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關于愛情的詩范文
時間:2023-03-15 19:2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經中關于愛情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愛情不管是從古至今還是從中到外,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提到愛情,我們都會想到西方的亞當和夏娃、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劉蘭芝與焦仲卿,但是在中國愛情似乎始終“上不了臺面”,尤其是在古代愛情始終都表現的特別含蓄,西方就有所不同了,西方人始終認為,愛情是人類最美的發明,是人類甚至宇宙最神圣的感情。但兩者之間的不同正是由中西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也恰恰反映了中西方觀念的差別和社會階級差別。本文從《詩經》中的理想愛情模式出發,對中西方的愛情觀念進行探討。
一、中西方愛情觀念的對比
一個社會中觀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發展與變遷必然有它的決定性因素,比如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社會習慣等等。下面我就從中西方愛情觀念的產生、形成、發展及社會地位等等各個方面來對中西方的愛情觀念進行對比[1]。
(一)社會形態的差異
中國最早是原始社會的母系社會,隨著時間的發展,父系氏族逐漸取代了母系氏族占據社會的主導地位,這時偉大的愛情便在中國萌芽了,但當然,它是以犧牲女性的自由和尊嚴為代價的,這也可以算是后來古代為什么女性在愛情中普遍占被動地位的原因了。但是在外國,經濟高速發展,政治文明和文化也處于較高水平,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更是大大更新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和愛情觀念也更為開放,更為理性,所以他們在14世紀就已經推崇人類偉大的愛情了,信、望、愛是西方推崇的三大理想信念。正是因為這種社會形態的差異,中西方愛情觀念在形成和發展之時才會存在巨大差別[2]。
(二)社會地位的不同
在中國古代,愛情相對于親情、友情來說,始終處于社會的邊緣,好像始終“難登大雅之堂”,似乎都沒有出現過“愛情”這個詞,甚至在現代,尤其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愛情還是不常被提起的東西,要是哪個女性因為愛情而做了什么事情的話,都會被人當成笑柄和反面教材說來說去。所以,我們在歷史書和語文課本以及《詩經》中讀到的愛情故事都會更加隱晦,比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等相當含蓄的表達了男子對女子的曖昧。但是在西方就不同了,西方人認為愛情是人類最自然、最原始的情感,是人們由內而發的、無法控制的一種情感,所以西方的愛情故事也更為宏大、壯麗,他們主張要勇敢的追求愛情,并可以為愛情付出很大代價①。另一方面,愛情在西方的社會形態中也始終占據上層地位,它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親情,親情在中國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情感,愛情永遠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是西方人對于親情卻很冷淡,孩子18歲后就開始脫離父母生活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它們卻可以自由的追求愛情,它們的愛情觀念也更加開放[3]。
(三)表達方式的不同
上文中說過,在中國古代,愛情的話題就像是一個炸彈,幾乎沒人敢提,所以古人在表達愛情時相當含蓄內斂,也是因此才會出現了《詩經》這樣的愛情經典,和“梁祝化蝶”這樣凄美的愛情故事。縱觀中國古代有關愛情的故事,都是以歌曲、詩的形式來表達的,這一點和西方有些相似。但是不同的是,西方人在表達愛情上會更加開放、鮮明,他們會毫不吝嗇的表達心中所愛,所以盡管同樣是以詩或歌曲的形式,內容卻大不相同,這也就印證了為什么西方的情著作中會常常出現“啊,我愛你的圣潔”之類表達愛情的話語。
(四)風格差異
