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技能教學范文
時間:2024-03-27 11:1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臨床技能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機抽取南華大學醫學院2010級臨床醫學卓越醫師班一半學生共26人(男、女各13人)為實驗組,同班級另一半學生共26人(男、女各13人)為對照組。在進行ECS教學前先對兩組學生進行臨床技能理論和實踐的摸底考核,然后對實驗組進行ECS模擬教學,對照組進行傳統課堂教學。教學結束后再對兩組學生進行臨床技能的理論和實踐考核。ECS模擬教學的程序如下:學生自由分為5個小組,每小組5~6人,由兩名經過ECS培訓的教師授課。教師通過計算機程序,運用模擬人設置一個臨床常見病例作為教學病案,將教學病案的主訴及部分簡單病史在課堂上發給學生,組內閱讀病史并進行討論,教學病案的討論點包括患者的主要不適癥狀、進一步的病史采集(包括現病史及既往史)、查體時發現的陽性體征及相應的診斷治療等,討論之后,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對模擬人進行問診(由教師控制ECS模型,通過語音系統模擬病人的聲音)、詳細的體格檢查,再綜合病史、體格檢查及床旁心電監護儀提供的信息等,對患者做出相應的診斷,并討論治療措施,然后每組由一個學生將組內討論意見匯總并進行匯報,模擬早晨交班的病情匯報。最后教師分別對每組學生在各個診治階段的表現及最后的匯報進行點評,點評后各小組再次進行討論與總結,總結各階段的不足、失誤與收獲。課后對學生進行ECS模擬教學的滿意度和必要性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主要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臨床操作、團隊合作、愛傷意識及是否愿意進行ECS模擬人授課等方面的內容。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forwindows(SPSSInc,Chicago,USA)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之間的比較用t檢驗,以P<0.05來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男、女性別比沒有差別,摸底考核顯示兩組學生對臨床技能(包括理論考試及實踐操作)的掌握程度無明顯差別,但實驗組的學生在進行了ECS教學后,無論在理論知識或臨床實踐操作較之以前都表現出明顯的進步,其臨床技能考核成績顯著高于本組學生之前的摸底考核成績,也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而未參加ECS教學的對照組學生在臨床技能方面進步不明顯。
2.閱卷調查顯示,參加ECS教學后,絕大多數(80%以上)學生自我感覺臨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臨床操作方面)有所提高,團隊合作意識有所增強。在“愛傷意識”培養方面,有70%的學生認為ECS模擬人能促進其“愛傷意識”的培養,20%的學生則認為ECS模擬人教學不利于“愛傷意識”的培養,另有10%的學生表示不太確定。課后100%的學生都表示愿意接受這樣的教學形式且要求更多的開展ECS模擬人教學課程。
三、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民自我保護意識逐步提高,加之近年來醫療體制改革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學生能直接在病人身上進行技能操作與訓練的機會越來越少,學生人數增多、臨床教學資源不足、醫療糾紛增多等問題越來越明顯。隨著大眾對醫護人員的臨床操作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下培養的醫學院校學生在臨床技能的掌握方面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急需一批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基礎扎實、專業突出、實踐能力強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卓越醫師隊伍。在臨床技能教學中,模型是很重要的一項實驗室教具,而現有的功能單一的模型如穿刺模型、心肺聽診模型、腹部觸診模型等已無法滿足廣大醫學生對臨床操作技能訓練的需要,生理驅動模型系統如ECS模擬人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國際模擬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也引進了ECS模擬人并將其運用于卓越醫師班學生的臨床技能教學。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相較于單一功能的模型來說,ECS有很多優點:(1)可以自行編寫軟件程序從而模擬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各種病人,并且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材對象,設計不同的疾病情景,模擬病人全身狀態的改變,如血壓、呼吸、脈搏、瞳孔大小等,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對臨床病癥細心觀察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疾病、對于病人形成整體的印象,將各學科如病理學、生理學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2)通過ECS內置的語音系統可讓教師模擬病人與學生進行交流,如問診等,使兩者之間產生互動,且通過設置仿真的醫療情境,如模擬ICU、心電監護儀上患者生理參數的變化,能逼真地展示臨床環境中的診療過程及救治效果,為學生創造一種交互式情境教學和實踐的機會。(3)通過計算機程序的設置可使模擬人對不同的臨床處理做出相應不同的反應,對于學生在診療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分歧,可以按照不同的分歧意見予以不同的診療處理。觀察不同的診療措施在疾病的救治過程中的不同效果,從而選擇出最為迅速、有效的診療措施。學生在進行了錯誤的處理導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后,還能重新啟動軟件并進入該步處理前的疾病狀態,使學生重新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診療措施,可以避免以后面對真實的患者時不正確的操作對臨床患者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此外由于軟件的無限可重復性,能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機會均等,保證了教學質量。(4)在整個的病案討論、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臨床診療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能自己思考、討論及動手操作,這區別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能真正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通過模擬病例的討論,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在病史采集時,學生需做到邊問邊想,發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體格檢查及臨床診療時,學生需體貼病人,積極思考,根據不同的表現調整診斷與治療的措施。總而言之,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分工合作、積極溝通、互相學習,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被長時間吸引到尋找答案的學習活動中,一改以往“各干各的”的學習訓練方式,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融會貫通的能力,為今后成為高素質的卓越醫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篇2
