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會計準則范文

時間:2024-02-29 17:50: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有企業會計準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有企業會計準則

篇1

1、新會計準則對整個企業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更加強調了真實反映企業的經濟運行現狀,強調了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強調了企業需要一個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此外,新會計準則也同樣更強調了對企業資產負債的真實反映,將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提高到企業經營活動核心的地位,更重視企業資產本身和可能存在風險的預測,有助于報告使用者對企業狀況做出判斷,對企業未來的經營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企業的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會計準則內容上的改變

首先,新會計準則在理論上更新了會計核算基礎原則,在摒棄了歷史成本作為會計核算唯一的基本原則之后,重點強調了重置成本和現值等的重要性,比方說公允價值的提出改變了之前我國會計核算中一直以歷史成本為主要依據的要求,這也就意味著相應的市場價值體系要進行新的重估。其次,新會計準則引入了很多新的會計概念,比方說投資性房產和金融工具等等。尤其是金融工具的引入,將之前不同性質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如貨幣資金、銀行借款等統一納入同一概念范疇,為企業在處理較為復雜的經濟金融業務提供了可以依據的理論基礎。最后,新會計準則細化了相應的內容。一方面,新會計準則對一些特殊的經濟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規范,另一方面對一些特殊行業補充了影響的規范。值得注意的是,新會計準則在內容上,除個別項目外,充分采用了國際會計準則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方法,使會計的記錄和報告等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高度一致性,有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新準則對國有企業的影響

1、對企業融資成本的影響

與舊的企業會計準則相比,新企業會計準則首次實現了國際趨同性。這種變化一方面使我國的經濟市場的地位在全球經濟中有了更好的接受度,同時新準則的實施也提高了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在全球經濟中的可行性,使企業在財務信息報告和會計信息應用時相應的成本得到降低。這兩個方面的改善,提高了我國資本市場在處理經濟問題時的效率,增強了我國國有企業的在世界中的經濟地位,從而進一步的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增強跨國經營管理水平。

2、對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國有企業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和價值性的降低,為了更好地實現財務會計報告的作用,更好地提供有用且可靠的企業信息的目標,新準則修改了財務報告的內涵:取消了財務情況說明書,強調了企業先進流量表的編制,擴大了附注披露的范圍和內容,擴大我國國有企業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信息。特別是對于我國很多涉及到基礎行業的國有企業,新準則的實施不僅對這些國有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會間接地促進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

3、對企業合并的影響

現在,很多的企業合并都具有較強的行政安排的色彩,這就決定了對并購價格等由于缺乏獨立的價值判斷而帶有較大的主觀色彩。所以,新準則對合并的范圍明確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并報表的合并范圍。特別是面對國有企業在改制時的兼并收購,新會計準則提出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以及非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的概念,也就是說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采用權益結合的合并方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采用購買法的合并方法,被收購的資產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4、對政府補助的影響

我國國有企業由于地位和性質特殊,很多時候政府補助普遍存在于國有企業中。相比較于以前的會計準則對政府補助沒有相應的要求和規范,新準則在結合了國際通行的會計辦法的同時,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將政府補助分為兩類:一種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另一種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同時,新準則還補充說明前一種補助應該確定為遞延收益,使政府補助可以在資產使用年限內攤銷;另一種政府補助則被確認為當期損益。

5、對減值準備的影響

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八項減值準備的概念運用比較普遍。但是這種現行的資產減值會計規范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內容不夠全面和實施不夠廣泛等。新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損失做了相關規定:對于已經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在以后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樣就避免了企業進行利潤的操控。同時,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更高,在對應收款項計提減值準備所要求的條件上嚴格控制,這樣就不會有利用減值準備轉回,從而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使得報表信息更加客觀真實。

6、對債務重組的影響

我國國有企業在進行重組改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債務重組的問題。在舊準則中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少償還負債,還可能導致債務人豁免,在會計準則中都將計入資本公積,而不確認為當期損益。而在新會計準則中把確認債務重組損益的這部分計入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所以新準則的執行,有一些國有企業無力償還債務時在進行債務重組時如果能獲得債務部分或者全部豁免,將會相應的增加債務人的當期利潤,從而可極大地提升其收益水平,這一重大改變將對重組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很大影響。

7、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影響

在之前實施的舊會計準則中,投資性房地產和企業自用房地產都屬于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中進行核算,這不利于了解企業房地產的構成以及企業的盈利狀況。而在新會計準則中,則將投資性房地產單獨作為一項資產核算,用來區別自用房地產和作為存貨的房地產,從而可以更清晰地反映企業現階段所持有的房地產的構成情況和盈利能力。在后續計量方面,根據新準則的相關規定,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計量。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在計算成本計量的時候不計入折舊或者攤銷,而是以會計期末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的對賬面價值做出調整,原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將會相應地計入當期的損益。企業在采用這種公允價值模式時,可以在年末追溯年初所有者的相應權益,同時由于我國的房地產業的升值幅度較大,也就造成了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相應增加。但是也要注意的是,企業在采用這種模式以后,一些投資房地產業比重較大的企業的經濟業績受到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影響就會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業業績的不穩定性。

三、國企應采取的措施

1、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水平

眾所周知,面對著日新月異的經濟環境,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僅僅要具有豐富會計知識,還要熟練掌握與會計工作相關的經濟、金融、法律和計算機等相關方面的知識。這次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要求企業會計人員要盡快更新相關的會計理論,各單位可以通過對企業會計人員進行業務配型,促進企業會計人員的分析判斷能力,更好的了解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同時,企業還要加強會計人員的道德教育,使會計人員做到誠實公正,正確規范自己的會計行為,其編制的會計信息應該以客觀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指導方針,要避免會計人員操縱相應會計信息的行為。在面對確定的經濟事項,需要根據會計原始憑證加以確認,對于不確定的經濟事項和交易,要綜合判斷可以依靠的信息,同時還要確保信息來源的合法性,有利于企業的正常運行。

2、推進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篇2

1.國有企業會計準則大力發展階段(1997~2006年)2001年,經過長達15年的談判,我國終于加入了WTO,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平臺得以提升,但必須深刻認識到,加入WTO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現實,尤其是在大量跨國企業進入我國市場之后,如何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的問題。另外,外商直接投資及外資并購的迅猛增加也對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產生了直接推動。對此,必須加大會計改革的力度,通過會計改革來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我國為規范企業會計核算、更好應對已經發展起來的多元經濟體系,先后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等等會計準則,為國有企業會計改革的推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2.國有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臻于完善階段(2006年至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深入,迫切要求建立滿足市場化、國際化要求的會計準則體系,提升會計準則在實際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這種國際環境的影響,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了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由一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包括首次的22項新具體準則和16項具體準則)組成的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極大地滿足了國有企業市場化、國際化需求下會計制度的不足,并意味著我國國有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臻于完善。

二、國有企業會計準則變遷的特征分析

1.路徑依賴性在國有企業會計準則市場化、國際化變遷中,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會計舊制度在此過程中的頑強維持和向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會計新制度的逆向滲透,導致會計準則的變遷路徑依賴性非常強,主要體現為一系列過渡性的會計制度性安排,如1992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不僅有市場經濟背景下國有企業會計準則的特點。同樣體現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會計準則的痕跡,帶有新舊兩種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但又能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有機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例如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雙軌制”。

2.內容局部性國有企業會計準則的變遷,與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特點極為相似,表現為逐步推進、分步到位、先易后難、先解決急需后解決一般,然后再進行整體協調的過程。其優點是把變遷成本分散化,盡可能減少整體變遷風險及時提供在哪些領域進行變遷具有最大收益的信號為整體變遷創造了一個過渡。例如許多規定都是先在國有企業試行,經過修訂后,再推廣到全國所有企業,帶有明顯的以點帶面,從局部到整體的特征。

3.內外結合性所謂的內外結合性,即是指國有企業會計準則變遷遵循著國際化、市場化與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向結合的趨勢,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之后,與國際接軌的趨勢極為明顯,但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考慮本國特殊的環境,盲目遷就國外,而是充分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基本原則,充分實現變遷成本最小化,實用性最大化的目標。如先后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等等會計準則,就明顯體現了這一特征。

三、結語

篇3

當前形勢下,新舊會計標準并存的格局依然存在。盡管新準則已在上市公司等全面實施,但我國原來的行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以及相關專業核算辦法、問題解答等并未廢止,行業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并存,原會計準則與新會計準則并存。

《企業會計制度》自2001年起在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實施,但自2007年開始執行新準則的上市公司不再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必須注意的是,其他已經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應繼續執行,同時還應執行相關專業核算辦法及問題解答。此外,部分尚未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國有企業,仍應執行財政部1993年的相應行業會計制度。

對于基礎工作比較扎實、效益較好的國有企業,財政部鼓勵執行新準則。但是,由于新準則改革了會計確認與計量原則,可能影響國有企業的績效考核,因此,希望執行新準則的國有企業,應與財政、國資等相關部門及時溝通,相關會計政策應由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按規定程序表決通過。

大中型企業實施新準則乃大勢所趨。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最近明確指出,新準則“2007年在上市公司實施一年后,經過總結、調整和完善措施,2008年推出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實施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到2009年爭取全面推開,所有大中型企業全面執行這套準則體系”。因此,新舊準則并存的格局時間不會太長,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新準則是基本方向,是大勢所趨,符合國際會計慣例。

