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的治療方法范文
時間:2024-01-11 17:40: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失眠患者的治療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護理干預;冠心病介入術后;并發癥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其治療方法多種多樣,近年隨著介入技術的不斷發展,心臟介入治療越來越多被應用于臨床,它是目前先進的心臟病診治方法,介于內科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之間,是一種有創的診治方法。包括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冠狀動脈內成形術PTCA+支架術、二尖瓣球囊擴張術、射頻消融術、起搏器植入術、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冠狀動脈腔內溶栓術[1]。介入手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療效顯著,在臨床已得到廣泛的開展。但是,它作為一種有創的治療方法,在臨床實施中存在各種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于心臟介入術后患者的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對整個手術成敗就顯得至關重要。本人對我院冠心病介入診療90例術后并發癥(腰痛、失眠、尿潴留)進行觀察與護理,效果理想,現將觀察及護理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齡27-92歲,平均58.4±5.2)歲;冠狀動脈造影術31例,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59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按醫囑對患者進行宣教、加壓包扎以及協助進食、排便、洗漱等生活護理。
1.2.2干預組為降低甚至消除介入術后常見并發癥腰痛、失眠及尿潴留[2]的發病率,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腰痛: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是術后患者術側肢體制動,針對這點護理時給患者的腰部墊軟枕并定時按摩。協助患者適當變換,平臥與側臥交替,并及時下床活動(CAG患者12h后,PTCA患者24h后)。采用約束帶制動可以使患者焦慮不耐煩的精神狀態得到改善,減少腰背酸痛、四肢酸痛麻木癥狀的產生。提供患者轉移注意力的工具,如電視,書籍和音樂。必要時可使用鎮靜劑。
失眠: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身體不適和疼痛引起的緊張及焦慮。應與患者和家屬及時溝通,講解病情,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可通過聽音樂和按摩的方式輔助患者入睡。必要時可使用安眠藥。
尿潴留:引起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是術后患者長期平臥位、術肢制動、不習慣床上排尿、術后傷口疼痛等導致的精神緊張及環境不適。護理時要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耐心教導患者臥位排尿的方法,并給予心理疏導,消除緊張。采用物理方法輔助排尿:熱敷膀胱區、聽流水聲及調整姿勢(男性側臥位、女性端坐臥位)。必要時可行導尿術。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觀察記錄患者在住院期間腰痛、失眠、尿潴留發生的情況;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
2結果
兩組并發癥比較:觀察組的尿潴留、失眠、腰痛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的加大,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其治療方法也隨之不斷增加。介入療法是現今治療冠心病的最新技術,其療效穩定,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醫院所采用,患者對它的認可也在逐漸上升。而制約介入療法進一步的普及的主要因素就是其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腰痛、失眠和尿潴留。針對這三個并發癥,筆直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法,降低了了腰痛、失眠和尿潴留的發病率。
通過這次臨床觀察,筆者還發現在冠心病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大多數,他們相對于青年患者,對介入手術的適應性更差,這一方面是由于身體因素,一方面是由心理因素決定的,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要更加有耐心和責任心。在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時,語言要通俗易懂,動作要輕柔,態度要和善,最好在患者家屬的陪同下進行護理,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不光要重視對病因和治療方法,更要重視每一個患者的心理狀況,心理狀況的良好與否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發癥的發病率及康復情況。身體上的疾病,往往會加重患者心理的緊張、焦慮和不安,進而導致某些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對醫護工作者態度欠佳。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不光技術要嫻熟,操作要準確,更要態度和藹,尊重和理解每一位患者。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腰痛、失眠和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病率,在進行常規護理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況。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腕踝針,治療, 失眠
中圖分類號:R256.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3-087-01
失眠,又稱為“不寐”、“不得眠”是以經常入睡困難,或睡后易醒,或睡后夢多,甚至徹夜不眠為臨床特征的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疾病。失眠可導致患者精神焦慮,常伴有頭昏、耳鳴、健忘、體倦神疲等一系列癥狀。主要是由于長期的精神過度緊張,神經衰弱,難以解決的困擾,意外打擊,激烈的思想情緒波動,使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失調。中醫認為,心主神志,失眠是各種原因導致心神不安,心神失養而致。其病理機制為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交]。近些年來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失眠患者與日俱增。長期失眠會給人的正常工作和學習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甚至會導致精神分裂、抑郁和焦慮等,還有可能導致心血管、消化系統等疾病,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目前中西醫學均在積極探索失眠癥的發病機制和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有研究表明,中醫針刺、推拿在治療失眠癥方面有顯著療效。我們根據相關文獻報道,自2010年3月~2012 年10月對34例失眠患者采用腕踝針治療,取得滿意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 臨床資料
共治療34例患者,均為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的就診患者,實驗室檢查和各臟器功能均無異常。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齡在年齡19~64歲之間,心脾兩虛型12例,占35.29%;痰熱內擾型9例,占26.47%;陰虛火旺型7例,占20.59%;肝郁化火型4例,占11.77%;心虛膽怯型2例,占5.88%。
2 治療方法
2.1以腕踝針上1進針點為主,再辨證取穴。
心脾兩虛型:加上2和下2進針點。
痰熱內擾型:加上2和下5進針點。
陰虛火旺型:加上2和下5進針點。
肝郁化火型:加下2和下1進針點。
心虛膽怯型:加上2和下1進針點。
