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學總結范文
時間:2024-01-11 17:4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音樂教學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積極向上,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熱愛教育事業,參加政治學習,認真做好筆記。我積極響應學校各項活動以及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遵守各項學校的規章制度。
二、教學方面
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教學工作中,本學年期,我擔任九年級的音樂課教學任務。我根據新調整的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情況備教案。在教育教學中,在課堂中我開設了“小舞臺”,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給予了他們充分的表現欲。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九年級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三、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對學生的課堂常規做了相應的規定,在音樂教室上課學生通常喜歡隨意亂坐,我觀察了幾節課,專門做了音樂教室座位表粘貼在音樂教室的專欄上,要求學生按新的座位表就座,如有人曠課我一目了然,我還對上課表現特別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并做了相應的最佳表現者跟期末的成績評定掛鉤,效果不錯。學生來音樂教室上課不再零亂。
四、考試:
為了使音樂考試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并且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了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采用了:讓學生選擇自選一首歌曲表現。選班級優秀的學生4位一起評分,最后取平均分作為學生的最后評定成績。
(一)評分標準:
1、音準、節奏(50分)
2、表現力——舞臺形象、表情、歌曲情感處理。(30分)
3、普通話咬字(20分)
4、歌曲的完整性(10分)
(二)三點基本要求:
1、歌曲要求是課本中或課外健康的歌曲(流行歌曲可以)。國歌和兒歌不能唱。
2、要求背唱歌曲一段歌詞,任選一段歌詞。
3、在講臺上拿話筒歌唱。
(三)成績等級:
90分以上為優
80分——90分之間為良
70分——80分之間為中
60分——80分之間為及格
60分以下為不及格
篇2
關鍵詞:高中 音樂 欣賞課 教學
在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理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鑒于此,教師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要大膽進行教學思路創新,積極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推動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
一、音樂欣賞對于高中學生的重要意義
1.音樂欣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頭腦中會不自覺地塑造作品中完整的音樂形象,在具體的音樂形象創造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借助于想象進行再創造,這個過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果說作曲家是一度創作的話,那么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進行的就是二度創作,也就是或根據已有的音樂經驗對作品進行再加工,在大腦中形成新的形象,這無形中就通過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音樂欣賞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
音樂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最古老的、感染力最強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向學生展示音樂作品的時候,通過知識的傳授和情感的陶冶,可以將音樂作品中的精華部分內化為學生自身的人格、氣質、修養等優秀的情感品質,也就是說可以通過音樂作品的賞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1]。
3.音樂欣賞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
音樂欣賞的主要內容,都是在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中選擇出來的精華,通過欣賞人類的優秀音樂作品,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樂,它不僅承載著人類的文化和智慧,同時也和歷史、地理、戲劇、舞蹈等多種文化學生和社會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學生可以通過對音樂作品的了解,學會運用多維的視角進行多元的思考,識別不同風格的音樂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態,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
二、如何在高中音樂教育中進行欣賞教學
1.開展啟發創新式教學
教師可以利用啟發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音樂體驗,進而實現挖掘學生潛質、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的目的。如在高中音樂《拉丁美洲民間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馬丁的《the cup of life》、詹尼佛、洛佩茲的《let's get loud》等拉美金曲,讓學生觀看音樂MV,然后讓學生思考歌曲的節奏、感情、風格,讓學生結合已有的音樂知識對歌曲的內容美、形式美、情緒美、表現美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教師進行點評,開始音樂欣賞和講解,并帶領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如此一來,學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判斷力都得到了鍛煉,其音樂素養也得以提高[2]。
2.加大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高中音樂教師也要順應時展趨勢,加大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將音樂以聲音、影像形式表達出來,對相關信息進行直接、形象的描述,給學生提供更直接的聽覺、視覺感官感受,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如在《音樂與影視》音樂欣賞中, 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敢問路在何方》、《my heart will go on》等影視音樂的播放,加深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和認識。同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重點、難點知識講解,樂理知識系統總結,引導學由音樂感性認識向音樂理性認識飛躍。此外,高中英語教學中會用到的現代教學手段有音樂教學輔材(電子音樂文件、光盤、磁帶、電子琴等)、合作教學、情境教學、分層教學法。針對高中音樂教學手段落后的問題,教師一方面要加快教學手段革新,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增強音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以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3.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具體到高中音樂欣賞教學,高中音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主動去體驗、去感受音樂的魅力,進而提高其音樂素養。以此為目標,教師可積極利用問題教學、合作教學加強師生互動,利用課堂活動、任務分配等機會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如教師在這節課結束、新課程開始前提前告訴大家:下一節我們要欣賞的是樂曲《春江花月夜》,請大家搜尋與這首樂曲相關的資料,并列出與此曲表現形式和風格相同的兩首曲子。同樣,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我們一會兒要先進行樂曲欣賞。在樂曲欣賞后,我想請即為一位同學用優美的語言將曲子所表達的意境給描述出來,還要請幾位同學就樂曲的力度、速度、樂器音色、情緒進行個別描述。最后,如果哪位同學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走上臺來演奏曲子或進行自創表演。”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在音樂欣賞時,必定會主動思考相關問題,這樣不但有效縮短了學生與作品的距離,教師還成功將課堂主動權轉交到學生手中,為提高學生理解能力、鑒賞能力提供了條件。
