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范文

時間:2023-04-11 11:08: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帝內經養生智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篇1

曲黎敏教授健康講座《〈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系列一

專家簡介

曲黎敏,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文字學、傳統醫學、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有《中醫與傳統文化》、《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等。

近年來,曲黎敏教授不僅在大學里主講“中醫文化”、“周易與中醫學”、“道家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導讀”等課程,還致力于傳統醫道的公開推廣,經常受邀到各大機構演講。她的演講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讓聽眾既能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學到切實好用的養生智慧,實現對自身生命切實的人文關懷。

我們的生命活力從哪里來?我們的領導力從哪里來?生命活力和領導力,是和魄力、精神、膽識有關系的。諸如魄力、魂魄,在人們看來似乎是虛無縹緲的,可在《黃帝內經》里,“魄”是和肺氣密切相關的,“精”藏于腎經,“神”是指心神。《黃帝內經》是惟一一部以圣王命名的書,首先它傳達給我們一個信息,生命之學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大慈悲。學習《黃帝內經》,可以幫助每個人認知自我,培養自身的洞察力。

國學經典中寂寥而獨特的一隅

在古代,人們是非常講究養生之道的,而現在我們是把身體當作可以不斷去消耗和損害的東西。在古代是養“生”,很認真、很愛惜地對待自己的身體。而現代人對身體非常不愛惜,真正好的理論是很難聽到的,所以要讀懂《黃帝內經》是非常不容易的。

1.地位獨特

《黃帝內經》可解讀為四個字―“順其自然”。天地自然,永遠是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這是一個固定的順序。人體也應該按照這個順序去生長、生發、收斂、收藏,這樣身體才是健康的。這是《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的一個很原則的問題―順其自然。《黃帝內經》是以圣王命名,圣王為什么重視醫學和生命學方面的書?實際上所謂圣王,就是順從自己本性,生發、生長、收斂、收藏的人。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圣王通常是能夠掌控自己的人,不僅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還可以掌控自己的欲望。

2.最為寂寞

大家都在學各式各樣古代的經典,《論語》、《道德經》等,可是恰恰《黃帝內經》很少有人提及。那些經典都是從生活當中或者是向外看的東西,而《黃帝內經》是向內看的,要求人有很高的悟性。過去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在人體中有一個東西“膂”,我們在小說里面經常會看到“膂力過人”這個詞,這是指什么呢?腰圓就涉及到膂力過人,這個“膂”是在我們的腰上,《黃帝內經》里說它是從腎經和膀胱經交接點的一個東西。豬腎外面包著一層厚厚的油和筋膜,這個東西不是說買就可以買到的。在人體中想把這個東西補起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鍛煉,它是通過積累而生成的。古代的大力士腰圓,后腰有兩個大包似的,所以才有力氣。《史記》里的一些人就經常鍛煉,他們吃完晚飯干什么呢?玩門口的石獅子,天天練,所以才能生出“膂”,現代人鍛煉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3.何謂仁義禮智信

篇2

  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1

  說是讀《黃帝內經》,可實際上自己并不是讀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在電視里講《黃帝內經》的節目,然后又讀了幾本根據這個節目錄制下的《對話錄》,感到深受啟發。養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幾點寫下,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 順應天時,順應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體充滿奧秘。古人認為,人在宇宙中,受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更大。年有四季,亙古不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應該的時節做應該的事情,不要違背上天的安排。我們順應它,就是使自己順應自然,與其和諧共振,“天人合一,盡享天年”。古人的智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今天仍然可以從中汲取能量。

  2。 因人而宜,因時而宜

  養生的方法有許多,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從中醫來講,人有五臟:肝肺脾胃腎,功能各不同;每個人生來先天不一,各人五臟也強弱不同。有的肝氣旺,有的腎氣足,保護好自己的“元氣”,并關注自身的變化,提高身體的敏感度,摸索與分析自己的“強”與“弱”,從而對癥處理分別對待。

  3。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好好吃飯,要吃身體需要的飯,能“消”與“化”的飯。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費,說不定還成為垃圾,還要勞累身體費心打掃;“五谷為養”,最好的飯就是家常飯。

  好好睡覺,是到睡覺時就要睡,不能勉強自己的身體,委曲求全。某種意義上說,睡覺比吃飯還重要。現代社會的“燈紅酒綠”已使我們不能安時就寢,根本無法做到“日落而息”,但如果明白道理,就要強迫自己該放手時就放手。

  4。 養心比養生更重要

  養生重要,養心更重要。養心的方法有多種,但我自己體會,讀書與寫作也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的一種方法。不斷反省自己,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更是使人靜心的方法之一。

  5。 人生最完美的結局:無疾而終

  常聽說老人離世時的種種痛苦,想到一個詞:“痛不欲生”。如果我們能夠免于大的疾病,健康地活到九十歲,是多么大的福氣;而如果真能做到“無疾而終”,將是人生最好的謝幕。

  讓我們從現在起攜手同行,一路唱著歌,向著這個終極目標前行。

  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2

  《黃帝內經》是全面揭示生命大道的三墳雄文,它開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輝光,實現了認識史上的奇跡。面對這么一部偉大的作品,我驚訝于古代人們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學淺,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內經》的一小部分——它的養生思想,來談談自己在閱讀這本書后的感想。

  養生,也被稱為“攝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進健康的的方法。《皇帝內經》作為醫藥學的早期著作,養生學是其理論的重要組成成分。蘊含在其中的養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未病先防

  養生的目的就是保養生命,維持人體的健康狀態,所以必須做到未病先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養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養,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壽,推遲衰老。當病癥能被檢測出來時,其實它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了,這時再采取措施已經晚了,因為機體再也恢復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狀態了。比如癌癥,很多時候發現得癌癥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如果能通過避免輻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來減少得癌的幾率豈不是最好嗎?

