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實踐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2024-03-23 16:41: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研究生實踐教學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研究生實踐教學計劃

篇1

1.生成性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需要創設生成性情境

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只有盡心盡責地引導和組織學生,才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導入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創設新穎切題的情境,并且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這就能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學習氛圍中,從而生成性資源就產生了。例如在化學課上,教師要在一上課時就用生動有趣的導言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從而使學生對新課程的內容充滿了興趣,對后續的教學大有好處。正因為化學跟生活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或者最近學生關注的大事來創設情境。還可以通過懸念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舉個例子:在物質的溶解度的教學中,對于醫院里消毒用的酒精學生肯定很熟悉,所以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導言:大家都知道,我們常用的消毒酒精和酒中都含有酒精,它們有什么區別?生理鹽水中的氯化鈉和我們平常所說的海水中的氯化鈉成分都一樣,它們有什么區別?這種貼近生活的導言有利于產生更多更好的可讓教師利用的生成性資源。

2.進行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開發生成性資源

師生間由于積極互動,產生出了很多生成性資源,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有意義,使師生雙方互惠互利地和諧共存下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以前的一味單方面地灌輸知識的形式改為師生間互動交流的教學方式。比如提出一些有些難度的問題。當學生一開始被這些問題難住的時候,自然地就會產生一種想要征服它的欲望,自然會把以前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探求問題的答案。另外,教師要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自由思考和討論交流,讓學習和思維都變成學生自主的行為。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教師沒有想到的思路和問題,這就形成了新的生成性資源。這時候教師只要重視并利用好這些資源,就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渴望求知的心理及豐富的想象力,注意收集由此產生的生成性資源,為學生創建更好的更優質的生成性課堂。教師要善于應對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通過適當合理的指引,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汲取知識營養。

比如在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后,學生已經對簡單的“濃溶液”、“稀溶液”有了初步認識。僅僅這些是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的,也就是說他們還希望能對溶解中溶質的含量有個精確的劃分。比如在生活中的農藥中需要多少溶質就能達到殺蟲除草的目的?這也是很有必要知道的。既可以在殺蟲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又可以節約原料。這些問題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不是學生一個人就能解決的,所以教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來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辦法。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取長補短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全面合理的方案。

篇2

關鍵詞:生物化學;計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Q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9-0230-1

項目資助:計量特色生物類專業就業競爭力提升研究(HE20041)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生物化學知識已經滲透到了生命科學的各個學科[1]。中國計量學院生命學院的《生物化學》為校平臺課程,課程組自建院以來,承擔本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檢驗、藥學及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隨著中國計量學院生命學科的發展及形勢的變化,為體現相關專業的“計量”特色,我們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收到了顯著的成效并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1 “計量”特色的《生物化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1 生物化學課程的內容難度大而且復雜

眾所周知,《生物化學》屬于生命科學相關專業基礎課程中較難的課程,本課程各種分解與合成等生化反應途徑十分復雜,如許多酶(包括發揮酶的催化活性所需要的輔酶和輔基)的結構非常復雜。生物分子的合成與分解途徑十分復雜,有些生化反應途徑甚至多達數十步,如核苷酸的合成與分解[1]。

1.2 學科發展快、課程內容多,與學時相對較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隨著學科的交叉和不斷深入,在生物物質代謝及代謝組學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2][3]。然而,現實情況是,課程組成立近7年來,《生物化學》課程的學時數卻未有增長,事實上還有輕微的下降(從2009年起,中國計量學院由每個學分的17個學時改為16個學時,總學時由原來的120減少到112個)。因此,上述問題尤其顯得突出。

1.3 課程內容與生產實踐脫節嚴重

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對發展有“計量”特色的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檢驗和藥學等專業,對理解生命的基本規律具有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4],同時,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對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也十分必要[5]。因此中國計量學院的《生物化學》課程既具有基礎性,也具有互通性。酶的結構、DNA的復制、轉錄、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的機理等在《生物化學》課程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但是,在目前的生物相關產業的生產實踐上鮮有應用。

綜上所述,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中國計量學院的《生物化學》在把握學科發展前沿的同時,適應培養、體現“計量”特色以及新的專業教育形勢的需要,將創新意識融入教學的全過程,對我們《生物化學》課程組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2 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實踐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生物化學》課程組通過組內討論,并汲取同行的寶貴經驗,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2.1 針對現存的問題,修訂新的《生物化學》教學大綱

修訂新的教學大綱,調整教學內容,編寫了新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目前正在編寫理論課程的教材),自制了《生物化學》教學多媒體課件。我們刪減了和其他課程如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等課程重復的內容,增加了生物分子信息傳遞、物質代謝調控等近年來發展迅猛的學科前沿內容。

2.2 鼓勵學生提高自學能力

由于我?!渡锘瘜W》開在二年級的第一個學期,許多學生對大學的學習方法還沒有完全適應,有的學生仍然像在中學時那樣,遇到有不懂的地方缺乏正確的方法。因此我們強調區分內容,提倡預習與復習,鼓勵學生提高自學能力。

2.3 注重生物化學理論與生產實踐的聯系

在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理論聯系實際,如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技術與現代生物工程中蛋白質藥物的分離純化的聯系、酶抑制劑與食品、外來檢疫性害蟲的防治及科學研究中的廣泛應用、基因調節系統研究與基因工程技術的密切關系以及新技術如基因芯片,RNA干擾等在研究基因的結構與功能中的應用等等。既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化學》的興趣,又可以教育學生克服應試習慣,爭取能夠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

2.4 加強《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我們通過在講授生物化學發展中的重大發現時將所涉及到科學家及他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介紹,從而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同時受到解決問題方法論上的啟迪,這樣十分有利于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我們還在總學時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實驗課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生物化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David L.Nelson,Michael M. Cox.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5th Edition [M].New York:W. H. Freeman,2008.1-21.

[2] 朱龍華.生物化學工程研究進展[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

2002(3):225-228.

[3] 成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會及存在的問題[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3,5(4):398-399.

篇3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生經驗;有效練習;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化學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內容之一,化學課程不僅僅影響了學生的中考成績,更重要的在于化學課程的學習對學生創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和提升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要豐富學生的化學學習經驗,就要建立初中化學有效練習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豐富化學練習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練習有效性。

一、初中化學教學目標概述

1.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基礎目標。化學課程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的新課程,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等方面了解較少,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參與化學學習的積

極性。

2.完善學生的化學知識結構體系

初中階段,學生在化學知識方面的基礎較不健全,學生的化學知識結構體系建立不完善。因此,初中化學課程教學和練習的目標之一就是完善學生的化學知識結構體系。完善學生的化學知識結構,一方面包括幫助學生建立化學知識的框架,另一方面是幫助學生查找自身化學知識體系中的漏洞,進行查漏補缺,這一方面也是教師有效練習教學模式的重要教學側重點。

3.增強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水平

增強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水平,主要指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逐漸形成的化學思維方式,這一化學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化學學習和訓練,需要教師豐富化學有效練習的教學模式。

二、如何基于學生經驗構建初中化學有效練習的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的學習經驗,需要教師根據初中化學的教學目標,豐富化學有效練習的教學模式,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1.將化學理論練習與化學實驗練習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參與度方面,教師要注重將化學理論練習和化學實驗練習相結合,即將化學實驗方面的練習探究和化學理論角度的練習探究進行交叉和融合。例如,在化學實驗中,經常使用到化學密閉容器來收集氣體,檢驗裝置的密閉性等,這時,教師就要將化學實驗和化學理論相結合,讓學生依照密閉容器的理論作用來具體設計化學實驗過程。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經驗,提高化學練習的有效性。

2.引入線上練習系統,提高學生完善自身化學知識體系的針對性

在提高學生化學知識結構體系的完善性方面,最重要的就在于發現學生化學知識結構中的缺點和漏洞,并及時通過練習進行查漏補缺。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生能夠用于大范圍進行化學練習來篩選化學知識漏洞的時間大大縮短,因此,教師在創新化學有效練習的教學模式時,要注重增強練習的針對性和個

