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范文
時間:2023-04-05 01:33: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負責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林萍的行為絕非偶然,在林萍大愛的背后,我們看到了責任,是責任讓林萍作出了這樣的選擇。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責任的存在,也深深體會到林萍是一位負責任的保險員工。在工作中,作為太平洋保險的一名員工,林萍數年如一日,勤奮工作、熱忱待人、全心全意服務客戶,深受領導、同事和客戶的好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業績,頻頻獲獎。在生活中,林萍盡到作為妻子、母親、女兒、兒媳的責任,將家庭經營得井井有條。
有什么樣的土壤,就會孕育什么樣的花朵。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林萍出在太平洋保險也非偶然。得知林萍捐肝牧人的消息后,太平洋壽險寧波分公司的廣大員工立即為她捐款,授予她“終身員工”;太平洋壽險公司授予“模范業務員”的光榮稱號,并成立“林萍工作室”,為其未來提供保障。林萍的背后有一家強大而又有責任感的公司。林萍在發給公司領導的短信中說:“我一定好好休養,做一個負責任的員工。”
在太平洋保險看來,林萍對社會負責任,太平洋保險也要對林萍負責,成為林萍的堅強后盾。有這樣負責任的保險公司,必然會培育出負責任的員工。太平洋保險不單有林萍,還有熊大勇、孔琳、劉玉輝、姚國育等一批負責任的員工典型代表。他們或為救落水大學生獻出生命,或為救客戶而犧牲,或為客戶默默奉獻,或冒著生命危險救助他人。從他們身上,我們領悟到了負責任的真諦。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跡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太保人的精神世界,構筑起了先進的企業文化。
“我們的時代需要英雄,我們的企業需要英雄。”太平洋保險在全司開展向林萍同志學習的活動,號召全體干部員工和業務人員認真學習她的感人事跡,學習她的善良、勇敢、樂于助人以及甘于奉獻的社會責任感。保險業是以“責任”為紐帶的行業。太平洋保險明確提出“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并以實際行動履行對社會、客戶、員工、股東及相關利益者負責任的承諾。而這種負責任的觀念已經開始深入每個員工心中,化為他們“做一個負責任的員工”的自覺行動。這種負責任的自覺行動正是太保人努力實踐“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堅實基礎。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曾指出,塑造先進的行業文化,提升保險業軟實力。太平洋保險正在努力成為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這也是對先進行業文化的有力探索與實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太平洋保險的負責任文化的培育下,還會不斷涌現出像林萍這樣負責任的員工。
林萍“普魯斯特問卷”:
Q: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A:平和。
Q:你最痛恨別人的什么特點?
A:不守信。
Q: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么?
A:和睦。
Q:你使用過的最多的詞語是什么?
A:謝謝。
Q: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A:平淡做人,真切做事。
Q:你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么?
A:客戶成了我的朋友。
Q:如果你可以改變你家庭的一件事。那會是什么?
A:接送女兒上下學,彌補女兒。
林萍心語
我付出小愛卻收獲大愛
篇2
中學減負責任書范文(一)
為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云南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增強青少年體質的規定的通知》、《昭通市教育局關于轉發云南省教育廳監察廳省政府糾紛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法的通知》、《昭通市教育局關于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昭通市教育局關于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水富縣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擬定了“水富縣第二中學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責任書”。
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政策、輿論環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重視減負增質,強化管理,落實措施,健全制度,做到年初有計劃,年末有總結,平時有監督檢查。
二、全面落實國家及省、市、縣的課程設置方案,保證每學期的周教學時間,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優先保證體育(與健康)課時,按要求定期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并按時上報有關數據。
三、從20**年3月1日起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阻礙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負擔。
四、依法規范辦學行為,各部門及教師嚴格執行減輕負擔、提高質量的各項規定,各部門建立、完善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辦法,不以唯一形式按學生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給教師、班級和學生排名。
五、嚴格遵守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寒暑假放假的規定,除周六可組織九年級學生在校內進行活動外,嚴禁教師在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
六、教師不得參與或變相參與由社會力量舉辦的任何形式的、針對中小學生的復習(培訓)活動。
七、教職工不得以任何方式組織學生統一征訂、使用規定以外的教輔材料和其他學校用品,嚴禁教師推薦、征訂、使用非法出版的教輔材料。
八、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公示牌、宣傳欄,將減負內容向社會、家長、學生公示,爭取得到理解和支持,并接受社會監督。
九、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各相關人員為成員的減輕中小學生課余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領導組、督查組,制定實施方案,定期與不定期對本校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國家、省、市、縣相關政策落到實處。
十、以上內容將作為考核學校部門和教師的重要內容之一。
本責任書一式兩份,部門(或教師)各一份。
水富縣第二中學校長:部門負責(或教師):
簽字:簽字:
蓋章:蓋章:
二0**年二月二十四日
中學減負責任書范文(二)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與全體教職工簽定本目標責任書。
一、工作目標責任
(一)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不隨意增減課時和教學難度。
(二)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學生上午到校時間控制在7:00后,下午放學時間在17:00前。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不得另行增加學生在校時間。
(三)控制學生家庭作業量。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每天不超過1.5小時。各科任教師均應嚴格控制學生家庭作業量。要在精編精選精批作業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作業效果。杜絕照搬照抄現成作業,杜絕重復作業和無效作業。
(四)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文明施教,科學施教。不公布學生考試分數,不按分數給學生排名。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積極學習、探索減負增效的教學方法,確保在減負前提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保證教學質量。
(五)嚴格學生用書管理。不統一組織學生購買規定用書目錄之外的教科書、各類教輔資料和專題教育讀本。
(六)不從事任何形式的有償家教。
二、獎懲辦法
(一)學校對工作扎實、成效明顯的教師大力宣傳、表彰,并在評優、考核工作中給予獎勵。
(二)對違規教師,一經查實,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嚴重的追究責任。
負責人簽字:
責任人簽字:
宜興市新莊中學
20**.09.01
中學減負責任書范文(三)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教委《關于率先實現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津教委辦〔20**〕20號)和《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津教委辦〔20**〕29號)相關精神,根據薊縣教育局相關活動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師“減負”責任書,10條措施,全體教師必須嚴格遵守:
1、教師有義務加大關于“減負”文件精神的宣傳,公開向社會做出“減負”承諾,并接受監督。
2、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全面實施國家課程計劃,不得擅自調整課程計劃,隨意加深課程難度、增減課程和課時、趕超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切實保障開展團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
3、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各年級學生書面家庭作業量每天控制在1.5小時以內。做好各學科作業的平衡工作。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并及時反饋。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難度過大的作業。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得加大作業量。不準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
4、嚴禁補課。各學科教師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課余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進行補課,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
5、規范考試。認真組織開展考試評價活動,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不得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不得以學科成績為唯一標準來判定學生的好差。
6、確保學生的休息和鍛煉時間。嚴格實施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集體體育鍛煉制度,確保學生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嚴格上下課時間,教師下課不得拖堂。
7、加強校本教研活動,認真執行教師教學常規要求,確保“減負”不減質。
8、嚴禁私自向學生推薦、使用任何未經批準使用的教輔資料。
9、嚴禁向學生推薦或變相推薦家教活動,更不得從事有償家教活動。
10、將減負工作作為師德內容列入考核,在評優、晉級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對學生、家長投訴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教師,一經查實,學校將嚴肅處理。
單位簽章:許家臺鎮中學
篇3
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四.六 賈林傲
媽媽中等身材,微微有一些發胖,白皙的臉龐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現在染成棕栗色,還卷了起來,真不知道媽媽為什么把好好的頭發弄成這樣?!
