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范文
時間:2024-04-09 17:53: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而語文教育是實現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因此,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育中去,有著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的滲透,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發展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
2.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減緩社會現代化對于傳統文化的沖擊,使得當代學生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
3.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出現,可以將其中良性的理念傳輸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制約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的因素
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之間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情況下,還需要克服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體來講,可以將其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傳統文化社會氛圍不理想,全民傳統文化素養不高,難以為高中生傳統文化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
2.語文教師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課程的融合,自身傳統文化素養不高,也難以有效的促進兩者的相互融合。
3.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單一,難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和改善,這也是造成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質量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育的實現途徑
如果上述提到的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融合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勢必會給予高中語文教育質量的提高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從如下的角度入手:
1.將傳統文化納入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針對于目前高中教師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現狀,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以便將傳統文化納入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去:(1)結合高中語文教育的目的和高中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梳理,總結和歸納出符合高中語文教育精神的傳統文化素材,在此基礎上將其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2)合理安排不同傳統文化的比重,將符合現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價值觀念的傳統文化精華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從古文化的層次去理解現階段的核心價值觀。(3)積極健全圖書館中關于傳統文化的書籍,為教師開展更好的傳統文化教學打下基礎,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環境。
2.積極開展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第二課堂。高中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開展,由此實現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合到語文課堂中去。具體來講,主要涉及到以下幾種形式:(1)舉辦某一傳統文化的主題活動,邀請語文教師和學生參與進去,以朗誦古詩詞的方式開展,使得更多的高中生參與進去,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2)在校園內部開展大型的傳統文化為話題的寫作比賽,邀請學生參與這樣的比賽,學生可以在參與這樣活動的過程中,強化交流和溝通,從而使得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不斷提升。(3)積極利用高中校園網,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在網絡環境上構建虛擬的傳統文化講壇,以便發揮傳統文化在營造健康校園網方面的作用。
3.注重營造良好的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良好的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不僅僅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參與,只有這樣全面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才能夠保證學生接受到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有意義的。具體來講,需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1)高中可以借助家長會,傳統文化活動實踐的方式,向家長宣傳高中語文教育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使得其意識到家庭成員應該如何去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以形成合力。
(2)強化高中語文教師隊伍傳統文化的培訓,使得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不斷提升,以便更好的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這也是促進兩者相互融合的環境因素之一。
(3)高度重視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將傳統文化納入到校園文化內容中去,使得高中學生處于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中。
篇2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
為迎合高考,教師大多將文學常識、字詞句理解等語文基礎知識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而難度較大、內容寬泛的古典文化內容卻受到了忽視,通常介紹寫作背景、作者資料、文字解釋后就要求學生機械記憶。為改善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屬于傳統文化的內容,開展文化滲透教育。教材中最為典型的傳統文化內容就是古詩詞,其起源于我國的詩詞文化,不僅能使我們領略古代文學的文字美,還能使我們了解古代的道德觀與核心價值觀。即使在迅速發展的當代社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備課環節,正式授課前通過查閱圖書、網絡搜索等方式了解詩詞的作者。絕大部分詩詞體現了一個人的經歷,所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生平事跡有助于理解詩詞作品,體會作者流露的情感。例如,講解李清照的作品時,為了更好地解讀她的詞,應當結合其人生經歷的變化分將詞歸屬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李清照與招撫恩愛甜蜜,生活美滿,內容以日常生活為主,第二個階段,國家命運改變了其個人生活,受盡顛沛流離之苦,作品的感情也比較惆悵、消極。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后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詩詞內涵。
2.適當引入網絡中的傳統文化資源
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除了能將更多的教學內容提供給教師和學生,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刺激其聽覺、視覺感官,為其構建學習語文的廣闊平臺及資源庫。因為高中的學習壓力大,學生在各種考試及高考的影響下反復學習和記憶知識,而這種方式卻并未起到理想效果。各種類型的網絡信息將一個豐富的文化世界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要指導其選擇有用的學習資源,特別是有文化底蘊的網絡資源,與學習內容相聯系,將網絡資源作為延伸性教學內容,鞏固學習效果,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比如,教授《鴻門宴》時,教師可在課堂上向學生播放王立群老師在《百家講壇》中講的有關《鴻門宴》的精彩片段,使學生全面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過程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其中的禮節等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滲透傳統文化信息的流行娛樂作品,如郭德綱的相聲、侯寶林的相聲《改行》、周杰倫的歌曲《青花瓷》等。在選擇網絡資源時,教師必須要保持嚴謹的態度,特別要仔細甄選經過改編的和傳統文化有關的作品,以免帶給學生錯誤的信息。