關鍵詞:留學生;臨床技能;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7-0056-02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接受較完善的醫學教育。來華留學生醫學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南華大學國際學院于2011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學生主要來自索馬里、加納和巴基斯坦等國。臨床技能學是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論基礎上產生的一門實踐性學科。迄今為止,任何一個醫學高度發達的國家都無法用現代高、精、尖、新的診療技術取代臨床基本診療技能操作。對醫學生進行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臨床基本技能實踐教學,已成為全球醫學教育改革的熱點課題之一。我們通過分析留學生臨床技能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探討提高留學生臨床技能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為留學生教學工作提供借鑒。
一、全英文教學中的困難及對策
醫學留學生教育采用全英語教學,因此對于授課教師的英文水平要求較高。由于本學科絕大多數的老師沒有留學海外的經歷,教師的聽力、口語水平及醫學課程中大量的專業詞匯使得老師沒有辦法做到流利地與留學生交流,再加上缺少相應的教學經驗,所以教師自身存在著很大的畏難情緒。我校招收的留學生絕大多數來自于巴基斯坦等國,他們的英語發音也帶有濃厚的地方口音,另外他們中有一部分是以前在醫院工作過或者是在當地的大學接受過醫學相關學科教育的,而另一部分僅僅只是高中畢業,所以留學生之間的基礎知識差異較大,再加上他們喜歡在課堂上隨時提問的特點,要求教師能夠及時就各種深淺不一的問題給出切實合理的解釋,做到這一點十分不易。由于師生之間的交流障礙,加上其中一部分同學對于醫學學習缺乏興趣,我們在授課過程中發現,留學生上課的到課率比較低,有些學生來到課堂也不是在聽課而是做其他的事情,這樣就更加挫敗了老師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提高師資質量,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英文水平。我校為了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為相關授課老師創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條件,建立了國外、國內和校內三級培訓制度。我校與英國格拉摩根大學長期建立合作關系,選派多名一線教師出國參加“雙語教學”培訓。從各個相關教研室選派中青年骨干教師赴首個來華留學生師資培訓中心――天津醫科大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師資培訓中心(醫學)”學習。校內開設留學生授課教師英語培訓班,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全英文課程授課教師資格。此外,鼓勵授課老師課后多與學生接觸,了解他們的文化、生活習慣、,增加信任和感情,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選取合適的教材,制定教學大綱,調整教學內容
選取適合留學生特點的優秀的全英文教材,是課堂教學質量控制的前提。目前國內對于留學生還沒有統一的規劃教材,經過我科教師反復對比和討論,我們決定選用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基本操作導論》(雙語版)和《臨床技能操作》(英文版)作為主要教材。教材的編寫以臨床基本操作為核心,緊貼臨床,側重應用。此外,全科的教師根據現行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留學生的特點,制定了臨床醫學本科留學生的臨床技能學教學大綱。例如我們在講授離體腸吻合時,考慮到大多數留學生都信奉伊斯蘭教,他們禁止食用豬肉,禁止用手觸摸豬身上的東西。所以我們將常規用于教學的豬小腸換成了塑膠制成的腸管模型。再譬如我們在講授外科無菌術之前,考慮到伊斯蘭教規定婦女除了臉和手之外都是羞體,是不能讓非近親的外男人看到的。所以為了方便教學,我們為留學生配備了一男一女兩名老師,男學生由男老師帶教,女學生由女老師授課,這樣就一舉兩得,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學內容,又有效地避免了因為帶來的授課困難。
三、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建立先進開放的臨床技能數字教學平臺
1.多媒體組合、網絡化教學。我們積極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了手術同步轉播系統,多媒體顯微互動系統、網絡數碼影像閱片系統,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善了學習環境。目前,我們已制作多套多媒體教學軟件,擁有大量教學圖片、教學視頻和音頻等資料,增加了教學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反映良好。利用網絡技術,我們先后建立了臨床技能教學網及臨床技能學數字化教學中心,臨床技能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也已上線“愛課程網”,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資源的限制,通過網絡進行自學、復習、測試和提高。同時,網站還設置了課堂互動環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疑點都可以在互動環節中提出,教師會一一相應地做出解答。
2.仿真模擬教學。按照“模擬、仿真”的思路,引進大量國內外先進的醫學模型,如:四大穿刺模型、心肺復蘇模型、創傷模型、ECS高端綜合模擬人等。建立了模擬手術室、模擬病房、模擬診室等現場環境,使學生猶如身臨真實的臨床情景,有效地提升了臨床技能教學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醫患溝通能力等人文素質的培養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轉變和新型醫患關系的形成,臨床工作出現了新變化和新趨勢。為臨床見習和實習階段留學生能夠與病人良好地溝通,學校將留學生的學制由5年延長至6年,第一學年學習基礎漢語與漢語口語技能實訓,第三學期開設了中國概況課程,以清晰簡練的語言,介紹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制度文化,幫助留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中國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點,為留學生日后在臨床上順利地完成醫患溝通以及同本土的醫學實習生進行交流與合作做好鋪墊。此外,留學生的培養方案中還設置了醫學人文素質導論、醫學生臨床思維教程、醫學生臨床溝通教程以及醫學漢語等課程,教師緊密聯系臨床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實際案例,將臨床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形形的問診情形和醫療糾紛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留學生學習正確的行為原則和處理技巧,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社會文化背景對病人的影響,從而懂得尊重患者、體諒患者、鼓勵患者,爭取患者的充分配合,提升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章廣玲,王梅梅,熊亞南,等.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5):520-521.
[2]桂慶軍,游詠,尹凱,等.大臨床技能教學模式在醫學人才培養中的應用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3):460-468.