4.做好各類音樂資源的整合和利用
首先,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為師生提供交流、樂曲欣賞、專業知識學習的渠道,實現師生互動和教學資源共享。其次,成立校園音樂學習角,為學生學習交流和互動提供可靠平臺。再次,加大地方音樂資源挖掘和整合,實現音樂教學的本土化、生活化,吸收民族音樂文化營養,編寫適合本校教學實情的音樂鄉土教材和校本音樂補充教材充實到教學中,為學生終身音樂學習和審美素質培養奠定基礎。最后,積極利用校內外實踐活動,如校園歌唱比賽、社區文藝活動、文化館參觀、老藝人走訪等途徑,為學生提供音樂活動參與機會, 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三、結束語
音樂欣賞是人類訴諸于聽覺的感性活動,音樂欣賞不僅能夠喚醒一個人對音樂的感覺,更能夠提升一個人的音樂素養。因此,高中音樂教育者的欣賞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音樂欣賞是高中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以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把學生帶進音樂的殿堂,讓學生成為音樂的愛好者和主人。
參考文獻
篇3
研究的動機
近年來,我國高中音樂教育開展的如火如荼,音樂教育事業呈現一派生機,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一些經濟貧窮、觀念落后的地區連最基礎的音樂教育都無法得以開展。而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雖然高中音樂教育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許多學校仍然把升學率擺在首位,音樂課形同虛設,很少有人真正關心重視藝術課程的教學。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在這個信息高速發達的時代,最需要的就是適應新時代、具有高能力、高素質的全面發展人才,而更好地開展高中音樂教育對促進社會地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
研究的目的、意義、對象
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空前提高,引起社會深刻的變革,我國正進行著歷史以來規模、力度、難度最大的一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然而,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教育發展十分不平衡,各地師資水平差異很大。因此,在不同的地區有效實施新課程標準就成了筆者研究的目的與對象。采用文獻研究法、歸納法、實例論證發、問卷調查法等。總結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的概括和現狀研究,從中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教學理念,以及提出音樂教育改革后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解決措施,使其普通高中音樂教育得到完善和發展。
。
(一)普通高中音樂課改個案研究
羅燕平在《石家莊市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提出“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新教育人才觀、嘗試教學新模式;建立良好的音樂教育管理機構;開展第二課堂和豐富多彩的課外藝術活動;加大音樂學校社會力量辦學力度;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教學內容上處理好“美育”與“求知”的關系;音樂課內容要傾向于民族音樂等方面。”
(二)普通高中音樂課改課堂教學研究
周媛在《淺論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提出“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姜麗榮在“淺談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現狀與發展”中提出普通高中音樂教育過分強調少數同學的專業訓練,忽視了多數同學的素質教育。
(三)普通高中音樂新課改教育教學的理論探討。
周媛在《淺論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提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姜麗榮在“淺談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現狀與發展”中提出音樂課“信天游” 式的課堂教學,嚴重阻礙著《新課標》的貫徹和實施。毛哲茹在《淺談高中音樂教育的“教”與“學”》中提出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
以上文獻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是同時筆者發現普通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
1.全面發展、個性培養
普通高中音樂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素質教育的提高。
2.全方面合理制定教學計劃
學校應必要采取強制性的檢查與監督手段,要有音樂教育學期計劃,學年目標,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理念和實際教學措施。
3.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大于對學習結果的掌握
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更是為了學。“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己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
結束語
根據各地區在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改革形勢下,筆者圍繞“普通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現狀研究和反思”的課題,不難看出高中音樂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然而,這種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路徑雖有明顯的優越性,但也難念有一些不切實際和一點蓋面的情況,不過,我相信通過《課改》的實施,各地區的老師們都有了一些新課程的概念,給未來的音樂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愿高中新課程改革能更順利的執行和實施。
參考文獻
[1] 王平.《對普通音樂教育改革的兩點認識》[J]. 西安音樂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謝苗苗.《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管理初探――以上海四所高校為例》[J]. 上海音樂學院
[4] 周媛.《淺談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課程改革――以連云港市新浦區普通高中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為實力的調查研究》[D]. 南京藝術學院
[5] 毛哲茹.《淺談高中音樂教育的“教”與“學”》[N]. 西安市 ,2010
[6] 錢麗.《對高中音樂教育的研究與思考》[N]. 嵊州市崇仁中學,浙江嵊州 312400 , 2012
[7] 王萬龍,姜麗蓉.《 淺談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現狀與發展》[N]. 榆林市第二中學、米脂縣沙家店學區,2011
