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藝術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3:1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身邊的藝術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歲歲月月,朝朝暮暮;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年365天,一天24個小時。剎那間,在我身旁已流過4380天的時間了,已在我身旁流過262800個小時了。是啊!12個春秋過去了,美好的小學時光也即將結束,但是在我的身旁流動著6年的藝術——學吹口琴,如今還在我的嘴邊吹響。別以為我只會吹一首曲子,其實我會吹的曲子可多了,有:《小城故事》、《小白船》、《龍的傳人》、《媽媽格桑拉》、《茉莉花》……是啊,這就是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從我們老師開始發口琴時到現在已六年過去了,太快了說不清,還是聽我慢慢道來。
我清清楚楚的記著那一天,我們的音樂老師——盧蘭蘭來到我們班的教室,手拿一個個方盒子,我們看了都很好奇,于是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此時此刻,盧蘭蘭老師如獅吼一般的批評了我們,此刻教室立刻變的鴉雀無聲。老師看我們都安靜下來后,把她手中的大紙盒打開了,我們看到老師拿出綠綠的外殼,就問老師:“老師,這是什么呀?”老師打開了外殼,在打開外殼的那一瞬間,我們的心里都激動無比,會是什么呢?是吃的,還是玩的,難道是垃圾(小孩嗎,總會幻想的啦。)開了,開了!在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大約10厘米長的物品,外圍兩側有銀色的物體,中間夾著一層綠綠的東西,老師按照學生的位置每人一個發了下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很新奇可過了2分鐘左右,我們便覺的沒什么可玩的,便問老師:“老師,這個有什么用!”老師對我們說:“這叫口琴是拿來吹的。”聽了后我就使勁吹了起來,可是根本吹不出聲,老師看看我們吹的臉蛋通紅,便走了過來,說:“梓圣,你拿反了”我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的太多真是累啊,不過我不說完下一段,我是不會停嘴的。知道我要說什么嗎,我才不告訴你呢,你自己慢慢聽。
我要說的是——口琴。它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樂器,相信你聽了上面的故事應該更有所感悟,我們學校每一個學生都有。口琴是一個小巧而普通的樂器,在很多人的眼中,它很不起眼,有些人還不熟悉甚至不認識它;在樂器的海洋里,它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請你相信我,口琴的聲音,真的很美!
篇2
七一黃子容
云霄立人學校
不良誘惑是可以戰勝的。勇敢的人敢于戰勝不良誘惑,聰明的人總能想出各種辦法拒絕不良誘惑。
戰勝不良誘惑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避開誘因法;婉言謝絕朋友,提高自制力;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戰勝不良誘惑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用正確的方法對待。
我們周圍有許多不良誘惑,如何才能不上當,學會分辨并自覺抵制它們的誘惑。
戰勝不良誘惑靠的是:勇氣和智慧。
有助于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①認清不良誘惑的危害;②培養堅強意志;③集中精力投入學習;④請家長、老師、同學監督。
我們知道,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無奇不有,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很多很多的誘惑。有很多美好的誘惑,激勵我們去追尋,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干擾我們成功、影響我們幸福生活、甚至嚴重危害我們身心健康的誘惑。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分辨我們將會為之付出慘痛而沉重的代價。
我們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花季,充滿好奇,缺乏自制力,面對現實中的種種不良誘惑,往往不知所措,稍不注意,容易偏離正常的人生軌道,造成遺憾。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學會正確分析自己所面臨的誘惑,把握好自己,以有利于我們順利度過“暴風驟雨”般的少年期。
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復雜多樣的,欲望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十字路口,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擇,都會面對人生的種種誘惑,你會識別和判斷嗎?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嗎?你 懂得怎樣拒絕不良誘惑嗎?