  (二)順應自然、動以養行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人來源于自然,不管人類文明如何發展,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必須得要遵循自然界陰陽四時的規律。自然界的變化,會通過溫度,濕度,陽光等等各方面影響到人體,所以養生就要順應自然界的陰陽消長、四時的生長收藏變化規律。

  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還指出了具體的養生方法: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俱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其中“廣步于庭,披發緩行”正是體現著“生命在于運動”的思想。

  (三)恬淡無為、靜以養神

  “無為”最早出現于老子的道德經中,如“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在《黃帝內經》中“恬淡無為”的思想也表現得淋漓盡致。《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是以圣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圣人之治身也。”《素問·上古天真論》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這里說明了“恬淡虛無,清靜無為”對養生的重要性。在今天這樣一個競爭強度如此大的時代,我們更是需要回歸這樣一種“恬淡”“清靜”的境界,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爭吵,靜靜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快樂。這樣,我們可以擁有更平和的心態,獲得平靜的內心。《內經·痹論》言:“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通過靜養,才能將神氣內藏,達到清靜內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逆于生樂,起居無節”,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

  (四)避邪去害

  中醫認為發病的根本是內因,外因是發病的條件,如果人體正氣充足而不受邪則不會發病。在《黃帝內經》中也將避邪、去害趨利作為一個重要的養生方法。《靈柩·百病始生》言:“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風雨寒暑。”它還指出,不僅自然界的風雨寒暑霧靄要躲避,五味七情之過亦不宜。《素問·生氣通天論》言:“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素問·舉痛論》言:“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可以從中看出,風雨寒暑、偏嗜五味、七情過激都會對人體產生傷害,而養生之根本就在于去除一切有害于身體的因素。

  當然,前面的這幾點只是簡單的概括,遠沒有表現出《黃帝內經》中養生思想的全貌,但我們從中已經可以窺出它的偉大,這些思想是超時代的,是顛簸不破的。值得我們好好的體會,并把它切實地運用到平常的生活中去來保持生命,增進健康。

  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3

  《黃帝內經 金匱真言論》云: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 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這只是經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 己平時讀經典后,運用經典的幾個病案寫出來,與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對您有 所幫助。

  有一天,我的一個同事過來找我針灸治療頸椎病,因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針就能明顯減輕,有時一針就可以了,今天又來了,說昨天科室有個事挺氣人的,領導安排給他做,又沒地方發泄,實在不想接那個活兒,晚上想著這事,沒睡好,早上起來,頸椎部位疼痛,頭 暈不適。

  因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時蠻有性格的,脾氣較大,又急躁,聽他說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頸椎病是因為肝郁化火,想起內經的原話: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針 刺肝經原穴太沖,用瀉法,1 分鐘后拔針,頭暈頸痛消失。省公安廳一領導,上班期間辦公室突然感覺心好像要跳出來了,很難受,自己摸脈,每 分鐘接近150 次,持續了近30分鐘,打電話咨詢該怎么辦?問起病因,說最近因為國慶 60 周年慶,因安保工作方面的問題,工作壓力大,自己火氣很大,經常對下屬發脾氣。我比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內關穴處,他照做了,開始壓上去疼痛 難耐,很想放棄,電話中一再囑咐直壓到內關穴處無疼痛為止。20分鐘后電話告知心跳如常。

  這也是來自于學習經典的體會,內經原文: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選手厥陰心包經內關穴,指壓治療,療效確實令人感到驚奇。如果病人沒經驗的,肯定會急診叫120 送去醫院,其實這也是中醫針灸在急診臨床應用的典型案例。

  一從事藥材生意的病人,廣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為肩背疼痛近1 月,在北京協和醫 院照片,MR檢查,均未見異常,局部打封閉,貼膏藥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見 改善。回廣州后約出來吃晚飯,餐桌上見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狽的樣子,連聲說對不起,他夫人說感冒很長時間了,把他嘴上的煙拿掉,還暗示要我告訴他抽煙會加重咳嗽。

  其實自 從見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療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選手太陰肺經滎穴魚際,用瀉法,患者 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鐘拔針,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癥狀全消失 了。我也點了一支煙,順手給他一支,邊聊邊抽煙。這哪與抽煙相關啊。西醫可是講抽煙與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關性啊,記得在老家有的抽煙,活到九十多也未見咽喉炎,氣管炎及 肺癌的,有的從不占煙酒,50 多歲也一身的病啊。

篇3

《黃帝內經》成書于先秦至漢時期,它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堪稱為醫之始祖,對后世醫家影響頗深。相關學者將多家出版社的《黃帝內經》教材選定重點原文,制定等級考試大綱,排在第一章的便是養生章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見養生章節是多么重要。

一級原文的前兩條皆出自《素問.上古天真論》,從書的來源標題能得出許多信息。眾所周知,《黃帝內經》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分,上古時期是黃帝生活的年代,天真一詞我認為在這里有很深的含義,天真,便是如孩童般天真無邪,對這個世界心懷希望和善良,人若想養生長壽,首先就得如孩子般有顆純潔之心,不受世俗影響、功名利祿污染本心。兒童永遠是世界上最純真無暇的人,不像成人有那么多彎彎繞繞,所以心理上像個小孩子不完全是壞事。

《黃帝內經》中說到養生者當按照自然界的規律起居生活,適當用保健方法養生,飲食有節,作息上不顛倒白天黑夜,不能太過勞累。反思下我的生活習慣,跟養生者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唯一做得好的算是飲食有節,不太挑食,每餐都注重葷素搭配。至于生活作息方面,幾乎天天晚睡,經常撐到勞累時倒頭就睡。自己也深知這是相當不健康的壞習慣,很想在此立志:再也不晚睡了,希望自己真能說到做到。現代社會隨著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大多數社會人士都做不到起居有常,這真得重視,原文最后說到養生者能做到這樣,那么活到百歲不是問題。在千年之前古人就認為人應當活到百歲,但是現在活到百歲的老人越來越少,這都跟生活習慣不好有關,所以好的生活習慣能讓人身體健康長壽。

一級原文第二條說到“虛邪賊風”,在我看來,它是指不正常的氣候和對人體有害的致病因素。面對這些致病因素,我們應當及時避開,心情要平和淡然,沒有其他雜念,這樣真氣順暢,疾病也就不會發生。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對疾病的發生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很多疾病大多與情志因素有關,情緒好,自然就很少生病。即使是個癌癥患者,他并沒有為此怨天尤人,而是保持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該吃該睡,相信他能活得比那些一直焦慮的患者更長久。

《黃帝內經》中有個很重要的思想,便是“治未病”思想,這個思想一直傳承到現在,不要等到已經生病了再求醫,要在還沒生病的時候做好預防。“治未病”思想在中基中分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未病先防重點在于養生,既病防變重點在于要能夠預測疾病的發展,防止疾病進一步深化。養生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調理精神情志,保持陰平陽秘。前兩個顧名思義就是遵從自然規律作息,保持心情平和舒暢,陰平陽秘我認為是要調和體內的陰陽,陰陽平衡自然不會生病。既病防變包括五行傳變和表里內外傳變,當病位在肝時,要防止疾病會向心和脾發展;當病變在皮毛時,要防止它向經絡肌肉臟腑深化;從經絡辯證講,當病位在太陽時,要防止它傳病到陽明。一個好的醫者,當應做到“治未病”。