篇4
關鍵詞: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體會
從前文的相關內容我們已經了解到現階段我國音樂教學處于的基本現狀,就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的有效開展來說,不僅是對我國音樂教育領域的發展,同時還能為學生在今后藝術道路上的良好發展創造足夠的空間和機會。鑒于此,筆者在對有效的鋼琴教學體會展開具體論述之前,首先希望提及到的,是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把握的幾個關鍵點。
一、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在對具體鋼琴有效教學方式展開論述之前,教育工作者們在對音樂特長生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注意把握幾個要點,只有再掌握了這幾個關鍵要素的前提下,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才有可能得以高效開展。
(一)長期的手指訓練
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的有效開展,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鋼琴演奏技巧形成和養成的基本定律,只有在大家都了解這一內容的條件下,鋼琴教學活動才有可能具有針對性的進行。眾所周知,鋼琴是技巧性相當強的的演奏樂器,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它不僅需要手指較強的靈活度以及與旋律的配合程度,同時還需要長久的訓練才有可能達到純熟的演奏境界。
(二)思維的有效訓練
除了上文提到的長期的手指訓練之外,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思維的有效訓練。一提到鋼琴教學,手指的訓練大家很容易就能聯想到,因此在傳統的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在對學生進行鋼琴技巧培訓時,往往只重視“手”上的功夫,而忽略掉了思維方面的訓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學生在經過日常的訓練過后,已經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沒有任何瑕疵,但是從他們的表演中我們卻感受不到藝術的生命力和活力。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的開展,我們除了重視手上技巧的訓練之外,同時還應對思維方面的訓練給予足夠的關注程度,在訓練特長生手指技巧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其思維方式以及感受方式的訓練。
二、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開展的有效措施
從上文的相關論述中,我們已經基本了解了高中音樂特長上鋼琴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一些要點,基于這些要點的基礎上,在具體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進行的過程中,建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具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首先是要有針對性進行教學設計。從現階段高中音樂特長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接受鋼琴教學前是沒有相應基礎的,同時也不像一些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那樣,有充裕的時間來進行鋼琴學習。而且在對高中音樂特長生開展鋼琴教學時,很多學校都存在這種問題,琴少、學生多、鋼琴大課難上,針對這個問題,我舉一個我們學校的情況以及我的解決辦法:
我們的音樂專業學生一個班可達到六十多個,而且鋼琴課大家都知道最有效的是針對性的講解,所以要在一起上大課的話就比較難,老師一講解,如果學生們同時在鋼琴上實踐的話,學生多,琴聲大,一堂課就非常嘈雜,無法進行下去,而且學校鋼琴也沒有這么多,總共只有十多臺琴,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教室放這么多臺琴。
我找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把學生根據水平分成兩組來上的話,一次性上一個組,有三十多個學生一起上,每個學生配一張一比一的鋼琴紙,老師針對某首曲子進行一小節一小節的技術講解,然后學生在桌子上用鋼琴紙上進行無聲的練習,大課下了過后課外再分成幾批一人一臺琴在真正的鋼琴上練習,老師輪流再給每位學生逐一講解,幫助他們理解吸收大課上的內容,最后,在大課上統一講一下同學們在練習的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并跟他們說解決的辦法。這種方法在我的教學中至少針對初級階段的手型、各關節的控制和手指揮動以及吊臂那些基礎技巧是相當有效的。
在內容上,建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基礎鋼琴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對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設計,比如就一些練習曲目來說,教師可以先對練習曲目進行難易等級的分類,在引導特長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對于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則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如《洗衣歌》等節奏稍快的曲目;如果鋼琴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則可以選擇簡單的曲目,如《黃鸝鳥》等進行相關訓練。在對音樂特長生進行鋼琴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所謂有針對性并不是指將學生簡單分為兩撥,而是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逐一有效的分析。就鋼琴教學設計的內容來看,會涉及到選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不同的訓練要求,慢速訓練技巧形成的有效途徑等方面,因此,對每個音樂特長的具體情況都進行有效的掌握也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除此之外,背譜措施的有效實行,也能給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鋼琴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鋼琴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的音樂特長生來說,背譜是理所當然要進行的工作;對于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背譜也不失為接觸鋼琴演奏最為快速的方法。通過背譜,學生不僅能直接的掌握作品的精髓,同時還能有效鍛煉到學生的一些特定思維,比如在背譜的過程中,一些較難的地方總是不好掌握,學生在遇到這樣難題的時候,反而會激發自身的探索和發現意識,從而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摸索出一些學習的捷徑,可謂是一舉多得。
另外,針對他們識譜能力弱的問題,我會專門挑一些簡單的新譜子,要求當堂課即興看譜彈奏,既訓練他們的視奏能力,又訓練他們的專注力。
三、總結
綜上所訴,我們可以看到,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的有效開展,不僅是我國鋼琴教育領域的發展體現,同時也是拓展音樂特長生發展渠道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對音樂特長生展開鋼琴教學時,應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對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設計,爭取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
參考文獻:
[1] 杜鵑.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教學探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 王琳.高中音樂特長生鋼琴演奏能力的提高分析[J].大眾文藝,2012,11:257-258.