篇3
說其屬綜合活動,是言在方方面面的語文教學中都可從所屬角度出發,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小到推詞造句,大到選材謀篇,處處都有編入教學的機會。可以這樣講,如果做教師的想安排寫作教學的話,可將其系統到整個語文學科的教學中。說其屬綜合活動,原因還在于寫作教學需要調動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及積累運用意識,喚醒說話酌句的激情,啟發立意選才的活躍思維,催生布局表情的靈感及藝術手法。這最好與識字、閱讀、采風等語文活動融匯到一起。
我在語文教學中,無論認字還是悟詞,多要隨機行事,引導學生用之說上幾句話,并簡要比評一下,看誰說的更明了、更有藝術性。在閱讀及鏈接活動中,有安插寫作訓練的大好機會,也應是從事作文教學可以利用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這環節中,能夠廣泛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特別是身邊的教學資源,進行透化解悟所閱讀文章的同時,充分進行由學到用、舉一反三的隨筆寫作訓練。
說到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我在鄉野教書有過這樣的經歷:讓學生以鄉村特有的野趣體驗去參與課文的解讀,同時讓學生從中得到寫作能力的訓練。
那是在教授《童稚記趣》的時候。
《童稚記趣》描述了天真聰穎的童心與大自然中的生靈和諧相處的樂趣。文中所寫,都是鄉村庭院常有的東西,學生大概都有自己的經驗和情趣,也會有與作者相類的感受。利用這一點,我在教學本課之前讓學生先進行了練筆。引導中,我安排了挖掘資源的三步曲。
課堂伊始,我先啟發: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野生動植物世界,庭院里的,田野間的。然后,讓學生以“我家的小小野生動物園”為題,列舉一下闖入自己院中的小動物的名字。學生們少有思索,就舉出了螞蟻、壁虎、蛾子、蟾蜍、蚯蚓、蜘蛛、蝙蝠、燕子、麻雀、蜈蚣、蛇、鼠、蚊、蠅??????一時間,群情飛揚,爭先恐后,有的同學甚至還按生物學上的分類方法進行了分類。于是,我順勢讓學生們交流:小動物的世界里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自己和小動物之間又有哪些有趣的情況發生。
通過第一步的資源挖掘,已經為第二步――課文的解讀,從體驗、情感等相關的重要方面做好了鋪墊。隨著識讀課文的引出和讀解的推進,學生水到渠成的在心理上與課文產生了共鳴,理解踴躍,氣氛熱烈。加之多媒體的運用,難點和重點在不知不覺中便獲得了解決。
至此,我并沒有忘記讓教學資源進一步發揮作用。于是,我安排了第三步:隨筆――《身處自然中》。練筆后,我又請學生將各自所寫從詳略、細節的突出、主題、內容串聯、表現方法、文彩感覺等角度進行比對,品味異同和優劣,再與同學交流感受,討論出課文中可借鑒的作文方法。
這就是我開發和利用身邊教學資源的一次經歷。身邊的教學資源,是最便于開發和利用的一類資源,也是最用之有效的資源。對于這類資源的內容,學生理解最清最深,情感最真最濃,鏈接最易最廣,表現最豐最巧。面對這樣伸手可及的資源,不用之為寫作教學服務,不是太可惜了嗎?
實踐表明,語文教學中的這些訓練,無一不在把寫作化難為易,無處不在培養積蓄學生的寫作能力。
篇4
關鍵詞:真情寫作 方法與途徑 實施
文章應是有情物,在寫作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寫出情感動人的文章呢?
一、修養品德,追求真善美。做文就是做人,做文之前先做人,我們老師必須時時這樣教導學生。首先,利用課本上的美文對學生進行思想與情感教育,如《背影》影響了一代人,感動了幾代人,父親艱難地攀柵欄去買橘子的背影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高中新課標必修5的課文《陳情表》中的“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的“孝情”、《報任安書》《祭妹文》兩篇課文中的悲傷和堅強,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小的震撼。老師在課堂上要有充沛的恰當的感情去調動學生的感情,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其次,多宣傳好人好事來感動學生。
二、體察生活,感受真情。學生要學會善于體驗自身所承受的真誠的關心、愛護,觀察周圍生活的閃光點、動情點,能夠發現領悟鑒別人間的真善美,并有著這類情感的豐厚積淀,這樣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坦露在讀者的面前,才有可能與讀者產生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這就要學生平時善于觀察、感受、挖掘、積累身邊(親人、老師、同學等)及生活中真情,這些人間真情的獲得途徑當然也包括閱讀在內的間接方法。從實際效果來看,閱讀尤其是閱讀一些感情真摯的優秀文章,不僅可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而且會激發他們情感的認知,使其產生一種頓悟:原來這樣的“人”或“事”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三、放開心靈,直言真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作文要想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放開心靈,坦然去面對人世間各種或喜或悲或樂或愁的情感,盡情去抒寫真情,從心理上徹底摒棄那種不愿抒真情、說真話,怕別人知道自己心靈深處的“秘密”的錯誤認識,克服“為文造情”“無病”的弊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謂之有境界。”實話實說,你可以默默傾訴、深情贊美,也可以大聲呼喚、憤怒指責,用樸實本分的情感激起讀者共鳴,不矯揉造作,不無中生有。文章有了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感,才能富有感人的力量。
