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棄物的管理辦法范文

時間:2024-04-16 18:1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廢棄物的管理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療廢棄物的管理辦法

篇1

【關鍵詞】醫療廢棄物制度化管理監督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8-289-02

醫療廢棄物管理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醫療廢棄物的處置與管理,真正杜絕二次污染的發生,關系到千家萬戶乃至整個社會的安全健康問題。近年來。我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等有關規定的要求,加強了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和管理,建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使醫療廢棄物的管理逐漸走上規范化管理的軌道。尤其是隨著《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相繼頒布和實施,我院對該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更深一層,結合具體工作實際,制定了《醫療廢物管理實施方案》,使醫療廢棄物的管理更趨制度化、科學化,各項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實,現將我院的做法介紹如下:

1 建立健全醫療廢棄物管理組織及各項規章制度

為了貫徹實施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廢棄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危害,對醫療廢棄物實行規范管理。我院成立了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小組”,負責監督全院醫療廢棄物處置情況,對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傳播或環境污染事故時及時采取減少危害的各項處理措施。并相繼制定了《醫療廢物管理規定》、《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及意外事故發生的應急預案》、《醫療廢物處置操作注意事項》等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形成以總務科主要負責,護理部、醫院感染管理科實施監督檢查,使該項工作有專門的管理組織、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2 加強全員醫療廢棄物處置等法規知識教育

為了使全院員工思想上對醫療廢棄物正確處置的重要性有個明確、清晰、充分的認識,醫院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制度和實施細則,加強了全院員工的培訓工作。

2.1 醫務人員的培訓醫療廢棄物的管理需要全院各個部門的齊心協力以及每個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醫院廢棄物處置管理部門多次組織全院性講課、崗前教育及實習生講課,并經常到科室指導醫療廢棄物的分類,醫療廢棄物處置的操作注意事項等。使醫務人員認識到醫療廢棄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醫務人員在醫療廢棄物管理中的自覺性,做到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經過培訓,醫務人員思想由被動轉為主動,且對自身安全有了新的認識和要求,從原來被刺傷后僅初步處理到現在主動向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報告,要求采取進一步措施如定期血清學檢查等。

2.2運送人員、保潔人員的培訓針對保潔人員文化水平低,對院感知識缺乏,對醫療廢棄物的危害性不了解,導致出現各類垃圾混放,醫療垃圾未密閉運送,垃圾桶未及時保潔等問題,加強對保潔人員、運送人員及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環保意識及自我防護意識,要求他們在醫療廢棄物的收集、貯存、運送、處置過程中按規定進行,戴橡膠手套,各種操作后及時洗手。嚴格做到垃圾分類放置,每日運送二次,及時對運送車和垃圾桶進行消毒。嚴禁各類人員將醫療廢物私自販賣,若有發現,即予開除處理。

3 嚴格醫療廢棄物的管理

3.1分類管理及處置

分類與標識醫院對醫療廢棄物采取分類管理的辦法:生活垃圾置于黑色垃圾袋中,醫療垃圾置于黃色垃圾袋中;損傷性廢物如針頭、刀片等銳利器具置于有警示標識的防滲漏、防刺的容器內。

包裝及處置對實驗室的病原體培養基、標本菌種、毒種保存液等,要求相關科室先高壓滅菌后再放置在防滲漏的黃色垃圾袋;對于病理性廢物如手術截除的肢體、人體組織、器官、病理取材后的人體組織等由專人負責統一送殯儀館焚燒;各醫療單元專人負責做好醫療垃圾的包扎、密封工作;醫療垃圾袋內容物達膠袋容量3/4時,及時對垃圾袋進行封袋包扎,封口嚴密,膠袋外貼好醫療廢物的標識并注明醫療廢物的種類、時間、科室。

3.2職業安全防護要求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本院制定的醫療廢棄物處置規程:在傳遞銳利器具,處理針頭、卸下刀片、穿刺針時不要將銳利面對著他人;嚴禁將使用過的針頭插回針帽,防止刺傷;用過的針頭不能留在治療臺、治療車、床旁桌上,用后的銳利器具不同其他廢棄物混放。對從事醫療廢物回收、運送人員及暫時貯存和處置的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如乳膠手套、專用工作服、防水圍裙、防護眼鏡、雨靴等,避免其在操作中受到傷害。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被醫療廢物刺傷時,應立即用肥皂水、流動水、無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膚,如有傷口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流動水沖洗,并用75%酒精、015%碘伏涂沫傷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上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醫療措施,醫學觀察。

3.3運送和貯存醫療棄廢物的運送使用防滲漏、密閉的運送車輛,物業運送人員醫療廢物按照醫院制定的規定路線,在規定時間運送到醫院醫療垃圾暫存處,在運送過程中,做好醫療廢物的防盜工作,及時、完整地將垃圾送到醫療垃圾暫存處。

醫療垃圾暫存處有明顯警示標識,加鎖管理,防止醫療廢物的丟失。運送車輛每日進行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進行消毒。

3.4醫療廢物的登記 物業運送人員與病區指定人員做好醫療廢物的交接登記工作,交接登記內容包括廢物的來源(科室)、時間、、種類、重量、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交接雙方經辦人簽名等。醫療廢物暫存處專人負責每日與區環衛固體廢物處置公司簽收登記“醫療廢物轉移交接單”。有關的登記資料集中在總務科保存備查,保存期限3年。

3.5 特殊醫療廢棄物的處理①具有放射性的醫療廢棄物裝入紅色污物袋,注明日期并單獨放置于環境保護部門認可的專用貯存室內,由專人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管理,等待放射物的衰減,使用監測器測量放射性程度直到能夠安全處理。無關人員不準入內。②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器具,按規定分類消毒浸泡后,集中毀形并詳細登記記錄,裝入統一配置的專用容器,交指定的有證回收單位收購,專人負責。

3.6 職能部門分工合作醫療廢棄物由于種類較多,其管理涉及臨床、職能多個部門的工作,要求各部門間必須做好分工合作,才能保證醫療安全和杜絕污染的醫療用品外流,做好醫療廢物的處置管理工作。根據有關文件要求,管理小組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做到分工合作,交叉管理,落實各項工作責任。①總務后勤部門保證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正常運轉,負責做好包裝容器的臨床供應工作,組織做好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和移交過程的檢查監督工作。②藥劑部門按要求對臨床的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棄藥品的檢查監督管理,做好分類收集和無害化處置工作。③預防保健、護理部門則按要求加強對臨床醫療廢物收集、分類消毒及處理過程的檢查監督管理,做好有關醫療廢物的消毒和個人防護知識的培訓工作,對在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出現的意外事故按要求及時做好上報和協調處理工作。④)醫械、醫務、院感、保衛科等職能部門按照醫療廢物處理的規定,認真做好相關的協調管理工作,確保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理規范化、日常化、科學化,達到衛生、環保的標準。

4 監督與反饋

由醫療廢物管理小組負責臨床醫療廢物處理的監督工作,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檢查醫院醫療廢物的處理情況。醫院感染管理科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書面協辦單的形式發給科室負責人,列出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要求科室負責人限期將整改情況反饋給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同時將檢查結果納入醫療質量控制的范圍,作為醫療質量評分的一部分與負責人政績掛鉤、與獎酬金掛鉤。歸納檢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間周一次的醫院院周會(全院中層以上干部)大會通報,每月一期的醫院OA辦公內網以及醫院《醫療質量簡訊》訊刊上公布,將反饋意見傳達到各個科室。

5 體會與思考

通過以上管理措施的實施,使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5.1 領導重視、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嚴格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流程,有效地改善了醫院的衛生狀況,減少了院內感染的發生,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避免了醫療廢物的隨意丟棄,對確保醫療安全和保護環境起了積極作用。