2.2取穴方法 腕踝針共有12個進針點。其中6個在腕部6個在踝部。腕部上1~上6,位于腕橫紋上兩橫指,環繞腕部一圈處,從腕部掌側面的尺側轉到腕背部尺側。踝部下l~下6,6個進針點位于內、外踝最高處上3橫指,環繞踝部一圈處,從跟腱內側起向前轉到外側跟腱上。
上1:在尺骨側緣與尺側腕屈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下1:踝部內側面,靠跟腱內緣。
下2:踝部內側面,靠脛骨內側后緣。
下3:踝部內前方,脛骨前嵴內側約1厘米處。
下4:踝部外側,在脛骨前嵴外刪緣與腓骨前緣的中點處。
下5:踝部外,腓骨外側后緣與腓肌腱之間凹陷中。
下6:踝部外側后方,近跟腱外緣。
3操作方法
選定進針點后常規消毒,取0.30mm×40mm毫針,左手用舒張或提捏押法,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挾持針柄使針體與皮膚成300角,快速刺入皮膚,進皮后將針體平放,與皮膚成5度角貼近皮膚表面,沿皮下組織表淺的刺入一定深度,用橡皮膏固定針柄。針剌方向針尖指向頭部、針刺時宜緩慢松馳,以針下有松軟感為佳。針刺不應有氣感和痛感,留針24小時,左右肢體的相同進針點交替使用,1日1次,7次為一療程。
4 療效標準
根據1993年國家衛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治療失眠)[7]判定:臨床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h;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反加重。
5 結果
本組34例患者按以上評定標準,痊愈26例,占76.47%;顯效7例,占20.59%;有效1例,占2.94%;總有效率是97.59%。
6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失眠是精神因素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造成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與大腦皮層和腦干網狀結構失調有關,即失眠為腦的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的結果。
中醫學認為失眠癥屬“不寐”范疇,主要病因是情志內傷,思慮疲倦太過,或飽受驚恐,飲食不節,亦可因稟賦不足,房勞久病或年邁體虛所致,其主要病機是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調以致神明被擾,神不守舍。病因病機較為復雜,明.張景岳《景岳全書?不寐》更作出精辟的分析:不寐癥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1]。心藏神,主神明,故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但足太陰脾經注心中,足少陰腎經絡心中,肝藏魂,主疏泄,與精神活動有密切關系,所以失眠與心、肝、脾、腎等臟腑有密切關系。睡眠由心所主,十二經脈都與心有聯系,所以十二經脈病變皆可傳導于心,引起睡眠障礙。任、督二脈為陰陽脈之海,其失常也可引起睡眠障礙[10]。失眠癥的發病率高達10%~20%[3]。長期失眠可造成一系列的機體損害導致抑郁、焦躁,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
針刺是中醫學治療失眠的優勢治療方法,刺激特定部位,可起到激發經氣、平衡陰陽的作用。在臨床中大量被報道,具體療法包括頭針、體針、耳針、水針、腹針等,但均存在療效不持久的問題。另外,針刺治療失眠的臨床研究目前還存在方法學設計不規范、療效指標不統一、不良事件或不良反應報道缺失等問題。
腕踝針療法是用毫針在皮內部刺激點進行皮下淺刺。它的各刺激點的位置與十二皮部基本一致,與手、足六經所屬臟腑是一致的。而其位置在皮內附近,相當于本部、根部,且均位于經線上,與十二絡穴大致相當。淺刺這些部位的皮下可調節臟腑功能、疏通經氣、扶正祛邪。失眠的病因病機多與心、肝、脾、腎等臟器虛弱失調有關。《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靈樞.邪客)說“心者、精神之所合也”。各種證型的失眠,或心脾氣血虛耗而心失所養,或肝陽上擾而心神不寧,或心腎失交而神不守舍。故針上1為主要進針點來調節心經氣血,具有寧心安神、鎮靜催眠的作用。隨證取穴,辨證加減,皆在于調節相應臟腑氣血,使經脈氣血順暢,陰陽平和。下2和下5具有養肝強腎的作用,下1和下2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與上1同用共湊健脾養肝強腎,清心養血安神之功效[6]。血能養心,心能藏神,人體經脈氣血通順,則能安神,睡眠佳。
此外,失眠與情緒非常密切,神不安則不寐,因此要保持心情舒暢,消除不安情緒;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
養成起居作息定時的良好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也是保證該病療效的關鍵[9]。
本治療方法簡便,取點少、療效好、見效快。對失眠治療具有較理想的療效,是對病因、癥狀共同調節,治療過程中患者沒有不適感,無不良反應,安全可靠、無副作用,值得于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金華,金仲品.針刺推拿治療失眠癥106例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1:69.
[2]姚國新,曾科學,周飛雄.電針治療腦卒中后尿失禁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1:70.
[3]黃錦軍,雷龍鳴,粟勝勇等.推拿為主配合“五心”針刺治療慢性失眠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4:171.
篇3
[關鍵詞] 中藥熏洗; 老年失眠;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56.2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168-01
失眠癥屬中醫“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暝”范疇。西醫學多采用鎮靜催眠藥或抗抑郁藥治療,因其藥物副反應或依賴性部分患者難以接受。近年來,我們采用中藥熏洗足療法治療老年失眠癥,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科住院符合失眠癥診斷標準的老年失眠癥患者24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齡65-75歲,均符合診斷標準。均有較為準確的理解力、判斷力和表達力,排除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所導致的繼發性失眠,排除精神障礙,所有患者均能遵醫囑治療。
1.2 方法
1.2.1 藥物組成 藥物根據中醫經驗組方配置,基本組成為黃芪40克,棗仁40克,遠志40克,白術40克,當歸30克,川芎30克,茯苓30克,郁金30克。上方混合,置于紗布包中備用。
1.2.2 治療方法 每晚臨睡前先將中藥包置于沸水浸泡或煎煮30分鐘,將雙足置于盆邊熏蒸,待藥物溫度降至35-40℃時,將患者雙足置于盆內浸泡并給予按摩雙側足底部涌泉穴,水量最少要沒過腳腕踝關節。每晚1次,每次最好泡20分鐘左右[1],14天為1個療程,可連用3-4個療程。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癥狀消失;好轉:睡眠時間延長,伴有癥狀改善;未愈:癥狀無改變[2]。
2.2 臨床療效 24例患者經過1-3個療程治療后,臨床治愈2例,好轉19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87.5%。
3 護理
3.1 一般護理 治療前調節室溫,注意保暖,保護患者不受涼感冒。
3.2 熏洗注意事項 老年人熏洗時間不宜太長,最多半個小時,水溫不宜過高,一般以35-40℃為宜。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一般狀態,及時解決患者需要,對活動不便者專人協助,確保安全[3]。
4 討論 老年失眠癥是困擾老年人的常見病癥,長期的失眠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加重和誘發老年人的軀體疾病,并常伴有情緒、心理的改變[4]。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失眠的病理機制為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以至心神被擾,神不守舍而不得寐。中藥熏洗是祖國醫學傳統內病外治療法的一種,即以中藥熏洗局部或相關經穴來達到治療的目的。藥物借肋熱力,不僅可疏導局部經脈,并且由經絡與諸臟腑的聯系,可通過腧穴,經脈的調節作用達到調節內臟之目的,使心腎既濟,陰陽調和,從而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中藥熏洗足療法充分體現了中醫特色,安全性高,無全身不良反應,是一種簡單有效,可操作性強,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曲黎敏.曲黎敏全集[M].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6:115.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2.
