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保的認識和體會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5: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環保的認識和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幼兒園的環保教育中,采用幼兒可以接受的教學方式,老師對于教學設置,可以使靈活且有針對性的課件,增強幼兒對環境保護的思考能力;應用多媒體課件,優化課堂中環境知識被學生理解的效率,從而提升課堂環境保護知識轉化率,教師要設定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保護資料,讓幼兒自己占主導地位地去理解和消化環境保護中的知識,培養幼兒的閱讀技能,讓兒童自己學會反復思考和閱讀的良好習慣;教師通過提問、解讀的方式幫幼兒理解環保的內容和主題思想。由于幼兒園的兒童理解能力不如長大的孩子,故此在幼兒園實行環保教學中,應用繪本可以提供給幼兒直觀的、真實的視覺感官,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幼兒更容易去接受環保知識,教師通過繪本教學使幼兒參與到環保教學過程中,發揮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幼兒的思考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使幼兒產生對書籍閱讀的興趣,讓兒童可以掌握一定閱讀技能。
2開展環保實踐教學
在教學中讓兒童回歸自然,使幼兒可以體會到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老師對孩子進行室外課引導,讓幼兒接觸到大自然的美好,在草坪上玩耍,使幼兒感受環境對人類的重要。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結合幼兒園本地實際,有目的地為幼兒滲透環保教育內容,為幼兒設計有關環境保護主題的活動,以此來增加幼兒的環保知識,豐富兒童的環保知識,培養孩子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的方式,使幼兒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深化環保意識。教師可以利用繪畫課寫生課,讓幼兒感受砍伐樹木、工業污水以及煙囪冒黑煙等現象,從而滲透環保教育知識,使幼兒直觀感受環境污染的危害,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與環保行為。
3深化幼兒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要讓兒童自己體會環保的思想,讓幼兒有自己的觀察、思維以及推理的空間,給孩子一定的發展空間,教師應該經常和幼兒互動,以便了解兒童對環保知識的感受以及認知水平,使幼兒可以更輕松地掌握環保知識。老師也可以啟發幼兒去感受街上的空氣,感受空氣的灰塵及氣味;讓幼兒多多了解動物活動環境及生活習性,喚起幼兒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愿望,通過這些使幼兒知道植物生長不易,應該保護我們生活及生存的環境,關心身邊的花草樹木,培養兒童的環保行為。利用幼兒園手工課,為幼兒滲透環保教育內容,可以把易拉罐裝飾成汽車,也可以把廢棄紙做成可愛折紙,不僅美化環境,還可以節約資金,激發幼兒對美的喜愛,豐富幼兒環保知識,使幼兒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深化環保意識,從而轉化成自覺的環保行為,使幼兒園環保教育得到成效,提升幼兒環境保護意識。
4培養兒童環保意識
創造優良教學環境,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在環保教育中,潛移默化地使幼兒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造就美好的環境,重視幼兒園環境優化,以幼兒為本,培養兒童環保意識。提倡幼兒綠色消費,愛護城市生活環境,降低對城市造成的垃圾污染,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增長兒童的環境知識,使兒童可以掌握環保技能,并獲得參與環保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也可以通過一些活動,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社會態度滲透到各個環境保護日中,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工作,在植樹節、地球停電1小時、節水等環保相關節日中,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在游戲中加強幼兒的環保知識教育,利用兒歌編排《地球美麗的花園》、《魚寶寶生病了》等環境保護主題歌曲,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對環保有更深的認識,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5結論
篇2
(福建省長汀縣第一中學,366300)
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中提及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課程目標中涉及環保意識的主要有:(1)技術及其性質部分:理解技術對環境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2)設計過程部分:能根據設計對象和現有的工作條件列出具體的設計要求,包括應達到的標準和所受到的限制。設計可能受到的各種限制,如時間限制、成本限制、環境限制等。仔細權衡各種因素,特別是相互制約的因素(如質量與成本)或與社會、環境等重大問題有關的因素。活動建議:收集多個室內設計方案,考慮美觀、實用、經濟、環保等諸多因素,選擇一個最佳的方案。(3)設計評價部分:對產品的評價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以及它的使用和最終處理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經濟、社會、環境、道德倫理等),并能對他人的、現有的技術產品做出自己的評價。評價某個技術產品的實用性、美觀性、對自己生活和環境的影響、與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關系等。
