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的人生范文
時間:2023-03-15 17:39: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懷的人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李遠散文的語言是樸素的,它不雕飾,不浮華,不世俗,沒有激越的調子、濃烈的宣泄,有的只是一種與樸素相輔相成的淡然。在淡然中談親情,在淡然中說體悟,在淡然中明事理。在某種程度上說,語言的樸素和風格的淡然是散文作家創作成熟的一種表現,就如同繪畫藝術中的白描和寫意能體現畫家至高水準一樣。復雜的事情都可以用簡單的眼光來看,紛繁的人生也可以用淡然的情懷來詮釋。正因如此,樸素的文筆和平淡的風格才最適合散文創作者把自覺的人生關懷表達出來。
李遠散文中的人生關懷看點頗多,但首先表現在對情感的體察。在李遠的散文創作中,有相當篇目的文章其核心內容和親情、愛情、友情有關。這類文章縱的來看涉及到三四代人,橫的來看涉及到多個家庭,這類文章敘說都是真實的,感情都非常細膩,不再單純是人和事,而是要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在《時光里的背影》里,作者把父母、妻子、孩子的背影有機地聯系起來,融思念、體貼、關心于一爐,讓感情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煞是感人;在《母親陪我醒酒》中,作者不是在醒酒,分明是在體會無微不至的母愛。作者感受到的是情感,體味到的是人生,升華出的卻是人生關懷。
如果說對情感的體察是人生關懷基本,那么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則是對人生關懷的拓展。李遠散文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引發對社會、人生的思考,進而肯定生活、肯定人生、肯定生存。在《假如生命剩下三年光陰》中,通過一個有趣的預設實驗,喚起人們對生命的、對時間的珍視;《去敲鄰居的門》、《借錢先亮家底》則從稀松平常的瑣事中,讓人感悟到現代都市人們微妙的心理動態。作家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彰顯著其社會的擔當,反映著文學本真的人生關懷。正因如此,李遠的散文才越發受到社會的關注和讀者的喜愛。
李遠的散文充滿對于人生境界的感悟,折射出作家的生活態度和對生活的審視角度,它沒有陷入鄉土式的感傷里,也沒有濫情在都市的喧囂中,而是恰到好處地將生活、情感與心靈對接、融合,從而引發對人生的多面思考。作為當代青年作家的李遠,以其樸實的行文,向讀者展示著生活之美和生活之思。他總是從現實出發,細致入微而又鞭辟入里地關注著人的內心世界,把人生的五味和人性的多維通過對現實社會的思考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李遠憑借其對文字的熱忱并以之為載體,把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展現在行文的方方面面。
篇2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大學生管理
一、人文關懷的意義
人文關懷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現實要求。大學生是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在年齡上處于青年期,在生活經歷上涉世未深,其心理發展有明顯的不穩定性,面臨人生、理想、專業學習和求職就業等重大問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大學生的認同和接受,就必須融入人文關懷,及時滿足學生需要,并善于引導學生需要。只有這樣,大學生們才會覺得得到了尊重,得到了關懷,才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思想交流,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預期效果。
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內在屬性的需要。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維的、發展變化中的人為對象,以不斷變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思想觀念為內容的紛繁復雜的社會活動。它不僅涉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意識,而且涉及人的生理、情感、興趣、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因此,必須以對人的尊重和與人的溝通為基礎,才能得以開展。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校園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核心在于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不應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更要注重對人本身的關心。廣大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是和諧校園建設的主要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關懷,尊重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證。
二、現狀掃描
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看,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造就學生靈魂的教育。我們欣喜地看到,廣大教育工作者了解了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對學生傾注了較高的熱情,給予他們以關愛和幫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重視,為學生提供比較全面的、周到的服務;學生的心理得到了更好的關懷,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矯治;學生的學業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傾注了許多心血;學生的愛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彰顯,校園文體活動和社團活動豐富多彩。
以上幾點人文關懷的成績是人文關懷的集中體現。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太人性化、不尊重學生,缺乏溝通、交流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人文關懷的嚴重缺失。具體表現在:
(一)政治思想教育忽視人文關懷
當前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片面強調教師的權威。教育者很少顧及青年學生的思想現狀和心理特點,一味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灌輸為主,引導為輔,向學生灌輸的幾乎都是“正面”的東西,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敏感問題,講不清時就盡量回避,不能真心實意地去解決學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和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其他課程的教師往往只講授該課程的知識內容,對學生的學業、人生等問題很少過問,“教”與“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
(二)學生日常管理重管束,輕發展
在我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們普遍性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的基礎上。傳統的學生管理以滿足學校的現實需要即學校的穩定和發展為重點,而不是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重點來開展工作的,總認為教育者是上級,起決定性的主要作用,學生只起輔導作用,只要服從教育者的管理就夠了。因此常用行政命令和壓服的辦法讓學生遵規守紀,而不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去關心人的發展,激發人的需要,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學生服務工作沒落實到位
尤其是新生進入大學會遇到許多問題:對就業和人生前途的迷茫;對學校食堂伙食、圖書館、機房等的牢騷;貧困學生的經濟問題等。有的學校對學生提出的有些正當的合理的需要和實際問題推諉或不聞不問,缺乏必要的關愛和幫助,管理者沒有真正以學生為本。對學生態度冷漠,只把學生當作管理的對象,沒有把學生當作服務對象,許多實際問題遲遲沒得到解決。
(四)違紀處分學生的規定有失法準
當前高校都主張依法治校,有關學生管理方面的規定林林總總、各具特色,但總的特征是抽象、籠統、粗糙,甚至處分規定本身就不合法,程序上沒能做到透明、公開,沒能給當事學生充分的申辯機會。高校對違紀學生不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教育,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而是一棒子打死,這種做法有悖于教育的初衷。近年來,學生訴高校的維權案件屢見不鮮,且多以學生勝訴結案。
三、原因分析
(一)以教師為中心
以往的教育理念最主要的問題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教師的“主導”變成了教師的“專制”。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強調統一性,缺乏多樣性,不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教學模式上,“三中心論”(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一直延續至今,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是單向授受,師生之間缺乏平等對話、思想交流和情感溝通;在管理模式上,重教育輕指導、重管理輕服務,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以為學校的任務就是琢玉成器,定學生規矩,忽視學生的參與性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養成。
(二)以僵化的制度為法寶
高校為了便于管理,都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詳細的學生管理制度,但存在死板、硬性的不科學條文,人性化、科學化、法制化體現得不充分。制度建設缺乏程序性、民主性,內容上缺少平等尊重學生的條文,強調學生對這些制度的無條件服從,充斥著“不準”“禁止”等命令性的詞語,漠視學生應有的權利。雖然2005年3月教育部出臺《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從制度上有力保證了以人為本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施,但在實際操作中,并沒嚴格執行。
(三)以性惡論為出發點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工作時,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理論水平、行為表現。來判定教育效果。當教育效果不明顯的時候,通常判定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或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因素的影響,從而進一步通過相關理論的灌輸或講解期望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即“性惡論”的思想。這實際上是一種忽略了人的主觀感受,人生活的外部環境等相關因素對人行為和思想所造成的影響,而僅僅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作為唯一有關的影響因素的教育方式。例如,對于學生逃課,一般教師都會認為是因為學生學習態度不好,或者沒有學習的興趣造成的,因此會
