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測試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23 17:50: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質測試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大學生 體質測試 分析 結果
2002年8月,教育部國家體育局聯合下發了[2002]12號文件,要求自“2003年新學年開始,所有高等院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初步了解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同時,為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做好充分準備,2005年9月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研組在全校范圍內進行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工作。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對象、測試項目及對象
1.1測試對象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測試對象的要求為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讀學生,結合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實際教學情況,選擇了全日制在校的所有學生,共3560名學生參加測評,獲得有效數據3556組。
1.2測評項目
1.2.1測試項目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測試項目包括必須項目和選測項目。結合儀器和學校實際,本次測試共測試5項,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男)、仰臥起坐(女)。
1.2.2測量指標及權重
評價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3方面進行,其中身高體重用來評價形態,肺活量、臺階試驗用評價身體機能,立定跳遠和握力體重指數用來評價身體素質。
1.3測試儀器
本次測試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權威部門認定的電子測試儀器,在測試過程中由人工監控。
2.結果分析方法
數據統計分析、圖例使用ExcelXP軟件進行,使用平均數、百分比等對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描述。
3.測試結果分析
3.1測試得分分析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根據最后得分評定等級”,從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的總分平均成績分析,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總體水平處于“良好”水平(70-79分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身體機能中的肺活量及仰臥起坐(女)成績,全體學生(男、女生分項)均僅處于“及格”水平,說明學生的身體機能,尤其是肺活量及仰臥起坐(女)有待提高,這與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有密切關系。
3.2成績等級分布分析
3.2.1身高標準體重
身高標準體重是指身高與體重兩者的比例應在正常的范圍,是評價人體形態發育水平和營養狀況且及身體勻稱度有重要指標。測試表明全體學生中肥胖或營養不良的學生比例達到了15.49。
3.2.3肺活量指數
肺活量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測試表明55.37的學生剛好及格,只有40.99以上的學生達到了良好以上。
3.2.4臺階試驗
臺階試驗指數是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機能狀態的重要指數。測試表明,96.4的學生心血管系統機能處于良好以上。
4.工作總結、問題探討
4.1測試工作取得了預期成果,在全面掌握學生體質水平的同時,為今后開展大規模的數據和測試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體質測試為體育教學服務,但在組織管理上最好剝離于教學本身。以前體育“達標”工作均由體育教師在業余時間進行,學生組織工作難度大,測試時間長。現以健康中心為平臺,公體教研室教師為責任教師,系統組織、獨立進行,從形式和機制上保障了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減輕了教學任務的負擔。
測試工作具有重要科研價值,測試過程必須實現科學化、系統化、集約化。以往的測試數據多來自教師人工測量、記錄、整理和統計,工作繁重且數據誤差率較高。現在全部測試均通過先進的電子儀器進行,數據精確度大大提高;數據分析和統計已經成熟的專業程序處理,保證了測試結果科學、嚴謹、準確;學生單程測試僅需11min,測試流量達到50-60人/h,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測試的速度和數據采集效率。
充分利用校園網絡信息資源,實施交互式的主動組織模式。以往數據采集需要大量細致繁瑣的動員和組織工作,現通過校園網絡通知測試時間,學生根據個人安排主動進行測試,不合格者可再次補測,并可隨時查詢成績。這一模式,將繁重的組織工作轉嫁、分散到每個被測試者身上,借助網絡實現雙方人性化溝通,增加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4.2意見和建議。
測試儀器的誤差率應有統一的標準,儀器測量值與客觀實際指標準之間存在誤差,同類儀器之間也存有不同的誤差率。在臺階測試中,被測試人在同類兩臺儀器上測得的指標截然不同,并經多人次試驗,兩臺儀器指標均有較大差異。因此應努力降低并統一儀器的誤差率,使得測量結果更具有科學性。
測試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方法應更加先進,手段應更加科學。建議適當增加一些儀器設備,在先測量基礎表態數據后,再進行立定跳遠測試和臺階測試,以保證被測試者的正常體力發揮和測試結果的客觀真實。一些測量項目,如臺階、仰臥起坐的測試儀器穩定性差,耐久性較差,故障頻繁,建議根據實際效果,提高儀器耐久性和穩定性,進一步深化自動化程度,并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強測試動作的標準化控制。例如,在臺階試驗上下臺階時,許多被測學生的膝、髖關節無法實現完全伸直。由于無法實現測試動作的標準化,一方面降低了測試結果的科學有效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因被測學生犯規而加大的測試工作量。
任課教師應進一步增加對測試工作的責任感,主動耐心地做部分學生的動員和釋疑工作,保證被測試學生工作的全面代表性。在此次全校學生的測試中,尚有部分合乎要求的學生未參與測試。任課教師要努力做好宣傳工作,動員學生積極參與測試,解答疑問。
4.3落實《標準》的測試工作還處在試行階段,對《標準》的理解和認識也還是初步的,尚需廣大體育工作者集思廣益,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認識,形成理論并指導新的實踐。
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廣大學生對測試工作是支持并積極參與的,但他們主動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自我評價的意識還不強,對自我鍛煉的方法掌握也才開始。在競爭激烈的現實面前,學生們普遍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需要學生、教師、學校和整個社會予以關注并設法解決的現實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S].2002.
[2]張明立.常用體育統計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86.
[3]季成葉.體質自我評價和健康運動處方[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篇2
關鍵詞:高校學生;體質測試;解決方案
引言:
隨著經濟條件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水平有了高層次的要求,但是往往節奏太快的生活容易導致形成樂享其成的生活態度,大多數學生也不排除在外,多數處于亞健康狀態,各高校為了更加詳細的了解學生的體質狀況,開展了體質測試并對此現狀進行了分析,積極努力的為此現狀制定相應對策。
一、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現狀分析
(一)測試者沒有制定嚴格的測試標準且測試項目不完善
1.高校學生的測試標準應當嚴格按照國家下發的文件《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執行,在近10年間相關文件已經在不斷的完善與更新,測試方法進一步地實現科學化,測試手段也更加靈活,但是,仍然有不少測試者在進行體質測試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文件的標準執行,造成了學生體質不達標準,給學校帶來了一定影響。
2.各大高校應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學生進行身高、w重、肺活量、50米、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遠、男引體向上、女1分鐘仰臥起坐,如若不按照這些制定的項目進行體質測試,將使得測試結果出現差異。
(二)體制測試的時間較長
大多高校基本對體育課的安排是一周一節,但是基于學校人口基數大,課時不能滿足所有的測試內容,繁多的測試項目使測試周期大為增長,可供測試的時間極其短暫,另外加上其他的社會實踐活動,致學生不能集中進行測試,在體質測試結束后學校還需要將所有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進行統計,統計工作一般需要的時間在10-15日,國家體育總局對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數據上交期限也有時間限制,所以可供利用體質測試的時間是屈指可數,因此在整個體質測試的過程中執行較為困難。
(三)缺乏健全的體質測試管理機制
基于高校的全體學生都需要進行體質測試,可謂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由于人數總量太大,所以需要對體質測試進行系統的管理,制定完整的體質測試管理機制。不少高校為了盡快走完測試程序并沒有對學生的測試成績采取高度重視,因整個流程需要學校的各部門積極配合,測試之前需要通過教務部門進行調課測試,后勤部門需對參與測試的裁判人員以及工作人員提供飲用水,通過這幾個部門的積極配合之下可以制定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體制。
二、對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對策研究
(一)對前面我國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現狀分析之后,便要對現存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切實遵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在履行教學義務的過程中,學校應當將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給予一定的學科測試比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加強身體鍛煉,同時可以增加體育考試的項目,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2.健全體質測試的管理機制
在學校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的前期,應與學校的教務部門、財務部門、后勤部門等加強溝通與合作,整合各部門提出的意見并制定合理高效的管理機制,在體質測試過程中各部門應各司其職,積極配合工作。
3.學校加強對體質測試的重視
從小學、中學再到大學都在為了升學而努力,學生的體質日益下降,這與教育模式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并沒有引起學校與家長的高度重視,學生在正值鍛煉的時間里卻錯失了良好的機會。因此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應強化鍛煉身體的意識,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4.拋棄無差別的測試評價方式
原有的測評方式只是為了完成測試結果而實行,沒有個體的差異性。新的測試評價方式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體質測試情況做出一個分析報告,將每個人的優缺點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給的建議來給自己制定一個改變計劃,逐漸改善自身的體質狀況。
5.改善學校的體質測試設備基礎
在高校進行體質測試中,設施與一起對于測試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這些影響將會造成測試數據的不真實性,進一步影響測試結果。學校應對部分不合格的設備和儀器進行置換和改造,同時也可以多余購置一些設備和儀器,以備不時之需,多套設備同時進行體質測試可以有效地減少測試使用時間,但是也需要定期的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修,避免對測試結果造成偏差。
三、結束語
學生擁有健康的體質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加強體質鍛煉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學校積極配合體質測試,爭取在每項項目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挖掘自己在體育方面的潛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課余時間養成跑步、健身的習慣,所謂身體是生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怎么能達到學習與工作的高效。
參考文獻:
[1]葛正江.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現狀發展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3-11.
