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理論范文

時間:2024-01-19 17:49: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發展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發展理論

篇1

關鍵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

中圖分類號:F062.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2-0011-03

一、西方公共產品理論觀點及其發展

由于西方國家的城市化水平較高,城鄉差別小,西方對于農村公共產品的專門研究文獻比較少見,大多將其納入公共產品的一般研究當中。由于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較為均衡,城市和鄉村公共體系較為完善,基本沒有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重大差異問題,因此西方較少采用“農村公共產品”表述方式。

(一)公共產品理論概述

1954年,薩繆爾森在《經濟學與統計學評論》上發表了《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一文,提出了至今仍被廣為接受的、經典性的公共產品的定義:每個人消費這種產品不會導致別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減少。奧爾森在《集體行動的邏輯》中給出的公共產品定義是:“任何物品,如果一個集團X1、X2……Xi……Xn中的任何個人Xi能夠消費它,它就不能適當地排斥其他人對該產品的消費”,則該產品是公共產品。布雷頓根據公共產品地理區域將公共產品劃分為地方公共產品、區域公共產品和國家公共產品。布坎南提出了“俱樂部產品”概念:就是這樣一類產品,一些人能消費,而另外一些人被排除在外。布坎南的“俱樂部產品”拉近了“公共產品”與現實的距離,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

西方公共產品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從亞當?斯密開始到1954年薩繆爾森發表《公共支出的純理論》為止,古典和新古典理論在政府財政稅收的限度內探討公共產品問題,把公共產品本身作為政府設計稅收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第二個時期是從1954年薩繆爾森發表《公共支出的純理論》至今,這一階段是公共產品理論形成并得到發展的時期。公共經濟學家運用新古典傳統對公共產品進行研究,從公共產品的內在屬性出發,通過揭示公共產品與市場機制的內在矛盾,提出了針對不同的公共產品,采用不同的制度安排來供給的觀點,形成了多主體提供公共產品的理論。

(二)西方公共產品理論發展進程

公共產品思想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我國著名財政學家張馨教授曾經考察過公共產品理論的起源,認為最早對公共產品的論述可以追溯到英國學者霍布斯1651年出版的《利維坦》?,F在一般認為,國外最早對公共產品的分析可以追溯到大衛?休謨。其次是亞當?斯密從國家職能角度對公共產品展開研究,奠定了財政學的理論框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除了闡述“看不見的手”原理外,特別指出政府必須提供某些公共服務:建立國防、設立司法機關、維持公共事業和維護公共設施等。1882年,瓦格納提出了“公共支出不斷增長法則”,或稱“政府活動擴張法則”。這一觀點后來被人們稱為“瓦格納法則”( Wagner’s Law)。瑞典人林達爾(Lindahl,1919)在其博士論文《公平稅收》中正式提出“公共產品”一詞。1919年產生的林達爾均衡是公共產品理論最早的成果之一。林達爾均衡的功績之一在于從理論上論證了公共物品(包括信息商品)的市場均衡價格原理與私人物品的市場均衡價格原理之間的差異,為進一步探討信息商品的價格問題找到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同時其解決了公共產品供給所需費用的來源問題,極大地促進西方公共財政理論以及公共產品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真正賦予“公共產品”形式化定義始于保羅?薩繆爾森。薩繆爾森在“公共支出的純粹理論”一文中將公共產品定義為這樣一種產品:每一個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并不減少任何他人也對這種產品的消費。這一描述也成為經濟學關于純粹的公共產品的經典定義。根據薩繆爾森的定義,可以將公共物品概括為三個特征:(l)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消費的非競爭性。 (3)受益的非排他性。對公共產品的研究學者們對公共產品的定義,幾乎都是在薩繆爾森定義的三個特征的基礎上做出界定的。

隨后詹姆斯?布坎南、斯蒂格里茨等學者對其進行了極大豐富,如詹姆斯?M.布坎南與戈登?圖洛克、肯尼思?阿羅等人創立了公共選擇理論,成為現代“公共部門經濟學”的起源。而布坎南在薩繆爾森等人研究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俱樂部產品”。1965年,布坎南在《俱樂部的經濟理論》一文中指出,薩繆爾森定義的公共產品是“純公共產品”,現實社會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間的“準公共產品”或“混合商品”。布坎南的“俱樂部產品”拉近了“公共產品”與現實的距離,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20世紀50年代末期,美國著名學者馬斯格雷夫出版了堪稱經典的《財政學原理:公共經濟研究》一書,第一次引用了“公共經濟學”的概念。至此,成熟的公共產品理論體系框架已經完全形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西方經濟學關于公共產品理論的研究可以說源遠流長,產生了不同的流派,建立了不同模型,內容龐雜,十分豐富。當前,西方經濟學、管理學關于公共產品理論的研究方興未艾,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包括公共產品供給效率評估的數量化;公共產品研究的國際化;關注現實問題解決的多元化。

二、國內農村公共產品研究與進展

(一)農村公共產品定義與特征的辨析與明確

國內學者對于農村公共產品的的定義大都基于薩繆爾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中對公共產品的定義:“純粹的公共產品或勞務是這樣的產品或勞務,即每個人消費這種物品或勞務不會導致別人對該種產品或勞務的減少”,即農村公共產品是相對于農村私人產品而言,是用于滿足農村公共需要的產品的總稱。張軍、何寒熙(1996)和雷原(1999)認為,農村公共產品是由消費的非排他性和供給的連帶性定義的。徐小青(2002)認為,農村公共產品是農村地區農業、農村或農民生產、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或服務。王國華、(2003)、馮海波、鄭婷婷(2005)和楊衛軍(2005)都認為農村公共產品是相對于農民的“私人產品”而言,用于滿足農村公共需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的產品。石玲紅(2008)認為,農村公共產品是指在農村地域范疇內私人不愿提供或不能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競爭性的社會產品,其范圍涉及農村公共設施、公共事業、公共福利、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聶火云,周黎鴻(2008)認為,由于中國農村的特殊性,農村公共產品也有其特殊性。一是絕大多數農村公共產品為地方公共產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并非所有的公共產品都能覆蓋整個國家,更多公共產品的受益范圍只能局限于有限的地理范圍內。二是滿足特定人群需要的公共產品,指對居住在大、中、小城市(含城關鎮)以外,居住在鄉村的我國約9億農民需要的公共產品。曾福生、李燕凌,匡遠配(2006)認為農村公共產品具有特定區域性、生產的分散性、農民對其強烈的依賴性、供給主體的弱替代性、農村公共產品范圍的流動性和生產性消費特征等。該分類擺脫了公共產品特征的一般描述,真正結合了農村農民的實際和特殊性。

(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的模型與數量化

國內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的研究類型相對較多,包括了效率現狀、效率低下的原因和存在的問題、解決的途徑等。總體上,國內對于供給效率的研究,可分為供給效率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兩大類型。如黃季餛、李寧輝(2004)利用CAPSIM模型分析了農村公共政策在國家層面上對于農業生產消費價格和貿易的綜合效率。匡遠配(2006)研究了貧困地區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的低下導致農村社區公共產品質量堪憂。王磊(2007)借用分級條件下政府供給公共產品最優規模的模型和政府供給公共產品的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為量化政府供給公共產品的效率提供理論依據;同時根據IMD測度政府效率的指標體系和國內相關的研究和實踐,政府供給公共產品效率分析應采用DEA的方法,探討了公共產品最優供給規模及效率的模型與方法。陳會玲,楊丹,石智剛(2008)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進行了政治經濟分析,相應的對策主要是從立法保障、分級體制的建立、產權安排,以及地方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的。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課題組(2008)從績效出發研究如何確保農村公共產品高效供給,并提出績效是實現我國農村公共產品高效供給的必由之路。

當前國內的實證研究較多,如鄭洲(2007)以扎囊縣德吉新村朗賽林提灌站的建設與維修為例,考察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問題。并指出,政府在有限的財政投入下,在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數量的同時,更應注重提高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同時必須建立在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實際需求這一根本前提條件之上。并提出了明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提高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政府努力控制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成本,必須充分考慮農牧民對農村公共產品的實際需求狀況,農牧民顯示自己的真實需求偏好等建議。劉文勇,吳顯亮,喬春陽(2008)構建了這樣的模型:Xj=aY+c,其中,Y代表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X代表農村居民消費的產品;j代表農民消費產品的種類,其中包含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 a是邊際消費傾向;c是自發性消費。為了消除非線性相關對模型回歸分析的影響,對公式1作雙對數變換后,有:lnXj=alnY+c。經過實證分析后認為,目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發揮出的效用水平低于私人屬性產品供給發揮出的效用水平。李燕凌(2007)通過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的結合,在翔實的農村調查和權威統計數據基礎上,通過構建農村公共品供給“雙層效率因素分析”(DEFA,double一decked efficiency factor analysis)等模型,采用微觀層面農村公共品供給農民主觀評價“滿意度”分析、宏觀層面縣級截面數據包絡分析(DEA)等手段,綜合考慮農村公共品投入與產出兩個子系統功能協調效率問題,揭示農村公共品供給效率現狀及其變化規律。并提出了“存量盤活、增量擴大;資源節約、效能升級;分權改革、統籌發展”的農村公共品供給“雙層增效創新模式”及其對策建議。

(三)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的細化與創新

關于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的概念。張軍、蔣琳琦(1997)認為公共品供給制度是多種具有關聯性的規則制度所構成的一個組合或者說體系。這一個體系的每一組成部分都有多種不同的選擇,每一種不同的選擇就構成了新的一種公共品供給制度。公共品供給制度主要包括公共品供給的決策規則、成本分攤制度、生產和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分配)制度。公共品供給制度較為本質性的變遷事實上體現在決策、成本分攤和使用制度的演進之上。

