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人的話范文

時間:2023-03-31 15:15: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整人的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微信聊天整人的話精選1. 我走過許多路;經過許多橋;喝過許多種的酒;看過許多樣的花;卻只騷擾過,一個正在看短信的人。

2. 沒有你的天空不藍,少了你的地球不轉;你是我們的驕傲,是你讓這節日更加美滿;此時此刻我向你發來賀電,祝你在你的節日里笑的燦爛;愚人節快樂!

3. 盼了好久,工資漲了;念了好久,樓價跌了;買了好久,彩票中了;想了好久,媳婦有了;沒了好久,你的節日來了,忘了告訴你,以上是愚人節送你的禮物。

4. 煩躁時,你對我免打擾;思念時,你親我的耳梢;無助時,你對我聲聲問好;快樂時,你伴我手舞足蹈;沒有你,我不知如何是好!愚人節說聲謝謝你:手機。

5. 感謝你愿意聆聽我的牢騷,因為有你,我可以把不快通通除掉!感謝你陪我走過的每分每秒,因為有你,我的人生不再寂寥!旺財,我的生命里已經不能沒有你!

6. 白白的你,甜甜的你,姣好的身材,你的出現讓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好想將你捧在手里,脫去你的外衣,然后……放在嘴里,品嘗我最愛的大白兔奶糖!

7. 從你的杏核兒眼,櫻桃兒口,柳葉兒彎眉,纖細手兒,高挑身段兒,迷人曲線兒,漂亮臉蛋兒來看……你一定全身整過容!

8. 外面下著雨,點點滴滴;天空飄著云,云里霧里;抬起頭窗臺上趴著一只小螞蟻,流著口水,淌著鼻涕,多么可憐!多么可惜!多么像小時候的你!

9. 沒有盤古開天地,猿類進化都沒戲;沒有甲骨做文具,歷史也會沒生氣;沒有黛玉和寶玉,紅樓怎傳幾世紀?沒有我給你發信息,誰知豬會看手機?

10. 真的好想你!我在夜里呼喚黎明,天上的星星也了解我的心,我心中只有你!千山萬水怎么能隔阻我對你的愛!真的好想你,親愛的……人民幣!

11.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按一下下翻鍵,你會微笑;按兩下你會傻笑;按三下你會開心大笑;按四下,恭喜你,一個傻瓜誕生了!

12. 與你相識是一種緣分;與你相知是一種幸福;牽掛著你已成為一種習慣;珍惜你將成為一種永恒;祝福你,這是必然;問候你,這是禮貌;騷擾你,是很快樂的事情!

13. 人總是容易因為生活而忙忙碌碌,不知所終;發這條短信只是想提醒你這個朋友:在不遠處有人在默默的關心你,祝福你,順便騷擾一下你!

14. 。日是愚人節,為了防止大家上當受騙本公司決定放假一天,不扣工資,不扣獎金。特別提醒:這一天請不要出門亂跑。請大家互相轉發告知!

15. 初吻給了煙,浪漫給了酒,迷離給了眼,節奏給了音樂,給了夢,身體給了戀人,出軌給了火車,癲狂給了頭腦,而最清醒的祝福給了你:愚人節快樂!

16. 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因它牽涉到難言的隱私;有件事不知該不該聯系,但與你太重要了。我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終于鼓足勇氣說:你的節日愚人節快樂!

17. 青春熱戀的時候,你說愛我備受摧殘的容顏;暮年扶持的時候,你說君生吾未生的甜言。生死離別的時候,我終于知道你真的心愿。親愛的,愚人節快樂!

18. 今日愚人節,特頒愚人令,學聲小狗叫,心情很美妙;朝天笑三聲,好運不會停;勸你快執行,快快來出行,要問此為何,傻子不聽命,愚人不聽令。

19. 本市天氣預報:今天夜間氣溫下降,西南風五到六級,會刮來鈔票。氣象部門提醒市民注意:夜間出行注意保暖,小心感冒。祝愚人節快樂!

20. 這條短信特好,收到的會交上桃花運,轉發的青春不老,群發的鈔票嘩嘩跟著跑。內容就是:愚人節到講文明,善意玩笑開心就好!群發哦!

微信聊天整人的話推薦1. 你是我心中的太陽,可惜下雨了;你是我夢中的月亮,可惜被云遮住了;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朵,可惜開過了;你是天上的嫦娥降臨人間,可惜臉先著地了……

2. 送你一份有屎以來,糞量最重的禮物,你一定會大吃一斤,還要多多飽含,如覺糞量不夠還請自便!(愚人節你整他(她)了嗎?)

3. 我喜歡鄧麗君,病死了;我喜歡翁美玲,自殺了;我喜歡陳百強,摔死了;我喜歡張國榮,跳樓了,我喜歡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4. 經調查統計,年現出一群新人類,四大傻:戀愛不成上吊的,沒病沒災吃藥的,合同簽成無效的,看著手機傻笑的!哈哈!愚人節快樂!

5. 今天你若被騙了,說明你受歡迎,沒被騙,說明大家心疼你,你騙人,說明你會玩,沒騙人,說明你善良,哈哈!祝你愚人節快樂哦!

6. 這一天,請時刻保持警惕。警惕一切經要發生的未知事件。記得用你聰明的大腦分辨這個充滿欺騙而又無罪的一天。否則,我只能祝福你:愚人節快樂!

7. 今天是愚人節,千萬要注意別被別人你愚弄了啊!聽說最近流行愚人病,癥狀就是總是拿著手機看著短信,咧嘴笑的最為嚴重,你可要當心哦!

8. 愚人節來到,當心被整到;出門小心防熟人,公司謹慎防同事;美女放電要回避,朋友熱情要注意,在愚人節開心伴好運,快樂每刻里!(愚人節你整他(她)了嗎?)

9. 愚人節愿你生活如愚得水,能力綽綽有愚,財富月月有愚,做事不遺愚力,飲食愚味無窮,茶愚飯后談笑風生,所以煩惱愚消云散,愚人節快樂!

10. 美國老公: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給自己的律師打電話,詳談了三小時,收集老婆不忠的證據一大堆,然后回家對老婆說:“親愛的,我們法庭上見。”

微信聊天整人的話1. 寒冬的早晨,你在池中奮力地劃水,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還有令人折服傾倒的潛泳!岸上的老漢急了:“我考!你喝干了糞池子,不讓俺種地了!”

2. 注意了,先看看你的左邊,再看看你的右邊。請小心一個剛溜出來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著手機東張西望。

3. 通知:明天上午有領導視查工作,各位同事請按要求統一著裝。男士:西裝領帶短褲拖鞋;女士:泳裝西褲皮鞋!

4. 緊急提醒:近日恐有龍卷風天氣,出門時務必隨身攜帶兩個公斤重的啞鈴,以免被狂風卷上西天。體重輕于公斤者須加倍。

5. 地震臺預測:今晚至明晨有微型地震,為了您的安全,請今晚包著棉被,頭戴馬桶,鼻孔插上吸管在床底下睡覺。

6. 壓葎枠揃嚥襲歯嫋壼峠剴麿……太遲了,你的手機已經感染上愚人節病毒了,唉……

7. 考考你:世界上的豬一夜之間都死光了該怎么辦?(打一歌名)《至少還有你》呀!

8. 當你讀到此信息時,請做以下動作:左手捏右耳,右手捏左耳,并伸出舌頭,站于大街上。你會發現人家會給你錢了!

9. 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個笨蛋,他非常笨,別人問他什么問題他都只會搖頭或回答“沒有”,這個故事你聽過嗎?

10. 做家具的是木材,懂詩詞的是秀才,眾人想的是錢財,被培養的是人才,女人要的是身材,發消息的是天才,正看短信的是蠢才!

11. 你帥呆了,酷斃了,簡直無法比喻了,你頭頂鍋蓋手拎白菜,總以為自己是東方不敗,其實你是傻瓜二代!

12. 測試一下普通話,請大聲朗讀下面的詩:暗石綠,暗石竹,暗石透春綠,暗石透春竹。

13. 這是一首李白的詩,請大聲朗讀:臥室春綠,握梅又聞花,我只會中第,邀文臥室睡,臥室知春綠。

14. 尋豬啟事:本人丟失純種小白豬一只。特征:聰明伶俐,善解人意,身上帶一部手機并在查閱短信,愛豬看過信息后,速給主人回信息!主人現在好想你!

15. 教你個開心咒語;安思竹安思竹,安思之竹安思之純竹,恭喜你學會了山東話;俺是豬俺是豬,俺是只豬俺是只蠢豬。

16. 我覺得認識你這么久了,你這人特別的,極度的,非常的,罕見的,與眾不同的笨,而且笨得可愛,嘻嘻,別生氣啊!愚人節快樂!

17. 一江春水一江濤,一山更比一山高。發個信息給草包,草包準把手機掏,掏出手機低頭看,發現自己是笨蛋。

18. 恭喜你已被美國牛精大學野蠻系無文化班錄取,請帶齊你的癡呆奇難雜癥到唔系九路正撲街鐵達呢號美國大屎館報道。

19. 當你看到我發給你的這條短信,請用頭使勁撞墻,看到沒有?你眼前無數的星星就是我送給你的無限的祝福!祝愚人節快樂!

20. 風撩起你的長發,你顯得更瀟灑!浪花拍打你的腳丫,你顯得更無暇!你迎著東方的朝霞,就像一朵海浪花!不是熟人很難看出你是傻瓜!愚人節快樂!

篇2

圖文提供/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海面上升、冰川退縮。講述這些的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見證人。這些變化既包括四季交替的自然變化,也包括污染及溫室氣體排放上升的實際威脅。

本刊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推出這一期現場報道,這是6 個世界各地的普通人親身觀察和經歷的氣候變化。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氣候變化與人類生活的切身聯系,我們也希望這會有助于尋找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方案。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關于氣候變化的見聞和故事,也想知道某些環境變化現象是否和氣候變化有關,可以到這里來說出你的故事:省略/aboutwwf/miniwebsite/climatewitness/say_story.php

你也可以訪問WWF 網站:省略,了解更多氣候變化見證人的故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問題正在影響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這篇報道的每一個主角來說,氣候變化不是一個紙面上的空洞名詞,它已經是影響他們的生計和生活的禍首。在這里他們將見證并講述氣候變化的故事,他們也開始在適應氣候變化的同時,努力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為在保護環境的戰爭里沒有前線和后方之別,每一個地球人的生活都是氣候變化的現場。

更求拉加――中國青海牧民

我的名字叫更求拉加,今年58歲。我們家是1984 年搬到青海省玉樹縣結隆鄉的,至今已有20 多年了。現在家里有3 口人,老伴,還有我們的小兒子。喂養的100 多頭牦牛是一家人全部的生活來源。20 多年前我來到這里的時候,我家門前的小河河水有一尺多深,小河上游有好幾個泉眼,常年都有泉水流出,雨季時由于連綿不絕的細雨,小河的水還會更大。一年四季我們一家人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飲水,都來自這條小河。這附近的幾個牧戶也都從這條小河取水。

但是最近三四年,河水卻越來越少了。我的妻子每天都到河邊背水,原來只需走很短的路程,到離家很近的上游去打水,可是現在上游的泉眼都已經干掉了,只能到稍遠的中游來打水,那里的泉眼依然還有泉水,但是水量卻比原來少了很多, 用勺打水一次只能打到半勺。而且如果長時間不下雨的話,小河里的水就會慢慢干掉。最近幾年下的雨也跟以前不同,以前每到6 月份雨季的時候,連綿細雨就會下個不停,有時甚至會下一個多月,充沛的河水隨之而來。

現在這樣的雨已經很少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猛烈的陣雨,這樣的雨水不僅不能化為持續不斷的河水,而且還會帶走大量的泥沙,河水越來越混濁。所以我們在夏天下雨比較多的時候就做好準備,在家里接大量的雨水作為儲備。而降雨比較少的冬天,常常只能到較遠的湖邊,化冰取水了。我已經50 多歲了,可是我的子女還都很年輕。按照現在的情況,過不了幾年,我們門前的這條小河就會干涸,離我們最近的水源也在幾公里之外,到時候我的孩子們該怎么辦呢?