[2]劉百蓮.高校體質測試問題設置的比較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7,(02):53-55.
篇3
【關鍵詞】 體質;運動活動;生長和發育;學生,醫科
【中圖分類號】 R 339.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11-1396-02
醫學院校學制長、課程多、課時長,尤其當前學生所承受學習、生活和就業壓力較大。為了解醫學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變化情況,本研究對首都醫科大學2008級和1991級學生體質狀況進行比較, 為改善醫學院校大學生體質提供參考。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首都醫科大學1991年大學生體育鍛煉標準統計數據和2008年學生體質與健康統計數據。其中2008級883人,男生1 309人,女生574人;1991級學生共有729人,男生275人,女生454人。
1.2 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和比較分析等方法,分別測量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50 m跑、男生1 000 m跑/女生800 m跑。測定方法均嚴格按照《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的測試要求進行。對1991,2008級入校男、女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進行比較; 原始數據由Excel 2007建立并管理數據庫,統計分析由SPSS 12.0軟件包完成,不同年級之間的體質指標用2組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進行分析,顯著性水準定為P
2 結果
2.1 男生體質健康狀況比較 2008級與1991級男生相比,身高、肺活量和1 000 m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肺活量升高145.14 mL,1 000 m跑用時減少4.76 s,50 m跑用時增加0.13 s,見表1。
2.2 女生體質健康狀況比較 2008級與1991級女生相比,身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體重和50 m跑成績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2。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首都醫科大學2008級與1991級學生身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與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尚有差距。人體身高的發育水平是基于多種基因調控和環境影響雙重作用的結果,是人體生長發育一個重要的生理參數[1]。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有關人體身高發育的地域性差異研究就已有所報告[2-3]。有研究指出,人體的生長發育與自然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而且是一個重要因素;但該研究的采樣數據主要集中在全國大型省會城市,并且主要把漢族青年男女作為研究對象[3]。隨著醫學院校的招生逐漸擴展到
全國、港澳臺以及其他國家范圍,受到研究人群的地域或種族范圍的限制,排除影響身高差異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已不容忽視。生活環境因素有營養、疾病、情緒、學習方式和體育鍛煉等諸多因素,這些都可以影響身高的發育[4];研究工作還應綜合分析多種地理環境因素對群體身高差異的影響。對人體身高的發育水平進行研究不僅可以闡明與人體生長發育有關的生理過程,反映人體的體質發育狀況,并且對人類學、遺傳醫學、運動學、個體識別等領域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5]。
女生體重呈增長趨勢,說明飲食結構不合理、精神因素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大學生肥胖的主要原因[6]。
男生肺活量增長,女生肺活量則降低。可能與營養狀況、經濟條件及青春發育等有關性別差異較明顯,與肺功能發育特點有關[7]。
在身體素質方面,男、女生50 m跑成績呈下降趨勢,說明速度爆發力是學生較弱的項目,爆發力存在差異主要與學生平時缺少體育活動有關。
男生1 000 m跑和女生800 m跑的成績有所提高,這與體育課增加了12 min跑和體育成績評分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掛鉤(15%)有關。
本研究提示,醫學院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教育主管部門應有預見性和針對性地制定大學體育教育發展改革措施,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普及體質健康教育,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考核標準;改善營養狀況,加強學生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教育;體育課程應增加體能訓練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動起來、跑起來,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 h,使學生養成終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4 參考文獻
[1] 郗永義,霍塞虎,梁小鋒,等.健康成人身高相關基因研究進展. 國外醫學遺傳學分冊, 2005 ,28 (3):177-179.
[2] 林琬生,胡承康.中國青年生長發育環境差異研究.人類學學報,1990, 9(2):152-159.
[3] 唐錫麟,王志強,王冬妹.中國漢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人類學學報,1994,13 (2):143-148.
[4] 金捷.學生身高差異環境因素的教學對策研究.體育教學,2005(5):26.
[5] 霍塞虎,鄭秀芬.影響人體身高發育的遺傳基因研究進展.承德醫學院學報,2006,23 (4):415-418.
[6] 符文華,李恂,白衫,等.沈陽市大學生超重與肥胖患病現狀及影響因素,2007,34(11):2085-2093.