通過拜讀《詩經》中風、雅、頌等篇章,我們不難發現,里面大多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等這樣娓娓道來的句子,讀起來唯美清新,這也正反映了中國古代愛情模式的風格,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小清新”,像初戀般羞澀美好。但是在西方就大不相同了,西方的愛情不像中國古代這么“小家子氣”,而是像史詩般宏偉壯麗,或是恢宏凄美,比如《荷馬史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愛情風格的差異也許是和各自的社會形態與政治特點有關,比如中國古代長期處于封建社會,政治保守,社會畸形,而西方在經過了封建社會之后迎來了改變人類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這不僅是異常文化的變革,更是一場思想和觀念的變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崇尚自由,推崇偉大的情感。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古代的愛情風格趨于清新保守,而西方的則更加壯烈自由,雖然這沒有好壞之分,但這也是中國愛情觀念應該學習的地方,只有打破桎梏才能有所發展②。
二、《詩經》反映的愛情模式
《詩經》作為中國內容最多、色彩最豐富的愛情詩集,是中國古代愛情觀念最直接的反映與展現形式,同時也反映當時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接下來就從《詩經》中的經典篇目出發,來解讀古代中國男女對愛情的向往以及中國的理想愛情模式。
(一)愛情的無功利化
在中國古代,善男信女們追尋的是最純粹、最完美的愛情,里面不摻雜任何的成分,不像現代都市的愛情,總要和物質與功利掛鉤。也許古代人們沒有那么多的欲望和需求,沒有外界的紛紛擾擾,所以他們對于愛情始終保持著最原始、最自然的向往和狀態,始終保有最原始的純真與堅定。比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為了信守和丈夫的承諾,寧愿“舉身赴清池”,也不肯違背心愿嫁給富家子弟。這樣的愛情在古代處處可見,但在現代卻是彌足珍貴。古代的愛情觀沒有任何功利性,沒有“鳳凰男”,也沒有“拜金女”,他們追隨著自己心中最純潔的愛情。
(二)愛情的忠貞化
我們在平時看電視劇中經常會聽到“貞潔牌坊”雖然在現代看來是古代封建性的表現,但在另一方面,它也表現了古代愛情觀念的忠貞不二。從歷史書籍及相關電視中我們不難看出,不管是對待愛情還是政治,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提倡對“主子”的忠貞與堅定,所以古代即便丈夫英年早逝,妻子仍然要守寡到老,否則就會受到輿論的唾棄,所以在古代很少出現改嫁的現象,所以孟郊才會寫出《烈女操》來歌頌貞婦烈女。而在當代,離婚結婚可謂是家常便發,也導致國家離婚率逐年上升,雖然古代的封建做法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他們對愛情的忠貞卻是現代人們值得學習的地方③。
(三)愛情的儀式感
古代中國是一個重社交、講禮儀的國度,婚喪嫁娶可謂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四件事,所以古人才會寫出《禮》來專門介紹中國禮儀的著作。而在愛情中,古代中國的人們也是相當謹慎的,比如,男女在交往之前要先經過雙方家庭的同意,然后要雙方家長見面,定親、結親等等都需要一個漫長又復雜的過程,足以見婚姻的儀式性。另外,夫妻之間也是很講究禮儀,“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比如《木瓜》中的“瓊瑤”都是男子送給女子玉佩以表達傾慕之情的。
總之,《詩經》為人們展示了一個美好、純潔的愛情模式,也給現代人們傳達了古代中國的愛情觀念,通過對《詩經》的解析和對西方愛情觀念的解讀,我們對于兩者的差別更加明了,也讓現代人們對于愛情有更深刻的反思,這正是《詩經》的最大價值。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 凱
參考文獻
[1]許相全.詩意的悲哀:一首普通人的愛情哀歌——讀《我的包著紅頭巾的小白楊》之后[J].名作欣賞,2009,(01):55-59.
篇2
關鍵詞: 《詩經?國風》 婚戀詩 植物意象
一、引言
《詩經》在農耕文明下形成,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使先民對大自然產生了極度依賴,而愛情是人們生活畫卷上濃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筆。我國最早的愛情詩歌記載可追溯到《詩經》。在距今兩千五百年的時光中,記錄著最原始、最簡單的愛情故事。在《國風》中關于戀愛和婚姻的詩居多,而植物這個特殊意象在婚戀詩中出現的頻率極高。因此,本文選取了植物意象作為切入點,分析《詩經?國風》中婚戀作品如何借助植物,表達上古人民的生活經驗及內心情感,將抽象化為形象。曾有許多學者對《詩經》中出現的植物加以研究,清朝學者顧棟高《毛詩類釋》①對《詩經》的訓詁劃分了43種樹木、38種蔬菜、37種草類、24種谷物、17種藥物類、15種花果類,植物意象之繁多可見一斑。
二、《詩經?國風》婚戀詩中常出現的植物意象
(一)成熟的果實意象