篇3
一、國際現狀
在臨床基本教學問題上,國際現狀呈現良好狀態。它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強調教育過程里的實際操作能力。注重對學生技能和素養的合力培養。為此,國際組織還就這一教學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制度,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品質都有要求。而且,在醫學教育過程中,許多國家就臨床基本技能這一塊的完善力度走在國際前沿。像美國在很多年前就把技能培訓納入到教學體系中。日本更是就這一教學模式進行了很大的創新,讓學生更早接觸臨床具體實踐活動使“教”和“學”同時進行。此外,還增加了很多考察項目,對學生的技能進行隨時檢驗。
二、國內現狀
我國對實踐教學也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度。而且還將其過程中的要點歸入到專門的法律法規中。外加新型人才輩出,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使得臨床基本技能教學的模式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新穎化。如利用網絡等先進設備,對臨床治療進行模擬,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增強了實踐操作能力,而且本身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危害到真實患者。由于都是模擬型的,治療對象完全可以長時間接受實驗,不存在不配合等實際問題。真實化的同時保證了一些客觀問題的困擾。而且,對電子科技的靈活使用,可以直接給學生的臨床基本能力給予評判分數,及時地為學生講解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學生進行改正[2]。在對醫學教育教材的編訂上,不再遵循枯燥的灌輸模式,而是有效結合學生自己的興趣特點,加大了教材的趣味性。然而,在臨床基本技能改進的同時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全球醫學教育的競爭力大是其中一個原因,在對臨床基本技能教學的很多細節化操作里也存在很多問題。
三、中國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困難
1.傳統的教育模式較難改變。俗語有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跟性格相類似地,一個模式的形成需要較長時間,改變也需要很長時間。在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上,一直都存在著“以課本知識為主,實踐能力為輔”的教育模式。即使是一直都在強調變革的今天,還是有很多醫學院校、醫學機構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材內容上缺乏創新,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上出現失衡。這些都是實際過程里面臨的困難。
2.實踐操作中多種客觀因素影響。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具體表現。臨床基本技能的最終評定也一定是由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構成的。然而,由于學醫的師生數量呈現越來大的差距即學生增多,教師減少,使得教學資源相對薄弱,對學生的指導程度就相對降低了。還有,隨著醫院相關制度更加完善,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也相對增強。對臨床教學的接受度就相對下降。間接導致學生臨床基本技能的實踐機會減少。能力降低。
3.忽視醫德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我國都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教學只是教學,而忽視了整體醫學領域里的思想提高。在臨床基本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的輸送,還要教育他們如何去做好一個醫學領域里的人。當今社會,常有因為醫生的職業價值傾向出現偏差的而導致越來越多的醫院亂收費現象的問題發生。也有因為醫生的行為不規范,出現與患者發生口角爭吵等問題。這些都是歸根結底是因為總體醫德不高。醫德教育者應該牢抓學生思想,規范他們的正確意識,注重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
四、我國就面臨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
1.敢于打破常規,健全教學思想。加大臨床基本技能教學的新思想宣傳力度。貫徹落實“理論聯系實際”理念。要敢于直面原有傳統模式的弊端,從而進行改進。可以與國外的先進模式進行完美的融合,借鑒其優點,避開其缺點。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應該以理論為核心,技能提升為目標來開展教育。不能厚此薄彼,出現失衡。
2.注重醫學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培養。在教學體系里,教育者起著榜樣作用。而且學生都是處于一個學習和模仿的階段,作為老師更要注重言傳身教。對于醫學教育工作者,應該要有明確的行為道德規范和道德準則,教學思維應該尋求創新化[3],是的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個人也要注重提高自我道德修養和思想素質。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講座競賽等形式,加大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程度。采取必要的獎懲制度,提高思想對教育的重要性的宣傳度。
篇4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所要求培養的醫學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這種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培養,光靠課堂理論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實驗室接受嚴格的訓練和培養[1]。但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與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臨床技能教學的問題與矛盾,更加突出地表現出來。為此,我校對臨床基本技能的教學做出重大改革。
1 醫學生臨床技能培養的現狀
1.1 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效果不理想:傳統教學以理論講授為主,每學期教研室按教學計劃進行授課,教學信息量很大,而由于多種因素如教室空間大、人數多,加之板書、圖示的效果較差,嚴重影響學生的理解;同時學生實踐動手機會少,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對操作步驟、操作規則和注意事項“張冠李戴”,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1.2 醫學生實踐機會減少,動手能力下降:在傳統的醫學教育培養模式中,臨床見習和實習是臨床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近年來,醫學生臨床基本技能的培養增加了很大難度。主要的原因如下:(1)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頒布與實施,實習生不具備執業醫師資格,這使實習醫生不能合法地進行臨床實踐學習和正常的醫療活動,增加了臨床實踐教學的難度,在當前乃至今后制約著臨床實踐教學。(2)隨著醫學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醫學院校招生人數居高不下,導致教學經費投入、教師數量、人均管床數等教學資源相對減少,而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不愿配合教學醫院的教學活動,教學實踐資源進一步減少,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
2 臨床基本技能的教學改革
2.1 以國家職業助理醫師資格操作考試為中心,改革課程結構體系根據國家職業助理醫師資格操作考試大綱,系統整合全新課程結構體系,課程結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是本次教學改革的核心。我校在2004年對臨床技能教學實行新的教學模式,優化整合了診斷學、外科手術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耳鼻喉科學、影像診斷學的基本技能教學,建立了一門跨學科、多層次、綜合性的全新臨床技能課程體系《臨床基本技能教程》。新課程涵蓋了臨床各科所有臨床基本技能,使技能教學從授課為主轉變為理論應用和技能培養為主;體現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之間的互相滲透與重組。在新課程體系中,我們把臨床技能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按照國家對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的要求,結合我校注重醫學生全科技能和臨床綜合素質的培養的辦學特點,更突出的強調臨床醫師必須掌握的臨床基本技能。
2.2 整合優勢資源,加強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建設:近3年來,我校進行了資源重組,在軟硬件兩方面加強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建設:(1)大力投資使臨床技能教學條件不斷改善,現擁有教學用房約500 ,下設有13個重量極的科室、兒科操作室、兒科營養室、新生兒科診療室、耳鼻喉科診療室等,購置了各種進口醫學模型30余套,國產腹部模型及嬰幼兒及成人心肺復蘇模型各10套。為學生學習和教師示教提供了優良的環境。(2)積極開發網絡教學資源,構建網上教學體系,建全開放式、資源豐富的臨床技能教學網站,我校精品課程《臨床基本技能教程》于2007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精品課程立項,是開展網絡教學、學生自學和進行創新學習的平臺,得到學生和區內、外專家和同行的高度贊許。
2.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選拔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有豐富的臨床教學經驗,管理學生嚴格的人員擔負臨床技能學訓練教學任務。另外每學期根據教學需要從臨床學院抽調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參與教學。定期進行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等,及時了解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整個臨床實訓中心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確保了教師的帶教質量。
2.4 優化教學方法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探索全新模式,加強學生臨床基本技能訓練,采用模擬人操作與電子設備虛擬訓練,標準化病人(SP)及病人進行訓練與考試,網絡教學,多媒體授課,臨床見習等交互靈活運用。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規范操作動作,學生互練和SP查體訓練體格檢查,師生互動和SP問診訓練問診和病歷書寫,模型操作訓練臨床常用診療技術,離體和動物手術訓練外科手術基木操作等。在具體的操作訓練中,分小組進行訓練,每6個學生配備1名教師,使每個學生都能有充足的動手訓練機會,實踐訓練時教師手把手指導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基本操作。為增加同學們課后復習及鞏固所學知識,增加學生訓練時間及訓練強度,還建立了每天晚上開放實驗室及課后答疑制度。另外指導學生建立臨床技能社團,提供一定經費,進行臨床技能操作比賽及臨床技能多媒體課件比賽;同時寒暑假組織學生到社區醫院進行見習,豐富了課外學習內容,對正常教學提供有力的補充,也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5 完善考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考核是《臨床基本技能教程》課程中重要的環節,起到檢驗其教學效果,督促和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的作用。根據我國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方法,我們制定了有別于其他課程的“臨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體系”,將考核分為筆試和電腦機試及現場操作考試三部分。筆試內容主要有對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診斷依據、進一步檢查及給出一個主訴如何問診等;電腦機試主要是考核聽診、心電圖、X線片、醫德醫風等;操作考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具體做法是根據我國職業助理醫師的操作項目及標準進行操作,并講述操作要領,主考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口述及醫德醫風規范情況等,按照評分標準進行現場評分,并當面向學生講明扣分的依據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在三個部分中抽取一定數量、搭配合理的操作題目,制成題卡,令學生從100張考題卡中隨機抽取1張題卡,然后按照題卡上的題目進行考核,其中筆試成績占30%,電腦機試占20%,操作考試成績占50%。同時此次考試也是初賽,在實習前將成績前50名同學進行決賽,邀請參加職業助理醫師的主考官進行考核,對獲獎的同學進行獎勵及頒發證書。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了學生臨床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經過對2004級、2005級、2006級三屆學生考核進行分析,結果考核成績無論從達標率,優秀率等方面每屆都比上一屆有顯著的提高。
總之,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學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臨床基本技能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并為此不斷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與措施,學習其它院校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操作能力,使之順利通過職業助理醫師資格操作考試,為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臨床醫學畢業生而努力。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模擬醫學 床技能 醫學生
The Experience of Applicating Simulation Medicine in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DAI Lü-xia,ZENG Jun,CHEN Deng-bang,LAI Yan
(Training Center of Clinical Techniques,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 610083,China)
Abstract:Simulation medicine were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which can imitate the true patients with medical teaching model、standardized patients and so on.Simulation medicine has relieved the shortage of teaching resources to some extent,improved students'clinical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The new teaching mode provided a practical platform for medical students,and developed a new domain for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skills.