篇4
【關鍵詞】針刺聯合心理療法;失眠;治療
失眠癥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DlMS),主要包括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易醒、多夢、白天困倦等。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失眠患者呈現日漸增多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失眠癥的發病率高達15%左右,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因此選擇合適有效的治療失眠的方法對于患者的康復有著重大的意義[1]。目前治療失眠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鎮靜催眠藥物治療;中醫辨證用藥治療;針灸療法;心理治療等方法等,但僅采用單一的方法進行治療取得的效果不是甚好,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自2010年5月開始采用針刺聯合心理治療法治療失眠癥狀,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治療過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56例失眠患者,男24例,女32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3.4歲,隨即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8例,實驗組采用針刺聯合心理療法,對照組僅采用針刺療法。兩組患者均無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及精神系統等疾病,均為發病1年以上來就診者,治療過程中無去其他地方治療及中途退出。平均年齡都是在50歲左右,在性別等方面也沒有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參照王啟才主編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中相關治療方法,主穴取神門、內關、百會、安眠。心脾兩虛加心俞、脾俞、三陰交,心膽氣虛加心俞、膽俞、丘墟,陰虛火旺加太溪、太沖、涌泉,肝郁化火加行間、太沖、風池,痰熱內擾加中脘、豐隆、內庭[1]。雙側取穴,針刺均以平補平瀉為主,留針30min/次。隔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實驗組:在針刺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心理療法,根據不同的失眠原因及癥狀表現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療策略,如認知治療、放松治療、矛盾意向法等。
1.3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失眠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制定,對于治療后患者的康復情況分為臨床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類。臨床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h以上,呈深度睡眠,醒后精力充沛,無困乏現象;顯效:睡眠質量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失眠癥狀減輕,但睡眠深度不夠,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到3h;無效:治療后失眠癥狀無改善反而更加嚴重。其中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患者例數×100%
2結果
經兩個療程的治療后,實驗組28例患者中21例痊愈,占總患者的75.00%,3例顯效,2例有效,2例治療后無效果,總有效率為92.86%;對照組28例患者中20例痊愈,占總患者的71.43%,1例顯效,3例有效,4例治療后無效果,總有效率為85.71%。經對比可得,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失眠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治療失眠癥狀的方法有很多,有相當部分的人是通過服用藥物來緩解失眠癥狀,但部分藥物對人體是有副作用的,為保證人們的健康,現代研究證明針刺對治療失眠癥狀有著好的療效,它可促進大腦皮層機能恢復使皮層的興奮狀態有所抑制,改善了皮層功能,從而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但對于睡眠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生理現象,這種現象除了受身體的狀況影響外,還容易受到人們情緒及心理上的干擾,如在生活中生活壓力過大、生氣、郁悶、不開心等都可能導致失眠,對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癥狀若僅采用針刺治療的話效果不是很明顯,這就要采用心理療法聯合治療。心理療法可以從心理層面上有效地減輕和緩解失眠癥狀。由于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在進行心理療法時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療模式和策略,才能獲得有意義的治療結果。
綜上所述,針刺聯合心理療法對于失眠癥狀的緩解及治療有良好的療效,且沒有任何副作用,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篇5
“頭痛醫腳”并不少見
其實,在中醫的醫療實踐中,類似“頭痛醫腳”的例子并不少見。
治療實例1:
某老年男性患者,由于患前列腺增生,經常小便不出。于是老人要求做前列腺手術以徹底解決問題。但外科醫生檢查后拒絕為他手術,原因是患者同時患有冠心病,全心擴大,伴有很嚴重的心衰,手術風險很大。最后老人只好求助于中醫專家。中醫專家檢查發現患者精神很差,呼吸氣促,難以平臥,咳嗽白色泡沫痰,動則氣短如脫,心悸心慌,納差,兩下肢水腫,四肢不溫,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最后醫生給方:白參、白術、桔梗、桂枝、炙甘草各10克,黃芪、云苓各30克,升麻3克,柴胡5克,制附片、干姜、生姜皮各6克,細辛3克。不難看出,這張方主要由升陷湯、四逆湯、苓桂術甘湯加減合成,也可以看作是升陷湯合四逆湯的加減。
【病情分析】
患者表面看來病在前列腺和心,但深層的病機一是宗氣虛(精神很差,呼吸氣促,難以平臥,動則氣短如脫,心悸),二是腎陽虛(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無力),不能化氣行水,以致水飲內停(兩下肢水腫,四肢不溫),凌心射肺(咳嗽白色泡沫痰,心悸)。腎陽虛,不能溫煦膀胱,氣化無力,所以小便不通。因此在設計治療方案時眼光不能僅盯在前列腺和心臟上,重點是要升舉宗氣,二是要溫腎化氣行水。結果服前方3劑即去除了導尿管,排尿暢通。二診時精神好轉,氣短欲脫消失,下肢水腫盡消,納食正常。偶咳痰少,色白,舌質、舌苔與正常無明顯差異。脈較前明顯有力。本著效不更方的原則,守方再進7劑。目前患者生活自理,生活質量很好。
本例患者患心衰、前列腺肥大,二病一方,就是按中醫的整體辨證來進行組方,診治時并不把各個病分裂開來各自為治,而是把人當作一個整體,根據四診合參,把握病機,從而做到一方二病兼治的目的。
治療實例2:
