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范文

時間:2024-02-29 17:49: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

篇1

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隨著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固定資產投資渠道日趨多元化,國家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對做好投資統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投資統計的數據能否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結構及其變化趨勢,為宏觀決策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事關全區經濟發展大局。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區固定資產投資工作,提高投資統計的數據質量,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的通知》(*政辦〔20*〕72號)和省統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的通知》(*統〔20*〕46號)精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投資統計數據質量。各地要把提高數據質量作為投資統計工作的首要任務,切實抓好統計基礎工作,規范統計行為,把好統計數據的“入口”關,確保投資統計不重不漏、應統盡統,客觀、真實反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二、加強對基層報表的審查。投資統計制度明確規定,凡是已經實際開工建設的項目必須依法納入統計范圍,不論項目是否經過審批,是否符合有關規定,一律按實際進度統計。對永久性工程實際開始施工前進行的前期準備、征地拆遷安置、土地平整等投資,一律不得提前上報。各地必須嚴格按照制度要求審查把關,對新開工項目進行現場核實,重點核查項目實際進度與上報的基層表數據是否一致,項目單位上報的基層表邏輯關系是否平衡,續建項目還要審核與前期投資數據是否銜接。

三、規范投資統計基礎工作。各地要加強對投資統計工作的領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建立健全投資統計工作制度,明確分管領導,確定專人從事投資統計工作。項目統計報表尤其是新開工項目統計報表必須由填報人和單位(項目)負責人簽字,并加蓋項目單位公章。除政府是投資主體由政府填報外,其他項目不得以政府名義代為填報并加蓋政府公章。

篇2

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計劃總投資(或實際需要總投資)在2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房地產建設項目,均應依照本實施辦法辦理開工統計登記和竣工統計登記。

第三條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和竣工統計登記的主管機關是縣以上人民政府統計部門。

凡符合本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論其經濟類型、隸屬關系、規模大小,均應向建設項目所在地人民政府統計部門辦理開工和竣工統計登記手續。

濟南鐵路局、省黃河河務局系統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及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山東省統計局辦理開工統計登記和竣工統計登記。

第四條符合本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領取施工許可證之前,必須到統計部門辦理開工統計登記;建設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并完成竣工驗收后,建設單位應在一個月內到統計部門辦理竣工統計登記。

第五條建設單位到統計部門辦理開工統計登記,需攜帶建設項目投資計劃、批準文件、項目預算等材料,并填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統計登記表》,經審查后發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竣工統計登記證》。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統計登記表》一式二份,經統計部門審查蓋章后,一份由統計部門存檔,一份由建設單位留存。

第六條建設單位辦理竣工統計登記,需攜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竣工統計登記證》和項目竣工驗收報告書、驗收鑒定書及其他主要驗收資料,經統計部門審查后,填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竣工統計登記表》。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竣工統計登記表》一式二份,經統計部門審查蓋章后,一份由統計部門存檔,一份由建設單位留存。

第七條建設單位辦理開工統計登記后,應同時指定專人負責投資統計工作,由統計部門負責向其宣講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制度,并發放投資統計基層報表、統計臺賬及有關業務資料。

從事投資統計的人員,必須取得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統計工作。

項目投資統計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統計報表制度,按時向統計部門報送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統計人員如有調動,應當及時選配合適人員接替,統計工作不得中斷。

第八條《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竣工統計登記證》是建設項目已辦理開工統計登記和竣工統計登記的有效證件,各級人民政府統計部門有權隨時對其進行查驗。

建設單位要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竣工統計登記證》的管理,一旦丟失,應立即到統計部門補辦。

第九條不按規定辦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和竣工統計登記或不如實申報登記的,依照《山東省統計管理條例》的規定,以拒報統計資料或虛報、瞞報統計資料論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警告、通報批評、處伍千元至伍萬元罰款,并責令其在限期內補辦登記;對直接責任人和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依照《關于統計違法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篇3

一、高度重視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

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是進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基礎工作。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方法制度發生了重大改革。一是統計口徑由去年的50萬元以上項目單位調整到500萬元以上。二是5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納入一套表,實行網上直報。三是新開工項目實行準入制度,新開工項目必須向上級統計部門提供新開工證明材料(見附件)。各地要進一步提高對加強投資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為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工作取得成效。

二、明確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范圍和對象及報送要求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范圍為:城鄉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由項目投資單位上報),房地產開發投資(由房地產開發企業上報)。統計對象是全社會建造和購置新的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者。固定資產投資按建設性質分為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單純建造生活設施、遷建、恢復、單純購置等七類。具體包括:基本建設項目、更新改造項目、其他投資項目以及集體、私營和個體投資項目。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送要求為:500萬元及以上的1個投資項目報送1張報表,投資統計報表必須由項目單位填報,從項目發生投資額開始,項目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報送報表,報表必須由填報人和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項目單位公章,及時準確地報送到當地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一套表運行后,項目單位還要在網上直報統計數據。

三、明確責任、相互配合,做好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

(一)建立新開工項目統計登記制度。各類投資主體在辦理項目開工建設程序過程中,在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前,各級建設部門應引導投資主體,到當地統計部門辦理新開工項目統計登記,接受統計報表任務。投資主體要在當地統計部門的指引下,登錄省統計局網站填寫“新開工項目統計信息表”,進行新開工項目統計登記,并打印登記回執,作為辦理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的必要報件之一。

(二)建立固定資產投資聯席會議制度。為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的協調力度,各地要建立由發改部門牽頭,住建、經信、農業、規劃、國土資源、環保、交通運輸、統計等部門參加的固定資產投資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投資項目進展情況,研究投資統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三)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部門負責制。做好項目投資統計工作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各級各部門要做到職責分工明確,步調協調一致,確保投資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具體責任分工如下:

1市發改委:負責牽頭組織、協調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做好項目信息抄送,將批復的項目信息按月及時反饋統計部門;督促投資主體單位主動與統計部門聯系,建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送關系;督促投資主體單位上報新開工項目證明材料。掌握項目進度,分析投資完成進度情況。

2市住建委:對全市建安完成投資以及房地產企業運行數據負責,每月做好項目信息抄送,在向投資主體發放建筑施工許可證時,必須檢查是否辦理統計登記手續,未辦理的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同時負責督促本部門所管投資項目的統計報表及時上報。

