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學理念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政治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以新課標教學理念為指導實施教學
在新課標新的教學要求與任務下,政治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要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為目標,同時也十分重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能力。也就是說,新課標教學不僅僅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和結果,還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和方法。傳統模式的教學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現成的結論,而忽略了學生的思考體驗。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不容易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便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而新課標要求老師在教給學生新的知識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方法。總之,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不只是對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更重要的是促進產生一種新的教育觀念。
二、政治教學要創設情境增強學習效果
單純地講解政治理論知識是枯燥乏味的,教師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增強政治學習效果。政治課的內容都與現實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但由于課本的局限性,使得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尚存在一定的距離,而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恰當的教學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現實生活、符合學生實際的;是學生所關心的或有能力關注的現實問題;能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把認知過程與生活體驗融合起來。例如為了讓學生理解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政治教師創設相關情境,先是指出我們國家最近幾年房地產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后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一些問題:1.從你記事起到現在,你家居住的房屋發生了怎樣的變遷?2.從過去自建房屋到今天購買商品房,從錢貨兩清消費到貸款消費,為什么過去自建房屋而不購買商品房呢?為什么過去是錢貨兩清消費而不進行貸款消費呢?3.在最近20多年里,居民的房子經歷了幾種變化:磚瓦房、小樓房、商品房、高檔住宅小區。這中間的變化說明了什么?這些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一下子就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對這些生活情境的思考,學生很容易就得出以下結論: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所以,生產決定消費。
三、營造融洽氛圍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高效的政治課堂需要和諧的教學環境、融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由以往居高臨下、注重表演的傳授者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索,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講臺走向學生,深入學生中間,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認知理解情況,建立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崇拜者。政治教學中要拿現實中的事情讓學生學習。如在講《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管理時,我讓學生看了一段農村干部選舉的錄像,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強烈的生活氣息。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學生踴躍發言,都紛紛談及自己對村委會選舉的看法,有的說出自己所在農村還存在賄賂村民的競選現象。我與學生一同討論村委會選舉的情況,分析其中的進步性和違法現象,客觀真實地分析社會現象,告訴學生:因為我國地域較廣,人員較多,無法保證每次選舉的質量,所以我們的國家一直在努力,不斷探索更切實可行的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這樣可以讓學生全面而辯證地看待這些現象,并且感受到我們的國家一直在向著好的方向努力,這其中,也需要他們通過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共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教師在這樣的參與中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情感與認識,一道尋找真理,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影響著學生。
四、探索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篇2
【關鍵詞】善于揚棄發揮互動巧用資源
2010年,我縣高中全面課改后,政治教材的編排發生了很大變化,而教師要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改變,打破多年來已經習慣的教學模式,的確很不好處理。新形式新教學理念下如何更快地適應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綜合能力過硬的學生呢?
一、善于揚棄,重建審美觀
高中政治是一門難教的學科,同行皆知,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非一言能盡之。因為中考升學考試體制的改革,使許多學生從初中就對政治學科的重視力度不夠,養成了畸形的學習觀念,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良性發展。但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教學就止步不前,我們要改變觀念,樹立信心,充分利用好課堂,將政治課上得有聲有色,豐富精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重建政治學科的審美觀和魅力。
新課程與舊課程最根本的區別在于理念。新課程所蘊含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體現了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其發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新的課改后,高中政治教材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個人情感、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低碳發展、民族生活、人口民生、股票銀行等內容,面對取材如此廣泛豐富的教材,在教學中政治教師除對政治的常規知識必須掌握外,對文學、哲學、地理、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了解,博學多才的教師教學時方能運用自如,才能改變那種迂腐陳舊、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喚起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神奇的貨幣》這一內容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法,總是以講授為主,順著書本“一氣哈成”。這樣學生只管記憶,無法更好地融入課堂,興趣索然,不利于教學發展。新理念下強調轉變觀念,針對學生難以理解貨幣的產生過程,可以根據教材圖示的物物交換的例子讓學生分別代表不同的商品所有者在課堂上扮演買者和賣者的角色進行循環交換,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擴大了的物物交換所面臨的困難,并乘機引導學生提出可能解決的辦法,這樣的改變使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所以教師要善于對課本內容進行揚棄,用新理念武裝頭腦,大膽探索,該舍則舍,該豐富則豐富,從而激活政治課堂。
