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動物的詩范文
時間:2023-03-29 12:10: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動物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病?!匪未豪罹V。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2、《鵝贈鶴》唐代:白居易。君因風送入青云,我被人驅向鴨群。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3、《畫雞》明代:唐寅。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一作:戴)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中描寫湖泊的句子。
2.發揮想象,品詞析句,感悟九寨溝綺麗的、原始的自然風光,了解那里的珍禽異獸,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感受九寨溝的神奇、美麗。
課前準備:
播放《九寨溝》資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九寨溝的地理位置,還知道了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神奇的――(板書:童話世界)。九寨溝因為有了這綺麗的風光和罕見的珍稀動物而成為人們心馳神往的地方。今天,我們繼續暢游九寨溝,一起來感受它的詩情畫意。
二、精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初讀課文,抓住描寫的景物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來到九寨溝,你能看到哪些美景?
讀后讓生匯報:誰來說一說(板書:雪峰、湖泊、瀑布)。
2.再讀課文,了解景物的特點
當我們置身于九寨溝的山水之中,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九寨溝什么景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用心默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它有什么特點?圈畫出有關語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3.交流學習感受
同學們,你覺得九寨溝的什么景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1)雪峰
①讀句子:請你把有關句子讀出來。
②說特點:“插入云霄”說明雪峰――高。(板書:插入云霄)
③悟感情:你能把雪峰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的景象讀出來嗎?指名讀。
過渡:你還發現九寨溝的什么景物也很美?
(2)湖泊
①讀句子,說特點。九寨溝的湖泊也很美,請你讀讀文中描寫湖泊的句子。還有補充的嗎?
②相機出示句子,然后進行交流。
a.“顆顆寶石”指什么?“彩帶”呢?“大大小小”說明什么?放眼遠眺,這湖泊就像寶石,溝谷就是彩帶,多美麗、多可愛呀!誰能讀出它的美麗、可愛?
b.湖泊的美還表現在――“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湖水真清呀,連湖底色彩斑斕的石塊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c.九寨溝湖泊的神奇還神奇在――請你讀。(五花海、五彩池句)
作者把九寨溝的湖泊比作――(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怎么會是圖畫呢?這圖畫里有些什么?(板書:五彩繽紛)
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把湖泊的美表現出來吧。
③看圖片,練習背誦。請看,(出示圖片)和你們想象中的一樣嗎?指名說。
愿意把這美麗的湖泊記在腦海里嗎?請你們試著背一背這幾句話。
出示句子,學生練習背誦。
一起試試,不熟悉的同學可以看屏幕。
(3)瀑布
①說說特點。山奇水靈,九寨如畫,你還喜歡九寨溝的――(瀑布)。自由讀讀文中描寫瀑布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板書:蔚為壯觀)
②指導朗讀。你注意到了這兩句話中有哪些四字詞語?注意這些詞語,誰來品讀這兩句話?其他同學用心傾聽,看看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讀后指名說。
一起讀讀這兩句話,讀出瀑布的氣勢。
③看圖片,說感受,再讀句子。出示瀑布圖畫,請看,這就是九寨溝的瀑布。(圖片)說說你的感受。指名說。
現在,你再來讀讀書中描寫瀑布的句子,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4)配樂朗誦第三自然段
老師給課文配上音樂,讓我們美美地朗讀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九寨溝的詩情畫意。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認識動物,了解動物的特點
請同學們自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介紹了哪些動物?有什么特點?看看怎樣讀就能把動物的特點讀出來。開始吧。
讀后交流,指名說:課文介紹了哪些動物?
2.交流
捧起書,找一找課文中描寫這些動物的語句,試著讀出它們的特點。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就多讀兩遍。
(1)金絲猴
我最喜歡金絲猴。就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為什么喜歡金絲猴?指名讀。
在這句中有個詞最能表現猴子的機靈,哪個詞?(窺視)怎樣才算是窺視?
(2)羚羊
他喜歡金絲猴,你呢?我最喜歡羚羊。你能直接讀出它的特點嗎?你來試一試。
師: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你很會聽呀,善于傾聽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大熊貓
還有喜歡什么的?你能讀出來嗎?聽聽他讀得怎么樣?
說說你聽后的感受。憨態可掬是什么樣的?你能把它憨態可掬的樣子讀出來嗎?
(4)小熊貓
小熊貓和大熊貓長得一樣嗎?看看(出示圖片),這就是小熊貓,它呀,和大熊貓可是截然不同哦。
你想,她從山坡一溜煙地跑到谷底干什么呢?哦!真愛美呀。你能把他的樣子讀出來嗎?誰還想讀?