張軍、何寒熙(1996)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在改革后的變遷作了分析。他們認為由于農村制度向非集體化的變遷和集體化農業組織的瓦解,中國農村原來的用來提供當地公共產品的供給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林萬龍(2003)則在《中國農村社區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變遷研究》中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理論,研究了家庭承包制的實施對于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變遷的影響,論證了其提出的兩個理論假說:(1)家庭承包制的實施是憲法秩序意義上的變革,因而將可能引發農村社區公共品供給制度的變遷;(2)這一變遷包括主導變遷和需求誘致變遷兩方面內容。葉興慶(1997)將通過政府稅收來提供公共產品的方式稱為制度內公共產品供給,把通過非稅收形式提供公共產品的方式稱為制度外公共產品供給。建國后,我國以制度外供給為特征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卻無實質性的改變。谷洪波(2004)、葉子榮、劉鴻淵(2005)等都認為,現行農村社區公共產品的制度外籌資制度是公社時期制度的延續。陳永新(2005)認為農村公共產品的制度外供給造成了農民負擔過重,維持現有制度的成本越來越大,而收益越來越小,出現了制度變遷的迫切性。楊衛軍、王永蓮(2005)認為一方面,稅改堵死了制度外籌資渠道,導致了農村公共產品制度外供給的終結;另一方面,“一事一議”制度仍不完善,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出現了真空。

總體上,國內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的研究牽涉到了制度現狀、制度不足和缺陷、制度完善和創新等內容,但部分研究在觀點上缺乏創新,研究思路上過于宏觀和空洞。相反國內也有一些專家獨辟蹊徑,從某一創新視角或領域進行了研究,如烏東峰(2005)從農村生態環境這一細分公共產品出發,對農村社區機制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通過調動中國農村社區機制,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參與環境保護,使環境保護成為群眾共同行動和全社會的共同事業,是未來解決中國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選擇。朱有志(2008)從“兩型社會”出發,對“兩型社會”綜改區城鄉統籌中的機制創新進行了研究,并提出應重點從建立動力機制、協調機制、扶持機制和保障機制著手。

(四)農村公共產品未來研究應在國際視野下腳踏實地

總體上,國內研究成果在理論與實踐發展中有了較好研究基礎,出現了一批扎實的研究成果,但相關研究仍存在諸多不足:第一,多數研究熱衷一般調查和發展戰略研究,而應用性和實證性研究偏少,對所研究之問題的理論和現實背景缺乏清楚描述。現狀調查和發展戰略的確非常重要,但當前的多數成果缺乏新意和創新,并最終流于空乏和空洞;第二,當前研究大多集中發達地區或都市周邊農村范疇,邊緣農村尤其是欠發達農村地區研究較少。尤其是西部等少數民族地區,其農村具有地理、文化、經濟等方面的重大差異和特殊性,其關注度有待提高;第三,缺乏模型分析與數量推導,缺乏多學科多方法的綜合視角。現有研究中,以問卷調查法和文獻資料法為主,調研數據處理的方法過于簡單,缺乏模型分析與數理化論證,應在經濟學思想指導下重視數學推導和計量分析的采用;第四,在有關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研究中,對其一般研究較多,有關國內外對比研究等領域較為少見。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J].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2]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講[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3] 曼瑟爾?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5.

[4]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第7版[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5] 柯武鋼,史漫飛.制度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經濟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7-2008)[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7] 程恩富,胡樂明.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5.

[8] 徐小青.中國農村公共服務[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

篇2

一、問題及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1]《綱要》突出強調“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這表明從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來看,國家將重視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信息化)發展。“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農村教育的信息化最終要落實到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上,因此,提高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信息化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當務之急。

關注研究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已是老生常談,對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分析也屢見不鮮。研究歸納的阻礙因素涉及農村教師信息意識和觀念落后、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不足,農村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不高,教學信息資源應用狀況較差,以及農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策略和措施失效等方面。[2]針對這些問題,各方也在積極行動消除這些阻礙因素,然而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卻長期阻滯不前,原因何在?問題的關鍵究竟在哪里?要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應該從何處突破?

針對發展滯后的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人們往往強調的阻礙因素,一是與城鎮學校相比,農村學校信息基礎設施條件落后,教師無法發展信息化教學能力;二是農村學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匱乏,限制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三是農村教師的信息意識淡薄,信息技能較差,且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措施失效。過去對于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阻礙因素的研究放大了現實困難與阻力,從而導致了一味追求人、財、物的投入而忽視發揮農村教師主觀能動性的錯誤做法。以此為出發點,本研究通過對樣本教師的問卷調查和訪談,試圖探尋造成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阻滯的真正原因,希望對問題解決有所助益。

二、過程和方法

1.研究對象的選取

2012年5-10月,筆者在陜西全省10個地市28個縣的村、鄉鎮中小學校教師中進行抽樣,樣本數量為407人,其中,初中教師166人,小學教師241人。發出調查問卷407份,收回有效問卷353份,問卷有效率為86.73%,收回的有效問卷分別來自小學教師207人,初中教師146人。在有效填寫問卷的教師年齡構成上,其中年齡在25-35歲之間的教師有116人,約占總數的33%,36-45歲之間的教師173人,約占總數的49%,45歲以上的教師64人,約占總數的18%。同時,筆者還選取了36名教師(小學教師21名,初中教師15名)進行深度集體座談和個別訪談。另外,還對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加教學比賽的20余份教學設計方案和近70個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了分析。

2.研究方法

從影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現實因素入手,以實證研究為主線,采取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相結合、抽樣調查和小型集體座談及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并輔之以對參加教學比賽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和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質性分析。

在調查問卷內容維度的設計上,將問卷題目劃分為影響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基本類目,外部因素包括硬件設備條件因素、環境因素和機會因素三個二級類目,內部因素包括觀念因素和技術因素兩個二級類目。[5][6]利用問卷調查農村教師在以上五個二級類目因素的主觀反映,判斷他們在影響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相關因素上的認可度、態度、自信心和動機表現,同時借助訪談等方法挖掘造成這種表現的真實原因。

3.研究步驟

本研究共分四個步驟。第一步,編制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在文獻檢索和參考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第二步,選取調查對象,實施調查和訪談,開展調研活動。根據研究方案,筆者進行了問卷調研和實地訪談,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第三步,研究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調研訪談結束后,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處理和系統分析,主要是對相關數據進行量化處理,對訪談的資料進行質性分析。第四步,得出研究結論,提出對策與建議。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研究的基本結論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三、結果與討論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水平不高,離信息化教學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F從調研的結果出發,對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分析如下。

1.外部因素分析

從外部層面來看,農村中小學校無論在硬件設備、教學信息資源條件,還是在教學工作的人際環境和制度環境方面,都比較明顯地阻礙著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首先,硬件條件方面,農村中小學校的信息化硬件設備條件總體上仍然不足,有65%的受訪教師認為自己學校在辦公設備、教學設備、機房、網絡和光盤資源等方面處于較差的水平。其次,在環境因素方面,只有5%的受訪教師認為自己學校的規章制度和學校領導對信息化教學起到一定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或對此提出了要求,這是阻礙能力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教師對人際環境因素(相對于制度環境因素)表現出更高的認可度水平,14%的受訪教師認為是良好的,還有38%的受訪教師認為一般??梢?,教師群體人際之間的協作和互助也對促進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最后,對教師個體而言,參加培訓學 習和教學比賽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機會較少或沒有機會就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外部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農村中小學教師在獲得培訓或比賽機會的水平方面難以令人滿意。

筆者認為,盡管外部因素不能成為農村教師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決定因素,但卻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在訪談中提到硬件資源的時候,有的農村小學教師表示,“學校里只有兩臺電腦,一臺在校長辦公室,另一臺在會計辦公室,還講什么信息化教學”;還有的教師表示,“學校的電腦很多都壞了,沒人管也沒人用”;有的教師在談及家庭設備條件時則表示,“很多老師家里是有電腦,但大都是為孩子買的,自己根本不用也不太會用”。由此可見,為促進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對農村學校的設備條件還缺乏最基本的投入和管理。

2.內部因素分析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參見表2),受訪教師在教師自身內部的觀念因素和技術因素兩個方面,均表現出比較低的自我認可度,即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技術水平都有相當大的欠缺。比如,在對教學設計理論和能力掌握水平的調查中,僅有6%的受訪教師顯示為良好,而有80%的教師顯示為較差。同時,在對多媒體素材搜集和處理能力的調查中,89%的教師水平較差,一般以上的教師僅占11%,只有3%的教師行為表示為水平良好。由此可見,農村中小學教師在發展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方面普遍缺乏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基礎,也缺乏足夠的信息技術能力基礎,更缺乏獲得發展的自信心。大多數教師根本沒有邁出嘗試探索信息化教學的第一步,這就阻礙了其自我能動性的發揮,形成了阻礙能力發展的重要內部因素。

此外,受訪教師對技術因素的自我認可度比觀念因素更低。比如在“計算機和網絡應用能力”以及“多媒體素材搜集和處理能力”的調查上,“良好”和“一般”水平所占的比例均低于10%,而較差的水平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由此可見,農村教師感覺掌握技能比獲取知識更加困難,也更缺乏信心。知識、觀念的更新和新技術的掌握是教學能力的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但在農村中小學特定的工作環境中,獲取知識、更新觀念或許可以依靠教師自身的努力來完成,而掌握信息技術技能則要依靠良好的設備條件和信息技術應用環境等外部因素。

針對教育觀念、教學理論、教學方法的看法,訪談中不少年輕教師表示,“學校里的瑣事太多,從大學畢業后就沒怎么看過書,大家都在想辦法調動工作,也沒有一個讀書學習的氛圍,至于問卷提到的各種理論只有在上學時的記憶里好像還有些影子。”而對技術技能的掌握,年長的教師則認為,“我們年齡大了,學習新東西比較困難,以前也有過好好學一學的愿望,但是由于工作實際中使用的機會太少,又很難拿出足夠的業余時間和精力來練習,學了也就忘了。”從訪談記錄的內容來分析,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受多種社會現實因素的影響,而且不同年齡層的教師面臨的阻礙因素有所不同。年輕教師接受、掌握新技術比年長教師有優勢,但是在學習新理論、新方法方面顯得心浮氣躁。而年長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性知識,比較容易領悟和理解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但在掌握新技術時則顯得力不從心。