最近,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了《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具有公共受托責任(publicaccountability)的主體應全面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其他主體應執行專門為中小主體制定的簡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目的是減輕報告負擔,降低信息成本。所謂具有公共責任的主體,主要是指公開發行證券的主體以及銀行、保險、證券經紀、養老基金、共同基金、投資銀行等機構。

就我國而言,上市公司及大中型企業執行新準則符合國際慣例,是我國會計標準與國際趨同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我國下一步會計改革的方向非常明確:上市公司、金融證券保險企業、大中型企業等具有“公共受托責任”的主體執行新準則,其他企業則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因此,我國2004年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并不會廢止,但會逐步修改與完善。

2領會實質

首先,新準則要求更加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細化信息披露,強化管理層責任。

新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會計政策比較靈活,要求會計人員進行大量的職業判斷。對此,許多企業以為會計準則靈活了,會計人員“毛估估”就行了,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認識。新準則的確增加了管理層會計政策選擇的權利,但并不是給予企業完全自由,實質是增加了管理層責任。

會計政策選擇的權利在企業,但責任也在企業。如果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未能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企業應負相應的責任,這也是安然事件后國際會計準則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即會計處理的權利和責任均由企業承擔,強化管理層責任。對此,新準則要求管理層應在財務報告中作出“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就是管理層要承諾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遵循了企業會計準則,并對此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國新修訂的《刑法》規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利用職務便利,操縱上市公司,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新準則細化了信息披露,實際上通過財務報告公開了企業與會計處理相關的所有信息,將企業暴露在公眾面前,從另外一個層面加大了對企業管理層的監督力度,對此企業管理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其次,新準則要求企業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治理,優化管理決策。

新準則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性趨同,為企業制定會計政策和提供財務會計信息搭建了一個國際化的平臺。同時,新準則根據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對企業合并等也作出了有別于國際慣例的規定。

上述這些改革舉措,勢將影響企業的管理與決策,影響企業的業務流程與管理方式。例如:

——新準則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而國際研究表明,這兩種方法具有不同的經濟后果,企業應該采用哪一種會計處理方法,需要管理層籌劃與決斷;

——新準則規定,企業采取股權激勵而向員工進行的股份支付,應按公允價值入賬,計入成本費用,這必將導致企業凈利潤下降,到底采取何種激勵模式也需要企業管理層慎重決策;

——金融資產劃分的類別不同,相應的會計處理方法也不相同,企業應考慮持有金融資產的目的,合理劃分金融資產。

新準則在賦予企業選擇權的同時,也給企業提出了新的課題,企業只有通過完善內部管理,方可作出優化決策。另外,由于新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而公允價值并非會計人員能夠確定,因此,在執行新準則時,企業還需要完善內部管理與溝通,要求合理安排業務流程,準確確定公允價值,準確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

3穩妥推進

首先,管理層應率先垂范,加強學習培訓。新準則的創新與突破之多,改革力度之深,僅次于上世紀90年代以“兩則兩制”為核心的會計改革。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的會計改革實現了我國會計標準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而此次新準則的推出,則實現了我國會計標準的實質性國際趨同。

我國會計改革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企業管理層的推動,會計標準改革很難取得實效。我國《會計法》就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會計標準改革不僅僅是會計處理方法的變革,而且在更深的層次上涉及管理與決策的改革。

管理層應率先學習領會新準則的基本理念,掌握新準則實施對業務流程、經營決策與經營業績的可能影響。同時,還應積極創造條件,組織會計人員認真學習,督促會計人員參加財政部門組織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不斷更新知識,為全面實施新準則奠定堅實基礎。

新準則的實施是一個漸近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尚未執行新準則的國有企業,首先要充分認識新準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創造條件,穩步有序地執行新準則,切不可盲目實施。因為企業會計準則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如果企業決定實施新準則,就應全面執行所有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而不能挑選部分準則執行,這對不具備條件的企業而言,壓力很大,困難很多。

篇4

—、財務、會計、稅收:處理企業、國家以及社會之間利益關系的切合點

要說明財務制度、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以及稅法之間的關系,首先應當對財務、會計和稅收之間的關系作出回答。

財務、會計和稅收之間的關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察。從本文所研究的問題出發,他們可視為處理企業、國家和社會之間利益關系的三個切合點。改革開放之前是這樣,改革開放以來,乃至于將來建立起成熟的市場經濟制度以后,這個結論也同樣是成立的。區別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結構,不同的經濟運行機制,這三者也就有不同的結合方式。

改革開放以前,基本經濟成份是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方式是通過指令性計劃實現資源的配置和社會總產品的分配。以集體企業為主體的非國有企業也采取了類似于國有企業的經濟運行方式。就分配體制來說,國家為社會總產品分配主體,按照經典作者所闡述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實行對社會總產品的統,分配,形成補償基金、消費基金和發展基金,從而實現社會再生產。其中,財務制度通過規定資金投人、資產計價、成本補償、收益確定、利潤分配、基金形成等標準,成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據。財務制度也是國家稅收的基礎,財務制度所劃定的補償標準和收益確認標準,是確定稅基的依據。而會計制度則是按照復式記帳要求,根據財務制度和稅法所規定的分配標準規范企業的會計科目、報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內容。這時的會計制度本質上是薄記制度。

實踐證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與其相適應的財務制度、稅收制度和會計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現在:第一,分配權力高度集中。補償基金和消費基金以及發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國家手中,企業沒有自主權,大到基建項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職工福利設施,都是政府部門決定的。第二,分配過程缺乏制約。社會總產品有多少用于補償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費基金,又有多少用于發展基金,服務于國家計劃和預算,而沒有考慮經濟生活自身的規律。根據國家計劃和平衡預算的需要,可以調整成本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可以推遲確認損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計劃決定財政,財政決定財務,財務決定會計”的運行機制。在這種體制中,只有縱向決定與被決定關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權力集中,又缺乏內部制衡,導致分配比例失調,突出表現是補償和消費大量欠帳,如,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欠帳,職工福利欠帳,環境治理欠帳,等等。這些隱患現在已經充分暴露出來,成為當前改革和發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

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社會總產品在補償基金、消費基金和發展基金之間進行分配。這一結論適用于各種社會和各種體制。問題在于如何進行分配,由那個主體進行分配,在那些層次進行分配,根據什么進行分配。計劃經濟體制的突出問題在于,社會總產品是在國家層次上進行分配的,企業并不是分配主體。換句話說,社會資金實行的是宏觀循環,補償基金和消費基金是根據國家計劃進而通過財務制度進行分配的。改革的方向是,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承認企業是商品經濟的細胞,在企業層次上進行分配,按照資本運動規律組織企業的財務活動和會計核算。

企業資本運動,首先表現為資本的投入,形成資本存量,然后經過生產經營過程實現資本的增值,對資本增值進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進而實現新的循環。從資本的運動過程中,我們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財務,會計和稅收的各自作用空間,并且能夠找到計劃經濟體制下分配問題的癥結。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不是按資本運行規律組織社會再生產,社會總產品價值和新增價值的界定取決于財務制度,服務于國家計劃和年度預算,最終表現為存量與增量界限的混淆,導致分配關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這是我國國有企業當前普遍面臨生存危機的深刻背景。

一般認為,會計通過價值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這個結論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會計的深刻意義還在于,通過資產、負債、權益和收入、費用、利潤的確認和計量,它劃定了資本存量和增量的界限,其中資產、負債和權益三個要素劃定了資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費用和利潤三個要素劃定了資本增量的界限,這六個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貫串于會計循環的全過程,是會計職業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業得以持續經營的基礎。包括國家在內的投資者所執行的財務活動,實際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進行的資源的配置,包括資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潤(即增量)的分配。稅收也是在合理劃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礎上對增量的分配,盡管參與分配的法理依據完全不同于財務活動。

二、會計準則與財務制度

前面已經說到,傳統分配體制下,財務制度直接地執行統收統支的職能,是國家實現社會總產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權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導致分配結構失調,弊病甚多。為此,我們建議全面認識并重新界定會計準則的性質和功能,將財務制度執行的資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職能轉交由會計準則來執行,建立起體現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原則、約束機制健全的社會總產品分配體制。

問題是,為什么會計準則能夠執行這些職能,并且能夠避免傳統財務制度的弊端呢。這是由會計準則的內在機理決定的。

第一,會計準則是市場經濟實踐和人類智慧的結晶。經過近百年市場經濟實踐的催化,會計準則已經成為有一套邏輯嚴密的概念體系支撐的規范系統。象真實與公允、權責發生制、可比性、謹慎等概念和原則,已經成為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固有觀念,規范著會計實務,不僅支撐著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在市場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樣也使資本存量與增量的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礎之上。

第二,在由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政府部門、企業職工和會計職業等所組成的多角關系中,會計準則已經成為處理和協調經濟利益關系的內在穩定器。企業是各種經濟利益關系的聯結點。這里所講的經濟利益,既可能表現為直接經濟利益,也可能表現為以經濟信息形式存在的間接利益,因為誰擁有更多的信息,誰就有更多的決策能力和影響能力,并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其中,對我們本文所要討論的問題有意義的,是其直接經濟利益方面。會計除了其固有的信息功能外,另一個重要功能是資本存量與增量之間的分割功能。對于股權投資者來說,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保證,一般情況下,會傾向于多確認存量(當然,例外的情況也是有的。比如,對于短線投資者來說,只在意企業的短期價值,可能會傾向于多確認增量。而這本身就說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卜對于債權人來說,他們一般也傾向于多確認存量,因為,存量充分意味著其債權的安全系數更大一些;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其直接利益是稅收利益,多確認增量,意味著更大的稅基;對于企業職工來說,其報酬往往是與企業的當期利潤相聯系的,他們也會傾向于多確認增量(當然,基于長期雇用、追求長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類似于這樣的利益主體及其利益傾向,還可以舉出一些。為了協調各種利益矛盾,會計職業最早以中間人的面貌出現,主持會計準則的制定。

