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學范文

時間:2023-03-23 03:29: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生哲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生哲學

篇1

一、孔子之名:涵養(yǎng)及開展的起點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國爭霸的亂世,當時社會諸侯不安于位爭權(quán)奪利。他雖曾率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但因其思想與理想不合而不被重用。終身生活貧賤流離失所,生在亂世又雪上加霜,中國常言的人生三大悲痛:幼年喪母中年喪妻暮年喪子,孔子都遇上了。他閱歷了幼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喪妻,暮年喪子,終身的坎坷不幸他沒任勞任怨而把命運變成任務,沒有強調(diào)本人所遭受的災難卻時時關(guān)懷社會。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打敗了本人使本人不為苦痛所系,努力于追求社會群眾的福利。他的閱歷教導了后世,其思想和聰慧更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開啟了儒家文化的先河。

孔子在論及名分時指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亂世的禮樂不興淵源于名不正,招致言不順事不成。孔子生逢的亂世始于人際關(guān)系的迷失,人際關(guān)系的失常則由于名不正,因而孔子提出了正名,以此作為化解人際關(guān)系危機的前提。所謂正名就是用周禮匡正曾經(jīng)發(fā)作變化的社會理想,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恪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辱禮。孔子注重禮視其為維護制度的手腕并以為維護禮需求從正名動手。在那種名分已失天災人禍之時,“孔子懼,作春秋”,他所懼怕的正是人際關(guān)系的沉淪社會的紊亂及人心的敗壞。他固然注重禮樂教化卻以為禮樂的基本在于仁德的涵養(yǎng),要正名得從個人的涵養(yǎng)開端,于是提出了其道德哲學的中心概念——仁。

二、孔子之仁:人生哲學思想的中心

孔子將仁作為人格的中心視其為完整人格,只要到達這種境地的人才被稱為仁人。仁是個體的道德內(nèi)在性是個體成圣的內(nèi)在根據(jù),所謂成圣是個體涵養(yǎng)所到達的最高境地。仁的意義首先是獨善其身的君子;其次是兼濟天下的圣人,兩者的綜合就是仁人即內(nèi)圣外王,此為儒家的理想人格。仁的內(nèi)涵有以下解釋:其一仁者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泛愛眾”愛一切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其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此為仁者愛人的道德標準。其三克己復禮為仁,請求人們經(jīng)過增強自我涵養(yǎng)做到以禮為行事原則。其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儒家的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孔子仁學思想的精妙在于將外在的傳統(tǒng)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的道德倫理認識的盲目請求,從最根本的家庭動手講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仁學植根于家庭倫理深化最根本的血親觀念之中。他們之間關(guān)系原則更突出的表現(xiàn)在孝悌、友仁和守信三個方面即人際關(guān)系中觸及的孝、仁、信。

孔子人生哲學是以仁為根底的倫理型人生哲學,是講道德重進取的理想主義人生觀。它請求為人“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從而親仁”,以仁為根底提出了儒家的中心概念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根本標準也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規(guī)范。人都處在一定的人際關(guān)系中,應將做人的根本標準視為一種普遍的人際關(guān)系原則,這便是孔子倡導的“無所逃于天地之間”的倫理規(guī)律。凡在生活中可以堅持以上操節(jié)并以之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稱贊的圣賢仁人。

三、孔子之道:追求的終極境地

道在孔子思想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孔子之道即仁道。道的產(chǎn)生和培育是依托人的努力,道在人中并由人傳送下去,“吾道一以貫之”,最終依托人們的活動而成為理想,“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經(jīng)常教誨弟子:“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居,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榮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些調(diào)理個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倫理準繩從其深層的底蘊來講,說到底是人生價值生命歸宿的大問題。

篇2

關(guān)鍵詞:老子道德經(jīng);人生哲學;自我建構(gòu)

我們每個人在進行自我建構(gòu),文化認同的時候,從小到大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響,在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同環(huán)境中接受著不同教育,在人生的某些關(guān)鍵時候,我們往往猶豫不定,糾結(jié)徘徊,無法決定自己未來的道路,是服從家庭的要求,還是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這個問題或許困擾過不少的人,這個問題上升到哲學層面,就涉及到我們是認同儒家文化還是道家文化或者兩者都認同?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說到:道家是對自然的理想化,儒家是對中國家族制度的理性化;儒家思想強調(diào)個人的社會責任,道家則強調(diào)人內(nèi)心自然自動的秉性。本文將主要探討道家老子的人生哲學,文中有不足之處,祈盼各位專家指正。

一、完美人格的設想

老子的人生哲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所著的《道德經(jīng)》中。在老子眼中,什么樣的人具體完美人格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1(八章)

