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范文
時間:2023-03-25 19:07: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認識自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21-0160-02
對于高三補習班學生來說,進入補習階段就意味著又決心選擇了高考,重新選擇了人生軌跡。在高考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里,加之前期高考挫折感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壓力會隨著高考的不斷臨近而與日俱增。由于高考補習必然經歷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階段(知識整合期)和各學科能力綜合訓練的階段(綜合訓練期),而學生往往會因為出現知識的遺忘、月考成績的波動產生失落、焦慮和緊張,類似的心理狀態自然會對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高三補習階段只有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過程和各學科能力綜合訓練的過程,才能保證復習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高考的競爭力。本文就這兩個過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階段
1.時間與表現。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階段大概從每年的8月末到次年的3月上旬。在這一階段,學生主要對高中各科基礎性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許多同學盡管對于基礎性的知識掌握并不牢固,但復習過程中卻不是非常在意。一些學生還沒有從挫折與自責中解脫出來,一旦月考的成績不理想,心理上就產生較大的壓力,對考上心儀的大學缺少信心,唯恐老師或家長問學習成績。
2.原因分析。高三補習班的復習課,與應屆高三學生的復習課有較大的差別。由于學生已經歷過一次系統復習,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應屆生要相對好一些。但這些學生之所以高考落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知識的網絡化、全面性有較大的疏漏,在對知識的“前思后想、左右發散、上下變通”上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一些學生恰恰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些高分復讀的學生,準備通過高考補習讓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在新的高考中大顯身手。另一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也計劃在補習階段充實薄弱的學科,把欠缺的知識補回來。這種強烈的希望自然帶給學生心理上的較大負擔,而上一次高考中的失敗又使學生有種“輸不起”的感覺,稍有一些不如意就會感到明顯的不適應,覺得心情煩躁、迷惘彷徨。這些其實是不自信的具體表現。
3.調整對策。鑒于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對自己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和定位,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發展潛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新的高考目標。依照高考目標審視和分析自己的各學科學習情況,按照強優補差的原則,將高考總目標進行學科分解,賦予不同學科在高考中的貢獻率指標,學生以此目標為標桿,避免因目標過高、動機過于強烈而導致無謂的精神壓力。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提高知識的鞏固程度和學習的效率,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式的高考復習,請同學們相互交流復習體會和經驗,每個同學都結合自己的復習狀態借鑒和學習。對于復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教師不宜直接告訴學生,而應啟發學生通過彼此的探討加以解決。恰當的高考心理預期和科學的復習方法雙管齊下,真正為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階段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二、各學科能力綜合訓練的階段
1.時間與表現。各學科能力綜合訓練的階段大概從每年的3月中旬至高考前期,時間持續將近80多天。這一階段學生主要的表現是在平時做題或考試時,經常犯一些低級錯誤,簡單題目不能確保正確,難題缺少思路,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有待進一步提高。身體和心理都處于高度緊張和疲勞狀態,特別是心理上的壓抑感非常強,有的學生甚至嚴重神經衰弱。
2.原因分析。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是對考生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其靈活應用能力的高標準考查。要通過這樣的選拔,學科內重難點知識的綜合、學科間交叉點知識的滲透必然是訓練的主要內容。高三復習生雖然經歷過了一次高考,但由于學生往往存在較大的思維定式,特別是高考復習中,許多學生存在好高騖遠的情況,對老師指導復習中中強調的細節性內容不懈一顧,在基礎知識沒有扎實的情況下,盲目投身“題海”,片面認識高考綜合訓練的含義,偏愛難題、怪題,對于做過的習題不注重反思。而一旦自覺投入極大的精力復習,效果(考試成績)卻不見起色,加之臨考前的氣氛愈來愈緊張,就使得一部分學生身心壓力倍增,學習和生活極為被動,每天過得都很勉強,如同應付苦差事,對高考的信心越來越不足。
3.調整對策。其一,指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艱辛與幸福。大容量、高難度的各學科能力綜合訓練對身心的煎熬無疑是痛苦的,但也是苦中有樂也有甜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題時,心里的那份喜悅。其二,讓學生認識到在高考補習這段特殊的歷程中,自己不僅夯實和豐富了綜合知識,提高了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品質,錘煉了自己的心理耐挫力,讓自己達到了一種新的人生境界——懂得如何在得意時冷靜沉著,在失意時堅定信念咬緊牙關堅持,這一切一定會使自己終身受益。其三,在學生復習效果不理想時,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調整期望值,適當降低訓練的難度和密度,避免題海戰術,尋找影響自己復習成績提高的主客觀因素,主動加以克服,以此緩解心理壓力。
多年的高考補習經驗告訴我們,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扎實的知識基礎與靈活的運用能力是高考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教師應該引導高三補習生充分認識自己,做好自己,科學安排自己的復習過程,夯實知識基礎,掌握考試所需的各種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應對高考的實力。
參考文獻:
[1]劉延青.人生何處不考場——高考落榜者如何走出心理困境[J].科學與文化,2009,(5).
