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研究方法范文
時間:2024-05-21 17:30: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設計研究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urban design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position also more and more heav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levant urban design work of reading and analyzed. The number of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explore the in the use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city space form;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 TU984.1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設計的維度》一書中提出:城市設計的目的在于從物質形態和社會文化方面,創造可供人們使用和享受的場所。事實上城市設計涉及的范圍很廣,可以說它是從美學的角度來關注城市空間,也可以說它是對公共領域的品質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城市設計研究方法,而這些研究方法在許多著作中都有零星的提及,且重復現象也很嚴重。故經過綜合和總結,從《尋找失落的空間》和《城市設計》這兩本書中提取了五種方法進行論述。
一、城市設計研究方法總結
1.特蘭西克教授的三種研究方法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羅杰·特蘭西克教授曾經在他的著作《尋找失落的空間》一書中,從現代空間的演變和歷史例證的分析入手,提出了目前城市設計理論的三種研究方法,即圖底關系理論、聯系理論和場所理論。
(1)圖底關系理論
圖底關系理論研究的是城市的空間與實體之間的規律,它試圖通過對城市形態和環境之間的圖底關系的研究,明確城市的各種信息,例如城市的空間形態和等級、城市的積極空間和消極空間等等。
“圖底分析“是現代城市設計處理錯綜復雜的城市結構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城市和建筑設計中,用圖底關系方法可以明確空間界定的范圍,不同等級的空間、空間的收放效果等,從而在設計中有意識地加強對空間的界定,創造出積極的空間。
(2)聯系理論
聯系理論是研究城市空間中各種構成要素之間的“線“性關系規律的理論。這些“線”包括交通線、線性公共空間和視線,比如各種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間、視廊和景觀條件等等。
通過聯系理論的研究,可以明確城市的空間結構,建立不同層次的建筑和功能分區,確定城市中主主要道路及公共空間的聯系廊道,并以此為依據控制周圍與其聯系的各構成元素,以達到一種“各種流動形態的和諧交織“和秩序化的結構布局。
(3)場所理論
場所理論是把對人的需求、文化、社會和自然等的因素加入到對城市空間的研究中的理論。通過對這些影響城市形體環境因素的研究,把握城市空間形態的內在人文因素、歷史因素和社會因素。在場所理論的研究中,社會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滲透到對空間的界定和圍合中來,這些內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機結合,于一般性的場地賦予出場所的意義。
2.王建國《城市設計》一書中的方法
同濟大學的王建國教授在《城市設計》一書的“城市設計的空間分析方法和調研技藝”部分也提到了若干種空間——形體分析方法和城市空間分析的技藝。
(1)序列視景分析理論
這種方法的具體過程是:在某城市空間中,確定一組運動的視點和一些固定的視點,選擇一條適當的路線(通常是人們集中的路線)對空間視覺特點和性質進行觀察。同時在一張準備好的平面圖上標注箭頭,注明視點的位置,并且記錄視景實況,。而分析的重點是空間藝術和構成方式,記錄的常規手段是拍攝序列照片、勾畫透視草圖和進行視錐分析。今天還可利用電腦或模型——攝影結合的模擬手段取得更連續、直觀和可記載比較的資料。
(2)空間注記分析理論
這是現代城市設計空間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徑,它綜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視景、心理學、行為建筑學等環境分析技術的優點,適用于設計者加深對設計任務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間關系的觀察效果。所謂注記,乃指在體驗城市空間時,把各種感受(包括人的活動、建筑細部等)使用記錄的手段訴諸圖面、照片和文字,因而這是一種關于空間諸特點的系統表達。這一技術在戰后許多城鎮設計和環境改造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二、城市設計解析理論的運用
1.在城市空間形態方面的運用
一個成熟的城市設計方面,包含了綠化、空間、道路、鋪地、自然景觀等信息。而在這種信息中,最核心的是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和城市各種空間的關系。故在設計初期,這里我們就要借用“圖底理論”,摒除其他因素,把建筑物涂成黑色,把城市環境留白,使城市空間形態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2.在城市空間結構方面的運用
培根早在1964年進行美國費城中心區城市設計時,就運用聯系理論,首先為費城中心區編制了一個杰出的“城市結構“,以活動中樞構成整個城市的功能以及視覺骨架,形成城市的主要空間走廊,建立了和諧有序的城市結構。
城市一般都有由多條街道空間、數個節點空間和數棟變化豐富的建筑實體空間組合而成,所以在有了建筑實體與城市環境的黑白城市空間形態圖之后,我們還需要利用聯系理論,對空間形態圖進行進一步的設計,發展各個街區之間的聯系,分析出這個方案的空間結構,繪制出方案的空間結構圖,并標明各級節點、軸線、標志物等,方便進一步的深入。
3.在城市三維空間方面的運用
在進行完二維層面的空間形態和空間結構的設計后,下一步要進行三維空間的推敲。在這里我們用空間序列理論和空間注記理論來完成從平面到三維空間的轉化,我們先利用軟件建起方案的模型,再在平面圖上選用幾條典型的路徑,設置若干個節點,畫出每個節點對應的人視圖,從而反映出人對空間的場所感和意象。
三、總結
中國正處在一個快速城市化的時期,同時由于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不斷擴張,中國的城市形態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所以,對城市設計研究方法的總結和分析,也顯得尤為重要。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設計師分析優秀的城市設計案例并總結出案例的優缺點,也能夠幫助設計師科學的開展城市規劃設計。
雖然城市設計現在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同時城市設計也是一個很年輕的學科,所以它與建筑學、城市規劃等成熟學科相比,在許多方面都缺乏完善的理論體系,且在很多方面還具有一定的爭議性,故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希望通過對城市設計研究方法的一些探討,能對城市設計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有些許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王建國.城市設計[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英)卡莫納,馮江譯.城市設計的維度[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金廣君.圖解城市設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邱嘉寧,茍揚.活力中心區的空間營造[J].理想空間,第36輯.
篇2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現狀;方法
一、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環境藝術的概念進入中國至今,經過20多年循序漸進式的普及教育和社會實踐,同時結合中國現代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環境藝術與諸如環境生態、環境保護這些概念一樣,已經開始深入人心。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在全國已有近2000所各類高等學校設立了藝術設計學科,這其中大部分的藝術設計學科都包含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每年有數萬名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碩士、學士或專科生畢業,投入到城市設計或區域環境設計的第一線上,并為中國的城市環境設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綜合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現狀,筆者認為有兩點因素是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關鍵,簡言之,一是要調整自身,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二是要主動宣傳,引起社會和政府的重視。
首先,發展的關鍵是自身調整。自身調整就是環境藝術設計應不斷地調整自己,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行業戰略目標的調整與重新確定。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更清晰明確地確定自己的行業戰略目標,從搖擺于城市規劃、建筑學、室內設計、園林綠化之間的模糊定位迅速確定下來,既完善和突出自己的特點,又繼續保持與相關專業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的態勢。
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目標不應狹義地理解為美化生活、裝飾城市或從視覺角度調整環境面貌,而應將目標定位得更高、更廣。應從為人類的生存環境進行標本兼治的設計這個角度重新確立環境藝術設計的戰略目標。
(2)強化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從社會學角度去看,每個人的行為都包含既對自己負責,又對社會負責的雙重性質,但其程度不同。目前的環境藝術設計師大多為學繪畫藝術出身,藝術家的高傲不羈的性格特點,更多地以個人好惡決定行為取舍的態度亦影響到了環境藝術設計師的職業性格。而由于環境藝術設計的種種特殊性,要求從事此專業的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前人后代負責的歷史使命感。
(3)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師的綜合素質與修養。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是極其復雜的多問題、多層次、多信息、多答案的設計過程。如何從眾多的條件設定和復雜多變的答案中選擇相適合的方案,需要設計師具備相當高的綜合素質與全方位的修養方可完成。
由于以往的環境藝術設計師較多的知識來源于藝術和藝術設計,造成了處理設計問題重表面效果、輕內在規律,重感性、輕理論,重概念表達、輕邏輯程序的現象。這種現象必須調整,才可使環境藝術設計師適合時代的要求。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人類對獲得豐富文化和生活資訊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環境藝術設計師的責任就是要借助設計的語言、藝術的形式,利用空間構成、裝飾構筑、色彩及風格形式的變化等手段,創造出具有豐富內涵和解讀多義性的空間環境。這是時代賦予環境藝術設計的使命,同時也是環境藝術設計生存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中國的城市建設需要環境藝術設計的介入。具體地說,環境藝術設計的介入是發展戰略的需要,是促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保持中國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性
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內心深處對環境的要求是在安全感保證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追求異質性,人類需要變化和復雜的環境。由于人類所具有的個性因素,要求環境場所的形式提供更多的視覺信息,通過物質環境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人們要求獲得更為豐富的感知經驗。個性化和豐富的感知經驗有助于對環境場所形成清晰的形象記憶。人類喜愛旅游,喜愛不同地區和地域的文化,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喜愛不同地區和不同地域環境的復雜豐富及其變化性、趣味性和多樣性。從人類社會發展史和城市建設發展史中,我們不難看出,秩序感和豐富性永遠是一對矛盾,好的城市設計應該從秩序與復雜、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協調關系中演化出來,有秩序的復雜性能體現出高水平、高文明程度的秩序,秩序本身的復雜性又在于多種因素的交融互動、多種形態的構成變化。