性化。

如,在增強化學練習的針對性和個性化方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引入線上學習系統,即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在互聯網上進行特定的學習。教師可以將化學課程微課、化學練習題集錦上傳到練習系統,從而幫助學生篩選針對自身情況的知識框架進行學習,在自己知識薄弱區域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

3.豐富化學課程的有效練習形式,鍛煉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學生化學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強化,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練習。普通的單項練習模式或者訓練模式都不能夠幫助學生有多層次全面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豐富化學課程的有效練習模式。

如,打造翻轉課堂來提高學生的化學探究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提問,不斷在學習中增強自己的化學思維能力;將化學實驗課程練習教學從實驗室“搬到”室外,讓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并探究這些化學反應是如何發生的,增強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與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科目的教學離不開教師教學模式的創新,增強學生在化學方面能力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豐富學生的化學經驗,即,讓學生能夠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接受化學練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初中化學教學目標,依照教學目標來創新化學有效練習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經驗豐富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研究生;國際化課程;國際貿易與經濟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12-0047-03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顯著特征。在全球化的時代,社會各領域對高層次人才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高級人才的培養和爭奪成為世界各國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事實上,在高等教育中能否培養出足夠數量的高質量、通曉國際競爭規則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也是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關鍵。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對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及綜合國力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生國際化培養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關注[1]。

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是指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營造國際化氛圍,為研究生提供學習和研究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條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培養方式[2]。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踐來看,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開設研究生國際化課程、邀請國外專家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科前沿講座、與國外高校院所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培養、鼓勵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3]。開設研究生國際化課程是其中的一種長效形式,對于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國際化課程“國際貿易與經濟”的教學特征出發,分析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分享教學過程中的探索和實踐,以期從教學質量入手對學校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產生積極影響。

一、“國際貿易與經濟”課程的教學特征與挑戰

(一)授課對象的差異性

從課程性質而言,“國際貿易與經濟”是國際貿易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專業的研究生國際化必修課程,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國際經濟學專業留學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和核心主干課,也是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研究生的國際化選修課程,在整個經濟學教學板塊和國際化教學板塊中占有重要地位。課程屬于“國際經濟學”的第一部分,主要運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分析開放條件下國際范圍內與貿易有關的經濟過程和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

在學校新一輪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改革中,要求研究生選修國際化課程的學分比例占到總課程的約四分之一,但由于開設國際化課程的師資缺乏,學生可以選擇的課程有限,造成不同專業的學生都會選修本門課程。同時,近些年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收留學研究生的數量雖然出現了持續上升的局面,但規模仍然有限,特別是這些留學研究生分散在不同的專業,但可以選擇的全英語課程較少,因此,不同專業的留學研究生也會選修本門課程。

從近年的教學實踐來看,選修本門課程的學生不僅專業背景差異大,英語水平差異也很大。以2013和2014年的教學實踐為例,在2013年,共有23名學生選修本門課程,其中10人是留學研究生,專業分布如下: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留學研究生2人,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留學研究生7人,國際貿易學專業碩士留學研究生1人;其余13人為來自不同專業的本土碩士研究生,專業分布如下:區域經濟學專業1人,產業經濟學專業6人,國際貿易學專業2人,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1人,金融學專業3人。2014年,共有22名學生選修本門課程,其中11人是碩士留學研究生,專業分布如下: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8人,國際貿易學專業1人,金融學專業1人,工商管理專業1人;其余11人為來自不同專業的本土碩士研究生,專業分布如下:產業經濟學專業3人,國際貿易學專業3人,金融學專業4人,會計學專業1人。

很多學者指出,專業背景差異和英語水平差異是留學生教學中的顯著特征[4-5],上文中本課程在2013年和2014年的選修學生情況也體現出了這兩個顯著特征。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專業背景差異和英語水平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門課程的教學進度和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國際貿易與經濟”屬于“高級國際經濟學”的一部分,主要運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分析開放條件下國際范圍內的經濟過程和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內容主要包括國際貿易的理論和政策、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及其在國家宏觀政策和國際分工中的實際應用。選修本課程的學生應當具有經濟類相關專業背景,并且已經充分掌握“國際經濟學”、“經濟學”等經濟類課程。但從2013年選修本課程的23名學生來看,具有經濟類相關專業背景的僅有13人,且10人為本土研究生,10名留學生中僅有3人具有經濟類相關專業背景。學生專業背景的差異對于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選擇等都提出了挑戰。

第二,“國際貿易與經濟”屬于全英語教學課程,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上文已經提到,2013年選修本課程的23名學生中,10人為留學研究生,13人為本土研究生。這些留學生主要來自伊朗、哈薩克斯坦、泰國和越南,雖然他們的英語表達和理解能力與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國家的留學生還存在一定差距,但與本土研究生相比,他們聽說能力較強,愿意也善于表達,但讀寫能力較弱。本土研究生的顯著特點則是讀寫能力較強,除了個別學生以外,大多不愿意主動發言。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同樣要求對本課程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以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模式的單一化

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研究生國際化課程的授課教師主要為本土教師,長期以來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們更加習慣于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的傳統教學模式[6]。但在學校的激勵和支持下,近年來,他們也接受了國際化課程的教學培訓或有過在國外進修的經歷,因此他們在開課之初往往會探索多種新興教學模式。但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卻出現了向傳統教學模式轉移的現象。

教學模式的選擇既受到課程特點的影響,又受到教師和學生特點的影響,對于學生的調查揭示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與選修“國際貿易與經濟”課程的學生特征一樣,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很多國際化課程的授課對象都涉及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留學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在對學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本土研究生雖然也從內心渴望能夠發揮他們主動性的新興教學模式,但由于英語交流能力較弱,理性選擇的結果依然是傾向于傳統式的教學模式;留學研究生的課堂表現相對活躍,對于相關問題的討論非常積極,但很多研究生國際化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前沿性,需要掌握基本理論,閱讀本領域的最新成果,留學研究生的知識局限性和理解力不足卻成了其中的障礙,因此也偏向于傳統教學模式,只是對于教學中的案例討論有更多的訴求。此外,與本科生課程不一樣,研究生國際化課程大多具有理論性和前沿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最初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卻因為學生低的參與度影響教學效果之時,很多教師會無奈地選擇重新回到傳統教學模式,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初始目標。

二、“國際貿易與經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人才,即培養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國際交流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三強一高”的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對研究生國際化課程的教學探索也應當圍繞這一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從“國際貿易與經濟”課程的教學實踐來看,我們主要從教材選擇、教學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相應探索,通過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尤其是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一)教材選擇:注重主輔教材的有機結合

前文已經提到,選修本門課程的學生在專業背景和英語水平上存在很大差異,為了使各類學生都能有所獲,本課程將主教材和輔助教材有機結合。首先選擇中級難度的影印版教材即Dennis R. Appleyard的《International Trade》作為本課程的主教材,該教材是國際經濟學經典教材,也是高校經濟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體系完整,對于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闡述較為透徹;二是保持了英文原版特色,適合國際化教學;三是內容更新速度快,便于學生緊扣學科前沿,也便于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專題討論環節。主教材提供了有廣度的基本理論框架,可以滿足沒有經濟學相關專業基礎的留學研究生的基礎知識需求,也可以滿足本土研究生的英語閱讀需求。同時選用國外流行的研究生教材,即Robert C. Feenstra的《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作為本課程的輔助教材,著重用于有深度的專題研究,可以滿足研究生課程的教學需求。

