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作品的史料價值范文

時間:2024-03-26 11:2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學藝術作品的史料價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學藝術作品的史料價值

篇1

宋朝由于重視水利建設和擴大農田灌溉,使得農業經濟得到了強化和鞏固,同時,統治者也十分重視城市建設,礦產開采,經濟貿易等,可以說宋時期的經濟十分繁榮。任何一個朝代,只有經濟發展才能帶來思維意識的改變。由此,文學藝術形態逐漸顯現出發展的態勢,民間流傳下來的鼓子詞、雜耍口技、民間故事、民間繪畫等民間文學藝術像雨后春筍一般發展起來。作為文學形態的宋詞,為了迎合時代的需要,詞人們也開始放下高雅的姿態,進入到表現市井趣味的文學創作中來。在人與人之間彼此廣泛的傳播下,宋詞從昔日的陽春白雪成為了下里巴人,那些喜愛文學的民間藝人,他們也紛紛進入到創作的陣營里,普通大眾中也涌現出大量的填詞者。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民間落寞詞人柳永,在柳永的詞中,很多是關于市井民俗、歌妓生活、其中有很多屬于離別情愁,這些作品取材于現實生活,語言的應用符合社會大眾的欣賞口味,他在一首《定風波》里寫到:“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將“太陽”、“搖曳的花”、“穿梭在柳枝間的鶯”。描述的十分生動,但是,作者這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描寫,此種表達的是,這些本來非常美好的環境對于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歌妓來說,只能是一個看客、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她們雖然生活狀態不能與常人相比,但是,她們的內心深處也像人們一樣有渴望、有追求、有憧憬。作者在詞中賦予了極大的同情和關照。詞人所創作的作品,營造出了強烈的藝術氛圍,尤其是詞句中那些具體的事物具象,為其他藝術類別提供了參照。

二、宋代文學成就了其他藝術的發展

宋詞中有許多屬于寄情于山水,鐘情于自然的詞作。據相關史料提供的數據表明,大詞人蘇軾的三百多首詞作中,關于自然描寫的就有135首,其中和郊游有關的詞有80多首。如蘇軾的:“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這些詞句描寫的是詞人外出郊游看到的山水風景,從中不僅展示出了“落日”“亭榭”“波浪”“天空”等自然景致。同時也向我們表達了此時此景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豪情,這樣的景致無疑給那些獨愛繪畫藝術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大量絕好的創作素材。創作者只要從中感受到詞人身上所具有的超凡脫俗的處世精,就能創作出具有深刻內涵的藝術作品。辛棄疾是宋代具備了豪放品格的詞人,作為胸有國家的文學大家,雖然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為國家和民族奮起抗金的精神始終是他身上的閃光點,因此,他的作品中“愛國主義”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辛棄疾在其所作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一詞中,盡情地揮灑著豪情和筆墨:“......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表達了詞人無法實現為國家出力的悲憤之情。詞人姜夔的雖然流傳下來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其中的詞作《暗香》和《疏影》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向我們展現出了具有人生意義的精美圖畫。詞人兼繪畫家的周邦彥以一首《春雨》贏得關注。宋代詞作大都具有了美術繪畫所需要的意象特點,在文學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其他藝術的旨趣中,感知到宋代的文學藝術與自然有著至親至近的關系,文學和藝術的同頻共振,讓藝術家們借用山水自然的描述,來抒懷,表達自己的追求而和理想。