篇4

  醫生《黃帝內經》讀后感1

  《黃帝內經.素問》第十篇《五臟生成》論述了五臟之間及五臟與五體、五色、五味、五脈之間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關系。開篇便講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制約之意)腎也;。。。。。。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根據五行生克關系,咸入腎,多食咸則腎病,腎病不可制約心,則心病不得主血脈,血脈凝澀淤滯則變色。這些推斷與現代西醫學所謂的鹽的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這一論斷相吻合。讀到這里不禁讓我再次為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所折服。

  《黃帝內經》之所以可以位居中醫四大經典之首,就在于他叫“經”,“經”為何意?最初是指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豎線是不動的,所以后世用“經”來形容固定不變的標準,那么《黃帝內經》便是中醫的基礎及標準,他告訴了我們古代先賢認識自然,認識人類,認識疾病的最本質的道理。所以,不讀透《黃帝內經》如何可以問心無愧地自稱是中醫?其實很多質樸的道理,老祖宗們早就告訴了我們,還寫在書中流傳后世,可是今人卻渾然不知,只看到一些皮毛便開始大放厥詞,抨擊中醫是偽科學。請問科學就是評判一切的標準嗎?今天看到一位博友的話“不怕中醫是偽科學,就怕科學是偽真理”。所以科學不等同于真理,而且中醫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醫療保障、健康衛士,經過了千百年的驗證,這樣的結果難道不比實驗室里小白鼠身上做出的“證據”可靠得多?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熱衷于中醫的,而且我找到了好老師。真正熱愛一件東西,它也會給你回報。現在發現看《黃帝內經》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如聞黃鐘大呂,醍醐灌頂,發蒙解惑,看完后腦袋格外清醒。不像是看教科書,洋洋灑灑那么多字,可是讀不到感情,滿眼的冷冰冰,看后滿腦是漿糊。不過《內經》里還是有很多讀不懂的地方,我想那些問好以后都會一一得到解決的。

  熱愛中醫的人們,大家一起加油哦!

  醫生《黃帝內經》讀后感2

  大半個月的時間,做事與修學總是提不起干勁來找了堆借口來安慰自己。也對,該是冬眠的時間了;呵呵。好在絞盡腦汁想想自己有何許收獲時,該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內經》吧;原文是皇帝與當時名醫和臣子談論時記載下的文字,古文初讀時不難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曉其意;閱到第六篇卻猶感古時圣人們學醫者不僅學術甚深也精通多門學術。

  中國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為過,光是簡單的一本1080個字《弟子規》就教育了世人一生的該遵循的德行;仲尼的《論語》更是深入淺出地向人們道出處于何地位何年齡該明了的事理;這次的《黃帝內經》才讓我真正體會到讀圣賢書是人生多有意義的享受啊。處于本能地我又開始質問自己,為什么經典的文學我們從小從未接觸過呢?不讀圣賢書的現代人還會有什么不敢做的么?如同孔老夫子所言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常聽到家長和朋友談起現在的孩子太不好帶了,總是抱怨孩子們不聽話不知道好好學習,老是搗亂的;出于禮貌我不能直接地告訴他們是教育出了問題,家長和教師是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太多經典的教育全被世人遺忘了,他們不在愿意遵循古圣先賢的理念,多可惜呀。如果今天是中國的向人民提議要多讀中國文學,多學習古人們求學的精神;太平盛世就在當下。

  醫生《黃帝內經》讀后感3

  下面來說說我閱讀《黃帝內經》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的讀后感。

篇5

所謂“哲理”養生,就是以“道”養生,通過對養生哲理的感悟來指導養生的實踐。用哲理指導養生是養生的關鍵。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養生是一種智慧,非醫學知識所能囊括。”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關注健康和養生。健康是人類為之不懈奮斗的主題,是提高生命質量的資本,也是事業的基石。人到老年,自然更要用哲理來指導養生。為達此目的,很多人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

保健防病,壽享遐齡,自古至今都是人類的美好愿望。當溫飽問題得到滿足以后,就開始想盡各種方法,以期實現長壽的理想。經過歷代人們對長壽的追求,嘗試了各種養生長壽方法的實踐以后,先哲們終于悟出了養生必須有“常理”作為指導,只有在這種“常理”指導下衍生的方法,才是正確的方法。

養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各種養生方法的產生,也是在文化思想指導下的產物,換句話說,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會產生不同的養生方法。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總結的種種養生術,就包括醫藥、飲食、宗教、民俗、體育等文化方面的理論,這些理論概括為中醫的養生之道,成為中醫養生的基本指導思想。因此,在養生的“理”與“法”之間,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法無常法,因人而異,理有常理,順應自然。養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采取不同的養生方法。但是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最關鍵的還是要遵循“養生之道”。這是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在治療上的體現,養生也同樣如此。《黃帝內經》強調,欲養生必須首先知“道”,通過知“道”,進一步得道。只有得道,才能真正掌握好養生的要領,隨心所欲。

中醫養生,看似博大精深,其實就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如果能把中醫養生作為我們的生活伴侶,生活就會更加美好。中醫養生理論,內涵豐富,源遠流長,有人將其歸納為“三理”。即生理養生、心理養生、哲理養生。“三理”養生中最直接,最容易做到的是生理養生,但關鍵是要堅持“四個養法”,這就是動養之法,靜養之法,食養之法,居養之法。所謂動養與靜養,就是講形神養生,形要動,神要靜。形與神的調養,顯示出一種動靜并重,綜合調理的多元趨勢。靜態養生方法尤重治理心神。《黃帝內經》提醒人們,養生須知護養心神,才能祛病延年,與靜態養生重心神的特點相對應,動態養生則重視導引法。所謂“導引”,是一種以“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為特點的主動呼吸運動與軀體運動相結合的醫療體育保繼法。現代人尤其是老年人鐘愛的太極拳,就是把動養與靜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養生方法,應當在老年人中廣泛加以推廣。所謂“食養”,就是飲食養生,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吃什么,怎樣吃才能長壽?對這個問題,應盡量做到飲食有節制,五味不偏食。另外,心理養生,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因為,良好的心理可以使生理功能處于最佳狀態。人生活在自然界天地之中,自然界四時陰陽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風雨寒暑的變換,無不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環境,而人體自身一生也有生、長、壯、老、死的過程,對于這些“未有能逆而行之者,唯有順而行之”。人體養生,只有順應這些自然變化規律,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所以說,當人們明白了必須努力與自然保持和諧,保持動態的平衡這個道理之后,就應該努力去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運動規律,即天人合一。和諧養生具有無限生機,簡言之,就是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如果再掌握一些保健養生的常識,就可以選擇出能夠適合自己,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這樣,才能走過健康和幸福的一生。