這是老子對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特征描述,他應該擁有水一樣的心態(tài)和行為。水有三個特征:1、柔弱。柔弱也是一種強大的表現(xiàn),“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2(七十八章),水滴石穿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水滴經(jīng)過長年累月能把堅硬的石頭鑿穿,體現(xiàn)出弱小的事物也有著強悍的一面。同時柔弱也是充滿生機的表現(xiàn),“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3(七十六章)在自然界,新生的事物總是柔弱的,但正是因為其柔弱,當中包含著無限的生機和可能性。如同剛出生的嬰兒,是那么的需要人們的呵護,但他們第一聲響亮的啼哭,緊緊握拳的小手,展示著他們擁有蓬勃的生命力。2、水總是處在低下的地方。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但老子認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應該去別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居低處后,貢獻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他人,這樣才“故幾于道”。3、不爭。水滋潤萬物而不與相爭,萬物在大自然中各在其位,各施其職,水為整個世界和諧有序的運轉(zhuǎn)提供著養(yǎng)分,但并不與其爭利。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知清靜以為天下正。”4(四十五章)

這是老子對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形態(tài)描述,“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這些描述都說明,一個完美的人格不是指外在,而是指內(nèi)在。人格是在長期的鍛煉中形成的,更多的是一種沉淀和內(nèi)斂,而不關(guān)乎它向外的表露。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呢?

二、自我修養(yǎng)和建設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多處提到個人修養(yǎng)和自我建立,下面歸納為三點進行闡釋。

1、致虛守靜。“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5(十六章)老子認為,人心本是清明透澈的,只因私欲的活動使得心靈閉塞,所以需要下功夫,讓心靈恢復本來的靈性。當今的中國是一個開放,發(fā)展的社會,各種的思想通過發(fā)達的媒體沖擊著我們,我們有時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真正需要什么,盲目的隨著他人往前沖刺,快節(jié)奏的生活著。生活需要我們靜下來,想一想,生活的本質(zhì),人生的意義,雖然這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但是“這些問題可以擴充我們對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想象力,并且減低教條式的自信,這些都可能禁錮心靈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過哲學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靈便會變得偉大起來,因而就能夠和那成其為至善的宇宙結(jié)合在一起。”6讓多余的欲望停止,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到正常的節(jié)奏。

2、深根固柢。在《皇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里說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7陽氣和人身的關(guān)系就如同天空和太陽的關(guān)系,人如果失去了陽氣,就會生病,折壽。所以要養(yǎng)護陽氣,它才能更好的守護我們的身體,抵御內(nèi)外的侵害。陽氣決定著一個人的長生,在道家養(yǎng)生修煉中,十分重視人陽氣的養(yǎng)護。陽氣充足的人,精力充沛,在學習和工作中,至少在體力上能應對各種挑戰(zhàn),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多呈現(xiàn)出面黃無神之態(tài),缺乏朝氣。身體健康才能為人們其他方面的發(fā)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故“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8(五十九章)

3、自知者明。這就是一個人自我的建立,自我人格的塑造。在塑造自我人格之前,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審視和克服自己的缺點,堅定自己的優(yōu)點。這和儒家《論語》里記載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9有所不同,這里的三省吾身,主要是從工作,交友,學習上來反省自己是否有誠心盡力,這是人對自己社會生活的反思。而道家提倡的是首先要自知,要做一個了解自己的人,這才算是“明”,有了自知,再進一步開展自己的其他活動。

三、最高的行為準則

在《道德經(jīng)》的最后一章里,老子提出了人的最高行為準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10(八十一章)是要提示人們,做人要誠信,說話不要浮夸,巧辯;做學問,要專精,要深入的了解,踏踏實實的把問題搞清楚。這三句話是我們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共勉的。(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400715)

注解:

① 陳鼓應著:《老子注釋及評價》,中華書局,2010年,第86頁

② 同上,第337頁

③ 同上,第330頁

④ 陳鼓應著:《老子注釋及評價》,中華書局,2010年,第236頁

⑤ 同上,第121頁

⑥ 羅素著,何兆武譯:《哲學問題》,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133頁

⑦ 劉永升主編,《皇帝內(nèi)經(jīng)》,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第33頁

⑧ 陳鼓應著:《老子注釋及評價》,中華書局,2010年,第283頁

⑨ 王國軒等譯:《四書》,中華書局,2007年,第2頁

⑩ 陳鼓應著:《老子注釋及評價》,中華書局,2010年,第348頁

參考文獻:

[1] 陳鼓應著,《老子注釋及評價》[M],中華書局,2010年

[2] 羅素著,何兆武譯:《哲學問題》[M],商務印書館,2001年

[3] 劉永升主編,《皇帝內(nèi)經(jīng)》[M],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