三、宋代文學藝術雅俗沖突的文化環境

文學作品以及其他藝術的創作者,其創作的素養和創作的水平往往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作為文學創作者實際上在時展中,他們是帶著審視的眼光去看待社會、看待人性、看待國家。因此,獨立的思考意識成就了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文學大家和優秀詞人,在他們的影響下,社會會出現一種新的、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意識的文化環境,他們的創作思想和創作傾向可能會引領當時的文化時尚。我們知道,所謂的文化形態,是與時代的文化內在結構有很大關系,也是各種文化因素綜合形式的一種體現。上至秦始皇時代的大秦帝國,下至明清時期,可以說不管那一個時代,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學藝術也是這個時期文化構型的一份子,文學藝術從來都是屬于整個社會,并不會因為有強權就可以獨享。我們知道,整個社會是由不同階層、不同層次的人組成,文學自然也會去適應這樣的人文環境,這就產生出了雅文化與俗文化共同支撐的文學天空,宋代文學當然也不例外。從最初興起的貴族文學,到在道德文化約束下的精英文學,直至不斷被民間傳播的大眾文化的文學形式,一個時期的文學無不與當時的文化面貌相一致,尤其與文化的雅俗問題有著極其緊密的關系。在社會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雅文化與俗文化始終伴隨著社會發展而存在,雅俗觀念因為在人們心中長期發揮著作用,這種意識形態,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影響甚至是改變著文學的演進狀態,同時也在影響其他文化藝術形態的改變。宋代形象表意文化的獨特性,就具體文體來看的確存在著詩詞由俗而雅的轉變期待。就宋代文學整體發展情形考慮,文學主流總是體現在雅俗不斷的交融過程中,這種文學藝術的融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化的雅俗矛盾以及在融合過程中的不斷變化,也就更加明晰了宋代文化的獨特的一面。可以說,是文化的不斷轉型促成各種文化形式相互交融的調和手段的形成。到了宋朝末期,宋代文化的的整個環境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而這種沒落的文化形式的出現也就預示著有一種更能適合大眾的文化形態即將走向文學藝術的舞臺,以其雅俗共賞具備著形象表意文化特點的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文學的娛樂功能和審美功能得到了揭示。

四、結語

篇2

關鍵詞:歷史;美術;跨學科;美育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15〕71號)第八條提出,要“加強美育的滲透與融合”,提倡美育與各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尤其提出要充分發揮語文、歷史等人文學科的美育功能,強調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將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有機整合。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歷史教科書較之前發生了較大變化,無論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還是人民版教材,都增加了大量的圖像資料。這些圖像資料中包含著豐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挖掘和采集。作為美術教師,筆者在此談談歷史與美術跨學科教學的問題,希望有助于歷史教師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的美育功能。

一、歷史教學中美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現行歷史教科書中都有一定數量的圖像資料。據統計,大象版歷史教材中圖像資料最多,約880種;其次是岳麓版,達520余種;圖片最少的人民版教材中也近450種。顯然,歷史教材中的圖像資料是相當豐富的。這些圖像資料包括文物、古跡的圖片以及大量的美術圖片。無論是文物、古跡圖片,還是反映美術史的圖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人類歷史的發展,都記載了歷史,直觀地再現了歷史,反映了時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從歷史教育和美術教育的角度看,這些圖像資料對文字內容起到補充、闡釋的作用,印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因此,歷史教師正確地闡釋和解讀美術圖片類資料顯得尤為重要,而有效開發和利用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圖片、掛圖、插圖等教學資源,地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如,在講授蘇聯衛國戰爭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當時創作的大量戰時美術作品。蘇聯美術家在衛國戰爭中,為配合蘇聯抗戰的需要,創作了大量的戰時美術作品,這些美術作品真實、直觀地再現了蘇聯人民抗擊侵略者的光輝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戰斗精神。總之,圖片類教學資源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感染力。美術圖片類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使學生在獲得歷史知識的同時,豐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質,促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實現。

