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人才培養范文
時間:2023-03-19 08:19: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藥人才培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R2-0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4721(2014)03(c)-0150-03
作者:葛飛,朱其林,周建軍,徐凱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中醫藥文化的發展必將吸引更多的優秀醫藥人才,但毫無疑問的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中醫藥人才的力量。
1中醫藥文化概念及其建設和傳承
何謂中醫藥文化?首次明確中醫藥文化的含義是在2005年8月召開的全國第八屆中醫藥文化研討會上: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中醫藥本質與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中醫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中醫文化僅指與中醫學科相關的知識“理論”技能和醫療實踐活動,廣義的中醫文化涵蓋了整個中醫學科體系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各種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動[1]。
國家十分重視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近年來國家中醫藥局陸續下發了《關于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等相關文件。我國在2008年10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2010年針灸率先申遺成功。由此可見,國家對中醫藥文化傳承是非常重視的,而中醫藥也正逐漸獲得世界的認可。
2中醫藥人才儲備和培養現狀
近年來,隨著黨和政府對中醫藥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對中醫藥事業投入的不斷增長,各級中醫院得到了長足發展,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中醫藥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在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中醫藥人員配備不合理,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續減小,部分中醫醫院領導班子、臨床科室和職能部門負責人中醫藥基礎薄弱,這已經成為阻礙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中醫藥畢業生的學歷越來越高,但優秀中醫藥人才卻是鳳毛麟角[2-6]。目前中醫藥人才培養教育存在不少問題,許多中醫藥院校教學內容西化,中醫藥基礎教育薄弱,導致培養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醫結合學生,中醫基礎不牢、西醫技能不精,有些中醫藥研究生到醫院工作后實踐動手能力極差,還不如一些本科生,卻又不肯虛心向學歷比他們低的上級醫師請教學習。中醫藥院校應當利用中醫藥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切實增強中醫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發展中醫藥的信念;要充分運用中醫藥文化的“仁術”思想,培養中醫藥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要借用中醫藥文化獨特的思維方式,幫助中醫藥學生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7]。
3如何以中醫藥文化吸引中醫藥人才
在當今中醫藥工作人員收入不高、又難以享受國家法定假日的形勢下,中醫藥人才的引進培養固然要靠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但更離不開中醫藥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響力。如何切實提高中醫藥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認可度,關鍵要靠中醫藥的療效和對中醫藥文化的宣傳。盡管長期以來國內外對中醫藥的質疑聲不斷,但更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中醫藥,“非典”期間廣東省中醫院用中醫藥抗擊“非典”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效,這是對排斥中醫者最有力的回擊。原衛生部在抗擊“非典”“禽流感”的國家診療方案中加入了中醫藥內容,充分體現了國家層面上對中醫藥的認可。要深入廣泛開展中醫藥知識和中醫藥理念宣傳,中醫院的所有職工及其親屬應充當中醫藥文化的第一宣傳員,而不是身在中醫院卻排斥中醫藥、抵毀中醫藥。中央、湖南等電視臺開辟的中醫養生專欄收視率居高不下,一些養生書籍暢銷不衰,在群眾中掀起一股社會養生熱潮,從側面體現出群眾對中醫藥保健的需求和追捧。“養生熱”之所以能夠在當今社會悄然興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醫藥長久以來在民間具有深度的群眾基礎,以及人民群眾對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強烈和對綠色保健治療的無限向往[8]。
作為東方文化瑰寶的中醫藥文化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近年來華學習中醫藥的國家和留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從最初的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華人分布較多的亞洲國家,到現在的歐美等西方國家,目前中醫藥的影響已經遍及世界各地。我國中醫藥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學生國別已擴展到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國家留學生基金委統計,目前在華留學生最多的10個學科中,中醫藥專業位居第2,僅次于漢語言專業,而在來華接受自然科學專業教育的留學生中,中醫藥專業留學生人數則穩居第1位[9]。中醫藥文化不僅蘊含著豐富的中醫藥文化知識,而且承載著深厚的東方傳統文化內涵,是外國留學生學習中醫藥知識的前提和橋梁,他們如果不理解和熱愛中醫藥文化,就不會來到中國,更不可能學好中醫藥知識。換言之,無論是中醫藥學生還是西醫學生,要想學好中醫藥,也應該理解和熱愛中醫藥文化,這是學好中醫藥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4如何以中醫藥人才培養推動中醫藥文化發展
篇2
【關鍵詞】傣醫藥;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R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2-191-2
傣醫藥是我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級政府部門和從事傣醫藥教學臨床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傣醫藥的發掘整理、繼承發揚和開發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要發展民族醫藥,人才是關鍵,可以通過加速人才培養、提高傣醫藥地位、加快傣醫藥科研實驗基地建設、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等系統措施,進一步發掘繼承,創新發展,才能有效增強傣醫傳統療法的醫療保健作用,擴大使用范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1]。
1地方中醫藥院校培養傣醫藥人才的必要性
原有的“跟師”式的傣醫人才培養模式限制了知識傳承的廣度、知識發展的深度和傳承的完整性,也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傣醫藥人才的需求,必須改革與完善民族醫藥的傳承方式[2]。學院教育可以極大地拓展民族醫藥傳承的廣度和深度,借助高等中醫藥院校來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醫學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途徑[3]。云南中醫學院對傣醫藥學的研究具有一定基礎,具備地域、文化優勢,擬通過對歷史悠久并具有較為完備理論體系的傣醫藥學的搶救、繼承、總結、發展、提高、創新,建立和不斷完善五年制本科傣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立足本省,面向東南亞,建設適應當代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需要的,特色鮮明的傣醫學專門人才培養基地。
2傣醫藥高等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步構建
高等醫學人才培養具有職業導向的專業性,高等醫學教育是要培養合格的醫務人員,而該職業對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沒有經過專門的醫學專業訓練的畢業生沒有資格從事醫生這個職業,這就決定了高等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牢牢把握人才培養對象今后的職業導向的要求,亦即它的專業實踐性的要求[4]。
2.1結合需求制定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要體現社會需求,由于社會的發展,傣族人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隨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文化背景的改變,疾病譜也發生了相應變化,需要兼有傣醫藥、中醫藥之長,能為當地群眾提供有效、價廉、簡便、快捷醫療保健服務的臨床實用型人才。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兼顧就業市場的需要,職業導向的專業性以及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擬定了傣醫藥高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傣醫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傣醫臨床診療技術,專業技能突出,同時具備中西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及診療技術,從事傣醫醫療、教學、科研及傣藥開發工作的傣醫藥學緊缺專門人才。
2.2突出特色構建傣醫學課程體系
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按照傣醫學基礎、中醫學基礎、西醫學基礎、人文科學基礎、傣醫臨床、中西醫臨床、實踐教學環節等六個模塊構建課程改革,使課程體系內容既銜接緊密,又交叉滲透,符合醫學人才成長和醫學教育客觀規律,體現學科課程及內容的系統性和邏輯聯系。
