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4-03-28 16:38: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教育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傳統教育的概念

篇1

【關鍵詞】載體;轉變;教學;傳統觀念

1.教育與教學的主體,任何時候都少不了教師和學生兩大載體

1.1教師改變“自我”

1.1.1教師由原來的管理者變為組織者:新課改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處于平等位置,教師需要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創造思維潛能,讓學生參與制度的制定,結果的評定,使學生具有自覺性和自信心;

1.1.2教師由原來的傳授者變為參與者:新課改觀念強調,教師不再在課堂上以多講題、多問題、多考察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與學生共同探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答問題;

1.1.3教師由原來的主導者變為引導著:新課改要求一改過去那種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位置關系,而是要以思維為核心,訓練為主線,精心設計,賴心引導,使學生質疑時探究、探究時思考、思考時學習、學習時解答,從而提高素質,促進發展;

1.1.4教師由原來的教學者變為研究者: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成為教育教學中的學習者和研究者,在上過每一堂課后,對教學行為、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全部內容進行反思,研究而總結出經驗、措施和策略;

1.1.5教師由原來的執行者變為決策者:新課改的理念是強調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運用和發揮,讓每一位學生都要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不是一味的執行教學任務、完成規定的教學計劃,而是要多策略的靈活性的實施用好教冊,在不同層次上層面上掌握學生,完成教學任務。

1.2教師學會如何“認識”學生

1.2.1學生需要發展中認識:每一個學生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師指導下成長起來的,所以教師應當正確掌握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掌握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密切的關注、有效的發展、規則的促進,使學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長;

1.2.2學生需要了解中認識:每一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由于因材施教的實施用運,必得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點,由于遺傳來源、社會環境、家庭條件、生活閱歷的絕對不同而差別很大,掌握這些寶貴財富的目的,為發揮特長優勢和改變不足為目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

1.2.3學生需要教育中認識:新教改要求教師要時刻關心,關注每一位學生,深入了解、及時溝通、必須在教育教學中認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傳統教學的陳舊觀念造成很多弊端及其改變策略

2.1很多弊端

2.1.1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只能按照教學程序學習考試升學所必須的知識;

2.1.2輕視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只能聽取名詞解釋、跟老師背誦習題答案和做大量的應試習題;

2.1.3教學效果不佳:教師備了很多教案、講了很多內容,但是不知道學生學了多少知識;

2.1.4社會效果太差:學生在初級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要歷時三年,所學習的內容包含法制紀律、理想情操、倫理道德、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等,應該說是“能夠適應社會現狀的需要”。

2.2改變策略

2.2.1教學要研究:似乎看起來“研究”二字不是一線教師的“職責范圍”,但是細細思考“研究”就是“更加深入細致的學習”――

2.2.1――1提高自身素質: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是獲得、懂得以及知道更多知識的基礎,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先決條件;把教冊讀通找出重點精華、把資料找多尋出參考價值、把教案寫好總結真實有用;

2.2.1――2關注時事政治:課本的思想政治內容似乎是固定不變,而時事政治則是一個地區、國家以及世界隨時隨地發生,具有生動性、聯系性和影響性,地區的、國家的、國際的,既能夠喚起學生學習和了解的興趣,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是促進學生學好思想政治課的“副食品”;

2.2.1――3綜合運用實踐:在教學實踐中,把案例融于理論實踐讓學生思考、質疑和討論,教師可以在學生“突破”思維的“閃光點”中獲得方法、取得經驗、得到研究教學的第一手資料。

2.2.2教學要探索:探索在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理論、方法和實踐過程進行總結,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

2.2.3教學要創新:法國教育家盧梭指出:“教育應讓學生從各種活動、從生活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獲得直接經驗,主動進行學習;反對讓學生被動的接受說教,或單純從書本上進行學習。”

2.2.3――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論書本知識、教學參考或者網絡資料,都屬于理論范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詳細掌握了就應該付諸于實踐;

2.2.3――2時政與興趣相結合:時事政治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學生了解這些就能提高學習思想政治的濃厚興趣,但是必須具有正確的思想意識、政治態度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2.2.3――3寫作與愛好相結合:真正熱愛寫作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把所學習的思想政治理論用來指導寫作,那么他的寫作一定很優秀;現在的思想政治課本編輯了很多閱讀資料,就是引導學生提前閱讀、自由思考、實踐寫作、提高興趣愛好、實現學用結合。

3.《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起著中介作用,同時也是主要作用

3.1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來選擇:教學目的和要求是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方法是為其服務的,因此,選用的方法必須與其相適應才能行之有效,當然這種方法不是唯一的,還要根據課堂實際,以“一法為主,多法相助”為原則進行選擇;

3.2適應教材內容的需要:教學方法受教材內容的制約,因此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可能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在掌握好教材的特點后,再選擇;

3.3切合學生的實際,體現學生主人翁特征:《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學要具有針對性、注重全面性和思維合理性,這是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

3.3.1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正常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道理和道德概念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

3.3.2要針對學生的文化基礎和理解能力,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是道德觀點的講解能夠被學生接受;

篇2

關鍵詞:電子書包;數字出版;傳統教育;新方向

一、闡釋數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以及多種數字教育產品

所謂“數字出版”,就是以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二進制的數字化手段編輯處理所要出版的內容,然后采納數字化的存儲、傳播以及控制方式實現出版內容的優質流通,從而達到各出版環節數字化的目的。但應注意的是,數字出版不局限于直接在網上編輯出版內容,也不僅僅指把傳統印刷版的東西數字化,又或者把傳統的東西掃描到網上就叫做數字出版,真正的數字出版是依托傳統的資源,用數字化這樣一個工具進行立體化傳播的方式。

現下由數字出版所引發的數字出版產品類型多種多樣,比如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絡原創文學、網絡教育出版物、網絡地圖、數據庫出版物、手機出版物(手機報紙、手機期刊、手機小說)等,其中數字期刊、網絡地圖、網絡教育出版物等皆可歸屬于數字教育產品,同時衍生出了電子書包、云課堂等輔助課堂教學的數字工具,直接改變了傳統教育的教學模式。“電子書包”作為數字出版的典型代表,其彰顯了數字出版的獨有優勢,將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進行了很好的融合。

二、探究數字出版給傳統教育帶來的影響

1.機遇

(1)轉變了傳統教育的觀念與方式

傳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教育是人生的一個特定階段,將老師奉為“傳道、授業、解惑”者,視老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人物,反而使學生喪失了主動學習意識。與此同時,傳統教學局限于書本、粉筆與黑板的僵硬教學設備,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僅僅局限于課本之內。然而,數字出版為傳統教育帶來了機遇,數字出版教育產品很好地融合了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并給予了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兩個方面學習知識,在打破傳統陳舊教育模式的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可謂是一舉兩得。

(2)使傳統教育更趨于多元個性

正如上文所說,傳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喪失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導致他們的學習過于被動,所以其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充分滿足。然而隨著數字出版在教育領域的深入發展,傳統教育逐漸脫去了陳舊老套的外衣,更趨向于朝著多元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就拿“電子書包”此種數字出版教育產品來講,其使得課程資源更加智能化、動態化,打破了傳統紙質文本教材的弊端,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需求。再者,數字出版集聚了更多的知識內容,有益于延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推動傳統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2.挑戰