三、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的方法
環境藝術設計有兩個重要的專業方向,這兩個專業方向都與建筑存在著緊密的圖―底關系。一個方向是室內設計,這是建筑物內部由圍合物與空間形成的圖―底關系;第二個方向是環境景觀藝術設計,這是從城市空間去區分,由城市建筑物組成的實體與城市建筑物之間或之外組成的虛體空間形成的圖―底關系。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是進行這部分的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通過以下方法措施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設計改造:
(1)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增加積極外部空間、改善區域環境,形成統一協調和富有特色的空間環境,最終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通過增加休閑區、小廣場、小公園等滲透空間,為人們提供舒適宜人的休閑停留空間,促進人們的交往。所謂空間的積極性,是與自然的無計劃的消極空間相對應的空間,積極空間所表現出的特點是與人對場所的介入和參與緊密相關,空間中人的參與度越強,空間愈呈現積極性,反之,則呈現消極性。
(2)在城市公共空間中,通過雕塑、藝術品、構筑物、視覺導向系統、標識、環境小品和城市設施的設計,提高城市公共空間的整體功能,為創造積極的交往空間打好基礎。在一個空間中,雕塑及藝術品往往可以形成視覺中心和人們談論的話題,國內外很多城市的雕塑作品往往成為區域形象的標志。在城市公共空間中設立廣告牌、鐘塔、路燈、展示廣告、指示牌等各種尺度適宜的人性化設施,可方便市民生活和促進信息溝通,是構成城市公共空間活躍氣氛的重要因素。當然,這些設施和系統的設立要與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相協調,形成有秩序感、節奏感及變化統一的環境氛圍。
(3)通過綠化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綠化是城市公共空間中重要的“軟質”構成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要根據不同地域的特點,配置有利于景觀和環境改善的綠地;利用綠化加強步行環境的特色,將城市中的水體、綠化等自然景觀和休閑街道、廣場等人工景觀融于一體;在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間中創造出步移景異,豐富多彩的綠化景觀。
(4)通過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環境色彩與環境照明控制,提高環境質量。城市公共空間的環境色彩與照明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重點之一,在環境設計中,為了避免景觀的雜亂,可以利用色彩控制和照明設計創造既變化又統一的城市景觀,提高人們對場所的辨認感和歸屬感。
(5)通過對城市街區建筑立面的整修改造和對商業廣告牌匾的整理規劃,促進城市公共空間形成環境優美、秩序整潔的整體環境。
建筑物是城市人工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城市生活的主要承載物,它的建筑風格、色彩、材料、體量、外形輪廓等都是形成環境觀賞感受的基本要素。故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對建筑物的立面進行整改設計、治理調整,是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一項主要工作。
另外,在商品經濟日益繁榮、商業空間已經成為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今天,對城市中商業街道的廣告牌匾及設施進行綜合設計、統一協調管理已經是當務之急。只有通過環境藝術設計師的綜合設計,才可能達到功能合理、配置適宜的效果,為市民提供良好的購物、休閑、娛樂的商業環境。
篇3
關鍵詞: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課程建設;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2-002-01
進入二十一世紀,高技術憑借其既能促進社會發展,又是國家安全的保證而主宰世界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先進材料在高技術領域又處于先導性、基礎性和帶動性的地位。近年來,新材料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 既為基礎教育和前沿研究的高等院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如何能夠培養能適應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高速發展需求,又具有新的知識結構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教學研究的動力。
《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是吉林建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技術基礎課,主要涉及材料研究方法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材料分析、測試的技術手段,是綜合性和實踐性緊密相結合的課程,是每位學習材料的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在材料學科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地位。隨著新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測試手段日新月異,為了使學生在將來的科研及工業生產中能正確選擇和使用有關的近代測試分析技術,《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課程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上,都需要進行系統改革以適宜時代的發展。
一、課程內容改革
1、根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各專業不同教學對象、不同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課程組制定了不同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形成了內在聯系密切、統一組織協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各具特色的多層次的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課程。
2、提出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的教學理念,解決了學生理論基礎較強而對測試儀器操作和分析測試數據能力弱的現象,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將科學方法論和科學史融入授課過程,讓學生追尋科學發展足跡,體會每一材料研究方法的形成、演化之思維過程,進而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規律,了解科學思維的邏輯方法和非邏輯方法。
4、豐富完善教學內容,既涵蓋了原子力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等最新發展的分析測試技術,又包含建筑材料性能分析測試等特色內容,實現了內容分層次、分模塊,使教學內容層次清楚,重點突出,特色分明。
二、理論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
1、積極建立新教學的理念和實踐教學模式。理論教學講授基本原理并注重知識體系的整合;教學實踐加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工作中,課程組建立了“課程實驗-綜合測試-課外實踐”三段式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實際應用各種分析測試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改革了教學手段,課程主講教師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并采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課程網站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將教師的科研案例引入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已初步完成《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網絡版教學軟件的開發,同學可隨時上網學習和查閱有關內容進行學習。編寫《材料研究方法與測試技術》思考題,建立網上交流平臺,便于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的自測以及交流。
3、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成效。采取了引進和自身培養相結合的措施,充實了教師隊伍。課程組四位主講教師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兩位博士畢業的副教授和一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講師組成,形成了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有發展潛力的教學隊伍。
三、實踐教學改革
1、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中心擁有建筑材料實驗、高分子材料實驗室和材料化學實驗室。裝備有電子顯微鏡、綜合熱分析、色譜分析儀、偏光顯微鏡、紅外光譜分析、顯微硬度儀、激光粒徑測定儀等大型儀器,滿足進行本課程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
2、本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鼓勵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實驗活動。學生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和畢業設計等方式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在學習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課程同時,依據自我專業興趣,自行選擇指導教師,通過自主查閱資料、與指導教師交流、自主思考、設計實驗、制備樣品,并評價材料的綜合性能及分析材料的結構。科技創新大賽的成績一定比例計入本課程期末考試,激發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其自覺學習,獨立思考及獨立科研的能力。
四、課程目前的不足
盡管我們對《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精心設計,但仍然還存在明顯的不足:
1、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時常脫節。本課程涉及的儀器精密且貴重,數量有限,種類也不齊全,學生真正動手操作儀器的機會非常有限,動手能力很難得到實質性提高。
2、本科程涉及到結晶學、物理學、數學等學科,學生在理論教學中表現出基礎學科知識不足的特點。
3、在教學中遇到的材料微觀現象難以用語言表述、儀器結構復雜,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并熟練操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盡管我們對《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課程進行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要想趕上日新月異發展的步伐,培養出高素質、具有創新性的人才仍需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城市中軸線;城市設計;軸線功能;廣州;嶺南特色
Abstract: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Guangzhou new city south center axis area is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with Lingnan culture”. Based on this functional orientation,Urban design for the Guangzhou new city south center axis area construct a green open central axis with Lingnan culture.This article will be mainly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entrating high-quality service functions,creating green open public space and promoting Lingnan culture.