四、精選素材,表現真情。真實的材料是寫好情感類文章的基礎,真情的抒發首先應該建立在敘述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親人、朋友、老師等身上。童年的記憶,大多美好而深刻,讓人懷念;離別,一個永恒的主題,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感受;成長與學習中充滿各種矛盾沖突,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同學之間的誤會沖突、情感的沖突:這些我們經歷過感受過,都是抒寫真情的好素材。當然,還要“耳聽四方,眼觀八路”,去發現身邊及社會上動人的素材。“抓拍”生活細節,并放大、定格,就會達到震撼或感動讀者的目的。
五、巧用手法,抒發真情。很多時候,同一件事有的同學寫得生動感人,有的寫得平淡乏味,主要原因就在于技巧的不同。記敘文中常用的手法很多,這里僅談兩種比較重要的手法。
1、細節顯情法。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起于至微。”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顯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藝術價值的細節。細節是記敘文的靈魂,它決定著作品的高度與深度,它能使人物豐滿、惟妙惟肖,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守財奴》中的葛朗臺、《祝福》中的祥林嫂、等等。考生如能在考場作文里設置這樣的細節,必然也能打動閱卷老師。
2、氛圍渲情法。景物描寫若能與人物感情結合起來,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從而增強感染力,收到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我們課本中很多詩詞、散文都通過景物渲染來抒感,是我們學習借鑒的范文。柳永的《雨霖鈴》、李清照的《聲聲慢》、姜夔的《揚州慢》等,是我們借鑒的好例子;《故都的秋》《項脊軒志》更值得我們學習,高考優秀作文《站在老屋的門口》就借鑒了《項脊軒志》的景物渲染、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了對老屋的真切懷念。所以,只要老師恰當點撥,學生用心領會,學以致用,就會寫出好作文。
篇5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心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06-01
作文是一項綜合性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就小學作文教學而言,雖然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設計練習形成,增加練習次數,但結果往往收獲甚微。原因何在呢?我認為沒有加強學生的作文心理訓練是主要原因。下面,我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在生活實踐中,訓練兒童敏銳的感知能力。
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強調最多的是要學生構思新穎、獨特,但結果往往并不理想。我們常把這歸咎于學生生活不夠豐富。這雖然是原因之一,但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缺乏敏銳的感知能力,放過了許多發生在身邊的作文素材。
訓練小學生的感知能力,我把重點放在訓練學生主動發現美得能力上。而發現美又是從自然美過度到社會美的一個必然過程。一次春游活動中,我讓每個學生選一個自己認為最美的景物,用照相機拍下來,同學們興致很高,他們有的從樹間拍下屋子的一角,有的從高處拍下河中緩緩而行的小船。大家拍的景物各不相同,一部分還真有點藝術的藝味。照片洗出后,我讓他們根據自己拍的照片命題寫作文,效果很好。后來,我又讓學生到校園里尋找最美的一角,經過幾次訓練,學生對自然界的景物開始敏感起來,原來熟視無睹的諸如花的艷麗,鳥的啼鳴、水的波瀾等都開始注意起來。這時,我開始引導學生有意義地注意身邊發生的事,我讓每個同學都備了一個日記本,專門記載發生在身邊的事,每篇至少一百個字以上。每周末收一次,講評所記材料的價值。
通過上述感知能力的強化訓練,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興趣,這基本解決了作文題材問題。
二、在構思過程中,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批改作業時,教師會時常發現一部分學生寫來寫去總是那副“老面孔”,有時候甚至全班性地出現這種“原地踏步”的狀況。這自然與學生掌握的寫作方法少有有關,但我認為根本點還在于思維定勢的影響。因而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從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入手。