板書:……異獸珍禽。
這些異獸珍禽給九寨溝的山水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我們一起合作讀讀這一段,好嗎?師引讀。生接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第五自然段
這里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此時,同學們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一定有了更深的感悟。誰來讀?(板書:人間仙境)
2.了解第五自然段的作用
想想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的,這一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它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
三、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暢游了九寨溝,仿佛進入了仙境。那山、那水、那些珍稀動物都深深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里。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也是語言文字的魅力。課后請同學們背誦課文三、四、五自然段,收集更多關于九寨溝的資料,進一步了解九寨溝,感受九寨溝。
附板書設計:
九寨溝
雪峰 插入云霄
景物 湖泊 五彩繽紛
瀑布 蔚為壯觀
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篇3
關鍵詞:顧城; 單純; 單??; 童話風格
中圖分類號:I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0251-01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美好、純凈的詩歌風格向來為世人稱贊和被后人模仿。本文試圖通過對顧城前期詩歌的分析,展示其詩歌純凈卻不失深度的特點。顧城的詩歌創作大概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階段是1968-1979年,然后是1979-1981年,第三個階段是1981-1987年,最后一段時期是1987到1993年,作者在這四個階段的詩歌風格大致相同但也有區別,相比之下,顧城第一個創作時期的詩歌最有童話意境,同時最能展示作者豐富而又細膩的內心。
顧城前期詩歌的最大特點在于:作者從單純入手,描寫最平常的情感和意象,但是往往能引導讀者領悟到最深刻的人生。作者這個階段的詩歌,單純卻不膚淺。
之所以認為他的詩歌透著單純之美,首先是因為顧城在詩歌創作中所選意象的自然化和詩歌風格的童話化,這在顧城早起的詩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顧城曾說:"最早使我感到詩的是什么?是雨滴...我知道了,一滴微笑的雨水,也能包容一切,凈化一切。在雨滴中閃現的世界,比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更純、更美。"( 顧城《學詩筆記》) 顧城避開世俗化和物質化的意象,專門選取純凈的自然進行描寫,包括可愛的小動物、被他賦予情感的植物和雨滴、云朵等意象。例如:
再遠處是一片綠光閃閃的樹林/錄下了風的一舉一動/在風中總有些可愛的小花/從沒有系緊紫色的頭巾/螞蟻們在搬運沙土/絕不會因為愛情而苦惱/自在的野蜂卻在唱歌/把一支歌獻給所有花朵……(《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
顧城詩歌的單純不僅體現在意象的純凈,也體現在其詩歌風格的童話化。顧城避開了直接去抒寫愛精、友誼、人生哲理等等這些詩歌中常見的主題,而是構筑了一個處于"社會邊緣"的詩的世界。在顧城最初的詩中這是一個單純唯美的童話世界:
森林,森林/有一個夢/小松樹蜷縮在樹洞中/一串深腳產一串淺腳印/好象金花銀花藤/開小花的/是狐貍/開大花的/是黑熊/園果形的/是獵人……(《雪后》)
顧城的詩的主人公是思考的樹做夢的小松鼠,懷著信念的小花......在這些詩中,我們幾乎可以觸及到大自然的微妙的震顫和呼吸。在這樣的童話世界里,詩人是置身其中的,在冥冥中,在草、云、海,在綠色、白色、藍色的自然面前,他在與自然對話。當我們進入這個童話世界時,感到了一種靈魂透明的美,并在這單純透明的美感中得到心靈的凈化??梢哉f,顧城是通過對童話世界的描寫,表達著自己的渴望,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反抗著生活中的"不純凈"。顧城初期的大部分詩都具有這樣一種童話般輕柔的語調,天真的情態,明凈的色彩。
顧城是很善于思考的,雖然他寫的是童話世界,用的幾乎都是兒童的想象,兒童的語言,但我們不能說顧城寫的是兒童詩,因為他的詩里包含著一種深刻的思考。他的著名詩句,"黑
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證明了顧城的思想所達到的深度。而把這種思考化為純粹的詩情是很難的,因此,當顧城輕松地寫出一派"天真"的時候,我們說,正是這種思考使這"天真"不只屬于兒童,而屬于永恒。顧城是個內傾式的詩人,他的感情常常是寧靜而淡泊的,即使是在思考或憂傷的時候。因此,他的詩歌藏在單純背后的深刻需要我們細細品味和琢磨才能體會得到。
"它掩蓋了骯臟的世界/也扼殺了春天的幼葉/我想從天上摘下一個太陽/來焚毀這虛偽的圣潔。"( 《春雪》 )
顧城的這類詩歌中,依然選用葉子、太陽等自然的意象,營造自然、童話的詩歌氛圍,但是單純后卻多了對人生的審視和反思。在《春雪》中,顧城用親切自然的意象,幾句話就勾勒出雪后的景象,同時表達了自己崇尚真實純凈的觀點,反對一切虛偽和不純粹。
再如顧城在《打火集》中的小短詩《打火機》:"遇見誰/都可以獻上/一顆發亮的心/火柴太傻了/只能燃燒一次。"顧城仍舊選取生活中單純而常見的意象打火機和火柴,并將它們擬人化,賦予其人的情感,使得小詩的整體風格仍然俏皮輕盈,富有童話之美。同時,作者也借打火機跟火柴的對比,表達了他對專一的贊美。
總得來說,顧城前期的詩歌令人覺得很舒服,輕盈的童話在他筆下自然展示出來,不著痕跡不顯做作。深刻的哲思在他筆下簡單勾勒,不訴諸說教也不刻意,但是卻深深打動人心。
當然顧城的主要創作集中在之后的三個時期,當紛繁復雜的時代變化改變了作者純凈樂觀的心境,當童年的回憶終于從詩歌中消失之后,那個純真、任性的孩子就被一個探索生命奧秘的靜思者的形象所代替了。我們知道,每個人走出童話都是必然的,因為生活總是漸漸地向所有的人展示黑暗和彷徨。
篇4
【關鍵詞】李白;杜甫;鳥類意象;文化內涵;不同原因
中圖分類號:I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1-140-01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峰,而李白和杜甫則是這座高峰上空的兩顆璀璨奪目的雙子星。李白和杜甫的詩歌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像中唐詩人韓愈在《調張籍》中寫到:“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后世常常并稱他們二人為“李杜”,晚唐的李商隱和杜牧雖然詩寫的也很好,但是后世只敢稱他們為“小李杜”,可見二人詩歌的藝術成就的確很高。對于李杜的比較研究經久不衰,二人的不同之處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著標志性的顯示,二人有很多描寫鳥類意象的詩作,他們借著這些鳥類意象的文化內涵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抱負。由于思想傾向、家庭背景和地域文化和人生際遇這三個方面的差異,所以他們詩作中的鳥類意象也就不同。
一、李杜詩歌中的鳥類意象
通過對王琦注的《李太白全集》翻查,找出其中涉及的鳥類意象有60種左右,其中鳳凰和大鵬鳥出現的頻率最高,如《鳳凰曲》:“贏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影滅彩云斷,遺聲落西秦。”
杜甫一生非常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界的生物。在《杜詩祥注》中有許多描寫鳥意象的詩作。通過翻查仇兆鰲《杜詩詳注》可以發現,杜甫傾力描寫的動物意象多為鳳凰、鷹、沙鷗、燕子、杜鵑、鶻、鵲鎢等。