二、發揮互動,提高效率
互動,是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求。它不僅要求師生互動,而且還要求生生互動。教學設計時應考慮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的轉變,應由以講為主轉向合作探究為主。要創設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體驗探究的過程,在活動中學習。倡導學生多開口講、多提問、多討論、多交流、多合作、多參與;倡導教師多引導、多組織、多鼓勵、多反思、多研究。例如,在學完《股票、債券和保險》之后,為了引起學生思考,我們可以將課本上的問題作分析:假如你有10萬元,你認為如何處理為好?這是一道啟示性很強的題目,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窺見其內心情感、價值觀、理財方式等。所以可以作為懸念內容留給學生,這樣一來問題留在學生的腦海里。一部分學生會迫不及待地翻起書本去尋求答案,一部分學生圍在一起討論以求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當然,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師生互動,將前后桌的學生圍在一起,形成小組,指定討論發言人,教師在組與組之間聆聽、交流、引導,通過這樣的互動形式很自然地引導學生參與課堂進行思考、培養了良好的協作能力,探究問題的答案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三、巧用資源,優化配置
現在很多學校都引進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我校去年也在每個班安裝了多媒體用于輔助教學。對于很多老教師還不是很習慣用多媒體教學,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引經據典,自由翱翔”。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不得不相信科學的力量。傳統的備課信息來源非常有限,而且不靈活、不方便交流、不直觀。隨著多媒體的普及,教師應該緊跟時代,學會使用電腦,熟悉從網絡中查找更多的學科信息,使教學內容更加前沿化、完整化,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靈活化、直觀化。甚至教師還可以制作出豐富的課件,借助先進的多媒體工具,給學生展示圖、文、聲、像完美結合的課件。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點對點、面對面的學習。當然,不能僅是紙上談兵,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還要善于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畢竟,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離天天在校的學生生活有點遠,我們要善于找到一些折中的素材和方法發揮作用,促進教學。
篇3
【關鍵詞】新理念 政治教學 有效性
近年來,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針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那么,在新理念下的政治教學需要教師做出如何調整呢?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清晰認知教材與教學內容的改革
課堂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應該是課堂教學以后能促使學生成長和進步的階梯。以人本、科學的教學理念確定的教學目標,在知識內容和能力層面上應清晰、基本能在課堂中或課后檢驗,如:對于新綱中要求理解的內容,即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必須反復講深講透;而對于了解的內容,則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內容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取舍;教學中要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實現向素質教育轉軌;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擺脫高考指揮棒的束縛,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完全能適應今后的生產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識。
二、關注學生的內心與需求
教學要有價值,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要有效果,達成學習目標;要有效率,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要有魅力,吸引學生,力求使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達到最大值。要給學生留足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有效的學習首先需要教育者為求知者提供足夠的經歷、體驗、發現、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同時要加大學生的思維深度。新課程要求課堂成為演練學生思維的舞臺,而不是直觀化、表面化、形式化的演練場,但實際上大多課堂教學中的探究仍停留在形式這一表層上。雖然討論熱熱鬧鬧,但該講的未講清楚,該聽的未聽清楚,使課堂難以駕馭,教學任務難完成,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它通過抽象的觀點、深刻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政治方向,道德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學好政治,難度較大。對教師來說,上好一堂政治課,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提高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歸納論證等能力是相當關鍵的。因而恰當的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還應當注承教學情景的創設,通過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或者是照片、圖片、掛圖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手段,或者也可以通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如身臨其景其境,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達到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
四、做好對課堂教學時間安排的反思
備課畢竟是一個紙上談兵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出現一些失誤或缺漏,如:學生對相隔時間較長的知識的掌握和記憶不牢,及相關學科的知識的學習不夠等。教師如果了解的不太全面,教學時肯定會影響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找出失誤和缺漏,把這些相關情況記錄下來,完善自己的教案,就可成為以后教學中的借鑒。
五、做好教學評價的反思
課程標準將學生和教師的發展與課程的發展融為一體,強調教學相長。淡化終結性評價和考試甄別功能,強化過程評價和評價的教育發展功能,強調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將評價機制融于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中。這樣評價學生是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誠摯幫助,以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最終目的,旨在促進學生達到學習目標,而不是甄別和評比,注重的是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六、做好對自身教學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有親和力;是否有正直的品質、開闊的胸懷、豐富而細膩的感情,果斷的決策力和創新能力。現在很多教育專家都在呼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這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才更能了解她們所思所想,更能了解學生認知水平和現狀,才更利于我們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身正為范,學高為師,所以,教師更應該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質與自己的身份相符,只有這樣才能令學生信服。
另外,可大膽依據新課改新理念制定與之相匹配的的改革制度,如開設有助于提升學生素質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實踐活動,設置一些選修課等。