篇2
一本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對他人要看高一點,對自己要看低一點。對事業要看大一點,對名利要看小一點。對過程要看重一點,對結果要看輕一點。對情誼要看深一點,對利益要看淺一點。對紀律要看嚴一點,對工作要看寬一點。對父母要孝敬一點,對師長要尊敬一點。……真是寫得很好。活在這個世界上,人應該尊重自己,同時也要尊重別人。人要愛惜自己,也要學會愛惜別人。能損己利人的是至賢,能利己利人的是君子,能損人利己的便是小人了,這種人一定會遭到唾棄的。我常聽到一些人,口中滿是怨言,心中滿是牢騷:“這個世界真丑陋。人們互相太缺乏理解,太沒同情心了。太寂寞太孤獨太冷酷了。為什么這么不公平?我恨一切人,我恨這個罪惡的世界。”
這些話也許并非全部的妄言,但這種思維和觀念不僅無法“補蒼天”,還會“妄入紅塵若許年”,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傷害和損失。這些怨天尤人的話太多,不僅于人無益于己亦無益。人到此時,為什么不愿意回頭反省一下自己呢?人真是很可憐,如果不靠鏡子,人一生也看不到自己的脊背;如果不借外界的工具,人的一雙眼睛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面孔;如果遇不到一位明師,人也許一生一世都無法認識和看清自己。
人究竟是什么?萬物之靈都已具備,人多么偉大;可以稱帝,可以稱王,人多么高貴;坐擁金銀珠寶,人多么富足;揮刀弄斧,征服他人,改造世界,人多么強悍。然而,來無分文,去又空手,人多么貧窮;美味入腹,馬上就變成了糞便,人多么低俗;吃盡水陸眾生,人多么殘酷;只指定一個藏身之處就變成了家,人多么渺小;今天不保來朝,閻王一喊就去了,人多么脆弱。
《阿毗曇論》說“人”字有八種含義,《樓炭正法經》說人的種種差別合計有六千四百類。這樣看來,“人”字難道容易認識嗎?認識自己,我們才會認識這個世界。而自己尚不容易認識,又怎么百般要求別人?不如一切從自己開始,用要求別人之心,來要求自己;用怨恨別人之心,來檢討自己;用愛惜自己之心,去愛惜別人;用尊重自己之心,去尊重別人。這樣一切都會改變。請記住這樣幾句話:“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天都是自己的警惕。每一天都是小小的人生。”
篇3
■蟲蟲飛
因為近兩年的工作調整,得到一段可以安靜下來的時間,使我有機會陪伴幼小的女兒,更多地注視孩子的成長。現在想來,這真是我的幸運。那些為生計奔波的朋友們,忙忙碌碌之際,或許是在突然之間,發現孩子竟然就長大了,而那些錯過的時光,再不可能倒流。所以我知道,并不是我這個爸爸做得有多好,僅僅是因為我恰好得到了這么一個天賜的機遇,讓我有可能意識到孩子的存在,意識到與她共處的時光多么值得珍惜。而這種意識的確立,來自于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里,讓我念念不忘的一句:“野花年年都有,孩子那么幼小,卻只有一次。”
《孩子你慢慢來》是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對兩個幼小的孩子溫柔的注視,文字處處散發著母性的光輝。當這些文字正在到處流傳的時候,母愛還是母愛,可孩子們卻不知不覺長大了。龍應臺遇到了新的問題。她突然發現,“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么?我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
