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范文

時間:2023-03-17 02:58: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帝內經養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黃帝內經養生

篇1

黃帝內經》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養生學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成就。文章從四時養生、情志養生、運動養生、飲食養生、房室養生幾方面探討《黃帝內經》的養生思想。

【關鍵詞】 黃帝內經 養生思想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養生學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成就,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包含了豐富的養生思想。現就《黃帝內經》養生思想探討如下。

1 四時養生思想

《內經》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與外界環境不可分割。如《素問·寶命全形論篇》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體的生理功能隨著天地四時之氣的運動變化而進行著自身調節,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因此強調養生要順應自然界的運動變化,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以使人體內外環境和諧,即要順四時、適環境、調陰陽,以增強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能力。另有《靈樞·本神》篇云:“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說明人體要認識和掌握自然界的規律,順應四時的變化,根據四時變化規律以避害趨利,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內論》同時提出了四時養生的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并詳細論述了四時養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順應四時來調整起居活動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2 情志養生思想

情志養生歷來是養生理論中的重要內容,《黃帝內經》中包含了豐富的情志養生思想。《內經》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人的精神活動狀態。但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則導致疾病發生。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該篇還指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情志變化能夠使氣機發生變化,表現為氣機紊亂,升降失調。故《素問·舉痛論篇》云:“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同時還認識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雖各有臟腑所屬,然總統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調都可傷心,而心傷則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的失調。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認為保持良好心境,沒有過多過重的欲望才能調節安定人的性情,使人們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調養精神,順調意志,違反正常的生活規律,任性放縱,過分激動,則導致氣血不和,陰陽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引起許多內傷疾病。故《靈樞·本神》提出情志養生的原則“智老之養生也,和喜怒而安居處”。

轉貼于

3 運動養生思想

運動養生是采用運動的方式達到養生防病目的的理論與方法。《黃帝內經》中記載通過散步、導引、按蹺、吐納、冥想等運動方法,達到養生防病目的。充分體現了運動養生的內容,同時運動養生也是《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運動變化是宇宙萬物遵循的一條叢本規律。《黃帝內經》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物質世界始終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并且將這種運動規律的表現形式概括為“升降出入”。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又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質世界具有不斷運動變化的本領和特性,運動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這個物質世界中的事物,無一不在“升降出入”運動之中生生化化;無論是動物界的“生長壯老已”,還是植物界的“生長化收藏”都存在著“升降出入”運動,“升降出入”運動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內經》雖然主運動,但是也重視靜。提倡四季養生、養長、養收、養藏之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反對“久坐、久臥。”強調要“形老而不倦”“和于術數”。運動養生的原則是動靜結合,“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內經》中記載的運動養生方法有散步、導引、按蹺、吐納、冥想等。如《素問遺篇·刺法論》中記載了導引可以預防和治療疫病。在進入傳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氣出于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于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次想白氣自肺而出……次想赤氣自心而出……次想黑氣自腎而出……次想黃氣自脾而出……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還可以做頭部按摩和漱咽運動:“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凈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餌舌下津令無數。”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補益之效。

4 飲食養生思想

飲食養生在《內經》中有多篇專題論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內經》養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人們的健康養生密不可分,對于飲食的調攝在養生中至關重要。《內經》中注意到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和飲食不節的危害,如《靈樞·五味》說:“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并提倡膳食結構的平衡,如《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指出飲食養生的原則:“謹和五味”和“食飲有節”。 謹和五味,以食(味)養生。《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陰之所生,本在五味”認識到飲食是氣血生化之源。在整體觀的指導下,五味和五臟有對應關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對五臟的營養各有其相應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黃,宜食咸……腎色黑,宜食辛”(見《素問·藏氣法時論》《素問·五常政大論》和《靈樞·五味》)若做到“謹和五味”和“食飲有節”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長有天命”。

飲食養生思想還體現在以食養疾方面,《內經》認為,病后飲食調養亦很重要。《靈樞·師傳》云:“食飲者……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氣能維持正常,阻止疾病進一步傳變和惡變。

5 房室養生思想

篇2

首先講“清積”。中醫有個概念叫“積聚”。積聚分為:氣積、血積、食積、酒積、痰積、肉積、水積、乳積……這些積滯犯于經絡則經絡湮瘀,犯于血脈則血脈阻塞,犯于五臟則五臟受累,犯于筋骨則筋骨獲殃。究其積聚的成因,中醫認為有外因和內因兩大因素。所謂外因,中醫認為是“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謂內因則是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營養過剩、運動量減少使營養物質不能消耗利用而積存體內、或因情志抑郁造成陰陽代謝失衡、有毒物質和惰性物質不能及時排泄而滯留體內,這就是造成積聚的主要原因。

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積為百病之源,先積而后著風。我們不妨結合積聚的成因來看一下,現代疾病及亞健康癥候群中沒有一個不與積聚有直接因果關系,故有十人九積之嘆!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積聚不除,人何以堪。《內經?湯液醪醴論》針對上述“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除”的普遍現象,響亮地提出了“清積”這個典型的調治原則,用清瀉祛積的方法,疏通洗滌臟腑血脈,這樣才能達到精神自生、形體自盛、骨肉健壯、健康長壽的目的。

其次講“和中”。和法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原則,《內經?五常政大論》指出,無疾者求其藏,藥以祛之,食以隨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己。大意是:由于積聚糟粕長期盤踞在體內,不同程度會給各臟腑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如同盜賊潛入家中,必先開門驅賊,就是先以藥祛積,無積后當求其藏,食以隨之,以食療調其腸胃,和其中外,修復藩墻,方可萬事大吉。“中”從廣義講,泛指體內腹腔,有“中府”“中州”之謂;狹義講,指的是脾胃或消化系統。中醫對脾胃及其功能高度重視:“脾胃者后天之本”,認為人的健康長壽與否,根本取決于脾胃的壯旺與否。再者,脾胃為人體營養敷布的總樞機關。《內經?經脈別論篇》指出:“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入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由此可見,脾胃不但吸收水谷精華,分布人體所需營養,而且還有統調臟腑陰陽,經絡血脈的關鍵作用,中醫所說的“得胃氣者生,失胃氣者死”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就是“養元”。元氣是人們安身立命、健康長壽的總宰,是人體精、氣、神統攝的總匯。清代醫學家徐靈胎這樣描述:“元氣者,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于氣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其成形之時,已有定數。”并說:“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皆賴此也。”這就是說,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之源。他還把元氣對于生命比喻為薪柴與火的關系:“譬如置薪于火,始燃尚微,漸久則烈,薪力即盡,而火熄矣。其有久暫之殊者,則薪之堅脆異質也”。大意是:生命的長短,取決于元氣的盛衰,就像火燃的久暫,取決于薪質的堅脆是一個原理。

談到養,很多人會認為養就是補,這是一個誤區。養和補是不是同一個概念?并不盡然。

《內經?五常政大論》里明確講道:“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命曰圣王。”就是說養是有前提的,必須先清除糟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修復臟腑,這是關鍵。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體內營養通過臟腑是會相互轉化的,也會相互補充的。我們通過調整臟腑功能,把那些惰性的功能激活為積極的功能,把那些無用的物質轉化為有用的物質,通過調整,使陰陽得以平衡,元氣得以濡養,精氣得以充盈,這樣“調”字當頭,養也就在其中了。通過調養,使人體呈現一種高度和諧統一的狀態,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完美境界。

(據老中醫養生網)

香港中路店:青島市香港中路126號西門

篇3

【關鍵詞】黃帝內經養生思想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養生學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成就,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包含了豐富的養生思想。現就《黃帝內經》養生思想探討如下。

1四時養生思想

《內經》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與外界環境不可分割。如《素問·寶命全形論篇》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體的生理功能隨著天地四時之氣的運動變化而進行著自身調節,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因此強調養生要順應自然界的運動變化,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以使人體內外環境和諧,即要順四時、適環境、調陰陽,以增強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能力。另有《靈樞·本神》篇云:“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說明人體要認識和掌握自然界的規律,順應四時的變化,根據四時變化規律以避害趨利,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內論》同時提出了四時養生的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并詳細論述了四時養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順應四時來調整起居活動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2情志養生思想

