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范文

時間:2023-03-26 08:4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行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流行文化

篇1

When I got the title, I first thought about what is pop culture - TV series and advertisements? Or pop songs, movies, Bestsellers?

不可否認,流行文化對于我們青少年的吸引極大,雖然我對流行文化本身沒有任何熱愛,比如說有些暢銷書,我認為都是粗制濫造的文化快餐,再比如說那些在臺上咿咿呀呀的流行歌手,這些在我看來我簡直可以用“惡俗”來形容。

It's undeniable that pop culture attracts our teenagers a lot. Although I don't have any love for pop culture itself, for example, some best-selling books, I think they are all made of rough cultural fast food, for example, those pop singers babbling on the stage, which in my opinion can be described as "vulgar".

伴隨著社會的變化,流行文化全方位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似乎成為這個社會當中主流的、強有力的東西,在我們當代生活中無所不在。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構建著我們的文化,可以這樣說,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這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些開始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可是喂養他們長大的這些流行文化卻處在一個尷尬的狀態當中。說實話,我們沉浸在周杰倫字句不清的音樂聲中,沉浸在那些速食文化中,我們受流行文化的影響比那些經典文化要大得多。

With the change of society, popular culture has influenced our life in an all-round way. It seems to be the mainstream and powerful thing in this society, which is ubiquitous in our contemporary life. 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lives, building our culture, so to speak, it has an impact on generations of people, generations of people have begun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is society, but the popular culture that feeds them has been in an awkward state. To be honest, we are immersed in Jay Chou's ambiguous music and fast food culture. We are much more influenced by popular culture than those classic cultures.

流行文化的聲色感受,流行文化的直觀刺激,流行文化的絢麗形式,在當代青少年生活中無處不在地影響著年輕一代,它們巧妙地、不失時機地迎合了身心未定的、缺乏判斷能力的青少年。它們制造著一種如泡泡糖一般的快樂,我們這一代人從未經歷風雨,尚未步出教室,哪里領悟社會的繁雜?尚未經歷困苦,哪里體味人世的辛酸?尚未健全自己的文化取向,哪里能知所歸趨,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完全束手無策,只得任其擺布。老師講課,往往拿出一摞書,大談特談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一股腦地灌輸給我們經典文化,其實我回到家卻去看《大話西游》、去看日劇韓流,去聽后街男孩、孫燕姿。我們欣賞并且喜愛這樣的文化,覺得它給我提供快樂,雖然只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它們構造了我的情感方式、我的價值觀念、我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向往。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影響。

The feeling of popular culture, the visual stimul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gorgeous form of popular culture are influencing the young generation everywhere in the contemporary youth life. They cleverly and timely cater to the young people who are uncertain in body and mind and lack of judgment ability. They create a kind of happiness like bubble gum. Our generation has never experienced wind and rain, and has not yet stepped out of the classroom. Where can we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society? Have not yet experienced hardship, where to appreciate the bitterness of the world? Without a sound cultural orientation, where can we know the trend and make the right choice? We had no choice but to let it go. Teachers often take out a pile of books to talk about Tang poetry, Song Ci, Yuan Opera and novel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fact, when I come home, I go to see Dahua westward tour, Japanese drama and Korean current, and listen to backstreet boys and Stefanie Sun. We appreciate and love this culture and feel that it provides me with happiness, although it is just a simple happiness. They construct my emotional style, my values, my life style and my yearning. In a sense, it has an impact on my life.

當然,真正重要的是要去讀那些厚重的、已經經過歷史篩選的重要著作,它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提高你、改善你、影響你。余秋雨說,只有經典,才能將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把歷史上一切早已消逝的高貴靈魂的訊號傳遞給你,把一切的美麗和智慧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

Of course,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read those heavy and important works that have been screened by history, which will unconsciously improve you, improve you and influence you. Yu Qiuyu said that only classics can irrigate vast space and long time for you, transmit to you the signal of all the noble souls that have long disappeared in history, and present to you all the beauty and wisdom compared with ignorance and ugliness.

篇2

關鍵詞:流行文化;消費者行為;高雅文化

中圖分類號:F0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7-0253-02

現在,當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產品隨著全球化而充斥世界的時候,不僅在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在全球各個角落普遍存在并滲透于社會各個領域的東西,就是已經徹底商品化和全球化的流行文化產品。由此可見,流行文化對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對流行文化的研究已經勢在必然,這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一、流行文化的界定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界定。關于“流行”這個詞,威廉斯認為有四種意思:被許多人特別喜歡的;較低等的制品;希望贏得人們喜歡而蓄意制造的作品;那些事實上是為自己而制造的文化。“流行”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迅速傳播或盛行一時。它是指一定時期內在社會上或一個群體中迅速傳播或流行一時的規格或樣式,也稱作時尚、時興、時髦等。流行是一種追求新穎而背離習慣的企圖,但同時尚未超出社會可以接受的形式和行為范圍。根據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流行是指在社會生活中或大眾的內部產生的一種非常規范的行為模式。流行現象,它具體表現為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相當數量的人,對特定觀點、行為、言語、生活方式等產生了共同的崇尚與追求,并使之在短時間內成為整個社會到處可見的現象。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流行,流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心理現象,是一個時期內大眾社會中許多人都在實踐和追隨的一種新物質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從商業的角度看,流行意味著消費潮流,它在當代社會已成為一種與直接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如營業額、利潤等)緊密相連的東西;從接受的角度看,流行在面向市場和社會時,極易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共鳴和認同。

在學術發展史上,“文化”一直是最復雜的術語之一。最早在科學意義上為“文化”進行界定的是英國文化人類學的奠基人泰勒。截至20世紀50年代初,文化界定已經有164種之多。著名學者T.伊格爾頓在其最新的大作中指出,文化這一術語一直是在對立的兩極之間被使用:它太寬泛又太狹窄、太充滿人類學的無所不包又太局限于美學意義上的思辨性。20世紀90年代,一些人類學者認為,文化界定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為社會結構意義上的文化,另一是個體行為意義上的文化。前者指的是一個整體社會中長期、普遍起作用的行為模式和行動的實際準則,這些模式在那些給事件和人際關系以明顯結構的形態和反復出現的周期規律性中呈現出來,并且構成常被歸為“生活方式”的那種東西。結構功能主義學派的巨擘拉德克利夫?布朗就持此觀點。后者是個體習得的產物,包括一個人類群體成員為了在他參與活動的這個群體中被相互接受地交往而必須知道的東西。據此認識,文化不必為該社會甚或該群體所有成員所共享,而是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有關成員彼此授受意義,以至這些意義能夠使他們達到共同的目標,因為他們建立了共同的理解和文化的想象。

很清楚,任何流行文化的界定都將會把流行的不同意義與文化的不同意義進行結合,從而產生不同的組合。因此,文化理論與流行文化銜接的歷史,就是這兩個概念在特定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內,被研究者以不同方式組合的歷史。

二、流行文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流行文化是當代消費社會的代言人。在《消費矛盾:消費社會的概念、行為與政治》(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Concepts,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一書中,愛德華(Tim Edwards)主張,透過流行文化,我們能夠對當代消費社會有著深刻的認識。

流行文化是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社會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隨處可見的消費現象,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它都體現為在某一特定時期人們一種趨同的消費選擇。從總體上看,流行文化對消費者行為有以下兩方面的影響。

1.流行文化引導消費者的購買和消費模式。從生產與消費的角度,流行文化生產的目的在于消費,或者說在于滿足消費者的文化消費欲求。現代社會的實踐證明,人們消費某種產品,并不僅僅因為它的物質特性和實用功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還會因其廣告所張揚的抽象的、非實用的精神因素能夠使消費者產生興趣和認同。形形的廣告無不傳達著各種各樣的觀點、價值與精神取向,廣告與其說是對產品的推銷,不如說是對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生活哲學和意識形態的表達。比如耐克贏得了非凡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質地優良,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們大力倡導了一種價值觀,那就是:Just do it (想做就做).I can(我能)。這種價值觀已形成了一種潮流以絕對優勢經久不衰地席卷了美國乃至全世界,它不僅已嵌入了每個美國消費者的頭腦深處,而且已成世人皆知的經典廣告口號。

