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15 18:10: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市場經濟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13年一季度中國廣告市場開局喜人增長跑贏GDP
2012年,在宏觀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在限娛令、限廣令等一系列政令的影響下,中國媒體廣告市場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全年增幅僅為5.7%,為近年來罕見低增長。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7.7%,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基本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企穩回升態勢。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超過5.5萬億元,相比去年四季度,內需短期有收縮,年中有望逐步企穩。3月份CPI為2.1%,低于市場預期,通脹預期減弱。對外貿易也延續了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反彈回升的勢頭,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在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的大背景下,2013年一季度中國廣告市場開局喜人,增長11.3%,高于GDP 7.7%的增幅,同時也遠遠超出去年同期1.5%的增長。(見圖)
電視媒體恢復增長網絡增長進入平穩期
一季度增長主要靠電視拉動,去年年初由于受到限娛、限廣等廣電政令調控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電視廣告市場受到很大的沖擊,今年一季度恢復增長,增幅13.2%,高于廣告市場的平均漲幅。其中央衛視收入額和時長均有增加,地面頻道收入增幅緩慢,廣告時長縮減。廣告投放繼續向全國性高端化品質化平臺聚焦。電臺廣告收入穩步增長13.6%,繼續引領傳統廣告市場漲幅。繼報紙后,雜志也出現負增長,紙媒堪憂,需要更快進行數字化、電子化步伐。網絡(不包括搜索類)進入平穩增長期,同比增長18.8%。(見圖)
“大消費”行業依然集中傳統平臺寶潔穩居廣告主首位
行業方面,日化、食品、商業及服務性行業、飲料、藥品“大消費”行業繼續傳統廣告投放市場的主力軍團。除了商業及服務性行業和藥品投放依然縮減外,其他三大主力行業均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來自春節因素的影響,食品和飲料增長顯著,增幅均超過20%。日化行業10%的增長穩居投放額霸主,其中歐萊雅是中國廣告市場一季度投放刊例額最大的品牌,但增長減速。寶潔穩居廣告主首位,不僅在傳統媒體投放最大額的投放,在互聯網上也是投放冠軍,并保持快速增長。除了主力行業增長外,酒類、清潔用品、房地產和交通行業一季度增長也表現強勁,房地產雖然環比去年四季度下滑,但對比去年同期呈現24%增長,房地產市場已然回暖。而在去年同樣低迷的交通行業也有25%的增長。家電家居行業從一季度的投放表現看,依舊低迷。(見圖)
互聯網廣告投放市場上,交通、網絡服務類、食品飲料是主力投放行業。食品、飲料、酒類、醫藥、日化、個人用品等傳統行業增長顯著,繼續加速在互聯網傳播。尤其在傳統媒體上投放縮減的醫藥行業,在互聯網上有62%的高增長投入。部分行業的媒體傳播轉型,值得關注。(見圖)
昌榮預測:2013中國廣告市場增幅約為9.7%
篇2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現狀;反思
基金項目:樂山師范學院科研項目(S100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1年10月31日
《西方經濟學》課程是教育部所要求的高校經濟管理類必修核心專業課,其目的是致力于培養應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數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還停留在“老師上課講-學生考前背考后忘”的傳統教學模式之上,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應對市場需求,更無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因而,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
一、《西方經濟學》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現狀
首先,教師難以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狀況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在一部分高校《西方經濟學》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學生此時剛剛接觸或沒有系統學習《高等數學》,而《西方經濟學》上部分便涉及邊際效用、邊際產量、邊際成本等眾多的邊際概念,學生如果沒有微積分的扎實基礎無法深刻領會邊際分析的內涵;另一方面國內教材編寫的特點是采用演繹法,即先給出明確的概念,然后層層闡述概念的內涵,最后再舉例,其優點是邏輯層次清楚,適合于記憶和應試,但是過于枯燥和單一,不利于發散思維。學生在課堂前半部分老師詳盡的概念闡述之中已失去主動學習思考的興趣。而經濟學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離開了生活實際經濟學就必然成了無本之木。因而,教師要選擇難易適度、內容豐富且注重案例研究的教材并非易事。
其次,部分教師對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實施缺少清楚的認識。我們不能簡單把案例教學理解為舉例教學。案例教學本質是互動式教學,而舉例教學卻可以不依賴于學生的積極配合而單獨由教師講解來實施。案例分析沒有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對于現實生活問題,我們可以存在多種視角,多種解決方案,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經濟分析的能力和興趣;而舉例教學僅僅是用一些實際例子對某一理論作相關闡釋,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該理論。案例教學綜合性較強,對某個案例的合理分析不只是涉及到課程中某一章節的知識點,而是可能需要對幾個章節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同時,案例教學需要較多的背景知識介紹,我們不能把一些外文教材中的經濟案例直接照搬到課堂,因為有些背景為我們國內學生所不了解。
再次,我們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有單一化的傾向,不利于學生較好地掌握經濟分析工具。大多數普通高校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堂教學的單一形式,而《西方經濟學》較強的應用性使得單一的課堂教學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西方經濟學》教學手段上部分高校以多媒體教學為“時尚”。我們知道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信息量大、使用便捷快速、易于拷貝和觀摩,但并非所有層次的學生都適合以多媒體為主要手段的教學,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龐大的信息量使得學生無法把握重點,同時也不易吃透難點。因而,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合理選擇教學形式和手段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二)學生學習現狀
首先,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之初就存在很多對該課程的誤解。有些學生抱著很強的功利心來看待《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以為微觀經濟學可以幫我們快速致富,宏觀經濟學可以幫我們去政府部門運作經濟政策。但是微觀經濟學遠非致富之學,宏觀經濟學的課程學習也不能馬上帶給我們實在的經濟效益。《西方經濟學》只是一種分析方法,一種看事物和現象的獨特視角,其所擅長的經濟解釋更是人所詬病的“事后諸葛”。還有一些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之前就把經濟學混同于會計學,但是我們知道會計學是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術,有標準的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而經濟學卻并非一門技術,其經濟理論眾多,流派龐雜,對于有些爭議各流派無從統一(特別是在宏觀經濟學部分),如果我們以會計學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經濟學,必然感覺思維混亂,課程學習難以進行。
其次,很多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從有到無。一些抱著極強功利心學習的學生在看到經濟學并沒有實實在在的收益時就會失望而歸,同樣,那些以會計學思維方式對待經濟分析的學生在看到眾多有爭議的理論時就視經濟學課程的學習為畏途。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一般為文理兼收,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而《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離不開經濟數學和圖表分析,特別是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對微積分的掌握要求較高,這對于那些數學基礎差的學生打擊較大。
再次,學生缺少與老師互動的平臺。學生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新問題和新想法,但是卻無法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如果僅僅依靠課后10分鐘來和老師討論,顯然不僅時間倉促而且也讓老師疲于應對,無法休息。在國內大多數普通高校,學生不可能在課堂上隨時打斷老師來提問,這種提問方式不僅會讓老師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而且也會對教學秩序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不在課堂之外開辟新的交流平臺,學生會因為積累的問題太多而影響其學習興趣,而且那些曾經出現在腦際的新想法也會遺忘。因而,師生互動平臺的建設必不可少。
(三)課程考核現狀。在國內大部分普通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如同其他專業必修課經濟學的考核也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這種考核模式必然使得學生更多地注重考試前的背筆記,而忽視平時經濟分析的應用。這樣,即使老師在教學中引入了案例教學法、經濟心理實驗法和經濟模擬教學法,那些僅追求考試分數的學生仍然會對新教學法缺少興趣,并且課程考核如果不緊密結合新教學法也會造成對積極參與的同學不公平。因而,新教學法必須與新考核方式緊密結合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探討
根據上文對《西方經濟學》教學現狀分析,我們對該課程的教改提出如下建議:
(一)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大膽精選教學內容。如,在一些高校微觀經濟學的課時設置從48課時到64課時不等,我們必須根據課時多少來調整所教內容。當課時設置較少且學生基礎較差時,我們可以略過或者少講某些章節,比如在微觀經濟學中可以不講生產要素的供求和蛛網模型等章節。對于數學基礎弱的學生,我們可以選取較為簡單的模型講解,如只講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中規模報酬不變的情形。
(二)案例教學法。我們在引入案例教學法時,應多結合中國經濟生活,從經濟運作實踐之中收集典型貼切的案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不得不使用國外的案例時,則應盡可能保證案例新穎獨特,且需要對相關背景知識進行介紹。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教師應密切與學生保持互動,且始終處于指導者身份的位置。當學生分組討論時,課堂氣氛既要熱烈活潑,又要始終處在老師的控制之下,既要發散學生思維,又不能讓學生跑題,做到收放適度。同時,我們也可以邀請一些科研單位研究人員來講解涉及其研究課題的經濟學案例,從而更好地保證案例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三)經濟心理實驗教學法。我們在講授某些經濟學原理時可以讓學生參與經濟心理實驗,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原理的理解,如拍賣定價模擬和經濟博弈實驗等。在實驗之前教師需明確告訴學生實驗規則,在實驗結束時應及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后寫經濟心理實驗分析報告或心得體會,以深化實驗教學法的效果。