我的媽媽是個送奶工,每天走街串巷,爬高樓,把牛奶一份一份地送進訂奶客戶的家里,沒有節假日,沒有禮拜天,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只有春節才能休息三四天。不管刮風下雨,媽媽從來沒耽誤過訂奶戶喝上新鮮的牛奶。
記得有一天,下起了瓢潑大雨,媽媽送完奶回到家里才發現奶箱的一角剩下一袋牛奶,原來是漏送了一家新訂戶。于是媽媽騎上自行車冒雨把牛奶送到訂奶戶的家里。訂戶見媽媽頭發濕漉漉的直往下淌水,忙接過牛奶連聲說:“謝謝!謝謝!……以后天氣不好就等第二天天好以后一塊送吧。”媽媽笑笑說:“定好了的,應該這樣。”
鄰居阿姨說我的媽媽太傻了,不就一袋牛奶嗎?能掙幾個錢。白給她一百元錢,下這么大的雨,她都不去拿。可媽媽對我說:“這不僅僅是一袋奶掙多少錢的問題,100元錢媽媽不會在乎,媽媽在乎的是這份責任,這份信譽。
篇4
堅定夢想 拾級而上
以夢為馬,在事業之路上,余仲良先生憑藉勤力與執著實現領域跨越,走出人生不一樣的精彩。剛進入社會,他是一位勤勤懇懇的護士,因為對會計工作懷有濃厚的興趣,于是報考了香港城市大學并且拿到了國際會計學碩士學位。有了專業知識的武裝,在辭去了護士工作后,他進入了一所國際會計事務所,從初級審計,一步一步做到了經理。2003年,余仲良先生更是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李志輝?余仲良會計師事務所在香港成立。
成立以來,李志輝?余仲良會計師事務所以為客戶提供高質素多元化增值的企業服務為宗旨,業務涵蓋審計、稅務、會計及企業融資,除此之外,還會按客戶的實際需要,由專人提供具建設性的專業意見。據余仲良先生介紹,他們服務的客戶范圍廣泛,其中包括各類型大小機構及在海外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的內部,各高層在管理上分工明確,擅長打交道的余仲良先生主外,負責對外聯絡客戶,拓展業務。
對于香港的會計師行業,余仲良先生表示,香港會計專業人才相對較為豐富,但本土成長的事務所多為中小型規模,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為外國企業。“之前財政部在跟我們交流時,就表示希望香港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能加快成長,向大型規模轉變,并實現‘走出去’的戰略,提升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余仲良先生對這個行業有著濃厚的感情,肩負責任的他,開始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2010年,余仲良先生與拍檔成立“理譽國際”,這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獨立會計師事務所聯合集團,致力為國際市場的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成員間實現知識與資源的共享、交流。余仲良先生介紹:“‘理譽國際’是以‘四大’為學習對象與競爭對手,雖然現在處于起步期,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差距比較大,但是我們一步一步來,以專業服務與敬業精神經營這一事業,逐漸做大做強,相信將來有一天能立于與它們平等的地位。”這是一種對夢想的堅定與追求。
在追求中,余仲良先生亦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專業人士。他說:“現在‘理譽國際’與‘四大’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在人才上還是在資本上,‘四大’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他們服務的對象也多為大型企業集團與社會機構。在這一點上,我們目前是比不了的,‘理譽’根據實際,從服務中小型企業與組織開始,提供優質的服務與高性價比產品,步步為營,穩步前進。”而在人才的培養上,余仲良先生也是非常看重,他們會聘請來自‘四大’的經理給員工做專業培訓,以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更好地服務客戶。
如今,“理譽國際”以香港為總部,旗下委員遍及港澳、大陸、新加坡、泰國、英國、美國、智利等世界各地。如“四大”的運營一樣,總部與旗下成員保持暢順溝通,進行考察評估,以保證服務質素與機構質量的統一。余仲良先生說,“理譽”最為注重的是誠信經營,按照國際會計準則,遵守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和完整的原則,為客戶提供誠信的專業服務,樹立行業標桿。這也是“理譽國際”之名所包涵的重要意義。
未來,余仲良先生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理譽國際”的經營與推廣上,以香港總部為根基,致力打造一個國際化服務平臺。“現在內地市場日益受到世界的關注,很多外資想進入內地,都選擇以香港為橋梁,而‘理譽國際’可謂是首個將總部設在香港的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聯合集團,并且旗下委員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相互保持了很好的合作關系,所以這是我們的優勢與機會,應該好好把握。”
熱心服務 樂在其中
扎實的專業知識不僅發揮在工作中,余仲良先生還將它傾灑到了社會服務中。特別是對于工作的元朗區,他熱心服務,相繼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元朗區區議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增選委員、元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元朗區暑期活動委員會委員、元朗商會會員、元朗大會堂管理委員會董事(2006-2007年)。此外,余仲良先生還應邀出任了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董、香港會計師公會會計師公會大使、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校友會主席(2004-2008年)、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新界地區委員會委員(2006-2007年)等多項職務,在服務中忙碌著,樂在其中。
參加社團工作,出心出力,問及余仲良先生有何感受時,他真摯地說道,能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就是快樂的,這樣付出也更有意義。“前不久,一棟大廈大幅提升管理費用,居民們的合理訴求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找到我幫他們分析,并與物業公司商討,我給他們提供專業意見,向物業公司表達住戶訴求,幫助他們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像這樣的事例可謂不勝枚舉,余仲良先生一直在盡己之能地付出著。
2011年11月,在香港中聯辦的推薦下,余仲良先生開始出任廣東增城市政協委員。“增城市位于廣州東部,目前正在打造為窗口城市,吸引投資、旅游等,推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余先生的家族是從曾祖父輩開始從增城來到香港,這次能參與到家鄉的參政議政工作中,他表示這也是對桑梓的一種回饋。
豪爽豁達 傳遞福音
余仲良先生是基督教徒,為人豪爽豁達的他秉承著博愛精神,在公益慈善事業中傳遞福音。作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書院校董、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內務部審計委員,余仲良先生活躍其中,積極參與信義會的慈善活動,付出良多。
對于年青一代,余仲良先生非常注重對他們的培養。他每年都會到香港城市大學等學校舉辦講座,與學生們溝通交流,向他們講解會計師的工作與發展,讓他們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將來的事業生涯。“香港年青人學習會計專業比較多,但真正執業的相對要少。因為這一行很辛苦,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歷練。首先要讀書拿文憑,工作三年后要考取香港會計師公會牌照,并且工作起步的四五年時間比較辛苦,相對其它行業工資也不是很高。現在年輕人希望賺快錢,很難堅持下來。但是長遠來看,會計師是個很好的工作,因為每個企業都需要這樣的人才。”余仲良先生寄語年輕人,優秀會計從業人員需保持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具備刻苦的敬業精神,并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堅持誠信經營的原則,不偏離做人的軌道。
篇5
臨澤縣鴨暖學區華強小學六(1)班 向國強
時間如流水,您已從二年級幼稚、不懂事的我們教到今天六年級成熟、懂事的我們了。大家都說:“教師是園丁——用汗水澆灌祖國的花朵。”這句話還真不假。
記得您一次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一天要在家里輸好幾瓶液呢,但您在病重的情況下還擔心我們的學習,生怕我們成績會下降,我們就會遭到父母的指責、生怕我們趕不上別人、生怕……您就一大早來到教室來給我們上課。您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了教室,然后,眼睛疲倦地掃視了一下全班同學。同學們都從您的眼神里看出來了,您的眼神顯得那么疲憊,那么無力。
“教師是智慧之母——給人以取不盡的乳汁”。的確,您生重病不僅來給我們上課,還摘取一些有關課文的資料和用盡您所不盡的知識教我們。
還有一次,同學們都喜歡音樂,您也是愛音樂的人,您的嗓子不太舒服,您也像平時那樣教我們。您一遍一遍地教,最后,同學們發現您的嗓子發出嘶啞的聲音,發出那像一只快樂的杜鵑的優美的歌聲,在一瞬間,這優美的歌聲變成了一只耗盡力量的烏鴉,歌聲那樣沉悶、乏味。但是您愛我們的深情也無法被沉痛的嗓子打倒,您只是咳嗽幾聲,就依然像沒事一樣地教我們。看見您的臉紅了,而且看見了您的神態是那么的專注,那么兢兢業業地教我們,讓我們懂得了世間存在的責任心,是多么的美好。
篇6
考點1: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例1 (2016年山東聊城卷)2016年5月24日,聊城市鳳凰臺匯金街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50歲左右的男性躺在地上不能動彈。路過此地的聊城市人民醫院醫生蔣群龍隨即對受傷男子展開救援,直到120 救護車將傷者帶走。蔣群龍說:“遇到需要救護的傷者,我一定會積極參與救治,因為救人是我的責任!”對此,正確的看法是( )
①做負責任的公民,能贏得社會的贊成票 ②救人是醫生的職責,與社會文明無關 ③發揚助人為樂精神,養成親社會行為 ④這是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聊城市民良好形象的表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責任及負責任的意義。蔣群龍救人,是對他人負責任的表現,樹立聊城市民良好形象,也是一種親社會的行為,能夠獲得他人的贊許和認可,所以選項①③④的說法是正確的。社會越文明,社會風氣越好,個人的素質也越高,所以選項②的說法是錯誤的。
考點2:不言代價與回報
例2 (2016年福建泉州卷)“校長爸爸”莫振高連續30多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近300名貧困生,讓他們順利進入大學。下列對他的善舉認識正確的有( )