二、鳥意象的文化內涵
李白和杜甫的詩作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許多吟詠鳳凰的詩作,可見二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們二人對于鳳凰身上賦予的儒家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積極吸取運用,渴望建功立業,實現人生抱負。莊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大鵬鳥自由自在的飛翔是道家思想的一個形象展示。在大鵬這個意象中可以看出李白身上儒道思想的雜糅交織。
三、李杜詩歌意象不同的原因分析
李白和杜甫二人都喜歡寫鳥,但是寫的鳥類意象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種鳥,側重點也不同。主要有說那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傾向不同。李白雜糅儒家、道家和縱橫家思想。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李白身上不可能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短撇抛觽鳌防畎讉髦幸矊懙剑骸鞍淄砉澓命S、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秉S老之術即是指道家。說明李白是深受道家道教思想影響的。
杜甫的思想并不復雜,儒家思想在其一身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如他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寫到:“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际I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p>
二是李白和杜甫的家庭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差異。關于李白的家族情況眾說紛紜,有的說他是李唐王朝皇族李建成之后代,有的說他的父親曾任任城尉,這樣的話李白就出生于一個小官僚家庭。無論是皇族后代還是官僚后代,李白身上都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關于李白出生地就更加復雜了,一說李白出生在西域,長于四川,西域由于在關外,又是少數名族聚居之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很小。儒家發源于北方,孔孟皆為北方人,從地域文化上來講,四川一帶屬于南方相比北方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較小一點??墒俏饔蛴捎谑巧贁得寰劬又?,那里自然是民風彪悍,習武之風普遍,李白擅長劍術可能與小時候耳聞目濡有關。李白的少年時代在蜀中度過,蜀中是道教氣氛十分濃郁的地方,環境對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響自然很大,道教影響幾乎是隨其一生。杜甫相對李白來講要簡單一些,他出生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祖上出過杜預那樣的名人,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且又是出生在河南鞏縣,從地域文化上來講,北方的儒家思想較南方較重。無論從家庭還是生活地來講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較為深厚。
篇5
關鍵詞:鄭淑昭 樹B背遺詩 女性視角創作
生于書香門第的鄭淑昭,受父輩影響,喜讀詩書,愛好吟誦詩詞。在其詩詞中??梢姷交们叭嗽娫~的詩句,在《春曉曲》中“何處流鶯乍一聲,金閨夢斷無尋處。”一句即是化用唐代詩人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钡木渥?,以被黃鶯驚擾夢境來表達自己心中被相思所引發的顧忌的心情。再如某些詩作中詩人還化用詩境,《元夜》“春歸數日雨綿綿,云暗今宵雪滿天。兒女張燈娛病眼,哪知心在錦江邊?!迸c杜甫《月夜》一詩中“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詩人的詩作中也有對舊的意象進行新的詠嘆的詩句,在《詠菊》一詩中,后兩句議論另辟蹊徑,“開遲本自禁風雨,那恐腰枝力不完”。開在百花盛放之后,因此必然要經歷風霜,其高貴的品質自然值得歌頌,但同時,面對苦難的坦然卻成為作者筆下的重點。這大概也是因為作者因為丈夫游歷四川,自己扛起生活重任,在面對繁雜的家庭事務時,所擁有的樸素的品質,即面對苦難的順承和無畏。
詩歌的創作內容與作者生活密切相關,其夫趙廷璜常年在外,因此侍奉姑翁以及操持家務、教子成才的任務都落在了詩人的身上。其子趙怡為進士,次子趙懿、三子趙桓皆為舉人,可見其在教育方面的良苦用心,這點上堪比孟母。又其在四川大寧知府探親時,看到署后許多桑樹,就帶領媳婦兒和仆婦共同采桑,并繅絲織布用以提高當地農戶的生活質量。鄭淑昭還鼓勵百姓們發展農業的同時兼顧種植桑樹、養魚等副產業,通過辛勤勞作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其詩作中很多滲透了農村生活的場景以及教養子女和指導鄰里勞作等事宜。就其詩歌的內容來分類,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
1.自然生活場景的摹寫
自然生活場景的描寫是其詩歌的重要內容,作者憑借女性敏銳的視角和獨特的情感,品嘗生活中的種種滋味,與男性詩人的田園詩相比,其在表達上并未直說對自然生活和勞作生活的喜愛,反而將自然作為詩歌創作的背景來表述。如在《春暖曲》:“桃花深紅柳深綠,池塘水淺鴨新浴。日暖閑庭曬午雞,花陰移上闌干曲。簾影衣香滿院深,流鶯語語入人心。欲漫拈花插鴉髻,恐教蝴蝶趁華簪?!币辉娭校瑢⒆匀痪吧那逍驴扇说奶攸c表現的栩栩如生,通過描寫春天莊戶人家生活的日常情境,將小動物的悠然自得的行為表現的可愛之極,整首詩彌漫著濃郁的鄉野生活氣息。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已經和自然生活融為一體,因此她的生活本就是詩意的,有趣味性的,這也由于作者作為一名女性,能夠以極為細致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對生活細微的部分進行觀察,因此詩歌也富于靈氣。同樣的詩歌如《春日種菜作歌》、《出庭》等,都對日常所生活的場景進行了摹寫和創作,充滿了濃濃的歡欣之感,讀來能夠感受到作者生活中婆媳子孫間其樂融融的場景。
2.戀夫思夫之情的表達
她與丈夫的感情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占據其詩歌的很大比重。她與趙廷璜時常作詩應答,感情深厚。詩人病重,后來在兒子上學之后慢慢轉好,她將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丈夫,他的丈夫告訴他,自己的母親以前也曾患病,但在自己上學后病便好轉,這種巧合使得兩人更加惺惺相惜。兩地傳書之間,表達出了詩人與丈夫深厚的感情。
兩人聚少離多,因此鄭淑昭的詩中還存在著大量的思夫詩作?!对埂罚骸按簹w數日雨綿綿,云暗今宵雪滿天。兒女張燈娛病眼,哪知心在錦江邊?!贝嗽娕c杜甫《月夜》所呈現感情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表現出自己對丈夫的思念和對膝下孩子的疼愛以及自己撐起整個家庭的辛苦。早春已經來臨,連綿陰雨過后的元宵之夜,云顯得暗淡,飛雪漫天,兒子雖然十分孝順的點起燈燭安慰自己,但還是不能慰藉自己的相思之苦。作為一個女性詩人,她并沒有因為經營整個家庭而自矜功伐,反而期待著丈夫能夠早日回來團聚。對于丈夫遠游沒有絲毫埋怨,可見其人格的高尚和內心的良善。
3.兒孫堂前般般慈母心