(1)導致知識教育出現不均衡問題

從數字出版的定義就可以看出,數字出版必須以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方可完成整個教育過程,那也就是說如若一個地區缺乏必要的技術基礎,那么數字出版所引領的教學就無法展現優勢價值。目前我國的綜合實力相較于發達國家還較為落后,互聯網還未普及到全國各地的每一處,如若此時盲目用數字出版教育代替傳統教育的話,那么定然會出現知識教育不平衡的問題,最終導致教育不平等的嚴峻問題。

(2)影響傳統教育穩定、全面的態勢

數字出版過于智能化、動態化的表現,影響了其穩定性,反而影響了傳統教育全面穩定的狀態。比如,數字出版的電子化教材形式,就最大限度地影響了學生閱讀和學習,不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又如,數字出版物過于鮮活的內容,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減少了學生與老師、同學交流的頻次,長此以往的話影響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再者,數字出版教育產品的不穩定性,致使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時強時弱,反而影響了傳統教育穩定、全面的態勢。

三、傳統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現如今,信息技術取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社會人才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基于此種情況,我認為傳統教育會朝著信息化方向與創新方向發展。(1)信息化方向指的是傳統教育受信息技術與數字出版熱潮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會逐步朝著智能化、先進化、數字化、動態化的方向不斷邁進,最終發展到更為成熟的層次。(2)創新方向中的“創新”主要指的是人才的創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略有相似之處,不過此處的創新方向是針對社會人才需求結構提出的,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從而達到創新教育、信息化教育的目標方向。

總的來說,數字出版給傳統教育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巨大挑戰,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機遇、應對好挑戰,讓數字出版更好地為傳統教育服務,從而有效提升傳統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將傳統教育帶入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鮑立銜.淺析我國數字出版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出版,2010(14).

篇3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融合

2015年3月,總理提出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從此,“互聯網+”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目前“互聯網+”計劃還僅僅體現在對傳統的商業、金融、旅游、房產、影視、通信、交通、醫療等行業的沖擊,但是隨著“互聯網+”計劃的不斷推進,它的影響勢必逐漸擴散到傳統的教育行業中,最終實現與教育行業的融合。

一 、“互聯網+教育”的概述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這不是簡單地把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強加在一起,而是運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使得互聯網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在教育行業中,目前傳統教育模式仍占據主導地位,互聯網技術雖然對教育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相比于其他被互聯網改造的行業,僅僅是前進了一小步而已。究其原因還是在融合的過程中存在一些難點。然而,科技在進步,時代在變遷,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如果我們用昨天的方式培養今天的新人,就可能讓他們失去明天。所以,我們應該盡力應用互聯網技術幫助解決一些傳統教育模式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做一些傳統教育模式下做不到的對學習者有益的事情。比如,城里的父母可能會給自家孩子請不同科目的多個家教,然而貧困山區的孩子目前很難擁有這樣的教育資源,但相信未來的互聯網可以向他們提供這些教育資源,幫助他們學習知識,用智慧改變生活,同時還能緩解廣大支教人員的壓力。

二、互聯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如何組織學習

學與不學的差距不言而喻。自律性強的學生往往能夠自發主動地組織學習活動,但是教育是面向所有學生的,那么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又如何讓他們學習呢?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在學校是教師,在家里是家長,他們充當了監督人的角色,以確保學生學習的開展。但是當教育學習活動在互聯網上由學生自主進行時,缺失了監督人的監督職能,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可能會偏離學習的方向,轉而在互聯網上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學習無效。

2.如何選擇學習內容

在傳統模式中,學習內容一般由教師、學校、教育主管部門選擇指定,由各知名專家編寫教材,各大有資質的出版社審核出版后提供給學生用于學習。如果通過互聯網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普通學生自己很難把握學習內容的適用性、準確性和科學性。

3.如何獲得社會認可

傳統教育模式中,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再到大學是一個固定的模式,當學生大學畢業取得本科文憑后在學習和工作能力方面基本上就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能夠進入相應的單位工作。但是,設想某個學生未經過任何傳統教育模式的學習,僅是通過互聯網自主學習成功掌握了某個專業甚至多個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他該如何獲得社會的認可,讓用人單位相信他的能力并愿意聘用他呢?

4.如何緩沖對傳統教育的沖擊

如果“互聯網+教育”能產生顛覆性的教育產品,提高了教育效率,降低了教育成本,那對于傳統教育體系中的組織機構以及從業人員將會帶來不小的沖擊。如果由少量人員組成的互聯網教育企業取代傳統教育模式,就會使大量教育從業人員失業,對社會穩定造成極大影響。

三、“互聯網+教育”解決辦法

1.加強監管監督

對“互聯網+教育”加入監管監督的職能。比如,設置網絡監督人,通過網絡攝像頭監督學生學習的情況,并及時與家長溝通,匯報學生的學習情況,以確保學習活動的正常組織和開展。

2.豐富學習內容

“互聯網+教育”需要不斷新增、豐富高質量的學習內容。可以聘請權威教育機構和人士對學生學習內容提出建議,指導學生學習。或者采用認證方式以確保學習內容的質量。

3.增強開放性

開放選拔人才的模式,需要各社會組織和機構樹立開放的意識,接受有能力但沒有文憑的學生參加工作,給通過“互聯網+教育”學習的學生一個發揮才干的機會和平臺。

4.提前預防沖擊

對沖擊提前預測、提前準備。教育行業中的各組織機構和從業人員需要提前預測“互聯網+教育”可能帶來的沖擊力度,提前準備好計劃和方案,拓寬業務范圍應對沖擊。

篇4

關鍵詞:創業 創業教育 江蘇特色 革新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中首次提出了“創業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并在1995年的《關于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全面闡述,指出創業教育包括求職和創造新崗位這兩方面的內容。隨后,我國在1999年公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這吹響了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號角。隨后,全國各地的高校積極響應這一號召,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創業教育活動。但是,到目前為止,創業教育在我國還開展得不都深入,諸多問題不斷顯現。江蘇省作為全國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排頭兵之一,在創業教育發展應該怎么做呢?應該怎樣體現出江蘇特色呢?本文試著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

一、相關概念界定

“創業”這一概念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創業”一詞與“守成”相對應。《辭海》對創業的定義為“創立基業”,指開拓、創立個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各項事業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席升陽認為,創業是“在社會經濟、文化、政治領域內的行為創新,是創業主體為開辟或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并為他人提供機遇的探索”(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9頁)。對“創業”概念的理解千差萬別,其涵義也隨著時展不斷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創業”概念的內涵是“創新”,外延延伸到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

在對“創業”概念進行界定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對“創業教育”的概念進行分析定義。簡單地說,“創業教育”就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并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的教育。

創業教育的內容涵蓋創業精神學、創業知識論和創業實踐論三大板塊。創業精神學包括“感性的創業沖動、知性的創業認知、理性的創業理念的邏輯演進與多維建構;創業哲理、創業倫理、創業心理的釋說與體系,三者之間的關聯性與互補性”(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頁)。創業知識論包括“創業經濟學、創業管理學、創業環境學、創業人才學、創業法學的學術性、倫理性、實用性與協調性”(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頁)。創業實踐論包括“創業主體的行為規律與創業實務”(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54頁)。

二、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必要性和現實性

根據前面對創業教育內容的理解,可以說,任何階段以任何形式進行的教育活動實際上都滲透著創業教育。在我國升學指揮棒的影響下,真正系統的、專門化的創業教育都是從大學開始的,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對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立和創業人才的培養具有決定性的重要作用。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掌握創業的方法和途徑,培養自我創業和發展的能力,變被動的就業觀念為主動的創業思維,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迎接市場的挑戰。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已遠遠落后于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這迫切要求我們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必須盡快迎頭趕上。