3.內、外部因素的關系分析

總體來看,受訪教師在內、外部因素兩個層面均表現出比較差的自我認可度和自我發展態度,以及較低的能力發展的自信心和動機水平。

對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而言,內部因素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觀性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外部因素是制約其發展的客觀性因素,要依靠內部因素才能發揮作用。因為只有農村教師的教育觀念、信息意識、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得到充分的更新和提升,外部的設備、環境、機會等因素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促進其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反之,無論多么優質的外部條件都會成為擺設。

內部因素中的觀念因素(見表2)是提高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先決條件。“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信息時代的教學需要教師具備的基本素養,它歸根結底還屬于“教學能力”的范疇。教師的教學能力發展必須以革新教育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等觀念因素為前提,因此,革新觀念因素自然也是提高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前提,并構成了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

四、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造成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阻滯的原因是由教師自身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構成的。其中,內部因素(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理論、信息意識等觀念因素和各種信息技術的知識、能力等技術因素)是阻礙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內部因素中的觀念因素是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

此外,農村教師沒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發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對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缺乏積極主動的態度,也缺乏發展能力的自信心,更缺乏主動嘗試探索的行動,也是形成阻滯的關鍵的主觀因素。

2.相關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筆者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第一,農村教育信息化應“先化人,后化物”。要提高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把鼓勵他們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作為消解阻滯的突破口。

第二,農村學校應制定和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鼓勵和引導教師創造性地開展信息化教學探索,積累信息化教學的經驗和實踐性知識,如通過教研活動、教學比賽等形式在既有設備條件下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

第三,對農村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應把發展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高到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來認識,引導他們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豐富的教學理論、確立強烈的信息意識,而不是簡單地傳授一些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術。

五、結束語

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關系到農村教育信息化、縮小城鄉 數字化鴻溝、實現教育公平的大局,其發展長期陷入阻滯必然是多方面復雜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本研究對農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僅從農村教師自身的內部和外部兩方面進行分析,仍顯不足,比如并沒有把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狀態、教師生存和發展的社會性需求等因素考慮在內等,有待深入討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DB/OL].http://gov.cn/jrzg/2010-07/29/content _1667143.htm.

[2]樊文芳,張軍征.基于教師成長的農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問題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4):87-90.

[3]李娟,張家銘.甘肅省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7):107-111.

篇3

一、采用激勵理論分析當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現狀

激勵理論應用于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日常運營之中,體現在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政策之中,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的激勵工作,以及農村金融機構內部實行的激勵策略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互相配合,融合成了一個整體,共同助力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實行。

(一)激勵理論下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新農村建設工作越來越重視。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農村金融機構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比如幫助農村金融機構擴大融資渠道,允許社會其他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體系,允許資金雄厚且具有良好前景的大銀行在農村設立子公司,促進農村金融多元化發展,增加農村金融資本實力。當前,在政府的激勵政策的扶持下,農村金融機構數量大幅增長,彌補了農村金融機構的空白,大量閑置資本融入農村金融體系,實現民間資本的合法化以及農村金融資本擴大化的目的,全力推進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但是,我國農村數量眾多,不能由中央直接管轄,中央政府只能提供相應的政策進行側面支持,實際上地方政府對農村金融建設的影響更大。地方政府處在中央政府和農村金融之間,發揮著重要的銜接作用,承上啟下意義重大。但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認識的不足,并不能很好的發揮其作用,擔心農村金融的發展對會減少其業績,因此,常常采取消極的政策發展農村金融,控制當地民間資本的投入量,單單依靠中央的資金扶持。這種情況下,農村金融的發展前景十分堪憂。

(二)農民對農村金融機構的信任度增加

自我國政府大力扶持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后,下發了一系列幫扶對策,幫助農村金融擴大運營規模,擴大在農村信貸行業中的影響力。農村金融機構面向的重要群體是農民,因此要求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要滿足農民的需要,貼近農民的貸款習慣。改變原有復雜的工作流程,建立良好的信用評價體系和擔保機制,實行靈活簡潔的工作流程,方便廣大農民進行貸款業務。同時,農村金融機構結合農民貸款特點,不斷降低農民的擔保底線和貸款抵押,不斷鼓勵農民進行小額貸款,促進農業生產。另外,在政府的政策的保障下,民間資本能夠以合法的身份助力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民間金融組織能夠比一般的農村金融組織更貼近于農民大眾的需求,方便農民大眾的生產生活,增加了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民大眾中的信任度,進一步擴大了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的影響力。

(三)當前農村金融機構實施激勵策略現狀

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在日常管理中,也融入了激勵理論,在內部實行激勵策略,主要體現在薪酬和工作兩個方面。一是薪酬方面,農業金融機構采取工資+ 獎金+ 福利的形式。工資根據當地農村金融機構的支付能力和金融市場,以及農村金融機構內部崗位和業績等因素制定出基本標準。因為影響因素眾多,導致農村金融機構采取不同等級的工資機制,激勵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獎金方面,農村金融機構設立獎金機制是為了進一步鼓勵員工積極工作,增加員工的業績,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影響力。因此在獎金方面,農村金融機構采取浮動機制,根據員工個人的工作業績決定其獎金的額度。而福利方面,是農村金融機構對員工的一種保護。福利機制也是采取差別對待的形式實行,因而導致其員工工作產生不同的效果。即福利待遇差別不大,可能會導致其員工消極怠工,工作積極性降低;相反,實行差別較大的福利待遇,會起到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二是工作方面的激勵策略,農村金融機構常常采取目標式和獎懲式的激勵方式,促進員工與農村金融機構的聯系。目標式的激勵方式是通過設定工作目標來實行的。但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很難設定好工作目標。一般農村金融機構沒有實行該激勵方式。而獎懲式激勵方式在農村金融機構中就應用的十分廣泛了,各個農村金融機構根據其機構文化、運營特點制定出了因地制宜的獎懲制度。很好的將員工和農村金融機構聯系在一起,增強了員工對農村金融機構的認同感,促進員工努力工作。

二、當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隨著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農村金融機構獲得了發展的大機遇。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農村金融機構受政府過渡監管導致防范風險的意識變低,不能有效發揮其市場力量等;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大眾的服務意識較低,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金融機構缺乏完善的內部機制,導致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

(一)政府過渡監管限制了農村金融機構發展

在我國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的進行大力扶持,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優待政策。但是受到我國舊經濟體制的影響,國家政府部門在管理手法和政策上較為嚴格,長此以往導致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出現許多問題。一是因政府部門對農村金融機構管理過渡,造成農村金融機構過分依靠政府部門,一方面使其降低防范風險的意識,不注重防范風險,加大了風險的發生率;另一方面降低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和活力,信貸活動不能正常有序的進行。二是農村金融機構不能有效發揮其市場力量。市場力量來自于所有市場參與者,不光來自于農村金融機構。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還不完善,內部機制還不健全,過渡依靠政府監管,降低了其防范風險的能力,還增加了其運營的道德風險。由于農村金融機構受到我國政府部門的保護,使其受到的約束力大大減少,因而道德風險性增大。農村金融機構一旦破產,國家和農民將受到嚴重的損失,國家將承擔農村金融機構的所有債務,三農問題將不斷惡化。三是農村金融機構監管力度不足。當前,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還沒有明確對農村金融機構制定出專門的法律法規。針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法律有些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比如《貸款通則》制定多年,但是對于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來說并不適合;而有一些法律法規就某事的規定不一,甚至自相矛盾。因此,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及時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村金融機構更好的監管。另一方面,監管人員也不夠專業,對于金融知識以及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沒能熟練掌握,造成監管不力等現象。

(二)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數量眾多,加強新農村建設也成為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民是組成農村的基本單位,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力量。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向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已獲得充足的生產資金。但是,當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并不能滿足農民生產的需要,進而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是農民向農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需要大量抵押品,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還需要對農民進行全面的信息審核,造成農民在農村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成本過高,難以滿足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需要。二是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比二三產業發展較慢,農業企業還處于發展中,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但是我國農業企業等規模較小的企業受到農村金融機構的激勵政策較少,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農業企業的重視程度也不高,致使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三是當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農村、農業發展所提供的服務已經跟不上三者發展的腳步?;蛘咚峁┑姆詹环先甙l展的特點,激勵效果不佳,沒辦法滿足三者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三)農村金融機構制定的激勵策略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在其內部制訂了一系列激勵員工工作的策略,短期內實現了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的目的,但是長期下去就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農村金融機構內部實行的激勵策略形式過于貧乏單一。這寫激勵策略雖然在短期內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但是并不能有效持續下去。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并不能完好的結合在一起,最終會有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回到原先狀態的可能性。二是農村金融機構制定的激勵策略缺乏公平性,基本上是根據員工崗位級別制定的,造成員工內部的不滿情緒,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流失優秀的工作人員,對其造成嚴重的打擊。三是農村金融機構的激勵策略不完善,導致大量優秀員工離崗,剩下的員工工作素質等方面不能滿足其發展的需要。這些員工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有所欠缺,無法為客戶提供高層次的服務。長期發展下去,將嚴重阻礙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更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阻礙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三、激勵理論視角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對策

農村金融機構應用激勵理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在實際運營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通過適時的調整,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本文從政府、農村金融機構以及農民三個方面出發,多角度的解決農村金融機構實際運營中的問題。政府方面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明確農村金融機構工作重點。農民方面主要是要求農村金融機構為廣大農民提供適合的金融服務,更好的服務于農村建設。至于農村金融企業內部人員和工作的調整應以當地實際情況為準,實施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內部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

(一)加強政府部門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管

一是在保證農村金融機構能夠獨立運營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對其采取相應的激勵政策,引導農村金融機構堅持服務于三農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明確分工,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監管,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證農村金融機構能夠正常有序的進行運營活動。并且創新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方式,使其管理手段符合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促進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農民能夠從農村金融機構中獲取充足的資金幫助促進農業生產活動順利進行。二是加強地方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是農村金融機構與中央政府之間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在中央不斷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的基礎上,地方政府也應積極相應中央政府對扶持農村金融機構的政策和方針,加強地方財政的扶持力度,為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三是不斷推動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創建良好的融資環境,加強農村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中央銀行和銀監會從整體上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改革,完善其監管手段和方式,創建一個規范的競爭市場環境,保證農村金融在金融行業中直步向前,不斷的發展壯大,實現政府發展農村金融機構根本目標。

