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境生態學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4: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環境生態學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生態學;網絡課程;教學環境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面向教學的網絡平臺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教學環境。網絡課程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老師和時間來完成學習任務,以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且通過利用網絡資源提供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料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1]。
網絡課程的質量是影響網絡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網絡課程越來越多地用于教學,其質量也逐漸受到高校網絡課程執教者的廣泛關注。培養優良的教學環境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生態學網絡課程建設的意義
生態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強,內容涉及廣泛的自然科學,也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環境科學、生物科學及地理科學等專業的重要基礎課之一。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高校對生態學這門科學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大[2]。
生態學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生態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還要強化學生的生態倫理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傳統的課程教學以說教式授課為主,偏離實用性原則,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網絡課程是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建立的教學新體系,它有效提升了高校學生的參與度和臨場感,是新世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嘗試[3]。
網絡課程教學因其具有信息儲存量大、教學資源共享等優勢,可以有效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有助于緩解高校面臨的教育資源及師資匱乏等方面的壓力[4]。
生態學網絡課程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將其融入到生態學教學過程中,使之成為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教學環境使得師生之間獲得更便捷、更充分的信息交流機會,極大提高了師生之間的協作性和交互性,從而加深學生對生態學課程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二、生態學網絡課程的內容
1.生態學網絡課程的內容選擇
筆者所建設的生態學網絡課程是以淮陰師范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中生態學的基本內容為框架編寫的,同時,兼顧環境科學、生物科學及地理科學等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
(1)教材選擇。教材建設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國內生態學教材強調以教師為本,且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節奏,導致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相對滯后。和國內教材相比,國外教材具有獨特的邏輯結構和創新的思維方式,側重于對問題、方法和結論的歸納、理解、比較。在引入國外原版教材時,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選擇,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加以梳理改進,使之適合國內學生學習。
據此,淮陰師范學院選擇了由Aulay M等主編的《生態學》作為本門課的主要教材,并以由楊持主編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生態學》作為輔助教材,以補充旅游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等重點內容,這樣將實現生態學教學內容的本土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也不至于導致教學內容顯得空洞乏味,從而避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脫節[5]。
(2)課件制作。目前,網絡資源非常豐富,教材配套資源也很多,教師可以在參考他人成果的基礎上,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制作適合本校實際教學環境的課件。課件表達方式應以英文為主,但對一些重要的概念及重點、難點問題,要采用中英文對照方式,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邏輯對國外原版教材的章節次序重新進行調整來安排課件內容[6]。
為了降低語言難度,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外國教材,包括圖片說明、動畫制作等,使概念和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教學內容情景化,并在授課過程中不斷更新和補充一些有關最新研究成果的內容,保證每一節課的課件都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同時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適當播放相關英語視頻,以促使學生加深印象,增強學習興趣;使教師提高授課效率,增強學習效果,拓展學生視野[7]。