Key words:City Axis;Urban Design;Axis Function;Guangzhou; Lingnan Culture
中圖分類號:TU08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144(2011)-08-59(7)
1背景與意義
廣州中軸線南段地區整體城市設計范圍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黃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廣州大道,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區及丫髻沙大橋,東至海珠島東岸,總面積40.26平方公里,軸線總長度為6.4公里。核心區規劃范圍則包括行政辦公區、第二領事館區、海珠區雨洪調蓄湖、南海心沙等重要節點(圖1)。
中軸線南段地區正處于快速而劇烈的城市化進程之中,它既有最新的超高層建筑――新電視塔,又有八十年代后期的村莊住宅;既有現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地鐵,又有交織如迷宮般的老街道;既有高級的濱江公寓,又有大片破舊的廠房;既有領館區和海珠區政府等辦公中心,又有紅衛、東風、三頡⒘虻瘸侵寫濉I鮮齷慵形成一種十分復雜的城市結構,迫切需要整理和改變。
軸線是城市空間形態的結構要素,也是城市景觀的魅力所在,世界眾多主要城市都圍繞軸線進行功能布局。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規劃將建設成為新的城市核心功能區,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行政中心,為廣大市民提供綠色、休閑的旅游好去處,同時塑造富有活力的濱水空間,使新城市中軸線成為引領城市空間布局的導向線。對中軸線南段地區進行城市設計深化,為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軸線和濱水地區,優化并提升廣州中心區的核心功能,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塑造具有嶺南特色和國際風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圖2)。
2發展策略研究
2.1集聚城市核心功能,強化區域服務腹地
按照“國家中心城市”發展定位,廣州需要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與輻射能力,在更大的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并不斷提升服務功能的能級,構筑區域核心與輻射腹地良性互動發展的新格局,從而加快推進城市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軸線南段地區核心集聚功能應注意與廣州市其他幾大功能區定位相區別,形成錯位發展。城市設計以中軸線南段地區為載體,基于已擁有的領事館區及海珠區政府,宜發展集聚行政辦公為主體的高端服務職能,推動區域行政辦公功能的整合,全面提高面向區域經濟發展的服務水平。中軸線南段地區通過做大做強區域行政中心,集聚中央、省、市等各類行政辦公機構,建設高端服務中心,集聚功能的能級越高、能量越大,輻射的范圍就會越廣,影響就越大。
2.2營造綠色生態軸線,建設和諧宜居城區
為更好地體現綠色休閑概念,讓市民能夠充分享用萬畝果園、河涌水系等生態資源,完善中心城區的宜居環境,城市設計將打造一條國際一流的綠色開放中軸。中軸線南段核心區的城市設計強調自由開敞的“園”的理念,沿南中軸線設計綠色開放空間,其綠帶寬度為180米,并預留景觀視線和開敞綠化廊道,突出標志性景觀和濱水景觀,使自然環境與城市融為一體,與北中軸一起形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軸。
2.3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廣公共交通
綜合交通系統規劃充分體現“公交為先、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以推廣公共交通為基本點,建立高效率的公共交通體系,完善各級道路網絡,通過地鐵、地面有軌電車和航運系統連接高密度、高增長的開發地塊,優化地區交通與外部交通的銜接。本地區共規劃有地鐵8條軌道線,10個軌道站點。規劃兩條有軌電車線,分為東行線和西行線,采用循環路線環繞中軸線,站點分布密集,以彌補地鐵對一些地區覆蓋不到的缺陷。
2.4彰顯嶺南特色,構建嶺南風格新中軸
為更好地體現廣州市的城市風貌與特色,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進一步傳承、發展并弘揚嶺南風格。城市設計緊緊圍繞“嶺南印象,花城綠軸”主題,提出“厚嶺南文化,強嶺南印象”的總體設計思路。設計方案以保護嶺南特色為基本原則,在設計方案中充分體現嶺南風格,強調保護歷史建筑和自然風貌,將嶺南特色的歷史風格融入到新的城市環境之中,打造兼具國際品位和嶺南特色、反映城市功能和時代精神的城市形象(圖3)。
2.5堅持可持續發展,創造綠色低碳生活
城市設計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采用長遠的、動態發展的眼光保護生態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設計方案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采取能源系統策略,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采取節能減排策略,努力降低城市熱島效應;采取材料與資源利用策略,提倡使用綠色建筑材料;采取綠色邊界策略,通過綠色邊界來界定開敞空間,分隔機動車和步行交通(圖4)。
2.6秉承精明增長原則,突顯TOD規劃理念
城市設計的土地利用規劃,鼓勵可持續發展并推廣公共交通,這種精明增長理念(Smart Growth)是宜居發展的理論基礎。城市設計中的行政辦公區、TOD(交通導向型)節點和城中村改造滿足精明增長理念,且在密度上與該區域其他地塊的密度相匹配。按照TOD模式,在交通樞紐尤其是公交換乘站地塊增加開發密度。所有的交通導向型地塊包括周邊地塊,以及加大開發強度,強調居住、工作和娛樂混合用地的土地結合利用的綜合規劃方式(圖5、圖6)。
3集聚高端服務職能,創建嶺南特色行政中心
3.1集聚高端管理服務要素的行政中心
中軸線之所以成為一座城市的主心骨,除軸線形式具有宏偉的空間效果外,還因為重要的城市級功能中心布置在軸線上,起到強化其吸引力,真正發揮極核帶動作用。隨著“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確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廣州需要承擔更多的區域責任。為進一步發揮在國家和國際層面的作用,廣州必須提升相應功能并落實在重點地區中,這些功能應在空間形成集聚效應,才能更好地發揮規模效益。具體來說,廣州應做強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以中樞管理職能和核心服務職能為主體的區域服務職能,使中心片區成為珠三角乃至更大地域范圍的區域服務中心。同時,廣州的重點地區也需要進一步明確功能分區,將重要的區域按照功能形成明確的分區,使各個分區之間形成錯位發展。重點地區的功能應有所側重,避免過于混雜和重復建設。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生態景觀環境,并且已擁有新領事館區和海珠區政府等,比較適合發展行政辦公,并使其成為主導功能。
城市設計重點體現中軸線南段地區行政辦公的功能,行政中心重點集聚了廣州市內高端行政管理服務的要素,包括中央、省、市、區政府的行政辦公機構,行業協會管理機構以及部分企業總部等部門和機構的入駐。這些高端的部門和機構在中軸線南段地區空間集聚,有效整合各個層次的行政辦公功能,充分發揮行政管理服務功能的最大效益,從而全面提高廣州市面向珠三角、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服務水平。
區域行政中心在功能組合上還順應現代辦公空間的發展趨勢,朝著功能復合的方向發展,具體功能主要包括行政辦公、市民服務、會議、展示、休閑游憩等方面,行政中心的復合可全面提高面向區域經濟發展的服務水平。
3.2以綠軸為主干,形成軸向展開的空間布局
結合新城市南中軸線核心區的整體空間構架,行政中心空間布局采用以城市綠軸為主干,軸向展開為主的布局形式。該區域行政中心分布在中央綠軸線的兩側,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為第一領事館區、行政辦公區、第二領事館區和綜合TOD區。其中,兩個領事館區交通便利,靠近商業、金融、文化中心,便于與國內機構、人員的交往和聯系。以集中式布局的辦公單元,不僅大幅提升高端服務的功能和效率,還引導了城市空間的布局。
3.3獨具嶺南特色的行政辦公區
對行政辦公區進行嶺南風格的整體設計,是體現嶺南特色的重要環節。行政辦公建筑作為行政辦公的功能載體,應充分發揚嶺南建筑風格。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創造通透空間及虛靈形體,形成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坡屋頂的設計則體現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相結合。同時,借鑒嶺南園林的空間手法,行政辦公建筑還注重與綠地、園林相結合。此外,控制建筑的尺度和體量,保證中軸線良好的空間開敞性及沿線立面的層次感,城市設計確定沿中軸一線行政辦公建筑的高度主要為60-80米,與180米寬度的綠軸形成1:3-1:2的空間比例關系,而二線及二線后的建筑高度將隨著與中軸距離的拉大而呈現增加的趨勢,以形成氣勢宏大、尺度宜人的花城綠軸空間(圖7、圖8)。
4發揮生態休閑功能,構建綠色開放城市綠軸
4.1“山、城、水、園”的空間布局
新城市中軸線北段以規整對稱的“山、城、水”布局為主導,新城市中軸線南段核心區則強調自由開敞的“園”的概念,從而組成“山、城、水、園”的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城市中軸。通過分析對比世界各大城市中軸線的形態,可以看出城市設計方案的南中軸線是一個倒“T”字形綠軸,該軸線的形態既與北中軸線的處理手法相呼應,又更為開敞大氣。
中軸線南段地區以中央綠軸貫穿南北,緊扣“花城綠軸”主題,整體環境體現“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美好意境。沿南中軸設計綠色開放空間,中間建設公共綠化林帶走廊,兩側修建行車道路。空間形態以綠地、水系有機貫通,并預留景觀視線和開敞綠化廊道,突出標志性景觀和濱水景觀,使自然環境與城市融為一體,營造反映城市文化和生態特色的城市景觀帶。
北端的行政中心以公共綠地為主,輔以市民廣場,兩側布局行政辦公等公共建筑,突顯新嶺南園林建筑群特色。領事館區選址注重周邊生態環境,強調低密度低容積率,住宅分布于二線。
中部的海珠湖在適當保留現狀果樹、水體環境基礎上,充分借鑒嶺南園林的造園手法,形成山水環境相互依托的格局。海珠湖滿足城市級生態調蓄湖功能,成為突顯嶺南水鄉特色的濕地公園。海珠湖水面大小適宜,南側修建步行天橋,并規劃“嶺南第一門”,成為中軸線南段地區的景觀節點之一。
南端規劃為濱水文化休閑區,主要體現嶺南人的生活情趣和嶺南建筑風格。結合商業、休閑、文化娛樂等設施規劃海珠南部公共服務中心。海心沙島采取保護策略,不做產業開發,重點考慮水文化及游艇碼頭等休閑娛樂功能。
沿中軸線南段地區分布有規模各異的生態綠地公園,主要包括:赤崗塔公園、中軸綠地公園、海珠湖公園、萬畝果園、體育公園和濱江公園。上述公園共同組成開敞大氣的視線走廊,并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綠地公園系統。打造生態綠地公園充分顯示了廣州山水城市的自然風貌特色,更好地完善了顯山露水、親山近水、游山戲水的生態游憩功能(圖9、10)。
4.2自由與規則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中軸線南段地區綠帶寬度為180米,采用自然的生態景觀與規整化的城市景觀反復交替處理的手法體現自然與規則相融合。在北側電視塔地塊的旅游觀光區,景觀設計較為自由,靈活,而軸線兩側的行政辦公區域的中軸綠地處理較為規整。南中軸南側靠近文化建筑、居住區及第二領事館區域,景觀再次處理得自由、開放,并向南融入生態、休閑、自然地海珠湖公園。綠地、水體、廣場、亭閣、步行橋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嶺南園林的處理手法貫穿始終,充分體現嶺南特色的綠色開放城市中軸(圖11、12、13)。
4.3共享萬畝果園生態資源
