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怎么寫范文

時間:2023-03-27 07:21: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記敘文怎么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記敘文怎么寫

篇1

成長需要自由小學四年級怎么寫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從淤泥中擠出來,只汲取了淤泥的養分,絲毫不沾一點污穢。做人,也要像蓮花一樣,在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

在重重的打擊中,要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林肯幼年喪母,前半生的獨立奮斗史寫滿了經商失敗、競選落選、失業破產,甚至精神崩潰。在物質精神的打擊中,他并沒有沉淪。他有對成功堅定的信念,他的心靈循著渴求成功的指引之光,物質與精神的打擊對他而言都不過是多一點起伏磕絆罷了。他若脫籠之鳥,向著年少立下的理想飛去。最終由一個貧窮的孩子成長為統率美國的政治家。沒有什么能擋住他的腳步,也沒有什么能折斷他的翅膀。相反,他埋頭奮斗,沉浸其中,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越走越遠。這種“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自由感,讓他成為了傳奇。

面對生活的踐踏,要學會以低到塵埃的姿態保持內心的自尊、人格的獨立。駱駝祥子生活在黑暗的社會里,他被動亂的社會環境扼制著,被虎妞算計著,被命運捉弄著,從老實、堅忍的勞動者變成了一具愛占便宜、吃喝賭、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對生活徹底投降、放棄自我追求的祥子,只能在低俗的煙酒聲色里麻醉自己已經出賣的靈魂。喪失人生自,向生活交出心志的人,除了沉淪,便是滅亡。

而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家境貧困,讀不起書與實驗器材的影響下,出于對科學極度熱愛,一直收集廢料做實驗。同學嘲笑他,侮辱他,車長打他耳光,他都沒有彷徨怯懦。因為他的心思專注在科學探索里,他一個人在知識的海洋里看似孤獨地自娛自樂著。從蘋果樹到實驗室,他的心從來沒有顧忌那些不善的言辭,沉浸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里,那是庸人根本無法體會的自由快樂。

保持自由,還要懂得在誘惑面前,堅持自己的情懷與氣節。子罕拒不接受他人獻的寶石,堅持做清正廉潔的自己;楊震不收王密用來賄賂的重禮,維護了內心的安穩自在;一錢太守劉寵象征性地收下百姓的一枚銅錢,行得正坐得直夜班不怕鬼敲門。在利益的誘惑下,他們三人都堅持自己的情懷、氣節,活得遂心、自在、踏實。

所以,在來自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罷,讓生命保持最本真的成色!

成長需要自由小學四年級怎么寫2

俗話說得好:“笨鳥先飛。”我不笨,甚至非常聰明,可惜我飛不了。

自由,而起我就一直向往著真正的自由,只可惜我生錯了家庭——我是一只幾維鳥。不同其他的鳥類,我們體態肥胖,幾乎沒有翅膀——如毛球一般,根本別提飛翔了。

從小到大,家門口的一片草坪,一直是我的樂園:那嫩綠松軟的草坪,那時而堆積的落葉,那頭頂的一方藍天……我渴望自由,在夢中常常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翱翔于天際。也罷,上帝開了個殘酷的玩笑:我渴望藍天,可偏是一只幾維鳥。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苦惱、彷徨,試過無數種方式,無數次經歷失敗,可無論何時,我心中有夢。直到那一天,我找到了一方懸崖,望著海浪不斷的沖刷著亂石,望著陡峭的石壁,我看到的并非恐懼與死亡,而是希望與夢想。銜起林間散落的殘枝與落葉,將其插在石壁間的縫隙中。日復一日,僅憑自己有限的力量,寸草不生的陡崖上“長”出了大樹與花草,從作出決定的那一刻起,我的余生就早已注定了。

那一天終將到來,我站在懸崖邊向下凝望著,深不見底的海峽,比往日更加令我畏懼。死亡的氣息油然而生,而與此同時,心靈深處有一個聲音在呼喚我:“這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咽下殘念,縱身躍下,視野起先是一片空白,隨即又看到一些東西,隱約看到一棵樹、兩棵樹在向我飛來,猛烈的氣流沖擊著我的全身,我飛起來了!抬頭望眼,是無邊的天際;對于即將到來的死亡,毫無懼色。興奮與驚喜從心底涌遍全身,我伸展翅膀,享受這種我畢生所求的感覺——是如此的自由、歡暢。

迎面而來的一株株花草,一棵棵樹木,閉上眼,感受著飛行的感覺。夢想、希望與勇氣交織在一起,無邊的驕傲包裹著我的心靈,這就是我畢生所渴望的自由!我的一生在這樣的經歷面前暗然失色,窮盡一生只為追求這如曇花一現般的體驗。落地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如淡泊的湖水般寧靜,粉身碎骨,在亂石之中,離開這個世界,僅僅像是針尖的一滴水滴在湖面,體驗過了這寶貴的自由,人生又何曾值得我留戀呢?

我并不后悔。

若干年后,人們來到這里,來到這個懸崖邊,海風輕輕的掠過山林,海浪仍就沖刷著岸邊的亂石,誰又會記得這里,曾幾時生活著一只渴望自由的幾維鳥呢?

成長需要自由小學四年級怎么寫3

是誰在高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誰在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誰在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誰擊破命運的枷鎖,昂首闊步尋求自由、悄然走進盛唐,走近那個時代的李白。

一個人,一個別致的小園,一張桌,一杯酒,杯中倒映著一個苦悶的表情,那是盛唐一顆大大的淚。

李白呀,是你!你說你要“舉杯邀明月”,只有天際的一輪圓月才讀得懂你的情思。別人以為你豪放不羈,寫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你,還有什么讓你眉頭緊鎖?別人不知道你心中的熱情——入仕。你的熱情包圍著你來到長安,帝王的待詔翰林,帝王的屈才,帝王的無需治國才,漸漸消滅你心中的熱情,一顆熱忱的心開始冰涼,因為他們只要你在后宮寫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艷歌而冰涼!

你佇立在長安城的.煙雨中,凝視著不遠處的皇宮,交織的與正如你的思緒剪不斷理還亂,你被緊緊束縛不能自拔。在狂熱的理想和冷冰冰的現實的碰撞中,你清醒了。你選擇了離開,離開那個摧眉折腰的朝廷,離開那個使你不得開心顏的塵世:去尋找能安放白鹿的青崖,尋找雪花大如席的轉轅生,尋找那一葉日邊的孤舟……尋找自由!