篇3

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喜歡你了。

別人告訴我,背上有三條線的倉鼠性情溫順,都很乖。你尤其如此,帶著一點波斯貓式的高貴和慵懶,終日睡在那里。所以你的體形和性格在同類里算是一個奇跡。明明骨骼那么細小脆弱,握在手里卻有一個網(wǎng)球的重量。你四肢伸展趴著的時候,好像一塊小小的毛茸茸的毯子。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給你取名胖胖。

那些被習題弄得焦頭爛額的日子里,你一直陪在我們身邊。或者乖乖地睡在堆滿鋸末的窩里,或者躲在打開的書底下的空隙里。這個時候,我們所有的躁動和不安就全都沉靜了下去。你周圍的每個人說話都輕聲細語:“胖胖呢?”“睡了。”沒有了吵鬧的聲音,每個人都靜靜地彎下身來看你,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會驚醒睡夢中的你。人的心一旦沉靜下來,就會變得柔軟而安寧。所以胖胖,我們要感謝你。

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你就會從窩里或者書底下爬出來,揪住一團衛(wèi)生紙不停地撕扯,直到一截一截的紙能安全地把你包圍,你才安心地從嘴里鼓搗出之前儲存的食物,幾粒玉米或者瓜子,兩只小爪抱著細細啃著,然后舔舔爪子,仔細地梳理一遍胡須。看看周圍的人,一臉享受的模樣。

印象中你生活中的大事大概只有吃飯和睡覺兩樣,玩耍是在極少數(shù)時間里才能讓你感興趣的東西。我們熱情高漲地為你建造了一個精致的兩層小窩,有一條精致的通往上層的管道,也有一個核桃大小可以踩著滾動的圓球。聽說別的倉鼠都特別喜歡玩,于是我們滿懷信心地把你放進去,你卻慢吞吞地爬過去,倚在圓球旁懶洋洋地閉上眼,無論怎么弄,你都不肯上去踩一踩。直到?jīng)]有人逼迫了,你才圍著圓球仔細地研究起來。原來再弱小的生命無論如何微不足道,也會有自己習慣的方式,不喜歡被別人左右。

在你身邊同時還有兩只“一線”――“文學”和“女青年”,這兩只倉鼠特別喜歡極限運動。每次它們被放出籠子就瘋狂地沖向桌子的邊緣,然后不假思索地跳下去。被捉回來后又再跳,哪怕是摔在地上也義無反顧。可是胖胖你呢,自從有一次從桌子上一尺高的書堆上摔下來后,就再也不肯爬到高的地方去了。“文學”和“女青年”表演的時候,你只是隔著一張桌子呆呆地看著。我們做了足夠的安全措施把你放到桌邊,慫恿你往下跳,你死死扒著桌子邊緣不松爪,仿佛要英勇就義一般,讓人哭笑不得。

篇4

【論文關(guān)鍵詞】超脫;豁達;絕對自由;情感

前言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很多杰出的思想家,他們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莊子就是其中之一。莊子豁達超脫的人生觀,對歷代文人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莊子的人生境界

古語曾有云:“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但莊子對此不以為然,他寧愿做自由自在的魚,也不愿沾染名利,盡管其畢生貧困,在窮閭陋巷中以編草鞋為生,但仍不墮其志,致力于道學的發(fā)展,并以樂觀的心態(tài)追求至道,以求自身的逍遙。《莊子·山木》對莊子的灑脫有過這樣的記載: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逢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莊子曰:“貧也,非憊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cè)視,振動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足見其人生的豁達和對名利的淡薄。

關(guān)于莊子的人生態(tài)度,《大宗師》還有一段這樣的描述,莊子將死,弟子們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賚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如此!”當?shù)茏觽冇謸臑貘f老鷹會啄食時,莊子寬慰他們道:“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可見莊子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一個相對落后的時代,不僅在人生態(tài)度上有著極其超然物外的灑脫,對人的生死也抱有非常達觀的態(tài)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當作一個必然要發(fā)生的過程,一笑而過。

二、對絕對自由的向往

在莊子看來,人生在世之所以不自由和痛苦,就在于不是一種真正自然而然的生存狀態(tài),用他的話說就是因為“有待”和“有己”。莊子認為人要活得真正自由,就要超越各種條件的限制,達到“無待”;同時又要摒棄自己的主體意識,達到“無己”。然而,要真正實現(xiàn)“無己”,則必須要從根本上否定人的“自我意識”,而這顯然又是不可能的;同時人也不可能超越一切條件的限制達到“無待”。

很顯然,莊子所追求的自由,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由。現(xiàn)實中的自由在他看來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他所追求的,實際上是一種形而上的自由。于是,他對自己的人生做了這樣的定義:“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天下》)。道通萬物,當我們回到物之初即道時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分別,沒有物只有“無”,“萬”已消失只剩下“一”。于是莊子說:“與物相刃相靡,其行進如此,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歸,可不哀邪?”