(二)完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提高服務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農業發展保障體系。農村金融機構是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的,因此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業生產的扶持政策有待加強和完善,采取激勵政策,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針對農業生產的特點,即高風險和低收益,進行保險保護。使農民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時,避免因為自然災害造成減產,而無法償還高額的貸款的后果。在這一點上,政府相關部門、農村金融機構以及商業保險業應該結合當地農村的發展情況,建立并完善農村保險體系,給農民生產活動最大限度的保障。二是農村金融機構應該加強服務農村,為農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根據當地農業發展水平和農村建設水平,制定出符合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的金融服務項目,為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提供最全面的服務體系。此外,因為在政府過渡監管下,使農村金融機構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有所降低。因此,在不斷完善對農村和農業的服務時,農村金融機構也應該加強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加強防范風險的能力,提高其服務水平和質量。

(三)實施有效的金融機構激勵策略

篇4

[論文摘要】2000年以來,從減輕農民負擔入手的農村稅費改革,規范了農村稅費制度和分配行為,減輕了農民負擔,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增大了鄉鎮財政壓力。改革的局限使農村稅費改革面臨困境,農村稅費改革的必然趨勢是財政體制創新,財政體制創新的核心是統一城鄉稅制,建立現代公共財政體制。鄉鎮行政發展是財政體制創新的邏輯要求與必要保證,鄉鎮行政發展必須考慮整個國家行政系統與國家總財力的關系。

一、農村稅費改革的背景、成果以及對鄉鎮財政的影響

在我國改革開放前期,農民收人持續增加。按不變價格計算,1978-1984年,農民人均純收人年均增長率達15.6%0}’}到1985年以后,農民收人的增長速度急劇放慢。據國家統計局有關公報,“七五”時期(1986-1990年),農民人均純收人年均實際增長率為4.2%,“八五”時期為4.3%,“九五”時期為4.7%01989年農民人均純收人竟出現負增長,為一1.6%oX27cr9a)影響農民收人增長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莫過于農民負擔過重。實際上,1980年代后期開始,農民負擔逐步增加。1990年代,農民負擔總體呈上升趨勢,基本在高位運行,農民負擔年均增長幅度一般都超過同期農民收人增長幅度。

1994年農民負擔增長幅度更是高出農民人均純收人增長幅度12.6個百分點。f31c}s}面對日益突出的農民負擔問題,中央政府采取了不少嚴厲的減負措施,但是農民負擔過重問題始終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農民負擔過重,極大地妨礙了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農業經濟滑坡、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緩慢、農民生活困難、城鄉差別擴大等等令人擔憂的現象。

某些地方,一些農民不堪重負,被迫背井離鄉,甚至出現自殺等讓人觸目驚心的事件。農民負擔過重還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在農村群眾中的形象,引發了農民對農村基層政府的不滿情緒。農民拒絕交納稅費、抵制政府工作、集體上訪等對抗屢有發生。很明顯,農民負擔過重引起的種種問題已經危及農村的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基層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礎。在這種背景下,中央政府推出了以減輕農民負擔為重要目的的農村稅費改革舉措。

農村稅費改革是我國農村繼、家庭聯產承包經營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從2000年開始,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由點到面,穩步推進。2003年在總結經驗、完善政策的基礎上,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全面推行。農村稅費改革的基本內容是“三取消、二調整、一改革”,即取消鄉統籌費、農村教育集資等專門向農民征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集資,取消屠宰稅,取消統一規定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調整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辦法等。2004年,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深化,取消了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進行減征、免征農業稅試點,并將在5年內取消農業稅。4年多的農村稅費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農村稅費改革,用稅來代替向農民征收的各種收費、集資和攤派,用稅法來規范農村的分配關系,保障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規范了農村稅費制度和分配行為,有利于現代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各地試點情況表明,農民負擔減輕幅度一般都達到30%。明顯改善了政府與農民的關系和農村干群關系,促進了農村上層建筑的調整和完善。

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初步達到了“減負”、“規范”的目的,但是農民負擔的減輕意味著鄉鎮政府收人的減少,農村稅費制度的規范意味著對鄉鎮政府收取稅費行為的制約。這對鄉鎮財政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一是擴大了鄉鎮財政缺口,加劇了鄉鎮財政危機。農村稅費改革以前,鄉鎮財政已經存在較大缺口,當時可以通過稅外收費、借債等途徑解決。統計數據表明,從1996年到2000年,全國鄉鎮財政總收人中,超過30%的收人是鄉鎮自籌、統籌資金。2000年,全國鄉鎮財政總收人為1026.65億元,其中自籌、統籌資金達403.34億元,占39.29%。4農村稅費改革,取消了鄉統籌費等行政事業性、政府性基金、集資和屠宰稅,又開始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降低農業稅稅率。這樣,鄉鎮政府財政收人中,稅收沒有太多增加,甚至逐漸減少,而原來可以納人鄉鎮財政收人的統籌費等又被取消,鄉鎮財政收人大大減少,鄉鎮財政缺口迅速擴大。為了支持農村稅費改革,解決鄉鎮財政困難,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增加了轉移支付金額。2001-2004年中央財政對試點地區的轉移支付金額分別為33億元、245億元、305億元、396億元。盡管如此,鄉鎮財政缺口仍然很大。二是鄉鎮債務償付能力大幅度下降。由于各種原因,全國絕大多數鄉鎮背負沉重債務。財政部科研所課題組認為,如果采用中間值推斷,全國鄉村債務總額不會低于6000億元;如果采用高值推斷,全國鄉村債務總額應突破10000億元。5湖南桃源縣4o個鄉鎮總計負債11.49億元,平均每個鄉鎮負債近2900萬元,最高的達10933萬元。農村稅費改革以前,鄉鎮化解債務的能力已經不足。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鄉鎮償付債務的能力大大降低,沉重的債務帶來的問題和矛盾更加尖銳。農村稅費改革的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它客觀上加劇了鄉鎮財政壓力,使原本十分困難的鄉鎮財政雪上加霜,難以為繼。

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鄉鎮財政危機降低了鄉鎮政府供給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不少鄉鎮尤其是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鄉鎮,基層政府根本無力或難以滿足農村龐大的公共需求,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農村義務教育、公共衛生保健等問題突出。另一方面,財政危機影響了鄉鎮政府的社會控制能力和行政管理活動,可能引起鄉鎮政府行政管理危機。

二、農村稅費改革的趨勢:財政體制創新

農村稅費改革之后的鄉鎮財政壓力增大和潛在的行政管理危機,使農村稅費改革進人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在目前的財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下,要么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的負擔,但嚴重制約鄉村正常運轉;要么讓鄉村正常運轉,犧牲農村稅費改革,加重農民負擔,讓改革走回頭路。I7事實上,已經出現了轉移、加重農民負擔的一些新動向。有些地方,亂收費由農業稅費向行業稅費轉移,如對農民建房收“空間占用稅”,巧立名目變相提高學雜費。一些地方鄉鎮政府“強迫提供服務”,美其名目“有償服務”,如強令農民購買質次價高的果樹苗,通過代辦保險從中牟利。有些地方克扣農民應得的征地補償費、補助金等。諸如此類損害農民利益,加重農民負擔的現象,不禁令人擔心農村稅費改革陷入“黃宗羲定理”。

農村稅費改革的困境,究其緣由,首先是因為農村稅費改革本身的局限。政府財政是財政收人和財政支出的統一,農村稅費改革屬于財政收人方面的改革,規范的是政府、集體和農民三者之間的分配關系。農村稅費改革使鄉鎮財政收人的數量、結構發生了變化,而鄉鎮財政支出沒有全面、系統的改革和調整。即就是在財政收人內部,稅費改革也只是財政收人改革的部分內容,也沒有改變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稅制和分配體制。農村稅費改革的局限說明,要使農村稅費改革走出困境,必須同時進行財政支出方面的改革,統一城鄉稅制,完善基層政府收人結構。歸根到底,農村稅費改革的趨勢必然是財政體制創新,建立現代公共財政體制。從這個意義上講,財政體制創新既是農村稅費改革的邏輯要求,也是農村稅費改革順利進行和成功的必要保證。

農村稅費改革是財政體制創新的開端和有機組成部分。財政體制創新之所以必要,不僅僅是為了使農村稅費改革走出困境,根本理由在于消除現有財政體制的弊端。現行財政體制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形成的,本身是財政體制創新的成果。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分稅制基礎上的財政體制顯現了新的問題。中央財政收人占全國財政總收人的比重大大提高,同中央財力集中度提高相一致,省級財政相對于市級財政,市級財政相對于縣級財政,縣級財政相對于鄉鎮財政,財力集中度不斷提高。財力向上集中,而事權、財政支出責任并沒有發生同向變化,甚至反向下移??h鄉財政收人功能、財力逐漸減弱,但財政支出功能日益增強。縣鄉政府在提供維持性和社會福利性公共物品方面承擔著更大的作用,在提供與基層民眾權利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功能方面比任何層級政府發揮著更大的作用。L8這樣形成縣鄉政府(財政轉移支付之前)事權與財權、財政支出責任與財政收人功能的不對稱。按理,財政轉移支付可以縮小,乃至解決不同級政府間、不同地區間財政的不對稱。但是,由于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尚不夠完善,使地區間的財政差距、基層政府財政的不對稱難以有效解決。另外,上級政府可以通過上收財力和下放事權來轉嫁財政負擔。鄉鎮財政處于國家財政體系的末端,承受轉嫁的上級財政負擔,無法將自己的財政負擔在財政體系內部轉嫁,通常的做法就是向農民伸手,解決財政困難。通過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農村基層政府財政特別是鄉鎮財政困難,以至于農民負擔過重的財政體制方面的原因了?,F行財政體制的弊病遠不止這些,但是已足以說明必須進行新的財政體制創新。