堅持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基本思路,前期注重拓寬知識面,以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為主,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培養,增加開設人文學科課程、其他選修課,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后期分化出傣醫方向,在進行專業知識培養過程中,開設了《傣醫藥學史》、《傣醫藥基礎理論》、《傣醫診斷學》、《傣藥學》、《傣醫方劑學》、《傣醫經典選讀》和《傣醫臨床學》等7門傣醫藥特色課程,初步建立了傣醫藥課程體系。加強傣醫專業教學,傣醫專業課程內容既突出傣醫藥的特色,又充分反映傣醫學和民族醫藥領域的新發展、新要求,豐富和提升了傣醫學專業的內涵。
2.3面向臨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2.3.1提倡“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在學生開始接觸《傣醫基礎理論》、《傣醫診斷學》《傣藥學》和《傣醫方劑學》等基礎課時,就在學生中開展相應的“興趣小組”活動,以某個專題為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3.2實行規范化的實習崗前培訓。我院建立了臨床技能綜合模擬實驗中心,其中包括臨床各科診療技能訓練,擬再增加傣醫藥技能訓練,通過規范化的培訓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
2.3.3實施分階段畢業實習。首先,在我院附屬醫院進行中西醫畢業實習,要求掌握本專業的常見病和急重癥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完成有關醫療文書的規范書寫;科內組織教學查房,教學講座,病案討論等,提高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其次,在西雙版納州傣醫院進行傣醫藥實踐實習,較系統的掌握傣醫藥診治技能,運用傣醫藥理論及技術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診治。
2.3.4個性化培養突出因才施教。通過聘請傣醫專家到學校兼職授課,建立健全兼職教師聘任授課制度,儲備一支臨床經驗豐富、熱愛教學工作的高水平兼職傣醫藥教師隊伍。按照因才施教的原則,利用醫院臨床教學資源,定期跟師門診或病房實習,熟練進行臨床技能操作,掌握傣醫四塔五蘊辨治、臟腑辨治、三盤辨治臨床思維,發揮傳統傣醫“師帶徒”的學習優勢,使學生較快進入醫師角色。
3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相關人文課程尚需加強。由于地域、文化背景、宗教等對傣醫的形成及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醫學類院校在民族學、民族語言學、民族歷史學、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缺乏優勢[3],如果在條件許可時開設相關課程,將更有利于傣醫藥的挖掘、整理、繼承與發展。
3.2臨床技能考核考核內容與方式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仍有一定差距,需進一步完善。在考核內容尤其是傣醫獨特的治療方法如睡藥、熏蒸、按摩、洗藥、刺藥等以及考核要求的制定方面尚需進一步與傣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標準接軌,以利于學生順利獲得執業資格,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鄭進,楊梅,王寅,等.傣醫理論研究的現狀及思考[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30(4):22-25.
[2] 趙富偉,薛達元.中國民族醫藥傳承危機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7(增刊):15-21.
篇3
【關鍵詞】: 藏醫藥;人才培養;醫學人文素養;關系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269-02
藏醫藥作為傳統醫藥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藏醫藥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它無疑是中國民族醫藥的最好的代表。雖然民族醫學與中醫學具有同一性,都統稱為傳統醫藥,《憲法》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的框架內合法存在和繼承發展,并可以用一個共同的“中醫政策”來處理相關的問題。但是,中醫學和民族醫學既有共性又有區別,中醫學不能涵蓋各少數民族醫學,各種民族醫學和中醫學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論體系,擁有民族地區的藥物資源和醫療技術,各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色,它們不是中醫學的分支,而是中醫學的兄弟。作為一名民族醫學藏醫藥學高等院校的專業教學人員,對自己所了解和熟悉的藏醫藥學的人才培養和醫學人文素養的關系方面自己的觀點簡要論述如下:
一、醫學院校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紀的今天我們所提倡的醫學科學素養和醫學人文素養并肩重要,而醫
學人文素養又與人文精神是等同使用的。醫學人文素養是以求善,求美、關注人性和關注人的情感為特點,強調尊重患者情感世界,是醫務人員經過反復認知和長期實踐,把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貫穿到以求真,求實和推崇理性為特點,強調醫學知識和技術在醫療過程中的作用的醫學科學素養的始終,在平常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固有素養,是醫務人員崇高精神世界的折射,在品德,情操、思維、學識、才干、心理等多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和體現。這樣一個時代所賦予的飛速發展,社會對衛生醫藥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作為民族醫藥藏醫藥學高等人才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是否很好的繼承和發展民族醫藥取決于能否培養出合格的高層次醫藥人才。所謂高層次醫藥人才就是符合社會需求和發展的醫學科學,人文素養兼備的高素質醫藥人才。西方發達國家的醫學課程主要有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醫學三大部分構成,其中人文課程比重平均占20%―25%,我國在20世紀以來也重視醫學人文精神,并且醫學院校與綜合大學合并的辦學方法來培養健全的醫學人才。2001年,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頒發的《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醫學研究與服務的對象是人,在醫學教育過程中必須加強文,理、醫滲透和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把醫德和醫術的培養結合起來加強素質教育。”因此,醫學院校中人文素質教育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根據2009年一項山東省內醫科大學生人文素養的調查顯示醫科大學生應有的人文修養過底,歷史文化知識貧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價值評判缺少起碼的悲天憫人情懷。這樣的醫學生即使成為醫生,也將是對病人缺乏同情,對生命缺乏關愛的醫生。所以,樹立新的醫學觀念,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綜合品質的人文教育在醫學院校在培養人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人文素養教育是藏醫藥學人才培養的組成部分
藏醫藥學是一門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機融合的傳統醫學,主張醫藥一家,沒有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沒有人文科學的滋養,沒有地域特色的藥材資源和醫療技術,藏醫藥學失去了理論根基,也失去了獨有的特色,它是千百年來藏民族智慧的結晶,蘊涵著民族傳統文化,生活習俗、民族特色,歷來十分注重人文素養的教育。
醫護人員是非常神圣的職業,它能救死扶傷,化解病痛,所以醫務工作者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美名。民族醫學藏醫藥學也與其他醫學一樣,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醫藥工作者就必須在扎實的醫療技術水平的基礎之上以悲天憫人,滿懷關愛,能夠舍身處地為病人著想作為最重要的職業素養。藏醫藥學中把醫生的素養包含在六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醫者必須具備善心和通各科人文知識的閱歷”正如醫學生誓詞中所說:“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保持醫術的神圣和純潔”。不管是藏醫藥學初學者,還是高層次的研究型人才都必須學習的第一堂課程是藏醫倫理學,所以傳統藏文化中的許多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關懷,利他無我的佛家思想也扎根在藏醫藥學中,還特別注重醫學本身之外其他多領域交叉學科的學習和互相相輔相成。從歷代成就卓著的名家到今日方名遠揚的藏醫學家都繼承和傳播一條不變的定律,所有文化包含在“五大明”和“五小明”十大明中,其中學習藏醫藥學,就必須學習和具備較高的其他“九明”知識,只有具備這樣的學識和素養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名優秀的醫生,除醫學外,還包括哲學,倫理、因明、工藝學、天文歷算、梵文等人文,地理綜合性的知識。認為加強人文知識的傳授是培養醫護工作者關愛生命,尊重病人的必修課程,我想這就是現在所謂的醫學專業知識和醫學人文知識并重的教育體制,藏醫藥學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始終如一的貫穿和學習實踐這樣一個定成不變的思想,成為培養藏醫藥人才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三、繼承藏醫藥學傳統人文素養教育和吸收現代模式人文素養教育是藏醫藥人才培養的科學途徑
