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發展趨勢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17:3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筑發展趨勢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建筑發展趨勢論文

篇1

關鍵字:中水污水回用

0概述

在人類即將步入21世紀的時候,當今世界卻有80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預計到2010年,還將增加8個國家,缺水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節水是緩解這一問題較現實的辦法,而污水回用是一條有效的節水途徑。采用建筑中水系統,使污水處理后回用,有著雙重意義既可減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資源,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在建筑逐步向綠色生態建筑發展的同時,建筑中水系統成為建筑給排水的一個發展方向。

不少國家已著手建筑中水道系統的研究和實施,各國根據自己區域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的中水回用技術。早在1926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CrandCanyon國家公園將處理過的廢水回用于沖廁所、草地噴水、冷卻水和鍋爐給水。1960年科羅拉多州修建了一套中水回用系統提供高爾夫球場、公園、高速公路等的景觀用水。美國在1975年的中水利用量占總取水量的38.7%,并以每年4%~5%遞增。1977年,佛羅里達州建成一套200km長的中水系統為公園、高爾夫球場、校園、住宅區草地、冷卻塔提供水源[1]。目前哥倫比亞城有1/3經生物處理的城市污水回用作為城市雜用水;加利福尼亞州約有200余座中水工程,城市污水回用中水量占污水總量的31%。南非溫得和克市已建成處理能力為450m3/d的污水回用作中水的系統。印度孟買已建成7座處理能力為150m3/d~250m3/d的中水工程,用于補充空調冷卻用水[2]。英國需用淡水量以每年2.5%的比例增長,其給水量的1/3不得不取自含有污水處理后排放河流的河段。前聯邦德國70年代時的地面水污染較為嚴重,所取河灘滲濾水和人工地下水都是地面水經過不同處理后,再經滲濾和回灌地下的。這說明英、德兩國的污水回用是客觀存在的[3]。日本在1989年有844套中水設施,東京市就有日處理量約為200m3的中水系統建筑物60余座。我國北京市目前已建成首都機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清華浴池等幾十項中水工程,總設計能力約3000m3/d。大連、天津、青島、太原、深圳等城市也先后建成一系列中水工程。《北京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試行辦法》規定:新建的面積20000m2以上的旅館、飯店、公寓等;新建的面積30000m2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大型文化體育建筑等;按規定應配套建設中水設施的住宅小區、集中建設區等都應配套建設中水設施,現有建筑屬前兩項的可根據條件逐步配建中水設施。

1中水水源及用途

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污水和冷卻水,一般可按下列順序取舍:冷卻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醫院污水不宜用作中水水源。中水水源可分為3類[4]:A不含廚、廁排水,以冷卻水、雨水、洗浴水為主的優質雜排水;B含廚房排水的雜排水;C雜排水+廁所排水。

全世界人均用水量約為100L/d。加拿大埃德蒙頓市1994年人均用水量為434L/d,漏水率為4.8%;新加坡1994年人均用水量為135L/d,比1993年增加6.5%,漏水率為8%;1981年日本東京都人均用水量為250L/d,千葉縣人均用水量為205L/d;廣州市1997年為350L/d[5~6]。根據不同的處理程度、出水指標和各用途的用水水質標準,中水可作不同的用途,見表1。中水的最大用途是沖洗廁所,占使用量的90%以上。以東京都為例,沖廁用水為90.6%,冷卻用水為3.0%,消防用水為2.4%,洗車用水為1.2%,清掃用水為1.2%,綠化用水為0.7%,其它0.9%。

表1各種用途用水水質標準

用途沖洗廁所空調冷卻洗車、消防灑水北京中水

水質標準

國家美國日本美國日本美國日本美國日本

濁度/NTU20<5~3010<1010<5~1520<5~25—

pH—5.8~9.0—5.8~9.0—5.8~9.0—5.8~9.06.5~9.0

CODCr/mg/L—<20~60—<20~60—<20~60—<20~6050

余氯/mg/L—————>0.2—>0.2管網末端>0.2

硬度/(以CaCO3計)mg/L—<300~500300<300—<200~500—<300~500—

懸浮物/mg/L10

蒸發殘渣/mg/L—<500~1000800<300500<500—<1000—

氨氮/mg/L—<20—<20—<10—<10—

ABS/mg/L<1<2<1<1<1<1<1<1~2<2

大腸桿菌/個/L—0~1———0~1—0~1<3

細菌總數/個/mL—<100——————<100

BOD5/mg/L—<10~20—<10—<108<10<10

色度/度40<10~5030無不30<20~3030<20~50<40

注:嗅除北京中水水質標準為無不外,其他各種用途用水水質標準皆為無異臭味。2處理工藝流程與水質

中水原水水質不同,處理流程也不一樣。我國一般采用以下幾種中水處理流程[7]:

流程1(物化處理為主)適用于A、B類原水

原水格柵調節池混凝處理或氣浮過濾消毒中水

流程2(生化處理為主)適用于A、B類原水

原水格柵調節池生物處理沉淀過濾消毒中水

流程3(二段生化處理)適用于B、C類原水

原水格柵調節池一段生物處理沉淀二段生物處理沉淀過濾消毒中水

流程4(物化+生化處理)適用于B、C類原水

原水格柵調節池混凝處理或氣浮沉淀生物處理沉淀過濾消毒中水

日本、美國、南非等國還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消毒、反滲透等方法進行中水處理,其中日本在中水處理及應用方面較為突出,一些實例[8~9]見表2。日本中水原水多為生活雜排水,也有試驗用水和研究用水。處理流程中多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和混凝沉淀法。我國80年代起建立了一些中水回用試點工程并逐步推廣,主要采用物化與生化相結合的方法,其實例[10~11]見表3。

表2日本中水處理利用實例

單位名稱中水用途原水水質處理量/m3/d處理流程出水水質

東京工業大學長津田地區研究用水

沖廁用水生活雜排水pH7.7,SS250,BOD200,COD150,硬度614,氨氮191200原水活性污泥生化脫氮混凝沉淀砂濾活性炭吸附

栗田工業會社大樓沖廁用水冷卻水pH7.7~8.1

BOD33~84

電導率390~840100原水快濾消毒pH5.8~8.0

BOD20~60

電導率<823

A制造會社總部大樓沖廁用水生活雜排水BOD200,COD150,SS250140原水油水分離旋轉圓盤快濾活性炭吸附BOD5,COD5,SS1

日本住宅公寓芝山住宅區沖廁用水

垃圾箱

沖洗用水生活雜排水最大161原水活性污泥混凝沉淀砂濾臭氧處理活性炭吸附pH5.8~8.6,BOD10,COD20,SS5

神戶制鋼所機械研究所化學部門研究樓試驗用水

冷卻水研究樓排水140試驗用水中和混凝沉淀反滲透活性炭吸附再利用

冷卻水砂濾再利用pH6.7,電導率65,COD<0.5,TDS49,Ca6.8,Mg1.8,Cl-15.9

橫兵國立大學沖廁用水

冷卻水試驗排水BOD20,COD20,SS20500原水過濾調節pH混凝沉淀2次過濾活性炭吸附臭氧殺菌BOD<5

COD<5

SS<5

大阪市公園局二級出水城市環境用水10000二級出水快濾去除ABS消毒

東京都中央市場芝浦處理廠

二級出水清掃水池

洗車冷卻水150二級出水過濾

注:表2、表3中SS、COD、BOD、TDS、Cl-、各種金屬含量、硬度、氨氮含量的單位是mg/L;電導率的單位是μS/cm;大腸桿菌的單位是個/L。

表3中國中水處理利用實例

單位名稱中水用途原水水質處理量/m3/d處理流程出水水質

北京結核病醫院沖廁所、綠化、洗車、景觀、施工用水二級處理出水COD40~50,BOD10~20,SS30~40,氨氮4~10,余氯6~8,大腸桿菌<500200二級出水調節池管道反應器平流沉淀池過濾消毒COD12~28,BOD1.6~16,余氯0.8~2,大腸桿菌<5

首都機場沖廁所、綠化二級處理出水COD24.1,BOD9.7,SS18.7960二級出水調節池管道反應器(消毒)平流沉淀池過濾消毒COD12,BOD1.1,SS4.5

北京市勁松賓館沖廁所、綠化、景觀、噴泉浴室賓館淋浴水COD33~103,BOD50~80,ABS1~2.7,大腸菌2500,油脂20.5~33.5,SS200~318120原水曝氣調節池一級接觸氧化二級接觸氧化纖維球過濾余氯0.5~1,COD1~20,BOD0.75~10,ABS0.08~1,大腸桿菌<3,油脂0.3~1,SS<5

北京市萬泉公寓沖廁所、綠化、洗車洗浴水COD150,BOD80,SS60120原水調節池接觸氧化沉淀過濾消毒COD<50,BOD<10,SS<10

北京市亞洲大酒店沖廁所、綠化、洗車、景觀洗浴水COD150,BOD80,SS60120原水格柵調節池混凝過濾生物活性炭消毒出水達北京市規定的標準

國際服務中心沖廁所、綠化、洗車SS100~150,BOD100~1501500原水調節池曝氣池混凝沉淀砂濾活性炭吸附消毒SS<5,BOD<5,余氯<1

3中水的回用方式

3.1單獨循環方式

單獨循環方式是指在單體建筑物中建立中水處理和回用設施,這種方式不需要在建筑物外建立中水管道,但其處理費用較高。如日本電氣大樓、日本電視大樓、北京勁松賓館等。

3.2小區循環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用于大規模的住宅區、較新的開發區等范圍較小的地區,區內建筑可共同使用一套中水處理系統和中水道。如日本八王子市多摩新城區、千代田區、大手町地區等。