(二)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課程教學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基礎環節,它的目標應當是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傳統教學模式是從教師如何去教這個角度來進行闡述,忽視了學生如何學這個問題?,F代教學模式則重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對教學的參與。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結合課程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條件,將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教學與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有機結合,靈活應用案例教學、辯論式教學、研究性教學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案例教學穿插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筆者一般針對國際經貿領域的熱點問題或企業實踐采集案例,就同一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進行剖析,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辯論式教學著重針對本課程的核心內容,由教師凝練辯題,采取抽簽方式決定正方和反方,各方圍繞辯題和本方任務收集準備材料,并進行課堂辯論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思辨能力;研究性教學的主題大多來自于課程組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等,結合具體的基金項目等設計研究性專題,引導學生參與課題研討,從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緊跟本學科前沿理論,滿足了他們對于知識前沿性和創新性的要求,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課題的積極參與和探討也會給項目帶來新的啟發。這些教學方法相互融合,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隨著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的不同而靈活調整。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教學效果顯著提高,教學與科研也相互促進,形成了良性循環。

從整體教學安排來看,多樣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如下:(1)提出問題。本課程的授課對象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對于國際經濟活動的開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案例研討引入全球化這一背景,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結合各自國家的實際探討全球化的利與弊,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從中凝練出具有爭議的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專題。(2)分析問題。對于專題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著重從理論體系上進行梳理,使學生全面把握本課程的理論發展史和框架,并對理論前沿有深刻的理解。同時采用探究性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及其所在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通過閱讀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3)解決問題。指導學生確定最終研究思路,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對所持觀點進行論證,并且撰寫研究報告,進行課堂展示,通過全班同學的討論和教師的總結進一步加深對于問題的理解,并從中發現新的問題,撰寫結業論文,對知識進行拓展和遷移。

(三)考核方式

和本科生教學相比,雖然研究生課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加靈活,但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實踐來看,依然以期末理論考核方式為主。理論考核方式重知識、輕能力,有悖于研究生國際化教育“三強一高”的人才培養目標?!眹H貿易與經濟”課程不僅在課堂教學環節上進行了探索,在考核方式上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將“能力考核”、“全面考核”、“過程考核”等先進理念貫穿始終,以考核方式改革促進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國際貿易與經濟”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考核內容上,從考核知識為主轉向考核能力為主,著重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二是在考核形式上,取消了期末理論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案例討論、辯論、研究報告、課堂展示、結業論文等形式;三是在考核成績構成上,與考核形式改革相對應。例如,2013年本課程的成績構成包括案例討論和辯論(20%)、小組研究報告和課堂展示(40%)、結業論文(40%)三個部分??己朔绞降母母飳W生的日常學習行為起到鞭策作用,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進行了一些嘗試,總體而言,研究生國際化課程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尤其是對于本門課程而言,由于課程同時面向留學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開設,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都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本課程采用全英語教學,在教材選擇上,將具有廣度的主教材和具有深度的輔助教材有機結合;在教學內容上,將基礎的理論框架分析和前沿的專題研究有機結合;在教學模式上,將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教學與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有機結合;在考核方式上,堅持能力考核、全面考核與過程考核理念,將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有機結合。從本課程已經經歷的三輪教學實踐檢驗反饋中可以得到結論:課程改革和建設成果不僅體現在教學效果的明顯提高上,對于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綜合素質等也具有顯著作用。本課程的探索和實踐,始終圍繞培養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國際交流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三強一高”的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人才這一核心目標,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還將不斷學習先進理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使研究生國際化課程教學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麗霞,劉惠琴.加強國際化培養 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

[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2).

[2]楊韶剛.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戰略省思[J].教育科學,

2013,(2).

[3]沈以赴,夏品奇.國際化培養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

舉措[J].中國高等教育,2010,(1).

[4]聶林媛,李新亮.留學研究生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建議

[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3).

[5]冬蘭.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場營銷留學生教學的實踐與

探索[J].科教導刊,2012,(3).

篇5

English Nursing Foundation Stage

Lv Xingye;Zhu Yi; Wang Hui;Lv Haiyan;

Sun Han;Ji Meiheng;Liu Xifei;

Han Dongmei;Wan Hui;Li Yanjun; Li Xiaoqing

(河北承德護理職業學院,承德 067000)

(Chengde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

摘要: 開辟國際護理就業市場是我國未來護理教育方向之一。生源質量下滑是一個難以回避的事實。但只要教育與管理得法,涉外護理教育還是大有可為的。

Abstract: To open up a nursing market in abroad gear to the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There' s no getting away from the fact that the quality of student-resourse is letting down. If the method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s correct, foreign-related care education in English will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關鍵詞: 英語護理 基礎階段 一體化

Key words: English nursing;foundation stage;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5-0274-02

0引言

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我校課題組對除自治區及香港、澳門和臺灣省以外的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72所中、高等衛生職業院校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涉及“英語護理專業”開設時間、在校生人數、已畢業人數、出國就業人數等。在收到反饋的143所中、高等衛生職業院校中開設有“英語護理專業”的有120,占受訪院校的83.9%?!坝⒄Z護理專業”在校生人數約為52917人,累計畢業人數約為59799人,累計國外就業約1896人。出國最大的障礙仍是語言關,特別是聽力和口語。承德衛校自1989年開辦英語護理專業以來,截止于2008年5月已向國外輸出1087余人到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中東等國就業。2007、2008、2009年分別出國136、152、174人,分別占同期英護畢業生的35.4G、36.1G、30.5G。工作簽證(包括護士、護工)占出國人數的70G,留學簽證(澳洲、英國)占30G。早年由于出國渠道不暢,大部分學生留在大城市就業,因為英語好的護士在大醫院受青睞。近幾年出國途徑增多,故大部分都是后來出國的。我校是全國英護教育協作會理事長單位,其英護教育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近幾年來,生源質量下降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學校就此于2002年成立了英護教育基礎部,教學與管理與校本部相對獨立。經過8年的探索與實踐,對近6000余名英護新生進行一年的培養,逐漸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學與管理模式,現介紹如下:

1學生管理

1.1 簽訂齊抓共管協議書依據學生手冊的有關規定并結合我部的實際情況,詳細制定齊抓共管協議書。入學時要求家長認真閱讀并簽字同意,一式兩份。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這對學生及家長都有較好的約束作用,特別是在解決一些糾紛方面更有意義。

1.2 準軍事化封閉管理職業學校的學生鞏固軍訓成果,實行準軍事化管理非常重要,因為自制力差是他們最突出的缺點,軍事化管理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執行時間上的剛性,這對學生英語活動的進行及養成教育相得益彰,大有好處。

1.3 禁止使用手機前提是宿舍內安裝卡式電話。手機對中職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從一定程度上講,管住手機就管住了學生。

2教學管理

2.1 分層教學在新生入學后2周軍訓內完成。用初中水平的英語試題進行測試,一般不考聽力,時間控制在90min內。因為是摸底測試,不用提前通知復習。然后嚴格按英語成績分班?;痉謨蓚€層次,稱為強化班與普通班,其比例控制在2:3。對于分數不夠要進強化班的學生要予以杜絕??梢粚W期進行一次微調。一學年進行一次大調。但重新編班,徹底打亂秩序對學生會有較強的負面影響,也會使管理缺乏延續性,因此近幾年來我們都采用強化班調進與調出平均掌握在10個人左右、原班級整體不動的辦法,實際運作中很成功。

2.2 教材選擇由于職業學校學生英語水準終極目的是通過雅思考試,所以選擇教材非常重要。精讀教材先后用過《高職院校英語讀寫教程》、《許國璋英語》、《大學英語預備級》、自編教材等,泛讀一直用《新概念英語》,口語用外研社的《走向未來》。聽力一直用《大學英語聽力》(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由于不是一套書,因而系統性與互補性較差。近年來由我校主編的《涉外英語綜合教程》得到了同行的認可。通過在教學應用中不斷完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3 教學方法為考試學英語,使很多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煩厭甚至失去興趣。我們的宗旨是在一年級要求背誦,以強化語音、語調為主。在英語發音上特別要求其準確性。堅持英語月考,教師集體備課,優秀者上示范課。語音要求強化始終,人人過關。課上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英語表演為必備內容。