江蘇省自古便是富饒之地、魚米之鄉。江蘇歷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而今,江蘇省又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一直處于前列。江蘇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其發達的教育資源。在江蘇省逐漸由資源型發展模向創新型發展模式轉變的時候,創業型教育也必須跟上。只有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出大批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素質的人才,才能真正實現江蘇省創新型的跨越式發展。

(一)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是江蘇省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需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強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挖掘新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作為經濟強省和文化教育大省,江蘇省在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是江蘇省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瓶頸問題。蘇南地區的發展在全國都算是可圈可點,但是依然對外資企業有著強烈的依賴,自我創新能力還不強;蘇中蘇北地區與蘇南地區的發展差距很大,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還很欠缺。江蘇本地人比較忠實于回歸故土,還有不少人存在強烈的依賴和守業心態,對在外靠自我創業打拼有排斥感。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江蘇省科技強省戰略和創新興省戰略的實現。

江蘇省教育資源豐富,高等教育水平也很高,每年都會培養出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這些高校畢業生每每都面臨著嚴峻的就業擇業壓力,普遍缺乏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單純的科研成果也難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21世紀將是知識創新驅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世紀,在知識經濟時代,用知識創業將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優秀的大學生完全應該憑借自己的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產生強大的社會生產力,以促進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大學生作為教育的受體,學會創業是時展的需要,高校也就有必要順應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江蘇省依然應該走在全國前列。

(二)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是改變傳統教育弊端和社會擇業偏見的現實需要

目前,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現狀令人堪憂。在為數不多的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中,失敗率高達85%。大學畢業生很少有人能將自主創業作為自己的理想職業,實際創業比例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大學畢業生普遍創業意識缺乏,創業能力偏低,創業動力不足。

以上這些情況的出現,背后其實都與我國高等教育的傳統和由此帶來的弊端息息相關。我國高校基本上實行的是就業教育,創業教育仍處于邊緣甚至空缺狀態。高校在嚴格專業設置的前提下過于強調專業課程設置的界限,不注重專業教育的互通互動,不注重專業教育與社會結合的應用性和感受性,不注重通識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教學的有效性。在課程考核和綜合素質衡量時,考核方式和標準過于單一或者寬松,考核結果的信度和效度嚴重缺失,考核體系欠缺對社會綜合適應能力和長期的發展創造能力的度量。在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中,缺失對學生心理品格的塑造,缺失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性的社會認知培訓,缺失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創業品格的塑造……這些傳統教育的弊端,帶來的是大學生專業水平不高、綜合素質欠缺、社會適應能力差、就業創業認知不足、創新創業動力不夠等令人堪憂的結果。

傳統大學教育的弊端帶來了學生創業方面的不足。社會的認知偏見也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選擇有著明顯的影響。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每年的大學招生和就業工作中就可以看出來。在招生工作中,我們明顯地感受到,學生和家長在學校選擇、專業選擇方面存在著極強的就業心理導向和追求名聲的虛榮心理,很少考慮到學校和專業本身的發展性、很少從創新創業角度進行思考,而一味地求“好不好找工作”“容不容易賺錢”這些短視性功利性的標準。在畢業去向選擇中,學生和家長也習慣于追求工作崗位帶來的現實利益和榮譽,懼怕吃苦,排斥挑戰,只顧眼前而罔顧職業選擇的發展性和長遠性……這些社會認知偏見背后是強烈的傳統思想基礎,也跟當前社會對勞動分類的歧視性眼光有關,跟有關部門和人士對追求高就業率和對就業本身的認識不足有關――但這也恰恰是社會的認知偏見。

傳統教育弊端造成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足和創新創業思維引導缺失,社會的就業認知偏見造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動力不足和對創業的認識偏差。這是全國的現狀,也是江蘇省的現狀。要真正有效地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要求我們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對學生進行真實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同時逐步引導社會輿論和社會認知,使創新創業成為高等教育的一項必須而重要的任務,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普遍的理想和追求,成為被社會普遍認可和贊許的思想境界和自我展示。

(三)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具有較好的現實基礎和實現可能性

在我國,創業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其中提到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實際上,自從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以后,創業教育的外部條件也在逐漸形成中,目前我國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創業教育,對創業教育的研究方興未艾,比如《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席升陽著,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儲克森主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很多大學每年都會舉辦各式各樣的創業大賽,并采取相應措施開展創業教育,支持創業活動。比如,清華大學將寫字樓半價出租給學生創辦公司;復旦大學專門撥出100萬元資金支持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的行動計劃,并與科技園合作,專門為學生設立1000萬元的創業基金;華東師范大學在學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東華大學開設了“創業與風險投資”的選修課程……這些關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成果以及實際做法,為我們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創業教育最早發端于國外,創業教育在國際上的興起,給我們帶來了壓力,也帶來了更大的動力。在當前,純粹的就業已成為制約各國經濟發展的難題,中小企業的創新實踐引發了經濟領域的新變革,更是帶來了企業和個人從事創新創業活動的熱潮。創業的核心要素就是創新,因此創新增強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創業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已經滲透到歐美發達國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另外,歐美國家的青年人中差不多一半的人想擁有自己的企業或成為企業家,創業欲望非常強烈。這些經濟領域的創業活動要求教育肩負起培養創業人才的使命。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都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創業教育與創業支持體系,比如美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000多所大學、學院和社區學院開始了創業教育課程,很多高校建立了創業研究中心。創業教育幫助美國培養了一大批創新性人才,為美國經濟創造了新的競爭優勢。這些國外的理念和做法是我們夠將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良好借鑒。

三、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新思考

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理論成果。比如,李家華、盧旭東的“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第9-11頁);施永川、黃兆信、李遠熙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教育發展研究》2010年第21期,第71-75頁;張宏軍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的困境及對策”(《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第68頁)……這些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更好地開展創業教育進行了認真的思考。但是,這些探索還不夠系統和深入,還是無法擺脫傳統思維的影響。對于如何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我們應該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時,結合江蘇省的實際情況,從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角度進行認真思考,提出一些有意義的思路。

(一)厘清“江蘇特色”的概念,并與其緊密結合

就像“中國特色”的概念一樣,“江蘇特色”在不加限制的條件下是一個宏大而不易界定的概念。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構建創業教育體系,因此,這里的“江蘇特色”概念應該結合者創業教育本身來進行界定。“創業”是一種個人性質或企業性質的經濟活動,“教育”是一種文化活動。“創業教育”應該是與經濟活動相結合的一種文化活動。很自然地,這里的“江蘇特色”指的是江蘇省有別于其他省市的經濟文化特質。

江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蘇經濟正呈現出發展轉型、結構調輕、能耗降低、民生改善、前景更優等良好態勢。江蘇經濟呈現以下特點:在蘇南模式引導下,縣域經濟發達,鄉鎮企業繁榮;現代服務業帶動第三產業迅猛發展;高耗能工業增長趨緩,以高新技術業為主的新興工業產業快速發展;民間資金充裕,對外開放程度高……江蘇人民深受吳文化的影響,勤勞務實,奮發圖強,敢想敢干。江蘇省教育事業發達,教育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大學眾多,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為江蘇省培養了眾多的人才。江蘇省經濟上呈現出“總體發達”的特色,文化教育上呈現出“領先全國”的特色,構建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自然應該與江蘇省的經濟和文化教育特色相結合,比如培養學生創辦高技術企業,鼓勵學生創新服務業和第三產業,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民間資金,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實踐精神等。