在這兩方面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錯誤。回歸課堂。
(四)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淡薄
在追求優質服務的今天,人們更希望得到“恰到好處的細微服務”,即“最佳服務”“個性化服務”。然而由于受師道尊嚴等封建思想的影響,高校自覺不自覺地把學校領導、老師放在首要位置,將他們的意志強加在學生的身上,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淡薄。其實學生也是消費者。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如同沒有顧客就沒有商家一樣。因此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任何時候都要以學生和家長滿意不滿意作為教師行為得失的衡量標準。
四、對策
(一)課堂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引導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主渠道。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充分利用這一載體培養人才。發揮其育人的功效。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以來不太重視,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發揮積極性,把“教師言傳口授”與“學生能動思考”有機結合起來。擺脫傳統的灌輸式、單向式授課方式,采用啟發式、引導式、互動式教學方式,注重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思維習慣,使課堂藝術化、活潑化,增強其感染力,讓學生喜歡上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學生上課有一種快樂感和幸福感。具體來說,就是做到“四個結合”:“一、結合實踐活動實施快樂教學;二、結合時勢實施快樂教學;三、結合現實生活實際實施快樂教學;四、結合人生實際實施快樂教學。”
(二)建立體現人文關懷的學生管理制度
體現人文關懷的學生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依法治校的基礎上,立足點主要不是控制、約束,而應該是對人性的喚醒和對人性的尊重,生硬的說教和灌輸絕不適合當今充滿創新思維的大學生。
在內容上,制度建立應尊重學生自由,為學生的天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制度實施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讓外在的制度內化為大學生內在的需求;制度建設應有利于學生的合法權益,學生有權參與和監督涉及學生重大利益的校內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學校應廣泛地征求廣大學生的意見,通過舉行聽證會、召開座談會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傾聽和吸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在程序上,制度實施要依程序合法合理地行使,當作出影響學生權益的處理或處分決定時,應當事先告知當事學生,向當事學生說明理由和依據,聽取當事學生的陳述、申辯,或舉行聽證會,讓學生參與到處理程序中來。同時,要完善學生的權利救濟制度,切實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
(三)營造人文關懷的管理育人環境
學校方面,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和學生管理觀念。列寧曾經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職員工要以誠摯、關懷和熱愛的感情去感染大學生,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學會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體貼人、溫暖人,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在吃的方面要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吃得飽、吃得起、吃得好、吃得滿意;在住的問題上,在學校現有條件下,盡可能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針對在校大學生的戀愛、結婚與生育這一無法回避的問題,應該在合法的前提下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區別不同層次、不同年齡階段制定針對性的管理辦法,為學生提供一種既是有序的又極具人性化的情感生活空間。
人文關懷,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從一個更加完整的角度來看待學生,來分析學生出現相關問題時所處的真實完整的狀態。同樣對待學生逃課的問題,如果將學生逃課這一現象和學生所學的課程,或者學生近期的個人狀態結合起來,可能會發現,有的學生是因為任課教師講課水平較低,有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家庭出現意外,那么針對這些不同的原因,老師需要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此外,校園文化應體現人文關懷,先進設施、優美環境和先進的人文內容、科學的人文管理的綜合,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
家庭和社會方面,父母親要提高知識水平,增強文明素養,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優良的家庭環境。宣傳、文藝、出版等方面要堅持弘揚主旋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四)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
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這告訴我們,人的一切行為包括大學生的思想接受活動的發生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人自身的需要如果被忽視,在生理、心理上沒有得到必需的關懷,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可能得到完全的發揮或激發。
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作用,就必須同解決學生思想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相結合,要深入實際去解決困擾學生的問題,理順情緒、化解矛盾,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要積極爭取社會資助,進一步完善“獎、貸、勤、助、補、免”為一體的多元化資助體系,切實關愛貧困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處理好心理方面的困惑,養成和諧開放的心理品格;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情趣;積極做好學生畢業服務工作,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等。
篇3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人文關懷
近年來,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受到來自學界、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原因在于這一群體的數量龐大,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龐雜,且社會影響性很大。在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問題中,就業問題是重中之重。雖經各方努力,但大量權威資料仍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中存在諸多問題。筆者認為,在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問題的過程中需加強人文關懷力度。
一、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人文關懷承認人不僅作為一種物質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存在;承認人無論是在推動社會發展還是實現自身發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承認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統一、作為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尊重人的主體性;關心人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目的在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中的人文關懷在于肯定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尊重新生代農民工的主體性和個體性、關注新生代農民工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從而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穩定從業,以及健康成長。當前,已成為產業工人主體的新生代農民工具有較強的群體特征:首先,由于成長的時代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新生代農民工呈現出與老一代農民工不同的時代性和發展性。在就業中,表現為有較高的心理預期,期待個人價值的彰顯,期待未來的發展。其次,由于特殊的人生經歷,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中表現出普遍的耐受能力較低的特點。再次,由于歷史及制度等原因,新生代農民工又事實上的處于的城市社會邊緣性角色。新生代農民工的這些特點,使得他們在就業中既面臨就業難帶來的物質壓力,又面臨包括事業成就感缺失、個人精神需求無法滿足的精神壓力。故在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問題上,應從經濟上和道義上,以及精神上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關懷,加強對這一群體的人文關懷力度。
二、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中人文關懷缺失現狀
(一)工資水平低、工作時間長、接觸面窄,新生代農民工面臨“情感孤獨”
新生代農民工正值青年時期,而這個時期也是人的婚戀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賴期。處于這個特殊時期的新生代農民工,他們期待在外出就業時不僅獲得物質上的豐富,也期待愛情有所收獲,思想可以交流,困擾能夠傾訴。然而,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由于工資水平低、工作時間長、接觸面較窄,正面臨“情感孤獨”的困境。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特別策劃組織了“新生代農民工尊嚴感”大型調查活動,調查顯示:近半數被訪者情感孤獨現象嚴重。聊城團市委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近四成(38%)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處在緊張充實的狀態中,且超過七成(71%)的未婚者感覺與異往一般和不方便,“感情孤獨”已成為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主要困惑。共青團浙江省委課題組進行的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缺少進行文化生活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就業于制造業一線車間和建筑工地的人群,他們通常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每月休息時間只有1~2天,缺乏精神文化生活最基本的條件——時間要素。