篇6

養生,又稱養性、攝生、道生、頤養、保生、壽世等;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簡言之,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養生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內篇•養生主》,他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意思是,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在中國,一直流傳著豐富的養生文化,它滲透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武術深受它的熏陶,中醫也不例外.其實,就從武術和中醫的起源來看,有著共同的理論基礎,加上在各自的發展方向上,匯合著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武術和中醫之間顯而易見地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只有開始,從來沒有結束過.醫武同源,互相滲透,醫是武之根,醫武結合,醫耀武榮,醫是武之宗,醫與武之間的關系源遠流長.從古到今,它們一直都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著,只是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所處理的對象不同,所思考的內容不同罷了.當他們圍繞著現代社會中熱門的養生話題開展時,我們就不難發現,它們之間,聯系更緊密,融合更緊密.

1武術養生的特點

1.1武術養生的性質武術作為中國體育傳統項目之一,是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的具有強烈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運動.武術養生,就是指人們利用武術這種體育運動的形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從而達到延命益壽,祛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特別是武當武術,它是在道教內丹靜態養神養氣的基礎上,結合一般武術技擊特點,形成的一種以肢體活動為引導,推進體內氣血流動,達到舒筋活絡、祛病養生的目的,是一種形體與神氣相濟的外技擊、內養生的功夫.武術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養生,武術作為強身健體的目的,就是養生.養生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問,它卻是武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和實現目標.原來打打殺殺、喧器塵上的江湖恩怨,只是出于文人筆下的虛構,而真正推動武術向前發展的,就是眾多武術界的前輩們,為了實現自己強健體魄、益壽延年的夙愿,不斷探究人體的極限,從而讓武術得到不斷吸納創新,以至成為今天的一個龐大知識體系,

1.2武當武術是幾千年來關于武術養生的歷史結晶武術中,武當功夫是中華功夫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代表著中華武術幾千年的發展結晶.武當武術,就是武當道教吸取了幾千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形神兼備、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的健身系統.它以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道家思想為主體,又不斷吸納創新、代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在武當武術中,即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思想的脈絡,又可以體會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講中和,不求偏過,講靜中求動,動靜結合,一招一式中寓有深意,一動一靜中體察靈機.人體的精氣神自由舒展,或凝或散,或聚或揚,生命因此而受到錘煉,延年益壽,祛疾療病,健康快樂.個中滋味與體會,不能言表.

1.3武當武術具有深刻的養生功能和養生價值武當武術發展到現在,它在養生方面存在的意義要遠遠的高于技擊方面的意義.由于中國近年來的和平發展,人人需要健康,這是社會前進的一個主題思想,也是推動社會向前不斷發展的原始動力.而武術在這個方面具有獨特作用,能充分滿足社會的健康需要,所以受到了現代人的熱烈歡迎.每年,武當山道教也會因此而面向社會舉辦大量的養生功課堂,宣傳和宏揚武術的養生文化,為社會造福.特別是武當武術,直接發源于道教,深受道教思想精華的洗禮,以至于形成了現代武當武術天人合一、陰陽辯證、形神兼備、動靜結合、內修外行、剛柔相濟的特點.武術養生起于中國東方哲學,品制萬變,歸根復元,沿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提出了重人貴生、氣、陰陽等理論基礎,強調從整體上認識人在社會乃至宇宙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這些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今天的社會上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2中醫養生的本質

所謂中醫養生,就是利用中醫藥知識體系,去實現保養生命的過程或做法.中醫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處理人體健康與疾病方面,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在這個龐大知識體系中,有自己關于健康和疾病的獨特見解和方法,秉承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基礎,對國人的健康作出巨大貢獻.中醫養生,只是這個體系中一部分內容.但是,這一部分內容,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所能概括的.中醫養生,提倡食養,提倡藥補,提倡運動養生,提倡養性第一,這些觀點,都符合現代社會中關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3中醫與武術的理論同源性

(醫武同源性)中醫的源頭,是在春秋戰國之際,這時,中國整個學術界飛速發展.這時的醫學,具有更突出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占據了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導地位,臨床醫學的分科已現端倪,并趨于專業化.以《黃帝內經》為核心的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術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部醫學書籍中,總結了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經驗,確立了中醫學的獨特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基礎.《黃帝內經》不僅是部醫學巨著,還是一部養生寶典.書中講到了怎么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講怎么不得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怎么樣使人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長壽,頤養天年.《黃帝內經》受到先秦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頗深.主要有《周易》里的陰陽哲學,《尚書》里的五行學說,《論語》里的兩端、中和、和為貴思想,《中庸》里的中庸方法論,《老子》里的萬物源于道等思想,以及老莊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聚氣養氣、求生之厚、長生久視等思想精髓均在這部著作中有所體現.中醫所講的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也是武術養生的重要理論基礎.

4武術養生和中醫養生共同的原則

4.1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規律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古老命題,也是一個能充分代表華夏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想模式.天人合一的實質是天人和諧,它包含天人一體、天人相應和天人互感等觀念.天人合一也是道家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命題,是道家的世界觀、自然觀、人體觀的要點,也是道家養生哲學的基礎.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養生思想;由于人以天地之氣生,人的生命活動皆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天人合一有兩種形式,一是天人相通,即人與自然皆由氣所構成,因而具有共同的內在運動規律,人的生命活動只有符合這一規律才能健康.老子將這一原則稱為“道法自然.”二是天人相類,即人體結構與自然結構具有相似性,如日與心相類,水與腎相類.

4.2重神養氣,注重精神的修煉在武當武術的養生觀認為,養生者要以靜制躁來養神調心,同時主張通過智謀運動來養形,怡神,促進身心健康達到長壽的目的.武當武術的養生方法主要由肢體運動,呼吸鍛煉和意念三部分組成,即調身,調息,調心.調心的主要目的是讓人體達到虛靜狀態.調身主要表現在肢體方面,它要求動作緩慢,柔和,勻速,要顯示出一種安逸的靜的自然狀態.調息表現在呼吸方面,它要求深,長,細,勻等.在動的方面,無論動作多么小,呼吸多么細勻,在本質上都是動;四肢的屈伸是動,肺的收縮與擴張所構成的呼吸也是動.在靜的方面,無論動作怎么動,心依然平靜如水.而中醫養生則認為,養生應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強調精神方面的養生,重在養神和養氣.精神的調養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是中醫養生遵循的原則之一;主張有度,不可.我們一直把《黃帝內經》視為中醫的起源.《黃帝內經》實際上就是古代人在道教世界觀的基礎上,對人體健康和疾病方面做了最好的總結.《黃帝內經》認為: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志意和與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歷、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人們應善于自我心理調攝,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態.