你抿酒,拂袖,揮筆寫下“昨日之日不可留”。一個王朝的背影在你朦朧的醉酒中漸漸失去;“今日之日不煩憂”!一個多彩的未來姍姍走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在名山大川中放縱性情。“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你同銷萬古愁”!你在舉杯落箸中驅遣憂愁。“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你用酣暢淋漓的文字告訴人們自由的境界。

時間可以消磨很多,但你能任憑時間長河的沖蝕,永遠沖不走你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所以,詩仙非你莫屬。

成長需要自由小學四年級怎么寫4

來到廚房,我決定先解決我的早餐。打開冰箱,將選出的兩個體型圓潤、顏色上乘的雞蛋敲碎,將蛋清和蛋黃倒在潔白、細膩的瓷碗里。用竹筷挑起蛋黃周圍白色的系帶,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兒時小伙伴們以為只是雞眼而不敢吃雞蛋的場景,心中充斥著懷念和感謝。拿出仿佛帶著殺氣的大菜刀,將兩個圓溜溜的西紅柿切成了不規則的立方體,回憶著奶奶做菜的模樣,炒起了番茄炒蛋。

鍋內,紅色的汁水在黃白相間的炒蛋中流淌,縮小了的番茄也在其中舞蹈。我用鍋鏟將鍋內的食物翻了個邊又將它們推到鍋子最前方,端起了廚神的范,起了個勢,然后左手猛地用力,鐵鍋微微上升了三厘米左右,顛鍋失敗。雖然早有預料,但現實真是如此時,我心中不免還是升起了挫敗感。

泡了一杯不加料的方便面,倒入西紅柿炒蛋,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早餐就出鍋了。

我仔細的在媽媽房間內觀察,找出了自己被藏起來的手機,在餐桌旁邊吃面邊搜索著新的食譜。

用完美食,我又在家獨享完一部恐怖電影,在樓下看小區里的熊孩子們玩鬧,讀了幾本自己偷偷買回家的小說后,天空中就已經出現了淡淡的粉色云朵,我拿著相機和我最喜愛的作品《枕草子》奔上了頂樓。

頂樓上有巨大的水箱,小區居民用來晾衣服而綁上的繩子和數不清的衣物,地上還有像腿粗的水管互相連接著。在這重重阻礙中,我迅速而又小心地奔走著,不斷變換角度將天空中云的作品攝入相機。

太陽緩緩落下,天空被太陽余暉映得通紅,一朵朵白日里潔白的云在此刻縱情地燃燒著自己,幻化成一朵朵火燒云。那畫面美得讓人心驚。

我坐在頂樓上一處空曠的地方,盤起腿,品味著《枕草子》中每一個文字勾勒出的情景,想象著作者清少納言在距今遙遠的過去中她所經歷的點點滴滴。

屬于我的周末自由時光,我希望能這樣度過。

成長需要自由小學四年級怎么寫5

是素凈的粉白,生著虛蓬蓬的軟羽,活似毛茸茸的一團棉花,甚是可愛。

我家芙蓉是喜鬧的鳥,整天鳴叫不已,歌聲既清脆又響亮,細脖頸一顫一顫的,還可以看見喙中的小舌頭靈活地卷動,溜出一串串婉轉流動的音律,像是誰人的手無意中撥動了豎琴的弦。它們真的很討人喜歡,華美、玲瓏、嬌嫩。我將它們關在柵欄式的籠子里隔著籠看它,盡管只有幾根細細的鐵絲礙了視線卻蠶食了太多情趣。雖然它們離我很近,我卻有種說不出的生疏感,那銀燦燦的鐵絲柵欄是我們之間永遠無法逾越的障礙。

夏日的一個清晨,我驚喜地發現,窗臺上飛落一只麻雀。它看上去又瘦小又難看,一身雜毛,深栗、烏褐、醬赭、墨灰。這些個粗拙的顏色深深淺淺地在它的小身體上擺開了鋪。我忍不住要笑,再沒有見過比它更丑的麻雀了。起初它在籠子周圍一跳一跳撿吃的。那兩只芙蓉常常像個漏嘴似的,邊吃邊灑。

籠子外面總有它們浪費的小米。不一會兒,麻雀注意到了遠遠站著的我,警覺地跳遠了幾步,又站住,睨著眼睛看我。那兩只烏溜溜的小圓眼特別機靈,特別有神,時刻留心辨著外界是否于它有害。從它那機敏的眼神中可以隱約體察出幾分生活的艱辛,有著與我家高貴芙蓉鳥截然不同的神態。如此一個瘦小的個體卻已承受生命超負荷的重任了。一念至此,心中突生幾分憐惜。

這時,籠中一只芙蓉沖它鳴叫了一聲,小麻雀倒也不害怕,只拿眼睛去看它。芙蓉好奇地盯著它瞧,樣子天真極了。比起麻雀磨練出的早熟,芙蓉突然顯得從未有過的空虛與孱弱。

篇2

關鍵詞:寫作現狀 生活真實 表達方式 細節描寫 潛在意識

全面分析中學生記敘文寫作存在的問題,主要存在這幾方面:一、文體“四不像”[1]。說是記敘文,文章沒有具體的人和事,說是議論文,文章缺乏說服力。二、文章平鋪直敘,沒有懸念。最大問題在于以敘代描[2],情感失真。文章全篇沒有一個具體詳細的故事,通篇往往是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個事件的概括敘述,沒有生動形象的描寫。學生往往把所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干巴巴的文字直接告訴讀者,而不是通過故事讓人物自己去說、去做。這樣的文章缺乏再現當時人、事的魅力,也就是缺少讓人感動的大環境,較少能以情感人[3],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而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尤其是記敘文的生命。《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認為“靈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離騷》、《莊子》、《史記》、《紅樓夢》莫不如是。那么,考場記敘文如何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呢?

一、述親身經歷

寫作需要生活,越是親身經歷過、體驗過的生活,寫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實,越感動人。寫別人的故事,自己不能融入其中,感情體驗不深,感動不了自己,更感動不了別人。這就告訴我們,作文選材要選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動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動了,才能感動別人。大凡偉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濃烈感情的結晶。所以我們要盡量從自己經歷的生活中篩選素材。

二、遵生活真實

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 作文要盡量寫自己經歷過的事,但有時,從自己的經歷中找不到恰當的材料,或者說自己真正經歷過的事情不足以表現文章的主旨。真實固然好,但強調“真實”不是說不能虛構而是說虛構的情節也應該符合生活的必然規律。

文學并不是現實生活的拷貝,文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卻高于現實生活[4]。文學是對現實生活的再加工,允許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或別人經歷過的事作一定的糅合和改造。換句話說,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經歷過的。

那虛構的故事能不能給人真情實感呢?應該說,虛構也能做到有真情實感,關鍵是要注意這兩點:一是這種事,自己雖然沒有經歷過,但現實生活中必定會有,別人肯定經歷過。大多數作家筆下的主人公都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完全存在,但我們總能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到他們的影子。二是要模擬相應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細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個時間、那個場所,遇到那樣的事會怎么樣呢?