一、利用教材案例,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通用技術教材中有不少案例涉及環境、環保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技術與設計知識的同時,充分利用教材案例,讓學生體會設計中的環保理念,培養環保意識;
例如,在教學都江堰與荷蘭風車的案例時,我通過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體會依靠技術,人類成功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友好關系,列舉技術發展給環境帶來的一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并了解在綜合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綠色”技術,培養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技術價值觀。
再如,教學環保餐具的設計案例時,我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圖書或報刊等資料了解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具體危害:(1)這些餐具在使用過程中遇高溫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對人體產生危害;(2)塑料制品降解時間過長,采取掩埋和焚燒處理,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3)我國平均每年消耗掉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數量龐大,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在課堂上,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一次性塑料餐具給環境帶來了多么嚴重的破壞性,樹立起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意識,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向周圍的親人和朋友做環保宣傳。同時,學生會發現設計健康、方便實用且無污染的餐具變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再次認識到技術與設計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利用實踐活動,貫穿環保理念
結合我校通用技術教學情況,我在教學中,給學生布置的設計實踐任務有相框、筆筒、承重紙橋、牙簽塔架等。在設計實踐中,無論是給學生限定制作材料,還是讓學生自己選擇和準備材料,都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例如,教學“承重紙橋設計與制作”項目,制訂設計要求:(1)制作材料為普通報紙一張,少量粘合劑,作品總重量不超過30克。(2)橋墩跨度150毫米以上,橋面寬度70毫米以上,長度200毫米以上,高度50毫米以上。(3)橋面任意位置承重一瓶560毫升礦泉水。(4)結構穩定,造型美觀,制作精良。
我給每個小組準備好相同的材料:普通報紙一張、膠水一瓶。安排各小組先討論設計方案,確定最佳方案并列出制作的方法和步驟,再用給定的材料在課堂上完成制作。對各小組的制作情況、材料使用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同時記錄個別小組出現失誤重新領取材料的情況。在設計評價中,表揚材料剩余較多的小組,提醒出現材料浪費的小組在以后的設計制作中要盡量地節省材料。在制作相框、筆筒等項目時,要求學生自己選擇和準備材料,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硬紙板、小木條及生活中的廢舊物品等,且在設計制作過程中,也盡量做到不浪費。
學生在設計實踐中,親歷了設計過程,提高了動手能力,體現了通用技術“學中做”、“做中學”的課程理念;同時,在本課程學習中培養起來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強化,真正在設計中關注環保,體現環保。
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養成環保習慣
篇3
我很慶幸能加入綠色天使環保協會,也很高興能在這里和眾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為我們的環保事業做出綿薄之力.在這個大家庭里,我看見了大家一起努力工作,一起玩樂的場景,更讓我感覺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馨,快樂。
作為環保協會的一員,我深深的知道,環境保護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重大意義,以及我們成立環保協會的美好愿景,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環保,關注環保。以我們的行動來激起人們的環保意識。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這項公益事業中來,所以我熱愛這份工作,我渴望能為環保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今年,我踏入了這所夢幻般的校園——重慶理工大學。這里的自然環境,蔥郁的樹木,清澈的溪水都深深的打動著我。懷著對環保事業的熱愛與向往。我加入了環保協會,前幾次的活動-制作條幅,設計標語。看到了一張張宣傳海報上所展示出來的當今的環境問題,讓我感到心寒,更讓我堅定了參加這個協會的信心體會到了參加這個協會的意義。正是懷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讓我有了站在這個講臺競選干事的勇氣。同時,我也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篇4
環保教育 幼兒 教育內容 教育形式