(3)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而最受用人單位青睞的是既有扎實理論功底又有較強動手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適當開展實驗教學,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當中,啟發學生提高科研興趣,并加強野外實習工作,從而讓學生增加感性認識,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教學策略也應傾向于向教學過程轉變,教學方法上應更注重采用生動活潑的創造性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每次課前的五分鐘,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演講,指出演講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加入大量國內外案例分析,使得相關內容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還可以指導學生搜集和課堂內容相關的已,然后以PPT的形式來展示,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教學效果。生態學網絡課程開發的目的是用來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所以要求界面設計簡約,模塊清晰,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很快熟悉操作過程,并能充分利用這樣一個優質而高效的學習咨詢平臺開展學習,同時為教師提供一種更優良的教學途徑,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2.生態學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在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網絡環境充當更為重要的角色,它為學生提供進行探索的平臺。網絡教學資源則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豐富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是發揮網絡課程輔助教學功能的基礎[8]。生態學教學資源采用模塊化組織方法,包括課程介紹、教師信息、教學資料、網上交互和外部鏈接等模塊。
課程介紹模塊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它使學生在上網選課之前對生態學的教學目標、課程性質、教學內容與安排等進行初步了解。在教師信息模塊中,介紹任課教師的基本概況,包括主要開設課程、具體研究領域、研究項目和成果、教學經歷及獲獎情況等,便于學生了解教師,并就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教師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在教學資料模塊中,上傳課程教案、課程課件、教學錄像、教學筆記、課程作業、在線測試等,便于學生課后開展自主學習,鞏固學習成果,獲取更豐富的專業知識。網上交互模塊中包括課程問卷、教研探討、答疑解惑、課程通知等。
課程問卷有利于獲取學生對本門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教研探討有助于提升學生教研和科研興趣,答疑解惑專區上學生可以提交自己的問題,請其他同學或者教師在線進行解答,解決師生之間交流少的問題,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學習難點和共性問題。課程通知用于在臨時改變課程教學方式的時候提前通知大家做好準備工作。
由于生態學涉及生物、環境、地理等多個學科領域,學科交叉性特別強,所以,為了加強對生態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并及時了解生態學的最新信息和發展動態,在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時設置了外部鏈接模塊。
外部鏈接模塊提供與課程相關的國內主要生態學專業期刊網站鏈接,如《環境學報》 《環境科學》 《中國環境科學》 《生態學報》 《應用生態學報》《植物生態學報》《生態學雜志》《生態環境學報》等。同時,在外部鏈接模塊中還為學生提供了國際著名生態學專業期刊網站鏈接,如Plant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Ecological Research、Ecosystems、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Functional Ecology等,可以保證學生能夠快速而準確地獲取與生態學相關的國際信息,為實現人才培養國際化提供有力支撐。
三、小結
總而言之,為了建設優質精品的生態學網絡課程,應特別注重對教學環境的培養[9]:①采用教學和科研結合的方式授課。在授課過程中,針對課程內容,老師從提高學生科學研究素養的角度來進行授課。分析各個章節的具體內容,篩選和安排合理的實驗設計,讓同學們親自動手完成整個實驗,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還提高了實驗操作和分析能力;②加強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在課程講授與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及設計的過程中,使實驗實習與生產實踐密切結合,由從事科研的教師和科研合作方建立動態實習基地 [10];③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辦學特點開展教學設計,努力開發出豐富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并不斷加以完善和更新,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的教學服務和教學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創建出一門好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精品課程。
參考文獻:
[1]王 強,宋 霞.無機化學網絡課程建設與雙語教學環境的培養[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
[2]劉云超.生態學教學中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
[3]汪坤菊,易西南,吳志虹.網絡課程建設在提高系統解剖學教學質量中的實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8(6).