3.巧妙滲透知識中的傳統文化情懷
語文知識是開展文化滲透教學的基礎。語文教材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傳承文化的載體。所以教師要充分提煉課本中的文學知識,選出各種類別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地理、政治等不同方面的內容。在選擇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目的性,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人文知識的內容,促使其全面了解、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和充分思考,并且能夠正確運用傳統文化知識。另外還要注重學生人文情懷的提升,依托語文教材,刺激學生思維發散,領悟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承擔起弘揚文化的任務。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民主思想、奮發的自主意識、奉獻精神等內容。比如,教授《蘭亭集序》時,要求學生與文中的描繪相結合,充分發揮想象力,融入山水之中,體會作者超然灑脫與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從而對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在該過程中,還要注意文中描寫古代文人活動習俗的部分,包括即興賦詩、流觴曲水、修禊之事等;學生還要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的書法文化。教師要重視其中有關傳統文化的內容,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語文素質得到提升。
篇3
一、傳統文化和高中語文的聯系
1.傳統文化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高中語文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和語文書目的閱讀可以使學生的母語水平以及語言實際表達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這也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方式,在目前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背景下,通過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承可以使我國的文化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和指引,從而加快文化強國的建設之路。
2.高中語文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階段。文化與文學是緊密聯系與融合在一起的,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優秀文章往往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了中華文明的部分思想。高中語文教學中選取了比較多的古代文學成分,這些作品往往都代表了古代文學中的最高成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和精髓。這些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和思想是異彩紛呈的中華文化的重要體現,同時也反映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
3.傳統文化和高中語文的內部關系。文化分為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廣義上的文化涵蓋了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財富,但是狹義的文化是專指這些所有財富中在文學及藝術領域方面的精神層次的財富。傳統文化表現了古代時期人們的物質文化,同時通過一定的故事也展現出了當時人們的情感生活和內心世界,在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價值想法和藝術觀念等過程中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生活。傳統文化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反映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同時對人們的日常行為進行指導,高中生語文課程就是把傳統文化和人們生活連接起來的重要渠道。
二、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中的價值體現
1.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的精髓是指充分尊重以及肯定人作為生產生活主體的價值和作用,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神體現。教師對高中語文課程的講解中,可以把儒家的這一思想與同學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立,孔子在人與人關系的理論中對現代的人際相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比如孔子和而不同的理論,主張個人在與他人相處時充分尊重和理解別人,有容人之心和容人之度或從不同的觀點出發去思考問題。
2.中庸和諧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了古人對于人與自然的思考,講究人與周圍宇宙之間的和諧尊重和利用自然規律為我所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指導,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大一統和天下一家的理論是古人在政治思想上追求統一的愿望的表達。這些理論是高中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3.對個人修養的規范。傳統文化對個人的修養和做事準則做出了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對當今的高中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傳統文化認為只有把個人素養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因此θ說母鞲齜矯嫻男形進行了指導。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面,提倡和平相處,對不同的人有包容和理解之心;在自身的性格方面,注重個人的反醒和慎獨,及時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個人的道德品質層面,主張講信用知禮節孝敬父母做事清廉等;在價值觀方面,主張積極做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4.愛國主義思想。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大一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個歷史時期都對國家的統一抱有極高的期許,認為國家的安危與每一個人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個人對國家與民族有著相應的責任。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愛國思想感染下的知識分子,在內心深處一直把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高于自身和家族的安危,愛國主義理論是傳統文化的高度升華,在它的鼓勵下無數優秀的華夏兒女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拋頭顱灑熱血,乃至犧牲自我和家族的幸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西方文明的沖擊,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種形勢下應當尤其重視傳統文化的教養作用,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應當高度重視對高中生群體的傳統文化的教育,把傳統文化的教育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來,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并且對現實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從而激發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意識,自覺承擔起學習和傳播傳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
篇4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史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包含本民族發展過程當中的眾多優秀文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記錄著我們民族民族文化的發展歷史。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通過對語文教學進行一定的傳統文化滲透,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發展歷史,體味傳統文化當中的精華內容,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傳統文化的魅力。