3.3地區循環方式

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三級出水、雨水、河水等作為中水水源,供給某個區域的建筑或住宅。如日本新宿副都心地區、幕張新都心地區等。

4中水供水方式

中水的供水方式由建筑物高度、室外中水配水管網的可靠壓力、室內管網所需壓力等因素決定,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4.1簡單的供水方式

當室外中水配水管網所具有的可靠水壓大于室內中水系統所需總水壓時,可采用不另設泵和水箱中水供水方式。這種方式具有設備少、維護簡單、投資少的優點。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首層地下、地溝內或地下室天花板下,也可布置在最高層的天花板下、吊頂內或技術層中。

4.2單設屋頂水箱的中水供水方式

當室外中水配水管網的水壓大部分時間可滿足室內中水系統所需水壓,只是在某一用水高峰時間不能保證室內供水時,可采用單設屋頂水箱的中水供水方式。當室外中水配水管網壓力較大時,可供水給樓內用戶和水箱;當水壓下降時,高層的用戶可由水箱供給中水,該方式的水平干管一般為下行敷設。

4.3設置水泵和屋頂水箱的供水方式

當室外管網水壓低于室內所需水壓時,靠水泵抽水到屋頂水箱(見圖1)。

圖1設水泵和水箱供水方式

4.4分區供水方式

對于多層和高層建筑,為緩減管中配水壓力過高,可將建筑豎向分區供水。低區由室外配水管網直接供水,高區通過水泵和水箱供水(見圖2)。

圖2分區供水方式

5經濟性分析

污水處理作為中水原水,無疑增加了處理設施建設費、運行費和管道鋪設費。但從長遠來看,中水回用在經濟方面具有以下的優越性:

(1)中水就近回用,縮短了運輸距離,而且由于減少了城市供水和排水量,從而減輕了城市給水排水管網的負荷,對總投資而言是經濟的。

(2)以污水再生作為水源,經濟上低于開發其它水源。為了取得水源,一些城市不惜遠距離調水,取水費高達0.10元/m3(上海市)。由于水源的污染,一些水廠不得不花費重金將取水口上移。北京從懷柔水庫引水修建的供水規模為100萬m3的水源九廠,工程投資為7億元,張坊水庫總投資為7.2億元。每天處理1m3污水的投資大約為1200元~1500元,處理相當于1m3自來水的污水投資約為960元~1350元(按80%~90%計),那么城市每日供應1m3自來水,不包括供水管網和排水管網,其總投資約為2160元~2850元,而中水處理工程造價約為同等規模上、下水工程造價的35%~60%。

(3)中水道的維護管理費低于上下水維護管理費,而隨著上下水價格的提高,中水的成本逐步接近上、下水費。使用1m3的中水就相當于少用1m3的上水,同時少排放接近1m3的污水,這就相當于2m3的上下水的價格和維護費用,故利用中水是合算的。

(4)可節約用水,有利于可持續性發展。中水回用可節省水資源,減少水資源污染,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般而言,商住小區設置中水系統可節水70%,研究單位可節水40%,民用住宅區可節水30%,日本某些建筑物節水率達76%。深圳市規定建筑面積大于2萬m2的商住區,4萬m2以上的辦公建筑,日排水量250m3以上須設置中水設施。1992年符合此規定的有200項,可節水3.2萬m3/d。

6結語

(1)中水道技術是污水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在我國由于多方面原因,尚未得到普遍推廣應用,應從立法、政策、宣傳等方面加以解決。

(2)中水設施可設置在建筑的地下,以減少占地面積。中水系統設計和施工時應防止中水污染上水。中水管道與上、下水管道平行埋設時,水平凈距應大于0.5m;交叉埋設時,中水管道應位于上、下水管道的中間。為了防止中水處理系統故障,應設以上水作為中水水源的切換裝置。

(3)不斷改善中水的處理工藝,盡量降低中水系統的造價和運行成本。在保證中水水質的同時,提高上水的水質,并拉開上水和中水的價格,以推動中水道技術的應用。還要注意解決中水對設備、管道的腐蝕和結垢問題。

(4)中水回用作為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將成為城市建筑給排水的發展趨勢。首先在單個建筑中應用單獨循環方式;并在一些新建小區中應用小區循環方式。走一條從小循環到大循環,從新建區向舊城區,從缺水地區到其它地區,從經濟富裕地區向貧困地區的路子,最終建立完善的城市中水系統。

(5)大力加強節水宣傳和中水道知識的普及,改變人們認為中水很臟、都用自來水也多花不了多少錢的觀念,提高用戶對中水回用的承受能力。

參考文獻

1Metcalf,Eddy.WastewaterEngineering.ThirdEdition.USA:McGRAW-HILLInternationalEditions,1991.1137~1139

2汪廣豐.中水道技術的應用.西南給排水,1994,(2):21~23

3高明遠.建筑中水工程.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2~258

4范懋功.日本中水處理技術.西南給排水,1995,(3):27~29

5水處理技術錄特別委員.カテダのエドモントン市の水道事情にっいワ.水處理技術,1998,(4):41~49

6水處理技術海外文獻抄錄委員,シンガポ一ルの水道事情にっいワ,水處理技術,1997,(8):49~52

7建筑中水設計規范CECS30:91.北京: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1992.7~11

8宇田川,等.雜用水道の現狀.水道協會雜,1995,(6):2~21

9浦野平,等.排水再利用の現狀と課題.用水と廢水,1992,(2).11~25

篇2

辦公樓設計開題報告 課題目的、意義及相關研究動態:

目的:

意義:畢業設計是對我們大學四年來所學知識的一次全面的,徹底的,綜合的考查,也是對我們在學期間的最后一次大練兵。通過這次設計,熟悉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全過程,熟悉相關設計規范、手冊、標準圖集以及工程實踐中常用的方法。

畢業設計對于培養我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積極、獨立完成畢業設計也是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做出必要的準備。

相關研究動態:辦公樓建筑的發展趨勢:圍繞著綠色生態和節能的主題,建筑形態會更加多樣化,功能構成會更加豐富,更加強調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悅的空間環境創造。政府行政辦公樓與其他辦公樓一樣,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適應性、靈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設計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與建筑形象的親和力與開放性,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創造親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適自然的辦公環境。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主義、智能化、人性化、個性化、現代化、功能復合化辦公建筑的設計理念將是今后現代辦公樓的發展趨勢。

課題的主要內容(觀點)、創新之處:

課題項目:邵陽市財政局辦公樓設計,主體采用框架結構,房屋總層數5-6層,底層層高4.5m,其它各層層高3.6m,總建筑面積約為50002m

主要內容: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理位置、朝向、體型等因素的要求,完成建筑總平面圖設計、建筑方案、結構方案等的確定。

創新之處:

研究方法、設計方案或論文撰寫提綱:

研究方法:建筑物所在地區-邵陽市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按第一組地區考慮可以;擬建場地類型為中軟場地土,場地平坦,Ⅱ類建筑場地,建筑等級為Ⅱ級,耐火等級為二級;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基礎采用柱下獨立基礎。

1、建筑抗震采用7度設防,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橫向水平地震作用計算采用D值法。

3、荷載作用下采用迭代法計算,活荷載作用下也采用迭代法計算,恒載和活載共同作用采用組合法計算。

設計方案或論文撰寫提綱:本設計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震烈度為7級 ,屬三級框架丙類建筑。在設計中,遵循先建筑、后結構、再基礎的設計過程。建筑設計以建筑設計方案為基礎,綜合考慮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物重要性等級、地質條件、抗震設防要求、施工條件及材料供應情況等方面的條件,參照有關設計規范、資料的規定或建議,并通過調查研究,參考以往相近工程的經驗。按照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對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結構構造等項目進行設計,包括建筑平面選擇平面柱網布置、平面交通組織及平面功能設計;然后考慮建筑分類、總平面布局、防火分區及安全疏散,進行防火設計;最后設計樓梯間。

力求做到建筑功能與建筑形象的親和力與開放性,創造親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適自然的辦公環境。設計出符合現代建筑風格的建筑設計方案,繪出建筑施工圖。按照設計的建筑方案和結構設計的彈塑性理論進行結構計算,通過手算和機算的結果,繪出結構施工圖。

篇3

關鍵詞:工業廠房;方向;設計;趨勢

長期以來,工業廠房設計被廣大建筑師忽略,導致了不少缺乏系統考慮的工業廠房對城市、社會環境帶來破壞。隨著人類社會步入信息化時代,工業廠房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研究現代工業廠房的發展趨勢,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問題。工業廠房是為生產產品提供工作空間場所的建筑物,是為滿足生產活動需要的建筑類型,所以工業廠房的設計本質是在創造一個生產和生存空間。我們應當從工業廠房的生產空間及生存空間的發展中尋找規律,把握工業廠房的時代脈搏。