2.4 課外督導檢查主要檢查英語的背誦與模仿,包括精、泛、聽所有內容。學生的背誦潛力很大,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所要求的內容,切忌拖延欠賬。除了課前檢查以外,主要利用中午時間和第七節自習課來完成。要求每次都要打分,人人過關,達不到要求者過后補上。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其做法確有效果,學生的英語表達有驚人進步。但需要教師極大地付出。

2.5 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

2.5.1 仿背誦及角色扮演課前15分鐘,可采用個人主動參與結合抽查的形式進行模仿背誦,按授課內容安排角色扮演。最適合角色扮演的是聽力課,因為聽力課多數是對話和幽默小故事,需要學生課前認真準備。該活動要持之以恒,認真評價記分。

2.5.2 早讀每天早自習安排30分鐘進行,由學生會學習部學生監督。內容為精、泛、聽課文。要求盡可能大聲朗讀或背誦,人人張口,鼓勵學生邊聽磁帶邊大聲模仿朗讀和背誦。強度掌握在冬季也要達到輕微出汗。

2.5.3 午間交替進行聽音和英語背誦檢查在老師指導下,每天中午聽音30分鐘,內容可選用同水平課外資料。午間背誦檢查精、泛、聽課文。聽力大部分是對話,事實上背誦模仿聽力課文在發音及語調方面都有較大的實踐意義。

2.5.4 雙人口語和故事會固定安排在每天第一節晚自習進行。一般雙人口語為30分鐘,可由兩個人自選題目對話交談,或以聽力課對話為腳本進行。故事會為15分鐘時間,每天固定幾組到講臺上表演。要求講故事要脫稿,輔以惟妙惟肖的動作。主持人先收集故事內容并準備好臺詞,為防止流于形式,整個活動過程學生會要認真記錄,并及時向教師反饋。

2.5.5 英語書法比賽于開學后的第一個月進行,主要是集中展覽各班的優秀作品。要求學生有組織地參觀并在以后的英語作業書寫中堅持、滲透。整潔、規范的英語書法對學生英語學習意志力的培養大有好處。

2.5.6 英語單詞比賽各班組織代表隊,結合初中學過的內容,采取漢譯英、英譯漢、搶答、動作猜詞、單詞接龍等形式??梢耘_上臺下互動。這一活動一般安排在開學第一個月進行。

2.5.7 模仿背誦比賽舉辦時間為每年10月和次年3月。因新生語音的糾正應側重于開學第一個月,所以模仿背誦比賽在開學一個月后舉辦是很有必要。經過一學期學習,來年開學初再舉辦一次同類比賽,能使學生提高信心,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

2.5.8 英語主持人比賽英語節目主持人在學校是不可缺少的,無論是每天的雙人口語,還是大型英語活動的舉辦,都離不開英語節目主持人。因此英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選拔,在每年新生入學后就要留意。每周一至周五輪流主持節故事會,每班至少培養5對。對英語主持人要實行個別指導、統一培訓,定期交流,隨時回訪、使主持水平逐步提高。每年5月下旬舉辦全校英語主持人比賽并進行才藝展示。此活動也為不斷選拔高年級英語活動人才奠定基礎。

2.5.9 講英語故事比賽此活動幾乎是每天固定的英語活動。由班節目主持人安排,每天按固定組別上講臺,要求講英語故事達到脫稿、語音模仿并帶動作。全校性英語比賽比賽在每年6月份舉辦,節目主持人由公開選的學生主持。要求人人參與,各班在進行充分的預賽中選出參賽選手,以此掀起英語學習的。

2.5.10 學唱英文歌曲及比賽①歌曲選擇:歌曲選擇既要注重旋律優美,又要注意相關語法知識及歌詞,這對促進課堂英語教學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Yesterday once more這首歌在我國流行了幾十年,對不同時代的學生同樣有影響力。Carpenter那如訴如泣般的演唱、富有磁性的聲音對每個人都有同樣的震撼力。每屆學生都是從這首歌學起的。Take me to your heart 和The day you went away對學生的發音技巧如連讀、失去爆破等都有很好的訓練作用。Big big world 和My heart will go on 里突出了do的強調作用。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學英文歌曲或在一些重要活動如運動會前學唱Hand in hand等。②時間安排:每天安排10分鐘,時間在上下午預備至上課前。各班要有學生會文藝部的學生進行監督,確保人人開口,管理納入操行。各班統一從互聯網上下載后,用帶有USB接口的影碟機接電視機播放,將歌詞及翻譯印發各班。英語教師在課上要抽出一點時間對歌曲背景、詞匯及語法做一簡單介紹,指導學生欣賞。③檢查考核:首先要求熟練地背出歌詞,盡量做到聲情并茂,因為歌詞就象散文詩。然后盡量模仿原唱;對于普通班的學生,可以看著歌詞演唱。唱完后要予以點評,認真打分,計入成績。每3―4周學完一首英文歌曲,每次每班抽查6―8人,唱過的可重復抽查,總之要求人人會唱。實踐表明,即使抽不到,許多學生也踴躍前來演唱。對于加強班的學生,該項工作要持之以恒,不可流于形式。不能唱的學生至少能熟練背誦歌詞。④舉辦英文歌曲比賽:以學生人人都能參與為目的,在各班充分預賽的基礎上每個班選拔3―4名選手參加校區比賽。

學唱英文歌曲的目的不單純是學歌曲,首先優美的歌詞就象美妙的抒情詩,里面有各種語法現象。背誦歌詞并演唱,就等于把書本上的英語說出來成了活生生的口語。一些復雜的語法知識由枯燥變得生動了。另外學生敢于在老師及眾人面前演唱,也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及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8年來我們堅持始終,不斷調整相應曲目。在要求學生的同時,教師們也能演唱多首英文歌曲,這使師生之間相得益彰。

2.5.11 英語戲劇、小品比賽每個班推出2-3個節目參加比賽,要求學生參與盡可能要多,給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哪怕只有一句臺詞。選材包括傳統的短劇、英文故事、中文小品英譯等。由于舉辦此項比賽一年級第二學期末,屬綜合性賽事,涉及到主持、模仿、背誦、故事、歌曲、才藝展示等,因此從第二學期開始就要布置。英語教師在指導時應盡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適當輔以道具。該活動既是全校文藝活動的盛會,又是一年英語教學及活動的總結。

2.5.12 參加英語“文化周”活動這是各年級都要參與的、全校性的大型活動。有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書法比賽、主持人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文化小制作、李陽的“三最”模仿比賽、英文節目匯演、參觀出國學生工作及生活展等內容。有的內容年年都在增加、更新,還有歸國回來的學生現場演講,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反響,不斷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從2004年以來,我校為迎接校慶都要舉辦英語文化周活動。

2.6 英語校園文化建設英語內容在教室里張貼,英語文化在宿舍里提倡與彰顯,英語勵志格言寫在樓層及樓梯旁,校園內常換英語板報,師生之間盡量在更多場合用英語交流,用英語寫請假條等。做到以上各項既講求形式也不能流于形式。教師負責督促落實并作出榜樣,從一點一滴培養學生自覺應用英語的習慣。

篇6

一、該班屬_________工程領域,按照當年該工程領域的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工程碩士生)培養方案制定教學計劃,由_________大學_________院(系、所)負責組織教學并進行管理。

二、乙方負責選拔符合下列條件者為本班學員,學員資格由甲方審核批準。

1.屬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

2.獲得學士學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獲得學士學位后工作經歷雖未滿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者;