(二)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扶助不夠
新生代農民工大多剛邁出學校校門就走上進城務工之路,成長環境、年齡及經歷決定了他們心智并未成熟、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不清晰且吃苦耐勞精神不夠,并且,由于受教育程度和內容的影響,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不能較好地適應經濟周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等因素的變動,事實上滯后于城市勞動力市場需求。然而,調查顯示,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扶助力度并不令他們滿意。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對“政府提供就業信息和幫助”“有政治參與途徑”的認可度打分最低(3.1分)。
(三)企業對新生代農民工關懷不夠
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受到來自企業的人文關懷現狀并不樂觀,主要表現在企業管理層對新生代農民工發展權利的重視程度不夠、提供的就業條件較差,如工作強度大,安全隱患較多,職業病突出等方面。全國總工會的調查報告顯示:絕大多數(96.1%)新生代農民工關心企業發展,而認為企業“不怎么關心”或“完全不關心”自身的比例將近兩成(16.9%);對于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直接關系不融洽的原因,三成(32.4%)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認為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關心職工疾苦”;同時,該調查還顯示,外出務工以來,未曾接受過任何職業培訓的新生代農民工達到六成(61.1%),這一數字甚至超出老一代農民工(59.1%)2個百分點;同時,接受培訓的次數偏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比較研究顯示,通常,青年農民工的勞動強度偏大;將勞動強度定位在可以接受范圍之內的為多數(占65.7%),但有近三成(占28.9%)的青年農民工選擇勞動強度“大”或“很大”的,僅有極少部分的認為勞動強度“小”或“很小”(占5.4%)。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新生代農民工調查報告顯示,36.5%的新生代農民工面臨高溫、低溫作業問題,工作環境中存在噪音污染的占41.3%,工作環境中存在容易傷及肢體的機械故障隱患的達36%,存在粉塵污染問題的達34.7%。
三、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中給予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社會轉型進入了一個重要的階段,產業升級勢在必行,在這個時期加強對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中的人文關懷有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提高就業能力,實現良好就業。通常,在經濟醞釀轉型的時候,率先開始轉型的正是產業工人。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現代產業工人的主要來源,他們的從業素質、職業技能和創業本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經濟結構調整、轉變方式發展的成敗。而新生代農民工良好的從業素質、過硬的職業技能和高超的創業本領,與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職業技能和道德培訓,對提高新生代農民工職業素質有重要作用。
第二,有利于減少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問題的發生,實現健康就業。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遭遇來自精神壓力、物質貧困和事業缺乏成就感的三重壓力,在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復的心理刺激及復雜的惡劣情緒逐漸影響下,極可能造成心理問題。而對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中進行照顧、精神上引導、心理上疏導將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有更好的心態面對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就業。
第三,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實現穩定就業。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的融入,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融入。關注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生活、加強其精神家園建設,有利于加快新生代農民工在思想、文化、習俗的城市化,也有利于激勵他們自強不息、奮發進取地迎接城市新生活。
四、努力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中的人文關懷力度
作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大多工作在流水線上,然而,這個群體又是一個思想活躍、個人主見較多群體,要使他們在城市快樂的工作,實現生活上富裕及精神上愉快,全社會都應該積極努力,加強對他們在就業中的人文關懷力度。
(一)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對加強新生代農民工人文關懷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因而應從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城鎮落戶制度建設著手,為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過程中彰顯個人價值、收獲事業成就感提供制度保障。如切實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健全工資按時足額支付和監控制度、積極推動實現城鄉勞動力同工同酬制度、切實加快農民工勞動經濟權益保障制度體系的建立、進一步削弱戶籍與利益的關系進行戶籍制度改革等。
(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首先,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點,讓新生代農民工無差別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其次,應仔細研究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特點,找準文化需求定位,盡可能做到“量身定制”文化服務,增強文化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第三,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是與新生代農民工的日常生產、生活密切聯系和融合的重要部分,應對優良的做法加快推廣,如深圳經驗的傳播;同時,應依托圖書館、文化中心、網絡等平臺,通過建立“農民工俱樂部”等方式,探索更多的服務形式。
(三)加強企業的人文關懷力度
企業是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中獲得人文關懷的直接發出者,也是新生代農民工感受最為直接和深刻的對象。企業給予新生代農民工更多的人文關懷,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的長期穩定就業,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首先,安全生產。企業必須將新生代農民工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愛護新生代農民工的健康,盡力做好勞動保護,依法保障他們的權益。其次,發揮企業文化的凝結功能,幫助新生代農民工更好地融入企業。第三,積極推動新生代農民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第四,基層組織、企業黨團、工會應重視新生代農民工政治素質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推動新生代農民工健康從業。第五,定期開展培訓,提升新生代農民工就業素質和能力,促進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第六,注重人性化管理,如企業在招錄職工時,從關心新生代農民工身心健康出發,盡量考慮男女比例的協調問題,為新生代農民工解決婚姻問題創造條件,也有利于他們的穩定就業。
(四)全社會加強人文關懷力度
全社會都要加強對新生代農民工的人文關懷力度,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找到歸屬感,促進其長期穩定健康就業。首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培養新生代農民工對所在城市的感情,讓他們真正感覺到所在城市對其的接納和包容,增強其主人翁責任感,有助于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長期穩定就業。城市管理部門應以服務促管理,消除城鄉之間的心理對峙;城市居民應尊重新生代農民工,真心對待;大眾傳播應努力營造學習、向上、責任、拼搏的農民工文化氛圍,并大力弘揚和宣傳新生代農民工的可貴品質,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公平文化氛圍。從而增強新生代農民工分享城市文明,以及改革開放成果的自信和勇氣,增強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感。其次,開展社會關懷活動,幫助新生代農民工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調適,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就業過程中的耐挫能力,并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參考文獻:
1.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新生代農民工有著與他們的父輩不同的想法[J].半月談.2011(12).
2.中華全國總工會.2010年企業新生代農民工狀況調查及對策建議[R].2011-2-20.
3.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新生代農民工與老生代農民工的代際比較研究[R].2008-08-03.
4.楊前蓉.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困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
5.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新生代農民工尊嚴感調查[R].2011-07-04.
6.共青團浙江省委課題組.在浙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調查報告[R]. 2012-01.