作為慈母和嚴師,詩人在生活中對子孫的教育也有其獨到之處,其中無不體現了作者般般慈母心?!对乱埂芬辉娭校扒屣L幾度動簾鉤,夜半書聲在小樓。聽久興高還自讀,蛾眉斜掛綠梢頭?!奔仁菍ι钛湃さ拿鑼懀彩菍σ拱霑r分孩子仍在讀書學習的欣慰。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詩的結尾處將月亮比作女人勾畫的娥眉,這一方面說明作者想象力的獨特,另一方面也給人一種母心如明月,笑眼視兒孫的溫暖。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母親又是另外一番心境。《五日》(時二子一孫皆?。凹压澠曜硬〈?,開簾亂撲野榴香。南風不肯吹愁去,聊辦朱絲續命方。”中就寫到了自己在兒子和孫子同時生病時自己的擔憂之心。對于丈夫在外,守護著子孫的女人來說,子孫同時患病,其內心的擔憂和愁緒可想而知。這時的詩人甚至將民俗中以朱絲系在手臂上來延長壽命的方法信以為真,希望子孫能夠早日康復,表達出長輩對于晚輩殷切的關愛。
在兒子的前途上,她也非常用心。從趙懿和趙怡參加鄉試期間,其作的三次詩便可以看出?!端投余l試》:“別路晚風侵戶涼,含情獨步意絲長。卻同雁子銜蘆去,可許雙襟惹桂香?!边@首詩寫送別二子參加鄉試的心情,既表達了對參加鄉試的兒子的殷切希望和祝愿,也表達了母愛常伴兒子身側的心情?!兑棺鴳涒捕印罚骸帮L動簾鉤夢不成,黃花腳下亂蛩鳴。丁東漏盡芭蕉響,憶爾同心戀母情。”則表達了對鄉試兒子的思念之心。而待到二子得中回返后,其諄諄教誨更是令人倍受感動,其在“且悵且喜”的感情中,既對沒有考中的長子給予安慰和鼓勵,又對次子趙懿的表現給予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梢娖鋰缼煷饶敢患鐡男那?。
4.萬般情中春愁秋寂寥
詩人的詩作中還有著許多即景之作,例如《秋夜曲》便是一首悲秋的作品。全詩通過對于深秋景物蕭瑟和詩人的愁思進行描寫,通過秋風、梧桐、空階、鳳仙、流螢等等意象的描寫,表達出自己內心揮散不去的愁緒,體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學素養。
詩人從女性的視角出發,表達出傳統女性來安于生活、相夫教子、主持家務時的閑情逸趣和悲苦酸澀,詩歌的表現手法較為傳統,但視角獨特,女性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致入微的觀察都使得她的詩歌更具感染力。同時,其詩歌多是對生活場景的敘述,情景事理渾融一體,既表現出了生活中的趣味與酸澀,也表現出了身為母親與妻子所具備的感情。詩歌的藝術價值在于其打破了傳統詩歌創作中我們對于女性心理的認知,使得女性創作的心理得到真實展露。
參考文獻
[1]鄭淑昭.《樹B背遺詩》原詩稿.遵義市圖書館.
[2]岑玲.才女夢中的別樣情懷――李清照《漁家傲》與鄭淑昭《夢》之比較[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05:42-45.
[3]岑玲.綜論趙氏閨媛詩[J].貴州社會科學,2006,01:129-131+135.
[4]陳蕾.鄭珍詩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5]邢博.《巢經巢詩鈔》研究[D].山東大學,2005.
篇6
論文摘要: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自然詩人?也是美國人民最喜愛并引以為自豪的少數幾位美國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被譽為“以快樂開始?以智慧結束。”從傳統中創新?運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深意是其詩歌最大的藝術特色。
羅伯特·弗羅斯特是20世紀美國文壇最杰出的詩人之一?被譽為自然詩人。他曾四次獲得普利策獎?1924年的《新罕布什爾》、1931年的《詩歌選集》、1937年的《又一片牧場》和1943年的《一棵作證的樹》。他多次被美國的大學和學院授予榮譽學銜?獲美國政府授予的榮譽勛章?并應邀在肯尼迪總統就職儀式上朗誦自己的詩作。他是美國歷史上唯一受此殊榮的詩人。他能享有如此盛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美國人對戰爭生活已經深惡痛絕。他的詩往往以描寫新英格蘭的自然景色為題材?森林、樹木、河流都是他詩歌中常出現的原型?這種寧靜、愜意的生活正是每個美國人所向往的。其次?他的詩歌使用大量的口語化語言?甚至連小學生都可以誦讀。他的詩歌通過簡單的文字來表達深邃的道理?使人們讀完深受啟迪。所以?弗羅斯特的詩歌被譽為是“以快樂開始?以智慧結束。,,Ell他一生創作了許多著名詩篇?《雪夜林邊駐足》《修墻》《沒有選擇的路》等。他的詩歌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得以廣為傳誦、經久不衰。從傳統中創新?運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深邃的含義?是其詩歌的最大的藝術特色?。
1傳統中創新
弗羅斯特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在傳統中創新是弗羅斯特詩歌藝術的一個最重要的特色。弗羅斯特常常被人稱為過渡性的詩人?這是由于他處于“傳統”和“現代”的邊沿之間。在詩歌的韻律和形式上?他沒有標新立異?而是采用傳統的四行詩體的各種變體及無韻體。但他在傳統中超越了傳統?確立了自己的語言風格——樸實無華、含蓄雋永?把樸素隨和、鮮活自然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新英格蘭口語融入到傳統的揚抑格律之中?完美地運用了戲劇獨白和對話。就其內容而言?弗羅斯特的詩歌同樣充滿新意?他全心致力于描寫新英格蘭的自然景色?以鄉土氣息表現普遍的社會現象。
弗羅斯特曾經對采訪他的記者卡爾·威爾莫爾說?“我聽到我所寫的所有東西。對我來說?所有的詩歌首先是種聲音。”12o在詩歌的創作過程中?他強調音與義的和諧統一?并創造性地提出了“有意義的聲音”(Soundofsense)這一概念?構成他的詩歌美學核心。弗羅斯特十分注重語言的自然節奏和詩句的音樂效果以及音與義之問的聯系。在這方面《雪夜林邊駐足》尤值一提。
《雪夜林邊駐足》講述了詩人美景陶醉?而想放棄人生的旅程。然而?出于對生活不可推卸的責任?詩人繼續前行。詩歌中的sleep有著不同的含義?第一個表示人生的旅途中短暫的休息?最后一個則表示死亡。大量使用輔音<p>也是作者特意安排的?為了給人一種放松的?!皊weep”一詞既有聲音的意象也有聽覺的意象。當讀到“theotheronlysound’sthesweepofeasywindanddownyflake”兩行時?讀者的耳朵似乎聽到北風的呼嘯聲?眼前也仿佛看見雪花飛揚的景象。“easy”給人以輕柔的感覺。
2簡約中見深意
弗羅斯特詩歌的語言可謂平淡無奇?即使是未受過多少教育的人也能讀懂。然而?他的詩歌卻蘊涵著深刻的道理。這與他大量運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是分不開的。他詩歌中運用的比喻和象征與美國新英格蘭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他是想處在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更加冷靜、更加清楚地觀察光怪陸離的美國社會。所以?弗羅斯特的詩是頗有深度的。他不僅了解自然?也了解社會?只不過是用極為樸實、明白的語言和比喻與象征等手法?把對于社會、人生的見解溶于其所寫的自然景物中。也正是因為他詩歌中那種樸實、明白的語言和比喻與象征等藝術手法?掩藏了復雜的思想和賦予詩歌的廣博的內涵與深刻的哲理。例如?在表現人生的兩難境地方面?《沒有選擇的路》這首詩的主題就更加明確?寓意更為深刻。在此詩中?詩人一開始便遇到了難題?兩條路擺在面前?到底該走哪一條呢?他站在路口思考良久?最后踏上了那條“綠草如茵?鮮見足跡的路?還企望來日在走另一條?!盻3o這首詩歌表面上看來是詩人選擇前行的道路?實際上卻是指人生之路。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難題——在選擇另一條道路時就必須犧牲這一條?而這個選擇將會影響你一生。
象征手法的運用在弗羅斯特的詩歌中比比皆是。在《雪夜林邊駐》一詩中?樹林象征著整個自然界?樹林的主人和村莊則代表著人類的社會和生活。小馬表面上代表著動物界?實際則象征著一種生活?一種不能理解人類對于美的追求的生活。因此?詩中個人的矛盾便具有普遍的意義了。
篇7
語文園地一
課型
語文園地
授課
時間
1課時
教學
目標
1.交流平臺,積累課文中優美生動的句子,并細細體會其中的寫作技巧。
2.識字加油站,歸類識字,認識三種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詞語,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功能。