[4]李海霞,楊 薇,宋吉善.從教育經濟角度反思網絡教育[J].現代教育技術,2002(1).
[5]張 璐,蘇志堯.森林生態學雙語教學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林業教育,2007(4).
[6]談鳳笑,馮遠嬌,曾任森,等.環境科學類專業《普通生態學》雙語教學實踐與問題探討――以華南農業大學生態學課程教學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10).
[7]龐 瑋,王開勇,楊 樂,等.對生態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8]溫玉清,尚 偉,劉長久.《理論電化學》網絡課程建設存在問題及改革措施[J].高教論壇,2014(7).
篇2
一、羅爾斯頓對生態學的環境倫理解讀
生態學研究有機體與棲息環境之間的關系,認為只有在這種相互關系中,有機體才能生存發展,整個系統才能更加和諧穩定。羅爾斯頓稱生態學為“終極的科學”,因為生態學綜合了各門科學,其中不僅包括自然科學,更“甚至于藝術與人文學科”。①這顯然是符合生態學精神及其現實的。著名生態學家EugeneP.奧德姆也持相似觀點,他說:“(生態學)成為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連接物理學和生物學過程?!痹谶@里,有機體與環境間的物質轉換與能量交換成為其研究的核心內容,自然界中的物質與能量的富有或貧乏程度決定了有機體的發展狀態,生態系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發展的;同時,生態學“成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他以生態足跡的概念描述了維持城市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城市以外的生產性生態系統的面積,這無疑使生態學與經濟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聯系起來。在奧德姆看來,生態學的研究,使得現在每個人都在關注污染、自然區域、人口增長、食物和能源消耗以及生物多樣性,而且從生態系統層次上的科學研究,更能為人們提供著審美、倫理的支撐。②羅爾斯頓十分清楚生態學科的綜合性質,由此引申出:“生態學的第一條規律是有機體與環境之間所必需的動態平衡。這條規律用在公眾行動上,產生了廢物回收利用的運動;在實用層次上,沒有多少人對保持預算平衡會加以反對。但如果在哲學層次上把這條規律提出來作為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原則,就會產生重大的問題了。”③那么,這種既能產生行動力又能帶來“重大的問題”的生態學能夠給予我們哪些啟示來理解人與自然關系呢?羅爾斯頓認為在生態學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有以下兩條理論延伸:首先,羅爾斯頓認為生態學證明了人與自然的連續性。羅爾斯頓認為西方文化的天才性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人與自然的不連續的觀念,這種觀念由希伯萊人和希臘人喚醒并在近代科學中達到了極致。這也正是傳統人類中心主義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人類的這種天才性觀念,人成為自然界的主宰者,自然界應無可選擇地服從人類,而人類更是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和調整自然。羅爾斯頓認為,這里“頗有點悖論的味道”,在前文字時代社會,由于人類沉迷于循環式的自然節律之中,單純服從于自然網絡,造成了社會發展的緩慢,而近代科學是利用了我們與自然相聯系的知識,通過技術使我們取得了全能地位。社會的一個要求就在于發現自己之于自然的獨特性,羅爾斯頓稱之為“線性的歷史、創造性和不斷進步”,人類靠著這種史無前例的獨特性而“越來越成為自然的主宰,用自然為自己服務,并根據自己的意愿改造環境”?,F代生態學則描繪了與此相反的認識途徑,要求我們認識到與自然之間的整體性與關聯性,“認識到我們與生物共同體的固有聯系,從而肯定我們的有機性本質這樣一種智慧”。④應該說,在生態學范式中,有機體與周圍環境間的依賴關系是一以貫之的,并且正是這種相互關系才能使有機體與環境共同進化,生態學的宗旨就在于揭示這種有機體與環境間的關系的規律。這種有機體并不具有哪些獨特性,即使研究人類社會主導的生態系統亦復如是,它運用生態學的方法去研究城市、農田或是工業等人類技術生態系統,其中的人完全不具有獨特性,而只是系統中的一個因子,如果把視野放在水稻上,那么人類活動則變換成了環境的一個影響因子。⑤這就可以看出,現代生態學在研究有機體與環境關系的同時,也探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證明二者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關聯、連續的,從而在實證科學層次上反對了傳統的人類天才性觀念,駁斥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為環境倫理學的發展提供了科學基礎。其次,羅爾斯頓認為生態學證明了維持人與自然間穩態與動態結合的必要性。羅爾斯頓說:“自然趨于穩態,但又從不長期保持一種穩態,而是在平衡之上疊加了進化的演變,就好像在一定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旋律?!雹拮匀唤缰械姆瞧胶膺\動使物質與能量向更高結構層次發展,進而產生突變,產生生命過程中的創新性,體現出自然界物質運動方向上的前進性。生態學研究揭示了有機體遵循著在穩態中生存、在動態中進化的規律?!拔覀兊冒汛硌h的圓與代表進步的矢量結合起來才能得出螺旋式的發展。在人類歷史中,穩態雖然是必需的,但卻只是事實的一面;事實的另一面,是人類在地球上發展了文明,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駕馭自然的能力。這二者互為補充,才能代表真實的全部?!雹唢@然,羅爾斯頓的生態倫理學致力于追求人與自然關系穩態與動態結合的倫理目標,一方面,必須保持人與自然關系間的穩態,極其重要的是保持自然本身的面貌,比如對已瀕臨滅絕的物種,同樣的也要保護那些暫時還沒有這種危險的物種,否則它們就會有同樣的遭遇!另一方面,必須尋求人與自然協同進化,也即探索積極的動態發展路徑,使人與自然關系實現真正的和諧。這也就是羅爾斯頓最后問道:“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難道不是使生態系統有著間斷式的不平衡、有意識的替代和改變嗎?”⑧看來是的。羅爾斯頓為長期以來自然被破壞得日益嚴重的事實而悲憤,在悲憤中同情這種情況下的自然,進而呼吁人們保護自然;同時,他要求尋求積極的發展路徑,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羅爾斯頓的生態主義倫理學理論始于對生態學的理解,那么生態學給了羅爾斯頓生態主義哪些倫理學支撐呢?
