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科學知識范文
時間:2023-04-09 07:29: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身邊的科學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國的高等學校要求教師承擔教學、科研的雙重任務(也有高校還要求教師承擔一定的行政工作量),教師們對此普遍不存異議,但在教育科研及其成果價值“大”“小”的認定問題上,卻存有認識上的分歧和不同的行為導向。就目前的情況看,高校主流的做法是將科研價值的大小與科研課題層次的高低、研究項目的重要程度、刊物的級別和出版著作出版社的社會排名直接掛鉤。認為科研課題和研究項目的層次越高,刊載教師成果的刊物和出版社愈是聲名顯赫,就越能顯示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教師的學術水平。此種價值判斷標準,對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或以科研為第一要務的科研教學型高校來說,無疑是必要的,也是無可非議的。但對教學科研型高校,尤其是對以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天職的師范院校而言,卻未必完全適用?,F實的情形是,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業績(主要指人才培養質量)往往并不一定與教師科研成果的數量和層次成正比例關系,部分寫作高手科研上的業績不俗,但在教學上卻很平庸,甚至是無法立足七尺講壇,形成鮮明的反差。類似的現象并非只有極少的個案。與此相反的是,部分高校教師盡管教育科研上沒有什么驚人的大動作或動輒數十萬字的大部頭,但其教學卻受到學生的肯定和普遍歡迎。這也是一種客觀存在。對于如此矛盾的現實,師范院校究竟如何權衡并做出取舍呢?可行的做法是:不在教育科研的問題上貪大,也不與一些科研教學型高校相互攀比,而是緊緊圍繞教書育人的實際需要搞科研,努力實現教學、科研的互動互促和同步提高。
二
對教育科研及其成果價值大小的認定,取決于人們信奉的價值判斷標準是什么。毋庸置疑,一般情況下,“級別層次高低”和“范圍覆蓋大小”是衡量教師教育科研及其成果價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之一。可以肯定的是,教師承擔了級別較高的科研課題或研究項目,并如期完成;在極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了有分量的學術論文;由上了層次的出版社出版了科研作品;獲得了官方授予的較高層次的成果獎等,無疑是對所在學校和教師自身的最好肯定和宣傳。由此而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是完全必要的。這為鼓勵教師冒尖、提升學校的社會美譽度和知名度所必需。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對教育科研及其成果價值大小的認可與認定,往往與受益的對象密切相關,即“誰受益對誰有價值”,因而科研成果的價值往往具有相對性。一般而言,那些來自于教學、管理一線,真正解決了學校辦學、教學、科研、管理實際問題的科研成果,其發表的載體或予以認定的單位(部門)的級別一般都不太高,但此類成果對所在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價值或效益,可能遠遠超過了教師承擔的國家級教育研究課題給學校發展帶來的回報。我們還應看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產出決定價值”,究竟有幾斤幾兩,由市場說了算。教師教育科研及其成果價值的大小,最終還是用成果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來衡量的。如果教師的科研成果不能由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那么,成果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乃至分文不值。而在這方面,高校的許多教育科研課題在歡天喜地的結題之日,往往就是成果束之高閣之時。對如此循環往復的現象,人們已大多見怪不怪。就其現實性來說,躺在抽屜里睡大覺的教育科研成果,就算級別再高,其價值也無法體現出來。
看來,簡單的用“級別層次高低”和“范圍覆蓋大小”作為衡量教師教育科研及其成果價值大小的尺度是不夠全面的,也是值得商榷的。那么,衡量教學科研型高校特別是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科研價值大小的尺度究竟應該是什么呢?從師范院校發展的客觀現實看,主要的衡量標準應當是以下三個:一是對學科(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有多大;二是給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帶來的好處有多少;三是對高校教育質量的提高給予的支持有幾分。凡對這三類問題的解決越有利、有益、有用的科研成果,其價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這一價值判斷標準,符合師范院校改革和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一標準要求師范院校一以貫之的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方針,在教學與科研的相互促進中,努力實現教師教學品位的不斷提升和學生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
教學科研型高校教師教育科研及其成果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上,顯現在教學與科研的最佳結合中。由此,“圍繞教學搞科研,科研為教學服務”,既應是教學科研型高校教育科研的基本導向和價值實現途徑,也應是教師自覺的行為方式。在我國,社會期待高校是創新的發動機。教師應當以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為己任,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落實到教學和科研上,就是教師必須有叩問教材、超越教材的意識和勇氣,必須有超越前人、超越他人的學術品格和教育智慧。學習、借鑒、質疑、批判和創新,應貫穿于大學教學過程的始終。在高校,如果教師缺少學術思想和教育智慧,是很難在教學崗位上真正立足的。由此,教學科研型高校的教師應“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將教學與科研真正地融為一體。
既然高校教育科研的真正價值在于促進教師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那么,高校教師如何將教學高度和科研價值有機統一起來呢?從貼近實際,講求效益的角度出發,把學生、教材和教學作為研究的對象,不失為一種經濟而高效的選擇。一些高校教師的成長之路告訴我們,如果教師帶著問題、帶著課題準備教案,以質疑、批判的眼光審視教材,以研究的視野、獨特的風格貫穿課堂,那么,教師的教學、科研品位就會與日俱增。教師如何實現這種與日俱增?至少對于文科教師來說,完全可以把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有代表性的教學專題,把教學專題加以整合后轉變為學術著作。具體來說,就是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把握,把教學內容分解為若干個教學專題,每個教學專題由三個左右具有理論探討和實踐指導價值的問題構成。教師備課以教學專題為線索廣泛搜集和處理信息資料,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構建知識和認識體系,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基本價值取向。在對問題的分析、探討、拷問中,借助資料的搜集和整合,各家觀點的對比和借鑒,教師個人的理性反思和知識生成等方式,完成教案寫作的初稿。博采群英,應是這一階段最突出的特點。這一階段,既是教師精心備課的過程,更是教師開展教育研究的過程。缺少了這一過程,教師的教學就缺少了含金量和視聽沖擊力。誰都明白,缺少了個人的獨立思考,或是充斥了“下載”和“粘貼”的成分,教師的教學必然平淡無味,也會被眼光日益“挑剔”的學生所拋棄。進行到上課環節,教師可以更多的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但這不能成為教學方式的唯一),在師生雙向互動和問題逐層解析中,實現教學相長、師生共贏。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并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方面為學生提供范例;另一方面是由于對問題的逐層分析和探討,為教師展示教學風采和教育智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最受大學生歡迎的教學來看,教師的教學應“既在書本中(知識框架以教材為基本依據),更在書本外(在更為廣闊的背景下引入社會生活的源頭活水,使學生的視野更高、更快、更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用最簡練的詞句,記錄那些曾經呈現于課堂上的幾乎是無法復制的教學精彩,即教師信手拈來、即興發揮的神來之筆和學生的智慧在某一瞬間的閃光。