①他的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②有意義的人生只能在艱苦環境中鍛煉 ③他承擔責任,不計較代價與回報 ④他關愛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承擔責任的回報與代價。“校長爸爸”莫振高的善舉是熱心公益、不言代價與回報的體現,他的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所以選項①③④的說法是正確的;選項②的說法是片面的,需排除。
例3 (2016年四川南充卷)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是( )
A. 團隊精神 B. 創新精神
C. 奉獻精神 D. 艱苦奮斗精神
解析:選C。本題考查社會責任感,需依據教材知識,辨析題肢選項,作出正確選擇。社會責任感是公民承擔的對社會的責任,其集中表現是奉獻精神,只有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才能夠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依據教材知識可知,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為奉獻精神,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
考點3: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例4 (2016年江西卷)“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閆肅,一生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紅色經典作品。他說,一首歌、一臺戲,唱響它、演好它,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它是“紅花綠葉相映美”的結果。從個人與集體關系看,閆肅的話告訴我們( )
A. 個人對集體來說是不重要的
B. 集體的力量取決于成員數量的多少
C. 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
D. 集體的力量取決于成員之間的組織和配合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集體的作用。閆肅的話主要強調集體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集體的利益是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所以C選項與題意不符;集體的力量不僅僅取決于成員數量的多少,更取決于成員之間的組織和配合,所以B選項的說法錯誤,D選項的說法符合題意,A選項的說法本身是錯誤的。
考點4: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例5 (2016年四川達州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為此,今年“五四”期間,達州市某中學舉行了“中國夢,少年行”主題班會,同學們紛紛發表感想。以下同學發言,你贊同的是( )
①每個青少年的成長都關聯著民族的復興 ②青少年還小,暫時不用承擔社會責任 ③“少年行”要立足于個人的實際情況 ④夢想的實現必須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A. 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社會責任和艱苦奮斗相關知識。依據教材知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每個青少年的成長都關聯著民族的復興,必須立足于個人的實際情況,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①③④正確;承擔社會責任是公民的必備素養,青少年也要承擔社會責任,②錯誤。
考點5: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例6 (2016年重慶A卷)鄭蘭是電腦公司的白領,最近她在QQ上發了一條“說說”:3個月前,我的電腦丟了,之后有個人不斷地請求加我QQ和微信好友,并留言:“找你有事,請加我。”但我認為他是騙子,一直不予理睬。沒想到,三個月后,他費盡周折和警察一起把電腦送還給我,并解釋之所以沒在留言中說撿到電腦,是怕有人冒領。我真為自己曾經的猜測感到羞愧!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他”的行為,體現了內誠于己,外信于人 ②“他”的言行體現了理性使用互聯網傳播媒介 ③QQ和微信顛覆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和觀念 ④鄭蘭的猜測說明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嚴重的信任危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選A。本題考查誠信的重要性。題干中“他”的行為體現了誠信的傳統美德,做到了內誠于己,外信于人。“沒在留言中說撿到電腦,是怕有人冒領”說明他防范意識強,能理性使用互聯網傳播媒介,①②分析正確;③“顛覆了”的說法陷入了絕對化誤區;④不符合事實,錯誤。
【真題匯編】
一、單項選擇題
1. (2016年浙江溫州卷)溫州大學李校醫淌詿領150多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齊心協力,勇于創新。他們參與的一項科研成果,獲得了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說明( )
A. 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B. 只要有競爭就一定能取得研究的突破
C. 集體利益要服從個人利益
D. 個人只要依靠集體就會有美好的前程
(2016年山東臨沂卷)隨著“人人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益活動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95后”“00后”。他們或在學校和家長的帶領下,或獨立自主,積極思索并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嘗試通過參與公益項目或公益活動來反哺、認識社會。他們統一被稱為“公益少年”。據此回答2~3題。
2. 關于做公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可以開擴眼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B. 可以收獲幫助他人的快樂,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C. 可以增加生活體驗,更多元地認識社會
D. 可以吸引更多關注的目光,獲得一時的滿足感
3. 做公益需要( )
①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 ②在任何時候都不考慮自己的利益 ③一味從眾,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則 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對自己負責 ⑤一顆平常心,不要帶著某種功利目的
A. ①② B. ①⑤
C. ②③④ D. ①④
4. (2016年江蘇徐州卷)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慈善活動中去。參與慈善活動( )
①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 ②是為了獲得豐厚的回報 ③有利于增強公民的責任意識 ④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具體體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2016年山東濰坊卷)新學期第一節課,魏敏同學“曬”起了自己寒假作業的完成情況:外出時,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車上有灰塵,我便連續幾天到小區附近的公共自行車站點,擦拭公共自行車。另外,還參加了幾次公益活動……你對這份寒假作業的看法是( )
①能緩解平時的學習壓力,避免產生厭學情緒 ②能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 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 ④有利于養成參與公益活動、愛護公共設施的好習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 (2016年山東威海卷)“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青年必須承擔的重任”,多次提到青年要擔當責任。這一歷史責任是( )
A. 為實現個人理想努力奮斗
B. 解決人民溫飽
C. 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奮斗
D. 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7. (2016年甘肅張掖卷)所有人都在逃離爆炸地點,但有這么一群人,災難來臨時永遠逆行,他們就是可敬的消防員戰士和醫務工作者,這是世上最帥的逆行,最帥的背影。他們的行為集中體現了( )
A. 愛國與守法 B. 責任與奉獻
C. 和諧與誠實 D. 堅韌與創新
8. (2016年重慶B卷)“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用休息時間去做動員、演講,籌集教育善款……這一切,只為更多的瑤鄉兒女能走出大山,圓貧困學子的大學夢。你是孩子們的‘莫校長’‘莫爸爸’,是不滅的蠟燭,不倒的脊梁。”這是廣西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真實生活的寫照,它反映出莫校長( )
①幫助貧困學生圓大學夢,不言代價與回報 ②為了成就教育理想,完全舍棄了自己的利益 ③將學生視作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默默付出 ④視資助貧困學生為己任,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2016年廣東廣州卷)下邊的漫畫啟示我們( )[酒駕、 闖紅燈、 銀行
卡惡意欠費、游客不
文明行為??????通通被錄入個人信用“黑名單”
][寸步難行]
①不講信用,害人害己 ②不拘小節,無關痛癢 ③言而有信,知行合一 ④信用社會,法治先行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2016年江蘇揚州卷)下列能正確表達下圖意思的是( )
①作出承諾比兌現承諾重要 ②承諾總想獲得別人的回報 ③人與人之間需要承諾鏈接 ④輕易承諾往往會失信于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 (2016年山東威海卷)崇德向善 做平凡好人
四年的初中生活,在師長、同學的陪伴下,我感覺自己“長大了”:體育訓練中,不喜歡跑步的我,每天堅持鍛煉,變得更加堅韌;校本活動中,我不僅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還和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高質量的作品;生活中,我以誠待人、信守承諾,贏得了大家的歡迎……回眸成長的歷程,我有著沉甸甸的獲得感。
(1)材料中所體現的哪些優秀品質印證著“我”的成長?“體育訓練”中培養的優秀品質,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何意義?