醫學的性質決定要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因此醫學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以人為研究和服務對象,人就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的特點,就決定了醫學不可分割的兩面性,既是自然科學又是社會科學。著名醫學史學家西格里斯指出:“與其說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不如說是一門社會科學。醫學的目的是社會的,它不僅要防治疾病,使機體得到康復,還要使人得到調整,以適應它的環境,成為一個社會成員”。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醫療和科研工作者,他們今后面對的是有血有肉的具有感情,思想的具備豐富社會內容的人,因此僅僅憑借醫療技術的精湛是難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醫療衛生和新的疾病研究領域的難題,因現代社會的因素,心理因素誘發的精神和心理障礙性疾病發生率增加,醫學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一門自然科學,而是帶有明顯的社會性,它與其他學科的最大區別是以人為對象,是一項社會事業,所追求的是人的健康,醫學知識和技能只是實現健康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西方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強調“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完美和最高尚的”,“醫學有無私、大方、謙虛、含蓄、深思熟慮、判斷準確、舉止安詳、積極進取、廉潔忠貞、語言莊重、善于謀生、業務興盛、摒除迷信等優秀非凡的品格。”,所以健康的定義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是心理和精神完好的狀態。當今我們醫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包括博愛的胸懷,道德的操守和法律的意識,也包括學術上的誠實和寬容。這種素養只能來自于人文素養知識的教育,來自于實際醫療實踐中前輩和學長們的言傳身教,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精神,情操,培養不僅有扎實的醫學知識,更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必須繼承和發揚優良的傳統藏醫藥學教育和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和重視藏醫倫理學,歷史、哲學等課程的教學和實踐,還要吸收現代的醫學法律,醫學心理學、衛生管理、社會醫學、行為醫學、醫學經濟學、醫療保險、健康教育等知識的人文素養教育。
現在的醫學院校學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醫學院校培養醫學大學生是將來社會的棟梁,他的培養方向是能成為深入了解病人及其痛苦,能夠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倫理道德素養。所以正確樹立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的原則,就必須在醫學院校加強人文素養教育,藏醫藥人才培養而言,把藏醫藥傳統人文素養與現代人文素養結合的教育模式為途徑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優秀藏醫藥人才,更需要新知識和新方法來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醫學需求的德醫雙馨,仁心妙術的優秀藏醫藥人才。
參考文獻:
[1]岳蕓 、劉兆璽、王艾輔導員視闕重塑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思考和實踐,中國西部科技[J],2009,8(15),100―101
[2]玉妥?云丹貢布所著藏醫《四部醫典》論述續部分第三十一章[M],人民出版社,1982年。
篇4
根據國家教指委的專業規范以及社會需求與各類人才的專業特點,在大量調研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結合辦學特色,研究確定了生物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出具備生物工程基本知識、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及中醫藥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在培養方向上,既要培養學生掌握生物工程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注重現代生物工程在傳統中醫藥中的應用與交叉融合,注重工程技術素養的培育,注重培養具有中藥發酵工程技術、中藥活性成分分離工程技術、能將細胞工程、基因工程應用于中醫藥研究的人才,充分發揮中醫藥背景的優勢和特色,培養出社會真正需求,并能在中醫藥領域發揮一技之長的復合型人才。
二、具有中醫藥背景的生物工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性工作。圍繞著培養具有中醫藥背景的生物工程復合型人才這一目標,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加強課程及教材建設,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注重特色項目的培育,重視中藥發酵工程、中藥酶工程、中醫藥基因工程等中醫藥生物工程技能的培養,這也成為了專業建設的一大特色。
1實施課程改革,優化課程體系,注重中醫藥生物工程技術的培養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課程水平決定了人才培養的水平。生物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以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主線,注重其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在廣泛學習調研國內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教指委制定的專業規范要求,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整體優化和調整。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設了工程類基礎課程,并增設了實訓環節,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在培養學生具備生物工程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中醫藥生物工程技術的培養,具有鮮明的中醫藥特色。除了開設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通用課程以及工程制圖、化工原理等工程技術基礎課程以外,還充分利用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中醫藥學這一優勢學科,開設了中醫學概論、中藥藥劑學、中藥復方藥動學等課程。同時,在專業實驗課中也融入了中醫藥相關的內容,而學生開放實驗項目、本科畢業論文中與中醫藥相關的比例均高達50%左右。
2選用優秀教材,編寫特色教材,融合鮮明的中醫藥特色
教材建設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必備的基礎環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必然反映到教材上。制訂教材建設規劃,完善教材選用機制,以此保證教材選用的先進性及中醫藥特色。針對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特色,編寫并出版了符合專業方向需要的中醫藥生物工程教材《生物與制藥工程實驗》,該教材既注重基礎知識,又著眼于實用性及學科發展性,并結合了中醫藥特色的實驗內容。這些實驗內容在生物工程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中醫藥特色,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3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工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教學的重點和特點,實踐教學不但是生物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活動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環節。生物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及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還應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強化工程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1)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我校生物工程專業非常重視實驗教學工作,在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內容、課程整合與優化、完善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以滿足生物工程專業發展的需要。
①在實驗教學體系方面,實行多層次改革,對課程實驗教學、學生參與教師科研、畢業設計實驗、開放實驗項目、企業實訓教學、實驗設計競賽等多個環節進行優化,建立更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
②在實驗教學內容方面,增加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減少驗證性、認知性實驗項目,促進科研成果向本科實驗教學內容轉化,并根據學科發展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引入特色實驗項目。
③在課程整合與優化方面,對實驗教學內容相關相承的課程,打破課程壁壘,進行課程整合,開設專業模塊大實驗,如將“基因工程”“、生化制藥學”的實驗課整合為“基因工程實驗”,將“工業微生物學”“、生物工藝學”“、發酵設備”的實驗課整合為“發酵工程實驗”。“基因工程實驗”將基因工程常用的實驗技術串聯起來,涉及基因克隆、菌種構建、工程菌的發酵、蛋白分離純化、產品電泳與檢測等環節,讓學生在整個產品生產流程中了解各項技術,既有“點”、又有“面”,改變了過去實驗課時少、實驗內容孤立、交叉重復等現象。
④在完善管理機制方面,建立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通過該平臺實現信息、師生交流、資源共享、實驗管理等功能。
(2)建設特色實驗室,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建有生化分離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化學合成和化工原理等特色實驗室,面向全校開放。每年承擔150余項開放實驗項目供全校學生選擇,內容涉及生物工程各個方面,通過這些實驗項目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科研能力。同時,根據學生的科研興趣及就業方向,分不同專業方向,通過實行科研導師制、撰寫論文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如采用發酵工程技術培育藥用菌(中藥)、中藥成分分離分析工程、中藥制劑工藝、細胞工程、生物制劑等不同方向。
篇5
論文摘要: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及國家對醫學教育結構調整的要求。催生了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的誕生,一批由高等中醫藥學校母體分化出來和中等中醫藥學校升格起來的中醫藥高職、高專學校正在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別。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教育領域,怎樣體現它與普通高等中醫藥教育的區別,核心的問題就是它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的定位。筆者結合工作實際,擬就此作一些分析和探討。
1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年修訂版《國際教育分類標準》(簡稱ISCED),我國的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應屬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范疇,按學科類別劃分,它又屬于中醫藥學教育。因此,我國的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的基本性質和類別應當概括為:高等教育層次的、中醫藥學科為基礎的職業技術教育。