后來的實踐證明,會計職業也是有自己獨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風險,獲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現為市場份額、審計取費,風險則表現為可能的審計失誤以及由此引起各種利益主體的訴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職能時,就會考慮特定利益關系中的力量對比,并以對自已有利的方式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和設計。這正是為什么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會計準則制定權限先后從會計職業轉移到獨立的會計準則制定團體手中的真實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有理由將現行財務制度執行的制定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標準的職能分解出來,使其成為會計準則的職能,建立比較完善的會計準則體系和會計準則形成機制,有效地負擔起資本存量與增量的分割職能。將財務分配和稅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劃定資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礎上。

將財務制度執行的資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職能改造為會計準則的職能以后,相應的問題是,是否取消國家對企業財務的管理。筆者認為,將財務制度執行的資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職能改造為會計準則職能,并不意味著取消國家對企業財務的管理。相反,應當按照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原則,改善和加強國家作為所有者對企業財務的管理。

所謂財務活動、財務管理,都是圍繞資源的配置和分配進行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國家法律約束和計劃指導下實現的。資金投資到哪里,投資多少,從哪里籌資,怎樣安排資金結構,利潤應當怎樣進行分配,多少分配給投資者,多少用于后備和發展,基本上是所有者決定的,或者是由管理部門在投資者的指導下進行的。國家對企業財務的管理至多是從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證小股東或債權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規范。可能的領域有,利潤分配順序,社會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備基金的建立,等等。現行公司法律對這類問題已經作出規定。

而國有企業的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國家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或者通過法人行使所有者職能。國家必須對國有企業財務進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對其資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場經濟賴以正常運行的保證。而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國家,對于國有資本的投放和國有資產收益的分配以及對經營者的考核,必須由國家來執行。

第二,國有企業是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目的的重要途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是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經濟成份。國有企業固然要以盈利為目的,但其所擔負的經濟社會目標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的職能、平抑物價的職能、解決就業的職能等等。這都要求通過國家對國有企業財務的管理來實現。

第三,相對于非國有企業來說,國有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經營失敗風險比非國有企業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種經濟體制中,都表現為一系列的授權過程。對于非國有企業來說,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經營,自己授權自己,其責任心和風險意識都是很強的。有的則是由私人投資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極強的風險意識。當然,由于掌握企業命運的是大股東,對小股東有著潛在的損害,所以往往要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于預,比如定期公布信息,保留必要的后備。公司法律有關條款起的就是這樣的作用。而在國有企業,授權層次大大增加,有時甚至不能直接確指是誰授權的。這就大大增加了授權風險。注重眼前利潤而忽視長期利潤,剝奪性經營而不注意資本維護和技術開發,冒險而不顧忌后果,等等。這就是產權經濟學一再提醒的道德風險現象。可以說,國有企業的道德風險比非國有企業要大得多。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強國家對國有企業財務的管理和監督,比如規定和監控負債比率,流動性比率指標等等。

三、會計準則與稅法

在傳統體制下,稅法和會計制度都是以財務制度為依據的。會計制度根據財務制度規定的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標準規范帳務處理方法和程序,而稅法則根據財務制度確定稅基。隨著會計制度改革和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職能將由會計準則來承擔。

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是,如何處理會計準則與稅法的關系,是將稅基完全建立在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還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稅辦法。或者將稅法與會計準則統一起來。最近幾年,不少同志倡導建立一門獨立的稅收會計學,并發表了一些研究成果。總的來說,有兩種意見,一種觀點是,稅收會計學是財務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它集中研究和處理企業與稅收有關的會計業務,比如,增值稅的會計處理,營業稅的會計處理,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消費稅的會計處理,以及納稅申報。還有一種觀點是,鑒于財務會計與稅收的目標不同以及會計準則與稅法的現實差異,分別時間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并進行跨期所得稅的分配,即所得稅會計。更有人建議,不但要確認所得稅的時間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而且還應當確認增值稅等其他流轉稅的時間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并進行跨期分攤,在此基礎上建立稅收會計學。

關于第一種觀點,筆者認為,從會計的角度看,企業的納稅業務,與企業其他各類經營活動井沒有什么兩樣,交納各種稅收,所導致的企業納稅義務形成的負債以及多交稅收而應當退回稅款所形成的資產,與企業對存貨、固定資產、應收帳款、應付帳款等經濟業務的核算原則是一樣的,都要遵循有關會計準則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標準。單獨建立一門納稅會計學,就象要建立應收帳款會計學、存貨會計學、固定資產會計學一樣說不過去。

關于第二種觀點,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財務會計與稅法在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慮,會計準則與稅法如果能夠協調好乃至統一起來,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那樣既有助于簡化企業會計核算,又便于稅收征管。然而,會計準則與稅法在立法宗旨、服務對象和約束因素諸方面都是有區別的。就當前實務來說,稅法與會計準則在諸多項目的處理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差異。絕對地講會計準則與稅法保持一致,已經行不通了。但是,贊成會計準則與稅法分離,并不意味著不顧成本與效益原則,盲目地追求兩者的差異,甚至人為地夸大兩者的差異,而應當盡量保持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協調和一致,不要夸大納稅扣除政策的作用。實際上,某些稅收政策的獎勵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在我國目前經營環境和企業機制下,更是這樣。對于會計準則與稅法在某些項目的確認標準上的差異的處理,筆者贊同我國現行會計制度有關所得稅核算的規定,即,企業可以選擇采用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

有同志建議,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稅,還要確認增值稅時間性差異,并進行跨期分配,進而建立起稅收會計學。筆者認為,借鑒所得稅跨期分配原理進行流轉稅的跨期分配,不失為一種嘗試,但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任何一種會計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國現實和特定環境,符合成本與效益原則,不能為會計而會計,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轉稅跨期分配與所得科寫期竹配一樣,都是會計原理和會計原則的具體運用,屬于某一類會計業務,指望因此形成一門稅收會計學,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

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關系,所要解決的實際上是會計規范本身的結構問題。廣義上講,會計準則是會計制度的一種形式,就象會計制度以外,還有會計規章、會計規則、會計規定、會計處理辦法等多種法規體例一樣。80年代初開始搞會計改革,乃至于從統研究會計制度改革,開始用會計準則這個稱謂,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會計實務的影響。因為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國際會計準則都稱accounting standards 或accounting principles,分別譯為會計準則(或會計標準)和會計原則,當時國內大量介紹和譯述西方國家會計文獻,使得會計準則這個詞成為市場經濟制度下會計規范的象征。記得當時還曾就會計準則、會計標準或會計原則的區別或聯系以及我們該選用哪一個名稱進行過多次討論和論證,后來在1998年底召開的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準則研究組的研討會上達成一致意見,今后統一用“會計準則”一詞,不再在名詞上爭論了。

現在我們討論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關系,已經不再是名詞本身的討論。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現在都以其現實存在,直接影響著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當然,由于已經的會計準則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國際會計經驗,會計準則幾乎成為新的會計規范的代名詞,因而影響更大一些。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會計準則,基本上是指已經或即將的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而會計制度所涵蓋的內容要廣泛得多,且復雜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兩則兩制”中的13個行業會計制度和后來陸續的其他行業會計制度,象公路經營企業會計制度,還有股份公司會計制度、外商投資企業制度兩個會計制度。從現行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看,表現形式、體例結構、詳略程度、政策選擇方面存在一定區別,但所涉及的內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間的關系確實需要理順,從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協調、結構嚴密的中國會計規范體系。

早在80年代末財政部著手研究和草擬會計改革發展規劃時,就提出了建立會計準則體系這一動議。1991年的《會計改革綱要(試行)》以及先后提出的《關于擬定我國會計準則的初步設想》等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準則與具體準則在內的會計準則體系的設想。當時,按行業和所有制制定的國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國營商業企業會計制度等基本上是以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格式為框架的,這就是本文前面所說的,執行的是簿記職能。也有一些例外,1995年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會計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除了傳統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方面的內容外,也獨立地規定了一些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政策。實施“兩則兩制”時,由于當時《企業會計準則》只有一個基本準則,尚不能滿足具體指導企業會計實務的需要,所以根據基本準則按行業制定了13種會計制度。這些行業會計制度也相應地充實一些會計政策的內容,即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方面的內容。這就是為什么隨著具體準則制定工作取得進展,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重疊之處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關注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關系問題的根本原因。

如果說,80年代末開始搞會計準則時,還主要是直觀地借鑒西方國家會計準則這個名稱和形式,那么經過10年來制定會計準則的長期實踐,我們切實感到,分要素、分經濟事項制定會計準則這個形式,有顯著的優越性。一是分會計要素、分經濟業務制定會計準則,有可能將某個要素或業務所涉及的定義、特征、確認、計量和披露要求闡述得比較全面且清楚,邏輯嚴密;而會計制度是按會計科目組織其邏輯結構的,其核心是帳戶設置、記錄內容和信貸規則,不可能象會計準則那樣根據特定要素或業務的需要靈活組織其結構和內容。二是會計準則這種形式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規范形式,已經為國際社會所認同,象法國、德國等國家也開始采用會計準則這種形式。