情志養生歷來是養生理論中的重要內容,《黃帝內經》中包含了豐富的情志養生思想。《內經》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人的精神活動狀態。但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則導致疾病發生。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該篇還指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情志變化能夠使氣機發生變化,表現為氣機紊亂,升降失調。故《素問·舉痛論篇》云:“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同時還認識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雖各有臟腑所屬,然總統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調都可傷心,而心傷則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的失調。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認為保持良好心境,沒有過多過重的欲望才能調節安定人的性情,使人們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調養精神,順調意志,違反正常的生活規律,任性放縱,過分激動,則導致氣血不和,陰陽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引起許多內傷疾病。故《靈樞·本神》提出情志養生的原則“智老之養生也,和喜怒而安居處”。

3運動養生思想

運動養生是采用運動的方式達到養生防病目的的理論與方法。《黃帝內經》中記載通過散步、導引、按蹺、吐納、冥想等運動方法,達到養生防病目的。充分體現了運動養生的內容,同時運動養生也是《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運動變化是宇宙萬物遵循的一條叢本規律。《黃帝內經》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物質世界始終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并且將這種運動規律的表現形式概括為“升降出入”。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又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質世界具有不斷運動變化的本領和特性,運動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這個物質世界中的事物,無一不在“升降出入”運動之中生生化化;無論是動物界的“生長壯老已”,還是植物界的“生長化收藏”都存在著“升降出入”運動,“升降出入”運動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內經》雖然主運動,但是也重視靜。提倡四季養生、養長、養收、養藏之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反對“久坐、久臥。”強調要“形老而不倦”“和于術數”。運動養生的原則是動靜結合,“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內經》中記載的運動養生方法有散步、導引、按蹺、吐納、冥想等。如《素問遺篇·刺法論》中記載了導引可以預防和治療疫病。在進入傳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氣出于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于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次想白氣自肺而出……次想赤氣自心而出……次想黑氣自腎而出……次想黃氣自脾而出……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還可以做頭部按摩和漱咽運動:“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凈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餌舌下津令無數。”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補益之效。

4飲食養生思想

飲食養生在《內經》中有多篇專題論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內經》養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人們的健康養生密不可分,對于飲食的調攝在養生中至關重要。《內經》中注意到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和飲食不節的危害,如《靈樞·五味》說:“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并提倡膳食結構的平衡,如《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指出飲食養生的原則:“謹和五味”和“食飲有節”。謹和五味,以食(味)養生。《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陰之所生,本在五味”認識到飲食是氣血生化之源。在整體觀的指導下,五味和五臟有對應關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對五臟的營養各有其相應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黃,宜食咸……腎色黑,宜食辛”(見《素問·藏氣法時論》《素問·五常政大論》和《靈樞·五味》)若做到“謹和五味”和“食飲有節”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長有天命”。

飲食養生思想還體現在以食養疾方面,《內經》認為,病后飲食調養亦很重要。《靈樞·師傳》云:“食飲者……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氣能維持正常,阻止疾病進一步傳變和惡變。

5房室養生思想

篇4

痰濕體質的人最容易得現在所謂的“富貴諸病”。人們常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其實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骨肉。人體的大部分都是水,也就是說人體是由無數條河流小川交錯而成的,一切生命活動都要在這個“水環境”中進行,氣血運行,垃圾排泄也要通過這些河流進行。在這個奇妙的“水環境”中,脾胃腎是水利樞紐,脾主運化,身居要位。一旦脾的運化失常,水流停滯,就會在停滯的地方泛濫成災,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垃圾。這些垃圾是什么呢?是痰濕。人吃進米的東西,要么轉為氣血,要么轉為無用的痰濕,這些垃圾必須清理出去,人體才能干凈無病;如果垃圾堆積在人體中,那么疾病就會像蒼蠅一樣聞味而至。

痰濕堆在皮膚下就成脂肪,人就會肥胖;堆在呼吸道就會胸悶、咳嗽、痰多;堆在頭部就會頭腦昏沉、健忘、嗜睡;堆在心血管就會血脂升高、血壓上升、血液黏度增大,患上高脂血癥、冠心病等;堆在肢體就會肥胖、浮腫、痤瘡、結塊或女性閉經;痰迷心竅則精神失常,頑痰存在體內可導致強迫、抽動、多動等所謂的“怪癥”發生等等。

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我們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態為痰濕體質。

自己判斷痰濕體質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痰濕體質呢?我教你幾個簡易的小方法:

看體型身肥體胖,體重超常,多為痰濕體質,并且也是痰濕體質的主要特征。

看馬桶看馬桶可不是叫你去看馬桶的格調或光滑度的,而是叫你去看大便的痕跡,如果你排泄的大便粘在馬桶壁上,沖刷不掉,還有大便不成形,總感覺排不凈,這就證明你體內有濕;如果便秘,且毫不成形,那說明你體內濕氣已經很重了。

看舌頭舌體胖大,舌苔白膩,多為有濕。

看精神懶動嗜睡,常感困倦,老覺得濕黏黏的,中醫說“濕重如裹”,就是指此。

體質病,其實也是生活方式病,如今各種棘手的慢性病和難以根除的疾病幾乎都集中在痰濕體質的人群中,要想不得這些病,必須改善體質才行。運用單一的方法或者傳統的治療手段根本根治不了或者無法根除。這也就是為什么當今富貴病那么多,吃了那么多大補的東四或者也做了不少養生保健功,依然不見效的原因。

首先應該明白,為什么你會成為痰濕體質,為疾病構建了一處繁衍的“沃土”呢?那是因為你過得太“舒服”了,養尊處優的日子讓你“富病交加”,有人可能聽過“貧病交加”,貧窮的人,吃得差、穿得差,醫療條件也不好,所以疾病不斷。可是富貴病就偏偏相反,越是吃得好,穿得好,醫療條件好的,偏偏越容易得病。

本米中國人該吃五谷雜糧,少肉多素,可是很多人卻膩歪了這樣“吃”,于是逆道而行,香的、辣的、咸的、濃的,大口大口塞進脾胃里。《黃帝內經》講“膏粱之變,足生大療”,這些食物被塞進去后既沒化開,也沒泄掉,就成為垃圾堆積體內,它們就像菜市場的一堆腐枝爛葉,疾病便像蚊蟲般聞臭而至,繁衍出更多的疾病。

現代人的另一弊病是什么呢?那就是少動。

所謂“石閑生苔,人閑生病”,很多人被照顧得太“到位”了,飯不用自己做,衣服不用自己洗,好吃的東西和各種補品天天都有人送。于是,他們在這種“幸福”中陶醉丁,靜謐丁。殊不知,你靜,病就“動”起來了;你閑,病就“忙”起來了。

當然造成痰濕體質的原因還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上:如拼命賺錢,及時行樂,冬天暖氣常燒,夏天空調不斷,該熱不熱,該冷不冷,怎能不生病?抽煙喝酒,晝夜顛倒,以車代步,你的體質怎能不出問題?

總結起來,形成痰濕體質、使百病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多吃”和“少動”,日本人因為“吃得少,干得多”,所以,他們由痰濕引起的“富貴病”就很少。

婦何自我調養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說對付賊呢,有三種手段:其一,就是“勸”,勸誡他,讓他不要再干壞事了,何處來何處去,這樣賊也能變成有用的人;其二,就是“捉”,看到賊就將他捉拿歸案,將他押起來,扣起來,不讓他為非作歹;其三,就是“躲”,見賊就躲,讓他近不得自己的身。

改善痰濕體質貴在“健脾胃去痰濕”,另根據古人的“勸…‘捉…‘躲”這“三字真言”,我總結出這套“三從療法”,這是所有痰濕體質人的終身法寶。如果你能在這幾方面做到位,那么,再難治的體質病,也能在“指手畫腳”間消于無形:

想吃的吃四分。不想吃的吃六分――病從“口”中治

人常說“病從口入”,痰濕大多也是吃進來的。那么,我們就將“源頭”洗凈。源頭干凈了,順流而下的水也會清澈流暢、一碧萬頃。怎么“洗”呢?即:想吃的吃四分,不想吃的吃六分。

這個比例來自于醫學中的黃金分割:副食與主食比例為6:4,粗食與細食比例為6:4。肉類、精米等細糧,是你想吃的,就要占據你的食物中的四成比例;粗糧,是你討厭吃的,要占據你食物中六成比例。