一、工業廠房發展方向

1.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和產業結構、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工業生產正以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這對工業廠房設計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一個個造型活潑生動的、潔凈優美的現代化工廠在祖國的工地上展現出來。業主為創造自己的品牌、樹立企業的形象、加大對生產空間及生存空問的人性化投入,在工業廠房設計中更加考慮了人的需求,這不僅體現在人們對生活物質的需求,更體現在人們的精神世界對美的渴望、對理想的追求、對事業的進取,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工業廠房體現出來的。

2.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工業廠房設計從以往的以生產設備為中心朝著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來越重要,工業廠房的人性化設計要求建筑師摒棄只重生產工藝的需求,輕人得行為和心理需求的傾向,注重人對空間環境的體驗和感受,創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適的工作空間,使工業廠房空間環境與人相融合,創造讓人產生歸屬感和親切感的良好生活環境,最終達到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1)自然環境的引入與滲透。

在工業廠房的內部空間環境中,應重視開放空間的創建,使內部空間與自然環境相互交流和滲透。通過設置一些自然景點,觀景窗、觀景臺、內庭園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系。此外,引進自然改善內部生產環境還可以借鑒我國傳統園林的一些設計手法如;滲透、借景、對景等。

(2)工業廠房外部空間的和諧統一。

在工業廠房的外部空間環境設計中,應結合環境要素和內在的生產工藝,綜合考慮建筑空間布置、群體組合、突出項目自身的功能空間及環境要素特質,以統一的空間建構、色彩構成等處理手法來強化其自身風格的整體性,增強工業廠房外部空間環境的可識別性和親和力。

3.工業廠房是為生產產品提供工作空間場所的建筑物。設計人員在設計工業廠房時應該根據實際任務書和工藝設計人員提供的生產工藝資料,提煉出建筑專業的設計信息:平面形狀、柱網尺寸、剖面形式、建筑體型,選擇合理的結構方案和圍護結構的類型,以及細部構造設計,協調建筑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等工種,認真貫徹“堅固適用,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設計原則。在設計中應能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2)滿足建筑的技術要求;

(3)滿足建筑經濟要求,盡可能考慮縮小建筑體積,充分利用建筑空間,合理減少結構面積,提高使用面積;

(4)滿足衛生及安全要求,保證廠房內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條件相適應的通風措施。

二、工業廠房外觀的設計

工業廠房形象效果直接影響到廠區整體藝術質量,現在工業廠房的發展已不再是過去人們印象中的純生產容器,只有機械、簡單樸實的想象,而是把建筑藝術中的風格、意義、內涵、形式融進設計中。

工業廠房遵循“形式服從功能”的建筑原則,建筑形體簡潔、明快,運用美學觀點處理好工業廠房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塊、大空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建筑造型表現建筑的特性。

(1)入口和門的處理:主入口部分進行適當的變化處理,可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強指示性,改善墻面虛實關系,并可豐富立面效果。

(2)窗的組合:合理的進行窗組合可有效的協調墻面的虛實關系,同時可增加廠房立面的建筑藝術效果。

(3)墻面的劃分:利用建筑構件、線腳、抹灰等手法,將墻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進行劃分,以達到簡潔舒展、挺拔雄偉、和諧等藝術效果。

(4)工業廠房的色彩處理應強調其整體性,在統一種中求變化,產生均衡、適度、和諧的韻律感、序列感和統一感。

工業廠房外觀的藝術處理如果得當,它不僅使整個廠區的色彩、造型都賞心悅目,人在其中工作心曠神怡,而且有特色的廠區、廠房造型、色彩等,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提升企業的形象與品牌知名度大有好處。

三、現代工業廠房的趨勢

(1)工業廠房高科技趨勢主要體現在新技術、新材料、新理論的應用,材料工業的發展和壓型鋼板生產工藝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業廠房向輕質高強、結構體系大跨度、大空間、多層甚至高層、多功能方向發展;技術及設備上的發展也更好的滿足了生產與管理的微型化、自動化、潔凈化、精密化、環境無污染化等要求;而計算機技術、多媒體、現代通信、環境監控等技術與工業廠房藝術融合在一起,就使工業廠房出現了智能化的特點,人們就能獲得提高工作質量的環境。

(2)工業廠房設計的人性化趨勢,人性化設計的本質是將人類工程學引入現代工業廠房中去,人性化設計必將要求建筑師將建筑設計的中心從以往的生產設備轉移到以人為本的理念上來,在建筑的內部及外部空間的設計中,創造讓人產生歸屬感和親切感的良好環境,最終達到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注重可持續發展。

①節能設計:節能是可持續發展工業廠房的一個最普遍、最明顯的特征。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筑營運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業廠房過程本身的低能耗。這兩點可以從一些工業廠房利用太陽能、自然通風、天然采光及新產品的運用中體現出來。

②綠色設計:指從建筑的原材料、工藝手段、工業產品、設備到能源的利用,從工業的營運到廢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環節都不對環境構成威脅,綠色設計應摒棄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強調高科技與適宜技術并舉。

③潔凈設計:潔凈設計是強調在生產和使用工程中做到盡量堅守啊廢棄物的排放并設置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利用系統,以實現無污染。這是工業廠房科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強調對建設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間的資源再生利用,因此有效的利用資源、能源,實現技術的有效性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建造負責人的,具有生態環境一時的工業廠房常成為必然。

四、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要求也不斷發展,對工藝建筑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建筑設計應當是注入了認人的思想和理念的過程,工業廠房業不單單是工業廠房,那么簡單,它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建筑師只有將上述發展趨勢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中現代工業廠房的藝術美,這是現代工業廠房的必由之路去。才能創造出于時代相適應的工業廠房來,讓人們享受現代工業廠房的藝術美,這是現代工業廠房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費麟工業建筑設計的現狀與發展[期刊論文]-工業廠房2003(4)。

2鄭敏楠工業建筑設計的新時代[期刊論文]-工業廠房1998(5)。

篇4

【關鍵詞】生態住宅 設計技術 策略 趨勢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年來, 資源和環境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知道,住宅建筑可以說是人和自然環境相互關系中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 所以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清新優雅的自然環境成為了人們追求的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回歸自然, 來享受輕松舒適的生活。近幾年, 我國建筑行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建筑行業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已經進入了生態建筑時代。所以就如何真正做到保護生態環境、節能節地已經成為了當前建筑設計關注的焦點問題。由此“ 生態住宅” 的新概念就產生了。以下就結合新江灣九里以及寧波•卡納湖谷的生態住宅項目作簡要的分析。

二.背景項目

2011年6月 - 2012年4月:華潤置地新江灣九里

項目描述:華潤新江灣九里延續“九里系”的高品質內涵,法式建筑,結合宮廷園林設計,講究十字對稱的儀式感和尊崇感,產品均以160-300平米左右的大平層為主。華潤新江灣九里從規劃到設計,從地塊到戶型,均致力于為“生活充滿傳奇“的城市精英們打造一個符合他們居住夢想的“家”。

2012年4月 - 今:華潤置地寧波•卡納湖谷

項目描述:華潤•卡納湖谷 總占地面積為487畝,內擁稀缺至極的90畝內湖和70畝天然山林,整體項目規劃約300余戶,也是目前寧波最大的純別墅社區。華潤•卡納湖谷采用地中海式風格,立面結構敦實、質樸、大方、浪漫,展現純粹的坡地原生莊園世界。

其在具體的工作中主要運用的是生態學原理,在設計時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及生態平衡的原則。也就是要遵循綜合系統效率最優的原則。在設計和組織建設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主要是指使得物質和能源在建筑系統中能夠有秩序地循環轉換規律,這樣就可以達到一種無污染、高效、節能的生態平衡建筑環境。我們在這里的所說的環境不僅包括住宅區的自然環境, 比如土體、水體、空氣、綠化、能源以及動植物等, 還包括住宅區中的人文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經濟系統環境。在這種的設計理念下,住宅建筑的建設和發展始終都會保持以生態平衡為中心,使得住宅生態環境保持在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三.項目設計原則

所謂的生態住宅設計, 就是指綜合的運用當代建筑學、生態學、人工環境學以及其他科學技術來設計和建設住宅建筑, 這樣可以把住宅建筑打造成為一個小的良性的生態系統, 能夠為居住者提供比較健康、節能、環保、高效、舒適的生活環境。如下圖所示:

圖一:住宅示范房

圖二:規劃設計綠化用地

圖三:減輕居住區環境污染

1.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所以在追求高效節約的同時不能降低生活質量,如果以犧牲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代價這是毫無意義的。

2.設計時要做到生態化。生態住宅首先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生態化,也就是節約能源、資源,做到無污染以及可循環。

3.在規劃設計時要做到因地制宜。在進行綠色生態住宅在設計時要了解當地氣候、地形、水文、植物以及當地的經濟、人文、歷史、習俗等條件, 再結合一些健康的建筑材料和環保的施工技術作出合理科學的設計方案。

4.堅持整體設計的原則。在住宅設計時應該強調“整體設計”的思想, 要結合氣候、經濟、文化等許多因素進行了綜合的分析, 不能盲目的追求先進生態技術,所以不能只著眼于局部而是要顧全整體。