擁有廣州市“南肺”之稱的萬畝果園正在被不斷推進的城市化進程所蠶食,城市設計必須考慮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城進綠退”。針對萬畝果園現狀,城市設計重點解決以下問題:明確果園保護范圍,提出有效的立法和政策建議;引進更富有潛力的開發項目,充分發揮果園生態價值;更新環境,使水鄉景觀與生態公園相融合,實現形象變革;達到各方經濟利益的平衡與發展轉型;合理劃分政府與村集體管理職能,管理上實現社區轉型。
城市設計還提出萬畝果園的保護與利用策略:一是明確果園用地邊界,嚴格控制果園生態綠地開發。對部分已侵占的果樹用地進行復綠,保持萬畝果園用地的結構完整性。保障整體生態功能,真正起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綠色開敞空間的作用。二是結合海珠區綠道網,沿東西向主干道設置綠化通廊,使車行道和人行道都以綠帶遮蓋,形成良好的綠化網絡系統。三是采用多種方式使果樹保護區的城市建設用地多元化開發。以小洲村為龍頭,引入休閑產業,帶動土華村和侖頭村形成沿侖頭海一線的休閑產業發展帶,并通過建立游船、步行、自行車等游憩系統,充分體現生態綠地的多元功能,使公園真正融入城市,從而使市民充分共享萬畝果園生態資源。
4.4塑造優質濱水空間
城市設計強調濱水空間與周邊濱水岸線的連通性,結合珠江后航道的水運特點進行沿岸用地規劃。規劃以水為脈絡建構生態網絡,居住區和商住混合區沿水岸分布,充分發揮生態綠地的景觀和游憩功能。
濱水景觀規劃與設計采用多種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手段,強調城市生態系統的營建,同時保持嶺南生態水鄉特色。城市設計對濱水景觀岸線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標志性超高層建筑物或構筑物形成單個或多個城市天際線視覺中心,從而創造連續動態、富有韻律感的城市天際線。鼓勵建設高層塔樓、減少板式樓,塔樓之間可留出視覺通廊。臨江建筑注重高度控制和嶺南建筑元素,根據不同用地功能,在豎向形態設計上采用圍合、半開放和開放退臺等處理手法,形成層次豐富的濱江建筑景觀界面。
珠江航道沿線充分發揮江、岸、島、灣、港等濱水岸線特征,設計多樣生動的濱水休閑游樂場所,強調行人通往濱水空間的可達性。自西向東長達數公里的濱江公園為人們提供了體育活動設施、游艇碼頭、階梯濱水廣場、釣魚區、海鳥棲息地、界碑公園、新客港碼頭、圓形廣場、步道等休閑游樂設施(圖14、15)。
5突顯嶺南特色,營建嶺南風格城市新中軸
嶺南地區特殊的地理條件、氣候環境及人文傳統等共同組成嶺南地區獨特的文化特色。城市設計以“嶺南印象,花城綠軸”為主題,以突顯嶺南特色貫穿整個軸線為基本思路,以保護嶺南文化的特色與風格為基本原則,將嶺南風格貫穿整個南中軸。城市設計強調保護歷史建筑和自然風貌,將嶺南風格融入到新的城市環境之中,打造兼具國際品位和嶺南特色、反映城市功能和時代精神的城市形象,是這次城市設計的重點所在。
5.1對嶺南建筑文化的尊重
嶺南建筑的文化特色是中國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昭奮教授最早歸納出“嶺南派”建筑風格的特色是:自由、自然和符合人們活動規律的平面安排;明快、開朗和形式多樣的立面和體形;與園林綠化和城市或地域環境的有機結合。
城市設計在行政辦公區、濱水居住區等功能區均充分考慮嶺南特色的建筑設計。通過空間形態研究、城市設計導則等方式,對建筑提出造型、材料、顏色等方面的指導要求,同時注重嶺南建筑要素和符號的運用,體現嶺南文化中寧變勿仿、寧今勿古、追求意境、力臻神似的一面,并以此控制中軸線南段地區整體建筑風格。
建筑傳承嶺南風格,應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鑒嶺南園林的空間手法,形成具有多元化及兼容性的嶺南建筑風格。沿中軸線設計綠色開放空間,預留景觀視線和開敞綠化廊道,突出標志性景觀和濱水景觀,使自然環境與城市融為一體,體現嶺南文化中繼往開來、開放兼容的一面。
5.2對生態環境的尊重
嶺南文化并非僅指建筑文化,它同樣還體現在對自然山水的尊重、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因此,城市設計以營造綠色開放和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保護果園、保護河涌、保護樹木,利用自然河涌、綠地、果園等開放空間,建設生態走廊綠地和親水休閑空間,營造和諧的自然景觀生態系統,體現嶺南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面,也體現了對嶺南文化全方位的延續。
6結語
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立足于區域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強調傳承嶺南特色,創造綠色開放的生態中軸,為人們提供各種休閑游憩空間。因此,中軸線南段不僅是條景觀軸線,更重要的是以特定功能為主的功能軸線。城市設計規劃公共開放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創造充滿生機的城市,實現“天更藍、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靚、城更美”的城市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美國Heller Manus INC.,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所.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地區城市設計成果[C].廣州,2010.
篇5
【關鍵詞】外語課程;課程設計;基于設計的研究;快速原型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3)04―0081―05
引言
課程設計問題是教育中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課程的開發和設計與教育的價值取向這一內在機制密切相關,囊括了課程目標的制定、學習經驗的設計、學習資源的組織、教學活動的實施、課程結果的評價等諸多環節,本質上是一個復雜和動態的過程。國內高校的課程設計普遍存在不少共性的問題,如課程目標不明確、對社會需求和學習者需求不敏感、課程開發過程不規范等,其中比較突出地存在這樣兩種傾向:一種是過于偏重于理論探討和概念分析,而與真正實現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能力的距離較遠;另一種是僅僅給出了過于具體、局限的經驗描述,而不能提高到模式和規律的水平,因此難以應用和推廣。
在外語課程設計領域,夏紀梅等將外語課程設計界定為以計劃、實施和評價作為主要環節,并系統地解決外語課程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問題的一環扣一環的程序設計。近20年來發表在國內主要外語類核心刊物上關于英語課程設計的研究論文顯示國內對英語課程設計的研究呈上升趨勢,但總體上研究論文數量不多、比較零散、不夠系統。外語課程設計方面的研究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難以適應外語課程大規模實踐的要求。徐海銘對1976年至2004年近30年間中國英語課程設計范式的變革進行了梳理,揭示了影響課程設計的核心因素,認為我國目前的英語課程設計不夠重視社會需求分析、不能很好地因應社會對“技能+知識+創新能力”的外語人才培養要求。因此,如何規范課程開發過程并使其對社會和學習者等需求保持敏感、解決課程設計研究與實踐的脫節問題,從而最終構建一個基于具體教育情境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語課程設計框架模型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 基于設計的研究
由Collins和Brown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設計的研究,又稱設計研,是一種講究實效的研究方法論,旨在促進教育研究的成果能夠真正影響和改進教育實踐。由于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與實踐者都深感教育教學研究常常與教育實踐相脫節,因此這樣一種能夠直接解決這一現實問題的新的研究范式就應運而生了。進入新世紀以來,基于設計的研究在沉寂了一段時期以后再次得到關注并開始逐步影響到教育的各個相關領域,相關的理論與實踐應用得到重視和快速發展。基于設計的研究常被用于課程領域的革新,從理論探討到實踐應用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國內,基于設計的研究尚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迄今為止,相關論述多見于教育技術領域。張建偉等在2005年的專著中曾較早對基于設計的研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此后,《中國電化教育》、《電化教育研宄》和《現代教育技術》等期刊陸續刊登了楊開城等一批研究者的文章,從早期對相關基本概念的介紹逐漸深入到理論探討和實踐應用。
在基于設計的研究視角下,實踐層面上對學習環境的設計與理論層面上對學習機制的理解是“連接的、同時的、交互的和整合的”。基于設計的研究主張理論的建樹和設計原則的確立是對自然教育情境(非實驗室情境)下教育研究的理論升華,要能夠指導和提高各種教育情境中的實踐和研究。基于設計的研究把對教學干預的設計活動作為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核心手段,強調通過形成性研究過程,采用迭代循環、逐步改進的方式,把最初的設計成果付諸實施,檢測效果,根據來自教育實踐的反饋不斷改進設計,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種更為理想而有效的設計,同時在設計活動和實際運行中獲得相關的理論解釋并闡明有效的設計原則。
Anderson和Shattuck認為基于設計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點:研究起源上,關注真實教育情境中的復雜性問題:研究焦點上,強調有效教學干預的設計與檢測;研究方式上,注重以研究者與實踐者的合作為基礎,使不同的專業知識可以服務于生成設計和分析設計,可采用多種研究工具和方法,強調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結合;研究周期上,重視迭代的干預與修正過程,且對研究過程有詳細的記錄,因此研究周期一般較長;研究目的上,現實問題的解決與一般理論的建構并重,強調研究的適度可推廣性。
二 基于設計研究的外語課程設計流程設想
1 設計流程的基礎
外語課程設計本身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外語教育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外語教學模式要求不斷創新等特點決定了外語課程設計始終處于一種動態變化的過程,從而加劇了其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問題。基于設計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長期困擾外語課程設計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同時原型的設計和運行置身于真實情境,其生成性和建構性特征也符合外語課程設計的生成性的內在屬性和建構性的認知方式。
喬治亞大學的設計研究網站總結了基于設計的研究一般有下列實施步驟:
(1)發現具體教育情境中有意義的現實問題。
(2)研究者與實踐者(課程利益相關者)緊密協作。
(3)整合教學理論:在現有教學理論指導之下進行設計研究,并通過在真實的情境中實施和不斷修正而獲得理論的完善。
(4)通過文獻調研與需求分析提出研究問題。
(5)設計教育干預,使教學的理論主張在實踐中得以具體化。
(6)實施、檢測和多輪修正干預。
(7)收集數據以評估干預的效果。
(8)迭代循環研究過程,形成適用的設計和可靠的理論。
(9)相關的研究報告。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提及的基于設計的研究實施步驟并不完全是先后關系,有些步驟可以同步進行,有些步驟的順序可以視情況進行調整。本文依據基于設計的研究范式,結合外語課程的特點,對上述實施步驟進行了必要的調整,提出了一個外語課程設計流程設想。整個流程由課程設計原則、需求與條件分析、課程(干預)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成果推廣等模塊組成(參見圖1)。
2設計流程的構成要素與功能
(1)課程設計原則