很多人知道了吃葷吃多,是導致自己諸病纏身的重要原因,頓時“談葷色變”,不敢沾一點肉星了。其實,大可不必,當吃則吃,無所不吃。不過吃要有個尺度:想吃的吃四分,不想吃的吃六分,吃到八分飽為好。

有的人聽說“要長壽,多吃素”。于是,搖身一變成為了虔誠的“素食主義者”。這是不對的。因為吃“粗”也要因人而異,胃腸功能差的人要少食、慎食;大體力消耗者因為需要盡快提供能量也要少吃粗糧;中老年人、尤其是三高、便秘等患者、“常坐族”“應酬族”要多吃粗糧。

可是,吃粗糧也是大有講究的,你不能抓起來就吃,舀起來就往嘴里倒。因為粗糧普遍存在口感不好及吸收較差的劣勢,所以粗糧要細吃,有時也要搭配著牛奶等副食吃。怎么細吃呢?過大、過生、過硬、過糙的食物,我們要把它切碎、煮軟、燉爛,或是夾雜著細糧一塊入鍋煮。還有吃的時候,要用牙撕,用舌攪,用唾化,多吞咽口水,這樣有助于消化。

見“濕”就躲――疾病不近身

低洼、近水、陰冷的環境最多濕,所以痰濕體質的人要有意識地遠離這些環境。如果居于南方或因條件所限,就多吃些白蘿卜等燥濕的食物。另外,雨水、霧天或野外宿營,也容易招惹濕氣,所以應盡量避免。有條件的話,家居環境最好也要經常除濕;多穿寬敞輕松的衣服,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這樣有利于發汗去濕;冬天穿衣服不要太厚,以免阻礙體內濕氣的排泄;夏天不要穿得太薄,以免濕氣入侵,遺為禍害。衣服里層與皮膚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是最理想的“衣服氣候”。

運動以出汗為佳――病在“動”中治

耍大槍的,幾天不摸槍,可能就抖不出好看的槍花了;釘馬掌子的,兩個月不練手,功夫就廢了;好身子骨的,三五個月,不走不跑不動的,精氣神就散了,精氣神不集中濕氣病邪就來了。所以,古人說“剛不可以久,柔不可以守”,就是要我們保持陰陽平衡。體內痰濕郁久,則陰氣鼎盛,陽氣不舉,陰盛陽衰,想不生病都難。

篇5

(公歷1月5-7日)

雁北鄉 鵲始巢 雉始鴝

[宜]養腎,保護脾胃

[忌]大魚大肉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天已經變得很冷了。

關于“大寒”和“小寒”哪個更冷,古書和氣象上記載不盡相同。《群芳譜》上說:“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極也。”“大寒,寒威更甚”,“大者,凜冽之極也”。意思是說大寒比小寒冷。

然而在氣象記錄中,卻是小寒比大寒冷,我們常說“冷在三九”,而“三九天”正是在小寒的節氣內,所以小寒應該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那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為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那個時候的確是大寒比小寒冷,但又因為小寒還處在“二九”的最后幾天里,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去“三九”,而且小寒正與消暑相對,因此稱之為小寒。

小寒正處在三九隆冬的時候,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因此這個時候正是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所以這個時候要注重保養腎。

寒冷冬季,打響“保胃”攻堅戰

“小寒”,顧名思義,寒就是寒冷,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天寒地凍,相傳古時候家家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

九九消寒圖的形式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線形,共得八十一線,每天涂一線,涂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正如歌謠中唱的那樣“上陰下晴雪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也有的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為“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要知道,這只不過是人們記載寒冬的一種方式,希望九九消寒圖畫滿了之后,人們就不用再忍受寒冷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不僅有各種取暖措施,在飲食上更是琳瑯滿目,各種溫補的食物更是使勁的補。

雖然是滿足口欲了,卻把我們的脾胃給累壞了。您想啊,從夏秋季節的清淡食物立馬兒轉到脂多厚味、辛辣之品,可憐的脾胃就會像千金小姐落魄成為女傭一樣,因無力承擔繁重的勞動而累到。

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是我們身體吸收營養的來源,如果脾胃“病”了,自然對營養的吸收也就少了,人自然也就容易生病了。我們都知道,冬天是收藏的季節,也是積蓄力量以待“萌發”的季節,這時候人體的陽氣是內斂的,胃的陽能自然也屬于內斂狀態,因此這個時候人的消化能力特別好。如果這個時候大量地進補,加上自身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好,很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因此在冬天,保養脾胃刻不容緩。

那么我們該如何保養自己的脾胃呢?

“保胃戰”吃軟不吃硬。有胃病的人都知道,當胃不舒服的時候,如果吃了些“硬”菜,像大魚大肉之類的,就會感覺到不舒服。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簡單,當脾胃虛弱的時候,脾的運化職能失常,如同一個虛弱的鐵匠拿不起沉重的大錘敲打鐵塊一樣,對于大魚大肉的消化不是很好。因此這個時候,我們最好采取“軟兵”政策,多吃點粥、牛奶、面條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要想保胃,不妨在這個時間吃點粥。

其實,在民間,小寒時候就已經開始盛行了吃粥。臘八,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最有講究的習俗。其實它主要就在小寒中,吃了那么久的大魚大肉了,吃頓粥品,養養自己的脾胃,不枉為小寒時節的保胃方略。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上述食物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國古人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張耒的《粥記》中也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

當然,在平時我們也可以熬點粥吃。像糯米,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的功效,吃了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所以在寒冷的冬天,熬點糯米粥也是養脾胃的好方法,而且糯米還有御寒的作用,像廣東人每年小寒早上都吃糯米,主要就是看中了它御寒的功效。

要注意的是,糯米雖好,但不能貪吃。因為糯米本身黏滯,不容易消化,吃多了很可能會引起胸腹脹滿,尤其是老人、兒童這些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此外,吃糯米時要細嚼慢咽,而且最好減半,比如說平時能吃150克米飯,那么吃糯米飯75克就足矣。

其實不僅僅是吃糯米時細嚼慢咽,吃任何食物都應該細嚼慢咽。《養病庸言》中說:“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醫說》曰:“食不欲急,急則損脾,法當熟嚼令細。”咀嚼是食物消化之始,是胃腸消化的基礎。

在這里,給您推薦一個特別適合小寒節氣吃的紅棗桂花糯米飯。做法也很簡單,先把紅棗去核煮熟,糯米洗凈后先浸泡半個小時,然后把糯米連同桂花糖攪拌均勻煮成米飯,在八成熟的時候加入紅棗。當然,您也可以加入有補血功效的葡萄干或者有溫腎壯陽效果的核桃仁。

挑選“精良”,方可保“胃”城池。但是,對于知道自己脾胃不好的人來說,千萬不要再“折騰”它了,所以平時吃飯的時候要“精挑細選”,少吃一些生冷辛辣的食物。冬天天氣本身就比較寒冷,而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就更大了。像冬天的時候喝冰凍啤酒,很容易讓這些寒氣在體內形成濕邪,從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說到這兒,相信有人就說了,那我就不吃生冷的東西了,那就多吃點火鍋、烤羊肉串這些辛辣的食物,其實這也是損傷脾胃的。因為辛辣的食物“火氣”太大了,很容易耗傷胃陰。

要想養脾胃,飲食規律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千金方》中所說“飲食以時”,也就是說飲食要有規律。您想啊,冬天本來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于其他季節來說比較好,可是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飲食不規律,那么脾胃的工作也自然就不規律了。我們都知道,在養小孩子的時候,孩子的飲食一樣要規律,到時間了,就得給孩子喂奶了,如果到點了,卻沒有給孩子吃的,孩子自然也就會哇哇大哭。相同的道理,當身體饑餓時,脾胃卻在“睡大覺”,不給它喂吃的,身體自然也就會“不高興”,到時候,其他臟器也會罷工;而當身體不餓時,脾胃卻在大量吸收營養,可別的臟器卻不接受陰陽,那么脾胃自然也就會因為勞累而“病了”。所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索搭配是養脾胃的重要原則。

我們常常贊美雪中送炭的熱心人,其實對于我們的脾胃來說,在寒冷的小寒季節,在一點一滴中保護我們的脾胃,無異于雪中送炭。

風濕病,寒風來臨時,該怎么辦

如果說什么人最不愿意過冬天呢?相信風濕病患者肯定居于榜首。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到冬天,尤其是最冷的三九天,他們的風濕病很容易再犯或者加重。