3市經信委:對全市工業完成投資數據負責,督促工業投資主體單位在當地統計部門辦理新開工登記手續;提供新開工項目證明材料。

4市國土資源局:每月將上月已辦理用地審批的投資項目情況抄送市統計局,負責督促本部門所管投資項目的統計報表及時上報。

5市環保局:每月將上月已辦理的環評批復項目情況抄送市統計局,負責本部門所管投資項目的統計報表及時上報。

6市地稅局:加強對建安營業稅的征收,確保全市建安營業稅增幅不低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目標增幅。每月需將本月建安營業稅及其增幅詳表報送統計部門。

各地交通、教育、衛生、水利、林業、農業、民政、商務、招商、供電等部門(含中央、省、市駐縣單位)負責組織和督促本單位及下屬單位投資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報表的按時上報,督促投資主體單位在當地統計部門辦理新開工登記手續;提供新開工項目證明材料。

新入庫項目所需證明材料

①項目主要建設內容②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③項目現場照片④項目立項審批、核準或備案文件⑤項目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⑥項目的整體設計文件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⑧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或合同)⑨項目規劃許可手續⑩項目環評文件。

新入庫項目證明材料原則上應該有①-⑩項,至少上報①、②、③和④四項,①、②、③是必須上報材料,④如果沒有,說明原因后,可以用⑤、⑥、⑦中的一項代替。

篇4

國家統計局擬于11月中下旬對省三個區市的投資、房地產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進行核查,此次核查國家統計局統一組織實施,核查項目內容多,要求嚴,各街道和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充分做好迎檢準備。具體要求如下:

一、核查內容及方式

(一)核查范圍

投資項目核查對象為正在建設的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房地產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核查前三季度數據。

(二)核查內容

1、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基本情況是否屬實。抽中的項目是否存在,基層表編碼、單位名稱和項目名稱、法人單位碼是否準確,項目概況指標、開工時間填寫是否正確,項目計劃總投資是否私自調整,報表是否規范等。

2、抽中項目提供的與項目建設相關的材料,以及發票、收據等憑證是否相符,與施工現場進度是否相符,與其他項目是否有重報,與房地產項目是否有重報,與歷年上報數據是否銜接等。

3、抽中項目報出的數據與國家統計局收到的數據是否一致。

(三)核查需準備的相關材料

1、被核查地區統計局留存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基層定期報表(投資項目為“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H201表)”,房地產開發企業X201-1、X204-1、X204-2、X204-3表,保障性安居工程Z201表)。

2、核查項目單位需準備的相關材料:

(1)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報表底表;(2)項目單位營業執照;(3)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件及文號;(4)開工許可證;(5)項目土地使用面積和土地使用權合同;(6)開始建設以來發生的土地購置費用及繳費發票,包括土地出讓合同、土地費用付款憑證等;(7)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8)項目施工單位名稱全稱、工程承建合同;(9)自項目開始建設以來支付施工單位工程款合計數、相關支付憑證(含建筑業營業稅發票);(10)自項目開始建設以來購置的設備名稱、設備生產廠家及購置發票;(11)其他費用支付憑證。

3、房地產及保障房項目需準備的相關材料

(1)企業營業執照;(2)組織機構代碼證;(3)資質證書;(4)規劃許可證;(5)施工許可證;(6)土地出讓合同;(7)土地所有權證;(8)預售許可證;(9)銷售合同;(10)竣工驗收備案表;(11)統計臺賬;(12)開發成本明細賬。

(四)核查方式

核查工作以上門實地核查為主。對所抽中的投資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均要上門實地核查,核查相關資料并查看施工現場。相關材料不齊的單位限期到指定地點進行資料核查,必須察看現場施工進度。

二、核查工作步驟

(一)核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核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隨機從投資項目庫、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庫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庫中抽取核查縣項目名單和房地產企業名單,分縣打印固定資產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單位基本情況核查表和固定資產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投資完成額核查表、房地產開發企業基本情況核查表和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完成額核查表并封存。

(二)核查組到達核查省份后,通知第一個抽中縣,同時按一天的工作量告知部分核查項目(企業)名單,以保證第二天到達后立即進行上門實地核查,第二天告知第三天擬核查的單位。第一個縣核查工作結束后,再通知第二個縣,以此類推。

核查組到達抽中縣后,封存該縣所有投資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和2013年前三季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的紙質統計報表,以備核查。

(三)按下列步驟對所有抽中項目上門實地核查

1、查看投資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營業執照、建設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件、規劃許可手續、施工許可證或開工報告、環保批復文件、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或合同)等相關證照,核實項目單位基本信息,填寫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基本情況核查表。

2、查看投資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和房地產企業留存的紙介質(或電子介質)報表,在投資完成額核查表的“項目單位底表數”欄摘抄填寫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標。

3、查看投資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和房地產企業相關資料和現場,認定項目和房地產企業實際數據,填寫在投資核查表的“核查數”欄,認定方法主要是查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原始臺賬、施工合同、工程結算單、項目施工現場,對形象進度進行核對,認定建安工程投資;查看設備購買發票、設備安裝進度、設備到位情況,認定設備工器具投資;查看其他費用原始憑證,特別是土地付款憑證,認定其他費用和土地購置費。通過查看相關資料及支付憑證來驗證固定資產投資額。

4、核查組復印相關證據。核查組復印必要的相關證據,須經被核查單位蓋章(或簽字)認可。

(四)對因統計、財務等人員不在或其他原因無法實現上門現場核查相關資料的,應要求項目單位相關人員攜帶相關材料(詳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核查技術方案)到指定地點集中核查有關資料。核查步驟同上。

(五)一個縣投資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和房地產企業核查完成后,開啟封存的統計報表,查看抽中的項目統計報表是否規范,有無責任人簽字和法人蓋章,有無不正當涂改等,并填寫項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基本情況核查表。

三、迎檢要求

1、各街道、有關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迎檢工作,對轄區范圍內的所有項目進行摸底,清楚的了解每個項目情況,能夠解答與項目相關的詢問(包括項目建設地址、建設內容、計劃總投資、建設進度、相關文件手續情況、建成后規模等,具體要求參照億元以上新開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相關指標)。每個項目要聯系到負責項目的相關人員及項目單位聯系人,核查時間能夠到現場清楚的解說投資項目情況。如果抽中,核查組只允許由項目單位負責人負責答復。

2、熟悉核查內容(詳見“(二)核查內容”),準備相關資料(詳見“(三)核查需準備的相關材料”)。著手搜集相關資料,按項目留存相關材料的復印件,相關材料為此次核查必查內容。

