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27 10:5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案

篇1

要積極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今年以來四川、遼寧、云南、廣西等地相繼發生多起4.5級以上的地震,給當地人民生命安全帶來威脅。春季又是霧霾、雷擊、暴雨、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各類氣象和地質災害多發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針對本地容易出現的自然災害,主動加強與氣象、地質等部門的溝通,及時預警,指導學校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完善安全工作應急預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各地可根據重大氣象和地質災害預測信息,適當調整學生上課時間或地點,嚴防學生在學校和上下學路上遭遇災害侵襲傷亡事故,保障學生在自然災害中的安全。

嚴格落實校園安全防范措施。春季是學生傷害事故多發期。各地要落實校園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和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加強門衛、值班、巡邏工作,嚴防校外無關人員闖入校園。要加強與有關部門協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整合社會管理力量,全面形成校園安全工作合力。進一步強化校園周邊有潛在暴力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可能實施極端行為的嚴重心理病人等各類易肇事肇禍重點人員的管控,嚴防涉校傷害事故。

努力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各地要深入貫徹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充分發揮當地校車安全管理協調機制的作用,進一步推進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對學生接送車輛的安全監管,加強對校車駕駛人、隨車照管人員的教育管理,加強對校車行駛路線的維修養護,嚴禁非法營運學生車輛和車輛超載、超速等現象,確保車況良好、駕駛員合格、路段安全、行駛合法。學校要教育提醒中小學生注意道路交通安全,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做到文明乘車、文明騎車、文明步行。要提醒家長提高安全意識,不送孩子乘坐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共同維護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安全。

篇2

我園對于新人職教師都會要求其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及工作實際,制定一份專業發展規劃,以明確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幼兒園則通過多種形式幫助教師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反思自己將近10年的從教經歷及專業成長歷程,我深刻地認識到制定適宜的專業發展規劃并通過實踐努力達到目標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根據個人興趣特長與專業發展需求,確定自身的專業發展方向

剛入職的我,對3~6歲幼兒年齡特點的了解僅止于《幼兒心理學》中的文本內容。《專業標準》指出:要“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入職初期,我將專業發展規劃的第一步確定為通過一日活動了解3~6歲幼兒的年齡以及學習特點,以便更好地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此我緊緊跟隨我的師傅蔣老師,學習制訂計劃、備課、創設環境、與家長交流……逐漸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步入正軌。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入不敷出,于是,只有大專學歷的我報名參加了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自學考試。本科自學考試科目多、難度大,只有穩扎穩打地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工作相結合,才有可能通過考試。于是,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四年規劃”,即每年至少要通過四門課程,爭取四年內通過所有科目。就這樣,我平時正常帶班,利用晚上或者休假時間參加考試科目的輔導班學習,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在四年后如愿拿到了本科學歷證書。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獲得了學歷證書,更重要的是我收獲了能夠更好地為孩子、為家長服務的知識、經驗。

我喜歡唱歌、跳舞,但是喜歡并不代表擅長,有時帶操的動作還顯得有些笨拙,于是幼兒園為我提供了向專業兒童藝術團團長學習兒童舞的機會。我利用休息時間,和孩子們一起學、一起跳,逐漸掌握了兒童舞的一些技巧。此外,我又參加了江蘇藝術劇院舞蹈師資培訓班的學習,獲得了江蘇藝術劇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舞蹈教師資格證。有了這些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我的教學基本功日趨扎實,曾在參加南京市玄武區幼兒園青年教師專業技能比賽時獲得一等獎,并被推薦參加市級比賽,獲得南京市幼兒園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正因為有興趣這個內驅力,我確定了自己在追求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形成自己的音樂教學特色的目標。至此,我的專業發展規劃的第一步目標初步形成。

二、依托研究團隊,促使自身專業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

我把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設想向園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園領導的極大肯定和支持。就這樣,在南京師范大學許卓婭教授的直接指導和本園音樂教研組教師的熱情幫助下,我確定了先模仿、再創新的專業發展思路。所謂模仿,就是由我模仿組織實施由本園音樂教研組教師設計的經典的教學活動方案,如“熊與小鳥”“鋤草”等。在模仿組織實施這些經典教學活動方案的過程中,原方案設計教師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選擇音樂,如何設定目標及設計活動過程,如何把握教學環節中諸如演唱或者做動作的要領等。通過模仿,我無論是選材能力,還是教學技能技巧、方法策略運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為我在音樂教學上形成特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模仿是為了創新。近些年來,我嘗試獨立設計音樂活動。我設計的“餐具交響曲”“洗澡啦”“瑪麗摘香蕉”“解救公主”等活動多次向來自省內外的幼教同行公開展示。根據這些音樂活動所撰寫的論文也在省市兩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我還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幼教同行開設有關音樂教學活動的講座,獲得專家和同行們的一致好評。

一粒健康的種子只有在一片沃土中才能生根、發芽、抽枝、開花。我深知,自己所獲得的點滴進步都得益于我所在的幼兒園這個充滿探究精神的團隊。正是這個研究團隊給了我專業的支持,從而促使了我專業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

三、通過學科整合,不斷豐富自身專業發展的內涵

隨著整合課程、主題活動課程等課程理念的出現以及對音樂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覺得音樂活動和語言活動有著許多相同的特質,例如對韻律、節奏等的關注。有些音樂活動是從故事情節導入的,因此我逐漸對語言活動產生了興趣。每當了解到有幼兒晤言教育專家或幼兒圖畫書推廣專家的講座,我都爭取到現場聆聽。隨后在園語言教研組教師的指導下,我承擔了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有關語言教材的實驗工作,參與設計了“兔子先生去散步”“小木匠學手藝”“拍花籮”等活動,并多次向全區幼教同行展示。近年來,我園語言教研組參加華東師范大學周兢教授的研究團隊開展了有關研究工作,我也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在相關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不斷獲得有關幼兒語言教學的先進理念,并獲得了很多特別的感悟。經過我園語言教研組教師們的精心指導,我設計的語言活動“青蛙賣泥塘”獲得第五屆全國幼兒語言教育學術研討會優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方案一等獎,并在研討會期間組織了公開展示活動。

