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結尾范文

時間:2023-03-28 20:07: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記敘文結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記敘文結尾

篇1

一、自然結尾,樸素無華

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結束全文,既沒有意蘊深刻的哲理語句,也沒有雕琢過分的象征形體。在記敘文中,這樣的結尾方式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文章《石榴樹》的結尾: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彎的那個路口,一株枝葉繁茂的石榴樹映入了我的眼簾,紅星點點,生機盎然,童年的記憶之門在剎那間被打開了。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東西的成長,還有又紅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淚,它們都化成了樹上的紅星,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著、飛舞著,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親手為我種的那一棵。

二、畫龍點睛,卒章顯志

就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托,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結尾時,把寫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稱“卒章顯志法”。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言簡意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如文章《路過幸福》的結尾:

路過幸福,讓我感到生命的可貴;路過幸福,讓我感到生活的充實;路過幸福,讓我感到人生的快樂。朋友,請放緩你的腳步,瞪大你的雙眼,敞開你的胸懷……

三、抒情議論,強烈感染

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緒,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采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尾必是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

例如文章《根》的結尾:

母親如根一般,默默地滋養著我的身體,我的靈魂。我十分思念母親,思念著她的一切。自上次分別,已有兩年未見到母親,不知母親這段時間生活得怎樣?真想回去看一下母親,看一下她那憔悴的臉,摸一下她那粗糙的手,親一下她那濕潤的眼睛,抱一下她那年老的身軀……

四、首尾相應,結構嚴謹

結尾與開頭相呼應,這種收束方法能收到一種首尾呼應,渾然一體的效果。

例如文章《愛與理解,和諧你我》的結尾:

(開頭)和諧像一顆種子,需要愛與理解的雨露來澆灌,才可以開出美麗的花;和諧像一道彩虹,缺少愛與理解的光終究難以美好;和諧更像花的芬芳,配上愛與理解的清風,才可以傳遍人間。

(結尾)和諧是一朵有了理解與愛就不會凋謝的花,是一道有了理解與愛就不會褪色的彩虹,是會伴著理解與愛的清風傳遞的花香。讓愛與理解常伴我們左右,讓將心比心成為像微笑一樣的習慣,讓和諧成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和諧社會,和諧你我。

五、委婉含蓄,點化主題

有些記敘文的結尾,提示讀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題,但是作者不是直截了當地表述,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法加以暗示,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悟,進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例如文章《季節》的結尾:

冬季的智,冬季的愛,冬季的銳……

此季是漫長的,而此季給予的情意,是綿綿的……

六、借助寫景,表情達意

環境描寫的作用,在作文中一般是為了烘托氣氛,借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結尾寫景,能更加有效地渲染作者要表現的情緒,增強表達效果。

例如文章《陽光,原來你離我這么近》的結尾:

“砰――”我從夢中驚醒,我飛奔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清楚那扇窗的后面到底是什么,我拉開窗簾,窗外,天亮了,絲絲的陽光照射進來,原來窗外是陽光!透過窗,我看到的是陽光!是明媚的陽光!是溫暖的陽光!我笑了,真心的笑了。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彷徨……

七、妙用排比,多姿多彩

例如文章《中秋思月》的結尾: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般清冷寧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樣晶瑩坦蕩,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篇2

【關鍵詞】如何巧答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題

由于記敘文閱讀一直占主導地位,相對而言所占分值也較多。記敘文閱讀試題緊扣《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閱讀要求設計,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閱讀材料來自課外,材料內容文質兼美,人文內涵豐富,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性,體現了時代特色和精神。閱讀材料更多的選擇主要反映親情、友情的內容,因此能夠給予我們人生啟迪。試題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的考查。

考查角度靈活,題型多樣。設計的試題緊扣“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這一重點,試題設置難易適中,并進一步強化了聯系生活,整體感知,注重理解,關注語言品味,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的心靈對話的意識。同時突出了認知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強調了情感體驗,鼓勵創新能力,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的滲透。

由于記敘文閱讀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達等能力,因此難度大,大多數學生此項內容丟分較多。可見記敘文閱讀練習在復習備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為中考考生,必須掌握記敘文的相關知識以及記敘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和基本格式。

一、記敘文的分類

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記敘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記敘文既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又包括一般的記敘性文章。狹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游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

二、記敘文的知識點

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對于記敘文要素的交代,既可具體也可概括,既可直接也可間接。因此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記敘文的順序。常見的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⑴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楚,讀起來脈絡清晰,印象深刻。⑵倒敘:先寫結果,再交代前面發生的事。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⑶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照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3、記敘文的線索。記敘文常以時間、地點、事物、人物情感或話語等為線索。線索貫穿全文,增強表達效果。分析線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找線索的技巧:注意題目,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議論、抒情的句子。