Key words:simulation medicine;clinical skills ;medical Students
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一直是國內外醫學教育關注的熱點,以能力培養為目的,已經是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的共識。問診、體格檢查等臨床基本技能是醫學生從事臨床工作的基礎,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隨著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醫學生臨床技能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臨床技能教學模式在適應現代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困難。模擬醫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應運而生,并逐漸得到重視。模擬醫學是指借助各種仿真模型和現代化、智能型的模擬技術創設出模擬患者和臨床場景,代替真實患者進行臨床教學和實踐的教學方法。我校參照其他醫學院的教學經驗并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將電子標準化病人(心肺聽觸診電子標準化病人、腹部觸診電子標準化病人)、標準化病人和simMan綜合模擬人引進臨床技能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電子標準化病人
在教學中電子標準化病人顯示出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利用心肺聽診、觸診電子標準化病人,學生可以反復進行聽診練習,增強了對瓣膜聽診區位置、心音和呼吸音的產生機理和特點、雜音的聽診特點等重要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利用腹部觸診電子標準化病人,學生可以反復對比、糾正自己的錯誤手法,從而掌握觸診技能的關鍵點[1~3]。此時電子標準化病人是位毫無倦怠的“患者”,學生可以針對一種手法在病人身上反復練習,直到熟練、規范為止,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臨床技能教學中學生多、病例少的矛盾;也避免了病人或家屬不愿接受臨床示教的尷尬,為臨床教學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實習、見習場地,有效彌補了教學資源的不足。其次電子標準化病人仿真性強,能形象、直觀、清晰地表現各種病理體征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許多臨床陽性體征難以在病人身上體現的問題。最后電子標準化病人不僅適用于臨床技能教學,還可用于考核和自我測評。教師利用該系統為學生提供統一的病例和標準化評分,對學生臨床技能給予客觀評價,提高了考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學生也可使用該系統的測試題庫進行自我考核,據此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進學生主動練習基本技能,具有很強的自學性。
然而電子標準化病人教學系統也存在一些不足:①電子標準化病人只能模擬局部、單一的陽性體征,與真實病患的癥狀、體征的整體性具有一定差異;②教學軟件中的聽診音與在真實病人身上聽診略有不同;③電子標準化病人雖然采用了與人體組織相似的材料,但手感仍與人體存在一定差異;④電子標準化病人畢竟只是機器,它沒有表情,沒有感受,無法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1-3]。
2 標準化病人
自1998年以來,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擴大對臨床技能教學造成了巨大沖擊,使教學資源相對緊缺。標準化病人教學模式的出現,相對緩解了教學資源緊缺的現狀,克服了病人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缺點,解決了患者就醫與醫學院教學之間的矛盾。使用SP進行問診及全身體格檢查的培訓,一方面有效規避了醫學教育和考試中涉及的道德倫理方面的問題,使教學更貼近于臨床實際;另一方面考核時,學生面對統一的病例,老師根據標準化評分,并結合SP反饋的信息,客觀公正地打分,提高了考核結果的可靠性。
篇6
[關鍵詞] 多媒體;仿真病人;臨床技能;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2(b)-148-02
臨床技能教學是基礎醫學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教學階段,也是培養醫學生臨床技能的重要環節。臨床技能操作是醫學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臨床實踐操作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適應現代教學要求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困難。臨床實踐教學的質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1]。比較突出的是異常體征檢查的教學中,學生和病人數量上的矛盾,顯示教學資源的相對缺乏問題。我院購進了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 傳統臨床技能教學模式的不足
1.1 學生人數增多、實踐機會減少
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數量和在校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教學醫院實踐訓練資源相對不足,它們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
1.2 傳統臨床技能課程設置的局限性
傳統臨床技能課程設置未能形成系統整體的綜合培養格局,只是把各項基本技能的培養分散在不同科室教學,由于病人病情的不確定性以及如今病人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必定造成部分臨床技能成為培育“盲區”,分散的單一技能培養脫離了醫學教學的基本要求。
1.3 學生自身對臨床技能學習缺乏認識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 學生習慣于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習慣于背誦書本知識,而動手能力相對較差;我國當前的醫學考核偏重于書本理論,與醫師這一強調實際操作技能的職業要求相差甚遠,部分學生為了應付各種考試而忽視臨床操作技能的訓練。
2 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優勢
2.1 內容豐富,效果逼真
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是臨床基礎技能教學中采用最多、應用最廣泛的仿真模擬技術, 著重于各個單一技能熟練程度的培養。它可以模擬正常和異常的生命體征、肺部聽診觸診、腹部觸診方面、氣道技能訓練、支氣管光纖鏡訓練、氣管切開訓練、男女導尿模擬訓練,外周靜脈穿刺,肌內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幾乎涵蓋了全部臨床正常和異常教學內容。因此教學內容豐富,本系統從客觀上克服了傳統臨床技能教學內容的局限性[2]。同時,針對不同的訓練項目,使學生在多媒體仿真病人身上進行相關操作、訓練, 可以模擬臨床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使學生能夠較真實地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掌握各項基本操作,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增強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和思維能力,為進入實習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重復性好、實用性強
面對仿真病人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操作步驟及要求反復練習,加深理解。使其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不斷熟練,并且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實際問題,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積極性,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及操作過程中的緊張情緒[3]。在臨床教學前,該系統實施基本技能強化培訓并可根據教學需要隨時開啟,重復使用,確保教學內容的落實。
2.3 功能齊全,操作方便
醫學理論知識是臨床技術的基礎,而掌握扎實的臨床技術是每個醫生的最終目的。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將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有機結合,較好地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是醫學生學習與實際運用的真正“橋梁”,是臨床教學的一部生動教材。而且在使用該系統和教學過程中,可實現教師主控機與學生機雙向互動,其功能與傳統臨床技能教學模式相比,優勢明顯,且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3 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3.1 反應出教與學兩個環節的真實情況并實現了教學“雙贏”
在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過程中,學生必須將自己的臨床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全部綜合地發揮出來才能掌握臨床基本操作技能。因此,通過觀察醫學生在仿真病人上進行的技能操作及各種表現,就很容易了解學生的臨床理論知識、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薄弱環節。這對于學校加強教學管理和改進教學,對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勤奮努力都有著明確的指導方向[4]。同時,因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具備內容全,功能多、可重復、時效好等優勢,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供了“三維立體式”的服務,實現教學互動,增強了教學主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效果。真正實現了教與學的“雙贏”。