當今世界,環境保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因而,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對他們進行環境教育,是國際大環境的要求,也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要求。幾年來,我園深入研究環境教育的理論,加大實施環境教育的力度,使幼兒從認知、情感到態度、行為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在幼兒園環保教育方面作出了新的嘗試與突破。
一、教育理念深入淺出
環保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內容,已悄然走進幼兒園。我們認為,環保教育必須借助幼兒園、家庭、社會三者的合力作用,才能充分調動教師、幼兒及家長環境教育的積極性,并堅持做到課內外結合、園內外結合、環境教育與各科教育的相互滲透,才能真正將環保教育的目的落實到幼兒的實際活動中。為此,我園就從兒童生態學這一生態環境教育的理論基礎出發,構建起我園環境教育的目標。在知識方面,使幼兒初步了解生態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制約性,自然、人與社會三者的平衡性,人類生存對環境的依賴性;了解人口、資源、能源和污染等問題,培養幼兒初步的環境意識,能關注環境問題。在情感方面,萌發幼兒尊重自然的美好情感,使幼兒形成愛護生活環境的良好愿望。在態度方面,讓幼兒學會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在行為方面,讓幼兒養成愛護周圍動植物、節約能源的良好習慣。
二、教育環境隨機應變
一直以來,我們注重創設一種具有繡幼特色的教育環境,堅持大小、動靜、室內外三結合,努力創設符合幼兒特點的美化、綠化、凈化、兒童化的文明環境,力求達到讓花草說話,讓樹木說話,讓墻壁說話的效果,使得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富有教育意義。我們在室外東面平臺建成了一個“綠色植物世界”,里面是幼兒親手種植的各種植物,同時讓他們自己精心照顧,為植物澆水、除草。西面則是一大排飼養動物的小籠子,里面是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小雞、小兔等小動物,幼兒每天都要為這些小動物送去食物,以此來培養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為了體現一種文明的精神文化環境,我們在環境的創設上,一直要求做到“精、細、新”,如我園各樓走廊的布置就充分體現了新穎別致獨特。一樓東走廊為“幼兒園生活攝影展”,西走廊為“神秘的太空”,二樓東走廊為“綠色環保世界”,一邊是大型墻飾,上面畫有樹、小鳥、地球模型等并輔以醒目的宣傳標語如“保護綠色就是愛護自己”“人類的朋友――小鳥”“地球,我們的家園”“藍天、綠樹,我的期待”“還我一個綠色的世界”,等等;而走廊的另一邊則是從書上剪下來的圖文并茂的環保彩頁,如“果皮箱”“不要捉晴蜓”“節約水”等,這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起到了無聲的示范作用。從整體環境的創意來說,我們突出回歸自然的感覺,其中又不失現代氣息,在感官上,我們強調美的享受,注重綠色環保教育,整個教育中無一不蘊含著教育因素,對幼兒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教育內容豐富多彩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主要陣地,但我們在對環境教育的內容的選擇上,遵循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給予其粗淺而非精深的知識的原則,并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融入幼兒園的各科活動中。如我們組織幼兒認識水杉、銀杏、熊貓、老虎等珍稀動植物,讓幼兒知道怎樣愛護樹木,保護野生動物;組織談話活動:河水為什么愈來愈臟?地球媽媽為什么生氣了、魚和水等。此外,我們還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加強環保意識的培養。比如,教育他們要講清潔衛生,不要亂扔果皮紙屑,要隨時節約用水用電,并為幼兒提供正面積極的示范。只有這樣,幼兒的環保意識才能真正轉化為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還給幼兒提供了走出戶外的機會,充分利用社會這個大環境來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我們還組織幼兒走到戶外撿拾各種垃圾,通過這種勞動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到亂扔垃圾是不好的行為習慣,增強了對環保的認識。
四、教育形式靈活多樣
1.游戲
幼兒的學習即是游戲,我們在組織有關環境教育的活動時,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角色的扮演,在假想的世界中了解生態系統中各環節的相互制約性。比如我們通過童話劇“森林里的災難”,讓幼兒切身體會到污染、氣候、動物、植物及其與人類的相互制約性。我們還讓幼兒扮演恐龍、小魚、小鳥等動植物在惡劣的環境中怎么斗爭著生存的,從而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自然規律的不可破壞性。
2.操作
我園在實施環境教育時,注重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幼兒生態環境的意識及態度。如通過飼養小動物,讓幼兒懂得愛護動物;通過到公共場合去撿垃圾,讓幼兒知道果皮紙屑不能亂扔;通過自己洗手及時關水,讓幼兒理解水資源是很寶貴的,不能浪費……
3.觀察、感受
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它讓幼兒充分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汲取精神營養,受到深刻的教育。我們組織幼兒認識園中的花草,讓幼兒感受到它們在綠化、美化環境中的作用,并教育他們不能隨意攀折。我們還帶領幼兒參觀菜場,到農村進行遠足訓練,并觀察菜場營業員的工作,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教育他們不可挑食,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4.借助現代教育媒體