某女士,患痛經,伴有乳小葉增生,同時還有失眠,且失眠前都有經前乳脹、煩躁等癥狀。簡單看該患者患有3個病,而且病在三處,治療上應當“各個擊破”,但中醫專家卻認為,患者看似病在三處,實則病在一處――肝,病機是肝氣郁結。因此給了一張柴胡疏肝散方加上養血安神藥如合歡花、酸棗仁,軟堅散結藥荔枝核、桔核等,結果痛經、乳小葉增生、失眠3病1方就給解決了。
【病情分析】
這一治療方案的設計也源自中醫的整體觀念。中醫認為,肝為情志之官,七情傷肝,肝氣郁結可導致氣機阻滯,蘊結于,肝氣久郁而易于化熱,熱灼精血,加之氣血運行不通即形成腫塊。肝經的分布在人體從小腹向上經過胸肋脅兩側和,再從頸項兩側向上到頭頂的部位,因此,肝氣郁結的人常常會引起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肝氣郁結,肝郁化火,邪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既然3病同因,解除肝氣郁結,3病自然消除。
治療實例3:
某患者腳跟疼痛難忍,數月不愈,求助中醫專家。專家建議他服用舒肝丸。他驚呆了:腳痛吃治肝的藥,這豈不是亂彈琴?可由于沒有找到好的治療方法,他只好一試。但沒想到的是他吃了幾丸后腳痛竟然痊愈了。專家的解釋是:肝經的循行路線是由腳經肝至頭部,吃了舒肝理氣的藥,脈絡暢通后腳痛自然不治自愈了。
從以上病例可見,中醫治療并不拘泥于“頭痛治頭,腳痛治腳”這種框框,而是按照經絡的循行路線,從整體觀念出發,隨癥施治,靈活變通。
我們再看頭痛通過按摩腳部治療的典型案例――
頭痛、頭暈:治療部位是腳拇趾第一節趾腹全部表層。按摩手法是手指沾油,由下往上推腳拇趾第一節趾腹,或用拇指由下往上摳拉。
偏頭痛:治療部位是腳拇趾趾腹外側的半圓區。按摩手法是由下往上,用拇指推或食指摳。
頸痛、落枕:治療部位是腳拇趾內側,第二節趾骨處。按摩手法是用食指從腳拇趾內側,第二節趾骨處,從下往上摳。
整體觀念,讓“頭痛醫腳”有據可依
這些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實是依據中醫整體治療觀念中的經絡理論。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就認為,經絡是一個擔負聯系人體內外各部分縱橫交錯的聯絡網,它把人體需要的氣血運行到全身,以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其中經是直行的主干,主要的經脈有12條,加上任督二脈共是14經脈。絡是經脈的分支,較大的絡脈有15條,如果再細分還有孫絡、奇經八脈等。所有這些經絡都有一定的循行路線,有的由下到上,有的由外至內,遍布全身,內聯五臟六腑,外通肢體五官、關節皮毛,構成一個縱橫交錯的聯絡網,把臟腑器官和體表各部分連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因此臟腑器官之間會發生相互影響,此病會影響彼病,同理,彼病也可以通過治此而痊愈。
篇6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臨床分析;治療
【中圖分類號】R36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174-02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疾病的高發人群為中老年患者,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除了患者自身身體因素之外,與患者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及不健康的飲食有著很大的關系,而消化性潰瘍在臨床治療方面具有治愈難?療程長的特點[1]?因此,需要對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進行分析,并且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以促進患者疾病的痊愈?縮短治療的時間,實現對患者的有效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臨床治療的59例患者為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31例,年齡在37歲到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士1.2歲?女性患者28例,年齡在35歲到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1士1.1歲?59例患者病程在3個月到1年之間,平均病程為5.6士1.4個月?
1.2 方法
對59例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分析,從分析的結果看,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消化性潰瘍病發之時伴有較為明顯的疼痛,并且患者會伴有燒心?惡心?反胃以及嘔吐等臨床癥狀,一些患者會出現失眠?懼食等癥狀[2]?在針對于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治療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藥物治療的方式,在本次的臨床治療中,針對于59例患者主要采用雷貝拉唑聯合阿莫西林膠囊聯合治療?給予患者服用雷貝拉唑10mg每次,每天3次?并且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膠囊0.3g每次,每天3次?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時間為15天,并且在15天的臨床治療中,需要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適當的減少藥物的用量,并且在服藥期間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復[3]?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59例患者具體的疾病類型?臨床癥狀表現?臨床治療的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進行臨床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對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2 結果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當消化性潰瘍疾病病發之時,存在著很大的腹部疼痛感,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是一些患者出現厭食的癥狀,導致自身身體免疫力的下降,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4]?由于一些患者對于該疾病了解的較少,在病發之時,沒有到醫院進行就診,自行購藥治療,導致病情的加重,影響到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復?此外,在臨床治療方面,由于一些主治醫生治療經驗較少,在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的過程中,沒有對該疾病的具體類型及疾病的臨床表現進行分析,進而采取的治療措施不具有針對性,也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因此,在針對于消化性潰瘍疾病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該疾病進行細致的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夠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5]?