可見,現(xiàn)實世界的人們不能得到的東西,只有在另一個世界里才成為抽象的現(xiàn)實。在這個抽象的世界里,個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自己內(nèi)心尋找現(xiàn)實中找不到的滿足。大概,莊子對自由的追求,也正是如此。

三、莊子的情感世界

作為隱士,莊子一生中交友不多,而惠施則是其最好的一個。惠施學識淵博,是戰(zhàn)國名家“合同異”派代表,莊子對他十分尊敬。但兩人人生態(tài)度又有很大分歧,《至樂》中這段描述就可以看出端倪: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人且儼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命乎,故止也。”與自己相濡以沫的結(jié)發(fā)妻子去世,莊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從人倫的角度看,這是違背情理的,喪失了一個在社會生活中的人應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對此極為不滿。然而在莊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豈不是欠通達明理?妻子睡在天地這個大屋子里即將成為永恒,不再有痛苦和貧窮,所以得要為她慶賀。。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過:“當人想到稍縱即逝的瞬間,他就把現(xiàn)實事物當作是漸趨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樣,成為生長、腐朽和再生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認自己是屬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認同。”[1]當莊子面對觸目驚心的死亡慘狀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像白駒過隙般不可逆轉(zhuǎn)奔向生命的盡頭時,他以“自然之道”的價值尺度否定了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價值。然而在世人眼里莊子太過冷漠,以至于后來荀子批評他“不知人”。[2]他真是如此無情嗎,《德充符》為我們提供了答案。面對惠施的質(zhì)疑,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莊子認為人之形是“天”或“道”賦予的,人之情是由人自生的。一個人應該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靜(“無情”),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于《大宗師》寫到:“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這幾句話是中國幾千年來文學上常用到的,“相濡以沫”更是成了美好愛情的代名詞。但在莊子眼里,“相濡以沫”固然令人感動;而“相忘于江湖”卻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更需要淡泊的心境。

清人胡文英在《莊子獨見》中指出:“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3]他,可說是莊子的知音。

四、總結(jié)

魯迅在《文化偏至論》寫到:“蓋唯物之傾向,固以現(xiàn)實為權(quán)輿,浸潤人心,久而不止。其弊果益昭,諸凡事物,無不質(zhì)化,靈明日以虧蝕,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觀之物質(zhì)世界是趨,而主觀之內(nèi)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內(nèi),取其質(zhì),遺其神,林林眾生,物欲來蔽,社會憔悴,進步以停,于是一切詐偽罪惡,蔑弗乘之而萌,使性靈之光,愈益就于黯淡。”[4]或許,這與莊子對社會的認識有著本質(zhì)的相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世衰道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為“自諸候出”,再降則“政在大夫”,三降則“陪

臣執(zhí)國命”,在那個時代,莊子是孤獨的,莊子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他的出眾,他的高度,他不愿淪為蕓蕓眾生,沒有人能理解他的燭熱與博大。這如同屈原感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一樣[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那時當權(quán)者與政客所追求的只是王霸之道,莊子很難在蕓蕓眾生之中找到一個與之一樣看透世情得窺天道的知己。或許,正因為如此,他寧可甘于孤獨,超然物外,于是才有了震古爍今的莊子的超脫人生。

【注釋】

[1]雅斯貝爾斯《悲劇的超越》,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荀子·解蔽》:“蔽于天而不知人”。

[3]胡文英[清]《莊子獨見·莊子論略》。

[4]魯迅《文化偏至論》,《墳》,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5]屈原著,蕭兵譯《楚辭·漁父》,《楚辭全譯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參考文獻】

[1]崔大華《莊學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3]張運華《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篇5

儒家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以《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為基礎(chǔ),講求的是仁義,舍生取義,仁孝治國。講的是入世,重視自身修養(yǎng),與身邊人建立和諧的關(guān)系。道家是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以《道德經(jīng)》《莊子》為基礎(chǔ),講求的是自然和諧,道法自然,無為治國。講的是出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規(guī)律,人要順其而為。釋家,也就是佛教,是以釋迦牟尼為代表,以《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為基礎(chǔ),講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超脫輪回,要得正知正見,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研究中國人的人生哲學,需要從儒道釋開始。道家,追求清靜無為、修養(yǎng)身心的性命之學,以孟子的“達者兼濟天下,退求獨善其身”為代表。在道家看,兼濟天下是進取的目標,獨善其身是失意后的無奈之舉。儒家思想重在修身,即無論何時都應該堅持“獨善其身”,而“兼濟天下”則是當擁有機遇后,可以努力去爭取的。釋教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覺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見儒、道、釋三家皆是修身養(yǎng)心之學,殊途同歸。儒、道、釋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經(jīng)過一千年的融合,已經(jīng)三位一體,以道行、儒禮、佛法為靈魂影響著每一位華夏子孫。其與西方哲學的最大區(qū)別,就是關(guān)注的是人自身的修身養(yǎng)心,通過內(nèi)省,提高自身境界,達到與世界萬物的和諧。這構(gòu)成了中國式的人生哲學。