(四)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多樣化。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合理選擇教學手段和形式。當學生反應快、學習能力強時,可以較多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學生的信息量,當學生基礎薄弱時,則應更多地使用傳統的板書教學以突出重點,強化難點。除了教學手段多樣化之外,在教學形式上也須靈活多樣。由于經濟學有較強的現實性,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可在條件允許范圍內多帶學生走出去,親自做調研,從而更好地理解經濟運作與實踐。老師可先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確調研內容和目的,然后帶學生走出課堂,結合現場進行講解,指導其做好記錄以備返校作調研分析報告。這種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五)師生互動平臺。我們應注重課堂之外的師生互動平臺建設。良性循環的互動平臺不僅可以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激發其學習熱情,而且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這種互動平臺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如QQ群、電子郵箱等,也可以直接建立學習興趣小組。
(六)新的考核方法。我們引入了新教學法就必須引入新考核法與之相對應,否則考分至上主義者必然對新教學法缺少興趣,同時也會帶來新的不公平。對于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調研報告和經濟心理實驗分析報告,我們應認真考評以備期末結合考試成績作綜合成績評定。分析報告的考評可采用如下準則:第一,是否緊密結合相關理論進行經濟分析;第二,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對于同時符合這兩條準則的分析報告可以評為“優秀”;對于只符合第一條準則的報告則評為“良好”;只符合第二條準則的報告則評為“及格”;對于兩條準則都不符合的報告則評為“不及格”。在期末綜合成績評定時,卷面分所占比例可以設定為70%或者60%,平時成績所占比例為30%或者40%(平時成績一部分來源于分析報告的評定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別對應于百分制的85分、75分、65分和55分)。當然,平時成績也可以部分來源于其他方面,如考勤和課堂討論的參與等。
三、結語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理論和實例主要來源于西方的市場經濟實踐總結,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應更多地結合中國市場經濟實踐和學生實際水平,嘗試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以最終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牛國良.微觀經濟學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魏靜.談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運用[J].昆明大學學報,2008.1.
[4]鄭凌燕.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初探――以西方經濟學教學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8.2.
篇3
1.1有助于經濟學相關問題的解決
由于經濟學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因此要求我們在對經濟學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科學、客觀、精準,即使用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問題進行客觀的分析,準確地找到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而作為統計方法來講,其自身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分析過程的精密、嚴謹性,以及分析結果的準確、清晰化。將統計方法引入到經濟學中進行應用,促進經濟學與統計的結合,不僅對計量學、產權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衍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有助于經濟學相關問題的解決,使經濟學相關活動的開展在科學統計方法的輔助下得以順利、有效開展。一般來講,將統計方法應用到經濟當中,其過程都要經歷從經濟到統計再到經濟的這一輪回過程,即從當前面臨的急需解決的經濟問題出發,建立經濟模型,運用科學統計方法來對經濟模型展開全面的分析,以求得結果,并結合相關經濟理論以及原理來對這一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最終得到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為相關經濟活動的開展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意見和建議。
1.2有助于企業重大決策的制定
統計方法在經濟學中的運用,逐漸改變了原來以定性分析為主的經濟活動評估方式,轉而以定量分析為主。特別是對于現代一些企業而言,在對經濟相關重大決策進行制定之前,企業都希望能夠通過科學、精準的統計方法來對決策的制定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何種意義以及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以為企業重大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運用統計方法來對企業的經濟決策進行制定,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經濟決策的科學性與可靠性,避免企業不必要的物力、財力的損失,同時統計方法對企業決策結果的預測,還能夠大大地提升企業對自身發展情況的可控性。
1.3有助于經濟理論適用性的提升
無論世界上何種事物,其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量變向質變轉變的過程,與經濟學相關的事物亦是如此。統計方法對經濟學相關事物的分析主要分為定量、定性兩種不同的分析方法,當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起事物質的改變,反過來事物質的變化又會對事物的量產生影響。所以說,對于經濟學來講,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有著相同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根據經濟活動的具體情況來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進行統計方法的選擇。我們在應用統計學來對經濟學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表述時,可以以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來進行,從而得到分析報告,并結合先進的經濟學理論來對實際的經濟活動給予科學的指導,使經濟理論的實踐性、適用性得到提升。
2統計方法在經濟學中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市場經濟體系有待完善
從上文對統計方法對經濟學重要意義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應用統計方法來對經濟學中的問題進行解決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抽取經濟問題中的相關變量,并以對經濟問題的分析作為前提,以與問題相關的經濟學理論作為基礎,來構建數據經濟模型。然而宏觀數據經濟模型的建立,需要我們對當前宏觀運行機制、宏觀經濟理論下各種經濟行為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以及宏觀經濟理論作為構建的基礎來進行實現。這就對宏觀理念下的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夠準確、客觀地對經濟運行機制進行描述,合理、適當地對宏觀的經濟行為進行分析。也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地提升經濟模型的實用性,使經濟模型在指標預測、決策評價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就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發展情況來看,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目前仍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市場經濟理論體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為一些經濟學理論沒有得到科學的實際論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仍處于建設之中、一些基礎性的經濟學理論存在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統計方法在經濟學中的運用,使統計方法的重要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2.2對經濟學中應用統計方法的認識不足
在經濟學中運用統計方法,應對所應用統計方法的科學性、適用性加以關注。我們之所以將統計方法應用在經濟學當中其目的,一是為了將復雜經濟學問題進行簡單化,這樣就可以直接通過對數據經濟模型的分析來更為容易地得到相關的經濟結論,其次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經濟學實際的內在需求,對一些需要由統計方法來解決的經濟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而當前,社會中的一些經濟研究、分析學者為了對自身的知識、能力進行炫耀,無論在分析、研究何種經濟問題時,不管是否需要、適合,都加入對統計方法的運用,并且愚蠢地認為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看起來更有水平。在企業中甚至還存在一些經濟分析人員,在沒有對統計方法的相關原理進行熟練掌握的情況下,就將其用于對企業經濟問題的分析上,完全不考慮其自身這種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將對企業造成怎樣的影響。
2.3專業統計人才缺失
運用統計方法對相關經濟學問題展開科學的處理、評估、分析,不僅需要分析人員能夠對統計方法進行熟練的掌握和運用,還需要其具有豐富的經濟學理論知識。換而言之,就是要求分析人員必須同時具備豐富的統計學和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能夠有效地運用統計方法來輔助經濟學活動。此外,還要求分析人員能夠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并在與經濟學、統計學相關的市場、貿易、管理、社會等學科領域方面有所涉獵。然而,在現實中,這種復合型的專業統計人才是十分稀缺的,一些企業的經濟分析人員要么是經濟專業出身、要么就是統計專業出身,只是單純地熟悉經濟學或是統計學一方面的知識,這對于統計方法在經濟學中的有效運用來講是極為不利的。
3統計方法在經濟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3.1完善市場經濟體系
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十分迅速,為給予我國的市場經濟以更好的保障,使其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更為穩固、持續的發展下去,就需要對當前的市場經濟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以更好地對當前社會注意市場的經濟發展規律進行揭示和分析,以探討出一條適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優產業結構,并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行為進行鼓勵,使企業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同時,在經濟學中應用統計方法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重對相關的統計、經濟理論進行不斷完善,對各種統計方法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提升企業經濟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強化統計方法對企業經濟決策制定的影響,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為企業的發展、競爭營造一種良好的外部經濟環境。