4.3合乎自然規律,倡導有規律的生活有規律的生活方式是養生理論所強調的一個共同點,武術和中醫也不例外.中醫認為,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綜合調養生命活動,養成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其宗旨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委調神外,還有靜養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方法.中醫養生要適時,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四季的更替輪回,直接影響著人體陰陽的強弱、氣血的運行,因此,人體必須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維護正常的生命活動.《黃帝內經》說:“須四時而適寒暑”,就是強調人體要根據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去活動.武當武術非常注重練拳時的時間和方位.練拳的最佳時間一般選擇是清晨,因為這時是萬物復蘇的時間,空氣新鮮;人通過一夜的睡眠,這時大腦最清醒,無雜念,易于聚精會神,再加上此時人的身體狀況與地磁場相順;在磁陽出來后則倡導始終面向太陽練功,以廣納自然的能量,加強人與自然的和諧.武當道教武術的養生觀也正是沿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邏輯順序,從微觀到宏觀層層歸屬,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結構.

4.4中醫養生和武術養生異曲同妙武術養生,可以看作是運動養生的一種手段.對于運動養生,中醫也有一些經典的做法.根據《后漢書》記載,名醫華佗精于方藥,能治許多疑難病癥,但他對養生之道,卻沒有提倡用藥,而是主張運動.他所創作的五禽戲,就是模仿虎、鹿、猿、鳥這五種動物的動作來鍛煉身體,促進血脈流通,氣機調暢,用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除此之外,中醫的按摩、推拿,針灸拔罐、刮痧火療,等等一些理療手段,如果運用得當,都可以做到祛病強體,實現養生的目的.中醫中的治未病理論,就是重視養生功能的表現,也是我國醫療衛生部門制定的預防為主的衛生方針的主要依據.治未病,就是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作為中醫治則學說的基本法則之一,治未病包含三種意義:一是防病于未然,強調攝生,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傳變,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三是預后防止疾病的復發及治愈后遺癥.

4.5中醫食補和藥補可以做為養生的補充手段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是不可能停止的.人只能通過攝入營養素,排出代謝產物,從而維持著不斷的新陳代謝,這是生命的規律.當然,古人不可能認識這么多的道理,但是,他們也知道飲食對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飲食不當,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黃帝內經》說: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說明飲食偏嗜會損傷到五臟,所以,中醫養生特別強調食補和藥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中藥材和天然食品,合理地補充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能夠讓人們生活得更健康,我們的社會更和諧.

篇7

從三個途徑入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由于生活壓力大,應酬多,生活不規律――這是現代人猝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從以下三個途徑入手至為重要。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一個途徑】防止持續過度緊張疲勞。筆者的一位教師朋友在連續6節課的教學之后,疲憊至極,在回辦公室路上,一陣頭暈,倒地死亡。因此,日常工作不宜提倡廢寢忘食,帶病工作,應一張一弛,講究文武之道。另外鍛煉也要掌握運動適量。過量運動會傷害身體,誘發猝死。適量運動助人,過量運動傷人,運動應因人而異,動靜相宜。謹記:不攀比,不爭強,不過量。

【第二個途徑】勿大喜大悲,大驚大恐。這是造成各種心理失常、早搏的最常見誘因,有的發生在當時,有的在幾小時或一兩天后。臨床并不少見有些心腦血管病患者見到親友時情緒過分激動導致心跳加速直至猝死的,而因為盛怒導致舊病復發住院治療的更不在少數。

【第三個途徑】謹防兩個“死亡三聯癥”。一是“冬天凌晨掃雪”; 二是“飽餐、酗酒、激動”。這幾個因素都是猝死誘因,但一旦聯合在一起,則危險性大大增加。這也就是為什么各國每年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后的第二天上午,另外,飽餐、酗酒與激動更是常見的猝死誘因組合。酗酒與飽餐都能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增多,誘發心律失常。

用國學智慧調整人的七情

必須強調的是,惡劣情緒是養生的大敵,如果不能夠有效地制約惡劣情緒的產生、泛濫,就不必談養生、長壽,恐怕連同基本的健康也無法保證。

惡劣情緒一旦產生,雖可以采取補救措施,但對人的危害已經形成,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控其于未發之前。

①怒,是七情中傷人最甚,也是最難對治者。勃然大怒,外則傷人毀物,內則肝氣郁滯。盛怒之下,不僅能傷肝膽,亦可傷心、傷胃、傷腦等。張從正《儒門事親》云:“怒氣所至,為嘔血,為飧食,為煎厥,為薄厥,為陽厥,為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消癉,為肥氣,為目暴盲、耳暴閉,筋解;發于外為疽痛。”

②喜,對人的健康有害的是狂喜。《彭祖攝生養性論》說:“喜樂過多,神不歸室。”大喜之下神不得藏,可致氣機渙散,血運無力而淤滯。清喻昌《寓意草》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例:“昔有新貴人,馬上洋洋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現代生活中因猝然大喜致病住院甚至心肌梗塞死亡的例子也并不少見。

③憂,是指憂愁、苦悶、擔心。憂郁寡歡,使人意志消沉,并導致身體健康程度下降。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才華過眾,但由于長期過著憂郁的貶謫生活,形容憔悴,體質虛弱,47歲就溘然長逝了。

④思,指思慮過度,久思不解。“思則氣結”,思慮使得氣機郁結,輕則影響脾胃運化,重則血瘀心包。沈金鏊《雜病源流犀燭》云:“故或有勞心思慮,損傷精神,致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者;有思慮傷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凡此皆思之病也,皆過用其思之病也。”

⑤悲,輕則悲傷沮喪,重則悲傷欲絕。《黃帝內經》指出悲哀之時上液之道開泣不止,精不灌目,謂之“奪精”。白居易的母親在長安病逝后,他扶柩回故里守喪,眼睛昏花,身體消瘦異常,更兼此時他的女兒又死去,使他的精神近于崩潰,身體不堪忍受,他痛定作《自覺》詩,自述“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并尋求心靈解脫法。