3、未填報9、10月份投資項目基層統計報表(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H201表))的街道及有關單位于11月6日前到區統計局516室領取H201表,補填9、10月份投資項目基層表,每個項目一式三份,項目單位、所在街道和區統計局各留一份。

4、補填H201表的規范性要求:(1)H201表數據要與區統計局上報的電子版程序數據一致。(2)各個項目報表不能由同一筆跡填寫,報表內容要規范清晰。(3)報表需項目單位蓋章,項目負責人、項目統計負責人和項目填表人簽字。

篇5

本次調查對象為北京市全行業法人樣本單位(無論目前是否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均納入調查對象)。以2011年末全市法人單位庫為抽樣調查樣本框,參照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等為分層指標,共抽取樣本2000個。截至今年6月30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885份,涉及19個行業,與當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分布行業情況基本一致。

投資受政策影響各有不同

政策因素有一定影響——三成單位將“相關政策出臺情況”作為影響投資的首要因素。在對影響投資的三個因素(單位自身情況、市場情況、相關政策出臺情況)按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的調查中,45.7%的單位將“單位自身情況”排在第一位,29.8%的單位將“相關政策出臺情況”排在第一位,其重要程度僅次于“單位自身情況”。此外,還有27.3%的單位將“相關政策出臺情況”排在第二位,這表明大多數單位在投資決策過程中除考慮單位自身情況外,也很重視對政策因素的考量。

調控措施獲得認可——近七成單位認為調控促使北京投資增長。在1885家單位中,被問及2010年以來國家“調結構、控通脹、促轉型、惠民生”的宏觀調控政策對單位自身投資的影響時,63.9%的單位認為政策對自身投資基本沒影響,19.8%的單位認為調控政策使自身投資增加。當被問及上述政策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產生的影響時,60.4%的單位認為調控使全市投資保持了穩定增長,8.4%的單位認為政策促進了全市投資較快增長,僅3.6%的單位認為調控導致了投資增幅波動較大??梢?,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獲得了企業的認可。

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明顯——超過六成房地產企業投資活動受影響。在參與調查的313家房地產企業中,認為2011年以來房地產限購的調控政策對本單位投資有一定影響的有94家,占30%;感到影響很大的有110家,占35.1%。調查結果顯示,樓市調控政策對逾六成房地產企業的投資活動產生了影響。

行業、土地及稅收政策影響較大——超過四成單位將行業政策排在影響投資決策首位。為了解哪些政策對投資者的影響較大,本次調查要求被調查單位就各類政策影響投資決策程度的輕重做出判斷。結果表明,行業政策影響最為明顯,44.2%的被調查單位將其重要程度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土地供應和稅收(見表1)。

多數單位看好明年北京投資環境

超過七成單位預計2013年投資將維持或高于2012年水平。在預計明年投資時,73.4%的被調查單位預期本單位投資將維持或高于今年水平,其中有38.8%的單位預計明年投資與今年基本持平;26.9%的單位預計略有增加;7.7%的被調查單位預計明顯增加。預計比今年明顯減少的單位僅占12.7%。

超過六成單位對全市明年投資環境抱有信心。近年來,北京市多部門聯動,培育符合首都功能發展的投資增長點,著力啟動民間投資,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在回答如何判斷2013年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環境時,33.2%的被調查單位認為將維持今年水平不變,29.2%認為將比今年好,有32.4%認為難以做出判斷,僅有5.2%的單位分析不如今年。總體看,認為“向好”的單位比認為“變差”的單位高出24個百分點。

六成單位2013年投資意向明確。在預計本單位明年是否繼續在本行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時,53.6%的被調查單位回答肯定,38.9%的單位還難以判斷,7.5%的單位明確表示肯定不會。半數單位愿意繼續投資本行業。愿意在本行業繼續進行投資的1011家單位,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增強單位在行業內競爭力,二是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三是看好本行業前景。

兩大投資動向值得關注

跨行業投資意向領域過度集中于房地產業

在1885家調查單位中,明確表示愿意跨行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位僅43家,占被調查單位的2.3%,而明確表示肯定不會跨行業投資的單位有980家,占52%。不愿意跨行業投資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依次是:發展定位局限、政府相關政策的限制以及缺少資金,融資困難。而在表示肯定會跨行業投資的43家調查單位中(見圖1),投資行業則過度集中,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占23.3%。在選擇房地產業作為單位本行業外投資對象的10家單位中,4家的主要理由是與自身行業相關性高,還有4家是因為投資項目前景看好,其余2家則認為房地產業投資回報率高。

未來京外投資意愿增強

六分之一投資流向京外地區。被調查單位中,自2009年以來在北京以外地區有過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位比重為10.1%,2011年在京外地區累計完成投資1024.7億元,占被調查單位2011年全部投資的六分之一左右。當被問及未來2013至2015年是否打算在北京以外地區進行投資時,17.9%的單位表示出投資意愿。京外投資意愿比重提高了7.8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在京外投資的趨勢在擴大,未來北京的總部經濟特征會更加明顯。

投資主要輻射華北和華東地區。2009年以來,在京外地區投資的單位中,36.6%選擇華北地區作為投資地點,其次是華東地區,比例為24.6%;二者比例合計超過六成(見圖2)。

運輸、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行業投資明顯流向京外。被調查單位中,2011年在京沒有投資而在京外地區有投資的企業共29家,主要集中在運輸、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行業,這與北京的區域定位及資源稟賦相符。

篇6

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費需求的增加,分析二者之間的數量關系對理解宏觀經濟運行具有重要意義。1985年和1989年,國家統計局平衡司對這一關系進行了研究,其結論是:“根據1987年全國投入產出模型測算結果表明,每增加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通過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直接或間接為這部分投資而提供各種產品和勞務的波及過程,最終轉化為消費需求(包括建筑業直接由投資額中轉化為消費基金的部分)共42億元?!边@一研究在國內學界和政府部門具有相當影響,十多年來一直被廣為引用,然而其結論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為便于進一步討論,首先簡要介紹一下上述研究報告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反映既定的技術經濟結構的投入產出表中,總投入與總產出(總產品)各組成部分之間內在比例關系在短期內不變。因此當最終需求為已知時,就可以求出總投入或總產出及相關的量。統計局的研究就是以投入產出模型的這一性質為基礎,設固定資產投資為已知量進行推導的。其分析過程是先求出每增加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需要各部門提供的產值,即直接或間接為這部分投資而提供各種產品和勞務的數量,然后進一步求出各部門相應的消費需求增加值,最后加以匯總。按其1989年的測算,每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影響如表1。