索寶――中國青海牧民

我叫索寶,10 歲時隨爺爺和父親來到黃河源頭最大的湖泊――鄂陵湖邊,已經在這里生活50 多年了。我們家世代靠放牧為生,遼闊的草原和美麗的湖泊就是我們生命之源。上世紀50 年代我剛來這里的時候,湖邊的草場非常好,很高也很密,可以割下來,冬天儲存起來用來喂牛羊。但現在,不僅不能收割用來冬季儲存,而且草越來越矮,牛羊只能用舌頭舔著吃。草的種類也大不相同,牛羊不能吃的草越長越多,而那些牛羊愛吃的牧草卻越長越少。從1970 年代開始,牛羊的個頭就在逐漸變小,現在同樣面積的草場也無法像以前那樣養活那么多牛羊了。

由于草場的退化,我家原來分到的草場所能喂養的牛羊,已經無法滿足一家人生活的需要了,因此為了謀生,去年我的二兒子離開家,到山的另一邊租借別人的草場去了,一個女兒也全家搬遷到很遠的瑪沁縣大武居住。過去11 個人的快樂大家庭,現在已經很難聚在一起了。我愛鄂陵湖,我一輩子都住在這里,可是現在這里在慢慢地退化,我為我的后代擔心。

賈拉勒丁――印度教師

我叫賈拉勒丁• 薩哈(Jalaluddin Saha),在薩格爾島出生長大。這個島是印度孫德爾本斯地區面積最大的島嶼。我自1971 年以來一直在薩格爾島西邊的莫蘇尼島教書。

1975 年,我在莫蘇尼島西邊的海岸上蓋了一所房子,附近就是7米高的堤壩,所以當時大家都沒在意洶涌的海潮。我自己的房子距離堤壩大約只有10 米。自從房子蓋好后,堤壩臨海一面的土壤就開始流失,到了1985 年,堤壩上的樹木就草場一直在退化,草越長越矮,索寶家的牛羊最后只能用舌頭舔著吃草。全都被海水沖走了。到了1992 年,海水完全吞沒了堤壩,村里的100多人都失去了家園。到2005 年,我們已經對堤壩進行了5 次加固,高度達到了17 米,但就在這年,堤壩又一次倒塌了。如果島沒有下沉的話,那就一定是海平面在上升。

2005 年,我又重新建了一所房子,離我上一處房子的位置大概有1公里,更加靠近內陸。蓋房時我買了兩公頃地,到現在只剩下1 公頃多一點兒了。現在不但島上的土地面積在減少,而且由于海水中鹽分的侵蝕,島上土地的農作物產量也在下降。10 年前西瓜是我們島上主要的經濟作物。但是現在風暴來臨的季節提前,正好趕上西瓜的成熟期,這使瓜農們損失慘重。

我還注意到島上水稻種植期也發生了變化,過去一年能種3 季水稻,而現在由于種植期開始的時間比過去要晚上兩個月,我們只能種兩季水稻了。

娜麗――肯尼亞農民

我叫娜麗• 達瑪莉斯• 切珀科斯基(Nelly Damaris),今年50 歲,住在肯尼亞西部凱里喬地區一個叫凱泊切布的村莊。我以務農為生,主要種玉米和茶葉。同時,我還是森林保護網絡組織的社區志愿者。

以前,凱里喬地區一帶一年到頭都會下雨,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我們一家人在屋里慶祝圣誕節,而外面卻都下著瓢潑大雨的情景。但現在由于氣候變化,圣誕節的時候已經很少下雨了。現在,一到旱季,地上的草都干枯了。而在20 年前,即使在旱季草也還是綠油油的。由于青草減少,我養的奶牛就沒有足夠的草料,產奶量也隨之下降,從而影響到了我的收入。

凱里喬屬于高海拔地區,過去由于天氣寒冷,蚊蟲在這里基本無法存活。但是,由于現在氣溫上升,蚊子的數量開始增多。這種現象是從1980 年代開始出現的,現在甚至有人被蚊子叮咬后患瘧疾死亡,而在二三十年前我們這一帶幾乎沒人死于瘧疾。由于無法保證一年到頭都有足夠的糧食,所以當地人有時以昆蟲作為主要食物,而現在有些可吃的昆蟲已經在這一帶絕種了。當地人必須更依賴農作物的收成,但由于降雨量減少,莊稼減產嚴重。同時,我還注意到,由于天氣變暖,農田里的蟲害也日趨嚴重,我們必須加大殺蟲劑的使用量。而購買殺蟲劑又增加了農業生產的成本,同時殺蟲農藥也對環境造成了污染。由于上面所說的這些變化,我們這一帶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貧困。

尼爾――蘇格蘭攀冰愛好者

我叫尼爾• 史密斯,住在蘇格蘭高地西部,熱愛攀冰運動。蘇格蘭是這項運動的發源地之一。上世紀80 年代是蘇格蘭自有氣象監測以來最冷的時候,那時到了冬季當地海拔較低的瀑布都會凍成結結實實的冰巖,其中包括灰馬尾瀑布和格羅瑪克瀑布。這兩個瀑布雖然落差都很大,但海拔高度只有300 米左右,所以凍成冰巖之后,就為攀冰愛好者提供了理想的場地。像這樣的嚴寒天氣從1986 年以來就再沒有發生過了。我現在還記得過去早冬時節經常發生嚴重的霜降現象,但最近幾年,這種大規模霜降發生的時間大大錯后了。

自從上世紀90 年代中期以來,蘇格蘭地區海拔較低的山川很少形成可供攀登的冰巖。現在下雪之后也會結冰,但由于冬季氣溫上升,山上結冰后不久就會融化。由于沒有冰巖可攀,最近幾年,我只好每年二月到西邊的斯凱島去攀巖曬太陽了。但我真正熱愛的還是攀冰巖!

去年冬天我一直在耐心等待,希望低海拔山地的冰凍能達到攀冰的條件,但等來的卻是有史以來氣溫最高的冬天。如果蘇格蘭的攀冰運動在生活中徹底消失成為歷史書中的回憶,那將讓人十分痛心惋惜。

喬治――德國林業學家

我叫喬治• 斯鉑佰(Georg Sperber),住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從事林務工作已經有30 多年了。現在我們總是從媒體上聽到看到關于全球變暖的報道,但是,即使你不了解那些觸目驚心的氣候學數據,只要親自到林區生活一段時間,你就會切身感受到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上世紀90 年代是有氣候觀測以來溫度最高的時期,這一點所有與大自然有直接接觸的人都有體會。

在我居住的林地,受氣候變化影響最顯著的植物是云杉。德國28%的林地都生長著云杉,是德國林業的支柱樹種。但是,氣候變暖導致小蠹蟲的種群不斷擴大,給云杉的生存構成了直接的威脅。而且過去,施泰格瓦爾德森林地區的降雨通常在春季和初夏達到高峰,這保證了當地植被在最需要水的時候可以得到充足的雨水。但自從1990 年代以來,當地的降雨高峰期推遲到了秋季。總的來說,在巴伐利亞州的大部分地區,云杉賴以生存的條件正在消失。除了小蠹蟲之外,氣溫上升還孳生了很多其他害蟲,櫟列隊蛾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昆蟲身上的絨毛帶有毒素,碰到人的皮膚會造成發癢疼痛,嚴重時要兩年時間才能消失。上世紀50 年代櫟列隊蛾還非常少見,但是,近些年來數量卻大大增加,最近美因弗蘭肯地區的政府部門甚至找消防隊來幫忙消滅當地的櫟列隊蛾,由于櫟列隊蛾的侵擾,這一帶的櫟樹林經常被封鎖起來,以防有人受到傷害,消防隊員在受災的林區滅蟲時也必須穿上防護服裝。

我8 年前就退休了,但這些年來到林區去的次數比當初上班時還要頻繁。在林區,我尤其注意觀察當地的候鳥, 候鳥也是氣候變化現象的受害者之一。現在,候鳥每年春天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早,秋天遷走的時間越來越晚。有的棕柳鶯和白頰鳥已經不再遷徙,開始嘗試在當地越冬。有時,我會在林區發現過去根本見不到的動植物,這讓我感到很興奮,但同時又非常擔心。氣候變化是當前人類所面對的最大的挑戰。如果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我們的子孫將會承擔更加嚴重的后果。因為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了氣候變化帶來的惡果,但仍然沒有改變我們生產生活的方式。

Tips: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任國玉教授的分析

隆寶鎮(原結隆鄉)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平均海拔4200 米,屬于典型的沼澤草甸和高山草甸區。氣候高寒濕潤,四季變化不分明。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氣候正處于持續的增暖之中。過去50 余年(1951~2004 年),整個青藏高原年平均地面氣溫增加趨勢約為0.17℃ /10 年,其中7 個最暖年份都發生在20 世紀80 年代以后。同期該區域的年降水量有增多跡象,但近20 年高原中北部夏季雨量有所減少。

位于長江上游通天河畔的玉樹縣隆寶鎮,據當地牧民觀察,近年夏季附近山上的終年積雪消失,部分泉眼近乎干涸,夏季的連綿細雨被短時陣雨替代,山上小河的水量明顯減少。

篇3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有身份的華人有280萬之眾,還有35萬非法移民,另外還有一些持學生簽證、工作簽證和探親簽證等其他簽證而在美國短暫居住的華人,加起來美國的華人有300多萬,占了美國總人口的1%,是一個龐大的數目。這些華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跟美國人通婚,絕大部分的華人還是會選擇中國人作為結婚對象。

美國華人的婚姻是多種多樣的,身份問題、經濟條件、文化生活、工作環境的不同都會讓不同的華人有不同的婚姻狀態。這其中,有人結婚是為了愛情,有人結婚是為了綠卡,有人結婚是為了金錢,也有人結婚是為了打發寂寞。