4、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主要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⑴記敘:要注意敘述的人稱和內容的詳略。人稱,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用第一人稱的好處是親切自然,真實可信,便于抒情。用第二人稱的好處是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交流。用第三人稱的好處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述。詳寫與略寫,取決于文章中心的需要。⑵描寫:①人物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②環境描寫。其作用有、烘托氣氛b、烘托任務心理c、推動情節發展⑶議論:包括先敘后議、先議后敘、夾敘夾議三種基本方式。⑷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5、劃分記敘文的段落的方法。⑴按時間的順序劃分;⑵按地點的變換劃分;⑶按事件情節的發展劃分;⑷按任務活動的場面劃分;⑸按材料的性質劃分;⑹按總──分──總的形式劃分;⑺按作者的思路或感情變化劃分。

6、提煉文章中心的方法。⑴通讀全文,把握要點;⑵分析題目;⑶分析開頭、結尾;⑷借助中心句、議論句、抒情句和過渡句等;⑸分析事件背景,寫作背景。歸納中心的小技巧:①寫人: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②記事:記敘了……歌頌了(批評了)……表現了……;③寫景:采用……手法,借助……描寫,贊揚……;④游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7、記敘文結尾的作用。⑴總結上文;⑵深化主題;⑶照應開頭(或標題)⑷含蓄委婉,發人深思。

篇3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為主的文章,強調以情動人。這類文章的開頭,本身就是記人敘事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承擔著激發閱讀興趣、打動讀者、吸引讀者的作用,從而讓讀者在接下去的閱讀中去感受文章后面的記人敘事內容。所以,寫作記敘文,一定要按照切題、新穎、簡潔的要求,設計出精彩的開頭,緊緊吸引讀者的眼球,扣住讀者的心弦。具體來說,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鎖定靶心,開門見山

例1 怪人!老爸在我眼中絕對是怪人。你看,一張臉面無表情,如一座冰山,千年不變:聽到我的喜報,依舊無動于衷;看到我的獎狀,依舊面無表情。

――《怪人老爸》

例2 孩子,看到你耷拉著的腦袋、沮喪的表情,媽媽知道:你這次月考又沒考好!不過媽媽不會批評你,媽媽最想對你說一句:沒關系。

――《最想說聲“沒關系”》

這樣開頭,不繞圈子,不賣關子,直接瞄準文章標題,在開門見山的點題中亮出自己的觀點,鎖定描述的對象,明了所敘之事,給人直截了當、輕松暢快的感覺,能防止離題寫作的情況發生。運用這種方法寫作的文章,如果在結尾處再次點題,可以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二、懸疑設問,引發思考

例3 張嫂推開房門,那個生日蛋糕和一大束康乃馨頓時躍入了她的眼簾。她驚住了,今天誰生日?自己怎么不知道啊!

――《送他人一束花》

例4 咦!傷疤代表我的心?親愛的你,一定很奇怪吧。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傷疤是我右腳接近中趾處的一塊圓圓的疤,大小形狀和現在的一元硬幣相似。傷疤中有我童年時最渴望的心愿,所以,我稱它為“心愿符”。

――《傷疤代表我的心》

例3以文中人物心中的疑問勾起讀者心中的疑問,例4由一種反常的說法“傷疤代表我的心”有意挑起讀者求問。諸如此類,或者直接拋出問題,或以文中人物疑問帶動,或從巨大反差落筆,或讓激烈矛盾先行,都能激發讀者心中的疑問,引導他們讀下去尋找答案。

三、因果倒敘,勾人探尋

例5 “不!”

這個簡短而有力的聲音常常在我的耳畔回響,一個高大而滄桑的身影隨即浮現在腦海中,讓我感慨萬千……

――《我聽到了說“不”的聲音》

例6 同窗三載,一路同行,一起成長,可是做夢也沒想到,我與他竟然為了一本復習資料,鬧翻了天,形同陌路。

又是放學的時刻,以往的說笑已經不在耳邊響起,只有我孤身一人徘徊在路邊。一回想起剛才發生的瞬間,我便氣憤不已……

――《朋友?朋友!》

上述兩例將文章的結局或是其中的關鍵情節安排在作文開頭部分,一下子把讀者引進了特定情境中,也有助于形成懸念,吸引讀者。至于文章的主體部分,就要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寫作,保證前后銜接,重點突出。

四、寫景烘托,情寓景中

例7 暖風習習,夕陽掛在地平線上,閃射著溫柔的橘紅色的光。炊煙裊裊,徐徐輕舞,小草和女孩坐在山頭上,欣賞著這人間美景,女孩的眉間隱藏著渴望與無奈。

――《有這樣一個女孩》

例8?搖 夜已深,沒有了人們談笑的喧嘩,舉頭望空,也不見一顆閃星。這樣寂寥的夜晚,我想起了你,外公。

――《感受你的慈愛》

例7如一幅色彩絢麗的油畫,明麗的畫面中流蕩著一絲淡淡的憂郁;例8渲染了一種靜謐、凄清的氛圍。也就是說,在描寫人物活動處的景物中寄托感彩,就為后面的敘事抒情定下感情基調,也迅速地把讀者帶到特定情境之中。

五、先聲奪人,個性鮮明

例9?搖 “喂,你好。”

“啊哈哈,大專家,太感謝您的幫助了。”電話那頭傳來諂媚的聲音,“托您的福,我的產品現在大賣呢!”