毫無疑問,高考對課程改革的實現程度的制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但減少高考的負面影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從文化傳統、人事制度、教育與考試制度等方面進行配套改革。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在教學活動過程后經常進行反思,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促使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而且有利于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有利于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一有所得,及時記錄,以記促思,以思促教,在新課程改革實踐道路上不斷成長。
篇4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策略
黨的十明確提出,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其中,高中作為學生青春期發育與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使得學生在海量信息充斥和多元價值碰撞中極易迷失人生方向。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必須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整體提升,恪守立德樹人理念,展開高中政治教育教學,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一、 立德樹人理念的概述
立德樹人包含了“立德”與“樹人”兩方面內容。其中,“立德”最早源自先秦時期的《左傳》,其書有云,魯國叔孫豹和晉國范宣子針對“死而不朽”一題進行探討時,得出了以下結論,認為最善立德,次之立功,再次立言,此謂之“三不朽”。故而,立德指的是一個人擁有高尚的品格,并為后世所景仰,即具備優秀的思想道德素養。而“樹人”最早出自《管子》,其書有載,一年之計貴在種糧,十年之計貴在植木,百年之計貴在樹人。由此可知,樹人指的是對人才的全面培養。因此,立德樹人的理念包含了“立德”與“樹人”兩方面的內容,要求個人既要注重自己的日常行為規范,也要全方面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強調個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策略
1.以案例為載體
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對具體案例和事件的運用,使學生通過案例加深對政治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品質與人文哲理加以更深層次的體味。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全面解讀,加深對教材所涵蓋知識點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同時結合過往的經典案例或是當下社會所關注的實時要點,對政治教學內容進行進行不斷地優化和創新。例如,在學習“民族精神”相關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借助傳統的民族英雄事跡,如“戚繼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等歷史英雄人物事跡,同時,結合我國近代史涌現的大批舍生忘死、救國救民的英勇人物事跡,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傳承在歷史文化脈絡中的愛國、堅持、勇敢、創新等優秀民族精神。此外,還可借助多媒w投影儀播放我國自抗戰以來,歷經磨難,直至今天的發展歷程的相關影片或是紀錄片,使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立體的畫面真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可貴。比如說,在觀看完和有關的歷史紀錄片或電影后,讓學生自己闡述自己的感想,并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分析我國抗戰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如此,通過真實的案例,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民族精神中自強、勇敢、堅持的深刻內涵,加深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理解,以此達到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目的。
2.以品德為核心
在高中政治的授課過程中,政治教師需在明確教學任務與目標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的鍛煉,并以品德為核心,展開對學生的政治授課。同時,在課程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需要多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從而引發學生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道德品質加以思考,以此達到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的目的。例如,在講授《神奇的貨幣》一課內容時,教師在進行貨幣知識內容講解的同時,需要引導學生明白“取財有道”的思想品質。首先,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優良的金錢價值觀,讓學生真切明白,人們理應依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辛勤勞動和奮斗獲取屬于自己的財富,而非依靠旁門左道的坑蒙拐騙去騙取一些不義之財。例如,通過觀看盜竊犯緝拿或是罪犯判決記錄等視頻的方式,使學生真切明白不義之財得來的風險;然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使學生明白勤儉節約與量入為出的道理。例如,通過鼓勵學生記錄個人一周消費的方式,使學生將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省去,并將節約下來的金錢存好,留待后用,以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金錢花費習慣;最后,幫助學生樹立有良好的“用錢觀”,使學生明白只有將財富用于對人民和社會發展有益的地方,才能夠真正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例如,通過《感動中國》視頻中一些感人事跡的播放,使得學生明白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性,以品德教育為核心,展開日常的政治知識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以實踐為方法
以實踐為方法,要求教師時刻謹記樹人目的,在政治教學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同時,鼓勵學生多參與有益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實際行動過程中,對自身的道德素養加以提升。而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其本身也需懂得自身理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學生可通過活動實踐的方式,達到鍛煉自身道德品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學會做人”的課程學習時,將道德為先的觀念通過布置實踐作業的方式深入到學生的心底。比如,要求學生在課堂知識學習后,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內,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幫助他人的小事。比如,有些學生會通過公車讓座的方式,實踐尊重老人的優秀品德;有些學生則會在家中采取積極做家務的方式,幫父母分憂,以此實踐中華民族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有些學生則會通過勸導小朋友切勿毀壞花草樹木的方法,實現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在學生實踐作業完成后,還可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的方式,使學生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以此促進學生道德修養的穩步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以案例為載體、以品德為核心、以實踐為方法的政治教學策略,實現對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敏華. 探析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策略[J]. 儷人:教師, 2015(24):120.