5.要減輕居住區的環境污染。在生態環境建筑設計時減輕污染是一個必要的環節。所以要盡可能的使環保的材料和設計方法,爭取做到零污染, 做到資源的再生、循環使用。

四.存在的問題

1.很多人認為占地大, 容積率低才能建設生態住宅。所以片面追求住宅區大規模、低容積率、綠化空地大、樓宇間距寬, 忽視綠色住宅區節約資源和能源的要求。

2.有些人把建造生態住宅區等同于建高檔豪華住宅小區。事實上,高檔豪華住宅并不等于綠色生態住宅,房子建的再高檔, 如在開發時不注意自然生態保護,甚至為追求高檔裝飾使用有放射污染的裝飾材料或在住宅中裝氟里昂空調, 就背離了綠色消費的真諦。

3.一些人認為洋建筑就是綠色的、生態的。不少新開發的住宅崇尚歐式、澳式風格, 并將此作為樓盤的賣點, 生搬硬套, 而不考慮當地的實情, 結果建起來后只好看不好住, 造成了新的浪費。

4.有些人認為生態住宅就是多種花草、樹木的綠色園林式住宅。這比過去只管建房, 不顧環境的做法是一大進步。但生態住宅除了自然景觀, 還有環境保護, 實行防污、排污、治污, 甚至使用無毒、無污染、節能的建筑材料。

5.一部分人認為生態住宅只能到空氣比較清新、生態環境良好的新城區或城市郊區開發建設。其結果是在這些規劃相對滯后和基礎設施不夠配套的地區, 涌現一個個規模大、封閉式、小而全的新住宅, 形成了發展商因建大住宅而辦起了小社會的現象。

五.生態住宅設計技術策略

1.住區物理環境與能源系統設計, 包括建筑規劃、建筑單體設計、建筑能源系統的設計等, 同時又與綠化設計以及建材的選擇息息相關, 是當前生態住宅設計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生態住宅中的住宅物理環境設計, 指的是按人體舒適要求及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可持續建筑設計的系統方法。其實質就是合理調節與處理各種影響住區物理因素使局部環境朝有利于人體熱舒適方向轉化, 從而提高居室內外物理環境的熱舒適質量以滿足適居性要求。

2.綠化系統及綠色材料系統。綠色生態住宅的綠化系統應具備“ 生態環境、休閑活動、景觀文化” 等三大功能。因此, 其建設的重點除應滿足綠地率、種植保存率與優良率、植物配置的豐實度、植物種類等指標要求外, 更應注重綠化系統的防曬、防塵、降噪、通風、水土涵養、空氣保濕等生態功能的建設, 應減少硬質鋪地, 加強垂直綠化。在建設綠色生態住宅中, 對于材料、用品的選用要強調兩點: 一是要提倡使用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二是要選用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有益人體健康的材料和產品,并充分貫徹執行“節能、節水、節地、治污” 的方針, 強調可持續發展原則, 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

3.水資源的節省以及廢棄物處理。節水的技術策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節水設備的使用; 二是住宅中水處理。值得指出, 生態住區里處理的是中水而不是生活污水, 不能為簡化水系統的設計、節省投資而把二者混在一起處理, 這是水資源的節省中應該注意的。由于生態建筑是一個宏觀概念, 因此在考慮能. 循環、材料再利用、廢棄物處理時, 不應停留在單體建筑和個體住區的尺度上, 而應將其置于區域乃至城市的大環境中來全盤考慮。污水、垃圾、廢棄建材的分散化處理勢必造價昂貴、效率低, 不符合集約化和規模化的要求。需格外指出的是, 不應追求垃圾在住區內無害化就地降解處理。因此, 集中處理住區廢棄物才是生態住區設計中的明智之舉。

4.智能化住區, 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訊自動化、物業管理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控制、安全防護自動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采用高科技自動化將住區內所有的物業、家務、服務設施、生活及工作設施連接起來, 從而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訊自動化、物業管理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控制、安全防護自動化以及家庭智能大化等。

5.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對傳統民居的積極保存和再生, 并運用現代技術使其保持與環境的協調適應。繼承保護城市與地域的景觀特色, 并創造積極的城市新景觀, 保持景觀資源的共享化。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生活習慣, 讓居民參與設計方案的選擇。

六.結束語

本問結合新江灣九里以及寧波•卡納湖谷的生態住宅項項目,對生態住宅設計技術策略作了簡要的分析,首先分析了設計原則和理念,在介紹了在設計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就結合這些問題作了簡單的策略分析。當前生態住宅環境已經成為了建筑發展的一種趨勢,所以通過這個案例對我國的住宅建設生態設計策略作了簡單的介紹,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明、饒永 淺議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安徽建筑》 -2005年5期

[2]馬會軍 節能住宅設計中的技術策略 [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年10期

[3]張敬民 試論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20期

[4]王鉦日 淺談生態建筑理論與建筑住宅設計 [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年2期

[5]黃茂英 官斌 建筑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的運用 [期刊論文] 《民營科技》 -2012年4期

[6]劉玉苗 竺昱 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2期

篇5

關鍵字:高層建筑 轉換結構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 轉換層結構的應用

1 轉換層結構的應用

伴隨高層建筑發展,建筑物功能亦發生巨大改變,不再是單一居家或寫字樓。 如公寓、旅館、辦公樓等均在建筑體下部設置商店、銀行、大型超市,停車場等需要大跨度的公共區域。特別在一些多用途建筑物中, 辦公、旅館、公共娛樂設備、商業設施等交錯其中。各不同功能需求對建筑要求各不相同,旅館等建筑其要求軸線布置較多以滿足自身要求;下部銀行、公共大廳、會議中心、停車場等商業設施和公共娛樂設施要求大空間,且墻體應盡可能少。

建筑物功能需求改變要求建筑結構形式上也應作出相應改變。而上、下結構形式的轉變,應需要一個轉換結構,以完成上部結構力與下部結構力的傳遞要求。

2 轉換層結構應用功能

從結構角度上看,轉換層結構的應用功能主要包括:

(1)上、下層結構形式轉換這種轉換層現階段廣泛運用于剪力墻結構和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將上部剪力墻轉換成下部的框架結構。

案例:深圳市的彩福大廈,整體建筑結構為37 層(包含3 層地下室),其地上1~4 層和裙房均為商場,采用框架結構(含核心筒),其中6~34 層為住宅,采用剪力墻結構,第5 層為梁式轉換層結構, 轉換梁長度高達2.4m。此種典型的混合墻體設計在現階段高層建筑中普遍運用。

(2)上、下層結構軸的轉換轉換層結構

即上下結構形式未發生任何改變,但通過轉換層使下層柱柱距加大,形成大柱網,此種形式常用于外框筒下層以便形成較大入口。

案例:香港新鴻基中心大廈,整體建筑結構為筒中筒結構,51層,高214m,此建筑第5 層設立為轉換層,1-4 層為商業建筑,5層以上為辦公建筑結構,為了在底層布置大的出入口,建筑結構上采用2.0m × 5.5m預應力大梁進行結構軸網轉換,將底層柱距擴大成12.6m 和16.8m。此種轉換層有效實現不同建筑需求的完美結合。

(3)上、下轉換層結構形式和結構軸網同時轉換

在上部樓層剪力墻結構通過轉換層改變成下部框架結構同時,下部柱網軸線應與上部剪力墻軸線搓開, 并形成上、下結構層不對齊布置。

案例:在深圳云景大廈毛體建筑地下1 層和地上34層中,此結構形式采用框支剪力墻的結構。其中,5層以上為軸線布置較為復雜的剪力墻結構,4 層以下為大空間建筑結構, 柱網軸線較為簡單。由于結構形式和上、下軸網變化較大,在4 層設置了2.2m 厚的厚板式轉換層形式。

二:轉換層結構形式

實際高層建筑工程中,應用的轉換層結構形式較為豐富, 常用有梁式、桁架

式和板式結構。

1 梁式轉換層

梁式轉換層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轉換層結構,設計和施工較為簡單, 各部受力也較為明確, 一般采用底部大空間框支剪力墻結構。當建筑結構需要縱橫方向同時轉換時, 采用了雙向梁布置。并且單向托梁、雙向托梁連同上、下層較厚樓板梁共同工作, 可形成剛度較大箱形轉換層, 這一形式在鐵路工程中是常見的結構形式, 而在房屋結構則很少。

2 桁架式轉換層

桁架式轉換構件具有傳力明確, 傳力途徑清楚等優點, 但構造和施工技術較為復雜。桁架轉換層自重較輕,抗側力剛度比轉換梁要小, 因此桁架轉換層高層建筑質量和剛度突變力比梁式轉換的高層建筑小,由此地震反應也相對較小。 另外,從工程實際情況來看, 轉換桁架鋼材和混凝土用量也比轉換梁經濟。另外轉換桁架不僅具備開洞與管道設置等條件, 而且在位置和大小上均有較大靈活性, 使充分利用轉換層結構建筑空間成為可能。

3 板式轉換層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當上、下柱網軸錯開較多時,托梁難以直接轉換,因此需要采用厚板承力,構建板式承臺轉換層結構。板式轉換層其下部柱網可進行靈活布置,與上層結構盡量搓開。但這種形式的板的傳力會變得不清楚, 因而板受力也異常復雜, 結構計算會相對困難。