“呵呵,小意思,能幫上您的忙是我的榮幸啊。”我虛偽地應和著,心中卻是一股莫名的惡心洶涌而上。

――《2050年的一天》

例10?搖 “哇――”剛踏進宿舍樓門內,一陣驚天動地的哭聲就傳入我的耳內。我連忙飛奔進207寢室,看著哭得正厲害的欣欣:“怎么啦?”“還能怎么呢?考試掛了!”

――《俺們倆》

“言為心聲”,這些先于容貌、行動等出現在讀者面前的語言,讓人物一下子很鮮活地立了起來。需要說明的是,用人物語言開頭,要注意選用恰當場景、恰當時段的個性化語言。

六、妙言感悟,奇句當頭

例11 成長是一次美麗的旅行,每一個站點上都可能出現錯誤。只要我們用力承擔責任,就能讓成長專列順利抵達絢爛的終點。

――《成長的專列》

例12 歷史就像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每個人都是其中的朵朵浪花。有的浪花來去匆匆,倏而遠逝;有的浪花奮勇擊打兩岸,激起萬丈驚瀾,留下澎湃之聲流傳萬代。而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我把這千古澎湃細細聆聽。

――《懂你》

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感悟,用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比如排比句、比喻句、對比句、引用句等),并放置在開頭,可謂文采飛揚,妙語如珠,能“粘”讀者的視線。

除以上方法之外,記敘文比較好的開頭方法還有欲揚先抑、直抒胸臆、引用佳句、交代背景等。我們不妨多多嘗試,在比較中提高快速、高效開頭的本領。

打造“豹尾”

結尾是記敘文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記敘文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記敘文所刻畫的人物形象能否一直樹立在讀者面前,所記敘的事情能否一直扣動讀者的心弦,所表達的感情能否直掀讀者感情的波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章的結尾是否出色。好的結尾應該自然、簡潔、有力,畫龍點睛、余味無窮,讀者也就愿意駐足回頭品味你的作文。

具體說來,以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打造出“豹尾”:

一、哲理式結尾:妙在主旨鮮明

文章所敘之事蘊含著怎樣的道理?你對此有著怎樣的哲思?善于寫作的人,一定會在動筆之前做到心中有數。結尾處不妨用精警的語句亮出你的哲思,可以收到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

例1 在別人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時,如果可以,請敞開你的胸懷,那么于人于己或許都是一種幸福!

――《無法送出去的熱牛奶》

例2 后來,我的腳在物理療法下恢復了知覺。但是,傷口愈合后形成的疤,卻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每逢看到它,兒時那難忘的一幕就又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知道,傷疤也是成長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傷疤代表我的心》

例1記敘了父親因為兒子犯下盜竊罪后不愿原諒兒子,最后痛失兒子的經歷,結尾警句能給讀者以有益的啟迪;例2記敘少時因為無知導致留下傷疤,最后作者點出“傷疤也是成長中一筆寶貴的財富”,點出了心中感悟,增加了主題含量,頗為精警。

二、抒情式結尾:妙在動情感人

記人敘事時,感情大都滲透其中,表現為“暗流”。一次次的暗流蓄勢和匯集到一定程度、一定時候,可以變成滔天的大浪――很多記敘文的作者,寫到結尾處忍不住發出呼喚,或高聲贊美,或進行質問,都會以情來叩擊讀者的心扉,以情來啟迪讀者的思索。

例3 小雨依舊下著,映山紅依舊開著,我也依舊站著,哥,你可知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滋味?哥,回來吧!南方是迷人的,可這兒有你的家,還有非常想念你的妹。哥,回來吧!回來吧!

――《那一叢淡淡的映山紅》

例4 酸澀的淚水,在我臉上流著,也在我的心里淌著:爸爸、媽媽,你們這樣對待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給你們做了幾十年長工的老人――你們的爸爸,你們良心何在?!