5.2 加強醫療廢棄物管理后,使醫護人員執行各項相關操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能夠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進行醫用廢棄物分類放置、處理,逐步的達到和實現了國家醫療廢棄物處置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標準要求。全院上下密切配合。定期檢查并隨時抽查醫院感染制度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補救,并分析講評,敦督落實到位、杜絕了類似問題重復發生。

5.3 全員教育提高了全院員工的法律意識,環保意識。作為制度性要求,嚴格將醫療廢棄物相關知識、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列為在職員工培訓必備內容,促使各科室各級各類人員在認識上都得到了提高,管理好醫療廢棄物是預防和控制醫院醫療感染的關鍵且人人有責。

5.4 改變了全院員工作中的不良行為與習慣,營造了一種防范醫療垃圾污染的氛圍。由于各項操作規范化,并采取逐級帶教方式,使醫院各級人員都熟悉并能較好掌握,加上經常性的檢查督導,從而改變了員工隨手亂丟亂扔、醫療垃圾混放現象明顯減少不少不良習慣,做到了規范化處理醫院的醫療廢棄物。

5.5 醫院工作人員自身防護意識增強。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傳播疾病,各種污染針頭刺傷是醫院內傳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重要途徑。醫療廢物管理好壞,對社會、環境、人類健康有直接影響。在加強廢棄物管理工作中,一定程度上也增強了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意識,從而減少了傳染病的傳播,提高醫院醫護管理質量。

實踐證明,加強醫療廢物的規范化管理是體現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防止疾病傳播、保護人體健康的主要手段,是改善醫院環境、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預防醫院內交叉感染、提高醫療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強醫療廢物的規范化管理同樣也是我們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后工作中,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認真對待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管理辦法,嚴格督促檢查,持之以恒地抓好員工教育,做好依法醫療費的管理,力爭做到有效控制醫院感染,保證醫療安全。

參考文獻

[1] 張美麗 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廢物管理中應用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08,28(12).

[2] 樓慧萍 王靜 趙國運 淺談加強醫療廢棄物的管理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1998,8(4).

[3] 張紅玲 .醫用高度危險性物品的全程質控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5).

篇2

關鍵詞: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

隨著2015年版《中國藥典》對微生物檢驗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以及國務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與實施[1],基層微生物實驗室的工作日益繁重。但安全問題仍是工作中的重點[3]。由于微生物實驗室與其他實驗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微生物實驗室要接觸病原微生物和生物指示劑所引發的生物安全問題。

在基層微生物實驗室中,檢驗生產檢品時的微生物感染預防問題;微生物培養物污染環境問題;微生物菌種安全保藏問題;生物指示劑保管問題;微生物廢棄物處理問題等,是噬待實驗室管理人員重視并加以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多年在基層微生物實驗室工作及管理經驗,認為需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實驗室人員管理是基層微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

在影響實驗室生物安全的諸多因素中,人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生物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4]。只有保證基層微生物實驗室人員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識,操作技能和對生物安全設備良好操作和使用,才能保證在檢驗生產檢品時微生物感染預防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首先要做好基層實驗室人員的管理工作。

1.1強化基層實驗室工作人員生物安全知識

定期對員工進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對新進人員也要進行相關安全方面的培訓,保證實驗室人員掌握個人防護、實驗室操作技術規范、消毒與滅菌、菌種保藏、生物指示劑保管與使用、感染性廢棄物的處理,建立培訓檔案。全面提高基層實驗室工作人員對生物安全工作的認識水平。

2.規范的消毒與滅菌是保障基層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關鍵

基層實驗室由于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檢驗工作,加之品種豐富,產生的微生物培養物也日以增多。因此必須對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廢物進行滅菌處理,才能作為普通廢物處理,對操作中可能產生的迸濺或泄漏,必須通過消毒處理,以達到對操作人員的保護,每次實驗后,要按照實驗室衛生消毒規范進行消毒處理。

2.1實驗室消毒實驗室空氣消毒可采取紫外線照射的方法。另外每周安排進行一次臭氧殺菌;地面和物體表面消毒可采用配制一定濃度的酸酚或堿酚消毒劑進行擦拭。

2.2生物安全柜消毒每次進行實驗前后用75%酒精擦拭工作臺面,四周及玻璃擋板內外側等部位來消毒。

2.3儀器消毒制備菌液使用的移液槍、移液吸頭、離心機等在使用前后都應進行消毒,滅菌。

2.4其他一般的實驗器材采用壓力蒸汽和干熱滅菌消毒,實驗人員每次使用后要消毒滅菌。實驗后要及時對使用的實驗臺面和有關儀器設備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嚴禁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保持潔凈氣流不受干擾。

3.落實好微生物菌種保藏及生物指示劑管理制度

實驗菌種是生產單位微生物檢驗部門的重要生產資源,故而它是細菌工作中不可缺少而又具有傳染性的生物學因子。為了保證安全,對菌種必須妥善保存和保管。

生物指示劑作為產品工藝驗證的實驗用品,因含有耐熱芽孢細菌,故其管理方法應與菌種管理一致。

4.實驗室廢棄物管理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是控制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關鍵環節。切實安全的處理感染性廢棄物,必須掌握生物安全廢棄物的種類,并嚴格執行相應的處理程序,從而保證對實驗室感染和周圍環境影響的控制[5]。

由于生物實驗室感染性廢棄物屬于醫療廢棄物,必須按照《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2]規范廢棄物處置,防止感染發生。

4.1對感染性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

(1)實驗過程中的固體感染性廢棄物應棄置于專用的固體感染性廢棄物收集容器。

(2)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液體感染性廢棄物應放在硬質、防漏且耐高溫高壓的,有標識的專用容器中,對于產生的損傷性廢物,應棄于耐扎容器內。

4.2對感染性廢棄物進行處理

在實驗室內所有棄置的廢棄物,從實驗室取走之前,應經過高壓蒸汽滅菌處理,使其達到生物安全。其滅菌處理的效果要經過驗證,廢棄物應按規定統一存放、統一處理。

5結語

基層微生物實驗室是檢驗部門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生物安全直接關系到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也對生產的藥品提供質量的保證,因此實驗室工作人員應自覺提高生物安全意識,在實驗過程中及實驗之后的物品處理中嚴格遵守相關的管理條例,加強對菌種、生物指示劑及儀器設備的管理,才能確保基層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保障生產企業的順利生產。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

[3] 季建軍康英芳微生物檢驗實驗室管理的幾點體會[J]檢驗醫學教育 2005,12(1):6-7.

篇3

        1 血站醫療廢物的來源

        1.1感染性廢棄物:接觸血液的采血器材、實驗用的反應板、實驗洗板后的洗液、紙張、陽性血液、手套、試管等廢棄物。

        1.2一般性的廢棄物:生活垃圾等普通廢棄物.