篇5
關鍵詞:舞蹈教學;音樂襯托;素質教育
現階段我國高中音樂教學一般是由音樂鑒賞、歌唱演奏、音樂創作和舞蹈、戲劇等幾個方面構成的,而以音樂為襯托的舞蹈教學中高中音樂素質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音樂素質教育課程的設置圍繞音樂教學為重心,為高中以音樂為襯托的舞蹈教學掃清障礙的同時也扎實了舞蹈教學的基礎,助推高中舞蹈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筆者在調查走訪并總結前人研究理論成果的基礎上對高中以音樂為襯托的舞蹈教學進行了簡單的探討研究。
舞蹈教學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引導使學生能夠在形體上積極調整自身的舞姿,使學生舞姿能夠很好地做到藝術與身體結合,達到舉止唯美、氣質俱佳的理想狀態。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引入音樂就是要充分利用音樂所特有的節奏感和情感傾向來使舞者的舞姿能夠達到更好地協調和結合的狀態。在高中舞蹈教學中以音樂為襯托,需要學生和教師把握好舞蹈與音樂的結合程度,在具體教學中唱歌走調和舞姿不協調都是沒有很好結合音樂節奏的表現。節奏的培養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訓練,以期達到預期效果,主要訓練方法是以訓練音樂節奏與身體動作節奏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語言節奏訓練。
篇6
關鍵詞:高中音樂 素質教育 藝術品位 功能
一、高中音樂課教學的德育功能
高中音樂教育不僅僅是藝術教育,還涵蓋了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的輔助,以及給予學生精神食糧,通過藝術的熏陶和引導,讓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現階段的社會需求下,需要打造良性社會競爭機制,德才兼備是社會與企業需要的人才的基本素質。如何更好的實現對人才的德育教育,就需要從各方面綜合探討與分析。高中課程中借助音樂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道德品質的糾正與規范,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身心素質。音樂的德育教育作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以來音樂教育就起到了教化人倫的典范作用。音樂能夠改變人的心性,陶冶情操、重新塑造思想,完善和健全學生人格。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在重視音樂知識教學的同時,也重視對學生心靈的熏陶和藝術的陶冶,強化對學生的品德熏陶。
例如:在學習《祖國頌》歌曲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愛我中華”主題歌曲演唱比賽,參與形式多樣,可以以單人或小組形式,參與方法可以有舞蹈、演奏或歌曲等方法。在籌備比賽的過程中,學生自由設計、組織和合作,共同收集關于民族偉大的歌曲,以此提升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的愛國教育、社會責任感。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現在:第一、音樂教育更具有親和力,將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感受和諧秩序與靈魂熏陶,同時也能夠陶冶情操、感染思想。這樣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第二、音樂主題活動的實施,可以是個人或集體活動,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得學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升。第三、音樂藝術熏陶和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激發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身心健康的健全人才。
二、高中音樂課教學的智育功能
音樂教育與智力開發關系緊密,向著相輔相成,音樂能夠開發和促進智力提升,智力提升反過來又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強化聽覺和記憶力。美好的音樂是聲音的感覺也是心靈的感知,通過音樂欣賞,學生能夠加強聽力和記憶力,豐富自身感性生活和精神生活,感悟音樂和生活的美。第二、音樂教育能夠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生活的世界音樂隨處都在,除了人類創作的音樂,還有風聲細雨、鳥獸蟲鳴、人的說話聲等,這些音樂都能夠釋放學生壓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學生智力,促進學生挖掘自身潛力,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飄逸的南國風》這一小節知識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彌渡山歌》云南民歌、《對鳥》浙江民歌、《幸福歌》湖北民歌音樂風格對比,從流行地區、音樂情緒、演唱形式、方言屬地、地域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對比和想象,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力,將各地區的文化差異、地域差異、語言差異與歌曲的表現形式結合起來,從而了解了地區音樂特色的同時,能夠更好的實現對學生的智育功能。
三、高中音樂課教學的體育功能
音樂與體育似乎一直以來都有很緊密的關系,在體育學習中能夠運用音樂的藝術魅力引導體育教學,在音樂教學中也能夠實現體育功能。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基于社會全面人才培養目標和價值取向,音樂除了娛樂功能、文化知識輔助功能以外,還能夠提供體育功能。高中學生能夠借助音樂,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實施唱歌、跳舞、游戲等,中年人可以強壯身心,老年人可以運動保健等。音樂的體育功能是基于娛樂功能展現出來,敲擊樂器可以促進肌肉鍛煉,協調運動神經、音樂節奏可以協調身體和動作,增強人的節奏感和律動感,同時音樂也可以緩解不安的情緒。
例如:在進行各國、各地區的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課外活動,以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展開不同民族音樂舞蹈的學習、表演。展開日本、朝鮮半島、蒙古國等國家的音樂、文化和舞蹈的學習,通過學習設計舞蹈活動,在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過程中,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和交流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音樂體育功能,讓學生在舞蹈過程中感受體育的活躍和魅力。
四、高中音樂課教學的美育功能