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求,財政體制創新的內容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統一城鄉稅制,建立現代公共財政體制。城鄉二元稅制以至于城鄉二元財政體制,使收人較低的農民承擔了比收人較高的城市居民相對高的稅賦,而政府對農村地區的投人卻明顯低于城市,是對農民的歧視性待遇的重要表現。從2004年起,免征、減征,并將在5年內取消農業稅,使完全取消專門面向農民征收的各種稅費呼之欲出。完全取消專門面向農民征收的各種稅費之后,實行城鄉統一稅制,使農民履行同其他納稅人一樣的義務;同時,財政支出制度進行相應調整,使農民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樣的由國家財政負擔費用的公共產品。在稅制和財政支出制度城鄉統一的基礎上,建立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財政體制,這是財政體制創新的核心。第二,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和財政支出責任。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和財政支出責任要遵循事權和財權、財政支出責任與財政收人功能相統一原則。如果把事權和財權、財政支出責任與財政收人功能相統一,理解為在實行財政轉移支付之后形成的各級政府的事權、責任與其總財力的基本匹配,_9那么政府的事權和財政支出責任的界定可以不拘泥于政府本級征收的收人的數量,而更多地考慮國家總財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產品的屬性、供給效率。以農村義務教育為例,屬于全國性公共產品,應由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時期義務教育發展的基本標準所需要的費用數額)通過向農村基層政府轉移支付的方式負擔費用;而從效率看,發展義務教育的事權和責任適宜農村基層政府承擔。第三,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財政收人。由于地區經濟差距會長時期存在,應適當提高中央政府等上級政府財政收人在國家財政總收人中的比重。這對中央政府等上級政府統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調節地區經濟差距,保證所有的基層政府給本地區居民供給最起碼的公共產品,是必須的和有利的。

基層政府的財政收人主要包括本級征收的收人,如稅收,以及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等。一般對于農村基層政府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基層政府而言,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應是最重要的收人來源之一。即使在一些發達國家,地方政府財政收人的30%~40%來源于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美國的學區財政收人近60%來源于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叫在明確劃分和完善各級政府財政收人和財政支出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符合國情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三、財政體制創新對鄉鎮行政發展的要求

從理論上說,政府對物質基礎的需要規定了財政規模,而財政規模對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動又具有制約作用。一方面,社會成員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共同需要即社會公共需要從根本上決定了政府的職能范圍,政府依據履行行政職能的需要,組建行政機構和配置行政人員。政府為實施行政職能和供給公共產品、維持行政機構和行政人員的公務活動,所產生的對物質基礎的需要,規定了財政支出的范圍和數量,進而提出了財政收入的數量要求。另一方面,財政具有反作用,財政為政府的運轉、高效的行政管理和公共產品的供給提供財力,財政收入的數量限定了行政組織和行政人員的規模,確定了政府所能供給的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最大值。

財政與政府活動的關系說明,財政狀況的變化必定要求行遷,財政體制創新必然要求行政發展。使用行政發展概念,是要強調行政系統(政府)的調整、改革與完善要以整體功能優化、行政效率提高為方向,以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農村稅費改革引發和為開端的,實際上正在平緩推進的財政體制創新,使公共財力的數量、公共財力在各級政府間的分配,以及各級政府財政支出責任的劃定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化。假如沒有政府變革的配合,財政體制創新避免不了夭折或半途而廢的可能。如同財政體制創新是農村稅費改革的邏輯要求和必要保證,行政發展是財政體制創新的邏輯要求與必要保證。

行政發展是復雜、宏大的系統工程。這里以鄉鎮行政發展即鄉鎮行政系統(政府)的創新為分析對象。鄉鎮行政系統(政府)是包括鄉鎮黨委、政府、人大主席團、紀委等在內的擔負農村地區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職責的整體,這種理解似乎違背公共行政理論,但不得不承認這種理解與我國鄉鎮管理實際是吻合的。鄉鎮行政發展不僅有著寬廣的背景,國家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思想文化、農村村民自治等各種因素構成了鄉鎮行政發展的外部環境,而且有著復雜的內因。顯而易見,鄉鎮行政發展不能僅僅著眼于農村稅費改革、財政體制創新。在此,無意設計一個全面的鄉鎮行政發展的藍圖,主要探討農村稅費改革、財政體制創新對鄉鎮行政發展的影響和要求。以農村稅費改革為開端的財政體制創新對鄉鎮行政發展的要求,不是鄉鎮行政發展的全部的卻是必須的依據。

篇5

【關鍵詞】農村;電力市場;開發;發展

現代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電力成為農村市場消費的熱點,因此電力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的電力市場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發展的不夠成熟和完善。因此對農村電力市場的開發與發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影響農村電力市場發展的因素

1.農村經濟落后阻礙了農村電力市場的發展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所以各地的電力發展情況也有所不同。像東南沿海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它們的電力市場都發展的比較快。而中西部這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電力市場發展的不是很好?,F今農村主要是以照明電能量作為電能量。農村的各種用電比如說工副業、鄉鎮企業以及農業生產用電發展都非常的不平衡,積極引入資金發展電力市場的地方不多,只有少數用電意識強的地方利用農網改造這個機會積極的擴大投入引進項目,開始發展電力市場。電力再不僅僅用作照明,而是更偏向于工副業和農業生產的用電,這大大的增加了用電的能量。因此,要想發展農村的電力市場,就必須要增強農民用電的意識,提高他們用電的積極性,轉變農民傳統的用電觀念,從政策和經濟上支持農民工副業以及農業生產用電,從而促進電力市場的發展。

2.電網結構不合理制約了農村電力市場的發展

目前農村的供電網絡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是供電能力不高。實行農網改造以后,雖然農村的10kV以及10kV以下的網絡狀況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35kV以及110kV的供電網絡依然存在很嚴重的問題,供電也遭遇了“瓶頸”。由于系統的電壓很低,導致線損升高了不少。其次是農業生產供電網絡的覆蓋面不大。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改造電網的資金也比較有限,因此農網的改造不得不偏向于農民的生活用電,忽略了農業生產供電網絡設施的建設。不得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能力范圍內的補充和調整。農民的農業生產用電很難得到滿足,并且抗旱澆地的用電也比較難實施。最后農村配電變壓器設計容量不足。目前農村的配電變壓器里的容量還比較小,而農村的生活生產用電需求越來越大,這種落差導致發生了嚴重過載的現象。尤其是農網改造的初期,更加需要增加容量。

3.電力營銷理念落后

農村傳統的用電觀念阻礙了電力市場的發展。目前有些縣級供電企業的職工的市場經濟意識不強,沒有足夠的競爭意識,以為供電是單純的“以生產為中心”。沒有把滿足社會和客戶的需求企業發展的經營理念。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農村電力市場的發展。

二、拓展農村電力市場的對策

1.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管理體制和機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營銷管理體制可以讓客戶用電用的安心、放心。給客戶提供一個高質量的服務。對此,應該從做好這幾點:一是要建立健全現代化的營銷管理系統。農村的供電企業應該投入更多的科技,進一步提高電力市場營銷管理系統的技術。建立一套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營銷管理體系。二是是建立健全全面的營銷機制。轉變過去的營銷觀念,樹立新的營銷觀念。要把用戶當作客戶來看待,把過去的用電管理轉變為客戶服務,把過去的窗口服務轉變為全體總動員的整體行為,將過去的供應電力轉變為營銷電力,實施先收錢后用電的政策。三是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負荷管理機制。應該專門為客戶負荷預測信息建立一個網站,以便能夠及時的對負荷的機構進行分析,達到合理有效用電的目的。要大力的推廣高效、節能的用電技術和裝置,并開通服務熱線,為用戶提供咨詢服務。另外也不能忽視了售后服務,電氣企業要派人定期的到各鄉鎮宣傳安全用電的知識。

2.實施用電促銷策略

人們的用電需求是售電能量的重要決定因素。用電需求是由人們的用電的積極性以及電費支付能力決定的,還有供電渠道等。為了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要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加大對企業的形象價值、服務價值以及員工價值的資金投入,通過提供給用戶優質的服務來讓這些價值增值。應該把競爭對象鎖定在一次能源的供應商身上。從環保以及國家產業這些方面來宣傳專電的優勢。以各種方法來努力的提高電能的市場占有率。

3.創新營銷觀念,培養市場競爭意識和營銷意識

農村的供電企業迫切的需要擺脫過去靠國家來實現發展、靠行政手段來實施管理以及靠政策來發展效益的舊觀念。應該樹立一種全新的觀念,在生產中樹立市場營銷的觀念,重視用戶服務。以贏得用戶端額信任,將企業的效益最大化。子。首先應該增強商品和效益的意識。農村的電力企業要調整營銷策略,把疏通用電作為擴大電力市場的重點來抓。生產部門要通過各種方法來增加售電能量。

其次,增強競爭意識。目前電力行業增加了煤炭、太陽能以及天然氣這些競爭對手。農村的電氣企業要想提高市場競爭力,占領市場份額就應該從價格、質量、服務這些方面改善。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營銷隊伍,變被動為主動,主動的想客戶推銷電能的優勢。最后增強服務意識。始終遵循“客戶第一”原則,以滿足客戶需求的基準,通過為客戶提供便捷、多樣的服務來占領市場份額,要主動的關心客戶的需求,對于客戶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的解決。不斷的創新和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效率,盡量避免返工和復工。

總結

總而言之,農村的用電市場成熟是電力市場發展成熟的標志,應該充分認識到目前農村電力市場發展中存在的不足,通過轉變觀念、建立完善各項營銷管理體制和實施用電策略來拓展農村的電力市場。

參考文獻

[1]王耀輝.論農村電力市場的開發與發展[J].農村電工,2007,(10)

[2]李愛娟,鄭莉莉.論農村電力市場的開發與發展[J].中國林業企業,2005,(5)

[3]張明光,魏琦.加速我國電力市場發展的思考[J].湖北電力,2004,(8)