“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這讓母親龍應臺感到焦慮。她意識到:“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龍應臺決心,“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于是,有了這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是龍應臺和長子安德烈三年時間里,以通信、對話的方式所寫的專欄文字的整理。在36封信里,母親想通過談話認識兒子,而兒子的態度經常是不以為然。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一位母親為了接近兒子的內心所做的艱苦努力,她的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龍應臺不停地回想她十八歲時候的情景,并且有意識地“放空自己”,試圖找出失敗的原因。到最后,當龍應臺興致滿懷地與兩個兒子相聚上海,卻再一次受到打擊,無比失落的時候,終于確認:“我們之間的矛盾,安德烈,我想不僅只是兩代之間的,更多的,可能是兩種文化之間的。”
鋒利的龍應臺,當她的心中只有兒子的時候,變得格外的柔軟。這樣的文字會讓你的心里涌出什么樣的滋味呢。
我不知道該不該和你說這些,更不知十九歲的你會怎么看待我說的話,但是我想念你‘孩子’在這個臺北的清晨三點,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脈脈的燈火,在寒夜里細微地閃爍。然而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母子之間所談論的內容,隨時可以給人以啟發。比如認同,比如文化,比如生活方式、人生和快樂。這些已經讓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但是更讓我關注的,是龍應臺與兒子溝通的方式。我自己所處的這個階段,同時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對父母的愛,正“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而與女兒的交流,可以想見的困難也即將到來。與龍應臺相比,在深度方面我們固然會極其缺乏,但即便是在主觀的努力上,我們也差得太遠。
我不由地想,等女兒長大了,我們之間能夠像龍應臺和安德烈一樣溝通、討論問題嗎,我能做到嗎,她會愿意嗎?但是我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虛偽――為人子女的我們,每天面對父母的時候,在抱怨之外,做了多少溝通的努力呢?對眼下的事情都缺少面對的勇氣,怎么去奢談將來。
好吧,從頭來過。或許,我們在認識父母,認識孩子之前,要先認識自己。
芭比的新衣
■譚藝
女兒從小酷愛芭比,她的芭比一律長著纖長的身材,幾乎一模一樣的精美面孔。我分不出來有什么不同,可是女兒能分得出來,她給每個芭比都起了名字。暑假,女兒把大段大段的時間都用來給芭比做衣服,長的、短的、花的、素的,每個芭比都有好幾件。
其實每個芭比都有幾件配送的漂亮衣服。女兒小時候,是不停地給她的芭比換衣服,當所有衣服都交換著穿完之后,女兒就開始給芭比做衣服了。她先是做一些簡單的改造,比如長裙裁成短裙,短裙接成長裙。每天我下班回到家,還沒來得及換拖鞋,就會被女兒揪去看芭比的新裝。
現成的衣服改造完之后,女兒就開始給芭比設計衣服了。她給芭比做的第一件衣服是一件單肩的短款晚禮服。白色的布,胸前點染著用彩筆畫上去的花朵。她竟然能把我的針線都找出來,專注地一針一線地縫著,連我進家門都不知道。女兒縫的針腳雖然有些歪歪扭扭,可是,衣服穿在芭比的身上非常合體,讓我不禁驚嘆于孩子天生的創造力。女兒給一個芭比做了條長裙,上下顏色還不一樣。這次我發現,女兒用的竟然是“立體裁剪法”,把布先裹在芭比的身上,用筆畫出衣片的形狀,再用針線縫上,難度極高。
然而欣喜之后,我突然覺得這裙子有點面熟,拉開衣柜一看,果然發現一個新的枕套少了一角,怒火不禁冒了出來。正要訓斥女兒,她眼淚汪汪地說:“媽媽,我錯了。可是我真的想要好多花布,給芭比做漂亮衣服。我家為什么沒有花布頭呢?”