篇4
近年,醫患糾紛不斷,醫療官司頻見報端。2002年9月1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正式實施,引起各醫療單位和廣大醫務工作高度重視,如何進一步提高檢驗質量,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并將其納入標準化、科學化的統一管理軌道,已成為檢驗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決的主要課題之一。廣大臨床檢驗工作者如何對《條例》,現作如下討論。
1 舉證倒置
什么是舉證倒置[1]?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法律規定,由被告承擔主要舉證責任,對原告訴訟請求所指明的事實,用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這就叫“舉例倒置”。一般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而舉證倒置通俗的講,是指患者將醫院推上被告席后,首先要由醫院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醫院拿不出證據,法院將判醫院敗訴。
2 確保檢驗質量是面對《條例》對策中的關鍵
臨床檢驗醫學是對臨床的標本,在儀器、試劑、質控品、檢測方法的共同作用下,為臨床醫生提供最大價值的實驗檢測信息,得出一份盡量準確的檢驗報告,供臨床醫生得出患者疾病的正確診斷。醫院的主要職能在診斷、治療上,故正確的診斷顯得愈來愈重要,也是避免醫療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搞好臨床檢驗質量控制討論如下。
2.1 標本是確保分析質量的前提 標本采集前應注意患者生理狀態對結果的影響,如年齡、性別、妊娠、運動、 餐前、采血時間、月經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以免造成檢驗結果的錯誤解釋[2]。在給患者采血時,應注意采血方式對結果的影響,正在輸液的患者千萬不可同側采血,更不能用原有的輸液針采血。 注意在標本貯 存、運轉、離心、溫度對標本結果的影響,更應注意人為因素造成的張冠李戴,還要注意標本質量(溶血、脂血、黃疸),在此過程控制不當也會造成錯誤的結果。標本完成后,在4 ℃冰箱放置1周,并聲明檢驗結果只對此標本負責。
2.2 提高臨床檢驗分析質量 臨床檢驗分析質量的四要素是:試劑、儀器、方法學、人,其中人是作好檢驗分析的前提。
2.2.1 試劑質量是做好檢驗分析的一個基本因素 檢驗科各種自動化分析儀在臨床的進一步廣泛應用帶動試劑的商品化。新試劑使用前,一定要做以下幾個實驗:試劑的穩定性試驗、線性回歸試驗、批內批間變異系數、試劑的選擇同時還涉及到方法學的問題,不同試劑代表不同的方法,其參考值也就有所變化。同時使用試劑時,溫度、波長的選擇、測定時間以及樣品體積分數等,廠家都做了精確的測試,一般不需要改動。除非檢驗人員親自做了相關實驗,否則將引起檢驗工作的紊亂。
2.2.2 儀器穩定性及維護也是做好臨床檢驗的一個重要因素 儀器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決定著檢驗結果的質量,特別是一些已用多年的檢驗分析儀,應注意樣品/試劑加樣注射器、溫控系統、光電比色系統、光源系統、定時器等工作質量,并應注意平時的保養、定期的校對、精密度和準確度的檢測。
2.2.3 人員的因素是做好臨床檢驗的前提 從患者的檢測前準備到檢測報告的發出,儀器的正確設置與保養,試劑的選擇,人的因素貫穿質量控制全過程的始終。
2.2.4 各種自動分析儀參數設置和質量保證 自動分析儀參數正確設置是保證臨床檢驗分析質量的主要要素之一,包括方法學的選擇、樣品體積分數、溫度、波長、反應時間等的設置,還有試劑或樣品、反應線形范圍、最大或最小吸光度值等限額參數的設置。參數的正確設置是儀器分析質量保證的前提,一臺性能良好的自動分析儀,實驗室技術人員正確輸入參數,熟練操作儀器,合理使用試劑盒才能保證實驗質量。
2.3 臨床檢驗分析后質量控制
2.3.1 對檢驗結果應進行實時監測 在檢驗結果發出前應從儀器記錄中觀察實時反應曲線在反應過程中是否發生底物耗盡,樣品或試劑吸光度限是否超過設置范圍及線形范圍等,如能及時發現可避免假性報告發出。
2.3.2 應認真核對避免添錯報告 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添錯報告同樣可以造成錯誤的結果,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建議應在報告發出前建立核對制度。
2.3.3 加強與臨床的聯系與溝通 對異常結果應多方面查找原因,特別是與患者癥狀不相符、超出生命極限值應加強與臨床的聯系與溝通,檢驗科為臨床服務應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臨床醫學知識,參加疑難、危重患者的查房、死亡病例討論等,及時發現差錯并予以改進是提高診斷質量的重要方面,也能對減少和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起到較好的作用。
3 加強《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學習,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自律行為,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醫療事業健康發展
3.1 掌握醫療事故條例 已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將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納入了法律的軌道各醫療機構紛紛學習《條例》,制定對策,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醫院檢驗科的醫務人員必須了解和熟悉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知什么是能做的。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3條第二款“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不屬于醫療事故。”而要得出上述結論,加強診斷是必要的手段[3]。
3.2 對檢驗人員實行準入制度和崗前培訓 臨床(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ISO15189號文件對檢驗人員要求至少應具有中等專業學歷并接受崗前培訓人員取得考試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4 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是確保檢驗質量,防范醫療事故的關鍵
4.1 做好檢驗科檔案(檢驗單、檢驗報告等)的管理 檢驗單(檢驗報告)是病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鑒定醫療事故的重要證據,重視檢驗科在醫療事故舉證倒置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要有明確、清楚的管理制度,檢驗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要養成有收集和保管證據的意識,任何時候有據(證據)才有理,這是舉證倒置要求我們必須這樣做的。
4.2 不斷提高實驗室的檢驗裝備水平 購買和添置必要的檢測設備,選用合法的、高質量的檢測試劑和校準品、質控品,正確收集和處理標本。
4.3 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臨床實驗室應具備良好的專業外語知識、檢驗醫學專業知識、儀器設計原理、統計學知識、試劑方法學評價、質量控制知識并能有機的結合,因此,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是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課題。檢驗科面對臨床提供的標本,要作出盡可能準確的分析數據、分析報告,如果由于檢驗分析數據有誤,導致醫生得出錯誤的判斷,而引起醫療事故,將難辭其咎。此外對證據(檢驗單、檢驗報告)的不正確記載、不正確保管,或者有違診療的操作常規都將因此承擔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使用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4條列舉了六種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從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又增加了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和醫療行為兩類侵權訴訟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篇5
關鍵詞: 檢驗醫學;舉證倒置;醫療事故
什么是舉證倒置?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法律規定,由被告承擔主要舉證責任,對原告訴訟請求所指明的事實,用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這就叫“舉證倒置”。一般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而舉證倒置通俗的講,是指患者將醫院推上被告席后,首先要由醫院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醫院拿不出證據,法院將判醫院敗訴。
一、確保檢驗質量是面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策中的關鍵
臨床檢驗醫學是對臨床的標本,在儀器、試劑、質控品、檢測方法的共同作用下,為臨床醫生提供最大價值的實驗檢測信息,得出一份盡量準確的檢驗報告,供臨床醫生得出患者疾病的正確診斷。醫院的主要職能在診斷、治療上,故正確的診斷顯得愈來愈重要,也是避免醫療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搞好臨床檢驗質量控制討論如下。
1.標本是確保分析質量的前提 標本采集前應注意患者生理狀態對結果的影響,如年齡、性別、妊娠、運動、 餐前、采血時間、月經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以免造成檢驗結果的錯誤解釋。在給患者采血時,應注意采血方式對結果的影響,正在輸液的患者千萬不可同側采血,更不能用原有的輸液針采血。 注意在標本貯存、運轉、離心、溫度對標本結果的影響,更應注意人為因素造成的張冠李戴,還要注意標本質量(溶血、脂血、黃疸),在此過程控制不當也會造成錯誤的結果。標本完成后,在4 ℃冰箱放置1周,并聲明檢驗結果只對此標本負責。