作文是真實思想的負載,真實情感的沉淀,真實自我的釋放。真實是作文的靈魂[5]。只有真實的東西才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寫故事,明人事要素

記敘文必須寫好人事要素,有具體可感的故事,文中作者感情的抒發,情感的宣泄必須借助故事這一載體[6]。化虛為實顯真情,記敘文不能只有空洞的口號,必須選取真實可感的生活畫面展開描寫,才能讓文章血肉豐滿。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選取幾個生活片段連綴成篇以體現文章的中心。這里重點強調記敘,有的同學寫起文章來只是一味地抒情卻忽略了具體的記敘,所寫情感也就無所依托。須知感情的來龍去脈需要通過記敘來交代。

寫好人物是根本,寫好典型事件是關鍵。在作文過程中,要盡量寫清楚相關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單位、姓名、年齡、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經過、結果等。要使文章感情豐富血肉豐滿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而受到感染,必須有真實可感的故事。

四、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要寫好真摯的感情就必須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7],起碼必須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記敘文常見的表達方式是記敘和描寫。記敘和描寫相結合,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要求。記敘是通過一般的敘述,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關系變化介紹給讀者,使讀者對事物的發展全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描寫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與變化的具體狀態作精細的描繪,造成一種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使讀者受到藝術感染。 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敘述和空洞議論而缺乏具體生動的描寫的記敘文絕不是好的記敘文。好的記敘文應該充滿著生動形象的描寫,在考場上,切忌以敘代描,要想使自己的記敘文獲得高分,就要善于通過生動的描寫揭示出鮮明的主題。

為了讓記敘過程流露感彩,還需要輔之以抒情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敘的人和事有意義,還需要輔之以議論表達方式。綜合表達方式的靈活運用,可以使記敘文變得更有表現力,更具感染力。

五、增多細節描寫

真情實感離不開生動的、典型的細節,細節的多少和真實與否,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體驗程度,也直接關系到文章的真情實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籠統的、概括的敘述,即使是親身經歷過的,也往往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細節不細[8],這個"不細",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曹文軒說“寫作不過就是真實地 、充分地 、獨特地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心底的真情爆發了噴涌了,當我們的文字個性化了細節化了的時候, 我們筆下的作文就一定會打動人心。”

人的成長變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上表現出來的。而最能撩動我們心弦的也往往是一些小事。我們要善于選取一些有豐富內涵能感動人的一些細小材料以小見大在平淡中見真情于細微處見精神。

六、表露潛在意識

潛在意識,也叫潛意識,指的是人的深層意識。有許多人,在許多場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說,不便說,或者不該說,不敢說,想到的而沒有說出來的話就是潛意識。但在作文時,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當然就沒有真情實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實感,最好大膽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潛意識,心里是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有真情實感固然好,但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真情實感就可以入文。應當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實感,才能產生強烈的共鳴。因此,要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須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我們有的同學喜歡羅曼蒂克情調喜歡寫“淚”“愁”“無端的煩惱”或超脫現實的自由,這些情感往往缺乏積極意義是不符合時代主旋律的。為此我們應當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他們昂揚奮發的思想情感。

脫去浮華的外衣,化絢麗為平淡,讓作文走向本色,走向生活,走向心靈,在生活中感悟,在細節中蘊涵豐富,在心靈中展現個性。就讓我們用我手寫我心[9],用我心抒我情,情滿人間花自開!

參考文獻:

[1]曹如民等著.《學會寫文章》[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1).

[2]李啟明編著.《學會寫作真本事》[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7).

[3]張中行著.《作文雜談》[M].中華書局,2012(4).

[4]王士雄編著.《寫作學門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

[5]夏D尊,劉薰宇著.《文章作法》[M].中華書局出版,2007(10).

[6]陳果安,高靜著.《小說的欣賞與寫作》[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11).

[7]張文質著.《我的寫作是獻給自己的祈禱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

篇3

關鍵詞:記敘文 細節描寫 具體操作

談起記敘文,很多學生會不屑一顧,因為他們大部分被灌輸了“寫記敘文容易跑題,寫議論文才能穩拿分”的思想。其實縱觀歷年的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跟議論文同樣出彩,可以說寫記敘文是一樣能拿高分的。那怎樣才能寫好記敘文呢?“鳳頭”,“豹尾”,這是不必說的。最主要的還是中間的內容妙筆生花,亮點十足,而這就需從細處著眼。當代作家劉真說:“作品中的細節,就像活人身上的細胞,是藝術作品的靈魂,所謂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他的細部決定的。”下面就讓我來談談怎樣激活這種“細胞”——細節描寫。

一.準備——善于捕捉,用心感受。

每次作文課寫記敘文,總聽到一些學生抱怨:“老師,不會寫啊,都不知道寫什么。”最后好不容易湊夠八百字了,寫出來的大多是流水賬。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生活的感悟,缺乏捕捉美的眼睛。確實學生的學校生活三點式很單調,但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互相碰撞出的火花難道每天都一樣嗎?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學生知道生活處處有素材,并培養他們善于捕捉瞬間的能力。

可以說,細節就存在于某個瞬間的畫面,你要能捕捉到,才能進行深刻的描繪。針對這點,我想到了照相,照相不就是瞬間的定格嗎?學期初我讓有條件的同學拿照相機回來,要求他們在學校里照一些自己想照的相片。然后在作文課上,要求學生把篩選出來的相片作為描寫的對象。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雖然我們的生活很單調,但只要我們善于捕捉,用心去感受,那么可寫的還是很多的。

正如果戈理說“作家身邊應常備筆和紙,必須把他自己感到驚奇的事物記下來。從這樣的素描中,畫家創作了畫,而作家則從中創造了作品中的場景;一切都應取之于生活,而不是用無謂的幻想臆造出來的。”我們雖然不是作家,但作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也能隨時捕捉我們作品的場景,然后調動自己各種感官用心去觀察。多問問自己:他的某個眼神、動作或某句話打動你嗎?那就把這些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

例如:很多學生寫作時會寫到周末家長接送的情景,大部分學生都會故作深沉地寫家長冒著大雨來,從中深深感到父母的愛。但有一個學生他用一句話就很好地傳達出那種愛。他是這樣寫的:“……忽然一個急剎車,差點把我摔下車,……老爸對我說:‘抱緊我。’我只好抱緊了老爸,以防下次真的摔下車。這是我第一次主動擁抱別人,感受著老爸背上的溫度,聽著他那有節奏的心跳,腦海回想起老爸辛苦地為這個家的情景。”一句很平常的話,放在當時下大雨,坐摩托車容易摔倒的情況下,這不是只有做爸爸才會說的話嗎?這位學生是在用心感受后,才會捕捉得到的。

二.下筆——細化過程,突出中心。

所謂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換句話說我們想把細節描寫得精彩就要在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外貌、心理上下功夫。

