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因素范文

時間:2024-03-18 18:00: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文化因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傳統文化因素

篇1

關鍵詞:傳統文化因素;包裝設計;情感傳承

包裝是一個商品的外衣,需要對之進行設計。傳統文化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特征,是人類優秀文化沉淀的結果,因此在傳承的過程中具有十分大的影響。將傳統文化因素應用到包裝設計中,能夠體現到兩者的發展契合的程度。包裝設計是傳統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文化載體,傳統文化則是包裝設計的創意來源,兩者的結合能夠促進雙方的共同進步。

1 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進入了商品經濟,對商品的包裝主要是為了在運輸過程中起到保護作用,還有能夠起到銷售的作用。因此,就要對包裝進行設計,吸引顧客的眼球。文化是一個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中國的商品包裝設計中也大多將傳統文化因素揉入在其中。

1.1 視覺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視覺因素是人們第一眼看到的東西,給人以第一印象,因此在包裝設計中起到的作用最大。

1.1.1 吉祥圖案

中國歷來就有一些傳統的吉祥圖案,這些圖案是經由先輩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是寓意祥和、諧音祥和等的結合。這些吉祥圖案上多采用是一些喜慶、美好色彩,圖案設計也多是龍鳳、麒麟、魚等,這些都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下來的,是最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將吉祥圖案應用在包裝設計中,能夠有利于包裝設計除了能夠體現出商品的特色以外,還能夠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寓意包裝設計也能夠像這些吉祥圖案一樣能夠傳承下來。

吉祥圖案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符號,記載了幾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包裝設計中的吉祥圖案并非簡單的將圖案應用在包裝設計上,同時也圖案進行一個加工處理,包裝設計者會對吉祥圖案的一些構圖、結構等要素進行一個深入的了解并且加以創新,能夠實現對吉祥圖案的解構和重構。

1.1.2 材料藝術

在包裝設計中,對于材料的選用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探究。材料并不等于材料藝術,藝術這個字融入了太多的高雅和文化積淀。中國包裝設計中的材料藝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草編藝術和漆器藝術。草來源于大自然,是保護商品的最原始的材料。草編藝術經久不衰,不僅僅能夠保護商品在流通的過程中被損害,還可能會使得物品在保存的時候不被破壞。草編文化和剪紙文化一樣揉入了太多的工匠藝術,體現了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草能夠給人一種綠色清新的感覺,將文化思想融入草編之中,這才是真正的草編藝術。

漆器文化也是包裝設計中的一個常用的材料藝術,中國的漆器也是歷史很悠久的,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能夠將漆器應用到包裝設計中,漆器本身也是十分堅硬、結實和耐磨損的,將之應用到包裝之中能夠有效的保護商品不被損壞,還能夠保護商品不受潮。

1.2 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1.2.1 民俗文化

中國很多的民俗文化在人們的心中都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包裝藝術的一個重要的體現。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特有的生活習慣,比如傣族的潑水節、仡佬族的祭山、吃新、過年等。中國有56個民族,中國的民俗文化也是十分多的,在進行包裝設計的時候,可以從這些民俗文化中尋找創作的靈感,也是十分有創意的。

1.2.2 圖畫文化

吉祥圖案能夠為包裝設計提供圖案,但是圖案的具體表現手法也是不同的。中國畫看中的都是氣韻,而氣韻的表現大多體現在線、色彩、紋理等一些方面。比如可以用線的虛實來表現一種情感,用線的長短、粗細等表現氣勢等等。這些圖畫藝術應用到包裝設計上也能夠給包裝設計帶來一定的效果。

1.2.3 文化寓意特點

文化寓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所在,文化的寓意基本都是體現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會采用吉祥物、諧音的吉祥話語、比喻和象征都手法去表現。文化寓意的展現通常與實際的圖畫要相互結合,兩者共同體現出一些文化特色,應用到包裝設計中也能夠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底蘊。

2 包裝設計中傳統文化的作用

2.1 文化的價值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就產生了文化價值。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文化價值是一種社會關系,也就是物象主體和文化主體。文化主體需要借助物象主體來表達出某種情感,反過來物象主體也需要借助文化主體來達到某種效果,這樣的話就在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的價值。對于包裝藝術來講,文化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需要展現在實體物質上,這個時候包裝技術出現,完成文化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包裝藝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需要從文化價值上尋找創作的靈感,兩者之間是一個相互結合的過程。包裝設計挖掘出文化價值中的民族特色部分,體現出包裝中的“中國風”。

2.2 社會的價值

人的本質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而包裝設計者的主體是人,在包裝設計的時候也是要根據自身的文化素養、實踐生活經驗等進行設計。社會價值則是一個組織或者個人根據自身的親身實踐以及其他人的經驗對這個社會所做的貢獻以及應該在這個社會上承擔的責任。包裝設計者在進行包裝的設計的時候除了要能夠滿足商品的流通不受損害以及吸引消費者的基本功以外,還要能夠為民族做出大的貢獻。在進行包裝設計的時候,能夠將包裝與傳統文化M行有效的融合,才能更好的體現包裝藝術的社會價值。

2.3 教育的價值

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包裝設計的理念中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價值,比如在紅色基地,很多紀念品的包裝上都印上了一些抗日革命根據地的小故事給人以年代感,還能達到教育下一代去了解歷史、不忘歷史、從歷史中學習和傳揚紅色文化的目的。

2.4 市場的價值

市場的價值主要指的就是一個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隨著經濟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包裝設計方面首先要考慮的則不是經濟實用,更多的需要考慮去迎合消費者的需要。在進行包裝設計的時候,要根據包裝商品的使用對象的不同去設計不同的包裝,不能一味的去追求“新奇”,而應該更多的去追求民族特色,民族的才是大眾的,才有可能推動民族傳統文化和包裝設計一同進步。

總而言之,傳統文化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慢慢積累的,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特色。包裝設計是包裝發展到一定階段和文化也發展到一定程序達到的結合,對人們的文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包裝設計師在進行包裝的設計的時候需要注重自己的社會身份,要在保證設計創意的同時將文化因素融入其中,以此來實現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向世界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孫丹丹.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鴨綠江月刊,2015(2).

[2]孫欲挺.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傳統文化元素[J].中國包裝工業,2015(13):63.

[3]劉華,程超.淺析中韓兩國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領域內傳承的異同[J].芒種,2015(8):93-94.