1. 1人才目標的個性特征
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它和一般的職業教育及普通中醫教育培養目標是有顯著區別的。具體體現在教育水平層次、知識能力結構、培養目標指向等方面。
1.1.1教育水平—高等層次
我國職業教育按教育水平,即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知識水平劃分為3個層次: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顯然是屬于高等教育層次。其教育對象應是接受過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和中專職業教育的學生,根據現行教育制度,學制2一3年的,相似高等專科層次,學制4一5年的相似本科層次。目前在嘗試的還有初中畢業后5年制的高職高專教育。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的主體,在現階段應是高等專科層次教育。
1.1.2目標指向—職業人才
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指向是十分明確的,按ISCED分類標準應屬于“職業準備型”為主的教育類型,它不是一個過渡階段的“升學預備型”教育,“職業型”是其本質的特征,也是它的培養目標指向。‘“其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具備從事某個職業和行業、某類職業和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層次學習的學生獲得進人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和資格。”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社會對中醫藥職業崗位的人才需求,決定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目標的定位。與普通中醫藥高等教育相比。它不是培養研究型、創新型、繼承型的學科人才,而是培養應用型、操作型的職業人才,其培養目標是直接指向中醫藥行業及中醫藥相關行業的職業崗位和崗位群,是真正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職業分工為目標的。
1. 1. 3知識能力結構—復合型人才
按照職業人才的培養要求,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與具體的職業崗位相聯系的。不同的職業崗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同,但總的來說,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培養的職業人才應具備3項基本要求:一是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知識和符合全面發展要求的基本素質;二是具備相應的中醫藥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三是具備能適應相應職業崗位和相關崗位群實際工作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滿足這三方面要求的人才,實際上就是通常所說的復合型職業人才。所謂“復合型”是指2個方面:從靜態看,它的知識能力結構是多元化的,是與傳統的學科和專業架構不一致的。它是多學科、跨專業的知識能力模塊的集合;從動態上看,它的知識能力結構是不固定的,是隨具體職業崗位對職業能力需要的變化而變化的,其核心能力(中醫藥專業知識能力)變動相對較小。而其擴展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則總是在不斷改變的。
1.2人才類型和適當傾城
按照職業行為特征.高等中醫藥職業人才可以劃分為3個基本類型,即生產技術型、服務操作型、管理經營型。如以大中藥類專業為例,中藥制藥工藝、制藥工程技術、中藥資源開發等屬于生產技術型,藥品檢驗、藥品營銷等屬于管理經營型。中醫藥醫療、保健及護理等則多屬于服務操作型。這樣的劃分主要是針對其工作對象不同。反映出“以人為主”(服務型)、“以物為主”(生產型)、“以事為主”(管理型)的不同要求。總的目標都是面向醫療衛生和中醫藥生產、經營及社會事業的相關行業部門技術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前沿崗位。除此之外。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培養目標還應考慮它的主要服務面向,應當堅持’‘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中醫藥產業”,以中醫藥知識技術服務于人民群眾健康保護,以中醫藥知識技術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以“三個面向”和“兩個服務”為宗旨,就能突破傳統的行業界限。就能克服.‘重醫輕藥”、“重醫輕護”、‘重治輕防”等錯誤傾向,使中醫藥職業人才培養向更加廣闊的領域拓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服務。
1. 3專業規劃的基本原則
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中醫藥教育既要相互區別,又要相互補充,共同構筑一個完整的中醫藥教育體系,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從本質特征出發,既要堅持自身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又要反映職業教育的要求,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科學和合理地規劃專業建設,要充分體現專業特色、人才規格和標準,要從市場資源配置的實際情況出發,構筑合理的專業體系,要認真研究專業規劃的原則和要求。
1.3.1 行業性原則
中醫藥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要注意遵循行業性原則,即明確自己服務對象的市場定位,既要跳出傳統的行業辦學的圈子,又要合理選擇自己行業服務的適宜范圍,做到有退有進。從發展趨勢看,醫療類專業人才將向長學制、高學歷、寬口徑、厚基礎方向發展,主要由普通高等中醫藥教育承擔培養任務。中醫藥高職教育在醫療衛生行業內,主要培養醫療輔助人才、醫學技術操作人才及護理、藥學等醫學相關專業人才。為了擴大生存及服務空間,中醫藥高職教育今后將更多地把重點投向醫藥生產經營、醫用儀器設備制造、醫藥商品流通、與健康相關的服務業、醫藥文化、旅游產業、體育運動保健產業以及與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農業產業。
1. 3. 2區域性原則
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個門類,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應當立足于為地方服務,與地方經濟、文化密切聯系,充分反映自己的地方特色和優勢,充分發揮自己緊密聯系本地區,為基層服務的作用,為地方培養不僅‘’適用”而且“安心”的人才。在地方和區域性衛生人力資源需求指導下合理設置專業,安排專業規模。在一定時間內,我國農村,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對專科層次的中醫藥人才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在鄉鎮及其以下的醫療衛生單位,再過十年二十年都難以實現專科層次人才的普及。由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與中醫藥資源和中醫藥技術相關聯的產業,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在門類、結構和規模數量上有著顯著差別,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在專業結構和規模數量上一定要適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1.3.3開放性原則
以應用為主,直接服務社會職業崗位需求的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應當建立一個靈活、開放的專業體系結構系統,一定要從普通高等中醫教育“科學系統性”嚴格限制中解脫出來,要嘗試按照“窄口徑、多適應、小批量、多規格”的模式構筑專業和專業體系。“寬口徑、厚基礎”是“學科型”人才的標準,“窄口徑、多適應”是“職業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也是它的鮮明特色。以中醫針灸專業為例,設置‘針灸推拿應用技術專業”,把它的培養規格從‘針灸醫師”降低為‘針灸醫師助手”,削減其理論基礎,縮小其臨床各科相關知識范圍,集中培養其針灸推拿技術的運用能力,這樣專業知識“口徑”變“窄”了,專業技術運用能力增強了,它的“適應性”反而增寬了。在臨床醫師指導下,這種以針灸推拿技術為特色的“‘醫師助手”可以承擔醫療、護理、康復等許多方面的輔助工作,這就是“多適應”。作為一種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短學制教育,“小批量、多規格”是緊貼市場需求,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的客觀要求,是靈活、開放的專業體系的又一特征。
2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確定以后,如何實現目標的要求,需要研究具體的培養形式、培養手段、培養途徑、培養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支撐條件,這些涉及到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一些重要問題。
2. 1建立面向職業崗位的模塊式課程結構
傳統的課程結構是以學科為基礎的,新的課程結構應當以職業崗位的需要為基礎,建立課程模塊結構,搭建復合型知識平臺。模塊式課程結構包括以主干專業知識為背景的核心課程,以專業相關知識為聚合的延展課程,以及以通用知識為基礎的支撐課程,各類課程均按專業培養目標制定限選標準,用課程學分組成有機的、靈活的課程模塊,搭建起復合型的知識平臺。在專業目標確定的框架下,多方向構筑知識平臺,以一個平臺對應一個職業崗位,多個平臺支撐一個相關職業崗位群,針對職業崗位調整變化的要求,靈活地組裝課程模塊,搭建復合型知識平臺。
2. 2強化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樹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徹底摒棄“學科本位”思想的束縛,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系統性與應用性的相互關系。從能力本位的要求出發,知識的獲取與積累應服務于能力的形成,知識的系統性應服從于培養目標的應用性,理論知識“必需、夠用”即可,而能力的培養既體現職業教育的目的,又貫穿于職業教育的整個過程。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應培養學生3種基本能力,即認知能力、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認知能力即是學習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記憶、分析判斷能力,這是第一能力,未來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掌握了學習能力,就掌握了自己未來的主動權;應用能力即是從事具體的專業技術的動手能力,這是中醫高職學生能力結構中的核心部分,直接表現為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職業行為的運用能力,是反映整體能力水平的標志;綜合能力,實際上就是通用能力,是指適應現代社會從事職業工作所應具備的其他能力,包括語言能力、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等。