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審美能力,這也是音樂教學最基本的作用之一--美育功能。音樂能夠引導人擁有美的感官,從細小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通過簡單而細膩的音樂,陶冶學生情操、促使學生心靈平靜而自然;通過熱烈而奔放的音樂,使得學生恢復自信與活力;通過愛國愛家的音樂,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辱感;通過貼近自然的音樂,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與世界隨處可見的美。高中音樂教學,應該從實踐出發,重視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的引導,借助音樂的陶冶,例如:歌唱技巧訓練、鋼琴演奏欣賞等,強化美育教育功能。也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美的音樂海洋中徜徉,提升對音樂的欣賞和熱愛之情,在美好的音樂旋律、美妙的歌詞、變化的曲譜、輕快的節奏中,感悟音樂的美,提升審美情趣和能力。由音樂的美規范學生心理、思想,從而塑造具有健康身心的人才。
例如: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再創造,對《水調歌頭――中秋》進行不同樂器的演奏。學生在再創造的過程中,挖掘自身潛力、表達內心靈魂、主動積極參與,實施高度的思維活動,并拓展思維空間,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的欣賞與創造過程,凸顯出音樂的美育教育,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傳遞美,更好的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提升學生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五、總結
高中音樂課教學是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也是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藝術品位、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通過各種方式與形式的高中音樂活動教學、音樂活動開展等,可以有效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智育教育、體育教育和美育教育。高中學習階段,學生的課程任務比較重,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從而在精神上、身體上無法釋放壓力,而音樂課教學提供了緩解學生情緒、提升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給予學生精神食糧的機會,從而起到了輔助文化知識教學的作用,也起到了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審美教學;審美內涵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2-0237-01
近年來,隨著音樂教育新課標的更改,使得“審美教育”日漸成為了音樂教育的核心,高中音樂課的實施和安排也是圍繞著審美教育而展開的。而占據高中音樂課堂重大部分的音樂鑒賞的教學中也至始至終堅守著這一原則。重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形態,通過不同風格、不同題材、不同國度樂曲的鑒賞,使得他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進而使得學生更加的熱愛音樂藝術,并最終能在感受音樂魅力、理解音樂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水平。
一、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教育實踐的發展需要理論依據的支撐才更具科學性,音樂教育中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更是需要提高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只有在一定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才能使得我們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程具有現實的意義,把理論訴諸于實踐的教學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進而使得音樂教育的發展步入正軌。現代教學技術的穩步發展使得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音樂鑒賞課已經無法適應時展的步伐,也不能被學生認可和接受。審美教育呼吁下的大的藝術教育環境也使得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顯得更為單一,模式更為陳舊。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此時似乎更為迫切的受到呼吁。將審美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題,由表及里地滲透到音樂的本質中去,通過諸種音樂教學的手段探究學生的審美心理、了解學生的審美習慣、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最終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成為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過程中,要在相對尊重學生審美取向,整體遵循和把握教學框架的基礎上開展高中音樂鑒賞課,在教師不斷的教學改革中,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審美內涵探析
高中音樂新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高中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貫徹實施這一基本理念,就要求我們的高中音樂教師在課程的設置、安排和進行中就要把感受音樂美、理解音樂美最為基本的教學方式,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音樂的魅力,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在美的教育氛圍中便得以培養和提高。
(一)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審美內涵
情感作為人們內心的一種體驗,體現著人們對外界的態度,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在審美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情感得以抒發的最直接的載體就是“美”,“美”可以使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它對人們內心情感世界的映射可以使人無比的震撼和感動,這種美妙的感受讓人熱衷于發現美、追求美。
歌德說“人生最重要的是用眼睛看世界,藝術及其教育的首要價值就在于教人用‘審美的眼睛’看世界,給人的靈魂以活力。”音樂作為聽覺的藝術它富有著情感的力量,相對其他藝術而言,更適合作表情達意的載體。音樂鑒賞是建立在學生聽覺感知的基礎之上,借助學生以往的審美體驗的情感積累,加上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創造性地感受音樂美的一種實踐活動,體現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感受、理解并判斷、評價的過程。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是在這種審美感受和教學中不斷培養和鍛煉出來的。欣賞和鑒賞雖一字之差,但卻有著質的不同,欣賞是懷著美好的心情去體會美好的事物,而鑒賞則有著對比、判斷和結合理論性思考的目的性的欣賞。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來闡釋他們的區別,欣賞是鑒賞的基礎,鑒賞是欣賞的飛躍。