正是整合課程理念將我從單一的音樂教學特色逐漸向音樂和語言教學特色整合的方向發展??梢哉f,學科的整合豐富了我的專業發展規劃內涵。

四、運用前瞻理念,拓展自己專業發展規劃的廣度和深度

《專業標準》提出了終身學習理念: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篇3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問題;對策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隨機性,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幼兒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長。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意義

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語言發展與運用的關鍵時期。幼兒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素質,能夠正確運用語言,才談得上全面發展。這是因為:首先,在人的諸多素質中,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質。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和使用語言,也就難以生存,沒有生存,何談發展?其次,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人類的思維成果正是依靠語言的幫助得以鞏固、發展和傳遞的。思維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語言對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再次,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學會學習已成為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言恰是學習的工具,通過聽、說、讀、寫各種學習渠道,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因此,幼兒語言教育,依舊是現在和今后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語言教學小學化。有些教師模仿小學語文的授課方式,對幼兒進行“語文教學”,有的甚至把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學習材料提前到幼兒園大班使用。

2.在語言教育中只重視教師講,忽視幼兒的口語表達。有些教師為了滿足家長的需要,把教學重心放在教幼兒識字方面。另外在口語表達方面也只注意到簡單的對話與重要模仿,體現不出對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3.語言教育中目標性不強。在語言教育中體現不出教學內容的有序性,無一定計劃與目標,有的是即興發揮,有的是年年照搬,沒有注入新的內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對幼兒進行全面的語言教育。

4.孤立地進行語言教育。只在語言課中進行語言教育,不注重語言教育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不懂得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其它方面發展的有機統一和語言本身的綜合性和通用性特性。

5.在語言教育中缺乏創造性因素。語言教育活動設計缺乏創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師牽著孩子的鼻子走”。許多教師只能按預先的備課方案展開一節語言課,在遇到幼兒的發言或聽課表現有“意外”時,不能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轉化為教育活動內容。至于從備課到講課體現教師的創造性因素,則更少。

三、解決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創設語言運用的寬松的心理氛圍。寬松的心理氛圍是幼兒敢于表達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尊重,體現了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在課堂中應不怕幼兒說錯話,在幼兒說話過程當中不要為了糾正語言而打斷幼兒的話,教師要允許幼兒說的暫時不對、不完整,要相信孩子會在交往的過程中說得越來越準確,越來越完整。在孩子愿意表達的時候,教師要成為孩子的傾聽者,表現出傾聽的興趣,完全有可能再次激發幼兒說的可能。幼兒間存在著認知、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綱要》中提出“對語言有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而幼兒語言的學習只有在交流時才對幼兒產生意義,因此,教師應接納他們之間的差異,不光要提供交流的機會,成為交流的對象,對有特殊需求的幼兒,還要在交流的過程中給予特殊的鼓勵。

2.布置多彩的墻壁,引發幼兒“對話”。興趣與需要是引發幼兒探究的動力。新《綱要》強調了幼兒園的空間、設施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語言學習活動,因此,在墻壁上以潛在的間接的方式吸引幼兒注意,逐步引導幼兒的語言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我們常常把墻壁的環境布置得高高的,幼兒不僅要仰視,而且看得非常吃力,沒有與墻壁達到互動的關系。為了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墻壁之間發生積極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墻壁,我們必須將所有的墻壁布置與幼兒的視線平行,成為真正的應答環境。

3.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在兒童的語言學習中,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應從兒童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廣而淺地選擇教育內容。比如,小班可選擇“我的家”“扮演爸爸、媽媽”“玩具展覽”;中班可選擇“能干的手”“有趣的書”;大班可選擇“生活中的數字現象”“錢幣”等。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而兒童語言的運用又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實現的。因此,在幼兒園里,我們在選擇內容方面一定要適合幼兒,這樣才能讓他們有能力去嘗試“說”,讓他們的說話有所進步。

篇4

關鍵詞:體驗式語言教學;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18-01

程度

領域 進步很大 有進步 無進步 有退步 退步很大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健康領域 94 63.09 55 36.91 - - - - - -

語言領域 120 80.54 29 19.46 - - - - - -

社會領域 118 79.19 31 20.81 - - - - - -

科學領域 102 68.46 47 31.54 - - - - - -

藝術領域 95 63.76 54 36.24 - - - - - -

遼寧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心,經濟發展迅速,教育條件在東北地區也較為優越,英語教育近年來也一直在蓬勃發展。兒童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很多家長與機構都十分重視兒童英語語言的學習。但是什么方式才是適合兒童英語語言學習的方式呢?幼兒園的英語語言課程設計應該如何進行呢?這將是本文即將探討的問題。

十分滿意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十分不滿意

人數 85 60 4 - -

百分比 57.05 40.27 2.68 - -

課程設計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教學目標管理和質量管理的依據;為教師提供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為學生提供學習任務和努力方向[1]。外語教育專家David Nunan提出語言課程設計的“三段論”:計劃、實施和評價[2]。外語課程設計專家Jack Richards把語言課程設計的內容和過程歸納為教學原則、教學實施、教學管理、教學評價四個方面,以及分析需求、設定目標、制定綱要、設計教法、設計試題、評價教學效果六項工作[3]。而Fraida dubin和Elite Olshtain則進一步把設計教材和校外活動列入課程設計的范圍[4]。