從抗震性能上看,板式轉換層在豎向荷載和地震作用下,不僅會發生沖切破壞,而且可能形成剪切破壞, 因此板內必須三向配筋,使得板式轉換層結構自重過大,材料耗費很多。由于以上的原因,板式轉換層結構在國內應用并不廣泛。

三: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建筑業嘗試使用底層大開間剪力墻結構(即梁式轉換層結構),轉換層結構工程應用發展迅速,而工程實際轉換層結構的應用朝形式多樣、方法多樣和結構受力等方向發展,在未來發展趨勢上主要體現為以下方面:

1. 鋼骨混凝土轉換層應用

現代建筑朝著高層和超高層形式發展,因此相應的轉換層結構中轉換構件承托層數也相對增多;由于建筑功能對層高及建筑空間種種要求和限制,迫使工程應用階段引入鋼骨混凝土材料勢在必行。鋼骨混凝土梁不僅在承載力高、材料剛度上可減小建筑截面尺寸,并且在塑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方面也優于鋼筋混凝土材料,是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材料發展趨勢。

此外,由于鋼骨混凝土梁在施工過程中自身剛度強,定位準確,可減少支模等使用,加快施工進度和施工精準度。

2. 預應力轉換層應用

預應力技術在結構和施工上的優點包括:減小截面尺寸、控制建筑裂縫、減輕支撐負擔等等。因此,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適用于承建大跨度轉換層結構。伴隨我國預應力技術發展,以及預應力材料和施工費不斷下降,使用預應力轉換層成為高層建筑的必然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傅學怡. 帶轉換層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建議[ J] . 建筑結構學報,2005 (4) .

[2]魏璉, 王森, 韋承基. 高層建筑轉換梁結構類型及計算方法的研究[ J] .建筑結構, 2001, ( 11) .

[3] 唐興榮,何若全.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結構的現狀和發展[J].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學報,2001,(9).

篇6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發展趨勢

 

0引言

隨著人類文明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土木工程材料的不斷進步與改善。現代土木工程中,盡管傳統的土、石等材料的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新型材料所取代。目前,水泥混凝土、鋼材、鋼筋混凝土已是不可替代的結構材料;新型合金、陶瓷、玻璃、有機材料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各種復合材料等在土木工程折中占有愈來愈重要的位置。

1 土木工程材料現狀及要求

與以往相比,當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也已獲得明顯改善,隨著現代陶瓷與玻璃的性能改進,其應用范圍也有明顯的變化。例如水泥和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隨著現代陶瓷與玻璃的性能改進,其應用范圍與使用功能已經大大拓寬。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應用方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現代施工技術與設備的應用也使得材料在工程中的性能表現比以往好為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盡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種與性能上已有很大的進步,但與人們對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還有較大差距。首先工程中的性能表現比以往好為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盡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種與性能上已有很大的進步,但與人們對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還有較大差距。

1.1 從土木工程材料的來源來看

鑒于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應用方面,經過長期使用的不斷累積,單一品種或數個品種的原材料來源已不能滿足其持續不斷的發展的需求。尤其是歷史發展到今天,以往大量采用的粘土磚瓦和木材等已經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論文參考網。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人們對于各種建筑物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建筑材料的性能也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此,以天然材料為主要材料的時代即將結束,取而代之的將是各種人工材料,這些人工材料將會向著再生化、利廢化、節能化和綠色化等方向發展。

1.2 從土木工程對材料技術性能要求的方面來看

技術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各種物理性能指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表現為未來建筑材料的發展具有多功能和高性能的特點。具體來說就是材料向著輕質高強、多功能、良好的工藝性和優良耐久性的方向發展。

1.3 從土木工程材料應用的發展趨勢來看

為滿足現代土木工程結構性能和施工技術的要求,材料應用也向著工業化的方向發展。例如,水泥混凝土等結構性能向著預制化和商品化的方向發展,材料向著半成品或成品的方向延伸,材料的加工、貯存、使用、運輸及其他施工技術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勞動強度逐漸下降。這不僅改變著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性能表現,也逐漸改變著人們對于土木工程使用的手段和觀念。

2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綠色建材

土木工程材料行業對資源的利用和對環境的影響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產值、能耗、環保等方面都是國民經濟中的大戶,為了保證源源不斷地為工程建設提供質量可靠的材料,避免新型材料的生產和發展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綠色建材”應運而生。目前正在開發的和已經開發的綠色建材和準綠色建材主要以下幾種:

第一、利用廢渣類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建材,這類建材以廢渣為原料生產磚、砌塊、材板及膠凝材料,其優點是節能利廢,但仍需依靠科技進步,繼續研究和開發更為成熟的生產技術,使這類產品無論是成本上,還是性能方面真正能達到綠色建材標準。

第二、利用化學石膏生產的建材產品,用工業廢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利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可生產各種土木建筑材料產品。這些產品具有石膏的許多優良性能,開辟石膏建材的新來源,并且消除了化工廢石膏對環境的危害,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利用廢棄的有機物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廢塑料、廢橡膠及廢瀝青等可生產多種土木工程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溫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及其他室外工程材料。這些材料消除了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還節約了石油等資源,符合在資源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四、利用各種代木材料,用其他廢料制造的代木材料在生產使用中不會有害人的身體健康,利用高興技術使其成本和能耗降低,將是未來綠色建材的主要發展方向。

第五、利用來源廣泛的地方材料為原料,利用高科技生產的低成本健康建材,不同的地區都可能有來源豐富、不同種類的地方材料,根據這些地方的性質和特點,利用現代技術,可生產各種性能的健康材料。如某些人造石材、水性涂料、某些復合性材料也是綠色建材的發展方向。

3 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趨向

眾多現象表明進入21世紀以后,在我國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應具有以下的一些趨向:

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輕質、高強、高耐久性、優異裝飾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發揮各種材料的特性,采用復合技術,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復合材料。

充分利用地方材料,盡量減少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垃圾等廢棄物作為生產土木工程材料的資源,以及保護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論文參考網。

節約能源,采用低能耗、無環境污染的生產技術,優先開發、生產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節能型材料。論文參考網。

材料生產中不得使用有損人體健康的添加劑和顏料,如甲醛、鉛、鎘、鉻及其化合物等,同時要開發對人體有益的材料,如抗菌、滅菌、除臭、除霉、防火、調溫、消磁、防輻射、抗靜電等。

產品可循環在再生和回收利用,無污染廢棄物,以防止二次污染。

總結:總而言之,土木工程材料往往標志一個時代的特點。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的過程是隨著社會生產力一起進行的,它和工程技術的進步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工程中選材料時通過對環境的影響對后來人的影響來決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換,在未來,基于材料原有的性質的基礎上,“可持續發展”將是衡量建筑工程的一把尺子。

參考文獻:

[1]《土木工程材料》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王福川著

[2]《土木工程材料》重慶大學出版社 彭小芹主編

[3]《土木工程材料》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陳志源、李啟令主編

[4]《土木工程概論》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羅福午著

[5]《土木工程材料》天津大學出版社 閻西康、趙方冉、伉景富、韓龍軍

篇7

關鍵詞 圖書館學 研究熱點 研究趨勢

分類號 G250

Hotspot Analysis about Nearly Five Years of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rend Prediction

Li Qian, Xu Fang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journal of Library Trends's articles from2008 to 2012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207 articles have been organized and counted. Then it analyzes data from aspects such as time, state, and cited number, and finds out the research focus of library science in it.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organized data and results of other researchers, and makes roughly predict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ibrary science.

Keywords Library science. Hot issues. Study trend.

0 引言

對國外圖書館學研究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不但可以發現國外圖書館學研究的內容、規律與特征,便于了解國外圖書館學研究的熱點與發展趨勢;而且可以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為我國圖書館學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事實上,國內圖書館學界一直有不定期對國外圖書館學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與總結的傳統,代表性的文獻有:2010年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熱點分析[1],國外圖書館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關鍵詞分析[2],近五年來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論文的計量研究[3],2008年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進展[4]等等。文獻調查表明,國內目前關于國外圖書館學研究成果的分析,有單獨分析某年的,有分析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也有分析某個時期的,系統地分析某期刊近五年圖書館學研究熱點與趨勢的比較少見。《Library Trends》是由世界頂尖私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出版社發行的季刊,致力于LI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學科理論與實踐最新趨勢方面的文章,其2011年的JCR為0.313。《Library Trends》上發表的文章能夠一定程度上代表圖書館學趨勢方面的研究,對其近五年的文章進行統計與分析,可以發現國外圖書館學研究的熱點問題與趨勢。

1 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是一種通過收集和分析當前的以文字、數字、符號、畫面等信息形式出現的文獻資料,探討和分析各種社會行為、社會關系及其他社會現象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對《Library Trends》2008―2012年與圖書館學有關的部分文獻進行定量統計與分析,并以各種圖表的形式進一步分析國外圖書館學的研究現狀與熱點問題,使人們對圖書館學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做了大致的預測。