二、修煉太極拳,體味中國式人生哲學

太極拳,以“心為令”,無疑是與儒道釋三教合流的中國文化思想一脈相通的。太極拳的宗旨,是修心為本,練體為用,恰恰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境界。太極拳的修煉,講求的是內(nèi)心清靜,以柔軟的姿勢去搏弈拙勁和蠻力,以無欲的方式,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中國式的人生哲學莫過于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國人要得到一樣好東西,會在思想上把它看淡,而不是老去想一定要得到它。太極拳的“無欲”,不是讓人“心無所思”,而是恰恰相反,“柔”可帶來“極剛”,這種“無欲”帶來的是平和的心態(tài)。

“大智若愚”。世人都想得到的、都去爭的東西,你不要去爭,這就是“大智”。太極拳的“柔緩”是修煉的手段,不是目的。雖然凡夫俗子認為你很愚蠢,其實不然,我們做事要的是最后的結(jié)果,而不是講求手段。做事情,要因人而異、因智而異的選擇方法,不人云亦云,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大道似水”。太極拳講求從“柔”入手,待人處事也應當以“柔”待之。天下柔之莫過于水,但滴水可穿金石,也可繞道避之。修煉太極拳,以“柔”為本,通過身體放松,動作柔緩,去硬求柔,在追求至柔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客觀規(guī)律。

“虛懷若谷”。江河湖海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實現(xiàn)了百川匯聚。為人處事,隨遇而安,能屈能伸,能高能低。太極拳練到剛?cè)嵯酀⑽尻幉⑽尻柕奶珮O境界時,是可以品味出做人準則與處事哲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太極拳講求的是陰陽互變,陰陽對立統(tǒng)一,這是物極必反、循環(huán)交替的狀態(tài)。太極拳的剛中有柔、柔中寓剛哲理,就是好事中有壞事,壞事中有好事。對人對事要處之泰然,寵辱不驚。“大成若缺”。這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要去追求完美,留些遺憾,留些空間,要善待人生的順境,修拳悟理,以辯證的規(guī)律看待成功。

篇6

蘇軾是一位具有多才多藝的文學家,他開創(chuàng)了北宋詞壇豪放的詞風,成為豪放派的開山鼻祖。劉辰翁曰:“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本文就《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三首豪放詞作一個簡要的分析,以探討其人生哲學。

1. 《江城子·密州出獵》以慷慨激越的情感,創(chuàng)造出雄渾開闊、豪邁奔放、情致高遠的意境,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寬廣的胸懷、“橫槊賦詩”的氣概,抒發(fā)了自己的興國安邦之志,展示了對個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絲毫不在意、豪放不羈的人生哲學。

熙寧八年(1075年)朝廷一片混亂,呂惠卿等一批小人把持朝政并繼續(xù)推行新稅法,人民不堪重負,餓殍滿地。而大宋的邊界地區(qū)仍未安寧,宋軍且戰(zhàn)且敗,不得不割地求和。這種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深深地刺激了蘇軾,激起了他保家衛(wèi)國的壯志,因此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詞。

首句“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狂者,本文由收集整理豪情也。一個“狂”字貫穿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以“老夫”自嘲,又言“聊發(fā)”,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內(nèi)心郁積的情緒。他“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一身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一個“卷”字,描寫了十分壯觀的會獵場面。太守“親射虎”,從容自若的鎮(zhèn)定風度,豪邁的氣魄和嫻熟的本領(lǐng)自然呈現(xiàn),不減當年孫權(quán)之英武!這樣把一個意氣風發(fā)的“狂人”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示在讀者面前。這顯示密州時期,表面上看來很風光的,實質(zhì)上他的生活依舊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積既久,噴發(fā)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

詞的下片寫“少年狂”的胸懷,抒發(fā)他由打獵激發(fā)出來的衛(wèi)國殺敵的愛國熱忱,志之“狂”矣。“ 酒酣胸膽尚開張”詞人性情本就豪放不羈,現(xiàn)在又加上酒力,“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壯志沖天。“鬢微霜,又何妨!”, 以“老”襯“狂”,更表現(xiàn)出作者的萬丈雄心從未消失的英雄本色。一個“何日”把詞人那種亟待盼望報效國家的殷切心情表現(xiàn)得極淋漓盡致。“會挽彎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此處用典“天狼”,在做到言簡意賅的同時,更能把讀者的視野無限地擴展,讓人產(chǎn)生無數(shù)的聯(lián)想,生動形象,使文章更有張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也表達了對生活充滿信心。可以看出,蘇軾繼承了他祖父那曠達、自信、樂觀的個性。

這樣,詞其中不乏慷慨激憤之情,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diào),“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別具一格的旗幟,成為彌足珍貴的名篇。