現代教育媒體圖聲并茂、形象直觀、感染力強,打破時空限制。我們從“綠色地球村”網上下載了大量有關環保的信息,作為我們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活動的素材。這擴大了幼兒的認識領域,化靜為動,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5.綜合主題教育與一日生活相結合,家庭、幼兒園、社會有機結合,三維生態環境相互滲透。我們強調把環保教育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以綜合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同時密切家庭、幼兒園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分別在小、中、大三個年齡段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美麗的四季、有趣的動物、我和地球、綠色的森林、保護小樹苗等等。這樣,我們的生態教育就真正落到了實處,發揮了其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五、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篇5
關鍵詞: 環保教育 高中生物教學 教學方法
現代社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環保事業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在素質化教育大潮的推動下,環保教育不斷融入教育改革之中。在高中各項課程中,生物課程與環保事業聯系更加密切,學校和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將環保教育與日常學生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推動文化教育與環境保護共同發展。
一、將環保教育融入到日常生物教學中
在高中課堂上,課本是學生接觸新知識的第一面鏡子,教師是科學知識傳授的第一人。一個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該將課堂內容準備充分完善,做好課前備課工作。高中生物課本中與環保教育聯系密切的知識包括生物物種、資源多樣性、環境保護、社會人口及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教師在課前備課時,應該充分將課本知識與現實中學生熟悉的例子相結合,充分做好教學素材和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舉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環保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危害環境的嚴重后果,從而加強自身的環保意識。例如,在課本內容講述生物多樣性時,可以講述人類亂捕濫殺青蛙,造成鼠蟲類泛濫,危害正常生物鏈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保護動物、保護生物鏈的重要性;在講述資源多樣性的生物知識時,可以講述人們亂采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漠化,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危害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植被、植樹造林的重要作用。通過這些具體的環保例子與課本知識相結合,既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又強化環保意識,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二、注重學生環保興趣的培養
學生是一群充滿好奇心的群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講授生物環保知識時,應當采取良好的、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欲望,讓學生對生物與環保的相互聯系性產生興趣,主動了解生物環保知識。
教師在生物課堂上講述與環保聯系密切的生物知識時,可以留出一部分談論時間,提出生物課本中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每個學生都要闡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培養積極思考能力,從而逐步培養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酸雨課程時,可以將酸雨形成的原因及應對保護措施作為課前討論問題,讓學生小組談論回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闡述酸雨形成原因時,有的同學會回答工廠排放超標廢氣的原因,有的同學會回答汽車尾氣的問題等。在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酸雨危害視頻及圖片,讓學生加深對酸雨的危害性的認識,激發學生保護大氣,排斥亂排亂放的惡習。在闡述應對措施時,學生就可以根據之前總結的酸雨形成原因,作出相應的應對策略。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自身的思考與參與,認識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應對措施,認識到保護大氣的重要性,認識到人類與環境的密切聯系,從而促進學生環保觀念的加強,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環保意識在生物實驗中的滲透
生物實驗是高中生物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生自身實驗的過程,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生物元素與環境的碰撞,加深學生對環保的認識,強化學生的環保觀念。