果實意象在《詩經?國風》婚戀詩中出現的頻率不高,但有許多種,較典型的《國風?召南?坑忻貳分械拿紛櫻骸坑忻罰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坑忻罰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坑忻罰頃筐I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②這是一首大膽的求偶詩,在詩中渴望配偶的女子將梅子紛紛拋向心儀男子,梅子越來越少,但是心儀的人還未出現,表現了看到梅子成熟而暗暗神傷自己還未出嫁的一個女子,感慨自己青春時光逝去卻還沒有大膽的青年男子向自己求愛。
還有較著名的果實木瓜,《國風?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這里有木瓜、木桃、木李幾種果實,在古時候可以作為男女相好的定情之物。
還有其他果實,“桑葚”:“于嗟鳩兮,無食桑葚。”(《衛風?氓》)“榛”:“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邶風?簡兮》)還有詩中不常見的“椒”(即花椒):“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椒聊之實,蕃衍盈掬。”(《唐風?椒聊》)這些果實都或多或少與婚戀生活有一定的關系,如花椒就有多子的寓意。
(二)嫣然的花意象
《詩經》中的花據不完全統計有一百三十多種。除典型的《周南?桃夭》中美艷的桃花之外,還有很多婚戀詩涉及花意象。
如《召南?何彼Z矣》“何彼a矣,唐棣之華。”中的“唐棣花”,再如《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山有橋松,隰有游龍。”除了山上生長的扶蘇樹和青蔥的喬松外,還可見隰間的荷花和紅蓼意象。《陳風?澤陂》中也有荷花:“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舜華和舜英即木槿花,將女子的美貌比作水靈的木槿花,“顏如舜華”也成了后世贊美女子的佳句。
還有許多細微之處也“開花”:《鄭風?溱洧》中聯結男女之情的蘭與芍藥。“國風”中的花意象不只存于婚戀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A,有女如荼。”形容女子眾多的“荼”。“雅”中同樣有寄托著哀傷的凌霄花“苕”(《小雅?苕之華》)。
(三)纖弱的草意象
草的意象在國風婚戀詩中的相對于果實和花來說更多一些,草脆弱但生命力旺盛,在婚戀詩中常被比作在情感方面處于弱勢的女子。
葛藤可說是《國風》婚戀詩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草意象,它的生長習性較特別:生于丘陵地區的坡地上或疏林中,葛藤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生于陽光充足的陽坡,攀附于灌木或樹上。對土壤適應性廣,耐酸性強,耐旱,耐寒,在寒冷地區,越冬時地上部凍死,但地下部仍可越冬,第二年春季再生。很明顯它的生命力很強但必須有所依附。
《周南?葛覃》中的蔓草“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唐風?葛生》中“葛生蒙楚,蘞蔓于野……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四)農作物意象
除果實、花、草植物意象外,還有較特殊的植物――農作物。“黍”出現在《王風?黍離》中,“黍”即糜子,給它的子實去皮后又叫黃米,富有黏性,可釀酒、做糕,《王風?黍離》抒發的是感慨西周滅亡、思念故國家園,“黍”成為后世詩人感懷離家失國常使用的意象,如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中就抒發了源自詩經的“黍離之悲”。五谷:稻、黍、稷、麥、菽,這些都在詩經中出現過。“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豳風?七月》)。“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王風?黍離》)。“昔我往矣,黍稷方華”(《小雅?出車》)。“碩鼠碩鼠,無食我麥”(《魏風?碩鼠》)。“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小雅?小宛》)。除五谷之外,還有許多農作物:牟、禾、粟、藿、梁、、y等出現在《詩經》中。
(五)其他植物意象
《詩經?國風》婚戀詩中還出現了這樣一些植物:出現頻率最高的桑樹“彼汾一方,言其采桑”、筆直的青檀樹“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下曲而高的湍盡澳嫌湍荊葛n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還有提到較少的松、柏、竹都可以在詩經中找到。
三、《國風》婚戀詩中植物意象與女性形象
在以上多種植物意象中,果實、花、草三種植物意象與女性形象聯系最緊密,它們是古代女子們在日常勞作中經常接觸到的植物,女子把這些植物作為傳達情感的對象。
(一)果實意象與女性