基于設計的研究中的設計原則強調可用性與實用性,主要來源于對以往研究文獻的回顧和對前一輪設計研究的歸納和提煉。這些原則并不是從一開始就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演進的。Barab和Squire認為基于設計的研究中的設計不僅是為了滿足一時一地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推進理論的發展,以發現、探索和確認理論的適用性。Cobb等主張理論要為設計服務,而一般的教育哲學理念盡管對于教育實踐來說很重要,卻常常無法對如何組織教學提供細節上的指導。由此可見,與其他的宏大教育理論相比,基于設計的研究是一種更加講究實效的理論。
一個設計周期的設計工作從現有的實用設計原則入手,最后又對原有的設計原則進行修正或擴展。發展后的設計原則又用來指導下一周期的設計和運行工作。這些設計原則并不是脫離具體教育情境而獨立存在的原則或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宏大理論,而是反映當下教育情境的適用原則。這種實用導向的設計原則符合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根植于現實的具體教育情境的設計原則可以有效地避免設計原則運用時的盲目套用和絕對化傾向。
(2)需求與條件分析
回顧課程的發展史,課程設計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導向,即學科導向、學生導向和社會導向。學科導向的課程設計強調以學科知識體系組織課程,主張學生適應課程,認為教育就是傳遞成體系的學科知識。學生導向的課程設計強調學生的需求和能力傾向,主張課程適應學生,認為教育是教師提供豐富而高質量的學習環境并協助學生的學習活動。社會本位的課程設計強調課程目標和內容的設計要以對社會的分析為基礎,主張課程為學生適應或改造社會服務,認為教育是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或社會問題解決能力。
當然,課程設計的這三種價值導向本身都各有其合理之處,在課程發展史的不同階段都曾得到充分的發展,而且通常是其中一種占據主導地位,其他則處于從屬地位。現實中的課程編制往往也是以某種設計取向為主,同時吸收其他設計思想的合理元素,以相互取長補短,達到課程優化的效果。本模型依據課程設計的這三種價值取向,將需求分析相應設定為三個價值維度:社會、學科和學生。
技術因素是當代教育的基礎。雖然傳統教育中也有技術的存在,但在當代教育領域,技術的地位和作用己得到大幅提升。陳堅林教授指出,外語課程的構成范式己從傳統的“2+1”模式(理論、方法+課程或教材)轉變為“3+1”模式(理論、方法、技術+課程或教材),因此現代信息技術應該成為外語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促成了外語課程要素的重組,技術條件分析成為當代外語課程設計的必要步驟之一。分析以技術條件參數為主,綜合考慮包含課程資源在內的各種教學支持系統。社會、學科和學生的需求以及條件因素四個維度的分析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先后順序,可以同步開展。需求與條件分析模塊既是整個設計程序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又應該是貫穿整個設計與實施過程的(圖1中用虛線框表示),因為需求與條件是歷時變化的因素,對它們的分析一般在課程實施前、開始初和進行中實施。
(3)課程(干預)設計與實施
設計是目的性明確、創造性鮮明的活動,干預的設計應源于具體情境中的具體問題。課程問題的識別應考慮最新的文獻進展、現有可用的設計原則、需求分析以及對當前情境的考察等方面。這里的教育干預可以指學習活動、評測方式、教學管理活動和技術支持等,可表現為項目、產品、材料、程序和過程等,對干預的選擇和確定應由研究者和教師一起完成。設計工作通常是隨著在真實情境中教育干預的制造與檢測、迭代精制和持續演進而不斷進展的。基于設計的研究理念認為所設計的干預措施不可能從一開始就達到理想要求,也并不要求在運行中不出現任何瑕疵,因此,在設計和隨后對之進行的多次評估及再設計過程中就有改進的空間。
課程干預完成初步設計后,下一步就進入在真實教育情境中的干預應用、評價和修正的迭代循環。如圖1所示,課程實施階段中的設計研究由研究者和教師合作,在真實情境中進行,從課程干預的實施開始,經歷數據的記錄分析與評價、干預的修正改進,到獲取較精制的干預為止可以看作一個階段內的微循環。一個微循環結束則進入下一個微循環。同時,整個基于設計的研究過程是一個大循環,既包括階段內的多個微循環,又涵蓋各個研究階段,形成大的迭代開發路徑。
(4)課程評價與成果推廣
從課程設計的啟動到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都納入評價的范圍。評價的意義在于“找出能夠解釋好的方法、好的效果,或能夠引起變革、改進、創新的行動的東西”。基于設計的研究中的評價則不僅要注意好的方法和好的效果,而且更要通過分析判斷找到干預設計中存在的缺陷和導致效果不理想的可能因素,從而為下一輪的改進提供證據。
基于設計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形成性研究,與形成性評價有不少共同之處:二者都關注過程,都是在真實自然復雜的教育情境中進行。形成性評價在設計研究中不可或缺,設計研究的每個階段都要求利用形成性評價手段做出評測和反饋,以便及時修改設計方案。形成性評價是一種基于證據的評價,而證據即來自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進行的客觀詳實的記錄;同時,評價過程中“不斷產生的規模小而數量多的決策可以不斷地完善和改進現有的教學項目”。這些決策不僅可以幫助研究者和教師快速判斷此前的干預設計是否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在當前教學情境中遇到什么問題等,還可以確保整個研究過程清晰完整,在一個設計周期結束時為總結性評價提供可靠的證據。
最后,以各種形式報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現為對設計周期結束時的總結性評價進一步提煉得到可用的課程設計原則,推動理論的建構;同時得到面向情境的可推廣的課程設計方案,促進當前情境和新情境中課程革新的發展。設計研究成果的推廣是基于情境的推廣,需要考慮情境的獨特性與不同情境之間的相似度。通常在推廣時必須根據新的情境進行新干預的二次設計,也就意味著設計研究開始了新的循環。 三 快速原型法與外語課程快速設計方法模型的構建
1 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最初出現于機械制造和軟件工程等領域。在機械制造上,快速原型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項制造技術,可在無模具和刀具的情況下直接根據產品設計數據快速制造出新產品的樣件或模型,從而大大縮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在軟件開發領域,快速原型法是開發者可用來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開發過程啟動后,對用戶需求進行簡單和初步的分析,盡快設定開發目標和方向,在最短時間內構造出一個原型系統并提供給用戶試用,在試用過程中收集用戶評價和反饋、不斷對原型進行漏洞修補和功能完善,直到最后完成系統的成型。
Tfipp和Bichelmeyer的研究是有關快速原型法應用于教學系統設計方面最常引用的文獻,一般認為是快速原型法在教育領域的發端。近年來,快速原型法在課程和教學設計領域受到一定關注,有望成為影響課程和教學設計的一種重要策略和方法。快速原型法課程設計過程包括在課程設計工作的初始階段快速開發課程原型產品、通過一系列在自然教育情境中的運行與修正的循環,直到最終制作出合格課程產品的過程。借鑒快速原型法進行的課程設計與基于設計的研究理念有不少相通之處:一是原型的構念與制造通常都使用原型的設計方法;二是迭代性,二者都強調多輪迭代循環的方式:三是過程性,都主張設計者與用戶即教師的通力合作和全程參與設計和使用過程,都選擇使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對設計和使用進行記錄、評測和反饋,摒棄只重輸入輸出與前測后測的黑箱模式,注重過程理解和改進設計;四是應用性,都主張設計的價值通過其對用戶在真實情境中的適用性來檢驗。
上文的論述說明,與基于設計的研究相似,在各種真實的教育情境中運用快速原型法進行課程設計可以很好地克服傳統課程設計的諸多弊端,兩種設計思想之間有天然的聯系和內在一致性。同時,大多數設計者面臨在更短時間內生產出更高質量產品的壓力,而快速原型法可以提供一個緩解這種壓力的解決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基于設計的研究過程迭代循環周期過長的弊端。基于這個考慮,本文借鑒快速原型法對基于設計研究的外語課程設計流程進行了改造,得到一個外語課程快速設計方法模型(見圖2)。
2 基于設計研究的外語課程快速設計方法模型
原型的設計有助于設計者在真實復雜的情境中迅速初步確定產品的最佳可行模式。課程設計中采用快速原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縮短完成設計和開發項目的時間周期。快速原型法加速設計進程主要表現為以下特征:通過對原型的及早評估使得對設計產品和程序的修正可以不必等到項目后期才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開發工具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原型構造、提高了效率;以團隊合作方式同步進行開展設計活動。其中前兩項特征也是基于設計的研究中的顯著特征,第三項特征則對基于設計的研究形成了互補,為外語課程設計模型的改造提供了依據。
融入快速原型法思想的設計框架模型仍然以研究者與教師的全程合作為基礎涵蓋整個設計周期,變化主要體現在主體部分的課程設計、實施、評價三大模塊以并行加工方式組織,以模塊內和模塊間的微循環和大循環為特征的迭代改進貫穿整個設計過程。本模型將課程設計工作、課程產品實施和形成性評價作為并行處理的三個模塊,以貫穿始終的形成性評價作為聯系設計與實施的橋梁,通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為設計及實施提供修正的依據。由于持續進行的試用一反饋一修正成為整個設計過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設計、制造、使用和評測之間的界限變得十分模糊。設計過程與實施過程既有傳統的線性特征,又有同步并行的非線性特征,二者之間的復雜交互通過形成性評價來實現。課程原型的構建、審查與修訂工作既可納入設計階段,視為問題與目標確定之后的步驟,原型中包含對內容、策略與支持系統的設計;也可納入實施階段(圖2中用小虛線框表示),即在需求與條件分析的基礎上和在現有可用設計原則的指導下,參照已有的類似情境的設計方案直接建立一個課程原型,在后續的使用中再結合問題與目標等進入迭代改進的循環。
篇6
【關鍵詞】宜居城市 園林規劃 設計理論 方法分析
宜居城市是較為復雜的城市系統,涉及到環境、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主要包含城市的規劃、園林建筑的設計以及環境的藝術發展等,要想建成宜居型城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與配合。對于宜居城市來講,利用園林規劃設計手段進行處理是最為合適的方式之一,它能夠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改善局部的氣候,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宜居城市的建設一定會是城市發展的核心所在,而園林規劃設計水平也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1 宜居城市園林規劃設計的相關理論
從嚴格意義上講,宜居城市應該融合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兩種,形成一種特殊的結合體,在這樣的城市中,自然環境主要是由原始型自然與人工型自然共同組成; 人文環境主要是由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元素組成。在建設宜居城市的過程中,對園林規劃設計進行系統的研究,相關的理論建設應該堅持“踐行規劃先行”的原則,以建設園林型城市作為城市發展與規劃的最終目標,并科學合理的布局宜居城市園林,要以美化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經濟水平的發展作為根本目標,從而制定出完美規劃藍圖。
1.1 站在高起點進行規劃設計
在宜居城市進行園林規劃設計,一定要是堅持“高起點”理論,站在起點較高的位置進行來整體布局,將發展宜居城市當作一項艱巨的任務放置在全國這樣的大環境中,讓宜居城市的整體發展空間能夠更為廣闊、更具思想、更有韻味。
1.2 品味極高的編制與規劃