俗話說,內因決定外因,任何事物都可能是因為內部出現問題,才讓“敵人”有懈可擊的,風濕病也是如此。《黃帝內經》說:“風雨熱寒,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也。”《濟生方》中更加明確地指出:“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也就是由于人體虛弱,氣血不足,或勞累過度,肌膚毛孔松于“防守”,讓外邪悄悄滲入經絡、肌肉、關節當中,致使氣血凝滯、阻塞不通,不通則痛,從而出現關節疼痛、局部腫脹、彎曲不利,甚至關節畸形等癥狀。

至子外因則與多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有關,主要是風、寒、濕邪氣的侵犯。《黃帝內經》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也就是說氣候變化無常,冷熱交錯,或者住的地方特別潮濕、寒冷,或者涉水、冒雨,風寒濕邪氣就會乘機侵入人體,注于經絡,留于關節,使氣血痹阻而為痹證。當然了,人與人的體質不同,以及根據當時的環境病邪有所不同,就像《黃帝內經》所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就是說如果風比較重,那么稱為行痹,寒氣比較重叫做痛痹,濕氣重則是著痹了。

由于冬天的時候又冷又有寒風,所以風濕病很容易在這個時候“卷土重來”。如果這個時候不加以注意的話,很可能會加重病情。正如《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邪風之至,疾如風魚,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要知道,風濕病病發的過程,其實就是正氣與邪氣相爭的過程。您想啊,本來在體內正氣與邪氣已經達成了某種平衡,如果這個時候受到風寒濕等邪氣的襲擊,那么自然也就是邪壓正,這時正氣奮力抵抗,我們自然也就感覺到了疼,如果邪勝于正則病進,正勝于邪則病退。所以這個時候,只要我們給體內的正氣派去一隊“奇兵”,那么正氣自然也就大勝了。

那么,我們該去哪兒找這支奇兵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在古代,我們的祖先是怎么治療風濕病的。古代醫書中記載,曾經有位大夫治療風濕病往往讓病人坐在土坑中,脫去衣服,然后用熱水從頭上開始淋澆,當病人渾身冒汗時,就用一個竹蓋將土坑蓋上,讓病人在里面不斷出汗來治愈風濕病。其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夫用熱水通其經絡,把風濕之邪通過汗趕出體內。后來李時珍對這個方法進行改良,即“治寒濕,加艾煎湯;治風虛,加五枝煎湯淋洗。”

柳宗元可謂是風濕病的老患者了。相傳當年他被貶謫到湘西后,因為不適應當地的環境,因此患上了風濕病,走路的時候還得需要拐杖的幫助。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當地盛產的一種“靈藥”――仙靈毗。沒想到才服用了不到十天,居然能健步如飛了,后來就像他詩中寫的那樣“靈和理內藏,攻疾貴自源”親自炮制這種藥。于是,他作詩記載了這件事。其中“壅覆逃積霧,伸舒委余暄。奇功茍可征,寧復資蘭蓀?”這四句形象生動地描寫了仙靈毗的功效。據古代本草記載,仙靈毗能“堅筋骨”、“生氣力”,驅風祛濕,主治腰膝乏力、風濕痹痛等證。他形象地寫道:服了仙靈毗后,風濕阻滯像堆積的云霧一樣煙消云散了,腿腳自然也就好了。

可能有人覺得古人這些方法可操作性不是很高,那么,我們不妨先從飲食上來借點兵。冬季風濕粥可謂是一支養精蓄銳的奇兵。在最冷的小寒時節,每天晚飯熬點冬季風濕粥,可以給自己的正氣添點援兵,減少風濕的折磨。

其實做法也很簡單,桂枝10克,大米100克,蔥白2根,生姜切3片。桂枝洗干凈之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10分鐘左右,再水煎取汁。把大米放入煎好的桂枝水中熬煮,當粥快熟的時候,把洗好的蔥白和姜片放入鍋中,再煮兩開即可。連續食用3-5次即可。

需注意的是,粥一定要趁熱吃,可別等到粥都快涼了才吃,那樣效果就不太明顯了。

冬天風濕粥之所以有效,關鍵還在桂枝上。桂枝性辛味甘,歸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對于賴在經絡、肌肉、關節中不走的風寒之邪有很好的驅散作用,與生姜同用,可以溫經散寒,緩和風濕病帶來的疼痛。

在這里提醒您的是,雖然冬天風濕粥對風濕病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但終究不能去其根本。要想徹底治愈風濕病,還需要醫生的幫助。

那么,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保養自己,才能免受風濕病的折磨呢?

對于風濕病患者來說,冬天最應該注意的便是保暖問題。特別是病變位置的保暖更是重中之重。所以風濕病患者每天最好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熱敷患處2次,每次保持半個小時,而且水溫最好要保持在60℃左右。要注意的是,當內衣被汗浸濕后,要注意及時換洗。

在住上,居住的環境最好要向陽、通風、干燥,被子也要經常洗曬。此外冬天的時候,水比較涼,所以風濕病患者最好不要沾涼水。洗臉洗手也最好用溫水,晚上睡覺之前要用熱水泡腳,而且熱水最好浸泡到踝關節以上,泡腳的時間也最好在20分鐘左右。我們都知道,腳上的穴位比較多,而且諸多經脈都從腳上通過,所以用熱水泡腳,能相對的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

說到吃,在冬天的時候,風濕病患者最好離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生冷、油膩之物遠一點,而多吃一點比較有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像雞蛋、瘦肉以及豆制品,也可以多吃一些像薏米仁、山藥這些祛濕的食物。值得提醒您的是,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等。

冬天雖然冷,但千萬不要因為冷就不去鍛煉。因為經常參加鍛煉,像慢跑、散步、打太極這些運動能活動活動關節,不至于因為不運動,而導致氣血走到這兒就被風濕所阻。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經常運動能促進肢體血液循環,使病患部位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減輕疼痛感。

寒冷的冬天,讓我們從細節做起,把風濕病拒絕在門外吧!

大寒進補,逐漸清淡是關鍵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人們已經習慣了大魚大肉的伺候著,到了春天的時候再立刻吃清淡的食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咬春”。其實這種飲食是不正確的。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其實很簡單,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發展的過程,我們的飲食也不例外,如果到了春天之后開始守著清淡的食物不撒手,很可能會讓我們的脾胃“受不了”。您想啊,我們本來是吃大魚大肉的,可突然天天蘿卜咸菜的吃,這種天上地下的立刻轉變,任憑誰也受不了,更甭說特別中規中矩的脾胃了。

所以,在大寒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選擇一些清淡的食物,讓膏粱厚味的食物與清淡的食物一塊吃,以使脾胃慢慢適應有高蛋白食物向高纖維食物的過渡。從中醫角度來說,過了冬至,陽氣開始慢慢生發,逐漸向春天邁進,所以在大寒的時候,不妨多吃一點以滋補陰氣、疏通氣機兼以生發陽氣的食物,讓陽氣像發芽的種子一樣慢慢茁壯成長。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圣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并非被動的適應,而是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不能盲目效仿,人家說冬天的時候要補,就冬三月補個不停,要根據當時的環境以及自身的條件來決定飲食。舉個簡單的例子,像高血壓患者本不應該多吃肥肉,但不能為了御寒,不顧自身健康,使勁地吃肉,其實這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都不屬于正確的養生之道。

那么,在大寒時節,我們怎么吃才算健康的?葷素搭配才是健康之道,既吃一些能夠補充營養的高蛋白食物,像羊肉、牛肉,又要注意攝入一些蔬菜,像蘿卜、白菜等,讓飲食慢慢向清淡過度。這樣不僅可以為春天的清淡飲食打好基礎,又為冬天的養生做好掃尾工作。

那么在大寒的時候,我們該怎么吃呢?