2.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文化底蘊較為深厚。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傳統的中華文化,能夠加強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3.有助于抵御不良文化沖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所接受的信息內容也在不斷地擴大,一些不良文化通過互聯網技術以及新媒體技術的傳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學生極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腐蝕。高中教師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滲透傳統文化,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提高學生對相關文化的判斷能力,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確價值念的形成。
4.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當中,一些語言語法的學習以及課文的學習有時晦澀乏味,學生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常常提不起興趣。高中語文課程通過引入一些語句優美生動的詩詞,亦或是有趣的寓言故事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傳統文化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引入的傳統文化內容較為單一
在現行的高中語文教課書當中,所引入的傳統文化大多是古詩詞和一些古代的文言文名篇,教師通常情況下就是對課本上的古詩詞以及文言文進行講解,不會過多的去引入其他的傳統文化內容。有的教師對課文上的詩詞所進行的講解以也只是詩詞表面意思的講述,常常忽視帶領學生去體味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當時作者在進行創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等,使學生感受不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常常忽視學生的情感觀念
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當中的滲透并不是僅僅的局限于高中學生對相關的名句名篇的掌握上面,以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古代詩文為案例。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進行的古詩文學習,教師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古詩文的講解,進而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并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使學生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古詩詞當中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進而對其產生思想共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一些高中教師仍然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面,主要對古詩文的結構特征以及語言翻譯進行重點的講解,或者是教師將自己對故事文的理解直接告知學生,缺乏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沒有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思想以及價值觀念和表現方法等相關方面進行學生自己的思考,忽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觀念。
3.忽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自我探究
一些教師,通常一味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高中教學當中存在的滲透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者是直接傳輸教師自己的觀點,以應付相關的考試。常常忽視學生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探究和理解。有的教師甚至武斷的強加給學生自己的觀點,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在傳承傳統文化過程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內容較少且單一
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大多只是在高中課文當中插入一些古詩或者是古代文言文,教師通常是通過對這些詩詞以及文言文的講解,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目的。但是這種單一的方法也只是讓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初步的接觸,并不能讓學生很好的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2.教師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大多只重視對學生考試技巧的訓練,在進行語文課文的基本教學之后,常常忽視學生的深入性發展。通常就是對學生進行針對高考的模擬練習,通過對大量試卷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根本不注重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3.教師的傳承方法缺乏創新
高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中,常常采用教師講臺上講授,學生在下邊聽,對文化傳承的形式較為固定并且呆板,缺乏創新能力。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常常會使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感到枯燥、乏味,漸漸地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動力,這嚴重的阻礙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四、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傳承主要措施
1.增加傳統文化在高中教學當中的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指的是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范圍。通過對不同范圍以及不同題材的傳統文化內容的增加,如增加一些傳統文化當中待人接物方面的內容或者是增加一些人物傳奇故事等內容,進而豐富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傳統文化的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和精髓的學習,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
2.采用多元化的傳統文化傳承方式
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例如,在對《蘭亭集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任務下達,讓學生自主預習《蘭亭集序》,之后以情景劇的形式再現作者寫作時的場景,從而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師在對古詩詞的講解當中例如《琵琶行》,教師通過對其中一些描寫書手法的講解,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來寫首小詩,從而讓學生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3.加強對教師相關觀念的培養
高中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以及傳承的重要時期,教師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進行一些傳統文化內容的滲透,進而促進傳統文化在高中學生當中的傳承。加強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提高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傳承力度,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相關的教育部門以及學校,通過組織相關的內容學習以及培訓,提高高中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加強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傳承。
五、結語
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進行相關的傳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思維能力等。教師通過有效的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引入傳統文化,在增加學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文章通過對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傳承進行相關分析,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傳承傳統文化提供相關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珊珊.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劍南文學,2011,(10):68.
[2]武育新.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11.