除了上述理論之外,在宜居城市進行園林規劃與設計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味,在高品味、高水準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如此一來,城市可以向社會廣泛征集建議,如果有更好的條件,相關的設計決策機構還可以向國家園林設計院或者是一些極富經驗的設計專家請教,提高設計水平,更新設計理念。除此之外,還可以組建一支高水平的設計團隊,為城市的園林規劃設計提供方案。
1.3 高標準、嚴要求的園林規劃
在園林的規劃設計中,應當堅持“樹木為主、花草為輔、自然融合、美中取勝”的原則,將“綠色”與“美麗”貫穿到園林設計當中。同時,園林規劃設計必須要因地制宜,保證整體的規劃具有實踐性以及可操作性。
另外,在層次規劃上,應當保證錯落有致,提倡敞開化、景觀化、藝術化的園林設計理念。如果是選擇樹種,一般可以考慮采用速生樹種配合長壽樹種、常綠樹種配合落葉樹種等方式,要堅持本地樹種為主,外來引進的樹種為輔,進行樹木種植。在布局與搭配方面,必須要保證喬、灌、花、草之間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重點突出自然景色,彰顯出宜居城市中的獨特韻味與特殊風格。
1. 4 復合型規劃,堅持宏微觀結合
宜居城市在建設中的重點應當是為普通居民提供生活、休息、工作的優質空間,這就需要從宏觀、中觀以及微觀,三個層面進行研究與設計。
宏觀的規劃設計主要表現出區域演變的真實規律,以及人類、城市、園林本身、自然環境之間的影響方式,宏觀的設計應是對宜居城市建設的整體認知; 中觀的規劃設計重點表現出的應該是依照系統逐漸演變,呈現出來的規律性,以及不同結構、不同層次、不同布局的特殊的規劃方式,中觀設計應是園林規劃設計的指導所在; 微觀的規劃設計重點表現出來的是園林設計的主要方式,微觀設計就是建設宜居城市的基礎所在。
2 在宜居城市中進行園林規劃的具體方法
2.1 依靠城市自身的條件,架構綠色體系
建設宜居城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因地制宜的方式,充分地依靠城市本身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的整合與規劃,架構綠地的實際分布。主要的自然要素應該是河流、湖泊、丘陵等,這些都要同城市的生態景觀相連,如公園、林蔭道等,從而形成一個布局合理且層次分明的
綠色框架。例如: 早期的巴黎城市,以羅馬古道穿過塞納河的位置最為中心,以羅馬古道、塞納河作為兩條主線,逐漸發展,形成巴黎城的主要框架。
2.2 加強城郊建設,提高城市內部綠地規劃水平
宜居城市的建設不能夠僅僅圍繞某一單一領域,要依靠城市所有的綠地,無論是市內還是郊區,都要容納進來。在城市內部的綠地應當作為整體進行統一規劃,決不能單獨進行設計,而割裂了整體的環境建設。除此之外,在規劃的過程中,應當整合相應的管理職能,形成一個統籌全局的管理體制,讓城郊建設以市內建設能夠真正的融為一體,保證園林規劃設計能夠在統一的環境下完成。
2.3 保證區域聯系,建設綠色系統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面積會不斷增加,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我國絕大部分的城市都要依賴與城市周圍的大面積自然區域,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活的質量,保證城市環境的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擴張已經破壞了周圍的生態環境,這一定會給宜居城市建設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時,要保護城郊區域的自然景觀,盡可能的保證景觀的原始結構,在此基礎上將城郊景觀同城市內部景觀相融合相連接。同時,城郊區域被譽為是城市周邊的原始型綠色空間,將其當作是城市綠地發展的延伸區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將其引入到城市內部,從而真正實現城市綠地與城市周圍環境的高度統一。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已經系統的分析了宜居城市的園林規劃設計理論及其有效方法,并在現實的基礎上提出了個人見解。園林是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在,更是重要紐帶,要想打造宜居型城市,必須要加強園林的規劃與設計,保證園林與城市的相互依存性,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為我國、為人們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宜居型城市。
參考文獻
[1]白丹. 宜居城市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J]. 北京林業大學.
篇7
關鍵詞:三維動畫;三維設計;實踐課程;實踐教學
一、三維動畫設計概述
三維動畫又稱3D動畫,是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門新興技術。三維動畫軟件在計算機中首先建立一個虛擬的世界,設計師在這個虛擬的三維世界中按照要表現的對象的形狀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場景,再根據要求設定模型的運動軌跡、虛擬攝影機的運動和其他動畫參數,最后按要求為模型賦上特定的材質,并打上燈光。當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讓計算機自動運算,生成最后的畫面。
三維動畫技術模擬真實物體的方式使其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確性、真實性和無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教育、軍事、娛樂等諸多領域。在影視廣告制作方面,這項新技術能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受到了眾多客戶的歡迎。三維動畫可以用于廣告和電影電視劇的特效制作(如爆炸、煙霧、下雨、光效等)、特技(撞車、變形、虛幻場景或角色等)、廣告產品展示、片頭飛字等等。
正是由于各個產業的需求,所以各個高校和各種培訓機構才開設有《三維動畫設計》這門課程。這門課程又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部分組成:模型制作、燈光與材質、動畫設計、特效制作。
二、限制三維動畫發展的因素
1.硬件因素:三維設計的軟件比較多,而各所高校所教授的主要是Maya和3D Max這兩款軟件,由于在進行三維設計時,需要經常性地進行渲染,以觀察最后輸出的效果是否達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的計算機有比較好的配置,如果配置過低,我們的大量時間都花費在等待上了,那么一半的上課時間都在等待中度過了,這就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進度,影響了教學效果。不過由于現在人們的收入增加,電腦價格的下降,配置一臺中等水平的電腦還是可以的,所以這個硬件因素可以排除。
2.軟件因素:主要是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重理論而輕實踐的舊教育觀念是實踐教學的根本障礙。傳統的高校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則只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論證環節和補充而被擺在了次要地位。在這種教育觀念下,學生的實驗和實習被看成是課堂教學之外的輔活動,缺乏嚴格的要求和科學的指導。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實踐才能掌握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實踐實驗,學生就很難掌握好理論知識。
三、《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
《三維動畫設計》這門課程是一門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它不同于我們傳統的教學課程,它不僅要理解理論部分的知識,更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練習操作,所以我建議課程的設計比例應為理論課時:實踐課時為1:2,既1節理論課,2節實踐課。
1.在理論部分。由于這是一門教授軟件的課程,我們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軟件的每一個菜單命令介紹給學生,而是要把制作的原理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懂得為什么這樣去做,如何分析事物的特點,如何利用三維軟件把它們制作出來。要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我建議參考以下教學方法授課:①直觀法。針對課程的特點,課時應采用一些實物模型、動畫短片或電影電視片段等實例演示,分析實例的特點和制作技巧,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領悟其技術特點,便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②演示法。演示更具有生動、直觀的效應,采用教師演示、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寓教于樂,能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③歸納法。三維動畫設計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學生們不能只會做老師上課教授的實例,要懂得去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懂得對其他實物進行分析,運用所學工具制作出其它模型。④練習法:本門課程是需要更多的實踐才能掌握的課程,學生要對所學知識多加練習才能掌握,在實踐中加強練習,提高學生對軟件的綜合應用能力。
2.實踐部分。實踐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實踐方式能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所以我建議實踐部分應分為以下三部分:(1)初期實踐。初期實踐即為平時的課程上機練習,其主要目的是為通過上機操作,熟悉三維軟件的操作技巧,熟練掌握授課教師所講的知識點,懂得歸納總結,并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2)中期實踐。中期實踐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了解項目的制作流程,在此期間內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其方式為:校內實訓或校企合作項目實踐。①校內實訓:是由課任教師出題,要求學生分組或獨自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花費一到兩周的時間來完成,在此項目中,學生可以學習到一個項目的完整制作流程,學會團隊合作精神。②校企合作項目:也是由教師帶領,參與學校和企業合作的大型項目,和校內實訓一樣,不僅有教師的指導,還有企業人員的指導,并能學習到一些企業文化,對今后的實習、就業有很大的幫助。(3)后期實踐。后期實踐主要是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通過前期的課堂上機和中期的項目實訓,已經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畢業設計的首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通過畢業設計激發學生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動畫片,不能只是停留在模仿別人的水平上,這也是對自己學習的一種肯定,也為實習就業創造了條件。
四、結束語
實踐教學改革的成敗關系到高校整體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對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完成人才培養目標,起到了保障作用。針對一些新興的課程,如軟件、動漫、廣告等,我們應該突破傳統,打破常規,以切合實際的方法去探究符合課程需要的教學改革,不能總是停留在過去。
參考文獻:
[1]葉小明.在工學結合實現校企深度融合[J].中國高等教育.2007,(10).