在進行酸雨危害實驗時,教師通過自身示范,將一定程度的與酸雨酸度相同的酸性液體及實驗的小植物等試驗材料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將一定量的酸性液體滴露在植物葉面等不同材料上,觀察不同材料表面的變化過程。隨著液體酸性的加強,實驗材料表面受到的破壞的程度越大。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感受到酸雨對于不同材料的破壞性,體會到酸雨對事物的破壞程度,從而加深學生減少酸性氣體排放、植樹造林、保護大氣、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在實驗結束時,讓學生將未用完的實驗材料歸納整理,合理放置,既減少資源的浪費,保護資源的有限性,又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活環境,從而引導學生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樹立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意識,并讓學生意識到環保事業不分大小,鼓勵學生從身邊的環保小事做起。
四、結語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離開了環境,人類將無法生存。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將環保教育融入生物知識教學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步。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將環保教育與日常學生科學知識教學相結合,以學生教育為切入點,推動環保事業的不斷進步,保證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6
課堂教學是加強學生環保意識的主要途徑。要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主要還是要緊密的聯系教材,從教材中挖掘各種各樣的素材。教材使我們進行環保意識教育的有效工具。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失時機的通過教材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更容易通過現實與教材進行結合,讓他們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例如在現行的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可用于環保教育的素材,特別是農村中學所處的特殊環境,可以使的通過這個特殊的地理環境優勢對學生展開教育。例如人教版生物教材的七年級上冊中的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就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良好素材。讓學生對《生物圈Ⅱ號》失敗的原因進行討論,讓學生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被破壞了將讓我們無處可去。向同學們講20世紀50年代使用的一種DDT的化學藥劑進行殺蟲時,對于農村中學來說將有著十分有利的環境,讓同學們根據自己家中的情況討論在他們的家中是否也曾經使用過DDT,現在又使用的何種殺蟲劑?通過討論讓同學們認識到化學藥劑在使用時有可能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在如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7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在這一章的教學中讓同學們聯想家中平時所做的事是否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例如各地邊和田邊是否會在暴雨后出現垮塌的地方?為什么會出現垮塌?現在與過去相比家鄉中能夠看到的動物種類是否有所減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平時家中種地時又用了多少的農藥?從這些點滴出引發學生對于環境保護的認識。又如在八年級下冊中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中講到遺傳變異時,讓學生知道環境也是引起變異的因素。1984年9月,前蘇聯一核電站反應堆爆炸,30人喪命,核輻射造成大部分居民逃亡他鄉,老鼠巨大如豬,污染至今尚未徹底消除。為何會出現這樣巨大如豬的老鼠,這些都是核輻射引起的基因突變所造成的。在看看日本20世紀50年代震驚世界的公害病——水俁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環境中還會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會引發十分可怕的變異。
二、開辟第二課堂,加強學生對環境現狀的認識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農村中學學生獲取外界信息的途徑與城鎮中學學生沒有什么差別。因此可以在平時讓學生多注意收集與環保相關的實時信息,例如可通過電視、報紙、雜志、網絡等。如果學生沒有條件接觸到報紙、雜志和網絡這些東西的時候,老師應該積極的去進行收集整理并及時的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當前的各種環保問題有個大致的了解,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利用各種節假日的時間組織各種調查活動。組織學生對學校周圍的河流進行實地考察,認真查看水質情況。組織學生對周邊的居民的生活牢記的處理情況進行調查,對農村中農藥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對周圍的樹木砍伐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個別的居民不注意河水污染,隨意將各種生活垃圾和生活用水傾倒入河流中,各種有害物質隨地丟棄,例如各種廢棄的電池、塑料袋等。現在的農業生產離不開化肥、農藥農田薄膜等,所以農村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農藥、化肥等的使用情況等。農藥與化肥雖然能保證收入,但也確確實實的污染著我們的土地和河流。