曾經普遍認為,會計制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應當用會計準則取代會計制度。現在看來,評價會計制度,應當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辯證地看。就內容來說,通過會計制度規定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等會計政策,并不是絕對不可行。有人說會計制度規定過死,不利于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實際上,并不是會計制度規定過死,而是財務制度規定過死,不能把財務制度的問題算到會計的頭上;就現行的會計制度來說,除了仍然過多受到財務制度制約之外,很難說會計制度所規定的會計政策過死。再說,就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余地將越來越小。會計制度的問題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會計制度是按會計科目組織其邏輯結構的,因此,無法對特定會計要素和會計業務的確認、計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圍,這也是形式決定內容的一個例子。

會計活動包括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環節,因此,會計規范也就有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這四個可能的要素。無論是國際會計準則,還是其他國家的會計準則,都只包括確認、計量和報告三個環節,而基本上沒有涉及記錄這個環節。就我國的會計準則來說,必要時也有一些有關帳戶的規定,比如,單設帳戶還是合并反映,直接轉銷還是備抵方法,就屋于記錄的規定,因為不影響計量的最終結果。有關記錄環節,所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帳戶的設置、帳務處理程序、帳戶對應關系、帳戶與報表項目的協調和配合等等。現行會計制度的形式特別適合于記錄制度。所以,要不要用會計準則代替會計制度,實際上就變成了還要不要對會計記錄環節作出規定?有關記帳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給企業自己來做?

筆者認為,會計制度有關記錄環節的規定,主要是幫助企業設置會計科目和建立會計核算體系,并不象會計準則那樣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所以,要不要對會計記錄環節作出規定,取決于企業會計實務有沒有這個需求。離開特定環境,絕對地說取消會計制度或保留會計制度,都是片面的。

篇5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 變革 探討 影響 措施

全球經濟在不斷發展,市場一體化與國際化越來越明顯,會計準則為適應全球經濟發展,趨同也是大勢所趨。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它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的接軌,是我國會計準則的新變革,這可視為一個里程碑在我國會計發展史上。巨大的挑戰也擺在了新會計準則的面前,企業及環境等許多方面都會因其改變而發生深刻變化。經濟日趨全球化,新準則已經作為社會的通用規則,這對于國企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世紀之門如何穩健地跨入,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迫在眉睫的新課題對于是國有企業決策層、管理層以及監管部門來說。對這種變化的準確理解、深入分析,使新會計準則對現實具有指導引領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變革

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對新會計準則進行剖析:

1、新會計準則實施后,許多根本性影響將在整個企業的運作中產生。記賬編報表就是財務會計是許多人長期以來在傳統觀念影響下認為的,企業財務信息片面和滯后就是由于對財務工作重要性的忽略造成的,財務報表也不能及時、全面的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原準則對財務信息雖然也有部分相關要求,但是綜觀許多企業,在其財務信息實務中能夠做到全面性和前瞻性的少之又少。

企業的經濟實質要在會計信息中真實地反映出來,這是新準則強調的,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是財務會計工作,企業有一個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非常重要,這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才能夠通過財務信息準確、及時、可靠的反映出來。企業未來的經營決策要有前瞻性,財務信息就要對其有指導作用,這說明新會計準則是著眼未來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所以說,新準則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對企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企業的管理體系、內部控制上,新準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活動有企業的每個人參與,企業的管理層更是要參與到活動之中。

2、新會計準則對原會計準則進行了顛覆性改革。內容上的豐富和更新不是這一改革的重點,會計原則的改變和新會計概念的引入才是這次更為重要的。首先,會計核算基礎原則在理論上被新準則進行了改革,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已經不再唯一是歷史成本,公允價值、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的重要性受到了更為突出的強調,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更將是有很大改變,特別是“公允價值”概念在新準則中廣泛得到運用,我國會計核算的計價基礎將得到顛覆性的改變,重估了市場價值體系的。其次,像金融工具、投資性房產等許多新的會計概念被新準則引入。更重要的是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規范了會計處理,將不同性質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如:原來的股(債)權投資、應收(應付)款、貨幣資金、銀行借款、金融衍生產品等納入同一概念范疇。國際經濟的發展也使國內企業經濟金融環境不斷完善并且復雜化,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使企業多了一個理論和實務的平臺,它能夠為企業處理各種復雜的經濟和金融業務。再次,內容的擴充和細化在新準則中也有反映。一方面對如加股權支付、政府補助、職工薪酬、企業年金等特殊經濟事項進行了具體規范;另一方面也首次規范了一些特殊行業。

二、新準則對國有企業的影晌

由此可見,由于新準則的實施,深遠的影響將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產生,這是我國會計領域的重大變革。新準則可能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對國有企業產生影響:

1、企業重組并購及合并。很多大型國有企業的一項重要財務工作是合并財務報表。合并報表的合并范圍新準則明確確定以控制為基礎,合并范圍包括所有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即使是母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的子公司也在范圍之內,而如果母公司擁有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但卻能夠實際控制子公司也在此此之列,而且強調合并范圍的廣泛性,但是不再有重要性大小的區分,規模較小的子公司經營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與其他公司一樣納入合并范圍。

兼并收購是在國有企業改制時常見的,新準則在這一方面也規定了不同處理原則,提出了另一種企業合并的概念,即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與非控制下企業合并。類似國際準則中的“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方法原則上是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用的方法,按照同一控制下企業的歷史成本計量被收購資產;而購買法的會計處理方法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用的方法,按照公允價值計量被收購的資產。

2、政府補助。國有企業中有一個較普遍的現象就是政府補助,而在方面原準則并沒有相關規范。新準則根據國際通行方法結合我國現實情況,制定出適應我國的規范。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以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對政府補助的分類,遞延收益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所應該確認的,攤銷在資產使用年限內;當期損益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所應該確認的。

3、減值準備。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減值準備并不陌生,國企早已普遍運用了8項減值準備的概念。計提的減值準備不得轉回是這次新準則主要明確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企業進行利潤操縱。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是資產減值損失不得轉回的范圍,而其他的應根據其適用的其他具體準則規定使用,如:存貨、應收款項、短期投資等其他資產減值。

4、債務重組。國有企業在進行重組改制或是優化資產的過程中會經常碰到債務重組的問題,“一刀切”的規定在新準則中已經消失,將原債務重組溢利計入營業外收入,改變了過去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同時計量基礎上,實物抵債業務也引入了公允價值。新準則規定,企業獲得債務全部或部分豁免的收益要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對于重組企業來說,這個重大改變將對財務報表產生很大影響。

5、特殊行業。國有企業涉及多種基礎行業是普遍現象,因此如石油天然氣開采、生物資產、金融工具、原保險合同、再保險合同、套期保值等這些行業在新準則中都有所規定,根本性的影響將對這些國有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將產生,由于全新的會計準則的適用。

三、企業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首先,為保證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新會計準則要有一個有效的信息系統以保障其實施。對于規模大、子公司眾多的國有企業來說,做到信息的及時準確并非易事,甚至一些企業存在信息不暢滯后的問題。但是我們都知道,財務方面的信息并不是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所需要的唯一原始信息,更何況在新會計準則下,加上信息很強的時效性,要求企業為了保證集團內部信息溝通的及時和準確,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系統。其次,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是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所必須的,這是為了保證會計處理的正確公允。企業管理層在新準則下在會計政策、確定會計處理方面會有相當大的選擇范圍,這主要體現在金融資產的劃分、公允價值的確定等,經濟交易的價值確定和會計處理會因管理層的意圖和判斷的改變而改變。為了避免簡單劃一的硬性規定,會計處理會有一定自由度,這也是為了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弊端是容易產生舞弊和操縱利潤的現象。

再次,在新會計準則子下,更高的要求擺在了財會人員和企業管理者面前。生搬硬套不是新會計準則的意義,它強調的是對交易的經濟實質的理解,在很多方面需要財會人員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人員的判斷能力,這就要求企業的財會人員和企業的管理人員具備必要的財務知識,否則勢必會影響新準則的實施和運用,甚至錯報漏報也有可能在財務報表中出現。

國有企業的經營運作受到了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的深遠影響,這固然是新準則的復雜性和革新性所決定的,更重要的由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進行市場化運作、走國際化道路是我們的國有企業的必走之路,同時為了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又必須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因此國有企業管理層為了避免打無準備之仗,為了新會計準則的良好實施必須在各個方面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平穩的過渡到新準則。

參考文獻:

[1]夏鵬.新企業會計準則出臺―歷史背景與現實意義[J].