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在大寒的時候吃餃子也是維持葷素搭配的好方法。我們知道,餃子里面既有肉餡,又有蔬菜,同時里面,既不全是高脂肪的肉類,又不是沒有油水的蔬菜,正符合這個時候的飲食。其實我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我們都知道,除夕夜吃餃子已經是千百年來的傳統了,而除夕夜大多數是在大寒中,當然,也有的時候過年也會是立春之后。要想找其根源,餃子怎么說也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而它最初的原型則是古代的角子,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有記載。

除了吃餃子之外,在平時吃點白蘿卜和白菜也很不錯。蘿卜又名萊菔,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涼,有“小人參”之美稱。民間也有“蘿卜上市,醫生沒事”的記載。所以,在菜肴比較豐盛的情況下,您可以做一個白菜蘿卜湯,把體內過多的油脂洗下去。做法非常簡單,將大白菜、白蘿卜與豆腐洗凈,切成大小相似的長條,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待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油燒至五成熱,炒香辣椒醬后倒入清湯,把白蘿卜、豆腐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后加入大白菜,再次煮開,用鹽、味精調味,最后撒上香菜末就可以了。

我們前面說過,白菜呢也是很不錯的。以前,老百姓常常把白菜認為是一種吉祥的菜,“百菜不如白菜”,看似普通的白菜,在寒冷的冬天卻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天吃慣了魚肉膏腴,血脂、血糖、膽固醇指標節節攀高,我們的確該注意了。這個時候吃點白菜,可以幫您遠離那些高脂肪的東西,讓那些指標慢慢降下來。

冬季常吃熱量高或者滋補的食物來御寒保暖,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補過了頭,偏寒性的白菜正好可以幫助疏散、平衡體內的熱。尤其對于燥熱體質、喉嚨痛的人也很合適。吃火鍋時,別忘了盡可能多加點白菜,消解火鍋的燥熱之氣。

但要特別提醒,過敏或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大量單吃生冷的白菜和泡菜等,可以加點姜絲或是茴香、肉桂一塊燉煮,便可中和白菜的寒性。

滋陰潤肺除惡燥,莫讓鼻血嘩嘩流

話說當年慈禧老佛爺霸著權力不撒手,大事小事都得她說了才算,得,結果給累著了吧。這下可嚇壞了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忙給開了不少滋補品,生怕這位老佛爺太早歸西。可沒想到,慈禧吃了太醫開的方子非但沒好,反而食欲不振,更加難受了。最嚴重的是,老佛爺一生氣,竟然還流了鼻血。文武百官可害了怕,趕緊想辦法,生怕她有個三長兩短的。

其實,在冬天,現在也有不少人經常流鼻血,只不過沒有人家慈禧那陣勢,更沒有把它當回事了。然而在冬天流鼻血,往往是天氣干燥惹的禍。

我們知道,現在雖然冬天挺冷的,但是不少人都喜歡吃熱氣騰騰的火鍋,尤其是生活在溫暖的屋子內,很容易形成肺燥,從而動不動就流鼻血了。

那么,肺燥與流鼻血之間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有了。中醫上說肺開竅于鼻,也就是說肺有什么問題常常會通過鼻子表現出來,如生活中有些人鼻音比較重,很可能是肺出了問題。

《外科正宗》卷四曾經這么說過:“鼻中出血,乃肺經火旺,迫血妄行,而從鼻竅出。”意思就是,流鼻血往往是因為肺中有火,迫使血液逆行,而從鼻竅中流了出來。我們都知道,肺經中的火常常是由燥引起的。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的那樣“燥勝則干”,燥邪侵入人體多損傷津液,很容易引起“大火”。可是在冬天,陽氣內藏,本來需要養陰的時候,卻因為我們吃的以及住的原因讓肺中有了燥熱,那么,自然也就會流鼻血了。

說到這兒,相信不少人會說:“快,把頭仰起來止血!”如果您真的像他說的那樣仰起頭來,那可是大錯特錯了。因為流鼻血時仰起頭,很容易讓血液順著鼻道流到咽喉中去,如果再一個不小心咽了進去,就很容易造成胃部不適;如果要是流到氣管里,那可就更糟了,很可能會引起嗆咳,甚至導致肺炎。所以,下次流鼻血時一定要記住,千萬別再仰頭止血了。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其實方法很容易,立即用另外一只手中指指尖按住流鼻血那一側的拇指指甲角旁邊(遠離食指的一側,離指甲角約2-3毫米)的少商穴,同時用食指指尖按住拇指指甲和拇指關節之間的地方。在這里提醒您的是,如果左邊的鼻孔流血,那么就按左手上的少商穴,右邊的鼻孔流血就按右手上的穴位。

那么為什么這個穴位叫做少商穴呢?我們都知道,商在古代代表音樂,少商是五弦古琴第五弦是噶部分的商音音名。當用左手拇指指甲角處按壓五弦琴的第五弦少商音位并撥弦時,商音會從少商穴沿著肺經傳導到體內,因此該穴叫做少商。

少商穴,又叫鬼信穴,是太陰肺經上的井穴,具有通經氣、活氣血、清肺逆、泄臟熱的作用。當由于肺熱引起流鼻血時,按壓少商穴可以很快止血。

而之所以要用食指指尖按住拇指指甲和拇指關節之間的地方,是因為這個地方是老商穴。說到老商穴,相信不少人都覺得陌生。其實這老商穴原本屬于經外奇穴,又因為位于拇指上,與少商穴的情況相似,因此歸入肺經,一般對肺經上的疾病以及大腸經上的疾病有奇效,所以當流鼻血時,“老少同上陣”,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除上述方法之外,流鼻血的時候也可以將大蒜搗碎,敷在腳底的涌泉穴上效果也不錯。因為大蒜乃辛辣植物,敷在涌泉穴上可以引熱下行,熱不攻于上了,鼻子自然也就止血了。

其實,像上面咱們說的這位慈禧老佛爺,人家用得方法也很有意思。據說不知道從哪兒來的一位名醫,竟然用三錢蘿卜籽把這位西太后給治好了。怎么這么神奇啊?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常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蘿卜本是理氣的好東西,這蘿卜籽更甚,不僅可以理氣下氣還能降逆化痰,把慈禧上升的陽氣降下來了,沒火了,她可不就好了!

其實,就是現在也是一樣,冬天的時候多吃點蘿卜,把上浮的火、氣都慢慢理順了,人自然也就不會有問題了。所以,我們平時不妨多吃點蘿卜。如果想來點好的,那么就吃蘿卜燉羊肉,買幾根蘿卜,來1000克羊肉,先把羊肉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一下去去血沫,然后把羊肉放入已經燒開的清水中,再把料酒、生姜這些調料放進去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煨燉,直至羊肉軟爛,這時再放入切成小塊的蘿卜,加入少許鹽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您喜歡蘿卜的口干脆一些,煮到蘿卜斷生就可以了;如果您希望口感軟爛點,那就多煮一會兒。

如果想吃點清淡一點,您可以生吃幾片白蘿卜。李時珍曾經在《本草綱目》中這樣評價白蘿卜“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如果身體中沒有燥熱了,自然也就不會流鼻血了。

除了在飲食上注意之外,在生活習慣上也要稍加注意。

俗話說,水乃生命之源,在冬天的時候,人們常常不喜歡怎么喝水,再加上經常吃辛辣的食物,體內的水分更容易“告急”,溫暖干燥的環境也在偷偷消耗我們的水分,如果水分少了,自然也就很容易流鼻血了。所以補水是在冬天預防干燥甚至是流鼻血的一個重要環節。

篇6

嶺南地區屬東亞季風氣候區南部, 具有熱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特點, 北回歸線橫穿嶺南中部, 高溫多雨為主要氣候特征。早在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就對嶺南的氣候、地理對疾病的影響有了清楚的記載, 曰:嶺南土地卑濕, 氣候不同, 夏則炎熱郁蒸, 冬則溫暖無雪, 風濕之氣易傷人。明代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指出:南方卑濕之地, 更遇久雨淋漓, 時有感濕者, 說明了嶺南地區氣候炎熱, 且濕潤多雨, 因此濕熱邪氣為重。清代何夢瑤提出濕病論, 并在其論著《醫碥》中表述嶺南地區為地卑土薄, 土薄則陽氣易泄, 人居其地, 腠理汗生, 氣多上壅。地卑則潮濕特盛, 晨夕昏霧, 春夏雨, 人多中濕。清代葉天士亦指出:粵地潮濕, 長夏涉水, 外受之濕下起長夏陰雨潮濕, 均指出了嶺南地區炎熱潮濕的氣候特點。