在本次的臨床研究中,針對于59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疾病類型及臨床表現進行了分析,從分析的結果上看,59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中,21例患者為胃潰瘍,18例患者為復合潰瘍,20例患者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燒心?惡心?反胃?嘔吐?失眠?懼食等?根據分析的結果,采取雷貝拉唑聯合阿莫西林膠囊聯合治療,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雷貝拉唑和阿莫西林膠囊對胃潰瘍?復合潰瘍以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從本次的治療結果上看,臨床治療的有效率高達96.7%,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1%?可見,采用雷貝拉唑聯合阿莫西林膠囊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能夠起到較好的臨床效果?此外,由于消化性潰瘍具有較強的復發性,因此,在患者出院之后,對其進行了隨訪工作,從隨訪的結果上看,59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現了復發,復發率為10.2%?而根據臨床報告顯示,消化性潰瘍的平均復發率在30%左右[6]?本次臨床治療后的復發率顯著的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在針對于消化性潰瘍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通過采用雷貝拉唑聯合阿莫西林膠囊聯合治療的方式,能夠收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該種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性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伏蓮,楊桂彬.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理及其治療的現代概念[J]. 實用老年醫學. 2012,11(02):190-191.
[2] 陳志京,謝文晉 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兒童消化性潰瘍12例[J]. 實用醫學雜志. 2013,12(11):232-233.
[3] 張治倫.風濕病伴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難度與對策[J]. 中國鄉村醫生. 2013,11(05):340-341.
[4] 嚴躍平,蔡飛.老年人消化性潰瘍臨床特點95例分析[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11(08):129-130.
篇7
【關鍵詞】補腎安神湯;老年性失眠;腎陰虧虛證;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630-01
老年性失眠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人群多發疾病,老年性失眠往往是由年老帶來的全身和大腦皮質生理變化所導致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生理性因素、腦部器質性疾病、全身性疾病、精神疾病、心理社會因素等[1]。近年來,隨著人們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老年性失眠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已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治療老年性失眠的方法有中藥治療、物理療法、飲食療法、使用苯二氮卓類藥、安定類藥物等。中醫學認為老年性失眠多是腎陰虧虛證的一種表現,隨著中藥療法在臨床上的深入實踐,運用補腎安神湯治療老年性失眠(腎陰虧虛證)也受到了廣泛關注[2]。本文旨在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46例老年性失眠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采用補腎安神湯治療老年性失眠(腎陰虧虛證)的療效進行比較和探討,為進一步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提供借鑒。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46例老年性失眠患者的臨床資料作回顧性分析。本文所涉及患者及其家屬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簽署知情同意書。4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70.9±6.7)歲;病程1個月-72個月,平均病程8個月。46例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中的失眠診斷標準,中醫證均屬腎陰虧虛證。46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入睡困難,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入睡,或時醒時睡,多夢,嚴重者徹夜不能眠,多數伴發心煩、頭暈、腰膝酸軟、神倦、耳鳴、健忘、頻繁夜尿、皮膚粗糙、手背及面部色斑沉著、舌呈暗紫色。將4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補腎安神湯治療(23例),對照組采用艾司唑侖治療(2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具體病情等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主要采用補腎安神湯隨證加減治療。湯劑組成:熟地黃25g,茯苓10g,山藥15g,澤瀉10g,當歸20g,山萸肉15g,牡丹皮10g,丹參15 g,川芎15g,紅花15g,遠志15g,柏子仁15g,三七10g,知母10g,黃柏10g,水煎,日一劑,分兩次服用,隨證加減。對照組采用西藥艾司唑侖治療,艾司唑侖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生產,1毫克×100片,一日1次,一次1-2片,睡前服用。療程為15天,兩個療程后觀察療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結合進行飲食治療,同時輔以睡眠訓練,糾正患者睡眠習慣,減少損害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治療期間全部患者禁用可能對睡眠不利的食品、飲料以及藥品等。
1.3 療效評價標準
分別在治療前、后對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體征進行分級評分,評分標準參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總分減分率[3]。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療效指數大于90%記為痊愈,療效指數下降60%-89%記為顯效,療效指數下降20%-59%記為好轉,療效指數小于20%記為無效。總有效率為痊愈率與顯效率的加和。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采用χ2檢驗,組間差異以P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兩種治療方案的療效比較詳見表1。治療組(補腎安神湯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7%,遠大于對照組(艾司唑侖治療)(60.9%),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16.622,P