        1.3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檢驗用的生化試劑等

        2 加強環節質量控制

        2.1 質控科和其它科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

        確定工作職責,由質控組長監督檢查,總務科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醫療廢物暫存地的日常管理和清潔消毒;血源科、供血科、成分科、檢驗科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使用標準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利器盒等盛放醫療廢物。科室成員協助做好全站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

        2.2 醫療廢物處理的質量控制

        2.2.1廢棄的一次性血小板耗材、一次性注射器、陽性血液等感染性廢物在工作完畢,按工作程序制定區域安全放置和棄置,用黃色垃圾袋存放,確保避免復用、污染和差錯[1]。未受到污染的一次性醫療用品無需經過特殊處理,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門機構回收。

        2.2.2損傷性廢棄物用耐刺的的利器盒存放,密閉后放入黃色垃圾袋;有液體的醫療廢物由產生科室進行熱合封閉,不合格血液在確認無滲漏的情況下,再用專用包裝袋進行包裝。血液標本應蓋上試管帽再裝入紙盒中,并置入雙層塑料袋扎好。所有醫療廢物包裝必須確保內容物無滲漏。 

        2.2.3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須經血站廢物管理組長批準,由相關科室按有關法規或規定統一銷毀或處置,少量的藥物性廢棄物可放入感染性廢棄物袋內。

        2.2.4一般生活廢物用黑色垃圾袋存放。以上廢物放入包裝袋后不得取出,包裝袋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應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指定專人放到醫療廢物暫存地,上午、下午各1次進行收集處理。

      2.2.5本站規定醫療廢物由某環保公司處理,每天必須定時至醫療廢物暫存點收集、運輸并用醫療廢物專送車進行集中化、規范化、無害化處理,做到日產日清。

        2.3 對醫療廢物暫存地的質量控制:

        總務科負責對醫療廢物暫存地的管理,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及禁煙食標識[2],遠離生活區,防滲漏等密閉措施,醫療廢物轉交出去以后,負責對暫存地、存放工具進行清潔消毒和處理。

        2.4對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的質量控制:

        各科室與暫存地做好交接登記,登記資料雙方各存一份,由各科室負責保管。

        2.5發生醫療廢物流失等意外事故時的質量控制

        2.5.1相關科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發現醫療廢物流失時,根據情況嚴重程度,報質控科, 質控科立即向血站廢物管理領導組織匯報,必要時根據事故情況進行上報。

        2.5.2質控科組織人員對現場及造成污染的區域或人員進行處理,工作人員應在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方可進行工作。

        嚴格的監督檢查是確保醫療廢物有效管理的保證。質控科作為醫療廢物管理的職能科室,在醫療廢物分類處理的初始階段實行嚴格的每日巡查制度,避免因血站內的醫療廢物處置不當造成的交叉感染。健全的組織管理是落實好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的關鍵,從醫療廢物的產生到處理,及早的預防了由醫療廢物而引發的感染,也是保護獻血者、受血者、血站工作人員身心健康的大事。盡管采取一系列措施,還有一些噬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足夠的衛生知識是加強醫療廢物管理的基礎;二是對環保公司的集中化處理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

參 考 文 獻

篇4

一、醫院感染監控工作開展情況

1、醫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標準進行各項工作,年有工作計劃及工作總結,檢查工作有記錄。

2、醫院成立了組織機構,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兼職人員克服了很多困難,工作認真負責,很好地完成任務。

3、醫療廢棄物處理有記錄,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記錄。換藥室、檢查室、治療室、沖洗室配置腳踩式醫用污物桶。各科室統一使用了洗手液,手衛生得到進一步規范。

4、各種登記本規范記錄,高壓消毒物品有記錄,消毒包內有指示卡監測、包外有指示膠帶監測。

5、能夠進行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及消毒滅菌和醫院環境的監測。

三、存在問題

1、在職醫務人員掌控醫院感染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對有關法規法律掌握不夠。

2、制度完善但執行不力,無專職人員,身兼幾職,文字資料操作性不強。院內感染監測不到位。

3、重點部門的院內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強: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廢棄物亂堆放、收集運送過程存在隱患,醫療垃圾桶未使用醫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針頭。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強對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管理、個人防護、無菌操作技術等知識的培訓,提高全員的素質,爭取全院重視并參與這項工作。

2、加強重點部門的管理工作,不斷改善布局及流程,規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規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消毒滅菌效果。以保證醫療安全。

3、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組織機構,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年終要有工作總結。并認真對醫院感染進行監測。

4、認真對照院內感染控制有關法律法規及文件的要求,同時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本院規章制度并認真組織落實。

篇5

隨著節能環保理念在全球的倡導,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給環境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關注,數碼產品走進環保時代成為一件迫切的事。作為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在購買電子電器產品時判斷一款家電產品是否環保,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產品上貼的能效標識。能效標識分為5個級別,級別越低的電器越環保。我們這樣做,既是身體力行地為環保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同時也保障了自身的健康。

據有關資料顯示,今后我國每年將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5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僅2002年我國就淘汰Y400多萬臺電視機,500多萬臺洗衣機,500多萬臺冰箱,600多萬臺電腦及3000萬部手機。在美國已經有1億臺舊電腦被束之高閣,預計今后十年內,將有1.5億臺電腦被淘汰。電子廢棄物俗稱“電子垃圾”,西歐曾對電子產品進行的一項市場銷量調查表明,2002年,各種電子產品的總消費量約為700萬噸,電子廢棄物總量約為400萬噸,占整個歐洲廢物流的2%~3%。而《美國新聞周刊》也報道,目前世界上各地廢棄的電腦軟盤加在一起,每隔20分鐘就可以形成一座i00層高的“摩天大廈”。目前電子廢棄物每5年增加16%-28%,比總廢物量的增長速度快3倍,電子廢棄物正成為新的危險廢物污染源。

電子廢棄物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所含材料比較簡單,對環境危害較輕的廢舊電子產品,如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等家用電器以及醫療、科研電器等,這類產品的拆解和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另一類是所含材料比較復雜,對環境危害比較大的廢舊電子產品,如電腦、電視機顯像管內的鉛,電腦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質。手機的原材料中的砷、鎘、鉛以及其他多種持久降和生物累積性的有毒物質等。而就在我國,每年要產生230萬噸電子廢棄物,僅次于美國的300萬噸。而根據路透社的報道,截至2020年,中國和南亞由電腦產生的電子垃圾將比2007年增加四倍!如果將廢舊電子產品作為一般垃圾丟棄到荒野或垃圾堆填區域,其所含的鉛等重金屬就會滲透污染土壤和水質,經植物、動物及人的食物鏈循環,最終造成中毒事件的發生:如果對之進行焚燒,又會釋放出二惡英等大量有害氣體,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很多可回收再利用的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玻璃等物質。嚴格意義上講。這些電子廢棄物,不應稱其為電子垃圾,而應稱作電子舊貨。有研究分析結果顯示,一噸隨意搜集的電子板卡中,可以分離出4kg銅、453.9g黃金、18.2kg錫,其中6453,9g黃金的價值就是6000美元。可以說,“電子垃圾”中蘊藏著重大商機,如果將“電子垃圾”中含有的金、銀、銅、錫、鉻、鉑、鈀等貴重金屬“拆”出來,將是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因此,電子廢物作為資源的綜合體,蘊藏著眾多珍貴的資源,對于電子廢物的再利用、循環利用是解決資源緊缺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目前國內相關工作人員正在積極探索的問題。

2007年,我國開始正式實施《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這項關于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的政策的對于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綠色生產,推動節能環保工作意義重大。而在2011年3月16日召開的綠色制造年會上,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黃建忠處長介紹,新修訂的條例將把污染控制的范圍擴大到冰箱、彩電等全線電子電器產品,同時,污染控制所涉及的詳細產品目錄也正在加緊醞釀中。

篇6

1 加強護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護理實驗室是醫學院校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護理實驗室在軟硬件方面得到質的提升。同時,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教改工作的深入,護理實驗教學和科研活動工作力度加大,實驗項目越來越多,實驗形式越來越豐富,開設了開放性、設計性、綜合性等多樣化實驗。護理實驗室除正常實踐教學外,全天候對師生開放,進入實驗室的人員激增且流動性大,實驗設備使用頻繁,安全工作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從而對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認真剖析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建立健全規范、合理、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實驗室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的安全責任意識,創建一個安全的教學和科研實驗環境,對學校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2 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2.1 安全意識淡薄,實驗操作不規范