嶺南大部分地區夏長冬短, 終年不見霜雪。太陽輻射量較多, 日照時間較長, 因此, 嶺南地區高溫時期比較多, 且一天之中高溫持續時間也較長, 所以平均溫度較高。濕邪的特點是重濁, 但濕受高溫的熱邪所蒸化, 表現為氣化形式, 故又稱為濕氣。嶺南地區風向隨季節交替變更, 夏季以南至東南風為主, 風速較小;冬季大部分地區以北至東北風為主, 風速較大;春秋季為交替季節, 風向不如冬季穩定, 加之臺風、暴雨等, 使嶺南氣候變化具有復雜易變的特點[1]。

正是嶺南地區炎熱多雨的氣候特點, 陽光和水分充足, 非常適合野生動植物的繁衍生長, 因此, 嶺南地區四季林木茂盛, 全年有各種花果, 昆蟲種類繁多, 造就了嶺南地區豐富的動植物中草藥資源。據資料顯示[2], 嶺南地區藥用資源達4500多種, 占全國藥用資源種類的36%。嶺南地區盛產多種獨特的道地藥材, 為嶺南地區人民的防病治病和保健事業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天然藥用資源。豐富的藥材資源不僅可治療疾病, 更是嶺南地區居民家中保健養生的必備之品。嶺南食俗中藥膳粥湯極為豐富, 最為常見的有湯劑、茶劑和酒劑等。有資料顯示[3], 嶺南地產藥材中可用于制作湯劑的有80余種, 制作茶劑的有40余種, 制作藥酒的有50余種。

2 嶺南人群體質特點

嶺南地區特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因素決定了嶺南之域致病邪氣的特點和嶺南人群的特定體質。《素問異法方宜論》言:南方者, 天地之所長養, 其民嗜酸而食胕,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 其病攣痹, 其治宜微針。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嶺南地區氣候溫暖, 嶺南的致病因素與季節有著很大的聯系, 曰雜毒因暖而生, 故嶺南從仲春訖仲夏, 行青草瘴, 季夏訖孟冬, 行黃芒瘴。嶺南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方書《嶺南衛生方》亦指出了嶺南人群患病特點, 曰至嶺南, 見外方至者, 病不虛日, 雖居民亦鮮有不病者, 氣燠故陽常泄, 而患不降;地濕故陰常盛, 而患不升。業醫者, 茍不察粵地山川竅發之異, 有以奪陰陽運歷之變, 而徒治以中州常法, 鮮有不失者。

為了解嶺南人群的體質特點, 袁天慧等[4]開展為期1年的大型調查研究, 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6~65歲體檢的健康人群共計54750人, 參照王琦[5]提出的9種基本中醫體質類型的分類, 并培訓專門的中醫研究生辨識所有調查對象體質, 并排除兩種及以上兼夾體質人群。結果顯示, 嶺南地區健康人群中氣虛體質居首位, 其次為陽虛體質, 再次為濕熱體質。究其原因, 主要因嶺南地區濕邪為重, 脾喜燥惡濕, 脾氣受損, 加之現代嶺南人工作壓力大, 勞則氣耗, 故見氣虛體質;濕為陰邪, 陰盛則陽病, 損傷人體陽氣, 故見陽虛體質;陽虛氣虛致使水液蓄積體內, 與外感濕氣相合, 日久郁而化熱, 則可見濕熱體質。

3 嶺南地區四季養生

自然界四季氣候變化是寒暑更迭、陰陽升降的標志,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四時陰陽者, 萬物之始終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則災害生, 從之則苛疾不起, 是謂得道, 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對自然界萬物的重要影響。《靈樞順氣一年分為四時》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是氣之常也, 人亦應之。人體生理功能隨著四季氣候變化而進行著自然調節, 病理變化亦受到四季的影響。《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曰:邪氣者, 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 就是說疾病會因為人體在四季不同的生理狀況而伺機侵入人體內部, 外在的疾病與人體內在的機能相互作用, 就產生了在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疾病較為流行的現象, 這也是我們討論四季養生的重要意義所在。

嶺南地區獨特的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形成其特有的四季特點, 運用《黃帝內經》指導養生時須與嶺南地理氣候與文化相結合, 從而形成了具有嶺南地域特色的四時養生文化。《黃帝內經》的四時養生核心原則可以概括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即春夏季節要調養陽氣, 是為了更好地固存秋冬季節的;秋冬季節要調養陰氣, 為來年春夏季節的陽氣生發打下基礎。根據四季陰陽變化和氣候特點, 調整人體的陰陽偏差, 以保持人體內外的陰平陽秘。因此, 《靈樞本神》總結了養生之根本, 曰智者之養生也, 必順四時而適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處, 節陰陽而調柔剛。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強調了養生須能動地適應四季寒熱變化, 保持內外環境的統一, 如此才能未病先防, 這可謂是《黃帝內經》四時養生之根本。

3.1 嶺南春季養生

春三月, 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夜臥早起, 廣步于庭, 被發緩形, 以使志生, 生而勿殺, 予而勿奪, 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 養生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 在五臟中屬肝, 是肝氣旺升發條達的季節。嶺南地區春季溫差較大, 乍暖還寒之時, 夾有春雨, 而后出現回南天, 且南天主要指天氣返潮現象, 一般出現在每年春季的二三月份。此時氣候濕氣為重, 外濕引動內濕, 人體濕氣重則陽氣升發受阻, 易出現口黏膩、頭昏蒙、身沉重、大便不暢等表現。因此, 嶺南春季養生更應順應生的規律, 把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 疏散條達肝氣, 升發少陽之氣, 并輔以辛散升浮之品, 以應時扶陽祛濕, 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嶺南名老中醫關汝耀尤為重視調肝理氣, 自擬理肝湯, 方中以柴胡、烏藥為君藥疏肝行氣, 以白芍、墨旱蓮為臣藥清肝平肝, 白芍、甘草酸甘化陰, 從清、舒、平、養四個方面理肝[6]。春季飲食宜減酸益甘, 以應天地生發之氣, 食療可適當加黨參、金橘、麥芽、谷芽、茯苓等健脾消食。

3.2 嶺南夏季養生

夏三月, 此謂蕃秀, 天地氣交, 萬物華實。夜臥早起, 無厭于日, 使志無怒, 使華英成秀, 使氣得泄, 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陽氣生于春而極于夏, 夏天是萬物繁茂的季節。嶺南地區夏季時間最長, 伴有長夏, 高溫多雨, 濕熱尤為明顯。夏天在五行中屬火, 五臟中屬心, 長夏屬土和脾, 因此, 嶺南地區夏季養生尤要重視對心脾的調養, 注意保養陽氣, 防止人體陽氣津液消耗過大。鄧鐵濤認為, 脾旺不易受病脾胃健旺, 則身體沒有弱點給疾病以可乘之機, 不易成病;既成病之后, 調理其脾胃則病易愈[7]。鄧鐵濤臨證善用嶺南特色藥材五指毛桃, 以其健脾益氣利濕之效, 益氣而不生熱, 補氣而不滋膩, 扶正而不礙邪, 同樣適用于嶺南地區夏季養生[8]。此外, 心為五臟之首, 心主神明, 他強調養生先養心, 重視保養心神, 心強健是整個機體五臟六腑健康正常的基礎, 心情愉快, 精神開朗, 則血氣和調, 抗御能力強, 自可無病[9]。

嶺南地區夏季養生中不得不提到嶺南地區獨特的茶文化涼茶。嶺南地區夏季氣溫高, 時間長, 且多伴有雨水天氣, 高溫濕重是最為明顯的特點。涼茶是嶺南人民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 根據嶺南地區的氣候水土特點, 多以本地獨特道地中草藥為物質基礎, 研制、總結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飲料, 尤其適宜于夏天飲用。涼茶中常用的原料植物主要有金銀花、崗梅根、崩大碗、布渣葉、葫蘆茶、夏枯草、涼粉草、雞蛋花、白茅根、水翁花、地膽頭、青天葵、狗肝菜、木棉花等[10]。嶺南地區夏季養生涼茶首選五花茶, 又名復方祛濕湯, 以金銀花、木棉花、雞蛋花、野、夏枯草為主, 有清熱祛濕之功, 還可根據需要加入薏苡仁、布渣葉、茯苓、藿香、紫蘇葉等。嶺南涼茶是嶺南中醫養生理論具體實踐的產物, 更是《黃帝內經》中重要養生理念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具體體現。嶺南地區夏季炎熱多雨, 飲食宜減苦增辛, 注重清補, 藥膳選擇以清熱祛濕、芳香醒脾為首選。嶺南地區居民夏季常煲的湯主要有綿茵陳蜜棗煲瘦肉、赤小豆煲雞腳或豬脊骨、土茯苓陳皮煲龜湯、粉葛煲排骨、豬橫脷煲雞骨草或夏枯草等。此外, 夏季可多食百合綠豆糖水、銀耳木瓜羹、扁豆荷葉粥、酸梅湯等以益氣養陰, 防止體內積熱。嶺南地區夏季還要避免食用大辛大熱之品, 以免邪熱化火。

