙方同意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雙方貿易合同的付款方式,并由丙方作為匯票的承兌銀行,甲方作為匯票的收款人。
銀行5:動產融資差額回購。乙方履行購銷協議存在資金缺口,由丙方在融資授信額度內向乙方提供融資,甲方根據本協議約定按丙方指令進行發貨,融資到期時對所收到的貨款與發貨金額之間的差額向丙方予以退款。可見,這些業務雖名稱不同,但實質差別不大,主要是指在鋼鐵企業與經銷商的業務中,為加強鋼鐵企業、經銷商、商業銀行三方之間的互利合作,確保鋼鐵企業和經銷商銷售合同的履行和鋼鐵企業及時預收貨款,由商業銀行為鋼鐵企業和經銷商之間的付款訂貨和貨款結算提供服務,經銷商以銀行承兌匯票為結算支付工具,銀行控制貨權,鋼鐵企業對承兌匯票保證金以外敞口金額部分,或鋼鐵企業未按照協議規定履行發貨義務的,或經銷商違約時,以退款承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協助銀行對貨物進行銷售調劑等作為擔保措施,買方繳納保證金,憑銀行提貨通知書提貨的融資結算模式。在本文中統稱為廠商銀業務。
二、廠商銀在鋼鐵企業應用的必要性
1.廠商銀是鋼鐵產品貿易特點所決定的
在鋼鐵產品貿易中,經銷商通常需要向鋼鐵企業預付貨款,然后提貨,需墊付大量款項,需要大量流動資金。通過廠商銀解決經銷商資金不足問題,是經銷商所希望的,這同時為擴大鋼鐵企業銷售量創造了條件。另外,鋼鐵產品具有易變現、價格穩、不易變質、便于保全等特點,適于開展此業務。
2.廠商銀是鋼鐵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需要
當前,鋼鐵業競爭激烈,市場波動頻繁,營銷難度加大。穩定營銷渠道,擴大銷售量,提高效益,是營銷工作乃至企業發展所必需妥善解決的問題。開展廠商銀業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因為該業務能夠為客戶提供融資來專門用于購買鋼鐵企業產品,這樣既可解決客戶資金短缺的問題,又可擴大鋼鐵企業的產品銷售量。
3.廠商銀是建立營銷價值鏈的需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鋼鐵生產技術的進步、市場競爭的加劇,鋼鐵企業應建立“大服務”體系,其中包括與客戶建立共創、共贏的價值鏈,鞏固與客戶的關系,抵御市場風險。開展廠商銀、保兌倉業務是服務客戶的有效途徑,是打造營銷價值鏈的有力措施。
三、廠商銀的操作
開展廠商銀業務,應規范操作,嚴格管理。通過全流程管理,控制風險,實現與客戶的共創共贏,為鋼鐵企業創造效益。具體應做好以下工作。
1.協議洽談簽訂階段
對客戶選擇、合作協議洽談、起草、修訂、簽訂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是對退款承諾、承擔的連帶還款責任、協助銀行對貨物進行銷售調劑及如何提貨等條款進行認真審核,應爭取采用對鋼鐵企業較為有利的條款。
2.業務執行階段
采取專人負責、做好記錄、合同標注、按銀行通知交付、明確保險、及時退還資金余額等措施。(1)專人負責。對于廠商銀協議要認真研讀,把握履約要點,指定專人負責其具體履行。(2)做好記錄。對于屬于廠商銀來款的,進行專門的登記,并定期與客戶和銀行核對。(3)合同標注。對于使用廠商銀來款簽訂供貨合同的,應在供貨合同中注明。(4)按銀行通知交付。要嚴格按照協議的約定要求排產、發貨。(5)明確保險。對于廠商銀協議中約定在運輸鋼材時要辦理貨物運輸保險的,應在辦理委托運輸時落實。3.歸檔與保管業務告一段落后實行歸檔與保管。每一協議執行完畢,應將廠商銀資料裝訂成冊,按購銷合同歸檔的要求進行歸檔。四、廠商銀實施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1.實施的效果對某鋼鐵企業開展廠商銀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2009年,該企業共與15家經銷商通過多家商業銀行開展了廠商銀業務,取得了以下效果:(1)鞏固了與客戶共創、共贏的價值鏈合作關系。(2)穩定、拓展了銷售渠道,有效地促進了業務發展。僅通過此項業務,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為企業創造了效益。(3)有效地控制了風險。
2.問題和不足
經調查了解,在鋼鐵企業以往開展的廠商銀業務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1)缺少規范的管理和控制。在經銷商與鋼鐵企業的貿易額中,銀行承兌匯票約占40%~50%,但因為通過廠商銀、保兌倉業務和通過其他銀行受信業務所獲得的銀行承兌匯票沒有任何區別,再加上沒有詳細準確的記錄,使得對通過廠商銀開展的業務難以準確掌握。(2)對開展廠商銀業務的客戶缺少評價,造成開展此項業務的客戶未必是鋼鐵企業所需要的。(3)存在一些風險。根據某些廠商銀版本條款,經銷商的不作為或經營風險對生產商形成一定的威脅。盡管鋼鐵企業有權向經銷商追索有關費用,但經銷商如出現資不抵債或破產,將使鋼鐵企業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同時,也可能出現利用銀行承兌匯票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