2.流行文化反映消費者行為。流行文化是消費者行為的一面鏡子,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消費者的行為。美國當代強調年輕和健康的流行文化正好反映了美國消費者購買健美器械、定期去健身俱樂部、鐘愛營養均衡食品等消費行為。

三、流行文化的發展階段

流行文化一般會經歷產生、普及和衰退三個階段。流行文化潮流以前是由商家請專業設計者創立,然后自上而下進行普及。這里要注意的是,流行文化也會被名人無意創立。例如,1961年,肯尼迪在他的就職典禮上沒有戴帽子就走過了賓夕法尼亞大街,這一無意行為卻從此打破了男士戴帽的風俗習慣,也摧毀了男帽行業,聯合帽業會不得不請求肯尼迪重新戴上帽子以希求恢復男士戴帽的流行文化。由此可見,名人對流行文化的產生具有重要作用。現在商家把流行文化的產生寄托在年輕大眾上。專門的市場調查公司投資請一些“酷仔”對身邊的朋友進行關于流行文化的錄音采訪。這樣的調研使得Reebock開始推銷淡顏色的鞋子,而Burlington開始推銷深藍色的牛仔褲。

流行文化形成過后,最重要的是讓它普及到大眾,不然就不成其為流行文化,就不能引導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而這就要借助媒體和意見領導者通過廣告等方式傳播出去。廣告是流行文化的信息源,它最先向人們傳遞社會潮流和流行流變的信息。當一種流行生成后,廣告及時地把流行資訊廣而告之。由智威湯遜中喬廣告公司創意的“立頓紅茶”系列廣告非常生動形象地演繹了新產品的流行特性,也為廣告對流行文化的傳播作用做了天然的注腳:“緊跟潮流新步伐”、“散播熱門新話題”、“洞察今夏新焦點”、“聆聽流行新節奏”、“掌握時代新信息”。

廣告報道著流行、演繹著流行、評說著流行,它以高度的日常性傳播,使人們處在一種強有力的流行文化環境和認知空間中,從而不斷地推進著流行市場的發展。人們通過廣告傳播、了解了最新的流行是什么,普及的范圍如何,社會評價的程度怎樣,廣告已名副其實地成為人們獲取流行文化信息的過濾網。只要我們稍加回憶,就會發現這些年來人們在飲食方面,從喝一般的汽水到喝可樂,從喝茶到喝咖啡,從喝白開水到喝礦泉水,從只知道自己燒著吃,到吃現成的方便食品,從吃大餅油條到吃肯德基、麥當勞等等,哪一種飲食流行沒有廣告傳播的貢獻?我們不難想象如果沒有廣告的傳播,哪怕流行文化已經形成,卻難以快速地流行開來。當然,廣告促進流行文化普及的方式和途徑是多元的。首先,它不遺余力地對時尚主題進行不斷重復的訴求,從而使其大面積鋪排開來,形成一股勢不可當的大潮。其次,廣告為了促進流行的普及,竭力創設著一種帶有幻想色彩的時尚模擬環境,并把每一個人邀為廣告主角,竭力告訴人們擁有廣告中所推薦的產品會多么快樂,按照廣告所設想的方式生活多么美滿,于是人們不是被強加為這個群體的成員,就是承受著由此而帶來的群體壓力,為了保持自身行為與多數人行為的一致性,從而避免個人心理上的矛盾和沖突,大家必須從眾,必須去擁有時尚。這一來,廣告傳播的商品或服務便迅速獲得眾人的追隨和采用從而得以普及。

流行文化具有易變性、周期性的特點,這就告訴我們,流行文化在產生、傳播并達到后會急轉直下走向消失。流行文化周期的長短直接牽涉到企業的利益,因此企業都做著“留住”流行文化的努力。利用廣告鞏固業已形成的流行時尚,并在前一流行的基礎上通過內容更新、題材轉換、形式變革等一系列手段,帶出另一個相關的流行,甚至使其再度走向新一輪的,從而達到盡可能延續流行的目的。這是廣告對流行文化的又一突出貢獻。

綜上所述,流行文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舉足輕重,一方面商家要善于利用流行文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應該創造、普及并留住健康的流行文化,以保持健康流行文化對消費者行為的正確引導,這才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圣剛.當代流行文化的形成機制與作用[J].中州學刊:文藝研究,2007,(2).

[2]杜春華.近年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成因及社會價值分析[J].天府新論,2006,(4).

[3]仲富蘭.大眾傳媒:流行文化的合謀者[J].社會觀察,2006,(4).

[4]劉乃歌.大眾傳播變革與當代流行文化的勃興[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

[5]劉志梅.流行文化與廣告[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3).

[6]萬翔.消費時尚、流行與品牌戰略[J].商業研究,2004,(13).

[7]陳立旭.大眾文化的興起與當代文化轉向[J].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2).

[8]羊小于.論流行文化對廣告的意識形態影響[J].新聞界:傳媒與廣告,2003.

[9]張同道.文化腫瘤[N].中華讀書報,2001-07-18.

[10]肖鷹.美學與流行文化[J].文藝研究,2001,(5).

[11]沃納.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12]金元浦.重新審視大眾文化[J].中國社會科學,2000,(6).

[13]夏建中.當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歷史與理論[J].中國社會科學:學術述評,2000,(5).

[14]陳立旭.現代傳媒變革與文化革命[EB/OL]..文化研究網:省略.

篇3

關鍵詞:流行文化;商業插畫;市場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7-0119-01

一、什么是商業插畫

商業插畫顧名思義就是具有商業價值的插畫,它不屬于純藝術范疇。商業插畫可定義為企業或產品繪制的數碼作品,為企業或產品繪制插圖,獲得與之相關的報酬,作者放棄對作品的所有權,只保留署名權的商業買賣行為。

信息社會的發展,使插畫成為人們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世界性語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生活層次也變得越發多樣化了,特別是當插畫成為信息傳遞過程中一種高效的表達手段時,插畫藝術的作用也就尤為突出地顯現出來。在現代設計領域中,商業插畫可以說是最具有表現意味的,它能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簡單的弄清它的主題,以及它表現出來的廣度與深度。利用它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使人們駐足購買。幫助企業建立品牌效應,迅速有效地占有市場。

但是,商業插畫的使用壽命是短暫有限的,一個商品或企業在適應市場時就要對自己的產品作出調整進行更新換代,那么原來的作品就要宣告消亡或者是終止宣傳。從感性的角度上來說,似乎商業插畫的結局有點讓人感到心酸,但從理性的角度來說,商業插畫在有效的時間里所達到的宣傳力度,是其他宣傳手段難以比擬的。

二、從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商業插畫

流行文化與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根本區別,那就是,傳統文化是經由許多代人共同探索研究才逐漸形成的,而流行文化可能只是針對某一時期的某一思潮而突現出來的,人們的跟風也就三五年,像流星一樣璀璨光鮮卻又短暫。流行文化的特質是大眾化實用化時代化,那么商業插畫的表現手法就要講究插畫的大眾化和實用化以及時代化。流行文化的變化速度也特別快,究其內部則有一種動力推動,而這一動力就是市場利益驅動。企業針對市場上的人們大眾的消費趨勢,消費潛力,作出相應的產品開發生產,而要人們形成對它的注意力,那么這一投資就需要進行一種廣告宣傳造勢,以此形成一種大眾消費趨向。促使人們的購買來獲得商家利益。總的來說,流行文化屬于商業文化范疇。這也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它的商業文化性質,才導致它與傳統的普通的文化的差別。這注定了它與商業的緊密聯系。而作為為商家宣傳服務的商業插畫,它與流行文化的聯系就更密切了。