課后,教師要反思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并在第一時間充實、調整教案。無疑,教案總是處于變化、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在電腦上備課就成了最經濟、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選擇。教師的任何奇思妙想,隨時可以通過電腦反映出來,這省去了教師在備課本上改來改去、不能清晰再現的煩惱。教學是一個充滿懸念、充滿未知、充滿挑戰,且充滿變化、生成和創造的過程。經過備課、上課、反思、修訂教案幾輪反反復復的折騰,教師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可能日漸成熟和完善,這時,只要對教案稍加斟酌與調理,教師的教育研究論文就應運而生了。教師把某一教學專題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轉化成教育研究論文,既是教師的教學成果,也是教師的研究成果。如果再把各個教學專題按一定的邏輯順序加以排列組合,同時根據需要加以修訂,料理好各專題之間的起承轉合,行文時遵循一定的學術規范,一部學術著作的誕生也就指日可待了。這就是說,教學即研究,教師的教學高度和科研價值,是完全可以統一于教學過程始終的。在這樣的統一中,教師的教育科研課題來源于教學,其成果又反過來服務于教學,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篇2
【關鍵詞】小學科學;“小時間”;有效利用
小學科學教學中包含的知識十分豐富,有天文的,地理的,物理的,化學的等等,這些知識延伸開來,其中每一類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終其一生都學不完。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可以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培養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識,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
科學知識的掌握又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長期工程。針對課堂時間有限,教學任務重這一現狀,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更好、更多地掌握科學知識,除了有效利用整塊的課堂時間,也可以考慮充分利用學生在校的零散“小時間”,讓這些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價值與功效。
一、小學科學課程學習的“小時間”從何而來?
“小時間”是相對于課堂教學的時間而提出的,因為它不是整塊的時間,比較零散、短暫,而且很不連貫。與正常的課堂教學時間相比,“小時間”并不為教師們重視,時常被忽略掉?!靶r間”可能是早晨學生提前到校的時間,也可能是學生午餐后的半小時,或者每天預備鈴與正式鈴之間的幾十秒,或是課堂上擠出的幾分鐘,還有可能是傍晚放學前的十幾分鐘。
這些時間需要科學的安排與調動,要讓學生感覺擠得自然、合理,切不能有緊張、慌亂,增加負擔的感覺,要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使有效利用“小時間”最終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
二、小學科學課程學習的“小時間”如何有效利用?
(一)培養學生“科學根植于生活”的意識
要想調動學生充分利用好“小時間”,首先得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小時間”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生活、學習乃至于今后工作的每分每秒都離不開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還可以經常跟學生說:“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科學知識之外,其余任何的課余時間都可以學習科學知識,因為我們學習、生活的每分每秒都可以聯系到科學知識,運用到所學的科學知識。”
(二)教會學生利用各種小時間
學生在校內外的各種“小時間”即零散時間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早晨學生提前到校的時間,每天5、6次的課間10分鐘時間,學?;蛘呒椅瘯M織的各種參觀、社會實踐、冬令營、夏令營活動,以及孩子們平時在家里的零散時間等等。
(三)明確學生在各個“小時間”內開展的學習主題
在認識到這些“小時間”的重要性后,教師的正確引導很重要。我們應當對不同時段的“小時間”進行分析,同時對不同班級、不同學情的學生進行充分了解,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引導計劃,從而引導并安排學生進行不同門類的科學知識的學習。
首先,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優秀的科學課外讀物;然后,要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除此之外,還要給學生提供專門展示課外閱讀的平臺。一般來說,對于科學書籍的閱讀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粗讀,要求能了解主要內容。第二階段細讀,要能理解主要內容。對于精彩內容要反復閱讀,深入思考,并適當地記一些讀書筆記,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理解。要能和自己以前學習的科學知識聯系起來。第三階段熟讀,要求記憶、背誦科學知識里的一些規律和名詞,如什么叫恒星、行星、衛星,太陽系大家族有哪些行星等簡單的科學知識。
其次,要給學生明確探究的主題。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科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學中應注重介紹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梢越Y合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思考、討論、探究日常生活、生產的一些熱點問題。如:(1)日食怎樣形成?(2)小鳥為何撞飛機?(3)打雷閃電時為什么不要站在大樹、屋檐下?(4)2008年南方冰雪電線桿為什么會倒掉?(5)街道旁的路燈是串聯的嗎?等等。
最后,還要及時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現的其它一些科學現象進行調查了解和深入思考,培養他們發現與質疑的能力,使學生知道,人類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科學的發展和探索,人類只有掌握了科學知識才能不斷進步。而有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現象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分每秒,只要做個有心人就能不斷發現和掌握身邊的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
三、小學科學課程學習中有效利用“小時間”的嘗試與成效
篇3
一、學生親歷形式多樣的探究實踐活動,樹立動手操作、在實踐中學習的意識
科學課堂內外的實踐活動類型極為豐富,除了大家熟悉的觀察、實驗、制作、種植、養殖等常規的實踐活動外,借助身邊極為豐富的科學課程資源實際出發,應該格外夯實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活動:
1、夯實學生課前的準備活動
小學科學探究活動是建立在學生豐富的活動體驗的基層上的,學生玩耍過的傳統游戲越多,越有助于學生有所發現。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和當地的具體環境特點,有意識的布置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觀察、調查、材料搜集、實際體驗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在身邊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科學知識,體驗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進一步增強科學課的興趣。
2、夯實學生課上的思維活動
科學實踐小活動必須經歷計劃、設計、實踐操作、收獲與反思的過程。只有經過完整的科學小實驗過程,從豐富的感性事實中發現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才會使實踐活動變得有意義。科學課堂既要有動手多做,更要有動腦多想和精彩的動口多說。況且,有些探求方法,發現規律的思維活動本身也是一種科學實踐活動。
3、夯實學生課后的拓展活動
科學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科學知識。學生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必須引導運用的日常生活中,學生才快樂的發現身邊處處有科學知識。這樣學生經歷實踐――認識――實踐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大力倡導探究式學習的科學課理應遵循這一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規律。