在豐子愷散文《吃瓜子》里有一個片段:

“女人們、小姐們……她們用蘭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圓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門牙中間,而用門牙去咬它的尖端。‘的,的’兩響,兩瓣殼的尖頭便向左右綻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轉個方向,同時頭也幫著了微微地一側,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門牙口,用上下兩門牙把兩瓣殼分別撥開,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來吃。……”

“吃瓜子”多平常的動作,但經過作家的妙筆,竟會這么 精彩。過程就需幾秒鐘,作家竟可以細化成七八個具體的動作,形象生動,就算不會吃瓜子的,看了后也會吃了。我們不禁拍案叫絕。想想學生的作文,在捕捉到自己用心感受的畫面后,怎么把這些畫面寫出來?可以學豐子愷先生細化過程,具體到每個“舉手投足”“一顰一笑”。

這個方法,很多學生一點就通,特別在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上可以細化得很詳盡,特別是心理描寫。

在寫題為“不能沒有你”這篇作文時,有個學生在心理描寫上十分出彩。“那時的自己坐在電腦桌前拼命地敲擊著鍵盤玩得不亦樂乎,許久才懶懶應了聲,沒了回應,才想起來似乎有那么一記關門的聲音。……爺爺離開竟有三個鐘頭了!平時他可是一會就回來的!……有那么的一瞬間的失神。我似乎看到爺爺跌倒在瓢潑的大雨之中,眼中滿是孤獨無助,張開了口,卻怎么也發不出聲……”它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在等爺爺回來的三個小時里,作者的心理活動從原來的不以為然,到忐忑不安,再到心急如焚都恰到好處地貫穿于全文,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的心理描寫就成為了這篇作文的亮點了。

通過細化過程這個方法,很多學生寫記敘文不會再停留于簡單的復述。但兩次作文訓練后,我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只要幾十個字就能寫成的細節,有些學生卻用了兩三百字,他們把細節的方方面面囊括其中,但真正能表現人物或主題的只有那么幾行字。

例如,有個學生這樣描寫一個補鞋老人的外貌:“老人一直坐著,雙腿盤曲著,看不出有多高,一直佝僂著背,一雙黝黑蒼老布滿老繭的雙手,靈活操縱著各種奇怪的工具。老人的脖子很短,藏在立起的衣領里,由于年老,頸部的皮膚已經松弛,皺巴巴的。老人的臉很小,雕刻般的皺紋布滿黝黑的臉頰,一雙不大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我的小皮鞋,嘴唇執著地抿著。”這一段描寫從腳到頭,十分詳盡,但給我們的印象沒有什么可以區別于其他老人的。其實,要突出這個老人,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從事的工作——補鞋,在外貌上突出這點的就數他的手了。應該對他的手進行詳盡的描寫:黝黑、蒼老、布滿老繭、指頭上貼滿了膠布,在補鞋的時候雙手微微顫動著,暴露著的青筋一張一弛等等。所以在細化過程的同時,還要針對中心或人物特征。

三.潤色——運用修辭,添彩增輝。

巧妙地運用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形象,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可感。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的修辭可謂精妙絕倫,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用豐富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形象地描繪了不同的角度的荷葉、荷花讓人倍感清新自然。所以,只要有一定語言功底的同學注意把修辭手法運用到細節描寫上,那肯定能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

在寫“與你為友”這篇作文時,一個學生在心理描寫上就加入了很多精彩的修辭。如:“我心里就像有許許多多的小泡泡破了又漲,漲了又破,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形象地寫出了“我”對站在舞臺上的表演者的那種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還有“我腦子里仿佛炸開了鍋”這是作者還沒準備好演唱的曲目時極度的慌張害怕。“我站在你高高的肩膀上,在三個學校的同學面前,演奏了一首《夢中的婚禮》,叮咚的音符在晚會的夜空中起伏回蕩,我整個人陶醉在自己營造的甜蜜夢境里,當最后一個音符在我的指尖流淌出來,我聽到了臺下熱烈的掌聲……”“流淌的音符”“甜蜜的夢境”,這應該是多么美妙的琴聲啊,本來只能聽出來,但通感到視覺,觸覺,就使讀者也能身臨其境了。

篇4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問題;策略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初中的作文教學中提倡學生寫記敘文,而記敘文的寫作必須遵循“寫作中心明了、內容豐富、有條理”的原則,然而從當前學生的記敘文寫作來看,學生的寫作中心不明確,不知道從何處寫起,同時許多的初中教師根本不知道從何處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沒有教學思路,這就導致初中生寫作的狀況不容樂觀,學生的寫作一直處在低迷的狀態,所以本文重點分析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式,徹底解決學生不知從何處寫起,教師從何處教的問題,為學生以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一、從題眼方面入手

所謂的找材料的題眼簡單地來說就是分析題目,審清題目,明確寫作的中心。所以在初中的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對題目的分析,甚至是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認真地研究。在審題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找到題目的關鍵詞,明確寫作的重點和寫作的中心思想,有的題目出得比較靈活,在題目中可能暗藏真正的關鍵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題眼,題眼是學生寫作的關鍵,一切的寫作內容都要圍繞題眼展開,這樣學生的寫作才不會跑題,所以在初中記敘文寫作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能夠準確地發現題眼,隨后教師再對學生做大量的練習,學生找題眼就比較迅速,為后文的寫作留下充足的時間,例如,教師為了快速地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可以給學生多找一些作文題目,學生可以根據題眼自行擬寫作文題目,在此過程學生需要對寫作的教材以及寫作的要求進行分析,自擬一個符合自己寫作的題目,隨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自擬的題目進行點評,讓學生明確寫作的重點,這就完成了寫作的第一步題目的擬定。

二、寫作材料的選取

學生在完成寫作題目的擬定之后就應該進行寫作材料的選取,寫作材料的選取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這也是比較困難的,材料的選取將直接決定著學生寫作的成敗。在寫作素材的選取上學生一定要慎重,要抓住一些對自己寫作有利的素材,同時還要能夠凸顯寫作的中心,對與那些無關的素材要果斷地放棄。材料的選取上學生一定要遵循材料真實性的特點,所選取的材料一定要是自己所看到的或者是自己所聽到的,就像和寫日記一樣,記錄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這樣才能抒發我們的內心感受,才能體現真情實感,在此基礎上可以加上自己的聯想,多采用一些修辭手法,多對文章主人公進行語言、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的刻畫,適當地加入一些優美的句段,這樣文章的語句通順優美,為文章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三、寫作要分清層次,要有主次之分