――《淚,淌在我心里》

例3大膽而直白的聲聲呼喚,表達了對到南方打工的哥哥的深切思念,令人動容;例4含淚反問,是非分明,情動心中。讀過這樣的結尾,讀者的心中一定會很震動。

三、敘述式結尾:妙在結構嚴謹

很多記敘文在結尾處把筆墨用在交代事情的結局上,但是不忘照應標題或開頭,因此形成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結構美。

例5 三年的初中生活,許多美好的回憶,最難以忘懷的是邊老師的身影。打開如水的時光之閘,三年,邊老師身影依然清晰如初……

――《他的身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開頭)

現在,他的身影還在奔波著吧,在考場外,他正殷切地等著我們吧。然后,他凝望著我們的身影,把自己的身影交給下一屆,交給滔滔不絕的課堂,交給諄諄教導的家訪,交給感人肺腑的班會……

可是,我依然要說,他的身影,我永遠不能忘懷。

――《他的身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結尾)

上述例子,首尾都著力表現邊老師的身影“我不能忘懷”,不僅首尾呼應,而且非常切題。文章的結構顯得非常完整、嚴密。

四、寫景式結尾:妙在意蘊深遠

一些同學喜歡在記敘文的結尾處運用比喻、擬人、雙關等手法描寫景物,將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從而使得文章的結尾具有詩情畫意,變得意味深長。

例6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蜷縮在貨架后的貓已經走了。我走出了小賣部,一輪明月在蓮花般的云朵里散步,月色如水般微涼,濕漉漉地滑過臉龐,我的心也逐漸溫暖。

――《考試之后》

例7?搖 “好!”我笑著挽起爸爸媽媽的手,一蹦一跳地走向家的方向。

路的轉折處,幽黃的燈光下投下三個長長的身影……

――《忘不了孤獨的甜蜜》

例6通過景物描寫烘托心情的好轉,例7襯托了“我”參悟父母之愛后全家的理解與和諧,景物描寫使得全文浸潤在詩情之中,引發讀者無限的聯想。

五、拓展式結尾:妙在升華主題

立足于記人敘事,結尾處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生發議論,文章的主題可以因此得到升華,文章的思想性也更強。

例8 蝴蝶詭異地頻頻扇動著翅膀,仿佛失衡般地飛走了,飛向更高更遠的天空。

是的,斷翅的蝴蝶飛走了。健全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因為一時的失意,止步不前呢?

――《斷翅的蝴蝶》

例9 客車奔馳在黃土高原上,窗外的景色依舊是那樣單調――望不到邊的黃色。我在想,在這黃土高原上,還有多少與我年齡相仿的女孩,對于她們,我們能再做些什么……

篇4

只寫記敘文,好好把記敘文復習好。

兩個原則

1、真實才能動情。真正能打動讀者的,還是那些你親身經歷有真情實感的身邊小事;

2、妙語才能煽情。只有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的語言才能讓讀者眼前一亮,讀之使人不斷點頭默嘆。

三字要求

1、穩:寫好事,力求能夠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開頭結尾注意點題,結尾處要點明中心,穩定的發揮好自己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不要強求自己必須寫出“驚世之作”來,考試作文能夠發揮自己80%的寫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細:不要像電視劇情介紹那樣的簡單敘述,中間要加入環境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寫,能力好的同學再來些遠近相襯、動靜相映、側面烘托、環境渲染、五覺描寫,是文章細膩、動人。

3、精:

篇5

關鍵詞 記敘文 問題 敘事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1把握住記敘文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記敘文的六要素。

眾所周知,六要素是敘事完整的基礎。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六要素的重點,而寫清楚“經過”是其中的關鍵。在完整地敘述事情時,特別要注意敘事的順序。

2明確記敘文的寫作順序

記敘文的寫作順序有四種,即: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關于“順敘”也稱正敘,是敘述的手法之一。所謂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課文《王幾何》這篇文章就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先寫王老師出場;接著寫王老師反手畫圖形;跟著寫王老師寫名字;又寫到王老師說明自己的綽號;最后寫王老師請同學上講臺畫圓。這樣寫使敘述的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但也有其弊端:文章缺少波瀾,顯得平淡,無趣味。

倒敘是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開頭來敘述,然后再按事件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并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采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這在小學、初中中或者自己作文中,運用倒敘的范例比比皆是。課文《羚羊木雕》開篇媽媽查問羚羊木雕,運用的是倒敘,這樣的開篇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鋪直敘和結構的單調。

關于“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寫的是畢業典禮的一天,在中間穿插了許多片段回憶,運用的寫作方法就是插敘。如:典禮前(插入開會前爸爸的叮囑――六年前賴床受罰――爸爸愛花的情形)――典禮中(插入爸爸訓導闖練“匯錢”)――典禮后。

課文《羚羊木雕》先寫媽媽的盤問木雕去向,接著應是寫取回木雕,但是作者打亂了順序,插入了贈送木雕的情節,運用的也是插敘。插敘的作用:就是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內容更充實。襯托中心人物,豐富情節、深化文章主題。

關于“補敘”,是在敘事之后再補充敘述事件的結果等內容。補敘只對情節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補充說明,內容單一,有時候加上括號說明。