(二)教材中的審美要素
高中音樂教材中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涵蓋了諸多的形式、體裁、風格、流派等,中國民族音樂、歐美音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等,單單就體裁而言,高中音樂教材中便涵蓋了藝術歌曲、音樂劇、歌劇、合唱、交響曲、浪漫曲、奏鳴曲、清唱劇、套曲等等。這些豐富的內容設置為高中生的審美教學提供了優秀的條件和基礎。除了學生的認真學習外,也要求我們廣大的音樂教師能通過自己的授課經驗和業務能力去更好的挖掘音樂教材中的審美要素,要具備高的學識、美的教學儀態、教學語言,獨特的教學氣質。將自我學識和教材相互融合,互相滲透,為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課帶來越多越多的審美共鳴、帶來更多的審美享受。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需要進一步的確認和發展審美價值觀,力爭在我們的教育下使每個高中生都成為具有高審美素養、審美能力和審美理想的人。
篇8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流行音樂元素
流行音樂代表著當前最新的音樂風格和知識,在高中音樂教育中滲透流行音樂元素,不僅能夠提升音樂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動力,還能夠使其積極踴躍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改善音樂教育質量。為此,高中音樂教師需要主動學習流行音樂知識,在教育活動中適當的融入流行音樂元素,以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鑒賞能力。
一、利用流行音樂元素,調動學生音樂興趣
在高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學應重視與關注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興趣驅動下更好的進行音樂教育。高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對不少流行音樂都情有獨鐘,在課余生活中喜歡傾聽流行音樂,這為高中音樂教育中深入流行音樂元素提供良好契機。所以,高中音樂教師可以教材內容和教育目標為基礎,把音樂知識和流行音樂有機整合起來,不僅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促進音樂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
舉個例子,在進行《獨特的民族風》教學時,教師可先帶領學生欣賞幾首具有民族風格的流行音樂,像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我和草原有個約定》,格格的《火苗》和騰格爾的《天堂》等,大部分學生對這些流行音樂都比較喜歡。教師利用流行音樂展開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把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并設計問題:為什么這些流行歌手的民族風歌曲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和喜愛?他們會回答到:在這些流行音樂中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特色。這樣,教師從熟悉的流行歌曲導入新內容,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他們在良好狀態下深化對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
二、結合流行音樂情感,提高學生道德修養
當前很多流行音樂中都含有不少可取之處,蘊涵著一定的情感因素,有著向上積極的正能量,這對于促進高中生的健康成長與身心發展來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流行音樂中的情感信息,與教材中的音樂知識和歌曲有機結合。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的角度著手,在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授《音樂與人生》過程中,教師可搜集一些勵志方面的流行歌曲,諸如:范瑋琪《最初的夢想》、劉歡的《從頭再來》、許美靜的《陽光總在風雨后》和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等。然后讓學生欣賞這類歌曲,他們在傾聽過程中學會感悟人生和享受音樂,認識到生命意義的偉大,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充滿自信,學會用音樂美化人生。如此,學生通過對流行音樂的欣賞和聆聽能夠觸動自身情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并觸動到他們的心靈與內心世界,使其在欣賞與品位音樂作品時不知不覺受到影響、熏陶與感染,進而不斷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思想素質與品德修養,真正發揮流行音樂的教育價值。
三、積極拓展課外知識,開闊學生音樂視野
在高中音樂教育活動中,如果教師只是純粹的將教材知識和流行音樂融會貫通,很難真正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要,他們的需求是多樣性的,并不是簡單的鑒賞和分析幾首流行歌曲。為此,高中音樂教師除多關注流行音樂之外,還應當在課堂上多使用部分符合大綱要求的優秀歌曲和樂曲,積極拓展課外音樂知識,使學生在學習教材知識之外還能夠了解其它優秀的音樂作品,從而實現豐富他們知識面和拓展藝術視野的音樂教育目的。
例如,在學習《現代京劇》時,教師可先著重為學生講述我國京劇的歷史和發展過程,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教材中《雄心壯志沖云天》、《家住安源》這兩個京劇片段,讓他們初步感受體驗現代戲曲音樂的表現力,并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接著,教師可為學生播放具有京劇元素的流行歌曲王力宏的《蓋世英雄》、《花田錯》,黃閱的《折子戲》和陶吹摹端杖說》等,以此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如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用流行音樂元素,由“聽”的層面上升到更高層次,將教材內容和優質的流行音樂整合起來,講解其中蘊含的音樂知識,引領學生從多個渠道了解和學習音樂,最終實現高效學習。
四、總結
在高中音樂教育實踐中,教師需意識到流行音樂元素的作用和功能,要積極運用這些音樂信息,結合流行音樂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并積極拓展課外知識,引領他們學習流行音樂中的樂理知識,全力提升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倩.流行音樂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6:267.