篇5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近幾年,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學熱一浪高于一浪。十以后,在意識形態領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越來越濃??倳浘汀袄^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頻繁發聲。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并多次強調優秀傳統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要意義。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育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傳承和創造的過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所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應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任務。
那么,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詩文教學
高中語文教材遴選了若干詩、詞、文、賦、曲、小說等古代文學作品。其中蘊藏著豐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峨x騷》《登高》洋溢著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表現了兼濟天下積極用世的價值取向;《山居秋暝》《歸園田居》蘊涵著寧靜淡泊的隱士情懷,代表了古代知識分子獨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勸學》《師說》闡釋了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陳情表》《項脊軒志》則表現了我們這個民族對親情愛情的珍視……我們應充分利用古詩文教學的契機,讓學生在誦讀中拓展文化視野,積累文化知識,吮吸優秀傳統文化的甘霖,吸納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閱讀
《史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是高中生必定會接觸到的古代名著,我們應充分利用帶領學生閱讀古代名著的契機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下面以讀《史記》為例,談談這個問題。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中包含著豐富的文言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出自《史記》的成語就有七百多個?!妒酚洝分羞€蘊涵著作者獨特的“歷史觀”“英雄觀”“榮辱觀”“生死觀”等。就“生死觀”而言,我們可以帶領學生作主題閱讀。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一也?!钡煌娜擞胁煌纳烙^:“士為知己者死”,荊軻為報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刺殺秦王,為“義”捐軀;項羽是個本色英雄,他兵敗垓下后,本有逃生機會,但他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知“恥”自刎烏江;屈原,舉世皆濁而其獨清,眾人皆醉而其獨醒,在苦心經營希望君明國強而不得的情況下,自沉汨羅,以死明志;司馬遷本人,一個正直的史官,因替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處宮刑,本應自裁,但他“恨私心有所不盡”,隱忍茍活,發憤著書,用皇皇巨著洗刷前恥,以生踐志。通過主題閱讀,讓學生較為全面地理解“生死觀”的內涵,啟發學生關注自身的生命價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讀與寫
韓愈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睂W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應讀寫結合。作家韓少功說:“語文是一種慢功?!币獙懞梦恼率紫刃枰罅糠e累。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文閱讀中積累素材,為其寫作作準備。除了司馬遷、蘇軾、屈原,教材中還有大量的人與事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積累。如《勸學》可作為“借助外物,實現理想”的論據,亦可作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證;《師說》可作為“博采眾長者可成大器”的論據;《燭之武退秦師》可作為“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的論據;《諫太宗十思疏》可作為“民安方能國泰”的論據;《逍遙游》可作為“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才能獲得自由”的論據等等。這樣以讀備寫,以寫促讀。無論是讀是寫,都可以達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課外活動
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還應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我們可以作以下嘗試。
1.舉辦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比賽,如優秀古詩文誦讀比賽,國畫、毛筆字比賽,講傳統故事比賽等。
2.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讓學生挖掘和整理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自覺參與傳統節日的各種實踐,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加強與家庭內成員和家庭外成員的溝通交流,弘揚民族文化,增進家庭團結和民族團結,提高民族凝聚力,以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
3.組織學生觀看央視品牌欄目《文明之旅》,了解中華傳統的文字、禮儀、服飾、功夫等方面的知識和文化。觀看《百家講壇》,聽錢文忠教授講《弟子規》,聽于丹教授講《〈論語〉心得》等,用大家和電視媒體激發學生對國學產生興趣,讓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心向往之。
4.通過報紙電視了解時事新聞,讓學生品評社會丑惡現象,贊頌最美媽媽、最美老師、最美孝心少年,讓學生懂得節約是美德,浪費是可恥;匯聚公益廣告的力量,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篇6
一、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對于高中生來說,對生物學進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高中生物學本身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在接觸生物學學科的時候,認為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這一問題,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學科知識,而且能夠真正將生物學學科的知識和技術應用到生活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基于當前高中生物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全面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生物學學科知識和學習技巧之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與融合。教師應該仔細分析生物學學科的特點,在教學的時候巧妙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學生在接觸生物學學習的時候,能夠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意識和傳統文化修養,而且學生也能夠真正地把握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全面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思想意識的引導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真正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加大科學創新的力度,運用科學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壓力大
新課標一直要求相關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進行轉變,要求教師應該真正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但是高中生物學教師在實際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時候,依舊遇到一些問題,其中較明顯的問題是當前高中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較大,所以在實際開展滲透教學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依舊沒有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片面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成長和過程。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高考,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地增加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多門學科,整體的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而且教師和家長也會給學生施加一些無形的壓力,在這些無形的壓力下,學生的思想負擔是非常重的。