(2)“我”以誠待人、信守承諾,贏得了大家的歡迎,這啟示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應怎樣做?
12. (2016年四川資陽卷)“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是全國貧困縣廣西都安的一名校長。他將“讓瑤鄉兒女走向世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任教30多年來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面對眾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過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先后籌集300多萬元善款,讓1. 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因積勞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發心臟病去世。
閱讀材料,結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一單元有關知識回答:
(1)材料中畫線語句表明“莫爸爸”的責任來自哪里?
(2)“莫爸爸”的事跡說明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是什么?
(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13.(2016年湖南長沙卷)【磨礪意志 勇擔當】
下面是某中學校園網論壇的部分內容,引起了大家的熱議,請你參與![主題:我的軍訓 \&淋漓的汗水洗去了曾經的興奮,疲軟的手腳謀劃著酸痛的陰謀。前臂抬高25cm,后臂抬高30cm,每個動作不能出絲毫差錯;早上5∶40起床,20分鐘整理內務,6∶00開始訓練……全程軍事化管理!軍訓苦不苦?苦!
樓主
\&我從小向往軍營生活,心中懷抱強軍的夢想,因而對軍訓有著特別的感受。雖然身體每個部位都很酸痛,但我過得很快樂。軍訓讓我學會了自律、堅忍、頑強,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1樓
\&與參加閱兵式的抗戰老兵和愛國僑胞比,我們這點苦算什么!70多年前,他們是抗戰勇士和愛國義士,不惜為國浴血奮戰、捐款捐物;今天,他們依然對國家和民族懷抱拳拳之情,用微微顫抖的軍禮表達著對祖國強盛的崇高敬意!他們才是感動中國的人!
2樓
\&]
結合論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樓主和1樓的軍訓體驗,談談中學生如何磨礪堅強的意志。
(2)結合2樓觀點,請從責任的角度,為抗戰老兵和愛國僑胞寫一份“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字數控制在100字以內)
【新題速遞】
一、單項選擇題
1. 2016年6月19日,一輛從天津大港發往西站的161路公交車上一名女乘客突然暈倒。駕駛員楊師傅及時靠邊停車,采取按人中的方式當場進行救治。待乘客逐漸清醒后,被家屬接走。20日,被救乘客前往車隊向司機當面致謝。駕駛員楊師傅承擔的責任來自( )
①道德原則 ②職業的要求 ③上級的任命 ④法律的規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 2016年6月 7日,泰州市海陵區,一名男孩用石塊將路邊一輛車劃成“大花臉”,男孩母親輾轉請警方找到車主道歉,并欲賠償。心疼不已的車主聽說男孩母親尋找他花了半天時間,心頭的“怒氣”消去大半,受感動的車主最終一分錢也沒要。該母親( )
①做到了對自己負責,對車主負責,對社會負責 ②及時糾正自己孩子的過失,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③具有責任感 ④沒有做到對孩子負責,對家庭負責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 張紹許是河南伊川縣葛寨鄉黃兌小學四年級學生。從一年級入學開始,他便主動承擔了照顧行動不便的崔紹通的責任,四年來風雨無阻。不論是上學,還是放學,甚至是去廁所,張紹許都會雙臂將崔紹通抱起,一步一挺地走下樓梯。2016年5月29日,張紹許獲得了“河南省美德少年”榮譽稱號。下列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
A. 承擔責任往往會獲得回報
B. 要義無反顧地擔當起自己應負的責任
C. 承擔責任會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
D. 承擔責任會獲得無形的財富
4. 截至2016年6月10日,由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四部委聯合實施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報名工作圓滿結束。來自全國2 084所高校的8萬多名應屆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報名,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 )
①體現了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②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多彩,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 ③目的是獲得更多的榮譽 ④不言代價與回報,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 你會告訴漫畫中的人( )[如何能使它們平衡?]
A. 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
B. 要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
C. 二者是相矛盾的,不可協調的
D. 應放棄個人利益,極力維護集體利益
6. 2016年6月20日,武漢工商學院電視臺學生拍攝的紀錄片《六年陪伴 成長隨行》,講述的是該校電子商務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發起的“微笑培蕾,愛心家教”活動。6年來,該協會累計招募志愿者510名,輔導了86名外來務工者子女。從這些青年志愿者的身上,我們懂得( )
①只有當代的大學生才能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 ②我們應該以飽滿的熱情關注社會、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③關心國家發展,服務奉獻社會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④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既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幫助了他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7. 大街上,當你面對暈倒或跌倒的老人,扶還是不扶?近年來,在一些人的眼里,這似乎成了一個“兩難選擇”。2016年5月30日,太原市尖草坪區匯豐街道路邊,一名老人突然暈倒,路過的15名匯豐中學初中學生伸出援手,愛心接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有力地回答了這一問題。這告訴我們( )
A. 要自覺主動地承擔責任,做責任的主人
B. 扶起跌倒的老人是中學生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
C. 只有自己喜歡的責任才去承擔
D. 自覺承擔責任就是不愿意承擔的責任就不承擔
8. 《武漢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已經出臺。根據規劃,武漢將探索推行“市民誠信卡”,并建立健全失信懲戒制度,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這啟示我們( )
A. 失信于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B. 失信于人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C. 許下諾言也可不履行
D. 在社會生活中,要慎重許諾,以避免帶來沉重的負擔
二、非選擇題
9. 一直以來,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周新旺心向公益,省下飯錢、衣錢、車錢,長期資助貧窮山區11名貧困學生讀書。他積極參加義務獻血累計達6000毫升,并注冊成為中華骨髓和眼角膜捐獻志愿者。他長期駐守“志愿驛站”,曾擔任過驛站副站長,是廣州市注冊志愿者,組織參與了敬老、扶貧、助殘、垃圾分類等20多項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時”超過3000小時,志愿活動幾乎占據了他所有的業余時間。周新旺榮獲“全國優秀志愿者”等稱號,《南方日報》稱之為“廣東版郭明義”。
(1)周新旺身上體現了哪些優秀品質?