這其中,有的男人有兩個老婆,中國一個、美國一個;有的女人有兩個老公,此地一個、彼地一個;有人自己沒老婆,卻跟別人的老婆住在一起;有人有老婆,老婆卻跟人家生了孩子。

人生的滋味是五味雜陳的,美國華人的婚姻更是百味雜陳,什么樣奇怪的婚姻都有。

我老公是上世紀80年代從中國大陸留學來的,在美國苦學多年,拿到了美國的高學歷,然后順理成章地進入世界500強的大公司,然后再順利拿到綠卡、加入美國籍。像他這樣的留學生出身的美籍華人在美國的華人里占的比例并不很大,在美國的華人里占壓倒性比例的是親屬移民,臺灣和香港來的華人也占了百分之十幾的比例,還有一部分是非法移民。非法移民分兩種,一種是坐船偷渡來的廣東人和福建人,另一種是持合法短期簽證進入美國,但逾期不歸的中國人。

有身份的美籍華人找對象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婚姻大都比較穩定。基本上留美學人的婚姻都是如此,他們中有一半人會找自己在美國的華人女同學或同事,一起奮斗;也有一半人會回中國去找對象,然后把對方辦到美國來,照顧生活和家庭。

但一些沒有合法身份的華人的另類婚姻就千奇百怪了。最常見的就是假結婚,為了獲得綠卡而花錢與美國公民假結婚,一般來說,要付3~8萬美元給美國公民,但并不住在一起,結婚只是騙移民局的把戲。等正式綠卡到手,再離婚。

曾經在《美洲時報》上看到一則報道,潘小姐5年前經過熟人介紹,與一位美國人假結婚,從福建來到美國。來美之后她立刻申請了綠卡,并來到紐約一家中餐館打工。

同年,她與也是偷渡來的餐館同事小林相愛,一年后,他們在華埠擺了幾桌喜酒,并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請來為他們祝福。小林還特地拿出2000美元,為妻子買了一枚鉆戒。由于小林也沒有合法身份,他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小潘拿到公民后,與“丈夫”離婚,然后再與小潘正式結婚,得到身份。

小潘和那位把她申請來美的美國“丈夫”只見過幾次面,而對方也答應潘小姐,付清最后一筆款項后,就會與她辦離婚手續。潘小姐與小林生活兩年后,生了個可愛的女兒。現如今,小潘的女兒已經快3歲了,她的綠卡也已經到手。但正準備和“丈夫”辦離婚時,新問題出現了。原來小潘的女兒出生時,她怕移民局會調查,沒有經過“丈夫”的同意,就在女兒出生紙的父親名字一欄里,填上了“丈夫”的名字。“丈夫”知道后大發雷霆,并以“多付錢才離婚”要挾她。

潘小姐說,本來以為很快她就能拿到公民身份,離開那個“丈夫”,沒想到如今他多要兩萬美元。一邊是馬上就能到手的美國身份,一邊是兩萬美元血汗錢,小林決定與小潘的“丈夫”理論。但美國“丈夫”振振有詞,“現在你女兒的生身父親是我,我和潘小姐離婚后,將來孩子的撫養費誰來付?萬一你們將來訛詐我的錢,我怎么辦?要么你們改孩子父親的名字,要么多付兩萬美元。”

小潘和小林不敢去改名字,怕移民局知道了就鬧大了,最后他們不得不多付兩萬美元給那個“丈夫”,而他們自己又欠上了新的高利貸,一直睡在餐館的桌子上。美國綠卡是拿到了,但他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住上自己的房子,真正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還有為了金錢和舒適的生活而拋下丈夫一走了之的妻子。

幾個月前,有一樁轟動美國華人界的鬧劇在紐約唐人街上演。一名華人男子大鬧婚禮,他在熱鬧的婚宴上,指著正要與一位男士拜堂的靚麗女子說:“她是我老婆,是我孩子的媽!”在場賓客無不嘩然,而新郎也滿臉尷尬,不知如何是好。婚禮上的新娘,正是這位男子口中的“妻子”,也是自己孩子的媽媽。

原來,這名男子與妻子都有合法身份,但文化不高,只能打點兒館工。他們原來在同一家中國餐館打工,然后相愛并同居,雖然沒有領取結婚證書,但也擺了喜酒,宴請了親朋好友,并育有一子。有一天,這位男子發現他的妻子突然離奇地消失了。他打遍了所有在美國的親戚朋友的電話,都沒能找到妻子的蹤影。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訴他,他的妻子將在華埠東百老匯與他人舉行婚禮。情急之下,他從外州趕來,上演了這一出猶如電影情節般戲劇化的大鬧婚宴。

與妻子的誓言還言猶在耳,他們的孩子正在慢慢成長,但是什么讓夫妻之情一夜之間蕩然無存,誰都說不清。這位先生與妻子并沒有合法結婚證書,只能算他的女朋友。后來,經過朋友的勸說和開導,新娘答應還給這位男子幾萬美元,因為當年她欠下的債務,都是由他償還的。幾萬美元了卻了過去的感情,從此他們恩怨一筆勾銷。但這一切所帶給孩子的創傷,該如何解決呢?

還有的人是真夫妻、假感情;假夫妻,真感情。

偷渡來的周先生是哈爾濱人,來美國已經6年了。當年他離開12歲的兒子和溫柔的妻子,信誓旦旦地告訴他們:“我賺夠了錢就回來,我們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惜美國的生活遠遠不如家鄉的舒適,沒有特殊的技能,42歲的周先生只能在中餐館里打工。

周先生在美國沒有什么朋友,每天24小時他與餐館的其他十幾個同事相處,時間長了總是感覺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他除了躺在狹小的宿舍里看借來的VCD,就是給家人朋友打電話。長時間沒有和妻子見面,矛盾自然少不了。他妻子剛開始總是嫌他錢賺得少,后來則不理解為什么周先生還沒有拿到綠卡。周先生在美國吃的苦得不到理解,他多希望妻子還是當年那個溫柔的女孩,而不是現在這個只會埋怨人的悍婦。

周先生和陳大姐同是星期一休息,每當偌大的員工宿舍里只剩下他們兩人時,自然而然地他們的話也就多了起來。陳大姐是福建人,比周先生小兩歲,來美國多年,她打工賺的錢都給在英國讀書的女兒付了學費。

日久生情,沒多久餐館的其他員工就發現周先生與陳大姐談戀愛并同居了。陳大姐在悶熱的廚房里給周先生送去冰涼的可樂,而周先生也在陳大姐經濟不支的時候給予幫助,他們稱自己為“患難夫妻”。

相處的兩年之間,周先生先后給了陳大姐上萬美元。他認為,在美國的6年中,只有陳大姐給了他家庭的溫暖,給予他鼓勵和信心,以金錢的方式資助陳大姐的女兒讀書也是他應該做的。漸漸地,周先生與家人的聯系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他告訴妻子,他將會留在美國多做幾年工,短期之內不想回去。

陳大姐雖然離異,周先生卻有妻子,但他們的婚禮同樣熱鬧。他們在華埠宴請了親朋好友、拍了婚紗照,成為了一對有夫妻之實,無夫妻之名的夫婦。

周先生并不知道將來的方向,他在大陸的妻子也通過別人了解到丈夫已經有了新歡,并想與周先生離婚。但周先生卻表示,他并不想離婚,因為他現在賬戶里的存款要用于供兒子上大學之用,一旦離婚他就要付給妻子一半財產。如今的周先生和陳大姐作為“夫妻工”在餐館打工,陳大姐并沒有逼著周先生與她結婚。而周先生也認為,只要有真感情,就算沒有結婚證書他們也是真正的夫妻。

美國的華人男女比例為5:1,所以女人的行情好得很,長得極其難看的華人女子后面都排幾條街的男人,稍微有點姿色的女人就更有市場了。于是,有些華人女子就打上了靠結婚來騙錢的主意。

洛杉磯唐人街的電線桿上經常張貼有海報,有些海報非常特別:“某某某是壞女人,她專門與男談戀愛騙錢。”還有些海報上還印有當事人的照片,提醒鄉親們不要上當。

聽說有一些年輕貌美的中國女孩在打工期間與人相戀,并在華埠擺酒席結婚。男方親友送的紅包彩禮一般有上萬美元,女孩一個婚禮下來能夠賺上一大筆,有的新娘會在結婚當晚帶著錢財和禮物消失無蹤。對于損失掉的金錢,男方可以通過努力工作慢慢賺回來。但那些付出的感情,卻永遠都找不回來了。

高學歷的華人也有另類婚姻,叫做“臨時夫妻”,而且還很流行。

有一些留美學人或訪問學者在國內都有家庭,但只身赴美深造。一般他們都會與其他中國人合租公寓,室友有男有女,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相敬如賓,客客氣氣。可幾個月下來,有的男女就直接搬到一個房間里去同居了。退掉一個房間能省下不少錢,大家只要分攤一個房間的租金就行了,而且可以一起做飯,電話、電視、電腦都可以共用,生活費用一下就能降下來很多,而且還有規律的性生活,真是利大于弊。

唯一的弊端就是如果有一方的合法配偶從中國來了,“臨時夫妻”關系就馬上解體。另一方默默退出,無怨無悔地讓路,黯然神傷地離去,然后再去尋找下一個“臨時丈夫”或“臨時妻子”。

篇4

十來平米的袖珍空間、大辦公桌、長條沙發、頂上立著飛機模型的普通文件柜――這是我見過最迷你和簡陋的“董事長辦公室”。王正華走進來,將他高大的身軀安置在辦公桌后,空間只是剛剛好。我和攝影師則坐在對面那張用以午睡和待客的沙發上。沙發是20年前買的,價值100元。它僅用干凈白布套著,不帶任何裝飾性。

中國有很多這樣的富豪,他們住豪宅、開名車,揮金如土,繁華享盡后反思:個人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失去意義。王正華則相反。從春秋國旅到春秋航空一路走來,財富的增長未曾給他帶來過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他十年如一日的儉樸在旁人眼里匪夷所思:在公司食堂,只要他經過,員工們都會有點緊張,下意識地看看自己的餐盤,因為“見到盤子里有剩余食物,王總會不高興”;他住的是100多平米的普通公寓;穿的是袖口內打了補丁的西裝;小到餐巾紙都會用完折起來,下次繼續用……

有人認為是民營航空業的舉步維艱導致了王正華的克勤克儉,那當然是偏頗的,他們忘了王正華個人資產早已過億。而2012年2月1日,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公布的擬上市企業名單里,春秋航空赫然在列。也就是說,春秋航空可能成為國內第五家上市航空企業,其時王正華的身家將會進一步暴漲。