篇5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著諸多弊端,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主動參與意識不強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政治教師,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新標準的試行為解決這一弊端提供了機遇。當然,隨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又會遇到新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解決傳統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弊端和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兩點。
激發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長期以來,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不感興趣,甚至有學生把政治課看作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政治課上大多數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課堂教學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這種狀況的形成固然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的原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法陳舊單一,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有興趣才會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因此要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教師就應當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采取各種教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逐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設情境新課程理念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把新課程模塊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礎上。在創設情境時,不僅要考慮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躍課堂氣氛的功能,更應注意情境的內容必須來自生活,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時事簡評新課程理念堅持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的統一,時政教育不僅與高中思想政治課互相補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組織討論討論教學方法已被廣泛使用,它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合作精神,養成探究學習習慣,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適當組織學生對一些現實問題進行討論,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時,有意識地組織一次關于價值取向的討論。讓學生在課前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價值取向進行分析,形成觀點,然后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學生自由交流,分組討論,通過討論把各自的思想迅速進行整合,形成本小組的鮮明觀點。15分鐘后,各小組分別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陳述他們各自的觀點,然后全班開始對這些觀點進行討論。
合理組織,及時引導,正確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
伴隨著學生興趣的提高和主體意識的增強,課堂教學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如課堂氣氛過于活躍怎么辦,學生的思維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現偏差怎么辦?這些問題不解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就很難實現。要解決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就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正確發揮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營造氛圍要適度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主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體角色,但如果營造氛圍只是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就會形成放任自流,一盤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在營造氛圍時要牢記自己“組織者”的身份,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確定合適的教法,結合學生特點對課堂教學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組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形象,及時發現“散漫”的苗頭并加以制止。
因勢利導要及時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主張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要幫助他們明確目標,指導他們學習的方法,要對他們的思想狀況和思維狀態作出迅速、準確的判斷。當發現他們的思維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現偏差時,要及時進行引導,否則課堂教學效益就會降低,教學目標就很難實現。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討論教學中,筆者到各個小組了解他們的觀點,并簡要地指導。當全班討論開始后,對“利他而無回報的活動是無意義的”這個觀點的討論漸趨激烈,有學生嘗試從理論上駁斥它,但持贊同意見的學生不斷用事實講話,反對者的聲音越來越小,學生開始不斷訴說他們在生活中所聽到、遇到的“利他而無回報的活動”。個人情感體驗或觀點在集體討論交流中會產生集體認同的放大效應,如果錯誤的情感或觀點有可能被放大而沒有及時因勢利導的話,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背離教育教學目標。
篇6
我們說課堂教學,包含密切相關的兩部分,那就是教與學。而作為教學的主體的教師,與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又需要做怎樣的改變呢?我就從以下兩方面談一些想法。
一、教師方面
《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矣。”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必須努力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各種素養,以適應教學的需要。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是教師“一言堂”,教師從頭講到尾,可能有的教師一節課都不離開講臺,無形中對學生的關注不夠多,但新課程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轉變理念,由“以我為中心”向“以生為中心”轉變,必須明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所有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教師要從教案、學案的設計,課件的選擇與制作,事例的選擇等等多方面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這樣才可能成就高效的課堂。
例如,《文化生活》第四課第一框是《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在處理這課內容時,就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傳統文化的繼承表現在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和傳統思想四個方面,在自主課時就針對內容讓學生作了小組分工,讓各組提前準備,注意與我們日常的生活相聯系。展示課時,各小組就自己組的內容進行展示。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三組同學,他們展示的內容是傳統建筑,包括我國古代建筑的特點、傳統建筑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等知識,最后還舉了一些例子,如被稱為中國第一磚塔的汾陽文峰塔,保存完整的平遙古城,北京的四合院等等,他們展示簡單明了,舉例恰當,貼近生活實際,也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對要進行探究的內容,教師必須精心安排,合理取舍。簡單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測、望而生畏,無從下手的不安排。把探究的內容切實地放在學習的重點、難點處,放在學生易混淆處。同時難度要適宜,使學生經過探究后能有所創造,有所發展。探究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過程和內容都必須是探究性的,否則就會“矯枉過正”。