現在流行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種社會現象,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隨處可見的消費現象。因為在多數時候,它都體現為某一時期人們一種趨同的消費選擇。而商家想要占領市場,就需要跟隨大眾的流行趨勢。如果設計出來的插畫沒有詳細的了解到市場的流行元素,那么設計出來的產品一定不能緊跟消費者的審美流行趨勢,那么就會遭到市場的淘汰,這樣一來對企業帶來的損失是無法計算的。設計出符合大眾消費者流行審美觀的商業插畫,這樣才能符合商家的要求,為其取得利益。

美國文化學者丹尼爾?貝爾(DanielBell)曾說過:“當代文化傾向的性質是渴望行動,追求新奇,貪圖轟動。”而大眾的審美趨勢亦是如此,追求的是新鮮的事物。流行文化能夠流行起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流行,商業插畫深受其影響。比如:回力是中國最先的時尚膠底鞋品牌。在上世紀70年月,回力鞋幾乎就是運動休閑鞋的唯一意味。它的商業插畫設計表現手法主要使用的是手繪的連環畫形式,以運動與運動員的運動方式為題,廣受大眾的親睞。風靡全國,無人不知。然而好景不再,改革開放后大量的運動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回力鞋漸漸淡出了大眾的眼圈,其光芒已不復從前。恍然大悟時已跟不上時代了。這是為什么呢?新出的運動鞋都加入了流行因素利用廣告大幅宣傳,鋪天蓋地的新鮮商業插畫吸引了大眾的眼球,科技手段、動漫、搖滾樂、波普藝術、嬉皮文化等都成為商業插畫設計的流行主題。但回力鞋還是老版的宣傳停滯不前,漸漸地就淡出了主流市場。可見流行文化對商業插畫的影響是多么的重大。

流行文化是今天商業插畫的主要領域,商業插畫要在文化背景上來進行設計,思考它們可能的關聯,而不是照抄照搬。如果一味兒的照搬照抄就注定了要被時代所淘汰。而商業插畫雖然受大眾審美取向的制約,但同時它也引領著大眾審美取向的轉變,從商業插畫的表現內容中也反映了當下社會的審美心理。而插畫師所要做就是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商業插畫擁有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流行文化;課外閱讀;中學生

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讓語言界人士大吃一驚,也讓那些飽讀詩書、博覽群書的考生們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驚訝、感嘆、贊揚之余人們發現:語文教學再也不能囿于傳統的教學思路了,把學生引向天地更為廣闊的課外,加強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在拓寬視野中吸納新知、提高能力已是刻不容緩。

河北張孝純老師曾提出了“大語文教學法”,強調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和課本,因為在社會生活中,電視、電影、電腦、書籍等無一不涉及語文,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像定義“大語文”的概念那樣,今天我們可以定義“大閱讀”的概念,即它是人類通過文字、圖像、畫面、聲音獲得信息的過程,“閱讀”的對象不但包括書籍報刊,還包括電視、網絡、歌曲等,其手段不只是通過眼睛看,還包括用耳朵聽,總之,“大閱讀”是一個通過視聽途徑獲取信息的過程。

一、中學生閱讀“流行文化”的特點

所謂流行文化即是當前社會上流行的音樂、詩歌、散文、小說等等。目前中學生閱讀流行文化的情況到底如何?為此筆者利用教學機會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中學生閱讀“流行文化”有以下特點。

1.學生閱讀興趣濃厚。

2.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不足,量不夠,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每天平均閱讀的時間不能確定。

3.學生閱讀目標比較正確,但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同的閱讀目標和動機決定著不同的閱讀效果。絕大部分同學進行課外閱讀的目標是明確的、具體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的閱讀動機不純,閱讀目標不明,這一點不容忽視。

4.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好,方法失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幾乎不做筆記,而且閱讀沒有計劃,可見,中學生課外閱讀表現出來的最大特點是消遣性、隨意性。

5.學生的閱讀內容非常廣泛,但有新特點。閱讀品種非常豐富,但是和前幾年相比又有新特點:現在學生最喜歡、最關注的是科幻類、卡通類的題材,而不是我們想象的青春雜志。

二、造成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成因

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在教育的重壓下,面對著繁重的學習負擔,同學們根本不可能抽出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

2.一部分老師和家長還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學生和孩子多讀對考試有立竿見影效果的參考資料和習題;另一部分家長和老師雖已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在認識上還存在著誤區,忽視了對孩子課外閱讀的指導。

3.中學生自身理性分析能力還不夠,喜歡憑著自己的興趣閱讀,對今天魚龍混雜的文化市場缺乏相應的鑒別能力,易于沉迷于一些格調不高的文化之中。

三、流行文化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益處

課外閱讀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語文學習的效果,那么流行文化將對中學生課外閱讀有哪些益處呢?

1.閱讀流行文化首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其次,閱讀流行文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現在的學生作文普遍存在著內容空洞、缺乏深度或者是語言干癟蒼白、膚淺無力的情況。原因主要是學生的信息量太少,對生活缺乏認識,如果學生每天都能翻開報紙,打開電視,看看《新聞聯播》《新聞30分》,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那么他們的視野自然就開闊了,寫作素材也就多了,也就能寫出內容豐富、生動新穎、有較強生命力的文章了。

2.閱讀流行文化可以增強語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課外閱讀與課堂閱讀不同,它不受形式、時間的約束,不帶有太多的功利性,學生是在完全放松的狀態下進行閱讀,學生可以對閱讀對象進行全面的認識和整體感悟,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四、教師幫助學生走出閱讀誤區的做法

那么教師應當如何幫助學生走出閱讀流行文化的誤區呢?怎樣才能使學生的課外閱讀逐漸走向高效和有序呢?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作出指導和調控要有針對性,有計劃性,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幫助中學生進一步明確閱讀流行文化的目的。中學生閱讀流行文化的根本目的是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而不是單純的消遣娛樂,如果僅僅滿足于娛樂消遣,那么閱讀的水平只能停留于膚淺平庸的層面上,不可能有大的收獲,更不可能有質的飛躍。

2.調動中學生課外閱讀流行文化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或是不太感興趣的同學,我們應當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或是大張旗鼓地宣傳,或是潛移默化地感染,讓他們知道課外有效地閱讀流行文化,不但不會影響學習,而且能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3.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品位,選擇適當的閱讀范圍和種類。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流行文化中學生很容易接受,但不是流行文化的每種形式都適合中學生,一些科普讀物、貼近學生心理的文章,內涵豐富、語言精美的雜志、影視劇、歌曲、散文以及一些優秀的名人傳記都是值得中學生一讀的。

4.指導學生的閱讀方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絕大部分人是沒有計劃的,只有不足10%的學生有做筆記的習慣,更不必說寫閱讀報告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有關熱點、焦點問題展開討論和辯論,可以舉辦專題講座、故事會、知識競賽、作文比賽、讀書筆記展評等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課外閱讀流行文化的交流,并由此養成良好的、科學的閱讀習慣。

現在正值全國上下聚焦“減負”之際,許多學校將課程安排作了重新調整,學生的自修課、活動課增多了,學生自己的時間也明顯增多了,學生有了大量進行課外閱讀的可能,真希望每一位學生進入自由閱讀的海洋,把自己鍛煉成一位乘風破浪、遠航的船長。

參考文獻:

[1]許翊.“向生活開放”的作文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17).

篇5

The so-called "Kazak" are not the "sun" - the sun in our galaxy, but the "sun" - Japan, which leaves us the sca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y karaoke, youth idol drama, cartoon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not those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but Japan, I think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haracter of Dahe people. They can bring the "Kazak" a wave of popular upsurge, but it is difficult to bring the world a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so-called great inventors of popular culture among them have few Einstein level figures. Because most of the popular culture worshiped by the "Kazak" has no real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and how many can stand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and the world's national forest like the five thousand year brilliant Chinese culture?

