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詩范文

時間:2023-03-20 07:54: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節日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節日詩

篇1

傳統節日,穿梭于平常日子之間,給我帶來夢幻般的憧憬,與之相生相隨的美麗故事,生動了我的想象,也深刻了我兒時的記憶。

在不諳世事的稚童時代,節日是我的啟蒙讀物。不懂天上為什么會下雪,父親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天上星移斗轉,地上四季交替,雪是冬天的禮物。”也不懂什么叫過年,父親就讓我背誦:“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過年,是慶祝大自然的一個輪回。節奏明快的打油詩讓我懂得日月星辰運轉,生活風雨涼熱,都遵循一定規律,也開始懂得一點粗淺的天文、地理知識。

節日更是農事活動的基本教材。很小的時侯,老人總會教我一些民諺:過了驚蟄是春分,割了麥子梅子黃。清明過后谷雨到,燕子來了就插秧。什么節到了,種豆子;什么鳥叫了,種麥子,一清二楚。我們農村長大的孩子,都會背誦《二十四節氣詩》:西園梅放立春先,云鎮霄光雨水連……一直背到十二月,小寒高臥邯鄲夢,捧雪飄空交大寒。

節日還是一本詩歌薈萃。那些廣為流傳的節日詩,是口口相傳的千古名句。對詩的內容,雖然只是一知半解,但背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記。過節時,那些詩就會脫口而出:爆竹一聲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寒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這類經典,每個節日都有。隨著節日的輪回,我們不知要吟多少回啊,節日的詩文雅韻,開啟了我的人文思路。

節日是撫慰心靈,融洽親情的平臺,也是家庭的團聚契機,是一種莊重的約會。春節四方親友齊聚首,清明回鄉祭祀先人,中秋月圓人圓,重陽相約登高……可隨著經濟水平提高,人們眼界得到擴展,不再拘泥于舊俗,節日的親情味遠去,文化味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商業味,正月十五賣元宵,端午賣粽子,中秋賣月餅。吃的東西越做越小,包裝越來越精致……為了牟利,很多人把節日這本書改寫成節日賺錢秘籍了。

篇2

農歷 五月初五(星期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歷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

端午節的來歷: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岳陽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祠

秭歸縣是屈原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端午節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國很多地方只過一個端午節,而秭歸卻有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頭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為末端午。每到端午節,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篇3

對,是昨天,我記得昨天還在家里看過這則新聞的,今天怎么一股劇烈的疼痛襲來,牽動著我的神經。

我閉上眼睛,努力的回想著,是,就在剛才,那一切,真實、清晰。

太陽是照常升起,放射出經過特殊處理的光,照亮了這個萬劫不復的世界。天空中煙塵彌漫,廢氣形成一團團黑云,黑壓壓的一片侵蝕了純凈的藍天。走在街上,兩旁的人們大聲叫賣著什么高科技產品,花枝招展的打扮絲毫掩蓋不住他們丑惡的嘴臉;小溪還是唱著“歌”,但卻夾雜著五花八門的垃圾,看啊!花兒因吸收了工業廢水而開的格外的妖艷,在人們面前賣弄著美麗的身姿,一個個矮小的樹樁痛苦的:“人們啊,醒悟吧!”

在這個高科技的物質社會,人們早已忘記了什么尊老愛幼,互幫互助、文明禮儀,隨處可見亂丟垃圾,打架斗毆的人,呵,這就是人類——一種會研制“高科技”的冷血動物!

哦,又是一種動物滅絕了,南極冰蓋又變小了,臭氧層空洞又大了,但這些早就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反正我們人類是最聰明的高等動物,我們會用我們的高科技頭腦控制整個地球!什么世界末日,什么古老預言,只是商家的賺錢手段而已!可是誰都沒有想到,那一刻,它,真的來了。

就在一瞬間,天崩地裂,大地瘋狂地旋轉著,天空中出現了巨大的黑洞,不停地咆哮著,張牙舞爪,似乎要把整個世界吸進去,也似乎在證明著人類的終結,周圍傳來痛苦地嚎叫聲與哭喊聲,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都來了,我目睹了這一切,絕望的閉上眼睛:“來吧,來吧,這個世界早該結束了!!!”我,是下一個……

是的,是這樣的,這是真的,我沒有死!我還活著!