財會月報(會計),2006,(3)

[2]王偉.淺談新會計準則變更及其影響[J].商場現代化,

篇6

財政部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從2014年7月1日起執行,新修訂的會計準則對職工薪酬在會計核算范圍上有大幅擴展,也將對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針對財政部新修訂職工薪酬會計準則在會計核算方面給職工薪酬帶來的新變化,在分析準則修訂的背景和主要變化的基礎上,結合國有企業用工和薪酬管理的實際,進一步闡述對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帶來的影響,并初步提出細化和強化薪酬管理的幾點應對措施。

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的三個背景

一是原會計準則中職工薪酬未完整反映企業人工成本的真實含義。從本質上看,人工成本是企業在產品生產或提供勞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直接和間接的人工費用總和。目前,國有企業勞動用工主要采用勞動合同工、勞務派遣用工和業務外包三種方式,2006年《會計準則第9號》中職工薪酬的范圍和內涵較以前有了一定拓展,但略嫌狹窄,不能完全反映人工成本的設定理念。

二是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迫使財政部建立與之配套的薪酬會計準則。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關注保護勞動者權益,陸續出臺了《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等與勞動者權益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針對勞動關系短期化、同工不同酬等問題,加大對勞動關系的規范和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勢必要求建立與之配套的薪酬核算準則,以準確計量和反映與之相關的企業人工成本。

三是薪酬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體系持續趨同。遵循國際會計通行的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和謹慎性原則,企業與職工之間因職工提供服務形成的關系,大多數構成企業的現時義務,將導致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從而形成一項負債,因此只有對未來可能要發生、會引起企業現金流出的人工成本進行準確的計量,才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人工成本。

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的三個主要變化

一是職工薪酬范圍擴大,新增了離職后福利,明確了其他長期職工薪酬的內容,并將企業給予職工受益人的福利也納入職工薪酬的范圍內。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明確: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包括短期薪酬、離職后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企業提供給職工配偶、子女、受贍養人、已故員工遺囑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屬于職工薪酬,而2006年準則只涵蓋短期薪酬和辭退福利的內容。新修訂準則中增加了離職后福利,將其定義為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在職工退休或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和福利。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明確了其他薪酬的內容,原準則中其他薪酬僅列舉了長期利潤分享計劃,新準則中還列舉了長期帶薪缺勤、長期殘疾福利。職工薪酬的范圍更接近于人工成本的設定理念。

二是明確界定了職工概念,涵蓋了向企業提供服務的各類人員,全職、兼職與其他用工等薪酬均納入職工薪酬。新修訂準則原文中明確界定了職工的概念,針對頗具爭議的勞務派遣問題,除了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所有人員外,新修訂準則明確“未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業所提供服務與職工所提供服務類似的人員,也屬于職工的范疇,包括通過企業與勞務中介公司簽訂用工合同而向企業提供服務的人員。”職工薪酬的范圍擴展到全部用工,體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第19號――雇員福利》的趨同方向。在職工薪酬核算中,以上人員所發生的支出都要納入職工薪酬核算,而原準則中對薪酬的核算僅包括了訂立勞動合同人員的核算,對于其他用工形式的薪酬核算并未明確。

三是細化和規范了薪酬項目。新修訂準則除了增加設定提存計劃、設定收益計劃等離職后福利及其他長期福利外,還整合了此前僅見于準則應用指南的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辭退福利等的確認與計量規范,明確了將未來應付義務在會計期間進行處理,規范了職工退休或解除勞動關系后各類形式報酬和福利的提供,使企業對職工離職后預期發生的薪酬進一步可控,也充分體現了配比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對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的影響

第一,薪酬面臨的監管進一步嚴格。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對薪酬的界定更加明確,監管趨嚴,職工薪酬的范圍從“職工”內涵到“薪酬”內涵都進一步擴大,政府對國有企業薪酬核算的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企業統籌薪酬管理的空間進一步擴大,企業用工和薪酬政策面臨著較大的法規限制。

第二,薪酬總量管理模式面臨著新的變化。在傳統薪酬管控模式下,國有企業薪酬由上級主管部門實行預算和計劃管理,按照“兩低于”原則,嚴格控制職工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對于其他用工形式未進行過有效和系統的管理。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涵蓋了各類用工的薪酬,為國有企業用工管理和薪酬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

第三,薪酬核算的變化影響國有企業用工管理。薪酬核算的變化直接影響企業用工策略的變化,國有企業薪酬核算范圍的規范將影響其人工成本和經營利潤,在國有企業現有的業績考核模式下,將迫使其下一步優化和調整用工管理策略以確保業績考核指標的完成。

第四,薪酬核算的變化影響國有企業特殊人員薪酬管理。國有企業用工情況多樣復雜,新修訂薪酬會計準則對帶薪缺勤、離職后福利及其他長期職工福利做出明確規定,要求加強對這些特殊項目和特殊人員的研究,細化對以上工資項目的管理。

對于新準則的應對措施

一是加強對所有職工薪酬項目的規范核算。新準則對傳統的薪酬管理理念和薪酬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國有企業人資部門和財務部門要協同配合,加強對所有職工薪酬項目的分析、規范和核算,在薪酬具體管理上進一步規范合法,確認和計量上進一步真實精準,人工成本管理進一步透明和市場化。

二是做好各類用工基礎數據整理。根據新準則的變化,需加強對各類用工歷史薪酬數據的梳理,依法全面規范各類用工工資、福利、保險等人工成本支出,重點做好外部勞務費等人工費用有效管理,逐步實現對各類用工和各項薪酬管理的全覆蓋、全管控,使企業薪酬總額管理范圍與薪酬會計準則口徑相一致。

三是建立標準化人工成本體系。國有企業要對各類用工的人工成本及離職后福利進行有效管理,健全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加強企業人工成本的統計分析和管理,建立人工成本監控、預警機制,并將人工成本管理與業績考核工作緊密結合,參照市場化勞動力成本,逐步建立標準人工成本體系,通過薪酬核算的變化控制用工總量,盤活存量,實現控制人工成本總量、提高人工成本效率效益的目的。

篇7

關鍵詞:國有資產流失 會計制度 防治流失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770(2007)08-058-03

會計制度是一個多重的、系統的“博弈”的結果。理想的會計制度應能充分兼顧各方的利益,成為博弈雙方愿意執行的有約束力的社會契約。如果這個博弈過程對各方利益處理不當,就會出現企業經營被會計制度束縛或是出現國家利益受損的問題。在國有資產增值保值過程中,會計制度同樣起著重要作用。我國已經開始通過不斷完善會計制度保全國有資產。2006年會計準則改革實現了我國會計準則的新突破,本質上是一次中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在抑制國有資產流失方面也有顯著成效,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新準則部分內容有待改進。

一、會計缺陷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所呈現的特點

國有資產的流失方式眾多,包括賄賂、挪用、盜竊私分、侵占國有資產、濫用經營權、股份制企業產權混亂等。與這些流失方式比較,會計缺陷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最顯著的特點為合法性和隱蔽性。

1、合法性

會計制度的制定過程,由于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如果稍有偏差出現漏洞,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對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影響重大。會計制度不完善,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程序操作,結果卻是會計賬目與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不符。很多企業就會利用這些漏洞,雖然實際上已經造成了國有資產流失的事實,但卻無法用法律來懲罰這些企業,因其完全是按照法律程序進行賬務處理,并無違法操作,與賄賂、挪用、盜竊私分、侵占國有資產、濫用經營權、股份制企業產權混亂等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完全不同。由于會計缺陷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具有合法性,就會引起社會上大范圍的效仿,后果非常嚴重。

2、隱蔽性

按照財政部規定,企業需要在資產負債表日,向政府或公眾公開其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等。企業沒有義務將其日常的賬務向社會公布,而會計缺陷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往往存在于企業的日常賬務中,這就使利用會計手段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即使在審計部門深入到企業內部審核其日常賬務,由于企業日常經營的復雜性,日常賬務也非常繁雜,很難發現其中不恰當的會計處理而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

二、國有資產流失在會計報表中的直觀反映

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狀況的集中反映,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情況也在會計報表中有直觀的表現。會計報表與實際企業的經營情況出現偏差是會計缺陷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最終表現。

1、虛增資產

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狀況主要體現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比較企業兩個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可以清楚地反映企業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狀況。因此資產負債表的賬面反映,成為判斷國有資產流失的最直接依據。根據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國有資產主要指會計恒等式中的所有者權益,虛增資產,顯然所有者權益也會被不真實地夸大。賬面價值比實際價值小,國有資產在無形中流失。虛增資產是國有資產流失的直接會計表現。

2、虛增利潤

企業利潤的增加,實質為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虛增利潤也就是賬面的國有資產高于企業實際擁有的國有資產。一般企業會采取多計收入,少計費用的方式虛增利潤。尤其是待攤費用的處理,將大筆的當期費用以待攤費用的形式掛賬,形成當期利潤不真實地提高,實際上這部分待攤費用作為資產掛在資產負債表上,是不能被企業所利用的。在企業的經營中,虛增利潤時常與利潤轉移相伴隨,雖然在賬面上企業表現為盈余,企業實際控制的國有資產已經減值。

3、 虛減利潤

這是目前潛在危害最大的流失方式。隨著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國有資產的界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全資國有企業的資產,還有很大部分的國有資產以參股的形式存在于股份制企業中,包括國家投入資本金的原有金額,而且包括因各種原因形成的企業凈資產增值額中國家應享份額。國有資產的流失既可以是原有投入資金的削減,也可以為蠶食凈資產增值額,即虛減利潤。其中第二種表現方式更為隱蔽。在國家入股的國有企業中,常常出現虛減利潤的現象,即使企業當年實際上盈利豐厚,國家卻不能獲取其應得收益。

三、新會計準則仍將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表現

(一) 舊會計準則遺留下的漏洞

1、關聯方的界定

根據關聯方的定義,“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以及兩方或兩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構成關聯方。”現實中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A國有企業持有B國有企業51%表決權資本,同時持有C非國有企業50%表決權資本,而C企業的另50%表決權屬于另一非國有企業D。按照關聯方定義,A企業與D企業是關聯方,B企業與C企業并不構成關聯方。在操作中,A企業可以利用B企業與C企業非關聯方的形式與D企業進行實質的關聯交易。即A企業可以通過B企業與C企業這座橋梁,把國有資產轉移到D企業。