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科技和社會的迅速發展,農村中很多家庭中都擁有著多種多樣的電子設備,例如彩電、電冰箱、電腦、手機、影碟機等。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這些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迅速,而且在農村中的居民也缺乏相應的環保知識,城市也沒有在農村設立相應的垃圾處理站點,最后導致了在農村中出現了大量的電子垃圾。電子垃圾的出現會嚴重的影響到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以電腦為例,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50%以上對人體有害。一只陰極射線管通常含有58磅鉛,鉛一旦進入土壤會嚴重污染水源,最終將危害人類、植物和微生物,還會對兒童的腦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另外,電腦中還含有銀、鎘、汞、硒、鉻等有毒金屬,鉻化物可引致哮喘、破壞人體DNA。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還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有不良影響,20世紀50年生在日本的震驚世界的公害病——水俁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有的物質則由于生物降解很慢,或沉積在土壤中影響植物生長,或經過土壤長期的過濾作用,通過水體或生物鏈進人人類的生存環境。由此看來,如果對這些電子廢物處理不當,將對大氣、水源、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其后果不堪設想。
篇7
據新華社報道,飲用水取水點附近就是排污口,重金屬超標百倍的污水直排飲水河道,數十萬居民飲水安全受威脅……國家規定“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然而,廣東佛山市順德區的飲水河,卻有幾十家無牌無證的“黑電解廠”日夜向河里排污。媒體曝光之后,終獲空前整治。據悉,有關部門共責令整改350多家涉及違法生產企業,其中立案查處97宗,同時對涉事的11名官員分別予以“降級、記過”等政紀處分。
這一事件最值得玩味的是,當初群眾舉報多家工廠非法排污,有環保執法人員卻聲稱“找不到路”,當志愿者表示愿意帶執法人員到現場時,對方卻一口回絕,聲稱“看不見”。違法排污大多并不隱蔽,縱然缺乏專業設備,僅靠肉眼都能獲得初步違法線索,何來“看不見”?監管本是有關部門職責,一句輕飄飄的“找不到路”是不是連推卸責任都顯得不夠專業?如今在官方雷厲風行“一查到底”之下,數百家違法排污企業被曝光,可見,問題不是“找不到路”,也不是“看不見”,而是愿不愿查,能不能秉公執法。
官方的整治結果同樣宣告了另一種辯護邏輯的破產。面對舉報,有人士曾表示,順德有幾萬家企業,環保監管力量有限,難免疏漏。“即便是安排一萬個人來監管,也不能確保發現違法排污企業。”誠然,面對企業防不勝防的偷排盜排,環保監管力量確實顯得不足,但公眾要問的是,有限的環保力量究竟用在了哪里?在“一查到底”的指示之下,短短數日就發現350多家問題企業,“人手不足”的解釋企不是不攻自破?而且據媒體報道,就在上級部門“強力督辦”期間,廣東順德一些被屢次舉報的污染企業仍“照常生產”,一些黑廠也處于隨時“可啟動生產”狀態,這些企業敢于頂風作案的自信從何而來?
何況,最新修訂通過的新環保法中明確了公眾參與監督的權利,將污染企業置身于民眾的大海之中。公眾監督,本身就是可資利用的力量,是環保監管的有效補充,有關部門何以棄之如敝屣?可見,無論是欲遮還羞的“看不見”說,還是看起來合理的環保監管力量有限說,在現實面前都不堪一擊。“看不見”的違法排污企業背后,是“看不見”的責任。
篇8
隨著當代經濟的迅速發展,世界人口的劇增,對各種資源掠奪式的開發,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被污染的程度日趨嚴重。這一全球性問題,不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來說,都在不同程度上構成威脅。因此,保護環境,治理環境已被公認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一個永恒的社會性問題,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對一個國家而言,不單是要制定環境保護法,建立一支強勁有力的環保隊伍,更重要的是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樹立全民環保意識.必須從學生開始,因此,培養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一、中學環保教育的緊迫性、可行性
1、中學環保教育的緊迫性
例如,我國雖然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但是由于大多數人長期對科學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缺乏認識,致使我國的動植物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我國的野馬、高鼻羚羊、白臀葉猴等近10種珍貴鳥獸已經滅絕或瀕于滅絕;大熊貓、長臂猿、白鰭豚等20種野生動物也正處于絕滅的邊緣。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1],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他們的環保責任感是提高國民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
2、中學環保教育的可行性
人們逐漸從環境造成的人身傷害中覺醒,從工農業生產到衣食住行,都開始關注“綠色”和“環保”。作為生物教師在課堂內外要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到環境保護的隊伍里,收集積累有關環境的信息資料,結合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究環保問題;通過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探討食品污染;通過油炸、腌制等不合理的烹飪方式;宣講環境污染的典型案例,開展“保護環境,呵護生命”的大討論;開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簽名活動;開展“世界環境日”主題演講比賽。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教給學生環保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素質,又可以使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二、環保教育的途徑