在農耕生產的古代,人們的情感自然和農事相關,成熟的果實就成了人們寄托喜愛和美好愿景的意象。在《詩經?國風》婚戀詩中出現的果實意象就象征著成熟的女子、成熟的情感甚至有瓜瓞綿綿的意義。不管是成熟掉落的“梅子”還是香氣撲鼻的“木瓜”都和渴望求偶、婚嫁的女性形象有關。
1.如《國風?召南?坑忻貳罰關于這首詩,聞一多先生在《詩經新義》③中說:“在某種節令的聚會里,女子用新熟的果子,擲向她所屬意的男子,對方如果同意,還在一定時間內送上禮物來,便可以成為夫婦。”這首詩中表現了女子的焦急渴望,成熟的梅子成了傳遞愛情的工具。酸甜的梅子,能夠用來調制味道,梅也有了調和眾味的延伸意義,《淮南子》中提到:“百梅足以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為一人和。”梅子的酸甜可調和婚姻生活滋味,于是梅子也成了愛情的象征。成熟的女子向男子拋出渴望婚配的訊息,這種直白大膽的行為足以表現女子內心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渴望。
2.《國風?衛風?木瓜》中的木瓜,同樣引用聞一多的《詩經研究》④:“《木瓜》詩當是古俗于夏季果熟之時,會人民于林中,士女分曹而聚,女各以果實投其所悅之士,中焉者或以佩玉相報,幾約為夫妻焉。”成熟果實意象具有了定情作用,“木瓜、木桃、木李”瓜果象征著女子,“瓊琚、瓊瑤、瓊玖”玉石則象征著男子,雖“木瓜、木桃、木李”價值遠不如回報的“瓊琚、瓊瑤、瓊玖”玉器,但愛情的價值遠不是這些可衡量的。瓜果和玉石的交換意味著男女情投意合,互許終身。
(二)花意象與女性
一提到花,人們會聯想到繽紛的顏色、沁人的香味及裊裊的姿態。中國人對花有一種原始崇拜,即把花卉看做女性生殖器官來崇拜。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弟子趙國華,在《生殖崇拜文化論》⑤中對花卉生殖崇拜有這樣的解釋:“從表象來看,花瓣、葉片、某些果實可狀女陰之形;從內涵來說,植物一年一度開花結果,葉片無數,具有無限的繁殖能力。所以,遠古人類將花朵盛開、枝葉茂密、果實豐盈的植物作為女陰的象征,實行崇拜,以祈求自身生殖繁盛,蕃衍不息。”
在《召南?何彼Z矣》中出現的“唐棣”即“棠棣”,是茂盛濃麗的花,詩中以此形容齊侯女兒平王外孫出嫁時濃妝容貌,贊美了王姬的雍容華美。盛開的艷麗棠棣花把我們帶入一軸春意盎然的貴族出嫁畫卷,這些美麗花朵襯托出一個嬌艷欲滴的新娘和一個豪華空前的婚禮。再如《鄭風?山有扶蘇》中的“扶蘇”,即荷花,它代表著女子的美麗,同時烘托著女子的和男子的輕浮,更成為這場愛戀默默的見證者。《陳風?澤陂》中的荷花,女子看到塘中蒲荷相依,想到心儀的男子對自己無意,得不到愛的回報的女子不禁“涕泗滂沱”。
(三)草意象與女性
在《周南?葛覃》中出現的蔓草“葛覃”,是與女性關系極密切的植物,“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集于灌木,其鳴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C,為為,服之無盡Q愿媸κ希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葛草的旺盛象征著女主人公辛勤使得家族興旺。忙著織麻洗衣,可看出女子的勤勞。想快點完成手頭的活兒,只因家中父母正在翹首期盼歸寧,又體現著這個女子孝順。《唐風?葛生》中的“葛”營造的則是另一種氛圍:失去了丈夫的女子,聲聲哭訴纏綿悱惻,望著丈夫墳前凄涼瘋長的葛和蘞,氣氛在此刻被渲染得肅殺悲涼。在中國古代,女子必須恪守“三從四德”,必須勤于勞作,而且只有依附在夫家這棵大樹上,身為蔓草的女子才能夠生存,失去依靠的蔓草結局必定是凄慘的。“葛生蒙楚,蘞蔓于野”的樣子就像夫妻緊緊相依的模樣。失去了丈夫的妻子看到野草尚能相依,自己和丈夫卻天人永隔再也不能依偎,不禁更悲傷。
四、《國風》婚戀詩中植物意象的后世影響
《詩經》中植物意象也一直延續到后世詩歌中,如《衛風?伯兮》寫到忘憂的萱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c。”“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哪里能找得到忘憂草,要種就要種在屋子的北面。萱草強健,耐寒,適應性強,喜濕也耐旱,喜陽光又耐半陰。它的藥用價值更符合它的別名“忘憂草”:性味甘,性涼,無毒。煮食,可以改善小便赤澀、身體煩熱的癥狀,亦可除酒疸,消食,利濕熱。《衛風?伯兮》寫的是丈夫從軍打仗,家中妻子終日惶惶,忘憂草也難以緩解她的擔心。后世的詩歌中沿用的“萱草”,孟郊《游子詩》⑥:“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老衰勝少夭,閑樂笑忙愁。試問同年內,何人得白頭。”這些詩歌中都提到萱草,并用來起興,表達自己無法緩解的憂愁:游子離家思母愁,年華逝去愁,這些都是對《詩經》萱草意象的沿用。
在后世的詩歌中也沿用花意象來傳情達意,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就用了可追溯到《周南?桃夭》的桃花意象。還有許多詩詞中花的意象,不都是來源于《詩經》的啟迪嗎?