2 數據搜集與分析

2.1 按時間分布分析

某領域學術論文數量的變化是衡量該領域學術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繪制文獻數量的增長變化曲線圖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出該學術領域的發展趨勢,對該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圖1是《Library Trends》季刊在2008―2012年五年內發表的關于圖書館學研究的論文數量年度分布圖,比較清晰地展示了在過去的五年內文獻數量的變化波動情況,總體上每年的發文數量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由此可以看出在近五年內國外圖書館學研究在文章數量上的發展呈現出相對平穩的趨勢,圖書館學的學科發展也是處于穩定時期。

圖1 2008-2012年間的論文數量

2.2 按國家或地區分析

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圖書館學領域的期刊上發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該國家或地區圖書館學學科的發展態勢,同時也代表著該國家或地區圖書館學發展的程度及其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與水平的高低。因此,本文將2008―2012年內《Library Trends》上發表的文章數量按國家或地區進行分類,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8―2012年發文數量(按國家/地區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在《Library Trends》上的作者大多集中在歐美地區。2008―2009年發文作者主要集中在美、英、澳等國家,2010年開始發文作者的國別開始增加,尤其是2011年在《Library Trends》上發表文章的作者來自15個國家,是2008年的3倍,這表明《Library Trends》期刊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

筆者對近五年內發文量較多的幾個國家進行了二次統計(見圖2),從中也不難發現,美國、英國等國家發表的論文數量占有較大的比例。

圖2 國家/地區發文量比例圖

表1和圖2顯示:《Library Trends》季刊中的論文主要來自于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中美國的文獻貢獻率最大;在2008―2012年五年間,美國共106篇,占總發表量的68%,遠高于其他國家;其次是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的論文數僅占12%。這是因為美國的圖書館事業在世界各國的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也是世界上圖書館學、情報學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該期刊是美國的大學出版的,來自本國的稿源往往要豐富一些。

2.3 按被引用次數分析

從期刊文獻的被引用次數,可以看出被引文獻的作者在圖書館學領域的影響力和認可度,同時也能夠看出發表該論文的期刊的水平與質量。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被引次數越多,說明該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質量越高,同時也表明該期刊的水平越高。《Library Trends》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前十的論文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被引用次數排名前十的論文全部來源于美國,可見美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處于國際領先位置,美國圖書館學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相比,質量和數量都占著明顯的優勢。從這10篇論文的內容來看,有的是討論分布式環境中的機構庫和研究數據管理的問題[5],有的是研究休閑活動中的信息共享問題的[6],有的是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不一致的相關性判斷的影響對信息檢索測試的結果[7]等。其中有許多論文的主題都很有吸引力,如:圖書館機構庫面臨著適應還是死亡的問題,大部分圖書館的持續低資源問題使分享數據的代溝進一步惡化了[8];黑暗數據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它有可能在你還沒有充分利用完它的時候就消失了[9];三個重要人物對塑造圖書館評估活動產生的重要影響[10]等。

表2 2008―2012年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

2.4 按主題分類分析

對圖書館學某期刊研究主題的分析,能夠發現圖書館學研究領域的變化情況與發展趨勢,筆者將2008―2012年內《Library Trends》發表的文章數量按主題進行分類,其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按主題分類分析

從圖3中可看出,近五年《Library Trends》發表的論文主題主要有:圖書館服務、圖書館管理、圖書館技術和數字圖書館這四大類。通過對發表的相關論文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圖書館服務不僅僅只是對讀者的信息服務,還應該體現在對圖書館的總體質量、圖書館的環境、圖書館的宗旨等方面;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圖書館學從信息層面的研究轉向對知識層面的研究,對知識資源的組織建設與開發管理成為圖書館事業的重點,知識管理成為重要的研究主題,圖書館管理已經從原先對信息的管理升華到對知識的管理;在圖書館學的發展過程中,圖書館技術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圖書館技術為圖書館學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同時,圖書館學的發展也在不斷地使圖書館技術得到完善與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初產生了數字圖書館,此后數字圖書館便成了圖書館學的研究熱點。

3 國外圖書館學研究趨勢預測

3.1 美英國家的圖書館學研究依然是主流

從圖書館學誕生至今,美英等國家在圖書館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的圖書館學家對圖書館學的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如:美國的眾多圖書館學家如謝拉、杜威、切尼克和皮爾斯?巴特勒等,英國的“公共圖書館之父”愛德華茲以及帕尼茲等都對圖書館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前期的優勢加上后期的努力使英美國家的圖書館學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對圖書館學的發展方向有很大的引領作用。

3.2 圖書館事業方面的研究成為熱點

通過分析近五年《Library Trends》發表的論文可以發現:①2010年對各地國會圖書館的研究非常頻繁,相關研究表明國外國會圖書館的發展主要朝著兩個方向:正在通過整合與其他議會辦公室和部門的服務成為文檔中心;擴展了自己傳統角色,服務于公眾[11]。②2011年研究監獄圖書館事業的論文明顯增多,相關研究表明獨特的監獄環境對圖書館事業的挑戰越發凸顯[12];經濟和組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囚犯是否能夠從監獄圖書館獲得滿意的圖書館服務[13]。

3.3 出現了一些對圖書館學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通過分析近五年《Library Trends》發表的論文可以發現:Gerould James,Lancaster和Webster Duane 等圖書館學家對圖書館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在2008年很多圖書館學者對 Lancaster進行了采訪和研究,Lancaste對圖書館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出版的專著《圖書館服務的評量與評估》是最早將新觀念和新方法用于圖書館服務評量與評估的研究著作之一,成為圖書館績效評估的重要著作,同時也得到了廣大學者的肯定。閱讀與分析這些圖書館學家的研究成果,不但可以幫助人們對圖書館學相關研究領域有更深層的理解與啟發,而且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預測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

3.4 一些新的研究領域正成為國外圖書館學的研究熱點

數據分析表明:各地區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依然是圖書館學界關注的焦點,同時人們對圖書館建筑的研究也產生了興趣。在圖書館學的發文中,信息素養、電子化、書目檢索、數據保存等成為研究的熱點。如:一個定性內容分析樣本中的國民信息素質政策是否由國家或專業機構的認可[14];應用數字知識活動可以塑造和敘述過去和現在,從而影響未來的建設[15];對書目檢索提供一個框架,確定具體的證據來支持購買建議的有效系統,充分識別問題與目錄地址本地搜索[16]。因特網的發展,推動了信息服務手段向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數字化搜索引擎得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促進著信息素養的發展。

4 結語

本文采用文獻分析法對《Library Trends》2008―2012年所發圖書館學的論文進行了分析研究,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從時間分布、國家或地區、被引用次數、主題分類等主要方面分析了圖書館學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研究表明: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圖書館學事業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圖書館學事業的主要力量和重要角色;圖書館學的熱點研究問題集中在圖書館管理、圖書館技術、圖書館服務和數字圖書館;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傳統的圖書館學研究仍是圖書館學的研究重點,另一方面,在信息技術的大潮下,圖書館學的研究重點轉向了知識管理,對知識資源的開發、組織、利用和管理成為了重要的研究熱點。本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圖書館學的研究熱點、預測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同時,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由于《Library Trends》是季刊,本研究分析的樣本數量相對不夠大,雖然該期刊發表的都是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發展趨勢方面的研究論文,但是其他期刊上也有這方面的文章,在后續的研究中可以結合其他期刊關于圖書館學趨勢方面的研究對國外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解讀。

參考文獻:

[ 1 ] 柯平,賈東琴,李廷翰.2010年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熱點分析[J].情報科學,2011(9):1281-1288,1293.

[ 2 ] 王知津,李贊梅,謝麗娜.國外圖書館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關鍵詞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6):116-123.

[ 3 ] 邱均平,侯婕.近五年來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論文的計量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6):47-52.

[ 4 ] 孫坦,黃國彬,盛小平,等.2008年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進展[J].圖書館建設,2010(1):23-35.

[ 5 ] Witt M.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nd research data curation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J]. Library Trends,2008,57(2):191-201.

[ 6 ] Fulton C. Quid pro quo: Information sharing in lei-

sure activities[J].Library Trends,2009,57(4):753-768.

[ 7 ] Saracevic T. Effects of inconsistent relevance judgments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st result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Library Trends,2008,46(4):763-783.

[ 8 ] Salo D. Innkeeper at the Roach Motel[J].Library Tr-

ends,2008,57(2):98-123.

[ 9 ] Heidorn P B.Shedding light on the dark data in the long tail of science[J].Library Trends,2008,57(2):280-299.

[10] Kyrillidou M, Cook C.The evolution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libraries:A perspective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J].Library Trends,2008,56(4):888-909.

[11] Galluzzi A. Parliamentary libraries: An uncertain future?[J].Library Trends,2010,58(4):549-560.

[12] Lehmann V. Challenges and accomplishments in U.S. prison libraries[J].Library Trends,2011,59(3):490

-508.

[13] Ljodal H K, Ra E. Prison libraries the scandinavian way: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Prison Library Services[J].Library Trends,2011,59(3):473-489.

[14] Whitworth A. Empowerment or instrumental progress

ivism?analyz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policies[J].Library Trends,2011,60(2):312-337.

[15] Somerville M M,EchoHawk D.Recuerdos Hablados/

memories spoken:Toward the co-creation of digital knowledge with community significance[J].Library Trends,2011,59(4):650-662.