2.2 不良反應及復況
治療組出現1例口干、1例食欲不振,對照組出現4例嗜睡、2例口干、1例惡心,1例頭暈、1例食欲不振,予對癥治療及護理后不良反應消失。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遠小于對照組39.1%,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13.100,P
3 討論
老年性失眠是由體內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老年人群疾病,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老年性失眠由于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病因復雜等特點,治療較為困難[4]。艾司唑侖作為苯并二氮雜類新型抗焦慮藥,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作用,作用于苯二氮雜受體,加強中樞神經內GABA受體作用,影響邊緣系統功能而抗焦慮。通過縮短或取消NREM睡眠第四期,阻滯對網狀結構的激活,發揮鎮靜催眠作用。臨床上運用艾司唑侖等西藥治療老年性失眠較為普遍,但老年性失眠需要長期用藥,而長時間使用艾司唑侖會出現共濟失調、震顫、多語、出現幻覺等嚴重不良反應和耐藥、停藥后反跳現象[5]。
中醫學認為,人的發育、生長、衰老均是由腎氣的盛衰所支配的,因此老年人全身和大腦的構造形態和生理功能都會受到腎氣衰退的影響,老年性失眠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表現而已。中醫上的腎陰虛證主要指由于腎陰虧損,失于滋養,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多由腎臟陰液不足,腎滋養及濡潤功能減弱所引起。由于“腎藏精生髓,通于腦”,腎精不足則致腦髓失養,生理功能紊亂而致失眠,故補腎安神應是治療老年失眠癥的基本治療方法[6]。本文所涉及的46例老年性失眠患者多屬于氣血不足型,多表現為睡不踏實、每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會出現心慌。在治療上,這類患者主要以養血安神為主,補腎安神湯就是很好的選擇。同時,可多吃些補血的東西,如大棗、阿膠等。現代藥理試驗證實,在中醫補腎藥中有不少藥物具有調血脂、抗動脈硬化的作用,如制首烏、桑寄生、杜仲、枸杞子、、決明子、黃精、玉竹、生熟地、山萸肉、靈芝、冬蟲夏草、絞股藍、黃芪、羊藿、葛根、鹿銜草、菟絲子等,應優先選用此類藥物。在活血化瘀藥中,也有一些藥物兼有鎮靜催眠作用,如丹參、當歸、川芎、地龍、元胡,當首選此類藥物。在傳統的鎮靜安神藥中,合歡花、夜交藤、五味子、天麻、益智仁等均有補腎益腦作用,臨床上應考慮選用此類安神藥。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補腎安神湯治療老年性失眠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遠高于艾司唑侖治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不良反應少,復發率低。
由于各臟腑都依賴腎陰的滋養,所以隨腎陰虧虛的發展,常累及其他臟腑,出現新的病證。若腎陰虧虛不能上濟于心,則心火偏亢,心火內擾,會出現心腎不交證,臨床上可表現為心煩不寐、失眠多夢等癥狀;腎陰虧虛不能滋養于肝,則肝陰不足,陰不制陽,會導致肝陽上亢證,表現為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等癥狀;腎陰虛證的治療以滋補腎陰為主。臨床上采用中藥治療時應注意組方應以補腎為主,活血安神為輔,不能主次倒置;由于老年人對補益藥物的吸收能力偏低,補益藥物用量應適中,用量過大極易導致氣機壅滯,血脈不暢;藥性應平和,如藥性燥熱則易傷陰耗血,偏于寒涼易致傷陽礙胃,活血化瘀不應峻猛,否則亦傷氣血。補腎安神湯治療老年性失眠(腎陰虧虛證),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患者癥狀改善快,減少了長期用藥導致的副反應,患者依從性好,利于實施個體化治療。補腎安神湯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復發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侯志英.自擬補腎活血安神湯治療老年失眠癥36例[J].甘肅中醫,2010,23 (8):34-34.
[2] 孫易娜,章程鵬.老年失眠癥中醫證治規律淺探[J].河南中醫,2012,28 (4):68-70.
[3] ,閻詠梅,馮衛星等.交藤龍牡二仁湯加味治療老年性失眠35例[J].北京中醫藥,2012,27(2):121-122.
[4] 崔艷茹.補腎活血方治療老年功能性失眠62例[J].吉林中醫藥,2011,30 (2):140-140.
篇8
關鍵詞:回醫藥;穴位敷貼療法;回醫藥特色護理;失眠
失眠是一種涉及面廣、發生率高的睡眠障礙,輕者入睡困難,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入睡,亦有時寐時醒,嚴重者整夜不能入眠。由于睡眠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失眠是一種功能性而非器質性的疾病。長期失眠容易引起機體功能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原有的機體疾病和精神疾病,使日間警覺性降低,精力不充沛,情緒沮喪、焦躁,影響工作、學習及生活質量。筆者通過總結近年來回族醫藥對失眠癥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方藥及特色治療方法的研究,顯示出回族醫藥治療。
失眠癥不僅可取得良好的療效,而且較西藥不良反應少,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F將臨床運用回醫藥穴位敷貼療法治療失眠癥的經驗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來源于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中醫科門診及住院患者180例,均符合《中醫內科學》不寐的診斷標準[1]。將臨床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80例,男75例,女115例;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39.02±8.91)歲。對照組160例,男64例,女96例;年齡24~74歲,平均年齡(38.31±9.57)歲。兩組治療前一般資料,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組用藥 予以《回回藥方》"馬主里宰木呢方" 主治夜臥不得眠,夢多,日間困乏諸癥。原方組成:天仙子、肉桂、法而夫榮(大戟)、蓽撥、甘松、干姜、咱法開(梔子花葉)各等分,上藥為末與水煎熬膏,取膏藥覆于膠布,尺寸為3cm×3cm,厚度為1 mm, 貼于神闕穴。通過對原文進行仔細研讀,在臨床中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型,在原方基礎上進行加減。
1.2.2治療方法 治療組:將上藥物水煎熬膏后,取膏藥覆于膠布上,尺寸為3cm×3cm,厚度為1 mm,用時將膏貼貼于臍部神闕穴,30 min/次,14 d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予以艾司唑侖片,1~3 mg口服,睡前服。14 d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失眠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的療效標準評定。