3.2構建完善的數據收集網
運用統計方法來解決經濟學中的實際問題,為相關經濟決策的制定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意見和建議,使統計方法更好地為經濟學所服務,這一切都要依賴于所收集統計數據的完備性、真實性、及時性,同時這也是保證統計方法在經濟學中得以有效運用,其功能得以充分發揮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我們必須要構建完善的能夠及時地對研究所需要的經濟數據進行準確收集的網絡。在我國經濟統計部門主要負責對經濟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想有效地提升所收集數據的精準性、全面性以及搜集速度,首先就需要我們針對經濟數據收集工作,制定統一的收集指標體系,以確定經濟數據收集的范圍和條件,同時還要對新興產業的數據收集工作加以關注;其次,要求我們必須加大對經濟數據進行調查的力度,并通過對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來提高數據收集的效率;最后,我們要自下而上,加快數據收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順利地收集到有效的經濟數據。
3.3加快復合型統計人才的培養
篇4
一、質量成本的含義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保證。自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質量成為競爭的核心因素。企業也越來越重視質量管理。根據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質量成本的定義是: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的有關費用。較為正統的說法:當生產的產品質量達不到100%合格時,為產品質量而增加的成本。
質量成本的基本組成內容包括:
(1)為保證和提高質量而發生的各種費用。主要有:
預防成本,指為減少質量損失和降低檢驗費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質量費用,產品評審費用,質量教育培訓費等。對于我們科研單位項目前期費用和技術儲備不應記入預防成本。
鑒定成本,指按照質量標準對產品生產種所需要原材料、配套件、半成品、產成品及其加工過程、裝配過程和交驗過程進行質量檢驗所發生的費用。例如,進料檢驗費,外購配套檢驗費,產品與工序的檢驗費,產品試驗費,測試和檢驗手段的維護、檢驗人員工資等。對于這部分的費用最好是落實到個人,專人專項負責檢驗試驗等活動。
(2)由于產品質量未達到規定標準而發生的各種損失,主要有:
內部故障成本,指由于質量不好而造成的各種損失。例如,廢品、次品損失,返修費用,附件費用,產品質量故障分析。修改設計費等。
外部故障成本,指產品售出后。由于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例如,索賠損失,違約損失,降低損失,以及對廢品、次品進行包修、包退、包換而發生的損失等。
二、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意義
(1)開展質量成本管理是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質量成本是產品總成本的一部分。是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經濟型的表現,是衡量質量體系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確定質量成本的最佳水平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通過開展質量成本管理,對質量成本進行統計、核算、分析、報告和控制,了解質量成本中各項費用的變化趨勢,針對這些趨勢中的不良傾向采取措施,控制其中不合理項目,反復調整,找到本企業質量成本構成的最佳比例,不僅可以找到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還可以監督和指導質量管理活動的正常驚醒。進而滿足用戶要求的最佳質量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2)質量核算是進行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
進行質量核算可以反映和監督在項目產品開發、技術儲備、生產、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找出質量管理職能上的弱項,為推進質量管理活動提供依據,通過質量成本核算,探求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管理條件下,最經濟的質量水平,找出質量的合格程度和質量成本間的變化關系,以改善質量成本結構,降低質量成本,提高企業質量管理的經濟性。
(3)開展質量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工作深化的必然趨勢
成本管理就是根據客觀經濟規律,對產品總成本進行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并對各項費用支出進行計劃和控制,達到少投人多產出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產品的質量貫穿整個生產活動中,質量管理的只能與作用,是成本管理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同時質量成本管理吧,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結合起來,把技術管理融為一體,改變了長期以來重生產輕管理,重技術輕核算。重質量輕效益的傾向。
財務部門負責的任務:
(1)根據各部門上報的經費使用計劃,組織編制質量成本計劃,并監督實施。
(2)收集和核算、匯總各部門上報的質量成本數據,每月編制上月質量成本匯總報表,定期送總會計師審閱并報質量管理部門,每季度進行質量成本分析,年度出具質量成本經濟分析報告。
(3)依據質量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信息,開展質量成本監督。
由于目前財務核算體系中尚未單獨設立“質量成本”科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按照質量成本管理程序要求,將能區分的質量成本在財務核算時用加注關鍵字的方式予以明確和區分。具體做法是在錄入憑證的摘要時注明關鍵字,比如預防成本加注“Y”、鑒定成本加注“J”,內部故障成本加注“N”,外部故障成本加注“W”。在月末結賬后將流水賬引出,對關鍵字經行篩選。進行質量成本的統計工作。這樣做的好處是將質量成本和賬務日常核算工作結合在一起,不用再重復進行統計工作了。
質量辦公室應負責的任務是:
(1)對財務部門提供的質量成本統計報告進行分析,研究質量成本變化趨勢,生成分析報告。
(2)每年年末向財務部門提供下一年度各項費用和經費的開支計劃。
(3)每年年末向財務部門提供下一年度質量管理、產品質量評審、質量教育培訓計劃預算。
四、如何控制降低質量成本
降低質量損失的意義在于如果能把質量損失中的顯見部分。特別是隱見損失控制住,降低下來,就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總成本,所獲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是十分可觀的。
1、質量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控制是以質量成本計劃所制定的目標要求為依據,采用各種手段,把影響質量總成本的各個成本項目控制在計劃范圍內的一種管理活動。可見,質量成本控制是完成質量成本計劃、優化質量目標、加強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質量成本控制貫穿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一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質量成本控制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提高員工的質量控制手段,完善質量管理工具
(2)規范檢驗方法和環境控制,減少人員原因對質量的侵害。圍繞生產過程重點提高合格率水平的方法;(3)運用改進區、控制區、至善論區的劃分方法進行質量改進、優化質量成本的方法;
1)質量該井區的標準是故障或損失成本大于>70%預防成本
2)控制區的標準是損失成本約等于50%預防成本約等于10%在這個階段這各階段用戶滿意且質量成本最低,如果找不到更有利的改進項應經重點轉為控制質量成本。
3)至善論區域的標準是損失成本小魚40%鑒定成本50%此時,產品質量水平最高,超過了用戶的要求,出現了剩余質量,應從新審查標準或放松檢查標準。
參考文獻:
[1]孫正興,并行工程環境下CAD系統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1997(9):3―8
[2]李開龍,并行工程在機械產品開發中的應用研究,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f20):48―49
[3]何浩,徐燕申并行設計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機械設計,1998(1):64-66
篇5
成品油價稅費改革中,燃油稅雖然是當前眾目所集,但其重要性可能并不如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正因如此,12月5日晚間,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 (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關心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觀察者們感到了失望。
征求意見稿在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方面僅在現行框架上略作修改:國內汽、柴油出廠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確定。此外,現行汽、柴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最高零售價格以出廠價格為基礎,加流通環節差價確定,并將原流通環節差價中允許上浮8%的部分,縮小為4%左右。國家將繼續對成品油價格進行適當調控。”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告訴《財經》記者,他認為這仍然只是一個過渡性方案,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看不到中國油價完全放開的可能,油價定價權仍在政府手中。
捆綁的代價
此次燃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出臺,可見的理由是國際油價近期的大幅下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和燃油稅改革,十余年來受困于高油價、利益紛爭等原因,曾多次呼之欲出而又偃旗息鼓。
今年7月,國際原油價格創下147美元/桶的歷史高價。之后,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逐步擴散,油價掉頭向下,如今已經跌至45美元/桶以下,短短四個月跌幅接近70%。
同期,中國自從在北京奧運會召開前的6月20日,將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噸上調1000元后,油價便被鎖定,至今沒有下調。這導致國內油價明顯高于國際油價,不滿之聲四起,各地出租車司機爆發的亦此起彼伏。
根據美國商業銀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新加坡的汽油價格自6月以來已經下跌超過70%,至2287元/噸,與國內汽油價格相比差幅為44%。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則稱,隨著原油價格回落,到11月20日,新加坡92號汽油價格跌落至2323元/噸,比國內汽油出廠價便宜2938元/噸。近一個月以來的汽油平均價差分別為2014元/噸,柴油平均價差也達到1545元/噸。中金公司分析師張金濤認為,國內汽油價格有望下調1000元至1500元/噸,柴油下調800元至1200元/噸。這相當于國內汽油每升價格高于國際價格汽油約1.60元,柴油價格每升高出約1.30元。
可以理解,當眾多開車族和工商業者在承受了四個月高油價之后,等來的不是油價下調而是燃油稅即將開征的消息時,其失望和不解有多么強烈。
對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集團)一位管理人士亦向《財經》記者承認,按理說油價下調和開征燃油稅不應該同時來做,“該接軌接軌,該燃油稅燃油稅。”他進一步解釋,現在兩者弄到一起,目的可能就是讓油價基本不降,或者少降。“否則一接軌油價下來一大塊,然后再往里面塞燃油稅,油價上漲,群眾就該不滿意了。”
“燃油稅附加在油價上,將導致油價往上走,但是油價走低一抵消,基本和現在的油價持平。”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鋼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也如此解釋為何一定要將燃油稅與下調油價統一考慮的原因。