篇2

關鍵詞:傳統文化;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久遠而深厚,反映了獨特的民族文化,綜合體現了各個民族傳統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意識越來越高,對具有民族特色、歷史悠久的優良傳統文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物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容易被人們所認同并接受,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風格也不盡相同??偟膩碚f,建筑規劃設計的特色化發展趨勢是來自傳統文化的影響,其規劃設計的思想和靈感都來自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一、建筑設計中缺乏傳統文化因素的原因

建筑設計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并不短時期的所持造成的后果,而是有許多原因綜合所形成的文化流失。

1.民眾深層次意識中傳統文化的缺失

隨著改革開放戰略的不斷實施,國民經濟也在不斷的發展,國外文化大量的流入,融入到了現代社會的建設中,西方經濟的發展也使得崇洋的思想逐漸的深入到國民當中,因此傳統文化的缺失越來越嚴重,而在建筑上,為了加快國內城市建設的進程,在建筑設計中一直關心的是建筑的經濟效益,所以導致城市的管理者、開發商以及居民在建筑設計中選擇最多的是西方或是現代的建筑特色。

2.建筑設計師傳統文化基礎的缺失

現代中國建筑藝術在“多一點寬容”和“仁者見仁”的思想滋潤下,走出了固步自封的牢籠,但同時也帶來了建筑語言病毒的大泛濫。當前我們的設計師在進行創作設計時,更多參考關注的是當下的流行趨勢,更多在意的是業主的要求,對于一個城市的文化積淀已經基本缺失。建筑設計師創作形式的單一性也是受到世界環境的大影響,而簡單的現代建筑設計并沒有足夠的文化內涵,針對于設計中僅僅保留的是建筑物使用的實用性,大量缺失文化內涵的建筑物的建設,使得許多建筑設計師們遺忘對傳統建筑設計的學習,這樣的惡性循環也是建筑設計在傳統文化建筑設計基礎上的一個損失,也是城市文化的損失。

3.城市規劃的不完善

一個城市的發展史是這個城市的民眾一磚一瓦累積出來的,可以說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靈魂和自己的故事,而針對這些故事,為了完整的體現這個城市歷史進程,聚焦更多的歷史文化工作的同時完成城市的現代化的建設才是一個優秀的建筑設計師所要做的事。在歷史的長河中,特色鮮明的古建筑文化是歷史研究與考量的重要依據,城市中的古建筑能夠為在這個城市世代生存的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研究留下一筆龐大的財富。在建筑設計中一味的效仿他人的想法,會造成城市個性的消亡,民族特色的缺失,沒有給予文化特色的建筑設計,又怎能在世界的建筑設計中點亮出彩吶。

二、建筑規劃設計中如何融入傳統文化因素

1.加大建筑設計創新

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設計人員應該要重視創新靈感。隨著全球經濟文化發展的一體化,避免建筑規劃設計的類同。在建筑規劃設計的創新過程中,設計師應對民族的文化價值和生態文化給予認同。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抓住靈感,同時也要與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相結合。設計師通過理性分析與內心深處的傳統文化結合。但是在進行規劃設計需要嚴謹的思路,不能單單憑借奇思妙想,要結合實際的可實施性。和諧統一理念是當今世界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應該充分尊重這一理念,提高自身的設計創新能力。因此建筑設計不僅要遵循建筑力學,還要包含建筑美學和歷史文化等。這種設計才能夠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傳統文化設計體現方面

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反映的思想觀念有所不同,設計師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所體現的設計效果也不相同。由于設計師的思想觀念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使得傳統文化在規劃設計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設計時,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圍環境,充分尊重當地的傳統文化。所以,設計人員應該將傳統文化體現在規劃設計的全過程各個方面。即便有意要去除傳統文化的影響,追求潮流的設計風格,也要遵循自然環境、遵循當地的傳統文化理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藝術相結合。所以,傳統文化對建筑設計的影響體現了傳統布局和人文風情的思想方式。但是傳統文化也存在糟粕,所以在建筑設計中,應該選擇傳承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部分,有效地結合建筑設計與傳統文化,以達到自然和諧統一的效果。

3.價值觀和審美方面的體現

建筑規劃設計中體現了設計師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人們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尤其對設計師,影響著設計師的整體思路和設計靈感。如建筑規劃設計中常常見到龍。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神圣、吉祥的代表。但是隨著歷史文化的演變,龍的象征遠遠超過了它最初的含義,它不僅是吉祥的代表,更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征。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龍的含義又有所變化。它不再代表皇權,而是代表著億萬中華兒女,代表著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是中華兒女精神寄托。如今,隨著建筑設計的不斷發展,中國的設計師不在追求建筑物商業化、標準化,而是充分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追求整體外觀和諧統一,這樣龍的形象就會進入到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中。龍的復古和現代思想觀念的結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傳統文化的質感與現代審美內涵的組合。

4.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符號

建筑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應該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符號。建筑物可將抽象的文化符號通過實物的形式充分解釋符號的內涵,建筑物象征著人們追求文化生活的方向,設計師使用的文化符號體現了人們的價值觀。所以在這樣的價值觀指導下,建筑師不僅要使建筑充分發揮其實用的功能,還應將具有特殊含義的文化符號應用到建筑規劃設計中。文化符號在建筑物設計中的應用,體現了傳統的精神文化。中國文化符號的精髓在建筑物設計中的應用,不僅滿足了人們的視覺追求,而且還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起到了促進作用。在世博會中,中國館的設計理念就體現了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最好表達。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也隨著加快,雖然現代建筑的質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為了傳承我國的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還應該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加大對傳統文化因素的應用力度,從而才能夠在保證建筑的質量和性能的同時,又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以發揚。通過本文對傳統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的深入分析??偠灾覈慕ㄖO計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要找出一種不僅能夠尊重自己文化同時又能夠實現的文化形式,從而使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中得到更充分的應用,同時使其能夠與現代建筑更加充分的融合,進而才能夠推動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可以預見,在今后的建筑設計中,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應用必定會更加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代鋒.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周偉強.傳統文化的領悟在本土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09,12:33-34.

篇3

關鍵詞:傳統文化因素;園林景觀;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是人類對生活要求追求的一種必然產物,它涉及到生態學、美學等多個領域。21世紀的今天,我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都有著極大地發展,全球化趨勢日益呈現出來,我國逐漸從盲目地運用西方元素轉移到了積極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從而高度提升了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水平,同時也淋漓盡致地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和中華民族的特色。

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概況

1.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歷史記載的便是中華文明,這使得我國具有一個十分豐富的傳統文化寶庫,其中包含了眾多的思想理念、文化符號、形象和風俗藝術等多種傳統文化,而且這也成為中國元素被世界所認可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文化的歷練與熏陶,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具體表現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且有著眾多的因素延續至今。因而,在所有華人中,在中華民族之內,中國傳統文化因素有著極為廣泛的號召力,其中涵蓋了豐富的思想元素、書法、武術等。這些傳統文化因素是中華民族品格與精神的重要彰顯,而且對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1.2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城市化已經歷經了幾個世紀的發展,而且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因而,旅游也成為了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追求,更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表現。以城市規劃而言,在城市化進程和旅游發展中,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因而,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和資源,對我國傳統的園林景觀加以利用與改進,從而使園林景觀設計更為符合文化學、美學、藝術學和建筑學的發展趨勢,而且能夠更好地呈現出城市的文化藝術特色,使園林景觀與現代城市和諧統一,并且能夠便利百姓的生活,并進一步地促進城市的發展。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2.1空間創造的創新運用