二、歷史學科內容與美術學科內容的銜接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同學科的特點與課程標準決定了學科教學中側重點的不同。歷史學科中涉及美術的內容注重歷史環境、時代背景對美術的影響。歷史與美術的跨學科教學,重在把兩門學科間有邏輯和自然聯系的內容進行合理的組織、調整或融合,使它們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從而形成合理的系統結構,發揮綜合教學的整體功能,通過兩門學科間內容的延伸、滲透與融合,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下的教學案例正是在歷史教學中圍繞歷史與美術學科知識點的銜接而進行的教學嘗試。歷史與美術學科內容銜接的跨學科教學案例一:江蘇省大港中學的束鵬芳老師,在給高二學生講授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專題八“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中《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一課時,依據高中歷史課標要求——“了解”浪漫主義文藝的代表性成就、“認識”或“理解”其時代性,把18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期的歐洲文藝史分成文學、音樂和繪畫三個板塊,聚焦“浪漫情懷”的主題,使學生從不同的層面感受和理解浪漫主義。教學環節的學習行為3:欣賞名作,指出作品名稱、作者及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教師出示名畫《自由引導人民》和《梅杜薩之筏》,請學生觀察后描述對畫面的感受。教師通過和學生的互動得出: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發出浪漫主義繪畫的宣言,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將浪漫主義繪畫推向高峰。教學環節的學習行為5:提問“19世紀上半期的這些文藝作品顯露出什么特點”。幻燈片對比展示:19世紀中期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畫面淳樸親切、色彩沉靜,像照片般寫實與真切,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而《自由引導人民》通過浪漫主義手法的表現,展現出激越的情緒、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理想的渴望。從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束鵬芳老師在引導學生欣賞經典美術作品的同時,滲透著理解和揭示美術作品背后的時代精神,通過比較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兩幅代表作,提出對浪漫主義文藝的理解需要從作品的主題內容、人性訴求、表現手法等方面展開。這堂課在歷史教學的文化情境中既欣賞了美術作品,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素養。歷史與美術學科內容銜接的跨學科教學案例二:在北京版歷史教科書《文藝復興》一課中,師生可以根據文藝復興的時代特性研究“文藝復興三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中的郝志紅老師在給初二學生講授《文藝復興》時,先按照時間順序欣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美術作品,中世紀宗教題材繪畫作品中的圣母像,14至16世紀美術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讓學生比較不同歷史時期的圣母像,發現美術表現的變化,接著提問三個歷史時期的美術作品中哪個時期的作品最能體現人的生命活力。在互動式教學之后,教師提出在14至16世紀,經過漫長的中世紀之后,光輝燦爛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得以再生,引出“文藝復興”的概念,并提出這一時期美術作品在題材、內容和技巧方面的創新,提出創造性與藝術美之間的聯系。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無論是西方19世紀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潮、印象派的創作方法,還是我國宋元時期文人畫的發展,都印證了特定社會歷史環境對美術家及其創作的影響。以上兩位教師的歷史教學,用歷史學科的基本觀點,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美術作品誕生的來龍去脈和美術作品與歷史背景的內在聯系,鼓勵學生用美術與歷史學科相聯系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學科探究式學習的要求。

三、歷史教師美術素養與綜合教學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提出:“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從課標中可以解讀到的是歷史教學需要創設藝術的氛圍與情境,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歷史。然而,現實的歷史教學中,部分教師偏重文字部分的講授,忽視了對美術作品的介紹與解讀,加之教材中涉及美術作品的教學圖片較少,使學生難以把握美術作品的風格,審美體驗和審美情感進而受到影響。部分教師由于缺乏美術素養,教學方法單一,僅限于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簡單講解,難以使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認識歷史。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八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中《美術的輝煌》一課,內容涉及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主要的藝術流派。教科書較為簡略地介紹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的誕生及其特點,列舉了大衛的《馬拉之死》、安格爾的《泉》等幾幅美術作品,而對于作品藝術手法的闡釋過于簡略。因此,筆者建議歷史教師在講授中外美術史的內容之前,先了解學生美術學科的學習進度,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緊扣歷史課標和教科書,搜集一定數量的美術作品插圖,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說明進行教學。同時,對于美術史中的各個歷史時期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及其作品,教師需要從畫家的生平、創作風格、藝術語言的運用、時代審美觀念等方面適度講解,使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認識歷史。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應努力培養自身的美術素養與綜合能力,提高讀圖、識圖能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歷史教學生動有趣。

篇3

關鍵詞:藝術學;藝術設計;藝術教育;波普藝術;包豪斯;文人畫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104(2009)07-0238-02

怎樣才能迅速提高這些學生的人文修養、藝術功底呢?我認為剛入學的學生繪畫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礎,這一點在入學考試中已獲得證明。接下來的是要求學生了解各種藝術門類的特征和相關的藝術思維。除了給予學生一個宏觀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論課的邏輯、因果分析歸納的思維訓練,有效地強化學生的理解力、把握力、學術定位能力與分析能力。縱觀古今中外的大藝術家、設計家首先都是大文化人、大藝術家。如明中期的吳門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到近代的吳昌碩、李叔同等。意大利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等。他們在繪畫、建筑、詩歌等諸多領域都成就斐然。這說明一個有成就的藝術家他不光在繪畫領域中卓有成就,他在多個領域互通方面也取得諸多成果。