“現在低油價時進行改革,主要是為了消費者接受起來容易。”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說。
哈繼銘認為,成品油價格改革在國際油價比較高的時候進行意味著漲價,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比較大,現在中國的油價已經高于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此時進行成品油價格改革意味著降價,執行起來阻力就不會很大。“油價可以調下來,之后再加一個稅,使得最后消費者面臨的價格與目前的水平沒有太大的變化,可能略有下降。”
不過,也有很多反對者認為,所謂同時出臺可減小改革阻力的想法只是一種一廂情愿的“鴕鳥政策”,因為消費者的賬算得非常清楚,他們知道同時出臺“一攬子計劃”與先調油價及改變成品油定價機制,再推燃油稅費改革,對最終價格的影響并無區別,反而是油價延遲下調帶來的利益損失最現實。
根據征求意見稿,成品油消費稅按單位稅額征收,并不會與成品油價格掛鉤。不過,周大地表示,也不排除根據油價變化重新確定成品油消費稅的可能。
油價管制進退失據
不過,相比備受關注的燃油稅費改革,在此次一攬子油價改革方案中,成品油價格機制的接軌易為人忽視,其具體執行方案亦缺乏公開討論。
在承受多年油價管制之苦后,接軌已是石油化工企業、工商業者以及普通消費者等各方的共識。對于政府在不同時期出于穩定和平衡做出的各種價格選擇,似乎沒有人買賬。石油企業埋怨政府在國際油價上漲時遲遲不上漲,消費者則對國際油價下跌時國內油價遲遲不跌滿腹牢騷。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現在是中國油價與國際油價真正實現接軌的最佳時機,而且很可能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業內認為,目前全球經濟危機將進一步迫使石油企業縮減資本開支,未來一旦經濟復蘇,石油供應仍將出現緊張,石油價格將會維持在較高價位。中國油價機制如果不借低油價之際理順,實現市場化定價,恐怕會重蹈覆轍,再次陷入進退失據之勢。
2001年,中國就確定了根據新加坡、紐約、鹿特丹三地市場成品油價格變動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機制。根據這一機制,當國際成品油價格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國家發改委將決定上調或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這個價格形成機制遵循了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的基本原則,但總體來看還只是被動接軌,并且存在滯后性,還無法真正反映國內供求狀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鄧郁松曾對《財經》記者如此評論上述方案。
2001年時,國際原油價格不過在30美元/桶之下波動。但是,自2003年SARS以后,為防止經濟出現滑坡,中國沒有隨國際油價上漲相應調整國內價格。當時,時任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司長的畢井泉曾在一次非公開演講中介紹,中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將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使國內油價逐漸向國際油價靠攏。
不過,這個想法很快變得不可實現。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原油價格開始突破40美元/桶,并在隨后兩年穩步上漲,到2007年平均價格突破70美元/桶,今年上半年油價上演最后的瘋狂,最高漲至147美元/桶。在此過程中,國內油價大部分時間都落后于國際油價。
就在油價步步高升的過程中,中國2001年確定的以與國際接軌、市場定價為原則的成品油價格機制逐步被人遺忘。成品油定價權在實際執行中被主管價格的發改委收回,重新走回老路。政府主管部門在國際油價持續攀升時之所以將這套定價機制高高掛起,在國研中心的鄧郁松看來,主要是考慮到油價上漲可能對相關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其結果是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往往滯后于國際價格變化。由于價格機制失靈,供求無法準確預測形勢變化做出相應調整,每年夏天南方各省市往往油荒蔓延,不僅排隊加油的消費者們人人抱怨,國內石油公司也對利益受損不滿。而與此同時,在國內外油價巨額價差的誘惑之下,走私盛行。當國內油價低于國際油價時,大量石油從國內被走私到國外;反之,則從國外被走私進國內。
根據美國商業銀行高盛的研究分析,2003下半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中國汽油出廠價均低于新加坡市場的進口平均價,只在2007年年初時短短幾個月中,中國的汽油出廠價高于新加坡市場價格。但是從今年7月以來,情況大變。
高盛的分析報告稱,目前國內汽油價格較進口平均價高出123%,柴油價格較進口價高57%。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的脫軌,中石化煉油毛利自今年10月以來大幅增加,現在達到35美元/桶,但在7月份時中石化煉油虧損達到20美元/桶以上,“國內汽油和柴油的出廠價格大大高于進口平價,而且目前國內煉油毛利仍顯著高于正常水平。”
不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一位管理人士則聲稱,最遲至10月份,該公司煉油仍處于虧損狀態,因為其所購原油多為現貨,而8月時所購原油成本仍然在100美元/桶以上。
新定價機制優劣
對于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種種弊端,國家發改委并非不知。
今年6月,在出席中美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的方向不會改變,國內價格體制應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和商品生產所應負擔的成本,但調整的關鍵是“選擇適當的時機,采取適當的措施”。
“適當的時機”可遇而不可求。2002年,國際油價從年初約20美元/桶到年末時漲至30美元/桶,中國的油價就并未緊隨國際油價調整,在當年3月、4月、5月進行相應上調后,到10月才再一次上調,年內上調幅度為38%。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曾對《財經》記者回憶,當時國際油價變動過于迅速,浮動過大,政策很難實行。“實行就意味著每個月漲一次價。就在中國猶豫之際,國際油價飛快上漲,咱們就追不上去了。”周大地說。
鄧郁松曾建議,首要工作還是要實現與國際油價接軌,不過,要適當調整接軌標準,將與三地成品油價格接軌改為與進口國際原油價格接軌;選擇和國際原油價格實時接軌的方式,按照“原油接軌價格+煉廠成本+合理利潤+流通環節成本+合理利潤”的方式,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水平。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確實已經對此做出修正,“國內汽、柴油出廠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確定。”
“根據國際成品油價格變動來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一定能夠保證國內煉油企業的盈利率。由原油加成本來定價,更容易保證國內煉廠的盈利率。”巴黎百富勤分析師孟原說。他估計,當國際油價超過一定標準,發改委將保留進行直接干預定價的權力。
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國家將繼續對成品油價格進行適當調控”。
周大地認為,這表明政府還是擁有油價定價權,而他認為不應該將油價定價權完全交給企業,因為目前中國的原油供應尚不是一個自由市場。
中石油集團高層人士則告訴《財經》記者,根據新的定價機制,出廠價格是根據最高零售價格倒推,比最高零售價格低300元/噸。
孟原也認為,政府不會完全放開成品油的價格。這位宏觀經濟分析師告訴《財經》記者,油價仍然對中國的宏觀經濟影響很大,國際市場上油價變動劇烈,“上半年油價還是140美元/桶,現在則跌到40多美元/桶,政府不敢完全將油價放開。”
中金公司分析師張金濤認為,短期內國家不會放棄管制成品油價格。“一方面是考慮對經濟的調控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是國家煉油公司的壟斷地位,壟斷沒有打破之前放開油價,結果可想而知。”孫金濤說。
篇6
關鍵詞: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意義;途徑
1.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的意義
金融業屬于一種風險較高的行業,金融風險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金融體制也進行了多層次的改革,外資不斷進入國內市場、金融企業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創新能力不斷加強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財務管理在金融企業的發展中起著核心作用,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是財務管理不足引起的。所以,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必須強化財務管理工作,使企業資金科學合理的利用,使風險降到最低,提高金融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管理取得不斷地進步。
加強金融風險管理在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它是國內經濟形勢發展的宏觀要求,一是我國經濟改革在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還處在建立和完善階段,一些制度還在探索,一些雖已建立但還不完善,使得經濟實體在經營中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二是我國企業的經營風險意識較為薄弱,難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三是經濟要素更加活躍,在增大機會的同時也增大了風險;四是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競爭的加劇,使經濟實體面臨更多的選擇機會,需要對風險與收益進行綜合衡量;五是經濟改革和發展需要有良好的市場秩序作保障。
2.科學財務管理對于金融企業發展的意義
(1)科學的財務管理,使企業的財務行為更加規范,增加企業處理風險的能力。金融企業的特殊性要求其財務管理必須以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企業多方面的權益以及社會范圍內經濟秩序為目的。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從籌資管理到績效評價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中都要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和工作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創新,規范企業的收支行為,使企業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2)科學的財務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其創造價值的能力,使金融企業的經營業績不斷提升。隨著新會計標準的頒布,現代金融企業的經營業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從原來的單一盈利為目標轉變為以提高收益率為工作重心。所以,金融企業要健康發展,必須得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以此來控制企業的支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達到效益性等目標。金融企業內部從固定資產公職到零散辦公用品的添置都需要報到相關部門,導致企業在日常運轉的過程中需要資金的部門無錢可用,不能實現順利的周轉,不該使用資金的部門浪費現象嚴重,直接影響著資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制約著金融企業的發展,合理的財務管理工作,可以發揮其創造價值的職能,提升企業的業績。
(3)科學的財務管理,可以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使金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效經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速度也不斷加快,這就對金融企業或者金融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要求金融企業培養獨具特色的競爭力,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做出貢獻,創造更多的價值。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該企業的財務狀況,以財務管理報告為基礎來進行分析和說明,最終提出改進的方案或者意見。因此,假如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較低,其經濟效益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預防和抵御風險的工作也無從談起,除此之外,金融企業的其他問題也不會及時、如實的體現出來。