⑥驚,“驚則氣亂”,驚可致顏面失色,冷汗滲出,肢體僵仆,二便失禁等等。《醫部全錄》中記述了朱震亨診一病人受驚之后,腸胃枯損,食而不化,五臟無稟,必死無救的例案。

⑦恐,是指恐懼不安,心中害怕,精神緊張。“恐則氣下”,處恐之中,氣機升降失常,精氣下陷,會致二便失禁,精神癲厥。張從正《儒門事親》云:“恐氣所至,為破窘脫肉,為骨酸痿厥,為暴下綠水,為面熱膚急,為陰痿,為懼而脫頤。”

對治不良情緒的三大法則

一是增長學識,減少嗜欲,使心胸寬廣,滅七情于未生之中。方孝孺《遜志齋集》講:“惰學與德,汝日戚戚,憂為有益。名位不光,惟日憂傷,汝志則荒。棄其所當憂,而憂其所不必憂,世之人皆然。汝孰憂哉?勉于自修。”意思是說,如果為了學業和道德上不夠努力而憂慮是對人有益的,而世人多是憂其所不必憂的東西,即為名譽和地位不夠顯要而憂傷。應當憂什么呢?應當努力于自我修養。

二是利用七情來制約七情,以心制心。人受七情所困,往往深陷不能自拔,這時別人可以使其注意力遷移到別的事情上來,這樣往往極能奏效。《黃帝內經》中就指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三是積極對治自身性格的偏頗之處。每個人的性格是有一定的偏頗之處的,這是引緒的根源,平時要有意識地在生活中控制、改變自己。《荀子?修身》中指出,治氣養生的方法要點是調和情性,他說:“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易良;勇毅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票棄,則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生之術,莫經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生之術也。”

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對治情緒絕非易事,須長抓不懈,循序漸進,不能因一時失敗就喪失信心,放棄努力。要知道性情的養成非一日之功,對治之效,也非短期內就能達到的。宋儒謝上蔡,其師問近來有何進步?他答道:“二十年治療一個忿字,稍見好轉。”到清代林則徐更是書“制怒”二字在身邊,時時提醒自己。

篇8

關鍵詞:《內經》;養生

1.總論

1.1《內經》其書

《內經》成書于距今約2000年的戰國至秦漢時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藥經典著作,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療經驗,汲取和融匯了古代哲學及自然科學的成就,開創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2“治未病”與養生的關系

《素問》首篇的第一節,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提出了養生的思想,這樣的設置,韻味深長,及表明了古代人民對健康的熱切追求,也體現了養生觀念在《內經》全書的重要地位。

雖沒有直接涉及“養生”這個詞,但提出的“治未病”思想與此比較契合。治未病包含兩層含義,一個是“未病先防”,即保養身體,預防疾病的發生,這一點可以與現代的“養生”相對等;另一個是“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已經發生的時候進行干預,防止其傳變惡化。

2.養生方法

2.1總綱

在《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在分析遠古時代的人能活到百歲而不衰老的原因時,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于天年,度百歲乃去”。這句話指明了養生的總綱――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每一條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給與充分的關注。本文將重點對飲食和情緒因素加以闡述。

2.2飲食因素

吃飯是每天都要重復的動作,俗話說“病從口入”,嘴巴是防御疾病的一個關鍵的閘門,想要健康,就應先管好自己的嘴。

要注意飲食,不僅要按時飲食,還要在食物的數量和質量上下功夫,既要控制進食的多少,“飲食自備,腸胃乃傷”,學會從嘴上管住自己,又要增加事物的種類,瓜果蔬菜均有攝入。中醫所說的“五色入五臟”,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一點我們能夠知道,那就是不同種類的食物的攝取,會使機體接受的營養成分更加全面,從而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把握食物的質量,還要做到選擇性的攝食,尤其是患者更應當注意,冠心病患者忌高膽固醇食物,肝病患者忌酒。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寒冷食物,這一點在《內經》也能得到印證,“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和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素問?咳論》)。

2.3情緒因素

情緒的表達是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但我們需要學會調節,使情緒在合理的范圍內表達。“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大怒則肝氣橫逆而血亂故傷陰,大喜則心氣遲緩而神怡故傷陽,所以說情志太過同樣會使陰陽失衡而成為致病因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患者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生氣,否則容易發生危險。用西醫的觀點看,高血壓患者體內細小動脈已經發生了硬化,變的更加脆弱,此時加上情緒不穩定,血壓驟升,就容易導致血管破裂,尤其當出血部位位于大腦,則更加危險。

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也不斷發生改變,健康不單單是沒有疾病,而是一種心理、身體、社會健康的集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必要時采取自我鼓勵、轉移注意、能量發泄、找人傾訴等方法進行調節或者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2.3其他因素

在平時生活中,需要保證規律的作息,注意勞逸結合,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這些也是《內經》中所提到的,總之,約束住自己的行為,就可以像“上古之人”那樣“百歲不衰”。

3.現代養生誤區

隨著養生越來越被重視,有些方法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還會危害健康。

3.1素食主義

像一些人害怕發胖,也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于是天天吃素,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膽固醇是人體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體內缺乏膽固醇,就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還會促進細胞老化。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均衡飲食,切不可因為錯誤觀念而危害健康。

3.2年輕人不需要養生

很多年輕人有這么一個錯誤觀念――年輕人不需要養生。這種想法是可笑的,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疾病的發生發展需要經歷一個過程,而“既病先防”講得就是將疾病扼殺在萌芽里,越早開始注意預防保健,收到的效果就越明顯。內經中有一句話叫“智者察同,愚者察異”,聰明的人,在人們同等強壯的時候就開始養生健身,愚笨的人,在察覺與他人有了強壯與衰老的差異時,才重視養生之道。所以說養生從年輕出發,一定要做一個聰明人。

4.總結

經歷無數醫家的傳承與演繹,《內經》歷經千年而流傳下來,仍能保持原有的活力,這已經證明了古人的智慧,證明了《內經》的科學性與先進性,時間給出了答案。《內經》中的精華部分運用到現代生活當中,這叫做“古為今用”,讓古代智慧之花在現代繼續綻放。

篇9

定范圍內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同時也增添了不少迷茫。許多現代生物科學的最新進展與《易經》64卦有著驚人的對應關系。可以預言《易經》的獨特思維方法和西方科學試驗相結合,是揭示生命奧秘的金鑰匙。其意義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謹就《易經》與中醫學發展的相關性做一初步探討。