在空間創造創新時,我國運用園林景觀的傳統因素,如采用傳統園林景觀空間的呈現方法,將借景、收景、障景、分景、框景和漏景等多種表現形式,融入到現代園林與城市規劃中來,從而形成一步一景的藝術效果。再加之,外部現代文化氛圍的襯托呈現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現代設計方式,從而彰顯中國美學特有的意境美。

2.2傳統色彩的創新運用

中國元素的色彩,尤其是有影響力的民族色彩,主要有紅、黃、綠、玉脂白等多種顏色,這些顏色被廣泛運用于中國多種藝術品之中,不但是在園林景觀中,而且這也經常運用到現代園林之中?,F代園林景觀設計主要采用了紅木色與黑色,從而構造出城市景觀的現代特色,彰顯祥和而優秀的文化特色。因而,現代園林景觀較多地采用了中國紅與黃色,并且加入了亭臺樓閣等傳統園林的空間表現形式,來彰顯空間的文化氛圍。如在現代空間的顏色營造之中,較多地采用了深灰色系與自然木色相結合的特色,以呈現出傳統元素和現代特色,而且在造型等方面,如照明采用了傳統燈飾形狀并結合現代照明工具,從而既滿足其功能的需求,又滿足其審美需求,以使其呈現出一個較為完美的效果;如寧靜而和諧的效果表達,則采用局部黑色池塘和白色墻面,從而將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理念彰顯出來。

2.3傳統符號的創新運用

景觀造型是景觀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采用中國傳統元素進行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在景觀造型之上能呈現較大的創新。這樣才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符號得以大量采用,諸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圖形得以廣泛地運用。其中,景觀設計中蘊含了民族特色的圖案,諸如剪紙、龍鳳紋、祥云圖案、吉祥文字福等,這些都運用到了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之中,采用抽象與簡化的形式得以呈現出來,從而彰顯傳統文化的內涵,其表現形式也極為豐富多樣。諸如西安大雁塔就是以京劇臉譜的圖案符號作為設計基礎,把中國傳統文化因素與現代景觀雕塑結合起來,從而使得其既有現代感,又符合傳統審美特色。傳統文化元素還具體表現在燈飾、墻體設計之中,從而真正地達到了園林古典性與現代性相融合的特點。

3結語

園林景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也是現代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城市規劃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多樣性是城市化人文精神彰顯的主要表現形式,而園林景觀是其中一個重要特色之一。

參考文獻

1傅建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中國林業產業,2016(9)

篇4

一、傳統文化與幸福觀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概括起來,它大體上可以分為道家、佛家以及儒家三種,其中,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注重養生;佛家主張轉凡成圣,注重修心;儒家則止于至善,注重積極人世的態度。這三家學派的基本內容與精華都是論述如何做人的。這其中既有積極的因素,也有消極的因素。因此,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應采用繼承與揚棄的觀點,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不加選擇地全面接受。幸福感是人們對生活質量水平的一種主觀體驗或感受,一般是由情感平衡和生活滿意度兩個部分構成。影響的因素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既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因素。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遼東學院386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經濟學院188名學生作為“實驗組”;工商管理學院198人作為“對照組”,共發放大學生幸福感調查問卷386份,回收有效問卷380份,回收率98.4%。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法。對于“實驗組”的大學生,它主要是由授課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學習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師講授、師生討論以及學生演講等,學習周期為一年;對于“對照組”大學生,主要是放在自然的工作于生活環境中,他們是否能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自己的機遇以及個體的主觀愿望。前后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是一種人為設置的學習環境,這種學習環境是可以控制的,他對學習者影響是起積極作用的;后者由于沒有學校行政的干預與引導,個體所接觸到傳統文化以及對其影響是起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是很難控制的。 

2.問卷調查法。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綜合幸福感問卷》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該問卷主要包括生活滿意、正性情感、負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關注、利他行為、自我價值、友好關系、人格成長等9個因子。評分主要是采用0-6級評分法,分數越高,大學生體驗到幸福的程度就越高;分數越低,大學生體驗到幸福的程度就越低;處于中間值,大學生體驗到幸福的程度處于中等水平。 

3.統計分析法。調查所得數據主要采用數學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統計工具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 

三、實驗研究過程 

從2013年9月開始到2014年7月為止,對“實驗組”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實驗。首先,教育者利用業余時間,對大學生集中講授傳統文化知識,一般每周授課2學時,每學期授課16周,全年共計64學時;其次,對“實驗組”大學生開展一對一談心活動,每兩周與大學生談心1次,共計談心16次。第三,對實驗組大學生開展傳統文化禮儀實踐活動,在學校內,每周舉行1次,由各班班長主持。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分析 

(一)研究結果 

1.對照組與實驗組(前側)幸福感比較。對照組前側與實驗組前側在主觀幸福觀9個維度上的得分情況以及兩者的獨立樣本t檢驗,除了負性情感(t值為2.80**)、自我價值t值為(-3.132*)因子有顯著差異以外,其它各因子均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在實驗前,對照組與實驗組大學生的幸福感水平處于同一水平上。( *p <0.05,**p<0.01) 

篇5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隨著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傳統文化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區顯得蒼白柔弱。東莞市是廣東省乃至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之一,外來技術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經濟上的空前繁榮,但西方不健康文化的侵擾也是十分嚴重的?!罢葷h文化,繼承漢文化”是許多專家學者急切的呼聲,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吟誦詩詞曲賦,是傳承漢文化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我們開展“漫步古詩苑,作才華少年”的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正是借助古詩文中的情感內涵,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從而達到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精粹的目的。

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完善人格塑造的需要。中華古詩文經典,其知識之廣泛,包容之博厚,辭章之精華,內涵之豐富,意存之高遠,是任何一個民族都難以望其項背的。綜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詩教歷史的國家,詩教的思想一脈相承,詩歌的節奏始終激蕩在我們民族的血脈中。因此,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綱要》明確指出:讓少年兒童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誦讀詩文活動不僅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而且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將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積極作用。

一、建設書香校園,營造文化氛圍

為讓學生在書香的環境中受到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學校特意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根據學校硬件設施的特點,精心打造文化陣地?!白x書角”“詩香閣”,經典古詩詞上墻、上櫥窗、上樓梯、上草坪、上校車。抬頭是唐詩,低頭是宋詞。詩仙、詩圣、詩杰、詩怪、詩鬼等名家逸事、名家作品在文化長廊里隨處可見。走進校園,陣陣詩意撲面而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十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教室里,有各班精心開辟的“古詩角”,精美的設計,尚雅的插圖,更顯得詩意盎然。

學校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站的作用,利用上下午放學及課外活動時間播放古詩詞歌曲,中午播放古詩詞賞析講座錄音,讓學生們充分感受詩歌古國的風韻。他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腦子想的、空氣里飄蕩的,無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