本研究以沈陽市一家獨特的幼兒園為語言教學實驗基地,探索幼兒園體驗式英語課程設計方案。該幼兒園的兒童主要來自中國和德國,還有一小部分來自于西班牙、法國等國,母語主要有中文、德語、西班牙語等十幾種,形成了獨特的多母語背景、多文化交融的環境。由于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師生交流以及孩子之間的交流都會受到影響,英語作為世界各國較為通用的語言,特別受到各國家長的青睞,英語也是這個幼兒園工作人員與學生家長溝通的主要語言,因此本研究嘗試利用這種獨特的環境特點,將英語選用為組織日常兒童活動和學習的唯一語言,將英語語言教學與這所幼兒園的兒童所處的生活環境巧妙融合,讓兒童完全沉浸在自然的英語語言環境之中,在完成生活學習任務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水平。

從《兒童在五大領域進步情況統計表統計表》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接受生活體驗式語言教學以后,兒童在語言領域的發展最為突出,有80.54%的孩子語言有了很大進步。而語言能力的提高使得他們能夠更加準確地理解他人意圖和表達自己的意愿,因此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也相應地大幅度提高,在受試中有79.19%的兒童在社會領域的能力有很大進步,其進步程度比例僅次于在語言領域的進步程度。雖然在科學領域、藝術領域和健康領域的發展程度與語言和社會領域的進步相比相對較小,但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分別有68.46%,63.76%和63.09%的孩子在以上領域取得了很大進步,均已超過半數。而且其余的孩子也都有進步。可見,在多語種環境下開展生活體驗式語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兒童在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家長滿意程度調查表》調查結果表明家長們對生活體驗式語言教學模式滿意度較高。我們共分發了155份調查問卷,收回153份,整理出149份有效問卷,其中有85份問卷表明家長對該教學模式十分滿意,占有效問卷總數的57.05%,表示滿意的有60份問卷,占總體的40.27%,表明一般的只有4人,僅占總體的4%,沒有人表示不滿意或十分不滿意。

表1-兒童五在大領域進步情況統計表

3. 表2-家長滿意程度調查表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使國際間人口的流動不斷加大,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經濟文化迅猛發展的國家之一,當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文化交流,國家間的交融已經無疑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而且注定會繼續交融。在這種大環境下,來我省和我市工作和居住的外國人也會增多,這部分人的子女受教育問題已經日益凸顯,我們急需有相應的教育機構來滿足這類人員的需求,已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另外,本國人也要走出去看世界、學技術、服務祖國,很多人開始注重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從小就與機會接觸多元文化,開闊思維和視野,但從小就把孩子送到國外并非易事,因此可以利用國內現有的外國人資源來營造多元文化環境,打造中外交融、和諧發展的局面。類似沈陽市東陵區歐瑞思幼稚園的教育機構營運而生,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以上人員的需求,但仍需不斷改進、日趨完善。生活體驗式語言教學模式在該園的試行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目前已經制定了運行較好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機制、監督機制和反饋機制,組建了一定的教科研師資隊伍。但是由于時間、規模有限,本研究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還需要長期的跟蹤調查等。

參考文獻:

[1] 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9-10.

篇5

【關鍵詞】兒歌;促進;幼兒語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 “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的內容與要求”第4條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北娝苤?,成人和語言是幼兒自然模仿的樣板,然而,幼兒文學作品中的成熟的語言、藝術的語言,更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典范,同時,文學作品的語言不同于平時交流中的口頭語言,這是幼兒接觸書面語言的最初載體,有助于提高幼兒口語表達力以及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

幼兒文學作品包括幼兒童話、幼兒生活故事、幼兒詩歌以及幼兒散文等。這些文學作品,具有教育、認知、審美、娛樂等各方面的作用,其中兒歌是兒童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語句簡短、結構單純、內容生動、想象豐富,有優美的節奏,是適合兒童歌唱吟誦的韻體作品。

一、魅力表現

1、內容豐富多彩。

兒歌中有大量的作品,是以某方面的知識為題材。有介紹周圍山水草木和鳥獸蟲魚形象、習性和功用的,如最為幼兒所熟悉的“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又吃蘿卜又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這些知識都是通過有趣的情節、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反映出來的,易于幼兒接受和引起學習的興趣,對發展兒童的思維、想象和語言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2、語言簡練、形象。

兒歌簡短明快,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學前兒童的喜愛。 因此兒歌常常會把深刻的教育意義寓于短短的詩句中,使幼兒在欣賞、學習的過程中,巧妙地 讓幼兒懂得掌握一些活動常規,行為習慣,道德行為的標準。培養幼兒的首選情操,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培養幼兒的美感和審美能力。使兒歌的思想感情表現的更加豐滿。如“彎彎月,彎彎刀,彎彎河邊去割青草,青蛙見了‘咯咯’笑,眨眨眼,弓弓腰,放開喉嚨‘呱呱’叫……”

3、形式多種多樣。

兒歌的種類、樣式極為豐富,除了平常所見的兒歌外,還有好幾殊形式的兒歌:

(1)《搖籃曲》,這類兒歌一般是媽媽哄小寶寶睡覺時哼唱的,以母親的口吻,講述對孩子的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都詞句簡短,內容單純,節奏舒緩,是最樸素的,也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兒歌。

(2)《游戲歌》,這類兒歌都是配合游戲的內容或動作而編寫的,為了增強游戲興趣和愉快情緒。兒童在游戲過程中,邊唱邊做 ,且歌且舞,使游戲更富有節奏感,使游戲內容更豐富,加深游戲的教育作用。