3.詞句段運用,學會在語境中辨析近義詞,學會仿寫動物外形。
4.通過看圖、感悟、體驗、誦讀,體會古詩《憶江南》,幫助小學生積累古詩。
教學
重點
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了解古詩意思。
教學
難點
借助拼音自主閱讀詞語和句子,交流不會的問題。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生動的句子,需要我們細細體味。
1.(出示課件2)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p>
(1)小組學生圍繞上面一句話進行交流,探究自己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板書:體味好句子)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
預設:讀這句話我體會到小燕子飛行的輕盈。
預設:讀這句話,我感到語言很美,“小圓圈”“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設計意圖:出示課文佳句,探究體味,對例句的分析,使得交流的內容不再空洞,變得形象可感。】
”感覺很有畫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樣的場景。
2.(出示課件3)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p>
這句話你認為作者寫得好在哪里?
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給人的那種感覺寫出來了。非常生動,傳神。
你認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寫得那么傳神、生動?
(作者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畫面感。)
3.(出示課件4)
“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p>
找出文中的動詞,說說寫得怎么樣。
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
(1)這些動詞分別是“落下來、折好、收攏”,很有條理。
(2)這些動作寫得非常細致,尤其修辭語的運用“(款款)地落下來、(順順溜溜)地折好膜翅、(嚴絲合縫)地收攏硬翅”,顯得描寫就非常細致,妥帖,很有畫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這只飛落的瓢蟲。
4.教師小結:要想把語言寫得優美生動就要描寫細致、,多使用一些恰當的修飾語,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等,還要寫得有畫面感,寫具體、生動。(板書:描寫細致、修飾語、修辭手法、有畫面感)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課件5)
2.
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生字,指名領讀。
注意讀準平舌音“資”,翹舌音“擲”,邊音“撈、繚、絡”,前鼻音“援”,后鼻音“貢”。
3.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組長記錄小組同學的發現。
4.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1)復習形聲字:(出示課件6)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其中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
本題展現的生字都是形聲字,是強調了形旁表義的功能。如第一組的三個生字“援、擲、撈”形旁都是“扌”,表示與手有關,第二組的“縛、繚、絡”偏旁都是“纟”,表示與絲線、繩索有關;第三組“資、貢、貸”偏旁都是“貝”,表示和錢財有關。(板書:形聲字形旁表義)
(2)本題形聲字的分類。
(課件出示7)
①左形右聲:援、擲、撈、縛、繚、絡
②下形上聲:資、貢、貸
5.小組交流,再找一些這樣的漢字進行識字練習。
6.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課件出示8)
左形右聲:清
河
淌
油
上聲下形:忘
想
感
態
三、詞句段運用
板塊二:詞句段運用
(一)辨別運用近義詞。
(出示課件9)
1.
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
所選的詞語都是近義詞,看看適合選擇哪一個。(板書:近義詞)
【設計意圖:把相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并且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學習了形聲字形旁表義的功能。】
【設計意圖:把近義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辨析運用,效果會非常明顯,能增強學生對這些詞語的修飾作用和使用場合的理解辨析能力?!?/p>
2.說一說,小組交流,讀讀句子,看看選擇什么詞語填空。
3.小組代表發言。
每組詞語都是近義詞,要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填空:第一小題,形容細小的波紋的動態,應該選擇“蕩漾”;第二小題,形容歌曲,應該是“輕快的歌曲”較為恰當;第三小題,應選“靈敏”,因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
(二)句子積累。
(出示課件10)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2.說一說這些句子,都抓住了動物的什么特點?(板書:抓住動物特點)
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師生評議。
第一句,描寫小燕子的外形,抓住小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的特點來寫的,描寫順序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第二句描寫獨角仙的外形,抓住了“甲殼、頭部的角”的特點寫的,從顏色、形狀、質感等方面來寫。
3.照樣子,寫寫自己喜歡或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形。
(課件出示11)
如,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行動敏捷。玲瓏
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四、日積月累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出示課件12)
憶江南【唐】白居易
【設計意圖:先理解和分析例句,了解描寫動物的外形的方法,再訓練寫話,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p>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師范讀,學生跟讀?;ハ嘟涣髯R記生字。自由朗讀。
3.教師簡介:《憶江南》是一首詞,是唐代文人白居易
所作。本詩描繪了江南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喜愛和懷念之情。(板書:《憶江南》詞)
4.(出示課件13)詞語解釋
諳(音安):熟悉。
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5.看注釋,小組合作,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
6.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出示課件14)
譯文:春日,朝陽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紅得勝似烈火;江水碧綠的顏色,只有藍草可以相比。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對江南的回憶?