臨床治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增加至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 h;無效:睡眠無明顯改善。
1.4護理隨訪 在治療后3個月、6個月和1年對兩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治療組復發率為10%,對照組復發率為21%。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5統計分析軟件,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統計學處理以P=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不顯著。
2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情況,見表1。
3 討論
中國回族醫藥是中國傳統醫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回族特色的醫藥理論體系,尤其在腦系疾病的防治方面,回族醫藥不僅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更有著科學的論治理論和豐富的治療經驗。中國回醫藥以"四元"、"三子"為哲學基礎,以"四性"、"四體"、"四液"和"腦統百脈""腦主意志和運動"為生理病理觀,治療重以芳香的論治觀而自成一體[3-4]。清初著名回醫藥大家劉智在《天方性理》中更是對回醫藥有關腦的生理、病理做了極其詳盡地系統整理和論述,認為:"夫一身之體竅,皆臟腑之所關合,而其最有關合于周身之體竅者,唯腦。蓋臟腑之所關合者,不過各有所司,麗腦則總司其所關合者也。腦者,心之靈氣,與身體之精氣,相為締結而化焉者也。其為用也,納有形于無形,通無形于有形,是為百脈之總原,而百體之知覺運動皆賴焉"[5]。可見回族醫學以腦主司神經思維活動、主宰和調節生理生化運動為生理觀,仍認為失眠是由腦而生,有別于中國傳統醫學的"心主神明"理論,失眠多有心火擾心神所致。
成書于元末明初的《回回藥方》是包括內、外、婦、兒、骨傷和皮膚病等在內的一部完整的中國回族醫藥的百科全書,該書雖然慘遭戰亂遺失、現難窺其全貌。但萬幸的是《回回藥方》仍完整地保存了4卷,而其中記錄了大量治療腦系疾病及與失眠相關的方藥和特色治療方法。"馬主里宰木呢方"是《回回藥方》治療失眠的經典方藥,原文謂此方[6]"主治夜臥不得眠,夢多,日間困乏諸癥,最通經絡用。組成:天仙子、肉桂、法而夫榮(大戟)、蓽撥、甘松、干姜、咱法開(梔子花葉)各等分,上藥為末與水煎熬膏,用熱布敷肚。"馬主里宰木呢方的組方特征基本遵循了回醫以辛竄芳香、調和四液四性,祛寒濕邪的特色。
通過將芳香溫通之回藥敷貼在腹部神闕穴,從經絡 的角度分析,神闕穴居于人體前正中線上,又為任脈的要穴,任脈為陰脈之海,與督脈共司人體諸經百脈,又為沖脈循行之所,且任 、督、沖三脈一源三岐,均起于胞中,經氣相通,調節全身氣血。此外,足陽明胃經夾臍,足太陰之筋結于臍,手少陰之筋下系于臍,故臍為 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夠司管人體諸經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失眠時,達到溫通經脈、調和四性四液祛寒濕邪,使腦經得力從而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中醫多用于補腎,如《日華子本草》云"補五勞七傷,治鬼交泄精"。而回醫藥在此強調養腦安神之功效,睡眠是人生命的基本需要,充足的睡眠可使人消除疲勞促進恢復體力。失眠嚴重地影響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給不少患者的身心帶來困擾。采用回醫藥穴位貼敷護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對回醫對腦的學習,使我們突破傳統從心、胃論治失眠局限,拓展了治療的方法和手段,并能使民族醫藥的精華為我輩所用,以為世人解除病痛。
參考文獻:
[1]王永炎.中醫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314-3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斷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86.
[3]南一,牛陽,鄭海生,等.淺論回族醫學的用藥特色-"香藥" [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3):320-322.
[4]牛陽,南一,王榮,等.基于回醫"四性學說"的"回回體質假說"內涵初探[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1):9-11.
篇9
老年人的睡眠障礙及其后果
老年人睡眠期間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睡眠期周期性肢體運動、不安腿綜合征和快速動眼(REM)睡眠行為障礙的患病率增加,容易發生睡眠時相提前綜合征,在不良環境如噪聲中更加易醒。其他可能產生的明顯紊亂包括睡眠破碎增加、周期性節律相提前(如早醒)、褪黑素水平降低、睡眠一覺醒節律和褪黑素隨失眠發生而釋放間的關系改變。老年人睡眠障礙引發的后果有白天睡眠、心境障礙、增加意外事件,還可導致生活質量、警覺性、機敏性和認知功能(記憶、注意、反應速度、專注性)降低。
老年人失眠及其非藥物治療
失眠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年齡越大失眠的發生率越高,且越易變為慢性。>65歲老年人失眠患病率為12%~40%,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主觀性失眠和客觀性失眠間的關系比男性患者弱。與青年人相比(入睡困難多見),老年患者主要是睡眠維持性失眠。此外,還可以表現為入睡困難和早醒。
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包括周期性睡眠一覺醒節律改變(睡眠時相提前、周期性節律幅度變小)、睡眠障礙(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不安腿綜合征)、內科疾病(急慢性疼痛綜合征、纖維肌痛、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充血性心衰、胃食管反流、夜尿)、神經科疾病(帕金森病、癡呆、卒中)、精神科疾病(抑郁癥、焦慮癥)、藥物、物質使用(酒精、咖啡因)和心理性應激源(退休、喪偶)。以上這些原因都是在老年期發生率增加。
老年人失眠的后果包括生活質量下降、嗜睡、疲勞、情緒改變(抑郁、焦慮)、神經認知功能損害、平衡受損。
病因處理這是治療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特別重視。例如,老年人因其他疾病使用的很多藥物可以導致失眠(見另文)。單就高血壓而言,含利血平或可樂定或利尿劑制劑使用非常普遍,成為很多患者的自助式藥物。而這些成分均可導致失眠甚至抑郁障礙,若不停止使用,則失眠難以消失。所以,老年失眠患者應該詢問是否有高血壓、服用何種藥物。
鎮靜劑在國內,對老年失眠患者處方鎮靜劑的情況很普遍,且許多患者要求重復處方,容易變成長期使用。但是,使用鎮靜劑對老年人的失眠進行對癥治療可能導致白晝嗜睡、逆行性遺忘、便秘、跌倒、骨折、其他意外、成癮,且有增加死亡的風險,故需要謹慎選擇(具體見另文),且不推薦長期使用(
非藥物治療 由于知識的不足,這類措施極少使用。但是,這類治療措施可能產生長期療效,且風險極小,因而更加適合于老年人。失眠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BT)、自助式治療、音樂治療、體育鍛煉、光療、催眠術和針灸。有時需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法結合使用。此外,太極拳、瑜伽功也許對失眠有效。