為了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我們對學生在藝術史、藝術原理、美學等方面就要靠藝術學教育來培養、健全他的心理結構,發展他的個性和創造力等。這方面的教育作用有著提高綜合素質的優越性。藝術是人類文化的一部份,而科學、宗教、藝術等等學科組成了整個人類文化。在教學實踐中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理性思維訓練使他們擁有較為出眾的理論思辯才華和文獻歸納能力。這種交叉、消化、再生不會盲目迷亂漫無邊際。而是給予學生的這種把握全局能力,也是符合綜合性大學鼓勵邊緣學科交叉與重組、提倡創造性人才培養的辦學宗旨。對于這一課題的深入研究我們將從“藝術與科學”“藝術與宗教”“藝術與教育”這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一、藝術與科學

縱觀整個藝術史,藝術設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創造力奠定了藝術與科學的基礎。20世紀西方現代設計運動中心;源于德國魏瑪的包豪斯學院Bauhaus(1919-1933年),使設計藝術理論化、系統化,并體現在具有現代設計理念中。包豪斯崇尚簡化的幾何圖形,以便與工業化社會的簡約和批量化生產相適應。這就是人們對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典型范例。英國科學家兼藝術批評家馬丁?約翰遜在他的《藝術與科學思維》一書中指出:“邏輯的或科學的,與想象的或詩情的藝術的兩類習慣上被認為相互矛盾的觀念之間,不光存在著對立,而且有著相似之處。毫無疑問,二者之間的比較研究會使他們相得益彰,因為它們習慣上的割裂與對立是近幾世紀專業化的結果。”這就說明藝術家在構思藝術作品的過程中,也要用推理、判斷的思維。人是一個整體,除了形象思維能力之外,也有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說明科學和藝術在思維方式上和創作過程中,二者具有相互滲透性。

科學為藝術造就了理性;而理性轉化為感性,改善、豐富了藝術的創造能力,拓寬了藝術的視野,加深了藝術的境界。通過科學和藝術的結合使藝術創作變得更加合乎邏輯,更加自由美妙。如波普藝術(Pop Art)發展就是藝術家用他們在生活環境中所接觸的材料和媒介來制造大眾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藝術和工業機械文明相結合并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電視、報紙、印刷品)加以普及。波普藝術一方面沿著與科技結合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又向實際生活滲透。與科技結合便產生光和動的藝術。向實際生活環境滲透的結果,便產生“綜合藝術”。

反之藝術也對科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對概念的、理性的活動施以靈感、頓悟的生命,使科學活動更加創新豐富。如七十年代興起的“照相寫實主義”或稱“超級寫實主義”(SuperRealism),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攝影成果做客觀、逼真的描繪。受現代工業科技的啟發,西方當代雕塑中有一些藝術家從事活動雕塑(Mobile)的創造。這股潮流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構成主義和達達主義,其創始代表人物為:美國雕刻家考爾德(AlexanderCalder,1898―1976)等。之后很多人利用現代科技成果來創造藝術。

當然在如今這樣一個機械復制時代,藝術成了一種交換,不再以它的優美和純情感動人心,而是以市場價值獲得認同,復制技術制造出鋪天蓋地的復制品,它以一種摹本的眾多性取代了本該獨一無二存在的藝術品。這就要求我們正確梳理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尋找新的自身超越的突破口,重新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

二、藝術與宗教

縱觀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無不得益于各民族的接觸交流。而宗教對于藝術發展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宗教與藝術是二種基本文化的形態。二者之間有著不解之緣,宗教借助藝術宣傳教義、表達觀念;而藝術又借助宗教進行充分的方式表達。千百年來,藝術與宗教就這樣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佛教傳人中國是在漢代,也就在那時印度的佛教繪畫與雕塑傳人中國,對中國的繪畫、雕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開始是抄襲印度佛院中的佛畫式樣,這當然是匠人所為。從可靠的史料來看,最早的獨立的山水畫出現在佛教繪畫中,并帶有強烈的異域文化特征。當然也不能說佛教繪畫是中國畫的唯一來源。能成為中國畫的作用還是中國藝術的傳統精神。當外來文化的養料遇到中國文化的自然審美意識,中國畫的獨立產生就成了必然。后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國力強盛,文學藝術快速發展。在盛唐時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氛籠罩著整個民族,而敦煌壁畫,是佛教美術,它的主題是歌頌贊美菩薩通過佛畫弘揚佛學思想。反映了世俗的社會狀態。