楊柳最早也源自《詩經》,后世詩人反復吟詠。楊柳意象最初來自于《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當初出征的時候,楊柳隨著風搖擺晃動;現在在回來的路途上,鵝毛大雪又漫天飛舞。楊柳成了離別感傷的特定意象。后代名篇如“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白居易《青門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韓《章臺柳》)等詩歌,楊柳成了離別的固定見證,成為渲染離別悲傷氣氛的絕佳意象。而在分離時折上一枝楊柳送給行人,成了古代離別的常見“儀式”,“柳”即“留”,望行人“留”,又盼遠行一切安好。古人用楊柳喻惜別懷遠之意,皆出自《詩經》。
先民在遠古農耕時代播種、采集、收獲,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們與植物的關系牢不可分,植物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有巨大影響。《詩經?國風》婚戀詩中的上百種植物意象則偏重先民的婚戀生活、愛情故事,國風婚戀詩借植物起興,寄托著自己的七情六欲,留給后世的不僅僅是詩歌的經典財富,更是一種創作的思維方式和抒感的方法。
注釋:
①顧棟高.毛詩類釋.《四庫全書》本.
②王秀梅,譯注.《詩經》.中華書局2006年9月版.本文《詩經》引詩均出自于此書,以下不再另注.
③聞一多,著.聞一多講文學.鳳凰出版社,2008,11:56.
④聞一多,著.李定凱,編.詩經研究.巴蜀書社,2012,12:103.
⑤趙國華,著.生殖崇拜文化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8:87.
⑥俞平伯,等著.《唐詩鑒賞辭典(新一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8月版.本文唐詩引詩均出自于此書,以下不再另注.
參考文獻:
[1]余冠英注釋.詩經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2]金啟華譯注.詩經全譯[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3]牛曉貞.詩經婚戀詩中的幾種植物意象[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6).
[4]張曉婧.詩經國風中的植物意象[J].新余高專學報,2010(6).
[5]黃迪迪.詩經抒情詩中的植物分類及淺論[J].大眾文藝,2011(1).
[6]王年年.詩經植物意象的藝術表現[J].榆林學院學報,2010(1).
[7]布莉化,劉傳.詩經中的植物文化[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3).
[8]王青.詩經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讀[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
[9]張虹.詩經桑物象文化意蘊淺探[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5).
[10]李琨.詩經植物與女性關系管窺[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4).
[11]陳鵬程.簡論詩經中的草意象[J].古典文學漫步,2010(12).
[12]任翔云.詩經中植物文化簡析[J].大眾文藝,2013(6).
篇3
關鍵詞:語文; 詩歌教學; 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7-022-001`
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記住詩歌,更應該讓學生體會到詩歌所要表達的涵義,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因此一定要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去學習和賞析詩歌,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學生自己創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能夠快速的把握詩歌中關鍵字、詞、句
古代詩歌都是經過詩人的反復凝練而成的,在詩歌的字詞之間可以說凝結了詩人大量的心血和考慮。學生如果能夠快速的找出詩歌中的關鍵點,通過這些關鍵點來賞析詩歌,更容易體會到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可以通過“以詩解詩”這種獨特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詩歌的情境當中,提高學生在用字、詞以及句方面的能力。
例如:《詩經》里面詩人寫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句的關鍵字詞為“蒼蒼”和“霜”,只要找出這兩個關鍵點就能夠更快速的融入到白露蒼蒼這樣凄美秋天的景致當中,還可以體會到當時詩人的心境也同樣是凄涼的。將詩人當時的思念之情和寒霜濃重的凄涼景象更加形象的融合起來。換句話說,詩人這種困在相思當中不能自己的心境,是借著這樣凄美的秋天景致烘托出來的。再例如說:“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首詩來自著名的詩人杜甫,整首詩當中“潛”和“潤”兩個字就將整個春天幽靜的雨景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除此之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來自于著名的詩人馬致遠,雖然字數很少,但是將九個名詞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足以讓我們聯想到深秋的傍晚那種淡雅的景致,雖然詩歌當中沒有用到一個華麗的詞語來形容當時美好的景象,但是將這九種景物巧妙的聯系起來真的叫人連連稱贊。
二、將自身融入到詩歌營造的圖畫情境當中