篇6

    一

    “三農”問題的歸結點是農民問題,集中體現為農民收入問題。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農民收入增長趨緩,增幅減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而與此同時,農民生產性負擔和非生產性負擔日益增長。

    首先,從農戶收入增長情況看。有關部門統計,1996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為9%,1997年增長減至不足5%,大體在4.6%左右,1999年增長3.8%,2000年增長2 1%,2001年增長幅度為4.2%.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研究人員根據統計數據分析,由于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低迷和農業比較收益的降低,農民家庭收入結構中來自農業收入比例在持續下降,1998年農民純收入中來自農業部分的收入比1997年減少了30多元,1999年繼續減少50多元,2000年又減少40多元,3年累計較1997年減少131元。2001年來自農業的收入有所反彈,人均增加了30元,但四年時間累計仍減少了101元。根據第一次農業普查資料,全國有59%的農戶仍屬于純農戶,這些純農戶家庭90%的收入來自純農業收入,而非農業收入不到家庭總收入的10%,因此,純農收入的減少意味著相當比例的農戶收入降低,而且意味著這些農戶收入將出現持續走低的趨勢。

    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來看,1978年為2.56:1,1982年為1.82:1,1994年為2.86:1,1999年2.56:1,可以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在波動中呈現擴大趨勢;生活消費方面來看,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相當于農村居民的2.93倍,1999年上升到3.37倍;從儲蓄情況看,到1998年底占人口30%的城鎮居民儲蓄占總儲蓄的80%,人均儲蓄達到11324元,而同期農村居民人均儲蓄僅為1202元,城市居民儲蓄是農村人口的9.4倍,這一數字在1985年為6倍。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向城市傾斜, 城市基本設施投資大幅度增長,城市居民相關的基本生活設施投資也有大幅度增長,而縣以下的農村基本建設投資的比例卻增長緩慢,縣級以及縣以下的地方財政直接用于農村基本建設投資中生活和生產性基礎設施投資更多集中在中心城鎮,直接關系到周邊農村居民基本生活如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投資則增長緩慢,大多依靠農村自身的積累和集資。這一情況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更為突出。

    在農戶收入減少的同時,農戶預期和現實支出增長趨勢卻有強化趨勢。一是農戶的生產性支出呈增長趨勢。我國農村農戶是消費單位和生產單位合一的社會組織,可以說我國農村農戶的生產性功能是消費功能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生產性支出是農戶支出的大頭。土地承包以來的多年積累,農戶耐用大型農機具的投資已經相對穩定,農田基礎工程投入相對來說也趨于穩定,但是常規性生產投入如化肥、種子、農藥、農用柴油、電力的投入并沒有減少,而且隨著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而呈現增長趨勢。據農業部有關部門對2003年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情況160個農區物價信息網點縣的調查分析,目前幾種主要化肥價格上升幅度在1·5%到2·5%左右。由于種植業普通品種市場價格長期低迷,迫使農民適應市場供求情況調整種植結構,逐漸向優質經濟作物調整,隨著種植業向優質品種、綠色食品和無公害化種植調整,其中化肥、農藥、農膜以及種子、技術、勞務投入也將出現結構性調整,農民生產性投入將進一步加大,某些投入—產出之間時滯和持續時間比較長,在短時間內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或產出難以彌補投入的支出,所以在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戶在短時間內將會加重負擔。

    二是農村教育、養老和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非農業生產性支出增長,已經成為農戶的主要負擔。我國是一個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低保國家,同時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資源主要集中于城鎮居民,國家財政也主要傾斜于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醫療、教育、養老主要依靠家庭負擔,實行家保家養;盡管我國對教育實行義務教育,但農村地區教育投資不足問題是一個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教育的財政投入主要用于人頭費,既教學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和微薄的福利,為了彌補財政投入不足,農村基礎和義務教育后的高中教育的投入相當部分還是依靠學校的自主收費。據調查,中西部地區農戶對孩子的高中教育投資一年大體在2500元左右,包括孩子的食宿費用和學費、教材課本費用等,因此供養一個高中生三年時間需要7500元,如果加上為考大學增加的一年的復讀時間,一個農村孩子高中階段的教育費用在10000元左右。據有關專家調查,我國目前培養一名大學生需要投入人民幣8萬元左右。就目前農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全家4口人,每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扣除每人每年生活費1000元左右,實際可用資金只有4000元,其中生產性支出儲蓄要占到可用資金的50%.所以,如果把這些剩余資金全用在培養子女上學讀書上,培養一名大學生需要一戶農民20年的積累。

    非農業生產性支出中的另一個大頭是醫療費用的支出。與我國城市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體制不同,農戶承擔著個人和家庭養老和醫療保障的全部職能,目前農村基本上實行的是以戶為單位的土地保障和家庭養老,國家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制度在短時間內還難以覆蓋農村地區,隨著農村家庭人口的減少和老齡化趨勢,加之,由于醫療藥品市場管理混亂,醫療費用呈幾何基數增長,農戶預期支出將進一步增長,這將迫使農戶預留一定的積蓄作為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據有關調查,醫療費、治療費、醫藥費價格上漲幅度近幾年已經成為突出問題,一些婦科疾病的治療費用如生孩子、子宮肌瘤切除以及普通外科手術費用已經由過去的幾百元上漲為3000到5000元,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住院費用負擔?,F在農村養老是一個突出問題,現在大多農戶為兩個孩子,隨著農村人口老年化家庭養老負擔將呈現增長趨勢,為了應付養老和疾病,農戶相當一部分收入要作為養老和醫療保障強迫儲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農村醫療、義務教育之后的高中教育、高考教育日益向中心城鎮集中,這也造成農村醫療和教育收費標準趨向城鎮居民收入標準定位。

    三是農村公共品供應的弱化將使農戶隱性負擔逐步增長。在改革開放前,農村公共產品提供主要是由組織成生產隊、生產大隊和農村人民公社和縣三級供應,由于行政控制和政治強制動員保證了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以原生產大隊為基礎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機制,以生產大隊組織機制為基礎保證對農戶家庭承包難以完成和組織的公共服務提供。從實踐中看,在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地區,生產大隊的公共服務職能在改革以來逐步得到強化,尤其是原先村鎮企業發展比較好的生產大隊,對農戶提供直接生產的公共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和擴展,如組織農戶與加工企業之間的對接、組織農戶集體運輸公司,結合農村種植業的調整,組織采購———生產———批發中心等,以降低單個農戶進入市場的成本,提高農戶在市場上的要價能力。在經濟職能強化和擴展的同時,這些村鎮組織的社會公共產品服務職能也得到擴展,如組織農村教育、農村養老保障、農村醫療保障以及農村安全等。但在一些欠發達地區,改革前農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改革以來村鎮企業發展比較欠缺,以大隊為單位的集體經濟幾乎沒有積累,某些地區村一級組織缺乏集體經濟支撐而造成組織能力低下,集體公共產品幾乎完全靠農戶集資或攤派,甚至農村大隊管理人員人頭費也要靠攤派和提留,不僅無力組織農村公共產品的服務,甚至連維持大隊的基本管理職能都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公共產品的服務主要由農戶自籌,如公路、水利設施、電力設施、電視通訊廣播設施以及教育設施,都需要農戶自籌來組織,有些實行分級分攤。有些則因為經費短缺不得不實行分包給農戶經營,把本來屬于集體提供的公共品轉變成收費服務項目和經營性項目。目前,隨著改革前農田水利設施進入后期維護使用期,國家專項經費難以到位,這些投入還是主要依靠農戶籌集。這種隱性負擔也有增長趨勢,不過這些隱性負擔大多表現為直接的勞務投入或可以以工抵資,由于農村勞動力價格較低,對農戶相對來講負擔還不是太明顯。隨著農戶種植業的調整,經濟作物和面向市場的作物比例增大,農戶對市場供求依靠度加大,但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種植業調整后的生產還難以形成規?;纳a—批發中心,農戶進入市場的渠道缺乏,而且單個農戶進入市場的成本比較高,甚至受到某些中間環節的盤剝,在集體無力組織,也缺乏組織進入市場的人員的情況下,農戶之間不得不自發組織起來,通過互助合作方式進入市場,這勢必要加大農戶的負擔。隨著農村城鎮化發展,在國家財政轉移支付不能保證農村公共產品投入的情況下,而且農戶由純農業向多種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加工業兼營趨勢的增強,農戶的這一部分隱性支出將呈現增長趨勢。在農民隱性支出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既農戶收入結構中以實物為主,有些地區農產品收購部門對農戶交售實物實行延期付款方式拖欠,或以實物抵償,而支出則以現期貨幣為主,甚至有些村提留和統籌也采取貨幣支付。從中西部地區和純農生產區來看,農戶支出的貨幣化和現期支付,主要來源是靠出售農副產品,其中以谷類等大宗糧食為主,這使得農戶不得不在非常不利的情況下,出售農副產品以變現,這也是造成農民增產不增收,甚至虧本的問題,造成谷賤傷農的問題,同時,糧食生產成本持續上升,而糧食市場價格則持續下降,工農業產品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剪刀差價格比,這也是農戶隱性負擔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7