3.加強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和途徑
(1)建立企業內部的決策流程,通過規范來約束管理者的行為
當前,金融企業內部的重大事項會大部分受到政府和企業的影響,企業的投資分析報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金融企業內部并沒有嚴格按著該報告的標磚標準來進行決策的執行工作。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經濟分析學者在分析國內外經濟環境、宏觀微觀動態之后得到的專業的政策意見。國內經濟分析學者的隊伍越來越壯大,素質越來越高,直接為金融企業理性的決策奠定了基礎。金融企業的決策流程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經濟利益,做到長期健康發展,約束領導層的行為和權利,以防其利用權利之便謀私,真正管理風險,創造價值。
(2)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加大企業內部相互監督和檢查的力度
增強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最主要的就是要強化其執行力。增強其執行力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做好企業內部風險評估的工作,確立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第二逐步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比如人力資源政策等,明確崗位的職能和責任以及相關業務流程,加強對風險的控制;第三,建立和諧的溝通環境,做好反饋工作;第四,嚴格落實企業的各項制度,特別的控制牽制制度;第五,建立多樣化的內部監督形式,注重監督的效果,并且要做到現場與非現場監督相結合,提高監督的效率,重點要做好要害部位和重要崗位的監督工作。
(3)充分利用外部的監督體系和財務的監管職能
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規范核算工作的方法和流程,預防和化解危險,是財政部門的主要工作。各財政部門需要采取制定可行的措施,并將其落實到實處,從根本上解決金融企業中財務管理的問題,避免出現范圍較大的金融風波。第一,要做好財政監督工作,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雙管齊下;第二,要做好金融企業的考核和評價工作,認真分析其財務的現狀;第三,充分利用社會審計機構的監督作用,為金融企業的風險預警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和標準;第四,各級財政部門要積極聯合,為違法行為嚴肅處罰。
(4)使財務管理逐漸信息化,工作人員素質專業化
財務管理體系所要求的信息量較大,傳統的財務會計資料不能滿足如此的到信息量需求。會計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在企業的推行。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企業需要定期組織財務管理的培訓,提高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特別是風險識別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行為的規范程度、核心競爭力的建設以及經濟價值的創造,最終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因此,新時期金融企業要將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體系,為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做出貢獻。(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篇7
針對當前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從形成正確的管理理念、建立正規的監督激勵機制、進行高效的成本控制等方面,對加強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策略要點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希望為建筑事業的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施工企業,市場競爭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市政工程主要是指城市建設道路項目、橋梁項目、給水項目和排水項目以及防火項目等,此類項目均以城市基礎建設項目形式出現,是城市生存和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基礎,與此同時,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對外開放的先決條件之一。應該了解到,之前市政工作項目被定性為政府指定性工程,未能形成較為開放的市場開發環境,但是后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完善,招投標機制發展速度加快,市政工程被視為一種產業,對于施工單位和企業來說,可謂是機遇和挑戰并存。
1市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
成本計劃操作分級成本目標,制定出設計方案和采購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等不同類型的費用限額,之后在此基礎上將其視為施工階段執行標準要素;成本檢錄操作和成本控制操作,主要任務就是對不同環節的成本加以控制,最為常見就是設計階段成本控制和采購環節成本控制以及委托環節成本控制,隨之要進行各個環節費用支出,包括應該支付的工程款項內容,對完成支付項目進展情況予以深度監督,透徹保障每月按照基本情況進行定量支付,以定期操作辦法為主,制定出實際成本報告,相應審計工作務必完備;成本分析報告主要分為超支量原因分析內容、剩余工作所需成本預算分析內容和市政工程成本趨勢分析內容。制定方案進行成本計劃調整的過程中,部門與機構之間要達成通力合作,仔細分析和詢問工作發展態勢,做好問題協商,不同方面的決策和項目調整均應充分考慮到成本因素,借助技術經濟層面超支原因和節約潛能等予以深度研究,將整體成本目標優化視為重點,對市政工程工期內容、進度內容和質量內容以及技術內容予以優化,成本趨勢分析和對比也十分重要,要對最終成本狀況進行診斷,診斷模式以定量法為主,項目形象變動方面,常見的為目標改變狀況和環境改變狀況的分析與預測,成本計劃調整、成本計劃協調、成本加護費用補償等內容都涵蓋其中。
2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現存問題分析
應該了解到,市政工程建設中,施工企業不能準確辨別質量和成本間的主要關系,對這種辯證統一關系未能準確認知,習慣性的強調工程質量,但是卻忽視了市政工程成本的重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質量高、成本也高的局面,質量成本增加使得市政工程整體經濟效益低下,資本積累明顯不足。當前市政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制尚未完全建立,體系還是有些不完善,部分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單純的將項目成本管理責任歸于主管,成本管理體系漏洞明顯。還有就是工期成本重視度不足問題,尤其是項目經理一方,盡管對工期有詳細要求,但是不但能對工期要素與成本要素二者的關系加以分析,盲目性追趕工期現象十分明顯,之后在此基礎上產生了額外支出費用。施工項目項目經理的問題較為明顯,在市政工程項目內部,技術人員和工程人員以及材料監管人員只是單純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沒有一定的交流和協作。從實際角度加以分析可看出,上述現象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沒有什么問題,各司其職,但是項目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每一個工序環節、項目人員介入,市政工程項目最終效益提升要靠集體來加以完善。假設技術項目人員旨在保障工程質量不進行成本節約而施工,那么質量雖然得到保障,但是成本支出額度卻大幅度增加了,而若是材料項目人員單單注重產品質量而忽視材料購進價位,就算是使用程度和效率高,那么整體的項目成本還是沒有得到高效降低。
3加強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案分析
1)觀念強化、合理控制。第一點就是要形成較為正確的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理念與思想。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從實際角度而言,是全項目成本管理和全員成本管理以及全過程成本管理,成本計劃制定之后需要進行目標成本的透徹細化和分析,隨之應合理把控施工圖經濟分析和技術設計經濟管理。針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多項追蹤和調查,仔細審查施工方案和施工順序;第二點是要綜合強化市政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意識,對全員進行項目成本意識宣傳,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控制辦法,之后在此基礎上樹立較為充裕的成本觀念和強勁責任心,借助全方位成本控制責任制度建立,達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管理和權責到位,將成本控制理念延展到各個操作環節之中,主要分為設計部門和采購部門以及生產部門,形成新型的市政工程全體項目成本管理局面。2)激勵監督、管理創新。旨在更好更優的達到成本控制目標,施工企業需要按照不同情況和信息對激勵內容予以區別和劃分,要達成效益最大化,認識到合適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因此務必從實際角度出發,建立正規監督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全員參與到市政工程成本控制過程中來,隨之保障工程長期、可持續發展;當前時代是信息時代,網絡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施工單位和企業需要進行相關網站建立,內含豐富的供求信息內容和企業文化內容,用戶通過網站瀏覽來深度熟知企業文化知識和企業形象內容,那么這樣一來便可對企業產品有所了解,具體網絡應用者,可借助平臺促進員工和領導間的關系,使其能力密切交流,不斷的去提升企業對信息的反應能力和基礎性運行效率。借助網絡營銷推薦模式,企業可以將產品質量要素和企業文化要素以及企業發展方向要素等與外界接觸,達成事半功倍的操作目的。3)高效管理、全面創新。競標價格降低是首要辦法,可以在施工中贏取一定主動操作權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施工成本,以有效提升其市場競爭實力,與此同時,旨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要做到最小投入和最大產出,這是施工企業經營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企業長足發展的核心準則,是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市政工程企業提出的客觀要求。所以施工企業要進行成本控制以致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訴求,首先是進行高效、優質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實效性監督和管理操作,對市政工程項目每個環節都要進行有效管理,包含了出廠設計成本管理和采購環節成本管理,各個細節都要做到合理把控,還有就是員工個體均應具備較高的責任意識,在思想和行為上都要進行整改,將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實處,構建優質、新型的市政工程成本管理體系。
4結語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一定要在施工中進行動態控制和監管,這對于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效率提升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注重細節把控,對各個分項工程成本進行深度控制,保證成本控制目標完美實現,歸結來講就是通過合理手段進行增收,同時也要進行節約,員工和負責人都要投入其中,達到開源節流、成本有效控制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小莉,柳曉明.建筑行業工程成本控制及造價管理[J].中華建設,2012(6):186-187.