現在所關注的是表中的消費需求到底是什么含義。對此國家統計局的上述研究報告沒有給予直接說明。但其1985年的研究報告曾提到:“1984年固定資產投資比1983年增加464億元。根據上述比例計算,由于增加這部分固定資產投資,引起消費需求增加190.24億元。其中屬于增加職工工資和社員收入部分為182.22億元。由此可以判斷,這里的所謂消費需求實際上是指投入產出模型中最初投入的勞動者報酬部分。經用全國1987年投入產出模型測算,亦可證明上述判斷。

需要強調的是,該研究報告利用投入產出模型中最初投入與最終產品之間的關系來研究投資增加與消費需求增加之間的轉化關系,實際上是從消耗與產出平衡的角度將這種轉化關系定義為“完成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所直接和間接耗費的全部消費品及服務的數量”。由于人們對何為“投資向消費轉化的數量關系”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明確上述定義十分重要,它保證了以下的討論有一個明確的分析框架。

對上述研究報告的結論,我們認為有兩點值得進一步討論。

第一,研究報告將勞動者報酬簡單地等同于消費需求,似不夠準確。根據國民經濟核算的原則,消費需求必須是實際的消費支出,而不是收入。一般來說,勞動者收入包括勞動者報酬和其它非勞動收入兩部分。勞動者報酬指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的全部報酬,體現的是與勞動者付出的活勞動消耗對應的收入,非勞動收入則包括各種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由于各類收入均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收入要用于形成儲蓄,因此在勞動者收入中只有一部分用于最終消費。將勞動者報酬直接等同于消費需求,忽略了勞動者的其他收入,忽略了所得稅,忽略了儲蓄,從方法論的角度看顯然過于簡單。

對此判斷,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進行檢驗。如果運用該研究報告的推算方法,同樣可以推算出生產單位消費品、單位存貨增加和單位凈出口所對應的勞動者報酬,然后經過加權計算后可得到生產單位最終產品所需要的勞動者報酬,其結果恰是按收入法核算GDP時得到的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1997年,按投入產出法統計數據計算的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為54.9%,而同期按支出法計算的最終消費占GDP比例為58.2%,二者相差3.3個百分點,說明簡單地將勞動者報酬等同于消費需求是不準確的。

第二,研究報告似乎忽視了其它最初投入與消費需求的關系。如果遵循該報告利用投入產出模型中最初投入與最終產品之間的關系來研究投資增加與消費需求增加之間的轉化關系這一路徑,則與最終產品中固定資產投資相對應的最初投入不僅有勞動者報酬,還有折舊、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其中除折舊部分可確定不可能用于消費支出外,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中顯然都有一定比例必然用于消費支出。如生產稅凈額作為政府的收入,構成政府消費支出的資金來源。我國近年來政府消費一般都相當于全部最終消費的20%左右,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營業贏余相當于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其中部分要以所得稅形式上交政府,也形成政府消費支出的來源,另一部分形成所有者的稅后收入,經過各種再分配渠道,也會有一小部分會被用地消費。換句話說,當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時,所引起的消費增加不僅來自于勞動者報酬的增加,還會來自于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的增加。這三部分各自用于消費支出額之和才能真正反映消費需求的實際變動。因此,忽視生產稅凈額及營業贏余與消費需求的關系將導致對消費需求的低估。

由以上的討論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某些年份統計數據可能會表現出勞動者報酬占增加值的比例與最終消費率基本相當的情況。如1999年,按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數據計算的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為59.7%,而同期按支出法計算的最終消費占GDP比例為60.2%,二者相差無幾。應強調的是,從理論上講,即使這時也不能認定可以將勞動者報酬簡單地視同為消費支出。因為這種相當只是某種巧合,是由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中用于消費支出的數量與勞動者報酬中用于儲蓄及納稅的部分恰好大致相當造成的。

二、一個初步估算

以上分析表明,按統計局研究報告的分析方法,既存在從某種角度看對消費需求的高估,也存在從另一種角度看某種低估,那么,每增加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到底會增加多少消費需求呢?

根據GDP核算的支出法與收入法之間的內在聯系,首先可以嘗試一個簡明的估算方法。

按收入法核算,最初投入包括體現固定資產消耗的折舊和由活勞動創造的國內生產凈值兩部分(這里仍按傳統提法,可能與最新提法有所不同,但不影響分析結論)。折舊仍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國內生產凈值在使用方向上體現為消費支出、固定資產投資支出、存貨增加支出和凈出口支出。從收入法與支出法的內在關系看,可判斷國內生產凈值中對應的消費部分就是GDP中的最終消費部分。

根據1997年的投入產出表(我國逢2、7年編制一次投入產出表,因此當前仍使用1997年投入產出表),當年國內生產凈值為65392億元,最終消費為44503億元,二者比例為1∶0.68。換句話說,在1997年投入產出表所反映的技術經濟條件下,每增加100億元國內生產凈值將對應消費需求增加68億元。

現在的問題是是否可借助這一比例關系進一步推斷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與消費需求增加之間的關系。

同樣根據1997年的投入產出表,可計算出全部最終產品及其各組成部分與最初投入兩大部分之間的比例,即固定資產折舊與國內生產凈值之間的比例(以下簡稱“投入結構”)的對應關系,見表2。

可以看出,全部最終產品所對應的“投入結構”與其各組成部分,即各類最終產品,特別是最終消費和固定資本形成所對應的“投入結構”基本相同,顯現出強烈的同構性。這種強烈的同構性使我們有可能進一步設想,適用于整體的比例也大致適用于其每一個組成部分,即最終消費對全部國內生產凈值的比例(68%)同樣適用于固定資本形成所對應的那一部分國內生產凈值。在這一設想下,通過換算,就可進一步得出增加單位固定資本形成將引起消費需求增加的數量:

0.86×0.68=0.585

這一結果意味著增加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同時引起消費需求增加58.5億元。其實,由全部最終產品和固定資本形成在投入結構方面的上述強烈的同構性還可以直接推測,生產單位最終產品所耗費的全部消費品和服務所占的比例與單位固定資本形成所耗費的全部消費品和服務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在這一推測下,就可直接將最終消費占GDP的比例用于估計單位固定資本形成所耗費的消費品和服務所占的比例。根據1997年投入產出表,該比例為1∶0.588,與正文中1∶0.585的估計相差無幾。