二、利用鄉村城鎮空地較多的條件,師生動手建設、管理科技園
科技園能為教學提供觀察實驗的材料,為學生提供研究的場所和實踐的基地。教師指導學生在科技園栽培植物,飼養小動物,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活生生的教學材料,解決了學生因缺乏實驗材料無法親自觀察、實驗的矛盾。課程標準也提倡讓學生直接參與栽培、飼養等實踐活動,同時交流總結經驗。有了科技園,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引導學生在科技園中直接參與栽培、飼養等實踐活動,如種蔬菜、種莊稼、喂金魚、喂養烏龜、喂養蝸牛等,從而能更好地在實踐中學知識,學技能。鼓勵學生在家中種植養殖活動,不少學生家庭本來就有小菜園養有動物,和家長一起做效果更好。
科技園的建設必須緊密結合當地生活實際,為日常生活服務。讓學生體驗到日常生活處處有科學知識。
三、依托優良的自然環境,為學生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發揮生活環境優勢:農村城鎮生活豐富多彩,這是城市學校無可比擬的,教師可憑借豐富的生活現象來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如教學《植物》和《動物》可這兩個單元,給學生一??觀察方法步驟和記錄單。在家長的帶領下課外時間完成,在鄉鎮住的學生可以回到老家完成觀察記錄單。單元最后一課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并講解觀察記錄過程。這個過程激發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習的興趣,科學課還可以這樣學習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在春天,帶領學生直接的到地地里看植物的生長,城鎮學校有的就有小菜園,還有學校附近人家開荒種的菜或者莊稼。這樣身邊的教學資源信手拈來,學生感覺科學知識在身邊。
四、利用身邊的資源完成學科實驗教學
現在知識更新快科學,教材內容變化大。但是學校的儀器設備跟不上教材更新的速度很多教學實驗的設備沒有。這就需要我們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完成教學實驗活動。對教材中與自然條件結合較緊的內容進行系列梳理,找到身邊容易得到的材料替代以達到的教學目的要求。
比如《電》這一單元,學生在廢棄的玩具里拆出零部件,完成點亮小燈泡、簡單電路、電路出故障了、導體與絕緣體、做一個小開關、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等科學小活動。在這樣的過程中:在廢棄玩具中找有用的零部件,培養了學生廢物再利用的環保觀念;自己拆除零部件使用,培養了學生設計活動能力;自己拆出零部件,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所有學生都能親自參加觀察、實驗活動,直接感知各種科學現象。實踐證明: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同時利用身邊的教學材料資源,也改變了只能靠老師演示實驗、學生看的狀況,變成大家都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了學生了解家鄉自然事物特點的機會,體驗科學在我身邊,培養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篇4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188-01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準備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過動作教兒童游泳?!彼?,小學科學教育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小學科學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還原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了解、感悟、提高。下面就談談如何撲捉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把生活化的科學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一、抓住身邊的有用資源來充實科學教學內容
我們身邊的科學知識無處不在,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天天與鳥獸魚蟲為伍,日日與山河草木為伴,生活的內涵不比城里孩子遜色。在科學教學中,我們的教師應有意識地引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融入到大自然當中,體會大自然的奧妙,自覺充實教學內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根據時令季節的不同,可以改變教科書中有關教學內容的順序,力求做到因時而教,使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得更為緊密。將教學調整到更恰當的時間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農村的廣闊天地中,觀察各種各樣的動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奧妙,然后收集標本帶到課堂來觀察,采用多種實驗方法來豐富完整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和對科學知識的渴求。
二、利用生活實踐來擴展科學課堂活動時空
以前,我們上完課就結束了,可現在我們讓孩子把科學帶回家去,使他們將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希望通過孩子們的這些舉動去改變家長不正確的生活習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科學就在生活中,科學會給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如在學習《我們的營養》一課前,可先讓學生統計自己家庭一周內吃些什么;然后讓學生利用電腦、書籍等方式查閱你們家所飲用的食品的營養作用,并與父母共同討論,根據實際生活情況,制定出一份食譜。老師再次利用學生手中的食譜為活動材料,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讓每位學生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然后把這張食譜帶回家,再與父母共同討論修改,從營養學“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發,根據自己家庭的具體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學營養的食譜,這張修改的食譜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動中放手讓學生去創新,更提高了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是為人服務的,現代人離不開科學。
三、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來進行探究學習
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這是實現學生科學探究過程的必要條件。小學科學課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觀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實物材料,如課本、圖冊、課外讀物、媒體信息、兒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熟悉的物品、周圍的環境、實驗儀器、電教媒體材料等等,提供給學生科學的實驗儀器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實驗室的儀器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學生課后繼續進行科學探究。
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樂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師進行科學探究實驗的好材料。比如教學《聲音的產生》的時候,不用專門的實驗器材DD音叉,而是提供給學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學生的塑料直尺、紙張等常見的材料,要求學生想各種辦法使它們發出聲音來,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使直尺等物體發出聲音來。又如,在教學“熱脹冷縮”實驗的時候,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實驗材料是鹽水瓶和學生喝牛奶用過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實驗室的燒瓶和玻璃管,實驗的效果同樣很理想。教學中如果一味地使用專門的實驗器材會制約學生課外的科學探究活動。提供學生隨處可見的生活化的實驗材料,有興趣的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作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了。