(3)《數數歌》,這類兒歌是專門為培養數目觀念而創作的。它把數學和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兒童在饒有興趣的氣氛中,學習數學,掌握一些數的概念,是適合兒童認識水平、最早的算術教材。

(4)《問答歌》,這類兒歌以問答形式表達作品內容,常常使用排比、頂針、反復、對偶的修辭手法,把事物的特征和差異表現出來,有利于兒童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 另外還有采用修辭格“頂針”手法結構全歌,把生活中所遇到的許多并無邏輯聯系的詞語、各種草木蟲魚名稱通過隨韻接合的形式聯綴在一起的《連鎖調》、由讀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組成的主要培養兒童說話敏捷、發音準確的《繞口令》以及詼諧幽默的《顛倒歌》和《字頭歌》等……。

兒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幼兒的感情非常豐富,他們最容易受到感染。由于它的這些特點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歡,一個學期下來,幼兒可能記不住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對于教過的兒歌,則十有八九能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如何更好地開展兒歌教學,全面發展幼兒語言水平,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二、教學思路

1、領會《綱要》精神,明確教育目標。

《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是遵循我國憲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幼兒園工作規程》而制定的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的單行法規文件,指導著我國的幼教發展方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必須認真地學習《綱要》,領會《綱要》精神,指導自己的工作。

2、設計活動方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幼兒教師是幼兒語言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實施者,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中介,教師引導著作為活動主體的幼兒積極地與作為活動對象的教育內容和方式發生相互的作用,使幼兒獲得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高,教師的中介力量,就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它作為一種影響力,其影響性質和方式決定著幼兒在活動中的地位和活動的質量。

在兒歌教學活動設計中,由于兒歌本身的特點,在應側重于對幼兒語音、語感的訓練。另外一些短小兒歌的教學活動,在基本完成活動目標以及幼兒又積累了新的經驗的基礎上,使活動相應延伸,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參與活動過程,體現幼兒主體地位。

《綱要》遵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體是幼兒。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必須通過自身主動地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才能產生,否則,就無法獲得真正的發展?;顒拥脑O計只是一份完整的靜態計劃,有了幼兒的參與,才形成一系列動態發展的過程。兒歌教學有較強的參與性和游戲性,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直接指導”、“間接指導”及“環境條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和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條件使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活動,擺脫“少數幼兒做表演,多數幼兒當觀眾”的教學現象,使全體幼兒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發展和提高。

4、 滲透各科教學,促進語言全面發展。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各科教育活動,要注意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將有助于幼兒獲得廣泛的,豐富的經驗,以及鞏固知識內容。

篇6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文學;教育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幼兒文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幼兒文學鑒賞能力和一定的改編創作能力,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幼兒文學修養,為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特別是語言教育活動打好基礎。所以幼兒文學教學應該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結合;進行幼兒文學模擬教學活動;教學與校外教學結合;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特別是語言教育活動打好堅實基礎。

一、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文學課主要是以學生以往的閱讀經驗為基礎,以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的理論為基點,讓學生掌握幼兒文學課程的相關理論和幼兒文學的各種文體知識,熟悉和了解中外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能夠針對相關作品進行鑒賞和評析,同時還要訓練學生對作品創編能力而進行的系統教學。教學中既注意基本理論的學習,還注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更注重學生將來的實際需要和實際技能的培養,既培養他們分析作品、評價作品、講授作品的能力,又培養他們創編作品的能力,學生在學習中,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理論,還需要補充閱讀大量的作品,每一章節完成相應的一般性作業與創造性作業,這對學生幼兒文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意義深遠。

二、進行幼兒文學模擬教學活動

在幼兒文學這門課程中,應該鮮明地提出培養學生具有組織幼兒文學教學活動能力這個具有專業性質的特定任務和目標。另外,從學生的心理需求來看,學生有一種參與幼兒文學教學活動的熱烈愿望。學生本來就有著幼兒文學表演的天賦和欲望,這是我們必須利用的寶貴的課程資源。給學生一個舞臺,他們就會演的十分精彩。我著重進行三個方面的模擬教學訓練:1.兒歌模擬教學活動訓練。2.故事模擬教學活動訓練。3.幼兒戲劇模擬教學活動訓練。因為是模擬教學活動訓練,就不是一般的要求學生讀兒歌、講故事、演戲劇,而是要求學生以幼兒為活動主體,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讓幼兒在模擬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能積極地參與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享受到參與活動的喜悅。這里說的“幼兒”,也是由班上的學生充當的。一名學生充當教師,其他學生就充當幼兒。每名學生都有輪流充當教師的機會,也都有更多充當幼兒的機會。這就要求每個學生精心設計活動方案,認真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幼兒文學模擬教學活動由組織教學活動的學生和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組成。雙方都處在模擬角色的地位。擔任教者角色的學生必須自覺體驗幼兒的情感,揣摩幼兒的接受心理,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方式,運用恰當的教學語言,吸引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擔任幼兒角色的學生也必須體驗幼兒心理和表現方式,在教者的組織指導下共同完成活動任務,使雙方契合為一個互動的和諧整體。在各輪活動中,每個學生無論是擔任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或組織者,都受到獨立的實實在在的鍛煉。

三、校內教學與校外教學結合

為能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將“工學結合”貫穿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之中。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這種培養模式能彌補校內資源不足,充分利用校內、校外不同的教育環境,使教、學、做有機地融為一體,便于學生的技能形成和全面發展,即學生在學習了幼兒文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鑒賞并創編幼兒文學作品,并且應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幼兒園去,鼓勵學生帶著喜歡的作品及創編的作品去幼兒園或社區進行閱讀推廣,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學生的實習實訓必須以真實的工作場景為主,即到幼兒園一邊學習、見習,一邊實訓;在學習見習中完成一定的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已學的知識,不斷獲取新的知識、不斷提高技能技巧。