3.工作業績突出。

三、該班學員按如下方式進行培養

1.符合報考條件的學員需報名參加當年由國家舉行的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甲方從成績合格者中擇優選拔錄取。被錄取者采取單位委托培養的方式,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需另簽訂工程碩士研究生委托培養協議書)。錄取工作結束后,甲方按照教學計劃安排教師授課。

2.若錄取的工程碩士生不滿_________名,則在未錄取的考生中,由本人申請,經甲乙雙方研究視其成績較好與表現突出等,準予參加本工程碩士研究生班的課程學習,同意其參加_________年國家舉行的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成績合格,擇優錄取為工程碩士生。

3._________年仍未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可以繼續進行課程學習,修完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由甲方頒發的《_________證書》和研究生課程進修成績單。

4.僅參加部分課程的學習且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由甲方頒發的《_________證書》和研究生課程進修成績單。

四、教學安排

按乙方的要求,該工程碩士生班應為非脫產(脫產、半脫產)學習。授課地點經雙方協定,安排在乙方(甲方)進行,課程學習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兩年,累計授課時間不少于_________學時(培養方案另附)。甲方負責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包括教學安排、教師選派、教材選擇、授課和考試等)。

五、論文工作

按照培養要求,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者,一般在完成必修課程學分一半后,可申請論文選題。在職工程碩士生的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從文獻閱讀選題報告到提交學位論文、申請答辯的時間)。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中期匯報、論文答辯等)原則上安排在甲方進行,在職工程碩士生在校時間累計不得少于半年。學位論文工作按甲方《_________大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辦法》中的有關條款執行。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全部培養過程最長不得超過5年。若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需本人申請,導師同意,經本班承辦院(系、所)領導批準,報研究生院審批后,可以適當延長。

工程碩士生的學位論文應有兩名指導教師。依據論文課題方向,由甲方選派一名校內指導教師,并聘請乙方一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聯合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工程碩士生的論文工作。

六、獲得學位

在職工程碩士生的培養計劃應符合該工程領域的培養方案要求,修完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滿足學分要求,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由_________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七、管理

1.按照_________大學在職工程碩士生的學籍管理有關條款,由本班承辦院(系、所)負責辦理研究生證、ic卡等;

2.在職工程碩士生應遵守_________大學有關研究生的管理規定,按時注冊;

3.為保證培養質量,學員學習期間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乙方指派管理人員負責。甲方本班承辦、院(系、所)指派一名教師負責有關課程教學方面的協調工作。

八、培養費用

課程學習階段,每位學員需交納培養費_________元人民幣(不含教材費用)。按上課學員總人數計算,由乙方一次(分兩次)向甲方付清。(乙方具體交付培養費辦法為:第一次于開班前交付總費用的一半,第二次于課程教學過半,再交付剩余的全部費用。)中途輟學不退學費。

論文工作階段,每位工程碩士生需向甲方交納論文指導費_________元人民幣,按錄取工程碩士生總人數計算。在開題報告前一次付清。未完成論文者,不退指導費用。

九、費用分擔

甲方負責支付辦班的業務費和教學、管理酬金;

乙方負責支付在乙方授課的教室安排和任課教師食宿;

(甲方、乙方)負責支付甲方任課教師及管理人員赴乙方從事教學和教務工作的差旅費(或乙方承擔差旅費的單程費用)。

十、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各持兩份,經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未盡事宜,依據國家政策,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

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_

篇7

關鍵詞:工科研究生;實踐教學模式;4D開放交互式;實踐平臺

作者簡介:鄧力(1965-),女,重慶人,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劉和平(1957-),男,河南南陽人,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院創新實驗室主任,教授。(重慶 400044)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yjg122012)、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13009)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5-0157-02

從總體來看,我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的關鍵因素是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匱乏。培養和造就創新型人才,特別是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關鍵之所在,也是中國大學現階段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1,2]

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所具有的最大優勢不在于其所擁有重點實驗室的數量,而在于其豐富的研究生資源,[3]更在于研究生工程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與其他教育階段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應關注的是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4]

一、工科研究生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現行工科研究生教學課程體系、教學計劃的設置還延續傳統精英教育思維方式:重理論、輕實踐,忽視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往往跟不上科學技術發展和工程實際需求的發展,出現了現代企業所應用的技術往往比學校教學內容更超前先進,相關教學內容遠遠落后于企業和市場需求的現象。

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主要由課程培養和導師培養兩部分內容構成。課程培養還停留在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上(即所謂上課—聽課—傳統實驗教學模式),而考試和考查則多以筆試為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遠遠落后于現在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還受時間、地點、人員限制,存在網絡應用不充分,知識信息交流不及時、不廣泛等缺點。特別是大多是在實驗室利用設備做一些驗證性實驗;而創新型實驗和創新型實踐教學由于受到課時、實驗經費、教學資源和儀器設備、場地、時間等限制而無法實施,其后果是現行國內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主要以理論教學和論文研究為主,出現“萬般皆下品,唯有論文高”。工科研究生評價體系導向重論文,輕設計,缺實踐,業界形象地稱之為“空對空”,從而導致畢業研究生不適應市場和社會行業的需求,更談不上為國家培養一大批高素質杰出創新型人才,且與國家提出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目標相距甚遠。

二、創建4D開放交互式實踐平臺

在社會已進入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世界各國實現經濟科技發展和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而對工科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開發能力的培養已經離不開對智能芯片的學習和掌握。國際知名企業,如美國TI(德州儀器)、美國微芯和美國Freescale公司已經在全球開展了大學計劃,他們在中國推行的中國大學計劃旨在通過對中國大學教育的投入,使中國大學的學生掌握最先進的智能芯片技術,支持素質教育和科技創新,促進產學研合作。為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工科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美國TI又開始實施在中國高校建立1000個“口袋式實驗室”(即將最新的智能芯片及其開發系統與實驗教學系統相結合,做成一個便攜式低成本的實驗開發板,意味著能把這個“實驗室”裝在自己的口袋中)的計劃,通過互聯網的專門網站得到大量的共享信息和學習資源,提高學習的進度、質量和水平。而美國微芯和美國Freescale公司也準備在中國高校投入上千個“口袋式實驗室”計劃,并承諾將在知識產權和技術方面給予本項目大力支持?!肮た蒲芯可鷦撔履芰Φ呐囵B和創新實驗平臺建設研究與實踐”重慶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以培養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為核心,創建4D開放交互式實踐平臺。

4D開放交互式實踐平臺是基于“口袋式實驗室”和“云學習”系統的時間、空間、地點、網絡開放的4D開放交互式實踐平臺。該平臺也是基于互聯網的一個“云技術”的學習系統,在互聯網上提供大量的應用實例和開放原代碼例程以及開發流程和規范,該系統為工科研究生提供了自主學習智能芯片(嵌入系統)所需的軟硬件設備及技術支持。研究生還能通過該平臺學習和掌握在學校教學中未能學到的企業產品開發流程和規范,甚至可以借助其平臺進行產品開發的實踐和科研項目的實施。

三、構建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

完善的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需要完備合理的知識結構。研究生課程設置不僅要有利于研究生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突出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同時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在“深化專業”的同時,盡量以不同形式和途徑“拓寬基礎”,通過開設范圍廣泛的選修課和建立跨學科的課題組、研究所和實驗中心等來協調教學和科研工作,促進交叉學科的發展,盡可能拓寬研究生的研究領域和知識面,改變和增加研究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在本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中,將研究生公共課程“數字信號處理及應用”與電動汽車電機控制、智能電網控制、通信工程等不同學科和熱點方向相結合,搭建課程知識結構,提出相關課程學習知識點。

注重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系統化學習中的過程管理,加大實踐環節的考核力度。在教學目標上強調智力的發展重于知識的獲得,在課程和專業設置上以追求知識本身的價值為本,重視基礎知識并強化實踐教育,通過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進一步確立“需求驅動、技術引領、產學研合作發展”的基本教學思想,縮小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差距,改變以往“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重動手能力訓練、輕創新能力培養”的局面。