2. 3加快實踐教學改革的步伐
正確處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理論教學應服從培養目標,圍繞能力培養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避免兩者脫節。實踐教學應避免片面依附理論教學的狀況,減少演示性、驗證性的實驗課程,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比重,按照能力目標的要求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實驗實訓課實施性教學計劃,建立系統完備的訓練考核體系和標準,在校內建立專業實訓室、技能考核站,創造模擬仿真的實踐教學環境,如模擬醫院、模擬車間、建設專業實訓中心,通過校企合作、院校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改進教學安排,讓實踐教學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有序地展開。 轉貼于
2. 4探索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實驗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綜合改革試驗正處于起步階段,有必要很好地借鑒國內外的一些成功經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走出自己的新路子。目前國內外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2. 4. 1“能辦本位”的課程改革模式
即將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按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目標”組合成相應的“能力課程模塊”,按能力培養和形成的規律組織實施教學,是著眼于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綜合改革,美國加拿大“能力本位課程”開發模式,法國“能力單元”的教學模式,即是這方面的代表。
2.4.2教學主體多元化垮養模式
以德國為代表的“雙元制”教學模式、英國的“工讀交替制”、新加坡的“教學工廠”等,實際上都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組成聯合培養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學主體,解決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改革培養手段、培養方法和培養途徑,使整個培養過程在學校和企業交替完成。
2.4.3學生主體個性化垮養模式
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個性化培養模式是一種松散、自由的培養形式,充分體現大眾化終身教育的思想,將“職業準備”與“升學準備”融合在一起考慮,學校用“學分課程”排列菜單,以修滿一定的學時和學分為要求,培養目標無固定的職業指向,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是一種“準預備型”職業教育。美國的社區學院多采用這種模式。
篇6
【關鍵詞】高職藥學教育;問卷調查;實驗實訓
1 區域醫藥產業發展現狀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醫藥行業是一個新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也是一個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的特殊行業。醫藥工業是宜春市的傳統工業也是支柱產業之一,2015年醫藥產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億元,成為全省60家重點產業集群之一。我市醫藥產業主要分布在樟樹和袁州兩地,樟樹是傳統的中藥材集散地。目前,袁州醫藥工業園已建設成為江西省省級醫藥工業園、省級醫藥產業基地、省級民營科技工業園,建成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擁有濟民可信、百神藥業、海爾思、遠大生物等醫藥類企業45家。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社會愈來愈重視藥品使用的安全、有效與合理性,對藥學專業人員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藥學專業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藥學技術人員,但仍不能完全滿足產業的需求。
2 我校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我校藥學專業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本位,實施了校企(院)合作、工學結合的“124”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1”主線,“2”結合,“4”遞進),即圍繞醫藥產業人才培養這一條主線,實施兩個結合(專業知識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專業技能培養與職業資格獲取相結合),按照四層階梯式實施職業技能培養(基礎能力培養―核心能力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高職藥學專業在服務于地方醫藥產業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1)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和廣度,企業尚未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訂單培養未成規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等深化。
(2)課程體系崗位針對性不強,教學內容改革不夠深入,藥學人文素養不夠凸顯,課程建設有所滯后。
(3)教學團隊現有職稱、年齡、“雙師”結構需進一步優化,校內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和校外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需提升,骨干教師的培養工作需加強。
(4)社會服務的范圍較窄,產生的影響較小,服務的能力有待加強。
(5)專業人才的動手能力,綜合解決問題能力,職業發展能力需要提高。
3 對目前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的建議
3.1 專業課程設置改革
為了實現培養目標,使學生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對藥學專業的課程設置提出了“一體,二結合,三交叉”的模式,一體即“融素質教育與專業培養為一體”;二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三交叉即“藥學與醫學交叉、藥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基礎訓練與專業訓練交叉”,并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藥學專業以高素質、強能力、重創新、復合型的高技能應用性藥學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為起點,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將人文品位與藥學專業知識相互融合,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相互滲透,使學生的內涵與素養都得到提升[2]。
在課程建設中,以崗位需求為依據,明確專業定位,使學生獲得與工作崗位需要相一致的職業能力;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將職業技能考核的要求融入專業教學。
3.2 優化實踐教學平臺
需要轉變實踐教學是輔助理論教學這一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各學科之間、各專業課程之間的界線。把握職業能力需求以及根據學科間的內在本質聯系,把現有以學科分類而設置的各門實訓課程(如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鑒定技術、分析化學、藥物分析、藥物化學等實驗)進行重組、交叉、融匯、整合,以實驗技能掌握為主線,以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在深入研究藥學專業必備的實訓技能(含基礎實驗技能、專業實訓技能和綜合實踐技能)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構建“綜合化、多層次”的藥學實訓教學新體系[3]。其實踐教學占教學活動總學時比重為50%以上,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研究,編寫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大綱及實踐考核標準,提高實踐性教學效果。
3.3 建設“雙師型”師資隊
構建頂崗實踐的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根據藥品生產、藥品經營和藥學服務三大領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院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要求,把專業教師分別派往宜春市藥廠、宜春市食品藥品藥檢所、宜春市人民醫院以及連鎖藥店進行定期的頂崗培訓,即提高了教師專業知識能力水平,又縮短了教學與一線生產的距離[4]。藥學教研室還定期開展聽課評課、教學觀摩、實踐技術培訓和實踐技能競賽等教學活動,加強專兼職教師的教學交流,組織專兼職教師開展專業技能課說課、多媒體課件制作、實踐教學等多種競賽,提高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
符合地區醫藥產業需要的應用型藥學職業人才對我市醫藥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深入探尋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加快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的教育教學改革,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是我校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它不僅關系到藥學專業的生存與發展,也是此類職業院校面臨的新課題,需要不斷探索,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從經驗中提升理論。不斷的改革與創新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必將為本市藥學行業輸送出實用型技能人才,推動醫藥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05]35號.
[2]姚文俊.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模式的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7(4).