他已經68歲,若要摘取創業果實、享受財富,早該抓緊時間。只是他主動選擇了另一種生命形態。

尋找產業藍海

“60歲后我就不怎么做一線的工作了,公司有總裁和CEO。但我很樂于工作,總是要找事做。”與王正華見面當天是周末,短短一下午他開了兩個會。為了節省成本,春秋航空的辦公區分散在航友賓館幾棟不同的辦公樓內。會議結束,王正華從另一棟樓大步趕來,連跑幾層樓梯,臉不紅氣不喘,腰桿挺直、能量飽滿、姿態從容,你絕不會將他與“年近70的老人”之類的刻板印象聯系起來。

在春秋航空,王正華可能是每周工作時間最長的人,當他的助理壓力很大,由于董事長周末幾乎不休息,助理們只能輪流加班,以保證他隨時能找到人處理各種事務。

說王正華是個創業愛好者一點不為過。早在市場經濟風起云涌的1981年,時任上海長寧區遵義街道黨委副書記的他接到“解決返城知青就業問題”的政治任務,便以此為契機,毫不猶豫地走上了創辦企業的道路。汽車修理廠、客運公司、貨運公司、旅行社……那年王正華接連辦了6個企業,業務發展都相當順利。3年后,他決意辭職下海。

人們常常質疑那些持淡泊名利言論的財富擁有者:若對享用財富了無興趣,何以拼命創業和積累財富?王正華試圖以“自我實現”的需求回應這個疑問。“我能力很有限,但造物主給了我血肉之軀,吃了那么多糧食,應該為這個社會做點小事情。”

在市場經濟下,新興產業的發展與社會發展進程往往密不可分、互為推力。尤其上世紀80年代,物流、旅游等行業的興起都曾使社會生活發生重大變化。因此,1984年下海,當組織上給王正華開出“6個公司只能帶走一個”的條件時,王正華選擇了旅行社。不僅因為旅行社資金門檻低,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能在其中找到與社會發展趨勢相結合的產業藍海。

開拓“平民”市場

1984年帶走春秋國旅,2004年創辦春秋航空。

這是王正華人生中兩次重要的事業轉折。兩次創業的產業背景非常相似:1984年的旅游業有中旅、國旅;2004年的民航業有國航、東航、南航……成熟市場幾乎已被占盡天時、地利與資源的國有巨頭瓜分殆盡,難有殘羹留給勢單力薄的民營企業。

有人嘲諷,有人勸他放棄,并非不帶善意的,王正華卻有股一意孤行的犟勁,偏偏又真的一再找到了市場差異化的突破點。

1980年代初,國內旅行社的主要業務形式是單位團體游,散客旅游尚屬稀罕。王正華則從歐美旅游經濟的發展經驗中判斷: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旅游將成為普羅大眾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中國必然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費旅游。

“道理非常簡單,歐美的今天就是中國明天的主要元素,因為都是市場經濟。”他帶領春秋國旅向散客市場、個性化旅游的產品設計方向邁進。果不其然,其后數年國內個人旅游市場份額迅速擴大,春秋國旅營業額從第一年的1萬元激增至第二年的64萬,再到第三年的120多萬,1994年更一舉登上全國旅行社第一的寶座。

如果說春秋國旅的成功在于看準和順應了社會和產業發展的趨勢,那么春秋航空的橫空出世,除了延續藍海戰略外,更具有了直接挑戰社會文化并推動其變革的野心。

2003年年末,在一輪國退民進大潮中,電信、民航和鐵路等多個壟斷行業向民營企業敞開了大門。2004年5月,春秋航空公司成立。

春秋航空不是中國第一家,也決不會是最后一家民營航空公司,但卻因為王正華一句石破天驚的“廉價航空”口號,而成為了民航業內備受矚目及爭議的“狠角色”。

乘坐過春秋航空的乘客對它的運營特色應該印象深刻。299元、199元、99元,甚至1元――甫剛成立,王正華就亮出了最銳利的廉價之矛。為了促俏,春秋航空的價格全無底線,全新的經營理念尤如重磅炸彈,一下將中國民航市場炸了個翻天覆地。而與低票價相對的是,乘客很難指望在飛機上得到什么附加值和享受:重量超過10千克或體積超過0.044立方米的行李必須付費托運;機位比全服務航空公司密集,沒有頭等艙和高端經濟艙;客座率總是爆滿;沒有飛機餐,食物和飲料都得自己掏錢購買;機上購物的噪音總是擾人清夢……

這一切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當時還是高端出行方式的航空的理解。

讓“人人都能飛”

“搗局”式的行為,使王正華和春秋航空在行業內一度成為眾矢之的。

民航“老大哥”迅速還擊:以政策圍追堵截,以輿論口誅筆伐。

對春秋航空的指責和爭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跌破底線的低價促銷,有“價格戰”及不正當競爭之嫌;二是前所未有的高客座率及國內聞所未聞的自購餐飲、機上購物,破壞了乘客的高端體驗。

位于風口浪尖的王正華卻處之泰然。在他眼里,別人不滿的恰恰是他要做的“低成本航空”的核心價值所在,是社會發展一個應當且必然的走向,“全世界的一個新浪潮”。

全球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出現在1978年,是由赫伯特?凱勒爾創立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低票價、高客座率等均是西南航空當年的創舉。在此之前,即便在歐美國家,航空也是一種高端奢侈的出行方式,西南航空的出現則標志著一個廉價航空模式的誕生。

將航空與低成本聯系起來的舉動,當初在美國同樣受到無數人的嘲笑,但現在這一模式已經席卷美洲、歐洲、大洋洲和亞洲,成為全球航空業中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

“航空是文明的產物,現代社會已經不能缺少這種長距離、快速抵達的出行方式。因此它應該成為讓所有老百姓都能使用的大眾交通工具,而不是有錢人的‘奢侈品’。但因為票價高,很多老百姓至今仍對飛行望塵莫及。想辦法讓更多人坐上飛機,才是平民大眾的航空、民生的航空。我要做的,就是‘人人都能飛’。”王正華說。

為了做到這一點,王正華在春秋航空的成本控制上用盡渾身解數。除了剝離消費終端幾乎所有附加服務外,其在公司內部運營管理上的“苛刻”更是業內聞名。

“與同行相比,我們的管理崗位工資比較低,高層工資非常低,我的CEO只拿別人六成的工資。我把公司70%的股份分給他們,從CEO到中層,我自己只留30%,目的是希望他們眼前少拿點,眼光放遠點,把今天的錢省下來,讓公司發展,讓公司生存。”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民航業全行業大面積虧損,春秋航空卻保持盈利且未有一個離職,這背后是公司中層以上干部的全員自愿減薪。

“對于一線員工則相反,工資比同行業略高,以激勵他們發揮更高的工作效率。”而這,意味著春秋客機的機艙里只有兩名空姐加兩名空少的“輕”空乘組合,他們不僅做服務,賣產品,還兼任安全員。

高管們常跟王正華開玩笑,“王總,你老是畫大餅掛墻上,還撒芝麻,但就是吃不著。”王正華則笑著說,“再等等,再等等”,“上市就能體現出來了”。如今這一目標已不遠。

“低碳”踐行者

由于票價低廉,春秋航空的航班上經常有首次乘坐飛機的乘客。據說王正華喜歡坐在自家飛機上,悄悄觀察他們愉悅、興奮的表情,以此獲得內心巨大的價值感。

“我們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他說。盡管在業內王正華總是鋒芒畢露,時刻擺出挑戰者的姿態,追求商業創新。然而回溯內心,他秉持的卻是一種質樸的價值觀。

他反物欲主義,需要強大的價值感來支持對事業的追求。

今年68歲的他,堅持每天早晨打太極拳,不僅自己打,還在社區當免費教練。跟他一起打過太極的居民和員工說,他的太極拳服都是打了補丁的。

曾有媒體去他家采訪,看到他住在100多平米的普通公寓里,感到不可思議。王正華的反應是,“我覺得他們才不可思議,100多平米的房子難道還不夠大?”

當他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時,你覺得他要么在作秀,要么是個穿越而來的老派人。但當他提出低碳理念,資源消耗與內需的關系時,你又發現那些貌似傳統老舊的做派底下,包裹的是具有現念和前瞻性的價值內核。

由于旗下掌管著一家國際旅行社,每年都有很多世界著名旅游景點邀請王正華前往體驗,“到日本皇宮吃飯”,“住迪拜酒店”。他一一推卻。“我當然不去。豪華的房間,上上下下一大群服務員,為什么要這么糟蹋資源?地球的資源已經被糟蹋得很慘了。”在他看來,只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能保護地球資源、可持續發展。因此,西裝袖口壞了,重新裁補;所有東西只有在實實在在壞了才扔掉。

有人說,要是有錢人都像你這樣,怎么拉動內需?王正華反駁,“拉動內需不等于消耗資源。與其用低價產品消耗資源,為什么不把衣服賣得貴一點?奢侈品牌的一個包賣一兩萬,為什么我們一件襯衫不可以賣一千?讓人們更珍惜,不要隨便浪費。”

低成本更“綠色”

低碳、減少資源消耗的理念塑造了王正華不為大眾所理解的生活方式,也使其在春秋航空種種被業界視為“搗局”的行為中安之若泰、理直氣壯。因為他堅信目前所做的這一切符合航空業未來發展趨勢及社會長遠利益。

最開始,低成本航空對消費終端附加值的剝離只是為了降低成本、讓利于消費者,尋找產業發展的藍海。但隨著這一模式的成熟,人們漸漸發現這種只提供基本交通功能的廉價航空模式反而更符合節省資源、減少能耗等社會可持續發展原則。

首先是客座率。傳統航空公司強調保持70%~75%的客座率,而低成本航空則追求95%~100%的客座率。“剛開始他們把我們找去痛斥,說我們根本不懂航空,瞎來,航空哪可能有90%的客座率?我不管他們,哪怕不賺錢,都要把空下來的座位坐滿。飛機一起飛,每個空位都是浪費。”

其次是飛機餐的問題。乘客大多只知飛機配餐是“不吃白不吃”的附加服務,卻不知道餐飲浪費是航空環保問題中最為突顯的部分。若按2011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約2.9億人次,平均客座率僅有70%-80%左右計算,則國內航空公司每年支付的飛機配餐采購成本達120億元以上。但派到乘客手上的這些配餐,有人根本不吃,也有人隨便吃兩口,剩下大半(尤其是面包和小吃)。而這些多出來的配餐及其包裝,不論是否開封,最后都會被當作航空垃圾處理,白白浪費掉。

“我明明不需要吃飯,你非要給我提供。我不吃,既造成浪費,又白掏腰包。這不符合綠色原則,是強買強賣。”王正華說。而低成本航空不為旅客提供免費餐飲,一方面可以低票價將餐飲成本讓利給消費者,再由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在飛機上購餐,以減少餐飲浪費,另一方面還免除了客機上的廚房設備,減輕客機載荷,進一步減少航班的油耗和碳排放。

“我做大了蛋糕”

對于這幾年“老大哥”們對春秋航空的圍追堵截,王正華其實有點委屈,因為“低成本航空的主要目標人群是那些自掏腰包的平民消費者”,他認為雙方的目標人群其實不盡相同。“從一開始我就不想和我們的‘老大哥’直接對碰。”