2.提高臨床檢驗分析質量 臨床檢驗分析質量的四要素是:試劑、儀器、方法學、人,其中人是作好檢驗分析的前提。
2.1 試劑質量是做好檢驗分析的一個基本因素 檢驗科各種自動化分析儀在臨床的進一步廣泛應用帶動試劑的商品化。新試劑使用前,一定要做以下幾個實驗:試劑的穩定性試驗、線性回歸試驗、批內批間變異系數、試劑的選擇同時還涉及到方法學的問題,不同試劑代表不同的方法,其參考值也就有所變化。同時使用試劑時,溫度、波長的選擇、測定時間以及樣品體積分數等,廠家都做了精確的測試,一般不需要改動。除非檢驗人員親自做了相關實驗,否則將引起檢驗工作的紊亂。
2.2 儀器穩定性及維護也是做好臨床檢驗的一個重要因素 儀器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決定著檢驗結果的質量,特別是一些已用多年的檢驗分析儀,應注意樣品/試劑加樣注射器、溫控系統、光電比色系統、光源系統、定時器等工作質量,并應注意平時的保養、定期的校對、精密度和準確度的檢測。
2.3 人員的因素是做好臨床檢驗的前提 從患者的檢測前準備到檢測報告的發出,儀器的正確設置與保養,試劑的選擇,人的因素貫穿質量控制全過程的始終。
2.4 各種自動分析儀參數設置和質量保證 自動分析儀參數正確設置是保證臨床檢驗分析質量的主要要素之一,包括方法學的選擇、樣品體積分數、溫度、波長、反應時間等的設置,還有試劑或樣品、反應線形范圍、最大或最小吸光度值等限額參數的設置。參數的正確設置是儀器分析質量保證的前提,一臺性能良好的自動分析儀,實驗室技術人員正確輸入參數,熟練操作儀器,合理使用試劑盒才能保證實驗質量。
3 臨床檢驗分析后質量控制
3.1 對檢驗結果應進行實時監測 在檢驗結果發出前應從儀器記錄中觀察實時反應曲線在反應過程中是否發生底物耗盡,樣品或試劑吸光度限是否超過設置范圍及線形范圍等,如能及時發現可避免假性報告發出。
3.2 應認真核對避免添錯報告 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添錯報告同樣可以造成錯誤的結果,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建議應在報告發出前建立核對制度。
3.3 加強與臨床的聯系與溝通 對異常結果應多方面查找原因,特別是與患者癥狀不相符、超出生命極限值應加強與臨床的聯系與溝通,檢驗科為臨床服務應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臨床醫學知識,參加疑難、危重患者的查房、死亡病例討論等,及時發現差錯并予以改進是提高診斷質量的重要方面,也能對減少和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起到較好的作用。
二、貫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1 掌握醫療事故條例已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將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納入了法律的軌道各醫療機構紛紛學習《條例》,制定對策,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醫院檢驗科的醫務人員必須了解和熟悉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知什么是能做的。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3條第二款“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不屬于醫療事故。”而要得出上述結論,加強診斷是必要的手段[3]。
2.2 對檢驗人員實行準入制度和崗前培訓。臨床(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ISO15189號文件對檢驗人員要求至少應具有中等專業學歷并接受崗前培訓人員取得考試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三、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是確保檢驗質量,防范醫療事故的關鍵
3.1 做好檢驗科檔案(檢驗單、檢驗報告等)的管理 檢驗單(檢驗報告)是病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鑒定醫療事故的重要證據,重視檢驗科在醫療事故舉證倒置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要有明確、清楚的管理制度,檢驗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要養成有收集和保管證據的意識,任何時候有據(證據)才有理,這是舉證倒置要求我們必須這樣做的。
3.2 不斷提高實驗室的檢驗裝備水平 購買和添置必要的檢測設備,選用合法的、高質量的檢測試劑和校準品、質控品,正確收集和處理標本。
3.3 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臨床實驗室應具備良好的專業外語知識、檢驗醫學專業知識、儀器設計原理、統計學知識、試劑方法學評價、質量控制知識并能有機的結合,因此,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是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課題。檢驗科面對臨床提供的標本,要作出盡可能準確的分析數據、分析報告,如果由于檢驗分析數據有誤,導致醫生得出錯誤的判斷,而引起醫療事故,將難辭其咎。此外對證據(檢驗單、檢驗報告)的不正確記載、不正確保管,或者有違診療的操作常規都將因此承擔民事責任。
參考文獻:
篇6
從2000年第一張行業電子保單開始,到去年末正式成立泰康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由中國大型保險企業發起成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回顧泰康在線,也走過了一段專屬于它的“泰康之路”。
泰康在線總裁兼CEO王道南在接受《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下稱《21CBR》)記者專訪時直言,泰康的互聯網探索之路是從“摸著石頭過河”走到如今積累了超過8000萬用戶。
那么,一家險企老兵的“觸網”,會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又有著怎樣的運營邏輯?
保險場景化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期的《2015年度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稱,互聯網保險異軍突起,2015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2234億元,比2011年增長近69倍。爆發式的增長讓2015年成為互聯網保險元年。
不過“泰康在線”的起步早在16年前,雛形是泰康人壽內部的電子商務部門。彼時,互聯網“初長成”,泰康人壽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就看好互聯網領域,堅信通過網絡渠道實現“保單設計、投保、核保、繳費以及后續服務”會是不可逆的行業趨勢。王道南回憶道,2003年的SARS保險就是通過泰康在線實現網絡銷售的。
2008年,集團確定“發展大個險,建設大分公司”的戰略后,這部分網銷業務被劃歸到了公司的創新事業部,互聯網的地位在內部被進一步強化。從渠道價值到產品思維,互聯網在泰康內部的入侵也遵從了這個發展路徑,只是這種跨越和改變倒不是平地驚雷式地顛覆,而是靜水深流式地滲透。
陳東升曾將保險的意義總結為:尊重生命。相比人均保單數5-6張的發達國家,人均保單數不足1張的中國,保險的滲透率非常低。
從事保險事業數十年的王道南,也無奈:“2008年汶川地震時,泰康準備了幾千萬的承保金額,但最后只承保了不到500萬。”在這個風險意識尚未常態化的市場環境下,泰康很期待能夠通過互聯網產品與全新的傳播方式,使保險具有“普惠金融”的屬性,讓更多用戶低成本地獲得保障。
于是,2009年后“泰康在線”開始與眾多互聯網企業進行深度場景的合作,將“保險+互聯網”的概念轉變為“互聯網+保險”,把簡單的“將傳統保險產品搬到互聯網上賣”的互聯網保險1.0時代過渡到了“為互聯網用戶設計保險”的2.0時代。
互聯網上的大流量、多場景以及更年輕化客戶層次的特性,讓泰康需要設計一些定價更低的小微保險。例如,泰康在線與淘寶合作推出的專門針對賣家的“樂業保”,月繳10元就可得到10萬元的住院、癌癥、意外傷害、意外死亡保障;與微信合作推出了1元起投的“微互助”短期防癌健康險等。“你會發現,這些產品大都是圍繞著這些平臺用戶的特點來設計,要不就是有利于平臺生態建設,抑或結合了平臺社交、安全的屬性,這就是互聯網保險產品設計的趨勢。”王道南說。
泰康在線獲得產險牌照后,也補齊了泰康人壽在產險方面的缺失,能夠與壽險業務更好地互補。成立的4個多月時間里,泰康在線已經將產品線延伸到了家財險、貨運險、寵物醫療險,產品涵蓋了財產險、健康險、理財險、意外險等多個種類。
需求精準化
對于長期經營壽險業務的泰康團隊來說,產險與互聯網保險都是全新的業務領域,在產品設計、風控體系建設方面都要做出很大的調整。快速、精準地找到用戶痛點,并設計出保險產品成為跑贏市場的關鍵。結合泰康人壽的“醫養戰略”,泰康在線也設立了“互聯網+大健康”,這一更為細分的3.0樣本。
“基于互聯網開發產品,其實是在逐漸消弭保險行業中的信息不對稱。”王道南坦言,相比電銷形式下的保險,互聯網保險因為有足夠具體的場景,與用戶的粘性就會提高,“互聯網是一個大數據平臺,可以讓產品設計人員有針對性地設計賣點。”2015年11月18日,泰康在線正式掛牌當天,推出的首款財險產品就是9.9元的“Ai(癌)情預報險”。
“我們第一次在官微推出健康測試的時候,設置了60道題目,讓用戶了解自己的體質。當時我第一感覺是,耗時這么久,誰愿意完成?”但事實上,王道南質疑的這份體質測試,完成度遠超預期,而這些用戶對于產品的打開率與購買率則是未完成測試用戶的六、七倍。當時團隊就意識到,健康勢必是個熱門話題,健康類的產品或許能倍受青睞。“我們在打造一個‘泰健康’會員體系,依據健康測評、疾病基因檢測以及和擁有社會化大數據的公司合作,對用戶的健康狀況進行分級,繼而有針對性地提供健康保障產品和服務。”
不過,王道南也感嘆,互聯網用戶的心思不好猜,在產品設計的實踐中碰上了許多“意想不到”――有時是“驚喜”,有時是“驚嚇”。兩年前“微互助”上線之初,因為獨特的社交性幾乎是刷屏朋友圈,為“泰康在線”帶來了20萬的用戶增量,但這款產品只火了一個多月就進入了沉寂期。