2、短期借款利息的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短期借款利息在利息支付給銀行時,將利息費用計入財務費用。根據會計準則,只有當短期借款按時歸還時,利息費用才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反映。也就是說,當企業不能按時歸還銀行利息,那么利息費用不用在賬面反映,相應地造成財務費用虛減。短期借款利息入賬時差的存在,成為操縱利潤的又一手段。

(二) 新會計準則帶來的新漏洞

1、新增會計計量屬性

新會計準則在原有計量屬性的基礎上,特別增加并強調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具體準則中都有運用。根據規定,“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由于新會計準則缺乏對“公允性”作明確的界定,而“公平交易”與“自愿”行為在市場交易中也難界定,于是“公允價值”會因評估方式不同而不同。在發達的市場條件下,公允價值比較容易確認,但是在市場不充分的情況下,如何確認“公允價值”則是一個難題。因此,對“公允價值”在市場非充分條件下計量時,由于過多涉及評估者的主觀因素,會成為國有資產流失的潛在渠道。

2、有關無形資產的新規定

(1) 無形資產研究開發費用區別處理

新會計準則對無形資產價值的計量進行了修改,保持原準則“研究費用費用化處理”不變,增加了“進入開發程序后,對開發過程中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以資本化”,根據新會計準則,使得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更加合理。于是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成為確定研究開發費用費用化和資本化的分界點,也決定了無形資產是否合理估價的重要標志。但無形資產研發業務復雜,新會計準則對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區分上缺乏操作性,明確劃分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操作中,若把原本歸屬于研究階段的費用資本化,無疑會虛增無形資產的價值;反之,則低估無形資產的價值。不真實地反映國有資產的價值都是會侵害國家利益。這種會計處理方式由于在會計制度上的“合情合理”,即使存在侵害國有資產的事實,也不能用法律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 無形資產攤銷方式的改變

新會計準則提出了按照反映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方式攤銷其價值的方法,指出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改變了原準則一律“分期平均攤銷”的做法。此外,新會計準則提出了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的有限使用壽命內攤銷,沒有強調按照法律規定年限攤銷。根據新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式與攤銷年限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給予了企業會計處理很大的靈活性。因無形資產不同于固定資產,沒有明確的使用年限,攤銷年限在實際操作中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依,導致無形資產賬面價值浮動性大,同樣存在著不真實反映國有資產價值的問題。

3、有關債務重組的新規定

新會計準則中的債務重組準則改變了“一刀切”的規定,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對于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基礎。于是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計入營業外收入,直接在當期利潤表中反映。國有企業很可能會在公司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或者出于維持公司業績的需要,通過債務重組來改變企業的當期損益。例如某國有企業債務重組的方案為,以實際價值為350萬元的資產償還300萬元的債務,在資產評估中,利用我國資產評估的不健全,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為200萬元,則在該次債務重組中,國有企業實質上損失了50萬元,但賬面表現卻為盈利150萬元。150萬國有資產在盈利的光環下,黯然流失。

四、政策建議

(一)公開會計制度制定過程

會計信息用來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其制定過程需要多方參與。我國在會計制度制定過程的“計劃、搜集資料、起草和征求意見”四個階段中不如一些西方國家那么公開化,對于立項原因,下一步的計劃和安排等事項缺乏公開的解釋。因此,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全社會相關人員的經驗與智慧。會計制度不完善,部分原因來自于制定者個人認識水平的有限性,不能囊括現在或將來所有的經濟活動與事項。我國確實存在一些資深的會計人員,他們因多年從事國有企業的會計工作,對于如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有很多合理的建議。因此,在會計制度制定過程中,非常有必要傾聽這部分人的聲音,這樣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地對我國的國有資產進行監管。

(二)強化會計制度執行機制

為適應經濟活動的日益多樣性,會計制度增加了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權的擴大有利于企業更真實、恰當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及資產運營情況。但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不僅需要完善的會計制度作為前提,還需要高效率的執行機制作為保障。如果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濫用會計政策選擇權,將導致會計信息不能反映國有資產真實情況,從而不能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監管。因此,國有企業內部實行會計委派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與以往會計完全從屬于企業、會計人員的利益與企業掛鉤所不同,委派制后的會計獨立于企業,這樣會計更能根據國有企業真實的情況出具會計信息,進而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監管。

(三) 落實會計監管體系

會計制度的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么在這期間,需要依靠嚴格的會計監管體制加以協助。這就要求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管、社會監管和政府監管三者的有機結合。但從目前這三者監管的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并不能對國有資產監管起到較好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致力于會計制度改革的同時,不能忽視會計監管體制的完善。就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管而言,不僅要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還要建立適合國有企業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制度,以確保國有資金的有效運行和安全完整。就社會監管而言,應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作用,并結合新聞媒體,共同發揮監督作用。就政府監管而言,要明確不同監管部門的職責,尤其要協調國有資產增值部門與會計審計部門在工作上的一致性。

五、結束語

一套合理的制度體系必須達到兩個統一,即執行者利益最大化的行為與合法行為相一致。在國家與企業間以會計制度為舞臺的這場博弈中,國家作為制度的制定者,應發揮會計制度的監視器效用,保證企業的利益最大化行為與合法行為的統一。同時,在經濟發展的動態歷程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國有資產流失方式,就需要對會計制度根據國有資產的流失狀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如何不斷完善會計制度以保障我國國有經濟不受侵害,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是一項隨著時展的長期任務。

篇8

[關鍵詞]財務制度;改革方向;宏觀財務管理

一、引言

我國以《企業財務通則》為統帥、分行業財務制度為主體、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為補充的現行企業財務制度體系已走過了十多年的歷程。

十多年來,國家宏觀經濟體制和企業微觀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會計制度、稅收制度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陸續出臺并日趨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下,現行的企業財務制度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陷入了尷尬的兩難境地。“財務制度的運行要經過制度制定、傳導到實施的過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補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運動變化。財務制度的老化現象是制度運行的一般規律。這一規律要求在選擇財務制度時,要自覺地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對制度廢除取消、修改補充或更新替代。”總之,財務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改革勢在必行。

至于財務制度究竟何去何從,十多年來,這樣的探討一直沒有停止,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廢除企業財務制度;調整企業財務制度,建立面向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財務制度;徹底革新企業財務制度。

二、對企業財務制度改革持有的幾種觀點剖析

(一)企業財務制度應當廢除

持該觀點的人認為,既然企業財務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經喪失,經濟領域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財務制度日益完善,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取消財政部統一制定的企業財務制度,并且這一行為不會給政府管理及企業自身的營運帶來問題。企業財務制度在經歷輝煌之后,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可以徹底取消。

1企業會計制度的改革取代財務制度確認計量會計要素的功能

隨著會計制度的不斷發展,會計制度所覆蓋的領域不斷擴大,陸續的企業會計準則以及2000年財政部統一制訂的《企業會計制度》,已經基本包含了原由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確認和計量的內容。“兩則兩制”①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業財務制度作為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2稅收制度取代財務制度納稅扣除的職能

在1994年稅制改革之前,企業財務制度對企業成本費用等進行確認,實際上行使了納稅扣除的職能。但是稅制改革之后這種現狀發生了改變。199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依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按稅收規定允許扣除的金額,準予扣除”,這使得稅收制度從企業財務制度中得以分離出來。2000年國家稅務總局了《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對企業納稅扣除事項做出了全面規定。企業財務制度納稅扣除的功能被徹底取代了。

3企業財務制度是企業的內部事務

當前,持“企業財務制度是企業的內部事務”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在任何一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企業財務所涉及的日常經營管理、投資、籌資決策等都是經營者自己的事,國家不應干預企業的財務活動;國家可通過調整稅收政策來保證財政收入,通過制定利率政策來引導企業的投資和籌資活動。”因此,“企業財務就變成了企業的內部事務,由包括出資人、經營者在內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部門廢除企業財務制度既是對企業財務制度滯后于改革的客觀追認,又不會對企業財務管理構成行政干預,符合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企業產權理論的客觀要求。”

4現行企業財務制度無法適應WTO新要求

在我國加入WTO后,新的經濟環境要求政府作為宏觀財務的主體,在規范企業財務行為,保證經濟目標實現上擺脫傳統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角色,從機制上實現微觀財務行為的合理化,為企業微觀財務活動創造有利環境。而傳統的企業財務制度側重于對企業實行直接的微觀管理,對企業的經濟責任和財務責任強調較多,沒有認識到強化宏觀財務約束的重要性,無法應對加入WTO帶來的新變化,適應新要求。

(二)企業財務制度應當調整,建立面向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財務制度

在充分研究傳統企業財務制度弊端的情況下,對其制訂主體、性質和內容進行重大調整,建立面向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財務制度。新的企業財務制度主要針對國有企業發揮作用,是所有者財務的重要體現,是市場經濟環境中兩權分離的產物,是國有企業的財務行為規范,應該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以國有企業所有者的身份來制定,而不是由財政部來制定。

1對“大會計觀”②的否定———企業財務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會計準則的頒發實行,強調了會計國際化和地位突出化,“大會計觀”的呼聲日益高漲,“認為‘會計準則’基本上可以包攬代替財務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則可以由稅法、公司法等法規來規定,并由此進一步認為,財務管理完全是企業內部自主理財行為,政府應該完全退出,完全交給企業。”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沒有將企業財務置于市場經濟體制這個大背景下進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國有經濟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國家作為所有者,應當對任何影響所有者利益變動的任何行為做出規范。因而,財務制度也將長期存在。