一個頗具說服力的數據是:春秋航空加入“上海-沈陽”航線前,航線的年吞吐量為60多萬,2007年春秋航空加入,隨后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該航線的吞吐量連續3年不增減,第4年增加到110萬。“那一年我的乘客增加了20萬,他們也增加了20萬。這說明了什么?航空走向大眾化后,原來坐火車的人也來坐飛機,形成消費習慣,得益的不僅是我,還包括其他航空公司。當中不排除有競爭,但我最主要不是分切他們的蛋糕,而是把蛋糕做大。”

也許因為這樣,近兩年,王正華覺得國內傳統航空公司對低成本航空的態度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雖然緊張關系長期存在,但傳統航空公司開始借鑒低成本航空的一些做法,比如提升自己的客座率,目前部分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已達到80%以上。

“他們借鑒我們,我們也借鑒他們,現在我也在考慮設置部分票價略高的機位,給他們提供比傳統航空公司更好的服務。”

做大蛋糕、擴張航線、進軍國際、上市融資……春秋航空已慢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但對于王正華來說,尚有一個使命有待完成:那就是實現財富從創造、積累到回歸的完美循環。“我的財富不是我賺的,是良好的競爭環境,以及員工們白天黑夜地工作創造的。所以這些財富是上蒼讓我代為保管的,我不能隨意消耗,將來還是回歸社會。”

篇5

[內容摘要]:我國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體現了政治社會化進程。人口政策的制定,是政治性的需要;通過利益導向和社會制約機制,人口意識大大增強,體現了政治社會化進程;政治社會化要求人口政策執行中的社會化、民主化、法制化。如果政治社會化程度不足,生育觀念就不能完全轉變。全面推行人口政策政治社會化,不可避免地帶來人口老齡化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就是人口政策政治社會化研究的課題。

目錄

關鍵詞

內容摘要

一、 人口政策的灌輸體現了政治社會化

(一)、人口政策的提出符合政治性需要

(二)、人口政策的執行過程體現了政治社會化

(三)、人口政策的政治社會化要求實行社會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管理方式

二、 存在問題

三、 產生原因

(一)、生育成本理論

(二)、人口老化原因

四、 解決問題

(一)、運用利益導向和社會制約機制促進人口政策的政治社會化

(二)、盡快完善社會養老體制

參考文獻

點擊查看全文

篇6

人的生存狀態與生命質量是電視傳播的主要內容,而人的個性魅力又賦予電視傳播以真正的美感與靈魂,這正是電視傳播的人性化特征。

友人笑談這是一個溝通的年代。保險經紀人會與你“共享一個財富的秘密”,人力資源經理會不斷告誡你“有效溝通”將決定你是否成功過完此生。扭開電視開關,原先播音臺的位置,盡數都換成了圓圈沙發。

人們從內心深處渴望溝通。電視傳播以人為核心,在傳播中突出人的個性,以生活為切入點,真實記錄現實生活的流程,對現實世界保持不間斷地記錄,營造人們可以參與其中的社會交往空間,電視傳播是人性化、生活化和參與性的傳播,因此電視傳播具有鮮明的人際傳播特征。

人是傳播的主體,對人的關注已經成為電視傳播中最重要的因素。業界曾經對電視新聞報道總結出切實可行的幾句話,“新聞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個性化”,也就是將報道的最終落點放在事件中人的身上,講述一個與人性相關的故事。

“面對面”在2003年1月25日播出了《劉子亮:直面“艾滋”》,這是“面對面”開播后的第三期節目。舉一段訪談中的例子――

記者:一夜之間沒人理了,這種變化明顯嗎?

劉子亮:太明顯了,有些人就說,怎么不把劉子亮抓起來,要是刮一陣風,我們村不就完了嗎?

記者:刮一陣風就完了,刮一陣風怎么就完了呢?

劉子亮:他好像是說空氣也會傳染。比方說我從這過去,你從那邊過來,看到我以后,你本身是往這兒看的,馬上就往東,站在這里,等著我過去以后,你再過來走你的路,就給我讓道,就那樣怕我。

記者:那時候你心里的感受呢?

劉子亮:我真想摟住,抱住他們。

記者:你為什么想著要去摟他們,抱他們?

劉子亮:我臉上掛不住,我心里挺苦惱的,挺可恨,我有這么可怕嗎?我是個――

人啊!

記者:那個時候是不是心里頭有一點怨恨?

劉子亮:我不(只)是怨恨,幾乎淚都要出來了。

記者:委屈?

劉子亮:嗯。

當劉子亮說到這里的時候,他忍不住想要流淚,但是他又不想讓攝像機鏡頭拍下來,于是他起身離開了座位,留給攝像機鏡頭的是空空的座位后面一堵厚實的圍墻。①

該期收視率達到1.62(此前兩期節目收視率分別為0.51和0.94),我們相信這是源于觀眾對于節目的認可。宏觀來說,該期節目的選題和策劃都是統領在艾滋病這個全球性重大問題之下,但從具體的電視節目表現形式上看,節目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可歸功于創作人員對于劉子亮這個新聞人物非常個性化的心理和生存狀態的刻畫展現。

朱羽君教授曾經指出:“電影電視畫面是直接以人為表現對象的,畫面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人。人的外貌及心靈,人的形體動作、身姿形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與自然的交往,以及人的生活經歷,畫面在展示這一切時,獲得了真正的美感,獲得靈魂。在電視畫面中,永遠的真正的主角是人。”②人的生存狀態與生命質量是電視傳播的主要內容,而人的個性魅力又賦予電視傳播以真正的美感與靈魂,這正是電視傳播的人性化特征。

注釋

①王志、耿志民、歐陽詢:《面對面》,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頁。

篇7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最優稅收理論 邊際稅率函數 公平原則

    一、引言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是國家運用稅收這一經濟杠桿調節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它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稅種之一,具有很強的政策性,也要求具備較高的征管和配套條件。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建立二十多年來,個人所得稅法經過了一系列的調整,以期實現調節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目的。但是,經過多年實踐,事實證明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在實際操作中面臨諸多問題,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越來越不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經濟形勢,因此,有必要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進行調整與優化。

    二、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先天不足的分類所得稅制

    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分類所得稅課稅模式,即對納稅人不同類型的所得項目,分別規定不同的稅率,扣除標準和減免優惠。這種計稅方式在改革開放初期,個人收入單一,稅收征管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是適宜的。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個人收入來源渠道的增多,分類所得稅的弊端也日益暴露。一是按所得項目分項,按次征稅,使那些所得渠道多,綜合收入高的納稅人不納稅或者少納稅;相反所的渠道少,綜合收入相對較低的納稅人卻要多繳稅。與綜合各項所得按年征稅相比,分類征收方法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力度有一定局限,難以充分體現公平稅負,合理稅負的原則。二是對不同的所得項目采取不同稅率和扣除辦法,容易造成納稅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費用,存在較多的逃稅,避稅漏洞,給征收管理帶來困難。

    2.征收范圍狹窄

    個人所得從形式上看,有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還有減少債務和得到服務等形式;從來源上看,既有來自本單位的收入。或從事第二職業的收入等;從支付的記錄上看,既有賬簿上記載的,也有賬簿上并無反映的。這些形形的個人收入,情形復雜,加之目前流通中大量使用現金,致使收入隱性化加重。而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只列舉規定了11個應稅項目,并運用概括法規定了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收的其他所得。我國主要采用正列舉方式確定稅基范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征稅范圍的擴大,雖然用概括法規定了其他認定的應稅項目,避免稅基流失,但是因其規定的模糊性,易在征納過程中引起征納雙方的糾紛和納稅人逃避稅行為的發生。

    3.個人免征額標準缺乏科學性

    設立個人免征額的目的之一是為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勞動者本人的基本生活資料及教育培訓費用,庭成員所需生活資料的費用等。我國目前的個人的所得稅制度實行收入減去固定標準的免征額作為應稅所得額的方法,種方法沒有考慮到不同的納稅人的贍養費用、子女撫養費用、教育費用、醫療費用等因素。在現實生活中上述情況不同,各納稅人的生活必要支出就不同,實行固定免征額的方法不科學。

    4.稅率設計不合理

    行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最低一檔稅率5%,最高一檔稅率45%,這與國際上減少稅率檔次的趨勢是不相吻合的,稅率的檔次越多,造成的效率損失就越大,從而稅收成本就越高。而且45%的稅率過高,一方面會增強納稅人偷漏稅的動機,另一方面由于稅率在現實中極少運用,這一稅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其名而無其實,卻使稅制空背了高稅率之名。

    5.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1)征收方式難以控制高收入者。對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我國和大多數國家一樣也采用了源泉扣繳和自行申報兩種方法,但側重點不同我國更側重源泉扣繳。由于稅法沒有對所有納稅人要求納稅申報,稅務機關對扣繳義務人的納稅檢查信息是單方面的,無法有效進行監督,使得源泉扣繳的執行力度在不同單位間有很大的差別。源泉扣繳執行力度的不同使得個人所得稅只管住了工薪階層,沒有管住高收入階層。自行申報目前尚未全面鋪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只有5種情形下的個人收入應自行申報。由于沒有實行全面的個人收入申報制度,稅收流失難以避免。

    (2)處罰法規不完善,處罰力度不強,不能對納稅人起到震懾作用。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法》對偷、漏稅等違法行為的界定模糊(例如對納稅人取得收入后掛在往來賬戶不結轉的行為,很難明確界定是納稅人有意行為還是無意行為),使稅務執法機關難以把握,往往避重就輕。這樣,對違法者本人起不到接受教訓,自覺守法的約束作用;對廣大公民更起不到警示和威懾作用,違法現象得不到抑制。因此,遵紀守法、自覺納稅的良好社會風尚難以形成。

    三、完善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理論依據

    1.最優稅收理論

    事實上,20世紀中后期西方國家進行的新一輪的稅制改革,最優稅收理論就成為其重要的指導原則之一。這也就是我們選擇這一理論作為重新設計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的主要理論依據的原因。其核心內容包括:

    第一,所得稅的邊際稅率不能過高。

    假定政府的目標是使社會公眾福利最大化,在這一前提下,過高的邊際稅率不僅會導致效率損失,而且也沒有達到調節社會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標。一般而言,邊際稅率越高,替代效應越大,超額負擔也越大。因為理性的消費者總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過程實際上是受到稅收的約束的。邊際稅率越高,消費者將改變消費決策,也會引起生產者更改生產決策,這樣,就有可能打破原先市場的完全競爭狀態,造成效率損失,經濟就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因此,政府選擇最優稅率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納稅人對接受這個稅率后所改變的消費效用最大化的結果。