四周黑漆漆一片,死一般的靜,莫不是……

篇4

中國傳統節日中,清明是唯一與農時節律“二十四節氣”相吻合的節日。這是一個追憶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傳》一書中就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說法。在古人看來,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與國防和軍事這樣的大事相提并論。所以中國古詩文中寫清明的篇什著實為數不少。而眾多有關清明的詩篇中,筆者以為,頗具代表性的作品無疑是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清新雋永的詩不用典故,也無華麗的辭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樸素的語言,寫出了清明時節的氣候特征和人們緬懷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詩同樣寫得悲慟不已,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代詩人高菊卿也有詩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讀完這篇小詩,亦讓人不禁悲從中來。宋代另一詩家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則一反常態地走出“魂斷最是春來日,一齊彈淚過清明”的悲切氣氛,而是興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賞春的愉悅心境,詩曰:“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北宋文學家王禹的《清明》詩亦可算是詠清明詩中的另類:“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作者在詩中沒有寫踏青探春、懷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態地描寫了詩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鄭板橋描寫清明的小詩言簡意賅:“小樓忽灑夜窗聲,臥聽瀟瀟還淅淅,濕了清明。”一個“濕”字,將清明前后多雨陰濕的天氣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諸多古詩人筆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詩亦畫,亦人亦物,各種各樣的情感盡在其中。

與清明節有著密切關聯的是寒食節。寒食節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煙火,吃冷食。這一節日源自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曾輔佐他的介子推而設立的,至今已延續2640余年。唐代詩人盧象的《寒食》一詩闡明了這一節氣的來歷:“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兩節便合而為一了。

端午節在中國也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曾先后入選國家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該節日本是夏季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氣,后因楚國詩人屈原端午這一天投江殉國,從此端午又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唐代詩人文秀有《端午》一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因為與牛郎織女的故事有關,所以這個傳統節日頗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有關七夕的古詩不勝枚舉,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當屬五代后唐時期楊璞的詩作《七夕》:“未來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絕句《秋夕》亦堪稱為此類詩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首詩寫得形靜而神動,表現了對愛情的向往。全詩沒有一句抒情的話,但宮女哀怨與期待相互交織的復雜感情見于言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白居易《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云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詞人秦觀的《鵲橋仙》也是描寫七夕的名篇:“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詞描寫的是天上景象,實際是詞人七夕仰觀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別是詞的最后兩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時至今日,依然為人們所引用。

中秋當屬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是一個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的節日,因而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的詠月詩大都與思鄉懷古有關。蘇軾《水調歌頭》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詞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聲縱情。中秋之夜,為懷念遠在他鄉的弟弟,蘇軾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誠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親人的思戀。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推出一輪人世間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充滿暖意的詩句讓本是清冷的月光顯得浪漫而又溫馨。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詩中眾多詠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詩曰:“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環境氛圍,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感,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虛實結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現了作者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內心感情:“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故又稱之為登高節。杜甫的《九日》詩曰:“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于人既無分,從此不須開。”詩人借助重陽登高、飲酒賞菊,因花生情,表達了思親念鄉、憂國憂民的情懷。此外,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等,都是描寫重陽節的經典名句。

篇5

20xx年世界無煙日時間:5月31日農歷四月廿五星期二一、世界無煙日的起源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燃燒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

世界無煙日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

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制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后,英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并于1988年開始施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

為了不干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二、世界無煙日宣傳標語1、世界無煙,都來把煙戒;快樂做神仙,無煙也逍遙;煙草本有害,戒煙益處多,全民來參與,你我不落后,爭當戒煙好先鋒!

2、世界無煙,為了你的健康和美好,將煩惱戒掉,將疾病戒掉,將忙碌戒掉,將熬夜戒掉,將大魚大肉戒掉,重要的是把煙戒掉。

3、世界無煙,想對你說,我還是戒不掉,戒不掉對你好,戒不掉關心你,戒不掉想念你,戒不掉回憶你。親,要注意身體,心里有你!

4、吸煙,吸入的是尼古丁煙堿;吐出的是毒氣病毒。世界無煙,遠離香煙。為了自己,也為了自己愛的人,戒煙,從我做起!

5、雖說你是交際的利器,可也是健康的死敵;雖說你是瀟灑的定義,可也是疾病的臥底。世界無煙,讓我們向香煙說“不”。祝無煙快樂。

6、吸吸煙,傷了身體害自己,生活遜色少活力,世界無煙,遠離香煙健心脾,凈化環境多出力,戒掉吸煙從今起,健康幸福屬于你!

7、你說,哥點的不是煙葉是寂寞。肺說,哥抽的不是煙草是尼古丁。我說,哥吸的不是空氣清新劑是二手煙!世界無煙快樂!