如果時光倒流,“哈日族”們無疑會被扣以“漢奸”“走狗”的大帽。拋去歷史的那些糾葛,面對現如今“哈日族”現象的泛濫,許多青年人棄中華源遠流長的文化,而盲目地去推崇那些流行文化,這不是中華文化的悲哀,不是一種文化的侵略,不是一種“欺師滅祖”的行為嗎?

If time goes back, "Kazak and Japanese" will undoubtedly be detained in the big hats of "traitors" and "running dogs".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Kazak and Japanese" phenomenon, many young people abandon the long-standing culture of China and blindly praise those popular cultures. This is not the sorrow of Chinese culture, an invasion of culture, or an act of "deceiving teachers and destroying ancestors"?

時下的一些流行文化絕大多數只能使人們人生態度更加消極,更去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而在像“哈日族”一樣的跟“流行風“的人群中,年青人占了大多數。這正是由于年青人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對新鮮事物又缺乏理性的認識,才容易導致十分盲目地就去推崇那些沒有實質的流行文化。拿青春偶像劇來說,大部分都是一些以年輕男女愛情故事為主,主角也多為帥哥美女,使青年人十分容易受到影響,去效仿偶像劇中的人物。這也是當前中國青少年“早戀”問題突出的一大原因。

Nowadays, most of popular culture can only make people's life attitude more negative and advocate "money worship" and "hedonism". And in the crowd like "Kazak" and "pop", young people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This is precisely because young people are prone to rebellious psychology and lack of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new things,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the blind worship of pop culture without substance. Take the youth idol drama for example,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the love stories of young men and women, and the protagonists are mostly handsome men and beautiful women, which makes young people very vulnerable to be influenced to imitate the characters in the idol drama. This is also a major reason for the prominent problem of "early love" among Chinese teenagers.

青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而一些流行文化也就能很錯誤地去引導他們。當代的中國,許多媒體對明星亦或是外來流行文化的熱炒,使得青年人許多都向往過那種在鎂光燈下的明星生活,錯誤地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我們應該呼吁社會來關注,“不追明星追名師”,年輕人在人生的黃金時期就該有正確的文化教育,抵制那些流行的誘惑。

Young people'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have not been fully formed, and some popular culture can also guide them in a very wrong way.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ny media are keen on stars or foreign pop culture, which makes many young people yearn for that kind of star life under the spotlight, and lose the direction of life by mistake. We should call on the society to pay attention to "not chasing stars and famous teachers". In the golden age of life, young people should have correct cultural education and resist those popular temptations.

可能有些人覺得我寫的太死板了,食古不化,跟不上時代潮流了。我要說,那些流行文化是可以讓人們在現實的壓力下去放松,它最多作為一種生活調劑,一種娛樂,但你沉溺了,它很難會給你帶來好處,尤其對中學生而言。對衣服流行的追捧,對發型的流行要求,作為學生我們不能本末倒置,我們當前的目標絕不是打扮,談戀愛。我們不應該讓社會這口大染缸過早染上顏色,受了流行文化的影響迷失在霧靄之中。

Mayb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what I wrote is too rigid, and I can't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d like to say that those popular cultures can let people relax under the pressure of reality, which is at most a kind of life adjustment and entertainment, but if you indulge, it will hardly bring you benefits, especially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a student, we should no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Our current goal is not to dress up and fall in love. We shouldn't let the big dye vat of society dye color prematurely and get lost in the fo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pular culture.

有位韓國留學生在論壇上發帖表示對中國的“哈日族”不解,對一些中國人的崇洋媚外,盲目跟流行風也十分不解,認為這是一種中國的悲哀。一些外國人也說過他們越洋而來,慕名中華博大的文化,卻發現中國人哈著外國的一些垃圾文化。可悲嗎?我認為可悲。政治課本中說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汲取外來優秀文化,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結果呢,我們丟了古時文化的西瓜,卻哈著那些流行文化的芝麻。可悲啊!中華文化在哭泣,老祖宗們在嘆氣!

A South Korean student posted on the forum that he was puzzled by the "Kazakh" in China, and was also puzzled by some Chinese people's worship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fawning on foreign countries. He thought it was a kind of Chinese sorrow. Some foreigners also said that they came across the ocean to admire the broad culture of China, but found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harbouring some foreign garbage culture. Is it sad? I think it's sad. Political textbooks have said that to build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e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excellent culture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result, we lost the watermelon of ancient culture, but enjoyed the sesame of popular culture. Pathetic! Chinese culture is crying, the ancestors are sighing!

我們應正確地看待流行文化,把一些好的拿來,卻不要拿了泥丸當金蛋。像魯迅先生《拿來主義》中說的那樣“或存放,或使用,或毀滅”。繼承中華文化,吸取外來優秀文化,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We should take a correct view of popular culture, bring some good ones, but don't take clay balls as golden eggs. As Mr. Lu Xun said in "the doctrine of taking", it can be stored, used or destroyed. Inherit Chinese culture, absorb foreign excellent culture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篇6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23—0041—01

隨著日趨開放的社會環境和信息化浪潮的席卷, 流行文化正在成為我們時代的一種洶涌的潮流,流行時尚文化在校園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小學生對流行時尚的追逐越來越狂熱,流行時尚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傳統文化教學的命運與傳承,時尚文化摒棄與吸收面前,要正確教育引導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認識流行時尚文化,形成正確的判斷力、是非觀,做一個具有綜合文化素質的新型的現代化少年,是每一位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正視流行時尚文化的存在,并使其良性發展

小學生思想活躍,對社會新生事物有較強的敏感性和模仿性,最易于接受社會流行文化潮流,他們是追求流行時尚文化的主力軍。正因如此,流行時尚文化在小學內盛行,給傳統語文教學的地位和價值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此,我們應當正視校園文化中時尚潮流的存在,正確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和對待傳統文化和流行時尚文化,通過比較和感受兩者,取良去莠,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學校可以引進傳統的有意義的體育游戲,如跳繩、跳皮筋、踢毽子等,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生活。

任何一種新生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利與弊。對于流行時尚文化,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簡單地視其為“洪水猛獸”、歪風邪氣,但也絕不能聽之任之,而要采取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的方式,加以正確的引導,并盡可能地營造積極健康的生活環境。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使其自覺地分辨善與惡、美與丑,跟著主流文化走,創造健康活潑的時尚文化。

二、以有益的流行時尚熱點為載體,打造時尚魅力課堂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變化,新事物、新概念、新詞語層出不窮。教師有責任將一些健康的、積極的新生詞語引進我們的課堂,這樣才不至于在課外閱讀中因為某個詞語而遇到閱讀障礙,顯得滯后于時代潮流。

面對新教材,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捕捉教育契機,如“神舟十號”升空是舉世矚目的事,是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利用這樣的契機,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寫體會,愛國主義的情感就會深深地植根于學生的內心。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更深層地了解“明星”,了解他們的奮斗史,以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立志成才。

三、發揮傳統文化的正能量,引領校園健康時尚風

新時期,流行時尚文化與傳統文化在傳播形式多樣化的情況下,相互碰撞、滲透、融合,為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從歷史的發展觀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必將吸收流行時尚文化中積極的成分為己所用,互利互濟。而流行時尚文化本身,既受到不斷發展的新事物、新技術的影響和支撐,也深植于傳統文化。因此,我們要以包容、開放的心態,以交融、動態的眼光,來審視流行時尚文化和傳統文化,營造優良傳統文化與流行時尚文化有機融合的氛圍,創造愉悅的教學環境,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是非觀和審美觀。

篇7

【關鍵詞】瑪麗蓮?夢露;郭根生;流行文化;影響

美劇《廣告狂人》談到西方世界女人時有句臺詞說,當今世界只有兩個女人:一個是杰奎琳?肯尼迪,另一個就是瑪麗蓮?夢露,剩下的其他女人,不過是對她們其中一個的拙劣模仿罷了。①的確,杰奎琳智慧端莊,瑪麗蓮性感天真,她們二位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女性風格氣韻。在中國,作為一代性感影星的瑪麗蓮?夢露的知名度恐怕遠遠大過曾經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美國,夢露的影子不僅時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也出現在明星大腕的舉手投足間,深深影響著現代流行文化與時尚潮流。