[2]李廷貴.園林景觀工程成本控制探討[J].現代園藝,2012(18):88-89.
[3]田桂玲,彭良柱,劉超.淺議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J].內蒙古水利,2012(5):120.
[4]胡珍.淺談工程成本控制[J].科技風,2012(24):55-56.
[5]張峰.工程成本控制方案探究[J].現代商業,2011(9):161.
[6]祝玉標.建筑施工企業的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J].江西建材,2010(2):104-105.
篇8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 全過程監理
隨著社會主義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活躍發展,建設監理事業在我國各基礎設施領域中的發展都非常迅速。現階段,我國工程監理的主要內容還是停留在施工監理階段,還沒有全部實施全過程監理,這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段差距。當下,結合中國國情,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監理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按照市場需求多樣化的規律,積極擴展監理服務內容,在工程建設項目中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監理將成為完善建設監理制度的一項主要舉措。
一、概念
在工程建設項目中實施全過程監理,不僅包括施工準備階段、建設施工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監理,還包括建設項目的前期決策研究階段、勘察和設計階段以及維護保修階段的監理工作。對于一個完整而規范的建設項目系統工程而言,每一個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項目建設各階段實施全過程監理,就是要讓工程建設監理思想和監理成效從工程實際出發,從籌建單位需要和利益出發,為項目工程服務,切實保障籌建單位和各參建單位的根本權益和工程成果,使其所帶來的時實效益和指導意義更廣。
二、工作要點
(一)建設項目前期階段全過程
監理在建設項目前期階段的工作,首先是協助項目籌建單位進行項目立項策劃和申請,協助編制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是項目籌建單位對擬建項目提出的框架性的總體設想。對于大中型工程建設,其工藝技術復雜、涉及面廣、協調量大,如果監理單位能及時協助籌建單位對項目本身進行科學合理的中長期規劃和決策,在調查研究勘察和初步分析評估經濟效益的基礎上,論述擬辦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能夠對項目法人爭取批準立項提供重要的理論幫助和智力支持。之后,還要協助籌建單位(即“業主”,下同)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對工程項目作出是否投資的決策之前,使用科學分的析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可以避免錯誤的項目投資決策和風險,達到投資的最佳效果。
(二)建設項目勘察設計階段
這個階段監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業主編制勘察設計招標文件,協助選擇勘察設計單位,簽訂勘察設計合同并組織實施。勘察階段的工作質量是監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因為勘察是為設計提供基礎數據和設計依據的源泉,監理工作應把重點放在考察勘察單位的技術力量和設備配置、勘察方案的制定、資料的收集及數據的驗收等方面,這是保證設計科學準確、設計方案科學合理的前提;而設計階段是對工程項目建設處理技術和經濟關系的重要環節,監理工作應把重點放在:掌握并控制設計進度,組織開展方案技術經濟分析,推行優化設計,審查設計和概(預)算投資。從客觀監督核查基點出發的勘察設計監理工作能對淘汰草率設計方案、避免設計損失浪費、糾正設計質量通病、控制設計變更、選擇最優設計方案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三)施工準備階段
施工準備階段的監理工作主要包括:協助業主編制施工招標文件,進行招標開標和評標活動,審查施工單位資質和施工技術及方案,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確定施工單位,協助簽定工程承建合同;建立監理機構,配備專業技術監理人員,編制監理質量體系文件、監理規劃和實施細則等;配備齊全的監理設備和必要的工作生活條件;開展施工環境和開工條件的調查與現場核查,并進行工藝實驗;在開工前對控制點進行復測、放樣檢查驗收及審核土石方工程量等。這一階段中的監理工作是重點,是未雨綢繆,是為施工階段做好前期準備和鋪墊,是對工程負責、對業主負責、為工程服務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一步。
(四)建設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是整個建設工程期間的重點和關鍵,如果說設計是靈魂,則施工則是龐大的軀體,所以更需要在施工階段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理,其主要任務就是對工程建設進行投資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進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獨立、自主、公正地協調好項目法人和各承建方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的組織職能、服務職能、控制職能,保障工程按計劃高效、優質、經濟地順利完成。
1、質量控制。工程質量控制的目標就是使工程質量滿足業主需要,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現行技術規范標準要求。質量控制的全過程監理內容包括:編制各主要工種或各專業的質量控制程序及控制標準;審查施工單位的質量控制體系和措施,審批施工單位提交的圖紙、工程設計、工藝流程設計和措施計劃;審批工程材料來源和合格證明;審核、簽發設計文件及補充;及時答復施工單位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對施工工序和工藝質量進行監督;對基礎工程、隱蔽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查、簽認和評價,采用“預控”、“程控”和“終控”的三階段控制方法,對“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這三層次進行質量認證和質量評定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將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組織處理各類工程質量事故;參加工程移交驗收或竣工預驗收等等。
2、進度控制。工程進度控制的目標即是在滿足各項技術與成本控制要求、確保施工安全以及符合環保規范等的前提下,使各項工程按計劃順利進行并按期施工。進度控制的全過程監理內容包括:協助審查施工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合同文件中涉及工程進度的條款;協助編制工程“控制性總進度計劃”;協助業主制定資金供應和實施計劃;協助制定材料的采購與供應計劃,并督促實施;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進度報告,召開進度會,并督促施工單位均衡施工,避免突擊搶工趕工局面,分清輕重緩急,處理進度拖延等;在施工過程中隨時對工程進度進行分析和評估,定期向業主提交“工程進度分析報告”。
3、投資控制。工程投資控制的目標是在監理權限范圍內使各項目的靜態投資控制在施工合同中工程量報價清單的工程價值內。投資控制的全過程監理內容包括:協助審查施工招標文件、投標文件中有關商務條款和商務文件,協助業主進行合同款談判工作,進行合同價格調整;協助業主編制投資控制目標和分年度投資計劃及支付計劃;對新增項目、工程變更、工期調整的經濟合理性進行審議并提出審議意見;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資金流計劃,嚴格審核施工單位的月計量報告,簽發工程款支付憑證;指定避免或減少費用索賠的措施,受理施工索賠申請;編制完工后的最終計量支付,協助業主進行完工結算。
4、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施工合同管理的目標,旨在明確業主與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是業主與單位發生聯系的基礎。全過程地進行合同管理監理,即本著“公平”、“誠信”和“效率”的原則,“公正”“科學”“及時”地指示和作出裁決,不僅促使業主和施工單位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切實充分協調好雙方之間的合同行為,同時在業主和施工單位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伙伴型關系,以便使合同實施結果達到工期、成本和質量的整體最優化結果。
信息管理即是建立規范的信息收集、整理、使用、存儲和傳遞程序,建立該工程項目的信息體系,由專人部門負責歸納整理。比如:建立監理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和信息庫,將監理日志、監理月報、季報、年報、各類工程測試、評定及驗收、交接記錄報告等收集整理并歸檔;對業主、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質監站等其他方面的信息進行有效管理;作好現場監理記錄及反饋,作好會議紀要等;建立完善的報告制度,規范各種格式,使之符合相關規范。
5、協調工作。監理是施工合同糾紛和爭議的調解人,全過程監理工作也就存在于無時無刻的調解爭議和矛盾過程中。監理作為業主和施工單位以外的第三方,其協調工作的目標就是以合同為依據,協調好工程建設中的各種復雜的工作關系,公正、公平地解決各項矛盾與沖突,確保建設總目標的順利實現。其工作內容包括:協調不同施工單位(或承包商)之間、業主與施工單位之間的關系,在業主的授權范圍內協調其他關系;解決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工程費用、施工安全、環保要求等各項控制目標之間的矛盾等等。
篇9
[摘要] 人才培養互動機制是政府、高校、企業相互作用的過程,其運行機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這一機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響互動的成效。因此,構建政府、企業、高校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與理論意義。本文以蘇州市職業大學為例,從創建“校地合作”創新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的動因入手,分析了傳統“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的弊端,進一步闡述了政府、學校、社會三者在創新機制中的職能定位,并以蘇州市職業大學為例構建“校地合作”創新人才培養互動機制,最后對可能取得的成效進行了預測。
[關鍵詞] 校地合作人才培養互動機制
根據蘇州市工商局最新的經濟分析報告顯示,全市私營企業達15.5萬家(99%以上是中小企業),占全市經濟總量的35%以上。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存在著對會計人才的大量需求,根據近4年我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調查看,92%以上學生到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就業,因此,培養滿足中小企業需要的人才,成為我校的人才培養定位目標,而影響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機制的運行狀況。人才培養互動機制是政府、高校、企業相互作用的過程,其運行機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這一機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響互動的成效。因此,構建政府、企業、高校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與理論意義。
所謂“校地合作”創新人才培養互動機制是探索建立以“政府指導、社會參與、學校實施”為宗旨的全新的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第一,地方政府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來規劃中小企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同時也為地方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即人才需求方向、職業技能培養要求等);第二,學校緊密聯系地方政府部門(蘇州中小企業局、蘇州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把握政策導向,合理、適時的修訂財經類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利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獲得政府資助項目,吸引不同類型的企業參與資助項目建設,以及學校的產學研工作,合作開發、設計教學培訓計劃和課程;第三,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和各崗位能力要求,與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保障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從各崗位的職能出發,通過參與學校合作調整學生課程、調整實習時間、調整培養方式,最大限度的滿足單位對人才的特殊要求。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從專業設置到學制設計,緊緊圍繞單位所需。
一、構建創新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的動因
1. 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學生就業導向是內在需要
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中,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存在著對財經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從歷年(最近4年)我校財經專業畢業生就業調查看,92%以上學生到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就業,使得我們將人才培養著眼于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
2. 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及對人才技能的要求是外在需求
中小企業發展往往帶有自發性和盲目性,而且受其企業自身規模限制,對崗位的設置、人才技能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大中型企業,即崗位設置“一人多崗”(崗位的界定模糊)、人才技能的要求全面,使得我們很難把握中小企業發展動向和需求,所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之間吻合度不夠。