(二)消除歧見,重視創業,將大學生創業教育提高到戰略發展的高度

前面講過,從招生就業工作中就可以看出,高校和社會都對創業存在認識偏差,學生和家長對創業缺少心理認同,相關部門對學生就業的單一考核逼迫高校和學生追求片面的純粹就業,高校的傳統教育模式很難催生學生的創業動力和造就學生的就業能力。這些認識上的偏差,是高校和社會共同造成的,我們在責怪高校的同時,應該好好反思我們的社會政策和社會心理。社會心理很難一下子扭轉,我們能夠做的立竿見影的就是反思社會政策,讓對高校和學生的培養質量考核和就業擇業考核回歸到人性化和多樣化的道路上。比如,在學生培養質量的考核方面,不要只以純粹的考試成績為標準,而要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納入常規的考核中;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作為高校的考核標準;在就業擇業時,要對學生創新創業等就業擇業的新形式給予支持并作為高質量就業擇業的典范,而不是以傳統意義上帶有政治意味的純粹就業率來衡量一切……“指揮棒”一旦方向正確,就會引導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逐漸重視創新創業,就會引導高校逐漸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就會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比例和水平。一旦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一種全民輿論和全民向心力,國家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就會形成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戰略,就會形成重要的教育戰略。

(三)高校自身要勇于革新,注重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

不論國家和社會對創業本身和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如何,高校作為承擔起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任務的公共部門,都應該從自身做起,勇于革新,承擔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使命。如果高校本身沒有重視,就算社會支持和政策支持到位,也沒有創業教育良好的實施條件。

現有的高校傳統教育模式已經將高校分為研究型、教學型甚至職業培訓型不同層次,在高校內部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嚴格劃分了專業界限并設置了相應的專業課程。現有的教學模式也基本上是對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講解,并通過作業訓練、實驗實踐訓練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的能力。傳統教育模式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表現出來的弊端是:理論講解偏多,實際動手訓練偏少并不注重實效;對學生的課程考核偏重于基礎知識和死記硬背,缺乏創新思維的鼓勵和訓練考核;在專業知識傳授中注重單一的知識講解,而缺少與行業產業現狀、技術發展實際相結合的教育,導致學生學懂了專業知識也不知道怎么用,在哪里用,連本專業就業擇業的大致方向也不了解;專業互通的知識傳授相對較少,與創業擇業、社會適應能力相關的通識性的知識很少涉及,導致學生猶如井中之蛙,跳不出來也無法逾越專業的鴻溝,懂得專業也不知道如何進行創新創業運作。諸如此類的問題,既然是傳統教育的弊端所在,自然應該在高校的教育革新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江蘇省的高校很多,高層次的研究型大學在創業教育中開展理論研究,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理論研究優勢,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在平日的創業教育中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引入強大的社會資源支持;教學型大學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真正學懂專業,并會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加強書本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訓練,讓學生用所學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創業實踐活動;職業訓練型的大學學院在理論研究相對弱勢的條件下,可以發揮自身與地方產業甚至具體的公司企業結合較為緊密的優勢,發揮自身實習實踐訓練優勢,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具體的操作環節,并在動手中多動腦筋,將自己鍛煉成為基層的能工巧匠的同時,成為懂得實務、善于鉆研的創新性應用人才。總支,江蘇高校要在創業教育中勇于革新,注重實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高校、學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相互間既有傳統思維定勢的牽絆,也有各種利益的糾葛。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大學生創業教育符合各方的長遠利益,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整體利益,我們面對眼前的困難時不應該畏縮不前,而應該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江蘇省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作為全國高等教育的優勢地區,自然不能自甘落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構建有江蘇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中,解放思想,堅定地走在全國的前列,為全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樹立自己的標桿。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編號:09SJB880048、09SJB880047)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英]勞倫斯?霍爾特,[美]戴爾?伊尼爾著,楊盛林譯,愛新覺羅?寶?最終審譯.你也能創業.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8(2).

[3]施永川,黃兆信,李遠熙.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10,(2).

篇5

關鍵詞:務實課堂;傳統教育;素質教育

課堂是師生交流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陣地。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教材的編排存在著“淡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的特點,導致初中課堂教學嚴重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在學生還不具備應有的基礎知識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下,盲目“挖掘學生潛在能力”,使課堂教學明顯地具有“追求短、頻、快,忽視長、精、準”的特點。所謂“短”,就是教師課堂教學的目光短淺,沒有把某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放在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整個學生學習活動中去思考、去處理,沒有讓今天的課堂教學產生“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作用。“頻”,就是讓高頻率、大數量的“練習作業”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頭戲(教師大量地講例題習題,學生反復地做習題)。“快”,就是師生追求快速地實現“能夠做得來題”的目的。課堂教學的“短、頻、快”,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和注重學生獲得知識過程體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宗旨,從而讓教師成為“照本宣科”的工具,讓學生成為“解題做題”的機器。

關于“傳統教育”,人們往往把她說成應試教育。這是對傳統教育的全盤否定,本身就違背了“教育的傳承性”。傳統教育,強調“雙基”,鞏固“雙基”;素質教育,是在認可學生具備“雙基”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挖掘學生潛在能力”。然而,我們今天的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具備“雙基”的。試想,一個學生沒有字、詞、句、段的積累,怎么可能有“文學素養”的提升?一個學生沒有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則,怎么可能會有“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因此,我們今天的課堂教學,如果讓“揠苗助長”式的偽素質教育泛濫,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必將是舍本逐末之舉,定將走入“注入式”教學的死胡同。

實施“務實課堂”,就是宏揚傳統教育“注重‘雙基’”的優秀成果,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讓“雙基”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

要打造務實課堂的教師,在教學準備過程中就要做到:(1)認真解讀教材,明確教材的編排意圖,運用教材要達到的目的。(2)思考學生,知道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基礎知識,具備了怎樣的認知水平,學生對教材的解讀與自己對教材解讀有哪些不同。(3)查詢相關的輔導資料,將資料揭示的東西與自己解讀出的東西進行比較對照,確定教學該內容時,哪些是必須實現的目標,在實現必須實現的目標中,哪些目標的實現學生有困難,找到解決克服這些困難的途徑和方法。(4)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篇6

“心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關注與討論。本刊特開辟“心本教育論壇”專欄(本期刊登兩篇文章,今后將陸續選登這方面的文章),探索心本思想的內涵和意義,旨在引起學校重視“心本教育”。

〔摘要〕自教育部頒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來,各地中小學轟轟烈烈地掀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效果,但都停留在普及和推動的階段層面,很少從教育理論的深度予以探究。我們認為,要提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和地位作用,必須倡導“心本教育”思想。

〔關鍵詞〕心本教育;人本教育;傳統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0)06-0007-04

一、何謂“心本教育”

(一)心本教育思想的內涵

何謂心本教育?心指“心品”,心本指以“心品為本”。何謂心品?它是指人的心理品質,包括人格、心態、認知、情感、意志等各個方面。

心本教育有兩層含義,第一層面是指對學生進行心品教育;第二層面是指教育以心為本,以心為先,從“心”開始的教育思想。第一層面的含義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推進而越來越被人熟悉和接受,而第二層面的含義還是一種新穎的主張,也將是本文闡述的重點。