篇4
【關鍵詞】大學生 戀愛觀 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023-02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進一步開放,戀愛在大學生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確戀愛觀的確立,不僅關系到大學生以后的幸福,有助于他們認真經營一段感情,構建美好的家庭,也有助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對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預示著中國未來社會婚姻家庭的發展趨勢,影響著未來社會的穩定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但目前大學生的戀愛觀還存在很多問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很多同學對愛情的認識有所偏頗,因此加強對大學生戀愛觀的引導,尤其是注重對其人文關懷,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戀愛觀至關重要。
一 大學生戀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大學生處于成長的特殊時期,他們的年齡大約在17到24歲之間,生理發育已基本成熟,心理發育趨于成熟但還處在過渡期,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還沒有形成完整而獨立的人格。再加上社會風氣的日益開放,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趨向多元化,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概括來講,集中體現為以下問題:
1.對愛情沒有形成正確的理解,存在認識誤區
愛情觀認為,愛情是男女兩性間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最真摯的傾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穩定專一感情。愛情是穩定專一的,以婚姻為最終目的。然而,很多大學生對愛情沒有形成正確的理解,存在各種認識誤區。有的學生混淆友情和愛情,在人際關系上出現尷尬;有的對待愛情十分草率,缺乏責任感,“閃戀”“閃分”現象經常發生,甚至以交往對象的多少作為衡量是否有魅力的標準等。
2.網絡時代新的戀愛觀念層出不窮,對現實形成沖擊
大學生群體是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戀愛也已經超出了傳統的現實生活,步入了網絡時代。戀愛的途徑很大程度上已經網絡化,很多學生是通過論壇、網絡游戲、各種實時聊天工具而認識。網戀、網婚、丁克、試婚觀念也越來越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和認可。
3.戀愛觀念尤其是性觀念日益開放,傳統觀念淡化
當代大學生思想比較開放,在意的是自我與隨意,傳統含蓄而內斂的愛情表達方式已經被大學生所摒棄,他們信奉的是“愛要大聲說出來”,因此在公共場合大膽表達自己的愛意,校園求愛的浪漫場境經常發生。同時對戀愛中的整體呈現開放、寬容、理解的態勢,一部分校園情侶在校園附近同居生活。
二 樹立正確戀愛觀的人文關懷角度分析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觀的現狀,高校必須加強對大學生戀愛觀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傳統的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忽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因此在當今新形勢下,應當更多從學生利益出發,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多一些人文關懷,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校園氣氛
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的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大學生身心特點。應當看到大學階段談戀愛符合大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培養大學生愛與被愛的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能力的培養會影響到正常的人際交往,影響到他們將來的戀愛婚姻生活。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正視大學生戀愛的事實,營造良好的校園氣氛。大學教育過程中,應當鼓勵大學生追求美好的愛情,主動關注大學生的戀愛生活,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婚戀觀念和戀愛行為,疏導戀愛矛盾和糾紛,排查安全隱患。
2.在信任大學生的前提下加強引導,構建合理的情感預警機制
由于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有很多認識的誤區,部分大學生因為戀愛問題而影響個人生活,甚至出現心理問題,更有甚者,出現情感問題時,不能冷靜、理智地對待,而是采取過激的行為,釀成悲劇。
但是這畢竟是少數,學校和教育者首先應當信任大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成長過程的主體,相信大多數學生在戀愛問題上能夠做到自律自治,大多數學生可以正確處理戀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校可以成立專門的學生組織、團體等方式,構建起一個以學生為主導、學校協助配合的情感預警機制,能幫助學生宣泄、轉移不良情緒,減輕痛苦和壓力,解除因戀愛而導致的心理危機,避免因為愛情糾葛引發矛盾和悲劇。
3.積極拓展戀愛觀教育的渠道,豐富戀愛觀教育的內容,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一般大學校園里,對大學生戀愛觀的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心理健康課進行,由于教師授課安排各有傾向,因此成效可能會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大學生戀愛觀的教育效果,必須積極拓展戀愛觀教育的渠道,豐富戀愛觀教育的內容。戀愛觀教育必須貼近大學生生活、貼近大學生實際、貼近大學生思想,能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概括來講,大學生戀愛觀教育應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
一是戀愛觀的普及型教育,主要是在大學生中普遍進行戀愛常識和道德教育,明確責任,培養大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戀愛觀,指導他們在戀愛過程中文明交往,自覺承擔責任。針對目前出現的種種問題,在進行普及教育時,尤其注意要將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融入戀愛觀教育中,引導大學生全面理解“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想,樹立健康的性觀念;同時加強戀愛與婚姻統一性教育,培養婚戀責任意識。這種普及性教育可從課堂教學、專題講座的形式舉行。
二是個體性教育。每個學生面臨的戀愛問題各不相同,很多同學為了保護個人隱私,不想在公共的場合討論戀愛的問題。這時,要尊重學生的選擇,采取不同的交流溝通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個體性教育。高校相關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跟學生打成一片,取得學生的信賴,充分利用網絡開辟便捷的服務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信息。當學生出現戀愛問題時能及時溝通,及時解決。
4.加強戀愛藝術教育,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戀愛是人際交往方式的一種,在戀愛過程中必須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曾指出:“愛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種愉悅感。”“愛是在保有自我的分離性與完整性的情況下,與自身以外的某人或某物的合一。”“愛的主動性還在這一事實中顯明自己:它包含著一些基本因素,這些因素在愛的所有形式中都存在著。它們是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現實生活中,有些校園戀情演變成校園暴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些大學生不懂愛的藝術。因此高校應當對學生進行愛的藝術教育。可以借鑒國外對學生戀愛藝術指導的成功經驗。愛的藝術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要使學生逐步學會完善自我,在戀愛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在服飾、道德品質等方面的修養。如通過教育,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選擇約會的地點、約會時應該怎樣著裝、在什么場合進行表白比較恰當等;其次,教育學生要有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再次,教育學生學會溝通,善于體察對方的精神世界,善于交流思想感情,善于給對方以支持;最后,要教育大學生正視失戀,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學會積極的心理疏導,積極尋求多方支持和幫助,順利度過失戀這道坎。
5.開展文體活動,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充實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進入大學階段,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同時學習的壓力比中學階段減小了許多,因此對感情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大力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符合大學生需要和品位的文體活動,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的熱情,轉移情感的興奮點。在開展相關活動的過程中,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平臺,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其特長及潛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個人品位和人生境界,增加進入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著力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增強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和高雅性,從而使校園文化得到提升和優化。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揮群體效應和典型示范效應,通過組織各類座談會、報告會,發揮高校高才生、優秀畢業生的模范典型作用,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引導學生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習中。
參考文獻
[1]李蓓.淺論大學生的婚戀觀教育[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1)
[2]倪芳、王莉.大學生戀愛狀況分析及正確戀愛觀的樹立與引導[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篇5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貧困學生;人文關懷
一、經濟資助與育人相結合
經濟困難是貧困大學生的基本現狀,解決該類大學生的經濟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始。解決其經濟問題是高校對大學校的直接資助。如果只高唱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落實對貧困大學生的經濟援助,那么一切都是空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題性教育,解決人之所急,解決人之所需,潛移默化育人是施行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經濟資助與育人結合應該講究方法。為了幫助高校貧困大學生能夠完成學業,近年來,各高校都推出了扶貧勤工儉學計劃。扶貧勤工儉學主要面向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的學生,勤工儉學的目的有兩點,一為通過勤工儉學使學生解決經濟困難問題,保證其日常生活開銷,順利完成學業;二為通過勤工儉學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夠明白勞動致富,誠信守實,培養其自強不息的精神,并且提升自信心,讓其能夠完成學業后能夠更好感恩與社會,回報于社會。