3. 地方政府指導、支持是內在需要和外在需求的有機結合點
地方政府負有指導和引導中小企業發展的職責,學校通過與政府的合作,及時掌握產業發展的方向,也能夠借助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導,參與到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中去。
二、傳統“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的弊端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能過硬的應用型人才,學校與社會緊密相接,共同培養學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因此也應運而生了諸如“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互動機制。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實施中存在著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即合作方式和內容上的“單向、單一”,合作中基本上是由企業向學校提供服務,這種服務大多是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崗位,承擔指導任務,因此企業往往缺乏積極性,而學校因遷就企業而缺乏主動權,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問題在于“校企合作”的機制不健全,缺乏互動性。
三、政府、社會和高校在人才培養互動機制中的職能定位
1. 政府職能定位
政府是國家機器的最核心組成部分,其職能的轉變帶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它將深刻地影響“作用于我國人才培養機制的三種力量”的重新分布,促進政府、社會、高校人才培養互動機制的建立。
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超前預測社會對人才培養層次、結構、數量、質量等需求信息及政府的政策導向,引導各類學校進行專業結構、人才素質培養等方面的調整,改變目前各類學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狀況,同時定期反饋社會對人才層次、結構、素質等需求信息。政府在人才培養互動機制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制定質量標準;二是通過教育評估,實施質量監控;三是激勵。政府對高校人才培養進行宏觀調控,必然減少其微觀事務管理,這樣一方面給予了高校自,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規律對人才進行培養,保障了人才培養的個性發展;另一方面加強了對高校市場人才培養的監督管理,以避免出現高校人才市場培養規模、結構的盲目性,如制定高校規模的硬性規定:師生比、固定資產、試驗設備、圖書館藏等等。最后,政府要營造環境、建立和完善社會評價機構,及時反饋社會市場對人才培養的評價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構建高校、市場與政府之間的和諧關系,從而使政府在高校人才培養事務管理的對應中真正扮演好服務型政府的角色,即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角色。
2. 學校職能定位
知識經濟使知識信息傳播手段在空間和時間上發生變化,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社會職業流動性加快,大大增加了對高校人才培養結構的彈性要求和從業者的靈活性、適應性要求。學校的職能作用具體體現人才培養發展戰略與規劃、人才培養資源配置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保障上。首先,在人才培養機制發展戰略規劃中,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資源;拓寬學校服務功能,在“雙贏”中發展和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資源;深化學校的自身改革,不斷地革新教學觀念、內容、方法和目標,重構人才培養模式,再確認人才培養培養目標的。質量是學校人才培養的生命線。學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對質量的保障與管理也日益強化。突出表現在:發揮教學管理的力量,促進人才培養教育教學質量;發揮教學監督評估的力量,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反饋”的功能和教學改革的力量,最終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3. 社會職能定位
步入大眾化教育以來,人才需求的狀況從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到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在人才培養運行機制中,社會市場起到了外部調控力和評價的作用。高校培養出來的主要產品是“學生”,而其直接“使用者”就是市場,那么對其直接利益受害者或者受益者的也就是市場,所以調動市場積極性,轉變市場人才培養機制觀念,加強市場與高校人才培養的互動已經勢在必行。
市場根據經濟的發展需求,及時反饋給高校人才培養的規格,從而幫助高校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反過來高校又可以補充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作為社會力量中一種無形的力量,主要通過“認同與否”對人才培養質量建設發揮監控作用。在政府政策導向下,加強學校與企業合作,充分利用整合資源優勢,傳遞用人需求,獲得所需人才,提升管理水平。
四、構建“校地合作”人才培養互動機制――以蘇州市職業大學為例
1. 學校專業課程平臺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形成“崗位為導向,項目為線,知識為點”的項目教學,同時要求專業教師每年有穩定時間參與企業業務工作,項目教學案例來自企業;課程主要在校內完成,一般由學校專職教師完成。
2. 學校和企業共建實驗室,合作研發課程
主要根據財經類專業行業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企業共同研發課程;一是選擇了典型行業代表企業合作開發具有行業特征的課程,如選擇與蘇州大潤發,開發《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課程;二是選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開發信息化相關課程,如選擇與用友蘇州分公司,開發《ERP財務軟件應用》、《財務業務一體化》課程;選擇與達策公司合作開發《企業信息化SAP培訓課程》,課程在校、內外完成,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專業人士共同完成。
3. 與政府共建蘇州市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
該基地是由學校根據蘇州市政府確定面向中小企業政策導向,在蘇州市中小企業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指導下,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項目計劃),在有意向進入基地平臺的企業中確定項目合作方,對接受項目資助的中小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持,由我們的學生參與實施。如2008年度為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廣年、2009年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年、2010年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年,與此相對應學校與用友蘇州分公司、蘇州達策(SAP)信息公司、阿里巴巴在線網絡開展了項目合作。合作中,主要是由這些公司提供技術指導,由學校派出高年級學生參與項目實施。
4. 延伸合作-項目研究促進人才培養的定位和方案的確定
我們在與政府的合作中,利用高校的優勢,承擔了蘇州市中小企業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針對中小企業的部分研究課題。我們組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調研,先后完成《蘇州市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狀況》、《蘇州市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現狀調查》、《蘇州市電子商務應用情況調查》等,并提交政府相關部門,通過調研活動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分析問題能力,同時也使我們清晰了解到中小企業發展及人才需求現狀,為我們確立面向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財經類人才培養定位提供堅實依據。
參考文獻:
[1]林艷: 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篇10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 案例教學 創新型 應用型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7-140-02
一、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是指以全面傳授更有價值的知識為基礎,以促使知識深刻內化為關鍵,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個性潛能發展為核心,以促進所有學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質和諧形成與不斷提高為目標的整個教育活動。而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正是著眼于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教會學生科學獲取、加工、研究和運用知識的方法以及手段,真正貫徹教學相長,鼓勵探索精神,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促進他們更主動多維地獲取更有價值的知識。
2.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是終身教育發展的需要。終身教育是對現行教育制度的超越和升華,終身教育理念強調教育要貫穿人的發展的一生,并覆蓋人的發展的全部。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終身教育者,沒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將很難在未來社會中生存。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而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可以把各種教育資源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候以最好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訓練,因此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正是適應了終身教育發展的需要。
3.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是學習型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習型社會是指在社會提供相應的資源、環境等條件下,個人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為了自身的全面發展而主動參加學習與創新,并使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社會。因此,學習型社會是學習意識普遍化,學習行為社會化,學習目的創新化,個人學習終生化的社會。國際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指出,未來的受教育者必須圍繞四種基本的學習加以安排:一是學會學習,即掌握認識世界的手段;二是學會做事,即學會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的能力;三是學會共處,即能夠與他人一道合作;四是學會生存,即充分地發展自己的人格和自主性。因此,未來學習型社會的發展急需培養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4.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對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層次創新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早在2001年就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隨著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普遍加強,迫切需要培養大量具有現代經濟學理論知識、能面向國際市場、適應國際競爭、富于開拓精神的高素質的外向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二、當前宏觀案例教學在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
案例教學本質上是要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繼承型教育觀念,樹立注重培養創新精神的創新型教育觀念。案例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基礎,好的案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并為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提供廣闊的天地。因而通過案例教學,緊密聯系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型思維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提供廣闊的天地。因此,案例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然而,當前我國高校的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在培養創新應用人才方面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對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內涵和目標認識不到位。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把案例當作“例子”,因而認為案例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用事件、案例舉例佐證某一個原理或用某一理論點評事件。這種教學方式看起來是理論聯系實際,講得也很形象生動,但事實上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意,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事實上,案例教學是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案例教學的內涵更加寬廣,案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互相配合,師生共同參與對實際案例的討論和分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以實現案例教學的最終目標。