還應該清楚:插敘寫的是相關的兩件事,而倒敘和補敘都是同一件事。

3敘述完整,有心撰文

要做到“敘述完整”,還要安排好文章的開頭部分,中間的主體部分和結尾部分。

(1)開頭部分:引人入勝。不可議論,多用描寫、設懸以及一些修辭開頭。例如,寫人可以用外貌、語言、行為描寫開篇,寫事件可以采用環境描寫開篇、特寫鏡頭開篇、各種修辭開篇。朱自清的《背影》開頭是“……最不能忘記是他的背影”,運用的是開篇設疑,留下懸念。總之,開篇要做到吸引讀者,使讀者感興趣。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首句是:“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開篇是引用語言開頭,也可以說是語言描寫開頭。

(2)中間部分,文章主體:內容要充實。首先是“事不過三”選擇材料,就是選材要注意到“三”。即:寫人,要選他所做的“三件事”一般情況下,一件事少了,兩件事不夠,三件事正好,四件事多了,五件事、六件事累贅了;寫一件事文章,事件中注意寫出三個人或者三方面人參與。這樣,可以進一步把這件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寫實、寫具體。其次是詳略得當,組織材料。寫人,寫事所選的三方面,要有詳寫和略寫體現,從而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其三,要增加文章的趣味性,選材還要選擇“出入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材料。古有“豬肚”之稱。

篇6

只寫記敘文,好好把記敘文復習好。

兩個原則

1、真實才能動情。真正能打動讀者的,還是那些你親身經歷有真情實感的身邊小事;

2、妙語才能煽情。只有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的語言才能讓讀者眼前一亮,讀之使人不斷點頭默嘆。

三字要求

1、穩:寫好事,力求能夠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開頭結尾注意點題,結尾處要點明中心,穩定的發揮好自己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不要強求自己必須寫出“驚世之作”來,考試作文能夠發揮自己80%的寫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細:不要像電視劇情介紹那樣的簡單敘述,中間要加入環境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寫,能力好的同學再來些遠近相襯、動靜相映、側面烘托、環境渲染、五覺描寫,是文章細膩、動人。

3、精:對于一般的同學來說,“精”體現在:(1)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內容;(2)寫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順手的結構(總分結構或順敘方式),力求發揮好自己的水平。對于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來說,“精”應體現在:(1)選擇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寫好的內容;(2)有漂亮的書寫;(3)精心的安排好開頭和結尾,適當的采用倒敘、襯托、聯想、象征、描寫、抒情、以小見大、欲揚先抑、渲染氣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結構文章;(4)采用適當的修辭手法,特別是運用比喻、反復、排比、反問等手法,恰當的運用成語、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個流程(保住基本分)

1、審清題意:千萬注意,題意審不好,來個文不對題,哪就……應該先花2-3分鐘看看作文題,然后在開始答基礎知識題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導自己想說什么,是喜歡、是厭惡?是感動、是反對?是快樂,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贊揚、是批評?…………用一句話把它寫在草稿紙上。

3、選好材料:符合題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夠寫好的事。

4、寫好提綱:(1)用一句話寫出中心內容和主題;(2)分清開頭、中間、結尾各寫什么?(3)打好開頭、結尾的細稿,以及每段的開頭句。

接下來就是在試卷里寫作文啦,要力求一氣呵成,只要提綱和開頭、結尾、段落開頭的稿子打得好,一氣呵成事不難做到的,思路順暢了20分鐘就可以把作文寫好。

五項技巧(贏得感情分)

1、有一個靈活的頭腦:造句法、篩選法、換題法。

2、有一張可愛的臉蛋:書寫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夠寫多好就必須寫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隨意修改,特別是開頭、結尾和段落的開頭句,不能修改。

3、有一雙閃亮的眼睛:好的文題等于成功了一半。參見《話題作文的擬題方法》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裝:(1)一個最拿手的題材(適合自己);(2)一個好故事(好布料);(3)一個好結構(好設計);(4)一口流暢、優美的語言(好花紋、好色彩)。

5、有幾件精美的飾品:(1)倒敘、描寫、引用開頭(好發型)(2)結尾:議論反問式、含蓄余味式、贊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點睛式、聯想做夢式、決心號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點綴(鉆石喲);(4)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如夢的紗巾)。

六個大忌(莫丟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書寫要端正,千萬別連文題都改,只改明顯的錯別字,將錯就錯,能夠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過短過長:字數一定要足,字數不足,寫得再好也很難及格;字數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試卷中的作文紙,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內。

三忌開頭議論:還不如開門見山、直接點題開頭的好,能來點環境描寫,就先來點描寫。

四忌分段太少:4-6段為好,千萬別少于3段。

五忌文不對題:不說也知道會有什么后果。

篇7

如魯迅的《一件小事》,在寫完“小事”經過后,接著議論:這件小事,“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強調這件小事對“我”的影響,顯示這件小事的本質和意義。

那么,在記敘中穿插議論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一、議論要緣事而發。記敘文中,“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深化。所以,首先要把記敘材料寫好,而后再考慮穿插議論,把所記人物和事件的本質意義準確揭示出來,切忌脫離記敘而空發議論。