1、生物課堂教學是培養中學生環保意識的主渠道
中學生物教學中有許多內容與環境及生態相關,充分利用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入,滲透環保教育[3]。例如進行生態平衡知識的教學時,引入古人治理“黃河泛濫”的典故使學生逐漸明確違背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使得許多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人和各種生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最終人類將受到嚴重影響,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在講到“植物的蒸騰作用[4]”時,課本上介紹了大規模植樹造林可減輕干旱、調節氣候,在此,教師可補充介紹樹木可以吸滯塵埃。
環境保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聯系生活實際可激發學生參加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如講到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在我國重工業區,污染較嚴重苔蘚植物很難見到。這樣使學生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就在自己身邊,學生真正感覺到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形成環保意識的自覺性
除了正常的生物課堂教學外,教師可充分利用好第2課堂,是激發學生形成環保意識的自覺性的第一重要途徑。在“6.5世界環境日[5]”組織學生出環保專刊,,舉辦“地球的孩子”、“在綠蔭下成長”、“保護環境,從我做起[6]”等主題班會,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意義,從而自覺的培養自己的環保意識。
三、生物教學進行環保教育取得明顯效果
1、學生環保意識提高、學生行為明顯轉變
通過課堂教學滲透環保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環保意識,增強了學生關心國家前途命運、關注人類生存發展的思想品質。
2、通過環保教育使學生懂得環保與社會公德的聯系,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糾正各種惡習和陋習,做模范公民
環保教育使學生在言行舉止、修養品性、思想道德等方面實現了美的升華,文明的跨越。
篇9
關鍵詞:美工活動;幼兒教育;環保意識
一、在美工活動中培養幼兒環保的興趣
繪畫是美工的一種形式,大多數幼兒喜歡繪畫。當然,在教師的眼中僅僅是簡單的涂鴉,然而正是這簡單的幾筆讓幼兒充滿想象力。為此,在幼兒的環保教育中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滲透環保意識,培養環保的興趣。
處于2~3歲年齡段的幼兒,可以基本掌握豎線、橫線以及曲線的畫法。作為教師,可以設計與線條相關的環保知識,提高幼兒的環保興趣。如,在小魚游泳的繪畫中,在教會幼兒畫曲線的同時,要對幼兒進行關于水的環境保護的教育。此外,在校園的生物角中設置了用碎布做成的小魚,用廣告紙做成的花園,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明白小魚喜歡在干凈的環境中游泳,如果水被污染了,那么它們就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因此我們從小就要做到節約用水,為魚兒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幼兒總是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是能夠引起他們足夠的興趣。為了a吸引幼兒的眼球,發掘他們的探索精神,我在教師的活動區增添了立體的環保作品。有用一次性杯子做成的風鈴,用易拉罐做成的小擺件以及用筷子做成的工藝品。實踐證明,幼兒對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做成的作品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們也知道了廢物利用的又一層含義。
二、在美工活動中學習環保的基本技能
幼兒處于不斷成長的狀態,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僅僅靠視覺上的欣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體驗動手的樂趣,同時也有必要讓其掌握一定的手工技巧。于是,我會利用一些廢舊的報紙,從最簡單的開始,首先教幼兒玩撕面條的游戲,將報紙撕成又細又長,當做面條。同時,我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孩子們,我們今天來做面條,人人爭做面條師傅,看誰撕的面條又細又長,最能受到客戶的歡迎。”在游戲中幼兒們撕得有模有樣,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隨著實踐的不斷進行,幼兒的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能夠基本掌握紙張的撕、折、剪等一些基本的動作,甚至還能夠用廣告紙做成小鳥的模樣。在廢物利用的美工活動中,他們提高了動手能力,懂得了廢物利用的道理,在成功制作中體驗成就感。