思維品質包括許多方面。我對學生作文實際著重抓了思維的廣闊性,重點訓練學生對同一題材進行多種構思的能力。由于每周作文課有限,而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而我主要是利用閱讀進行訓練的,對一些在構思上有特色的課文,我先講大意,讓學生考慮寫法,在對照課文。二至三個星期,我設置一堂“構思訓練課”,要求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在一節課內完成二至三中寫作提綱。在訓練思維廣闊度的同時訓練思維的強度。另外我還根據需要,進行命題、立意等獨特性的訓練。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們得作文水平普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文也呈現了各自的特色。并且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作文中缺乏真情實感是目前小學生作文中的又一難題。這跟學生對所寫的人、事、景缺乏情感體驗直接相關,而引導學生學生用健康,豐富的情感來體驗周圍世界對于學生作文非常重要。
培養學生豐富的感情,不能依靠強制性訓練,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生不知不覺中進行,這需要教師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次外出活動中,有些學生見到別人摔跤禁不住笑出聲,我沒有立刻批評他們,只是說,當你們如果這樣別人笑話你,你會怎么想?同學們面面相窺,一聲不吭,想必他們知道自己錯了。對于課本中一些抒情的課文,如《匆匆》,我讓學生充分朗讀并通過表演來體驗其中的感情,我告訴學生要使作文充滿感情,就必須對所寫的對象有深切體驗,日常活動中,我還努力使自己“稚化”以感情上接近和影響學生。
篇6
關鍵詞 作文教學 創新思維 作文之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1作文是學生真實思想的反映
作文是一種表達,一種交流,是學生精神生活的反映。在作文里,他們創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撻假丑惡。作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是個人的“史記”。因此,在作文中要求說真話、抒真理,把作文當作學做人的一種歷練。在強調真實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表達、個性化表達,激發創新精神。例如,有這樣一堂廣告課使人頗受啟發。課前,教師先布置學生搜集廣告詞,充分做好準備。上課開始教師先讓學生說廣告,然后組織評廣告,最后寫廣告。這一堂課學生非常投入,真正地激發了學生的個性興趣。
2在學生身邊尋找作文之源
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并從中增強感受能力,是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切實可行的做法。培養學生寫作的“詩外”功夫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宏觀上理解生活,熱愛生活,這樣就會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鉆研,樂此不疲,甚至可能步入靈感頓生、下筆千言的佳境”。另一方面則要指導學生去熟悉身邊的人物,洞察周圍的事物,尤其要激發他們觀察和思考的興趣,養成感受生活的習慣。這里有個事例,可以給我們以啟迪。有位同學每天晚上都仔細聆聽家里人的腳步聲,久而久之,就對母親充沛的精力、祖母細致的作風和父親頑強的意志有了深切的感受。他在文章中寫道:“那‘篤篤篤’的聲音,是母親的腳步聲,她走起步來總是那么精神;那‘沙沙沙’的聲音,是祖母的腳步聲,她每天都睡得很遲,到處檢查一遍,把該做的事一一做完才肯休息;那‘咔嚓——咔嚓’的聲音,是父親的腳步聲,他雖然腿腳不靈,但從不懈怠。他每天總是最后一個回家,他是那么辛勞,每當我聽到他的腳步聲,就想到他行走的艱難,因此便油然而生敬意……”這位同學的觀察是多么細致,他的敘述和描寫說明:他在觀察中的思考和感受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3學會積累素材尋找作文之源
每日一名言名句的活動。(1)每日一名言。由一學生(輪流進行)將名言寫在小黑板上,并做以講解,然后同學們記下來。(2)閱讀教材中的佳段妙語,要求學生不但要背誦下來,而且抄寫與摘記本上。(3)老師“補講”的名言、成語等,學生也要做摘記。(4)報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斷也是積累語文材料的好教材。在積累材料時要求學生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準確,三要記牢。積累語言時還要注意多摘記有文采的生動活潑的語言,也可采取更為靈活的積累方式。
4學生心態是作文之源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歡樂和文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捷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必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強烈興趣,讓學生揚起學習語文的興趣風帆,在語文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1)要上好第一節語文課,靈活地自選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進入語文的殿堂,讓他們感受語文的風韻。