二、議論要精練、概括。最好是一語道破,簡潔、明確,給人以鮮明印象。如,《記一輛紡車》文末的議論:“跟困難作斗爭,其樂無窮。”雖然只有一句,但全文所記紡線勞動的普遍意義都集中于這十個字之中了,真是言簡意賅。

三、議論要貼切自然。這就是說,議論時既不能故作深奧或矯揉造作、令人不懂,也不能離開記敘的人或事,節外生枝,憑空外加。有的同學議論時脫離了所記的人或事,這樣不但起不到議論的作用,反而成為文章的“蛇足”。如,曾有一名同學在《植樹》一文中,竟然撇開植樹勞動本身,大談什么“今后在學習上要努力,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之類的道理,讓人感到牽強附會,生拉硬扯。

四、穿插議論要靈活適當。記敘文中的議論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的需要來安排。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先敘后議。即先記敘人、物或事件,最后進行議論。這樣就在結構上總結了全文,在內容上提升或深化了主題。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作者敘述完一件珍貴襯衫的來歷后,在文末議論道:“這件事已經過去四年多了……從這件小事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平易近人的高貴品質,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本色。”

這段議論揭示了“一件珍貴的襯衫”的深刻含義,對的偉大品格作了贊頌,直接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2.先議后敘。即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議論,用以表達觀點,統率要寫的人、物或事件。這種寫法帶有評論是非曲直或敘述的意味。如,《白楊禮贊》的開頭:“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既是議論,也是抒情。再如,《濟南的冬天》的開頭也是議論,但帶有敘述的意味。

3.夾敘夾議。即在文章中一邊敘述人和事,一邊發表議論。這種情況常借助于議論來組織記敘的材料,其作用是:既有助于揭示記敘內容的含義,又可以使文章脈絡更清楚,結構更嚴謹。

4.與抒情相結合。記敘文中的議論常與抒情結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與抒情相結合的議論,往往不受嚴密的邏輯所約束,而是以表現作者的情懷、感染讀者為主旨。

篇8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現形式,它包括文中句與句的聯系,段與段的關系,整體的謀篇布局等,準確分析文章結構,是把握文章脈絡的重要方法,更是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那么,如何理清記敘文的結構呢?

一、抓線索,劃分層次

記敘文一般以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情感等線索行文,因此,記敘文的結構層次劃分的標準一般有:(1)按時間先后順序劃分;(2)按地點的轉換劃分;(3)按事情發展的過程或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劃分;(4)按內容描述的角度劃分。

二、抓記敘順序,把握結構

常見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等。在閱讀文章后,先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有助于對文章結構有一個整體把握。順敘在結構上的作用一般有:使人物、事件的敘述有頭有尾、脈絡清楚,有較強的時空層次性等;倒敘在結構上的作用一般有:使文章曲折有致,構成懸念,引人入勝,增加敘事的波瀾,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等;插敘在結構上的作用一般有:使文章結構緊湊、波瀾起伏,增加文章容量等。

三、抓關鍵段落,分析結構

(1)開頭。記敘文的開頭在結構方面的作用一般有:總領全文,引起下文,設置懸念等。

(2)結尾。記敘文的結尾在結構方面的作用一般有:總結上文,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等。

(3)過渡段。過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過渡自然,渾然一體,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同時,過渡段既是對上文的小結,點明了主要內容,又是對下文的提示。

鄉村里的月光

明月草

月亮是鄉村的月亮,也是鄉村天空中的燈兒。

在鄉村的上空中,它圓圓的胖臉,喜笑顏開,和顏悅色而又滿面親切;溫潤的月光,灑向萬籟俱寂的村落,讓鄉村在它溫柔的懷抱里,恬靜地睡去。城里的月光卻不這樣,因為城市的上空,永遠布滿灰蒙蒙的煙氣,天空的月亮,被熏得病怏怏的,沒有了皎潔的光芒,于是,城市便與這原本皎潔的大月亮,日漸生疏,相隔遙遠。月亮真的就是鄉村天空中的燈兒啊。曾幾何時,有著月亮的每日凌晨,無論寒冬還是酷暑,都是鄉人走夜趕路的好時間。他們挑著挑擔,必須要趕在天明之前,到達要去的集市,否則一家人的生活,就沒有了著落。

圓圓的大月亮,露著笑意,灑下滿地的銀光。討生活、大踏步行走的先輩,踩著光溜溜的月光,心情好極了,他們簡直是在疾步如飛。滿地如銀的月光,就被先輩們的腳步,踏得四處飛濺,叮咚流淌起來。就著亮堂堂的月光,他們從來沒有在路上摔過跤或者迷失方向,因為,天上,那一盞明明亮亮的月亮燈兒,像路標,在前面引路;趕路的先輩們也永遠不會寂寞,因為有月亮燈兒笑瞇瞇地陪伴著,像極了家里人親切的笑臉。