四、引導學生在觀察生活現象中滲透科學知識
篇5
科學中那些繁瑣的符號、抽象的概念、復雜的推理判斷等,使不少學生感覺到科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使他們產生了對科學的畏懼感,學生的這種心理給教師的教學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若要改變這一局面,首先必須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
一、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初中科學是科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初中科學的第一節課尤為重要,第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關系到是否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也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很快地走進科學殿堂。在初中科學的啟蒙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個趣味科學實驗,引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走進科學世界,感嘆科學世界的奇妙。由于初中學生剛接觸科學,科學知識十分缺乏,教師在選擇趣味實驗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他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入手,讓他們從身邊的物質中感受科學世界的奇妙,跟著教師的步伐走進科學世界去探究科學世界的奧秘。
案例1 會“踩水”的雞蛋
[儀器、藥品] 量杯、量筒;飽和食鹽水、雞蛋
[實驗原理] 雞蛋在水中要下沉,但在飽和食鹽水中卻能浮起來,因為飽和食鹽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大。
[實驗操作] 取一500mL的量杯,加入250mL飽和食鹽水,再沿著量杯的內壁緩慢加入250mL水,這時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在這兩種液體之間能形成一個“界面”。再取一個雞蛋放入量杯。這時雞蛋不下沉到杯底,也不漂浮在液面上,而是沉入上層液體的下面,漂在下層液體的上面,就在那個“界面”上,自由的“踩水”,非常有趣。
二、利用趣味實驗,強化學生的科學知識
很多學生認為科學比較難學,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推理判斷,他們總是記不牢,而且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利用趣味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強化科學知識。
案例2 “白花變紅花”
[儀器、藥品] 玻璃鐘罩、長寬各25cm的木板、坩堝、扇子、60mL廣口瓶;用濾紙做成的小白花、2%酚酞溶液、35%濃氨水。
[實驗原理] 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對紅花扇風時,氨水揮發,堿性消失,因此紅色褪去變為無色。
[實驗操作] 取一塊木板,在它的正中打一個孔,孔的大小正好嵌入一個坩堝,坩堝內注入濃氨水,然后用玻璃鐘罩罩住。將濾紙做的小白花放在酚酞溶液中浸透,取出曬干插在廣口瓶里。將瓶放進鐘罩,小白花很快變成紅花。將紅花取出,用扇子對著它扇風,紅花又逐漸變成白花。這樣可重復做幾遍,非常有趣。 “白花變紅花”這個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在進行趣味實驗操作時,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學習興趣很濃。從實驗中學生可以得知:酚酞遇堿變成紅色。由于實驗現象比較明顯,學生就會對此有十分深刻的印象,知識點也就不會輕易遺忘。
三、利用趣味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趣味實驗不僅現象明顯,而且操作簡單,易被學生掌握。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預先講明實驗原理、實驗過程以及注意事項,讓學生自己操作。這樣做既讓學生掌握了科學知識,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生不僅能夠親自感受科學實驗的魅力,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享受成功的喜悅。比如利用金屬的金屬活動性的差異(Zn>Pb>Cu>Ag)教會學生自己制作百變的金屬樹。
四、利用趣味實驗,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的科學課堂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局面導致的后果是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比較壓抑。課堂教學的過程,本質上體現的是教與學的動態過程。要使這個過程保持一種和諧的積極的狀態,把握教學的節奏是至關重要的。在科學課堂中,教師利用與所講解科學知識相關的趣味實驗適當的調節課堂氣氛,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調動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篇6
一、教學情境生活化
“小學科學教學應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活動學習科學知識,促進科學態度的發展?!笨茖W教師要實現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就必須要結合學習的知識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學生前概念出發,引導學生聚焦到要探究的問題上,注重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去引導,讓學生從生活中理解所學知識,使課堂情境趨于生活化。
如教學《食物鏈》時,先觀看一段視頻:在一片樹林旁邊,有一塊水稻田(樹林中有小鳥、蛇、鼠和貓頭鷹,水稻田里有青蛙、青蟲和蝗蟲,空中有一只鷹)之后。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并會用“什么被什么吃”表述出來。于是,學生就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情緒極高的介紹:
學生1:水稻被青蟲吃。
學生2:水稻被鼠吃,鼠又被貓頭鷹吃。
學生3:青蟲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又被鷹吃。
……
通過創設的生活情景,然后在引入到新課的教學中,學生就不會感到所學知識的陌生,而是覺得科學知識就是生活的平常事。學生輕松認識到食物鏈就是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像鏈條一樣。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學探究的材料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可少的。要實現兒童科學探究,必須借助身邊所有的信息和實物材料。要是只使用學??茖W實驗室的儀器,學生容易產生陌生感,會制約學生對課外材料的探究。并且老師除了講解科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操作。如果用來源于學生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的、熟悉的材料,學生便很快進入探究角色,同時也有利于課后繼續進行探究,更能提高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盡量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材料。比如教學《能量的轉換》的時候,沒用專門的實驗器材——手搖發電機,而是提供給學生生活中一些材料 ——教室的電燈、電吹風、打火機等。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和思考中,知道電能可以轉換成光能、風能和熱能;化學能可以轉換成光能和熱能。從而了解了能量是可以轉換的。就是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材料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實驗的效果非常理想。
三、活動開展生活化