3.3 嶺南秋季養生

秋三月, 此謂容平, 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 收養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秋季萬物平和, 不再生長, 天氣開始轉冷肅殺。秋季是嶺南地區最為舒適的季節, 氣候涼爽, 初秋仍可見暑濕、濕熱, 入秋則濕氣漸少, 天氣晴朗而兼有風燥, 養生宜開始養陰。秋天在五行中屬金, 五臟中屬肺, 以收斂為征, 適宜平補。嶺南名醫李仲守臨證極重養陰, 結合嶺南人陰虛內熱的體質特點, 主張秋季養生應以甘寒清養為主, 補而不滯, 滋而不膩, 清而不寒, 消而不伐, 養陰滲利, 甘寒并用, 勝熱而又不傷正[11]。嶺南地區秋季養生的關鍵是防燥護陰, 肅清肺氣, 養陰止渴, 飲食原則宜減辛增酸, 煲湯以平補為要, 如雞腳燉花生、蓮子板栗煲雞、西洋參燉竹絲雞、秋梨牛尾煲、南北杏燉瘦肉等, 亦可適當飲用竹蔗茅根水、烏梅紅糖水等以益氣養陰。此外, 還可多食用核桃、山藥、芝麻、馬蹄、杏仁等有滋潤性的食品, 以防秋燥。

3.4 嶺南冬季養生

冬三月, 此為閉藏, 水冰地坼, 勿擾乎陽。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溫, 無泄皮膚, 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季寒風凜冽, 嶺南地區雖然溫度基本在零度以上, 但是冬雨連綿, 濕冷夾雜, 人體感覺更是寒冷刺骨。冬天在五行中屬水, 五臟中屬腎。冬季是萬物收藏的季節, 陰寒盛極, 故養生活動應以養藏為要, 斂陽護陰, 閉藏陽氣于內。嶺南地區冬季較短, 卻是進補的好時機, 可以適當進食血肉有情之品, 如羊肉、花膠、鹿角膠等, 以溫腎壯陽。楊志仁[12]在運用中藥防治衰老過程中, 尤為重視補腎, 以填補為要, 輔以補陽, 重用性味甘溫的藥物。中國醫學嶺南派創始人之一梁劍波亦重視補腎以抗衰老, 習用六味地黃丸、左歸飲補腎陰, 用溫養之柔劑補腎陽, 善用巴戟天、羊藿、鹿茸、鹿角膠等溫補督腎之品[13]。嶺南地區冬季煲湯以溫補為要, 如黨參、當歸、生姜燉羊肉, 淮山藥、枸杞子燉狗肉, 高麗參、龍眼肉煲雞湯, 黃芪、黨參煲烏雞等, 以扶正祛邪、斂陰護陽、固本強身。

4 結語

中醫養生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黃帝內經》中的養生理論對現代嶺南地區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黃帝內經》在論述人體養生時充分強調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即要順從人體和自然界的規律變化, 和諧統一方能陰平陽秘。四時養生就是積極地調動人體在相應季節的生理潛力, 在自然界氣候變化規律的基礎上, 適當調攝以順應陰陽變化, 養陽以助生長之能, 養陰以益收藏之本。嶺南地區有著獨特的地理氣候特點, 造就了相應的人群體質, 四季養生是在《黃帝內經》天人合一的原則下, 順應四季的變化做好養生調護, 如此才能達到強身健體、防病延年的目的, 這也正是我們探討《黃帝內經》四時養生理念的指導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文達良, 蘇晶.嶺南地理氣候環境及體質特點與溫病關系的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0, 16 (4) :276-277.

[2]陳蔚文, 徐鴻華.嶺南道地藥材研究[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2007.

[3]范文昌, 林錦娜, 梅全喜.廣東地產藥材在藥膳中的應用[J].亞太傳統醫藥, 2015, 11 (24) :1-3.

[4]袁天慧, 冼紹祥, 楊忠奇, 等.嶺南中醫藥文化與養生保健[J].中醫雜志, 2013, 54 (3) :266-268.

[5]王琦.9種基本中醫體質類型的分類及其診斷表述依據[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 28 (4) :1-9.

[6]劉小斌, 烈, 梁川.嶺南中醫藥名家 (二) [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2010:197-202.

[7]靳士英.鄧鐵濤教授學術成就管窺[J].現代醫學, 2004, 4 (9) :1-6.

[8]劉煥蘭, 曲衛玲.鄧鐵濤教授養生學術思想探討[J].新中醫, 2010, 42 (5) :5-6.

[9]鄧鐵濤.養生必先養心[J].祝您健康, 2010 (2) :12.

[10]肖偉, 許利嘉, 彭勇, 等.嶺南獨特的茶文化:涼茶[J].中國現代中藥, 2012, 14 (8) :69-70.

[11]孔炳耀.李仲守教授學術經驗簡介[J].中醫教育, 1994, 13 (4) :34-39.

篇7

人為什么要順應天時?因為天、地、人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是相呼應的。古人認為,陰陽變化產生寒、熱、溫、涼四季變化及晝夜溫差。這在《易經》太極圖里的陰魚和陽魚得到了很好的說明,太極圖可以說濃縮了陰陽哲理,是陰陽相互轉化的象征。

在具體的養生方法上,在中醫學的經典巨著《黃帝內經》中已有四季養生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進行。

春天如何養生?春天是陽長陰消的開始,所以應該養陽。春天主生發,萬物生發,肝氣內應,養生之道在于以養肝為主,原則是:生而勿殺,以使志生。養神志以欣欣向榮。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意思是傷了肝氣,就會降低適應夏天的能力。所以,《黃帝內經》提出:“春三月要夜臥早起,披發緩行,廣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氣生發) 。”

夏天如何養生?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夏天主長,萬物茂盛,心氣內應,養生應以養心為主。要使氣得泄(當汗出就汗出),因為夏天屬陽,陽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則傷心,秋天就會得痰癥(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會降低了適應秋天的能力,所謂奉收者少。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夏三月要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不要怕陽光),使志無怒(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泄(不要閉汗),若所愛在外(多到戶外活動)。

秋天如何養生?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瀉),奉藏者少(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所以《黃帝內經》說:“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冬天如何養生?冬天,萬物皆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生應以養腎為主,逆之則傷腎,春天會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適應春天的能力)。所以《黃帝內經》說:“冬三月,萬物閉藏,水冰地凍,無擾乎陽(不要耗散陽氣),要讓神氣內守,要避寒就溫,少出汗。必待日光(多曬太陽)。”

為什么說春夏要養陽、秋冬要養陰?因為四時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根本,所以《黃帝內經》說圣人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篇8

  醫生《黃帝內經》讀后感1

  閱讀,是個自我沉淀、自我提升的過程。讀書月活動中,我有幸讀到《黃帝內經》一書,讓我在紛繁世界中得到了片刻寧靜,有了些許人生體會。

  《黃帝內經》是一本生命之書,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把人的形體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認為人的形體病變可以影響精神,精神的狀況又可以影響形體的病變,同時人體又是與外界環境(自然、社會)緊密相連的。人體必須與外界環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變化來調節飲食起居和精神活動,前者為“形神合一”觀,后者則為“天人相應”觀,二者充分反映了《黃帝內經》中的“整體恒動觀”,是其所主張的兩個基本觀點。

  《黃帝內經》是一部經典、深奧的中醫藥學著作,它不同于西醫書籍那樣將人體進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學科性細化,而是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合一理論構建了完整的中醫藥學體系。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癥,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于圣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溫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鑒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為壯觀。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開卷必有益,多讀書,讀有用書才能提高自己。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把書作為人生益友,始終走在學習的路上,樂此不疲。