(2)由于我國經濟的多元化,行業差距仍很大,并且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時期內消失,因而國家需要通過財務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對其進行有效調節,發揮一種其他經濟杠桿所沒有的特殊調節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國民待遇的壓力下。

(3)國家作為所有者,還需要從宏觀經濟范圍,對國有資產的變動及收益分配進行調節,從而增強調控能力,并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增長的目的。

顯然上述各方面是會計準則、財政、稅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財務制度才能發揮這種靈活性,同時可見,企業財務制度不是企業的內部事務,而是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2國有資產管理體制③改革凸顯企業財務制度的內在缺陷———企業財務制度調整的必要性傳統的企業財務制度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初期制訂的,并沒有區分政府職能和所有者職能,這種制度設計顯然無法滿足“政企分開”的要求。隨著國有企業出資人制度的確立,在企業財務管理領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對國家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和出資人職能予以明確劃分。由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對有國有資本金投入的企業進行管理,無權參與沒有國有資本金投入的企業經營管理。

3國家必須對國有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建立面向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財務制度

國家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或者通過法人行使所有者職能。國家必須對國有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對其資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場經濟賴以正常運行的保證。而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國家,對于國有資本的投放和國有資產的分配以及對經營者的考核,必須由國家來執行。

(2)國有企業是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目的的重要途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是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經濟成分。國有企業固然要以盈利為目的,但同時其所肩負的經濟社會目標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平抑物價、解決就業等。這些都需要通過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來實現。

(3)相對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經營失敗風險也比非國有企業大得多。非國有企業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經營,有的是由私人投資的股份公司,其責任心和風險意識都很強。而在國有企業,授權層次大大增加,有時甚至不能確指是誰授的權。這就導致授權風險增加,注重眼前利潤而忽視長期利潤,剝奪性經營而不注意資本維護和技術開發,冒險而不顧后果。可以說,國有企業的道德風險比非國有企業大得多。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強國家對國有企業財務的管理和監督,規定和監控負債比率、流動性比率等。

綜上所述,國家應當也必須對國有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形式作出規定,并賦予其足夠的權威性和強制性。

三、企業財務制度應當與時俱進

目前不僅不能廢除企業財務制度,而且應當把企業財務制度作為國家有關企業的基本制度有效組成部分進行徹底改革。新的企業財務制度既不能翻版《企業財務通則》及分行業財務制度,也不能重復稅收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財政部應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規則的要求,重新對全社會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進行制度規范,保障企業在同一財務行為中,公平、合理地對待不同利益主體的權益,指導企業協調好企業內外財務關系。而且,新的企業財務制度要尊重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自身的作用,剛柔并濟,在某些方面應當具有強制性,彌補我國經濟法律法規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導性,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1國有企業出資人財務制度不能代替國家宏觀財務管理

④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國家具有雙重身份,其作為社會公共管理者和出資人所管理的對象和管理目標是不同的。國家作為社會管理者對所有企業進行統一的社會公共管理,為所有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平等競爭創造基本條件;而國家作為出資人僅對有國有資本金投入的企業進行管理,管理的目標是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在不直接干預企業經營的前提下,實現對經營者的有效控制,切實保障國家作為出資人的權益不受侵犯。從實踐上看,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經濟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財務行為規范,缺乏協調出資人與經營者關系的行為準則,因此需要通過國家宏觀財務管理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總之,在建立面向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財務制度的同時依然要加強國家宏觀財務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2認識現代企業財務的真正意義,并以此為切入點改革企業財務制度

“財務戰略、財務治理與財務運作構成了現代財務的概念框架,三者構成了連貫的體系。財務戰略既是企業戰略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戰略的價值管理形式,企業其他戰略都是財務戰略的載體,是資本渴望增值的內在動力驅使財務戰略不失時機地借助各種載體朝著既定目標前進。財務治理要求企業通過合理設計組織結構促使財務人員自發地將財務戰略落實到實際,是財務戰略與財務合作的有機紐帶。它要求組織具有可塑性,能夠適應財務戰略變化的需要,也要求組織具有驅動力,促使財務人員去實現財務戰略。而財務運作是財務人員的具體實施行為,是將財務戰略轉化為現實的操作系統,要求組織具有執行力,能夠將財務戰略付諸實踐,并要求組織具有糾偏能力,能夠對偏離財務戰略的行為予以修正。”由此可見,對于財務的理解與運用應當跳出會計框架的窠臼,將更高層次的財務寫入財務制度。

3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構建新的企業財務制度

“現代企業財務制度的建立,使企業與政府、所有權與經營權等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構建新型企業財務制度體系就是要求國家對企業的管理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由行政管理轉向產權管理、由統一管理轉向自主管理。從宏觀上看,國家是企業財務活動的社會管理者,需要對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宏觀調控;從微觀上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財務行為離不開宏觀財務政策的指導;同時,國家作為國有企業的出資人行使出資人職責或授權的投資主體行使職責,也需要從出資人的角度來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從國家、出資人、企業三個不同的角度構建企業宏觀財務、出資人財務、經營者財務三個層次的財務制度,形成能夠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財務制度體系。”

4新型企業財務制度———制度規范與強制約束的平衡點

筆者認為在企業財務制度改革過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強調給予企業經營理財自,而忽視了建立有效的財務約束制度,導致對企業的國有資產的財務監督弱化。沒有向企業及時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將產生社會經濟秩序混亂的后果。相應地,若政府過分注重強制約束,則不僅不能起到為各類企業公平競爭創造良好財務環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營運能力,增加了企業執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個具有廣泛適應性和一定彈性空間的新型企業財務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業創新、有利于企業自立、有利于企業自擔風險、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注釋]

①指1992年以后頒布的《企業財務通則》與《企業會計準則》、分行業財務制度與分行業會計制度。

②持有該觀點的人認為會計職能包含財務管理,即認為會計有獨立的、最終的決策權和控制權。

③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指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各種制度安排的總和。1998年以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突出的特點是在總體指導思想上明確了以公共財政構架為改革的基本方向。

④國家宏觀財務管理是相對于微觀財務管理而言的,是從國家財政角度對企業活動進行的調控行為,并不直接參與企業財務活動,也不構成企業管理行為,主要是通過市場作為調控傳遞媒介對企業管理行為的規范和引導。

[參考文獻]

[1]姜輝,周慧生,李桂芝。對構建新的企業財務制度體系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04,(9)。

[2]賴永加,張小英。關于廢除《企業財務通則》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04,(5)。

[3]李洪輝。論財務制度與會計準則的分工、協調[C].楊紀琬教授從事會計工作60周年論文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4]孟焰。論完善我國會計準則的若干問題[C].96北京海峽兩岸會計準則與獨立審計準則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篇9

[關鍵詞]會計準則;經濟后果;啟示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的特點分析

與舊準則比,新準則體系不但體現了“國際趨同”還保持了“中國特色”。

1、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國際趨同”

首先在內容體系方面,新會計準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再者在會計基本準則、會計要素計量和會計政策選擇等方面做了大膽借鑒。新基本準則中的會計基本原則,繼續保留了重要性原則、謹慎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等,也強調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則。但權責發生制和歷史成本不再作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2、新會計準則體系的“中國特色”

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不等于相同。新會計準則保持了“中國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準則和新制度與我國的法律環境和法規體系相適應。二是繼續保留了“會計制度”這種形式制定會計規范,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便于理解和實際操作。三是新準則、新制度在債務重組、非貨幣易、以放棄非現金資產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等很多方面也體現了會計的中國特色,這是由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所決定的。四是《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并存,是我國現階段企業會計改革的合理模式。

二、我國新會計準則中經濟后果的表現

我國新頒布的會計準則對舊會計準則作出了重大修改,許多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發生了變更,這些會計政策的變更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后果,本文分析借款費用、長期股權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債務重組會計政策變更可能產生的經濟后果。

1、借款費用會計政策變更的經濟后果

新準則規定,借款費用如果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資產可以作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等。存貨的借款費用一定條件下可以資本化對于生產周期長的行業影響較大,如果借款較多,執行新準則后,允許將用于存貨生產的借款費用資本化,這將大大降低這類企業當期的財務費用,提高企業當期的會計利潤。借款費用會計政策的變更,出現的經濟后果是,不僅可以改善企業當期的會計利潤,也有利于改善企業經營者的業績考核指標,提高經營者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

2、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政策變更的經濟后果

新準則執行后,將對原有投資進行重新分類和計量。首次執行新準則時,尚未攤銷的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全額沖銷,并調整留存收益,這將導致上市公司2007年年初的留存收益減少。上市公司進行短期證券投資時,按照現行準則,只要報告期末沒有出售,即使賬面實現了盈利也不能體現為當期收益,而新準則將短期證券投資修改為交易性證券投資,按公允價值入賬,賬面盈利就能直接計入當期收益,增加當期利潤,由此引起實施新準則帶來經濟后果。

3、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會計政策變更的經濟后果

新準則中規定,非資幣性資產交換在滿足一定條件時,應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引入了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更能反映公司資產的真實價值,使交換產生利潤,產生了新的經濟后果。

4、債務重組會計政策變更的經濟后果

新準則中詳細規定了債務重組可能產生損益的幾種情況。第一,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第二,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第三,當債務轉為資本,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之間有差額,也可產生損益;第四,修改其他債務條件,使得重組債務的前后入賬價值之間存在差額,也可產生損益。