瑪麗蓮?夢露作為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電影女演員之一,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她動人的表演風格和正值盛年的隕落,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符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特別是金發紅唇和被風吹起的裙子已成為她標志性的象徵。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瑪麗蓮?夢露名聲大噪的時代,這也是美國工業文明高度發展的時期,工業文明帶來的流行文化也正值興盛。關于流行文化,目前并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流行文化是社會上大多數成員參與,并以物質或非物質的形態表現出這個時代人們的心理狀況與價值取向的社會文化,它通常借助于這個時代先進的媒介工具傳播與消亡,并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百度百科的關于流行文化的一個概述。從這一概述看,流行文化的壽命一般都是很短暫的,而瑪麗蓮?夢露,這位曾一度引領她那個時代時尚潮流的好萊塢女星,對于流行文化的影響延續至今,金發、碧眼、紅唇和完美的身材等等所有這些仍是性感美人的象征。

郭根生先生在近期的美國之行中拍攝了很多有關瑪麗蓮?夢露的攝影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由演員扮演的夢露或者是夢露的彩色塑像。郭根生先生用鏡頭的語言詮釋著美國民眾對瑪麗蓮?夢露這位傳奇女子的懷念。從這些攝影作品當中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美國人民對,夢露的追捧崇拜之情,也真實客觀的反映了夢露之于今天美國流行文化的深遠影響。美人已逝,魅力卻永存人間。

一、好萊塢的寵兒――性感影星瑪麗蓮

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好萊塢,瑪麗蓮?夢露是位廣受追捧的性感女星。她不僅是電影票房的保證,而且每當有新作品問世都會引起轟動。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福克斯電影制片公司起用瑪麗蓮?夢露作為主演拍攝了一系列影片,比如《紳士愛美人》、《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和《娛樂至上》等,這些影片不僅為福克斯賺足了大把鈔票而且使得夢露迎來了事業的第一個春天,憑借這幾部作品,夢露從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躍居好萊塢最耀眼的當紅影星之列。之后,夢露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并拍攝了《七年之癢》,大獲全勝。在這部影片中,夢露那個捂著被風吹起的裙子的鏡頭成為永恒的經典。圖1中,舞臺上微醺的星光下演員扮演的瑪麗蓮?夢露身著一襲白裙,金發紅唇,笑靨如花,風微微吹起裙角,雖然沒有再現那經典的一瞬,卻也足夠引起觀者的無盡遐想。

在瑪麗蓮?夢露逝去的這些年里,更多的性感影星不斷涌現,比如尼可?基德曼、凱瑟琳?希爾等等,沒有了夢露的好萊塢依舊熱鬧非凡。雖然好萊塢沒有因為這顆巨星的隕落而沉寂,但作為其歷史上最為性感的艷星,好萊塢并沒有將她完全遺忘。在現在的好萊塢影城里仍擺放著夢露的彩色塑像(圖2),以紀念這位英年早逝的性感女神。照片中瑪麗蓮?夢露迷離的眼神、奔放的笑容、性感的著裝、撩人的姿勢,惟妙惟肖的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經典形象。在當代的好萊塢性感女星中仍有夢露的影子,特別是麥當娜作為夢露的鐵桿粉絲,毫不避諱的崇拜著那位逝去的前輩。在她的專輯《物質女孩》中,麥當娜重新翻唱夢露的那首《鉆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在MV中模仿夢露,向前輩致敬。

二、尋常百姓家的鄰家女孩――凡人瑪麗蓮

瑪麗蓮?夢露除了是好萊塢的女星之外,在生活中更多的是一位善良單純、天真爛漫、和藹可親的鄰家女孩,因為她的單純,夢露曾被戲稱為“無腦美人”。

追星的影迷們,總能從自己喜歡的明星身上發現一些與自己類似或一直追尋著的某種品質。或許,夢露身上就有這種品質的魔力才使得逝去幾十年仍然被人們所銘記。有位詩人曾寫道:“令人喜愛的是夢露身上保持著一些善良百姓的品質,她說過‘我可不愿讓一個男子漢因為他妻子熱衷于打橋牌而穿臟襯衫。’夢露簡直像我們大家的女朋友,每個男人都能從自己的女朋友身上感受到一點夢露的影子。”這就是夢露能夠如此貼近人心的秘密。她永遠不會使自己沉迷于各種社交晚會,她會給自己的心靈留有一份靜謐的空間。有時候,她會躺在床上,吃著零食讀一些書,聽聽音樂;有時候,她會喬裝打扮一番偷偷溜進影院看一場電影;有時候,她會像十七八歲的小姑娘似的背著背包去旅行,放松心靈,擁抱自然。美麗的瑪麗蓮?夢露是懂得生活的人,她從不會讓自己過度沉溺于名和利的追逐當中。

真實的夢露離我們從不遙遠,就像圖3中的那位夢露的扮演者,她會輕輕挽起你的手臂,微微的彎一下腰,來靠近你跟你合影,仿佛跟你心靈相通。在夢露那里,我們不會看到大牌明星的那種傲然氣質,只有清新自然的可愛鄰家女的模樣。在一家商場,有糖果造型的瑪麗蓮?夢露,熒幕上那經典的影響能以如此親民的形象出現在顧客面前,不能不說是夢露親民的溫和性格使然。

三、香消玉殞魅力永存――永恒的瑪麗蓮

如果說瑪麗蓮?夢露的盛年隕落是令人扼腕的,那么在逝去的五十多年后仍然被人記得不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圖4中的妙齡少女與夢露的彩色塑像合影留念,攝影師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從側面記錄下了這一刻,照片中兩個人的笑容綻放,雖然夢露的衣著典雅時尚少女的著裝樸素簡單,但兩個人的臉龐如此貼近,親密無間,猶如跨越時空的心靈相會。

在世界各地,人們以各種方式銘記瑪麗蓮?夢露。在加拿大的密西沙加市有一座以夢露的名字命名的地標性公寓大廈,因為這座建筑夢幻優美的流線造型讓人聯想到永恒的性感標志人物瑪麗蓮?夢露。在中國,流行歌手胡彥斌就有一首歌的名字是《瑪麗蓮?夢露》。2012年《花花公子》雜志推出了夢露的紀念特刊,以此紀念其五十冥辰。所有這些無不在表明雖然夢露已逝,但夢露所代表的一種精神文化仍然影響著世人。在美國的星光大道上,有好多演員扮演著夢露(圖5),招徠游客與之合影,以此賺取生活的來源。雖然合影需要花錢,但還是有很多游客爭相與之合影以此來紀念那位逝去已久的俏佳人,這足以窺探瑪麗蓮?夢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永恒的魅力。

總之,世人崇拜夢露并且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她,但是所有對她的模仿都是粗枝大葉不拘一格的表面文章。就像圖5中兩位扮演夢露的美人,她們帶著夢露的金發,涂著夢露的嘴唇,穿著夢露的衣服,帶著夢露的笑容。可是,她們真的不是夢露,也永遠不會關心真正的夢露是怎樣的,甚至不關心夢露的那顆痣是在左邊還是右邊。現代人對夢露的追捧和崇拜都是漫不經心的娛樂。世人只關心夢露性感的外在,有誰會在乎她還喜歡畢加索的畫、聽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樂、讀濟慈和惠特曼的詩;世人只知道她有過三次失敗的婚姻和很多情人,又有誰知道她對家庭對孩子的熱切期盼。我們不知道,并且我們也不關心不在乎。

我們愛夢露,卻又不是真的愛她。

瑪麗蓮?夢露既影響了現代的流行文化,同時又被流行文化深刻改造。不管夢露真正的魅力在于什么,揮之不去的是世人對她的刻板成見。

注釋:

① 2012瑪麗蓮年 永遠的夢露.李憶民.法律與生活 2012.4 40-42

【參考文獻】

[1]喬伊斯?卡羅爾?歐茨.浮生若夢―瑪麗蓮?夢露文學寫真[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10-12.