它的發展雖然受到宗教影響但卻奠定了中國畫的基礎,到了宋代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所以說研究中國繪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漢文化內部,它和盛唐的許多文化事物一樣,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例如西畫中的明暗畫法在梁《健康實錄》佛教壁畫中早有記載:“一乘寺,梁邵陵王綸造,寺門遍畫凹凸花,稱張僧繇手跡。其花乃天竺遺法,眼望眼暈如有凹凸。”故又稱一乘寺為凹凸寺。從這種凹凸畫法色彩艷麗、立體感強且傳于印度的特點看,定是我國所不常用的陰影法。其實它就是一種改變平涂勾線的明暗渲染畫法。這是最早記載了我國佛教在壁畫繪制中用到的明暗技法。從這一方面也說明藝術與宗教相互關聯、相互糾纏構成人類精神世界不解之緣。

繪畫史上各時期的特點不一樣,有必要為學生進行梳理;如兩晉南北朝,宗教畫興起,到了宋代文人畫廣為流行,士大夫的繪畫潮流甚至影響到金代繪畫,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為元、明、清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繪畫題材方面;隋、唐、五代、兩宋、人物畫極為發達,而元代以后,則是山水畫、花鳥畫居于重要地位。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就需要我們在藝術學教學中進行深入研究。

三、藝術與教育

人類在享受物質文明同時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鑒賞和聆聽得到了感悟,引起了思想上、感情上、道德上變化,進而促進人們奮發向上,立身行事道德規范則是藝術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具體體現。

藝術教育是全方位的,不單單是一種思辯的、邏輯的美學課程。它需要整個教學組織結構和教學方式都必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到興趣、感覺到知識點。而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被迫的、討厭的壓力。在藝術院系學生中尤為明顯的是專業的、技巧的課程還顯關注;而素質的、文化修養的課程則缺乏熱情。這就造成了以上所說的畢業設計尚可;畢業論文慘不忍睹的瘸腿現象。

篇4

[關鍵詞] 歷史傳奇文本;電影特質;接受美學

2002年張藝謀導演的大手筆《英雄》的成功上映將中國電影拉出波谷,并以電影界里程碑的符號性標志使中國電影呈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況。中國影片在國際主流空間上映的帷幕從此被拉開,“中國式大片”到來的時代之門由張藝謀的雙手親自開啟。

但是,我們仔細審視“中國大片時代”到來之后近幾年相繼上映的大片,不難發現,從2005年的《七劍》《神話》到2006年的《墨攻》、2007年的《投名狀》、2008的《赤壁》《三國之見龍卸甲》《劍蝶》《畫皮》直至2010年的《花木蘭》《孔子》《蘇乞兒》,這些影片都是從民間故事、歷史傳奇中來建構自己故事文本的古裝片。

再回溯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特別是在幾次商業浪潮的洗禮之后,歷史傳奇題材的影片一直都是重頭戲。這就不得不讓我們來反思一下歷史傳奇題材廣受電影人青睞的原因了。究竟是這類題材中的什么特質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將目光聚焦于這類題材的身上呢?這類題材究竟又蘊藏著什么樣的特質適合以電影畫面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呢?筆者將在分析最早進入電影界的傳奇故事“木蘭從軍”的基礎上,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解讀歷史傳奇文本所深蘊的電影特質。

一、“木蘭從軍”故事的銀幕歷史回溯

歷史傳奇故事“木蘭替父從軍”在民間百姓間流傳很廣,而其史料最早始見于《樂府詩集》中的南北朝民歌《木蘭辭》,作為最早的敘事詩,其有著基本的故事情節,而其中作為“忠孝節烈”的敘事元素更是經過歷代傳奇小說野史的補充豐潤而使花木蘭的形象愈加豐滿。尤其是后來逐漸加上的有關木蘭婚姻愛情的故事成分,使一個忠孝節義的封建故事更增加了曲折動人的元素。

作為傳統的民間傳奇故事,“木蘭從軍”歷來都是很受文學與影視關注的一個敘事題材。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木蘭從軍”故事被屢次搬上銀幕的歷程:

1928年,民新影片公司出品的、由侯曜導演、李旦旦與林楚楚等主演的默片《花木蘭》,這是“木蘭從軍”故事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銀幕。影片借助于“木蘭從軍”故事的本土性來沖破歐美電影類型在中國的壟斷,以其為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民族本土性特征走進當時的電影視野,為中國百姓廣泛接受,為中國電影早期發展的歷史添寫了重要的一筆。