2.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所表現(xiàn)的纏綿悱惻的離愁別緒,詩情畫意的境界,富有哲理的語言,滲透出了蘇軾的浪漫主義的豪情,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彰顯齊寵辱,忘得失,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學。

蘇軾兄弟倆才華相當,手足情深。“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在一起生活時,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分開時,互相思念,寫詩以表相思。密州、齊州雖同在山東,但與蘇轍相隔甚遠,來往不便,加之政治抱負不得實現(xiàn),兄弟二人已七年未能團圓。有感而發(fā),于是寫下了這首此詞一出,“余詞盡廢”、成為千古絕唱的“中秋”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從李白詩脫化而來;“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莊子那種厭倦塵世,渴望擺脫束縛、追求

逍遙的思想。顯而易見,這與蘇軾小時候師從張易簡道士學習有關(guān)。《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更顯出蘇軾經(jīng)一番“出世”與“入世”的思辨后,帶著一種生的愿望而,也只有這樣,才不至于“飄飄如仙”糊里糊涂地死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于受老莊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寵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xiàn)象相提并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正是他想“留正氣給天地,遺清名于乾坤”。

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zhuǎn),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達到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由此可看出蘇軾的心境清靜,心態(tài)逐漸轉(zhuǎn)向平和。

3. 《念奴嬌·赤壁懷古》成為蘇軾豪放詞的巔峰之作。處在北宋社會危機急遽加劇、階級矛盾日趨尖銳的時代,政治上的屢遭貶謫,特別是“烏臺詩案”給他巨大的打擊,結(jié)合人生坎坷不平的遭遇,蘇軾開始反思自己逢遭厄運的緣由了,特別是還開始用佛教的思想來反省自己。通過著書立說、與漁夫交往等活動,養(yǎng)成了穩(wěn)健平和的正氣、虛懷若谷的大氣、剛毅堅強的丈夫氣。回顧半生風雨,蘇軾已經(jīng)做到心中淡然、笑談生死、忘懷得失、超然物外了。因此,在詞中流露出他對政治失意的不滿,有著“人生如夢”的消極情思等處世哲學思想。

上片懷古,氣象開闊,氣勢空前,既寫了大江,又寫了歷史,將二者緊密地融合在一起。若非蘇軾的心中容納了整個大江,容納了全部歷史,孰能如此?于是就產(chǎn)生了巨大的震撼力量。“千古”二字既表現(xiàn)歷史久遠,又表示風流人物眾多。這樣眾多的英雄人物,都被這滾滾東流的長江水淘盡了,滄海一粟之我又何足哉?此時既寫下自己壯志難酬的遺憾,又發(fā)出歲月的無情、人生苦短而事業(yè)無成的感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悌下”。此時的黃州,不就是自己剛剛從監(jiān)獄中解脫出來嗎?壯志未酬,功業(yè)未就,時不我待,早生華發(fā)。對人生的問題,詞人無法解決,曠達的胸懷好象也不要求解決,于是只好“一樽還酹江月”。

篇7

一封署名志文的讀者來信去年在上海《青年報》登出后引起熱烈討論。來信就影片《沙鷗》提出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如:沙鷗用一生搏一塊金牌值得嗎?當冠軍的思想是不是與“螺絲釘”精神相矛盾?等等。

有的青年說:沙鷗的精神固然可嘉,但用一生的代價去搏一塊金牌大可不必。應該少花、甚至不花代價做點有益的事。有人認為:不想當冠軍就不是好運動員,那么推而廣之,不想當廠長就不是好工人,如此,誰還愿意去學雷鋒當“螺絲釘”呢?沙鷗說:我愛榮譽勝過生命。用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去激勵青年們的拼搏精神,是不足取的。

更多的青年以自己的深切體會闡述了沙鷗精神給他們帶來的心靈震動:“搏擊,我們民族的品格。”我們的祖國要沖出亞洲,走向世界,讓我們的國歌高奏,詛咒過去無用,渾渾噩噩不行;唯有沙鷗的這種奮斗精神,才是我們通向未來,使我們中華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所在。沙鷗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人的存在有沒有價值,在于其奮斗目標有沒有價值。只希求一個舒適的家庭或?qū)嵒莸穆殬I(yè),自然不必付出多大代價,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漫長的空虛和無聊。

青年們并不認為沙鷗是個人英雄主義者。“金杯,它經(jīng)過了幾代人的拼搏,它是幾代青春與希望的結(jié)晶”。沙鷗正是把個人的價值完全融入到祖國的榮譽之中,把人生匯入到繼往開來的偉大事業(yè)中。“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

影片《沙鷗》的導演張暖忻同志也參加了討論,她鮮明地點出了影片的主題和沙鷗精神所在。她說:“近代的落伍和當代的劫難,使民族蒙受貧困的陰影。象球場上爭魁奪標一樣,在振興中華、加速四化、