事實上,一款保險產品從策劃開發到上線宣傳,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但如今的環境下,生命周期卻變得越來越短。王道南坦承,既要提高效率,用戶需求也要更精準、細分。接下來,他及其團隊將會針對不同病癥、不同體質人群,開發各類更有針對性的健康類保險產品,“現階段就把用戶服務好,產品做扎實,至于很多人眼中的‘賺錢’那是后話”。 2011-2015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市場規模
篇7
大學生死亡事故不時見諸報端、常浮現在百度新聞首頁中,有運動猝死的、有江河溺亡的、有墜樓而亡的、有自縊身亡的、有死于車禍的、有死于情殺的、有死于劫財的、有死于劫色的……凡此種種令人揪心不已,而且我國高校大學生死亡事故有增加的趨勢。每一起大學生死亡事故都給家庭、學校、親屬、老師和同學帶來無盡的悲傷和哀痛。除了家庭培養外,國家在每個大學生的培養上也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大學生的死亡不僅給家庭也給國家和社會帶來重大損失。因此,圍繞大學生死亡如何找尋它的發生原因,如何做好預防工作,如何高效應對和處置這種危機,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死亡原因分析
1.大學生人際關系不和諧。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2015年11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4-2015學年度心理咨詢分析報告》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在2014-2015學年度,該校心理中心接待了463名學生,前來咨詢的學生中女生占75.16%,大一和大三的學生較多,咨詢人際關系問題的頻率最高[1]。白皮書報告可以看出,人際關系問題給大學生帶來最多的心理困擾。復旦大學投毒案,林森浩與黃洋同為2010級碩士研究生,同住一間宿舍。林森浩因日常瑣事對被害人黃洋不滿,決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黃洋[2]。實際上,案發原因就是兩者人際關系不和諧導致的命案。
2.大學生戀愛觀不夠成熟。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其隨意放縱,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分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無法自拔,輕則學習造成嚴重影響,重則痛不欲生自殺身亡或謀害對方。
3.大學生不堪學業壓力。大學學習和高中學習不一樣,老師管得少了,作業少了,課余時間多了,不少同學因此放松了學習,導致掛科、留級。有的同學學習方法不對導致學習困難,掛科后一蹶不振,頻頻掛科多次留級,引發休學甚至勒令退學。有的同學為了蒙混過關,鋌而走險考試舞弊,引來學校取消學位處分。有的同學所學專業是被調劑過來的,學習興趣很低,沒有學習動力,導致嚴重的學習困境,自己想退學家長又不同意。面對這些后果,有的同學一時想不通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4.大學生不堪就業壓力。與不堪學習壓力相關聯的是不少學生承受不起就業壓力。隨著我國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連年增長,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是個很普遍問題。大學生擇業過程中遇到性別歧視、薪水不高、面臨分手、缺乏實踐經歷等都給臨近畢業的大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大四畢業生即將走向社會,奔赴工作崗位,同時他們又處在“大四畢業綜合征”的氣氛中,呈現出迷茫、困惑、焦慮、不安、沮喪等各種不良心理狀態。如果不良心理狀態長期得不到緩解,導致大學生失眠、抑郁,嚴重的引發大學生惡性事件發生。
5.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2010國民體質檢測結果表明,大學生身體素質25年來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與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了10.3%和10.9%。這與他們在高中階段忽視體育鍛煉有直接關系。高考的壓力讓他們基本上沒了鍛煉的時間,身體素質下降。到大學階段,又延續了高中的慣性,對鍛煉不重視,因此身體免疫力也逐漸下滑。這導致青年學子在體育運動中頻頻發生意外,甚至引發猝死。
6.大學生沉迷網絡世界。大學生體質下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沉迷網絡,缺乏對現實世界的認知。有些大學生沉湎于網絡虛擬世界,將網絡社會視為“精神家園”,以此來逃避現實社會,并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這類情形久而久之會嚴重影響大學生正常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還可能導致人格的扭曲和分裂。這也是誘發自傷、自殘等行為甚至自殺輕生的重要因素。同時,過度沉湎于網絡將造成大學生多種生理疾病的發生甚至猝死。
7.大學生安全意識不強。一份來自關于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全國性調查表明,大學生對交通、衛生、防火等與出行相關的安全意識不容樂觀。調查顯示,分別有24%和21.7%的接受調查學生很注重人身和財產安全,但對防火、交通、衛生等方面安全具備較強意識的學生均不足10%。同時調查還顯示45%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因為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引起。
8.大學生生命敬畏缺乏。對于當代的大學生來說,有關生命的教育,仍十分缺失。學校教育,教會同學們愛祖國、愛他人,卻并未教會他們愛自己。自殺身亡表明他們忘記了生命不僅是自己的,也事關父母親朋。傳統孝道中明確指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父母賦予的,不敢損毀傷殘,這既是孝的開始,更是對自己生命和身體的珍惜和敬畏。
二、預防大學生死亡舉措
1.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安全主題教育。高校應要求學生工作人員安全問題逢會必講同時還要注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宣講。各個學院應利用班主任會、班會、學生會干部例會等各類集會,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型傳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學生各類安全知識和注意事項,諸如交通安全、用電安全、涉水安全、防火安全、飲食安全和網絡安全等。
2.進一步加強特殊群體學生管理。學生工作者應該把握人才成長的特殊性,堅持“重點關注,深度引導”原則,加強對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心理困惑、就業困難等特殊群體學生思想狀況和行為特點的調研,研究制定關于特殊群體學生的管理辦法,做到分層次分批次約談重點關注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應要求全校教職員工主動緩解學生在學習、就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和各方面的困境,師生之間建立起信任關系,建立起固定的聯絡和幫扶機制。
3.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應建立起校、院、班三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機制。加強對班級心理保健員的培訓與指導,讓他們能又好又快又準地把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報送給輔導員,二級學院視情況請求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中心專職老師支持。心理咨詢中心利用“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文化節”活動平臺,大力開展貼近學生需求、在學生中有較大影響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戀愛觀、成長與適應、人際關系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和課程建設。
4.進一步加強危機干預和生命教育。高校應建立學生工作處、心理咨詢中心、校醫院、保衛處、體育學院與各學院等單位的聯動機制,實行學生心理健康數據與學生身體健康(體能)數據、安全穩定數據的整合,形成學生身心健康年度報告,逐步建立立體化的危機干預與生命教育體系。生命教育就是要在全校開展各類講座、宣傳、文體活動等,使大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感悟到生命的可貴,進而學會關心和尊重自己、他人及他類的生命,最終形成“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價值觀,使大學生真正健康、快樂地生活,繼而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最終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服務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
5.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體育工作。高校應該出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應要求:建成科學規范的學校體育評價機制;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總體達到國家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形成學校體育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機制;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下降,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扎實有效開展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畢業年級學生測試成績及格率達95%;最終形成學校主導、部門協調、全員參與的學校體育工作良好氛圍。