二、羅爾斯頓對生態學的環境倫理拓展
羅爾斯頓的生態中心主義倫理學承認自然擁有客觀的內在價值,這種客觀價值不能還原為人類的主觀偏好,因此人類具有維護和促進具有內在價值的生態系統的完整和穩定的客觀義務,“人們應當保護價值———生命、創造性、生物共同體———不管它們出現在什么地方”。⑨羅爾斯頓自然的內在價值是建立在其關于生態學的理解之上,我們力圖據此梳理出其理論進路。首先,羅爾斯頓認為生態學發現了自然的內在價值體系,并使我們認識到自然的價值?!皬纳鷳B學的角度看,地球是有價值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地球能夠產生價值;而且作為一個進化的生態系統,它一直是這樣做的……人類出現后,他發現地球常常是有價值的,能夠滿足他的各種偏好,能夠提供有價值的體驗。這種主觀性的價值事件不過是發生在地球上的更大的、客觀的價值生產和價值支撐事件的一個子集———盡管是一個處于頂點的子集,但仍然是一個以客觀價值事件為基礎的子集”。⑩顯然,在羅爾斯頓看來,生態學揭示的自然價值是自然內在的,并在人利用自然的過程體驗到。羅爾斯頓在《環境倫理學》中,從哲學層面全面地論述了自然具有的內在價值,其中包括生命支撐價值、經濟價值、消遣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使基因多樣化的價值、歷史價值、文化象征的價值、塑造性格的價值、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的價值、辯證的價值、生命價值以及宗教價值等。羅爾斯頓在探討上述自然價值的所有權問題時,強調這些價值并不因人的愿望而成為自私的,也不因為人體驗到的而是自私的,因為人所擁有的許多價值不是以人為中心的?,伂嫝炌瑯拥?,在我們體驗這些價值的時候,也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保持生物共同體的完整穩定與美麗,“這已超越謹慎和實用主義的考慮,而認為人類對生態規律的遵循已成為一條重要的誡命。生態學成了一門倫理科學”。瑏瑢其次,羅爾斯頓認為生態學在倫理學科學的意義上顯然超越了進化論。羅爾斯頓回顧了達爾文進化論被套用在倫理學領域所出現的問題,指出無論是把進化論的科學主張直接用于解釋社會,還是力圖從中篩選出一些具有倫理意義的論斷,使其能夠促進生命發展、促進和諧,都是不成功的。生態學則以其倫理學蘊涵而超越了進化論。生態學把自然中的各種沖突放在一個生命的動態網絡中,在這里,即使物種間存在著各種猛烈的競爭關系,但這也是既對物種又對整個生態系統穩定有益的?!吧鷳B系統中的某種智慧,令人不單是畏服,而更多的是景仰……更精確地說,我們的一切價值都是在人類與環境的相關性中構建出來的。人類的成就無疑是超出了任何環境的規定,但這與環境并非是敵對的,而是對環境作了補充。”瑏瑣羅爾斯頓坦承這樣的生態學觀點容易激起哲學的批評,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見解,認為這有望提供我們加深認識的機會。他以利奧波德為例,后者依靠“保護生物共同體是對的”的直覺,徹底地否定了認為自然沒有方向、無情和需要人來監管和修復的觀點,推進了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按照生態學范式看,自然應是人類的家園,人類所屬于這個自然,那么就應把地球行星這個家看作美麗的、值得珍愛的,帶著一種尊崇來面對它、保護它,起碼不能破壞它。那么,生態系統的規律就成為人類必須遵循的,人類如果蔑視這種生態規律就只能是害了自己,羅爾斯頓最后說:“對于接受了生態學教誨的人來說,當今的環境的重新評價表明:服從生態規律不僅僅是關系到精明與否的問題?!爆伂帰灥谌_爾斯頓認為生態學發現了神學在對待自然中的問題。宗教對西方人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面對自然的問題上,要求人征服地球的訓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觀念(人類中心主義的)。羅爾斯頓說:“我們對自然的態度總在搖擺,搖擺于侵略與服從、剝奪與尊重、斗爭與和諧之間。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看法也搖擺不定,時而把人看作生活于孤島上,時而又把人看作是身處大地之中;時而以人為獨立的,時而又將他看作是與其它事物相聯系的;時而把他看作征服自然的工程師,時而又將他看作生物圈中的普通公民。當前這場爭論的新穎之處,在于它昭示了人與自然的連續性,要力量強大的西方丟掉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變得謙遜一點?!彼赋?,在生態學模型中,生態系統中的每個單位都是平等的,他們是互惠而對立的,而且這種互惠與對立都能刺激生命向前發展。人類也生存在這個自然系統之中,才會對此有了哲學的探討,但即使人類在這個系統中有再多的選擇,存在于這個系統之中還是決定了他們要受到來自環境的壓力,“是這些壓力促成了人類的獨特性,并確定了人的完整性”。既然生態學發現了人類的這種特性的由來,那么就應在倫理的意義上加以限制,否則就會陷入人類中心主義,其后果就是人類會成為“自然中的一個孤兒而獨自存在著,迷失于一個與他敵對的世界之中”?,伂彚灴傊鷳B學的研究范式提供了以往的科學所不能提供的人與自然關系的新的倫理主張,羅爾斯頓生態中心主義是把生態學視為一門極具積極意義的科學,其倫理學主張是符合生態學范式的。通過探討羅爾斯頓對生態學范式的倫理應用,我們可以看到,羅爾斯頓的生態中心主義與生態學是十分近的。