二、注重詩文熏陶,豐富文化積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背誦優秀詩文選不少于150篇(含課文)”,并在大綱后面附有80首古詩詞推薦篇目。新大綱第一次明確提出背誦的數量,特別是對古詩句背誦的規定。加強古詩詞的背誦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爸笇W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薄罢Z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重視語言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占e累語言素材。”并進一步指出“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要“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我校的“開展誦讀經典古詩文活動的研究”課題正體現了這一理念。此外,新課程要求閱讀必須是為提升學生精神生活的活動,為養成學生終身讀書習慣,培養閱讀興趣和終身持續發展奠基。通過經典誦讀,讓學生有豐富的多方面的智力活動,感受前賢的智慧和情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同時豐富知識結構,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全面發展。

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與教材相關的名言警句、詩詞賦文、傳說故事、名人軼事等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教材為基點,進一步向文章作者的其他作品擴展;以節選的文章為基點,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課文為基點,向同類題材的作品擴展等。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挖掘、體驗課文中具有中華文化的內容,讓祖國5000年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文化畫軸,透過一堂堂洋溢著文化精神氣息的語文課展現出來,使學生大開眼界、大飽耳福、大受熏陶。

三、開展誦讀活動,提升人文素養

為弘揚傳統文化,學校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古詩文誦讀活動,并且要求全體師生積極參與?;顒有问蕉喾N多樣:學期初各班對誦讀要求制定計劃,采取學生集體背與單獨背、必背篇目與自選篇目背誦相結合。舉行 班級“古詩文知識競答”“詩詞配畫”“詩詞配文”“師生對詩”等小型而多樣的活動,以此激發學生誦讀的積極性。

我們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列出書目,開展誦讀活動:每天背一首古詩,每周抄一首古詩文,每月舉行一次古詩文競賽活動。通過“千古美文”朗讀比賽、古詩文名句填空比賽、詩詞短劇表演賽、古詩文知識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期末進行總展示。聘請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學生家長擔任考評教師,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的詩詞誦記進行驗收評定,給優秀者以獎勵,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詩文誦讀活動中,語文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加強橫向聯系,共同組織活動。例如:電腦教師和語文教師精誠協作,建立校園“古詩詞學習校園網絡”,讓信息技術在此次活動中發揮科學優勢;美術教師把握活動精神,適當增添古詩文意境畫的指導,每學期開展一次全校性的詩配畫、畫配詩,以及以詩詞為內容的書法大賽;音樂教師給古詩配上的曲調,讓學生在歌唱中記誦古詩詞,用藝術的形式解讀古詩詞,讓學生的記誦變得輕松愉快。

篇6

摘 要 本文對重慶民族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為有關部門了解重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動態,制定有效的發展政策提供理論支持,從而推動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關鍵詞 少數民族 傳統體育 傳承 現狀 影響因素

重慶市是我國唯一擁有眾多少數民族的直轄市,共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壯族等5O多個少數民族,以土家族、苗族為主,多居住在渝東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縣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等區。重慶有著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有著深厚的根基,由于多種原因,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處境逐漸尷尬,很多項目已瀕危消亡,且呈現出單一化的傳承形式。

一、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現狀

由于重慶民族區地勢奇特,經濟落后,在原始的生產勞動過程中,便傳承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各民族人民在勞動實踐中創造的,從生產生活中發展形成的,體現著少數民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特點。目前重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式主要有方式的傳承、節慶習俗方式的傳承、生產生活方式的傳承、學校體育教育方式的傳承、小范圍的師徒“傳幫帶”等傳承方式。絕大多數學校目前未普及傳統體育項目。

(一)方式傳承

重慶少數民族聚居地,宗教極為盛行,宗教祭祀活動把大量的古代文化遺產繼承下來,為宗教服務?,F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種。全市有宗教信徒100多萬人活動場所400多個,活動范圍廣,影響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宗教祭祀活動緊密結合。如“社巴節”是土家族最古老、最有影響,也是規模最大的宗教節日。整個過程分迎神、敬神、送神回山,期間就有大量的傳統體育項目表演。如跳“擺手舞”、“魔術”、“打秋千”、“武術”、“打靶”、“射箭”以及“舞龍燈”等,擺手舞是一項優雅大方的活動。在雄渾歌聲與簡潔的一鑼一鼓的伴奏中練習擺手舞,有一種仿佛來到了田園牧歌般的自然環境,使人的心靈獲得強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審美的愉悅。因此,無論是觀看表演或是親自體驗,人們都能從中得到愉快情感的體驗、美的享受。所以當地有些學校納入了體育教學項目,瑤族的祝著節,是祭祀祖密洛陀的儀式活動,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吹嗩吶、射弩、賽馬、斗雞、打陀螺,場面氣氛熱烈。宗教這種特殊的文化,以其獨特的方式,為重慶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對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俗傳統節日傳承

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民俗和傳統節日中經久不衰的得以傳承。民俗以“跳喪”為例,跳喪是2人一組,目的是為死者家屬驅邪祈福,各組踏著鼓點,模仿“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動作,其中許多動作存在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并流傳至今。由此可見,武術、鑼鼓是重慶少數民族地區慶祝或紀念大事的主要方式。傳統節日以“賽龍舟”為例,端午節的龍舟會是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秀山苗族土家族廣泛盛行。每逢每年的端午節,沿江各場鎮都要舉辦“龍舟會”,一是龍舟搶江,二是龍舟搶鴨,熱鬧非凡,群眾對傳統節日的熱潮使豐富的、優秀的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更穩定、更廣泛、更大規模的得以傳承。

(三)生產生活方式傳承

少數民族文化始終以歌唱生產勞動為主,在農耕生產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如黎族的“跳竹竿”,苗族的“走獨木橋”,土家族的“擺手舞”、“秧歌舞”。重慶少數民族地區地形奇特,高山、湖泊資源豐富,民族區漁業很發達,一般都設有打獵、釣魚、游水捉鴨、獨木舟等傳統體育項目。“武術”和“射弩”也是人們在大自然中同野獸搏斗中演繹出來的體育項目。民族地區人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傳承著眾多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二、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影響因素

(一)相對落后的經濟制約了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

重慶是一個多山的地區,而重慶市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集中聚居在渝、湘、鄂、黔四省交接處的渝東南地區,位置偏遠,這些地區交通不發達,地理位置不優越,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所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落后的區域,勢必造成本地區民族體育經費不足,場地、器材不夠,限制了民族體育的產業化發展。

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相對落后,為了改變家庭經濟狀況,鄉鎮里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根據對少數民族聚居區農村留駐人口現狀統計,家家戶戶均是老人孩子留守在家,90%的年輕人都出外打工掙錢去了,社區呈現出很蕭條的景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開展得很少。