“課堂教學是學生探究科學真理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科學現象也不能被束縛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里,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更廣闊的天地?!苯處熞獙W會將科學探究活動由教室擴展到課堂以外去,從家庭 、乃至整過社會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使課內、課外、生活、社會互相結合,讓學生獲得最大程度上的滿足與發展。
如在教學《生存環境》前,讓學生在家中分別制作一個動物生態瓶和一個植物生態瓶,要求學生模擬動植物的生態環境,滿足所需的必要條件。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把結果記錄下來 ,在學習過程中交流、討論,來認識環境是為生物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生活化的課外活動既能把課本知識理解深化,又能把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發展,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有助于學生將課堂學得的科學知識、技能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學以致用。久而久之,學生樂于對周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并自己想辦法探究解決,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篇7
關鍵詞:身邊教學法;情境;工程意識;工程能力;方法論
大學生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培養是全球教育界的一個共性問題。20世紀末,由美國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斯坦福、康奈爾等8所高校聯合發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運動,引領了世界工程教育領域“回歸工程”的潮流。我國近些年也大力推廣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激勵高校和企業在行業領域內聯合培養“現場工程師、設計開發工程師和研究型工程師等多種類型的工程師后備人才”[1]。根據作者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本文特別介紹一種教學中普遍適用的培養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新方法——身邊教學法。
一、身邊教學法的含義與可行性
1. 身邊教學法的含義
身邊教學法是指教學參與者(包括教師和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將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環境中的任何相關事物作為教學對象,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和設計,使學生養成關注身邊事物、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形象的工程實物聯系起來的習慣,實現由科學知識到工程知識的遷移和跨越,形成感性認識和工程經驗,最終凝練成觀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美國工程院研究報告《2020的工程師:新世紀工程展望》描繪了未來工程師應該具備的品質:很強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較高的倫理道德標準以及職業素養;動態、機敏、具有彈性、靈活地更新并應用知識的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商務與管理技能;領導才能等[2]。工程教育的產品——“工程師后備人才”需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在人才培養計劃中都有課程實驗、十幾周到二十幾周不等的課程設計實踐、工程訓練實踐、認識實習加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世界工程教育“回歸工程”的改革,我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推廣,都旨在不斷擴大學生與工程本身的接觸力度。
盡管如此,在校學生真正接觸工程實際的時間仍然很短,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課程教學的課堂、課外自習的圖書館或教室、自由活動的宿舍以及其他生活場所。在絕大多數時間里,他們主要還是在進行抽象的理性思考,學習書面上的知識,很難自主地將學習與工程實際聯系起來。所以,在日常課程教學中有必要研究一種能隨時隨地將工程實際引入教學、日積月累培養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教學方法。
國家“十二五”規劃特別強調關注民生,從近幾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廣泛征求主題所反饋的意見也折射出,機械工程教育界在不斷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工程師旨在造福人類,是一個需要承擔高度社會責任的職業,其“社會性”屬性特別突出[3]。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社會解決工程問題,需要讓他們養成觀察周圍、關心社會的良好習慣。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現在大多數學生物質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日子過得比較舒坦,對身邊環境習以為常,很少去仔細分析、推敲、琢磨,即使有不滿意也熟視無睹,很少有設法去改變它的理想。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身邊事物、關注真實世界問題的習慣,如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大多數教師很少關注的。
身邊教學法旨在對上述問題的解決進行探索。
2. 身邊教學法的可行性
(1)客觀物質基礎?,F代社會里,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已經脫離了純自然的環境,身邊“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都是工程的產物,隨時隨地都身處在人類自我制造的環境當中,尤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們,時刻都被這些工程實物所包圍。對于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衣食住行用都離不開不同工程領域各種類型的工程產品,所以,身邊教學法取材非常方便,從而為該方法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前提。
(2)知識特征基礎。當代知識社會學和科學社會學的研究表明,包括科學知識和工程知識在內的所有知識在其產生的過程中都有建構的因素存在[4]??茖W知識是由科學家采用逐步剔除不必要信息的做法“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提出理論描述結果”所提煉出來的,而工程知識則是由工程師以恰恰相反的對簡單需要不斷增加詳細信息的做法“收集信息制作計劃建立模型反復操作走向市場”所得出的。單純的科學知識可以在實驗室里獲得、靠推理演算來求證,但工程知識是以人類環境為目的的人造物設計、構建及操作的全過程,需要調查工程的約定條件、確定工程的目標、設計工程方案、做出明智的決策、預見工程后果等。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與行動掛鉤、在工程現場得到檢驗的,其綜合性大于分析性,具有很強的模擬性和情境性。工程知識的這些特性反映到課程教學,要求更加重視工程環境、工程實踐以及工程倫理。身邊教學法遵循這些客觀規律,充分利用身邊人造的實物、現場環境的約束、任務和目標的要求等工程知識要素,與科學知識的教學有機結合,交替運用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不同做法,從局限性的書本知識轉移到身邊現實中更加寬泛的視野,實現知識遷移與知識跨越,使學生易于構建出感性認識,積累工程經驗。所以,身邊教學法滿足工程知識傳授的客觀規律要求。