OBT 目的是通過改變不良睡眠習慣、消除對睡眠的消極態度和信念而增強睡眠。目前有限的證據證明老年失眠患者接受CBT治療后僅顯示輕微療效,其效果不及年輕患者。CBT包括從教育套餐到純行為干預措施。最主要的有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肌肉放松、睡眠限制、矛盾性意念等。①睡眠衛生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患者了解生活方式習慣如食物、鍛煉和藥物以及環境因素如光、噪聲和溫度對睡眠的影響。但是這些因素通常只加重失眠。常見的教育內容包括:午后不要喝茶和咖啡、吸煙:晚上避免飲酒;睡前不要打盹;睡前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規則鍛煉但不要在上床前3~4小時內進行:使光、噪聲和高溫對睡眠的影響最小化;不要在覺醒狀態下長時間躺在床上;了解年齡相關性睡眠時間的改變,以降低睡眠期待。②刺激控制是幫助患者建立床與睡眠的重新聯系。要求患者只有在瞌睡時才上床;只使用床來睡眠;如果上床15~20分鐘內還未入睡,則起床進行放松活動,直到有睡意時才再上床,如有必要則整晚可反復多次;每天定時起床(無論上晚睡眠時間多長);白天不要睡眠。③肌肉放松治療是由專業人員指導下交替進行的肌肉緊張、放松練習,以促進肌肉放松和抑制焦慮相關性覺醒。④睡眠限制治療是依照前2周的每日平均睡眠時間而決定患者在床上的時間,且白天不許睡眠。每周評估睡眠效率,當>90%且維持5~7天時則延長床上時間15~20分鐘,當
自助式治療 自助式治療即一種患者可獨立完成的心理治療,它允許各種形式的自助式干預,如書、網絡、錄音帶。通過自助式干預,可以輕中度改善不同年齡的失眠患者的睡眠和心理癥狀。
篇10
目的:觀察養心安神湯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采用養心安神湯治療,對照組采用復方酸棗仁膠囊治療。兩組均以3周為一個療程,療程結束后統計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
關鍵詞:頑固性失眠;治療方法;養心安神湯與復方酸棗仁膠囊;對照治療觀察;中醫
【中圖分類號】
R9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176-01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是睡眠質量或數量達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種主觀體驗[1]。成年人失眠發病率為5%-45%,在老年中更普遍。失眠的表現形式有入睡困難,過早覺醒,睡眠不實和夜間覺醒次數過多等[2]。筆者自擬的養心安神湯對失眠患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尤其是對頑固性失眠患者,并設立對照組治療觀察,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在本院治療的頑固性失眠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5-65歲,病程3個月-10年。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24-65歲,病程4個月-1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參照國家衛生部1993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1.2.1 中醫診斷標準:①均有入睡困難或睡后易醒,醒后不眠,連續3個月以上,重者徹夜難眠。②常伴有頭痛頭暈,心悸健忘,多夢等癥。③舌質淡紅或偏紅,脈弦細或細數。或無陰虛陽虛之舌脈象。
1.2.2 排除病例標準:①短暫或環境變化引起失眠,②藥物或乙醇引起的失眠,③在入選組前1-3周內使用精神病藥物,④已知的酗酒[3]及藥物依賴者。
1.2.3 中醫辨證
1.2.3.1 肝火擾心不寐多夢,甚則徹夜不眠,急躁易怒,伴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干而苦,不思飲食,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
1.2.3.2 痰熱擾心 心煩不寐,胸悶脘痞,泛惡噯氣,伴頭重目眩,舌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1.2.3.3 心脾兩虛:不易入睡,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頭暈目眩,四肢倦怠,腹脹便溏,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1.2.3.4 心腎不交:心煩不寐,入睡困難,心悸多夢,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干少津,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
1.2.3.5 心膽氣虛:虛煩不寐,觸事易驚,終日惕惕,膽怯心悸,伴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脈弦細。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復方酸棗仁膠囊(北京三友藥業公司生產)口服,每次1粒,每晚1次。
治療組:采用養心安神湯治療,藥物組成如下:
砂仁10克;丹參、麥冬各15克;炒棗仁、浮小麥各30克;生地、北沙參各20克;炙遠志、川連、五味子各8克;蓮子心、甘草各5克;龍齒2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2次,溫服。兩組療程均為3周
1.4 安全性觀察:治療前后各進行血、尿、大便常規檢查,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觀察用藥后毒副反應。
1.5 觀察指標:包括睡眠充分,睡眠質量,睡眠長度,失眠頻度,失眠程度和醒后不適等指標,評價治療效果。
1.6 統計學方法:數值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標準》擬訂。痊愈:治療21天后,睡眠恢復正常,每晚睡眠時間6小時以上,睡眠深沉,夢少無疲乏感。精神良好。顯效:睡眠明顯好轉,時間增加3小時以上,睡眠深度增強,但有間斷性,夢少有疲乏感,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小時。無效:治療后睡眠無明顯改善或失眠加重。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2.3 不良反應:觀察期間,兩組病例均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
3 討論
臨床上常根據失眠時間的長短把失眠分為短暫性失眠(持續時間
失眠的病因復雜,多因情志所傷,久病體虛,飲食不節,勞逸過度引起陰陽失調,陽不入陰,氣血失和而發病。筆者自擬的養心安神湯由天王補心丹中天王補心丹有滋陰養血,補心安神的作用,酸棗仁湯養血安神,清熱除煩的作用,甘麥大棗湯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亦補脾氣的作用,生脈散有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作用。諸藥合用具有疏肝泄熱安神,化痰開竅安神,滋陰清心安神,益氣養血,鎮驚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復方酸棗仁膠囊由中藥酸棗仁和“金不換”提取物(羅痛定)組成的中成藥,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心悸失眠,體虛多汗等證,是治療心肝血虛之心悸,失眠的藥。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擬養心安神湯治療頑固性失眠的療效優于對照組,經過3周治療后睡眠充分,睡眠質量、睡眠長度等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趙忠新.臨床睡眠障礙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380
- 上一篇:英語學習方案
- 下一篇:電子商務培訓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