分析事故產生原因可知,60%以上的實驗室事故是管理者或操作者缺乏安全意識引起的[3,4]。例如:實驗人員在實驗過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識而操作不規范,甚至違反規程操作;實驗結束后沒有及時關閉儀器設備、水、電等。在實驗室安全檢查中發現的一些安全隱患,有的是因為學生和教師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有的則是雖然明知存在安全隱患,卻因為存在僥幸心理,甚至根本不在乎造成的。高校中重教學科研、輕安全環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師生沒有正確認識和對待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另外,學生不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使其難以真正落實。

2.2 壓力容器的安全隱患

護理實驗室涉及的壓力設備以壓力容器為主,包括氧氣鋼瓶、空氣壓縮機、儲氣罐、高壓滅菌鍋等。為實驗方便,管理人員將氧氣鋼瓶隨意放置在實驗室內,沒有妥善固定,沒有醒目的標志,搬運和使用不規范。護理實驗室壓力容器缺少安全設施和專人監管,防爆系統不健全,缺少相應的規章制度,或制度建立后落實不到位,給使用與管理留下安全隱患[3]。壓力容器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

2.3 火災的安全隱患

在護理實驗項目中,特別是在中醫護理操作中,使用明火是常規操作之一,如拔火罐、艾炙、溫針灸等操作項目,同時,護理實驗室病床多,被服類易燃物品多,如床單、被套、床簾隔、手術衣、隔離衣、各類包布和治療巾等,如果操作不當極易引起火災。

2.4 醫療銳器物的安全隱患

護理實驗室大量使用注射器,輸液器,手術刀、剪,安瓿,玻璃棒以及溫度計等,使用不當易造成扎傷、割傷、刺傷等外傷。學生在練習操作時容易發生醫療銳器外傷事故,損傷后引發感染的風險較高。

2.5 實驗廢棄物的安全隱患

由于實驗室教學和科研任務繁重,產生的實驗廢棄物越來越多,如一次性輸液器、針筒,醫用紗布,消毒棉簽、棉球,各類引流袋等。這些醫療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隨意傾倒排放,將給校區及周邊環境帶來嚴重污染。

3 護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對策

3.1 完善及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科學規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實驗室正常、高效運轉的有力保障,也使管理者和執行者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5]。實驗室在學院的領導下堅持“安全第一,防范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的安全法律法規,制定了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學生操作守則,實驗室安全衛生制度,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等使用和存放制度,實驗室安全用電用水管理辦法,實驗室使用明火管理辦法,特種大型精密、貴重儀器使用、維修保養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辦法,“三廢”處理規定等。有了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奠定了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

3.2 加強實驗室安全監督檢查

學校安排專人負責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按照“日常檢查和節假日重點排查相結合,安全教育和重點防范相結合”的方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記錄在冊,及時處理,確保整改工作的順利完成。每個實驗室都配備安全責任人,每天下班前檢查各個樓層的安全和衛生工作,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預防了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每個實驗室都安裝門禁管理系統,教師和學生憑校園卡出入,杜絕了實驗物品的丟失,保證了實驗室日常工作中各種安全設施的完好。

3.3 加強師生安全意識教育

實驗室的安全意識,是實驗人員必須具備的心理意識。學校按照“全員、全程、全面”教育的思想,組織師生參加專業性的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各種預案演練、急救知識培訓與操作等活動。實驗室安全員定期對實驗教師、學生開展防火、防盜、防破壞、防自然事故的“四防”教育和道德教育。做到所有實驗教師熟悉消防器材的擺放位置及使用方法,掌握意外事故的現場處理方法。實驗中心主任每學期主講兩次安全知識專題講座,結合安全教育片觀看實際案例,讓教師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和責任心,將安全知識貫穿在整個實驗教學中。在我校,實驗室安全教育是新生始業教育的重要環節,考試合格的學生才能進入學校實驗室進行學習和參加科研活動。學校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安全教育培訓,通過交流與探討,不斷學習國內外高校及同行業實驗室建設的先進管理經驗[6]。采取多種途徑加強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宣傳力度,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及安全防范技能,讓“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3.4 嚴格規范實驗操作

實驗操作規范是實驗成功及安全的重要保證。在實驗過程中,指導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正確掌握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將避免人身傷害的理念滲透到實驗的每個環節。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拔火罐操作中,學生應學會正確使用95%的酒精燃燒和滅火的方法,操作時應避開床簾隔和被服類易燃物品。(2)使用注射器時指尖不能觸及針頭,操作完畢不要回套針帽,禁止用手分離污染的針頭和注射器。在配置藥液時,為防止掰安瓿劃破手指,可包裹紗布或使用創可貼。(3)傳遞各種銳器時應使用容器傳遞,針頭、刀片、縫合針用后立即放入堅固、耐刺、防滲漏的容器內,并立即蓋好蓋子,貼上標簽。(4)接觸各種與血液、體液有關的操作時應戴手套。在實驗教學中,規范各項操作程序,糾正學生在操作練習中的不良習慣和行為,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3.5 壓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壓力容器使用的維護保養堅持“預防為主”和“日常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的原則,保證其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學校在每學期初和學期末請專業人員檢修、維護壓力容器,確保其安全正常后才可使用。在運行期間經常巡回檢查,發現操作中或設備上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容器的安全運行。每個實驗室分別直立放置1個氧氣鋼瓶,統一采取固定架穩妥固定,遠離熱源,避免陽光暴曬和防止強烈振動,瓶體有明顯的“易燃”“易爆”“滿”“空”和“四防”標識,防止引起火災、爆炸或傾倒等事故發生,并建立常規記錄檔案。

3.6 加強廢棄物的處置管理

實驗結束后,將廢棄物按類別放入相應的收集容器。每個容器上有明顯標識,如廢棄物名稱、主要成分與性質,并保持清晰可見。確保容器完好無損,杜絕蓋子破損等一切可能導致廢棄物泄漏的隱患。將危險廢棄物收集容器存放在符合安全與環保要求的室內特定區域,且做好相應的記錄。定期集中回收實驗室廢棄物,交由學校指定的職能部門統一處理,切實做好實驗室廢棄物的分類、收集、處置工作,從根本上消除醫療垃圾帶來的安全隱患。

3.7 制訂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減少實驗室安全事故,降低損失,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將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的作用。學校應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制定一系列應急預案,將應急工作規范化,定期演練,提高對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理能力。

篇7

【關鍵詞】醫療廢物;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197.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289-01

1 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我國將醫療廢物劃分為五類 ,即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有以下特點:(1)含有感染性物質,可引發感染性疾病。(2)具有遺傳性毒性或者藥物毒性。(3)含有鋒利,易刺傷人體導致感染目前,部分基層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存在監督管理組織不健全、認識不足、設施簡陋、處置存在誤區等問題。以《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為準則,進行宣傳和監管并舉;加大醫療廢棄物處理設施的建設投入;完善設施、規范處置流程、嚴格廢棄物分類和環節管理等對策與建議。

1.1 醫務人員人為因素

1.1.1 醫務人員:客觀方面目前人事用工制度決定臨床護理人員招聘的多、流動性大。存在醫療廢物知識欠缺和認識不足。操作中,將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丟,甚至隨意用黃色口袋裝生活垃圾或用黑色口袋裝醫療廢物,增加醫療廢物處置的工作量或讓醫療廢物流失于生活垃圾中。主觀方面由于臨床工作工作量大,工作繁忙瑣碎。個別醫護人員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及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多,認為工作中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增加工作量,存在一定抵觸情緒。還有的責任心不強,錯誤認為醫療廢物的管理,不象臨床醫療工作那樣,會出醫療事故,不認真執行。