8、世界無煙廣告:自從戒了煙,看這里看這里看這里,小痘痘不見了。吃飯一頓頂五頓,腰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9、不一定煙霧繚繞的地方就是天堂,它也可能是地獄!是世界無煙,我的朋友,請你愛惜自己也愛惜身邊的人,戒掉手中的香煙!

10、你滾燙的身體,正慢慢地靠近我的手,我想要將你拒絕,但又萬分難舍,我不斷地在心里說道:點燃看看算了,誰叫是世界無煙呢。

11、燃燒的不僅是香煙,更是健康的指數;飄散的不僅是煙霧,更是生命的長度。世界無煙,拒絕“香”煙,愿您踏上健康之路!

12、請警惕,有一個幽靈正四處游蕩,用短暫的歡快換取生命,用廉價的的腐蝕健康,它的名字叫尼古丁!世界無煙,消滅尼古丁!

13、母親節之后兒童節之前,有一個世界無煙。知道為什么嗎?這是提醒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為了家人的健康,遠離香煙,幸福一生!

篇6

她走著走著,停了下來,坐在草地,托著下巴深思起來。忽然,她聞到一陣花香,她看了看旁邊的野。她靈機一動,“有了。”她摘下幾束野,因為的功勞大,而老師也一樣。

她走到辦公室的門口,見到老師一大早就來到學校批改作業,心想:老師多辛苦呀!于是,她跑到墻角下蹲著,等著,一直等了半個多小時。

當陽光照進老師的窗前,老師一望窗外,已經快上課了,便轉身到洗手間洗把臉。緹欣一發覺,便把頭探出窗外,悄悄的站起來,把那幾束淺黃色的野輕輕地老師的筆筒里。

篇7

——題記

感受節日,捧一曲流觴月,漾在心中,追尋那埋沒在心底的記憶。

人需要記憶,但記憶常常會沉睡,美好的記憶,總需要某些事物來喚起……

仿佛是昨日,我還在捕捉隨風飛舞的柳絮;追逐藏入花叢的蝴蝶;聆聽春雨潤萬物的聲音。

但不經意間,耳畔便響起了節日那跫跫的腳步聲。接下來便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觥籌交錯,歌舞升平,花燈弄影,煙火飛舞……

是誰,給我們緊繃的心放了一個假?當然是節日!她聽到了我們吟詩,看到了我們作畫,還有我們的放歌,撫琴。酒正酣,興正濃,我們那一張張緋紅的臉龐,燦爛的笑靨……這一切,它都見證了。

她像是一片燦爛的星空,每點星光,都閃爍著親人的叮嚀與囑咐;

她像是一本多彩的畫冊,每種色調,都流淌著朋友的祝福與歡笑;

她像是一曲悅耳的歌謠,每個音符,都充斥著生活的激情與夢想……

她是那么博大,匯聚了一切民族文化的精髓。哪怕傾其一生,也未必能看懂她大山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唯有感受,我只能化作一縷微風,去采摘一朵小花,去捕捉一滴泉水,從點點滴滴中去感受她,讓她喚醒沉睡已久的快樂。

因為她的到來,那天的荷花一定開得別有韻致;那天的樓閣一定有著別樣的風景;那天的云彩一定涂著格外迷人的紅暈……

而今天,節日里的往事早已成回憶。眼前讓人迷茫的是,不知何時才有那樣的相聚,才又聽見那樣的笑語響起,還能找到當初我們那樣的依依?

篇8

    世界水日(3月22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衛生日(4月7日)-----WORLD HEALTH DAY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WORLD EARTH DAY

    世界住房日(十月第一個星期一)-----WORLD HOUSING DAY

    國際秘書節(4月25日)-----INTERNATIONAL SECRETARY DAY

    國際紅十字日(5月8日)-----INTERNATIONAL RED-CROSS DAY

    國際護士節(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 DAY

    世界電信日(5月17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世界無煙日(5月31日)-----WORLD NO-SMOKING DAY

    世界環境日(6月5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WORLD POPULATION DAY

    世界旅游日(9月27日)-----WORLD TOURISM DAY

    世界郵政日(10月9日)-----WORLD POST DAY

    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愛滋病日(12月1日)-----WORLD AIDS DAY

篇9

1、05月12日對應節日:國際護士節。

2、國際護士節是每年的5月12日,是為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于1912年設立的節日。

3、其基本宗旨是倡導、繼承和弘揚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1、2020年世界節水日的日期:2020年03月22日 星期日 (庚子年(鼠年)二月廿九)。

2、世界水日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商業和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聯合國長期以來致力于解決因水資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機。1977年召開的“聯合國水事會議”,向全世界發出嚴重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