四、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應具備開放性、創造性、探索性,重視培養人的能力。幼兒文學課堂上,教師應該能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學生良好的記憶、想象、思維和條件,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積極思考,使他們的思維活動隨教學內容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注意幼兒文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如文學知識、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各科教學法等專業學科有關知識,要求學生多朗讀、多欣賞、多感受、多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欣賞能力、創作能力。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多見習,參與幼兒園的組織活動,特別是語言、常識活動,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加深了知識的掌握,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當前學前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幼兒園語言教育開始逐步文學化,對幼兒教師的文學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該門課程的授課教師,應不斷探索幼兒文學課程的教授方法,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幼兒文學素養,拓寬專業視野,促進其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性的全面發展,以便學生今后更好的理解兒童,熱愛兒童,提高作為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幼兒園;雙語教育;培養;途徑

幼兒期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在此時期幼兒對語言學習刺激特別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較易接受這種刺激,從而建立與該種刺激聯結的行為。因此在這一時期對幼兒實施雙語教育,可以使兒童語言的獲得更輕松、更容易,發展也更迅速。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是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聽說雙語的興趣,發展幼兒初步的雙語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幼兒認知、記憶、想象等認知能力的協調發展。本文從幼兒習得雙語的科學規律出發,談談幼兒園實施雙語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使幼兒自然快樂的習得雙語

1、推行幼兒園浸入式教學,在生活和學習中自然習得漢語。

浸入式教學是指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即指在幼兒園的全部時間內,少數民族兒童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也就是說,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語言與學科內容相結合的教學為少數民族兒童使用第二語言提供了廣闊而豐富的語言環境。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兒童能夠有效地學習并使用第二語言,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認知與人際能力伴隨語言一起發展。幼兒在自然成長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順利的獲得聽說的能力。因此,要讓少數民族幼兒在生活化、情景化、綜合化的活動中輕松愉快又主動的習得雙語,獲得學習的行為體驗、情感體驗。

2、開展游戲化語言教學,快樂學習。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自主、自愿、自由、快樂的活動。教師在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時要遵循游戲活動教學化和教學活動游戲化原則。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語言學習要被納入到教師的視野之中,受到教師的支持、幫助、引導和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獲得的語言技能經驗再回到游戲中加以表現和鞏固。同時將語言教育目標、內容、要求融入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老師在組織語言教學活動時,注重運用幼兒視覺、聽覺、運動覺多通道的學習,讓幼兒在聽、說、看、唱、跳的游戲中愉快自主的學習雙語;提倡在情境練習或實際運用中提高幼兒語言能力,避免單純的機械識記練習。

3、尊重幼兒發展水平,針對各年齡班幼兒特點實施雙語教育。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著他們對教育要求的可接受性。因此,在實施雙語教學時要尊重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滿足幼兒漢語能力提高的層次性需求,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利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促使語言能力的有效習得。

在小班,每班應配備一名民族教師,使用簡單、常用的民族語言與他們進行交流,消除語言障礙,放松他們恐懼、孤獨的心理,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適應新環境,習慣于幼兒園的生活。漢族教師對入園的民族幼兒也會更多一點關愛,多和他們用漢語交談,逐漸融入語言環境,消除孤獨感,對老師產生信任。3~4歲的幼兒喜歡模仿,且語音發展迅速。因此,從培養學習漢語的興趣入手,不強迫幼兒說漢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恰當運用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活動內容,多為幼兒進行示范朗讀,使幼兒聽清聽懂語音和語意。用說兒歌、律動、看口型學發音等方法,引導民族幼兒多做詞匯的發音練習,鼓勵幼兒張開嘴,清楚的發音。設計有趣、上口、易懂的常規語言指導幼兒一日生活,使民族幼兒逐漸能夠聽懂漢語,明白老師的要求,樂于參與漢語的學習。

在中班,4~5歲的幼兒已能適應幼兒園的語言環境,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思維具體形象,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能夠意識到自己發音的弱點,并有意識的回避自己不會發的音,對于第二語言出現了沉默期。針對這一特點,要設計直觀形象的語言課堂情景,運用圖片、木偶、玩具、實物、錄音等直觀教具,激發幼兒學習的動機,創設生動形象、有趣動態的課堂情境,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在語言游戲和情景表演中學習運用漢語。多為少數民族幼兒創造學習和個別表現的機會,增強少數民族幼兒學習漢語的自信心,鼓勵少數民族幼兒多說多練,積累詞匯,提高漢語口語水平。

在大班,5~6歲幼兒認知能力增強,好學好問,情緒較為穩定,大部分少數民族幼兒已能聽懂教師和同伴語意,簡單的進行漢語交流,個別幼兒能夠準確的發音,清楚的講述故事,并在同伴面前表演。為提高幼兒運用漢語的能力,在日常班級教學中,進行講故事、情景表演、故事表演等活動,組織少數民族幼兒開展“雙語”口語比賽。在幼兒學習語言的同時,在表現力方面的提出了要求,有表情地發出語音和聲調,正確的表達文學作品的情緒情感。

在學前班,6~7歲的幼兒學習能力和規則意識不斷增強,愛表現、具備初步的競賽意識。入園三年以上的少數民族幼兒漢語口語水平已和漢族幼兒相差無幾,但由于家庭生活用語仍為母語,獲取漢語的信息僅僅依靠幼兒園,詞匯量缺乏,使民族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理解和運用知識時會遇到困難。在這一階段,重點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做好幼兒入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準備。為學前班多配置圖書、卡片,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幫助幼兒積累詞匯。為幼兒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分民族開展口語比賽、才藝展示、講故事比賽等,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做好幼小銜接,為幼兒入小學打好基礎。