3.2 規范了臨床技能教學模式
在我們現行的臨床技能教學中,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缺少把臨床理論和臨床技能有機聯系起來并綜合應用。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以較真實的臨床場景將臨床理論、臨床技能、診療思維以及臨床經驗綜合于一體,規范了臨床技能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和較強的學習欲望。受此教學模式的引導,大部分學生在后來的實習中,抓住確立臨床技能操作的學習要點,在實習中綜合運用臨床理論知識并掌握實踐技能,較好地完成了臨床技能學習任務。因此, 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具有激發學習積極性和幫助學生掌握臨床實踐技能的功能。
3.3 改進了臨床技能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實踐證明,該教學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臨床技能教學資源的不足。仿真病人能在任何時候提供病理體征給學生練習聽診、觸診,還可以讓學生反復操作,這在臨床病人身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教學內容圖文并茂,較為直觀,易為學生所接受。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該系統隨意選擇考核內容,促進學生基本技能和臨床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我院利用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的新模式在臨床技能培訓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明顯的縮短了學生的臨床實習適應期,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多媒體仿真病人教學系統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成功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醫學院校在臨床綜合技能教學方面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提高了醫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取得了較好效果。而且也會不斷地提高醫學的教學水平,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實用型、技能型和創新型人才,提高醫療單位的服務質量,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何曉峰,張存泰,劉文勵,等.電子標準化病人教學系統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1):158-160.
[2]施楚君.SimMan綜合模擬人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2):152-153.
[3]姚國慶,宋蘭堂,劉幼英,等.應用多媒體教學實驗系統強化臨床培訓[J].醫院管理雜志,2003,10(6):571-572.
篇7
摘要:目的:分析ECS模擬人在卓越醫師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和效果。方法:使用ECS模擬人對我校2010級臨床醫學專
>> ECS模擬人在胸部創傷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SimMan3G模擬人在臨床技能教學培訓中的應用 模擬人在護理實踐技能操作考試中的應用探索 高仿真模擬人在專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效果的探索 電腦模擬人在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標準化家屬結合智能綜合生理模擬人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 基于虛擬儀器的醫學模擬人在臨床實驗中的應用 綜合穿刺模擬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模擬人在全科醫學生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 SimMan綜合模擬人在急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高仿真模擬人在護理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系統評價 SimMan模擬人在心肺復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PBL教學法聯合ECS智能模擬系統在心血管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模擬教學在全科醫師轉崗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 醫學模擬教學在住院醫師臨床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高仿真模擬人在醫教結合領域的應用現狀 標準化病人結合“模擬人”在中醫婦科臨床能力考核中的應用 博客輔助案例教學在卓越醫師班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 詳談心肺復蘇培訓教學過程中急救模擬人的應用 模擬教學法在《黃姚古鎮導游知識及技能實訓》課程中的應用與探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2012-228);南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改革課題立項項目(2013CY007);南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改革課題立項項目(2012xjg33)
作者簡介:鐘慧(1983-),女,湖南鳳凰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臨床技能學實踐教學研究;李熠(1978-),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臨床技能學實踐教學研究。
篇8
[中圖分類號]R72[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6(a)-156-02
基層衛生人員絕大部分為鄉鎮村級醫務人員,長期以來,他們為廣大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為不計其數的患者解除了病痛,甚至挽救了生命。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執業醫師法》的頒布和實施,其中部分人員因學歷水平未達到執業基本要求將不能繼續行醫。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參加繼續教育,進行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能力,使他們盡快達到執業、助理執業醫師水平,通過考試拿到“兩證”,以取得繼續行醫的資格。
1 執業醫師考試現狀分析
執業醫師考試是國家對醫療行業規范管理的重要舉措,對提高醫療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它包括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實踐技能考試合格,才能參加綜合筆試,這充分說明了臨床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家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是國家對執業醫師準入的第一道門坎,而在執行這一準入考試中,的確也成了醫學畢業生的一道坎。
在每年的執業醫師考試中,考生最擔心的是實踐技能考試。根據有關統計總合格率在60%~80%之間,三站考試中合格率最低的為體格檢查與基本技能考試。在三項考試中相對較好的是問診和病例分析,X線、心電圖也是難點之一,單項合格率占50%~60%,部分考生為零分。這說明考生作為臨床醫生來說基礎學得不扎實,沒有掌握應該掌握的技能。考生程度之間也存在很大差距,隨機對近年考生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縣級衛生學校畢業生合格率比例最低,高職高專、本科院校成教畢業生合格率較高,全日制本科院校畢業生合格率最高。
2 培訓學員組成及存在主要問題
參加學習的基層衛生人員絕大部分來自鄉鎮村級醫務人員,在這些人員當中,有近一半是縣級衛校畢業生,其次為地級衛校代培生。年齡差距在25歲以上,最大的已50多歲。學員不但年齡差距大,業務能力相差也很大。從這兩年的教學及實踐技能模擬考試反映的情況看,確實有部分學員在臨床技能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2.1 體格檢查基本技能不扎實
體格檢查是診斷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收集臨床資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系統、全面、規范的體格檢查對疾病的診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醫療設備先進的今天也是如此。而有些學員在這方面很欠缺,首先是對“五診”即視、觸、叩、聽、嗅沒有全面掌握,主要表現為動作生疏,操作不規范,更談不上運用自如;其次,對檢查的內容、目的不清楚,應該怎樣進行檢查不清楚(如、順序),對怎樣檢查使體征更明顯、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知之甚少。部分學員只會背條文,不會動手,成績當然也不會好。
2.2 心、肺聽診,腹部觸診,X線、心電圖閱讀不盡人意
心、肺聽診在臨床上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需要多聽多練,而個別基層衛生人員在看病時幾乎不聽心音、呼吸音,聽診方面也是弱項。心電圖、X線檢查可說是常規檢查項目,是執業醫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由于心電圖在教學上本身就是難點,再加上與X線閱讀一樣在農村使用較少,按學員的說法,在學校時學得少、練得少,畢業后接觸少、用得少,導致部分學員成績較差。
2.3 基本操作技能環節薄弱
與體格檢查相比,學員在基本操作技能方面更欠缺,如無菌操作技術中比較常用的戴無菌手套方法,合格率僅在60%左右,更令人擔憂的是搶救措施中心肺復蘇術、輸氧操作不規范、動作生疏、順序不清、步驟不清,合格率也不高。諸如此類問題的出現,說明學員在基本技能操作方面差距較大。
3 采取有力措施,加強臨床技能教學