五、結論與建議
1.廠商銀風險可控
廠商銀作為一種融資手段和結算工具,對鋼鐵企業、經銷商和商業銀行都是有利的。盡管對鋼鐵企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風險,但風險清晰明確。個別版本的廠商銀條款中約定了鋼鐵企業對經銷商的違約承擔連帶責任,但通常同時約定了鋼鐵企業對經銷商具有追索權。只要經銷商具有償債能力,對鋼鐵企業來講就是安全的。總的來講,在研究和接觸到的廠商銀條款中,均體現了“親兄弟,明算賬”的原則。因此,只要規范管理,就可以控制風險,創造效益。那種對廠商銀風險擴大化的觀點是不可取的。
2.經銷商的選擇十分重要
應將簽訂廠商銀的經銷商界定為訂貨量大而穩定的經銷商,或者具有發展潛力的經銷商,并在具體條款中堅持盡量不對外提供擔保,特別是不對經銷商的違約提供擔保。
篇10
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模式是指賣方(供應商)將賒銷貿易項下的未到期的應收賬款質押或轉讓給銀行,由銀行向賣方(供應商)提供融資的業務模式。在基于供應鏈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供應商、核心企業和銀行都參與到融資過程中,核心企業在整個業務運作中承擔反擔保的角色,一旦融資企業出現違約情況,核心企業有義務對銀行的損失進行補償。
應收賬款融資根據應收賬款質押與轉讓方式的不同又分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和保理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與保理的區別在于,應收質押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是處于供應鏈上游供應商的銷售收入,第二還款來源是供應鏈核心企業給付的應收賬款;而保理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是供應鏈核心企業直接給付給銀行的應收賬款,第二還款來源是供應鏈上游供應商的銷售收入。目前,保理業務在國內的應用最為廣泛,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保理業務的運作模式。
保理又稱保付,指賣方將賒銷項下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保理商)而提前回籠資金,銀行受讓應收賬款向賣方同時提供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催收以及壞賬擔保等綜合。在保理業務中,銀行重點關注核心企業的還款能力、交易風險及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狀況,避免了僅僅針對自身實力有限的上游供應商的信用評估和擔保條件,借助核心企業較強的實力和良好的信用,有效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
保理模式如圖所示:
保理業務模式流程圖
二、保兌倉融資模式
保兌倉業務是基于供應鏈上下游和商品提貨權而發放融資的一種業務模式,主要用于滿足供應鏈下游經銷商在預付賬款方面的融資需求。保兌倉業務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產品媒介和融資工具,通過供應商、供應鏈經銷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銀行簽訂的四方合作協議,解決經銷商的資金短缺,同時促成核心企業的批量銷售,銀行和倉庫也因此獲得了收益,最終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
保兌倉業務在供應商承諾回購的前提下,銀行以控制經銷商向供應商購買的商品提貨權為條件,向經銷商提供融資;經銷商實現銷售以后,以銷售回款償還融資,同時銀行依據相應金額逐筆向經銷商釋放貨權。在此過程中,銀行還會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對貨物進行全程監管,以規避信貸風險。
保兌倉業務通過定向融資保證了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物流和資金流的穩定。物流方面,供應商收到銀行的資金,根據銀行的指令將物流轉移至指定倉庫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倉儲監管;銀行收到銷售回款,第三方物流公司根據銀行的指令分批向經銷商放貨,直至合同項下貨物全部歸經銷商占有,物流流轉結束。資金流方面,銀行根據經銷商的融資需求放款至核心企業賬戶,供應商放貨,銀行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監管;隨著經銷商銷售進度的不斷推進,銀行根據經銷商的資金回籠情況,向第三方物流公司發出分批放貨指令,直至經銷商的銷售回款全部覆蓋銀行的信貸敞口,經銷商取得剩余的全部貨權,資金流流轉同步完成。