(2)鼓勵學生開發語文資源,到大語文環境中去體驗語文的魅力,參加語文競賽,到社會中去采訪、調查,去寫好人好事,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去觀賞自然風景,去認真品味記人記事與寫景的真實材料。例如寫“花園”的作文,帶領學生去公園觀賞花的品種、顏色、味道,從而從不同體裁角度去作文,讓他們在感受生活中去領略語文貼近生活的道理。
(3)在語文教學中借助音樂、美術、詩歌、電視內容,讓他們從中去感受生活,激活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強烈興趣。
(4)讓學生展開聯想,激活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例如用一句話“霧啊,你多么溫柔”。讓同學們展開聯想,寫出具體的“霧溫柔”的情感來。學生通過聯想寫出“霧像溫柔的少女的面紗”。
篇7
要說作文的真實性,就得先說什么是真實。文學作品中的真實分為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生活的真實主要指實際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人和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原生態”,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沒有經過加工提煉,沒有經過人的大腦主觀意識過濾的生活。藝術的真實是指藝術家從生活真實中提煉、加工、概括和創造出來的,通過藝術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本質、規律的社會生活的真正面貌。
我們要求學生作文真實,寫真事,抒真情,這個真實應該指的是藝術真實。否則,可能天下大亂。比如寫《我的一天》,如果強調生活真實,學生就可能從早上起床寫到晚上睡覺,起床的時候是先刷的牙還是先解的手,睡覺的時候是先脫的衣還是先解的褲,中間吃過幾頓飯,上過幾節課,有沒有拉屎有沒有放屁都得原原本本地記下來,真倒真矣,不過一本流水賬而已,何來美感可言?要是寫《我的父母》,也要真名真姓,真人真事,說不定公安機關可從中得到很多破案線索,從沒見過父母的孤兒就只能交白卷了。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真實為文呢?我想,作文寫作中的“真”不外乎內容真實可信和有真情實感這兩點。
我們先談談內容的真實。社會生活紛繁復雜,有些生活是瑣碎的,粗糙的,細微的,不連貫的;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混雜在一起。有些生活是表象而根本不反映生活本質。所以,對生活素材要做分析鑒別,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偽存真。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生活,要有所區別,有所鑒定,有所選擇。除了選擇,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生活中挖掘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或者雜取各種人共同的性格特點,然后集中到一個人身上。比如《阿Q正傳》,就是雜取了眾多農民的性格,然后集中到阿Q身上,把中國農民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還可以對材料進行藝術加工。材料再好,并不一定就色美味鮮,加點作料,再或煎或炒或烹或炸,之后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可能更惹人喜愛。對原始材料的加工,甚至可以夸張和虛構,只要合情合理,讀者就不會覺得虛假。
文章內容的真實來源于生活的真實。我們應該認真、深入地去觀察生活、體味生活,從中挖掘出能表達文章中心的內容來,也就是我們要選擇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來表達中心。深入生活,就是要從習以為常的生活中發現美,開掘生活的本質。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要善于觀察,要有一雙犀利的眼睛,善于從繁雜瑣碎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即便是別人觀察過寫過的事物,也能找到新的角度和能成為藝術的東西。
再談談情感的真實。文章有真情實感,是文章真實的另一個方面。親情、友情、愛情,情情難在真切。對生活、對學習、對人生,處處需有真誠。真情實感是一種心理情感和審美價值,但又和作者的智慧、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有了對生活本質意義的認識,有了對自然現象、客觀世界、科學和真理的強烈追求探索的精神,文之真情才能提升到一種更為高尚的境界。與此辯證統一的是,用真情之水澆灌真理之花,作文才能擁有艷麗奪目的生命活力,也就是我們一定要用真情的目光去發現飽含真情的事例,這樣才能寫出充滿真情的文章。
我們不可能親歷各類人的生活,也不會有他們的情感,比如皇帝,比如將軍,甚至等等,這些人物就不能創作嗎?創作這些人物,我們可以模擬現實生活。性格塑造可以高度概括,事件、情感尤其細節上要模擬生活。在語言上做到同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一樣的語言語調,在思維上也要同步。一般意義上講,一個農民的思想應該與市民的思想有區別,一個將軍也不同于一個士兵。有些作品叫小孩子說大人話,就有點滑稽可笑。