篇7
論文摘要:培養高素質、創新型高等中醫藥人才是新時期中醫藥教育的目標。文章通過分析現行中醫教育制約人才成長的因素,提出從培養周期、課程體系、教材、教學方法、實踐、考核等環節的改革來構建創新型高等中醫藥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建國50多年來,中醫藥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實現了由傳統教育方式向現代教育方式的轉變,基本形成了現代中醫藥教育體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學科學的發展,新時期對醫學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原有的高等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和中醫教育體系由于發展滯后,已不能滿足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中醫藥復合人才的需要。
1現行中醫教育制約人才成長的因素
1.1學制太短
現行中醫教育普遍實行五年制培養,七年制專業只是少數院校開設。通過五年培養周期培養出來的學生存在基礎知識不甚牢固、動手能力不強,中西醫都懂一點但都不精的情況。
1.2培養目標存在誤區
一是求全:將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醫療、科研、教學型的高級中醫藥人才。二是求備:中醫藥高等人才培養追求中、西醫兼顧這種培養目標的定位。但兩種醫學領域里各自龐大的理論體系和大量的臨床實踐要求,在短短的幾年時一間里,不可能完成設想的培養計劃。Www.133229.cOm
1.3課程體系重復繁瑣
課程設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醫學科界限不清,中醫課程內容與課程界限不清,內容大量交叉重復。
(2)素質教育薄弱。
(3)課程結構單一,造成基礎過窄。
(4)反映在中醫課程體系上的中醫理論無明顯進展,臨床課程停留在證型論治上,缺乏臨床思維訓練,學生臨證能力差。
(5)西醫課程知識模塊沿用了西醫院校的主干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上實行壓縮式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造成學生處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癥能力差。
(6)中西課程之間,缺乏溝通、比較的橋梁課程,未能達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編寫滯后
內容陳舊,且重復無序,教材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很大。
1.5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被割裂為兩個互相獨立的階段,臨床實習僅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臨床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上與理論教學難以保持前后一致,學生臨床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
1.6綜合素質培養不夠
重專業學習,忽略其他自然科學特別是人文社科知識的學習。導致學生人文素質和綜合能力較差,知識面窄,適應社會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試以考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為主,忽視了臨床能力的培養。
2構建創新型高等中醫藥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筆者認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構建高等中醫藥教育體系。
2.1培養周期
現代社會的中醫院已經遠非與傳統意義上的中醫診所相比較,因此對中醫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醫學知識的系統性要求不斷增高。為了保證中醫人才的培養質量,必須要有足夠的培養周期。在調研分析基礎上,探討高等中醫教育人才培養學制的合適年限。
篇8
>> 中醫藥院校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研究 水利高職院校水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 高職院校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高職院校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方法與途徑 高職院校礦業類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的實踐與創新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 高職審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醫藥院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淺析高職院校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醫藥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高職院校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電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高職院校游戲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楊軍.高職教育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2):40-41
[4]尹文秋.地方性高職院校對接區域產業集群研究[J].中國市場,2013(41):123-124
篇9
[關鍵詞] 醫藥營銷 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
醫藥行業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藥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醫藥生產企業數量顯著增加,生產規模擴大,醫藥市場總體趨勢保持平穩增長。同時,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醫療機構的改革與藥品流通體制的改革等,都對處于醫藥生產和醫藥流通交界地帶的醫藥營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市場營銷是醫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環節。由于現階段醫藥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較嚴重(即產品重復率高),各醫藥企業的競爭事實上就是市場營銷的競爭,是各醫藥企業市場營銷人才的競爭。
一、 醫藥營銷專業教育的現狀
我國醫藥營銷人才培養目前呈現出多元化態勢。從培養機構來看,有院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從培養方式來看,有課堂授課方式和網絡遠程教育;從培養性質來看,有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在醫藥營銷專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對醫藥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是不斷探索當中,尤其在醫藥營銷的教材建設、課程體系設置及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不能否定的是,在醫藥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
1.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醫藥營銷理論是在一般營銷理論指導下結合醫藥行業特點的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的分支,在醫藥營銷專業教學中也就必然會出現如何權衡“醫藥”和“營銷”教學要點的問題。由于醫藥營銷專業同藥學、市場營銷、臨床醫學等許多相鄰專業的關系不易劃分清楚,因此,許多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所培養的醫藥營銷人才未來的就業方向,多數院校培養目標非常寬泛,不符合中國目前市場對醫藥營銷人才的專業性、實用性需求。
2.課程設計與培養目標有一定的差距。在醫藥營銷專業課程設置中,有些院校對培養醫藥營銷 “復合性”人才的認識不準確,把醫藥營銷簡單理解為“醫藥+營銷”,只強調這個專業的“廣度”,造成課程體系里管理、營銷、經濟、醫學、藥學等方面的知識比較籠統龐雜,課程安排不合理,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很大,缺乏突出的方向。
3.教材編寫與學生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醫藥營銷專業課程多而散、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分界線不明顯,有關醫藥營銷的書籍低水平重復現象還比較嚴重,內容深度、廣度不夠,教材內容沉舊,教材編寫與學生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4.師資力量薄弱。醫藥營銷專業涵蓋面涉及到醫學、藥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現有的師資大多數來自于從事單一專業教學的教師,知識儲備不夠系統和深入,并且大多沒有醫藥營銷的實戰經驗,這使他們在醫藥營銷的教學中常常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
5.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教育欠缺。由于醫藥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社會上許多醫藥營銷人員為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置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利益于不顧,進行銷售假冒偽劣藥品、播放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院校對學生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教育力度不夠,未能培養出學生珍愛生命、勇擔社會責任的自覺性。
二、 醫藥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1.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的構建
醫藥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可以由以下幾類構成:(1)醫藥營銷實用技能人才。以醫藥營銷實用技能為培訓主體,主要包括:醫藥市場的調研能力、公關廣告能力、營銷策劃能力、醫藥推銷技能等。重在培養學生在醫藥營銷實際環境中的各種應用能力。(2)醫藥營銷管理人才。以醫藥營銷領域管理層人才為培養目標,要求他們在具備一般醫藥營銷人才的素質基礎上還必須有管理知識和技能,從而在醫藥營銷團隊中擔當戰略決策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引領醫藥企業的整體運作。(3)醫藥營銷服務人才。以提供醫療和藥品服務為主要內容,在具備精良專業能力的前提下深化為消費者服務的意識,做好醫藥營銷領域的服務性工作,例如:醫藥咨詢、醫藥售后服務、療效跟蹤調查等等,目標重在培養學生的服務態度和能力。
2.人才培養總模式的構建
醫藥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醫藥營銷領域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這客觀上要求把確定“素質培養+行業應用”人才培養模式作為首要任務。該人才培養模式是動態化和系統化的,素質培養與行業應用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有機整體。一方面,學校通過基本素質教育課程(德、智、體)、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使他們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業務能力和身心發展等方面具備醫藥營銷專業所應有的基本素質,為醫藥營銷行業應用服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醫藥供求市場、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醫藥生產企業、醫藥零售企業等行業應用領域對醫藥營銷專業提出所需的人才要求,促使學生增強素質,形成醫藥營銷領域所需的綜合能力,順利就業。
3.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根據醫藥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在設計課程體系時,采用模塊教學,強調特色,突出素質。將整個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模塊和行業應用方向課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又分為醫藥類課程子模塊、市場營銷類課程子模塊、經濟管理類課程子模塊。通過公共基礎課模塊的教學,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素養和基礎能力;通過醫藥類課程子模塊,培養學生醫藥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通過市場營銷類課程子模塊,培養學生較強的市場營銷能力;通過經濟管理課程子模塊的教學,培養學生一般的經濟管理能力;通過行業應用方向課模塊教學,培養學生突出的專業核心競爭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力。