轉(zhuǎn)貼于

篇8

嘲笑者們又像往常一樣笑了起來,人們喧鬧著要走。

帕帕德羅斯舉起手,示意教室的人安靜。然后,他凝視了我很長一段時間,似乎在審查我是否嚴肅。從我的目光中,他看出我并不是開玩笑。

“我會回答你的問題。”

他從褲子后面的口袋里掏出錢包,在一個皮夾子里搜出一塊小圓鏡,大小與一個二角五分的硬幣差不多。

而后,他說:

“戰(zhàn)爭時期,我還是個小男孩時,家里很窮,我們住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里。有一天,在馬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鏡子的碎片。曾有一輛德國摩托車在那里發(fā)生了事故。

“我試著把所有的碎片找齊,再拼起來,但是無法做到,所以我只留下了那塊最大的碎片。在石頭上打磨成圓形以后就成了這個樣子。我開始拿著它當玩具,發(fā)現(xiàn)自己用它能把光線反射到黑暗的地方:深洞、裂縫、漆黑的壁櫥等太陽無法照亮的地方。所以,我非常喜歡它,把它當成一種游戲—把光線射入我能找到的最隱藏的地方。

“這塊小鏡子我至今仍保留著,并且,隨著自己慢慢地成長,空閑的時候,我還會把它拿出來,繼續(xù)這種富于挑戰(zhàn)的游戲。等我長大成人后,便懂得了這不僅是一個小孩子的游戲,更暗示著我的人生價值。我知道自己不是光芒,也不能發(fā)出光芒。但是真理、理解和知識這些光芒就在那里,它會照亮許多黑暗的地方,如果我去反射的話。

“我是鏡子的碎片,盡管整個鏡子的式樣和形狀,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竭盡所能地反射光芒,照亮世界上那些黑暗的地方——照亮人們心靈的陰暗處——讓一些人有所改變。或許他人看了后會跟我做同樣的事。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人生價值。”

篇9

當全球深陷泥潭的汽車巨頭紛紛把目光瞄向吉利,希望這家中國民營汽車制造商成為它們的"拯救者"時,李書福臉上始終保持著那種別人猜不透的安詳。他坦言,自己不欣賞靠收購兼并做大的歐美汽車巨頭,而欣賞靠自主品牌發(fā)展起來的豐田。可看看他又是如何表述自己的榜樣的:"吉利要成為中國的豐田,可就算變成了豐田,又能怎么樣呢?"

李書福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矛盾的集合體,只是這矛盾并沒有絆住他的腳步,反而給予他的前行無比堅定的力量,他的商業(yè)邏輯、人生領(lǐng)悟,正是在這種矛盾中完成升華。

對世界本質(zhì)的認識

"從一萬年的角度講,任何人、任何企業(yè)都是失敗的。"回答《綠公司》記者"對成功的理解"時,李書福講出了這么一句話。一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他,偶然間流露的這句話,讓記者洞察,這位"汽車狂人"有一種獲得清靜和超脫的本事,這讓他更容易接近世界的本真。

他無畏的勇氣或許正來源于此。認識到宇宙的本質(zhì)是無,無是永恒狀態(tài),無是萬物的歸宿,尤其能辨證的看到"無是有的無,有是無的有","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才不僅是悲壯,更是一種最深沉的力量;"歐美情,日韓潮,崇洋何時了;中國車,飛多高,奮戰(zhàn)十年變大雕"的自創(chuàng)詩句才有一種俯仰天地的豪情。

如果勇氣的火焰被熊熊燃起而不懂得控制,就會變成災難,可李書福又是一個危機意識很強的人,他反而從透視世界中獲得了敬畏。不久前,他在一個汽車高層論壇上豪情萬丈地提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希望在民間"后,特別重申"在民間不等于說希望在吉利,吉利可能明年就倒閉了,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中國汽車工業(yè)如果說它的重任不交到民間的話,最后是沒有希望的,一定是沒有希望的"。他沒有被自己的理想俘虜,而是在一個更深廣的時空中領(lǐng)悟自己奮爭的火焰,這讓他的心獲得了更高層次的溫暖和清靜。

他像個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苦行僧,生活中除了汽車還是汽車,幾乎毫無個人生活。他也認識到命運的沉重,好似那個不斷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推石頭的命",他回答,"但我明白自己是一個苦命,選擇了汽車就是選擇了苦難。"而緊接著的話又讓人一驚:"如果生活沒有苦,變成糖,不被人吃掉了嘛?"