三、進一步驗證

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人們可能會提出,全部最終產品及其各組成部分,即各類最終產品所對應的固定資產折舊與國內生產凈值的比例雖大致相同,但每類產品所對應的國內生產凈值的內部結構卻是不同的。如最終消費所對應的勞動者報酬比例為0.58,而固定資本形成所對應的勞動報酬比例僅為0.5,見表3。

顯然,如果國內生產凈值內部各組成部分用于消費的比例有較大差距,則最終消費占全部國內生產凈值的比例(68%)不一定適用于最終產品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因此,還需要通過其它方法來作進一步驗證。

通過投入產出模型雖然可以計算出增加每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需要增加多少固定資產消耗和多少活勞動消耗,也可以計算出由活勞動消耗新創造出的價值量在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之間的初次分配,但卻無法計算出勞動者怎樣在消費和儲蓄之間分配其收入,所有者怎樣使用其營業贏余和政府對生產稅凈額在各項用途間的安排比例,因此難以直接計算每增加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到底會增加多少消費需求。

現有統計資料使我們有可能通過估計國內生產凈值中各類收入形式的“消費傾向”的方法進行估算。首先估計城鄉居民勞動者報酬與消費支出的關系。城鄉居民的收入來自不同渠道,根據其性質,可分為勞動報酬收入和非勞動報酬收入,如轉移收入和財產收入等。雖然收入渠道不同,但我們認為消費者的總體消費支出狀況主要與收入水平有關,與收入渠道差異基本無關。勞動者在決定其消費儲蓄比例時一般并不考慮其收入是從哪里來的,因此原則上整個收入的消費傾向亦可看作每一類收入的“消費傾向”,這里未考慮勞動者各種收入的稅收差異問題。就本文研究的性質而言,這種忽略不影響基本結論。

據統計,1997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部年可支配收入為5160元,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4186元;農村居民平均每人純收入2090年,平均每人年生活消費支出1617元??紤]到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之比為1∶2.34,按加權方法計算,城鄉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3009元,平均每人消費2386元,消費傾向為79.3%。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認為勞動者報酬的“消費傾向”也是79.3%。

其次,按同樣的邏輯估計生產稅凈額與政府消費的關系。據統計,1997年政府財政收入為8651億元,同年政府消費額為8724億元,占財政收入的100.9%,即所謂財政收入的“消費傾向”。按照總體消費支出水平不決定于各收入渠道比例差異,或各不同渠道收入用于消費城出的比例實質上相同的邏輯,可以認為生產稅凈額的“消費傾向”就是100.9%。

現在還需要估算營業贏余的“消費傾向”。營業贏余的分配去向十分復雜,一部分要用于交所得稅,一部分可能通過利潤分配變成消費者的財產性收入然后進入消費,還有一部分形成企業儲蓄,最后用于投資。從現在各種統計數據很難對其最終分配比例做出估算。已經估算出了勞動者報酬和生產稅凈額的“消費傾向”,同時又知道了在最終產品中最終消費所占的比例,由此即可根據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與各自相應“消費傾向”之積的和等于最終消費的平衡關系,倒算出營業贏余的“消費傾向”,計算結果是0.142。

計算過程如下:

假設1997年GDP總量為100個單位,T為“消費傾向”;按收入法核算勞動者報酬量為X,所對應的“消費傾向”為Tx;生產稅凈額量為Y,所對應的“消費傾向”為Ty;營業贏余量為Z,所對應的“消費傾向”為Tz;按支出法核算的最終消費量為C,于是有

X*Tx+Y*Ty+Z*Tz=C

通過計算1997年投入產出表可得到,X=54.9,Y=13.6,Z=17.9,C=59.8,另外前邊已估算出Tx=0.793,Ty=1.009,于是可求出Tz,即營業贏余的“消費傾向”為0.142。另外,由于營業贏余的“消費傾向”實際上是一個平衡項,與勞動與報酬和生產稅凈額的“消費傾向”成反向變化,因此年度間變化較大。

現在可進一步計算增加單位固定資產形成所必需的消費支出。

按1997年投入產出表計算,可得到與作為最終產品組成部分的固定資本形成相對應的最初投入各組成部分的比例,見下表4。

表4 單位固定資本形成對應的最初投入各部分比例

單位:%

合計

折舊

勞動者報酬

生產稅凈額

營業贏余

100

14

50

15

21

如果按國家統計局上述研究報告的方法,根據新的投入產出表,勞動者報酬部分為50,則增加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引起消費需求增加為50億元。但按照我們的分析,其答案應為與固定資本形成相對應的最初投入中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營業贏余與各自相應“消費傾向”之積的和。于是有:

50×0.793+15×100.9+21×0.142=57.8

即增加100億元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將引起消費需求增加57.8億元。這一結果與上述直接運用最終消費對國內生產凈值的比例估算的58.5億元相差不大,似可相互驗證。

篇7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運行;情況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1

一、我國2012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特點分析

(一)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平穩上升的發展態勢。從國家統計局科研所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得出:我國從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固定資產類投資181920億元,同比去年增加了36.5%,增速比去年同時期增加了一個百分點。從十月份一整月來分析,比九月份增長了38.1%,加快了1.5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十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比九月份增加了2.3%,增速達到2.1個百分點。從整體上來說,我國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平穩上升的發展態勢。

(二)地方投資的力度加大。以我國的成都周邊縣市為例,如下表所示,從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都江堰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3億元,增長17.4%,排名第三。其他不同的周邊縣市,對固定資產的投資總額都有增加的現象,增幅都有不同層次的高低。(資料來源網站:0。

(三)房地產類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最高。從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國家統計局研究所報告中,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收益類行業投資的比重比其他行業高很多。從五月份到十月份房地產行業投資同比增長46.8%,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39%,貢獻率為37.8%,比去年同時期平均值高9個百分點。

(四)外商民間投資比重增大。從國家統計局科研所研究報告中我們不難看出:從2012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我國的民間投資總額達到了987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7.1%,所占投資總比例為74%。反之,我國的大型國有企業投資比例下降了26個百分點。跟過去五年的平均值相比民間投資和政府投資都有所下降。但是外商投資的比例增加比較明顯,從去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增加了30%,增速也較去年同期相比快了2.6個點,呈現上升態勢。

(五)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從2012年的經濟發展分析,我國的第一產業共完成了資產投資20億元,比2011年高達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了資產投資956.7億,比2011年略有下降。而第三產業在2012年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所占的比重明顯上升了很多,第三產業的社會貢獻率越來越高。

(六)六大耗能產業投資比重增大。據統計,我國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之間,六大耗能產業共實現了對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109.3億元,累計增長15.5%,其中,我國是有色金屬投資增長比例最大,增速高達26.8%。