6.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網絡素養。90后大學生已經離不開網絡,他們伴隨網絡而長大,網絡成為其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全國兩會上15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大力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積極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學校、進課堂,把網絡素養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教學內容,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和網絡道德規范[3]。其實不僅僅是基礎教育階段,高校階段也應該重視網絡素養教育和養成。高校應該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網絡素養,讓大學生學會網絡知識和技能,掌握網絡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評價能力,提升網絡溝通交往中的法理與倫理道德修養。
三、為預防大學生死亡提供保障
1.成立領導機構。高校應要求成立大學生死亡預防與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應由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學生工作校領導為常務副組長,成員由學生工作處、黨政辦、財務處、保衛處、校醫院、宣傳部、后勤處等部門負責人以及各二級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組成。
2.制定應急預案。大學生死亡案例已不是個案,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各高校應該針對它制定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包括從事故預防、發生、發展、結束各個環節來明確任務、流程和規范,從而最大限度地把事故“扼殺”在搖籃中,即使一旦發生也能依規依據、有條不紊地高效高質處置事故,維護好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
篇8
[關鍵詞]科技期刊 審讀 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
科技期刊是反映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和學術研究水平的重要載體,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技期刊數量和質量與所在地的經濟、文化及科學技術水平是密切相關的。就國內而言,江蘇是科技期刊出版大省,根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出版發行的科技期刊共有241種,約占江蘇省現有期刊總數的50%。隨著近年來科技經濟的飛速發展,從國內角度分析,江蘇省科技期刊在整體質量上與發達省份還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數科技期刊的市場競爭力還較弱;從國際發展的大環境分析,科技期刊朝著集團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和方向。
長期以來,江蘇省新聞出版局對省內科技期刊的審讀工作十分重視,每年都要組織權威專家組對出版的科技期刊進行集中審讀,并根據審讀結果出具最終的審讀報告,審讀報告對期刊出版單位在相關的評比中起著關鍵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傳統的年度集中式科技期刊審讀模式已經逐漸不能適應時展的需求,這主要體現在:一是集中審讀的時效性不強。集中審讀往往是年度審讀,一年才召集一次,審讀的刊物也幾乎都是過刊,等到專家將審讀發現的問題再反饋給刊物的出版單位時,整改的效果已經非常有限。二是集中審讀的成本太大。集中審讀等同于會議和會戰式審讀,既要聘請大量資深專家,同時又要租借會場組織會務,每次都要花費不菲。三是集中審讀對違規刊物的控制性不強。目前一些刊物的出版單位為了謀取暴利,不顧出版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非法出版“野刊、增刊”或者一號多刊。為了逃避檢查,他們僅在年檢時提供一套標準的刊物,而集中審讀也只能從每個出版單位提供的刊物中進行抽查,對違規出版的刊物,管理部門則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及時掌握情況,刊物質量更是無法保證。
由此可見,建設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審讀平臺已經非常必要。只有通過數字化審讀平臺的建立,才能將科技期刊集中式審讀的模式調整為分布式審讀、把會戰式審讀調整為日常管理型審讀,其時效性和針對性都將大幅度提高,對管理單位和期刊出版單位來說是雙贏。
一、建設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的基礎
江蘇省科技情報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長期承擔全省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工作。1985年12月,研究所參與制定了《江蘇省期刊質量評估和分級辦法》《江蘇省自然科學技術期刊審讀辦法》等,并圍繞提高辦刊質量開展了審讀、培訓、優秀主編評選等一系列活動。為了做好科技期刊管理工作,1985年成立了專家咨詢機構——江蘇省自然科學類刊物審議委員會(簡稱刊委會),并在江蘇省科技情報研究所設立了刊委會辦公室,參與了期刊整頓、期刊質量評估分級、審讀、新刊申報、人員崗位培訓等工作。2001年,刊委會辦公室制定并下發了《江蘇省科學技術期刊管理暫行辦法》。2002年,組織實施了由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新聞出版局結合“江蘇期刊方陣”工程的全面啟動聯合開展的江蘇省期刊質量評估分級活動等。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省科技期刊的管理工作,提高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強政府職能的高效性、公正性、透明性,更好地發揮科技期刊的整體功能,2003年6月以來,研究所組織技術人員共同設計建設了江蘇省科技期刊信息數據庫,收錄了240多種科技期刊信息及60位審讀專家的信息。2004年刊委會在已有的數據庫基礎上初步完成了“江蘇省科技期刊信息管理平臺”網站的建設。這個網站既是江蘇省自然科學類刊物審議委員會的門戶網站,也是面向全省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和從業人員的管理與服務性網站。刊委會辦公室在網站建成后,不斷收集與科技期刊相關最新信息在網上,保持了網站的鮮活力,得到期刊社及專家的認同。
隨著政府機構的調整,科技期刊的管理職能也從江蘇省科技廳轉移到了江蘇省新聞出版局,2010年開始,根據省新聞出版局的要求,研究所承擔了“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建設的任務,經過3年多的調研和開發建設,目前該平臺項目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并且通過了前期測試和試運行階段,即將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和實施。
二、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的內容與架構
“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的總體技術方案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出版技術,實現對科技期刊審讀工作的各項具體要求,平臺將傳統年檢時由各刊社遞送紙質樣刊、人工抽檢、人工匯總審讀意見的工作模式全部移植到互聯網工作平臺上,每個科技期刊編輯部將按月通過網絡提交自己出版的刊物。
新聞出版局的有關管理部門通過互聯網登錄審讀平臺中已上傳的電子版刊物,組織審讀專家對合格的期刊進行審讀,審讀意見用在線填寫的方式匯總到審讀意見單中并保存,審讀平臺會將所有專家的審讀意見及評分進行綜合匯總,形成最終的審讀報告供新聞出版局相關管理部門調用。
“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的內容包括:
1. 科技期刊上傳。全省的科技期刊在編輯出版之后,根據刊物的出版周期(雙月刊、月刊、半月刊等)將期刊電子版按照指定的時間和要求,通過互聯網上傳到期刊審讀工作平臺。
2. 科技期刊審讀數據庫。該數據庫的作用在于建立統一的期刊資源管理中心,以內容資源作為核心要素,使整個工作流程圍繞內容資源進行。期刊審讀數據庫為期刊審讀工作提供支撐,期刊社及管理部門可以實現資源管理的數字化、知識化、可管理和再利用的目標。
3. 科技期刊審讀工作平臺。該工作平臺包括用戶管理、權限管理和資源分類存儲等配置的管理中心,它承擔著整個平臺的系統安全、資源存儲和用戶權限等信息的配置管理。
審讀專家通過平臺提供的賬號進入審讀工作平臺,選擇需要審讀的期刊名稱,直接打開需要審讀的期刊PDF版本,PDF版本會顯示從封面到封底的原樣期刊。同時專家點擊目次頁中文章篇名,即可翻看與紙質樣本一樣的效果的頁面,或打開選定文章進行閱讀。具體工作流程包括:
(1) 填寫審讀修改意見。審讀者可根據所授予的審讀權限,發現期刊文章中的差錯,進行標注,審稿提交后可保留痕跡,以方便備查。
(2) 填寫審讀報告。平臺提供在線表單供審讀者填寫,形成審讀報告后提交上一級審讀專家進行復審。
(3) 審核審讀報告。按照平臺設置的審讀權限,高一級的審讀專家可以對普通審讀專家提交的審讀報告進行審核,審核通過記錄匯總到最后的審讀結果中。
(4) 統計審讀數據。系統對審讀過程中的各類數據進行統計,可按照設定的分類對數據進行歸類統計,并做出分析報告和數據文件,供管理部門參考。
“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的架構見圖1。
三、審讀數字化平臺的實施意義與規劃