1.2 保潔公司與醫院的關系

1.2.1 保潔公司與保潔員:保潔公司業務性質不僅為醫院保潔服務而且面向社會。首先對醫療廢物的知識了解局限,對醫院保潔員崗前培訓不全面不到位。加上大多保潔員文化層次低,接受能力差,人員流動性大。培訓不到位造成保潔員對醫療廢物知識欠缺,造成醫療廢物管理混亂。

1.2.2 醫療機構與保潔公司簽定保潔合同,保潔員由保潔公司進行管理,工作地點在醫院,對科室業務指導,不愛聽,覺得麻煩,不愿認真執行,缺乏管理方面的制約。

1.3 客觀因素:實行醫療廢物統一處置的時間不長,物質上有一些缺乏。做得好的部門盡量做得符合要求,做得不好的,認為雖有明確的規定,但物質不到位也懶得想辦法。還有的開始認真,由于臨床工作的繁忙久而久之也不認真了,得過且過,慢慢的管理松懈。

2 方法

2.1 加強臨床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并進行相關知識考試考核。將醫療廢物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醫療廢物 分類目錄,下發醫院各臨床科室。并與護理部、醫教部、總務科協調,與各科室負責人簽定責任書,再由他們對本科室臨床人員及保潔員進行監督和個別培訓。

2.2 保潔員的培訓:針對保潔員流動性大,大部份文化層次低,對醫療廢物認識不足的情況,在醫院反復組織他們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講明醫療廢物的危害性,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將醫療廢物的安全防護、分類、包裝、貯運及處理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等知識進行培訓。再由本科護士長或醫療廢物專職管理人員在他們工作過程中進行現場指導和強化培訓。并與保潔公司簽定目標責任書,對保潔員實行雙向管理。對新上崗的保潔員醫院實行崗前培訓,將培訓內容記載并讓本人簽字,并告之以往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的獎懲情況。實行層層負責制。

2.3 針對臨床工作繁忙,對醫療廢物的分類記不住,采取分類標簽和流程圖上墻,標簽注明醫療廢物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如:感染性廢物標簽中用較小一點的字體注明棉簽、棉球、膠布、輸液器、空針等,損傷性廢物標簽中包含針頭、刀片等字樣。為臨床人員在工作中提供方便,也在臨床人員丟棄廢物時,加深醫療廢物分類的印象。流程圖上墻,使每一位醫護人員、保潔員、病員及家屬都清楚醫療廢物的規范管理、包裝、流程、最終流向是由指定公司統一處置。

2.4 嚴格交接班制度:在病房由科室負責,交給保潔員時,須稱重量密封后貼上標簽,標簽包括:廢物名稱、產生科室、重量、日期,并且詳細記錄雙方簽字。由保潔員交暫時貯存處,重量必須與科室重量相吻合并登記。運送過程中由保潔員負責。醫療廢物在暫時貯存處保管期間,由暫時貯存處醫療廢物專職人員管理。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

2.5 對物質上的缺乏:上墻的標簽和流程圖做好之后,過塑貼于盛裝醫療廢物的黃色口袋容器上方墻上。避免了各種污漬的污染,又便于清潔。由于一次性銳器盒價格每個須6元,成本較高很少醫院購買。分類時,用藥品包裝盒或廢棄的一次性輸液瓶剪開后置黃色口袋內,替代銳器盒盛裝針頭、刀片等損傷性廢物。銳器盒的廢物利用,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無成本,減少了污染,節省了醫院開支,加強了個人防護。其他醫療廢物分別置不同的黃色口袋內,裝滿3/4時用膠帶密封,貼上標簽,每天由保潔員運交醫療廢物專職人員回收于暫貯存處周轉桶內。

2.6 加強督查工作:院感科經常到各部門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糾正,及時現場指導。強化臨床人員對醫療廢物的認識和責任心。要求做到收集不落地,存放不暴露,嚴格分類放置,處理及時徹底。在檢查中發現未落實到位的問題,納入全院目標考核和醫療質量考評內容,與經濟責任掛鉤,并在全院張榜公布。其次教育和發動全院職工,宣傳醫療廢物的危害和管好醫療廢物重要性,讓醫務人員人人參與,避免醫療廢物的流失和不規范處置。

3 總結

通過以上對醫療廢物管理政策的宣傳、培訓、管理,轉變了醫務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的誤區,嚴格了操作規程,加強了對保潔工人的管理。從《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試行以來,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在醫療工作,工作人員管理意識加強,嚴格了交接班,各種記錄有據可查,避免了醫療廢物的流失、混裝等,為社會營造了一個健康的環境,為醫院贏得正常經營的秩序。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基層醫院;醫源性感染;控制;檢驗科

【中圖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6-0297-02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檢驗醫學在臨床工作中的地位越加重要。檢驗醫學為臨床醫療提供科學的診療依據。檢驗科是一個很容易發生醫源性感染的科室。檢驗人員每天不僅要直接采集標本,而且還要與患者血液、體液、分沁物及排泄物等接觸,時有被銳器刺傷及面臨傳染源噴濺的事件發生,且經常進行攪拌、震蕩、離心、敲打等操作,這些操作均可產生大量的微生物氣溶膠,并隨空氣擴散而污染實驗室空氣,容易造成檢驗人員的工作環境的污染,導致醫務人員罹患各種經血傳播疾病。為降低檢驗科醫院感染發病率,提高檢驗科的安全性,文章結合近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對相關資料的查閱,對如何加強縣級醫院檢驗科管理,提高檢驗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確保環境的生物安全等問題探討如下。

1檢驗科醫源性感染控制存在問題分析

1.1淡薄的防護意識:由于基層醫院受到人力資源的限制,檢驗人員繼續教育工作開展不足,導致檢驗人員醫院感染的意識不足。部分檢驗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不強,對檢驗標本的生物危害性認識不足或者存在僥幸心理,檢測后標本隨意處置,在有傳染源的工作場所進食、飲水、吸煙,甚至穿著工作服進入休息間。尤其嚴重的是個別檢驗人員在工作中不按消毒隔離制度操作,不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工作,經常在工作中用接觸傳染源的手接聽公用電話。

1.2領導重視不足:目前,有些醫院領導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和支持,以至有些綜合基層醫院尚且流于形式。縣級醫院由于經濟原因和設計水平的原因,有的檢驗科工作用房面積不足,沒有嚴格區分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房屋布局往往不規范,設計不科學,采光通風欠佳;生物安全防護設施很差,檢驗科往往只有1臺生物安全柜,缺少洗眼器和緊急噴淋設備,以致遇到職業暴露時難以達到科學的防護;還有的醫用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不規范等。

1.3規章制度不健全:醫院感染知識教育滯后,檢驗科內預防和控制醫源性感染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無論教科書或是實習教學中,均沒有相應的教學內容,導致檢驗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匱乏。

1.4預防感染意識薄弱:發生職業暴露時應急措施不當,如遇到標本漏灑、表皮破損、標本污染面部、眼部、濺入口腔時,忙亂中往往忽視了傷口的消毒處理,如為傳染性血清標本,則很容易導致交叉感染。在門診檢驗科,抽血窗口十分繁忙,往往給前一例患者抽血后手套上沾了血跡,沒有洗手又去給下一例患者抽血,這也是容易引起醫患糾紛的一個薄弱環節。

2檢驗科醫源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探討

2.1相關領導應提高重視制度組織建設力度:醫院領導應切實加強全院醫院感染管理的組織建設,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成立醫院感染管理科,任命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擔任檢驗科的感染監督員,負責監督和管理科內的醫院感染工作。配置必備的消毒滅菌設備,根據醫院具體情況,制定規章制度、檢驗科消毒隔離制度和應對職業暴露的應急預案等,形成醫院感染的制度和組織管理網絡。