雖然有些詩歌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它們所要表達的內容卻是經久不衰。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到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當中,會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詩人當時所要表達的情感,提高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的目的。可以說詩人的情感是極為豐富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設置一些情境模式,學生更能體會到詩人情感的歷程,例如圖畫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當時的自然風光,音樂能夠讓學生領悟到詩人獨具特色的表達方式,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愛情這個主題雖然一直備受歡迎,但是以學生目前的年齡還是無法正確的理解愛情的真正涵義。例如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山陀爾德寫過一首名為《我愿意是急流》的愛情詩,在這首詩當中詩人重新定義了愛情,那就是愛情是樸素的,是自然的。在講授這首詩之前,我先為學生們介紹了詩人在創作這首詩之前所處的歷史背景。23歲的裴多菲·山陀爾德在參加一次舞會的時候,邂逅了一個伯爵的女兒,名叫森德萊·尤麗婭,尤麗婭非常的漂亮,有著美麗的大眼睛,身材更是好的沒話說,而且個性方面非常的率直天真,裴多菲在第一眼看到這個美麗的姑娘時就愛上了她,可是富有的伯爵卻無法接受一個沒錢沒勢的窮詩人,想讓他把女兒嫁給裴多菲是完全不可能的。裴多菲在現實的壓迫下覺得非常的痛苦,于是經過了半年之后,寫下了很多的關于愛情的美好詩歌,而《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在講解詩歌之前先介紹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感情經歷,能夠提高學生對該詩的學習興趣,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探索更多的內容,降低了教學的難度。
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寫景的詩歌,教師可以真實的將詩人所要展現的情境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們直觀的感受,然后再把美好的情境跟詩歌所要營造的意象結合起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比較鑒賞法提高學生在詩歌方面的閱讀能力
比較鑒賞法通常是將一些內容方面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作品存在很大不同的詩歌進行對比分析,以此來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教學,不僅能夠充分帶動學生學習詩歌的主動性,還能夠將更多的知識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讓學生了解更多,學到更多。學生可以在同中求異再到異中求同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詩歌所營造的情境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還要利用比較鑒賞的方法來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學生在其他事務方面進行正確的比較,通過概括的手段、抽象的思維來逐漸提高學生各項綜合水平。比如說,《沁園春·長沙》這首詩歌,教師可以將《沁園春·雪》引入進來通過兩首詩之間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鍛煉學生其他的技能。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沁園春·雪》的時代背景以及詩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進行回憶和講述,讓學生在對比之后說出自己更加喜歡的一首詩,講出喜歡的原因,加強學生之間的探討。教師還可以將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詞句、意境等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分析這些美是如何表達出來的,然后讓學生暢所欲言,提高學生的創作思維。即使學生目前在創作方面還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可以說是膚淺稚嫩的,不過這種比較鑒賞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理清學生的創作思維,提高學生在創作方面的興趣和自信。
總而言之,在開展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讓學生在情境再現下加深對詩歌的理解,體會到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將學到的詩歌知識真正的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參考文獻:
[1]盧翠蘭.如何在詩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J].中國農村教育,2005,(05)
篇4
我們知道,月雖然只是自然界中一個純客觀的物象,但它卻逐漸成為華夏之邦人化自然的組成部分,成為詩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載體。正是由于作者在創作時的處境情懷不同,從而導致了他們作品中“月”這一意象的不同思想內蘊,它們在規定的語境中,展示出了難盡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鮮明的價值取向。他們借月來抒懷言志,因而望月思鄉,望月懷人,望月感懷幾乎成了詩詞中的永恒主題。
下面從幾個不同側面歸納分析一下唐宋詞中“月”這一意象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月本無情,人卻有意。月亮的陰晴圓缺,其實只是普普通通的自然現象,但它卻映射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在以月破狀分離這一意象的詞作中,又可細分為兩小類:
(1)送別之作中的“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時的那種落沒與惆悵的心情是無以言表的,面對即將離去的親朋好友,只能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時此刻的月亮也帶有幾分凄切傷感的色調。諸如“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張先《江南柳》);“望一川暝靄,雁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周邦彥(風流子))。以上送別詞中的詩句,具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即“月”的意象都并非“圓月”、“滿月”,而是“殘月”、“新月”。對于這一點,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從自然科學角度分析,古人遠行,多啟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時分,此時月將西斜,月亮表現出來的特征便是殘缺
的、低垂的、朦朧的,因此,運用“殘月”、“隴月”等意象是符合實際的,是真實的客觀描
寫。二是從詞語意義的角度分析。“殘”與“缺”同意,“殘月”即“缺月”,“殘月”與“新月”
都是不團圓的象征,所以,天邊顯現的一彎缺月.正是竟取了分離。是離別之人心理情感生動而貼切的寫照。
(2)懷古、亡國之作中的“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年年花開,歲歲月圓,但常常是物是人非,如今之明月,猶當時之明月,可如今的人事情懷卻已大異于當時了。面對依舊高懸于天的明月,此刻心中難免會涌上一種凄楚的感覺,那難以預料的世遷,只有明月才能作證,正如張若虛在其《春江花月夜》中所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
長江送流水。”故爾,歐陽炯在《江城子》中詠道:“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這首以憑吊六代繁華的消逝來寄寓現實感慨的懷古之詞,一方面展現了日暮時分金陵古城的全景,一方面又在這些景物的描寫中暗寓了歷史滄桑之感,詞人面對那象征著滾滾而去的歷史長河的“無情太”陷人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今,那輪曾照姑蘇臺上歌舞的明月,依然象“西子當年的妝鏡一樣,照臨著這座歷盡滄桑的江城,但吳宮歌舞,江左繁華均逐逝波去盡,眼前的金陵古城,是否再要重演相似的一幕呢?”全詞意境就是借著這姑蘇臺上的一輪明月而顯現出來的。試想,如果全詞中不用“月”這一關鍵的意象來扮演歷史見證人的角色,那么又怎能反襯出繁華易逝呢?
再如,南唐后主李煌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同樣也是以秋月之無休無盡與人世間多少“往事”的短暫無常相對比。李煌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卻給后人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血淚文字。他的詞作之所以千古傳誦,就在于他對于“月”這一意象的深刻體會與藝術把握。在他的亡國詞中總是少不了月的,除了上例外,還有如:“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笛在月明樓。”“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攏。”等等。這些“月”都帶有歷史的痕跡,籠罩著無限哀婉凄涼的色彩。
(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愛情作為一個永恒的主題,在唐宋詞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描寫男女間純真愛情生活的作品,讀來讓人有一種純樸溫馨之感,余味無窮。在這類表達愛情的詞作中,“月”的意象除了用來烘托渲染幽會時那種恬靜溫馨、柔情蜜意的氛圍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潔無瑕來象征青年男女間愛情的純真,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這類詞中,“月”的意象變得美麗而朦朧,色調也較明朗,不再給人以憂傷的感覺,而且往往與“花”相映,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賀鑄(西江月》),這兩句極其生動地寫出了男女歡會時在花光月影環境中卿卿我我、情意綿綿的情態,給人以溫馨旖旎的印象。而“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欄角。”(晏幾道(六么令))又為讀者點明了情人幽會的地點環境。云中之月,月下之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優美和諧的圖畫,呈現出一種迷離徜恍、令人心醉的獨特的月夜意境。由此可見,月與花的意象組合是男女愛情的象征。再如張先的《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此時愿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全詞用花、月的意象貫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戀,借“花謝月朦朧”象征愛情受阻,借“花不盡,月無窮”象征對愛情的美好期愿與執著追求,詞人就是這樣通過花月意象所顯示的不同象征意義而表現出其情感精神所經歷的發展變化的。
(三)“明月樓高休獨倚,酒人愁腸,化作相思淚”。
以月寫相思,自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胭,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后,代不乏人。因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無論是身處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然而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和戍邊的征人來說,淚卻是常流的,有誰能抵御那久別家鄉親人的孤獨之苦呢?正如曹組的《青玉案》所詠:“凄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漫凝娣。何處今宵孤館里,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從中我們可以想象出一個人對著一盞孤燈,凝望天空中那輪唯一與自己相伴的明月,凄清寂寞,百無聊賴,獨自在漫漫長夜中咀嚼著分離的痛苦,這種情景是何等的凄婉欲絕。