(2)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參加公益活動有什么意義?
(3)怎樣用實際行動向“公益達人”周新旺學習?(至少答出兩個方面)
10. 班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它是我們成長的園地,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班集體。為了增強同學們的集體責任感,建設優秀的班集體,某校九年級(1)班團支部決定開展一次主題教育宣傳活動。如果你是此次活動的組織者,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活動設計:請你為此次宣傳教育活動設計幾種有效形式。
(2)問題查找:班級中有哪些不利于班集體建設的不良現象?請列舉三例。
篇7
(一)、【導入新課】:視頻導入,激趣情景
用年度愛國熱片《最美逆行》的的一個視頻故事,提出問題:從視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總結:歲月靜好,只因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這是軍人的擔當。那我們的責任又是什么呢?引出本課的課題: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二)、【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部分設計了三個板塊,“責任之初探“”責任之我見”“責任之力行”,下面我具體闡述三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責任之初探”
【活動一】: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70頁“探究與分享”,安排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思考下列問題:
(1)我選擇的責任是什么?
(2)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3)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會對我有什么幫助?
教師在此過程中,可根據情況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指導后,作出小結。
通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承擔責任需要付出代價也會有所收獲。(1)承擔責任的代價: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且還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2)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這種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
【活動二】:承擔責任有回報,但也要付出代價。為此我們在承擔責任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作出合理地選擇。讓我們幫小龍對他面臨的幾項選擇進行評析。請同學們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可能的結果是什么?(2)可能的代價是什么?(3)可能的回報是什么?
在活動一的基礎之上,教師繼續追問,進而總結:既然我們選擇了自立自強的人生,就應該有這樣的勇氣和信念,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評估,同時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條件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第二部分“承擔責任之我見”
時政鏈接:【重慶公交墜江案】對學生進行責任的考量,讓學生去思考如何承擔號社會的責任,誰該為此事負責?
教師總結:一次尋常的爭吵,最終演變為一場人間慘劇,一個人錯過了一站,一車人錯過了后半生。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意味著一種責任。一旦承擔了某種責任,不論自己是否愿意,不論付出什么代價,不論是否獲得回報,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撒潑打諢、意氣用事或者冷漠旁觀,只會誤事誤人、害人害己。
【活動三】:小青的案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 小青該為此事負責嗎?這個責任是小青自愿選擇的嗎?怎么做才能降低今天的損耗呢?請你為小青想想辦法。
教師總結: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卻是我們應該做的。對于這些事,我們也應該積極主動、盡心盡力的去做。承擔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責任后,我們要改變自己對待應該做的事情的態度,要把這種責任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同樣能把事情做得很出色。這樣,我們就能說,我承擔我無悔。
小青的系列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有理可述,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責任不是自愿的也要承擔的道理,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第三部分:“承擔責任之力行”
【活動四】
播放《貴德縣志愿者宣傳片》
資料:貴德,身邊的好人。馬生剛榮獲“‘中國網事·感動青海’2014年度網絡人物”稱號。講述身邊人的故事。
教師總結:也正因為他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希望。我們因該向他們學習。
【責任在踐行】
學習本節課后,你覺得還可以為班級和社會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請寫在卡片的反面。本環節是全課的和行動落腳點。在學生交流身邊負責任的人的事例后,欣賞短片視頻會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和深化。接下來寫出自己負責任的行動計劃,水到渠成的實現了責任的行動要求。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是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我們青年學生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
(四)、作業設計:選做
1、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然后歸納出幾條我們應承擔的主要責任。
2、請對近一個月或近一年來你自己承擔責任的情況進行小結,并作出自我評價。
(五)、課堂習題檢測
(六)、板書設計
六、說教學反思
篇8
關鍵詞 學生 負責任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A
責任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現和基礎。責任意識是建立一切優秀品質,培養一切美好行為的首要因素。古語中的“任重道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無不體現了對責任意識的首肯和尊崇。而當前,從家長到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孩子學習成績、孩子能否上一個好學校、孩子將來的工作,卻忽視了對他們行為的塑造,更沒有把責任意識的培養上升到應有的高度。
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教育學生學會關心社會、關心他人,愈來愈受到全社會的重視。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許多學生自小就養成“以我為中心”的習慣,校內、家內“唯我獨尊”的不在少數,他們缺乏責任意識,不懂得關心,不知道謙讓,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理解父母的艱辛,以致于不珍惜學習的機會,不明學習的目的。一個人沒有責任感就不值得信賴,不能托以大事,更不足以立身。一個沒有強烈責任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教育不僅是對學生在校幾年負責,不僅是對學生的分數負責,而要對學生的一生發展負責,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教育應著眼于人的一生發展,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終生發展奠基,切忌揠苗助長、竭澤而漁、急功近利。
教育的成功不僅是一張高分成績單和錄取通知書,而是一個個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可持續發展的人。教育是幫助學生為未來作“生活預備”,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生存和發展,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為學生升學而犧牲“將來”的發展是短視的,為學生在校的分數而犧牲“人格”培養是功利的甚至是自私的。因此,要樹立辦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教育的理念。
教師是學校責任教育的執行者、引領者。教師的師表是引導學生學習感悟責任的最好表現形式,教師的師表形象就是責任教育最有說服力的活教材,是最好的引領示范。“責任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就是教師責任心的研究。我們要努力打造責任教師,建設責任課堂。一名教師,他的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因此,我們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
一方面教師要融入學生,樹立對學生負責的意識,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的作用對象是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個性,特別是90后的學生,更加追求自我。因此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多與學生談心,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給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權利,不能一味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是導師,是慈母,是朋友。給學生導師般的厚愛―多一點教導和激勵,多一點嚴格和期待,多一點訓練和督促,多一點召喚和鞭策;給學生以慈母般的仁愛―多一點信任和攙扶,多一點溫暖和體貼,多一點呵護和愛憐,多一點表揚和鼓勵;給學生以朋友般的摯愛―多一點平等和尊重,多一點幫助和支持,多一點理解和關心,多一點肯定和贊賞。
另一方面教師明確責任,負責任、盡責任,防止教學中存在缺位。在學校的教育管理中,面對學生問題,教師還有“缺位”的現象,看不出學生問題,更不可能去解決問題;面對學生問題,教師還有“推諉”的現象。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將來的發展。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精神的成長負責,不但為孩子的今天負責,還要為學生的明天負責。我們既要嚴格要求身邊的每一位學生,也要善于欣賞每一位學生;既要讓學生學好基礎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從業能力,也要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品格;既要讓他們健康成長,也要關注他們未來的發展。教師在學生的教育管理中做到細心,“嚴”與“寬”天衣無縫,讓學生從“寬”中體會到教師的信任,從教師的“嚴”中感受到希望。對孩子以表揚為主永遠是對的,但是對孩子不能沒有批評。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是危險的教育。
學校教師要塑造“責任育人、責任教學”的觀念,在這里的每位教師都要本著對學校教育質量負責、對自己的成長負責、對孩子們的將來負責的思想,實踐著“我的課堂我負責”的責任理念。教師們處處為學生樹立做人的榜樣、學習的榜樣。時刻謹記自己肩負著培養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會學生做人、教給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的本領。學校的每個崗位,學校的每位教師,共同承擔起“為學生發展,為學生服務”責任,青少年學生身上寄托著家長、教師及社會的無限希望,而這希望對青少年來講則是一種責任。因此,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任務。只有使青少年具備了必備的責任意識, 他們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拼搏和進取,使自己始終沿著正確的人生方向前進。我們的教育要對學生的一生發展負責,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這是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責任,是教育的基礎和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終生幸福負責,這是教育的本質和教育工作者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來秀明,曾慶棟.淺析大學生的責任意識[J].成寧學院學報,2007(4).