第一層面是心理學意義上的概念――即對個體進行心品教育。所謂心品教育是指對個體學生進行“健全人格、和諧心態、良好素能”的教育。所謂人格,是指個體在一定的遺傳素質基礎上、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行為或內在的行為傾向性,它包括需要、動機、自我意識、能力、氣質、性格等多個方面。所謂心態是指人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之后所反映出來的心境狀況。由于個體接受心理教育程度和自我心理修養程度的不同,對外界事物所反映出來的心態就不同,因而人的心態可表現為和諧心態,也可表現為不和諧心態,或有時和諧,有時不和諧。所謂素能是指人的心理素能,即個體的心理素質和由心理素質所引起的能力狀況(包括創造力、人際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個體的心品有差異,每個人的心品素質不同,甚至有個別人的心品還存在嚴重缺陷。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問題,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出現的時機和頻率不同。可以這樣理解,目前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對全體學生開展心品教育,全面提升學生個體的心品素質。

第二層面是教育學意義上的概念――即它是一種教育思想方法。認為教育以人的生存、發展為本,而人的心理品質是人的生存、發展的前提和重要條件,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才有人的良好的生存、發展可言,因而教育要以心為本,從“心”開始。

心本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包含如下的概念:

1.心育乃教育之母。教育以心為先,從“心”開始,實際上就是強調育人先育心、心育乃教育之母的理念。一個人的心本狀況,直接影響到教育效能,即一個人的心理品質直接影響教育效果。例如學習心理品質、品德心理品質差,則學習成績差、行為表現差,智育和德育難有效果。一個人的心本狀況,也直接影響到其人際關系和命運。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品質是由自我認知、個性、自信、情感、意志等因素所構成和反映的,這些因素的優劣,直接影響人的心品素質,影響人的學習、工作、行為和人際關系,從而影響到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心品教育是根本,教育要以心品教育為先,心育乃教育之母。

2.“兩元結構”與關系平等性。首先,心本教育思想認為,無論是教育關系、管理關系或是工作關系、人際關系,都是“兩元結構”體系,即教育與被教育關系、管理與被管理關系、下級與上級關系、親子教育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夫妻之間關系,都存在“兩元結構”。其次,心本教育思想強調兩元之間的關系平等性,即強調兩元關系之間是平等的,沒有以誰為主、以誰為中心之說,也即師生之間、上下級之間、父子(母子)之間、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心際之間的高低和等級。

3.“共同愿景”與認知統一性。企業管理學將心本管理思想作為管理學的第三次理論革命――企業管理從“物本”“人本”走向“心本”的管理。20世紀50年代以前,企業管理學提倡“以物為主體”的管理思想;到20世紀60至70年代,以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代表的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出現,企業管理學提倡“以人為主體”的管理思想;進入21世紀初期,企業管理學提倡“以心為主體”的管理思想,主張管理“以管心為本”。因此,心本管理思想有一個概念:企業管理圍繞著全體職工一致認同的企業發展目標來開展。這樣,企業管理過程就形成一個全體職工一致認同的“共同愿景”,也叫“共同心境”。這是心本管理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

心本教育思想認為,“共同愿景”或“共同心境”實際上是人的心理認知統一性。沒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兩元之間的“共同愿景”和心理認知統一性,教育是難于施展和難有效果的,故心本教育思想主張,教育要從“師本”“人本”走向“心本”。為此,心本教育思想強調教育的“共同愿景”與心理認知統一性。

4.“以心為軸”與教育向心性。傳統教育思想主張教育以教師為主體、為中心,教育教學過程學生跟著教師轉,結果造成師道尊嚴,制約學生人性自由和約束學生個性發展,造成學校教育管理有時出現對學生的人格傷害、自尊詆毀和人身體罰。人本主義思想強調學校的教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為中心,認為教育教學要從學生的生存、發展需要出發,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學過程要圍繞學生而展開,結果造成教師難于施教,班主任不敢嚴格管理,造成班級管理出現“小霸王”“小搗亂”。心本教育思想認為,教與學是一個整體,不可人為地分割,教育教學不是以教師為主體、為中心,也不是以學生為主體、為中心,教與學之間就像兩個星球相互繞著運轉,誰都不能偏離運轉的中心,否則教學無法運轉,而這個運轉中心就是“以心為軸”。教與學之間圍繞心軸運轉,不被離心力所拋開,靠的是師生的教育向心性,即共同目標,而共同目標聯結師生之間教學的心際,才能保證教學相長。教育只有以心為軸,以心為中心,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育教學關系才能正常運轉、和諧運行,教育教學才有最佳效果。

5.“從心開始”與教育基礎性。首先,心是人的心理現象的載體。人的自信靠心,情感變化靠心,意志力靠心;人的感知靠心、認知靠心、思維靠心、思想靠心、信仰靠心、道德靠心、信念靠心;人格實際上是指人的心品,個性是指人的心性。由此可以說,心是人的心理現象的載體,心理機制是人的心理現象出現、變化的支撐。其次,心是人的認知的寶庫。人的認知靠心,認知實際上是心的認知;一個人對外界事物的看法、認識或態度的改變,實際上是心對事物的認同。這是心理學的一個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心理咨詢中常常采用的認知療法,就是依據這一基本原理來進行咨詢和治療的。再次,心是人的行為的驅力。人的認知決定人的行為,而人的認知靠心,因而心是人的一切行為的驅動力。例如,教育靠心、學習靠心、工作靠心、人際關系靠心、生活態度靠心。最后,心品決定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質量。人的心品素質直接影響人的心理,故有心態、心象、心際、心機、心容的優劣之分;也直接影響和決定了人的行為的質量,故有行為好壞的后果。因此心本教育主張教育要“從心開始”,充分注重心品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6.“雙重需要”與教育目的觀。一直以來,人們一直因教育究竟為“人的發展需要”服務還是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而爭論不休。爭論的實質是教育的目的價值取向問題。心本教育認為,教育既為“人的發展需要”服務,又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即教育的目的是為人和社會發展“雙重需要”服務。

然而,教育究竟能否做到為人和社會發展“雙重需要”服務呢?心本教育認為,第一,“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可分割。既然不可分割,就有教育發揮作用的可能,關鍵是教育目的不能偏倚人的發展或偏倚社會發展。第二,教育為“人的發展需要”服務還是為“社會發展需要”服務的問題,實際上是人對教育的認識問題,也是人為地將它分割來認識的問題。既然可以將它分割來認識,就可以將它作為整體來認識。第三,教育通過對每個個體心品的培養,從而促進人的心品素質的優化,每個個體的心品素質優化了,就能調適“自己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就能協調自己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和諧、相合拍。這好比“大合唱現象”,每個合唱隊員的音樂素養、合唱技巧提高了,就有可能演繹并合唱出一支和諧的優美歌曲,而一個沒有經過任何音樂素養、合唱技巧培訓的人,他無論如何都無法調適自己的音色去跟整個合唱隊伍相和諧。因此心本教育認為,教育通過優化人的心品素質(從而也提升文化素質),就能夠協調和實現人與社會的“雙重需要”。

(二)心本教育思想的實質

第一,心本教育是心品教育。這是狹義的心本教育,是指學校以培養學生良好心品為目標,以積極心理學等理論為指導,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主體,以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方法為途徑的以培養“健全人格、良好個性、和諧心態”的心品教育。狹義的心本教育也可以理解為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心本教育是實踐活動。心本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教育實踐探索。近十多年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種廣泛的實踐活動。其廣泛性見諸三個層面:一是教育心理學層面。主要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二是管理心理學層面。企業將心本管理作為管理學的第三次革命,企業管理從“物本管理、人本管理”走向“心本管理”的實踐活動。三是社會心理學層面。社區建設以開展“和諧心理、和諧環境與和諧社區”的實踐活動。