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的情況及學員狀況分析說明,實踐技能是最欠缺的。這應該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同時也間接地說明,學校在實踐技能教學方面應該進一步加強。試想一個不會行心肺復蘇術的醫生怎么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個“五診”都不能很好應用的醫生又怎么對疾病做出比較正確的診斷?要想改變這一狀況應采取以下措施:
3.1 改變教學理念
充分認識技能操作的重要性,革除實際教學中偏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基本技能的弊端,對教學計劃進行必要調整,增加實訓課時,加強技能考試在學習中的比例,使學員真正達到理論過硬動手能力強的要求。
3.2 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要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就要有好的教師,特別是優秀的“雙師型”教師,當好學生的表帥,傳道、授業、解惑。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并及時傳授新技術、新儀器的使用,以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3.3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教師要做準確、規范的示教,指導學生訓練,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和實驗設備,讓學生多動手練習視、觸、叩、聽基本方法和其他基本操作技能,體驗陽性體征的表現,掌握臨床技能,利用假期見習和畢業實習,到縣級以上醫院切實搞好臨床教學,加強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
3.4 與執業醫師考試接軌,發揮臨床考核的杠桿作用
參照國家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實踐技能部分),改革臨床實踐技能考核方案,加強對畢業實習質量的監控和督導,嚴把畢業關,對學員進行問診,體格檢查,病例分析,X線、心電圖、實驗室檢查結果的判斷與分析,常見臨床技能操作等進行考核。以考促學,以考促教,促進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
醫學教育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實踐教學是醫學教育的突出特點,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的主要環節。加強臨床技能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不但對其今后從事醫療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診斷疾病、治療疾病提供了可靠保證,要想使學生順利走向工作崗位,順利通過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的臨床基本技能考試,保證醫師的執業水平,提高醫師的執業能力,就必須從提高教學質量上入手。
篇9
我校臨床醫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自1958年建校以來,較長一段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學校的唯一專業,1987年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成立了醫學系,2007年11月,更名為醫學一系,2013年4月,學校進行機構調整,醫學一系更名為臨床醫學院,設臨床醫學專業。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及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臨床醫學院在原有的辦學宗旨上,堅持密切聯系社會需求、密切聯系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思路,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育人理念,教學質量逐步提高。臨床醫學專業為安徽省級特色專業,其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較高政治、文化和生理、心理素質醫學高級專門人才。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在進行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我系注重加強實驗室建設,強調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學生在幾個實驗中心完成,主要有機能中心(包括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科)、形態中心(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中心、病原與免疫中心以及細胞生物與遺傳5個中心。其中機能實驗學課程繼承并發展了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實驗課程的核心內容,并強調學科之間的承上啟下與交叉融合,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理論聯系實際,大膽實踐操作和積極思考,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臨床技能操作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臨床醫學專業機能實驗學共有90學時,涵蓋了“三理”的主要實驗內容;從機能實驗學概述與常用儀器的使用介紹、機能實驗學基本技能訓練與操作、常用觀察指標與實驗數據的采集與評價、分析與統計;到機能綜合與探索性實驗以及虛擬實驗室的開放。全面訓練臨床專業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到實驗研究的選題、課題與論文的撰寫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以此拓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營造創新氛圍
基礎醫學教育階段對醫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其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為學生繼續從事醫療、科研或衛生等工作奠定基礎,因而是整個醫學教育的基石。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明確提出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即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旨在培養醫學生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善于操作的實踐能力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國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基本上還是依附于傳統的理論教學,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為主要目標。為了適應現代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與新世紀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在總結十多年機能實驗改革的經驗,充分利用我校的資源條件,結合我校臨床專業畢業技能考試要求,同時吸收其他院校機能實驗學教學的精華,對我校臨床專業機能實驗學教學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強調突出其專業特色,使學生所學的機能實驗知識既實用又具有系統性。具體是將原有內容分為幾大模塊,不同模塊采用不同教學方法。
①機能實驗學概述與與常用儀器的使用介紹、實驗報告寫作;機能實驗學基本技能訓練與操作、常用觀察指標與實驗數據的采集與評價、分析與統計。此部分實驗占實驗總數的5%。采用常規板書或PPT配以示教講解,目的培養學生規范的基本操作動作與系統的實驗數據處理。
②驗證性實驗如藥物在動物體內藥代動力學參數(t1/2等)與LD50的測定,神經干動作電位的測定等。此部分實驗占實驗總數的40%。采用講解與多媒體錄像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掌握相關實驗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在驗證已知醫學理論的同時,探索可能的未知規律。
③綜合性實驗如心血管活動的調節與藥物對動物血壓的影響、尿生成影響因素與利尿藥的作用等,此部分實驗占實驗總數的40%。要求教師在綜合醫學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同時建立了一種開放式、交互式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學生主動參與的“以探究為基礎的學習”(researchbasedlearning,RBL)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和實驗技能的整合性實驗,學生可以從多學科、多層次、多角度檢測復雜的生命現象,并逐步引向深入。強調實驗現象的綜合觀察與思考,建立整體的概念。由于綜合性實驗強調跨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生可以通過此類實驗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其綜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培養。