  醫生《黃帝內經》讀后感2

  由于文言文知識和醫學知識的匱乏,確實讀不懂《黃帝內經》,但仍然為她而著迷。迷于書中所寫的東南西北中,迷于她所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迷于她所描述的肝心肺腎脾,以及書中的酸咸甘苦辛。

  她告訴我,吃什么最健康: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既不是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的,牛奶為上品,雞鴨魚肉為好東西,同時告訴了我們各種食物都有它的季節,和飲食專家們所提倡的不吃反季節食物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告訴我們一年當中我們該怎么去生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就是說春天我們就應該象植物發芽一樣,讓我們人體的氣機生發出來;夏天,我們所有的陽氣浮于體表,同時將一年中代謝所產生的垃圾通過汗液排泄出體外,所以我們夏天的消化能力就相對弱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苦夏,夏天為什么容易拉肚子,為什么夏天吃多了雪糕不好,喝冰鎮的汽水、啤酒不好;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萬物開始收藏了,我們的身體也應該開始收斂了;冬天是閉藏的季節,植物都凋零了,很多動物都冬眠了,水都結冰了,我們也應該象那些動植物一樣避開寒冷的冬天之氣,這也是俗習中提倡冬令進補的原因,這時人體的陽氣全都在體內,吃的東西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

  她告訴我,人要想健康,要因天之序,也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則,遵循一年的四季之氣,遵循每天的小四季。人的健康在自己,你和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你也就越健康。

  我為書中所寫的一切而癡迷,相信隨著對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我會有更深的理解。

  醫生《黃帝內經》讀后感3

  說是讀了《黃帝內經》,可實際上自己并不是讀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在電視里講《黃帝內經》的節目,然后又讀了幾本根據這個節目錄制下的《對話錄》,感到深受啟發。養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幾點寫下,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 順應天時,順應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體充滿奧秘。古人認為,人在宇宙中,受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更大。年有四季,亙古不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應該的時節做應該的事情,不要違背上天的安排。我們順應它,就是使自己順應自然,與其和諧共振,“天人合一,盡享天年”。古人的智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今天仍然可以從中汲取能量。

  2。 因人而宜,因時而宜

  養生的方法有許多,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從中醫來講,人有五臟:肝肺脾胃腎,功能各不同;每個人生來先天不一,各人五臟也強弱不同。有的肝氣旺,有的腎氣足,保護好自己的“元氣”,并關注自身的變化,提高身體的敏感度,摸索與分析自己的“強”與“弱”,從而對癥處理分別對待。

  3。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好好吃飯,要吃身體需要的飯,能“消”與“化”的飯。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費,說不定還成為垃圾,還要勞累身體費心打掃;“五谷為養”,最好的飯就是家常飯。

  好好睡覺,是到睡覺時就要睡,不能勉強自己的身體,委曲求全。某種意義上說,睡覺比吃飯還重要。現代社會的“燈紅酒綠”已使我們不能安時就寢,根本無法做到“日落而息”,但如果明白道理,就要強迫自己該放手時就放手。

  4。 養心比養生更重要

  養生重要,養心更重要。養心的方法有多種,但我自己體會,讀書與寫作也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的一種方法。不斷反省自己,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更是使人靜心的方法之一。

  5。 人生最完美的結局:無疾而終

篇9

中醫在養生方面主要受道家的影響,對精神養生非常重視。中醫學將人的心理活動統稱為情志,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分為喜、怒、憂、思、悲、驚、恐七種。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也是有利有弊。

歷代醫家的養神之說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談到養生的重要性時,責怪和痛斥當時的醫生和一般群眾不重視養生,“舉世昏迷”,只知道追逐榮華富貴,“不惜其命”,這樣實際上是本末倒置。

宋代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認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類致病因素中的一大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的張子和、劉完素、朱丹溪等都很重視精神養生。張子和重視心理治療,創造了“習以平之”等意療方法。

劉完素提出“養生之要,無為無事”的觀點,反對恣情,指出“凡此六欲七情之邪,而為禍患之本,死亡之因”。六欲七情太過,必然影響人體臟腑內生六氣變化,導致臟腑間“和平”破壞,引發疾病。

朱丹溪認為,養生應該清心寡欲、恬淡虛無以聚,不使相火妄動。針對動易靜難,朱丹溪特別重視養性,強調“主之以靜”。“人心聽命乎道心”,要做到靜必須收心養心,使心不亂,通過道德修養來克服各種私欲妄念,使心火凝然不動,相火守位稟命,內奉而健康長壽。

明清時期的《攝生集覽》提出了很多保養之法,但以“養神為首”。并指出失眠與和情志有關,認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重要的是保持內心的寧靜。

《黃帝內經》養神之道

《黃帝內經》注重調攝精神,認為精神的調養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一是攝養意志,二是調和情志。攝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于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

情志過激、寒熱偏盛、疲勞過度等,都能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機失調,從而引發多種疾病。而許多內外因素都可導致氣機失調的病變,所以中醫有“百病生于氣”的論點,告誡人們要想長壽必須注意調和情志。

篇10

傳鵬簡介:師承成都中醫藥大學著名專家王再謨教授和馬烈光教授,臨床經驗豐富,現任芙蓉長卷•身心康中醫館館長,兼任四川養生康復協會中醫養生康復分委會委員兼秘書。

現在正是隆冬,對于冬季養生之道,《黃帝內經•四氣調神》指出冬天的作息規律應該“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因為冬天是一年中陽氣衰而陰寒盛的季節,早睡晚起才能保養精氣,盡量減少寒邪對人體的損傷。問題來了,這“早臥晚起”的法則,現在有幾人能做到?特別是為生活奔波都市人群,上班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動輒就是一兩小時,即使是朝九晚五,很多人早晨天不亮就得出門。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員,居住在一環內,上班在三環外,每天早晨必須六點半起床,七點鐘出門,除非我不干這份工作了,這樣的作息就得繼續。當然可以選擇換工作地點,但那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月之前有位朋友向我咨詢,她本身體質偏弱,上半年剛生了小孩,這個冬天覺得格外怕冷,早晨出門就頭痛,問我該咋調養。她的情況跟我差不多,我勸他要么換個就近的地方工作,要不干脆自己在家帶小孩,他說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工作哪能說換就換,不上班哪來“奶粉錢”?

這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情況見多了,不得不提出一個觀點:“醫藥養生,貫穿一生”。 這句話,可能同道一聽就會笑話,因為就中醫養生學術而言,老祖宗們早在幾千年前的經典《黃帝內經》中就論述了養生的大要在于“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即要順應外環境,在生活起居、飲食勞逸各個方面,綜合地調養身心;要“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即注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盡量避免內外各種致病因素對生命的損傷,這樣就會無病患而使生命得到保養。《黃帝內經》中類似的論述很多,總之靠求醫吃藥來養生,有點不靠譜。普通大眾聽了也不愿接受,沒事兒看什么醫生,吃啥藥啊呢?

《黃帝內經》指出的養生之道是“圣人行之,愚者之”。然而從古至今,圣人都只是極少數,蕓蕓眾生才是社會的主體。雖然我們之中確有少數人或是出于無知,或是根本不把健康當回事,自己自覺主動地違背養生之道,對于這些人可以教化引導,實在頑劣不化者也只能“自作孽,不可活”。然而,更多的大眾是被迫地,難以避免地無法完全切實地履行經典中的養生之道,這一大群人該如何養生保健?只能退而求其次。像我自己,我知道自己先天稟賦腎氣不足,冬天這寒邪損傷陽氣的行為又不可避免,我就注意多喝羊肉湯,家里燉湯就放點人參、黃芪、肉桂、老姜、附片之類,平時用黃芪、姜片加點枸杞子泡水喝,再吃點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右歸丸之類的中成藥。我那位朋友,情況與我相似,我也是這樣給她的建議,最近情況還不錯,早晨出門不再頭痛了。前兩天打電話問我現在情況好轉了,是不是可以不用中醫中藥了,我告訴她,這樣做實在是沒有辦法的方法,醫藥也只是盡量減少損傷而已,冬天沒過,只能根據情況調整用量。

或許,我們一生中,都存在難以避免的損傷,損傷因素持續存在,醫藥就要伴隨我們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