二、創設良好學習環境,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雙語

民族幼兒學習雙語,應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在幼兒適應新的環境下,培養他們的口語及標準發音,提高民族幼兒的母語和漢語表達能力,縮短他們與漢族幼兒同步學習的差距。

1、遵循幼兒的心理特征,創設一個能讓他們感受到接納他們,關心他們的友好學習環境。避免單一的、呆板的說教。讓他們對幼兒園、對老師、對小朋友有信任感,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給他們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他們語音發展的關鍵時期,創設一個標準的語言交流的環境。以民漢幼兒混合的形式編班,每班配備兩名以上漢族教師。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為孩子創設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孩子有話愿意講。每天談話時間,請孩子們把自己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身邊發生的事、家里的事、幼兒園的事講出來;活動區中,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進行語言的學習和交流;在自由活動中,及時地鼓勵孩子們進行表述,從中也讓老師了解到該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個性特征、情感愛好等等;同時有目的、有意識的開展個別教育。

3、開展各種民族團結主題活動,教育各族幼兒和睦相處。通過系列的集體活動“大家一起過生日”、“民族娃娃在一起”、“招待小客人”等,讓幼兒充分感受集體的溫暖,與同伴共同合作分享快樂;每年五月,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組織民族團結聯誼會,民漢小朋友唱歌跳舞手拉手,互送禮物交朋友,幼兒一對一的互相學習語言,漢族幼兒教民族幼兒學說漢語,民族孩子教漢族孩子學說維語。通過這些活動,對幼兒進行了民族團結教育,使少數名族幼兒與漢族幼兒和睦相處。

篇8

關鍵詞:課題;研究;調整;創新

一、課題研究中的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學無止境。今天,面對人類科學知識的快速更新,每個人更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補氧”。一個幼兒園教師,如果不抱著對科研的熱忱去時時追蹤最新學科前沿,不懷著不斷提升自己的念頭處處進修,就不會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不會有深厚的學術涵養,就會變成井底之蛙,只能做人云亦云的教書匠。因此,我們必須學習。

1.從書本中學

學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任務,做到心中有課題。萬事開頭難,課題研究不是參加了就會了,需要參與者能夠透徹理解整個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知道要研究什么,怎樣研究,自己在課題中將要承擔什么樣的任務。在我園市立項課題《幼兒園快樂體操的探索與研究》的課題研究中,這個課題所研究的內容涵蓋面比較廣,需要我們理清研究思路,切實把握研究重點。于是我和小組成員一起認真學習了總課題的研究方案,商量出從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入手展開一系列子課題的研究,并把子課題《語言領域與快樂體操的有機融合》的研究重點定位于:嘗試把語言教學和體操活動進行有機融合,通過研究,培養幼兒對體操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科研模式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為,讓教師真正成為教育智慧的創造者。

2.從同伴中學

一般學校經常會組織教師進行園本培訓,或是帶領教師走出園門進行外出學習。每逢有這樣的活動我都積極參與,并利用外出聽課的機會,揣摩他人的教學模式,學習別人的優秀經驗。雖然我不是專業的體操老師,對一些專業的體操知識比較缺乏,但我能經常虛心向我園的外聘專業體操教練請教,向他學習幼兒體操的規范動作以及體操專業知識,學習傳授幼兒體操動作的技巧,從而增強自己的研究實力。通過日積月累,我積累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資料,為自己今后的研究之路鋪好了磚石。

3.向專家學

我園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園領導經常會邀請相關專家來園給我們教師進行園本培訓或是專業指導,每次我都抓住機遇,利用活動后的一點有限時間,向專家請教自己在研究中的困惑。有一次在課題的研究中,由于思路狹窄,導致研究一度停滯不前,在一次園本培訓中我把自己的困惑向專家提出后,專家給我提出了“換位思考”的建議:把體操帶進語言教學活動。這一建議讓課題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從而使我和我的小組成員順利完成了研究任務,保證了總課題的順利開展。

二、課題研究中的思——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研究是一個主動和系統的過程,是為了發現、解釋或校正事實、事件、行為,或理論,或把這樣事實、法則或理論作出實際應用。研究是要有所得。在我們開展的各項課題研究中,我認為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需要善于思考。

1.思如何模仿

由于是第一次參加課題研究活動,特別是我所擔任的學科都是語言、藝術,幾乎沒有開展過體育活動教學,對于幼兒體育的教學活動模式很是陌生。因此,在剛開始的幾次活動中,我總是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活動,虛心聆聽老教師的建議,吸取老教師的經驗,并在自己的班級嘗試體育活動的教學。還記得第一次體育活動《小雞出殼》,便是完全按照前任老師的教案開展的,雖然第一次教學反映出了很多問題,但是經過向前任教師的虛心請教和自己的努力揣摩、學習后,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研究任務。

2.思如何創新

新教師光靠模仿別人的經驗是不能快速成長的。在對子課制定研究計劃時,由于沒有方向,也曾經猶豫過:如何通過語言活動來促進幼兒對體操活動的興趣呢?經過不斷地探索與研究,我決定嘗試運用兒歌、故事、文學作品、講述等不同體裁的語言活動來豐富幼兒對體操知識的了解,激發幼兒對體操動作、體操項目的興趣,并以此來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通過一次次的探索與研究,我認識到體操與語言教學的有機融合既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又可以促進幼兒對基本體操的興趣,這些研究成果同時也給了我向正確的研究方向繼續挺進的動力,更加拓寬了課題的研究思路。