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不虛情假意,不矯揉造作,不人云亦云。討論會上,王先霈老先生講的那個八哥,既不會背唐詩,也不會背宋詞,只說了一句“好多的八哥啊!”便得了金獎,不正是因為它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嗎?其它八哥唐詩宋詞背得再好,話說得再漂亮,也不過八哥學舌而已。
篇8
一、職業學校學生的寫作困境
寫作能力是職業學校學生需要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對其繼續升學或走上工作崗位都十分重要。然而當下這些學生普遍感到作文難寫,勉強成文,也顯示思路狹窄,文字表達不清晰,錯別字語病較多,題材老舊,材料缺少,主題不明確甚至出現離題的現象,寫作學習面臨困境。
張志公提道:“青少年思維原是非常活躍的。可是,一到作文的時候,不少中學生好像頭腦變得遲鈍起來,文思很枯澀,也不大有條理了。于是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干干巴巴的那么幾句,鋪陳不開。”
語文教育家韋志成談道:“當前,作文課堂上,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奉命作文,不少學生把作文當“苦差事”,勉強“硬寫”,也是東拼西湊,馬虎了事。學生存在著害怕作文、討厭作文、躲避作文的心態。學生作文感到困難,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不知寫什么,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二是不知怎樣寫,無從下筆,無能為力。前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寫作材料的問題;后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寫作方法的問題。”
朱自清認為,學生寫作的困境之一是思路不清:“多年批改學生作文,覺得他們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思路不清就是層次不清,也就是無條理。這似乎是初學作文的人不能免的毛病。”
在現實的寫作教學中,職業學校學生的作文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思路狹窄。如在寫“愛好”這一個話題作文時,不少學生選擇的題材比較膚淺幼稚,如下列習作:
《滑板是我的愛好》:“在我讀二年級之前,我看見有許多人在玩滑板,那個時候我是第一次看見滑板這個東西。我看見那些人很厲害,但我不知道怎么玩,我充滿好奇心,很想玩!有一天,我的同桌帶了一個滑板來學校上體育課,上課的時候,我讓他借給我玩一下。開始的時候,我老是摔跤,我就不玩了。星期天我讓他在(應為‘再’)借我玩一下,我差不多練了一個小時終于會了……”
《我愛好狗狗》:“我的愛好是養狗狗,可以得到很多樂趣。我的小狗狗叫小黑黑……小黑黑看見我回來,很興奮,一下子從迷迷糊糊的狀態蹦起來,尾巴搖得飛快,舌頭一伸一伸的,向我撲過來,兩只腳搭在我手上,添(應為‘舔’)我的手,怪可愛的……”
《愛好》:“我的愛好有很多。我喜歡去欣賞別人唱歌,為什么呀?好聽唄,愛好唄,就這么簡單。所以,我很愛唱歌,開心也來一首,不開心也來一首也就開心了,多么美好,難道這還說我不愛唱歌嗎……”
可以說,這些學生寫作內容還停留在小學。不少學生作文內容思路狹窄,語言呆板,缺乏聯想,偶爾寫到好的題材,也缺乏深度。
二是結構混亂。如下列學生寫的兩篇習作《生活因寬容更精彩》:
習作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相信大家都學過這個成語吧?我相信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里都能找到它的足跡!我相信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它的影子!
不例外在我身邊經常能看到它。無論在學校、宿舍、大街小巷、甚至整個社會都有它的存在。經常見同學們做錯事,老師都會寬容得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同學們經常搞搞陣,去做壞事,被人發現,但受害者一樣寬容他們所犯的錯……”
習作二:
“有人認為網絡是一種不好的東西,因為有很多人沉迷于網絡世界不能自拔,但是網絡也可以幫我們進入學習一些課本里沒有的東西,所以只要正確的用網絡就可以了。
網絡世界對于我們這青少年來說是一個多姿多彩、資料豐富的花花世界。所以有很多人都會沉迷在里面的原因,但是只要用的適當就好了。
小時候的我就是不聽媽媽的話,每天都上網玩游戲,差點就被打了,從那以后我就不敢上這么久的網絡了。但是不上網也不行啊!因為網絡上可以幫你解決一下困難的問題!
我以前看到過我表哥每天去上網的過程,最后因為他在網絡上被人騙了才不去上網。讓我來告訴你是怎么回事吧!
我表哥每次晚上一放學回家就躲進房間里面玩電腦,直到舅母叫他下來吃飯,他才一臉不情愿的下來吃飯。他天天都在玩一個叫魔獸世界的游戲。有一天,他在游戲里的同伴告訴他說他有一件好東西,他在游戲里的那個同伴把那件東西夸得天花龍鳳一樣好,我表哥當然心動,就用了100塊買了它,結果第二天表哥沒有了那個同伴的消息,而且那100塊也不見了,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從那以后他再也不上網了,就算上也只是找一些資料而已。
從這件事我學到上網玩游戲雖然好玩,但也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上當受騙!”