樸素的道理又一次被他"李書福式"的表達。對世界的本質(zhì)有了自己的理解,對自己這輩子的命運看得清清楚楚,讓他覺得自己還是蠻幸福的,在痛苦中快樂,在掙扎中拼搏,更重要的是讓他獲得一種定力,保持一顆平常心:"知道即使成為了豐田又能怎么樣,就很清楚自己該怎么做了,把最根本的問題都看透了,風險就小了,企業(yè)就會比較穩(wěn)健。"

"每個人都是一條小蟲子"

吉利從一個挑戰(zhàn)者到今天的階段性成功,越往下走,保持這種平常心就越珍貴。當一個"不準出生的人"成為國家工信部的座上賓,成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在世界的一面旗幟時,李書福迫不得已表現(xiàn)得越來越嚴肅,他開始把吉利稱作"真正的國際水平的汽車公司",然后補上一句"雖然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人們說李書福變了,變得越來越像一個標準面孔的企業(yè)家。"表面上變了吧",他說。

今年3月,他面對媒體那突然間的憤怒,就是還需要修煉的一種表現(xiàn)。李書福向記者談起了自己的苦惱:"我們現(xiàn)在做人很難的,要對方方面面負責任,自己把自己綁架起來了。"不過他很快恢復了平靜:"辦企業(yè)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格去做,不能怎么高興怎么做,要對員工負責,要對方方面面負責。做事情嘛,就得不斷地學習"。

李書福說他自己最像一條在地上不斷爬行的小蟲子。"因為企業(yè)一直都很難,誰都能搞我,我必須忍受這一切。"從本質(zhì)上看,他認為真正做事的人都是一條小蟲子,包括奧巴馬。后者去年底當選美國總統(tǒng)時,他曾感動得流淚,"我覺得他不容易,在這個世界上要做一件事有多么艱辛。"他用"做一件事",而不是"做成一件事"來表達"真正做事的人"的本質(zhì),在他的理解中,成功、"做成一件事"是沒有盡頭的,每個人面對未知的命運,面對每一個"美麗的追求",只有如他所述的那條小蟲,一步一步扎實走下去。

6月13日,總理視察吉利送出寄語"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知站在總理身邊的李書福是否又一次熱淚盈眶。

兩種財富

李書福不是宗教徒,可常常想到來世。他多次無比真誠地表示,下輩子無論如何也不再做一個企業(yè)家,而是一名工人、農(nóng)民、記者或者詩人,總之是一個自由的人,一個不再為自己的事業(yè)"綁架了"的人。作為一名被視為財富偶像,正處在上升期的企業(yè)家,這樣的表達會不會讓吉利的員工、客戶、股東感到不安全?事實卻并非如此,李書福本色的個性,到頭來與他對汽車的執(zhí)著一樣世人皆知。又一次,矛盾沒有困住李書福,反而讓他的心靈獲得了解放。

篇10

該劇是編劇六六、導演滕華濤繼《雙面膠》《王貴與安娜》后的第三部聯(lián)手之作。《蝸居》從人們對房子的渴望說起,講述了姐妹兩個在金錢、物質(zhì)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價值觀以及她們在大都市中生存的辛酸經(jīng)歷。在買房的重壓下,姐姐海萍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悍婦,妹妹海藻在目睹姐姐因為房子而遭受的不幸后,她選擇了“走捷徑”,通過“小三”路徑省卻奮斗過程,但最終發(fā)現(xiàn)“在道上混,終是要還的”。《蝸居》不僅演出了買房難的社會現(xiàn)實,也在拷問當下房子引發(fā)的社會問題。

與《奮斗》這樣住在時髦公寓、還會空降一個富爸爸的“奮斗傳奇”不同,《蝸居》以“雙面膠”式的瑣碎來展示奮斗的無奈――沒有錢就沒有房子,沒有房子就沒法要孩子,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想跟“小市民”撇清干系,卻不得不為一瓶油與鄰居鬧得天翻地覆,婚姻幸福感被房子壓榨得所剩無幾。

被這個時代推著往前走,面對誘惑也會迷惘,但《蝸居》給出的價值觀是主流正統(tǒng)的:一個基本的價值觀是:不屬于我的不拿,包括不能去破壞別人的家庭,本分、努力才能贏得善果。但它在貫徹這套正統(tǒng)價值觀時也保有彈性,使得“小三”并不可惡,正派的老實人也未見得純凈到不沾塵。

比如海萍性格中就有很多為生活所迫的灰色地帶,比如通過妹妹從市長秘書宋思明手中拿到的機會、房子,她都沉默地接受了。當海藻打電話給她說宋思明老婆找她時,海萍風風火火地趕過去救場,儼然覺得即便是“小三”也不能氣短。

在《蝸居》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有類似海萍這樣的灰色地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黑與白。

至結(jié)局時,劇情有了鮮明的劃分:宋思明死于非命,海藻失去生育能力,宋妻成為階下囚,海藻肚子里的小生命胎死腹中,孩子的夭折代表著對海藻這段“小三”感情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