[16] Gallaway T O, Hines M F. Competitive usability and the catalogue:A process for jus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a next-generation catalogue or Web-scale discovery system[J].Library Trends,2012,61(1):173-185.

李 倩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2011級本科生。江蘇蘇州,215123。

篇8

關鍵詞:新型墻體材料;綠色建材

中圖分類號: U283.5文獻標識碼:A

一、新型墻體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中國秦磚漢瓦有著光榮的歷史,實心粘土磚的生產和應用已經有兩千年。中國住房建設材料中,墻體材料占70%,且這些材料中粘土磚占主要地位。我國粘土磚每年消耗10億立方米以上的耕地資源,相當于毀壞耕地面積50萬畝。中國的年度生產粘土磚消費7000多萬噸標準煤。實心粘土磚是一個消耗資源的產品,不僅破壞大量土地、消耗能源和破壞生態、污染環境,且外墻砌體保溫性能差。大力發展保護環境和改善建筑功能的新型墻體材料,是取代高能耗粘土磚和實現建筑節能的重要舉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措施。

二、新型墻體材料的性能特點

(1)磚類新型墻材

1)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這兩種制品塊體較大,密度比普通磚小約15%~40%,絕熱性能較高;能節約粘土15%~35%,節約煤10%~20%;且施工效率提高20%~50%;可降低建筑自重,并改良墻體保溫性能。

2)硅酸鹽磚一般以含硅材料(如粉砂、粉煤灰等)和含鈣材料(如石灰和石膏等)作為主要原料,再經制作并壓制成的實心磚或多孔磚。生產此類墻體材料不需粘土,且不需經過高溫煅燒,因此可以節省大量能源及原材料,還可將工業廢渣等廢品加以利用,達到降低環境污染目的,是很有市場前景的新型墻材。

(2)砌塊類新型墻材

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重量輕且抗震性能較好,可降低建筑物自重,降低結構尺寸及配筋;導熱性低,能起到隔熱保溫的效果,降低能耗;強度較穩定,抗凍融、耐火耐熱性能較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適用于多層和高層建筑的各類墻體,主要用于非承重類墻體或層數較低的承重墻體。

2)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塊強度高,達3.5~l0.0MPa,砌塊密度小,熱工性能好,能削弱建筑物遭受地震力,有利于抵抗地震和建筑節能。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用于非承重砌體墻和圍墻,可用于建造多層砌體承重墻。

3)陶粒混凝土砌塊以水泥為主要原料做成,分為空心和實心兩種,可用于框架結構的填充墻,也可以用于建筑物隔墻。其主要特點:重量輕,抗震性能好,能有效減少建筑的基礎承重、結構尺寸、規模和配筋等,從而降低成本,增加使用的建筑面積;導熱系數低、保溫隔熱性能好,因此能減少能源消耗;有較好的強度和穩定性,耐用性、耐熱性、防火性都比較優越,易于安裝,能高效率并縮短工期。

(3)板材類新型墻材

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GRC板)按保溫材料可分為水泥珍珠巖和巖棉芯板,按GRC板表面和底部的成型過程工藝分為兩種:一是以耐堿玻纖網格布作為增強材料;二是用耐堿玻璃纖維束切斷成短纖維和砂漿噴射而成型。GRC板重量輕、強度高、韌性好、性能好,且保溫、隔音、防火;耐用,易于使用,快速干燥,可用于多層的高層建筑和非承重墻的外墻板。

三、新型墻體材料和傳統墻體材料的比較

利用近代新科技和新技術,輔以各種先進設備,能不斷開發出更加節約資源、效益更好的新型墻體材料,但同傳統建筑材料相比,其特點如下:(1)材料制作復雜,工藝方法需要一定技術,制作工廠需要不斷改進;(2)制作成本稍高,少部分新型墻材制作成本較高,導致推廣制作可行性降低;(3)大大提高建筑節能效果,保溫隔熱隔聲防水等效果優越,長期效益顯著;(4)制作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大大降低,并能利用廢土廢渣等變廢為寶;(5)需要集約化生產,以促進生產效率,提高經濟效益。

四、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趨勢

(1)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應用趨勢。由天然材料進一步向合成材料發展。伴隨現代科技的發展進步,單一的建材不能滿足人們對材料越來越多的需求。將兩種或多種材料的復合在一起,可形成更卓越的性能。因此,材料革新的方向將是“復合型技術”、“復合類材料”等將成為各國研究發展方向。復合材料技術的研究開發將越來越廣泛,對復合類板材,如鋁塑復合板、鋼絲網架水泥復合板、夾心復合板、瓷磚復合板、大理石復合板等。目前,對固體廢料除了提煉出可用的能源、金屬等物資外,還可將廢料用于制造建筑材料也是一條重要出路。用粉煤灰礦渣等生產水泥、砌塊和磚等墻體材料;用花生殼和稻草等農業廢料生產輕質板材等,對固體廢料的利用,將是建筑材料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2)向高科技、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的趨勢。目前,我國新型建材的生產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高科技、高科技、高價值增值產品仍然較少,在國際市場上存在一定的競爭力。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努力發展高科技產品,研究稀土技術、生化技術、納米技術、光催化技術、信息技術、氣凝膠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來生產更加高新的科技產品,以加強和改進其功能、質量和效果。例如進行抗菌墻體材料的研發,使墻體材料能夠凈化室內空氣、氣味,墻體材料表面自我清潔等;凈化氣凝膠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可保證保溫、隔音并具有輕質特點等。

(3)綠色化發展趨勢。雖然傳統建筑材料對國民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未能實現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并產生大量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大力發展綠色墻體材料,走資源節約型、低污染型、高質量和效率、領先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材料發展勢不可擋。綠色墻體材料應用綠色生產技術、安全環保、健康節能、可再生。從原料取用到成品制造到產品循環使用方面等各環節進行控制而設計,選用無毒或低毒的材料,使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盡量減少,盡可能回收利用副產物,并在使用中對環境不造成污染和威脅,使得能源使用可持續發展。

五、結論

本文針對新型墻體材料的特點及應用發展趨勢做了分析。新型墻材的健康發展要通過對產業的政策扶持、市場手段的調節,技術的不斷革新、節能環保理念的實際貫徹、現代管理營銷能力的綜合發展。

隨著新型墻體材料研究的發展和新觀念的推陳出新,必將在建筑業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機制和社會氛圍,為最大限度地保護耕地和節約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環境、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鄭虹.福建省墻體材料“十二五”發展規劃論證會召開[J].中國建材.2011年09期.

[2] 張紅.低碳墻體材料的兩大使命[N].中國建材報.2010年.

篇9

論文摘要:建筑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傳統支柱行業之一具有流動性強、活動分散、人員不固定等特點,然而正是這些特點使得建筑業在信息化趨勢發展的今天面臨了越來越多的挑戰。本文就針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對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構建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設信息化系統的方法建議。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建筑施工企業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與傳統的建設施工方式相比,信息化的建筑施工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它從根本上改造了原有的管理體制及生產方式,為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市場競爭力,讓企業有能力應對信息化的挑戰。

建筑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局限和不足

建筑企業在業務和管理上的特殊性

首先建筑施工行業整體具有流動性強、活動分散、人員不固定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建筑施工行業與那些相對固定的行業相比,在信息系統的建立和管理上具有更大的難度。其次在建筑施工項目時它涉及多部門、多專業的、多方面的管理內容,從合同管理到施工過程中的生產、技術、質量、安全、材料設備、計劃、人員施工等管理內容,在傳統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中,各種信息的存儲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單據等紙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計算來完成,信息的交流則絕大部分依賴于人與人之間的手工傳遞甚至口頭傳遞,信息的檢索則完全依賴于對文檔資料的翻閱和查看。信息從它的產生、整理、加工、傳遞到檢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種較為緩慢的速度在運動,這容易影響信息作用的及時發揮而造成項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誤。傳統的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效率較低,難以發現和改正管理中出現的錯誤和問題,一旦管理出現問題,也會對整個企業的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2、建筑企業信息技術人才缺乏

長期以來,對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的培訓相互脫鉤,分開進行,缺乏對復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訓,人才過于單一化。使建筑企業信息化發展滯后于其他行業,因此,現階段建筑企業信息化的投資發展策略,主要應該是根據自身財力、技術、發展戰略、市場核心競爭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設的時機、投資的力度、建設信息化的模式等。企業實施信息化、網絡化建設需要既具備較深厚的計算機知識、又熟悉本單位業務的復合型管理人才。 轉貼于

提高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對策建議

1、加強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不僅僅意味著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過程中使用計算機,它具有更廣泛更深刻的內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術提供的可能性,對管理過程中需要處理的所有信息進行高效地采集、處理、傳遞和實時共享,減少部門之間對信息處理的重復工作。共享的信息為企業管理服務、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其次,它使監督檢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饋變得更為及時有效,使以生產計劃和物資計劃能夠依據已有工程的計劃經驗而變得更為先進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動以及企業管理活動流程的組織更加科學化,并正確引導企業管理活動的開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動化水平。有效的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效益,而信息化正是能夠通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來給企業帶來實際效益。