2.案例教學不能滿足創新型教育的需要。目前,在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對某一知識點或某一理論的案例分析,而忽視學生運用所學經濟學理論全面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忽視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構建案例、創新案例的能力。應當指出的是,知識點的案例教學可以起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某一宏觀經濟概念和理論的作用,因而進行知識點的案例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過于強調知識點的案例教學而忽視更為重要的綜合案例和創新實驗案例的教學研究。因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而綜合案例和創新實驗案例由于注重考察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因而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綜合課程的相關理論以及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水平和創新能力。
此外,現有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大都源自于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因而這些宏觀經濟學理論及其結論成立的一個重要假設前提就是發達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而我國由于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是初步建立起來,離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來的發達完善的市場經濟機制還相距甚遠,因此,教師在上課時所列舉的西方宏觀經濟案例都尚未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狀況作出理論上的創新。
3.傳統的宏觀案例教學仍然以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中,教師仍然是案例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上的案例討論也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來組織進行。教師主導和控制著從案例背景資料介紹到提出問題、展開分析、得出結論等案例討論的各個環節,學生只能在極其有限的范圍內被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案例討論,而缺乏案例討論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無法真正實現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充分交流與良性互動。
4.案例教學忽視定量分析。現代宏觀經濟學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高等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和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這是與現代市場經濟的需求分不開的。一個現代企業的發展預測、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整個經濟運行規律的控制等,離開定量分析是不可能的。在當前高校的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中,較為重視定性分析的案例教學,而忽視定量分析的案例教學。這樣在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時就會缺乏對實際案例分析過程及其分析結果的直觀感和可操作性,無法全面體現宏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其結果是,一方面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另一方面也不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效開展宏觀案例教學,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
1.正確認識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目標。宏觀經濟學課程是與經濟發展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因此,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案例教學必須以培養優秀品德、具備扎實的經濟學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案例教學應當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案例教學的內涵更加寬廣,案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互相配合,師生共同參與對實際案例的討論和分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以實現案例教學的最終目標。
2.大量引用我國宏觀經濟案例,力爭實現本土化。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大量引用我國宏觀經濟的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宏觀經濟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促使其運用所獲得的系統化的經濟理論知識去分析、探索、解決中國宏觀經濟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大量引用我國宏觀經濟案例,從現代宏觀經濟理論視角觀察、分析和解釋我國宏觀經濟現象,力爭實現宏觀經濟案例的本土化。此外,在課堂上也可以嘗試同時引用中美以及其他國家的宏觀經濟現象,并做適當的國際比較分析,以此揭示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一般性以及可能具有的特殊性,幫助學生在比較和鑒別中掌握西方宏觀經濟學的許多重要假設條件,注意其結論的適用性問題。
3.根據教學需要,開展不同層次的案例教學。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包含以下幾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宏觀經濟學基礎實驗案例。宏觀經濟學基礎實驗案例主要包括學生開始學習宏觀經濟學這門課程的各主要知識點和基本原理及方法。基礎實驗案例目的主要在于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加深理解課堂中所學的基本知識;能夠評價學生對階段性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第二,宏觀經濟學綜合實驗案例。宏觀經濟學綜合實驗案例主要包括宏觀經濟學這門課程多個知識點及其相互之間的各種聯系。綜合案例是在某一章或某幾章的理論問題系統講授以后,有意識選取所涉及問題的跨章節的綜合性案例讓學生加以分析討論。綜合實驗案例是在掌握基礎性知識的基礎上,綜合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具有一定難度和復雜度的實驗,目的在于體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相互聯系,是基礎實驗案例的延伸,用來評價學生的知識融會貫通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宏觀經濟學創新實驗案例。宏觀經濟學創新實驗案例是綜合宏觀經濟學各知識點與知識體系的現實性及其應用性意義的研究,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的特征,用來評價學生的綜合應用水平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由教師給出題目或由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構建案例、創新案例。
4.加強案例教學教師的培訓,完善案例教學技巧。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能力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案例教學,尤其應當加強對案例教學教師的培訓,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開展案例教學的教師應當非常熟悉宏觀經濟學的教材、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必須對宏觀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理論體系及其相關學科有非常透徹的把握;其次,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認真選擇教學案例。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要匆忙選擇一些案例,而是首先要確定讓學生掌握哪些宏觀經濟學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再根據教學的需要,認真挑選能夠說明概念與基本原理的現實案例;最后,教師還應摒棄“教師就是權威者”的傳統觀念,與學生一起平等地參與教學實踐,認真聽取他們對案例教學的不同意見,及時改進案例教學的內容與方法,以便更好地開展案例教學。
5.案例教學中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前小組討論。課前的小組案例分析和討論是案例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在案例教學中,先由教師說明案例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目的,推薦相關的參考資料,布置問題,指導學生去詳細閱讀資料。然后,學生應在課前按小組進行案例分析和交流,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具體來說,小組內的成員還可以進行進一步分工,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要在選題范圍內積極查找并閱讀文獻資料,接下來每個學生首先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學習和交流。然后,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對要研究的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提煉出小組的觀點,并派出代表進行課堂發言。最后,通過在課堂上的集體討論與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最終完成案例個人書面分析報告。通過這種分工合作與小組、班級討論等形式,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團隊協作、交流溝通與口頭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鼓勵學生主動發現案例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育的目標應該是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回答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不應滿足于僅向學生提出案例,而應更多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典型案例,并鼓勵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將案例分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并根據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并形成自己的獨立觀點,從而幫助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當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此外,通過案例給出的典型實例的確切條件和進程,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進行創造性思維,嚴格訓練與培養學生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科學方法和思維習慣。
7.有效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和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案例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例如采用文字、圖表、聲音、圖像、動畫、視頻剪輯和教學軟件等多種手段使宏觀經濟學案例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有聲有色,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參與案例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本文是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09年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0903)。]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3.劉頌.實踐的教學:案例教學的理論與操作[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
4.王鑒.實踐教學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5.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6.斯騰伯格.思維教學:培養聰明的學習者[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7.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學的“形”與“神”[J].中國大學教學,2008(4)
8.張元鵬,劉元忻.我國理論經濟學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問題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