初中生在擬定題目和選好寫作素材之后往往是為了滿足寫作的要求達到800字,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沒有主次之分,不知道什么是重點,胡亂地寫,以拼夠字數為主。記敘文抒寫的重點在刻畫主人公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但是現在的初中生一般都是主次顛倒,將重點放在了事情的敘述上,對主人公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沒有進行細致的刻畫,這在中考將嚴重影響學生的作文分數,進而影響學生的中考成績。所以在初中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述記敘文寫作的要點,要著重地刻畫主人公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特點,在刻畫的過程中要采用適當的修辭手法,并加入一些優美的句段,不僅要能抒發感情,而且還要讀者體驗到真實感,對事情的敘述一定要簡潔明了,不要進行過多的敘述,適當地運用一些優美的句子,使語句通暢,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文章的色彩。要想培養學生刻畫主人公的能力就必須做大量的練習,例如,在初中的教學中有朱自清背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作者的寫作手法,對自己熟悉的一個背影進行細致的刻畫,隨后教師再進行修改,幫助學生進行主人公的刻畫,同時教師要多多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發散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而且還能積累一些優美的詞句,為學生的寫作打好基礎。

總的來說,如何提升初中生記敘文的寫作能力成為當前教學中最大的難題,而本文主要對當前初中生記敘文的寫作進行分析研究,從“題目的分析,找題眼,素材的選取,寫作的主次”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對廣大的初中教師有所幫助,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記敘文的寫作質量。

參考文獻:

[1]顧文利.淺談初中記敘文寫作[J].新課程:上,2014(01).

[2]楊小惠.初中記敘文寫作指導談[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2).

篇5

一、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這一點,所有的同學們一定要掌握明白了。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二、考試作文五六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段落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涂改得亂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行,寫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就受影響。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開頭結尾要簡練,首尾兩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的卷面。頂多也不能超過三行半。想想看,一個開頭就占太多的空間,閱卷老師的視覺又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四、動筆之前要擬題,漂亮標題如美女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怎么擬題呢?對于成績一般的考生,應該采取特別措施了。擬題的辦法有2個,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比葫蘆畫瓢地就能采用到。

五、作文首尾要打眼,豐富多彩出靚點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希望考生們準備好一些關于道德、學習、禮儀、愛國、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時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時候,腦子里會閃現出上述前七八個開頭方法。

結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尾是總結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無論如何,要扣準標題。怎么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后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

六、動筆之前不要慌,想了題目列提綱

上面說了好幾種技巧,其實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列提綱很關鍵。譬如,寫記敘文要設計好開頭結尾,同時要把你敘述的事情分成幾個層次,一個層次是一段,中間如果能設置好一個過渡句或過渡段更好。列提綱的時候,一定要把開頭結尾寫詳細寫,中間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要寫準。一個合格的學生,列提綱,大約5分鐘到8分鐘。時間要掌握好,如果時間緊張,提綱就要簡練些。

七、想好主題和文體,非驢非馬不可取

寫作文,要么是記敘文,要么是議論文。一般來說,多是“總—分—總”結構。記敘文的結尾要注意抒情和總結哲理,議論文是“1—3—1”或者“1—4—1”結構,中間的3或4,是分層解題。當然也可以靈活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但是注意,千萬別議論文說了那么多事例卻不歸納主題,千萬記敘文忘記說事卻議論過多。因此,寫考試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寫的是什么文體,就按相應文體的寫法來寫。

八、適當克隆和“抄襲”,考前備料攢信息

考試前,建議考生翻閱大量的范文,積累一些考試作文的結構。如果寫記敘文,翻閱《讀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結構是很好的,可以把寫作的梗概和套路歸納出來。到考試的時候,你采用別人的“筐”,把自己的東西向里面裝就可以了。關于感情、愛國、人生之類的優美語言,可以分別背個三五句,到時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這不算抄襲。關于國家大事,時事政治和要聞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奧運,今年是建國60周年,還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等,都可以做考試作文的題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規范的方法,譬如別家的感人事跡,可以搬到自己家。這在考試的時候要靈活慎重運用。

篇6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并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

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并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后,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在寫記敘文的時候,我們要有條理性,先要想好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安排好記敘的順序,不然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那么我們要怎么寫才能讓文章條理清楚呢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后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篇7

審題時,要先找準題目中的關鍵詞句,然后在此基礎上明確“寫什么”。對應試作文來說,審題時確定“寫什么”,遠比確定“怎么寫”重要得多。“寫什么”包含兩點:一是題目要求寫什么;二是根據題目要求確定“我”可以寫什么。

近年中考作文命題反對模式化,加大限制性,成了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傳統意義上講,審題要看文題類型,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包括半命題作文),審題方法各不相同。其實,萬法歸宗,不管什么類型的作文題,都需要凝練成一句話,找到這句話,就可以轉化為命題作文來寫作。所以,我們以簡馭繁,以命題作文為主,解剖審題。

進行作文審題,要審中心詞、寫作對象、范圍、修飾詞、句式、題意、體裁、情感、字數、人稱等,具體可以概括為“六審四瞄”。

一、六審

1.審中心。

要善于鎖定題目最核心的詞語,即中心詞。

如“那一幕,我難以忘懷”,“難以忘懷”說明印象深刻。那么,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給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寫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個乞丐覺得可憐,在課堂上被老師表揚有愛心,就“那一幕,我難以忘懷”了,那就沒寫出題目應有的震撼度。

又如“溫暖的時刻”,“溫暖”不僅是身體的,也應該是心靈的,而且寫作重心應該放在后者。

再如“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單純地寫顏色,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義,如黑色往往跟災難聯系在一起,綠色往往跟希望聯系在一起……從這個角度出發確定選材范圍,進而表現題旨,彰顯精神內涵,才能抓住閱卷者的眼球。

2.審對象。

審題時要弄清楚要求我們寫的對象是人、事、物,還是景。把這些弄清楚,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

3.審范圍。

范圍就是給題材畫個圈,圈內的你可以寫,圈外的不能寫。最近兩年,為了防范套作,命題者越來越傾向于在寫作范圍上加強限制,這一趨勢,我們不能不察。

以記敘文為例,記敘文的題目范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寫人、記事。

寫人的記敘文要側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繪,要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適當地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穿插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來刻畫人物。

記事的記敘文要扣住記敘的要素來寫,把記敘的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脈絡及發展過程敘述明白,使讀者有個清晰、完整、鮮明的印象。

4.審修飾詞。

審清題目中的副詞。副詞初看不起眼,其實極其重要。這兩年出現較多的副詞有“其實”“然”“真”“也”“最”等。

“其實”包含著一個誤會設計,起初認為是那樣,后來因為某一際遇,明白是這樣,行文必須把誤會交代清楚。“依然”包含一種無怨無悔的意思,即使錯了,即使虧了,也不改初衷。“真”,包含某些發自內心的感情,行文時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一般表同樣,跟某人、物、情同樣,行文時要寫出比較的對象。“最”,包含一種對比,比較后確定這才是“最”而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來突出“這”。