(3)方法論基礎。工程知識具有明言性和默會性兩種特征。明言性的工程知識是可以通過傳統的學習過程獲得的,而默會性的工程知識則必須在工程活動的體驗中才能領悟,是一種隱性學習過程。在隱性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所處的環境和他在這個環境中的身心狀態(如投入程度、情緒等)都是影響學習效果的特別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須注重學習的情境性。融入了認知科學諸多前沿研究成果的“環境教學”是一種已被廣泛證實非常有效的工程教育方法[5]。根據環境教學理論,只有當新的知識在學生已擁有的參考系中具有意義時,他們才能主動有效地學習。該理論認為,大腦會自然地在學習者所處環境中搜索知識的意義,尋找知識與應用的關系。若認識到知識的實際形態,認識到有現實問題對知識的需要,那么在學習理論知識時真正有效的學習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環境教學植根于建構學習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采用如下做法:在學生熟悉的真實環境和經驗中教授新的概念;在學生已知的環境中展示概念;在應用的環境中展示問題和習題;在情景中暗示,讓學生相信相關概念現在或今后在其生活中很重要;所提供的學習經驗能鼓勵學生在有用環境中應用,將其帶入可預想的未來,比如可能從事的職業、尚未熟悉的場所(如工作地點)等。身邊教學法沖破課堂教學界限,將職場環境引入教育環境,用學生熟悉的身邊環境做場景,選擇環境中的工程產物為對象,展示課程理論知識,針對此對象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個理論知識可以“如此”用到“這樣”的實際問題中,今后類似的問題就可以如此解決了。顯然,身邊教學法營造了特殊的情境,具有鮮明的環境教學特點。
二、身邊教學法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作為機械工程教育的重要階段,在人才培養計劃中歷來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類課程雖然屬于基礎理論課程,但又不是純粹的理論課,其工程特點突出,是從理論知識過渡到工程實際、從基礎課程過渡到專業課程的關鍵和橋梁。這類課程的教學方法,對機械工程人才培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歷來是相關教師不斷探索和改革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做理論性的課后習題可以完成得非常正確,但遇到現實中或者略為接近工程一點的問題時卻束手無策。例如機械制圖課程中講了各類零件以及裝配圖的畫法之后,很多學生不能從一個簡單裝配圖中將所有零件找出來、正確指出其中的標準件和通用零部件。又如機械原理課程中機構結構的分析,很多學生可以將非常復雜的機構自由度計算正確,對其中的虛約束、局部自由度、復合鉸鏈辨別清楚,卻畫不對井邊手搖唧筒的機構運動簡圖。齒輪輪緣參數的計算,十多個關于結構參數和各種系數的計算公式學生都能記住,計算結果一個不錯,但是,當問到手表中齒輪的模數大概是哪個數量級時,很多同學搖頭不知道。再如機械設計課程中螺紋連接的設計,大多數同學都能記得螺栓幾種不同受力情況下應力的計算公式,但讓他們設計一扇門上鉸鏈螺栓的結構布局時,很多同學不知道要怎么去考慮設計方案。
針對諸如此類的問題,筆者近些年來采用身邊教學法,在課堂舉例和課后作業中不斷引導學生將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與身邊的相關實物結合在一起。使他們認識到工程現場并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就在自己身邊,充分調動他們的各類感覺器官,甚至還投入情感,以增強其對知識的感應強度,對工程產生興趣,訓練他們將純粹的科學知識運用到現實工程中進行分析和設計,實現理論知識到工程知識的轉移和跨越。
這些身邊實物包括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任何物體,如課堂上老師舉例的對象可以是教室里的、學生身上的、書包里的、課桌椅上的所有東西,課后作業對象可以是宿舍里的、商場中的、公園里的和馬路上的任何實物。例如講機械原理的機構時,告訴學生身邊任何人造的可以動的東西就有我們說的機構,教室里的門、窗、座椅、同學帶來的雨傘、文具盒、自動鉛筆、活頁夾、指甲鉗、剪刀、手上戴的手表、同學每天騎的自行車……學生對于這些司空見慣的實物開始認真起來,隨著學習的進程不斷有新的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那個小玩意居然就是書上講的這個深奧的東西!他們往往會有一些興奮和激動,甚至恍然大悟地感嘆:“哦,原來就是這個啊!”“哇,真巧妙!”“噢,這么簡單啊?!庇H切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形象的工程實物之間的知識遷移即刻完成,從而實現了從抽象世界向現實世界的轉變。
身邊教學法的推進形式也是各種各樣。有的是在引出概念之前展示身邊實物,例如拿出手表,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實際形態,認識到有現實問題對輪系知識的需要,然后再講輪系的概念和功用。有的是在抽象的概念、公式講述之后拿身邊實物進行分析形成感性認識,例如講到轉動副時,不蠹的門樞、桌面的鉸鏈都是身邊的例子,又如講完一連串枯燥的齒輪參數計算公式之后,讓學生伸出手來,剛開始他們很詫異、互相張望,精神開始高度集中,接著讓他們比劃模數等于1mm的齒有多厚、多高,這時課堂上開始熱鬧起來,答案出來后,他們腦子里對模數這一齒輪中最重要的參數就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又接著問講臺上齒輪模型的模數大概是多少、手上戴的手表的模數又是多少,學生們開始對工程現場情境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自主地將剛才的模數概念和理論公式與身邊實物聯系起來,理論知識向工程知識轉化、遷移,逐漸形成理論知識與工程現象的聯系。有的時候,身邊教學是針對身邊的某些問題進行分析,例如機械設計中的超越離合器,拋出問題:假如你的自行車沒有了飛輪會怎樣?學生開始想象各種場景,最終從現實中的要求和限制中逐漸提煉出對工程設計的需求和約束(如材料性質、四周環境、使用情況等),再映射到結構設計的理論實現方式,讓學生學會尋找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和理論方法。更多的時候,身邊教學通過課后練習、大作業和開放性項目推進,例如連桿機構的一個大作業就是讓學生測繪某路公交車前后門開門機構,并分析它是如何從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演化而來的、為什么不會夾到車里的乘客或碰到門外的人;螺紋連接的大作業是設計教室里墻報支架與墻面的連接;鏈傳動的大作業是分析自己的自行車鏈條的受力情況,等等。通過以上不同形式的身邊教學訓練,學生逐漸養成觀察身邊、關注真實世界的良好習慣,將課程理論知識和工程知識綜合成經驗形態的知識,形成工程意識,提高解決現場工程問題的能力。
以上做法,可以推廣到其他工程專業的教學之中,因為:各類工程產品就在我們身邊。
身邊教學法是一種擁有深刻內涵的教學方法,符合工程教育的需要,具有可行的物質基礎、知識特征基礎和方法論基礎,在機械類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證明,該方法效果良好,是一種工程教育普遍適用的、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教高[2011]1號文).
[2]http://nae.edu/Programs/Education/Activities10374/Engineerof2020.aspx.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The Engineer of 2020”,2004.
[3]段新明.工程哲學視野下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8-31.
篇8
【關鍵詞】小學 科學課堂 回歸生活
作為小學以往這門課的教學,是在教自然科學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科學知識的學習成為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新的科學課程加入了許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更多的讓學生回歸生活,親近自然,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和內容,在實際生活體驗中感知知識的樂趣和無窮的奧妙。因此,科學課堂應該著力體現“小課堂,大生活”的理念,科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他們已有的知識,通過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生活情境,在科學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科學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科學教學回歸生活。我們在這里對這個問題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也作了些思考。