這兩位學生所寫的作文思路比較混亂,段落大意不清晰,寫作文時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寫作前缺乏整體的構思。例如第二篇的“我表哥……”這一段與題目《生活因網絡而精彩》沒有緊密聯系,沒有起到表現主題的作用。
二、建立寫作“腳手架”,幫助學生走出寫作困境
(一)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
職業學校學生經常在寫作前感到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其實跟學生思路打不開有很大的關系。生活中并不缺少寫作材料,但學生沒有意識到那些材料可以寫在作文中。因此,要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取材。在這方面,一些作文指導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歸納起來分為: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自己、人世、科學和藝術、影視、自然等。制作成作文題材表發給學生,以提示學生發現題材。這個題材表就像一個“備忘錄”,引導學生根據這幾個方面的內容打開思路,尋找合適的題材。教師還可以把學生自己想出來的題材公布給全班學生,來刺激一時想不出材料的學生。學生的寫作思路打開了,自然下筆比較順暢。
針對寫作構思,韋志成提出立體思維方法,“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把過去、現在、未來、天上、人間、地下、上下、前后、左右進行全方位立體思維,尋找與命題有關的材料。主張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縱橫維度來尋找材料,尋找的思維渠道有:平時觀察、影視啟迪、社會生活、創造收獲、家庭生活、讀書積累、學校生活、偶然發現,對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有實際指導作用。
因此,我們可以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自己、人世、書籍、科學和藝術、影視、自然等方面讓學生尋找合適的寫作題材,打開寫作的“閘門”。
用這個方法,在寫“母親”這一話題的作文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自己、人世、書籍、科學和藝術、影視、自然等方面尋找靈感,思路比較開闊:
如在自然中找到靈感:
“牽掛是思念,有如高飄的風箏不脫細長的繩線。牽掛能催人奮發向上,正因為有你對我的鼓勵與支持,所以我才可以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一片屬于我的天空。
深秋的早晨顯得凄涼,路邊的楓葉紅似火,紛紛往下落,就在這個季節里,我即將離開我的樂土,離開我最愛的家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讀書。”
有從自己的身上找到靈感:
“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的心不禁為之一震,因為它觸碰到我心靈最深處的某個角落,打開了我心靈的窗戶。
從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就帶著感動來到這個世界;從我叫第一聲“媽媽”起,我帶著感動一天天長大;從我第一次考試不及格,媽媽耐心安慰我起,我帶著感動跨越了無數荊棘。感動,無處不在!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手勢,一頓平凡的晚餐,或許就可以讓你感動許久。在這世上,令我感動的人真的有很多很多,但令我感動最深的便是我的母親,我偉大的母親。”
有從書籍中得到寫作的靈感:
“說起母親我就想起《游子吟》這首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這首詩親切地頌揚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這首詩是這樣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可以說,引導學生從各方面依次尋找寫作素材,就是給學生搭建了合適的“腳手架”,解決思路狹窄的問題,讓學生順利下筆,言之有物。
(二)引導學生理清寫作結構
安排寫作結構的環節主要有擬制寫作提綱、劃好層次段落、巧設過渡照應、斟酌開頭結尾、區分主次詳略五個。根據職業學校學生作文所出現的結構毛病,筆者認為對他們加強寫作提綱、劃分層次段落的訓練。
如,學生在寫《初登舞臺》作文時的提綱是:
第一段:概括初登舞臺時的心情。
第二段:回憶初登舞臺時的表現。
第三段:我怎樣對待粵劇藝術。
第四段:寄望未來。
按這提綱的構思,學生寫下正文:
“最記得初登舞臺的時候,心情又興奮又高興,但又緊張又害怕又激動。我的心怦怦地在跳個不停,好像在打雷一樣,又好像快要爆炸,就快要跳出來似的。
節目就要快開始的時候,我突然間覺得心跳加速,手腳變軟,全身發熱冒冷汗。臉上兩邊被嚇得紅彤彤的,當時的緊張和興奮越來越不自然了。害怕之中有著興奮,興奮之后又帶著緊張。突然,在緊張和興奮的糾纏中,節目居然開始了。‘哇’眼前一片歡呼,臺前一片閃亮,觀眾們的掌聲、歡呼聲、喜悅聲、喧鬧聲等陣陣傳入我耳朵。人們的掌聲喧鬧聲逐漸靜下來,人們的心情也隨著美妙的舞姿和優美的旋律安靜了下來,頓時靜得連一只蚊子飛過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人們的呼吸聲也隨著優美的旋律減輕了,越來越輕,直至消失。觀眾的雙眼像火眼金睛一樣,都全神貫注地看著臺上的表演,眼神一刻也不離開。甚至到了節目的時候,觀眾的掌聲歡呼聲一同響起。一陣又一陣的傳進我的心靈。
當時我就想,臺下的觀眾這么熱情的來看我們演出,我們為什么要害怕,為什么不把最好、最美妙的一面奉獻給他們欣賞呢?雖然這是我們第一次上臺,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還需要多請前輩點評指正,那么,我們的藝術技巧一定會日日上進的。古人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臺上或臺下的每一點的實踐機會。藝術是美妙高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粵劇的骨髓脈絡學好,把粵劇發揚光大。
古人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并不笨、并不蠢,我們每一個都是祖國的精英,祖國的棟梁,祖國的人才,祖國擁有我們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美麗,越來越輝煌。”
上述作文提綱比較簡要,但可以看出,作者把重點放在第二部分,開頭用了開門見山的寫法,結尾有意識地引用名言,進行總結和展望。從整體上看,正文基本按提綱展開,思路比較清晰,結構完整,很顯然,寫提綱對于作文有指導性意義。
總的來說,“腳手架”在職業學校實際的寫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理清作文結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腳手架”,使學生的寫作自信心不斷增強,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志公.語文教學論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2.