5.審句式。

題目如果是簡單的詞語,如“回家”“永遠的歌聲”,審題可略過。題目里如果出現關聯詞語,或題目由兩個小分句構成,則需辨析其內部聯系(如因果關系、條件關系、并列關系等)。

6.審題意。

近兩年,比喻入題、象征入題的現象很普遍。這樣的題目,要注意審清其比喻義和象征義。如“水總有澄清的一天”“每一種草都會開花”“收藏陽光”“總有一把鑰匙屬于自己”等。

二、四瞄

1.瞄體裁。

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都有它特定的標志,抓住了顯現體裁的標志,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于哪種體裁,應寫成什么體裁的文章。

如有“回憶”“記……”“……的事”“……的生活”“……的人”等標志的應寫成記敘文。

有“介紹……”“……的話”“……的制作方法”等標志的應寫成說明文。

有“說”“議”“談”“論”“評”“辨”“駁”“從……談起”“從……說開去”“由……想到的”“……的啟示”“讀……有感”等標志的應寫成議論文。

2.瞄情感。

一是注意體會標題所傳達出來的情感,二是體察語言優美、富于激情的引導語中的情感,讓自己通過體察融入到這些情感中,確定行文的感情基調。

3.瞄人稱。

中考作文命題更關注學生的自我成長與心靈世界,所以題目里往往有“我”,若題目里不是“我”,而是“我們”,作文時就不能太個人英雄主義,要突出“們”,突出群體。

篇8

黃藹北:寫人的記敘文要有想象力,主次分明又頗具感染力,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什么?

黃山松:我認為是細節描寫。老師您常說,細節是記敘文開得最美的花。我總在想,怎樣才能選擇好的細節,使“花朵”有肥沃的土壤,從而開得最美呢?

黃藹北:細節確實是記敘文開得最美的花。當然,要讓花綻開,肯定要選好“土壤”。這土壤就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細節描寫應該符合生活的真實。真實是我們行文的生命線,是良田沃土最豐實的“底肥”。我們在構思或者打腹稿時,就應琢磨自己文章的細節描寫是否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和獨特個性,是否符合特定的環境氛圍。如我們描寫身邊的同學,就不能男的都“高大英俊,風流瀟灑;讀書勤奮,博學多才”。這顯然是違背生活真實的。我們要觀察和思考生活,在表達時不能照搬“寫作錦囊”中的“名句”,要將生活實事求是地表現出來。

李麗:我接觸過一位同學,他來自鄉村,形象一般,衣著普通,說話也不是很利落,但一到考試場合,就顯得斗志很高,激情澎湃,答題洋洋灑灑,一揮而就。其成績在年級經常名列前茅。

黃藹北:你描述得很好,里面就有獨特的細節。因此,我要說的第二方面就是細節要典型。剛才劉子明同學說到文章“缺乏想象力”,其根源就是沒有頗具典型意義的細節。因為典型的細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展現人物鮮明的個性。在敘事性作品里,我們就該通過描寫典型細節來表現人物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鮮明的個性,以此來感染讀者。

鄭平:是的,比如描寫老師,我們可以這樣行文:“上課鈴響了,劉老師兩手空空,微笑著走進教室。我們很是疑惑,劉老師可是教語文的,沒有課本怎么行?正在我們疑惑之時,劉老師微笑著說:‘今天我們學習王勃的《滕王閣序》。我先給大家背一遍全文――豫章故郡……’十分鐘下來,那抑揚頓挫的語調把我們驚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劉老師已年近五十,能將‘課文’記在腦海中,其毅力令人佩服!”這寥寥百字的描寫,來自于生活,又極其典型,沒有虛構,沒有夸張,卻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將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展現得淋漓盡致。

蘇瑞金:典型細節就是來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的縮影”!可是,怎樣才能在肥沃的“土壤上”讓“花朵”開得更鮮艷奪目呢?

黃藹北:精細描寫、重點描寫和白描手法,能使細節描寫顯得生動感人。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將人物安排在具體的場景中,然后根據文章中心表達的需要,展開對人物語言、動作、表情、心理、肖像等諸多方面的描寫,使人物描寫帶動情節的展開,使人物描寫凸顯主旨。這里,我們可以以《荷花淀》為例說明,作者在開篇描寫水生嫂月夜坐在院子里編席子等待丈夫回家的場景描寫,就是典范。

叢敬:那么,“重點描寫”又如何體現出來呢?

黃藹北:魯迅最喜歡描寫人物時“抓住其眼睛”來做文章。這就是重點描寫的表現。延伸開來,我們可以通過重點描寫人物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來表現人物的個性。白描,即用不加任何修飾的、簡潔的語言來描寫人物,體現人物的個性。其特點是:抓住被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形神畢肖。

元媛:運用白描手法進行環境描寫,能把環境描寫融入到情節發展和人物性格變化之中,做到人與環境的相互融合。如《藥》結尾的景物描寫,作者描述了夏四奶奶、華大媽祭墳的情景,就準確地描摹出了環境的陰冷、凄涼,作者還巧妙地用紅白相間的花環來暗示革命先驅不屈不撓的斗志,展現出暗淡情景中的一絲光亮。還有描寫烏鴉飛上高空這一句,作者用白描手法,以烏鴉的形象來象征桀驁不馴、大膽抗爭的革命者形象。

洪敬之:運用白描手法,寥寥幾筆,能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寫法類似意在傳神的“寫意畫”,不刻意追求表面的藝術效果,而是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寫法,可以收到“畫眼睛,勾靈魂”的表達效果。

篇9

如果說初中的記敘文寫作要求敘事的完整有情感,那么高中記敘文寫作要求便是敘事靈巧有余味。所謂靈巧,就是和呆板相對,能夠做到以點帶面,四兩撥千斤,以最少的文字,達到敘事清楚又有余味的目的。敘什么事、怎樣來敘事,這是很有講究的。方法得當,記敘文則靈巧;方法不當,記敘文則板滯。那么,怎么做到靈巧呢?截取精要,以點帶面。通俗地講,就是選取最富表現力、最可寄托情感的材料來寫。

一、選取典型的事件來寫

我國古代的人物傳記,特別是《史記》中的一些傳記,往往三兩件事就將人物寫活,以點帶面,使得文章讀起來非常靈巧。原因就在于這兩三件事是從大量的事件里選取出來的典型事件。但是,我們的高中學生在選取典型事件這點上的能力非常薄弱。或不加選擇,一律記下,比如我們常說的記流水賬。或選擇失當,該記不記,不記卻記。比如寫自傳,很多學生將筆墨集中在寫自己的出生和童年,真正寫自己的少年特別是現在(青年)時期則很少。而恰恰能體現自己性格精神的應該是少年時期,特別是現在青春時期的一些事情。因為事件不典型,沒有表現力,導致文章欠缺感染力。這點大家都能知曉,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如何將一件事敘述得靈巧而不呆板。