(二)現代體育全球化的發展,對民族傳統體育形成沖擊

現代體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西方奧林匹克精神,鼓勵競爭、崇尚身體運動能力的最大發揮,而民族體育講求“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以健身娛樂為最高活動境界。“洋”運動開展普及,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就更少人問津,甚至已被遺忘。民族傳統體育被現代競技體育排擠,失去民族特色。據調查資料顯示,重慶市及各區縣很難組織一次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從國外引進的“洋”運動項目,如網球、臺球、高爾夫球等,盡管投資大,消費高,卻在各地開展得十分普及。而我國獨有的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雖然場地要求不高,便于開展,卻很少人問津,從而影響了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開展,要能走向世界更難。

(三)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重視不夠

民族體育項目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的參與和投入是關鍵,同時還應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如果政府不能投入資金,那么這些項目的開展以及發展就面臨很大的困境。許多民族項目的器材造價比普通的籃球、足球競技體育項目的器材貴,而政府經濟支持不夠,沒有一個明確的文件導致在學校沒有專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場地和器材。調查的區縣相關部門對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發展普遍不夠重視,經費支持力度不夠。每年都有經費撥款但數額很有限,根本就不夠。

(四)學校體育教育未普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部分民族地區學校也開展了少數的傳統體育項目,如武術,太極拳。但大多數學校開展的也僅僅是純現代體育項目,沒能體現民族體育特色。在追求升學率的教育現實影響下,體育課程項目的開設也沒有系統的規劃。絕大多數項目,沒有成為各級各類學校開設的體育課教授的內容,甚至體育課在課程教學中大部分學校都流于形式,大綱中幾乎沒有傳統體育項目體現。同時,民族傳統體育方面的師資嚴重缺乏,僅20%的學校有民族傳統體育方面的師資。52%的學校開展傳統體育活動獲得了政府的經費支持。由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難度低、趣味性強、調查得知,學生依據對長輩的傳授和民間的觀摩,對傳統體育項目有一定的認知和興趣,也希望學校開設一些簡單的項目,如踢毽子、跳格、踢毽球等。

(五)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匱乏

少數民族地區研究和調研人員不夠,各地區文體局部門的二到三人專職負責其資源的整理、開發與利用。專門從事民族體育工作者較少,如民族傳統體育高級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以及民族體育經營管理人才和民族傳統體育社會指導員。特別是民族傳統體育指導員,學校民族體育的教學師資,目前僅依靠體育院校少量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方面的畢業生,重慶地區乃至全國對從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的培養機制還不健全,尚未有專門的培訓機構。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和體育產業化進程中,既熟悉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又懂得市場經營之道的人才匱乏,嚴重制約了重慶市傳統體育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老一輩的民族傳統體育大師的衰老和死亡,一些傳統體育技藝瀕臨失傳,人才缺乏己成為制約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關鍵。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狀不容樂觀,目前單一的傳承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現代體育對民族體育的沖擊,應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傳承體系,讓民族傳統體育的瑰寶得以保護和健康發展。

項目編號:13SKD03(重慶市人文社科項目)。

參考文獻:

[1] 蘆平生,陳玉玲.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演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

[2] 田祖國,白晉湘,鐘海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代變遷與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3.4.

[3] 劉靖,劉同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與發展現狀[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2:12-13.

[4] 易學.重慶市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走廊基礎建設構想[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4):458-460.

[5] 毛景廣.民族傳統體育可持續發展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6):59.

篇7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元素;環境藝術;設計;運用

社會科技及經濟的飛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加大了人們對于精神層面得以滿足的需求。當前,我國不斷的涌現出大量具有傳統文化元素及特色的當代環境藝術設計品,并深受廣大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印證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市場經濟作用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如何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引入及應用,滿足市場,服務社會,甚至造福全人類,就成了當下環境藝術設計人員不得不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1]。

1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1.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主要就是指以風土人情、文化符號、風俗習慣等為代表的,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形象及特征的元素[3]。例如,書法、瓷器、中國結、刺繡、甲骨文、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等,極其豐富多樣。

1.2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在原本“室內設計”的基礎上改進的,一門綜合性極強的新興學科。主要是依據環境而產生并存在,強調形態自然天成、色彩搭配合理、材質肌理追求美觀大方,并且能夠高度體現出藝術與環境的融合[4]。因此,它涉及非常廣泛,包括室內設計、室內裝飾、室內外設計、景觀小品(綠化、道路、場景雕塑等)、景觀園林、城市規劃及建筑裝飾、裝潢等等。

2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對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的應用現狀

2.1富有傳統文化元素的現存作品較少,且損壞嚴重

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變更,中國當前能夠得以保存下來的傳統民居建筑,大多是在交通條件較差且經濟欠發達的鄉村地區。例如,侗族鼓樓、福建的土樓、客家圍龍屋、徽派的西遞、宏村等等[5]。但是,由于這些地方的人們認識水平有限,沒能對這些珍貴的文化作品進行有利的保護,使得這些富有傳統文化元素的作品遭到了自然及人為等方面的嚴重破壞。

2.2受西方文化因素及設計理念沖擊嚴重

受經濟全球化不斷增強的影響,國內外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日益增強。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以及人們的審美等思想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因素及設計理念的嚴重影響,這給國內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使得西方設計因素及審美理念在我國的環境藝術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及體現。例如,城市建設中的摩天大樓,城市規劃中的中心公園、街道等等,都是西方設計理念在中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2.3應用流于形式,沒有探索并表現出真正的文化底蘊

中國傳統文化因素之所以流傳千年,就是因為其是極具民族特色的精神產物。但是當代一些環境藝術設計,只是在生搬硬套,并沒能真正的領悟到其中蘊含的重要文化底蘊,也就未能很好的將其體現出來。例如,城市的景觀及建筑是可以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民俗民風及文化的,但是一些環境藝術設計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并理解出中國傳統文化美的內涵,設計出的作品嚴重缺乏地域風情及名族特色,設計質量不佳,很難完成對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的繼承與發展。

3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的古代建筑及園林藝術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成為了世界建筑寶庫中一顆稀有的璀璨明珠。屹立在中國各地的古建筑宮殿、寺廟、佛塔、民居及園林藝術,都散發著獨特的藝術氣息,為全世界人們帶來了完美的視覺審美享受。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應以此為靈感源泉,運用恰到好處的方法,在環境藝術設計上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加以應用,形成足以大方光彩、立足于全世界的現代環境藝術作品。

3.1對重要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保護或仿制

首先,基于當前尚存傳統文化因素載體受到破壞的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加大保護力度,使得經歷千年風雨的傳統文化作品,能夠得以繼續流傳。其次,運用新的載體,將傳統文化因素中的某些具體視覺形態,滲透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當中,進而創造出新的富有當代文化氣息、情感、志趣及思想的某種視覺形態。例如,沙發現在是大部分家庭都會布置的家具之一,但是也有很多人開始逐漸聽取室內裝飾設計師的建議,將沙發換成了極具民族特色設計的實木沙發椅。并配套對其他家具進行中國紅這一顏色的選擇。經濟條件更好一些的人,直接選擇中國人很喜愛并看重的紅木家具,這些都屬于將傳統文化因素以新的載體形式出現的作品。