    第二,最優所得稅率結構應當呈倒“U”型。

    從社會公平與效率的總體角度來看,中等收入者的邊際稅率可適當高些,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應該適用較低的稅率。也就是說,中等收入階層應繳納更多的稅收,低收入階層和高收入階層應繳較少的稅收,甚至最低收入者與最高收入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收。當然,對于最高收入者,政府應開征遺產稅、財產稅對其征稅,以實現社會的公平,不過,這是其他稅種應考慮的問題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倒“U”型稅率結構的分析結論,是在完全競爭的假定前提下得出的,現實中完全競爭幾乎不存在,所以,我們不能完全按照倒“U”型稅率結構來精確地設計所得稅率。

    2.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函數

    根據經濟學與微積分的知識,我們假設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函數,理論上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連續性,即稅率函數必須是連續的;

    (2)單調性,即稅率函數必須是遞增的;

    (3)可導性,即稅率函數圖像必須是光滑的;

    (4)稅率導函數的連續性。

    假設r為個人所得稅稅率,R為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X表示應納稅所得額,建立函數:稅率函數r=r(X),邊際稅率函數R=R(X)。根據最優稅收理論,個人所得稅的邊際稅率應呈倒“U”型。

    四、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設計

    根據上文所提出的我國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和所依據的理論,我們提出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優化設計:

    1.采用分類綜合所得稅模式。上文表明分類所得課稅模式,既缺乏彈性又加大征稅成本。綜合課稅模式能較好地體現納稅人的稅收綜合負擔能力 ,實現稅收公平原則 ,但由于應納稅所得是按納稅人所得總額綜合計算 ,征收手續復雜 ,征管成本較高 ,且要求納稅人有較高的納稅意識 ,有健全的會計核算制度,稅務機關有先進的稽查手段 ,否則難以實施。考慮到目前我國稅務機關的征稅能力和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分類綜合課稅模式將分類和綜合兩種所得稅課稅制度的優點兼收并蓄 ,實行分項課征和綜合計稅 ,應是我國目前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的應有選擇。

    2.規范個人免征額標準。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免征額調至1600元,大大減輕了低收入人員的稅收負擔。但是費用扣除標準需要考慮納稅人具體情況并區別對待。借鑒國外通行做法,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中國個人所得稅免征稅額可分為 4個部分:(1)個人基本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扣除。(2)撫養子女、贍養老人費用扣除。(3)特殊扣除,針對殘疾人、慢性病患者。(4)子女教育費用扣除。目前,教育費用占家庭開支的比重較大并且沒有任何形式的社會保障,因此應額外扣除。

    3.簡化稅率級次,應實行“少檔次、低稅率”的累進稅率模式。本著“照顧低收入者,培育中產階層,調節高收入者”的原則,在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基礎上,提高最低稅率至 10%,將高稅率部分的 45%向下調降至35%,則可構建一組由10%~35%的累進稅率。累進稅的級次定在5級比較適中。

篇8

[關鍵詞]養老金隱性債務;政府責任;財政能力

[中圖分類號]D6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07)06-0031-02

一、養老金隱性債務規模的“大”與“小”

養老金隱性債務,通常是指在“現收現付”養老保險制度下對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承諾,是制度由現收現付向預籌積累轉變過程中所要支付的過渡性費用。這筆在一定時期內所要支出的養老金費用通常不體現在政府公共部門財政狀況的評估中,而是隱含在當前或未來的福利承諾中,形成所謂的隱性養老金債務[1]。

從靜態觀察,隱性債務包括“老人”的養老金和“中人”在新制度實施前沒有建立個人賬戶的數額以及增值額。從動態上看,隱性債務還應包括隨通貨膨脹和工資增長而增加的養老金[2]。關于隱性債務規模的評估,由于機構不同、方法、參數等諸多差異,測算結果之間存在很大差距。根據世界銀行測算,中國隱性債務于1994年相當于GDP的46%-69%,約2萬到3萬億元,1998年的債務則占到GDP的94%。國家體改委的估測則達到6700余億元。中國養老金隱性債務似乎數額巨大,但從中長期看,隱性債務占GDP比重與其他國家相比并不算很高。以1997年為時點,中國養老保險標準隱性債務在收益率為6%的條件下相當于當年GDP的80.8%,與經合組織國家養老保險金隱性債務處于GDP的100%-200%的比例接近,與智利、阿根廷債務占80%-100%的水平相當。同時應當注意到,以上估算方法均把老制度下政府的養老金待遇承諾全部劃為債務,這里忽視了新制度仍保留了一塊“現收現付部分”,如果以此來推算“隱性債務”,則總量大體要降低50%[3]。因此,中國養老金隱性債務的實際規模并非如人們想象中的那樣龐大而可怕。

二、化解隱性債務的政府責任與財政能力分析

養老金隱性負債問題如果不能得以有效解決,作實個人賬戶會面臨巨大的阻力,基金投資增值將遇到較大的困難,整個養老保險體系的健康運行將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必須要為化解養老金隱性債務找到切實可行的出路。要尋找可行的化解出路,必須首先明確一個關鍵問題:誰應該并且有能力成為隱性債務的承擔主體?理論上的負擔主體可能包括國家、企業和職工三方。

職工群體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對于“老人和中人”來說,他們在低工資時期把幾乎所有創造出來的財富轉化為社會經濟建設的投資,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相對于政府而言,這一群體理所當然是債權人,如果轉而讓他們去承擔隱性負債,至少這在道義上是說不通的。另外,“老人”已經退出工作崗位不再生產創造財富而只能分享消費財富,“中人”的實際個人賬戶積累額又太少,由他們去分擔債務同樣是有失公平的。另一方面,如果讓“新人”負擔隱性債務必然造成一代人供養兩代人的局面,加之日常生活成本隨著消費需求層次的提高而日漸增長,這一群體所承受的現實經濟負擔依然不輕。

再從中國企業的實際負擔狀況考察,企業稅賦已呈現明顯加重的趨勢。2002年5月美國《福布斯》發表的關于世界上30個國家稅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名列第三,其負擔指數為154.5。從國內方面看,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增長持續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導致稅收占GDP比重持續上升,如2003年在GDP增長9.1%的情況下,財政收入增速超過20%[4]。僅就企業養老保險負擔而言,按照國際勞工組織規定企業負擔保險率不能超過工資總額20%的警戒線。而根據2000年統計,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企業繳費占工資總額比重都已超過了20%的比例。武漢老工業基地的繳費率達到24%以上,遼寧省個別地區突破25%,其中鞍山市更高達29%。另外多數地區企業的養老、醫療、失業三項保險繳費,已達工資總額的30%左右。

從理論上說,由于基金模式轉型而產生的養老保險隱性債務主要應由政府來承擔。按照養老保險的制度規定,財政對基金收支平衡負有一定的責任,即應由財政對養老基金出現的赤字給予補貼。同時勞動者過去本該為自己年老時積累的部分必要勞動早已被轉化為國有資產,而政府又是養老保障的直接責任主體,因此轉制過程中產生的養老金隱性負債由政府承擔補償責任當屬必然[5]。就實踐層面來看,目前中國財政用于養老保險補貼的比重還相對較低。國家可以考慮通過健全公共財政政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來逐步縮小隱性債務規模并最終消化隱性債務。如果制定相關政策,將養老保險支出納入財政預算,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提供養老保險補貼,至少可以消除部分隱性債務,減輕養老保險支付壓力。下面將采用定量方法考察這一思路是否具有現實可行性。選取1990年到2000年的財政支出和GDP數據,計算出各年的財政支出增長率與GDP增長率,利用一元回歸模型可以預測未來5年的變化趨勢。設Yt為財政支出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Xt為時間序列,利用上述數據可得估計的回歸方程:Yt=0.996+0.193Xt。回歸方程的相關系數為0.859,判定系數為0.738,表明回歸擬和較好。假設未來5年中國GDP增長率為7%,那么依據回歸式可以估計未來5年財政支出增長率的變動趨勢。如果財政支出的5%用于養老保險轉移支付,則2001-2005年的財政支出用于消除隱性債務的融資規模分別為957.02億元,967.75億元,978.48億元,989.21億元和999.94億元。根據何平估計,2001-2005年的基金缺口分別為596億元,879億元,998億元,949億元,759億元[6],由此可見如果經濟增長保持平穩,能夠實現上述估計的水平,那么財政轉移大體上可以償付隱性債務。

三、結論與討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由職工和企業承擔養老金隱性債務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經濟承受能力與相對合理性,政府財政在道義上應該承擔主體責任且經濟上具備可行性。但還應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另一方面,中國1990年到2000年財政支出已明顯高于財政收入,累計財政赤字達8360億元,這將在今后嚴重影響可預期的財政支出向養老保險制度轉移支付的傾斜程度。當然,這并不是說應該取消政府的主體責任或者政府可以推脫責任,恰恰相反,應該更加明確的是政府承擔隱性債務的主導作用非但不能削弱反而需要在一定條件下逐步加強。在中國社會保障改革和制度建設中,理性的思路是政府主導、責任共擔,理性的策略是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漸進式地推進[7]。因此,化解隱性債務同樣需要這種理性,既應避免個人和企業的沉重負擔也不應對政府財力造成過大壓力,即在政府主導的條件下認清完成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并堅持責任共擔的多途徑解決問題。

責任共擔即是主要通過對現行制度的調整達到增收減支的目的,具體包括: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嚴格退休條件,積極探索基金保值增值途徑等。政府主導即是要求政府承擔隱性債務的較大比重。政府化解隱性債務可以通過以下的主要途徑來實現:一是加大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力度;二是變現部分國有資產,利用出售中小企業、國有土地和廠房等進行籌資;三是可以考慮發行社會保障國債、彩票以及開辟一些特殊稅種來籌集資金。其中考慮建立公共財政政策調整支出結構以加大養老金補貼份額更具有一定的現實操作性。從目前的財政支出項目安排來看,中國財政用于養老保險補貼的份額相對較低。在經濟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已達到30%-50%,而我國1997年的此項支出僅為財政支出的1.5%,相當于GDP的0.2%。2002年雖然總量有所增加,但“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社會保障補助支出”與“中央專用基金”方面的支出只占財政支出的7.8%,占GDP比重為1.68%,大大低于發達國家10%左右的水平。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整體深化,財政的經濟建設功能將逐步弱化,此項財政支出將逐步債務化,機構改革后行政管理費用也可以適當壓縮,因此通過財政結構調整來化解養老金隱性債務的空間相對較大。

參考文獻:

[1]世界銀行.老年保障:中國養老金體制改革[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2]高書生.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回顧與前瞻[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0,(6).

[3][6]何平.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報告[N].社會保障制度,2001.(3).