二、情感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隨著社會高效快節奏發展,人們對經濟的過度追求導致大多數迷失了生活的方向。由于在經濟上的束縛導致其在精神上的低迷,甚至有社會的挫敗感以及滋生報復心理。針對與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在學生情感領域內尋求突破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貧困大學生人文關懷教育應從感情出發,在政治教育中做好感情投資,授課時做到以情動人。在情感教育中,可以利用關于情感方面的多媒體視頻進行教育,作為教師,用自己的真心實意去關心、感化學生。課程結束后,可以要求學生寫個人感受或者是心得體會,通過這方面了解學生的內在想法,并通過這些反饋信息對授課過程做出調整。
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情感交流與融合的過程,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交流,可以實時的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通過心理上的微妙溝通,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學校的關懷以及社會的幫助,把自身蘊含的積極情感激發出來,同時抑制自己的消極情感。使其在心理上產生感恩于社會之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將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滲透到工作中,體現思想政治品德的內在轉化過程是人的主體性體現這一本質。
三、關注貧困生的個性特征,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
在當前大學生教育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加之本身置身于多元化、豐富的社會環境,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領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生在大學教育期間已經擁有自己獨立人格思想,他們不斷渴望被社會重視,不斷渴望自己可以和真正的成年人一樣,將自己的人生發展和命運安排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生活中全由父母安排,學習在老師的羽翼下成長,在個人思想行為上受周遭成年人的影響。但是現實社會卻使他們常常無法正視自己前進的腳步、正視社會發展的需求。
高校貧困生生活儉樸,自立,具有較強的探究精神以及上進行;但是在同學之間,由于家庭貧富差距,在他們心里上留下了較大的心理負擔與壓力,社會現實與他們的理想生活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現實的生活容易使他們的前途感受到迷茫與懷疑。大學生在這個階段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如果在此時不給予正常的心理疏導教育,會影響其今后的人生發展。
為了引導學生建立正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幫助貧困學生掃平心理陰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客觀角度出發,從不同維度去解決問題。首先,貧困生在學習與生活上表現較為自立、自強,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其進行肯定,并且在課堂或者是生活中對其進行表揚,以此來鼓舞他們的斗志;其次,由于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貧困生的心理上容易產生極端意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端正其心態,幫助他們建立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標與追求。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現在高校群體,由于地區差異等原因會從經濟上凸顯貧困生的存在。貧困生在在校生活中屬于一類比較弱勢的群體,由于經濟原因他們大部分在心理上會存在著一定思想障礙,心理障礙使大部分貧困學生心里非常脆弱,尤其遇到與家庭和經濟掛鉤的事情極其容易產生問題。因此,現代高效管理應該全面注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要不斷的加強高校對心理方面的咨詢力度。尤其要對貧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能夠做到充分的了解,具有針對性的通過心理咨詢解決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高校必須要成立自己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不斷提高心理咨詢機構的人員心理咨詢專業水平以及增加心理咨詢機構人員的數量。
篇6
關鍵詞:醫學生人文關懷精神醫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Medicine is a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highly integrated disciplines,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is humanistic ca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and expound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spirit through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medical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ng a goo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care spirit;Medical education
人們對醫學發展的認識日漸成熟,醫學已經由傳統的單純的生物模式轉換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人們越來越認同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高度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其本質特點是人文關懷[1]。醫學人文關懷是指在醫護過程中除了為患者提供必須的診療技術服務之外,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務,以滿足患者的健康要求[2]。注重"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精神,在醫療實踐中實施人文關懷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社會高度發展的必然。所以加強對醫學生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是當代醫學教育必備的基本內容,也是當代醫學教育前進的方向。
1 當代醫學生人文關懷精神的缺失
盡管醫療過程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已被認識,但臨床醫療領域及醫學教育中仍存在著人文關懷精神的缺失。
1.1重技能,輕人文 我國目前醫學院校的教育中存在著突出的"重技能,輕人文"的思想。醫學院校在教育中重視醫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而輕視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社會對于一名優秀醫務工作者的衡量標準更多的關注是否擁有高學歷、高職稱和熟練的知識技能上,因此醫學教育過程中,學校及教師認為專業課程和技能操作的考試成績基本能夠反映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技能的水平。而人文社會課程的學習多流于形式,有的醫學院校甚至對人文社會課程進行了壓縮,學生平時學習不努力,考前死記硬背就能夠應付考試。這不僅使醫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難以培養,而且也影響到全面文化素質的提高[3]。
1.2缺乏溝通能力 醫學是一門需要與人溝通交流的學科,良好的溝通能力在醫學實踐中是非常重要的。醫學臨床實踐、診治活動等都離不開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常發現醫學生與患者溝通不夠,甚至一些醫學生由于缺乏技巧,影響了醫患之間的信任。因此醫學生的溝通能力直接關系到未來醫療實踐及醫療質量。目前的醫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主義意識。在大學期間有的學生常獨來獨往,自我封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同學沉溺于網絡的虛幻世界不能自拔。他們很難與不同價值取向的人融為一體,以至于缺乏合作精神、自制力及協調力。
2 加強對醫學生人文關懷精神的教育
2.1轉變醫學教育觀念 轉變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先導。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解放出來,把提高醫學生的全面素質作為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首先要糾正當前醫學教育中人文關懷精神培養的缺失。醫學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級醫學人才。醫學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是教育學生作為醫療工作者應該熱愛醫學事業,用崇高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來對待臨床工作,推動良好的醫德醫風的形成[4]。其次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滲透,使他們有機的統一起來。關鍵在于如何改變醫學中技術至上的觀念,尋求技術運用的人文精神。對人文教育的課程要加大改革力度,不要讓課程教學僅限于照本宣科、死記硬背,而要多采用一些切合實際、形式豐富的教學手段。
2.2積極發揮專業課教師潛力,強化醫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 醫學院要充分發揮醫學專業課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潛力,在專業教育中促進科學與人文相融合,讓人文關懷精神的教育內容滲透進專業課的教育和臨床實踐過程中,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人文關懷精神對醫務工作者的重要性。另外還可以邀請一些有權威的醫學專家開設專題講座,例如介紹醫學生人文素質、如何當好一名好醫生、醫學科學的未來發展等。專家教授人生閱歷豐富,對醫學理解深刻,并且在藝術、文學、哲學等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能夠將醫學生密切關注的問題講解深刻。學生們將從系列講座中感受到濃郁的人文關懷氣息,大大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質。另外可以把醫學生人文關懷列入到臨床實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指導教師可以對醫學生在實習中的人文關懷、醫德醫風表現進行評定,評定結果可以作為實習的一項考核指標,并與評選優秀畢業生、推薦研究生等相關聯[5],為醫學生今后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2.3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人文素質教育不同于知識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良好環境的熏陶。校園是與醫學生的生活、學習休戚相關的場所,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無形的激勵作用,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校園文化建設既要開展高層次的政治教育活動、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活動、高品位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校園的文化;還需要從文明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有良好的行為規范。因此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不能讓學生僅限于課堂學習,要通過各種方式和形式,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接觸社會、體驗民情,例如到孤老院獻愛心、與希望小學一幫一、無償獻血等。做好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奇.自然辯證法概論[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33.
[2]盧建敏.關于醫學人文關懷的幾點思考[J].醫學與哲學,2005(4):38-46.
[3]胡振宇,金凌云.醫學教育中人文關懷精神培養的缺失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8(5):99-101.