3.2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發展性的完善

傳統文化的發展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經過了不斷的發展完善。當代環境藝術設計者,也可以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轉化、提取精華及抽象的再構方式,運用當代的審美方式及設計理念,對其進行完善性的發掘及重釋。例如,上海建立的經貿大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設計師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了提取、轉化、處理后,把傳統的“塔型”結構,從當時力學及美學的角度,運用到了經貿大樓的設計建筑中,使得整個建筑物的比例與中國傳統塔型的美學比例完全吻合。傳統建筑的意象之美,被完美的構造和設計到了新興的摩天大樓里。

3.3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性的傳承

環境藝術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要擔負起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因此,設計者要應用傳統文化元素,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文化性及傳承性進行體現,并進行一定的創新。例如,蘇州博物館的新館建設,就很好的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了創新性繼承。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及建筑,是分別由貝氏建筑事務所及建筑大師貝聿銘完成的。它是在對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及遺產內涵的深刻理解上,運用現代園林藝術設計理念,并非常巧妙的結合了現代建筑材料特點,最終形成的現代化博物館[6]。完美的外部特征設計,與整個蘇州古城建筑相得益彰,現代化的內部構景形態,讓人賞心悅目。是極具典型的創新性文化傳承設計作品。

4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從眼前來看,是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的創新性融合。從長遠來看,這也是一種全新造福人類的文化傳承方式。因此,設計者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借鑒及運用的過程中,要深刻思考其精神內涵,并以最合理的,最能體現其文化底蘊的方式設計表達出來?,F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既要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又要以簡約的形式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完美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設計出來的環境藝術作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沖.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14(4):104-105.

[2]陳妍.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學,2016,7(15):133-134.

[3]謝勇.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才智,2015(23):288.

[4]唐夢婷,曾英.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策略[J].西江月,2013(1):237.

[5]趙瑩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2):80,82.

篇8

關鍵詞:室內裝潢;設計分析;模塊應用;傳統文化汲??;優化總結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2-0299-01

一、室內裝潢傳統設計模式的分析

1.室內裝飾設計模塊中的傳統文化因素

在我國室內裝潢設計系統中,傳統文化模塊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建筑室內裝潢設計經歷了一個比較長久的過程,比如從古代的半坡遺址,到皇宮、廟宇建筑等,都體現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特色。比如現代圓明園建筑、故宮、喬家大院等遺址更是集中了我國傳統裝潢設計的精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現代室內裝潢設計體系不斷得到健全,一系列的傳統文化因素也在不斷更新應用,被時代賦予了新的設計含義。比如傳統室內裝潢環節中,對室內裝潢設計的視覺整體效果的優化,進行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應用,確保其天花板、墻面、地面等的精心裝飾,實現與室內裝飾的家具、地毯、燈具等的協調,從而滿足現代社會的人民群眾對于傳統室內裝飾文化的需要。

在傳統的室內裝飾環節中,我們經??梢钥吹奖徊世L的木質方格天棚,一系列的木質圖案花格窗戶,其體現了室內裝飾設計的空間布局對稱性、裝重性、優雅性等,這都是傳統建筑裝修風格的具體體現。在現代室內裝潢應用過程中,是可以借鑒這些傳統建筑裝潢文化的可取之處的,進行中式裝飾裝修風格的應用,實現與現代裝飾材料的搭配,確保其裝飾裝修風格的整體美的呈現,確保中式裝飾裝修風格更加的美觀、人性化。

2.室內裝潢設計的“古為今用”

在人們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室內設計是一個重要的應用部分。中式傳統風格的設計模塊體現了我國獨有的傳統文化特色及其傳統的心理結構特點,其應用于我國的文化生活語境,具備一定的價值及其建筑美感。需要我們進行“古為今用”,實現現代室內裝潢設計的“傳統美”、“古典美”。當然,無論任何時代的室內裝潢設計都是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文化背景等密切相關??偠灾?,室內設計的各個模塊都來自于人們的生活實踐,這與現代室內裝潢設計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使是最時尚的室內設計師,為了讓國內的裝潢設計更具美感,也要進行傳統室內裝潢設計精髓的吸取,從而符合我國人民的居住文化需求、心理思維需要等。

在現代室內裝潢設計模塊中,我們要進行傳統文化設計意識的貫徹,無論是其居室、住宅還是庭院等,都要實現不同的設計環境的融合,確保其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實現其生活環境的藝術性。這又涉及到我國建筑室內裝潢設計的“渾然天成”概念,也就是天人合一理念,人與自然的協調等。從傳統的室內裝潢設計特點來看,汲取傳統文化因素的設計風格,需要更加強調居住的形式及其居住功能的協調,這需要進行創意性、實用性的控制,從而實現其設計環節及其功能應用環節的協調,進行現代室內文化設計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以滿足現代社會的居民起居需要。

二、現代室內裝飾設計模塊的“取其精華”

為了滿足當下室內裝潢設計的應用需要,進行傳統文化設計精髓的汲取是非常必要的。這需要我們掌握一系列的住宅裝飾設計原則,比如實用性原則。在傳統文化設計因素的汲取過程中,要確保設計的實用性,要按照設計的具體需要,進行起居空間的布置,以滿足人們日常的居住應用,實現居住者的良好空間環境的提供。在日常設計模塊中,也要進行生活模塊、娛樂模塊等的協調,確?;顒庸δ苄缘捏w現。在傳統文化設計因素的汲取過程中,設計人員要與居住者進行良好的溝通,進行建筑物的布局及其居住特征的優化,以滿足居住者的需要,確保設計色彩、材料、造型等環節的協調??偠灾?,設計人員要進行傳統文化因素的藝術性、實用性等模塊的結合。

在現代室內裝潢設計應用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的室內裝潢表現手法相結合,進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積極表達,確保其應用的更加簡練化、符號化,實現現代簡約主義的應用。比如在中式裝潢設計模塊中,我們可以進行方桌、書桌等的傳統文化形式內涵的展現。傳統室內裝潢中的案,指的是書案、供案等。案出現在神圣的場合,后來出現的畫案、書案則是案類家具的生活化,供案通常在廳堂中陳設,多采用雕刻作裝飾。很能體現中國文人的審美特點。每一件中式家具就像一首經典的老歌,在每一個流動的音符中都蘊涵著深深的韻味,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來,它獨特的魅力也會吸引很多的視線。

在我國傳統室內裝潢模塊中,中式家具的應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塊,它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應用環節。比如中式傳統裝飾中的明、清時代的家具,是我國傳統室內裝潢設計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具備端莊、穩定的外部形象特點,其工藝趨向于精細化,進行良好的典雅裝飾氛圍的營造,顯示出了我國傳統的室內裝潢文化。在明式家具的應用過程中,其對材料的選擇比較嚴格,進行木材的天然紋理美感的營造。我國傳統家具多用大量的優質木材,包括紫檀、楠木、黃花梨、雞翅木等。為了能夠體現出一套優質的傳統家具,將現代文化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空間。我們現在的設計師,應該以現代化的設計手法,在現代簡約風格的室內設計中滲透出一股濃郁的中國民族風味,讓現代簡約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更加完美的結合。