篇9
董老師常講,“責任教育”最核心的環節應該是課程的實施,而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則應該是課堂。為此,他給自己的課堂定下了五條原則,長期地堅守著,忘我地耕耘著,虔誠地付出著。
原則之一:當放則放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自主獨立做好的,就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與董老師交流的時候,這話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尤其要這樣,學生都那么大了,他們能自主做好的事情,教師一定要大膽地放手,這才是真正地愛學生。那種老母雞護雞仔兒式的師愛,看著很關愛學生,實則是在害學生———學生靈魂上不能站立著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因而也無法成為精神自主、人格獨立的人!”
在董老師那里,放手的事情很多,如字詞、文學常識整理,寫作背景、作者生平資料整理,課堂筆記整理,學生自主做作業、訂正作業、反饋問題等。只有知識和課文背景較深時,他才適度地給學生講解。他還要求學生在課后把課上寫在課本上的筆記完整、清晰、準確地整理下來。做作業,他總要求學生先自主地完成,而后再發下答案讓學生自主訂正,并把看了答案也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反饋給他,再來由他有針對性地講解。甚至解釋文言詞意,他都先放手讓學生結合語境去猜,而后再查《文言文詞典》來印證,他說,就是要讓學生收獲這樣的自信和成功。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中的“引”字,他啟發學生想,藺相如不愿意與廉頗直接發生矛盾沖突,他會讓車怎么走。學生就根據語境猜到了“要躲開”、“調轉車頭”之類。而后,學生翻開查詞典進行印證,答案如自己預料后,個個都很開心。“開始的時候,肯定有學生很不適應,但這絕不是教師放棄的理由”,董老師顯得很激動,“就是因為很多教師總是怕學生做不好,怕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自己的面子,于是就包辦代替了,結果就包辦出了一批又一批被動學習的學生,造就了他們的奴性人格。道理很簡單,該放手的教師總也不放手,學生又怎么能形成自主做事的能力和習慣,又怎么能使自主精神和獨立人格發育健全呢?”
例如,讓學生自主查閱、理解、記憶生字生詞這方面,他總是要求學生站在珍愛母語、維護民族尊嚴的高度來認識讀白字和寫錯別字的嚴重性。他常告誡學生:“不讀白字,不寫錯字,不僅是為了應對高考———那樣想,太沒有出息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就是有責任和使命學好母語,用好母語,自覺維護母語和民族的尊嚴,而這一切就是從不讀白字、不寫錯字開始的。”董老師認為,要想讓學生做到不讀白字、不寫錯字(或者說盡量少讀少寫),必須要教他們學會自覺、自主地查閱、理解和記憶,并養成良好的習慣。經過董老師的教導,他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精神面貌大不一樣了。
一些語文教師動輒就把成百上千的“難讀字匯集”、“易錯字匯集”之類冷冰冰地丟給學生,讓學生去死記硬背———只為得到高考那幾分。其實,教師越是逼著學生這樣做,越是在逼著學生厭惡語文,越是在摧殘他們的自主能力和獨立人格。常言道,“自己釀的酒最香”,“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如果教師都能夠堅持放手讓學生做實、做好自己能獨立做的事情,而且長期堅持,學生自主處理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自然就會慢慢養成,自主人格和健全心理也會隨之得到良好的發育和提升。對此,董老師十分感慨地說:“學文立人,在很大程度上講,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自我磨礪,并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磨礪出自主自立的習慣和人格。一些教師的錯誤就在于,學生開始時不適應,于是就不敢放手,一直包辦下來了。于是,學生的靈魂和人格也就永遠都不能站立起來了。
原則之二:當導則導
說起董老師的“當導則導”,筆者印象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趣導學生記住字音字形。漢字的讀音很復雜,尤其是多音字;漢字的字形也很容易記錯、記混。對此,董老師總是盡可能地教規律、給方法,盡可能生動有趣地指導學生去記牢實。例如,“處”這個詞,作動詞時讀(ch儷),如“處理問題”而作名詞時則讀(ch俅),如“管理處”。詞性發生變化,其讀音也會不同。還有,詞意不同,讀音也會發生變化。如“勉強”中的“強”讀qi伲ng,“倔強”中的“強”讀ji伽ng。這類多音字最多。董老師說:“多音字多得講不完,老師一定要設法教給學生一些規律和方法,而學生一旦得到這規律和方法,自然也就會自主去發現和總結了,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提起字形,董老師談得更有趣:學生總是把“歡呼雀躍”的“雀”誤寫成喜鵲的“鵲”,把“鳩占鵲巢”的“鵲”誤寫成麻雀的“雀”。董老師就和學生開玩笑:“斑鳩和喜鵲的個頭差不多,才會去占喜鵲的巢的。麻雀那么小,它們的巢又能有多大,恐怕連斑鳩的尾巴都放不下———斑鳩占它的巢有什么用呢。麻雀鳥個頭小,靈活、輕快,總是蹦蹦跳跳的,稱“雀躍”;而喜鵲個頭要比麻雀大不少,不可能像麻雀跳得那樣輕快,因而也就沒有‘鵲躍’這個詞了。”就這樣,董老師總是善于把很抽象的東西講成趣事、笑話,以便讓學生識記得快樂、輕松而又牢靠。董老師說:“把字形解說得生動有趣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跟老師學會依據字的特征和結構展開聯想和想象,也像老師那樣自己去演繹“解字趣話”,充滿興趣地去識記。這樣做,學生會學得更積極主動,生動有趣,更有創造性,也有利于他們養成良好習慣,發育自主獨立的人格。”
第二,妙導學生背誦古詩文。現在的學生都怕學文言文,尤其怕背誦。可是,董老師指導的學生卻沒有那么怕。董老師指導學生背誦文言文實現了“三化”,學生背誦得很有章法,也特別起勁。
一是情理化。就是指導學生回歸生活,用生活情理來指導學生背誦。例如,杜牧《阿房宮賦》中的一段: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這段文字,董老師曾要求學生五分鐘背下來。在背誦之前,他與學生一起探究這段話里所蘊含的生活情理:“妃嬪媵嬙”是六國的“王子皇孫”的長輩,所以要排位在前;“辭樓下殿,輦來于秦”兩句,說的是六國破滅后這些人被迫離開原來各自國家的宮殿,乘輦車來到秦國;“朝歌夜弦,為秦宮人”這兩句說這些人到秦國后“下崗再就業”,成了秦宮里歌女,每天早晚為秦王唱歌彈琴,供秦皇樂。這六句里有著嚴謹的事理承接和時間先后順序。接著十二句,從“明星熒熒”到“杳不知其所之也”,是以宮女們某一天早上的生活為剖面,按時間順序展開描述的:拿出梳妝鏡———梳洗打扮———倒掉胭脂水———燃香待人———宮車經過———宮車不知去向。接下來的六句,是秦皇荒享樂的直接后果———“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的絕色宮女每天只能是白白地“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最后竟然有宮女三十六年未得到皇帝的寵幸。二八入宮,竟空等到五十多歲。多么沉重的控訴。學生深讀課文,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深刻理解和把握了這段文字中的事理承接、時間先后的脈絡,也就比較容易背誦下來了,而且記得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二是理性化。就是指導學生嚴格依循文言文的邏輯推理來背誦,記憶。再看《阿房宮賦》的最后一段: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構成對比,強調秦王朝滅亡與六國一樣,都是亡由自取。緊接著作者緊承前文的六國和秦王朝,分別假設推理,慨嘆惋惜。可是,假設畢竟只是假設,一切畢竟都已不可收拾了。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諷喻晚唐統治者要戒除奢,記取前車之鑒。可以說,這段話沒有一句廢話甚至多余的字,真可謂字字句句都是經典!董老師講:“背誦經典,就是用生命和心靈與作者對話,直至與作者靈魂相通,最終就像反復在誦讀自己的佳作一樣。不少經典文言文,如《六國論》、《過秦論》等,文中的論說部分都具有這樣理性美,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好好誦讀、享受,直至背誦下來。”董老師這樣講,這樣教,學生就這樣背誦,很自然,很得意,也很深入理性,深入靈魂。
三是人性化。就是用非常人性化的話語來激發、引導學生誦讀、記憶。董老師常對學生這樣講:
“背誦經典古詩文絕對是一件苦差事,你們負擔重,時間緊,壓力大,而死記硬背的能力也不如以前了,再強迫你們機械地背誦記憶,也確實夠難為你們的了。但是,我們決不能在心里糾結成疙瘩。與其怕背誦、恨背誦,甚至打心眼兒里不情愿,還不如調整心態,積極主動、高高興興地主動去背誦。要上升到人的素養發育和提升的高度來看問題。要看到,現在背多少、消化多少,將來就可以收獲多少,修養多少,提升多少。我們的兒孫都希望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個有文化素養的人。我們也應該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把這件事做實做好。”
董老師這些真心話,確實很有魔力,學生硬是越來越喜歡背誦經典古詩文了,背誦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董老師風趣地說:“教學生背誦經典古詩文,不僅是在對學生的修身和發展負責,更是在對學生家中的幾代人負責。”在董老師至真至誠的指導下,學生的心底良知被喚醒了,責任感被激活了,他們不僅懂得了要對自己的成長、發展和提升負責的道理,還懂得了要對自己的后人負責的道理。直到今天,已經畢業多年的學生還常會談起這些,并調侃道:“咱得做個有文化素養的長輩啊。”看來,這種辦法就是真的比講大道理或采取高壓手段強得多。