例如,文化生活第六課的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共有三個表現:獨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前兩個特點都比較簡單,不需要探究,但第三個民族性在理解時是一個難點。中華文化呈現出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我在講授這個問題時采用了舉例的方法。中華民族是我國所有民族的總稱,她具有勤勞勇敢、忍辱負重、孝行天下、自強不息、助人為樂等等文化道德品質,具有春節、中秋節等共同的文化節日。傣族是一個少數民族,她具有中華民族的所有文化特點,同時她又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節日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等。在我舉例的同時,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動腦,參與討論發言,共同解決了教學難點。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作為旁觀者。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和調控,自主學習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甚至盲目。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在自主展示的課堂上,學生隨時都會有新思想和新問題生成,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引導和解決,往往會阻礙教學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介入并為學生探究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出現的疑難雜癥和迷惘困惑及時進行指點;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獨到見解或創新思維及時給以鼓勵和表揚,以激發其繼續探討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在課堂上,教師要精講少講,讓每個學生主動學習,充分運用個別學習、小組學習、情景表演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另外,在實際操作中,一定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由“教師講”一下轉變為“學生說”,自主展示的課堂同樣需要教師的主導。而且教師必須要引導好,才不會讓課堂混亂或低效。我記得在聽同學科的一位教師的展示課時,這位教師很放心地讓小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新內容。某同學在講“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時,卻說成“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但這位教師還是繼續讓那名學生說完,沒有及時糾正這名學生的錯誤。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發揮作用,不能讓錯誤的知識出現在課堂上,以免給學生留下錯誤的印象。
最后,教師應明白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健康、協調發展。課堂教學的宗旨是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能動地獲取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更要重視學生的情感發展狀況,著眼于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二、學生方面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新課程理念下,也需要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課堂展示等環節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以前的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而現在學生必須主動去學。我們學校的學案教學模式,就要求學生必須課前做學案,預習新內容,如果不做,那么在課堂展示環節上就會出問題。課后的鞏固和提高對于知識的落實也同樣重要。新課程的理念,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體性是探究自主展示活動的核心,探究活動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主體參與活動的情況,應該鼓勵和引導全體學生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要理解和尊重學生,以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如果沒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就不可能有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尤其注意不要把學生想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生搬硬套到教材中來,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要牢記過程重于結果。
另外,探究活動還應強調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結合起來,合作探究要以自主探究為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發揮合作學習的合力,以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群體之間的凝聚力,和諧小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認識到每一個人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和協作,形成互相依存的關系,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小輝是我班上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他平時很好學,但不愛與人交流,在這種課堂模式下,我鼓勵他要多和組內成員交流溝通,學會和別人合作,積極發言,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不僅成績有所提高,性格也變得活潑了。
總之,我認為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比如讓學生通過學案自主學習課程內容,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最后課堂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這些環節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發揮的是主導的作用。
在新的課堂模式下,體現出的是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的位置不是固定在講臺上,而是教室的任何一個角落。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創造一個很好的課堂氣氛,而同學或小組的展示比教師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在學生展示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或者是“卡殼”的情況,教師的精講或點撥會很深入人心,給學生帶來啟示或幫助。
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和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與社會發展相吻合的。因此,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在課程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責任首先是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對待新的理念,而不是封閉在自己的理念里。教師應善于學習,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思考的維度。課程改革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來實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課改的關鍵在于教師個人觀念的突破。
篇7
關鍵詞 政治教學 創新 研究性課程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也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不竭的動力。中學政治教學肩負著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任,推行創新教育責無旁貸。創新能力就是創造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教育就是通過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素質,促進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當代教育的指導思想,是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呢?