3.思如何調整

在每次的課題組活動中,我總是積極發言,向大家表述自己的觀點,并懇請大家提出建議。如在教學活動展示后,是我的活動,我就認真剖析自己在活動中的亮點與不足,把自己的設計意圖和一些想法與大家分享,然后根據大家的建議重新進行調整活動。在別人的活動中,我也總能闡述自己的觀點,或提出一些自己的設想。如在散文詩《云彩和風兒》的教學活動中,我個人認為自己的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因此在反思時,大都陳述的是自己的亮點,對于不足只是簡單地幾句帶過。但在大家的暢所欲言下,讓我對自己的活動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從而經過及時調整,讓自己的活動獲得了最終的成功。

4.思如何總結

開展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有被利用的價值,因此及時地反思、適時地調整和總結都是我們撰寫論文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及時地把自己每次實踐活動后的反思加以理論的支撐,整理成文字,日積月累,我們的撰寫水平必定會有所提高。在每一研究階段結束,我們就及時進行階段小結,以幫助自己重新審視研究思路,是否偏離總課題的方向。如在課題研究的第一階段,由于我們的研究思路把重點放在了體操活動中,每次活動都是想著怎樣在體操活動中來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從而導致研究一度陷入困境。直到經過專家的引領和我們的及時反思,才擺脫了困境,重新調整了研究思路。

做科研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正如馬克思所講:“科學之門猶如地獄之門,要邁進此門需要百倍千倍的擺脫世俗榮譽的勇氣,它需要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耐得清貧、不浮不躁、知難而進、潛心鉆研?!蔽蚁嘈旁谖覀兊呐ο拢覀兊某砷L會更加專業化。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幼兒語文教學;游戲教學法;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67-01

幼兒語文教學,對于開啟小孩子的心智,培養小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小孩子進行傳統文化素養的啟迪,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說,幼兒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啟蒙階段,為小孩子的終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孩子有著自己的年齡特點,比如,在理解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上面十分有限,但形象思維發達,想象力豐富且活潑好動,對游戲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也必須具有針對性。針對小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采取與游戲相結合的、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案,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為其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1.幼兒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很多人認為,幼兒園的小孩子啥也不懂,給他們進行語文教育也沒多大意義,因為他們不具備這個接受能力。其實不然,小孩子正處于可塑性極強的年齡段,在這個階段采取恰當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啟迪他們在語言文字方面的知識素養,而且對于他們的長遠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1.1 能開啟小孩子的心智。孩提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純粹的時期,應是培養幼兒認知能力的時期[1]。語言文字是一切表意的基礎。此時對小孩子進行語言文字方面的教學,有利于讓他們通過對語言文字方面的認知,來了解生活中的表意法,逐步開啟他們的心智。

1.2 能培養小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完善的社會交往能力一個人終身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直接決定著一個人能不能立足于社會。這種表達能力必須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培養。而幼兒園語文教學的功能之一就是培養小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給小孩子打下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基礎,為他們后續的學習及日后的生活、工作做好鋪墊。

1.3 能有效地對小孩子實施傳統文化方面的啟蒙。中華傳統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重要精神遺產。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的精髓發揚光大,是我們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應當從小抓起,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因此,幼兒園語文教學,為傳統文化的弘揚提供了重要載體。完善的語文教學體系,能使一個人從幼兒階段起,就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內心里深刻地打下中華傳統文化的烙印。

1.4 能有效地培養小孩子的閱讀能力。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量巨大且知識爆炸的社會。在未來的社會里,這方面的趨勢還會進一步增加。因此,要想在未來社會立足,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才能適應信息量巨大且知識爆炸的社會大環境。而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必須從小開始培養的。通過幼兒園語文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小孩子的閱讀能力,讓他具備立足于未來社會的能力。

2.如何在幼兒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

2.1 為什么要運用游戲教學法。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意識的強化,對人才的基礎教育工作越來越趨于科學化,尤其學前教育過程中語言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有待于進一步提高[2]。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社會和每個家庭的重視[3]。小孩子有其特殊的身心特點,所以在幼兒教育中,也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以游戲來輔助教學,在教學法的運用中由來已久,我們應當認識到,游戲是兒童實現精神成長的重要形式,也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游戲教學法絕不僅僅只是教學的"點綴",更重要的是,游戲是幼兒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小孩子在理解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上面十分有限,但形象思維發達,想象力豐富且活潑好動,對游戲比較感興趣。如果簡單地套用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方式,他們通常是無法接受的。但采用游戲來輔助教學,卻非常符合小孩子的身心特點,能夠充分地寓教于樂,讓小孩子變灌輸式的被動性學習,為全神貫注、物我兩忘的主動性學習,既收獲了游戲的樂趣,又學到了語言文字方面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2 在幼兒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方案設計。我們以《小馬過河》這篇課文為例。在正式教學前我們要明白一個原則:游戲服務于教學。如果孩子們只是在游戲中熱鬧熱鬧,并沒有達到教學目標,那么也就失去了開展游戲的初衷。

2.2.1 設計好教學目標。讓小孩子懂得凡事不能只盲目相信別人怎么說,一定要自己要開動腦筋,主動去嘗試,才能得出最真實的結論。

2.2.2 設計好小孩子在課文中扮演的角色。教師首先指定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小馬及課文中的其他角色,然后為幼兒朗讀課文中的對話,使幼兒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所初步了解,讓幼兒盡快進入狀態。

3.注重調動全體幼兒參與

進行游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教學,而教學是一個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的過程。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調動全體幼兒參與到游戲的任何一個環節中來,不能讓一部分幼兒充當"當事人"而讓另一部分幼兒成為"旁觀者"。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時不時對幼兒進行點撥,讓他們依照正確的方向來開展游戲,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掌握課文。