1939年,由歐陽予倩編劇與卜萬倉導演共同對“木蘭從軍”故事進行適應時代特征的改編,并由黃耐霜、劉繼群主演、華城影片公司出品了黑白有聲影片《木蘭從軍》,成為抗戰時期的孤島電影之一的《木蘭從軍》,敘事重點已經由傳統的對父親盡孝偏移到為國家盡忠上來,并緊密結合當時大的時代癥候,成為特定歷史背景下造就的一部優秀的抗戰影片。

1963年,黃梅調的影片《花木蘭》被香港邵氏影業公司搬上了銀幕,由岳楓導演,凌波、金漢等主演。影片成功地將黃梅戲曲調“經過現代音樂理念的處理,晉升為一種現代化、精致化、時代流行曲化的傳統戲曲、江南小調的代稱”[1],對“木蘭從軍”故事的這一現代性改編,契合了當時現代都市型香港民眾的娛樂需求,一種現代都市的民間性消費悄然升起,而“木蘭從軍”這一歷史傳奇的時代特性特征得到彰顯。

2009年,“木蘭從軍”的故事隨著當下的大眾娛樂化消費再次進入電影人的視界,具有民族史詩性的大片《花木蘭》由馬楚成導演、中國內地和香港合拍,并啟用了地跨中、韓、俄的國際化明星陣容,以凸顯的影像視覺造型效果,成為新世紀中國影壇“大投資”“大明星”“大場景”“大票房”為其鮮明標志的“景觀電影”典型代表。

二、 “木蘭從軍”類的歷史傳奇故事文本內部所蘊藏的電影特質分析縱觀“木蘭從軍”傳奇故事百年來被反復搬上銀幕的歷史,英雄花木蘭的形象被不同導演多次演繹而煥發出更加多彩的光澤。從前面對木蘭故事的銀幕歷程回溯中我們可以發現,花木蘭的故事在不同的時代被不同的編導拍攝出來時,則有著不同的主題側重點。雖然電影人都選擇了這個婦孺皆知、大眾耳熟能詳的民間傳奇故事作表現對象,并巧妙借用故事中的人物、情節以及場景為影片的基本構架,但不同時期拍攝的影片花木蘭都折射著不同時代的精神與審美在其中,這與中國民間傳奇故事自身所蘊藏的電影特質有著很深重的關系。

(一)歷史傳奇故事文本所蘊藏的本土性特質

我們可以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解析歷史傳奇文本故事的本土性特質。接受美學認為,作家或藝術家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時,都先預設了一個讀者即隱藏的讀者在面前,藝術家的創作就圍繞著這個預設的讀者展開,文本的構建也以這一預設的隱含讀者為中心。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們通過對“木蘭從軍”故事銀幕歷程的回溯了解到,1928年版的電影《花木蘭》就是為了與當時的小市民大眾審美需要相契合而拍攝的。當時的中國電影界被外國放映商與外國影片所充斥,商業利益至上的拍攝訴求決定了創作商們必然會將潛在的大眾市民作為接收對象,而文化素養不高但人數頗多的小市民則是很好的影片接受者。因此,電影創作商們就將目光鎖定在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早已為大眾市民耳熟能詳地接受了的“木蘭從軍”的故事。以歷史傳奇故事文本作為電影創作的素材,無論是其敘事結構還是價值取向,都與當時的市民審美取向相契合,這樣,影片還未拍攝就已先入人心,再加上影片在創作時還汲取了很多傳奇故事的元素,使人物故事情節充滿曲折,尤其是“木蘭從軍”中女扮男裝這一故事元素更能契合廣大小市民的獵奇心理,所以就成為電影人在本土尋求電影素材的最佳首選。

(二)歷史傳奇故事文本主題的時代性特質

期待視野是接受美學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思是:“藝術接受活動中,接受者原先已有的經驗、素養、審美趣味等綜合形成的對藝術作品的一種欣賞水平和欣賞要求,即先在經驗形成對作品的一種潛在的審美期待。”[2]從這一角度來分析歷史傳奇故事文本主題的時代性特質,我們可以結合文本所處的時代來進行闡釋。1939年版的電影《木蘭從軍》,改編者們就有意識地將傳統的木蘭故事“忠孝雙全”母題轉移到側重強調其“忠君報國”的一面,擷取了木蘭故事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重點情節,完成了主題由“為家盡孝”向“為國盡忠”的中心置換。民間歷史傳奇故事“木蘭從軍”的愛國主題契合了當時抗戰反侵略的時代主題,在中國百姓中反響很大,激起百姓保家衛國的抗爭熱情,“木蘭從軍”類的歷史傳奇故事文本以其時代性特質在當時社會引起了空前的轟動。