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關注到學生較大的學習壓力,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學生加大學習力度,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不利于生物教學的開展,而且對學生整體的學習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教學與傳統文化不融合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學教學中,除了學生存在較大的學習壓力之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整體的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之間也有一定的隔閡,沒有真正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沒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導致傳統文化滲透的效果不夠理想。仔細觀察當前高中階段的生物學教學情況,很多學校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生物學理論知識的灌輸,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挖掘和融入。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生物學教學和傳統文化是可以融合的,教師在這方面的教學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高中生物學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之間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的時候不能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傳統文化和高中生物學教學之間的聯系,應該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生物學教學中,讓學生在接受生物學教學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教師也應該將優秀的美德和時代精神進行結合,讓學生具有較強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三、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創設情境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實現生物學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和滲透,首先應該重視情境的創設,巧妙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地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能夠真正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應該從根本上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應該準確地把握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思想,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該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當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之后,能夠有效地提高整體的學習質量。例如,帶領學生一起學習物質循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比較有意境的詩句來跟學生描繪某一種情境,從而引發學生對生活和經驗進行思考。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學生更能夠深入詩句中的意境進行思考和研究。教師也可以創設一些有趣的閱讀素材,讓學生在閱讀素材的時候,能夠對生物學學習以及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應該準確地把握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不斷對傳統文化進行探索和研究。
(二)深化思想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化思想,重視學生的思想培養和思想引導。高中階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質量的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學習能力。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嚴格按照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標準,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和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觀念和價值觀念,促進學生良好心態的發展。另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繼續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要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有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之后,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才能夠按照目標的內容開展學習。例如,在帶領學生一起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要讓學生意識到科學作息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合理地利用時間。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良好的作息和較好的身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高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在實際開展高中生物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化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生物學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可以在教育過程中融入一些禮儀、修身、愛國的傳統文化內容,全面提高生物學教學的科學性。
(三)傳承文化
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生物學教學中,全面提高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仔細研究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一直以來人和自然都是統一的,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只有嚴格遵守自然發展規律,才能實現人類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其實早在之前,我國古代的文學思想家就針對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也涉及相關的內容,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有一部分是關于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教學觀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將這部分觀點與古代的文學思想進行全面的結合,結合在一起之后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生物學學科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古代優秀思想家的名言,讓學生在課上針對這些語句進行分析,讓學生意識到在當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教師通過合理的講解,能夠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產生興趣,能夠讓學生有更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學學科教學之后,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意識,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生物學學科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文化滲透
篇7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
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到諸多文化常識及相關內容,例如豐富的優秀文化典籍,《史記》《漢書》《后漢書》《詩經》等。讓學生深入了解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常識,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對文化常識進行滲透,必須深層次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識素材,加強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真正實現文化常識滲透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一、充分利用古詩文教材,傳承傳統文化