麗水市農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成效與主要問題

麗水市是“浙江欠發達”的山區,全市總面積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莊等占6.06%,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常住人口211.70萬,是浙江省面積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區。其經濟發展與其地形特點密切相關,多年來經濟水平一直屬浙江省末端。開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以來,麗水市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得到了較好的協調發展。1是貸款余額大幅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475.23億元,同比增長14.04%,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5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17.86億元,同比增長16.57%,增速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5個百分點,存貸款增速均創歷史以來最好水平。2是創造完善的農村信用體系,截至2012年一季度,全市行政村信用評價面達到100%,農戶信用評價面達到92%,共創建信用村758個、信用鄉(鎮)28個、信用社區11個,云和縣創評為全省首個“信用縣”;全市評定信用農戶32.79萬戶,已有32.01萬信用農戶獲得了金融機構94.21億元授信,并有14.35萬信用農戶獲得116.65億元信用貸款,真正實現了“信用很珍貴、證件(信用證)不浪費、農民得實惠”的目的。2010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等18個部委聯合在麗水召開“全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現場交流會”,“麗水模式”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走出全省、推向全國。3在金融改革中現麗水特色,麗水各金融機構創新推出茶園抵押貸款、石雕抵押貸款、香菇倉單質押貸款等金融支農特色業務,目前累計發放貸款6538筆,貸款余額11.23億元,有效拓寬了農民的融資渠道,支持廣大農民創業創新,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保險業務創新,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2011年,全市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保費收入810.98萬元,參保率95.87%,賠款金額976.96萬元,賠付率120.47%;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003.50萬元,參保率70.07%,賠款金額662.31萬元,賠付率66.00%。盡管麗水市農村金融改革效果顯著,但從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分析,存在的問題也是讓人不容忽視的。1農村金融無法滿足農村經濟多元化需求。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主要以滿足農民的基本存款、貸款需求,針對農業科技、農產品開發、水利設施、農產品營銷等方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較少。農業保險發展緩慢,規模小,開展范圍有限,賠付標準低,不能更上農村經濟的發展,沒能從根本意義上分散和降低農業風險。2農村金融機構運行機制不健全市場政策不完善,效率低下依舊嚴重影響了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隨著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信用社和農業銀行主體進行分離,信用社不再屬于農業銀行,存在產權鑒定模糊不清的情況?!洞彐傘y行管理暫行規定》、《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等條約對小額貸款公司股權結構控制過嚴,這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淺述麗水農村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建議

農村金融供給不足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一些國家實踐表明,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機構具有信息、地緣和靈活性強的優勢,在緩解農民和農村微小企業“貸款難”方面能發揮重要的作用。麗水市農村金融組織應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構建一個銀、政、企信息交流平臺,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針對性,建立完善三者的長效對話機制,協調供需關系、借貸需求,真正使好的項目順利實施,施惠于民。明確農村金融的法制地位,加大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適合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的整體規劃,完善相關法律與制度環境,并在資金和稅收的方面做出適當的安排使其更好的發展,首先在農村金融服務不完善的區鎮加快設立村鎮銀行,降低準入門檻。其次在稅收方面予以優惠,使所得稅和營業稅的征收標準低于其他金融機構。最后建立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風險擔保與損失的財政補償機制,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讓農民安心搞生產。擴大農業保險的范圍需要政府的引導,政策的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愿等各個因素。這也需要良好的信用環境作為基礎,因此還需要加快培育信用文化。

本文作者:屠佳瑩張麗紅李巧丹麻玉琴李敏姜彬工作單位:麗水學院商學院

篇8

一、抓農村客運試點,加快農村客運發展速度。

為解決農民“乘車難”,讓農民走得更安全、更方便、更經濟,我們采取多種措施,深化農村客運通達通暢工程,選擇條件較為成熟的鄉村開展農村客運試點工作。7月中旬,區政府在下堡坪鄉召開了農村客運試點辦公會,分管副區長主持會議,區各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就農村客運試點方案展開討論,通過并下發《夷陵區農村客運試點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該鄉已興建一個五級客運站并通過驗收,開通了下堡坪至栗子坪等4條58公里的運營線路。解決了9個村2萬多農民的乘車難問題。

客運試點工作帶動了全區農村客運發展,我區全年新增農村客運班線6條,新增農村客運運力16輛,座位160座,行政村通車率達71

二、優化線路資源,努力構建鄉村兩級客運網路。

針對農村客運的特點,為發揮鄉鎮客運站的功能,我們對農村客運線路實行兩級網絡管理,將農村客運線路實行按級分工。一級線路為小溪塔(城關)至鄉鎮政府所在地,負責承運主干道上的旅客;二級線路為鄉鎮(五級客運站)所在地至各村、組,負責承運鄉村線路上的乘客。一級線路按許可的路線,依線營運,實行“三定三統一”。即定線路、定班次、定票價,統一進站、統一排班、統一售票。二級線路按片區實行“四制”管理、區域營運。即一車一線制、一車多線制、一線多車制和循環線路制。形成了較好的農村客運運輸市場格局和健康的發展方向,受到社會的好評。在線路發展上,堅持以調整、延伸為主、新增線路為輔的原則,延長了鄧村至譚家埡、樟村坪至黃馬河等西北山區客運線路,今年來共延伸山區客運線路93.3公里,新增農村客運里程7條,解決了12個行政村通客班車問題,新增了3萬多農民在家門口坐上客班車。

三、加強源頭管理,保障農村客運安全。

針對農村客運線路點多、面廣,存在安全隱患多、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我所采取了三項措施確保農民“走得安全”。

一是認真落實“三關一監督”職責,建立嚴格的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對營運車輛的監控。

二是把打擊黑車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充分發揮職能,加大路面稽查力度,象整頓城市交通秩序一樣,整治農村客運市場,保證了農民乘上放心車。

三是發揮農村客運“千里眼”作用,做到安全隱患早發現,早消除。我所聘請經營農村客運的58條線路上的37位駕駛員為安全管理信息員,及時報告各自線路上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確保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四、強化市場監管,凈化運輸市場秩序。

針對我區農用車、小轎車、“黑面的”從事非法旅客運輸猖獗,坑客、宰客、超載現象時有發生的實際情況,我所積極爭取政府組織,運管為主,部門配合,綜合治理,成立了區交通綜合整治辦公室,在區城管辦、交警大隊、運管所、客管處等部門抽調精干執法人員9名,落實辦公地點、配備執法車輛和取證設備,政府從罰款中劃撥辦公經費,形成了打擊非法營運的長效機制。

為加大打黑力度,專班建立了案件審理委員會制度和案件處理“五公布”制度。案件審理委員會定期舉行例會,與會委員必須超過半數以上,由案件承辦人根據事實和相關法律法規匯報案情,提出處理建議,與會委員根據建議和意見,集體作出處理決定,處理決定一旦形成,任何人都無權更改?!拔骞肌奔矗汗歼`法、違規的單位和個人名單;公布其違法事實;公布處罰依據;公布處理結果;公布《說情登記》),使綜合執法更加公開、公平、公正。一年來,我所及專班共檢查客貨營運車輛2200余臺次,查處違章車輛416臺次,扣證牌314套(塊)、扣車102臺次,實施行政處罰84起,罰款24.8萬元。這一舉措使“黑車”頑癥得到了有效治理。

我所在強化運輸市場監管的同時,加大了運管費的征收力度。一是加強宣傳,通過向車主印發內容詳實的宣傳單、在電視臺播放通知等方式,把征收政策和標準告知營運車主;二是實行滯納金制度,嚴格按有關規定征收滯納金;三是嚴格征收政策,凡符合減免條件的一律報市處減免。四是加強規費稽查和“兩證”換發的審核關,嚴懲偷逃規費的行為。全年共補征規費20多萬元,征收滯納金4萬余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五、開展行業文明創建活動,提升運輸服務質量

一是以專業運輸企業三峽運輸集團為龍頭,以各民營客運 公司為骨架,廣泛開展文明客車、文明線路、十佳駕駛員、十佳乘務員的竟賽活動,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和服務質量。

二是全力打造城信企業,把服務質量納入企業管理和考核范疇,與企業的資質、等級、線路經營權直接掛鉤。

三是行業熱線電話和投訴監督電話實行全天候服務,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投訴及時處理、及時反饋、及時整改。

篇9

【關鍵詞】新型金融 農村 市場發育

一、農村新型金融發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及相關理論分析

(一)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概念界定

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主要分為正規金融機構和非正規金融機構。正規金融機構主要有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非正規金融機構包括私人錢莊、私人借貸、高利貸等。

(二)農村新型金融的概念界定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是相對于傳統的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來說的,國務院《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農村金融市場面向所有社會資本開放,境內外資銀行資本、產業資本、民間資本都可以到農村地區投資,在農村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銀行業機構。

農村新型金融政府服務模式理論

面對發展中國家如何走向金融發展之路這一金融發展理論的難題,美國經濟學家麥金農(R.L.Mckinnon)和愛德華·肖(E.S.Shaw)出版了《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1973)和《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1973),首先分析了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金融特征,然后提出了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金融理論和應采取的貨幣金融政策。并提出了與傳統金融發展理論完全不同的“金融抑制理論”和“金融深化論”?!敖鹑谝种评碚摗笔且喳溄疝r的“互補性假設”為前提,論證了金融制度和經濟發展既可以相互促進,又可以相互制約的關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將儲蓄資金有效的動員起來,并引導到生產性投資上去,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蓬勃發展的經濟也通過國民收入的提高和經濟主體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增長而刺激金融發展,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與“金融深化論”的出發點不同,金融深化是解除金融抑制的結果。在政府放棄對金融的過分干預和管制,取消對利率和匯率的人為壓制,使利率和匯率真實地反映資金和外匯的實際供求狀況的前提條件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體系和活躍的金融市場能有效地動員社會閑散資金并使其向生產性投資轉化,還能引導資金向高效的地區和部門;另一方面,經濟的蓬勃發展,通過增加國民收入和提高各經濟單位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業的擴展,由此形成金融—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由于“金融抑制論”和“金融深化論”從不同角度得出了一致的結論,因此也合稱為“金融深化理論”。金融深化理論,其本質是私有制和完全競爭市場前提下,建立起來的一般均衡在金融理論中的運用,是經濟自由主義金融理論的代表。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中,金融抑制特別嚴重,除國家準予的正規金融機構以外,所有的民間金融都受到國家的抑制。而我國農村的正規金融機構非常之少,特別是隨著農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后,農行逐步撤離了農村中的網點,農村所剩的唯一正規金融機構就是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全部落在信用社的身上,而農村信用社不健全的體制使其難以擔當重任。因此,農村金融的抑制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金融的市場發育和制度規范相應建議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的第三大顯著特征是市場發育和制度規范的“雙重缺失”。由于人口密度低、市場隔離、風險高等特點,加之季節性因素導致的收入波動和高交易成本,使得缺少傳統抵押品的農村金融市場面臨無法有效分散風險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以利潤為導向的商業金融機構只能望而卻步。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先天不足,在放寬農村金融限制的條件下,金融機構的信貸分配容易發生失控或尋租現象,問題的累積可能會使許多金融機構喪失清償能力而面臨破產威脅。毫無疑問,當市場缺乏和制度不規范時,政府應當積極培育市場,為市場成長提供合理的政策環境和必要的法規,加強產權和市場約束。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在監管法規滯后、監管基礎薄弱以及監督約束機制缺失等現實因素的制約下,農村金融監管處于事實上的低效或無效狀態。隨著準入政策的放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逐漸出現,而專門針對這些新型金融機構的監管法規,如“合作金融法”、“社區銀行法”等監管條例尚未明確,這使得農村金融“加速發展”過程中的監管“真空”成為潛在隱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導向下的農村金融發展將再一次引發“金融政治經濟學難題”:在強勢政府主導信貸資源分配的過程中,政治權利的分布可能會明顯地決定信貸的發放過程和結果,并伴隨產生大量“權力租”,這對本就弱化的農村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