篇7
關鍵詞: 人文關懷 高職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 人文關懷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思想工作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突破性探索。
在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今天,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現實存在、情感、價值、命運,即對人的生存狀態、發展趨勢的關注。在強調實踐與技能教學的高職院校,人文關懷更是一個重要的添加劑,充分地深入到教育教學中。而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的客觀需要。在校學習階段是一名高職學生一生中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個體生理發育成熟時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人生閱歷,將對今后人生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在高職教育高速發展之時,人文關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就像是肥料和植物的關系:人文關懷必然要深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又需要人文關懷來“吸取養料,茁壯成長”。
二、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政策傾斜,以及市場力量的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格局已悄然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高校在校生的主體結構已實現了不可逆轉的變化,高職學生已成為高校在校生的主體人群。
在2009年10月初,對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556名09級高職新生進行UPI(大學生人格問卷)普查和SCL-90(90項癥狀自評量表)測試,結果顯示:約有19.16%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其SCL-90得分比全國常模低。而心理狀況問題發生率較高的因子依次是以強迫癥狀、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等。
高職學生與普通院校的大學生相比既有著青年人相同的個性特點,又有著不同的心理特質。從調查結果來看,部分高職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例如:自卑、自私、虛榮、狂妄、冷漠、以自我為中心、嫉妒心強等,一旦遭遇挫折、失敗就會出現失常問題。
三、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在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的客觀需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高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然后,各個高職院校在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其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但缺乏行為化,呼吁個性化。
在高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已經開始普及。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同時,是將心理健康教育這門特殊的課程課程化?還是行為化、個性化?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現今,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僅僅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做一門輔修課程、選修課程,甚至是通過課外活動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師缺乏專業知識、課程缺乏系統安排和設計、上課條件簡陋、教學內容和方式單一乏味等,讓高職學生產生無所謂乃至厭煩情緒,如此單一的課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弊沒有利,缺乏行為化和個性化。
行為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當從行為角度評價心理素質的變化,將理論知識付諸學生自我價值的體現,真正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擺脫陰影,離開怪圈,實現自我。而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則要求針對高職學生的特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個別問題個別指導。
2.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形式應趨于多樣性、傳遞性。
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缺乏吸引力。高職院校可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高職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意識,開展例如團隊輔導、參觀、競賽、聯歡、交流、調研等多樣化、情感傳遞性強的活動,充分讓高職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體驗交往中的情感,懂得相互協作的重要,以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
3.專業的心理咨詢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
高職院校心理咨詢工作與人文素質教育有著密切關聯,現今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心理咨詢工作者均為班主任、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非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都身兼多職,不僅肩杠著其他繁雜的學生工作的壓力,甚至更多的還承載著教學、科研等其他領域的學術壓力。這就意味著心理咨詢在現今高職院校的專業性稀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都僅僅以為心理咨詢就是說話聊天,通過交流就可以對來訪者的行為進行引導。
雖然心理咨詢主要通過話語的形式進行交流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但說話聊天并非是心理咨詢的代名詞。心理咨詢是一種以保密為首要原則的人性化、個人化、內涵化的傾訴與聆聽過程,并且必須在正式的心理咨詢室中進行,使咨詢者深切感受到平等、信任與認同感,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過程。
四、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進行人文關懷的途徑
首先,加強學生“校園歸屬感”教育,構建和諧校園,創造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諧校園是當今社會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只有在這樣的和諧的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活學習氛圍中,學生在校才會有“歸屬感”,才會以校為家。堅持以人為本,確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求學成才服務的思想,創造和諧的氛圍和條件,做到思想上關心到位,情感上關懷到位,增加相互間的溝通,使學生逐步形成校園責任感意識。
其次,深入學生家庭,探究學生心靈,與學生共成長。每個學生,都有著一個或許幸福美滿,或許悲慘不幸的家庭。然后每個家庭背后,必定隱藏著從小根深蒂固的家庭環境教育與影響。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深入學生家庭,與學生一起拾起童年的美好回憶,共同成長。一般來說,高職學生會因為相對本科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或者高考失利,又承受著家庭的責怪,親朋好友的惋惜,別人的輕視,所以不少人在心理上一直有種自卑心態。這種心態是學生在長期以來的家庭、社會環境中造成的。如何擯棄這種來自于周圍環境壓力的心理問題?在挖掘自身的優點,尋找童年時快樂的記憶,找回自信的同時,要合理定位,體驗成功的喜悅。
再次,利用網絡這項日常化高科技,融于學生群體之中,減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與90后高職學生的代溝差異。在如今社會網絡化飛速發展的時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應順應時代的節奏,融到QQ、BLOG、空間日志、校內網等流行網絡中去,及時挖掘學生動態信息,融于學生群體之中。
最后,關注高職學生內心真正需求,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使高職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在社會越來越體現自主性的今天,沒有了畢業“包分配”,又在全球金融危機等這樣的不利形勢下,高職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感到迷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學生的內心真正需求,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心理及行為,適當調節其心理平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只有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理解學生,才能真正摸清學生心理發展的主要矛盾,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內心的困擾和問題。
參考文獻:
[1]余小茅.人文關懷: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思考[J].教育科學,2002.
[2]蔣永華.人文關懷: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
[3]王凱.我院高職學生素質分析及心理健康輔導方法的實踐與探索[EB/OL].202.43217.123/seqrch/cache.
[4]謝念湘,謝東東.談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2.
篇8
一、人文關懷理論的概念
一般認為人文關懷理論發端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思想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引申到高校思政工作中,人文關懷是指以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為目的,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動態及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就是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肯定學生、豐富學生、發展學生、完善學生。
二、將人文關懷理論應用于高校輔導員構建師生關系的必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當代高校師生關系也產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點和變化,傳統的“師道尊嚴”思想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當代高校輔導員需要一種新的理論來指導構建師生關系的實踐。具體地:
(一)當代高校師生關系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傳統的權威型師生關系在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存在的基礎愈加薄弱
首先,師生關系趨于市場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校教育產業化的推行,教育被好多人等同于了商業服務,而師生關系也被定結為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部分同學認為所謂師生關系就是“我上學我交費,你講課你拿錢”,師生之間缺少產生更深層次感情的基礎。其次,師生情感淡漠化。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初期,大學輔導員與學生之間關系融洽,交流廣泛。然而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數量陡增,現在高校中,一個輔導員往往帶了幾百名學生,又經常陷入各種事務性工作中無法自拔,導致很多學生一個學期也見不到輔導員一次。加之,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使其與輔導員之間溝通交流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越來越低。再次,師生行為選擇趨向功利化。在大學,各行為主體都有自己的行為目標,其行為選擇也是基于對行為結果的考量。作為輔導員,他們更多的是關注如何避免學生發生安全事故以及如何規避群體性事件;作為學生,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畢業后的去向;而作為學校,則往往把注意力轉向對學校經濟狀況和硬件條件的關注上。隨著這種利益訴求功利化現象的加劇,師生之間也更加缺乏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高校輔導員的核心工作之一,需要理論指導
當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繁多,主要工作職責有思想引導、發展輔導、生活指導和組織管理等,這要求輔導員在于學生相處中要學會扮演、教育者、組織者、管理者、服務者等多種角色,要做到以上幾點,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無疑是不可或缺的。而面對上述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教育理念顯然是不足以應對的,人文關懷理論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空缺。
三、將人文關懷理論應用于高校輔導員構建師生關系的可行性
將人文關懷理論應用于高校輔導員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不僅僅是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具體地:
(一)人文關懷理論與當代大學生的特質相一致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出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標準的“九零后”,相比其它社會成員和其它年代的大學生,呈現出明顯不同的特質。首先,主體性。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被極大的喚醒,具有強烈的平等意識,民主意識,強調獨立、自主、自我選擇和創造,更加渴望得到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尊重和認同。其次,雙重性。當代大學生的行為嘗嘗同時兼具自主性與他律性、目的性與隨意性、沉穩性與突發性、獨立性與依賴性等雙重特征,這是這一年齡段特有的心理特點,也是他們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第三,向上性。盡管大學生在心理和行為的選擇上會出現雙重性的特點,但就其根本而言,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的規劃都是向上的,積極的,他們在注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同時,也非常重視自己的全面發展,不愿將自己的未來局限于較小的空間內。而人文關懷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尊重人的主體性,承認人的價值,關注人的生存狀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文關懷理論的科學內涵與當代大學生的現實特征具有邏輯上的內在一致性。
(二)人文關懷理論與輔導員工作職責的要求相一致