二、運行出現的問題分析

(一)投資結構推進緩慢,轉變方式受到阻礙。在我國“十二五”開始運行之年,從總體上來分析,上半年投資結構推進比較緩慢,尤其是在一些高能耗的產業,投資比例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在過去的幾年中銀行利率非常低,極大地促進了銀行的借貸活動。截止到2011年年中,一年期貸款利率僅為0.15%,出現了極低的現象,這會直接導致投資結構推進速度變慢。

(二)資金總體比較緊張,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困難。從2011年六月中央銀行幾次調整貨幣政策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資金出現了短缺的現象,融資也出現一定的難度。因為銀行利率的提升導致中小企業貸款可能會背負較重的利息,通過其他的手段融資困難會比較多,導致中小企業的資金流通出現問題。

(三)地方政府融資能力存在一定缺陷,風險系數增加。隨著地方政府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政府投資項目開始建立起來,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的融資與借貸關系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融資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從以往政府的投資來看,政府將大部的投資運用于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公路橋梁建設,這種投資方式通過收取項目建成后的運營資金,來達到償還債務的問題,風險問題不大。但是隨著政府投資范圍的不斷放寬,一些公益性投資,一旦建成之后政府所欠貸款很難收回,從而給政府的融資帶來一定難度,也增加了政府投資的風險系數。

三、對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重工業的發展水平,帶動其他行業的共同發展。針對我國目前工業發展出現低迷的情況,我們可以加大對重工業的發展力度,提高該工業的發展水平。首先,國家應該加大對重工業的科技研發和資金投入力度,不斷開發高科技產品促進重工業的發展,使重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增大。其次,引進國外比較先進的技術與大型機械設備。我國的大型煤礦、石油和海底燃氣勘查工作由于受到技術條件和機械設備的限制很難完成預定的發展計劃與目標。

(二)積極實現工業的轉型。要想保證固定資產投資的正常運行就一定要積極實現工業的轉型,同時還要對工業的結構進行調整。我國目前的傳統工業模式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傳統工業的優化升級,使它積極從傳統模式逐漸轉向現代化模式。對于工業的結構和布局我們也一定要注意,適當發展環保節約型經濟和循環經濟模式,可以促進工業的正常發展。加大對傳統落后項目工程的改造力度,利用技術優勢對項目的運行情況進行優化,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附加值低的產能模式。太陽能的利用可以促進我國的大部分經濟發展,對于水利水電的作用比較明顯,所以該模式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模式。此外,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投資力度,培養一大批新型的節能、環保和基礎服務設施,推進我國的自主創新性目標。

(三)放大民間固定資產的投資比例。隨著近幾年民間固定資產的投資比例逐漸增大,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證其平穩性增長。首先,政府的刺激作用是比較明顯的。通過加大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力度,推行政府的宏觀激勵政策,進而可以激活民間的固定資產投資,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通過一系列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提高外商投資的積極性。因為民間的外商投資對于我國來說一直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所以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環境、加大民間對外資本的開放力度、優化技術合作平臺等。通過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我們可以放大民間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比例,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

四、結束語

我國目前的固定資產投資運行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和制約,所以我們一定要合理掌握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盡可能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收益實現最大化。固定資產投資作為穩定的資產增值、保值手段,在近些年雖然吸引了外商投資者的興趣,但是投資的積極性并不高,投資比例也不大,所以我國應該積極擴大對外投資的開放力度。政府方面也要積極鼓勵制定靈活的投資政策,擴大民間投資的比例,加快體制創新,保證固定資產投資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篇8

今天這次會議,是在3季度即將結束,全力沖刺全年任務完成的關鍵時間節點,由發改部門積極倡議,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前,我也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做了匯報,可以說郭書記、王市長對固投指標完成情況也是格外高度關注。

因此,專門責成我利用節前這幾天有限的時間,把各鄉鎮街、各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找來,專門召開這次調度會議,目的就是對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進行再調度、再部署、再推動,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壓實工作責任,確保我們9月份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2億元,全年完成60.5億元的目標任務。

今天的會議共有四項議程:

首先,請發改局憲閣局長通報一下1-8月份全市項目建設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下面,請統計局繼東局長就固定資產投資入統相關工作進行講解。

下面,由相關鄉鎮街、部門單位依次簡要匯報9月份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首先由瓦房店鎮進行匯報。

剛才,XX局長、XX局長分別就全市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以及投資入統情況講了很好的意見,我都贊同。32個鄉鎮街及部門單位就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進行了簡要匯報,有的能夠完成預計目標任務,有項目作為支撐,有的完成預計目標目前看還有一定難度,大家要互相對比一下,找找差距,認真反思總結。下面,就固定資產投資入統這件事,我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思想認識上還要進一步提升

雖然前8個月,我們全市的固投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增長,但橫向比較,總量和增速依然還是排在末位。朝陽市的固投增速連續8個月保持在20%以上速度增長,始終保持在全省第1的位置,在全省已經引起了格外關注。因此,朝陽市對各縣市區9月份的固投質量要求將更加嚴格,這就要求我們的入庫項目必須真實,每一個入統的數據都要經得起檢驗。

3季度的數據關系到我們全年的固投排名,書記、市長已經分別在朝陽會議上表態,3季度我們全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必須要完成41.2億元,同比增長22.2%。也就是9月份當月要必保完成11.2億元,力爭12億元。發改部門已經把9月份固投任務做了詳細分解,并提前發給了大家,因此大家要真正在思想上形成共識,

9月當月凈增11.2億元的目標任務必須要完成,毫不夸張的說,這不僅是工作任務,更是政治任務,沒有退路可言。我們每個鄉鎮街、部門單位都要緊緊咬住這個目標不放松,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實做細,為全年如期完成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二、工作責任上還要進一步壓實

一是必須要有節點意識。今天是9月28日,9月份的固投數據是從今天開始開網報送,10月10日的中午12點關網,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且我們馬上還要面臨一個8天的長假,留給我們的有效時間已經不多。各鄉鎮街、部門單位一定要有緊迫感和壓力感,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親自推動落實,絕不能拖延耽誤全市固投入統進程。