[2]高雁鳴.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3).
篇8
關鍵詞:城市給水管網;改擴建;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1、城市給排水管網設計要點
1.1、管線設計
一般在定線所用圖至少是本市最近的實測1:500地形圖,并且有必要時通過現場的踏勘來確定或修正。如果是改造工程,注意最理想的管位是和老管道的凈距1.5m。在實際操作中,有些管道之間影響比較小,凈距可酌情減少。如規范中規定熱力管與給水管的水平凈距為1.5m,而如今管材的質量提高后,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酌情減少兩管道水平凈距,而并不影響管道正常運行。設計人員應加強對管道基礎、預留預埋、管徑、標高等的標注和說明,給出盡可能多的標準圖或詳圖,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當工程管線豎向之間發生矛盾時應遵行如下原則:支管避讓干管:可彎曲管避讓不可彎曲管;規劃管線讓現狀管線;壓力管避讓重力管;管徑小的管線避讓管徑大的管線。在設計過程中,這些原則也不是固定的,主要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在住宅區給水設計應注意:系統設計應充分結合物業管理需要;設計應考慮當地施工水平的因素:運用新產品應慎重,要深入了解其原理性能,掌握其優缺點,明確安裝使用的注意事項等;注意其它專業對給排水設計的要求,如建筑構造、結構構件對管徑、標高的限制。
1.2、管網優化
給水管網優化設計是在已定線下尋求管徑與水力參數的最優化組合的解。在已定管線中,合理分配管網流量,采用優化算法,優化管道設計管徑,根據城市地形特點,優化組合和分布供水區域,采用不同壓力范圍供水,使整個系統的運行費用最低。
一般在解決中小型管道系統優化設計時,可以選擇遺傳算法求得最優化設計方案。綜合地運用直接式管網疊壓供水技術和無負壓管網增壓穩流給水設備,當市政供水管網水量充分,供水壓力相對穩定時,可采用無負壓管網增壓穩流給水設備。用水非常集中、瞬時用水量過大的地方,則應使用直接式管網疊壓供水,以減少峰值流量對管網造成的影響,保證無負壓設備的正常工作。
2、現狀管網核算
2.1、管網圖形的簡化
城市現狀管網的實際圖形一般是比較復雜的,既有數量較少但管徑較大的管線,也有數量眾多但管徑較小的管線。如果將這些管線一律加以計算,既無必要,也很少有可能。因此,在管網改擴建設計之前,對現狀管網往往加以適當簡化,保留主要的干管,略去管徑相對較小的管線,對某些管徑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線加以合并,使簡化的管網既基本反映實際的管網圖形,又有利于減少核算工作量。值得指出的是,在當今擁有計算機作為運算工具的情況下,在簡化管網時,宜把管徑較小的管段盡量保留下來,以使用于計算的管網簡圖盡可能地接近實際的管網。
2.2、計算參數的確定
(1)節點流量
“管網節點”的實質是城市中各供水小區的概括或簡化“,節點流量”則是城市用水狀況的標志之一。對現有給水管網進行核算,首要問題之一是確定不同用水工況下管網的節點流量。目前,節點流量的確定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簡單的做法是:首先根據自來水公司近年月用戶用水量統計資料,篩選出一批用水量較大的用戶,并把它們的月(年)平均用水量分別計入相鄰的節點或按水力學原理將其分別折算成管段兩端的節點流量。其次將數量眾多的小用戶用水量及漏失水量(泵站月(年)平均時供水量與大用戶月(年)平均時用水量之差)作為沿線流量折算到每一個節點,于是可得管網各節點月(年)平均時流量。最后,根據管網泵站每日每時供水量記錄求出月(年)每小時供水量變化系數Kho以Kh乘以管網各節點月(年)平均時流量即可得月(年)內每日每時管網各節點的流量。顯然,這樣求得的節點流量是比較粗糙的。
(2)管道摩阻系數
管道摩阻系數是管長、管徑與管壁粗糙系數n的綜合反映。其中,管長不會隨著管道使用時間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對于新敷設的管道,管徑及粗糙系數n是比較準確的,因而摩阻系數n也比較符合實際情況。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在不良水質的作用下,管內壁可能被腐蝕與結垢,由此導致管徑變小、管內壁系數增加,管道摩阻系數增大。據有些地方的經驗,涂瀝青的鑄鐵管在經過10~20年使用之后,粗糙系數n值可增加到0.016~0.018;內壁未涂襯里的鑄鐵管,使用1~2年后n值即可達0.025,但對涂水泥矽漿的鑄鐵管和其他耐腐蝕能力強的管道,如鋼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和玻璃鋼管,雖經長期使用,粗糙系數可基本不變。
經驗表明,上述計算結果往往與實測結果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簡化的管網圖形與實際的管網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由于計算參數與實際值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
經進一步分析,管網圖形的簡化不是主要原因。在計算參數中,水塔或水池的水面標高是比較容易獲得其準確值的;若能定期進行水泵性能和管道聯阻系數的測試,則水泵的特性參數與管道摩阻系數也是比較準確的;而節點流量卻難以獲得其準確值,它是一個隨用戶用水量的變化而隨機變化的量。
調整的基本做法就是:在管網中合理布置一些測壓點與測流點,在滿足節點方程等約束條件下,通過調整各節點流量,使測壓點處的計算水壓與測流點處的計算流量分別接近實測水壓與實測流量,由此得出經過調整后的節點流量;將它們重新輸入節點方程法的電算程序進行計算,即可得經過調整后的管網水力計算結果。
3、城市管網改擴建優化設計
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人口不斷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城市的用水量與水管網的規模不斷的擴大,在舊城區的一些水管網的布置十分的不合理,嚴重的影響了水流的暢通,很多的給水網都是管徑比較偏小,并且管道老化的成分十分嚴重,很容易發生泄露以及破損,在局部的一些地區供水的壓力很低,無法保證供水的質量,進行安全供水,現今的很多城市都面存在著這一問題,因此對于給水管網的改造十分重要。
對于城市給水網管的優化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程序:
(1)對城市的供水量進行合理全面的調查,同時對于城市的用水量以及水廠、管網等基礎資料進行調查,從而建立給水管網的模型數據庫。
(2)要明確城市的近期遠期的供水目標,合理設計給水網系統建立相應的給水網系統優化設計模型,并且進行運行工況模擬,利用管網運行工況模擬系統來對管網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測試,并且針對其問題進行解決,分析其根本原因,從而來對管網的改造需求進行探討。
(3)在管網運行工況模擬系統進行工作的同時,對計算的結果進行相應的分析,分析和評估設計方案的技術以及安全性能,從而來尋求最優的改造方案,以此來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4)確定出現階段管網系統的改造的范圍,并且要制定相應的一些方案。同時一定要結合城市的供水存在的一些問題,現今城市的給水存在很大的問題,并且對各大問題的重視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對于每一個問題都要有著全面的研究,對待問題要有輕重緩急,必須要利用最合理科學的方案。
參考文獻
[1]阮剛石.城市供水管網改擴建優化方法的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3:28-30.