第三,心本教育是教育理念。廣義的心本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其理念的本質是心品本位觀,強調教育以心為本,從“心”開始,強調教育要“入心見效”。心本教育理念認為,育人先育心,只有人的“心品”好,才能最有效地接受教育,才有人的知識、文化、能力等的素質,也才有“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可能。因此心本教育是教育理念,是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為何要倡導“心本教育”

(一)心本教育是對人本教育的深化

1.對人本教育思想的認識和反思。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核心是“以人性為本位”,強調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本,發展個性,充分考慮人的生存、發展需要,將“人”的需要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強調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尊重人的存在,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權利,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維護學生的自我實現,發展學生的個性。客觀地說,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出現,是對科學主義教育思潮、傳統教育思想的一次大挑戰和大沖擊。對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且促進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但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由于人本主義在中國化過程中理解上和執行上的異化,導致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實踐中出現了許多誤區:(1)忽視“人的心品”的作用。人本教育思想在充分強調人的發展、個性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同時,忽視了人的心品培養的重要性,忽視了人的生存、發展的內心世界的構建。(2)過分宣揚“自我實現”的價值觀。人本教育思想過分宣揚“自我實現”,過分宣揚個體價值,使個體在意識上造成“以我為中心”和“自我膨脹”的心態,缺乏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在行為上有過分的“自傲、自負、自私”表現,凌駕于團體法則之上,凌駕于社會規則之上,嚴重影響群體、集體的內部和諧,這與現代社會提倡的團隊協作精神背道而馳。(3)片面強調“發展個性”的優先權。人本教育思想在以“人的什么”為本上,片面強調人性而忽略心性,過分強調“發展個性”,使個體在情緒上過于浮躁、激動、消沉,容易造成內心的不和諧、不寬容、不平和,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質量。在個性上過于極端、孤僻、高傲,容易形成與他人溝通、交往的障礙,從而影響到人際關系的協調和自身發展,嚴重的“發展個性”會造成人格障礙。

2.心本教育與人本教育的價值觀、目的觀。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與科學主義教育思想爭議的焦點:教育“個體本位”與“社會本位”之爭,是教育為個體發展服務還是為社會進步服務的價值取向之爭,也是培養“個體本位”需要的人或是培養“社會本位”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之爭。人本教育思想提倡“自我實現”價值觀,將教育價值全部集結在個體身上,認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實現”,教育必須從人本需要出發;認為“發展個性”才有個性自由,才有人的發展需要。人本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觀:強調教育目的是為個體的生存、發展服務,大力提倡培養“自我表現”“發展個性”的人。這顯然與社會本位價值觀發生沖突,也與現代社會所提倡的團隊精神、所需要的人才標準不相協調。

心本教育思想與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觀上不同:對于教育究竟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心本教育目的觀強調:第一,心品是個體生存、發展的內在動力和為社會服務的外在表現的魅力,人的“心品本位”決定人的生存、發展。第二,認為人本教育目的觀所培養的“自我表現”“發展個性”的人難與“社會本位”需要共融,甚至難與他人相處,難以達到“自我實現”。 第三,心本教育目的觀主張培養的“健全人格、和諧心態、良好素能”的人――能以良好心品與“社會本位”需要共融,調適心態與他人和諧相處,最終達到“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一致。

3. 心本教育是對人本教育的深化。心本教育強調“心品本位”的教育價值取向和目的觀,認為人的整體品質以心品為基礎,“心品本位”決定著人的一切后續的生存、教育和發展的成敗。心本教育思想對被教育者的貢獻是:給予學生今后的本位發展、適應社會本位發展所需要的法寶――心品。心本教育理念對教育的貢獻是:填補了人本教育思想忽視“人的心品”構建的空白,彌補了人本教育思想的某些局限,從而架起人與社會關系之間的橋梁,使人與社會相統一,緩解人與人的矛盾。因此,心本教育是對人本教育的反思、批判和發展、深化。

(二)心本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修正

1.對傳統德育的認識與思考。傳統教育觀從“社會本位”需要的價值取向出發,主張教育以教師為主體,主張教學以“傳道”為中心,傳統德育是傳統教育的組成部分,它是“人的社會化”的工具,其目標是改造人性,培養滿足“社會本位”需要的“社本人性”的人。然而,必須承認這一客觀事實,人性是相對穩定的,是難于改造的;因而“改造人”的過程是艱難的,“被改造”的過程也是難受的;“被改造”的難受必然使個體在主觀意識上產生對立和抵制心理,從而消弱道德教育效能。另外,個體的道德水準越高,對自身要求越嚴,則越容易出現情感上的問題。例如,在贍養父母上,由于經濟方面的原因,一旦無法滿足父母要求,道德責任心強的人比道德責任心差的人更感到心里難受。這是傳統道德教育所帶來的必然后果。必須承認又一客觀現象,道德教育的“社本人性”與人本教育的“人本人性”是一對矛盾,時常使人的內心、意識出現情感沖突。從理論上說,“德性”與“人性”之間,道德教育與人本教育之間存在相悖問題。而人本思想提倡“自我實現”“發展個性”,則助長了學生與社會德性、道德規范之間的心理矛盾,加劇了學生內心的情感沖突,有時還導致了學生的行為偏差。在中小學教育過程中,時常出現道德思想教育強調“社會公德”“行為規范”和“公民道德”,而到了人本思想教育,又強調“以生為本”“人的需要”“個性發展”,造成教師無可適從,學生一頭霧水。說到底,這是道德“社會本位”教育與人本“個體本位”教育之間撞車的結果,是道德教育碰到的尷尬局面。

篇7

關鍵詞:網絡教育;傳統教育;優勢互補

中圖分類號:G434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一種新型的依托于網絡技術的教育方式――網絡教育日漸流行,所謂網絡教育指的是在網絡環境下,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網絡的各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優勢,向受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一種網絡教和學的環境。由于其教學形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深受廣大學習者的喜愛,但由于網絡教育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自身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而傳統教育歷經千年的洗禮,雖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本身也有著網絡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如何將二者有效結合,實現教育的最優化,是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1 網絡教育的優勢概述

網絡教育的出現給傳統教育帶來不小的沖擊,因為其不論是在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時間、教學管理上,還是在對教育資源的要求、受教育范圍的程度上都有著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信息處理和遠程通訊工具手段,它具有以下優勢:

1.1 教學資源共享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世界儼然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地球村”,網絡上的任何信息、資源都可以供人們學習、使用,而不受地域的限制,這也使得網絡教育共享性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尤其是在我國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地區,通過網絡就可以接觸到最優秀的資源,學到更多的知識。

1.2教學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由于網絡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學習者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而不必像傳統教育那樣要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教室來進行學習,學習者可以在自己認為方便或者是學習狀態好的時候進行自主學習,有效地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1.3 教學形式多樣化

網絡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一書一本一粉筆”的教學形式,將教學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動畫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展現,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1.4 教學方法靈活性

網絡教學提供了靈活的教學方法,實現了學生與信息、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學生可以通過E―mail、QQ、微博、論壇等多種形式向教師進行提問,與同學之間進行課程的探討與學習的心得,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及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計劃,這些都體現了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2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研究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具體表現如表1所示。

如果將二者進行優化整合,發揮各自優勢,必將得到更優的教學效果。

2.1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實現教育公平

我國目前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傳統教育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難題,雖然現在許多城市進行教育改革,盡量達到教學及師資在一個地區內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區間仍然存在著不平衡現象,而網絡教育

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2]。網絡教育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資源共享性,通過它就可以解決教育公平性問題。此外,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改變了信息單向的、被動的傳播的局限,實現了學習者對信息的主動獲取和控制,從而使學習