中學語文教材為傳統文化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經典型的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材中非常明顯,有傳統美德、傳統人生觀、價值觀、傳統愛國主義等。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本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來啟發學生,使他們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如教學《論語》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時,引出孔子的“禮治”,就要對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疇和概念、術語,像“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強化。在《勸學》和《師說》的教學中,抓住古人勤學、尊師的美德,結合目前的現狀,潛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學《陳情表》時,讓學生趁機接受“孝”的教育。在教學《蘇武傳》時,利用朗讀和引導的方法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感受蘇武的人格魅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利用古文經典篇目,弘揚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社會,把關注的意識投向人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學中,讓學生走進屈原、陸游、杜甫,理解什么是愛國;走進蘇軾、李白,理解什么是豁達、豪放……特別是在必修三、必修五的詩歌教學中,對那些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古詩文篇目,就傾心傾力,有意識讓學生從中受到震撼、感染熏陶,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學生就可以形成一種強大動力,最終積淀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識素材
深入挖掘高中語文教材可以發現,語文教材中蘊藏著非常多的文化常識。例如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汪蓉、劉伶等。如果不注重學生的體驗和領悟,學生停留于表面的認識,為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不利于文化常識的真正滲透與傳播。讓學生認識和了解這些文化常識,加深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常識的了解,可以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對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文化常識進行深入剖析,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這些文化常識。以“北宋文化四大家”蘇軾的文化作品為例,選其作品《赤壁賦》展開討論,蘇軾以獨特的筆觸,將人生觀娓娓道來,既包含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也包含隨緣而安的人生態度和忘情塵世的灑脫。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深層次發掘漢語文化的豐富內涵,提煉出促進學生情感認知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因素,確保學生真正理解教學語文教學內容表達的深刻內涵和感情,不斷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除此之外,通過文化作品了解文化常識,還要求學生對其語言進行了解。例如《赤壁賦》一文先后呈現出了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種變化體現于課文的字里行間,這就需要學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和魅力。
三、巧用課外誦讀實踐,弘揚傳統文化精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滲透傳統文化呢?通常情況下,教師要通過課外誦讀和實踐這兩個途徑來進行。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其要鼓勵學生在閑暇時間多閱讀文化經典,誦讀經典詩文,將傳統文化與道德實踐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傳統文化教育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合理的指導、規范學生的行為活動,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與初中生相比較,高中生的認知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作業:閱讀文化名著,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詩經》等。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其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并且也會將傳統文化精神繼續弘揚下去。
四、利用作文教學,傳承傳統文化
篇8
交際是英語語言學習最重要的目標,這已被現今廣大中國英語教育工作者所認識和接受。而語言是一種文化載體,這決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僅應學習英語語言的特征與內容、語法與表達,更應培養英語文化習得意識。但文化的交流是雙向的?!翱缥幕涣鹘^不能僅局限于對交流對象的‘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的‘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文化影響’方面”。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地位的轉變,從不同側面刺激英語教學工作者反思現行的語言教學,如何改進當前單一片面的文化教學,使學生在學習豐富的英語文化的同時,提升自己傳統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從而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學中一個新的重要課題。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缺失的現狀及其成因
近年來,重視對英語文化的導入已成為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廣大教師及學者對此也展開了一系列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長期存在的“啞巴英語”現象,紓解了“文化沖突”的問題,也推動了文化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但與此同時,過多地強調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和輸入而忽視我們自身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忽略母語及傳統文化對英語學習的積極影響,也導致在英語教育中文化“逆差”現象的出現。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人文素養薄弱
近年來,面對社會形勢的快速發展,各高職院校為了生存與發展,不斷擴招,其結果是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復雜,知識水平整體偏低,且在人文素養、語用能力、素質等方面個體差異很大。
(二)傳統文化素養較低
把傳統文化滲透到高職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以英語為媒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文化思想,不斷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但大多高職英語教師所掌握的語言知識普遍較為片面,他們既缺乏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研究,也缺乏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吸收。加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和教學評價體系的制約,未能將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學生難以充分認識和了解傳統文化,難以用英語這門語言進行準確表達和有效傳遞。這些都影響和制約著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三)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的缺失
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大多以原版的英文讀物為素材,語言純正地道,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識,學習地道的英語。而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據調查,占教材內容的比率不到5%,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英語文化教學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加之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素材比較貧乏。很多學生在談起外國的節日及習俗時,侃侃而談,但若要用英語來描述中國的傳統文化時,往往言之無物,甚至不知道“Confucius”就是中國圣賢孔子的英文表達,導致西方文化在學生群體中十分盛行。“圣誕節”“情人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得到學生的青睞,而“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等我國傳統文化節日在大學生群體中則日漸式微,這與高職英語教學對傳統文化滲透的匱乏不無關聯。
(四)英語教學評價體系設置的錯位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仍過度強調應試教育,非但沒有淡化應試教學的色彩,反而有“過級萬歲”的發展趨勢。很多院校仍把學生的英語過級率放到衡量英語教學水平的首要位置。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教學中過度強調詞匯、語法、閱讀教學,卻忽視了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英語文化素養的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學知識也難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得到應用。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必須服從于職業教育的總體目標,即為培養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服務。它強調的是應用性、突出的是技能性。具體而言,即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及交往中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要想實現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語言學習者必須同時掌握英語、英語文化以及母語及其傳統文化,只有對本國的傳統文化有充分的認識,才能談得上跨文化交流。