一、走近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有了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焙玫?、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新課引入能使學生頭腦清醒,興趣盎然。而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學生的學習欲望往往從興趣中產生,它可以使學生對科學知識有頑強的追求和積極的探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要求科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應用性科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如,在教學《熱傳導》一課中,有老師提出:“有一個嬰兒肚子餓了,哇、哇地哭著,老奶奶想沖一杯牛奶來喂小寶寶,但牛奶太熱不能馬上喂;你們能不能幫老奶奶想一個好辦法,讓小寶寶快一點喝到這杯牛奶???”生活中學生也有泡過牛奶、咖啡的經歷,情境的感染下同學們都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紛紛前來獻謀獻策:“用筷子不停地攪拌能夠使牛奶快一點溶解,快一點冷卻?!?“倒放在大不銹鋼盤子中,吹風扇?!?“用兩個杯子把牛奶倒來倒去……”從生活情景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 學生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引導,學生就會感到科學不是那么深不可測,而是和他們非常接近,對實驗設計也就會感興趣了。
二、貼近生活,讓學生充分理解學習材料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碧骄渴且环N實踐的過程,一種體驗的過程,也是發現和創造的過程。要提高科學探究效率,有效選用探究材料是基礎和關鍵?!安牧弦饘W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習材料是學生解決科學問題,獲得科學知識、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載體,是學生感受科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科學價值的重要資源。小學科學課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觀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實物材料。如課本、圖冊、課外讀物、媒體信息、兒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熟悉的物品、周圍的環境、實驗儀器、電教媒體材料等等。提供學生科學的實驗儀器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試驗室的儀器卻不利于學生課后繼續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材料,如牛奶盒、可樂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好材料。教學“聲音的產生”的時候,除了使用專門的實驗器材——音叉以外,更多的是提供給學生一些生活中的材料,例如塑料直尺、橡皮筋、紙張等,要求學生想各種辦法使它們發出聲音來。并請學生課后繼續研究身邊常見的物體是怎樣發出聲音的。
三、結合生活,讓學生實踐操作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自然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和獲取關于自然的知識?!比缃虒W長方形周長的計算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老師課前讓學生準備4根木棍(兩根a長、兩根b長)。課堂上把學生分成小組活動,在活動前,首先讓學生明確,長方形周長就是長方形四條邊長度的和。然后讓學生活動,學生們個個動腦動手,拼拼擺擺,結果推出三種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第一種,形象直觀,即長+寬+長+寬;第二種概括直觀,即長×2+寬×2;第三種變感性為理性(長+寬)×2。學生興趣濃厚,在自己動手擺弄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長方形周長的理解,同時也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自主的活動空間中品嘗了成功的喜悅。通過課堂教學中具體的操作活動之后,學生對類似幾何圖形的特征、計算的理解更加透徹,在科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時,也顯得有條有理,靈活多變。
四、回歸生活,讓科學知識拓展延伸
生活化的科學教育應立足生活,以生活為背景,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拓展經驗,發展積極的情感,學習必要的技能。生活需要通過行動去感知和探究,沒有多感官的參與,沒有學生深入的探究,就無法真正感受生活。如在超市購物一例,就要明白:如何購物,熟悉購物的流程,超市環境的創設給人審美的愉悅,商品的分類擺放,到處出現的文字和數字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如何合理選購自己需要的商品,不盲目消費;體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等等。我們可以給幼兒學生提出任務,在超市中購物,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讓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成為教學設計的有用資源。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我們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框架,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創設學習情境進行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產生“情境效應”,它能有效地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從被動學進入主動學狀態,從而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實驗稿).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篇9
一、密切聯系日常生活,萌發探究欲望
生活不僅是幼兒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也為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真正內化的科學知識和經驗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幼兒對身邊世界的好奇與疑問無時無處不在發生,要使幼兒敏銳的發現并捕捉身邊的科學現象,需要我們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敏銳的捕捉并加以科學的引導與啟發。
日常游戲活動中,孩子們特別喜歡玩像“吹泡泡”、“踩影子”、“賽風車”、等游戲,以往我們常常注重其趣味性,而忽視其科學性?,F在,我們除了讓幼兒體驗這些游戲的趣味性,還引導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操作去發現其中所蘊藏的奧秘。泡泡上為什么會有彩虹?影子會變嗎?為什么有的風車轉得快,有的風車轉的慢?這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在幼兒興致盎然的玩耍的過程中更能引發他們主動探究。
二、注重集體活動指導策略,提升活動質量
在以往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注重講解、答疑,教給幼兒簡單的科學知識,幼兒的一切活動都在老師的嚴控中。而現在我們的科學教學活動,教師則作為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啟發幼兒大膽操作大膽提問。讓幼兒通過與活動材料充分接觸,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自己獲得經驗。在實踐研究中,我們探索出集體科學探究活動的五步教學法:一問――教師有針對性的設問、二猜――讓幼兒自由猜測問題的結果、三做――讓幼兒動手操作尋求答案、四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教師提供的表格記錄操作結果、五分享――講述操作過程,分享操作結果。枯燥的科學知識在幼兒的猜猜、玩玩、試試的過程中愉快地獲得。
三、創設科學探索區,關注個性發展
班級中開放的、內容豐富的科學區角更能讓幼兒感受到科學的神奇與魅力。在這里每一個幼兒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游戲或有趣的實驗,在玩玩做做的過程中,也能像小科學家一樣有一絲不茍地觀察、記錄著各項實驗的過程和變化,幼兒堅持不解、挑戰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得到了培養,科學秘密被發現被發現的喜悅使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更濃厚。
如農村幼兒園有許多角角落落的地方,如教室的走廊上放上沙箱、水箱,再準備些沙石、各種篩子,這兒就成了幼兒探索沙石的好地方;教室門口放一張小桌子,桌上放上一些泡沫箱,裝上土,幼兒就可種植、觀察各種植物;窗臺上放上紙盒和桑葉,就成了蠶的家;活動室內,盡量減少桌椅的牽絆,將活動室的一角布置成兩三個科學探索工作臺,根據材料分類擺放,供幼兒隨時玩耍、操作、探索,從而實現“玩中做、做中學”。
四、加強家園聯系,拓展探究內容