一、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于創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緒積極的情感對學生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積極作用。如果學生感覺課堂氣氛不安全,生怕說錯話,擔心發言被扣帽子、被譏笑、被訓斥,那么學生就不敢敞開胸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妨礙學生的獨立思考,妨礙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甚至會使學生封閉自己的心靈,更談不上創新。因此,開展創新教育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會讓學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極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狀態流露出來。教師要做到尊重、關心、支持、賞識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并努力消除學生的恐懼感。一位教育家說得好,“不怕學生觀點錯,就怕學生沒有觀點。”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就應鼓勵學生敢于突破權威,敢于“質疑”,要充分肯定學生“標新立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熱情,在此基礎上加以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在課堂中“標新立異”雖然會得到老師的鼓勵和稱贊,但他們也擔心被同學看成出風頭,怕答錯被同學譏笑而壓制自己的表現欲望。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見解,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表現,既要注意把創新機會留給每一位學生,又要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互相合作,鼓勵、喚醒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盡可能地化解、消除學生之間存在的對立、抵觸、以及不信任等不良情緒,把注意力轉移到共同學習上,促使學生積極質疑,大膽創新。
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創新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參加該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研究表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發揮80%以上,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20%.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對某一門課程不感興趣,不僅會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
(一)是要善于旁征博引,用引人入勝的事例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
思想政治課較為抽象、趣味性差,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往往不能取得內在的一致和契合,學生往往感到政治課枯燥無味,更談不上有所創新。因此,教師必須想盡辦法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將引人入勝的寓言,膾炙人口的詩歌,言簡意賅的歇后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慧的謎語,幽默省人的漫畫以及國內外重大問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等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思維保持活躍的狀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動的創造意識,為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作好心理鋪墊。
(二)是要善于設疑,激發學生強烈的思考欲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質疑、解疑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把知識一筒子倒凈的習慣做法,要善于針對所學的知識設立疑問,制造學習障礙,從而撥動學生求知的心弦,點燃思維的火花,引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熱情,在積極主動的思考中完成創新過程。這種迂回式提問,能使學生的思維由淺至深、由窄變寬、由形象到具體,要傳授的知識水到渠成,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敏捷性、發散性、聚合性和創新性等要素也都得到了訓練。
(三)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參與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要教師精心策劃,不拘一格,大膽創新,就能使學生在教學參與中閃現出創新的火花。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善于創新
篇8
一、當前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初中政治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當前的初中政治教育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仍然需要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學生的價值觀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當前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政治教學逐漸受到重視,學校和教師都需要積極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水平。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當前的初中政治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新課改要求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主體性,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教學中并沒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沒有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的講授式教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例如在初中政治八年級下冊《維護消費者權益》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將課本中的維權途徑進行講解,講解課本中的案例對一些違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例給學生做了詳細的分析,但是教師僅僅是講授了課本中的知識,學生也了解了侵犯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等權利,但是并不能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維權,因此導致這節課的效果并不明顯。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枯燥
初中政治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向學生傳達一些愛國主義情感和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法律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念。但是當前的初中政治課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主要是由于當前的初中政治課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影響了教學效果。由于當前教師對于新課改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導致教師對于政治教學的改善還不夠成熟,政治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師由于缺少多媒體知識導致政治教學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初中政治教學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當前的初中政治在很多學校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學校的初中政治課時比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另外由于學校和教師對初中政治課的不重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興趣。這也影響了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很多學校的初中政治教師的水平也有待于提高,大多數政治教師都不是政治專業的,很多都是由其他科轉過來的,這對于政治教學也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如何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質量
初中政治對于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的政治教學也需要做出適當地調整,更好地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效果。
(一)學校應該積極重視初中政治的教學
在今后的初中教學中學校和教師應該積極重視政治的教學,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認識到政治課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初中學生正處在道德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的引導十分重要。教師應該積極發揮政治課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建立。
(二)改善原有的教學方式