曾有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從不缺乏好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諾貝爾文學獎長久缺失,是缺少學貫中西的大家所致?!庇纱丝梢姡訌妼τ⒄Z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研究和闡釋,加強對學生傳統文化表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我們既要吸收借鑒西方的先進文化,也要增強傳統文化的學習,有意識地培養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意識。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幾點思考
(一)加強教材內容的合理選編和文化滲透
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材料,教材對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的媒介及載體作用,既能指導教師教學,也能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因此,應加強教材內容的合理選編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比如,在編寫英語教材時,適當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引導師生在教與學中重視傳統文化。在教師備課的輔助材料中,可以選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文化內容,引導學生從聽、讀、說等方面感受涉及傳統文化的相關表達,豐富知識儲備,以便他們在進行跨文化交流時,不再對傳統文化“啞口無言”。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傳統文化底蘊
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化與全球化不斷發展,社會對英語學習者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以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的的現代英語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更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以成為學生文化之旅的引路人。作為一名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西方文化,輸出中國傳統文化,使學生在體驗、感悟、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提升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促進文化的交流與溝通。
(三)探索傳統文化滲透新模式
高職英語教師在改變原有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積極探索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新途徑。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所講內容滲透傳統文化相關的表達方式,讓學生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對文化的關注度。其次,教師應認真分析和總結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現象的同時,分析其內在聯系和內在原因,使學生看到兩者差異的本質,幫助學生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并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時可以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專題研討、角色演練、辯論、演講和觀后感等形式,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音像資料等多種渠道獲取傳統文化及中西文化對比學習的信息資源,強化中西文化對比、討論,達到有效學習、研究語言和文化的目的。
(四)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設計
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欲實現英語文化與傳統文化并舉的英語文化教學,其評價體系也必須得到有效調整和完善。例如,可以以高職英語過級考試為導向,在測試內容及形式上適當增加對文化部分的考查。筆者認為,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中,翻譯試題就做了這樣的嘗試,但因傳統文化知識匱乏,很多考生不能從容應對,這也促使他們在后續準備中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此外,在閱讀題和寫作題中,都可適度增加傳統文化及英語文化的比例。而在口語測試中,教師可以更加便捷地考查學生中西文化的了解情況,檢測學生對英語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口頭表達能力。只有當測試與教學的基本理念和重點一致時,才能真正、客觀地反映實際教學情況,有效指導教學工作,成為引導教學的有效手段。
篇9
學習任何一門外語的終極目標都離不開交流二字。然而大量學生在經歷長達十年甚至更久的英語學習后,依舊對口語感到畏懼,犯難,或是開不了口。其中不乏部分學子對英語的語法掌握不算生疏,甚至少數人對英語語法比較拿手,但一談到口語,就無計可施。當然,這其中有語言環境的影響,學子本人對口語的練習程度也會大大影響口頭表達。然而,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即是學生本人對本國傳統文化的不熟悉,導致他們交流受阻。
就如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感興趣,西方友人同樣對瑰麗的中國傳統文化頗有興致。然而雙方對本國文化信息的不對等,很難使交流持續。例如學生普遍重視圣誕節,西方的情人節,對中國本土七夕的來歷就模糊不清;熟悉情人節的英文翻譯方式,對本土傳統的端午節等節日就不大了解,甚至連春節的英文翻譯方式都不熟悉。大部分學生對本土各個節日的認知,僅限于中文名稱以及天數不等的假期。同時,學生們會為與外國友人交流而熟悉西方傳統節日的名稱、來歷以及慶祝方式,特意為交流而準備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學生卻不在多數。因此,就出現了當談及圣誕節、萬圣節等學生口若懸河的情況,而在問及七夕、中秋的來歷時,大部分學生就目瞪口呆。
不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也就造成了中國元素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缺失。學生掌握了主謂賓等語法知識,會背誦課文的單詞表,而與英語為母語的本土人士交流仍感困難,因為學生對本國的文化并不了解,在交流中不能提供與其對等的文化信息。于是,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時,極容易停留在”Howareyoudoing?””Fine.Thanks,andyou?”等寒暄層面,再往下深入就無話可談。
高校英語教學中對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這一點,普遍做得不夠。筆者認為,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英語教材本身就不注重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尤其在非專業英語教學中體現頗深。當英語僅是一門基礎課程時,其課時、教授內容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普遍思考的是如何完成教學任務,而非融入傳統文化。而傳統文化又多不能在英語考試試卷中體現出來。
第二,教師自身對中國傳統文化不夠了解。當前高校,注重對英語老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培訓很少。由于教師自身文化素養的欠缺,也缺乏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在課堂上自然無法很好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
第三,學生本身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不感興趣就缺乏學習動機。而對傳統文化的陌生,使得學生的民族自尊心不強,意識不到了解傳統文化的必要性。這種循環往復的情形,使得學生除非具有考試壓力,并不愿意了解本國傳統文化。
第四,社會環境的影響。現代社會充滿了機遇與挑戰,也充斥著浮躁與空虛,對自身利益的追逐。學習成了一種追逐利益的手段,而并非目的本身。有的人就惰于了解傳統文化。于是就多有學士熬夜瀏覽快餐小說,卻少有學生靜心閱讀傳統類文化類書籍。
二、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屬于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是語言的底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當然是為交流,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目的語文化”導入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然而,片面地灌輸西方文化知識,實際上僅僅是從一種文化的學習轉到了另一種文化的了解,并非中西方跨文化交際,也就造就了與他人交流時內容的貧乏。
學習英語時,我們不應該只注重英語本身,只注重與之相關的西方文化。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最終的結果就是文化的遺失,自身語言的貧瘠,且不利于民族自尊心的養成,不利于民族自豪感與歸屬感的培養。片面地灌輸西方文化知識容易導致對西方價值觀的盲目崇拜,所以有“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之說法。
學習英語的人更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利用語言這一媒介傳播至國外,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傳道者與受業者均重視傳統文化。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自己對文化精髓尚一知半解,要如何教授。