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有思想引導、發展輔導、生活指導、組織管理等。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代大學生對自身的發展和未來的前途問題也越來越關注,相應地輔導員發展輔導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名輔導員,主要承擔的是“傳道與解惑”的任務,具體來說輔導員應從大學生的專業發展問題入手、以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以大學生人格的完善與德行的持續發展為宗旨,進行“傳道與解惑”的發展輔導。結合人文關懷理論的內涵,我們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本質是一致的。
四、將人文關懷理論應用于高校輔導員構建師生關系的做法
(一)輔導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素養
當代大學生知識更新換代快、個性鮮明,輔導員必須有過硬的職業技能和素養,才能夠讓大學生對輔導員產生想要信任、依賴甚至崇拜的情感,才能夠真正當好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具體地說這些素養包括堅定政治立場、提升道德水準、優化知識結構、增強人格魅力、提高心理素質,增強溝通技能,提高組織管理水平等。
(二)輔導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時展的結晶,它主張把人放在第一位,順應人的稟賦,提升人的潛能,完整而全面地關照人的發展,這與人文情懷理論不謀而合,具體地在實踐中要做到:第一把學生當孩子,輔導員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充分展現出慈母般的濃情,嚴父般的愛心,傳遞著對每個孩子的信任與尊重。第二,把學生當朋友,輔導員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要學會像朋友一樣與學生溝通交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寬容、信任學生,了解學生的動態,理解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合理的建議。第三,把學生當學生,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教育工作者,任務就是實施教育和管理,促進學生的成長進步。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一味的“捧殺”學生,還要學會適時“棒殺”,既要從情感上接近學生,又要寓理于情,在原則問題上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
篇9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特殊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 ― 0156 ― 02
把人文關懷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種符合時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的價值取向。黨的十報告中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這為今后有效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工作,應當注重理論分析和價值應用研究,研究把握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文關懷的特殊性,認真分析人文關懷的特殊定位、特殊規律和特殊功能,進一步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工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一、理解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特殊定位
(一)人文關懷在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含義
思想政治教育實質上就是一種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價值、開掘人的潛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給人以更多選擇和創造機會的人生哲學。〔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中,人文關懷應該體現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心學生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 簡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關懷本身都是屬于創造性的人文精神教育實踐活動。將人文關懷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既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給予少數民族大學生更多的人文關切,努力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綜合素質,又要倡導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提高,融合民族文化開展人文關懷教育工作,使人文關懷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產生決定性作用。
(二)人文關懷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關聯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是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內在訴求。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工作的核心思想是立足少數民族大學生實際,把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自由平等的愛護主體,引導他們根據思想道德規范促進自身主體意識的良性發展。人文關懷應當以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為宗旨,尊重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主體性價值,理性對待少數民族大學生價值觀的客觀差異,盡可能的采取多種人文手段,滿足少數民族大學生在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多樣化的合理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個性化功能得到強化。筆者認為,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工作,需要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生存現狀、性格尊嚴、價值取向、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給予真正的情感關切,去認真挖掘每一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個性價值。
二、把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特殊規律
人文關懷需要重點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對象的獨特性、教育環境的復雜性和教育內容的民族性,創新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培養更多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儲備人才。
(一)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文關懷教育對象的獨特性
認識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獨特性是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文關懷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我們知道,作為獨具個性的特殊群體,少數民族大學生除了具備和其他大學生的一般性特征,同樣存在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層次的個性化差異,主要表現為:獨具群體性和個性化,缺乏主體性意識,教育層次不平衡,自身素質有待提高。筆者從事少數民族大學生理論課教學發現,少數民族大學生群體內部存在教育基礎和知識可接受能力的差異,個別學生由于文化基礎弱,專業學習壓力較大,學習效果不佳,自控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不強。筆者以為,應當增強人文關懷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上的情感引導能力,結合每位民族大學生的自身教育背景,在一定范圍試用分層教育模式,發展培養不同層次的個體人格。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文關懷教育環境的復雜性
由于復雜的民族社會文化環境,再加上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以及西方政治思潮的全球化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上均呈現出群體的民族性。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自身民族屬性普遍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這種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者既要考慮到少數民族大學生受教育背景的復雜性,又要結合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讓他們更好地熟悉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地區的發展規劃,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民族心理素質、知識創新能力,提前做好人生未來的謀劃。
我們觀察不同民族的成員之間發生的關系是否能夠稱民族關系時,關鍵是這種關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內容。〔3〕 在不同的民族學生個體之間發生的交往聯系中,若涉及對民族語言、語言風俗、信仰習慣等民族特點不尊重的問題,屬于民族關系,而不僅僅是一般性的同學關系。因此,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文關懷教育的內容既要體現倡導平等意識的民族特性,又要引導各個民族學生平等和諧地交流,學會正確對待解決民族問題,自覺做好民族團結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三)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文關懷教育內容的民族性
傳統人文關懷教育體系在目標定位上過多強調“集體價值”的一元性,關于培養什么樣的少數民族大學生目標界定模糊,容易出現教育目標和受教育者的個體價值定位偏離甚至可能會產生個體邊緣化現象。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的民族性決定了人文關懷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式上的選擇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教育內容的講授除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規律,還要貼近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文化背景,探索適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方法,增加更多的情感互動,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營造寬松舒適的學習環境,這也是貫徹民族教育平等思想的重要體現。
三、明確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特殊功能
(一)弘揚民族文化,明確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主體價值
人文關懷應該充分尊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主體性人格,堅持教育者與教育對象“雙主體觀”。〔4〕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堅持教育主客體之間的雙向互動、平等交流。〔5〕
人文關懷教育者首先必須具備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我國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熟悉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才能承擔好培養少數民族合格人才的重任。教育者需要樹立人文關懷自覺意識,認真研究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幫助他們學會了解和欣賞自己的個性。立足于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照顧好他們的學習生活,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發展好他們的主體意識。我國各民族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源泉。作為民族文化的主要傳承者和實踐者,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文化素質對于民族人口整體素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影響。多選擇民族文化為教育創作題材,適當開發富有地方民族區域特色的人文教育課程,鼓勵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學習吸收其他民族文化。
(二)培養民族自信,關注提升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人格素養
采用人性化的關懷服務方式,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搭建更多的成長發展平臺,是搭建人文關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橋梁。筆者以為,應當定期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問卷調查,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群體的價值取向、人格特征和政治立場,塑造健全的獨立人格,幫助他們提升民族自信。
管理工作應當適當兼顧少數民族學生的特殊利益訴求,做好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服務;建設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園人文景觀,使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校園民族風情中陶冶思想情操;拓展社會交往的舞臺,舉辦民族知識競賽、民族宿舍文化節、民族游園娛樂、民族傳統體育、民族歌曲比賽、民族故事閱讀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塑造少數民族大學生良好的人文品質。
(三)激發民族自覺,培養凝聚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中國夢的提出不僅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新的內容,也賦予了受教育者與教育者新的時代使命感與高度的責任感。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正確把握中國夢的戰略理念,是夯實推動中國夢的共同思想基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所有中華民族成員的共同參與創造,只有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發展,只有個人的人生理想積極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我們從民族視角去解讀中國夢,強化民族自覺意識,讓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覺地把個人的青融入實現美麗中國夢的民族篇章,自覺地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體性力量,獲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參 考 文 獻〕
〔1〕王東莉.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價值〔J〕.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04):135.