4.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比如,教師可以假設,如果小馬真的受了老牛的誤導,跳進河里一下子被水淹沒到頭頂,此時他該怎么辦?再引導幼兒來想象后面的情節并進一步進行游戲。同時,通過這個假設,教師可以順帶著對幼兒傳授溺水時的自救常識。

結束語:幼兒被稱為"祖國的花朵",幼兒語文教學對于小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但幼兒的年齡階段有其特殊性,針對幼兒的身心特點,我們采取"游戲教學法"這種手段來進行幼兒語文教學,讓幼兒通過游戲這種形式,來開啟心智,進行語言文字方面的啟蒙,并從中認識和體驗世界,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尤為必要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當認真鉆研教學法,仔細地探索"游戲教學法"的精髓,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藝。

參考文獻:

[1] 張艷梅.淺析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J].才智,2016,8(25):111-115.

篇10

關鍵詞:幼兒;多元;開放;教研活動;同課異構;反思交流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6-0068-01

在以往的教研活動中,幼兒園大多采用“青年教師課堂大比拼”等“優質課”評比的教研形式。很多教師只是在網上搜一搜,應付著上一節課,教學收效甚微。這次,幼兒園改變了以往慣例,采取了“同課異構”教研新模式。即根據教師的興趣傾向、年齡互補、業務水平、表達能力等進行合理搭配,分成不同的教研小組。各組根據共識調整、優化方案,再推舉一人展示優化后的方案,以探求教育策略的有效性。下面,以語言活動“熊爸爸買鞋”為例進行教研探究。

一、第一組活動方案

執教者:王老師

活動目標:(1)通過傾聽、自主閱讀、討論等方法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熊穿不上新鞋的原因。(2)通過嘗試豐富幼兒買鞋的生活經驗。(3)讓幼兒感知成長的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1)師生談話活動。師:今天是小熊的生日,熊爸爸給它買了新鞋做禮物,新鞋怎么樣?(2)幼兒閱讀活動。(3)幼兒講述活動。出示大圖書,師:誰愿意講一講你最喜歡的那幅圖?看課件,老師完整講述故事后,師:熊爸爸買了三雙鞋,小熊為什么一雙也穿不上?請小朋友教教熊爸爸怎樣才能買到合適的鞋。(4)幼兒探索活動。師:大家既然說“試穿”是好辦法,那么就請試穿一下你旁邊小朋友的鞋吧!教師小結:最合適的鞋應該是比自己的腳稍微大一些的。(5)幼兒感知、體驗活動。師:小熊通過穿不上鞋知道自己長大了,小朋友們是怎么知道自己長大的?你們穿不上的衣服、鞋,不需要的書、玩具,是怎么處理的?看課件,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成長的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

執教者反思:亮點1:人手一本的小圖書,使每位幼兒都獲得了專注于作品理解和講述的媒介,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展開自主學習的需要。亮點2:試穿鞋子這個環節,使幼兒獲得了如何買鞋的生活經驗。困惑:教師淡化了對幼兒講述和談話內容的評價,應適時加以點撥、引導,拓寬幼兒談話的深度。

參研者互動交流:教師A:講述氛圍很重要,但評價不能忽略。教師B:全班是一個學習共同體,通過評價可以形成幼幼互動。評價可以自然滲透到孩子的講述中,直接指出好的地方,讓孩子有一個榜樣,那么在以后的講述中,他們會嘗試著模仿,可以促進語言能力的提升。教師C:“試穿鞋子”活動可以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中,這樣更能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

二、第二組活動方案

執教者:劉老師

活動目標:(1)欣賞童話故事,讓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中明白小熊一天天長大、鞋子穿不上的道理,感受小熊的情感變化。(2)通過試一試、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選擇合適的鞋。

活動準備:課件、操作圖卡。

活動過程:(1)看課件,欣賞故事。(2)發現成長、體會成長。師:小熊是通過鞋子穿不上發現自己長大了,小朋友們是通過什么發現自己長大的?(3)操作活動,續編故事。師:第二年,小熊的腳長得更大了,請你們幫他選一雙合適的鞋吧!老師提供了大中小三雙鞋子圖片,幼兒通過試、比、量的方法找出了一雙適合小熊的鞋。(4)把這三幅圖串聯起來,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

執教者反思:亮點: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了買鞋的生活經驗,并續編了精彩的故事,整個過程幼兒非常投入。困惑: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幼兒缺少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只是被動接受老師傳遞的語言信息,沒能為幼兒創設語言發展的機會。

參研者互動交流:教師A: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可是透過活動表面進一步分析活動的實質,不禁要問:作為一次語言教學,幼兒語言經驗的拓展、積累,語言能力的發展體現在何處?教師B:《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倡要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我們應該注重讓幼兒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

三、教研組對活動方案的共同感悟

(1)合適的語言環境:營造一個平等開放、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流,在自主學習、同伴互助中主動探求并積極參與語言加工,獲得發展語言的機會。(2)有效的學習材料:提供適合幼兒語言水平的學習材料,才能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應了解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提供合適的材料,讓幼兒“跳一跳摸得到”。(3)探究的空間:在活動中要始終注重營造探究的空間,讓幼兒自主探究,讓他們在探究中不斷進行知識的自我建構。(4)有效的評價:有效評價能使幼兒產生遞進性的自我提升。讓幼兒分享同伴的優勢資源,并在反思過程中產生跳躍性提升。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探研可以看出,在這樣的教研活動中,在不斷優化――改進――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們的反思更加具體、有效,教師們的思路更加清晰、開闊,能促使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