原則之三:當扶則扶
董老師認為,教讀教讀,就是要教學生學會讀;教寫教寫,就是要教學生學會能說會寫。說一千道一萬,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在于此。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主體性,絕不等于不顧基礎地直按放手———不管什么階段,不辨什么內容,不論什么基礎。例如,學生在初始年級,在接觸新知時,教師就必須得扶一扶,這就跟孩子剛學會走路,走得還不是很穩,往往需要大人在關鍵處扶一扶是一樣的。他說,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該好好扶一扶學生的關鍵處還真不少。例如,要求學生概括人物形象、文章思想情感、段落大意,欣賞文章藝術特色(如抒情特色、描寫特色、表達特色、寫作手法等)等,都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律的,都是需要教師結合課文實例來引導、啟發、點撥學生進行探討、總結和提煉的。例如,概括《老王》中“老王”這個人物形象,董老師會先這樣啟發學生:
你們是怎么了解董老師的?學生回答:通過您的言行。董老師再問:還有什么渠道?學生回答:您的相貌、打扮,還有別人的評價;董老師又問:還有沒有了?學生回答:最好鉆進您的心里、您的夢里,看看您到底在想什么。董老師笑了:這就對了。你們知道通過這些途徑來了解我,作家更清楚啊。于是,他就在作品中通過動作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細節描寫(包括動作、表情、心理)、心理(包括夢)、側面描寫等辦法來刻畫人物啊。同學們,這回你們該知道通過什么途徑來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吧?
這一點,一扶,學生就豁然開朗了,就徹底明白自己該怎么做了。這樣“扶學生”的故事,董老師那里還有很多,像散文的抒情藝術、欣賞文學類作品的基本方法、回答“作用類”問題的基本套路等等,他都有自己獨到的生活化指導方法。道理很簡單,教師不在關鍵處用心扶一扶學生,學生又怎么能夠站好、走穩,并獨立自主地做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呢?一味地把問題丟給學生,關鍵處連“扶一把”都不肯,這絕不是在對學生負責,更談不上什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原則之四:當講則講
新課改背景下,“講”幾乎成了過街老鼠,一直是灰溜溜的。“語文課最不受歡迎”、“語文課是老北京在訴說”等說法也屢見報端。董老師卻一直認為,什么問題都不能絕對化,語文課還是要講的,關鍵是講什么,怎么講。為此,董老師曾專文強調:
第一,抓住重點、典型的篇目或課文的難點來講。例如,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出自文學大師筆下,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課文。這里面,有倒敘的奧妙,有景物描寫的魅力,有人物刻畫的精彩,有細節描寫的生動,有經營語言的功力,有封建禮教的“吃人”……像這樣的課文,就得要重點地講、深透地講,就是講它三五個課時也不為過。只有這樣抓住重點篇目來深透地講,才有可能突出重點和經典,才有可能以少勝多,提高效益。再如,《兵車行》為什么要擬設一個“道旁過者”?《琵琶行》為什么要寫琵琶女自述身世一節?《后赤壁賦》結尾為什么要寫作者夢見道士笑而不答?《祝福》為什么要寫魯四老爺對聯脫落、書籍雜亂堆放的書房?等等。這些都是課文的難點,教師必須得好好講一講,絕不可領著學生快節奏地翻閱而過,或浮光掠影、架空難點地進行什么所謂的探究,其結果只能是誤了學生也害了語文教學。
第二,文道同一、教文和立人有機相融地講。董老師常說:“好的語言就是好的人文,好的人文就是好的語言。”他還常舉這個例子:一張請假條,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文素養。請假條的格式和用語恰當得體,就是這個人文素養好的體現,反之,就只能說明這個人文素養不足。以教讀《雷雨》為例,董老師強調,教師不引導學生用心深讀課文,不引導他們走進周樸園的生活和靈魂中,就在那里匆忙、漂浮地開始分析人物,忙于給周樸園貼“虛偽”、“狠毒”之類的標簽,討論什么“世間需要美好的人性”之類,還美其名曰在強化人文教育,這是很不負責任的教學行為。周樸園虛偽也好,狠毒也罷,或許還有點兒真心也行,這些都是隱于具體的事實、語言,甚至細節性動中的,教讀時就必須得引導學生深入這些敘述和描寫,進而走進周樸園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用心靈來體驗、感受、品悟周樸園,最終達到靈魂深處都惡心和憎恨的程度。這還不夠,還要激發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積淀,聯想到現實生活中形形的“周樸園”,來進一步加深體驗和感受。只有這樣深入地體驗和感受,學生才會打骨子里徹底認識周樸園,打骨子里惡心他,憎恨他。董老師認為,只有這樣教讀課文,才是真的能做到文道同一,教文立魂。
第三,重難點突出、精當有序地講。精當地講,就是要經當地講課文的重難點、突出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有序地講,就是語文課堂教讀要講究“有序”。高中三年,在文學類讀本閱讀、論說類文本閱讀、古詩詞鑒賞、寫作與表達等方面,到底該由低到高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和素養,到底要教給學生那些規律性的東西,到底要達到一個什么程度,教師要心中有個數。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課文教讀更要一冊書一冊書地安排好進度,一步一個臺階地有序進行。董老師強調說:“高一階段要把重點放在體驗、感受上,高二階段要把重點放在感悟、評價上,高三階段要把重點放在綜合提高上。”具體操作時,他主張,必須要重視教學目標和順序,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才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熱情;有了合理的教讀順序,才能保證學生有序、高效地學好語文。只有在目標明確,有序化、漸進式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磨礪學生的意志、毅力和品格,才有可能最終使他們的品質和人格都得到健康的發育。
在董老師看來,只要是難點和關鍵,只要是學生真需要,只要有益于學生學得智慧和高效,該講的教師就必須得講。針對具體的內容和環節,教師可以拓展生發地講,趁熱打鐵地講,啟智撥慧地講,深化升華地講。只有課上講通了講到位了,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學會并會學。只有學生真的會學了,才可能學得有興趣,才可能積極主動地去學,才可能慢慢養成積極主動的好習慣,并一點點地使能力、人格和品格獲得發育和提升。
原則之五:當引則引
引,就是導引,就是把學生情感和思維由課內導引到課外,將有圍墻的課堂拓展到無限的社會生活空間去,真正實現與生活的深度對接和有機相融。為此,董老師認為,教師必須在“引”字上大做文章,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在教學實踐中,董老師總結出了“三引”,即“情引”“理引”和“趣引”。
所謂“情引”,就是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再指導他們由課文的情境走出來,調動自己的生活積淀來思考、感悟,進而升華情感,獲得人性、境界等方面的提升。例如,史鐵生散文《我與地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于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侮,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這段文字很樸實、真實,也很生動、細膩、感人。教讀時,董老師并不急于讓學生概括這一段的寫作特點(如運用細節性動作描寫,記敘描寫中融入濃濃的真情之類)。他是這樣教讀的:首先指導學生深讀這段文字,深入進去,用心去品足、品透,并在靈魂深處受到震撼。他問學生,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令你最感動?學生回答,“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這幾句描寫最令自己感動。再問,為什么?學生回答,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接著,順勢引導:各位同學,在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交往中,你有沒有過類似的行為?今天讀了史鐵生的這篇文章得到什么啟發和感悟?今后,你認為自己該怎么處理類似的問題?學生自然就積極回想,主動反思了。每遇到這類美文,董老師都是這樣領著學生用心地深入閱讀、品味、體驗、感受和思辨。他認為,這樣教讀美文,對學生人文素養、責任情懷的發育和提升都是十分有益的。
所謂“理引”,就是由課文的某個可思辨點出發,組織、指導學生進行充分、到位的思辨,自覺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他們的獨立思考的思維品質。例如,教讀完莫泊桑的《項鏈》,董老師啟發學生聯系現實展開思辨:從主人公馬蒂爾德身上,我們看到的只有虛榮嗎?如果不是,你還看到了什么?同學們都很興奮,積極思辨,熱鬧異常:
有的說,瑪蒂爾德最講誠信,比現代“楊白勞”強多了,如果她不講誠信,像現在的一些人那樣硬是耍無賴(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就不會主動借債去還朋友的項鏈了;有的說,瑪蒂爾德面對債務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擔,比肇事逃逸的伺機強多了;有的說,瑪蒂爾德很自尊,很堅強,再苦再累也要還債,就是要活出個尊嚴來,還完債才肯告訴好友;有的說,瑪蒂爾德自信和樂觀,在艱苦的還債日子里還常常回憶自己當年的輝煌呢;還有的說,瑪蒂爾德就是很勤勞和勇敢,不勤勞勇敢是不可能堅持把債務還清的。
可見,堅持搞這樣的思辨,不僅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十分有益,更能提升學生人性、品格和境界。
情引,理引,董老師的辦法很多。有課堂思辨訓練,有課下思辨作業,課前思辨性口頭作文,課后思辨性日記等。從教24年來,董老師不知批閱了多少人次周記,兩個班僅按100人計,每周100人次,24年只按1000周計,恐怕也得有十幾萬人次之多了。至于字數,每人次僅計600字,他批閱的周記恐怕該有6000多萬字了。董老師從不認為這是什么苦差事,他有自己的快樂:學生們在這自主寫隨筆日記,自主思辨和提升的過程中健康茁壯地學好了語文,根基厚實地發育了自主人格;同時,自己也在與學生一道健康成長,并且隨時都能分享到學語主人的成功與幸福。董老師還堅持挑選同學們精彩周記在班級交流,還堅持把優秀口頭作文和周記作品打印成冊,供全班學生交流。有的同學上大學時還把這些集子帶上,說這些集子才是今生最值得珍藏的寶貝。
篇10
修訂工作組:課程標準的修訂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為指導,突出地理課程在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有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等實踐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獨特價值,很好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和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
根據實驗區的調查結果,修訂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保持原來課程標準的基本設計,課程標準文本的框架結構、課程內容的體系結構、“內容標準”的呈現方式以及“內容標準”的表述方式、“實施建議”的基本組成等均保持不變。
《江蘇教育研究》:深入學習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之前,我們首先想了解,在現代社會,開設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意義何在?
修訂工作組: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回溯到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上來。現代社會要求公民能夠科學、充分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等相互協調發展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不斷探索和遵循科學、文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恰恰能“有助于學生感受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從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體驗層次,增進學生對地理環境的理解力和適應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應對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初步能力”。因此,義務教育地理課程“利于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這是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本源。
《地理教育國際》開篇寫道:“深信,地理教育為今日和未來世界培養活躍而又負責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識到,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興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是地理教育的起點,當然要把“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活躍的、負責任的公民”作為自己的本源。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是一門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具有規定內涵的五大特征。三大課程基本理念中,“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關注自然與社會,使學生逐步形成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為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基礎。其中“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就是達到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即“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公民。
綜合起來,義務教育地理課程就是要培養活躍的、負責任的、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這是教師實施課程的最終目的,應該一以貫之。
《江蘇教育研究》:據悉,這次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修訂,在體系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在各部分內容上變化較大,請給我們介紹一下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修訂工作組:好的,修訂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國家對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首先,審視課程標準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本學科中的滲透情況。根據地理課程的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人口觀等,加強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在課程標準中體現時代精神。在課程標準中,這一點突出體現在“課程性質”的“思想性”中。同時在“課程目標”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把“和諧”的概念引入地理課程。其次,注意鞏固和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例如在修訂后的“前言”中,提出地理課程有助于“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體驗層次,增進學生對地理環境的理解力和生存能力”。再次,進一步引導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以能力為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是進一步闡明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性質、理念和目標。修訂后的課程標準仍將地理課程的性質定義為“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的基礎課程”,不同的是補充了5個特征:區域性、綜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實踐性,以便幫助地理教師更好地把握義務教育課程的性質并在教學中予以體現。“課程基本理念”部分將原來的6條理念精簡為3條。地理課程總目標中增添了一小段文字:“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表述,這三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強調總目標是一個宏觀的、綜合的目標,不能機械、教條地加以肢解。
三是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刪減了一些內容,以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例如,在“課程目標”部分,刪去了原第二條目標中認識區域差異的“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降低了教學要求。刪減某些與初中其他學科有交叉和可能重復的內容也達到了減輕學生不必要的學習負擔的目的。減輕學生不必要學習負擔的另一種做法是刪減或修改一些實驗區教師反映教學難度較大、審議組也提出同樣問題的標準內容。降低教學要求難度的另一個方式是調整行為動詞的使用。例如,“中國地理”部分,將“……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中的行為動詞“說明”修訂為“認識”,稍微降低了一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