此外,我還設計了以《美麗的花園》為主題的活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將美好的形象表現出來。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保護環境。“小小果皮箱”的制作,教會了幼兒不亂扔垃圾,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三、在作品展示中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經歷了啟發、動手以及引導等一系列的步驟之后,幼兒的環保意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能夠掌握基本的環保概念,知道了“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在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創作了一幅幅有意義的作品,作品中蘊含了幼兒的心血以及他們對于環境保護的不同理解。為此,我們有必要肯定幼兒的想法,在作品展示中強化環保意識。通過作品的觀察,在教師的講解下增強對環保的認識。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幾類主題環保活動:
1.日常教學活動的展示
為了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提升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教學活動通常是豐富多彩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多樣化的活動中融入環保的概念,將環保與教學活動相互結合。如,在語言活動中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班級中,并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講述其中的內涵;在音樂活動中將空的礦泉水瓶當作樂器,讓幼兒盡情展示他們心目中的音樂;在體育活動中用易拉罐做成簡單的拉力器,從小鍛煉幼兒的體格,形成健康的體魄。這些作品看似簡單,但是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給課堂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2.親子環保作品的展示
家長作為幼兒的監護人,對于他們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親子活動的游戲中,我們要讓家長與幼兒一起,以讓幼兒在環保作品的制作中體驗活動的樂趣。此外,現代的忙碌生活使得家長與幼兒相處的時間較小,而親子環保作品的制作就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最好時機,在活動過程中能體驗到濃濃的親情。最后將各自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體會到一種成就感。在展覽活動中,幼兒可以相互交流活動心得。
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而此時的年齡段正是學習知識、接受新觀念的最佳時期。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利用幼兒行為的可塑性,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得他們掌握基本的環保知識,并且在保護環境的意識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篇10
1.自主研讀,思考質疑。新教材的內容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滿生活氣息,貼近學生的心理和認知水平,學生可以通過自主的閱讀初步了解情況,并對相關環境問題進行思考,在思考中質疑“這是怎么回事?”
2.結合資料,合作釋疑。新教材中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教師也可事先搜索提供資料),讓學生分析“為什么會這樣?”學生小組通過積極討論,分析引起該現象的原因,比如說分析沙塵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俗話說,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后,我們都有了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思想。通過合作與交流,使原本貼近生活的環境問題逐漸明朗化,學生在相互補充中得到更為完整的認識。
3.深入探究,合理建議。《生物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不光要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還要能夠解決問題,因此學生在分析后可以針對具體環境問題探究“怎么辦?”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如沙塵暴問題以植樹造林、嚴禁亂砍亂伐等方式提出解決辦法。再比如思考環境中的水資源如何合理利用?野生動物如何保護?怎樣可以避免隨地吐痰?如何有效減少白色污染等等,都可以由學生從“怎么辦?”中體會到環境保護勢在必行的緊迫性。
二、專題講座,鞏固學生的環保意識
結合教材中的環境知識,用身邊的材料做例證,進行環境專題講座,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付諸于環保行動。例如,講“人與環境”中的水資源短缺時,有的同學認為本地水資源豐富,根本就不用節約用水。在請有關專家介紹“我國水資源狀況后”,學生對我國水資源狀況有了深刻認識,知道了“我國600多個城市,有3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有185個嚴重缺水,而我們本地也面臨著水資源嚴重污染的問題”,增強了節約用水意識,并付諸于節水行動中。在生活中,用洗臉水沖廁,用淘米水澆花,總結出許多節水小竅門,并將這些經驗介紹給社區居民,使大家共同參與到節水行動中。我們僅具備環保意識是不夠的,還必須付諸行動。“保護環境”并不是一句空話,也并不只是少數科學家或科研機構的專門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念和意識,并且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三、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 上一篇:保護生態系統的根本措施
- 下一篇:對社會責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