本著邊研究探討、邊開發設計、邊教學應用、邊修改完善的原則,項目組將以重慶大學全校性研究生公共課程“數字信號處理及應用”為例大力推動創新實踐教學改革,將課堂直接設置在“口袋式實驗室”,對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應用等問題開展實踐性、驗證性探討和研究,探索利用4D開放交互式實踐創新平臺資源的教學新模式、新規律,并以問題結合實例的授課方式進行直觀教學,通過傳授基本的科研設計思路、實驗技巧、學科的基本規律,同時還將與本學科前沿研究熱點、學科發展現狀相聯系,做到基礎扎實眼界開闊。課外支持和鼓勵研究生充分利用“口袋式實驗室”,達到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實踐和創新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據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鼓勵研究生從自己的專業出發,把所學課程知識融合到本專業中,提出自己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案,并補充到網站上。在研究生的考核方面,不僅僅局限于對授課內容的掌握程度的考核,還將準備采用如綜述、做匯報、模擬課題設計等綜合考核方式,注重知識的活學活用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以便于研究生既打好廣博、堅實的理論基礎,又能重組其知識框架,使研究生的探索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將學科競賽作為培養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有效載體,鼓勵研究生獨立思考、強調發揮個人才智和潛力,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和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注重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社會、企業和學校的結合,密切研究生與社會的關系,將封閉式教育轉變為開放式教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緊密聯合各行業的頂尖技術,讓研究生直接了解社會和企業的需求與發展,推動研究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四、結束語

“云學習”以其便捷性、交互性、超時空性及資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正在贏得現代人的青睞,基于互聯網“云技術”的4D開放交互式實踐創新平臺不僅能實現任務驅動和交互驅動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強化培訓研究生的自學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發散思維的能力、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在研究生實踐教學中增加軟件設計規范、軟件開發流程、產品化設計過程的培訓,建立以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為目的的考核評價體系,最終達到提升研究生產品開發的能力,促使研究生從課程分科學習向工程實際綜合能力提升、從知識積累向能力生成轉化,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田國強.對中國大學辦學理念和杰出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如何才能培養厚德博學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EB/OL].2009.人人網.

[2]中國工程院創新人才項目組.走向創新——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9.

[3]楊衛.營造研究生教育的創新環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

篇8

關鍵詞:思辨能力;行動研究;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

思辨能力是指依據一定標準,對事物或觀點做出有目的、有理據的判斷的能力。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前國際人才競爭日益激烈,世界各國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美國政府自1993年開始將其列為大學教育目標,我國教育部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列為我國教育的長期發展目標。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學術界認為,雖然思辨能力是一項適用所有領域的普遍技能,但可依托特定學科領域的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培養。因此,思辨能力的培養可以采取分離式,通過專門開設的課程讓學生系統學習思辨能力的各項核心技能;也可以采取融合式,將思辨能力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融入其他課程中,在其他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進行鍛煉。目前,各高校外語專業大多選擇融合式思辨能力培養,將其融入公共外語課程教學中。以外語教學為媒介來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具有以下兩個優勢:第一,語言是思維的媒介,聽、說、讀、寫、譯等語言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語言能力,又可以鍛煉思維能力,促進思辨技能和思辨傾向的發展;第二,外語學習不僅是語言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不同思維方式碰撞磨合的過程,學習者可以通過與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溝通來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構建向外界介紹中國文化、中國形象的話語體系,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我國外語界學者已經對外語學習環境下思辨能力培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文秋芳對中國外語類大學生思維能力現狀的研究,李莉文對英語寫作中的讀者意識與思辨能力的研究,阮全友將中國語境下外語教育的行動研究觀與思辨能力培養相結合進行的研究,等等,這些都為實踐教學尤其是外語專業實踐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和幫助。然而,這些研究大多是以外語專業的本科外語專業教學為背景,對培養非外語專業研究生思辨能力的研究不夠充分。因此,如何以思辨能力培養為導向開展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要求

《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中提出,研究生英語教學應堅持從實際出發、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學目的是培養研究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本專業的學習、研究及國際交流。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研究生英語教學研究分會于2020年編著的《非英語專業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指出,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專業性三大特點,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而思辨能力是創新能力的關鍵。在學生語言技能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如何有機融合語言教學目標和思辨能力培養目標,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值得研究生公共外語課程教師共同探索的問題。

二、基于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行動研究的方案設計

筆者在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注意到,有一些學生英語學習投入多、效果差,事倍功半。有的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無法推斷出作者的觀點,分不清哪些是論點、哪些是論據,哪些是作者的觀點、哪些是作者轉述他人的觀點,閱讀完后對作者思路似懂非懂,無法復述和總結文章內容;有的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拘泥于形式和語言本身,常套用模板、背誦“萬能句”、堆積材料,無法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中缺乏有效交流,思路混亂;有的學生在與同伴進行英語互評時,不知從哪個角度進行評價分析,不明白如何質疑、如何賞析。學者黃源深將這種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思考能力欠缺所造成的現象定義為“思辨缺席癥”。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擺脫“思辨缺席癥”,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解決“思辨缺席癥”問題,鄭州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教改團隊成員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反思并查閱文獻資料,將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分為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如果教師不能從自身出發,在教學中善于思考,將思辨運用到教學實際行動中,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如果教師不能全面認識、診斷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制訂相應教學計劃,而僅是圍繞著字、詞、句和語法結構展開教學,學生也只能通過機械背誦、反復操練這樣的低層級思維來學習,無法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思辨能力的機會;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考慮學生需求、學生特點以及教學環境差異,而是生搬硬套,根據書本上的理論或其他教師的經驗來組織課堂教學,就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及創造性;如果教師在評價體系中片面強調詞匯、語法,以考試為本,學生就很難擺脫“唯考試論”的約束去自主鍛煉思辨能力。因此,教改團隊先從教師因素著手,從教學計劃、課堂教學組織、評價體系三個環節進行改革,為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營造合適的環境。

(一)教學計劃

研究生公共英語傳統教學注重訓練學生語言技能,將語言知識積累當作教學中心,教學活動圍繞識記、理解等低層級思維展開。經過反思和查閱文獻,教改團隊根據《非英語專業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目標,將教學重點由原來的字、詞、句等語言知識積累轉為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及國際交流,教學中心由“學英語”轉移至“用英語”。教改團隊決定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為英語基礎技能自主學習,教改團隊自主開發與《研究生英語讀寫教程》配套的線上學習材料,包括授課視頻、教學課件、討論區、練習和測試等內容,學生可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自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線下教學為英語應用技能實踐課,教改團隊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需求,進行分級教學,共開設三種實踐課:日常交流英語、英語寫作翻譯實踐、學術英語寫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產出實踐機會,使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一系列高層級思維活動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課堂教學組織

得益于鄭州大學核心學位課程碩博研究生公共英語的建設,20人左右的班級規模及設備完善的微格教室可以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理想的環境。課堂教學設計思路也做出相應改變。課堂組織形式由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講解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式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討論、科普演講、口頭匯報等活動,在合作、討論、表達、共享的氛圍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師則以輔導者、組織者、咨詢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三)評價體系

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將學習熱情貫穿整個課程周期,而不是在期末考試前才開始投入,教改團隊采取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兩種評估方式各占課程成績的50%。形成性評估分為兩項:平時成績及英語基礎技能自主學習成績。其中,平時成績根據課堂參與度、隨堂測試、小組活動、平時作業檔案袋等各項內容分檔評分,英語基礎技能自主學習成績由在線學習數據和線下測試成績組成。為使考試在教學中發揮良好的作用,終結性評估實施教考分離模式,教改團隊采用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通用英語水平測試。