保兌倉模式如圖所示:
保兌倉業務模式流程圖
三、融通倉融資模式
在供應鏈融資中,針對供貨商的應收賬款占資可以選擇應收賬款融資模式,針對經銷商的預付賬款占資可以選擇保兌倉融資模式,而對于在存貨上占用了大量資金的核心企業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則可以選擇融通倉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和保兌倉融資模式都引入了核心企業作為風險變量,屬于標準的供應鏈融資模式,而融通倉可以獨立于核心企業進行操作,固融通倉還可被用作保兌倉的接駁性產品。
融通倉融資是企業以動產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融資的行為,主要用于滿足企業從“付出現金”到“收回現金”期間的資金需求。融通倉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服務。該業務模式與傳統信貸業務相比較,關鍵的區別在于融資的擔保方式。融通倉業務適用于那些由融資需求又不具備足夠的不動產、有價證券或保證人等擔保條件,但能夠以自身生產經營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存貨等動產進行質押擔保的企業。融通倉業務又分為動產質押和倉單質押兩種模式。
第一,動產質押模式。動產質押業務是銀行以借款人的自有存貨等動產作為質押物,向借款人提供融資的業務。在辦理融資時,借款人需將合法擁有的動產交付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倉儲公司進行監管,但動產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
借款人通過動產質押業務既可以獲得融資,又不影響動產的正常周轉。動產質押業務支持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進口信用證、國內信用證和保函等多種融資方式。對銀行而言,動產質押有利于培育潛在客戶,銀行作為供應鏈各節點上資金的提供者,通過與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合作,不僅可以規避信貸風險,而且可以進行延伸服務,以物流公司的客戶為核心,拓展其上下游客戶,使得核心企業、一系列的上下游企業和物流公司的資金流在銀行體系內實現封閉循環,不斷擴充銀行的客戶規模。在動產質押業務發展過程中,隨著客戶需求的逐步升級,形成了兩種主要的運作方式。
其一,動態動產質押業務,即核定庫存質押業務。在動態動產質押方式下,銀行給予借款人一定的授信額度,并根據動產的品種和借款人的資質設定動產質押率。在動產價格上漲或不斷有新的動產驗收入庫的情況下,質押率將低于設定值,借款人可自行向物流公司提出提貨或換貨的申請;反之,在動產價格下跌又沒有新的動產入庫的情形下,質押率將超出設定值,銀行將通知借款人必須于合理時間內存入足額保證金或增加質押動產,保持質押率不高于最初核定的質押率。
其二,靜態動產質押,即非核定看庫存質押業務。在靜態動產質押方式下,銀行也予借款人一定的授信額度,并核定動產質押率。但是借款人不得隨意提取或更換已設定質押擔保的動產,借款人追加保證金、歸還銀行貸款或增加其他擔保的情形除外。
動產質押模式如圖所示:
動產質押業務模式流程圖
第二,倉單質押模式。倉單質押業務是銀行憑借款人持有的以其自有的存貨等動產存放專業倉儲公司而得到的倉單進行質押,向借款人提供融資的業務。銀行根據貨值核定融資金額,同時由倉儲公司對質物進行監管。
倉單質押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為銀行拓展服務項目,開辟新的融資發放渠道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倉單質押一般分為標準倉單質押和非標準倉單兩種模式。
其一,標準倉單是由期貨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在完成入庫動產的驗收、確認合格后統一制定并簽發給貨主,經期貨交易所注冊生效的提貨權憑證。注冊后的標準倉單可用于交割、交易、轉讓、抵押、質押和注銷等。標準倉單質押是指銀行以借款人提交的標準倉單作質物,并按照倉單價值的一定比例向借款人發放融資的授信業務。
其二,非標準倉單是由經銀行評估認可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簽發的,說明受存動產情況的權利憑證,非標準倉單項下的動產多指在生產及流通領域具有較強變現能力的通用產品。非標準倉單質押是指銀行以借款人提交的非標準倉單作質物,并按照倉單價值的一定比例向借款人發放融資的授信業務。
倉單質押模式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