④探索設計性實驗以及虛擬實驗室的開放,如大鼠高鉀血癥模型的復制及設計與解救方案、肝性腦病與及種類型的缺氧、人體動脈血壓測定及運動對血壓的影響等,此部分實驗占實驗總數的15%。教師除一般指導外,充分利用機能實驗中心網絡資源的優勢,采用RBL與PBL(problembasedlearning)與網絡資源相結合,形成網絡式RBL(Web-researchbasedlearning,簡稱WRBL)與網絡式PBL(Web-basedproblembasedlearning,簡稱WPBL),將經典的RBL、PBL與網絡技術有機結合而創造性地實施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構建體現RBL、PBL理念的網絡平臺,使教與學活動中各要素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互動與評估。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呈現給學生真實的問題“情境”,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小組討論、師生互動等教學活動,實現“學生為主”的教學要求。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運用已經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自己設計實驗,搜集整理分析實驗數據,寫出實驗報告,適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的要求。同時訓練臨床專業學生的實驗研究的選題、課題與論文的撰寫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以此拓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我們提倡教師開放研究室、實驗室,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實現多元化實驗教學方式。
3科研、臨床實踐、臨床技能考核與實驗相結合加強實驗教學改革
多年來,機能實驗教學一般均是依據教學大綱與課時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實驗講義“照方抓藥”。這種相對封閉的模式壓抑了學生主動性尤其是創造性的發揮。做實驗時,每教學班內容與實驗方法完全一致,學生興趣不高,而實驗免不了出現抄襲數據或湊結果的現象。為了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動手能力,我們嘗試性將部分興趣高的臨床專業學生組成科技興趣小組,將科研與實驗相結合。幾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國家自然基金與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以及橫向科研課題多項等;通過主動地參加科研活動,同學們撩開了科研的神秘面紗,熟悉了科研活動實施的全過程,從而減少對科研活動的畏懼情緒,增進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在后期臨床實踐教學中,臨床專業學生積極與臨床學院教師承擔的臨床課題;以專業成長為依托的技能發展型實踐教育實踐活動。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實驗課題,完成科研小論文。這樣既克服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復性實驗,又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并且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從一般性實驗過渡到研究性、探索性與自主設計性實驗。
4結語
篇10
1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目標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是教育部為加強高校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快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促進優質資源整合和共享、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而提出的一項重要工作。2009年,南昌大學臨床醫學實驗中心集全校之力,成功申報并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臨床技能類),成為江西省唯一的醫學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該中心致力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更好地發揮示范中心的功能。
目前,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已搭建起適用于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基礎醫學教學與臨床醫學教學相互滲透、臨床技能訓練與臨床實訓相貫通的大平臺,綜合、創新的實驗課程體系也已初具規模。但是,臨床醫學實驗中心依然面臨醫學生實訓、實踐資源不足,年輕臨床醫生動手機會少、訓練機會不足的問題,在全方位利用仿真、模擬技術進行技能訓練方面尚為薄弱。在現有的基礎上,充分發掘示范中心內涵和功能,建立起以本科生教學為主體、兼顧研究生培養與服務地區經濟為建設目標的醫學教學與科研平臺,使之成為有南昌大學特色、中部地區領先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和臨床醫學實踐基地,是我校國家級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
2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功能開發
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是大學重要的基礎建設[4],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南昌大學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建設是一項集實驗設備、教學改革、運行模式等多方面建設的系統工程。幾年來,中心在教學環境、實驗設備建設等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已擁有實驗室面積10000m2、儀器設備2800臺件,設備總值達4000萬元,標本4000余件,擁有外科學總論實驗室、臨床診斷學實驗室、實驗診斷學實驗室、檢驗學專業實驗室、麻醉學專業實驗室、護理學專業實驗室、影像學專業實驗室和多學科模擬技能訓練室。
2010—2011年,南昌大學以教育部“中央與地方共建優勢實驗室項目”———“醫學多學科模擬技能訓練室”和“臨床教學實驗平臺”為基礎,投入建設經費800余萬元,在改善原有的實驗室條件基礎上,重點建設了OSCE考試站、ICU重癥監護室、腹腔鏡訓練室、急救培訓室等模擬技能訓練室;與美國心臟學會(AHA)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其BLS(基礎生命支持)與ACLS(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訓基地;為實驗診斷學實驗室和檢驗學專業實驗室配置了一系列共享性比較高的大型儀器設備,進一步充實與完善了開放型學生實驗室。
中心的外科學總論實驗室按照模擬臨床手術室標準配置,內有更衣室、刷手室、消毒室、器械室、敷料準備室及動物停放室等,可滿足200名學生同時進行手術操作。實驗室還裝備了實時監控系統,可對6個實驗手術間同時進行監控,實時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及時提供實驗指導。中心還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需要,布置了多個模擬病房,包括急救模擬病房、重癥監護模擬病房等,幫助醫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接觸臨床,開展早期臨床技能實訓,從而充分展示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專業性功能。
目前,中心的臨床實驗教學已涵蓋診斷學、外科學、內科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婦產兒科學和急救醫學等多學科,能滿足多層次臨床實驗教學的需要,并且面向校內外全面開放,成為具有江西特色、國內先進的臨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和技能訓練基地。
3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內涵建設
加強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和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是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核心。改革的出發點和主要任務是建立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的多層次、開放式的實驗教學體系,建立有利于實現貫通式培養的實驗教學平臺。
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建立了以“基礎性、綜合性、設計創新性”3個層次的診斷技能、外科技能、臨床實踐綜合技能實驗教學體系,采用實驗與臨床結合、虛擬與現實結合,“單科和融合性實驗相互補充,驗證性和設計性實驗相互銜接,基礎和臨床實驗相互過渡和滲透”的實驗教學方法,采用全真模擬臨床手術室的實驗操作教學體系,嚴格培養學生無菌操作的觀念和外科臨床操作技能[5-6]。通過中心的實時監控系統,還可以實時觀察和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
我校對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實行統一管理,克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分隔、醫學實驗缺乏知識聯系的弊端,實現了不同學科與中心資源的相互利用、滲透和整合,為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提供平臺。例如一年級的醫學生即可利用全面開放的標本陳列館、模擬人、中央實時監控系統等對人體和臨床醫學建立初步認識,為后續臨床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學校統一領導下,中心與相應臨床學科協調,與實踐基地的建設緊密結合,在各實踐基地開展多學科輪回見習活動,做到基礎操作訓練、專業技能訓練、設計創新訓練三者并重,實現臨床技能訓練和臨床實訓相貫通。
4創新性實驗項目建設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學理念、實驗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創新,取得引領實驗教學改革方向的建設成果,達到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7]。在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業已構建的實驗教學體系中,已開設多門通識課程,設計和開發了多種創新性實驗項目,改革現有實驗教學體系,使之成為開放性、綜合性、創新性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4.1在全校范圍內開設Ⅱ類通識課程