家庭教育以其“生活中教”的鮮明特點,同樣在幼兒科學教育中有著極大的教育優勢。因為孩子在幼兒園以外的生活、游戲中所接觸到的事情,很多是幼兒園不能遇到的,這種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教育,孩子們學起來無拘無束,自然而有趣。因此,若家長能把握時機,及時進行教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家園聯系,將幼兒園中科學活動延伸到家庭中去。如:指導家長如何引導幼兒觀看電視中的一些科學節目;如何引導幼兒觀察、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如水開了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水開了會冒氣?用玻璃做 水杯、花瓶要注意,玻璃易碎的;氣球為什么能夠吹起來?洗澡的時候可以多準備些玩具、瓶子,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認識水的特性,懂得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等等。再如,教師在引導幼兒觀看了科學實驗:泡在鹽水中雞蛋浮起來的試驗后,向幼兒提出問題,如:“你還能用哪些方法讓雞蛋浮起來?回家試一試”等,使各種科學活動能家園之間相互延伸、發展。
五、教研相長,促進師幼共發展
在課題研究的引領下,教師們教育觀和價值觀有了極大的轉變,做細心的觀察者、耐心的學習者、環境的創設者、適時的點撥者,爭當“研究型教師”,成為幼兒園老師的奮斗目標。在交流探討中,逐步具備了將科學知識生活化、探究過程游戲化、研究態度情感化的能力。不斷地動腦筋,想點子,設計科學游戲,分析幼兒行為,使園內逐步形成了積極響應、暢所欲言的研討氛圍。而在這種源于興趣與生活的積極的探索中,孩子們增長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培養了興趣,激發了求知欲,他們不僅獲得了自信、求異、嘗試、發現、創造等科學素養方面的發展,而且團結協作、勇于挑戰等良好社會品質也在活動得到了提高。
篇10
從兒童身邊的事情入手
兒童,是最富有好奇心、熱衷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一個群體。多年來,北京自然博物館的科普團隊,一直在思考一個博物館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如何讓展陳動起來,改變人們對博物館單純展示的印象,讓兒童青少年參與到博物館展品展項中來。在自然博物館里,“做吧”、“探索角”等活動場所正是這些思考的結果。它們為學齡前兒童和剛剛走進小學校園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學習生物知識和鍛煉動手技能的空間。
隨著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上網終端的流行,兒童能夠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多。自然博物館的科普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趨勢,并對互動科普活動作了全方位的升級,從2010年5月開始,推出了“實驗樂翻天”活動,致力于將其打造成一項綜合實驗觀察、動手操作、知識講授等多種教育模式的全新科普教育活動。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活動策劃人員基于兒童的日常生活體驗,配合自然博物館的展覽,將活動主題拓展到生命科學乃至生態學的幾乎所有大門類。比如,活動開展過植物主題相關課程“植物吃什么”、“誰最有營養”;微生物主題課程“酵母菌”、“身邊的水”;動物主題課程“鯨是怎樣呼吸的”、“小鳥過家家”;生態環境主題課程“給地球作體檢”系列課程;人體主題課程“動畫片的秘密――視覺暫留”,等等。“實驗樂翻天”每月都會推出新的課程,“黃金周”期間則會“重播”以往的經典課程。所有的課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盡可能從兒童熟悉的環境或事物中選材,讓他們自己發現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
舉例而言,以“身邊的微生物――酵母菌”為主題的實驗課程,就從兒童生活中常見的面包入手展開。參與活動的兒童首先觀察成品面包的橫切面,發現上面有很多小“氣孔”的特點,然后自己動手發酵面團,通過實驗總結出酵母菌適宜的生存環境及酵母菌的營養環境,并了解酵母菌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最后,參與活動的孩子們還可以使用顯微鏡觀察教師事先培養好的酵母菌,了解微觀環境中生物的形態,從而將活動從普通的觀察和動手,上升到獲取科學知識的層面。
這些課程的設置,讓參與活動的小朋友有可能了解生命科學的不同領域,極大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此外,自然博物館還會結合“世界糧食日”、“世界地球日”等相關的紀念日,設置“實驗樂翻天”的活動主題,以滿足參與活動的兒童們對自然科學的不同需求。通過系列富有趣味性、實操性強、知識點清晰的實驗課程,兒童可以自己發現自然科學知識,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為今后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打下一定的基礎。
“啟發式教學”效果超群
“實驗樂翻天”的一大特色,就是活動內容和形式都非常新穎。它擺脫了傳統課堂上教師以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授課方式,引導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親自觀察、動手操作,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積極性。
為了讓小朋友更好地參與其中,每個主題課程的確定,授課教師都要經過知識體系的設計,實驗環節的設計,實驗安全性、趣味性的評估,教學模式的確定,試講后根據學員的反饋意見再修改等步驟才能成形。
具體來說,“實驗樂翻天”的每一次“課程”時長約為40分鐘,與小學1節課大體相當;但這40分鐘時間通常被均分為4個“單元”,每個“單元”里包括2~3分鐘的概念講授,和7~8分鐘的動手環節。比如,在酵母菌中實驗中,授課教師先會用淺顯的語言給孩子們解釋為什么面包會有很多氣孔。然后,兒童在老師的指導下切開面包并實際觀察。在下一個單元里,教師先講解“酵母菌”如何在面包制作中發揮作用,隨后,孩子們就可以親自操作顯微鏡,觀察培養好的酵母菌。
動手環節的實驗,有些來自科普團隊的創意,或者由學校實驗簡化而來。在活動正式舉辦之前,科普團隊都要實際操作實驗,反復修改,還會找一些小觀眾進行小范圍的試講,直到效果理想后才會正式開課,并通過博物館官網和館訊信息等渠道進行課程預告。
“實驗樂翻天”大多采取小班教學模式,這項活動在每個周末和節假日開展,之前課程會在博物館的服務臺接受報名。根據活動設計,每次活動的參與人數一般控制在15~20人。這既便于孩子們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也易于控制實驗的進度。這樣的活動設計和課程選擇,充分考慮了兒童的接受特點:他們的注意力最佳集中時間一般只有3分鐘,對他們非常喜歡的內容和“玩中學”的活動形式,可以讓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延長很多。
在課程結束后,博物館工作人員會請家長認真填寫反饋意見,這是“實驗樂翻天”未來課程設置的重要依據。
讓趣味實驗向青少年擴展
目前,深受家長和孩子喜愛的“實驗樂翻天”活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觀眾群。孩子們會積極參與每期新課程,并從中收獲科學新知。家長也可以在旁邊觀察孩子的任務進度,并在離開博物館后,還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增進親子關系。另外,配合自然博物館大型臨時展覽的“實驗樂翻天”活動“誰最有營養”、“身邊的水”,還在北京電視臺的多檔節目中被報道,收到了普遍良好的社會反響。
不過,自然博物館已經看到了“實驗樂翻天”活動的局限性。目前,它的主要受眾群是5~10歲的兒童,也就是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中低年級的群體。但隨著這一代人的成長,既有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可能很快就不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因此,自然博物館的科普團隊正在琢磨小學高年級甚至初中生這個年齡層的“口味”。比如說,他們可以接受更長時間的知識講述,而且可以安排更多、更有挑戰性的動手操作活動。同時,科普團隊也正在思考開設“高年齡版”“實驗樂翻天”,將青少年群體也納入這項活動之中。
【專家點評】
北京自然博物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自2010年5月以來開展“實驗樂翻天”活動,堅持每周雙休日舉辦,累計已達200多次,獲得孩子、家長的喜愛,基本達到了設計者預期的教育目標。
這一探索的可貴之處在于:第一,體現了自然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自覺地承擔起更有效地進行科普教育的社會責任。第二,改變了以往博物館以靜態展陳為主的教育方式,將科普活動嵌入參觀之中,嘗試了展陳資源與活動資源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