[4]葉響裙.中國社會養老保障:困境與抉擇[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篇9

關鍵詞 大學生;雙重人格;時代征候;教化

當前中國正處于一個深刻的社會轉型期,經濟結構、政治體制、社會關系、教育制度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都處在巨大的變革之中。多元文化的沖擊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處于焦慮或陣痛之中。這種變化也波及到高等教育領域,大學生的道德人格①處于沖突與困惑的境地。雙重人格②即是這種困惑的集中表現。

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現狀可以概括為:強烈的自我意識、開放的人際關系、多樣化的行為取向、豐富而外露的情感表達、沖突對立的價值觀念。這些人格現狀反映在道德人格上,則表現為自我道德與他人(社會)道德、現實道德與理想道德、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等方面的兩極對峙。這種對峙導致了大學生群體中雙重人格的出現。個人道德與公共道德的抵牾、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斷裂、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道德教育的隔離、科學素養與人文涵養的對立、自我意識與集體觀念的沖突、功利意識與道德意識的失重等是這種雙重人格的基本表現。反映在日常生活世界,言行相悖、知行不一、明迎暗拒、名實相離的現象在大學生群體中較為普遍;反映在道德價值判斷與選擇上,則表現為熱情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并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實然與應然悖離的矛盾心態。有學者將大學生道德價值的矛盾心態歸納為“權威解構與自我覺醒、改造沖動與自我失落、價值取向的自我中心與價值標準的實用化、價值多元與現實具體”的沖突以及“自我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精神與功利”[1]的對峙。

大學生雙重道德人格現象的發生是社會轉型時期各種復雜而矛盾的道德價值觀在大學生身上的具體表現。只有深入客觀地分析、闡釋這一現象,才能尋覓化解這一矛盾人格的教育措施。

(一)個人道德與公共道德的錯位: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沖突及其教化

市場經濟主導的經濟文化鑄就了大學生群體獨立、進取、開放、多元的道德人格,但現代市場經濟的發育也造成了大學生功利主義價值觀念和工具理性思維方式的盛行。拒斥傳統、蔑視道德、躲避崇高、不要規則、怎么都行的相對主義道德價值觀在大學生群體中較為常見。許多大學生在道德人格上陷入了困惑和迷茫、矛盾和沖突的境地,重智輕德、重個人道德輕社會公德的雙重道德人格傾向已露端倪。

國內有學者對大學生價值觀結構的實證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別是法律規范取向、輿論從眾取向、道德良心取向;而大學生目標實現的手段傾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為:知識努力取向(知識、實力、努力、毅力),智慧機遇取向(智慧、機遇、天賦、社會支持),人格品質取向(誠信、自信、堅強)。[2]當代大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逐漸增強,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逐漸淡化,道德敏感性有降低的趨勢。

大學生道德價值取向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重視自我道德的表現而缺乏社會公德的意識與行為,這使其道德人格在日常生活中產生錯位或失重。許多大學生自我中心意識強烈,熱衷于自我設計而忽視了自我設計的社會意義與道德意義;注重自我需要的滿足和自我利益的追求而忽視了他人的主觀感受和利益需求;注重自我道德的建設而忽視了公共道德的構建。無論是在公共生活領域、公共衛生領域、公共秩序領域還是公共資源領域,大學生公共道德行為失范的現象都極為常見。這種滯后于智力發展水平的道德失范現象反映了大學生公德意識的薄弱和公德修養的殘缺。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就曾批判中國人只講私德、不講公德的行為,他在《論公德》中如是說:“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在公共生活日益頻繁的當代社會,公共道德的缺失使得個人的道德最終失去了意義。

社會公德反映的是人們在公共生活領域與陌生人相互對待時的道德表現,它是一個人參與社會生活最基本的底限道德行為要求,是社會文化的基本反映。遭致大學生個人道德與社會公德錯位的原因,從社會的外在制約性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主體意識和功利意識凸顯的社會反映;從其價值觀深處看,乃是大學生個人本位主義和道德實用主義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從其形成的文化機理看,則是依附性的保守的生活方式在道德行為中的體現(大學生習慣于學校生活、班級生活、宿舍生活等熟悉場域中的道德交往,而對日常公共生活領域及其規則較為陌生,從而導致了公共道德與個人道德的失重以及道德人格的失范);從教育機制看,公民教育特別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缺失導致大學生缺乏在公共生活領域中與社會、他人和諧共處的能力,最終導致大學生的道德水平與文化層次的背離。另外,也是學校道德教育習慣于注重集體活動而忽視對大學生個人修養的培育與引導的結果,一旦集體的教育流于形式,不僅難以形成大學生的集體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而且也不可能培植其良好的個人道德,只能導致其道德意志的非自主性和道德行為的從眾性。

大學生道德人格的雙重性是其道德缺乏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表現,是其主觀自我與客觀自我的沖突――即主觀的體驗者與客觀的被觀察者的沖突的結果。因此,高校道德教育應當立足于大學生道德的自我同一性的建構與發展這一關鍵點,積極引導他們正確看待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自我設計與社會性成長、個體自由與道德責任、個人道德與社會公德的關系,通過加強有針對性的公民道德教育和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培育大學生公民意識與個體意識并重、個人修養與社會修養并舉的和諧而完整的道德人格。

(二)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斷裂:內心世界與外在行為中的道德沖突及其教化

實踐性是道德的本質規定性,知行統一是和諧道德人格的理想境地。然而,在大學生的道德人格世界里,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卻存在相互脫節、彼此分離的現象。

在大學生身上,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通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對稱性、矛盾性或不一致性。如在道德認知上,他們憂國憂民,對社會的不良現象憤恨不已;然而,在日常生活行為上,卻又表現出舉止的隨意性、唯我性。在道德認知上,大學生都認可互幫互助、集體利益至上的道德觀念,但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卻秉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原則。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與錯位。一項關于大學生道德認知狀況與道德領悟內涵關系的實證研究顯示,大學生對諸如勇敢、節制、勤勉、公正、忠誠、友善等道德圖式單元的理解普遍較為準確(約占63%,且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而其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相關度則不明顯,表現出“對道德概念進行認知和判斷的過程往往只是邏輯判斷而缺乏價值判斷與善惡判斷的參與”意識與行為傾向以及“道德認知與道德責任和義務相分離”的傾向。[3]也有人對目前大學生的道德人格現狀進行了調查,認為大學生群體的道德意識與道德判斷都呈現出較高的水平,但在具體的生活行為中卻表現出考慮個人多、講實惠(約占57.4%),組織紀律與集體觀念差(約占43.8%),幼稚、偏激(35.1%),眼高手低(64.3%)等道德傾向。[4]

大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脫節,導致兩種結果:道德認知的閑置或過剩;道德行為的滯后。由道德認知的閑置而導致的道德認知與行為的脫節,造成道德教育資源和勞動的浪費;而由道德行為的滯后導致的道德認知的無效、無用,則直接預制了學校道德教育的失效。如若理性的道德認識與道德判斷不能轉化為生動的道德實踐與道德行為,則理性就成了多余的點綴或裝飾。

導致大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脫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道德教育的知性化傾向以及道德教育對道德行為的根本性忽視;二是大學生自身道德人格發展的特質。就前者而言,我們的道德教育囿于知識本位而忽視了對學生道德行為的養成教育,忽視了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中介環節,致使其道德行為滯后于道德認知。知性道德教育僅囿于“是什么”的傳輸,而疏于“為什么”“應該如何”的疏導,這使得道德教育很難觸動學生的心靈,從而導致了大學生道德認知的“消化不良”。就大學生自身人格發展的特質而言,大學生的人格特別是道德人格發展水平仍處于成長、變化之中,關于道德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仍處于兩極分化等多種可能性之中。這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大學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社會閱歷和經驗,看不到社會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表現出急于求成、偏激的思想與心理傾向;另一方面,社會的變革和自身的心理期望使得大學生的人格處于種種困惑與矛盾之中,表現為獨立與依賴、開放與閉鎖、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理性與情感、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反抗與屈從等心理矛盾。這些矛盾制約著大學生群體道德人格的發展。

知行合一是改進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基本原則,也是化解其內心世界與外在行為的道德沖突的基本策略。高等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應當引導學生樹立這樣的道德觀念:知識并不等同于教養,只有把知識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精神品質和實踐行為才是教養。因而,應當在教育過程中強化道德自律機制,加強大學生道德主體人格的引導與建構,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約束、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煉、自我完善。在實踐層面,高等院校應充分利用校園生活中的海報、廣播臺、刊物、社團等輿論媒介,形成揚善抑惡的思想氛圍和輿論導向,挖掘校園內的道德教育資源,對大學生的不道德行為進行道德鞭撻和輿論譴責;同時,通過課堂的道德教育活動引導和強化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規范其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為模式,使其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知善、愛善、求善、行善,養成嫉惡如仇、從善如流的道德意識與行為習慣。

(三)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道德教育的隔離: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中的道德沖突及其教化

當代大學生雙重道德人格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學校道德生活與社會道德生活的隔離。與學校道德生活的崇高、樸實相比,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表現則多為世俗、實用、靈活。道德生活以及道德行為的境遇化,使得大學生在道德人格方面呈現出矛盾性。

大學生道德人格的矛盾性,使其在處于不同的環境、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時難以表現出一以貫之的道德品質與行為。不少大學生在畢業之初雄心勃勃,志向高遠,抱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信念,但當遭遇真實的社會生活特別是社會不良道德現狀時往往信心銳減,不得不“退而獨善其身”。學校教育不能照料社會生活的現實,還易于導致大學生在道德觀念上采取對人對己的雙重標準――對他人高標準、對自己低要求;對自己只求權利、不盡義務,而對他人和社會則表現出苛刻、嚴格的道德期望與道德評價。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學生習慣于把關注的重心投向自我,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心、自尊心、優越感、獨立感,但也易于導致學習與生活中的自我中心傾向。一旦這種自我中心傾向與過強的自尊心、唯我獨尊的心理特征相結合,就會表現出過分的、扭曲的、失去道德指向的自我中心傾向。當這種扭曲的自我中心與功利性訴求相結合時,就會導致一種欲望擴張與心理準備不足間的沖突與矛盾,從而使其人格處于某種困惑之中。因而,我們常常看到,大學生一方面因交往意識的增強(特別是借助于便捷的網絡交際媒介)而“朋友遍天下”,另一方面又時常莫名地表現出內心深處的孤獨;渴望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友誼,卻又逃脫不了功利的驅使和人際關系的物質化、庸俗化;渴望道德的崇高,但又往往為達到某種功利性目的而不擇手段,表現出明顯的投機行為。

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不同的道德面孔與行為表現,也造成學生道德人格的結構性混亂。在學校教育中,大學生的道德世界表現出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原則的功利化、道德價值實現的個性化以及道德生活的虛擬化或網絡化;而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則呈現出極強的功利性、實用性、唯我性、兩面性等道德人格表現。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對自我和大學生群體的公民道德狀況評價較高,而對社會公民道德狀況評價較低,這反映了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道德教育的差距。[5]總體來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帶有較強的理想色彩,呈現出理想性有余而務實性不強的顯著特點。