是啊,現在家里都沒有花布頭了。想起我小時候,媽媽裝滿了各色花布頭的線籮筐就是我的百寶箱,那五顏六色的布頭像萬花筒里的五彩碎片,帶著棉布特有的陽光的香味,讓我的童年充滿了繽紛的色彩。那時都是媽媽給做新衣服,裁剪剩下的花布頭舍不得扔掉,都會被收集起來,放進線籮筐。現在,女兒在孤獨的生活中,為自己找到樂趣,并鍛煉了動手能力,我怎么能責怪她呢?
為了滿足女兒的愿望,我帶著她在小巷里找到了一家裁縫店,要來了一些花布頭。女兒欣喜地把這些花布頭攤在木地板上,一塊塊地看。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和我小時候一樣的驚喜。
篇4
1、我們的需要是越少,我們越近似上帝。
2、認識你自己。
3、一個人如果把從別人那里學來的東西算作自己的發現,這也很接近于虛驕。——黑格爾
4、不管我們的成績有多麼大,我們仍然因該清醒地估計敵人地力量,提高警惕,決不容許在自己的隊伍中有驕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緒。——斯大林
5、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蕭伯納
6、人喜歡習慣,因為造它的就是自己。——蕭伯納
7、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悔疚。——郭小川
8、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9、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們把你們評價的多麼高,但你們永遠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毫無所知的人。——巴甫洛夫
10、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11、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馮夢龍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13、神靈為自己保留了那對于最為重要的東西的認識
14、語言切勿刺入骨髓,戲謔切勿中人心病。——陸隴其
15、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16、懶于思索,不愿意鉆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這種貧乏通常用一個字來稱呼,這就是“愚蠢”。——高爾基
17、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
18、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朱熹
19、卑鄙和高傲的動機只會滿足愚人、武夫、人類的侵略者和掠奪者的貪于,人們應當放棄這種動機,不要讓這些誘人的飲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圣西門
20、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貝爾納
21、和以處眾,寬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
22、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23、人是萬事萬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軸。——培根
24、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訶夫
25、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6、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
27、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8、人貴有自知之明。
29、認識別人總比認識自己來得容易。
30、最大的驕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斯賓諾莎
31、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32、偉大的人是決不會濫用他們的優點的,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并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越多,他們越認識到他們的不足。——盧梭
33、一個真認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老舍
34、認識自我應該從兩方面講,即長處與短處。()
篇5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么是適合自己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附。
老鷹雄猛、健壯,飛翔速度迅猛,從鷲峰俯沖而下,捕獲獵物,這是它生存的本領,是它依附的枝頭。而烏鴉生性弱小,卻一味模仿老鷹,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誠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己的優點與弱點。
物如此,人亦然。