根據建筑企業實際情況,分步驟有層次地開展信息化系統建設

建筑施工企業在借鑒國際先進信息化系統經驗的同時,也要根據自身情況建設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信息化系統。 企業信息化系統模塊設置一般包括:合同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財務管理、辦公管理、報表中心、系統設置與維護、基礎數據等系統主要設有這幾大類的基礎功能模塊,實際建設時,還要注意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有步驟有層次地展開,從具體項目到個別企業再到全行業,最終實現整體信息化和全國聯網。

構建企業信息技術人才隊伍,為實現信息化提供保障

實現建筑施工行業的信息化,首先就要在該行業內部完善人才技術隊伍,引進信息技術領域的專業人才,建立專門的管理隊伍,為建設信息化系統提供人才保障。其職責首先應該是建立完善針對企業信息化系統,對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技術保證和日常維護,以保證該系統能夠正常有序運行,并在企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將技術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效益,同時也要保證該系統的安全運行。其次,信息系統的管理和技術人員也應該和其他部門的人員進行協調合作,溝通學習,使信息能過第一時間通過該系統實現共享,做到快速準確傳播。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系統,把原有的獨立、分割、零散的部門分工管理納入統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并將各部分有機地、規范地相互聯系,對施工過程和建筑企業運行的全過程實施科學的管理和控制,及時準確地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數據信息,把握機會、做出決策、增進運行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水平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錢方杰.建筑施工信息化發展趨勢與對策[J].建筑科學.2011(02):76

[2]張奇偉.淺談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J].工程建設與管理.2010:177

篇10

關鍵詞:鋼結構住宅,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

 

前言

鋼結構住宅是以工廠化生產的H型鋼梁、鋼柱(包括H型鋼柱、鋼管柱、箱形柱、鋼骨混凝土柱或圓、方或矩形鋼管混凝土柱)為承重骨架,同時配以新型輕質的保溫、隔熱、高強的墻體材料作為圍護結構,并與功能配套的水暖電衛設備和部品優化集成的節能和環保型住宅。同傳統的磚混和混凝土結構住宅相比,鋼結構住宅是一種更符合“綠色生態建筑”特征的結構形式。它具有自重輕、地基費用省、占用面積小、工業化程度高、外形美觀、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資回收快、環境污染少等優勢,具有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

一、輕鋼結構住宅的特點及技術經濟性能

1、重量輕、抗震性能好

鋼結構住宅是以工廠化生產的鋼梁、鋼柱為骨架,同時配以輕質墻板等新型材料作為維護結構和內隔墻建造而成。它與同面積的建筑樓層相比,鋼結構住宅樓的重量可減輕近30%。由于輕鋼結構住宅自重輕,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做樁基,可減少地基處理的費用,且抗震性能好。因屬于柔性結構、自重輕,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地震響應及災害影響程度,有利于抗震。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區國家,在地震區建筑中應推廣應用鋼結構住宅,可以大大減少地震災害和人員傷亡。,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同時,由于鋼材具有較強的延展性,能較好地消除地震波力,放震性能好,尤其適用于高層建筑。

2、占地面積小,具有良好的空間感,凈使用面積大

鋼結構住宅布局靈活,凈使用面積大。利用型鋼優良的承載性能,可以靈活布置大開間、大柱距的建筑平面;非承重輕質墻體的設計為設計師和住戶提供了根據不同用途靈活布置室內空間的可能;型鋼構件接點構造簡潔,在垂直方向可方便地布置躍層和錯層體系,結構構件截面較小,相對于傳統結構方案,其凈使用面積提高5%~8%,得房率高。

3、工業化程度高,設計制造安裝周期短

現代輕鋼建筑的設計、制造和安裝借助網絡計算機技術和工業化生產手段,可實現設計、生產、施工安裝一體化,具有極高的效率和精確度,項目建設周期短可縮短工期1/2~1/3。這樣將極大地減少投資融資成本,使業主或建筑開發商在享受回報上具備很大的優勢。

4、符合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鋼結構配件制作工業預制化和機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加工量,現場主要為于作業,能減少施工用水、噪聲、垃圾污染,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可大大縮短。鋼結構在超出正常使用期限后的處理過程,無論是鋼材還是與之相配套的建筑物品,都具有可重復利用性和可降解性,適應現代環保要求。,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

二、鋼結構住宅的結構體系和主要構件

1、結構體系

應用于多層鋼結構住宅的體系可分為:冷彎薄壁型鋼體系、純鋼框架體系、框架--支撐體系、鋼框架--混凝土剪力墻體系、周圍抗側力體系等。

①冷彎薄壁型鋼體系。構件采用薄鋼板冷彎成C形、Z形構件,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使用,桿件間連接采用自攻螺絲。這種體系節點剛性不易保證,抗側能力較差,一般只用于1~2層住宅或別墅。

②純鋼框架體系。目前,這種體系在多層鋼結構住宅中應用最廣,純框架體系常用于4~8層住宅。縱橫向都設成鋼框架,門窗設置靈活,可提供較大的開間,便于用戶二次設計,滿足各種生活需求。

③框架—支撐體系。該體系主要由焊接工字型梁柱組成,多數情況下,這種體系為橫向承重,梁柱節點在橫向上為剛接,縱向為鉸接。因此,結構在縱向相當于排架,抗側移剛度很低,需設置側向支撐抵抗水平荷載,限制結構的水平變形。

④框架—混凝土剪力墻體系。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部分或全部代替鋼支撐,就形成了框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筒)體系。它適用于小高層住宅,一般將樓梯或電梯間設計成鋼筋混凝土墻(筒),這樣既有效地加強了建筑物的側向剛度,又解決了樓梯間的防火問題。

2、主要構件

鋼結構住宅是以鋼結構作為承重骨架,以輕質體材料作為內外墻,與功能配套的水暖電衛設備和部品優化集成的節能、環保型住宅鋼結構住宅,可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易于實現產業化,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①梁、柱。,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鋼結構住宅結構一般設計為強柱弱梁形式,梁柱均取等截面形式。梁主要選用高頻焊接和熱軋H鋼,它是工字鋼的升級換代產品,具有抗彎性能好,翼緣寬,側向剛度大,翼緣表面相互平行,構造方便等優點。我國目前采用的H 鋼梁大多為Q235和Q345鋼,翼緣寬度為60~180mm,截面高度為100~800mm。

鋼結構住宅一般為大開間,框架柱在兩個方向都承受較大的彎矩,同時應該考慮強柱弱梁的要求,目前廣泛使用焊接H型鋼或I字熱軋鋼截面。對于軸壓比較大、雙向彎矩接近、梁截面較高的框架柱,采用雙軸等強的鋼管柱或方鋼管混凝土柱。

②樓板。樓板結構的選擇至關重要,它除了將豎向荷載直接分配給墻柱外,更主要的作用是保證與抗側力結構的空間協調作用。所以,樓板必須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并且與鋼框架實現可靠連接,確保結構體系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另外從抗震角度來看,還應采用相應的技術和構造措施減輕樓板自重。,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同時樓板還要應該滿足住宅功能的要求,如防顫動、隔音、隔熱等。我國鋼結構住宅的樓板,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體系的傳統做法。常用的樓蓋結構有:壓型鋼板-現澆混凝上組合樓板,現澆鋼筋混凝土板以及鋼-混凝土疊合板,而以第一種最為常用。

③支撐體系。支撐分軸交支撐和近年發展起來的偏交支撐兩種,前者耐震能力較差,后者在強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吸能耗能性能,而且為門窗洞的布置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國內用得還很少,建議在高烈度區首選偏交支撐。

④墻體圍護結構。鋼結構住宅的墻體圍護結構,應采用具有自承重和抗沖擊能力,并能保溫、隔熱、隔音、防火、防滲漏等多種功能輕質的墻體材料。目前,墻體主要分為自承重式和非自承重式兩種。自承重墻體主要包括用于外圍護結構的加氣混凝土塊、太空板、輕鋼龍骨加強板等,以及用于內墻的輕混凝土板、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稻草板等。,綠色生態建筑發展趨勢。。外掛的非自承重式的墻體材料主要有彩色壓型鋼板、彩色壓型鋼夾芯板、玻璃纖維增強外墻板等。采用非自承重式的墻體材料,需設置墻梁用以懸掛外圍護結構。門窗洞口上下要布置墻梁,多采用C或Z型冷彎薄壁型鋼,尺寸取決于跨度(剛架間距)和墻距(板跨)。

三、鋼結構住宅的應用前景和建議

住宅產業化是我國住宅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鋼結構住宅體系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標準化制作,而與之相配套的墻體材料可以采用節能、環保的新型材料,它屬綠色環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復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若是在城市中采用鋼結構住宅,因為其工廠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的優勢,將能很好地解決城市市區,尤其是中心市區人口稠密交通繁忙、施工生產不便的問題。因此鋼結構住宅應該是城市住宅設計的主要方案之一,同時鋼結構體系住宅成套技術的研究成果必將大大促進住宅產業化的快速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國住宅產業的發展水平和前途。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們的觀念與生活的方式也將不斷更新與變化,對住宅總體質量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鋼結構住宅具有環保、易于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特點,發展鋼結構住宅不僅可加快國家和城市的發展速度,還可提高住宅質量和人們的居住水準,鋼結構住宅必將成為我國建筑業發展的一個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