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道德教育的隔離是導致大學生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脫節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高等院校的德育習慣于宣傳造勢、集體學習,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教化與啟迪,即使開展的道德教育也普遍存在重理論教學輕實踐鍛煉的缺陷,而理論的教學又習慣于灌輸給學生一些理想化、空泛化、高標準的道德目標,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基礎道德素質和文明行為習慣,忽視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對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挑戰與要求。誠如有學者所言:“當代大學生大多沒有經過艱苦環境的摔打和社會生活的磨練,單一的學校生活使得他們對社會缺乏了解,缺乏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往往在政治上缺乏辨別能力,在思想上缺乏認識能力,在情感上缺乏控制能力,在心理上缺乏調適能力,在行為上缺乏自主能力,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6]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道德教育的隔離也易使學生的自我認同產生某種危機,當通過學校教育所獲得的理想的道德目標與社會現實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現象相互抵牾時,大學生易于表現出兩極化的思想行為:或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批判撻伐,盲目發泄。這既不利于其道德人格的自我確證,也不利于其道德人格的社會性發展。

因此,加強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道德教育的有效連接,是促使大學生道德人格健康成長,防止其雙重道德人格現象的重要舉措。首先,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真實的道德問題的討論,引導大學生明辨是非,形成關于是非善惡的正確的集體輿論和揚善抑惡的道德規范意識。其次,引導青年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人的道德經驗是在社會實踐中自主建構起來的。僅靠勸導和講述并不能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品格與行為,只有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提高其從容不迫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正確解決道德問題的能力。道德教育是以行動為基礎、為了行動的教育,“只有通過行動,青少年才能如實地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才能在超越世俗意義的原則上形成他們的道德自我同一性。”[7]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技能,培育相互信任的關系,形成道德規范意識和道德的自我同一性。“道德教育只有通過給個人作出道德決定的具體經驗和懂得實踐推理技能的機會,才能促進人的發展。”[8]

(四)人文涵養與科學素養的對峙:學校人文教育與專業培養的道德沖突及其教化

人文涵養與科學素養的對峙、人文生活與專業生活的隔離,也是導致大學生雙重道德人格的重要因素。當代的大學生,忙于科學知識的獲取、職業技能的鍛煉和各種考試的準備而疏于人文素養和人格修養的提高,致使其素質結構單一,文化涵養失調。而一旦青年學生的人文涵養陷入淡薄、低下、庸俗的境地,則其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以及人之為人的精神訴求便被擱置。人們不難發現,在高等教育生活領域,許多大學生逃避教育、鄙夷學習、遠離學術,而耽于對物質生活的享受和新奇刺激的追求,生活承受力十分脆弱;高等教育又熱衷于職業技能、專業知識、升學預備的培訓與引導,疏于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忽視其心靈的教化和道德人格的培養;即使開展的道德教育也囿于高尚理想、高端行為的硬性灌輸與機械培塑,忽視了個性化、生活化的個人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有些高校,即使開設了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也僅僅是為了滿足學生獲取學分的需要,學生逃課現象較為普遍,人文課程僅成為一種虛飾或點綴;不少高校的人文課程內容陳舊、方法落后、模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效果極不理想,根本無法發揮人文素質教育之于塑造大學生優良道德人格的作用。

人文素質教育的低效乃至匱乏仍然是當下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基本現實。過窄的專業教育導致了學生視野不寬,學術基礎不牢;過弱的文化熏染導致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性涵養不高;過強的統一要求和共性制約導致了學生缺乏個性發展的動力。而這些都限制了學生完整的文化素質的發展和完善人格結構的形成。文化是人格的外部投射,是人格的放大;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亦是文化的創造物。對任何人而言,文化都具有某種“先在的給定性”。人創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塑造了人之為人的核心――人格。文化影響并塑造著人格。人格的生成與文化的演進是雙向互動、同構共契的,“人創造文化意味著人的出現,同時文化又作為人的生活環境,反過來規定著人性……人通過自己的活動和主觀精神感悟、認識、了解、同化已客觀化了的周圍文化,把文化中的內在精神原則汲取和積淀于自己的人性之中”[9],形成人的道德人格。

高等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導致大學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以及雙重道德人格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改變青年學生的雙重道德人格,高等教育必須著力加強有精神含量和學術內涵的人文精神教育,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與人文精神是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深層思考,是對存在意義與生命價值的理性態度,是個體的知識、能力、觀念、情思、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內在品質,是指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精神的重要表征。通過人文素質教育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特別是道德文明的智慧傳遞給學生,是純化大學生的人格、氣質、修養,形成相對穩定而高尚的道德人格與內在品質的有利途徑。“一種人文思想如果不能進入‘教育域’,就很難說是徹底的思想,因為所有人文思想都應該是關于人的思想,都涉及人的思想實踐,只有被實踐,思想才能實現自己。”[10]借助于人文素質教育,可以引導青年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與人和諧相處,而這也正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

與知識教育相比,人格教育更深沉,更能決定人的存在意義與生命價值。因之,高等教育應該形成一種教養比知識、品格比才能、態度比天資、努力比能力更具價值的新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必須切實改變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重專業設計輕道德人格、重職業培訓輕綜合素質的沉疴痼疾,通過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以及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系列講座、報告和深度的學術對話等人文活動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實現工具與價值、生活與意義、知識與精神、理性與人文的相互滲透、相涉相融。

注釋:

①本文中的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質、氣節操守、精神修養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個體人格的道德規定性,即支配和決定個體的道德行為并通過動態的、一貫性的道德行為趨勢表現出來的道德規定性。

②即主體的內在人格與其外部言行相背離的人格特性,或人格的內在狀態與外在形態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或二重性,它是人格的一種分裂或異化。

參考文獻:

[1] 姚本先.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演變的軌跡、特點及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2007,(9):80―85.

[2] 辛志勇,金盛華.大學生的價值觀概念與價值觀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6,(2):89―96.

[3] 顧春雨.對大學生道德認知特點的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144―148.

[4] 李英林.高校學生道德人格現狀的文化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30―31.

[5] 王志勇,等.大學生公民道德狀況及其特點分析[J].社會工作,2007,(8):30―33.

[6] 楊芷英.當代大學生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的分離與協調[J].教學與研究,1997,(2):58―60.

[7] 楊韶剛.西方道德心理學的新發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43.

[8] R.T.霍爾,戴維斯.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魏賢超,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5.

[9] 劉進田.文化哲學導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06.

篇1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促使護理模式和理念也不斷發展。由原來的整體護理演變到現在的人性化護理關懷[1-2],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的健康,不僅要治療患者的疾病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感受。護理人員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心理狀況等資料。幫助患者緩解手術的壓力和恐懼心理,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手術,了解自身疾病的疾病知識和注意事項,提高手術質量,早日康復[3-6]。我院也意識到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重要性,自2011年對我院病人全面實施人性化護理關懷,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把我院五官科實施人性化護理關懷取得的成果總結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本研究隨機選取2010年0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五官科住院手術的未實行人性化護理關懷的1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齡在15~67歲之間,平均年齡(45±3.5)歲;在2011年0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1月~2011年12月期間在我院五官科實行手術治療的實施了人性化護理關懷的患者隨機選取120例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在14~71歲之間,平均年齡(47±2.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內外科疾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學會研究討論并審核批準,入選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未給予人性化的護理關懷,只給予一般的護理。觀察組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還給予了人性化的護理關懷。在患者住院的不同階段分別給予相應的人性化護理關懷。主要的內容有入院宣教、指導患者留取標本配合檢查、術前宣教、術前心理安撫、術中關懷、術后宣教、出院指導、隨訪等[7-8]。患者出院后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別整理統計滿意度調查表的結果。

1.3 護理療效評定

待患者生命體征趨于正常之后,觀察患者抑郁、焦慮狀態以及護理滿意情況,其中護理工作涉及心理護理、治療性護理、服務態度、健康教育等,每項以10分為滿分。同時采用我院護理部專家和資深護理人員組成的專業小組設計的去調查問卷對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護理滿意度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護理滿意度=一般滿意率+滿意率;依從性分為:不配合、基本配合、完全配合,配合度=基本配合率+完全配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 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α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療效分析

觀察組患者抑郁、焦慮狀態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護理工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分析

觀察組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患者依從性為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8.33%(χ2 =14.87,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0.83%(χ2 =19.69,P<0.05),見表3。

3 討論

現今醫療服務體系的變化,對護理人員要求越來越高。護士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水平,還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自身素質,這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護理工作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提前發現患者的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少病痛。要做好護理工作,護士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經常與患者溝通,促進護患關系[9],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由于患者對手術的不了解,所有會產生恐懼、焦慮、害怕、悲觀、絕望等不良心理反應,這會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10],因而對于我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實施人性化的護理關懷可以提高護理質量,把人性化護理關懷貫穿到患者的整個住院過程中。在患者剛入院時護士要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主治醫師、責任護士、科主任及護士長等,同室病友,醫院的相關制度,讓患者盡快熟悉醫院這個陌生的環境。在治療檢查時要幫助和指患者留取標本和如何配合治療和檢查,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依從性為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8.33%(χ2 =14.87,P<0.05),。在患者手術前要指導患者禁食,告知患者手術的方法,術前用藥等知識,讓患者訴說心理感受,聯合家屬的配合支持和理解患者,以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4],并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反應會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評分為19.7±8.5、12.6±7.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53.7±7.8、50.7±7.8;觀察組患者心理護理評分1.8±0.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9.2±0.6。術中關注手術室護士關心呵護患者,讓患者順利度過手術,觀察組治療性評分3.7±0.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9.6±0.7。術后要向患者講解術后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飲食和用藥。患者出院時要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內容,及復查的時間,如有不適及時就診,出院后的運動,飲食等方面的主要事項。患者出院后還要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狀況,并給予相應的指導[11]。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健康教育工作評分為2.7±0.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9.6±0.7(t=7.632,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評分9.9±0.5明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顯高于對照組患者4.6±0.5(t=5.329,P<0.05),我科在患者的整個入院過程中實施了人性化護理關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觀察組患者依從性為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8.33%(χ2 =14.87,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0.83%(χ2 =19.69,P<0.05)。

綜上所述,對五官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關懷可以促進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早日康復,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對五官科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關懷的護理,有助于拉近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還能減少患者術 后并發癥的發生,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提高手術額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郭會屏.人性化管理在門診護理人員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6):1063-1065.

[2] 陳蘭芳,馮翠萍,戴香等.五官科手術病人人性化關懷的護理體會[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6):256-256.

[3] 賈可.患者放棄治療后的人性化護理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6):3184-3186.

[4] 陳大亞.人性化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45-47.

[5] 陳萍,張惠萍,史小英等.做好人文關懷 體現人性化護理管理[J].西南國防醫藥,2011,21(3):303-304.

[6] 吳柳.人性化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5):100-102.

[7] 白蓉.關懷理念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20):55-57.

[8] 黃峻.人性化服務——現代護理的發展趨勢[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391.

[9] 盧少萍,黎明.護理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與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07,6(5):54-56.

[10] 李潔,勾玉潔.口腔科門診護理中的人文關懷及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7):27-28.

[11] 張欣.人文關懷在現代護理模式中的探索[J].當代醫學,2010,16(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