[2]李憶民.2012瑪麗蓮年,永遠的夢露[J].法律與生活(上),2012(4):40-42.

篇8

一、不是懷舊的青春——是青春的本色

懷舊是從20世紀以來為人們所念念不忘的一個美學主題,是慰藉人類感情的一劑良藥,懷舊的人們自己和自己矯情著,不可抑制地回溯著過去,其實并非是堅持想回到過去,不可重回的前提只是給了人類情感充分發酵的溫床。于是表面看來無意識的懷舊,其實在文藝化的敘事中,懷舊的視點早已精心選擇,所有回憶的過程都是在感性和理性中進行了意向性的選擇和構造。當前流行的青春電影,特別是國產電影,尤其鐘愛懷舊的青春敘事。從《孔雀》《美人草》《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青春均被放置在特殊的年代里,或者在逝去的流年里,由于歷史語境的遙遠和逝去的不可觸摸,所有的愛情與友誼,忠貞與背叛,父輩與自我,不論是無厘頭的戲謔,撕心裂肺的痛楚,還是濃重的感傷,影片都籠罩上了一層凄迷的懷舊之色。在影片中慰藉逝去的情懷,觀眾在懷舊中打撈著個人的青春記憶,也拼湊著歷史的集體記憶,并最終以回溯過去的方式慰藉著 心靈。

而對于青春本身而言,“青”是綠色,是蒼色,意味著樹木和天空;“春”是四季之首,意味著萬物生長。青春合在一起是一個自然生長的節拍,是和大自然的色彩韻律緊緊結合在一起的萌動。誰不曾為一塊石頭、一朵花、一本書抑或一個人著迷過,不一定轟轟烈烈開花結果,但一定在蔥蘢的青春里成長著。就像《怦然心動》里的女主角朱莉對一棵樹的特殊情感,朱莉在一次無意之中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樹,在大樹上放眼遠眺,眼前的風景讓朱莉怦然心動,“我爬得越高,眼前的風景便愈發迷人”。從此,她深深地愛上了這棵樹,愛上了在這棵高高的梧桐樹上看到的風景,“有時落日泛起紫紅的余暉,有時散發出橘紅色的火光燃起天邊的晚霞。在這絢爛的日落景象中,我慢慢地領悟了父親所說的整體勝于局部總和的道理”。這就是青春的視角,每個人都不一樣,不一定必然是帶有懷舊色彩的愛情與傷痛,那些來自于自然的內心悸動,是青春特有的眼睛。所以當梧桐樹被工人砍伐的時候,朱莉在樹上拒不下來,哪怕警察來了,哪怕上報紙頭條。人們不理解朱莉為什么那么愛那棵樹,連朱莉喜歡的布萊斯也不理解。青春期的喜歡乃至狂熱,并不意味著最終的擁有,但卻會成為最本真的記憶。朱莉最終沒能保護住樹,可是對大樹的那種歡喜和愛戀就那么自然地流淌出來,青春的喜歡就是喜歡,沒有欲望,沒有雜念。

青春是稍縱即逝的,逝去的總忍不住懷念,懷念總忍不住傷感。甚至2013年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便坦言“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多數電影表面看來敘述的是青春,其實是在懷舊的傷感中浸染過的青春記憶。這也是電影青春敘事的悖論,青春已經變成了他者,安放的是人們現實的存在感。這也是《怦然心動》在青春類電影中的獨特敘事,蔥蘢歡喜地流淌著本色青春。

二、不是殘酷的青春——是青春的成長

關于青春的電影敘事中,多半會有這樣的關鍵詞:孤獨與叛逆、性與暴力、代際沖突與修辭祛魅,等等,種種敘事最終指向青春的殘酷體驗,殘酷成了成長的標簽。《長大成人》中周青流淌著鮮紅的鼻血走出地下生活;《愛情的牙齒》中在背脊的劇烈疼痛中,葉紅感受著愛情;《青紅》中的青紅最終在傷害中被奪取了貞潔;《賴小子》中的主人公行走在灰色地帶的血腥與暴力。在這些敘事中,青春多半在成長中承受了身體的傷害或者自戕,必將以付出身體的代價告別青春歲月。這些電影往往在視覺語言與角色符號上有著驚人的一致,青春期文化被描繪成一把鋒刃,被青春割傷是一種必然,成長的代價一定是殘酷的,青春的殘酷體驗被反復敘述,身體的書寫成為個人精神的吶喊。

這些電影的確在個人風格、情緒宣泄以及思想深度上著力很深,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影響和印象。其實,今天為電影買單的多半是年輕人,這些受眾多半是70后、80后、90后的年輕化群體。他們不記得劈天蓋地的政治風暴,沒經歷過填不飽肚子的歲月,也無法想象連拉手都不敢的戀愛年代,生下來就有零食,長大后就上幼兒園,上班了還想著熱播的韓劇美劇,對大多數的他們而言,青春不殘酷,真正殘酷的是升學和就業。特別是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青春,網絡的虛擬和青春的真實互滲在一起,個人的表達更加隨意化、平常化。對平凡的人而言,青春不是殘酷,青春就是成長本身。

《怦然心動》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描繪了朱莉的成長。當因為布萊斯瞧不起她家雜草叢生的院子時,朱莉提出要整修草坪,引發了父母的激烈爭吵,因為這需要一大筆開銷。但當朱莉周末陪著父親去看康復中心腦癱的叔叔時,朱莉深深地理解了父母為什么要把錢花在叔叔的護理上,和腦癱的叔叔比起來,顯然院子變得沒那么重要了,因為朱莉懂得了,親人是不能遺棄的。當朱莉一家到布萊斯家吃飯的時候,朱莉發現了家庭和家庭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和人之間有如此不同,朱莉從富裕的布萊斯家走出來的時候,一直糾結的心突然變得坦然自若了,內心充滿了驕傲,她知道了自己的生活真正珍貴在哪里,那一部分是自己真正與眾不同的。朱莉就這樣在一點一滴的生活瑣事中,明白了人與人的關系,洞悉了生活的本質,內心一點點地強大起來。電影在兩個青春期的少年間一波三折,但實際上又娓娓道來,水波不興。這就是多數人的成長,很簡單,很平淡,成長與人生的蛻變在青春期破繭成蝶,但不一定是殘酷的、痛苦的,卻同樣深刻。

三、不是反思的青春——是青春的自我認知

青春電影儼然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的一道亮麗風景,不僅數量上小有氣象,而且票房收入上最近也屢獲佳績。2013年青春電影為電影市場開疆拓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小 時代》的高票房催熟了這一藝術類型。縱觀新時期以來國產電影的青春敘事,其中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反思。從《頑主》《太陽雨》《給咖啡加點糖》《青春無悔》《青春沖動》到第五代導演的迅速成名,走過特有政治年代的電影人更喜歡直面并置的對立文明,喜歡在傳統文化中反思政治,反思民族的寓言,和青春比起來,顯然他們更關注對青春背后的文化反思。第六代導演帶著青春期的個人風格呼嘯而來,他們把鏡頭對準了個人成長中的隱秘世界和情感體驗,《十七歲的單車》《陽光燦爛的日子》《孔雀》《青紅》《紅顏》等作品有著鮮明的青年亞文化性,青春的欲望、沖動、無助、焦慮、獨白,甚至性、暴力、成為電影中的符號,用撲面而來的對個人青春創痛的反思書寫了一曲青春殘酷物語。哪怕到了后期,桀驁不馴的叛逆變成了成長記憶中的隱忍和悲憫,帶有了淡淡的溫情,但對于邊緣的存在和個人成長的歷史依然表現出對個人生存意義的反思。于是,青春電影文化里發揮命運力量的往往是在性格與情節背后的歷史力量,個人是文化反思的一部分。