(1)轉變教育觀念,逐步推進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根據醫藥營銷的特點,在培養目標上必須突出應用性;在教學內容上要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以就業為導向,改變過去在教學內容上過分注重學科系統性,強調教學內容與形式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職業選擇,從而更具有市場針對性;在教學方法上要從過分偏重理論講授轉變到以培養應用能力為本位,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積極倡導互動式、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式教學,勇于探索和實踐具有醫藥營銷特色的新型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在教學效果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激勵作用和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逐步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做到科學、公正的教學效果評價。
(2)有機整合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之間的體系結構。正確處理公共基礎課、專業主干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使三者之間內容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改變傳統的過分強調體系結構的完整性、系統性,淘汰與專業關系不太緊密的少數文化和專業基礎課程,加大部分主干課程的課時數及實踐課時的比例。結合國際醫藥營銷發展形勢,適時開設新型課程供學生選修和輔修,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4.實踐體系的構建
醫藥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要突出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制定實踐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指導手冊,構建實踐體系。實踐體系應由四大平臺構成:醫藥實踐教學平臺、營銷實踐教學平臺、醫藥營銷案例分析和應用實踐平臺。醫藥實踐教學平臺內容包括臨床醫學實踐、藥物分析、藥劑測驗等。營銷實踐教學平臺內容包括市場調查與預測、網絡營銷、廣告宣傳等。醫藥營銷案例分析平臺主要運用計算機系統進行操作,具有案例資源的收集與存儲、案例資源的查詢、案例教學分析和案例研究等功能。應用實踐平臺主要是針對醫藥營銷應用方向,建立實踐基地,強化實踐訓練。
(1)開展醫藥營銷實驗室教學。醫藥營銷人才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實驗室的重要功能,通過開發專門的醫藥營銷模擬教學系統軟件,進行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單元訓練和綜合訓練,如醫藥分類管理、藥品陳列藝術、醫藥流通程序等,使學生熟練掌握醫藥營銷的各項技能,從而能夠適應和勝任未來的實際工作。
(2)加強醫藥營銷案例實踐教學。案例教學是把案例作為一種教育工具,通過真實案例所呈現的市場行情及變化,引導、鼓勵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從復雜的醫藥市場表現中,找出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做出決策并制訂實施計劃。在這種案例啟發下,學生可以掌握書本難以講授的市場營銷思維方式和實際運用技能。在實踐體系中,案例教學強調師生融入市場的主動性。要求師生自行尋找醫藥企業編寫調研計劃、制訂調研方案、實施調研任務、撰寫市場調研報告。通過實際調研,采集醫藥營銷案例,感受市場氛圍,把握市場脈搏,增強學生醫藥市場應變能力。
(3)提供現實的營銷環境。綜合類院校和醫藥類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資源優勢,成立醫藥營銷實踐中心,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學院醫療器械、藥品的考察、鑒定、招標和采購,開展豐富多彩的實際醫藥銷售活動,在真實的營銷環境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5.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大學學科發展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師資的學術水平和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3],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加強高素質教師的培養和師資隊伍的梯隊建設。首先,可以聘任醫藥營銷領域的優秀從業人員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將其切身體驗應用于課堂教學;其次,逐步完善教師的考評、考核制度,采用靈活的考評方法,增強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第三,提供更多深造和學習機會,增強國內外醫藥營銷教師的互訪和教學合作,從而有利于教師掌握國際醫藥營銷的最新動態。
6.職業道德教育的加強
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是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醫藥營銷是區別于其它一般商品的營銷,在目前中國醫藥市場成熟度和規范程度不高、國家政策和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醫藥營銷從業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和醫藥營銷行業的持續發展。醫藥營銷中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主要體現在對醫藥質量、醫藥價格、醫藥分銷、醫藥促銷手段等方面的處理和態度上。因此,在應用型醫藥營銷人才的培養中應當通過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堅持灌輸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念,培養醫藥營銷人才良好的執業態度和對患者、民眾及社會的盡責精神。
三、醫藥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
1.有助于培養醫藥營銷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是指綜合素質較高,具有多種能力的人才。通過該培養模式中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既掌握醫藥衛生和市場營銷方面的理論知識,又了解營銷活動的基本規律,能將醫藥需求轉化為醫藥營銷實際應用;既掌握先進的營銷管理理念,又熟知市場環境下的醫藥營銷模式及服務方式。
2.有助于培養醫藥營銷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泛指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崗位上有一技之長、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的技術人才。通過醫藥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單元訓練和綜合訓練,培養學生開展醫藥營銷的各項技能,使學生具有醫藥營銷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滿足醫藥市場需求的營銷應用方式。
3.有助于培養醫藥營銷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是指在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能夠運用各種方法,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醫藥營銷是一門具有較強綜合性、交叉性的新興學科,其發展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不斷更新。通過該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有助于學生拓寬思路、開闊視野,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動性,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創新機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
4.有助于培養醫藥營銷服務型人才。醫藥營銷專業也是一個復合型專業。該培養模式突出專業特色和應用特色,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為醫藥營銷學科設計多個專業方向,可以按照行業和企業的崗位環節設置細分,比如, 藥品銷售、藥店經營管理、醫療器械銷售、醫藥市場研究和策劃等服務。
5.有助于培養醫藥營銷國際型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那些具有國際醫藥貿易知識、熟悉國際醫藥貿易規則和慣例的國際型醫藥營銷人才將炙手可熱。通過該模式中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學生不僅具備在國內醫藥營銷領域打拼的素質和能力,而且能在涉外醫藥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等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晶夫 安祥林 方發芳:醫藥市場營銷的特點及其策略[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5,(2):85
[2]顧 海 雷 婷 翟鐵偉:面向21世紀的醫藥營銷人才培養探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4,(6):105
篇10
關鍵詞: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策略;校企合作;英語專業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醫藥事業海外拓展步伐加快。國務院頒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啟動“中醫藥海外發展工程”,將中醫藥國際貿易納入國家對外貿易發展總體戰略,支持中醫藥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擴大中醫藥對外投資和貿易,推動中醫藥技術、藥物、標準和服務走出去。近年來,產學研國際合作推動中醫藥走向海外市場,成績不俗。在具體產品貿易領域,中國植物提取物企業在美國市場的發展突破瓶頸,多家企業獲得醫保商會聯合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共同推出的“植物提取物優質供應商”認證(GEP認證)。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中國原料藥出口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中醫藥國際貿易的發展迫切需要得到高素質人才的智力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改委頒布的《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直接明確了高素質人才的規格:具備優秀的外語應用能力,熟悉國際規則,有較豐富的中醫藥基本知識和出色的國際商務能力。因此,高校應深刻把握“一帶一路”推進帶來的新契機,將人才培養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根據中醫藥高校自身的辦學定位、特色,以及相關中醫藥外向型企業對具備突出行業背景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貿易人才的需要,革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自有特色的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校企合作培養機制。
一、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校企合作培養已在一定范圍內展開,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才需求信息交換欠順暢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是中醫藥企業走向“一帶一路”的關鍵性人才,企業與高校之間的人才需求信息交換必須順暢。但從以往的實踐來看,二者相互交流的意識較為淡薄,信息交換失靈較為嚴重。一方面,中醫藥相關企業未能主動向高校傳遞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養上也未能主動加強企業人才需求的針對性研究。由此,導致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思路、培養規模和培養水平,都未能達到前瞻規劃、系統優化。