[2]韋志成.作文教學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11.
[3]朱自清.朱自清語文教學經驗.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6.
篇9
自己一開始是坐在這塊石頭上寫作文的,但是時間久了,坐的有點累了。自己就找了一處比較干凈的地方,頭枕著孩子的小書包躺下了。
然后就感覺身邊的一切都變得特別的美,放眼望去,是大大的水庫,水面上波光凌凌,不遠處時不時有一點條魚,跳出水面翻跟頭,最后在一頭扎進水里!
水庫邊緣是青翠青翠的山。因為看不到山的另一邊,所以忍不住讓人去想,山的那邊究竟是什么?也是一池的大水庫,還是有著別樣的風景。對未知的東西,我們總是充滿了遐想。
自己的正頭頂是藍藍的天,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云,隨著微風的吹過,時不時變化著形狀?讓人感覺特別的神奇!再加上頭頂上是不是有一兩只小鳥飛過,給人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寧靜中帶著的那一份波動,讓人感覺這種意境真的美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總之身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那么的愜意,然后自己心里想的事,如果此時此刻能夠睡上一覺,那么我相信一定能夠會做一個很美的,很美的夢。
篇10
藝術來源于生活。作文必須表達真實的生活,這是好作文的基本要求。即學生寫作文要圍繞內容來使用技巧,而不是圍繞技巧來編造內容。只有描寫真實生活的作文才能打動人。
首先,故事要源自生活。作文一定要表達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或者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這樣的事是自己親眼所見的,對事件的觀察和感受是第一手的,甚至是帶著作者自己體溫的,不論是寫喜還是寫憂,寫作的角度和深度都能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征和自己的年齡特點。其次,鮮活語言藏于生活富礦之中。生活中的語言是相當豐富的,只要能留心生活中鮮活的語言,并提煉加工甚至直接應用于作文,既能達到表達內容的目的,又能使作文顯出強大的表現力和張力。最后,作文表達的情感要源自生活。人的情感都來源于真實的生活,真實生活中所見、所聞會給人直接的感官刺激,令人有所思、有所想。古人云“觸景生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寫作文也必須依托真實的事件來抒發自己的真實感情。相反如果脫離了生活,“為賦新詞強說愁”,寫出來的東西只能是貽笑大方,甚至令人作嘔。
二、積累,讓語言更豐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在《勸學》里,告訴人們學習貴在積累。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才能筆下生花。但可悲的是當前很多學生一到作文課就頭疼,常常茫然不知從何下筆。磨蹭到最后,硬憋出幾行淡而無味的話交差了事。這都是平時積累不夠所致,胸無點墨,怎能下筆如有神?反倒像惡鬼壓身,令人喘不過氣來。可見積累對寫作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如何指導學生積累語言以使自己的作文語言豐富呢?第一,要在背誦中積累。背誦是積累最重要的方法,無論課內還是課外,只要是好的文章都要鼓勵學生熟讀或者背誦。古人之所以能出口成章,觸景生情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源于自己儲備的豐富。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倘若沒有大量知識的積累和沉淀,心中縱有“千種風情”,也會因語言的匱乏而落得“無語凝噎”。第二,要在生活中積累。積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師絕不能將積累的范圍限定在書本這一單一的傳播媒介上,如電視、網絡等學生感興趣的現代化媒介都是學生積累的有效途徑,甚至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通過這些媒介的積累效果,相比書本更易于學生接受和嘗試。比如電視劇詞中出現某個成語,學生不但能記住這個詞,更能因它出現的情節而明白這個成語的詞義和正確的使用語境。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化媒體中常為了某種目的和效果而錯用成語和曲解詞義,比如某廣告將“刻不容緩”用作“咳不容緩”,教師就需要特別注意。第三,在實踐中積累,對積累的知識要適時地拿出來運用,學以致用,這是積累的目的。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被融合進新的語言環境并與其他積累的語言在大腦的“陳釀”中產生了“化學反應”,從而創造出新的語言,實現從積累中獲得新的積累的過程,達到一種融會貫通的個性化效果。
三、錘煉,讓語言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