一、對中醫陰陽學說的影響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受《易經》的影響很大。貫穿《黃帝內經》一書始終的陰陽學說,直接來自先成書的《易經》。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易經》八卦中的陰(--)爻和陽(—)爻,最早出現在我國夏朝的占書《連山》之中。古人以陰陽二氣為中心,從千變萬化紛繁復雜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種基本物質形態,并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命名,從而創造了八卦。[2]八卦和64卦中幾乎都由陰爻和陽爻組成,體現了每一卦中陰陽的互依和互制,即使純陽乾卦也有純陰坤卦相配。《易經·系辭傳》從哲學高度概括為“一陰一陽之謂道”。[3]陽爻與陰爻乃矛盾對立之兩種符號,陽性與陰性乃矛盾對立之兩種事物。[4]《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

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見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源自《易經》無疑。《易經·系辭》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為父,坤為母,生震、艮、坎、巽、離、兌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萬物,這便是劃分事物和現象陰陽屬性的標準。[5]事物和現象中對立著的陰陽兩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的。《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陽守之,陽在外,陰之使也。”正反映了《黃帝內經》對《易經》陰陽學說的發揮和應用。事物或現象中對立的陰陽兩方面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的方式是彼此消長并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轉化。《易經》在三組卦《泰》與《否》、《損》與《益》、《既濟》與《未濟》中體現的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觀點,被《黃帝內經》在解釋健康與疾病的關系和疾病轉歸時廣泛應用。可以說,正是在借鑒《易經》陰陽觀念的基礎上,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才得以進一步形成。中醫陰陽學說的形成和發展,逐漸導致了經絡學說、臟腑學說、氣血津液等一系列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針灸子午流注即是根據《易經》與《黃帝內經》陰陽盛衰消長原理,認為經氣在人體中盛衰流注與晝夜日月運行相應,從而掌握經氣的周期性盛衰開合進行取穴,這也是《黃帝內經》生物鐘原理及干支紀時的發揮。中醫的藏象學說也源于《易經》,并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結合中,進行發展。尤其在接受易理取類比象的基礎上,使法象有了新的突破,創立了頗具特色的中醫藏象學說。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正是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為一。雖然《易經》64卦中,在表

面上呈現陽占優勢或陰占優勢,但總還是由陰與陽共同組成的,這種看法,非常接近現代科學的見解,因為這種思維方法,正是所謂“場”的思維方法。其實中醫的“氣”,以廣義的氣本身就包括了“實體”和“場”兩方面。盡管陰陽學說不具備嚴格科學的表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帶有猜測和神秘的色彩,但作為中醫的指導思想,至今仍有深遠影響和指導意義。

二、對中醫人體科學的影響

《易經》中醫術方面的記載,除散在64卦的一些卦爻辭中外,主要集中在《剝》、《豫》、《萃》、《艮》、《咸》五卦之中。《易經》義理的本質特征是天人合一,它對中醫學所倡導的“氣一元論”的理論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易經·系辭》曰:“精氣為物者,謂陰陽精靈之氣,氤氳積聚而為萬物也。”明確指出一切事物均由精氣構成。中醫的“氣一元論”認為,精氣的運動引起五臟六腑的活動,人體內的氣是一種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輸布全身無處

不到,機體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氣的升降、出入活動,氣活動一旦停止,生命活動就停止了。醫易相通,《易經》中常用人體器官描述卦象,如乾為首、離為目、坎為耳、兌為口、坤為腹、艮為手、震為足、巽為股。其中《咸卦》是關于針石術的萌芽。咸,馬王堆帛書作欽。《歸藏》有欽卦,朱彝尊《經義考》云:“欽在恒之前,則咸也”欽與針皆在十二侵韻,同聲相轉,欽借為針、或箴。……針與箴通,皆為古針字,咸為省文。是最早的針灸記載。

從象數學的觀點看64卦的遞次變化,很象人一生的生長衰老過程。《黃帝內經》說:“年四十,陰氣自半。”表明中年保腎精十分重要。現代研究,64卦卦象嚴格對應著遺傳密碼中64個DNA密碼子。東方神秘的《易經》存在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易經》中64卦之間存在著的這種陰陽互補與生克關系,這是西方科學全然不知的。這種科學的思維方法,對基因調控和癌癥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黃帝內經》“取類比象”的思維格局對中醫藏象學說的形成影響很大,藏象一詞,首見于《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這種以“象”“論”“藏”啟導于《易經》的爻象概念。《易經·系辭》謂:“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醫家又據爻象之理,效法于人體,于是有藏象之稱謂。《易經》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對中醫人體科學的影響很大。生命是復雜的有序結構,軀體內外部的總體穩定即陰陽平衡的維持,是非常重要的。從機體的整體水平探討、研究人體科學的方法,正是中醫學的根本特點之一。現代醫學中流行的觀點認為,

揭示生命奧妙的關鍵,在于對遺傳基因和它的構造單位,以及受它們控制的化學反應的深入研究,科學哲學理論已經指出了這種看法的片面性和機械性。認真探討人體內部與外部,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已越來越受到生命科學家的重視。《易經》獨特的思維方式對現代人體科學的研究具有重要啟迪作用。

三、對中醫防治學的影響

《易經》對中醫防治學的影響很大,如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強調杜漸防微,和《黃帝內經》治未病的防治思想相一致。《易經·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在面臨否卦的嚴重時刻,倘能經常保持“我將滅亡!我將滅亡!”的警惕,加強鍛煉身體,這樣不但不會滅亡,還會像根深蒂固的桑樹一樣長生。

《易經》十分重視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系。《易經·萃卦》曰:“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即謂因病而唉聲嘆氣,沒有絲毫好處,不如扶病走動走動,雖有小吝,終究對病無大妨礙。也就是說,“即憂慮,又嘆息,這樣是沒有什么吉利的”。[6]《易經·無妄》說:“無妄之疾,勿藥有喜。”得病之后不要胡思亂想,只要心情舒暢,不吃藥也會好的”。《易經·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過度緊張卻使我們長期而反復地處于超

生理的緊張狀態,如果不加警惕,將會危害身體健康”。中醫心理學的觀點與《易經》的看法相一致。情緒失調常常是疾病的先兆。忿怒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變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易經》在養生方面的許多重要的富有哲理的見解,告訴我們必須注意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注意身體所發出的各種信號。多數嚴重的疾病往往是經過多年緩慢發展的結果。這對中醫養生學也有直接的重要影響。