(二)行業協會作用發揮欠充分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產教協同。面對“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的新形勢,相關中醫藥行業協會應與時俱進,探索與高校聯合制定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行業標準,并在校企合作中予以實質性的鼓勵支持,著力紓解優秀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供給瓶頸。但從以往的實踐來看,相關中醫藥行業協會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維護會員權益、開展行業調研、制定行業標準、組織培訓交流等具體事務上,而在推動人才校企合作培養的目標協同、資源協同,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知識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方面[1],作用發揮遠不夠充分。
(三)合作形式松散,效果欠佳在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高校在醫藥外向型企業建立實習基地,既可為學生提供專業對口的職業素養提升平臺,又可滿足企業發掘自身所需優秀人才的要求,當屬合作共贏的積極舉措。但在實踐中,基于校企合作的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整體仍處于初始階段,實習基地的建設往往只有框架性方案,缺乏有力的制度安排推動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長期以來,校企合作形式較為松散,基本局限于非常規性地組織校園招聘。醫藥企業對校企合作效果的滿意度總體偏低,參與合作的意愿和動力均不足,合作效果不佳[2]。
二、加強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校企合作培養的可行策略
作為中醫藥資源強省,湖南省現有中藥工業規模企業372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71.3億元,中藥產業鏈被列入全省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湖南省積極發展中醫藥國際貿易,中醫藥企業走向國際的步伐不斷加快。湖南中醫藥大學立足于辦學實際,依托英語專業平臺,培養復合型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近年來積極構建和完善校企合作培養機制,已在行業內形成了一定的專業辨識度。以下結合該校的實踐探索,具體討論加強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校企合作培養的可行策略。
(一)關切行業企業需求1.主動對接行業企業,達成培養共識作為人才培養主體,高校應主動對接中醫藥相關行業和企業,清楚了解用人單位的選材標準,認真審視自身的人才培養實際,通過雙方充分的意見交流,推動形成人才培養的基本共識。自2017年以來,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先后主動聯系接洽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艾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綠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領先的外向型醫藥企業,以及湖南省植物提取物協會(200多家會員單位的主營業務為中藥植物提取物的生產和貿易),通過走訪企業和邀請企業來校座談,調研行業企業對于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具體需求,在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上達成了重要共識,為逐步展開校企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2.完善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理論界普遍認為協同效應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的整體價值,協同是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培育企業核心能力的捷徑[3]。針對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根據“協同學”相關理論,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創新構建了“中醫藥課程模塊”和“國際貿易課程模塊”,設置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法、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等專業方向性課程,優化了課程體系,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系統性地提升了學科交叉融合,為切實加強校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增強校企良性互動1.校企聯合展開課題申報研究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重點內容,校企聯合申報并展開課題研究將極大地促進人才合作培養實踐。近年來,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積極接洽企業申報相關課題,并于2018年成功獲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校企合作培養機制研究——以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隨課題研究的穩步推進,該校與課題聯合申報方湖南艾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才培養策略上達成了更多共識,合作效果大為提升。今后在各級產學協同合作育人平臺、人才培養實踐創新平臺等建設上還可有更多謀劃。2.校企合作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快培養造就創新創業生力軍[4],教育部鼓勵高校與企業合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近兩年來,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教師與企業導師合作指導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兩項,并指導學生為合作企業湖南中療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中醫藥產品國際貿易英文網站;同時還與企業導師聯合指導學生參加“高教社”杯全國商務英語實踐大賽、全國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大賽等重要賽事,取得佳績。通過校企合作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學生培養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也在實踐中為加強校企合作育人開拓了新的途徑。
(三)提升學生行業認知1.增設“專業導論”課程為幫助學生形成較為系統的專業認知,了解專業的內涵特點、專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專業涉及的主要學科知識和課程體系、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等,設置“專業導論”課程十分必要。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在2018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增設了“專業導論”課程,由專業負責人擔任授課教師,全面介紹本專業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等與學生學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同時還特別加入中醫藥行業認知和合作企業介紹相關內容,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直接指導,極大提升了學生的行業認知、投身中醫藥事業的理想和信念。2.組織企業參訪、人資交流組織學生赴企業參觀學習、參加企業人力資源交流,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進對行業的認識。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組織學生赴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參觀學習,深入了解公司文化、運營現狀、發展規劃及行業前景等;邀請湖南艾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來校與學生進行專場交流,指導學生如何針對醫藥國際貿易領域的現狀,做好求職就業準備;由此加強了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有效促進了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精準對接。3.安排企業實踐經湖南省植物提取物協會積極引介,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與湖南藍海迷迭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派遣學生赴公司進行暑期實踐,協助處理中藥植物提取物的跟單及客戶開發等國際貿易環節。通過企業實踐,學生加深了對中藥植物提取物行業的了解,獲得了中藥出口業務的直接經驗,校方也進一步掌握了中藥植物提取物行業和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
(四)實施合作激勵策略1.對合作企業高管進行榮譽聘用聘請合作企業高管擔任客座教授、創業導師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舉措,也是企業提升其社會聲譽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是形成產學協同育人緊密合作關系的激勵策略。2019年,湖南艾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平受聘成為湖南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實踐型客座教授,每年來校做醫藥領域相關講座或創業報告,為英語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行業專家咨詢,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提供幫助,推動校企之間的實質性合作邁上新臺階。2.設置常規性企業帶教教師評優機制企業內設培訓機構的師資既有豐富的行業一線工作經驗,又有較強的崗位培訓能力,是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師資團隊的重要基礎,也是培育高校內部“雙師型”教師的重要依靠。通過設置常規性評優機制,對表現優異的合作企業帶教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可極大提升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湖南中醫藥大學每兩年對實習管理工作先進個人與優秀帶教教師進行評優表彰,已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有力地保證了校企合作的穩步推進。
(五)加強實習基地建設1.建設優質實習基地,引領校企合作育人應確定實習基地的設置、管理、運行實施方案,加大優質實習基地的建設步伐。2017年,中國醫藥國際貿易領域的領先企業——湖南艾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極少數獲得中國海關總署最高級別AEO認證的湖南外貿企業之一)簽約成為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實習基地;通過幾年建設,對整體的校企合作育人起到了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中醫藥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進入全新發展階段。2.完善實習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應在校企協同的基礎上,根據專業領域與職業領域的不同要求,雙向監控和評價學生實習情況,完整、全面、及時反饋實習質量,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湖南中醫藥大學英語專業與實習基地之間不斷積極構建和完善該機制,在共同確定實習方案的基礎上,雙方就實習情況進行常規性梳理總結,對于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協調處理,有效提升了實習基地的教學功能。3.推動實習基地升級為實習就業基地以往學生派往實習基地后僅接受企業內部短期培訓,即被安排至醫藥國際貿易業務鏈條最前端的國際銷售崗。由于實踐經驗缺乏,而業績壓力巨大,導致實習期結束后的實習生向企業員工轉化的比率極低,無法滿足企業留住人才的需要。后經校企共商調整方案,接受職業定位特別明確的學生進入實習基地預實習,并改為從業務鏈條最后端的國際物流崗開始,有效解決了實習環節存在少、短、浮等問題[5],學生適應企業環境的能力逐步增強,有力地推動了實習基地向實習就業基地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