篇9
關鍵詞: 高職藝術設計 設計方法學 設計思維
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作為藝術設計教育的特色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實踐性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培養具有行業競爭力人才的有效途徑。現階段高職藝術設計教育體系,在教育教學內容上,應圍繞社會職業能力要求,變單一的技能訓練為創新能力培養。要根據社會環境變化,變教學生“學什么”為教學生“怎么學”。“怎么學”就意味著需要方式、方法引導,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導入設計方法學尤為重要。因為“設計方法”強調設計語法的通用法則,它側重的是如何做的方法問題。
一、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現狀
設計基礎課程需要解決的是形態、空間、線條、肌理、色彩等設計元素,記憶空間分割、平和、統一等設計原則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一般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速寫、構成基礎、圖形設計、文字設計、編排設計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速寫是解決造型問題的,構成、圖形設計或圖形創意、編排設計是解決空間、創意、編排、設計原則問題。
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應注重基礎與專業創新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藝術性與科學性兼顧,以適應現代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傳統基礎教學中缺少設計方法的教學環節,缺少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銜接環節。“設計方法學”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是學科的方法起點和過渡的關鍵環節。
二、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中設計方法學的實施現狀
1.設計方法學的起源
二戰后,西方國家消費模式由戰前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產品設計涉及的因素越來越復雜;二戰前基于設計師個人經驗的設計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時期復雜的社會需求,基于團隊合作和科學理論設計方法成為二戰后設計理論研究的重點。
與戰前基于個人經驗的零散的設計方法不同,第一代設計方法學研究試圖建立起基于團隊合作的系統的設計方法學;像定義科學活動一樣定義設計活動,建立“設計科學”;相應的,其關注的重點更多的是一般意義上的設計行為而非具體設計。
西蒙將設計定義為“問題―解決”的過程,將方法視為有目的地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設計的創造的過程就成了對問題的分析和決策的過程,正如Archer提出的設計程序。
在早期教學的基礎上,20世紀70年代早期,里特爾發起了他稱之為第二代設計方法學的研究。其重點是對“不良問題”和“基于觀點的信息系統”的研究。
2.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中設計方法學的實施現狀
設計方法學是自研究設計的一般性方法、技巧、手段、進程及規律的一門新型綜合學科。是以系統工程的觀點分析設計的戰略進程和設計方法、手段的戰術問題。現代設計方法學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興起的一門學科,主要探討工程設計、建筑設計和工業設計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涉及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美學、思維科學等多領域,強調創造性,是一門研究開發和設計的方法論的學科。
由于歷史原因,目前國內的“設計方法學”往往就是“工業設計方法學”,只有工業設計的專業基礎課程中有關于“設計方法”的設置。在廣告設計、動漫設計、室內設計等設計專業少有學校開設關于設計方法的課程。
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設計方法學”課程體系的建立
1.理論模塊
這一模塊提供設計方法學的學科構建、范疇,介紹對設計方法有重大關聯的交叉學科、理論,以及設計方法的各種思潮。
“如果我們打算理解或解釋一件藝術品,我們預先所要作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去制造某些指導性的原則”。阿恩海姆的視知覺研究作為視覺傳達專業的方法學學習比人機工程學更適合,也是藝術設計專業設計方法學習的重要理論基礎。
2.思維訓練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從理念轉化為思維過程,有針對性地根據各專業特征開發相應的思維訓練課程,進行邏輯的或是直覺的思維訓練。通過思維的收斂與發散、抽象概括與具象描畫、理性思考與非理性躍遷等方式技法思維智能,促進創造力的發揮,達到創新設計的目的。
我國設計教育中設計思維的訓練大都與專業結合,因此受到專業性質的諸多局限,例如視覺傳達的設計思維多為圖形創意方面的訓練,產品設計的設計思維多為造型的想象與表達的訓練。但是綜合多方面因素,作為基礎的設計思維的訓練應當超越專業局限。
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思維訓練課程中著重將藝術的想象力和設計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結合起來,從而開啟學生心智。使設計思維的訓練不只停留在視覺傳達專業的圖形創意,產品設計的關于造型的想象力與表達上,而是打破壁壘,進行最基礎最寬廣的思維訓練,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于藝術設計從業人員的職業要求。
3.方法訓練模塊
現代設計教育越來越注重思維與方法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造性、前瞻性的藝術設計新生力量,避免學生停留在單純的技法層面,建構其獨立思考的設計生涯。
科學的設計方法將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從而提高創造能力;不斷增長的創造能力可促成更多方法的形成與逐漸成熟。通過專業對口訓練,以傳達各專業設計通常遵循的作業法則,通過規范化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作鋪墊。在這一過程中,將理論模塊與思維訓練模塊成果相結合,進行實踐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設計方法論的培養與訓練是本課的重點,通過講授與訓練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課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建立相應的設計方法與路徑,與依靠靈感的感性設計共同構成相對完整的設計方法。
四、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設計方法學的導入與實踐――以廣告設計專業為例
1.高職廣告設計專業現狀
作為從事廣告設計的設計師,不僅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更要具備綜合設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還要具有市場意識;既要注重實踐的探索、設計創意的開發,又要注重設計理論的學習、設計觀念的變革。在廣告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要適當增加與設計藝術相關的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視野開闊的知識空間。拓展設計者創造性思維,適應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需要。
廣告設計包括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廣告創意、圖形、字體、版式、電腦執行等是最具整合性質的專業技能。策略、創意、設計與制作是廣告公司處理項目流程的重要階段。大廣告公司與中小型廣告公司分工與流程有所不同。高職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對處理廣告個案全流程的知識理解與技能掌握尤為重要。
2.高職廣告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中導入設計方法學
自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啟動以來,以“行動就業導向”的教學方法和“工作工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正在建立。設計方法學的教學中正是強調“問題的解決”和“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方法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設計方法學的教學在課程訓練上著重強調研究型設計與跨界設計,廣告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服裝設計等,甚至與其他工學、理學相融合,以期達到全面的設計訓練。廣告業是創意產業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在現代生活觀念與價值觀念的形成和傳播中起著重大作用。廣告服務的客戶類型千千萬萬,這就使得學生不能單單沉浸于一門學科中。
設計思維與方法中“逆反法”、“發散法”、“突破固定模式法”、“設計診斷法”、“頭腦風暴法”、“聯想與聯系法”、“素材庫法”、“草圖法”、“系統法”、“布局法”、“化繁就簡法”、“結構重組法”等都可以很好地在廣告設計專業中的課程訓練中加以實施,同時可以與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廣告創意相融合,更好地培養學生在今后的職場實踐中的應變反應、分析判斷、綜合思考、研究轉化等能力。其中設計思維模塊的教學與訓練特別注重跳躍性思維與邏輯思維并重的教學訓練,更是與廣告市場注重創意、緊密連接市場的屬性相吻合。
五、結語
通過設計方法與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形成設計思維的方法與習性,掌握設計交流與表現的策略,獲得深層的設計經驗。設計方法與思維的訓練對于設計專業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性作用,為后續課程和專業課程,如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等課程奠定了創意、創新能力基礎,是通向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的橋梁。不僅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而且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參考文獻:
[1]林家陽.林家陽的設計視野――設計創新與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4.
篇10
關鍵詞:職業過程 內容重構 開放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5(a)-0214-01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在Visual 集成開發環境下,以C#語言為開發平臺,進行Windows應用系統開發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windows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應用,提高程序設計理念和程序設計能力,運用所學知識開發C/S結構的windows應用程序。為企事業單位培養計算機軟件開發、軟件維護、軟件測試的高技能實用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對學生職業崗位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將對《C#高級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設計和探索。
1 現狀
目前絕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對學生主動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造成學生學習主動性下降。即使有的院校也采用了真實項目驅動、案例教學,但是學生學完后,只知道設計類似這樣的項目,如果要做其他項目,一籌莫展,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和設計,完全沒有真實項目開發的能力,軟件公司到學校來招畢業生時,有大部分學生拿到筆試題目時無從下手。有的甚至還交白卷。教材內容也基本上針對各知識點來編排的,前后連貫性不強,沒有詳細的分析和設計,沒有軟件開發的真實流程。由于過去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導致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學完這門課程后絕大部分學生只能勉強應付選擇題,獨立的編程能力幾乎為零,更談不上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2 按照職業崗位需求來重構教學內容
根據軟件研發企業、各專業招聘網站和畢業生的市場調研,得到.NET程序員的崗位能力需求,從而確定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將內容重構為用戶登錄(系統分析與設計,登錄界面設計)、數據管理(用戶管理,商品管理,訂單管理)、主模塊(主界面設計與系統整合,報表制作,系統)和系統管理(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導入與導出)4個大教學情境,每個大情境又細分子情境。各個學習情境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又有相關性,環環相扣。按基于真實項目“Web-Shop電子商城后臺管理系統”開發實踐,學生在完成各情境的開發過程中,掌握基于C#的Windows應用系統開發技術。
3 教學中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開發的過程,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同時結合角色扮演法、設問解答式教學法,小組學習法。
(1)情境教學法。將軟件開發的流程對應為教學過程。系統調查情境描述(是什么)、需求分析情境需求(做什么)、系統設計情境分析(如何做)、系統實施情境實現(跟我做)、系統評審課堂點評(誰最好)、系統維護創情境完善(我要做)。每個情境的教學按照一個小型項目的開發流程進行教學。當課程結束后,學生就完成一個完整小項目的分析與設計。
(2)角色扮演法。要開發一個項目,需要一個團隊協作共同完成,有多個不同的崗位,其職責也不同,有項目經理、需求開發員、系統設計員、開發員、測試員等,如下圖所示。我們將學生分成5~10人一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如編程能力強的可扮演程序開發員,編程能力弱的可做測試員,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可做項目經理等。一人也可兼多個角色。過程考核時,根據學生的表現給成績,如發現項目一個缺陷,測試員就加分,而對開發員就減分,各角色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否則會影響項目開發進度,導致全組人員或個人扣分,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增加。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3)設問解答式教學法。在實施情境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呈現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來驅動教學,提出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再是解決問題,即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成為軟件開發主體,并用舊知帶動新知,從而達到對新老知識的構建,學生更易接受。設問解答式教學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
(4)小組學習法。將學習班級分成5~10人一小組,其中1人為學,座位固定在一個區域,課程學習過程中許多活動都以小組形式參加,如小組內推薦成員回答問題,小組內推薦考核員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評價等。通過“小組學習法”,形成小組競爭,易于形成學習合力。同時利于發揮尖子學生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結語
從我系學生學完該課程后的情況來看,學生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在指導老師帶領下,能夠很好地完成各項任務,從到我系來招聘學生的企事業單位反饋信息來看,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綜合素質較高,能很好地適應就業崗位。不少優秀畢業生很快成為了企業的技術骨干或崗位能手。
“C#高級程序設計”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重要課程,研究探索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加深學生對講課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鉆研精神,規范學生的編程思想,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實現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