2.2改善工作環境: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改善檢驗科工作環境,明顯劃分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并張貼公示各區域的工作職能;加強實驗室通風換氣設施,保持空氣流通。嚴禁在工作區進食、飲水、吸煙。各室固定清掃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3加強檢驗人員的自身防護:由于檢驗科人員直接與患者接觸,有接觸傳染源的可能,因此,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檢,建立健康檔案。要求工作人員上班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戴口罩、橡皮手套。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提高工作人員洗手的依從性,嚴格實施六步洗手法。檢驗師對患者靜脈采血必須實施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手指采血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例患者操作前必須用消毒劑或泡沫消毒劑洗手,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和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對疑似艾滋病、性病、傳染病患者應嚴加防范,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封閉式進入隔離區,工作人員穿隔離服、戴隔離帽和口罩等進行操作,發現疑似傳染病患者應將疫情盡快上報上級機關,對傳染病患者的排泄物應及時、就地無害化處理,以免擴散。

2.4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醫院領導組織檢驗科員工反復學習衛生部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廢棄物管理條例》、《廢棄物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規,對所有新職工實行醫院感染崗前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應定期對全科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教育,牢固樹立自我防護意識,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預防職業性接觸性感染的發生。

2.5嚴格按消毒隔離規范操作:選派專人負責消毒隔離工作,負責消毒隔離的布置、檢查與落實,包括消毒液的配制與定期更換的時間,當事人應簽名確認。每日對空氣、物體表面和地面進行消毒,辦公用品如計算機鍵盤、鼠標、電話等物經常性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化驗單盡量用電腦統一規范化打印,或與病區聯網,實施無紙化辦公。

2.6醫用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對一次性醫療用品(注射器、采血針、吸管、試管、醫用手套、加樣器吸頭、反應板等)和其他醫用廢棄物應建立處理流程,并嚴格執行,一次性醫療用品和醫用廢棄物使用后經高壓滅菌、焚燒、消毒劑浸泡,由專人回收,集中統一處理并登記,未經無害化處理者嚴禁流入社會。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分別存放,醫用垃圾用黃色塑料袋,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裝,分類進行無害化處理。

2.7對檢驗人員職業暴露的處理:檢驗人員工作中容易被銳器、針頭、碎玻璃刺傷,引起感染,如遇到上述情況,要立即擠壓傷口、排出血液、清洗消毒,必要時根據污染物攜帶的病毒及細菌種類,及時注射相應的抗病毒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加以預防。并及時填寫表格,上報預防保健科存檔,定期復查,觀察職工是否受到感染。

2.8計劃免疫:在檢驗科崗位上工作,是 HBV、HIV、TB等

病原體感染的高危人群,均應注射疫苗。通過上述的各項預防措施與管理方法,提高了檢驗科人員對醫源性感染的認識,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檢驗科內醫源性感染,保障了檢驗科工作人員的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患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檢驗條件。

參考文獻

[1]姜雷.檢驗科質控管理探討[J].中國實用醫,2007,2(25):67-68

[2]劉江虹.檢驗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及管理[J].醫院管理雜志,2007(4):300-301

[3]詹磊.綜合性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7):752-754

篇9

一、促進生態發展和資源節約取得的成效

以促進生態發展、實現節能減排為落腳點,采取落實價格政策、爭取價格補貼、加強價格管理、完善價格機制等措施,積極服務生態產業發展、生態宜居環境建設、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生態文化建設。

(一)運用價格補貼,推進清潔能源綜合利用

一是幫助企業向省局積極申報落實電價補貼,促進可再生新能源企業落戶黃石。如為黃石峰烈山沼氣發電申報落實了0.25元/度的沼氣發電電價補貼,15年預計補貼約562.5萬元,為創冠環保黃石有限公司爭取了0.1元/度的省級垃圾焚燒發電電價補貼,2012年度已補貼400余萬元。二是制定優惠熱價補貼用熱企業,推廣熱能源在黃石的利用。2011年以來,在省局制定的供熱價格基礎上,兩次調整了市供熱銷售價格,以低于省局價格25―14元的優惠熱價補貼關停燃煤鍋爐并使用集中供熱的企業,幫助企業淘汰小鍋爐,降低了環境污染,促進了熱能較廣泛利用。我們還積極協調疏導供熱企業和用熱企業之間的價格矛盾。三是運用車用天然氣價格補貼,促進綠色出行。2011年創新性提出車用天然氣加價收入管理辦法,該辦法的實施,有效地追繳了歷年來存放在天然氣公司的加價收入4000余萬元,并且每年還新征加價收入1200余萬元,為黃石市直接爭取了一筆較大的財政收入。該項工作也得到了省物價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廣黃石經驗。甚至江蘇泰州、浙江溫州等城市都聯系來黃石學習取經。車用天然氣加價收入主要用于補貼千余臺公交車、出租車“油改氣”工作以及維持公交低票價,提高了黃石市公交體系清潔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環境污染,提升了民生凈福利水平。公交公司今年新增百臺公交車使用液化天然氣,鴻泰公司今年又增加30余臺公交車進行“油改氣”工作,打造“綠色公交”的同時確保了市部分公交線路1元一票制的低票價運營,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了保障。

(二)深化水電價格改革,促進水電資源節約利用

一是積極推行居民電價改革,實施階梯電價,實現節約用電,促進節能減排。目前居民按照每戶每月分檔電量繳納電費,第一檔電量為0―180度,每度電價0.57元,第二檔電量為181―400度,每度電價比第一檔提高0.05元,第三檔電量為401度及以上的電量,每度電價比第一檔提高0.3元。自2012年7月1日起實施居民階梯電價以來,全市多收電費約452萬元,資金用于城市夜景“亮化”工程,較好地美化了城市景觀,改善了城市環境質量,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二是合理定位特種行業用水價格水平,引導特種行業合理有效用水。早在2006年,市物價局就注重特種行業用水價格水平的確定,制定了全省較高的用水價格4元/噸,在新一輪水價的調整開始之際,我們提出特種行業水價為8元/噸,經市政府和省物價局同意,即將實施,以引導特種行業的節水意識,安裝節水器具,實現節約水資源,減少污染排放。

(三)完善環境價格體系,促進生態宜居環境建設

一是積極推行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由于醫療廢棄物有極高的污染性,為了完善醫療廢物環境管理,黃石市緊隨武漢全省第二家推行了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市物價局主要采取以下三個舉措推進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工作。首先,及時向省局爭取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收費標準,幫助企業落戶黃石,保障了醫療廢棄物處置正常運轉;其次,為了提高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收費開征率,我們多次與衛生、醫保、各醫療機構協調溝通,解決收費納入醫保問題,并幫助企業拓展業務范圍;再次,為了解決企業資金困難,幫助企業利用收費權向銀行進行質押融資,積極探索融資新路。目前執行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收費324家,其中一級以上醫療機構97家,個體診所227家,覆蓋了黃石市、大冶城區和陽新部分地區,黃石城區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收費開征率達100%,黃石中油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醫療廢棄物年處理量1022噸。二是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加大污水處理力度。2003―2007年4次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由2003年的0.35元/噸調整至2007年的0.80元/噸。市區已建成的5座污水處理廠2012年處理污水5805萬噸,污水處理率80%,2012年征收污水處理費3694萬元,主要用于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污水收集系統升級改造、支付監管經費、代征手續費和還貸費用等五方面。為了更好地促進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將適時再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以保障污水處理系統運營,改善城市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三是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實行無害化處置和收費制度。自2017年起三次調整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常住居民每戶由4元/月調整到8元/月,并隨水費征收。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實施后,全市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征收率已由最初的34%增長到了7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社區衛生明顯好轉,環衛工人待遇得到改善,同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降低生活垃圾處理成本,推進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進程。目前黃石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年處理垃圾量可達23萬噸。四是完善排污收費制度,制約污染物排放。2007年根據《湖北省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形成了“環保核定,地稅征收,銀行入庫,財政統管”的征管模式,由原來低收費標準向補償治理成本收費轉變。2012年全市排污收費收入2747.14萬元,增速降低約10%,顯現了節能減排成效。