(出示課件15)
創作背景: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通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
(出示課件16)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設計意圖:學習古詩詞,理解和分析古詩,增強學生學習古詩、理解古詩、誦讀積累的能力?!?/p>
7.讀出韻味
這首詩可以按照這個節奏讀:
(出示課件17):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8.熟讀成誦。
在理解和會讀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體味好句子,學習了形旁表義功能的形聲字,學會辨析運用形近詞,練習抓住特點寫動物的外形,學習了古詩《憶江南》。
板書
內容
語文園地一
體味好句子:
描寫細致
使用修飾語、修辭手法
有畫面感
形聲字形旁表義
近義詞辨析
抓住動物特點描寫外形
唐
白居易《憶江南》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本堂課的設計內容較為豐富,先體味好句子,接著學習了形旁表義功能的形聲字,學會辨析運用形近詞,練習抓住特點寫動物的外形,學習了古詩《憶江南》。
通過多媒體課件和生動有趣的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同時,關注了語文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拓寬了語文學習的范圍,學生在完成了本課的學習之后能夠舉一反三,獲得更多的知識,增強主動學習語文的意識。
不足之處:
由于是練習,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今后還應該設計有趣的情境或游戲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學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這個語文園地有4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版塊是通過讀一些課文中出現的優美生動的句子,學會積累體味;識字加油站出示了三組字詞,分別是三種不同偏旁的生字詞,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詞句段運用分別安排了幾組形近詞的辨析運用,以及仿寫動物外形的片段;日積月累部分學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詞《憶江南》,表達作者對江南的懷念和贊美之情。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描寫江南的古詩詞有哪些?
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3.江南
【漢
無名氏】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4.贈范曄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5.菩薩蠻
【唐.韋莊】
篇8
【關鍵詞】 雷平陽;《云南記》;生命意識
雷平陽的詩集《云南記》立足于云南大地的各種生命現象,通過獨特的生命視角,構筑了一個廣闊而又蒼涼的生命世界,表達了詩人的生命本體觀和價值觀,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而具有普遍的意義。
一、對原始自然生命的抒寫
雷平陽在《云南記》中,用云南大地上壯麗的自然元素,組成了一道獨特的生命景觀。其中的自然意象群主要有山川草木,天空大地、荒冢雜草等。到處都充滿著生命跡象,凸顯著生命的可貴。詩人常用細膩的筆觸、移情的手法,寫出自然植物玉米、葵花、茄子等生存密碼,通過對層層包裹的“玉米桿”,散落地下的“脂粉”等生命細節的微弱變化,表達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并感嘆季節的更迭,把它們趕入生命的下一個輪回(《下川壩的秋天》)。詩人還有不少關注動物生存狀態的詩作,如直接以動物命名的《田鼠的歌唱》、《翠湖上空的海鷗》、《捕鼠記》等。天空的飛鳥、地下的田鼠、深山密林中的昆蟲,構筑成了一個立體的生命世界。無論動物還是植物,詩人在贊嘆它們能順應自然、并因云南特有的山川得到了暫時的棲居地,也感嘆著它們期望長久平和的生存卻因為人類的貪婪介入變得危機四伏,盡管出于生的本能在拼盡全力,奔跑覓食,繁衍生息,卻仍逃不了人類的天羅地網。詩人用泣血的文字書寫著動物的生存狀況和滅亡悲劇,為的是告訴人們,動物和人類一樣擁有平等生存的權利、生存的欲望和生命的尊嚴。表達了關注動物的生存,珍惜動物生命的生態和諧觀。
二、對邊地人生命狀態的抒寫
動物的生存狀態如此,那么人類呢?怒江人的生存是艱難的“這兒落后/一頭牛在鄉村公路上/啃草,不知道喇叭,保持著/吃的速度。/……/這兒貧窮/窮得怒江兩岸,山,高,高如教堂/天,空,空如展開的經書/窮得只剩下充盈的自由?!盵1](《怒江,怒江集》)怒江人民擁有的只是腳下這片貧瘠的土地、高高的山脈和滾滾向前的怒江水?!墩阳敶蠛佑洝吩趯Ω咐相l親生命歷程的回顧中,貧窮、饑餓、掙扎、死亡,構成了昭魯人民的生命字典。為生活所迫的年輕人,抱著改造貧困的愿望走出大山,他們用自己的生存方式,祖祖輩輩懷著希望抗爭著努力著。
雷平陽在其詩歌中還透露出自然回歸的生命哲學觀?!矮I給我的父親雷天良”的《云南記》詩集里,不僅記錄了父老鄉親的生命歷程,也回憶和安放著父親艱難的一生。其中的《祭父帖》體現著詩人關于生命的思考。父親生前的一切,歷歷在目,死去的人,活在親人的思念里,但一切歸于塵土,生命得到了自然的回歸?!鞍讶馍硪稽c不剩地還給大地,得救了/空氣里的步伐,又快又輕/”[2]人的身體,來自大自然,又回歸土地,這就是生命的自然輪回。人類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很多時候,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讓很多無辜的生命消失隕滅。那么,在人類生命的盡頭,是不是也應該把自己交給自然,讓自己的肉體回歸大地?只有這樣,歸于塵埃,融于泥土才是生命的最好的歸宿。可以說詩人是用自己的身軀去測量大地的體溫,用自己的靈魂去領悟生活的真諦,用赤子之心去感悟家鄉的生命,才有了這生命中的感悟。
三、《云南記》呈現生命意識的藝術特點及成因
雷平陽的詩歌,本著對云南大地的熱愛,用反復斟酌推敲的口語化、質樸的語言,抒發著對生存的關注和對生命的敬畏,勾勒出厚重的生命,呈現出超越地域限制的現代性啟示意義。
1、生活細節呈現壯觀的生命
一個真正能夠把握住生命細節的詩人,才能真正地握住生命的脈搏。雷平陽的詩歌,能從現實生活的細節之處窺見生命的力量。在《怒江,怒江集》、《昭魯大河記》、《春風咒》等長詩系列中,對植物生命的呈現細至苦蕎的血管、葵花的脂粉、細小的松針等,刺入生命的內部,迸發出震撼人心的生命能量。詩人對動物的生存與滅亡,也能感受到田鼠“細碎的牙齒躍躍欲飛”,各種昆蟲間的“竊竊私語或鼓腹而鳴”等,正是對這些深入骨髓的生命細節的感觸,才能捕捉到動物界生命的狂歡。在描繪邊地人的生存困境及抗爭時,從個體生命體驗入手,將自己細膩的情感經驗沁透在細節的提煉和描寫中,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存的艱難,感嘆生命的厚重。如《祭父帖》對父親一生的重塑,就從父親的點滴生活細節里,呈現其“為生而生”的艱難,用泣血的文字表達一個鄉村孝子對父親深深的懷念,勾勒了父親平凡卻壯觀的生命。
2、質樸語言雕琢厚重的生命