三、基于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行動研究的方案實施

2017年9月至2021年7月,教改團隊在鄭州大學2017級至2020級32個英語班實施了基于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行動,該行動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步驟:一是導學課完成兩個任務。第一,教師通過師生交流進行英語學習問題診斷、問題分析、灌輸“用英語”而非“學英語”的學習理念;第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隨堂自由式寫作實踐,鼓勵學生“用英語”來表達觀點、傳遞思想,如寫自己的學習需求、預期收獲、疑惑顧慮或其他自選內容,課后教師閱讀學生作品并給予每個學生書面反饋。導學課不僅介紹學習理念,也引導學生進行“用英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達意愿等一系列思辨活動。二是在各課型日常課堂教學中有計劃地融入鍛煉思辨能力的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在翻譯實踐課教學中弱化翻譯技巧的講解,根據教學目標布置小組合作式翻譯、同輩評價、口頭匯報等學習活動。這些活動使學生在合作型、任務型學習過程中通過分析、對比、討論去發現新知識,并逐漸掌握新技能。教師在基礎寫作實踐課教學中引入作品評析、合作式寫作等一系列參與式課堂活動。筆者及團隊其他成員按照教學目標選擇范文供學生評析,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對比分析,指出文章優劣,給出評分并完善問題作文,最后匯報分析結果及分享改寫后的作品?!拔业膶n}講座”是一項貫穿應用文寫作實踐課的教學活動。學生在申請信、個人簡歷、個人自述、外語期刊投稿信、催稿信及改稿信、感謝信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幾類應用文中選取一類,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小型寫作專題講座。每個小組需要做需求分析、查閱資料、綜合信息、制作幻燈片、講座預演,最后以小型專題講座形式為全班講解所選類型應用文。難度較高的學術英語寫作課改變“傳授模板”的直接授課模式,鼓勵學生探索式學習。以學術論文摘要寫作為例,教師要求每小組從與本專業相關的高質量國際期刊中選取4篇論文及其摘要,分析4篇摘要撰寫格式、涵蓋信息類別、語言特點等,在課堂上做口頭匯報,讓學生通過合作、對比、分析、判斷、討論和實踐來理解摘要的寫作方法??谡Z課堂教學中,筆者及團隊其他成員將教學活動分為兩部分,前半學期練習基礎日常表達,包含朗讀、對話等形式,其中貫穿語音微技能、交際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訓練;后半學期進行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口語實踐,如小型科普演講、模擬國際學術會議中的摘要匯報等,以此培養學生的學術交流能力和科學素養。

四、基于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行動研究的結果評估

根據團隊教師課堂觀察、整理學生作品檔案以及同行觀察者的反饋可知,本次歷時八個學期的行動研究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使用語言進行闡釋、分析、評價、推理、解釋等活動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語言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思辨能力。本研究在一系列教學行動中有以下收獲: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譯文對比分析、英漢比較、文章評析、應用文信息綜合整理以及每次課堂討論和口頭報告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合作式、任務型學習能夠營造比較自然的學習環境。沒有特別明顯的“學習”標簽,學生在合作和討論過程中的學習可以更深入,也能融入更多的生活體驗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高。小組課堂討論常態化使內向型學生從組內發言開始鍛煉,進而敢于在課堂上進行匯報。整體課堂參與度明顯提高,課堂參與率由行動研究前平均每節課每班15%提高至70%。

五、基于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行動研究的反思

從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反饋來看,課堂內容的改革、課堂活動的設計,由講授式教學向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的轉變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能夠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然而在本次行動研究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生公共英語課師生比較低,這導致學生英語學習個性化診斷不足,教師對個性化問題反思較少,為學生提供的有效的個性化幫助不足;計劃內教學課時有限,一些可以鍛煉思辨能力的教學活動未能深入開展,需要通過舉辦多種課外活動,如英語學術海報展覽、英語學術演講、科技英語翻譯大賽等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文秋芳,中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現狀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2]楊慶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課堂思辨能力培養途徑初探[J].云夢學刊,2016(5).

[3]文秋芳,孫旻.評述高校外語教學中思辨力培養存在的問題[J].外語教學與理論實踐,2015(3).

[4]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非英語專業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5]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編寫組.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

[6]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研究生英語教學研究分會.非英語專業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7]蔡基剛.科學素養視角下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公共英語課程改革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21(2).

[8]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

篇9

關鍵詞:高等教育;自動化;人才培養

自動化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證產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改進生產工藝和管理體制,加速社會產業結構的變革和社會信息化的進程,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等方式有著深遠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自動化技術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也日益明顯。在當前由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過渡過程中,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與規模、資源的矛盾日漸突出。為了進一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必須采取措施,改革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自動化學科專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突出本校專業特色

培養“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家和培養“改造客觀世界”的工程師是高等學校,特別是理工院校并重的兩個方面。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類型,結合我國國情,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教育指導委員會對自動化學科專業提出研究主導型、工程研究應用型、應用技術主導型和技術技能型四種人才培養目標分類[1]。研究主導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為一流高水平的自動化研究、工程應用、應用技術及其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工程研究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為具有解決實際工程能力的自動化應用研究與開發、應用技術及其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奠定基礎;應用技術主導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自動化應用技術及其復合型專門人才,絕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將直接進入社會并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在生產、實驗、試驗一線從事自動化生產技術和管理的技術型、技術與技能復合型人才以及高級自動化控制系統崗位的操作、調試和維護的智力技能人才。

研究主導型人才培養要穩定本科生規模、穩定博士研究生規模,積極發展碩士研究生規模,所在學校設置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至少一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工程研究應用型人才培養要適度發展本科生規模、適度發展研究生規模,所在學校為“211”重點建設高校且具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至少一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或者具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所屬2個及以上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應用技術主導型人才培養要積極發展本科生規模,所在學校為達到本科自動化專業辦學教學條件標準的普通本科高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是,大力發展??粕幠#趯W校為高職高專學校。實際過程中,雖然對這四類人才的培養有所交叉,但由于各個高校的背景、發展歷史、服務領域與辦學條件不同,所以對不同類型人才的培養應有所側重,根據自身條件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突出本校辦學特色。

二、改革專業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過程

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以控制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為基礎,以工程應用為特色,使學生掌握較厚實的控制理論基礎、較寬廣的自動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一定的工程技術能力,能從事自動化裝置和系統的分析設計和科研開發與應用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為了滿足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高校應從教學體系改革入手,培養“厚基礎、強能力、善創新”的自動化專業人才。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現階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表現為高度的單一性,對所有學生提出統一的培養要求,實行統一的教學計劃,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利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去培養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利于自動化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2]。此外,受傳統高等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大部分高校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在高校的教學計劃中,實驗實踐課一般作為理論課的輔助,課時量和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及理論課,從而造成目前大學生實踐能力差的高分低能的現象。創新之源在于實踐,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了培養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自動化專業人才,必須改革自動化專業的教學體系。通過增加實驗實踐課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制定綜合學分制度、開放實驗室、設立科技創新基金等方式,使學生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同時,多渠道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自動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充分的實踐條件。

三、加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科技引領水平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自動化專業人才應該具有廣泛而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豐富而扎實的道德文化素養、銳意進取的實踐創新意識和堅忍不拔的科學探索精神。要培養這樣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教育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專業水平都起著主導作用,決定了學生能否適應社會的需求,以及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水平[3]。在高校中,專業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教師既是高質量人才的培養者,又是學科建設的開拓者,更是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教師質量決定著教學質量,教師水平決定著教育水平,一流的國家必須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師。要大力推進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就必須堅持“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著眼于跨世紀人才梯隊的建設,通過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師職務聘任制、加強教師培訓和師德建設等有效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培養具有時代精神的創新型專業人才服務。

四、結語

自動化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其特點決定了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會有較大的差異,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對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并通過突出實驗實踐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打造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等有效措施,為自動化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自動化專業調研報告.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2010-02-04.