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依附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
一代先師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志。周游列國之后,終于沒有成功,然而它卻是很好的老師,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見,只有找到自己的枝頭,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為一種優勢,他主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本是一名外國著名大學的學生,然而當他感覺到大學所教的內容并不適合自己時,便毅然離開學校,從事自己喜愛的電腦設計工作,最終積累了世界上無人能比的巨額財富。
社會在發展,可是道理卻沒有變,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枝頭,生命才能閃光。
烏鴉敢于拼搏,樂于學習的精神固然值得贊賞,然而它不能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敗的。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繞樹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應認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備,才有可能成功。
篇6
“認識你自己”這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卻包含著這個宇宙最深奧的智慧,也揭示了人類最難跨越的一道坎。一雙看遍萬千山水的眼睛卻無法看見自己的睫毛,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士卻無法扳動他自己,一面照了無數人的鏡子卻無法照見自己。由此可見,認識自己絕非易事。
認識你自己仿若是一顆指路的啟明星,它能幫助你走出思想的迷霧,現實的深淵,贏得一片開闊光景。前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曾是一名非常努力的鋼琴學徒,當她在一次聚會上偶然聽到十歲孩子彈奏的曲子,她發現自己努力練二三年也無法像十歲的孩子那么靈活自如。她猛然認識到自己的天賦并不在鋼琴,于是她轉而投入于政治,并很快的開創了自己的一番事業。賴斯正是因為認識了自己,才真正的走出人生的瓶頸,擁抱了另一個全新的世界。
然而,相比之下,那些在迷惘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甚至喪身于自身之惑的人,歷史上也不占少數。“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在垓下被圍之夜唱出的凄涼之音,引得古今多少人與之同泣,然而這個英勇將軍怎知他是喪身于無法認清自己。大好江山就這們的慢慢傾向了一個“小無賴”劉邦。乃至烏江自刎時高呼的“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不免為之酸楚,后人王安石的評價“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歷史遺留下來的遺憾,難免總會令后人反思。項羽,這個自負的將軍,終是湮滅在歷史的車轍中。
認識你自己,如同一面歷史的銅鏡,鑒證著世代人的沉浮。陶潛認識了自己,踏一葉《歸去來兮》扁舟回歸了自己的山水田園之夢。草間彌生認識了自己,堅持自己“荒誕”的圓點風格,開創了新世紀新一輪的時尚風潮。皮娜·鮑什認識了自己,孤異的舞著她心靈的舞蹈,為世人帶來一場場震撼心靈的舞蹈盛宴。認識了你自己,才能真正擁有了一份安寧的力量,讓心靈沉淀下粗糙,讓靈魂洗去鉛塵,升華出一個全新的自我。
篇7
認識你自己的氣場
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里的三句慧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這句名言告訴我們,人面對的最大未解之謎正是人自己。為了認識自己,人類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些努力也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說明氣場。
氣場的概念古已有之。人類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概念和術語,其實仔細考察后你會發現,氣場是統攝一切的總概念。關于人類心理的諸多概念都和氣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無論是氣質說、體液說、情商理論等等,都是在對氣場的理解不斷加深的過程中出現的理論工具。
氣場和氣質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這個人氣質真好”“這個人氣質不怎么樣”。氣質是上天賜予的,很大程度上依賴生理尤其是神經結構和機能。氣質在《辭海》里被解釋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氣質同樣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之一,認識一個人的氣質,就能認識一個人。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的力量會不斷產生強弱轉換,這種轉換和變化有快有慢,并不均衡,通過一段過程,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穩定。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表現染上了一層濃厚的色彩。它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脾氣”、“性格”、“性情”等的含義有相近和交叉之處。氣質不僅決定心理活動的動力,而且控制行為的能量和特點。對于氣質的解釋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生理與情緒之間的人的內在化學反應。