男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多愁善感的女子了。“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滿月之夜,清輝照人,月下花前,本應是情侶們傾訴衷腸的美景良辰,但對于因為情人或丈夫的遠征行役而不得不獨守空房的女子來說卻最容易觸景生情,勾起相思的痛苦,離別的愁緒,獨居的孤凄。因此,在唐詩宋詞中明月似乎與離人,尤其是思婦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借明月來烘托她們的離愁別恨以及深深的怨情的思婦詞俯拾皆是:如:白居易的《長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韋莊的《更漏子》:“鐘鼓寒,樓閣嗅,月照古桐金井。”牛嬌的《更漏子》:“香閣掩,杏花紅,月明楊柳風。”歐陽炯的(三字令》:“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些詞句中的月都不再是朦朧的,而是明亮的,并且往往與“樓閣”、“朱闌”相映,塑造了一位登樓倚闌望月的思婦形象。在明亮如霜雪般的月光中,樓閣會顯得更加的高大孤立,此時登樓遠眺,可見思婦是何等急切地盼望丈夫歸來,真是“皓月瀉寒光,斷人腸!”,“傷高懷遠幾時窮”?(張先(一叢花令))這樣,以月明表現夜靜,又以高樓靜夜反襯出女子內心的思潮洶涌,從而進一步突現了人的孤獨。
另外,再如:阮逸女的《花心動》:“夢回處,梅梢半籠殘月。”溫庭箔的《菩薩蠻》:“花落月明殘,錦裊知曉寒。”溫庭綺的《更漏子》:“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韋莊的《清平樂》:“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這里所舉的例子中的月大多是“殘月”、“斜月”的意象,這主要是想表現思婦們由于絲絲哀愁,縷縷離恨而整夜難眠,展轉反側,直到天明。真是獨處深閨,幽夢難尋,燈盡夢回,更覺寂寞難堪。這種以象表意,以景結情的“殘月”更有一種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四)“我寄愁心與明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二千多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那個時代,在森嚴的等級制和嚴格的家長制束縛中,連男子都要遵守許多封建禮法,就更不必說青春年少的女子,她們被綁縛在嚴格的“三綱五常”的道德倫理規范之中,幾乎被剝奪了最起碼的人生自由,她們無權隨意走出閨閣拋頭露面,無權自主愛情婚姻,從肉體到精神上都遭受著嚴重的摧殘。然而,她們畢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少女,對自由美好幸福的愛情婚姻的追求正是她們這個年齡的特征。可是她們隱密的“閨情”又能向誰傾訴?只有那輪天邊的明月才是知音,才是她們癡癡傾吐情慷的對象。正如韋莊在《女冠子》中寫道:“除卻天邊月,沒人知”。把明月引為知己,這倒更顯出了人間的孤獨,“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其實,明月的“知”本屬子虛烏有,而“沒人知”就更凸現了少女無限的寂寞與無盡的悲哀。
在這一類表達少女“閨情”的詞中,“月”是作為一個虛實結合的意象出現的,此時常常和“夢”的意象組合在一起,表達一種“覺來知是夢,無勝悲”的情感,說明少女們把月作為她們傾訴對象的空虛縹緲,迷茫惆悵。這樣便能達到虛實相間,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
(五)“廬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唐詩宋詞中寫女子傷春惜別之情時,常常用“月”來比喻象征這些純結、美麗、多情的女子形象。如晏殊的(烷溪沙)中“鬢彈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他用“月”與“霞”來隱喻女子的眉和臉,從而讓人可以想象出這位姑娘的美艷。再如晏幾道的(蝶戀花)中描寫一位少女午睡醒后的閑愁時是這樣寫的:“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作者跳出了依托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作法,自出新意.以“綠云”暗喻少女烏發,以“新月”暗喻少女整于烏發之下的愁眉,這樣,通過景物的暗示性與象征性,使少女容態與自然景致相映,不僅讓讀者獲得聯想生發的廣闊天地,而且造成了濃重的情緒氣氛,讀后倍覺生意躍于紙上,情思溢于紙外。此時的這種比喻比《詩經》中的比興可以說具有了更加細膩的情感,更形象,更生動。
(六)“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以上的五大類中,顯而易見“月”都是深深地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的,有喜有悲,有著豐富的情感內蘊。但有時,月亮似乎又不那么多情,歐陽修在他的《玉樓春》中不是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嗎?細細體味一下,其實不然,應該說此處的“月”的意象內涵更加深刻豐富。如果從情感上說,此處的否定正是對前面所分析的五大意象內涵的肯定,因為正是那些“有情之月”才使得歐陽修有了獨創新境的“無情之月”。他認為李后主之《虞美人》詞中的天邊明月與樓外東風,固原屬無情,何干人事?只不過就是有情之人觀之,則明月東風遂皆成為引人傷心斷腸之媒介了。事實上,他是從情感上轉人了一種理念上的反省與思考,是透過了理念才更見出深情之難解,是對離別無常之悲慨陷人極深之后發出的對人生乃至整個世事滄桑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嘆與。黃庭堅《西
江月》中“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同樣也是看似打破了傳統詞中以“月斜”比“人散”的意蘊,其實是從另一角度去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