(四)落實差別電價,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等6個高耗能產業中限制類、淘汰類企業,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并逐年提高差別電價的加價標準,從2004年的限制類和淘汰類企業用電價格在正常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分別加價2分錢和5分錢,上漲到2010年的限制類和淘汰類企業用電價格在正常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分別加價1角錢和3角錢。2010年以來,全市分2批對43家企業實行了差別電價政策,促使22家企業當年關停,13家企業被淘汰,促進8家企業技術改造升級。近4年收繳進入地方國庫的差別電價收入共計164.72萬元用于支持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且在每年度電價專項檢查中,市價格監督檢查局將差別電價落實情況作為重點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該項政策落實到位。

(五)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生態農業發展

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指示,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大冶市龍鳳山農業開發公司等建設生態溫室大棚標準園,使用生態技術,生產無公害蔬菜,促進了全市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2013年1月至8月,黃石市價調基金征收205萬元,扶持生態種養殖項目120萬元,有效帶動農戶致富和剩余勞動力就業,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出臺傾斜性政策支持生態修復治理

為支持大冶鐵礦國家礦山公園利用廢棄礦石、渣石對廢棄礦山進行生態復墾,對礦山公園景區及博物館門票實施價格傾斜政策,制定了50元/人的票價,而鄰近的東方山景區票價僅10元/人,通過收取較高票價籌集資金大面積種植槐樹,建設綠色長廊,以“景”養“治”,加快了全市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步伐。

二、樹立生態理念,服務“生態立市”

綠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銀山,是最大的公共產品、最大的公平。為了促進黃石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科學發展,黃石市物價局將認真履行價格職能,樹立生態理念,按照全省物價工作會議關于價格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服務生態城市建設。

(一)加快完善價格約束機制

通過深化水價改革,盡快推出階梯水價,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2013年10月16日黃石市召開了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聽證會,依據大部分居民每月用水量合理制定階梯水價用水量分檔,形成節水型價格機制,在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基礎上,降低浪費用水現象的發生率。據統計,2012年81%的居民用戶每月用水量在10噸以內,11%的居民用戶每月用水量在11―15噸,3.79%的居民用戶每月用水量在16―20噸,1.44%的居民用戶每月用水量在20―25噸,每月用水量25噸以上的居民用戶僅為2.77%。如果將階梯水價用水量初始分檔定在每月25噸,并不影響大多數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同時還考慮將特種行業用水價格與居民用水價格適當拉開距離,節制特種行業用水,引導樹立節水意識,加強節水技術改造,實現節約用水,減少污染排放。在落實差別電價政策的基礎上,逐步推行差別水價、差別天然氣價格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降低資源環境損耗。

(二)努力健全價格補償機制

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結合黃石實際情況,科學測算、合理制定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基金的征收標準,堅持“誰污染,誰付費”的環保理念,在資源開發使用的同時合理進行生態環境補償,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減少資源開采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損失等問題的發生。同時,推進排污權交易價格制度改革,競價轉讓污染許可證,實行水污染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總量的初始有償分配和使用機制,將排污指標“價格化”,限制企業排污,促使企業主動維護環境生態。

(三)逐步建立價格激勵機制

一是在政府定價的項目價格管理中認真貫徹市委“生態立市”的戰略意圖,從價格上支持節能環保的公益性項目,對使用清潔能源的節能環保公交車和出租車在車用天然氣加價收入里適當予以補貼,對使用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用戶給予適當價格政策扶持。二是積極為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的企業向上級價格主管部門爭取優惠政策以及有利于產業鏈招商的政策。正威集團是市物價局引進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物價局積極向省局爭取該公司大工業用電優惠政策,若政策到位,電價將降低0.34元/度左右。三是加大價格調節基金使用力度,扶持生態農業發展。對利用生態技術開展種養殖項目的生產基地,市物價局將運用價調基金幫助基地進行基礎建設、農超對接的平價商店建設,鼓勵生產基地進行循環生態農業建設。四是建立污水處理費征收返還機制。對建有污水處理設施的企業處理的污水,經環保部門檢測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實行污水處理費先征后返的激勵政策,調動企業治理污水的積極性。五是推進清潔能源生產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對光伏發電、地熱發電、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沼氣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產在價格政策上給予充分扶持。

(四)不斷完善價格工作機制

一是強化價格監督,完善價格監管機制。針對階梯水電價、差別電價的落實情況組織開展經常性專項監督檢查,對有關資金的使用進行跟蹤監督檢查,并組織相關部門對資金項目使用進行評估和驗收,確保相關價格政策執行到位以及資金的專款專用。二是加強價格監測,完善價格預警機制。實行價格監測報告制度,優化價格監測定點單位布局,擴大價格監測覆蓋面,科學設置價格監測品種。充分利用價格監測數據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為黨委、政府準確判斷價格形勢、科學調控市場提供可靠資料。密切監測市場價格動態,對市場價格異動情況,及時掌握,迅速反應,維護社會穩定。三是加強成本監審,完善定價機制。在制定調整環境資源價格時,認真實施成本監審,剔除經營者虛報的不合法、不合理成本,為制定科學合理價格提供決策依據,并促使經營者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另外,通過開展定期成本監審,可以掌握各行業歷年的成本水平,得出行業社會平均成本,控制經營者成本惡意上升。四是樹立服務理念,建立價格公共服務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完善價格監督網絡建設,進一步推進價格公示制度,倡導價格誠信,制止價格壟斷,引導企業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篇10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1、 食品經營者應當樹立健康從業意識,加強用人管理,嚴禁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以確保食品安全。

2、 食品經營從業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健康證明應隨身攜帶,以備檢查。

3、 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

4、 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1、食品經營人員必須在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相關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之后方可上崗;

2、食品經營人員的培訓包括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食品從業人員;

3、定期組織食品經營人員培訓,制定培訓計劃,每季度組織培訓一次,每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并做好相關培訓記錄;

4、培訓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河北省食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5、新招收的食品經營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后方可上崗;

6、建立從業人員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內容等記錄歸檔。

三、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

1、負責組織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知識的學習培訓,

并做好建立培訓檔案工作。

2、負責組織從業人員年度健康檢查并做好建立健康檔案工作,督促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3、制定本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等,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負責檢查記錄餐飲服務經營過程的食品安全狀況,

并對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為及時制止和

提出處理意見。

5、負責受理投訴舉報工作,對每起投訴舉報要認真記錄并配合監管部門調查處理。

6、接受和配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本單位的食品安全進行監督檢查,并如是提供相關資料和情況。

四、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

1、每天對銷售的食品進行查驗。銷售人員要求按照食品標簽標示的警示標志、警示說明或者注意事項的要求銷售預包裝食品,確保食品質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對即將達到保質期的食品,集中進行擺放,并作出明確的標示。

3、用于食品銷售的容器、工具必須符合衛生要求。

4、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5、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況要及時通知供貨商及政府監管部門。

6、不合適食品的處置。與供應商有合約約定的,按照

約定執行。政府監管部門有明確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門的通知要求進行處置。

7、政府部門明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銷毀處

理流程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政府監管部門的通知要求執行。

五、食品經營過程與控制制度

1、制定食品采購計劃,選擇供應商,保證食品的來源合法,簽訂購貨合同,索取食品的相關材料,對食品進行查驗,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出保質期的食品。

2、貯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銷售散裝食品,要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內容。

3、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六、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制度