篇9

關鍵字:傳統文化現代社會價值

一、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

關于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借用美國文化社會學家E·希爾斯的話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即使我們承認,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輩傳遞下來的信仰和行為范例,我們還必然會發現,大量的信仰過去被擁護,現在仍然被擁護,許多行為范例過去被奉行,現在仍然被奉行,而且,這些信仰和模式與近期出現的范型相互并存?!盵1]這短短的一句話包含了四層意思:一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已發生“錯位”,傳統文化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生活;二是傳統文化有很大的穩定性,因而現代生活中仍存在著傳統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盡管現代生活仍繼承著傳統文化的某些內容,但這種繼承不是一成不變的拷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發展;四是現代生活在創造著新的文化。這或許可以用錯位——繼承——發展——豐富來表述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辯證關系。

(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錯位

現代生活是不同于傳統生活的生存模式。適應傳統生活而產生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這是由于傳統文化本身以及時代都處于不斷的發展之中。從其本身來說,傳統文化都有兩重性,既有積極進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從其發展的不同時代因素來說,由于現代反差,傳統文化既有適應現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適應甚至阻滯現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導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發生了錯位。

(二)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中國傳統文化雖歷經挫折、甚至像五·四和“”那樣的摧殘而薪火不滅。這里面有著深刻的原因。從傳統文化的本質屬性上看,傳統文化有其時代性,依賴于一定的歷史條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時代性因素,還包含著普遍意義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可以為現代社會所繼承。例如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助、重視家庭、誠實信用、正義勇敢和愛國等等文化特質仍是現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對一個民族來講,傳統文化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現代生活的文化基點和歷史條件。任何一個民族的現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虛無基礎之上,而必須建立在一個被批判過的傳統之上。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2]

(三)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發展

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并不是原封不動、一成不變地傳給下一代的,而是有選擇、有創造、有意識的文化發展過程。有選擇,是指現代人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之后,選擇其有現代價值的精華部分繼承下來,拋棄其不適應現代生活的糟粕。有創造,是指通過對傳統文化精華部分的重新闡釋,賦予其新的內涵和形式,使其更適應現代生活。有意識,是指現代人作為文化創造和選擇的主體,要有主體意識、自主意識、文化意識和反思意識等等,積極能動地、獨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傳統文化并使之為自己所有。這樣,經過現代人繼承的傳統就有了某種不同于它從前的特點,具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和規定性,成為以現代生活方式呈現著的文化傳統,成為融入了現代生活并流傳下去的傳統文化。

(四)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豐富

現代生活也在創造著新的傳統文化?,F代人的生活決不是簡單復制已有的傳統,相反,它是指向未來的一種創造。在現代生活中,根據變化了情況,創造出我們傳統中所沒有的、嶄新的東西,它們中具有遺傳活性的就會流傳下去成為新的傳統,從而豐富了傳統內容。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與現化生活畢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著歷史反差?,F代生活是傳統生活的延續,內在地包含有傳統文化的某些因子。這些因子經過轉化而成為以現代生活方式展現的傳統文化,成為現代人的一部分,并且通過現代人的生活實踐而不斷豐富著內涵??傊?,現代生活是傳統文化的現代方式的呈現、歷史繼承、現實創造與豐富發展,傳統文化是現代生活的歷史條件、文化基點與現實影響因素。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

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傳統文化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簡略說來,它作為社會整合的精神遺產、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道德建構的再生資源和生活觀念的導向因素,對現代的社會政治生活、經濟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貫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觀念有著極大的價值。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整合價值

對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社會成員之間的結合和凝聚是其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經濟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種族血緣的親和力,還有政治政權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還是傳統文化所產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對現代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巨大的思想統攝性,傳統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階級、黨派、種族、時間的界限,以文化為紐帶,以思想為橋梁,產生巨大的而又無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文化中國”、“大一統”、“兼容天下”、“愛國主義”等觀念,構成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內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發展,增強了中國人的共識,形成了民族文化認同感,傳統文化成為人們共同意識和自覺奉行的原則,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規范,由此出發產生出思維、行為的趨同性、和諧性和一致性。傳統文化這種整合力,增強了中國人的本根意識,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傳統文化正是通過人們心理上的認同、感情上的擁戴、行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無形之手將人們聯系起來,形成“同心同德”的社會整合力量,將整個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傳統文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

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現代經濟之樹成長的土壤,蘊含著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因素與動力。古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學十章半理財”之說,甚至有人把傳統作為調節社會資源的第三種手段。總結起來,這些潛在的動力因素包括:

(l)由“忠”引申出來的愛國精神,社會成員愿意為國家犧牲個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實施宏觀的經濟政策;有助于理順中央與地方關系,體現全局性、利益統一性,減少外在經濟現象,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發展。

(2)以“孝”為核心的家庭關系,家庭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起著凝聚和傳承作用,家庭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儲蓄率,家庭成員勤勞、互愛互助。這些為經濟增長準備了必要的資金、人才和勞動力等要素。

(3)在忠孝的基礎上,集體主義成為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從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標同一性的團隊意識和企業精神。

(4)強調剛健自強?!断髠鳌吩唬骸疤煨薪。右宰詮姴幌??!边@種自立意識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勵和鼓舞社會成員發展經濟、脫貧致富、自我奮斗、積極進取,不斷開拓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5)強調“厚德載物”。《周易大傳》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種寬厚為懷、虛懷若谷、寬容大量的氣度休現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于競爭,另一方面善于聯合,廣納博采、放眼世界、關心大局、以大局為重。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一種精神上的推動力,而且提供某種“制動力”,使中國經濟不致脫離常軌,保證社會各方面協調運轉。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市場游戲規則沒有完全建立,導致經濟生活中的種種負面現象,如某些企業唯利是圖,某些個人為謀利不擇手段,影響市場經濟正常運行。而中國傳統文化對這些行為有種“糾偏矯正”功能,它的一些經濟道德資源讓參與經濟活動的土體有了主觀的自主的軟約束,警戒人們不致失去控制,從而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穩定、有序地運行。