氣質是一種能量,它是每個人氣場能量圈的具體表現形式。沒有氣場這個基礎,氣質也就無從談起。可以這樣說,氣質是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生活實踐自覺不自覺地調整、改變、穩定自己的氣場,在后天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觀和性格的控制。它的特點一般是通過人們處理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顯示出來的,每個人的氣質特點都是典型的、穩定的。氣質一旦形成,就會反作用于氣場,使氣場產生新的變化。當這種新變化穩定下來以后,又會形成新的氣質。當然這種過程是漫長的。也有的人一旦形成自己的氣質,就不再改變。氣質和氣場不在于變不變,而在于怎么變、如何變,是積極的、良性的變化,還是消極的、惡性的變化。只要形成良好的互動,氣場就會促進氣質的新生,氣質也會協調氣場的能量,為成功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保證。
氣場和體液
通過氣場形成的氣質是以先天條件為基礎,通過后天與其他氣場的能量交換最終形成的。在人類認識自身的早期階段,人們認為自身的性質是天生注定的,而且是由身體中各種因素的比例決定的。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四體液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他認為人的性格特征、氣質類型都取決于人體內的四種液體,即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種體液占優勢而把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郁質。多血質的人體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優勢;膽汁質的人體內黃膽汁占優勢;粘液質的人體內粘液占優勢;抑郁質的人體內黑膽汁占優勢。四種體液協調,人就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生活;四種體液失調,人就會受到疾病困擾。單純屬于某一種類型的人很少,多數人是介于各類型之間的中間類型,即混合型,如膽汁質+多血質,多血質+粘液質等。雖然這種學說因為缺乏科學根據已經被大多數學者揚棄,但四種氣質類型的名稱仍得以沿用。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確實能觀察到這四種氣質類型的典型代表。活潑、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等等,是多血質的特征;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于沖動、心境變換劇烈等等,是膽汁質的特征;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注意力穩定但又難以轉移、善于忍耐等等,是粘液質的特征;孤僻、行動遲緩、體驗深刻、善于覺察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小事物等等,是抑郁質的特征。
氣場與情商
“情商”這個詞現在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情商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高曼于1995年提出的。他認為情商高于智商,情商的基礎是對情緒的有效控制和運用。情商簡寫為EQ,是認識、控制和調節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著情感品質的差異,情商比智商更能影響人的成敗。
情商和氣場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情感關系的能力。總之,情商有兩個關鍵詞:情感、能力。情感是藏在氣場深處的東西。人的性格有千百種,氣場也有不同的類型和特征,氣場的類型和特征往往與情感的類型和特征相一致。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氣場是情商的放大器,在氣場的作用下,情商對個人生活和事業的影響被放大了。
管理者或者領導者普遍擁有較好的智商和情商,同時其氣場強度也較大。這就像是一個歌唱家用了一個很好的擴音器,能夠讓更多的人聽到他的歌聲一樣。
充分運用情商,可以讓這些成功者在工作中顯得游刃有余、鶴立雞群。情商一般至少包括四種能力:
自我意識: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或出現的某種情感,承認并正視它。自我意識是情商的核心,是控制情緒而不被情緒控制的關鍵,是氣場能動性的體現。