《怦然心動》中顯然不關注青春與政治的文化反思,也不關注青春與生存的個人反思,劇中簡單、清新地刻畫了朱莉對于愛情的認知。首先,朱莉在幼年時第一次見到布萊斯,就對他那雙明亮的眼睛怦然心動,孩子的喜歡是率直的,于是朱莉總想和布萊斯在一起。隨著慢慢地長大,步入青春期的朱莉開始思考漂亮眼睛之外的事情。朱莉每周都把自己養的雞蛋送給布萊斯家,卻發現布萊斯聽信了爸爸對雞蛋不衛生的懷疑,偷偷扔掉。朱莉對布萊斯的謊言充滿了失望,她開始懷疑布萊斯不是一個整體大于部分的人,或許只是一個眼睛長得漂亮的男生。隨著情節的推進,布萊斯漸漸不自覺地喜歡上朱莉的時候,面對好友的質問,礙于面子的布萊斯不僅沒有勇氣承認,還說了嘲笑鄙視朱莉家的話,碰巧聽到的朱莉對布萊斯大大的失望了。直到布萊斯一家請朱莉一家做客,朱莉看到布萊斯父親外表充滿優越感、盛氣凌人但內心懦弱,看到了布萊斯一家人之間的冷漠,朱莉終于覺得自己對布萊斯徹底地放下了,她終于明白了父親說的“你必須看到整體。一幅畫并不是它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一頭牛只是一頭牛;草地只是長滿青草和花朵的土地;透過樹枝的陽光,也不過是一簇光線而已。但你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卻像魔法般美得不可思議”。而布萊斯卻在對朱莉由厭煩到好奇,從不喜歡到喜歡,最終也明白了朱莉就是外公說的那種人:“有些人淪為平庸淺薄,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可不經意間,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后,其他人就不過是匆匆浮云。”最終,兩個少年在共種梧桐樹中小手輕輕地碰在一起。其實,不論是朱莉還是布萊斯,與其說是在認識愛情、認識對方,不如說是在認識自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由表及里,看清生活中有價值的部分。如何認識生活的本質,是人一生的功課,而在青春期里,它表現得尤為關鍵,因為它決定了自我本身。

青春期的電影往往面對的一邊是復雜的文化選擇,一邊是多重的商業環境,青春表達的欲望被多重過濾之后,加注了懷舊、反思、殘酷等文化身份,在這些主題的反復敘事中,青春片變成了類型片。而《怦然心動》恰恰剝離了流行的文化屬性和消費屬性,只講青春的故事,回到青春的本真,不需要刻意融入消費的元素,回到人共有的內化的情緒,簡潔、清新、本色的敘事成為青春期電影流行文化中的經典個案。

其實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青春不是充滿文化色彩、政治風暴,青春不一定都打架斗毆、血色浪漫,對多數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生而言,青春就是其本來的顏色,蔥蘢的、青綠的,甚至在不為人知的安靜表面,蟄伏著一顆悸動的心,慢慢地體會著自我的成長,完成對于自然、對于世界、對于自我的認知,這個過程也許孤單,也許脆弱,也許堅強,也許快樂,不論屬于何種,對大多數人而言,青春就是淚眼中透過樹葉仰望陽光的色彩,溫情的感慨,就像看到《怦然心動》中的女孩在大樹間遙望遠方,讓人溫暖得潸然淚下。因為電影的  敘事把青春還給了青春本身,不夸張、不奢華,也不濃烈,而是簡單的、平凡的、大多數的自我成長的青春本色。一如青春期代表作家韓寒一再盛贊《怦然心動》中的精彩敘事: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到方知有。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立項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B14SH003);邢臺學院教改研究項目立項(項目編號:JGY14013)。

[參考文獻]

[1] 戴錦華.電影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 [美]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姆森.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3] Mary Douglas.Natural Symbols[M].Harmondsworth:Pelican,1973.

[4] 陳旭光.當代中國影視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 楊健.電影劇本的創作理論與方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篇9

流行文化是伴隨現代社會的產生發展而興起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現象。它包括音樂、體育、影視動漫、互聯網、即時通訊、服飾、時尚等諸多元素。流行文化以其光鮮亮麗的外裝,輕松詼諧的內容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學生。面對今天這樣的社會大環境,語文教學理應擔負起引導青少年對流行文化進行甄別、選擇的責任。同時,選擇學生喜聞樂見、有教育意義和實用價值的流行文化元素,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不僅能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他們甄別流行文化,還可以從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上著眼,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而推進語文教學改革。近年來,圍繞我校江蘇省課改課題的研究和實施,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了很多嘗試,本文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初淺的體會。

一、在流行歌曲中品讀詩歌、散文

按照《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要求》,語文教學要樹立“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語文課程理念,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應使全體學生獲得必要的語文素養;同時要增進課程內容與生活及未來職業的聯系,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及不同職業類別對語文的要求,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開發利用多方面的課程資源,構建靈活、開放而又有活力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體系。“流行歌曲可作為語文課程資源。一方面,時代特征、當代中學生的特點以及新課改下的語文課程對流行歌曲有迫切需要。另一方面,生活教育理論、多元化教育理論以及隱性課程理論為流行歌曲走入語文課堂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流行歌曲包含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流行歌曲這個課程資源,有利于教學模式的革新,可以變單一、封閉的課堂接受式教學模式為互動的開放的學生自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本就和當時的流行歌曲密不可分,《詩經》與漢樂府本身就是民歌,既然是歌曲,他們就帶有一定的旋律,宋詞元曲更是配樂而和,這些都印證了詩歌與音樂是密不可分的。而當代的許多流行歌曲也在努力尋找古代詩歌的旋律。如大家熟悉的《明月幾時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無言獨上西樓》這幾首歌,歌詞本就是古代詩詞,許多歌曲到了歌星的口中,就可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在教學這一類作品時,恰當地運用這些歌曲可以使教學更加輕松有趣,也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的意境。還有一些詩詞,和流行歌曲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在內容方面。在教學時把歌曲帶到課堂上,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蒹葭》時,配上歌曲《在水一方》,如夢如幻的歌曲背景很容易讓學生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

一線的語文老師都知道,如今的職校學生,要他們背誦幾首詩歌很難,可要他們說出流行歌手的名字,多半會如數家珍,對于流行歌曲,會順口哼上幾句。流行歌曲對學生的影響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讓流行歌曲走進課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語文教學的良策。學生重“歌”輕“詩”,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流行歌曲的情感“或晴或雨”,符合他們的審美傾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詩地處高處、遠在古代,讓他們有可望不可及的距離感。那么,把這兩種因素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效果很好。在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特別喜歡周杰倫的歌曲,稍加分析可以知道,周杰倫的許多歌曲和古典詩詞、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如《臺》、《青花瓷》、《本草綱目》、《千里之外》等,這些可以直接作為欣賞的材料。當代流行歌曲,有許多首歌跟經典詩文相關。在教學散文《荷塘月色》時,甚至有的學生不知不覺中就哼起了歌曲《荷塘月色》,課堂氣氛頓時活躍。學習《長江三峽》時,聆聽歌曲《長江之歌》也為課堂增色許多。有些流行歌曲以優美的意境,積極勵志的主題吸引著學生,如《蝸牛》、《少年中國說》等,它們可以作為語文欣賞和思想教育的素材。

教學實踐證明:在詩歌、散文的教學中,適時地引入流行歌曲,既可讓學生與流行文化親密接觸,又可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領略課文的魅力,增加語文的修養。