中心組織教師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生命教育”、“生殖醫學”、“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等5門Ⅱ類通識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的創新實踐。這些課程的開設,也迅速提升了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促進了實驗教學隊伍的建設。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師生充分共享中心實驗儀器設備,顯著提高了設備使用率,優化了資源配置。
在Ⅱ類通識課“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中,采用PPT、視頻播放、模型示教、真人演練以及網絡課程等多種教學手段,使理論教學與臨床技能訓練相結合,更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師生教學的互動性。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技能培訓,多渠道獲得急救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網上問卷調查表明,對該課程的好評率達到95%以上的,該課程獲評學校“精品Ⅱ類通識課程”、“優秀示范性網絡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授課教師連續兩次獲得“授課質量優秀獎”,并被評為2012年度“十大教學標兵”。
4.2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以Ⅱ類通識課“現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課程為基礎,課程建設與社團建設相結合,以選課學生為載體,面向社會科普醫學知識[8]。中心于2010年12月組建大學生志愿者組織“3S(safety,speed,spread)救護會”,現有骨干會員近120人,在校園和社會舉辦約100余次急救知識與技能宣教活動,使近萬群眾受益。通過3S救護會,充分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自主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創新、積極實踐的綜合素質;同時,社團建設反哺課程教學,不僅將急救通識課的教學內容傳遞得更為廣泛,而且將課程教學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充分擴大,從而取得超越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9]。
課程建設與志愿者服務并行共贏的教學模式,已成為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內涵建設的特色之一,創建了臨床技能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發揮示范與輻射作用的新途徑,也為培育科普志愿者組織提供新的可借鑒的模式。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就此多次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醫學類)聯席組會議上進行交流,其意義和做法得到國內同類高校的廣泛認同。
4.3建設創新性實驗項目,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
在“南昌大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中,明確提出要以課程為基礎整合實驗項目,形成獨立的實驗課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實驗項目。
學校將在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臨床技能綜合訓練實驗中心,構建多站式臨床技能考試實驗室,加強醫學生臨床綜合技能的訓練,提高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解決處理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中心不斷探索將實驗教學的重點從傳統教學模式向創造性的教學模式轉變,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中的自主創造性,并通過建立和開放學生創新性實驗室,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創新競賽。近幾年,中心指導學生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十余項,并以國家大學生實驗創新計劃促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行“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能力,在各級“挑戰杯”競賽中獲獎2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各一項。
中心依托現有的實驗資源與條件,成為我校學生參加創新競賽、進行醫學繼續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心舉辦了“醫學生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大賽”、“急救知識與技能大賽”等競賽活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也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并以此孵化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實驗實踐成果,如醫學生在第四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榮獲總決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5發揮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示范功能
中心除了承擔本校的教學、科研任務外,還充分利用軟、硬件資源,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發揮它的示范輻射作用[10-12]。近幾年,中心加強開放和科技交流,先后接待法國普瓦提埃大區醫院、柏林德國心臟中心、日本佐賀大學醫院部、中山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九江學院等20余所國內外高等院校、醫院的教師考察,總計800余人次。為加強與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推動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中心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席組會議”、“中華臨床醫學教育與模擬醫學教學大會”等國家級會議,就自身建設與改革經驗在會議上進行工作交流,發揮了實驗教學中心的示范輻射作用。通過學術交流,不僅了解到國際最新科研信息,而且為日后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研究機構和醫療系統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的實驗室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果,年開放達10萬人時。中心積極舉辦培訓班,組織學生社團開展活動。其中“3S救護會”的社會服務活動相繼被《江南都市報》、學會刊物《生理通訊》、新華網以及江西教育電視臺等宣傳報道,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目前“3S救護會”已成為學校優秀學生社團和江西省優秀社會實踐隊,并在第五屆谷歌杯“益暖中華”全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中成功勝出,成為具備一定社會知名度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
以中心平臺資源為支撐,我校醫學部先后獲批卓越醫師培養計劃5個。此外,我校相關學科的建設得到同步發展,學科整體優勢也得到增強,所在臨床醫學專業獲一級博士點授予權,第一附屬醫院的“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成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6關于國家級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內涵建設與功能開發的思考
我校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通過加強內涵建設,在構建“診斷技能、外科技能、臨床實踐綜合技能”教學體系,加強學生臨床技能訓練與臨床實訓方面取得成效。然而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同類實驗中心相比,我校臨床醫學實驗中心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缺乏高層次的教研教改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不斷壯大和優化實驗技術隊伍,進一步加強和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合作與交流,開創新的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對教學改革的研究,爭取國家級實驗教學研究項目,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的內容。我校臨床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將按照《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充分發揮“省部共建”的優勢,著力實施卓越醫學人才培養戰略,建立“5+3”(5年醫學院校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主體的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效銜接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成為“卓越醫師培養計劃”的重要實踐基地,培養一大批基礎扎實、臨床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高、能夠扎根基層、在艱苦環境和落后醫療條件下也能提供創造性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醫學人才。
7結束語
- 上一篇:資產管理系統建設方案
- 下一篇:未成年人的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