江蘇建立完成的全國首個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是面向全省所有科技期刊和科技工作者的大型公益性期刊數字平臺,可以實現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期刊在線審讀,可供新聞出版局的相關職能部門實時有效地把握科技期刊的出版動態,杜絕非法出刊、一號多刊等違規情況。同時,具備輿情監控等功能,節約期刊審讀的辦公場地、時間和人力資源,為開展期刊質量評估分級,提供了便捷手段和基礎積累。審讀數字化平臺也是實現新聞出版管理機構對加強新聞監管工作的重要性落地目標,通過建立“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可以實現對全省期刊審讀工作的指導,加強審讀隊伍的建設及管理,加強對期刊內容的全面性及專業內容知識的監管,實現審讀結果和審讀通報反饋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為江蘇在科技期刊管理領域提供高效且客觀的決策信息支持。
根據項目總體規劃設計和建設要求,“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將分三期進行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通過全部工作測試和試點單位申報測試,全面進入推廣實施階段,項目一期需要完成的任務目標主要包括5個方面:
第一,實現全省各家科技期刊編輯部出版的內容能夠按月和按期進行網上提交。
第二,實現期刊審讀專家和審讀工作人員對編輯部提交的科技期刊內容進行在線審讀。
第三,提供有關期刊管理和政策法規等內容并及時更新。
第四,提供期刊內容自檢功能,包括文稿、文字比對等。
第五,整合現有的江蘇報刊管理系統和年檢系統,讓新聞出版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提交的科技期刊的內容質量進行量化分析,為該期刊的審讀結果提供客觀和準確的評判依據。
“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第二和第三期的建設內容將包括:
第一,提供面向全省各家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的綜合網絡服務功能,即“網上編輯部”功能。使各家科技期刊社只要使用本數字化平臺,就可以在平臺上一次性地完成期刊的編輯、校對、印刷、發行和內部管理等系列工作流程,從而大大減少各家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重復投入。
第二,提供科技期刊管理者與科技期刊工作者及社會大眾之間的雙向互動交流功能。研究所規劃把平臺建設成為讓各家科技期刊編輯部實現日常在線采編、綜合業務研討和交流學習的實用載體;同時,逐步擴大期刊數字化審讀的范圍,將目前的科技期刊在線審讀發展到實現江蘇全部出版期刊和報紙的在線審讀。
第三,提供為廣大讀者服務的移動終端閱讀方案。為移動閱讀服務的解決方案是全省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單位和廣大讀者之間的橋梁,也是數字化服務的延伸。“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最終的建設目標是要發展成為“江蘇數字化期刊及互聯網出版平臺”,這個大平臺不僅支持iPhone和iPad等主流互聯網手機或平板電腦,而且還將平臺的服務價值更多地體現在新媒體領域,從而使期刊出版單位真正實現業務發展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并將根據實際的需求不斷擴展和推出新的應用功能以滿足期刊出版單位的各種需要。
“江蘇科技期刊審讀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和實施為推動江蘇全省期刊,特別是科技期刊的數字化、產業化及全省新聞出版領域信息化建設、自主創新、創意產業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也可為其他省份在科技期刊審讀工作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顏志森.科技期刊的審讀方式及其優勢互補.編輯學報,2004,16(3):170-171.
篇9
[關鍵詞]原料藥 制備 工藝 變更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5-0354-01
在藥品生產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原料藥的制備工藝,它是藥品生產和研發的基礎,而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原料藥的制備工藝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有變更的需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生產過程中,隨著生產工藝的先進化,生產規模的擴大化,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而進行的工藝變更;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在生產中采用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方法,需要采用廉價的試劑或是簡單的操作步驟來變更生產工藝,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隨著人們對環保的認識的加深,生產企業需要避免使用有毒、污染環境的溶劑和試劑,減少污染環境的排放物時,也需要變更生產工藝等。這些情況下的變更雖然是對原有工藝過程的改變或者是完善,但是企業要全面考慮各方面的對變更有影響的因素,將藥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作為最主要的依據。
另外,原料藥的工藝的變更體現了現代操作技術的發展,操作工藝的更新,變更是必然的。而且原料藥的工藝變更應是朝著降低成本,減少污染環境的合理方向發展。同時,原料藥制備的工藝也體現了一個制藥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科研水平,國家應鼓勵制藥企業根據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來適時調整原料藥的制備工藝,同時進行相應的變更,在藥物的制備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一、原料藥變更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原料制備工藝的變更不是簡單的變更,制藥企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當有變更出現時,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等方面是否有變化,還要考慮對藥物其他方面的影響,要進行研究統籌考慮,才能進行相應的工藝變更。
1、結構的變化
當原料制備工藝發生變化時,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是藥物的化學結構發生變化,藥物成分的比例出現變化,對藥物的質量和穩定性都有影響;而制備過程中工藝路線的變更更是會影響原料藥中的晶形和所含的溶劑種類和數量發生變化,對結構的影響更為明顯,而結構性變化會影響原料的使用性能,因此,我們應關注結構的變化。
2、質量的控制
一種新的制備工藝必將改變原來的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同的工藝路線得到的產品,雜質的成分和含量會有不同,或者是生產過程中會有新的雜質出現,這些都會影響產品的質量標準,可能使產品的性狀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因此,需要去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考查制備工藝變更的可行性,及在變更過程中對產品質量控制的措施。
3、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們知道,一種藥物的生產研發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個過程要進行相應的動物用藥的安全性的測試,而制備工藝的變更雖然可能是變更具體的工藝過程的一個操作步驟,它也會影響這個中間體的性能,雖然說不是于生產一種新藥,但是工藝變更過程中出現的雜質水平和雜質含量對藥物的影響程度不可預測,這可能產生新的毒副作用或使產品的藥效降低,或者是藥物的穩定性發生了變化,從而影響藥物的使用,因而必須要考慮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是原料藥工藝變更中制藥企業要著重考慮的問題,當然這也是工藝變更中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變更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起始原料的選擇
現在很多的制藥企業在起始原料的選擇上出現了混亂,而起始原料的選擇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有些單位是將外購的粗品精制后得到產品,或者是購買由其他化工廠生產的中間體,從而縮短了原料藥的制備工藝的反應過程和反應步驟,他們把這個工藝的過程看成是工藝的變更,這其實是錯誤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藝的變更,這只是變更了起始原料,所以在審報變更工藝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這也不符合國家藥監局關于藥品管理的規定要求。
當然,質量好的藥要求起始原料要好,這是一定的。因此,這們要控制起始原料的標準,減少因起始原料的質量的波動進而影響藥物的終產品的質量的問題出現。
2、變更工藝路線
很多單位出于提高產品的收率、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降低成本考慮的原因,提出變更制備工藝的路線,這是最基本的、最常見的一種變更。
可是,由于工藝路線的變更可能會影響藥品的結構,進而影響藥物的使用性能。因此,變更工藝路線要有充分的依據,要有進行相應的新的工藝路線的研究和試驗依據,要有工藝變更的可行性調查分析報告。
工藝路線變更了,產品的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一個全新的工藝制備路線必然會影響產品的結構和性狀,因此,應該進行產品的結構研究,可以進行新舊產品結構的對比,主要是考查變更前后產品的結構是否有變化,進而確定產品的性狀是否有變化。