管理情緒:應對消極不安情緒的控制能力。駕馭情感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它與現實環境更加和諧。通過自我安慰和放松精神的方式,擺脫焦慮、沮喪、煩惱和憤怒等情緒,重新開始新的人生之旅。缺乏這種能力,會導致自身氣場紊亂,與其他氣場的能量和信息交換處于極端不穩定的狀態,難以發揮自身的力量和能動性。
保持同情:這是一種移情能力。具有這種能力,你就可以敏銳地把握他人的需要和欲望,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人際聯絡:人際關系是情商最重要的應用領域,調節和控制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展示情感、表現力、情緒感染力和社交能力。這在政治人物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通常與氣場的感召力、吸引力、影響力共同發揮作用,如果能做到剛柔并濟,將會發揮極大的能量。
情商對一個人工作和生活的影響甚至超過知識和能力(智商)對人的影響。一般人們的情商由高到低可以分為四個等級:高情商、較高情商、較低情商和低情商,與之對應的是氣場運行的不同程度。
擁有高情商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人格尊嚴,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他人;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能承受壓力,自信而不自滿;人際關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處;善于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擁有較高情商的人一般是一個負責任的好公民,自尊、獨立,有獨立人格,但在一些情況下易受別人焦慮情緒的感染;比較自信且不自滿,能應對大多數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有較好的人際關系。
擁有較低情商的人容易受他人影響,自己的目標不明確;比低情商者善于原諒他人;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能應付較輕的焦慮情緒,能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認同的基礎上;缺乏堅定的自我意識,人際關系較差。
擁有低情商的人有以下特點:自我意識差,無確定的目標,也不打算將目標付諸實踐;嚴重依賴他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應對焦慮的能力差;生活無序,無責任感,愛抱怨。
篇8
A:我認識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企業家,最初我不太喜歡她,因為她沒文化,說話粗聲大氣,總是開一些不合時宜的玩笑。而且性格十分難纏,與人辦事,只要是她想要辦到的事情,一律死磨硬泡,從不在乎規則,更不會看對方的臉色好壞。
后來聽朋友說,她有著非常坎坷的經歷。出生在貧困農村,只念到小學二年級,家里拿她給哥哥換親,逼她嫁給一個又窮又懶的老男人。結婚頭幾年,她數次跑回娘家,但都被送了回去。那時的她懦弱老實,只能死了心在那個家過下去。
丈夫沒本事在農村就會受欺負,她只能試著自己出頭,去爭去搶,硬生生把自己變潑辣了。后來跟同村的人一起往城里倒騰土豆、白菜,逐漸有了一點積蓄。她又開始從南方往北方販菜。蔬菜批發風險大,有時候賠,有時候賺,丈夫不讓她去,害怕虧本,她心一橫,離了婚,帶著兩個孩子跑了出來。
最初什么都沒有,租幾平方米的倉房住,冬天生爐子煤氣中毒,差點三人都送命。她的眼淚都快哭干了。她到處打零工,因為勤奮耐勞,和幾個南方來的修鞋匠學會了修鞋,才在城里站穩了腳跟。
手頭寬裕了一點后,她又去倒騰蔬菜。趕上了好機遇,她越干越大,后來開廠辦企業,一直到今天。
她付出了這樣的代價,只為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她成功了,她的一雙兒女,站出來文質彬彬,都大學畢業。
你看,那些在菜市場、小店里謀生的女人,那些推著小車被城管追得滿街跑的女人,她們都和這位企業家一樣,難免市儈、粗糙、蠻橫,可她們值得我們欽佩的是她們的生命力。
她們沒有選擇留在家里,保存所謂的體面。她們接受人生和社會的風吹雨淋,不僅僅是被生活所迫,還因為她們足夠勇敢。好多人,也窮也沒錢,但他們寧可窮著,也假裝自己看不上這些底層的工作。所以這樣的人會窮一輩子,而像這位女企業家那樣的人,才會有翻身的機會。
每個人所能獲得的資源都不一樣,有些人沒有好的開始,但厄運反而逼出了他們生命中的韌性和能量。他們沒有順從命運的安排,努力掙扎,拼命奔跑,終于殺出了一條血路。人人都有這樣的一面,都有一個強大的自我沉睡在心底,就看你如何去喚醒它。
現在的你,有苦難,承受著不幸,但這困難與不幸,并未考驗出真正的你。你只是順從、接受、感覺,但沒有讓這一切改變你。你還在幻想著遇到一個好男人,你依然將改變命運的機會放在男人身上。這是女人的通病,以為自己的不幸,只是因為自己不夠美不夠好,所以沒有更好的男人來愛。以為嫁得不好,才是不幸的源頭。
這都是不對的。你真正的不幸,是從未真正認識自己。過去自卑,隨隨便便找個男人嫁了,現在好像覺醒了,但聚焦點依舊放在男人身上。
篇9
芳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言如玉。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的古訊了,雖然我也能十分領悟這句箴言的意義,但由于惰性在作怪,平時卻總不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個臺灣人,他是一個飽讀群書的商人,不僅對商經侃侃而談,還對大量的書籍都很有見地。于是我向他請教,像我這種不怎么愛讀書的人,讀什么書才比較合適,并請他為我推薦幾本好書。他根據談話間對我的認識,強烈建議我讀一讀《九型人格》這本書,并熱情地說要送給我一本。書非借不能讀也,別人送的不讀也有點對不起人家,于是許多個月沒讀過書的我,真正潛心靜氣地讀這本書了。