交往模式由單向式向交互式轉變[3]。學生可以通過多樣的網絡形式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師生間相互平等、相互影響的交往模式,教師從原來高高在上的長者變成了學生的朋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轉變。

2.2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教育中,規范化的課堂教學,嚴謹的教學節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由于課堂緊張的氣氛,及過于教條的教學方法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可以將網絡教育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帶入傳統的教學課堂,將復雜化、抽象化的問題通過動畫、聲音、視頻的形式穿插在教學內容中展示給學習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得學習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2.3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優化教學方式

網絡教育在教學形式上雖然不受時間、空間地限制,但對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極高,沒有了課堂的學習氛圍,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就要發揮傳統教學對于課堂有效控制的優勢,教師在開學初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期中可以進行測驗,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另外在網絡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課堂教學的課程,定期安排學生與教師的見面會,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4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使得人們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很難滿足社會的競爭、工作的需要及自身對知識的渴求,網絡教育彌補了這一缺陷,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工作的需要進行相關的網絡課程的學習,以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延續傳統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終身教育的要求,符合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總之,無論是網絡教育還是傳統教育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優點和不容忽視的缺點,通過上面的研究發現,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結合是可行的、有效的,結合的方式也是多樣的,但對于二者的完全融合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如何使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更加系統化是未來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夏仁康.正確認識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2(23):80-81.

[2]倪政林.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研究[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5-8.

[3]王悅.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2):134-136.

篇8

關鍵字:新教育實驗主體;轉向;交往實踐

“新教育實驗”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目前就這方面的研究不是特別深入,各省各地的研究者都是在猜想中進行的,目前,國內各地各校各研究區的人員正在將這個夢想付諸實踐,將這個“新教育之夢”運用到現實中,把它與實踐結合并且進行規整系統,新教育的夢想正在走向一個教育流派。以往很多人對新教育的內涵進行過概括和表述,比如有人提出“新教育應該從實踐做起”“新教育是‘心靈教育’的開始”等,這些不過是各個研究者從自己的認識出發進行的闡述,還有不少的媒體甚至說新教育是我們祖國教育的希望。這些認識都是很有道理和依據的。權威人士指出,新教育實驗的目的在于教師和學生,是教師和學生能夠真正的熱愛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最終目的,新教育主要有六大途徑,把新教育作為教師職業發展的新起點,通過這六大途徑最終達到其目的。

一、“新教育”的發展

每一個新事物都是伴隨著質疑的,新教育也不例外。新教育是在人們對它的懷疑聲中進行產生并發展的,很多人甚至認為新教育作為一個教育現象沒有理由能夠走得更遠;有人懷疑新教育有沒有體現“新”字。對于這些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只有在這些懷疑聲中才能真正的接觸到實質。當然這并不能組織其作為一個合理現象的存在和發展,我們對新教育進行的實驗從草根到正堂,然后又經過討論回到草根,看著它從開始的“十大理想”發展到“五大觀點”,從研究的“四個轉變”到“六大行動”、“三個項目”,并且我們欣喜的看到新教育正在逐漸的進入我們的教育生活,不可否認的它正在改變著教師、學生和我們的學校,新教育實質上在改變著我們的教育體制,它正在譜寫一首首教育的贊歌,新教育給它的研究者帶來新的能量。對人的尊重和關愛是新教育根本上能夠做到的,新教育關注人的主體精神。筆者認為新教育從根本上對教育進行了變革。新教育的“新”就體現在它的主觀的變革上面,新教育是適應時代的關注人的本體的教育。

二、教育主體的論述

那既然新教育是對主體的變革,我們就要對主體進行簡述。主體的概念是有意識的并且能夠自主行動的人,它的存在是有相對的概念的,主體的相對概念就是客體。主體觀主要的就是呈現出人在主體這一概念上的立場、理念和原則。它主要是指人們關于主體的基本的認識和觀點。在教育上我們成為教育主體,教育主體就是參與教育的人,也就是教育生活中的學生和教師的個體。根據上述的觀點教育主體觀就是人對于教育的主體即學生和老師的基本的觀點,根據上述的論述就是指人們對于教育的立場、觀點和原則。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主要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和接受建立的,主要是通過教學的途徑進行交往的,這種關系是比較穩定的交往關系,可以用“教師--教學活動--學生”來表示,對這種的教育關系,人們會從不同角度上進行探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認識會造成極其不同的教育主體觀。

教育的主體爭論由來已久,可以說從教育產生的那天起它就是教育的發展的一條主線。在整個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教師和學生主體地位的爭論,在教育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不同的觀點這包括近代德國的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教師主體觀和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觀,這是西方教育發展史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我國的歷史上一直強調的觀點是“天地君親師”也就是教師有著至高無上的光環。我國的教育傳統就是教師中心論,“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解放以后,我國長期以蘇聯作為模仿對象,教育體制方面受到蘇聯的思想的影響很大,在這種影響之下,教師的地位和權威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被動的接受“塑造”。是受教育的對象。七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各種思想傳入我國,教育的研究也就理所當然的影響了我們。杜威等的“民主教育”的思想被接受,并深刻的影響了我國的教育,對傳統的教育提出挑戰。于是學生中心論就逐漸的占了上峰。很長時間內學生的主體地位被不斷的強化。其實在西方教育發展史上,主要有兩次比較大的教育反思。首先人們探討的是到底教育主體存在不存在;這次主要的成果是確立了自我的主體地位。其次是對于主體的定位的反思;學生主體論的觀點促使人們漸漸的強化了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認識。學生確立了自己的教育主體的地位。這些討論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時代的進步和人們主觀意識的覺醒,主要是人類對真理的探索的結果。人們以前對教育的探討完全的圍繞著教育主體的對象進行的,而這次討論和發展主要是回答到底什么是教育的主體,在明確這一概念后,才真正的有了可以評價的標準。人們對于教育主體的認識更多的是對主體間的、主題和人的等概念的混淆,而誤以為主體本身就是沒有什么概念的不言自明的內容。主體實際上是需要進行科學的全面的論述的。

三、新教育試驗主體觀轉向中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在教育發展中教育主體觀的轉變。在教育的發展史中有過各種不同的論述,像經驗主義、實證主義等等,它告訴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論證。

其次我們應該明確目前我們關于教育主體觀的問題的所在。自教育產生以來對教育主體觀有過各種不同的論述,基本上都是二元論,在傳統教育的認識中沒有明確關于教師與學生的交往的中介即教學的作用。

再次我們討論的新教育主體觀到底新在哪里?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新教育主體觀到底有哪些對傳統的突破,新教育主體觀內涵中包含著對深刻的交往哲學的認識,包含著實踐主體論的思想。人的主體性是一切的社會關系的總和而社會關系來源于交往。那新教育實驗得出的觀點是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主要是以教學為紐帶進行的交往的。

結語:

綜上所述,新教育主體觀對傳統教育的主體問題進行了解答。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傳統教育的主體觀。它借助傳統教育的關于主體觀的種種說法,對教育主體觀進行積極的研究,并且在不久的將來會以自己的初生的生命力推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恒兵, 理解“歷史規律”——一項從因果觀演變視角的考察 [學位論文], 2009 (02)

[2]. 徐廣宇, 論現代大學的文化使命 [學位論文], 2009 (10)

[3]. 石德金, 發展型國家及其超越—— 兼論當代中國的國家轉型 [學位論文] 2009 (10)

[4]. 劉猛, 匿影纏繞:意識形態與中國教育學——一個集叢式問題的提出及初步分析 [學位論文], 2010 (01)