二、選取事件中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來寫

選好了某件典型事情,如何將之敘述得靈巧?就是要截取精要,善于選取該事件中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來寫。那么什么是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比如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詩很感人,在于作者選取了“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笑春風”這兩個畫面,言有盡而意無窮,寫得非常靈巧。這里的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表現為兩個畫面,讀者可以想象主人公一年來的熱烈相思和物是人非的極度失落,含有一種婉約哀傷的美。如果作者按事件的全體從去年寫到今年,平鋪直敘,則非常呆板無味。

在記敘文里,作者總是要想方設法去尋找事情本身的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來表達感情。例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外出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這段文字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就屬父親的那封信的文字了,它使得整段文字顯得很靈巧,將我對父親的思念、牽掛、擔憂,盡藏在這簡短的信的敘述中。假如沒有寫進信中文字,文章則顯得平淡、乏味。

民國時期教育大家夏D尊在《文章做法》里,舉了一個例子:

鄰居的柿子樹今年又結了許多果實。他家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孩。去年這時候,他爬樹去摘柿子,不小心摔了下來。他父母趕快將他送到醫院里去,結果左手落下了殘疾。當他垂著左手走過柿子樹旁的時候,總是要恨恨的看那樹兩眼。真是可憐啊。

這段文字敘述了事件的全部,只是使我們知道了有這么一回事,而不能引起我們情感的觸動和共鳴,這是很呆板的文字。假如將之修改如下,試比較效果如何:

樹下的孩子們笑著喊著,盡情地捉著迷藏。自折手以后就失去了首領地位的芳哥兒,孤獨地在自家門口徘徊,恨恨地看著那柿樹彎曲的樹杈。他是因為從這樹上翻下,造成了一生不可恢復的殘疾。

圓圓的月亮,從柿樹的彎曲的枝椏間上來了,“月亮彎彎……”芳哥兒用眼角瞟著瘋狂玩耍的伙伴,一面大聲地唱了起來,眼淚忽然含不住了。

此文的妙處不在于敘述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在于抓住一瞬間的孩子們嬉戲的場景以及芳歌兒悲哀的歌聲,將芳哥兒的悲哀、好勝的性格、將來的命運等都表現出來,是有余情有個性的文字,也是很靈巧的文字。這里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表現為一個場景、一聲哀歌。

再如,筆者曾經寫下的一段文字:

黎明時分,我躺在床上,靜聽遠處村莊的雞啼。這是我每日必修的課程。對于它,我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找不出理由。只好任憑自己沉浸其間。這聲音雄渾,跨過深秋空曠的早晨,顯得特別遼遠而蒼涼。它讓我想到四年前,那時剛畢業,分配到一個偏遠的鄉下中學。雖苦惱卻興奮。我的窗外是一株大樹,每個清晨來臨之際,便有一樹的群鶯亂鳴,歡快、活潑、肆無忌憚。每天,我就這樣醒來,靜聽,往往整個一天都被它們調弄的稀里糊涂、激情滿懷。于是,我發誓要將這美妙的音樂裝進我的心靈,陪伴我的一生。

如今,耳邊回蕩那蒼涼的雞啼,伴隨著對人生最寶貴的四年青春韶華的流逝,我苦笑了。四年前那個幼稚蒼白的誓言,它現在還適合于我嗎?四年中,經歷過期許、鼓勵、安慰、祝福,慢慢地只剩下一個人孤獨地前行,然而就在這痛苦的孤獨中我最后發現了真實的人生,一如那黎明的雞啼,孤獨地在深秋曠野里執著,將天地叫喊得蒼涼!至此,我明白了為什么我如此喜歡那一聲接一聲蒼涼的雞啼。

這段文字敘述了筆者參加工作四年的經歷和感受,但是沒有平鋪直敘地講述四年的工作的過程。而是從一聲黎明雞啼引發感慨,喚起回憶,展開思考,行文靈巧。那一聲黎明雞啼,激起了筆者的萬千感受,這就是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

由此可見,事件中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往往體現為一個畫面、一句話、一句歌聲、一聲雞啼,甚至一個夢境。如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就是通過一個夢境,引發了對童年時家的萬般留戀。這樣,不僅能以點帶面,還能給文字增添無限的想象空間,使敘述的事情有余味,使文章顯得靈巧。

篇10

是呀,與語文相伴多年,只有那些經典的生動的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才能永留心底,令人難忘。大家不會忘記,那個道出“此乃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的心無城府、有勇無謀的項羽;那位“以手指叩門‘兒寒乎?欲食乎?’”的母親;身處社會底層,貧困卻“啞著嗓子悄悄地問別人:‘你還有錢嗎?’”的老王。

大家也許不會忘記,電影《城南舊事》借助一個小女孩的瞳孔凝視種種風物人情,撥動了千萬人的心靈弦索,鳴響了“大美”之音,至今令人懷想。

是的,是細節讓行文如此美麗,是細節讓這些人和事永留心底,永生難忘。“創作,就是把許許多多細小的東西結合成為形式完美的整體。”(高爾基),透過這些微小的環節,我們可以讓讀者真切地體察到人物的心理、情感的變化,了解事物發展的動向。

我們的高中語文老師,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愛的眸子,讓這些高中小友們,寫出更多更好的記敘文,寫出更多更好的經典細節呢?

在閱卷中,作文閱卷組長駱冬青說:“部分考生在寫記敘文時有錯誤觀念。認為記敘文要寫真人實事,其實這還是小學作文的要求,高中學生已經不能再滿足這種要求,要防止敘事低幼化,完全可以在大膽想象基礎上對一些生活細節概括提煉。”我想,這就是正如魯迅所說的要“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人”吧。

因此,高中語文作文記敘文中的細節描寫,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把握四個原則,讓文章真正美麗起來。

一、可信性原則

教師應指導學生,記敘文的細節要保持可信性原則。可信,就是細節描寫必須符合當時的環境、氛圍,必須能夠準確地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底蘊。雖然駱冬青教授說記敘文不需像小學生那樣要寫真人真事,但它的細節必須是生活的提煉概括,符合生活的真實。惟其真實可信,才能動人。

如2014年江蘇優秀作文《青春萬歲》片段:

“當年《排球女將》可真火啊!”老爸伸腳“搓”來他的拖鞋,久別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純子算現在的‘女神’,當時叫‘大眾情人’。”老媽笑著補充道。

幾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氣氛“焐暖和”了,我感嘆它的魔力。

爸媽關于那個時代排球的記憶就十分真實可信,寫得十分精彩,富有感人的力量。

再如:那是一雙長滿著老年斑的手,大拇指指甲很長,從中間裂開了,泛著微黃。手指泛黑,干癟、粗糙,手指關節處全是深深的裂痕,裂痕旁圍著一圈又一圈的老繭。手上沒有一絲血色,我想枯樹枝也不過如此吧。