還記得哲學課本上講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們人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有開朗型的,內向型的,豪放型的,含蓄型的等等,但我們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或多或少地能看到他們的某些共同之處。《九型人格》是美國作者海倫·帕爾默的著作,它向我們闡釋了一種深層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學問,它按照人們的思維、情緒和行為,將人分為九種:完美主義者、給予者、實干者、悲情浪漫者、觀察者、懷疑者、享樂主義者、保護者和調停者。九型人格最卓越之處在于能穿透人們表面的喜怒哀樂,進入人心最隱秘之處,發現人的最真實、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通過開篇的性格測試,通過書中各篇的詳細解析,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性格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開啟通向深層自我的大門。真正地認識自己,才能充分的發揮自身潛能,趨利避害,多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獲得成功的機率就一定能將事半功倍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是屬于哪種性格的人。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雖然還不算老,但也經歷過一些風風雨雨了。成功也罷,失敗也罷,總覺得自己的性格在某些方面還缺少點什么。有句名言如是說:“要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失敗乃成功之母,在成功中總結經驗,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我不知道為失敗尋找原因算不算是借口,但認為這樣可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更好地把握自己。
現在的網絡上,經常流傳一些小測試題目,比如“測試你對未來的期望”、“揭開你心中的秘密:在寒冬的清晨用完早餐后,你希望在你的面前出現什么熱飲”、“你憂郁的來源是什么”、“..." href="10.144.49.99/Dvbbs/dispbbs.asp_boardID=5&ID=32728&page=2">你潛意識里最怕失去的東西”、“你現在最期待的是什么”等等。雖然我在思想上是個地道的無神論者,但在做這些題目的時候,有時是報著好玩的心理,有時卻還真想預測一下自己的未來,預測一下自己的人生。為什么會有這種幼稚的想法呢?我想,歸根結底,是自己還不夠了解自己。
篇10
滿足孩子的感知需求
1歲半的軒軒吃飯時經常不老實,動不動就伸手搶奪食物和勺子,媽媽費盡了心思也沒能讓他好好吃飯。每當軒軒一抓起飯菜,媽媽就馬上奪過來,生怕他把衣服和地板弄臟,軒軒則以大哭來回應,每頓飯都吃得驚心動魄,大人孩子都情緒緊張,軒軒也吃不飽。
分析:軒軒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習慣通過觸摸等方式來感知世界,看到任何東西都要抓到手里玩玩,吃飯的時候也是這樣。當軒軒產生了用手去感知飯菜狀態的心理需求時,父母卻限制了他的探索行為,軒軒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才會以大哭來表示抗議。
建議:媽媽應該在吃飯前把軒軒的手洗干凈,并特意裝些飯菜放在他能夠得著的地方,當孩子興奮地抓著飯菜就往嘴里塞時媽媽不要阻止,同時盡量抓住空檔喂他吃,這樣孩子的能力才會得到加強。
滿足孩子的探索需求
韜韜是個頑皮的孩子,對家里各個房間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經常翻箱倒柜把家里東西都搜查個遍。奶奶總是寸步不離地跟在他身邊,在韜韜拿到有危險或易碎的東西時馬上從他手里搶走,惹得韜韜哇哇大哭。后來,奶奶干脆把家里所有的小物件都藏了起來,當韜韜翻抽屜時,發現所有東西都空了,于是變得無所事事起來。
分析:奶奶的做法限制了韜韜對世界的探索,年幼的孩子通常會對物品產生極大的興趣,喜歡擺弄所有看到的東西,這其實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孩子通過搜尋、探險找到各種各樣的物品,再通過觸摸、摔打或者擺弄來感知物品的軟硬、形狀和特性,往往能發現特定物品的特點和邏輯性,比如哪些東西摔了會發出響聲,哪些物品可以吃,哪些物品能擰開等。
建議: 探索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是其樂無窮的,面對孩子如此寶貴的自主探索需求,大人不應該加以限制,為了安全的需要可以適當把不安全的物品先行整理,再讓孩子自由探索。
滿足孩子的運動需求
遙遙剛學會爬的時候,屋里每個角落都是她的身影,還時常鉆到桌子或床底下,每次一鉆進去,媽媽就一把把她拽回來,生怕她磕著碰著。會走了以后,遙遙開始攀爬,爬到床上、茶幾上,每次一爬上去,媽媽就把她抱下來,禁止她一切冒險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