與“木蘭從軍”故事有著相同母題的歷史傳奇故事被搬上20世紀30年代上海全民抗戰的銀幕的還有《西施》《梁紅玉》《岳飛盡忠報國》《蘇武牧羊》《》等一批抗敵御侮反侵略的影片,極大地滿足了抗戰時期孤島上海民眾抗日的渴望與需求。

篇5

村級文化是農村文化的主體,加強村級文化建設對繁榮農村文化,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繼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__區40萬人口中農村人口比例達到了95%,發展農村文化在全區文化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__區農村文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__區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實施文化“四大工程”建設,不斷深化“立足區情、下移重心,服務基層、快樂群眾”的文化工作理念,全區文化事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一)農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1、“送文化”和“種文化”活動廣泛開展。開通流動舞臺車,成功舉辦市農家樂大篷車首場演出和兩周年四百場演出活動,深入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近三年累計送戲415場、送電影3200場,惠及群眾80萬余人次,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基本實現每個鄉鎮(街道)每兩個月演一場戲的目標。同時,堅持面向基層,深入農村,服務農民,重點實施“種文化”工程,一大批農村文藝人才和農村特色文藝團隊得到發現、扶持與培育,如云溪鄉王車塘村恢復組建了十番鑼鼓隊和舞龍隊,村民自編節目“三句半”上臺表演;高家鎮歐塘村村民組建了業余婺劇團,自編婺劇《楊炯斷案》在當地演出,深受群眾好評。

2、群眾文藝匯演掀起新。相繼舉辦全區文學藝術作品系列大賽、全區戲曲大獎賽、全區軍旅歌曲演唱賽、全區腰鼓表演賽等一系列文藝活動,吸引了眾多農民的積極參與。各鄉鎮(街道)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的群眾文藝匯演,為農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的大舞臺,實現了每個鄉鎮(街道)每年一臺戲的目標。各地農民自辦文化悄然興起,樟潭街道烏溪橋村群眾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喜慶黨的十七大的生動場面上了《人民日報》頭版。

3、文藝創作取得新突破。堅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推進文藝創作與指導工作,講群眾聽得懂的話、演群眾看得懂的戲。創作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濃郁地方特色的優秀作品,如《屋頂人家》、《__水漣漣》、《創衛歌》、《中界線》、《道情唱廉政》、《大愛無邊火中行——贊頌和諧衛士胡建嵩》、《計劃生育人人夸》、《合作醫療好》等等,充分展示了__文化發展的新成果,《人民日報》、《農民日報》、《文匯報》等媒體相繼予以報道。

(二)文化陣地建設有序推進

充分利用農村老祠堂、閑置校舍、村級辦公場所等資源,推進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建設,使之成為群眾施展文體才能的重要舞臺。全區已建成面積100㎡以上村級文化活動室135個,占全行政村總數的26%。深入組織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送書下鄉等工程,相繼建起民工圖書室、軍民共建圖書閱覽室等。組織開展“市民齊捐書,建設新農村”活動,積極推廣流動圖書點模式,方便群眾閱讀。目前,全區建有農家書屋(村級圖書流動點)42個,從20__年起已向農村配送了10.1萬冊圖書,社會力量投資建造的“百姓書院”成為全區推進文化陣地建設的新亮點。農村廣播聯網率達100%,有線電視終端用戶達7.6萬戶,入戶率達到69%。群眾看電視難、看電影難、看戲難、看書難等問題得到有效破解。

(三)文保工作不斷加強

20__年10月,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區啟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全區共普查出各類線索51738條,種類165種,基本摸清了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家底、確定了一批重點線索,理清了傳承脈絡,建立了保護機制。有9個項目被公布為區首批“非遺”名錄代表作,4個項目被列入市首批“非遺”名錄,楊炯出巡、茶燈戲、全旺板龍等3個傳統民間藝術被公布為省級“非遺”名錄代表作。