二、影視文化拓展了原創作品

影視作品形象化,畫面感強,跟年輕人的心理特點相適應,受到大部分學生的熱愛、追捧。影視文化的審美符合語文教育的需要。當今的語文教育已極大地受到影視文化的影響,影視文學不僅向學生傳播自然界的各種美,也在傳播著人類生活中的各種美,表現了社會生活,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多元化。而社會生活正是語文教育的本源。影視文化的語言通俗活潑,更符合職校學生的審美,降低了他們的理解難度。

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也為語文教育的滲透提供了可能。他們從小就在影視文化中成長,特別是許多優秀的動畫片,如《貓和老鼠》、《西游記》、《米老鼠與唐老鴨》等。而一些優秀的影視劇不僅使人們的生活內容更加豐富,也讓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寬廣、更生動、更活潑。從一定角度來說,影視文化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拓展了原創作品。我們都知道,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無疑和影視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早就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走向藝術舞臺,選入職高教材的《祝福》、《雷雨》、《茶館》等也早就被搬上了銀幕。在講授這些文章之前,先讓學生看影視作品,然后再和課文比較,使學生先有了感性認識,再有理性的分析,不僅理解了形象,還能使形象更加豐滿。通過電影電視作品同原著的比較,讓學生體會作品的精妙內涵,體會原作語言的優美之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實踐證明,影視作品同語文教學的結合操作性強,也是最容易讓全體學生接受的方式。但課堂教學時間安排有限,如何去篩選作品,巧妙地跟教學結合,是語文教師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三、廣告,豐富了說明介紹

廣告,和語文教學的距離看起來很遠,但越來越豐富的廣告語言使學生們對許多廣告詞耳熟能詳,津津樂道,讓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不得不重視這一現代傳媒形式。也許有人會說,廣告也是影視文化的一部分啊,確實如此。熟悉語文教學的人都知道,說明文、應用文的教學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致大家也都一清二楚,無需綴述。而廣告用語卻形象生動、高度凝練、簡潔明了,許多用語甚至已成為日常用語甚至口頭禪,如“我的地盤我作主”、“一切皆有可能”、“把精彩留給自己”等廣告詞。如果說明文能像廣告那樣讓人耳目一新,課堂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我們都知道“良藥苦口利于病”的說法,說明文的教學就像是苦口的良藥,是良藥,但苦口,而廣告就如同膠囊、包有甜皮的藥丸一樣,給人甜美的感覺,更易讓人接受。因此,進行說明文教學時,嘗試著用相關的廣告詞導入,讓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進入學習,使枯燥的課堂饒有趣味。如在講授《景泰藍的制作》時,筆者用“七彩云南翡翠”的廣告詞導入,再轉到“景泰藍”上來,學生一下子被吸引進入課堂。為了讓學生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征,通過讓他們編寫廣告詞來達到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許多。再比如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讓他們嘗試做導演,設計拍廣告,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實踐活動的一些思考

將流行文化元素引入職校語文閱讀教學,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創新,也是一種探索。流行文化元素的范圍很廣泛,除了本文列舉的幾種元素外,還有很多,如服飾文化、體育文化、住宅文化、交通文化等。文化的范疇本就“無孔不入”,讓這些文化小范圍地走進語文課堂還可以,可要是系統地進入就需要多幾分思考了。筆者曾在“流行時文美文閱讀”方面做過調查,學生眼中的時文美文和語文課堂中的許多要求相去甚遠,他們的審美觀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眾多流行文化元素充分地為語文教學所用,還需要語文教師多用些心思。流行文化可以豐富語文課堂,而站在另一角度看,由于流行文化對詩文的明晰化的闡釋,使學生的審美趨于同一,從而大大縮小了學生的審美空間。文學欣賞中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將成為過去。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的僵化局面,與大力提倡個性化,提倡創新思維的時代精神相悖。本文提出這些問題,旨在拋磚引玉并引起同行專家們的關注,共同促進閱讀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潔靜:流行歌曲,一種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EB/OL].網絡資源.

[2]參見淺析影視文化對中學語文教育的滲透[EB/OL].百度文庫.

篇10

關鍵詞:對外漢語;韓國;高中課堂;流行文化

眾所周知,文化在漢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提起中華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的歷史地位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確是不容小覷的。但是人人常常容易將中華文化等同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漢語教學的過程中,過分的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卻忽視了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流行文化。實際上若是在進行文化教學的時候把教學重點由傳統文化轉移到更接受度更強、受眾度更廣泛的流行文化上。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流行文化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天然吸引力即一個國家以吸引的方式影響其他國家的能力。“吸引”其他國家的目的,是不戰而勝地同化對方。所謂“同化力”,是指一個國家所具有的一種塑造其他國家喜好、取向和價值觀的能力。比如美國的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的流行文化都是國家形象塑造的有力手段。如果說欣賞書法、戲曲這樣的傳統中國文化確實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而流行文化所帶來的這種零距離感卻是獨一無二的。并且在現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文化的本身是多元的,交流的渠道也是多元的。易于溝通與理解的表現方式,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是流行文化具有的獨特優勢,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充分考慮到流行文化的作用,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教學對象如果是青少年時,流行文化這種天然的吸引力和零距離感。更加容易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更加容易激發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從而激發起對漢語學習的興趣。

一、將流行文化運用到韓國高中的漢語課堂的原因

(一)韓國高中漢語課堂是具有教學對象的合適性的。因為韓國高中漢語課堂的教學對象大都是青少年。事實證明流行文化吸引力更多作用于青少年。因此利用流行文化進行漢語教學的首選對象應該是青少年。

(二)流行文化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還能激發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

首先,流行文化的引入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跟我們中國的學生會因為喜歡看美國電影學好英語,喜歡日本的動漫學好日語,喜歡看韓劇學好韓語一樣。隨著網絡文化、粉絲文化的興起和中國的流行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增加,會讓學生選擇漢語學習的動機更加多元化。許多青春期的學生會將對中國偶像的崇拜或者對中國的流行文化的喜愛來作為學習漢語的動機。

再者,蘇荷姆林斯基說過:“培養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復雜認知活動的主要動力。”因為流行文化自身的趣味性的特點。如果能將其運用到漢語教學中。是會極大的豐富漢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二、如何將流行文化運用于韓國高中的漢語課堂中

將流行文化運用到韓國高中的漢語課堂,主要采取圖片視頻影音法、歌曲法等。

圖片視頻影音法,目前韓國的漢語教材也越來越注重引入流行文化因素。比如韓國某高中所使用的漢語會話課的教材《中國語會話》就專門設有一課主題圍繞中國的電影,電視劇以及韓流和漢風的話題。又比如這一教材也在某一課用中國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里的臺詞作為重點句型導入。所以我們如果能將教材中出現的影視資料用視頻圖片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播放。不僅能讓學生對相P課文內容進行更直觀的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能根據這類課文主題,設置相關文化課,通過介紹電影電視劇,讓學生學習一些類似“電視劇、韓劇、連續劇”和“動作片、恐怖片、喜劇片、動畫片”這些同一義場的詞匯。還可以設置相關會話場景如“在家看電視劇”或者“去電影院看電影”讓學生進行有關會話表演。或者進行電影臺詞配音也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活動方式。

歌曲法,歌曲法顧名思義及教學生唱漢語歌。不過跟以往教給學生唱《茉莉花》、《北京歡迎你》這一類型的歌曲不同。教學生唱如今中國的流行歌曲的效果會更好。比如,中國當紅偶像組合TFBOYS,不僅其年齡跟韓國的高中生相仿,而且其歌曲也比較簡單歡快并且朗朗上口,歌詞也以簡單的名詞及陳述句居多。十分適合作為教學材料。比如其歌曲《青春修煉手冊》里面的“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鼻子眼睛動一動耳朵”這類歌詞。可以在學習“方位詞”和“五官”這一類詞的時候學習這首歌,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歌曲法既能增加學生們的課堂開口率,又能提高其漢語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漢語學習得成就感。能取得很大的教學效果。

總之,流行文化運用到漢語課堂中,不僅能豐富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還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 單世聯.“軟實力”論述中的流行文化[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4,16(6):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