篇10

關 鍵 詞:專業學位;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2)01-0065-03

最近兩年, 我國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了重大改革。2009年3月, 教育部決定將增招的碩士研究生指標, 全部用于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全日制攻讀專業碩士學位,并且規定,自2010年始,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通過的專業碩士學位類別, 全部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安排。這意味著,長期以來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不招收應屆畢業生的局面徹底改變了, 專業學位教育已經進入到了研究生招生的主渠道, 成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 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次會議通過了19種新增專業碩士類別。2011年秋季,改革后招收的第一批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 隨著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活動的展開, 作為一線教師和教學管理者,我們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 將關系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敗。

一、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其他類型學位教育的同質化

1.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科學學位研究生教育之間的關系。 在教學中, 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 如何正確處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其他類型學位教育之間的關系。從理論上說,他們之間的劃分是明確的。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目標定位是培養掌握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夠承擔起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2] 而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定位是培養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力的教學科研人才。也就是說,前者側重于實踐性,后者側重于學術性。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困難,主要是表現在課程設計上。 以筆者所從事的稅務碩士教學為例: 為實現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我們安排了相關的稅務和財務管理類具有實務性質的課程,比如稅法、稅收籌劃、納稅評估、稅務管理、稅務稽查、企業財務會計等。這樣一份教學課程計劃似乎滿足了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的目標定位。但是,當我們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安排與本專業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安排進行對比的時候,發現兩者之間的差異并不大,無非是專業學位教育特別強調了實習環節, 規定了實習的時間長度不少于半年。會出現這樣情形的原因在于,近些年來我國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出現了“專業化”的傾向, 即科學學位碩士的培養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科研和教學的需要, 更多的是為滿足就業市場對實踐性人才的需要。事實上,隨著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 教學和科研崗位早已無法滿足龐大的研究生就業需求。更為關鍵的是,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目標培養定位與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基本重疊的。最近幾年,博士群體也在擴大,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已經很難在教學和科研崗位謀得一份職位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各高校在科學學位碩士培養過程中逐漸增加了實踐性課程的比重,減少了學術性課程的比重。所以,當專業學位研究生被納入到研究生教育主渠道以后, 就產生了科學學位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在課程設置方面的同質化問題。

2. 如何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區別開來。這看起來不是個問題,但我們在教學中也同樣為此費盡腦筋。 按照我國對本科生教育的目標定位, 同樣是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專業性實踐人才。盡管近些年來國家一直在倡導通識教育,但事實上滿足市場需求的就業導向, 使得許多大學的專業課程設置技能培訓的特征非常突出。這就使得本科教育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在目標定位上沒有實質性的差別, 不同之處可能在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層次更高一些, 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方面盡量做到有所區分。但這些都只是理論上的假定。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種種原因,2011年各高校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并不理想, 許多學生都是從科學學位方向調劑過來的。 以筆者所在的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為例,2011年招收了五個類別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包括金融專業碩士、國際貿易專業碩士、稅務專業碩士、投資專業碩士和統計專業碩士,各專業80%以上的生源依靠從科學碩士方向調劑, 有的專業甚至達到100%。而且更為關鍵的問題是,通過調劑補充的生源,其本科專業與專業學位所學專業大都不一致, 以稅務專業碩士為例,2011級入學15人, 其中9人為非財稅類專業,5人為非經濟類專業。在絕大多數學生不具備本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通過僅僅只有兩年時間的專業學位教育就達到高層次專業實踐人才目標,這無論如何都是難以想象的,更何況按照學制安排, 他們的課堂學習時間只有一年。對于那些非本專業的學生來說,在一年內能夠補齊所學專業的入門知識已屬不易, 如果要提高層次可以說是難上加難??紤]到這樣的現實情況,教學單位在課程設計上, 不得不回過頭來對本科階段的知識進行講解。因此,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本專業的本科教育很容易出現同質化的問題。

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問題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實踐性。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研[2009]1號)中,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做出了具體規定。在教學方面,規定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提高為核心;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 教學過程中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在專業實踐方面,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 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培養單位要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加大實踐環節的學時數和學分比例。 應該說這些措施對于突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行為主體在關注實踐性的同時, 很容易忽略專業理論素養訓練的重要價值。事實上,這種情形正在悄然發生。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在實用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傳授實務性質的知識幾乎成為任課教師的惟一任務, 專業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幾乎難覓蹤影。在學生們看來,學習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他們未來所要從事的工作似乎不相關, 他們關注的是現在所學習的知識在畢業后能否直接拿來應用。所以,無論是教學者還是學習者都沒有動力去學習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忽視專業基礎理論學習,除了教學行為主體的主觀原因外,還有客觀因素的制約,那就是學制的限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年,其中只有1年是課堂教學,在1年時間內既要進行實務課程的教學又要進行專業基礎理論的教學,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選擇地教和學生有選擇地學,就成為一種必然結果。

忽略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 對于那些跨專業學習的專業學位碩士更是如此。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實務性的知識往往具有個案性質,具有易變性,隨著時間、環境和制度因素的變化,這些實務性的知識也會發生改變。但某一專業的基礎理論往往具有相對穩定性, 它揭示的是各種紛繁復雜現象背后的本質問題。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強調實踐性,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但如果忽略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培養, 學生在畢業后可能在某一專業領域進入角色的時間會比較快, 然而專業基礎知識的匱乏會使他們的發展潛力受到限制,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容易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圍繞著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 我們曾經與來自于實務部門的校外導師進行座談,他們都是實踐領域的專家。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他們除了給出如何進行實踐教學的建議以外, 都無一例外地強調專業理論的重要性??梢?,在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中, 解決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三、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按照教育部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要求,師資隊伍建設實行“雙導師制”,即每個專業學位研究生要同時配備一個校內導師和一個校外導師共同指導。 目前的師資隊伍還不能完全滿足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首先從校內導師的師資隊伍來看,他們原來大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因此缺乏對當前實務部門具體操作規范的了解, 尤其是近些年來高校引進的師資幾乎全部是學術型人才, 他們都接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 但往往對實務性的問題不甚了解, 這就增加了校內導師講授實務性課程的難度。特別是在案例教學方面,由于許多學科的專業學位教育剛剛起步,案例積累不足是常見的問題。從校外導師的師資隊伍來看, 雖然他們能夠在知識結構方面彌補校內導師的缺陷, 但由于這些人通常是所在單位的骨干, 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教學工作, 他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實踐環節給予指導。而且,由于校外導師長期從事實踐工作,他們中的一些人往往缺乏系統的知識體系, 直接走上講臺授課對他們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勝任的工作。對于一些專業來說,聘請到足夠數量的、能夠勝任職責的校外指導教師,成為一個現實難題。

四、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 筆者提出如下解決思路:

1.要解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其他類型學位教育的同質性問題, 一條基本的原則是嚴格按照各種類型學位教育的目標定位來進行課程設計。 首先要使科學學位研究生教育回歸“科學性”,強化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訓練, 同時考慮到市場需求,進一步減少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規模。 對于跨專業招收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在學制安排上可實行3年制,使他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對于從本專業招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可實行2.5年制。同時, 要對跨專業和從本專業招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 大力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辦學水平,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要與本科階段有所不同,體現出研究生的學位層次。

2. 在重視實踐教學的同時, 也要給專業基礎理論教學預留一定的空間。 可以考慮在教學計劃中安排1門或2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程, 這對于那些跨專業學習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尤其重要。 在實踐課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去思考實務操作背后所反映的理論基礎, 學會用專業理論去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掌握某一專業領域堅實基礎理論和寬廣專業知識的培養目標。

3. 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為了使校內導師更加了解當前實務部門的實踐活動, 可以考慮有計劃地安排一些教師到實務部門進行實地考察學習,以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同時還可以豐富案例,推進案例教學。針對校外導師的特點,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小型講座。每一學期要安排一定的時間, 讓學生跟隨校外導師進行實踐學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