中間體的質量的研究,在工藝變更的過程中涉及中間體的質量的問題,如果工藝路線變更時沒有涉及中間體這一步,可以認為終產品的質量沒有變化;可是,如果變更最后一步涉及中間體的變更,則必須進行相應的中間體質量的研究,因為它決定終產品的性能的穩定性及物理性能,例如一個化合物D的制備工藝過程是從A―B―C―D,終產品是D,這其中B、C都是中間體,若A―B制備工藝發生了變化,這時可對中間體B的質量進行比較,如果沒有變化,就對終產品的質量沒有影響。
3、精制工藝的研究
現在的藥物講究濃縮精制,那么濃縮精制的工藝對產品的理化性質影響較大,尤其是精制工藝對產品的性能的影響,粗品純化后雜質的變化情況,更新工藝后對產品的雜質的含量是否有影響,是否引入新的雜質等,這些問題都是精制工藝變更時要考慮的問題。
總之,工藝路線的變更不是獨立的變更,它是藥物研發過程中最基本的最常見的變更,而工藝路線一旦發生變更,必定會對終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產生影響,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通過完善的試驗來確定變更的依據,同時,還要考慮影響變更的具體的因素,將所有影響都考慮在內,才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給水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
水是生民之源,建筑能夠被人們正常使用的前提便是這個建筑可以提供充分的生活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建筑中的給排水管道的設置以及安裝技術復雜,需要施工人員的細心以及耐力。給排水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細節出現了差錯,那么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建筑的給排水系統癱瘓,從而影響該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過程中,需要高度的重視起給排水工程的質量管理控制。
一、給水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1、 建筑給排水現在越來越受到重識,因為他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保障居民的生活,所以施工中必須保證其施工質量,特別是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更應該著重給排水的設計,建筑的給排水設計主要包括衛生間、廚房。建筑的給排水設計工作。對于建筑給排水管道的質量控制主要是為居民的今后的日常衛生生活提供保障。
建筑給水與排 水的施工質量也關系到建筑的消防安全方面,因為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給排水系統的起動直接關系到來滅火的效率,因此本文認為消防給排水的設計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建筑消防設計有自動噴淋滅火系統、消火栓給水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這些系統者依靠消心水系統來完成,所以建筑給排水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加快了的城市進程的腳步,與此同時我們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就在進一步的加大,我國的資源呈現出的特點明顯,主要是水資源比較稀缺。以上這些情況就對建筑施工企業對于給排水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工程質量的控制,要符合我國現行的政策與執行的標準,水資源在我國的浪費較其他的國家相比呈現出浪費嚴重的趨勢,而在一般的建筑施工中對于水資源浪費的情況都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識,首先是管道安裝過程中,管道爆裂所產生的浪費,或是在日常施工中對于日常用水的管理不嚴,再有就是施工人員的施工用水也存在流費。
二、在給水排水管道安裝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在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的安裝過程中,我們要對給排水管道做檢查工作。在進行管道試驗壓力的測試時,施工方應該結合設計圖紙的要求,要遵循給排水工程相關的設計規范,要對給排水管道進行灌水試驗,特別是在安裝雨水與給排水管道時,這試驗合格之后才能進行施工,而且管道的安裝與吊架一定要符合圖紙與國家標準與要求。
在施工過程中對管道進行安裝時,要使管道與墻體或是管道之間在其管道自然的情況下實現連接,不能在施工過程中對其強制的進行接口。在先擇其管道接口位置時,施工人員應該盡量避免選擇樓板與墻體的位置,施工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對于管道閥門的管理工作,施工方要定期的對其進行檢查工作,并且一定要在施工中使用合格產品,只有產品合格才能進行施工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給排水管道的施工坡度問題,施工的企業與人員一定要嚴格的按照其要求進行,并且對于圖紙所標注的地方一定的嚴格的執行,不得對圖紙進行改動或者是對圖紙執行的不嚴格,施工過程中對于圖紙中所標注的差值在施工時不能超過其范圍。如果給口管道的進出與防水墻相連接,那么二者之間在留的5MM的距離,并且二者之間要使用阻燃材料進行填充工作。管道完成安裝工作之后,一定要對其進行測壓工作,要管道的測壓工作合格之后才能對其進行回填工作。
三、質量管理在施工準備階段的控制
1、認真審核設計圖紙
在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應該主動對施工中所要用到的圖紙、文件進行詳細的比對與檢查工作。對于圖紙中所標注的內容,例:施工條件是否符合,現場的施工條件是符能夠滿足圖紙所標注的深度要求等。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該主動與施工人員聯系,對給排水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一起進行施工可行性的研究,以免在施工中因為設計的差錯而導致了施工不能進行的情況發生,對于圖紙中所要求進行預留的地方,應該進行認真的核對,避免錯誤的產生,設計人員還要圖紙中明確施工的要求。
對于給排水工程中的各種使用材料要進行檢查,特別是混凝土管和水泥,需要到廠家進行實地考察和抽檢。 對其他的材料也是檢測是否符合設計的要求,能否達到設計的標準。
挖槽前準備工作。在給排水工程進行露天式做業的時候,首先應該在開挖前設立安全設施,并且設計安全警告標志,不論施工的工程大小,都應做好此項工作,如果給排水工程的施工不能在當日完成,施工單位應留專人對施工地點進行看守,并且應該設計指示燈,燈體顏色應該為紅色,并且應該每30M設計一組,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如遇到交叉路口等復雜的路段,施工單位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燈的數量進行適當的增加。在工程進行開挖以前,施工單位還應該了解開挖路段的土質特征,地下的水文與其他市政設施的排列情況,在施工時如有靠近建筑物時候,施工單位要首先保證將地面設施清理凈,并且設計好一定的安全措施,例:施工過程中的給排水設施,或是板與樁等支撐材料。
四、主要流程及方法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要給水工程進行施工以前,要對圖紙進行仔細的審核,所有施工工序都是由,建筑施工項目的圖紙進行的。在給排水建筑工程進行正式的施工之前。施工單位要對其進行檢查看設計的圖紙是否符合施工的可操作性,施工人員應該比對現場的施工環境對其進行檢查,要使整個場地內的建筑物得到準確的定位,特別是電纜、梁柱等進行基準的測量,做好現場的復核工作,使其給排水工程的施工符合施工設計的總體要求,要施工后期能夠順利的完成。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支、托架、吊的安裝具體要求有:安裝位置要準確,在安裝過程中要保證其牢固性,支、吊、托架各方面的銜接在保持緊密,不能在安裝過程中其間留有大量的空隙,保證其間的滑動過程順利具有靈活性。
3、施工后期的質量控制
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具體的質量問題施工方都應該嚴格控制,不僅應該在工程施工中,還應該在施工快要結束的后期,更要進行控制。并且要對建筑給水工程進行測試,結合測試的結果進行給排水安裝技術的分析報告,在后期進行的質量檢驗報告時,不應該出現給排水材料的損害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在給排水工程中排除安全與質量隱患。但是本文認為,還是主要對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意識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工程施工中的總體質量控制措施。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建筑由于給排水造成給水和排水問題給很多住房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同時也造成了水資源的不合理應用,水資源問題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們需要解決水資源的問題,就需要在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加強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大都市,高樓林立、各種汽車在高架橋上穿梭,現代化建筑帶給人們生活的便捷。建筑給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施工成敗事關整個工程的全局,因此需要進行給排水施工材料的安全檢測,保證建筑安全性、穩定性和長久性。
參考文獻:
[1]羅春雨,石亮.淺談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J].建材發展導向,2011.
- 上一篇:工業用地相關法律法規
- 下一篇:醫保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