篇9
關鍵詞:“拋錨式”;高中音樂;情境
2003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規范了高中音樂課程的課程定位、課程性質、課程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各個方面的標準。新的課改需要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適應。“拋錨式”教學模式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并把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強調讓學生到真實情境中去體驗感受,以直接獲取經驗的方式學習音樂。
一、情境“拋錨式”教學主要程序
(1)創設情境:采用多種方法創設音樂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一種與真實情況相似的情境中。
(2)確定問題:在創設的情境中,引發出與音樂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事件或問題,作為音樂學習的中心內容,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面對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3)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與幫助,獨立自主地解決、處理問題。
(4)協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相互的討論、交流、探討、溝通,逐步加深對音樂作品情感的理解,完成對音樂審美的意義建構。
(5)效果評價:由于拋錨式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解決問題的結果就是學習的效果,效果評價由學習過程中學生解決各種問題的效果來確定"。例如,通過對學生在西洋樂器知識學習過程中對各種樂器音色辨認能力的評價,即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二、情境“拋錨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
通過教學經驗,本文以“高亢的西北民歌”為例,本課是教材第二節,即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的第一節(本單元下分四節)根據“大綱”要求,欣賞民歌的學習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民歌,從而加深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并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1.教學環節設計
按拋錨式教學模式的要求,預先設計好教學的各個環節。
(1)情景創設:在拋錨式教學中情景創設是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教學效果。在本節課程的教學中我們設計了四個情景:
情景一: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超級女聲”節目中的民歌聯唱視頻片段;
情景二:展示央視春節晚會“民歌聯唱”視頻片段;
情景一的內容深受當今青年學生的喜愛,能激發他們的強烈興趣;情景二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專業歌唱家的表演水平,通過與情景一的對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審美能力。這兩個情景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切身感受民歌的不同風格。
情景三:展示反映西北地區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料;
情景四:展示影視作品中對故事情節、氣氛、感情表達具有重要強烈表現力的民歌視頻片段,比如電視劇《血色浪漫》中的多首插曲。
情景三和四主要是幫助學生感受西北民歌的迷人魅力和其中所蘊含的西北民族的精神情節。
這些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真實場景,正如大海航行中拋下的一顆顆船錨,為學生營造了一套真實的音樂體驗情景。
(2)確定問題: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的問題供學生探究,包括:①辨識情景一和二中演唱的都是哪個地域風格的民歌。②了解西北地區的地理!地貌!生活條件!人文環境。③了解西北地區民歌演唱的各種民風民俗,認識民歌在西北民族勞苦大眾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信天游,不斷頭,斷了頭,窮人就無法解憂愁)。④了解民歌曲調的地域劃分。⑤認識“信天游”等民歌風格體裁,了解其分布領域、曲式旋律特點。⑥領悟《上去高山望平川》旋律的特點和歌詞的寓意。
(3)協作學習:全班的同學被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五至六人學習小組的組合每隔一定的周期會調整重組,以保證每個學生有盡可能多的機會和不同的同學進行協作學習的機會。自主學習的任務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小組成員自行分解學習任務,每人分別承擔學習任務的不同部分,在新單元內容正式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小組自行安排時間組織組內討論,共享各自的任務完成成果,交換各自的學習心得、體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統一的學習報告(書面或非書面),以供課堂教學中組與組之間進一步的討論、共享。
(4)效果評價:教師根據課堂討論的結果,了解各組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從而作出對該組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2.課堂教學過程
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完全以學生為中心,意義的建構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起適當的組織、引導作用。教學步驟的大致流程如下:
①展示情景一、情景二,學生欣賞。
②提出問題1、4,各學習小組派代表發言討論。
③教師總結發言,完成本節的預備知識點的教學:民歌的地域風格差異。
④展示情景三、四,學生欣賞。
⑤提問2、3,小組代表發言討論。
⑥教師點評總結,引出本節教學主題:感受西北民歌的審美魅力。
⑦播放音視頻結合的曲目《上去高山望平川》,學生聆聽欣賞。
⑧提出問題5、6,小組代表發言討論。
⑨教師點評總結,完成四個知識點的教學:“信天游”體裁的特點、本曲的旋律與結構的特點。本曲表達的情緒特點、本曲的審美價值。
⑩連貫播放三首曲子,學生聆聽欣賞,同時在大屏幕上打出如下思考題,學生編聆聽邊思考:西北地區的民歌旋律!節奏怎樣?表現了西北人民什么樣的性格特征?歌曲內容大都表現什么階層的生活?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點評。
?教師在音樂背景中對本節學習內容進行概括總結。
?拓展升華:鼓勵學生上臺演唱自己所熟悉的其他民歌(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具有類似高檔OK的效果),其他學生聆聽欣賞,并競猜其所屬地域。
?教師陳述課堂結束語,預告下周的學習內容,布置學生課外自主學習任務。在音樂聲中結束教學。
?評價:整個課堂教學中貫穿著大量的學生討論和師生對話,通過巧妙組織,盡量安排大多數同學都有發言機會(如要求小組每次公開發言的代表不同),通過學生的發言,教師即可于不著痕跡中完成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三、結語