在溫潤的月光下,祖先的心里充滿了溫暖啊!抬頭望望明月,低頭想想家人,勁兒足得很,將肩頭的扁擔調換一下,趁著這好月色,快快行路。

有時,月亮高高升起的時候,看見農人在院落里忙活,就會停在半空中,故意不動,好方便鄉親們干農活。農家小院里堆積的玉米啊,花生啊,在月光的照耀下,散發出陣陣清香。那清香,有時候,順著月光,就爬到半空中了,聞到香味的月亮笑裂了嘴,與鄉人一同體驗著收獲的喜悅與興奮,于是,鄉人就呼它為月婆婆或月姥娘,以示親切。

慢慢地,祖先對這圓圓的大月亮,就有了一種別樣的感情:他們首先會把剛從地里收獲來的勞動果實,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的晚上,裝在大瓷碗里,供奉給月亮先品嘗,然后,再向孩子們講一講嫦娥奔月等故事,在孩童的心里,就烙下了對月亮的感激,等他們長大后,這一切有關月亮的回憶,就是對故鄉老家的思念了。這圓圓的月亮,就和鄉愁與鄉思糾結在一起,成就了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只要是從鄉村里走出來的人,就永遠不會忘記故鄉的那輪圓圓白白的大月亮。無論走到哪里,月光永遠會在心里亮堂著。它永遠會在你的床頭邊,抖落一地的白霜,提醒你抬頭去望它,去思念那遙遠的故鄉。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13年第3期,有改動)

篇9

關鍵詞: 高中階段 作文評講課 針對性評講

作文評講是教師指導學生作文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僅要求教師對學生作文水平有整體的了解,還要求教師對每個個體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作文講評獲得對自己寫作能力發展最有效的指導。

一、教師針對性評講

(一)教學目標有針對性

學生的寫作水平參差不齊,每次作文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果一次作文講評既要涉及審題立意、結構布局,又要涉及語言文采、人物刻畫,那么勢必會造成面面俱到而收效不大的效果。因此,作文講評課也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堅決避免隨意性,力求做到“一課必讓學生有一得”。教師應根據批改情況確立講評目標,并選取重點問題。只有目的明確,評講才能有針對性。比如本學期作文以記敘文寫作為訓練重點,那么教師就應從這一重點出發,把整個記敘文寫作解成五六個訓練點,逐一突破,最終達到使學生掌握記敘文寫作的一般規律,提高記敘文寫作能力這一目的。每次作文講評,都要以解決突出的普遍問題為中心,如審題立意、結構布局、細節描寫、環境描寫、波瀾起伏,每個問題都可以成為一次講評的重點。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最終達到了講評的目的。以細節描寫為例,一個學生描寫自己哭泣,第一次作文時,他寫道:“我哭了。”這時我就教導他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為這位同學改一改,用擴展句子的方法可以使“我哭了”這個情節生動起來,他自己也領悟到他的這處描寫略顯蒼白,后改為:“我哭了,眼淚地落到手背上,暖暖的,正如媽媽對我的關愛,一直暖到了我的心里。”高中生領悟能力強,只要老師在講評時加以點撥,學生會發現,寫作文是有技巧的,作文是可以寫好的,如此,學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步步提升。

(二)指出問題有針對性

由于高中階段同學時間緊迫,教師如果在作文講評時,還是采用大范圍的講評,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教師的講評不是萬能鑰匙,不能開啟每個學生的作文大門。因此,教師在批改時,應先將作文按一定標準分類。如習作《這個世界需要你》,我將學生的作如下分類:

按體裁分:記敘文26篇,議論文15篇,記敘性散文5篇,議論性散文3篇,小小說3篇。

按選材分:一是“你”可實指,指具體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長、師友等。需要你的關愛、你的提醒、你的鼓舞。二是“你”可虛指,主要指境界與思想等。如,這世界需要你的責任,你的擔當,你的操守,你的支撐,你的付出,你的磨礪,你的敬畏,你的誠信,你的信仰,你的道德,你的良知,你的自信,你的獨立思考,等等。

按存在問題分:在議論文結構上,大多數學生運用并列式分論點和遞進式分論點,但分論點之間有交叉。在記敘文語言上,過多地平鋪直敘,記流水賬。在細節描寫上,不生動、枯燥蒼白,沒能做到擇取一個典型情節進行渲染。

由此找出講評重點,再把這些學生分成小組,并將講評的重點告訴各組,讓小組成員先進行討論,然后形成小組意見,與老師交流,這樣講評有了針對性,從而提高了作文講評課的實效。