雷平陽詩歌語言的生命力,是通過對詞語的深度凝練體現出來的,詩人在《詞語》一詩中表達了自己對詞語運用的躊躇:“一個接一個/生病的詞、乞求的詞、泡在血汗中的詞?!盵3]詩歌中呈現出來的語言,都是由一個個泡在生命血汗中的詞語累積而成的,并在精雕細琢中展現出生命的厚重。詩人的生命體驗和生存環境以及創作觀念,決定了他的語言有著農民的質樸,卻又不失石頭的堅韌,泥土的厚重。正如家鄉父老鄉親的生命一樣,樸實無華,簡單自由,卻在冥冥之中散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讓我們體會到生命澎湃的激情和退潮后的自然平靜,生于自然,歸于泥土。將關于生存的艱難、生命的苦澀呈現在字里行間,讓人傷痛卻又無力。
3、《云南記》中生命意識的成因
雷平陽“生命意識”的形成,既是生活成長環境的恩賜,又來源于各種生命體驗和生活感悟,同時也離不開時代背景的渲染和云南地方文化的熏陶。
詩人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云南昭通市土城鄉一個叫歐家營的農村。由童年玩樂帶來的對山川草木的熟悉,對昆蟲動物的了解,為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他在《云南記》的自序中說:“從閱歷中來。這是我私底下恪守的不多的寫作規矩之一?!边@樣的閱歷構成其獨特的生命體驗,尤其在父親離去之后,對生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異乎尋常的感悟:生的艱難,死的疼痛;生于非命,死亦非命。
成人的詩人生活的昆明市,是現代都市生活的縮影,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但木制的家具、花鳥市場買來的泥土、餐桌上的野生動物等,都讓他感到生命窒息的疼痛。他想逃離,想尋找到生命的原始動力。于是,他開始在“墳地上尋找故鄉”,開始回憶起遠在昭通的父老鄉親,童年的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家鄉的一切,融合成一部生命的樂章?!对颇嫌洝氛菫榧o念這些生命的價值而誕生的詩集。詩人將云南大山精神和高原情懷熔鑄在父老鄉親的生命歷程中,為讀者描繪了云南大地上的各種生命景觀,給了當代人們以生命崇高的啟示,從而彰顯出生命獨特的價值意義。
總之,雷平陽的“生命意識”,與現當代中國文壇大家們基于小說等文體對“生命意識”的直觀書寫也有所不同。他的寫作,是“有根的寫作”。從大自然中找尋生命的動態,為動植物的生命吶喊,既表達了父老鄉親生存的艱辛,生活的無奈,生命的厚重;也體現了動植物生存的秩序,生命的掙扎。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觀,構建自己的生命理想,體現生命存在的意義。
【注 釋】
[1][2][3] 雷平陽.云南記[M].武漢:長江出版社,2009.62.141.20.
【作者簡介】
篇9
一、兒童的詩性心理及其作用
兒童與成人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思維缺乏理性,具有模糊性,卻擁有成人難以企及的形象詩性思維。而這種混沌的詩性思維正是文學的審美根源。學者趙逵英認為:語言符號、藝術與審美以及人類的發生都是同一個過程。語言作為一種符號,導源于實物肯定受挫的精神補償;同時,人類的審美活動是尋找語言符號的過程。語言符號、藝術與審美及人類的發生的密切關系,決定了語言與文學的本源的原初詩性。的確,人類早期的思維與語言是充滿混沌的詩性。維科在《新科學》中認為原始人類語言充滿詩性,人類的思維的源頭是混沌的“詩性智慧”??ㄎ鳡栒f“人類文化初期,語言的詩和隱喻特征確乎壓倒過其邏輯特征和推理特征?!保ā墩Z言與神話》)
兒童思維常常是未被理性規限的詩性思維,其突出的形象性讓人驚訝。譬如,呀呀學語的兒童,由于理性的欠缺常常根據形象的因素來認識事物。一個孩子會無意識的模仿貓和狗的叫聲“”、“汪汪”,常常用此發音來稱呼這兩種動物,而不喜歡用“貓”、“狗”這種特定理性稱謂。前者的隱喻與詩性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形象詩性思維用之于文學常取得突出的藝術效果。具體可從直覺詩性思維與陌生化審美思維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1.直覺詩性思維的開拓。兒童的思維主要靠直覺展開,有時候充滿了矛盾,但卻在豐富的想象中洋溢著詩性。我們以廢名以兒童視角所寫的小說《橋》的若干片段為例,來分析兒童直覺詩性思維對文學的作用。例句如下:
“一角系一個鈴,風吹鈴響,真叫小林愛。……不消說,是先生坐在那里大家動也不敢動,鈴遠遠的響起來了。……用了他那黑黑的眼睛望著它響。他并沒有出聲的,但他仿佛是對著全世界講話,不知道自己是在傾聽了?!ε铝?,探探的轉身?!?/p>
汪曾祺評價說:本來丁丁響的是四個屋角掛的銅鈴,但是孩子們覺得是萬壽宮在丁丁響。這是孩子的直覺。孩子是不大理智的,他們總是直覺地感受這個世界,去“認同”世界。這些孩子是那樣純凈,與世界無欲求,無爭競,他們對此世界是那樣充滿歡喜,他們最充分地體會到人的善良,人的高貴,他們最能把握周圍環境的顏色、形體、光和影、聲音和寂靜,最完美地捕捉住詩。這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說的“仙境”。(《萬壽宮丁丁響――代序》)廢名以兒童特有的無理卻有情的直覺思維進行寫作,從而賦予文字永恒的詩性境界。
2.陌生化審美思維的突出?!澳吧笔俏鞣叫问街髁x文論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認為“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并不重要”,它力求使文學的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審美感覺的難度與時間長度。兒童對世界充滿了陌生的好奇心,在他眼中,平常的事物會以一種炫目的形態與特征呈現出來。而若把這種心理落實于文學創作中,則正好契合陌生化的原理,會極大地彰顯作品的審美性。如下段話:
“山頂的頂上有一個石頭,惟它最高哩,捱了天,――上面什么動?一只鷂鷹!一動,飛在石頭之上了,不,飛在天之間,打圈子。青青的天是遠在山之上,黑的鷂鷹,黑的石頭,都在其間。一剎間隨山為界偌大一片沒有了那黑而高飛的東西了,石頭又與天相接。 鷂鷹是飛到山的那邊去了,他默默的相信。”
在這段話中,廢名用兒童的思維來觀察周圍的世界,把本來簡單的事實描寫成了奇異的視覺經歷,正是這種陌生化思維突顯了作品的審美效果。
二、兒童的詩性語言及其文學意義
兒童處于人生的伊始,理性意識很薄弱,常常依賴形象來認識事物,體現在具體語言上,則處處洋溢著形象性,而形象性則是文學語言的基本特征。此外,兒童由于邏輯的缺乏,其語言表述異于約定成俗的公共習語,充滿跳躍性、反常規性。而文學語言的形式上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反常規性、跳躍性。不難看出,上述兩種語言有著密切的契合之處。下面分別通過實例深入論證兒童語言的形象性及其形式的特異性,并深入論述此特征在寫作中具有增強文學內蘊與文學的陌生化審美的重要意義。
1.形象性。兒童以其特有的心理來體驗萬物,總會賦予周圍的一切以神奇色彩,表現在語言描寫上,常常是通過運用多種修辭來突出事物的鮮明形象性??聪旅娴牧曌鳎?/p>
“小溪流不分日夜向前奔流,他的歌聲叮叮咚咚,他的眼睛清清亮亮。哎呀!不好,一塊巨大的石塊擋住了他的去路,我真為小溪流擔心??尚∠鞑挪慌履?。你看他像一個機靈的小孩輕輕跳躍兩下,……這時他的歌聲更加響亮,更加清脆。一路上,年老的枯樹樁,讓小溪流歇會兒,枯黃的小草讓他在那兒待下來??尚∠鲄s依然唱著歌,不知疲倦地繼續向前奔流。我的心也跟著小溪流不停地流呀流,小溪流終于長大了,長成了一條小河?!?/p>
我敢說,上面的這篇小學生習作中加點的許多語言,我們成年人是很難寫出的,因為這是他們詩性心理的語言展現,這種語言是兒童的專利。小作者運用擬聲、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把小溪的人生軌跡融進了自己的詩意想象中,語言的純潔與詩意是含蘊不盡的。
2.跳躍性與反常規性。兒童的思維迥異于成年人,體現在語言上,則是語言前后之間具有很大的跳躍性,同時,語言形式也常常異于常規語法??赏ㄟ^下述例子分析。