二是要把責任要層層傳導下去。今天在座的大多數都是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回去后,大家務必要把責任層層落實下去,把壓力層層傳導下去。具體來說就是你們每個鄉鎮街、部門單位要把9月份當月的固投任務全部落到具體項目上,必須有支撐。同時也必須要求項目單位把責任落實到人頭上,要層層盯,一直盯到企業負責人上。現在我發現,我們有的鄉鎮街、部門單位主要領導很重視,具體干活的人不重視,企業老總很重視,負責報表的人不重視,“上熱中溫下冷”,這要堅決杜絕。

三是要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之間、鄉鎮街與部門之間一定要密切配合,協作聯動、互為支撐,發改、統計部門也要不斷強化點對點業務指導,切實形成橫縱雙向工作合力。堅決不能出現因溝通銜接不暢而造成數據結果反映有偏差問題。

三、工作舉措上還要進一步細化

一是要提前做好預報。會前,各鄉鎮街、部門單位都交了固定資產投資預報表,主要負責同志也都是簽了字、蓋了章,發改部門要匯總整理好。今后這項工作要形成常態化,并且納入到項目和固投年度考核體系。每月的20號前,各鄉鎮街、各部門單位要提前將固投預報數據報到市發改局,以便于發改、統計部門綜合分析研判,提前預警信息,并指導你們做好入統工作。

篇9

關鍵詞:平穩性檢驗:調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因果檢驗

美國金融危機逐漸導致其經濟疲軟,無論從持續的時間上、還是從衰退程度上都超過二戰以來美國所發生的兩次最大的經濟衰退。這不僅影響了美國消費者需求,而且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了從未有過的混亂之中,中國的經濟也充滿迷霧――中國股市持續下跌、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沿海地區有數萬家中小企業倒閉、企業資金鏈持續緊張。多個國家都紛紛推出以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為主的措施挽救經濟、拯救市場。例如歐盟各國推出了總資產2萬多億歐元投資計劃: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的政府投資計劃。這使得投資與經濟增長的話題在新的經濟背景下煥發了新生機。本文選取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FXI)作為國民生產總值(GDP)的解釋變量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采用協整動態計量經濟學的誤差修正模型(ECM)尋找二者之間的長期關系及短期效應,做出適當的模型修正,在模型中加入投資的滯后效應研究及GDP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分析,更準確地對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和GDP之間關系進行分析。

一、模型建立理論依據

在用傳統的單變量線性回歸模型來研究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變動關系時,通常假定它們的時間序列都是穩定的,但在現實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時間序列數據都是不穩定的,用兩個不穩定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單變量線性回歸,不能全面反映兩種之間長期變動的關系,仍然通過經典的因果關系模型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不能體現序列間的真實關系,沒有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本文試采用協整模型、VAIL模型和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采集

本文采用時間序列數據研究,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局,包括生產總值GDP、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FIX。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2008)選擇1978―2007年數據,為消除數據中存在的異方差。在對數據進行模型擬合前對各變量進行了對數處理,為簡便處理后數據我們仍然記為GDP和FIX,其一階差分變量分別記為DGDP、DFIX。

(二)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采用ADF檢驗對變量DGDP、DFIX進行平穩性檢驗,表1是DGDP、DFIX的單位根檢驗:

由表1可知在5%的水平上DGDP、DFIX都具有良好的平穩性。這就是說GDP和FIX均服從I(1)過程。

(三)協整檢驗

GDP、FIX均是一階單整變量,按EG兩步法做如下協整分析

回歸并檢驗兩個變量是否存在協整關系,用GDP對FIX作回歸,結果為:

GDP=3.091+0.675*FIX

利用Eviews調整后的R=0.96說明擬合的非常好,常數項C與FIX通過了T和F檢驗,D.w.值較小,說明存在強的正自相關。加入適當的滯后項,得GDP與FIX的分布滯后模型:GDP=0.192+0.299*FIX+0.821*GDP(-1)―0.187*FIX(-1) (1)

(1.32) (5.81)

(19.89)

(-4.44)

加入滯后項后模型的整體擬合效果良好,D.w.=1.56不存在自相關性。F、T值都通過了檢驗??沙醪秸J為GDP與FIX存在長期協整關系,然后對回歸殘差-e。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值為5,29在1%的水平通過了檢驗??芍狦DP與F均是r(1,1)協整的。變量GDP與F可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進行矯正,從而得到他們之間長期趨勢及短期變化的規律性。方程(1)即為其長期變化的協整方程。

(四)建立ECM模型

以穩定的時間序列e為誤差修正項ECM,可建立如下誤差修正模型:

由模型的參數可以看出此模型擬合DGDP=0.01+0.34*DFIX+O.68*DGDP(-1)―0.11*DFIX(-1)-0.31*ECM(c―1) (2)

10.59 9.25

3.46

-1.87

-2.04效果比較的好,誤差修正項的系數通過了檢驗,檢驗模型不存在異方差和自相關,從意義上可以對變量之間的關系作出解釋。ECM系數為負,符合誤差反向修正機制,說明誤差項能對變量的短期波動起到修正的作用。

三、結論

由①式知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固定資產投資關于經濟增長的長期彈性為約0.63,固定資產投資每增長1%,生產總值增長0.625%。式中表明江蘇省本期GDP的變化與上期GDP同向變動,同時上期固定資產投資與本期國內生產總值反向變動,正是體現了投資與經濟產出的相互影響。從②式分析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總值之間短期均衡關系,固定資產投資增量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量的短期效應系數為0.339,說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量每變化1%。國內生產總值的當年增量相應變化約0.339%。由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知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值與長期均衡值的差約有300%到調整,系數相對來講比較有力,說明江蘇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存在明顯的動態均衡機制。在新的經濟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能否繼續保持對GDP的高貢獻率,我們將進一步做相關研究。

篇10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VAR模型;西安市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171-03

一、引言

固定資產投資是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是長期的供給效應,即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形成后續生產能力,為經濟長期增長提供物質與技術基礎;二是短期的需求效應,即投資需求是總需求的一部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能直接拉動總需求的增長,進而帶動總產出水平的增長。因此,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政府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和進行宏觀調控的首要手段。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研究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大體分為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Podrecca,E.and Carmeci,G..,2001);第二種觀點認為經濟增長導致了資本的快速形成(Vanhoud,P.,1994;陳朝旭等,2005);第三種觀點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單方向是經濟增長原因(De Long,J.B.and Summer,L.H.,1992;蔣曉華,2007)。

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市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與此同時,西安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逐年增加,增長幅度逐年提高,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究竟如何?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哪種長期穩定的關系呢?本文通過定量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研究二者之間的規律。