(三)個體評講有針對性

某些學生在作文中出現個別性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避免浪費其他同學的時間,采用個體面批的形式,效果會更好。如在習作《這個世界需要你》中,有位同學并列選取了親情、友情、愛情三個事例來反映她的世界里需要你的關愛。這時,為了避免讓學生在課堂上尷尬,在上課前我就找到了她,跟她分析選擇愛情這個材料到底是否合適我們高中生,她在仔細思索之后也承認不合適,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寫出來就沒有真情實感,隨后她向我坦誠這段有關愛情的文字是她杜撰出來的,聽后我也釋懷了。面批過程,不但能糾正學生作文中的錯誤,更能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引導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走歪。

(四)評后閱讀有針對性

有針對性地閱讀是上好作文評講課的必備要素。此環節應當安排在作文課之后。高中生寫作文重在模仿和創新,老師的“下水文”必不可少,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寫好“下水文”可以真實地了解作文的重點和難點,有利于幫助解決學生作文中得問題。同時,老師可以印發學生的優秀作文、與之類似的優美文章讓學生閱讀,在閱讀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寫作小平。

通過閱讀印發的這些文章,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的寫作材料,從而使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思維更加開闊,這樣的閱讀能讓學生有模仿的范本,知道好作文的寫法,長期堅持,學生寫作文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一次習作是操練,練后的閱讀是醞釀,為下次的作文提供養料。比如對于一次習作“通識”,我按照不同體裁、選材,選取了若干篇學生優作,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有文可循。

(五)選取范文有針對性

在作文評講課時,教師要做好功課,實現選取優作和需要改進的作文,而不要單調地從網上下載一些文章讓學生欣賞和修改。因為只有改自己同學的作文,他們才有新鮮感,才會仔仔細細地去深入探討。身邊同學的優作是最生動的教學素材,而被表揚的學生也會因此而信心大增。作文被修改的同學也會印象深刻。

二、學生針對性評講

教室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好哪些環節應由學生來完成,給學生更好的參加空間和時間。如果學生參與其中,師生間、生生間就能思想碰撞,觀點激活,話題就會自然打開,收獲大大增加。

(一)學生針對性互評

下面是學生的一組開頭和結尾:

我曾經一直在想大學四年后我會以怎樣的面容走進社會,但事實是,沒等我想好,我就已被承載了自己青春厚重夢想的大門隔絕在外……我無力地梳洗完畢走出那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廉價小租房,涌入霓虹燈絢爛的城市中,拿著報紙走在人群之中。

……

看著鏡中的自己,我沖自己做了個鬼臉,跟自己道晚安,我已不再懷疑自己,因為我從來不是一個人,這世界需要我,在彼岸花開的盡頭,有你在等我。

針對這組文字同學們很快就找出問題所在并做出評價:結尾與開頭不照應,并群策群力,給做的結尾做了如下修改:

行色匆匆的人流中,也許有很多人找不到方向,就像你一樣。但盡管世界很大,你很渺小,但這世界需要你的熱情,親情和友情才被點亮。我這樣想時,突然覺得世界變得彩色了,我更堅定了尋找夢想的步伐。

學生互評,不僅讓小作者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且讓其他同學學習到怎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學生針對性自評

篇10

同學們大多愛寫記敘文,可是寫成的記敘文往往平鋪直敘,就像一本干巴巴的流水賬,淡而無味,沒有看頭。事實上,寫記敘文就是講故事。“故事”精彩,才能吸引人,才能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如何才能讓我們的“故事”更加精彩呢?恰到好處地運用懸念,我們的“故事”就會像一盤精美的“大菜”色香味齊全。縱觀所學課文(蘇教版),我們不難發現,常見的懸念有以下幾種:

一、篇首設置懸念

蕭乾的《棗核》,開篇便設置懸念:“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前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她帶幾顆生棗核。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生棗核的用途,讓人猜不透,為什么要再三托付帶去?到底有什么用途?朋友得到生棗核后如獲至寶,“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用途依然秘而不宣,進一步加深了懸念,更加吸引著讀者。用“棗核”設置懸念,是這篇短文成功的關鍵。

二、運用倒敘,設置懸念

朱自清的《背影》,開篇點題,同時也設置了懸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為什么最不能忘記的竟然是父親的背影,而不是他的音容笑貌?如果不是運用倒敘,設置了這樣的懸念,恐怕很難從一開始就抓住讀者的心。

三、中間設置懸念

雨果的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到了故事的發展部分,寫到海難發生,那是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難:“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了過去,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了一個大窟窿。”小說沒有停留于此,又指出:““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1名女服務員;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婦女。”人物的命運緊緊地拴住了讀者,讀者會屏住呼吸,等著去了解船員與乘客的生死。故事情節因此一波三折,讓讀者興趣盎然r

四、結尾處設置懸念

讓人感覺文章已完但意猶未盡,這樣會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從而引人深思。我們看看魯迅的《孔乙己》的結尾:“我到現在終于沒看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讀完,我們會思考:孔乙己到底死了沒有?在那樣的年代,孔乙己會有怎樣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