當前的初中政治的教學方式對于初中政治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維護消費者權益》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應該采用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這節課的設計應該緊密地與生活相聯系。在教學導入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關于315晚會的視頻。向學生提問315的含義,同時讓學生回答通過看這段視頻了解到哪些知識。結合課文中消費者的權益進行相關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除此之外向學生普及一些實際生活中用到的維權知識,比如買商品時應該注意什么,比如買酸奶,面包等食品應該注意什么。另外向學生普及12315維權熱線的使用知識,可以通過一些經典的案例知識讓學生了解維權的途徑。通過借助多媒體視頻的講授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篇9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和深化,高中政治學科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學科教學的生活化是現代教學的主要方向,尤其對政治學科而言,教學生活化不僅是對教學的創新,也是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政治教學生活化改善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在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豐富教學內容,同時生活化教學也能夠放權給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將復雜的政治知識簡單化、具體化,符合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生活化教學理念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革新,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主要是將學科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也可以說,政治教學生活化能夠幫助學生將政治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政治學科的大多數知識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政治知識的主要源泉。現代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較大,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對培養應用型人才及實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政治教學側重對書本知識的講解,教師照本宣科,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教學效率不高。而生活化教學能夠將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人和事結合起來,容易與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另外,將政治學科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學生能夠用生活化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這對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一)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是對傳統教學的革新,實現教學的生活化,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革新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同時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教學過程,將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融合起來。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政治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結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要求,選擇具有引導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諸如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等。例如,在講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教師可以選取一段案例作為教學內容。在案例中,兩名消費水平中等的高中生同時想買一部蘋果手機。其中一名學生考慮到成本過高,經濟能力有限,最后選擇了自己經濟承受范圍內的另一部手機,而另一名高中生則欺騙家長,謊稱學校收取學費的方式買了一部蘋果手機。通過分析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而且也能引出消費觀的內容,簡單明了,方便學生學習。
(二)優選教學內容,開展生活化教學
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觸手可及的生活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政治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其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多個范疇。教師在日常授課中,要結合政治學科復雜、多樣性的特點,將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內容與政治教學內容相融合,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知識的具體表象,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生活開展生活化、開放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正體驗課本中的知識,同時也能將對知識的感知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三)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環境對學生的學習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師必須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放松心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同時,在特殊的環境下,也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品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講解“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一次政治參與活動,以評選“政治學科創新人才”為主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行使自己的選舉權,教師則負責監督,最后由兩名同學唱票、記票。另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并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可以達到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
三、結語
政治知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存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實際生活中。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不僅是對傳統教學的革新,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精選教學內容,革新評價方式,豐富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讓政治與生活相融合,發揮政治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思想政治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生活化”,關于生活化,一般認為,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將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有機結合起來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實現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與互動,體現“政治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從而達到以生活來促進教學和以教學來影響生活的一種教學活動狀態。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有著重大意義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更充分地體現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科特色。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n學習的興趣,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在思想政治素質、思想道德觀念和個人自身修養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促進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推動新課程改革,增強教師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目標。對于政治教學來說,賦予教學以“生活”的“意義”,有助于我們認識到,教學不僅僅是教師謀生的手段,也不僅僅是學生獲得美好生活的途徑,它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的一種生活存在。政治課教學的生活化,無疑是一個新契機,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改革有利于改變政治教師教書匠的傳統形象。
二、如何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
(一)以觀念轉化促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這是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前提。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發展的意識。新課程改革首先需要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只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在組織教學實踐中滲透生活化,思考怎樣在政治課中體現“生活化”的理念,怎樣增強政治課的生活關聯度。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善于學習觀察,主動思考研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促進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師應該根據政治生活化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分析學生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借助具體的生活事例向學生講述政治理論,并讓學生感悟所學政治理論的美和價值所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二)以教育信息化帶動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整合多種教學資源,例如生動的音頻、視頻資源,豐富的圖片、文字資源。這些資源生動直觀地傳遞了大量的社會生活信息,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視野,通過整合這些資源,可以直接展示或者模擬了現實生活情景,使政治教學生活化有了可能。因此,多媒體技術對構建生活化政治課堂具有重要意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重要作用并在新課改的實踐中不斷嘗試。
(三)采取多種教學模式來推動政治教學生活化。老前輩們一直說,教無定法。在具體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手段來推動政治教學生活化。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多采用以下教學模式:1.活動式教學。活動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活動為主線,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操作為特征,以活動促發展的一種教育方式。2.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 上一篇:區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
- 下一篇:簡述品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