二、實證分析

(一)樣本數據來源及預處理

本文數據皆來自于《西安市統計年鑒》各期,數據處理使用Eviews6.0軟件。由于所選時間序列(1983—2010年)跨度較大,對西安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和固定資產投資(FI)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用lnGDP和lnFI表示,其一階差分分別用D(lnGDP)和D(lnFI)表示。為避免時間序列出現偽回歸,對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性檢驗。

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單位根(ADF)檢驗方法對lnGDP、lnFI、D(lnGDP)和D(lnFI)序列分別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lnGDP和lnFI的統計值分別為0.4820和1.2561,均大于1%、5%、10%水平上的臨界值,說明這兩個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再對其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表明,D(lnGDP)和D(lnFI)的統計值分別為-3.3958和-4.0871,均至少小于5%、10%水平上的臨界值且相伴概率很小,說明這兩序列的一階差分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即lnGDP和lnFI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兩者之間可能存在長期協整關系。

協整性檢驗。本文采用EG兩步法對lnGDP和lnFI兩序列進行協整檢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t統計量均小于1%、5%、10%水平上的臨界值,說明這兩個序列是協整的,存在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具備了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必要條件。

(二)建立向量自回歸(VAR)模型

1.確定最大滯后階數。滯后期的大小關系到模型殘差是否存在自相關性和模型自由度問題,本文選取常用的LR、AIC、SC三個指標,檢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滯后期p=1時,LR、AIC、SC三個指標同時取得最優值(數值帶*),此時既能有效消除殘差中的可能存在的自相關,又能使得模型自由度達到較優,保證了模型估計參數的有效性,即滯后期p=1是最佳選擇。

2.格蘭杰因果檢驗。對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格蘭杰因果關系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不論滯后期為1階還是2階,都因為F統計量概率較小而拒絕假設“lnFI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都因為F統計量概率較大而接受假設“lnGDP不是lnFI的Granger原因”。其經濟學意義為:不論滯后期為1階還是2階,lnGDP和lnFI存在單向因果關系,即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但經濟增長對固定資產投資作用不明顯。

3.建立模型。

(1)模型建立。應用Eviews6.0軟件建立滯后一期向量自回歸模型。

lnGDP和lnFI兩個模型的R2(0.9981)和Adj.R2(0.9979)值都較高,說明模型擬合優度較高,F值較大(6284.143),AIC(-2.7638)、SC(-2.6198)較小,說明模型總體上是顯著的。即該模型較好的反映lnGDP和lnFI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

VAR模型的回歸方程為:

lnGDP=0.6637×lnGDP (-1)+ 0.2864×lnFI (-1)+ 0.4057

方程表明,西安市地區生產總值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自身滯后一期因素lnGDP(-1)和固定資產投資滯后一期因素lnFI(-1);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因素主要是lnFI (-1)和lnGDP(-1)。由估計系數大小可知,lnGDP(-1)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lnFI(-1)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相對較小。經濟學意義為: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動態均衡關系,長期內西安市經濟增長同時受到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和GDP滯后因素的影響,當年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下一年經濟增長就會增加0.2864%。

(2)模型檢驗及脈沖響應分析。對VAR模型進行AR根檢驗,由圖1可知,模型兩個特征跟絕對值的倒數都小于(或等于1),即在一個單位圓內(或上)。這說明該VAR模型是平穩的。

圖2表示西安市地區生產總值對固定資產投資一個標準差新息擾動的動態反應路徑,由圖2可知,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正向沖擊導致地區生產總值波動在第一年達到最大,之后呈現逐年緩慢下降的趨勢。這說明西安市投資增量對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的時效比較長,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推動的衰減速度并不快,應該再采取除投資以外的方式來快速推動西安市經濟發展。

依Engle定理,假如一組變量存在協整關系,則協整回歸可以轉化為誤差修正模型。描述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短期波動向長期均衡調整的誤差修正模型為:

DlnGDP = 0.151427EC-1+0.109157 DlnGDP(-1) + 0.461981 DlnFI(-1) - 0.003485

EC-1是誤差修正項,系數的大小反應了對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本誤差修正模型中修正系數為0.151427,說明經濟增長受多種其他因素影響,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均衡關系對當期非均衡誤差調整的模型自身修正能力較弱。

(3)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統中的每個內生變量(共m個)的波動(k步預測均方誤差)按其成因分解為與各方程新息相關聯的m個組成部分,從而了解各新息對模型內生變量的相對重要性。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來研究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度,將西安市生產總值的單位增量分解為一定比例的自身貢獻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結果(見表5)。由分析結果可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對西安市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隨預測期的增加,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其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度逐漸變小,在第一期時取得最大值72.64%,即使第十期依然達到40.62%,這有效地支持了前面脈沖響應分析的結論。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1.長期內西安市經濟增長同時受到自身滯后因素和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的影響。由VAR模型可知,西安市經濟增長的滯后因素對其自身的影響系數為0.6637,影響顯著,說明西安市未來一年的經濟發展較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當年對經濟的預期。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系數為0.2864,影響也較為顯著。針對這種狀況,建議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措施提高人們對經濟的信心,增加對西安市經濟發展的樂觀預期,從而有效的促進經濟增長。

2.短期內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本地區經濟增長有單向推動作用。由VEC模型可知,西安市經濟增長的滯后因素對其自身的影響系數為0.109157,影響的顯著性不高,說明短期內人們不會輕易改變對經濟的預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大。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系數為0.461981,影響顯著,說明短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能較好地促進經濟增長。針對這種狀況,建議相關部門適當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以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積極拓寬固定資產投資渠道。政府投資存在“擠出效應”,會減少民間投資;同時,政府投資也存在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因此,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是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有效途徑。政府應該給予民間資本更大的發展空間,大力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

4.在適當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同時,高度重視技術進步及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效避免投資回報率遞減規律及資本資源稀缺性兩大瓶頸,從而實現經濟增長可持續。

5.一方面要強調固定資產投資的作用;另一方面應該減少對其依賴,大力提高西安市的消費需求,只有居民消費增長支持的固定資產投資及經濟增長才是持久的。由宏觀經濟理論可知,居民消費傾向的大小是拉動投資的重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 西安市統計局.西安市統計年鑒(1990—2010)[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0—2010.

[2] 易丹輝.數據分析與Eviews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 宋麗智.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再檢驗:1980—2010年[J].宏觀經濟研究,2011,(11).

[4] 雷輝.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2).

[5] 聶允.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北方經貿,2009,(9).

[6] Podrecca,E.and Carmeci,G.Fixe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new results on causality[J].Applied Economics,2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