宋東民,男 , 內蒙古托克托縣 :漢 :1967.10.27 :大專 ,職稱:助理實驗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單位地址: 包頭師范學院

手機:15332933307

篇9

關鍵詞:傳統教育 數學教學 數學思想 啟發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當然,課程改革也不例外。傳統一向都是被革命的代名詞,改革就是對傳統的批判。在課改的過程中,當問及什么是傳統教育時,我們未必能說得清楚,關鍵還是在于我們沒有搞清楚優良傳統教育的內涵,沒有對真正的傳統進行很好的歸納、審視和總結。

張奠宙教授認為中國數學教育的特色就是在良好的數學基礎上謀求學生的數學發展。也就是在三大數學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的課堂教學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作支撐,具有許多與世界主流研究不同的特色。中國的教育有幾千年的實踐經驗,相對于一些大肆追捧的國外的一些光怪陸離卻不多實踐效果的理論,我們未免有點太妄自菲薄,自己瞧不起自己了。

以下針對一些我國傳統的優秀的數學教育的特征進行簡要概述,并和國外的相關提法進行對比,借以顯示我國優良的傳統數學教學的特色所在。

1、重視導入環節

一個好的課堂導入通常會成為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中國古代的教育中孔子認為溫故而知新。涂榮豹教授指出中國的數學教學長于由舊知“導出新知”。而國外則強調聯系學生日常生活的情景設置,即數學課堂要能夠設置與學生的日常行為相聯系的情景。

數學不同于人文學科。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主要是研究數與式的運算規則。這種教授數與式的運算規則的課程,像冪指數運算和因式分解等。恐怕很難創設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情景。但是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由舊知識導出新知識。我們可以用連加為乘導出連乘為冪,用整數的質因分解導出因式分解,這些都是可行的。

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出發進行情景教學也是可行的,像角度的測量,三角形的內角和等都可以用情景教學法。但是,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也不能事事都以直接經驗為標準。情景教學應當作為導入階段的一個加強和補充,不能取消或代替導入教學環節的設置。

2、重視啟發、誘導、講解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中國的數學課堂注重啟發、誘導、講解。而西方的則更注重啟發、探究、創造。現在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是人類幾千年來反復思考,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創造人類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知識,恐怕很難做到。

中國數學課堂上的啟發、誘導、講解更多的是在師生之間的問答過程中體現出來。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都是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精心設計的,能根據學生的理解薄弱點進行設問。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讓其他學生補充,最后教師會進行點評。經過師生雙方的問答,教師在講解某一知識點時會有所側重,引導學生的思路。通過教師的講解也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通過師生雙方的互動把握數學知識的真諦。

3、師班互動

曹一鳴教授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師班互動是課堂師生互動的主要環節。受中國具體國情的影響,我國的班級課堂人數基本上在40-60之間,有些學校可能更多。國外不同,他們的班級課堂人數一般在20-30之間,這也是國外盛行分組討論、匯報、組間討論,教師總結的形式的原因。他們的課堂人數少,有利于教師的管理指導,他們更傾向于師組討論。就中國課堂而言,這種師組討論的形式顯然是十分困難的。

鑒于中國課堂人數多的問題,我們的教師也自有他們自己的一套辦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環節教師精心設計問題提問、學生間相互糾正、教師引導評價、形成嚴謹表達。提問是需要全體同學思考的,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間的相互糾正能過活躍課堂氣氛。這種既有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又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的教學方式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

4、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的課堂教學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的傳授。張奠宙教授認為我國的數學教學重視概念的理解、證明的過程、解題的思路,提倡數學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都是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理念。

當有一個典型例題的時候,中國的教師通常會提到這個題可以用某某方法解,這樣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會有一個大致的印象,當下次見到類似的題目時,學生運算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一些常用的數學的思想方法像分析綜合、歸納演繹、聯想類比等到現在我還是記憶猶新,還經常把這些運用于實踐中去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中國的數學教師普遍具有這種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意識,這樣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解題,而且還得到了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和訓練。這對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篇10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 課堂教學 環節

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部從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上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學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革課堂教育模式,改革教學過程,改革育

人模式,推動教育現代化。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呢?現代教育技術中的網絡技術是改革課堂教學設計的切入點。

一、傳統的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有一幕很典型的教學情景:一個教師在講完課后說:“有疑問的同學請舉手。”但這時候全班沒人舉手,實際上學生是否確實沒有任何疑惑呢?其實,或許有學生沒有想到要提的問題,或許內向的學生不敢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明對本節課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許有學生想回去看一下書才去補充有關的疑問,或許大家確實一點疑問也沒有,卻可能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遇到。常規的教學方式造就了一代代學生勤學苦練地認真聽課并記筆記的學習模式,但卻導致他們不善于也不能及時地在學習中有疑惑時便向教師表達,而教師通過個別提問的方式也只能使其了解到個別的情況且不能代表全體,因而教師只能通過作業、測驗或考試、復習課等常規的方式反饋學生的學習水平。信息時代下互聯網絡及其相應教與學支撐平臺的出現則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其互動式的網絡教學則對常規的教學模式帶來了一系列全新的變革。

二、在網絡環境下開展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幾個環節

集文字、影像、聲音、動畫、圖形等為一體,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具備方便、快捷交互功能的網絡教育技術,在輔助教學過程中,能根據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真正實現讓學生看得清楚,聽得真切,感受深刻,從而激起學生的情緒反應,觸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獲得較為鮮明的感性認識和深刻的理性概念。

1.準備環節

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情況準備好合適的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應用于課程最關鍵的就是找到學科知識點的切入點。例如在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可切入的知識點很多,教師應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識點,圍繞知識點的揭示、闡述、展開、歸納、總結等環節,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有效的課程整合。如能利用計算機制作出模擬接近于物理真實情景的模擬型課件來演示物理變化過程,將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學環節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特點,結合學生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1)以群體學習為主的講授型模式。依據我國基礎教育的實際及其發展趨勢,這種以學校―班級為主渠道的教育形式,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內仍將占主導地位。由于這種形式的教育以集中教學為特征,它的優勢在于可利用校園網絡達到不受傳統課堂的人數、時間、地點的限制,大規模地進行適應講授型學習內容的教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具有能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里進行信息、情感等方面直接交流的方便條件。因此在此基礎上,充分、科學、合理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對多種媒體信息進行集成性、可控性、開放性和智能性等多元化處理優勢,將有助于創建一個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信息環境下的講授型課堂教學模式,為實現現代教育的目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以自主學習為主的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這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采取以網絡教學系統為中心,以積件思想為主線的方式,在實施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同時全方位監控、指導學生個別學習,從而既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又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運用網絡技術中的在線交流、論壇、留言等功能設計能誘導學生參與討論的初始問題,在討論區中分層次建立相應的問題討論組,然后學生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參與到適合自己的一個討論組中進行討論或發言,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逐步引出后續問題,始終主導著討論的進程,激勵和引導組內的學生獲得進一步參與學習討論的興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3.答疑輔導環節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強化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中,由于受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自律水平、網絡操作技術、認知風格、認知基礎等影響,學生的析疑、解疑通常建立在與學習伙伴的交流或教師的指導基礎上才能完成。例如,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應用網絡教學系統的電子舉手功能、聯機討論功能、語音交流功能等進行協作學習,進而借助于學習伙伴或教師交流,在共享集體智慧的基礎上,逐步析疑,并由表及里地去探尋事物的本質,達到對所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

4.反饋評價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