《易經》對中醫治則的影響很大。機體陰陽失衡即為病態,調整陰陽為中醫的根本治則。易道尚中,中醫的理、法、方、藥,都離不開“中”字,選方遺藥,掌握藥味、藥性和藥力,都以“中”病為宜,過與不及都不能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既濟》與《未濟》二卦相對,相互對立轉化。臨床上心火與腎水未濟,可致心神不寧,腰痛頭暈等證。如水不涵木而致風火上竄,頭疼目赤,用“滋水涵木”法治療,可使水火既濟,保持陰陽平衡。中醫學維持機體穩態的治則,與易象卦理息息相通。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運用八卦取象比類和陰陽觀念,總結前人用藥經驗提出了“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理論,明確了中醫用藥原則。張仲景《傷寒論》把陰陽學說和太極含三為一發展為六經學說,創立了六經辯證的原則,奠定了臨床醫學的基礎。秦國名醫醫和即曾自覺運用當時卦象成說解說、分析晉侯的病情(《左傳·昭公元年》)。《易經》提出“八卦氣驗”,論及節氣與疾病的聯系,是中醫氣象醫學之發源。如每年春分驚蜇前后,天氣突變日數最多,人為禍事、空中或地面意外傷亡也是全年之冠。無明患病的頻率,更是春分和秋分前后最為顯著。由此,我們領悟到一個道理,宇宙是大周天,人體是小周天,人還是脫離不了潛在自然率周而復始的擺布和干擾。[7]《易

經》的這種思想促進了中醫氣象醫學和時間醫學的發展。所以,中醫理論的發展才是振興中醫之根本。

總之,《易經》一言以蔽之,曰:變易而已矣。曰變易,曰不易,曰漸變,曰突變,括此數義,醫道可盡矣。作為中醫學的源頭活水,《易經》的天人合一整體觀,陰陽對立統一觀以及取類比象等義理在中醫理論體系中得到了詳盡的發揮和成功的運用。甚至當今世界上許多物理學、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重大發現也多受《易經》思維方式的影響。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F.卡普拉吸收了中國古代《易經》和道家著作中關于陰和陽的互補、平衡、循環的概念,以及道家的自然無為的思想,構造新的世界文化模式。[8]在中國三千年的文化中,幾乎所有最偉大和最重要的著作都受到這本書的啟發,或者對它的論題的解釋產生影響。[9]特別是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只有用古老《易經》的思維方法和現代

西方的科學方法,來重新審視和研究中醫學才能取得本質性進展。這種中西文化的融合,正是中醫振興的契機。

注釋:

[1]馬伯英:《醫學文化人類學引論》,《醫學與哲學》,1990,8:16。

[2]黃承才:《從{周易)看中醫直覺思維特征》,《醫學與哲學》,1990,9:30。

[3]英·李約瑟著,陳立夫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一版);366。

[4]高亨:《周易大傳今注》,齊魯書社,1983(一版);31。

[5]王琦等:《素問今釋》,貴州人民出版社,1981(一版);27。

[6]劉正等:《推卦易知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一版);119。

[7]陳子斌:《文明的生命力——河洛八卦開創時代的新智慧》,科學普grill版社,1990(一版);223--224。

篇10

《黃帝內經·素問》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指的是人和宇宙萬物一樣,是秉受天地之氣而生、按照四時之法而成長的。“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意思是說陰陽四時是萬物生長的終始點,也是生存死亡的本源,違背它就會發生災害,順應它則疾病不生。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才能悟到生命的智慧,才能積極遵從自然的規律,順應自然的變化。

自然界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對人體產生影響,人體的內環境會與大自然這個外界環境相協調、相一致,這就造就了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與膀胱,則為溺與氣”,這說明人體水液代謝功能對外界環境的適應。

作為中華醫學寶典的《黃帝內經》從天地人三者關系入手,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相生相應的。

《黃帝內經》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天人相應”,實際上動植物也一樣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相應的關系,這種現象可以表述為“宇宙生物統一”。

四季的氣候在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中國古代有二十四個“節氣”,植物的生長與這些節令息息相關,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時候開花結果,說明這些生物體內存在一套基因密碼,《黃帝內經》把這套密碼叫做“氣立”。當節氣與植物中相應的基因密碼即“氣立”相合相應時,這時密碼所對應的程序被打開,這個植物就會按照這個程序去完成自己的生長過程,這個生長過程就是“神機”。“氣立”和“神機”不但在植物中存在,在動物和人體中也一樣存在,“根于中者,命日神機,神去則機息。根于外者,命日氣立,氣止則化絕”,意思是說:生物的生命,其根源藏于內的叫做“神機”,它主宰生化作用,如果神機不在了,則生化機能就會停止。其根源藏于外的叫“氣立”,節氣過了,生化也就停止了。

那么什么是“氣”?中醫理論把氣候的變化歸納為六種: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我們通常所說的天氣,其本意實際上就是指由于天時引起的氣候變化,而天時主要是指太陽、地球、月亮、有關行星的相互位置關系。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那么地利對應著什么呢?按照中醫理論,就是對應著五運,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的運動,它是指由于地利因素所造成的氣候變化。所以,天時與地利可以理解為宇宙及地球上的地理環境對氣候所造成的影響,進而對人所產生的影響。

中醫的五運六氣學說,就是運用五運和六氣的運動節律及其相互化合,來解釋天體運動對氣候、對生物及對人影響的學說。對中醫理論有深入研究的李陽波先生認為運氣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里最高級的一個層次。宇宙的天體運動是產生氣化的本源,氣化是萬物化生的基礎,生命來源于運動、起源于正常的氣候變化,病理則源自于異常氣候的變化。

根據古典中醫理論,人的健康由先天與后天兩方面因素決定,先天包括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及出生時

轉貼于

的天時地理因素,后天因素主要包括出生以后飲食、休息、鍛煉等因素。

一個人的出生時辰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重大影響,一般人總會覺得有點迷信色彩,但如果理解了古典中醫學的相關理論,這就非常科學。

嬰兒在母體中時是不會呼吸的,只能通過臍帶從母體汲取營養,在出生的那一瞬間,他的五臟六腑開始啟動工作,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生命體,這是由先天轉化到后天的一個重要時刻,這個時刻的五運六氣對這個人的一生都有影響。在我們生活中時常見到一些人在60歲時往往要生大病。這是因為相關天體回到了他出生時候的類似位置,這個時候的五運六氣與其出生時候的氣候狀況比較相似,人體薄弱的環節可能經不起這種“氣候共振”而出現問題。

據此道理,臺灣的樓中亮醫師寫了《算病書》,內容包括:得什么病,都是命中注定?“五運六氣”算出先天體質:檢測自己的后天體質等內容,一般人覺得這本書不太科學,但按照中醫理論看,這本書很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