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對學生的負責,亦是對教師的考驗。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高校英語教學相結合
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進高校英語教學,真正為社會培養出“學貫中西”的人才,是英?Z教學面臨的一個難題。筆者認為,要解決該問題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編撰大學英語教材時應考慮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編入相關內容時不應只局限于傳統節日。
談到用英語表達本國傳統文化一事,現今高校生多是反應傳統節日的英文翻譯名稱。實際中國的傳統文化除節日外,還包括了民俗習慣,傳統風俗服飾、傳統食物,傳統哲學思想,中國傳統文化作品等。關于此項,英語專業學生多有開設中國文化(ChineseCulture)一科;非英語專業學生由于課時原因,極少有機會滲透本國傳統文化知識,而教材內容多是體現傳統文化。因此,在教材的編撰過程中,考慮將中國元素滲透進去,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尤其針對非英語專業高校生。
第二,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營造氛圍是有必要的。
筆者認為,只有教育決策者的觀念變動并落實到制度上,才能真正推動教學效果的改進。關于次點,針對非英語專業的四級考試翻譯題型的改革,就比較恰當。自2013年12考次起,翻譯題型就從原先的單句翻譯變為了段落翻譯,內容均與中國元素相關,具體輻射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教育發展方面等。四級考試歷來在中國高校各類考試名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將對中國元素的翻譯納入重要考試中,是促進學生對本國文化有所了解的有效手段之一。除此以外,通過大眾媒體對中國文化的宣揚,也能為學生渲染學習中國文化的重要性。當然,學校也可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相關選修課。
篇10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 滲透 平等
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英語作為一門交流工具的霸主地位越來越明顯。在中國,現在的小學甚至幼兒園都設置了英語課程并聘請了英語教師;形形的各種考試中,英語幾乎成為必考科目。在過去,中國的英語教學強調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現在強調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強調英美文化的導人,即現在很流行的說法:實現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祖國改革開放日益深化的新形勢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與其文化密不可分的關系,使得英語國家的文化成為現今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與此同時,我國的傳統文化卻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遺忘。作為一名高職英語教師,為此我深感擔憂。
1.商職英語教學中缺失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
中國的學生由于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老師在課堂上不斷地傳授英美文化知識和社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英美文化,使得他們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對英美文化產生了一種盲目崇拜的傾向。走進大學校園,你能看見有些學生染起了黃頭發,若和他們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樣的古訓,他們大都嗤之以鼻;有些學生給自己起了英文名字,并以此為榮,若問他們中國的百家姓大概有多少個,前十名的姓氏主要有哪些,他們沒有幾個能完整答上來。
另外,近些年來隨著因特網的迅猛發展,大量的歐美影視作品涌人中國,使中國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學生越來越肯定地認為人是自私的,形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從個人利益出發的為人處事態度,從而導致了與同學、老師關系淡漠,團隊合作意識不強,,考試作弊、騙取獎學金等不良現象也時有耳聞;一些學生把金錢看得越來越重,認為人活著就是為了有更多的錢,為了享受,結果有些學生把家長給的報名費拿去買,或在校外做不正當的生意,或自己揮霍一空,這種現象發生在我國高職院校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
2.高職英語教學中缺失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原因
高職教育作為21世紀一種新興的辦學模式,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還處于摸索階段。高職英語教材在編寫上還不是很完善,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一些教材過分強調對英美文化基本知識的介紹,而忽略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遞和滲透。再加上近幾年社會就業形勢發展的要求,促使英語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不得不在課堂和課外通過多媒體和網絡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化。這樣,英語課就變成了學生純粹的學習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的過程。
在教學觀念上,高職英語教師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有些英語教師認為自己上英語課就是傳授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而關于中國的傳統文化那是漢語專業老師的事。結果,學生在老師的影響下,能用英語流利地表達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而讓其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他們卻感覺力不從心,不知如何開口。另外,英語教師自身的中文素養也是高職英語教學中缺失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英語教師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都知之甚少,更談不上以此來感染影響學生。
3.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3.1有利于抵御國際強勢文化的人侵
在我國的高校校園,特別是在英語專業的學生當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新形勢下正經歷著國際強勢文化的猛烈沖擊。更有學者呼吁:“我國的大學生正在經歷深刻的文化殖民過程”。為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曾一度丟失的本土傳統文化,它是我國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只有喚醒國人的民族意識,增強國人的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意識,才能有效抵御國際強勢文化的人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形勢下中華民族的復興。
3.2有利于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美德
與英美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值得我們繼續弘揚的一面。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地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在課堂內組織兩種文化的對比教學,才能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積極的一面,才能更好地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美德,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3.3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種跨文化交際實際上就是在兩種文化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學生必須了解兩種文化的基本知識,熟悉兩種文化的差異,才能更好地提高交際能力。另外,我國的傳統文化對英語文化國家也很有吸引力的一面。作為一名高職生,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若能根據自己掌握的本國傳統文化知識介紹我國的優秀文化,不但是一種愛國意識的體現,更能增強自己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信心。
4.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4.1加大高職英語教材改革的力度,增加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介紹
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大多以原版的英文讀物為素材,語言純正地道,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識,學到地道的英語,而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據調查占教材內容的比率不到5%。關于高職英語教材的改革,可以增加一些表述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詞匯,像中國的春節、中秋、端午、臘八等傳統節日;可以適當地編寫一些小短文,用英語介紹一下我國人民傳統的生活方式、行為禮節和道德觀念等;還可以在教材中附錄一些我國傳統經典的英譯文學藝術作品,象《桃花源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