1、場所

(1)應定期進行除蟲滅害工作,防止害蟲孳生。除蟲滅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時進行,實施時對各種食品(包括原料)應有保護措施。

(2)使用殺蟲劑進行除蟲滅害,應由專人按照規定的使用方法進行;使用時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使用后應將所有設備、工具及容器徹底清洗。

(3)發現老鼠、蟑螂及其他有害害蟲應即時殺滅。發現鼠洞、蟑螂滋生穴應即時投藥、清理,并用硬質材料進行封堵。

(4)三防設施有效:紗門、紗窗或門簾、金屬防鼠板、防鼠隔柵等設施能有效起到防蠅、防鼠、防塵作用。

2、設備及維修保養

(1)配備冷藏、冷凍設施,烹調爐灶、蒸箱設施,餐用具消毒、保潔設施,留樣設施,專用空氣消毒設施,清洗設施,通風防潮設施,廢棄物存放設施,防蠅、防鼠設施,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

(2)定期組織對電氣設備、機械設備的檢查,加強對有關員工的安全操作規程培訓,設備、設施維護及時有記錄。

七、食品進貨查驗制度

1、 食品經營者應當嚴格審驗供貨者的經營資格,認真查驗食品合格證明,確保主體資格合法,購入食品質量合格。

2、食品經營者應當向供貨者索取并仔細查驗營業執照、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

相關證明文件應當真實有效,留存的復印件應當由供貨商加蓋公章。對證明文件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經營者不予進貨。

3、 食品經營者進貨時應當按照食品批次查驗食品出廠合格證明或者質量檢驗合格報告。購入進口食品時應當查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明文件。

4、 食品經營者向種植戶、養殖戶購入自產自銷的食用農產品,應當索取并仔細查驗供貨商的身份證明和應當檢驗檢疫食用農產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5、 食品經營者應當索取供貨者出具的正式銷售發票,或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索取有供貨者蓋章或者簽名的銷售憑證,并保留真實地址和聯系方式。

6、 企業總部統一配送的食品,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索驗供貨者的證明文件,統一建檔保存;各連鎖經營者可將總部出具的進貨查驗證明和統一配送單存檔備查。

各連鎖經營者自行采購的食品,應當按照要求向供貨商索驗相關證、票,并建檔保存。

7、 食品經營者應當按供貨者名稱或者食品種類分類建檔保存相關證明文件,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1、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食品采購及銷貨記錄制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食品采購、銷售情況。

2、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根據食品進貨憑證如實記錄購進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商名稱、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票據。

3、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積極使用電腦記錄。統一配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并將有關資料復印件發給所屬相關經營企業備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術,聯網備查。

4、 未實行電子記錄的食品經營者,應當設置食品進貨臺賬,利用賬簿記錄。

5、 食雜店等小型食品經營者,應當逐日將食品進貨憑證分類粘貼、便于查找,定期裝訂成冊,代替食品進貨記錄。

6、 食品批發經營者銷售食品時,應當填寫銷售記錄,載明銷售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購貨者的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內容。

7、 食品經營者應當定期查閱進貨記錄和檢查食品的保存與質量狀況。

對臨界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記錄中做出醒目標注,并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做出醒目提示。

8、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九、食品貯存管理制度

1、建立食品存儲倉庫。專門用于存放查驗合格的食品。

2、詳細記錄食品入庫信息。食品入庫要詳細記錄商品的名稱、商標、生產商、

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數量、供貨商名稱、聯系電話等信息。

3、按照食品儲藏的要求進行存放。食品要離墻離地,按入庫先后次序、生產日期、分類、分架、生熟分開、擺放整齊、掛牌存放。嚴禁存放變質、有臭味、污染不潔或超過保存期的食品。

4、貯存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應當采用封閉容器。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5、食品出庫要詳細記錄商品流向。

6、每天對庫存食品進行查驗。發現食品有腐敗、變質、超過保質期等情況,要立即進行清理。

7、每周對倉庫衛生檢測一次。確保庫房通風良好、干凈整潔,符合食品存儲要求。

8、變質食品設立專門的倉庫或容器進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十、廢棄物處置制度

1、目的

(1)將經營及辦公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管理,努力變廢為寶,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2)加強廢棄、廢舊物料管理、規范利用、使用程序、提高廢舊物料的使用率,不斷挖掘節能降耗的潛力,為公司構建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型企業添磚加瓦。

2、范圍

適用于經營辦公及其它場所。

3、職責

3-1 貨物存儲:

(1)在轉移過程中,要防止廢品的滴漏、溢出、散落;

(2)轉移到廢品倉庫時,入庫單上寫明廢棄物的名稱、數量,倉庫管理員要重新核實廢棄物名稱和數量,并按倉庫管理員的要求放置,不可混放、亂放。

(3)倉庫物流管理人員,要每天檢查廢品倉庫,檢查廢品的放置是否出現滴漏、溢出、散落、混放的現象,嚴格按照倉庫管理制度實施;

3-2.辦公室:

清潔工每天負責將生活廢物分類轉移到指定位置。其中

可回收類一般廢棄物轉移至廢品倉庫,不可回收類一般廢棄

物轉移至公司垃圾場,最終拉運至荒沙溝填埋。

4、可回收廢棄物的處理流程:

當廢物倉庫達到一定量時,庫管提出書面處理申請單,提交公司領導審批,然后由營銷部負責聯系回收處理廠家,處理可回收廢棄物時營銷部要尋找價格合理、服務好的單位,并簽訂協議和保存廢棄物處理的原始憑證,并負責對廢棄物處理過程的監督。

5、一般廢棄物分類

5-1、廢棄物分為工業廢物和生活廢物兩大類,其中工業廢物又分為可回收類和不可回收類兩類,生活廢物同樣分為可回收類和不可回收類兩類。

5-2、工業廢物

(1)可回收類:

可回收廢紙類(廢紙箱、廢紙板、廢紙帶等)、廢金屬類(廢銅線、廢電纜線、廢漆包線、廢冷板等)、廢塑料類(廢樹脂、廢注塑頭、廢PVC料、廢線材、廢線皮、廢線盤、廢托盤等)、廢木材類等。

(2)不可回收類:

不可回收廢紙類(過塑紙、粘性紙)、廢手套、廢抹布、廢膠布(雙面膠、膠帶、織帶等)、廢塑料袋(泡沫塑料)等。

5-3、生活廢物

(1)可回收類:

可回收廢紙(書本紙、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新聞紙等)、飲料瓶(罐)、生活污水等。

(2)不可回收類:不可回收廢紙(衛生紙、餐巾紙)、廢塑料袋(泡沫、薄膜)、廢棄食物(果皮)、廢舊辦公用具(筆、筆芯等)等。

6、廢棄物的分類標識和存放管理

6-1、公司各部門一般廢棄物存放垃圾桶必須區分:工業廢物可回收類、工業廢物不可回收類、生活廢物可回收類、生活廢物不可回收類,對廢物放置位置進行標識并標明存放的種類。

6-2、所有的一般廢棄物全部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垃圾簍或用來存放一般廢棄物的箱子或托盤。

十一、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公示管理制度

為規范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公示管理工作,保障公眾餐飲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1、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包括: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醬油、醋、鹽、八角等各種香料。

2、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基本信息包括:品名、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編號、供貨單位等。

3、公示的基本信息要與實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相符,不得提供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有變化的要及時更換公示信息。

4、采購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要專店采購、專賬記錄、專區存放、專器稱量、專人負責,并按照有效期使用。嚴禁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以及標簽不規范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

5、公示欄應按照規定懸掛,便于公眾了解相關信息。

十二、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1.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對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設備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防止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流失,并采集有關食品及其原料樣品。

2.即停止銷售可疑食物,保留好可疑食物,以供醫療檢驗查明所中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