(四)特色文化打響品牌

各地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特色文化建設,如湖南鎮的“孝文化”,全旺鎮的“善文化”,蓮花鎮的“廉文化”,杜澤鎮的“舊祠堂、新文化”、高家鎮的“楊炯文化”、峽川鎮的“古道文化”、灰坪鄉的“紅色文化”、舉村鄉的“茶燈戲文化”等等,一大批特色文化品牌打響。特色文化創建工作成效明顯,目前全區有東海明珠鄉鎮3個,__金走廊鄉鎮11個,省級文化示范村2個,市級特色文化村13個。

(五)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堅持把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社會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鍵。積極探索鄉鎮文化站工作激勵機制,建立文化站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績效考核,有效調動了基層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實施農村文化隊伍素質提升工程、農村文化示范戶創建工程,加強對現有文化人才的培訓,去年先后舉辦全區文化員、村級文化管理員、農村業余文藝骨干、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文物普查和十七大精神學習等培訓班6期。同時,選送13名文化干部參加全省文化干部培訓班,全年累計培訓250多人次,20__年創建省級文化示范戶38戶。一大批農村文藝團隊與文化藝人得到挖掘和培養,基層文化隊伍已初具規模,目前全區有農村業余婺劇團3個,有563個文體演出團隊8000多人活躍在鄉村。

二、當前我區農村文化建設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基礎薄弱。由于我區經濟欠發達,加上文化體制的多變,造成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區文化館正在建設之中,至今仍無區公共圖書館,鄉鎮(街道)文化站仍存在“一站一人一桌”的現象,離國家、省提出的“十一五”期間完成縣有兩館(文化館、圖書館)、鄉有一站(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活動室)的目標還有較大距離。

(二)經費緊張。文化建設與發展需要經濟的支撐,雖然區政府逐年加大文化事業的財政投入,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大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有限的區鄉財力和農村文化建設薄弱的基礎,已難以滿足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經費緊張成為困擾全區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三)人才缺乏。現有的文化隊伍,年齡結構、知識層次等已難以適應新時期文化建設的需要。區級文化部門人員少,特別是專業人才缺乏,很難承擔培訓、指導農村開展文化活動的重任;鄉鎮(街道)文化員大部分身兼數職,難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文化工作上;農村大部分中青年外出務工,在家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婦女,缺少從事文化活動的有生力量。

三、對策建議

(一)以夯實基礎為重點,進一步加快文化陣地建設

一是大力推進“一館一站一場所”建設。在完成區文化館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新區文化設施。抓住建設文化大省之契機,借力借勢推進鄉鎮文化站建設。進一步拓寬思路,采取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努力推進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并對達到一定標準的村級文化活動室給予配置一定數量的文化活動器材。

二是大力實施廣電“百千萬”工程。繼續深化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有效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均等化。20__年建好百個村廣播室,送千臺電視機給困難群眾,有萬戶家

庭裝有線廣播。深化“文明網吧”創建活動,加強文化市場的監管。(二)以快樂群眾為目的,進一步推進群文活動開展

一是實施好文化“百千萬”工程。以流動舞臺車為載體,廣泛開展“送文化”和“種文化”活動,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全年為農村送戲120場、公益電影3000場以上。搞好流動圖書配送服務,今年新建農家書屋17個,為農村送圖書2萬冊以上。

二是抓好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圍繞傳統節慶日以及全區重大活動組織好各類文化活動,并做好相關文化服務和宣傳工作,不斷豐富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強文藝創作和輔導,選送文藝作品參展參演,促進文化對外交流。鼓勵農村群眾自編自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每個鄉鎮(街道)開展一次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文化展演活動。

(三)以傳承發展為主線,進一步抓好文化遺產保護

一是加強文物保護工作。認真開展全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摸清區內文物資源,并對重要的、有一定保護價值的文物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做好申報、公布等工作。繼續抓好金仙巖摩崖石刻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的相關工作。20__年重點抓好吳氏宗祠維修工作,并把此項工程列入年內文物保護單位維修重點項目。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和館藏文物的安全工作,確保安全無事故。

二是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在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基礎上,新公布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市、省級名錄申報工作。

三是加強歷史文化研究與保護。繼續加強對楊炯、楊繼洲、吾丘衍、趙抃等為代表的文化名人研究,支持有關方面人士做好文化名人史料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依托內外力量,提煉和明確本區特色文化發展定位,提升__文化發展內涵和品位,增強__區文化凝聚力,提高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