從某種程度說,目前我國的農村金融監管正處于一種形式與實質的“悖論”之中:形式上的審批制度和行政管制,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控制金融風險,但卻是以犧牲效率為代價的,而金融尋租和腐敗行為在國家針對“三農”異常優惠的政策環境中有了廣泛的滋生空間。毫無疑問,如果單純以短期內放開和做大農村金融市場為目標,而監管制度又長期滯后的話,隱藏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風險可能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因此,實施農村金融扶植和鼓勵政策必須是鼓勵競爭與加強監管相結合:除了通過有效的法律制度規范金融機構的準入、運作和退出外,還應考慮將廣泛存在的非正規金融正式納入監管框架和監測范圍,通過審慎監管減少在相對寬松的政策導向下可能滋生的各種機會主義行為,真正做到積極推動和穩健發展相結合。

參考文獻:

[1]侯希紅.農村金融保障體系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促進作用[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2]馬寧.中國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0.

篇10

關鍵詞:精明增長策略;農村居民點整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中國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2-0289-02

0 引言

農村居民點作為農村人地關系的核心表現,是農村人口生產和生活等綜合功能的承載體,是農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農村居民點用地面積大、增長快、利用率低、空置嚴重、布局混亂、違法用地現象普遍。農村居民點整理是我國土地管理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是指通過運用工程技術、調整土地產權等方式,進行村莊改造、歸并和再利用,使農村建設逐步集中、集約,以提高農村居民點用地利用強度,促進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學化,同時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由此可見農村居民點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集約節約用地的有效途徑,而其中尤其要關注土地整理潛力的挖掘,因此,探索一種適度的農村居民點整理模式極為重要。

“精明增長”理論是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一種新的城市發展理念,主要是應對城市發展過程中過度蔓延。研究交通問題學者認為精明增長是“一種開發原則和規劃實踐,以建立更有效的土地利用空間格局和交通模式”。目前,“精明增長”理論更多的應用于城市規劃,然而同樣適用于郊區、農村土地的規劃。因此,根據“精明增長”理論的原則,農村居民點整理后,不僅可以挖掘建設用地指標,同時可以達到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的目標。

1 “精明增長”理論概述

1.1“精明增長”理論提出的背景和內涵精明增長(SmartGrowth)理念是20世紀90年代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針對城市日益嚴重的無序擴張蔓延提出來的。精明增長理念作為一種理論工具,它通過土地使用功能組合,優化土地利用結構,限制城市邊界成長,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護農田、空地、自然景觀和環境保護區,改變交通模式,加強對現有社區的改造等方式來解決城市蔓延中出現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促使城市協調發展。

1.2“精明增長”理論的原則1996年,美國環境保護局聯合其它機構建立了精明增長網站――精明增長在線,提出了關于“精明增長”的十項原則:①土地的混合使用;②設計較為緊湊的住宅,加強土地集約利用;③提供不同類型的住宅;④創造適合步行的社區;⑤每個社區應有自身的特色,提高社區吸引力;⑥保護開放空間、農田和自然景觀以及重要的環境區域;⑦加強已有社區發展;⑧提供不同類型的交通方式;⑨提高城市增長的可預知性、公平性和成本收益:⑩鼓勵社會組織和相關利益主體參與發展決策。

1.3“精明增長”理論的有關策略

1.3.1限制城市蔓延與城市增長邊界(UGB)管理。“城市增長邊界(UGB)”是引導城市向合理方向增長并能嚴格控制城市蔓延的規劃途徑。城市增長邊界之外是農用地,在邊界在外的區域嚴禁進行城市開發和建設小的新城鎮。

1.3.2“TOD”發展模式?!癟OD”是一個空間布局緊湊、功能齊全且適宜步行的社區。“TOD"要求加強土地的混合利用,以公交站點成為區域內的交通樞紐、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的土地開發利用模式。

1.3.3提供公共運輸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人們在居住、購物、工作以及交通方式上提供多種選擇是“精明增長”的核心目的。

2 農村居民點整理研究內容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居民點整理的研究內容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點整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關于此方面的研究較多,其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四個方面[羽:①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的研究;②農村居民點整理模式的研究;③農村居民點整理的資金籌措模式研究;④中心村建設問題的研究。相關的初步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農村居民點整理的潛力主要來源于以下方面:一是農村宅基地超國家標準面積形成的潛力;二是廢棄建筑物壓占土地形成的潛力;三是由于我國的村莊建設缺乏規劃,街道、排水等基礎設施和農民住宅建設隨地而建,造成其內部有許多建筑垃圾壓占、建筑廢棄地等空閑地。

另外,考慮到由于我國目前處于經濟建設的黃金期,建設用地指標難以滿足社會經濟建設用地需求的矛盾凸顯,通過農村居民點整理置換建設用地指標成為緩解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是目前農村居民點整理的重要研究內容。

2.2農村居民點整理存在的問題農村建設用地的整理潛力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使農村建設占用土地達到相應的標準,將原來超標或粗放使用的土地整理出來作為潛力,用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或者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度,從而減少各級各類建設對農用地的壓力。

由于我國城市建設對建設用地指標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為了最大限度的挖潛農村居民點潛力,置換建設用地指標,農村居民點用地從“人均農村居民點標準”調整為“戶均農村居民點標準”,使農村建設逐步集中、集約,提高農村居民點用地利用強度,這必然將導致整理后的農村居民點存在以下問題:①整理后的農村居民點未規劃預留發展空間及發展方向,若未來農民有用地需求,則重新造成布局混亂、違法用地現象;②整理后的農村居民點僅包含居住面積,功能單一,缺少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家禽養殖場所和糧食晾曬場所等用地需求考慮;③中心村集中模式雖然置換大量建設用地指標,但會導致農民耕作半徑的增大,對生產生活造成不便。

3 “精明增長”理論在農村居民點整理中的應用探討

根據農村居民點整理的研究內容和“精明增長”理論的原則,將“精明增長”理論中的策略運用于解決農村居民點整理中存在問題,具體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擴展邊界”的設定在農村居民點整理中,為了提高建設用地利用的強度,通過各種潛力測算方法,僅預留了農民居住生活必須的建設用地,沒有考慮農村居民點的潛在用地,導致整理后的農村居民點無法發展,所以應該預留一定發展空間,確定發展方向,劃定“擴展邊界”。

設定農村居民點“擴展邊界”同樣可以明確農村居民點向哪個方向發展,如何合理發展和發展的范圍,是“精明增長”策略的具體應用。確定發展方向避免了農村居民點的無序發展。預留發展空間將減少和控制違法用地的大量出現,同時,預留發展空間的不斷減少會提高農民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識。

3.2土地混合利用農村居民點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不

僅包括農民居住生活場所,還是家禽養殖、糧食晾曬、果蔬栽種的場所。通過農村居民點整理,雖然解決了土地混雜使用帶來的無序狀態,但同時導致農村居民點僅包括單一的居住功能,所以在農村居民點整理時,應考慮土地的混合利用。

“TOD”理論強調土地的混合利用,通過公共交通將居住、商業、辦公等功能單元連接起來,各單元之間保留大量的綠化開敞空間。根據最大效益原則和適度混合使用原則,采用土地混合利用理念,通過公共交通將農民居住、耕作、晾曬場等單元連接起來,并且設計居住與家禽養殖的混合利用方式,不僅解決土地用途功能單一對農民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同時也解決了土地混雜使用問題。

3.3提供多種選擇的交通方式中心村集中模式雖然置換大量建設用地指標,但同時導致農民耕作半徑的增大,對生產生活造成不便,導致農民交通方式的轉變。

“精明增長”理論提倡完善公共交通系統,為居民提供多樣化出行選擇,優先考慮步行及自行車交通。小汽車帶來的大氣污染與噪聲污染是導致城鎮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應積極發展依托與城市公共交通網絡的公交體系,鼓勵居民綠色、低碳出行,盡量減少小汽車造成的環境破壞。

同樣,農村居民點整理中結合“精明增長”理論提倡完善公共交通系統,不僅加大中心村集中模式的可行性,又可以將大量資金集中建設中心村,強化水、電、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從而解決農民交通出行和耕作距離的影響。

4 結語

我國農村居民點整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指導體系,借鑒“精明增長”策略,可以較好指導目前我國農村居民點整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同時,拓展農村居民點發展空間。促進農村土地混合利用,完善農村公共交通設施,使整理后的農村居民點更加合理,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姜廣輝,張風菜,陳軍偉等.基于Logic回歸模型的北京山區農村居民點變化的驅動力分析[M]農業工程學報,2007,23(5):81-87

[2]關小克,張鳳榮,趙婷婷,等.北京市農村居民點整理分區及整理模式探討[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0,29(3):114-118

[3]陳百明.土地資源學概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294-297

[4]付海英.基于精明增長理論的城鄉用地規劃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

[5]Principles 0f Smart Growth.省略

[6]黃慧明.美國“精明增長”的策略、案例及在中國應用的思考閉.現代城市研究,2007,(5)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