通過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科學合理應用情境“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幫助學生理解和表現音樂,培養學生音樂創造能。此方式符合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在教學中可以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高中音樂;創新思路;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階段的音樂課程也有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在課程中應體現創新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競爭能力。高中音樂課程教育的審美功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音樂素養的提升,學生的智力與審美能力均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其創造力也隨之增強,并陶冶了情操,有助于個性的和諧發展。所以,當前的高中音樂教學應密切結合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個性,通過創新與變革,發揮其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音樂教學的創新思路。
一、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原則
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有些必須遵循的原則,闡述如下:
1.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在音樂課堂上,只有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均與學生的具體特征相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應該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的興趣觸發,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進行學習和探究,培養音樂興趣,增強藝術素養。
2.強調藝術的創新性
音樂是神奇的藝術,正是由于音樂作品中的個性表達,才使其具有十足的魅力。在音樂課堂引入創新元素,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意識,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其在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創造意識。
3.強調藝術的審美性
音樂藝術的審美屬性,是音樂教學的基礎和出發點。通過審美特征,引領學生去體會和把握音樂作品中的豐富內涵,從而實現對作品的深入理解,是音樂課堂上的重要內容之一。
4.授課內容的綜合性
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是息息相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音樂作品的歷史背景、戲劇影視等聯系起來,通過多種媒體的展現,使學生沉浸在藝術氛圍中,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體會。
二、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思路
本文以人教版的高中音樂教材為例,從4個方面闡述教學的創新思路。
1.充分發動學生
高中生個性活潑,活躍的課堂氛圍很容易調動其積極性,因此教師不應將課堂看做自己的“一言堂”,而應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進程中來。通過學生的參與,增強其對作品的理解,也增加其對音樂藝術的興趣。舉例來講,筆者在講授“非洲歌舞”課程的時候,充分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非洲鼓,并引入大量的多媒體資料,使學生充分了解鼓在非洲音樂中的表現力和地位,隨后請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鼓來演奏不同節奏的非洲音樂,并邀請學生給非洲作品“達姆?達姆”的鼓點做出伴奏,效果很好。
2.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音樂對于聽者的力量是驚人的,音樂中暗含的情感能夠對聽者起到明顯的影響作用。筆者結合音樂作品的實際情感風格,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去發現與體會日常忽略的音樂魅力,增強課堂趣味。舉例來講,在“影視音樂”的講授中,為了能夠使學生體會到音樂對于影片的氣氛烘托和情感喚起的巨大作用,筆者首先放映了一個被抽走音樂的影片片段,隨后重新將音樂元素加入進來,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到音樂對于影片本身的巨大作用。
3.引導學生領悟
經典的音樂作品中具有豐富的內涵,也承載著深刻的思想。教師應該通過引導和激發,使學生領悟到其中的韻味,實現教學效果的升華。此處以歐洲古典音樂的教學過程為例,因為不少學生對于古典歐洲背景是比較生疏的,而其音樂作品的復雜技巧也使入門者感覺到許多疑惑,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深入感受歐洲古典作品的魅力,是筆者經常思索的一個問題。例如在講授莫扎特的時候,筆者摒棄了不少傳統教學對其“神童”的關注,首先為學生提供給若干的音符片段,這些片段就來自莫扎特,待學生跟著哼唱起這些熟悉音符的時候,筆者自然地說:“這個就是莫扎特的作品。”接著筆者開始介紹莫扎特的性格中純真的一面,并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感受其作品,這樣的方式更容易將其音樂的內涵傳遞給學生。
4.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高中學生的音樂教育,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通過了解音樂寶庫中的經典作品,能夠初步了解音樂的年代與流派,并能夠對不同題材的作品進行簡要的分析和鑒賞。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使其能夠初步建立起音樂以及其他藝術和生活的聯系,為其終身的藝術素養形成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對于普通高中的音樂課程而言,其審美的特征超越了專業的特征。其主要目標應該定位于弘揚我國的文化,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結合學生的個性和需求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需要教師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并運用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理論,進行持續的總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編.音樂鑒賞.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2009.7
[2]吳洪成主編.現代教學藝術的理論實踐,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