我不由得握緊這雙手,這雙為我擋下了太多風雨的老手。

這段寫爸爸的手的細節,符合爸爸作為家里主勞力的身份,很有表現力,真實可信,讀來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鳴。

但那些為了造勢、為了煽情、為了突出表現而寫得不切實際的細節只會讓作文面目可憎,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由于兩棵樹相隔太近,影響了彼此的生長,奶奶砍掉了其中的一棵,說到:“其實,生活時常是忙碌的,人們總是不愿意舍棄過去的一切,在紛雜繁亂的生活里丟失生活的真諦……”

寫奶奶說的這番話與砍樹沒有邏輯關系,也不符合奶奶的身份,顯得就很不真實。

在作文課上,教師應該讓學生形成這樣的寫作意識:企圖用虛張聲勢的虛構來填滿稿紙時,作文已失去了一半的魅力。作文尚真,只需真實記錄生活細節,真實抒發真情實感,毋須虛構,自能動人,成功的細節必將成就美麗之文。

二、相關性原則

教師應指導學生,記敘文的細節要有相關性原則。細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生活中的細節很多,并不是只要觀察到的細節就都具有描摹的價值,并不是所有的細節都會給作文增色。細節是作文整體中的一部分,應與文章相關聯、相協調、相融合才能出彩。

請再看題目為“堅持”的學生作文片段:“聽到廣播點到我的名字,我走上了跑道。我是我們班唯一一位參加1500米比賽的男生,今天我穿著帶條紋的藍色緊身短褲。班長特地為我借來42碼的跑鞋,這雙跑鞋是鮮艷的橙色,從鞋后根延伸著兩條天藍色的線條纏繞著伸向前方。鞋底是柔軟的灰色,鞋釘是閃亮的銀白色,踩進塑膠跑道上里,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我穿著這雙跑鞋踏上了起跑線,我不知道,迎接我的將是什么樣的挑戰。”這段文字中有關鞋子的細節描寫十分詳細,但與所要表達的“堅持”這一主題,顯然有一定的距離。這樣的細節就不具有描寫的價值了。

而同樣是寫“堅持” 長跑,下面這篇作文,細節描寫則能較好地表達主題。“起跑了,我勁頭十足,輕松地領跑著,一邊跑還一邊回頭看其他的對手;第二圈,我清晰地感覺到汗水流出來了。我努力地調整氣息,又給自己打氣:堅持啊。汗水匯成小溪,在脊背上急速地流動,一如一只在脊背上快速奔跑的螞蟻。慢慢地,我好像失去了知覺似的,不知由何物操縱,雙腿一味地機械擺動著,腳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樣,不知深淺,全身開始酸痛起來。太陽火辣辣地烘烤著,我的頭也開始云山霧罩起來。第四圈真的跑完了嗎?這最后300米怎么比前面1200米還要長?我的心快跳出喉嚨,四肢發麻,喉嚨冒火。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我要一步步把當年那個恥辱的綽號跑在身后!于是,我跑啊跑啊,汗水由一條條小溪匯成江河,偶爾一滴飛入眼睛,頓時一陣火辣辣的疼痛。”

“汗水匯成小溪,在脊背上急速地流動。”“ 汗水由一條條小溪匯成江河,偶爾一滴飛入眼睛,頓時一陣火辣辣的疼痛。”同樣是寫汗水,一是感受到從皮膚上流下來的汗水,很貼切生動,二是寫汗水流進眼睛的感覺,這些細節,都是人常能體會到的,寫得真切,再現了長跑過程中作者經受的磨練。無疑,這是極為有用、極為成功的細節描寫。在作文課上,教師應指導學生具備“細節相關”這樣的意識。

三、獨特性原則

細節是微小的,最鮮明、最足以體現事物特征的文字,是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才能捕捉到的,是別人所沒有想到的。如果大家都想到了,也就不稱其為好細節了。

如2014江蘇優秀作文《青春的那些事》一文中:果不其然。“小雨!”我聽到了什么聲音,好像是誰的磨牙聲。好吧,我知道了,是小雅嘴里發出的。然后,一陣塵埃揚起,“咳咳……”班中同學不約而同地發出起哄的聲音。猛的一聲“疼”的叫聲,蓋過了全班的喧嘩。我們都為小雨感到可憐。因為小雅愛發如命,誰敢碰她的頭發,那相當于要了她的命啊,所以小雨此番不備,慘遭小雅的毒手。幸好,我只是光說而沒做,不然有報應,那個“疼”下回將從我嘴里發出。唉,幸好啊幸好!

你看,同學們瘋啊,鬧啊,笑啊,哭啊,調皮啊,搗蛋啊,簡直把學校甚至連街坊都給掀翻天啦!這是多么火熱、美麗、令人神往的青春啊,當然只有中學生才有這樣的生活場景,獨特而可信,其感染力不言自明。

不成功的細節描寫,往往是流于俗套,寫天氣如“烏云低垂,北風嗚咽”“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寫人物如“臉紅得像蘋果”“水靈靈的一雙大眼睛”等等。細節要想動人,就要寫出自己的特色來,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有獨特個性的細節不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地學來的,而是自己通過仔細觀察、用心體驗得來的。

為了寫好細節,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關注生活,觀察細節。應該培養學生形成這樣的意識:在觀察事物時,除了要系統地感知事物的各個方面,還要變換觀察點,多層次地觀察事物的各個方面,從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點。尤其要注意,在觀察事物時要用心捕捉能鮮明體現人和事特性的細節,而不是浮于表象,抓不住重點。比如,同樣是觀察一棵樹,要求看出樹的生長特點,有的人只看到綠色的樹葉、灰色的樹干,只停留在表面,寫不出有價值的細節;更有的人看到的是樹枝上的鳥巢與樹根上落下的鳥糞,完全偏離了要觀察的事物的屬性本身。

四、生動性原則

2014江蘇優秀作文《不朽的青春》一文中:還記得,我們一起減肥。“怎么辦?我又腫啦!”……誰都不想用運動減肥法,斟酌了三秒鐘,都雙手贊成食物減肥法。于是拋棄了主食,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水果以及零食。結果,可想而知,癟下去的沒有人,只有錢包,人都吃腫啦。

文段別有風采,不拘一格,新的修辭,新的節奏,新的色調,誠可謂“千紅萬紫進軍來”。實實在在寫得特別有滋有味。

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形成這樣的意識:細節傳情,真情動人。有人說,好文章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動人的故事,而是生動傳神的細節。這些細節是作者以獨到的慧眼發掘的,描摹出來必然能引起人們的感情共鳴,這樣的細節才是動人的細節。好的記敘文因細節飽滿而生動,使人可聞、可見、可感、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