三、我國會計準則經濟后果產生的原因

我國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是十分明顯的,大量非公允的會計準則經濟后果是促成會計準則頻繁修訂的主要原因。本文就以下幾個方面深入分析我國新會計準則經濟后果產生的原因。

1、有效市場尚未完全形成

在有效市場中,不影響企業現金流量的會計政策調整,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較小,投資者可以看透經理人的操縱行為,使其實現財務非公平轉移的目的無法實現。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大量不能流動的國有股和法人股,這個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制約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市場的形成,意味著我國證券市場離有效市場的差距較遠,其結果是價格不能真正反映證券的真實價值,為上市公司操縱會計利潤提供了空間。

2、對報酬契約和債務契約約束過軟

在市場經濟國家中,報酬契約和債務契約對管理者行為有著直接的影響,會計準則對這兩種契約的影響,是導致會計準則經濟后果產生的直接原因。然而,在我國報酬契約和債務契約對管理者的約束、影響相對較小,這與我國企業公司化改造的程度和產權結構有關。我國國有企業盡管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公司化改造,但由于國有股占絕對優勢,公司經營者的任免是由政府相關機構決定,上市公司經理人員的年度報酬由當地政府部門制定,債務契約方面,我國債務契約的行政特色濃厚,國有企業從國有銀行所獲得的債務有些是按照行政程序,通過當地政府的協調獲得的,這就決定了債務契約的軟約束。

3、對資產管理體制上政治因素過重

我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對立利益集團,為各自集團的利益相互競爭的政治活動并不明顯。然而,在我國會計作為社會經濟調控的工具,有著普遍性,這也是政治因素一種體現,具體主要體現在國有資產的管理上。國有資產的管理主要通過各級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實施,隨著政企分離,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管理相對要少,但為了分清各自管理國有資產的責任,在會計上有著相應的規定,諸如對企業壞賬準備金的提取,制定一種強制性的規則,而不是根據市場情況做出必要調節。雖然新會計準則使會計的相關職能有所減弱,但國有資產管理問題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仍有影響。

四、新會計準則經濟后果觀帶來的啟示

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觀給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帶來諸多挑戰同時也有很大啟示。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完善會計準則制定的博弈,提高會計準則的信息質量,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1、認清經濟環境制定和調整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要與相應的經濟環境相適應,對我國經濟環境的恰當分析和認識十分必要和緊迫。在我國研究和制定會計準則,應該對經濟環境進行全面、充分的調查研究和論證,否則,將會影響到所制定會計準則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生命力,并可能導致負面的經濟后果。

2、樹立和協調技術觀和經濟后果觀

技術觀反映了準則制定的理性原則,經濟后果反映了準則制定的可實施性和有效性,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賴。技術觀從技術的角度出發,認為會計準則是在財務會計理論指導下的、不受各利益階層所左右的、無歧視和無偏見的技術性規范,而經濟后果觀認為,技術上完美的會計準則,因未能充分考慮利益階層的利益需求,未必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而被執行,所以在會計準則的制定上,應特別注意考慮有關利益相關體各方的經濟利益。事實上,技術觀下的會計準則在執行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后果,而經濟后果觀下的會計準則也要遵循基本的技術規范。因此,經濟后果觀不是對技術觀的全盤否定,而是要求在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中不能單純從技術角度出發把技術性作為唯一標準,還要盡可能的兼顧各方利益,并應側重考慮會計準則對社會相關各方經濟利益的影響,從而達到兩者的統一。

3、反復評估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

制定會計準則時所處的經濟環境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任何人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的按照無限理性的方式來制定會計準則。在我國會計準則的制訂過程中,只有樹立程序理性的思想對制訂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規范,包括會計準則的立項、討論、評估和確定。會計準則的制訂程序應是利益階層各方均能接受,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應對已頒布實施的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進行反復評估,及時評價已實施會計準則在宏觀和微觀層面產生的效果,評價其是否能夠產生預期的經濟后果,及時修正已實施的會計準則中不完善或是不合時宜的規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會計準則的資源配置效率,并保證會計規范的體系化和一貫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孫明.淺談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幾個主要變化[J].經濟問題探索,2006.

[3]雷光勇.經濟后果會計管制與會計尋租[J].會計研究,2005.

[4]尚維琛.實施新會計準則對經濟后果的影響及利弊分析[J].時代經貿,2006.

篇10

內部核算的稅收籌劃,要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如:核算方法、核算程序與利潤分配等,通過核算,將成本、利潤與費用三者進行有效的結合,當處于最佳值時,便可以實現不納稅或者少納稅等。具體的會計選擇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收入、成本費用、盈虧底抵補與稅率等[1]。

二、企業會計對財政收入的影響

企業會計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如果企業會計的核算具有真實性與準確性,并且符合國家財政稅收與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此時,它可以作為科學的依據,以此指導國家財政收入的組織與安排;如果企業會計的核算未能滿足稅法、會計法等相關規定的要求,它則會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根據研究表明,政府的相關政策未能全面考慮企業會計主體的利益,在此背景下,為了實現利益的維護,會計主體將利用會計核算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財政收入所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為財政收入的規模,另一方面為財政收入的結構。

1.在國有企業方面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國有企業在不斷進行改革,但仍存在諸多的不足,如:所有者缺位、所有權虛化等,因此,其管理為“內部人控制”,即:國有企業的控制者為管理當局,此時,企業的會計主體為管理當局,企業會計的核心為管理當局的利益。管理當局的利益主要受其政績所影響,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會計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側重于利稅較多內容,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呈現出了虛增的情況。國有企業對于會計政策的選擇,及虛假會計信息的提供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銷售業務法,它對于多項收入具有較大的影響,如:增值稅與所得稅等,具體的行為有銷售業務的虛構、退貨業務、虛構利潤等。其二,存貨計價法,它主要是對所得稅有一定的影響。其三,潛虧掛賬法,它對營業稅與所得稅均有影響。其四,利息資本化與財政補貼等。

2.在非國有企業方面

與國家企業相對而言的,便是非國有企業,二者對于會計政策的使用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要是由于非國有企業的所有者具有真實性。在會計界定方面,非國有企業的產權涉及三個經濟主體,分別為政府、所有者與經營者,不同的經濟主體在利益方面具有矛盾性與對立性。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是通過企業征稅所實現的,此時企業的財富將發生轉移,在此基礎上,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維護,將對轉移的財富進行減少甚至取消轉移。因此,非國有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側重利稅較少的內容,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在數量上有所減少[2]。

三、協調二者之間關系的對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主體存在差異,企業會計信息不能滿足政府對財政收入的組織要求,因此,為了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要提高企業會計核算的質量,并且要求企業會計核算以財政收入管理為前提,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保證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才能夠實現財政收入和企業會計二者間的和諧與協調發展。

1.保證產權的明晰

產權對于財政主體、會計主體來說均具有積極的意義,產權的明確性利于二者利益的協調。市場法人資格的獲取要以產權為前提,企業唯有具備明確的產權才能夠成為會計主體,企業的實質為合同,在合同中對企業的權利與義務等均進行了相應的規定,企業中的成員具有收益索取權,但在具體的經營中,企業的利益主體有所不同,如:政府、所有者與經營者等。在企業中,如果其不具備明確的產權,此時,企業的會計行為將出現偏離,不同的利益主體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對會計行為將進行干擾,最終企業的會計行為將不能適應會計規劃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企業會計核算的信息也不能符合政府財政收入安排與組織的要求。因此,要將產權進行明確的界定,使企業會計主體以會計規范為依據,保證其會計核算活動有序、合法的開展,進而其提供的信息也將具備準確性、真實性與可靠性。明晰的產權為企業會計核算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主要是其滿足了所有者的利益要求,同時利用契約關系將利益主體進行了有效的聯系,在此基礎上,經營者的利益也得到了滿足,與此同時,會計主體以交易費用為依據,對會計規劃組合的方式進行選擇,使會計規范的作用得到了全面的發揮。此時,政府進行財政收入組織時,也可以根據企業會計信息開展工作。

2.促進規范的建設

企業會計核算的合法性要以會計的相關規章制度為依據,因此,要促進會計規范的完善。首先,會計法律法規的建設,會計法規與會計準則二者具有不確定性,在建設過程中,要盡量克服二者的不足。因此,制定機構的人員要保證其具有廣泛性與代表性;會計準則要保證其能夠應對變化的會計環境,在科學性與預測性的作用下,促進會計的穩定與有序發展,減少會計環境對會計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同時,準則中的定義與解釋等要具有明確性、精準性與詳細性。其次,會計規章制度的建設,會計規章制度具有可選擇性,它是造成會計核算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要將此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才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但我國的現代企業制度中,企業對于會計政策擁有較大的選擇權,因此,會計規章制度在建設過程中,要積極利用內部審計與監督機制等,以此規范企業會計制度的選擇。最后,二者的完善,雖然會計法律法規及其規章制度等均在不斷規范與調整,但仍不能全部解決實際問題,面對新問題,要根據我國及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定,并根據規定的使用情況,對其進行修改,使其符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其適應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3.結合法治與德治

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中存在人為作假的情況,直接影響著財政收入的組織與安排,此時不僅要依靠法治,還要利用德治,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夠徹底杜絕違法亂紀的行為。法治的基礎為《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德治主要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并且對企業的管理人員及會計人員等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與培訓,具體的手段為:運用社會評價機制與社會利益導向機制[3]。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