〔2〕高艷青.人文關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價值〔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04):56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少數民族預科教材編寫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6。
篇10
一、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關懷的重要意義
1.人本關懷有利于促進貧困大學生自身素質全面發展
貧困大學生是特殊的弱勢群體,但往往這些學生的內心更渴望被重視,更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這也是為什么大多貧困生成績優異的原因,在此類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能松懈,學生在極端的努力下提高成績很可能引起心理上的失衡,此時從精神層面做工作,給予學生人本關懷,將人本文化融入到思想教育中,很容易與貧困學生做情感溝通,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明白貧困不代表他們被排除在社會規范范圍之外,人本關懷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教育層次,不僅僅讓學生減少學費負擔更讓學生減小心理壓力,深入關懷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完善自己,做到全面發展。
2.人本關懷有利于引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
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人本關懷符合科學發展觀,是先進教育的具體體現。人本關懷也是一種創新,隨著對貧困學生的了解,之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已經漸漸退出教育舞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始增加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增強與學生的互動,這樣的教育方式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更使教育摘掉刻板的面紗,更生活化、具體化、貧困學生的內心是敏感脆弱的,靈活的教育工作方式,更容易被貧困學生接受,并在人本關懷教育下,逐漸提升自己的自信,找準自己的位置,積極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人本關懷有利于平衡貧困大學生心理促進校園和諧
我黨已經明確指出:社會和諧,國家長安 ,取決于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只有統一信念,良好的道德規范才能促使社會和諧。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的和諧發展國家非常重視,據統計高校貧困學生人數約占總數的19%,這一群體的求學、就業等都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領域,一旦出現矛盾會引起學校不安,人本關懷對于貧困生來說更顯尊重更能使他們確定自身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形成有效溝通,幫助貧困大學生完善人格,釋放不安,形成良好的品德,促進校園和諧有序發展。
二、人本關懷視角下的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人本觀念不強,忽略了學生合理的自我需求
對于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期以來保持著一種傳統,即重視社會整體性,一直以來我們做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將貧困大學生放在某種角色上,持續強調學生們未來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極少從學生本身的意愿及客觀需求出發,問問學生喜歡什么未來打算做什么,在這樣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貧困大學生承擔的壓力較大,一些個人的合理的需求被忽視,社會價值被生化,人本關懷被壓抑。
2.教育理念落后,弱化了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針對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共性的,它需要大學生形成被社會認可、需要的品格,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完整的理論知識被灌輸給學生、教師的強勢主導性加強,學生成為被動接受者,一直在傾聽的角色上,往往存在排斥心理,這也是個性與共性的矛盾。著名教育學者黃新華老師說: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中心,學生被邊緣化,此類教育缺乏倫理關懷,欠缺個性化溝通。隨著社會的發展,貧困大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再與人本關懷背道而馳,要找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
3.教育內容理性,忽視了對學生思想與心理的情感溝通
教育本身就是以理服人的過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系統的教材、嚴格的考核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知識積累有極大的幫助,但在心理疏導與溝通上稍顯欠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與情感的碰撞交流過程,只有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才能使思想工作有的放矢,但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沒能做到這點,更多的是理性的知識傳授和學習培養,依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看到,學生的心理與情感的失落,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進行是不利的,只有重視學生的需求,撬動內心的情感,才能達到共鳴與價值認同,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人本關懷的忽視是教育的絆腳石。
4.教育方式刻板,缺乏對學生科學的隱性教育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鮮事物與新思想讓大部分貧困學生開始增強自身的獨立性與個體意識,學生們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問題,從互聯網各類社交平臺可以看出,許多社會熱點話題都充斥著當代大學生的各類觀點,這也說明學生們渴望被認可,而我們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一直以刻板的規定學生必須、禁止執行某些規定,沒有從實際出發,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獲取隱性教育,這也是與人本關懷相悖的。
三、人本關懷視角下加強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1.增加人本關懷的分量,是做好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
推進貧困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人本關懷的分量是促進學生在開放式教育中完善人格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人本關懷的核心即培養精神,對于貧困生來說,物質支持只能解決存在問題,卻不能支撐存在感,而內心世界的建設與境界提升才能推動健康心理與個性發展,這就需要教師放下架子,走進學生內心,拋開簡單的噓寒問暖,從尊重的角度出發,用愛與情感去交流,取得信任后,幫助貧困學生擺脫自卑心理,樹立積極的奮斗目標,努力實現理想。其次關注學生需要,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進一步關注學生的精神變化,通過一種健康的模式構建暢通的渠道,實現對學生內心變化的監測,隨著學生的動態,實施相應的思想教育,潛移默化讓學生吸收人本關懷。最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人本關懷不需要教師以權威者實施教育,教育形成互動能夠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達到更好的效果。
2.完善人本關懷的內容,是開展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
提高貧困學生的自立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奮斗精神,貧困學生的逆境相對多一些,因此自立自強的心理尤其重要,積極向上的面對逆境,讓學生明白貧困是短暫的,是可戰勝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不斷創造很多可能,鼓勵學生不卑不亢,接受資助更好地完成求學之路。除自立教育外,誠信教育也尤為重要,人無信不立,貧困大學生的物質資助需要學生的誠信與責任感,當下不少學生拖欠助學貸款,開假證明博取資助等不良行為促使誠信成為一紙空文,人本關懷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強化貧困生的誠信教育,培養學生忠誠守信,促進助學體系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3.構建人本關懷體系,是做好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
首先完善資助體系,多年來,黨和國家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工作基于高度重視,大部分貧困生不再為學費困擾,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嚴格落實資助事項,切實保證資助到位,不浪費不缺失,教育管理的結合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公信力,提高學生對思想教育工作的配合,制度與愛心的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其次健全工作運行機制,明確校內部門的職責與義務可有效防止互相推諉或工作失誤的發生,更有利于切實關懷貧困生,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再次提高教育隊伍的素質,加強教育隊伍的建設有利于人本關懷的實施,適當擴大教師隊伍的規模以適應學生增長的速度,積極投入教育經費,鼓勵教師個體進修,提高自身人本素質,同時學校也要增加能力考核機制,按照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獎勵。
4.營造人本關懷環境,是做好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