“在那兒,它(黑玫瑰)沒有星期天可以休息,而且,當時正值酷暑。它的主人和車夫一樣是硬心腸――因為那無情的鞭子會在它身上抽出血來?!?/p>
“看到這一幕幕情景,使我想起幾年前東南亞地區發生的海嘯,我不禁捂住了我的雙眼。”
上面兩段話是筆者選錄的小學生的習作片段。在運用語言思維上,二者與正常思維有異,語句間的跳躍性很大。前一句,本是要展現主人與車夫的冷漠,卻突然把“無情的鞭子”這一意象作為描寫重點,給人新奇的感受;后一句,本意要寫人物因眼前的慘景引起情感的波濤起伏,卻出人意料地以“捂住了雙眼”的動作作結,情在言外,自不待言。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具有混沌的詩性思維,通過形象性來認識事物,擁有獨特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種思維與語言的表述能力同文學的詩性本源具有人類生理與心理上的一致性,這就賦予了兒童心理及其呈現外在的語言表達極為豐富的審美性。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兒童特有的這種寫作優勢,揚長避短,加以適當引導,深入挖掘兒童的寫作天賦。只有這樣,寫作教學才會喚回其詩性的榮光。
參考文獻:
[1]趙逵英.語言符號與審美[J].山師大學報,1996,(1).
篇10
一、引導尋美,讓學生發現美
畫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闭Z文教學要從詞句人手,在品嘗詞句中發現美。
如:教《望廬山瀑布》時,抓住“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導學生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記憶中提調出瀑布從極高處傾泄而下的表象,腦子中出現了“真”有從天而降的圖像。
接著,讓學生想一想,這可能嗎?這樣就會理解詩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銀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體會到詩人把情景說得恍恍忽忽的,這種似假還真的寫法反而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遐想。
假如我們再來一個追問――詩人為什么不說“像”而說“疑”,就能讓學生更進一層地想象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驚嘆這條瀑布的奇特。因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懷疑它是從九天之上落下來的銀河呢?只有反復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當,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導入境,讓學生感受美
學生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又有限,往往難以直接入境。如何引導學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圖畫入境法
如:《火燒云》描寫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盎馃啤敝灾档妹鑼懀驮谟谒蓝嘧兊纳屎托螤?,發人遐思,令人神往,給人以美的享受。可惜從出現到變幻、消失,時間極短,不易看到。
如何再現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對文作畫,評畫學文”的方法,讓學生入其境、會其情。如何作畫?老師給作畫提示如下:
⑴畫面要分天空、地面兩個層次。⑵課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動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顏色,還有天空中的“馬、狗、獅”的朝向、姿勢、神態、背景都要與文字相吻合。⑶課文前半部描寫的是一幅農村夕照圖,要發揮想象與聯想,給畫面添上些背景物才能表現農村風情。學生作畫后,開展評畫學文活動。事先選擇幾幅代表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鑒賞,然后邊讀文邊評畫。
把畫圖引入語文課,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通過作畫,把自然美展現出來,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聯系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創造能力,起著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
如:《荷花》后部分寫荷花的動態美。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組織學生表演“荷花舞”:讓全體女生都飾荷花,其中一個當作者;選兩個男生,分別扮蜻蜓、小魚。學生朗讀課文數遍后,進入角色,按課文情節表演。
演出完畢再回到課文,學習文中省略號。你們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還有哪些動物也被荷花吸引過去?它們又可能說些什么話?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節,讓表演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對比入境法
比較是認識美的差異的基本手段。教學《西門豹》這類內容中含有比較因素的課文,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兩種人和事進行比較分析。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識別什么假、惡、丑,什么是真、善、美。此外,對褒此貶彼的詞語的比較分析,也能培養學生鑒別美丑的能力。
三、引導想象.讓學生拓展美
如果說理解比較能夠再現形象美的話,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創造意境。常言道:“詩情畫意,詩中有情,畫中有意?!边x入課本的詩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滿了詩情畫意,言雖盡而意無窮,才能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時我們總是讓學生馳騁想象的風帆,去開拓最美的意境。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有這樣兩句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边@是兩個寫景的詩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現了深韻的意境。
為了開拓學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學生以“假如我就是詩人,那是怎樣的情景”的假設進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體提出三個問題:
⑴煙花三月的長江是一派怎樣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嗎?⑵你是怎樣目送朋友遠離的?朋友的船是怎樣消失的?⑶當時你的心情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