(三)中國傳統文化是塑造公民現代人格的精神資源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繼承價值的部分就是傳統道德。傳統道德中的精華為社會主義新道德體系的建構提供資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原料和營養。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闡發之道”值得我們借鑒。傳統道德從最切近的孝銻之道引發出處理不同社會關系的倫理道德,由近及遠富有感召力;還以人類普遍感受性為基礎,堅持“推己及人”(《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由己及人,容易引起人的共鳴;由小及大,由家及國及天下,層層推進。古人曰: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倫理規范,是一切倫理原則的起點和核心,“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論語·泰伯》),以孝為開端加以推廣放大,闡發出孝敬父母、贍養老人、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忠貞專一、長幼之間友愛恭讓、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和睦相處、重視家庭、工作認真上進、遵紀守法、愛國等等優良傳統。我們今天開展公民道德建設,要想使各項道德規范深入人心,取得實效,就要效法中國傳統道德的“闡發之道”。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是一種大倫理觀,其“天人合一”思想為建立現代的生態倫理、協調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倫理道德基礎之上的。它的內容包括:把“仁愛”之心擴展到自然萬物,對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愛眾生;認為人與自然萬物同類,“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西銘》);節儉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做到不違時,“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禮記。祭文》),“山林澤梁,以時禁發”(《禮記》),這樣才能得到自然的賜予和恩惠,達到天人協調,“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這些思想與生態倫理學原則息息相通,對協調人與自然關系、樹立環保意識、政府確立經濟及社會發展戰略有一定參考價值。正是由于傳統道德中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思想,75位諾貝爾獲得者才齊集巴黎發表聲明: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總之,我們要建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要建設與現代經濟生活、物質生活相適應的現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統道德文化的資源,補充現代人的精神養料。

(四)傳統文化對現代生活觀念的引導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考驗,己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F代中國人要走向現代生活,心須具備現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觀念。中國傳統文化至少有三點對樹立健康文明的現代生活觀念有借鑒價值:一是積極的入世精神;二是務實的實用理性精神;三是樂感文化精神。

所謂“入世精神”,就是關心社會現實的人生態度。積極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共同特點,它有利于樹立積極的生活觀念。

所謂實用理性精神,是一種普遍現實的生活觀念。中國傳統文化從產生開始就是一種以倫理思想為核心的實用理性文化。傳統文化主干的儒學就是適應中國社會現實需要的、使用兼具、內外無二、本末一貫的“實學”。孔子“不語亂、力、亂、神”((論語·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述而))),其所學、所思、所論、所教都與社會實際生活有緊密聯系。后儒們秉承著這一精神,無論是在行為方式或者是思想觀念上,都體現出強烈的實踐理性特質,“經世致用”的實踐理性或實用理性一直是儒學固有的內在品質。正是在有著這種內在精神的儒學的熏陶下,數千年來,中國人形成了勤勞實干、踐履篤實、不尚空談、樸實坦誠、反對虛妄的務實主義的生活態度,才能“在一切實際事務中……遠勝過其他東方民族?!盵3]

所謂“樂感文化精神”是指一種樂觀的生活心態。積極的入世態度和務實精神都是為了追求和保持今世的幸福與快樂。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思想運用到現代生活中就是一門高深的生活藝術,或說生活技巧,有利于樹立一種辯證、開朗、樂觀、健康的生活心態。“貴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有東方色彩和充滿生活智慧的理論。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上,“和”就成為了一種調和社會矛盾使之達到中和狀態的深刻哲理?!昂汀辈皇菦]有矛盾,而是對立基礎上的統一,多樣性基礎上的同一性,故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之言。如何才能達到“和”?中庸方能。中庸就是不走極端,而是“凡事叩其兩端取其中”,無過亦無不及,這是圣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所以中庸不是折衷主義,不是簡單的靜態的承受,而是一種理想狀態和在動態過程中對程度分寸的把握和選擇,充滿了辯證法的光芒。在復雜矛盾的現代生活中,在時間、空間與心態的交匯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凡事不強求,講求適度,力求理性自覺、主體意識去緩解人們因價值觀念劇烈變革而產生的不適感和焦躁不安的情緒;以知足常樂、恬靜自然去化解人們的迷失感、疲于奔命和不滿足感;以傳統的深沉感情去撫平人們的逆反心理、懷舊情緒。樂感文化是人們精神的“制衡器”和“減壓閥’,,給現代生活以一定的啟示意義。

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蘊涵著其他對樹立現代生活觀念有借鑒價值的因素:如傳統的儉樸、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量入為出等思想對現代消費觀具有一定意義,其它如中國人獨特的藝術審美觀、重意境美與自然美、重精神享受等意識對樹立現代閑暇觀有可取之處。

參考文獻:

1.李中華、張文定編:《論中國傳統文化》,三聯書店,1988年版。

2.呂希晨:《中國現代文化哲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姜汝真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闡釋與現代價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司馬云杰:《文化價值哲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錢遜:《推陳出新: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發展》,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于混奇、花菊香主編:《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角注:

[1]E·希爾斯:《論傳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頁.

篇10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而語文教育是實現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因此,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育中去,有著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的滲透,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發展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

2.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減緩社會現代化對于傳統文化的沖擊,使得當代學生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

3.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出現,可以將其中良性的理念傳輸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制約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的因素

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之間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情況下,還需要克服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體來講,可以將其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傳統文化社會氛圍不理想,全民傳統文化素養不高,難以為高中生傳統文化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

2.語文教師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課程的融合,自身傳統文化素養不高,也難以有效的促進兩者的相互融合。

3.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單一,難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和改善,這也是造成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質量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育的實現途徑

如果上述提到的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融合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勢必會給予高中語文教育質量的提高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從如下的角度入手:

1.將傳統文化納入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針對于目前高中教師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現狀,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以便將傳統文化納入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去:(1)結合高中語文教育的目的和高中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梳理,總結和歸納出符合高中語文教育精神的傳統文化素材,在此基礎上將其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2)合理安排不同傳統文化的比重,將符合現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價值觀念的傳統文化精華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從古文化的層次去理解現階段的核心價值觀。(3)積極健全圖書館中關于傳統文化的書籍,為教師開展更好的傳統文化教學打下基礎,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環境。

2.積極開展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第二課堂。高中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開展,由此實現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合到語文課堂中去。具體來講,主要涉及到以下幾種形式:(1)舉辦某一傳統文化的主題活動,邀請語文教師和學生參與進去,以朗誦古詩詞的方式開展,使得更多的高中生參與進去,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2)在校園內部開展大型的傳統文化為話題的寫作比賽,邀請學生參與這樣的比賽,學生可以在參與這樣活動的過程中,強化交流和溝通,從而使得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不斷提升。(3)積極利用高中校園網,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在網絡環境上構建虛擬的傳統文化講壇,以便發揮傳統文化在營造健康校園網方面的作用。

3.注重營造良好的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良好的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不僅僅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參與,只有這樣全面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才能夠保證學生接受到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有意義的。具體來講,需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1)高中可以借助家長會,傳統文化活動實踐的方式,向家長宣傳高中語文教育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使得其意識到家庭成員應該如何去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以形成合力。

(2)強化高中語文教師隊伍傳統文化的培訓,使得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不斷提升,以便更好的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這也是促進兩者相互融合的環境因素之一。

(3)高度重視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將傳統文化納入到校園文化內容中去,使得高中學生處于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