三、以生態學為基礎的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
總體上說,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學是以生態學為基礎的,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從基礎上講,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學是以對生態學前提和研究事實為基礎的。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學的起點在于承認自然界擁有客觀價值,這些價值并不因是人類所體驗到的而成為自私的或是屬人的。這一點與生態學的科學前提是吻合的,生態學認為所要研究的對象與周圍環境構成一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命的或非生命的因子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只有在環境中的有機體才能與外界進行物質轉換與能量交換,任何一種有機體都是在這種相互聯系與制約中生存與發展的。或者可以說系統中的這些物質與能量正是有機體生存與發展的“價值”,而有機體在利用這些“價值”的同時也向環境輸出他們所能貢獻的“價值”,其中有的是直接有益的,有的則是相對有害的,但以生態學的視角,所有的這些“價值”對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都是有益的。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的基礎與生態學是多么的相近。當羅爾斯頓說自然具有“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使基因多樣化的價值、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的價值和生命價值”的時候,這些都是生態學直接研究的范圍;當他說自然具有“經濟價值、塑造性格的價值”時,這些與生態學研究的種群分布格局、物種對食物的喜愛與選擇也是十分相像的。這里可能會有倫理學所探討的價值與科學研究的事實之間差異的問題,盡管羅爾斯頓在這個問題上并沒有過多的論述,但是我們只要把有機體與環境間的物質與能量變換理解為“價值”就可以理順了。其次,從結構上講,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學是以生態學為基礎的。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從生態整體出發,賦予自然價值的客觀性,這樣就提供了一個論證人與自然新關系的平臺,進而論證了自然價值的層次性、工具價值和生態系統價值。他認為系統中的人應遵循生態系統的規律,闡述了對系統中各種有機體應有的態度,其中包括家養動物、獵獲動物、瀕危物種及整個系統的義務,探討了應該采取怎樣的環境政策、擁有怎樣的“商業倫理”。在其另一本代表作《哲學走向荒野》中,羅爾斯頓首先從對生態學的論述中開始,挖掘出自然界的價值,再規定人類實踐中應采取怎樣的倫理規則。兩本著作盡管采取了不同的路徑,最后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合璧,即對自然的體驗,應該說在羅爾斯頓那里這是一種新的、更高層次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最終實現“詩意地棲息于地球”瑏瑦的目的。當我們審視生態學研究的進路,可以看到生態學把研究對象視為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有的是有機體與環境間物質轉換與能量流動,并研究這種變換的量,從而確定這個生態系統的類型,是成熟的還是發展中的,而相對于有機體則有在這種關系中它們(一般以種群以上層次為單位)的調節策略及對環境的反作用,整個系統就是在這種協同發展過程中走向成熟的。第三,從內容上講,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學是以生態學認知成果為基礎的。從前面的探討中,我們可以看出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的基礎與結構都以生態學為基礎,從而也就決定了他的理論在具體內容或細節上更是對生態學認知成果的倫理應用。當羅爾斯頓說“倫理需要把握實在。這個世界的實然之道承擔著它的應然之道”瑏瑧的時候,我們也就更清楚地知道了這一點。比如,羅爾斯頓在《環境倫理學》一書中的“物種與生態系統”部分用較多的筆墨論述了稀有物種保護的相關問題,如稀有動物的原地保護與異地保護的比較、人為滅種與自然滅種的闡述。當然羅爾斯頓在這里并不是做生態學的研究或論述,他的旨趣是利用生態學的研究成果,進而在倫理學層面上的探索。又如,羅爾斯頓在《哲學走向荒野》中關于生態學進行了如下的闡述:“生態學模型中,說自然界中不僅存在著互惠而也存在著對立,這已成為公理性。生態系統對它自己所支撐的生命也加以阻撓;事實上,生態系統對生命的阻力能刺激生命向前發展,在這一點上它不亞于生命的助力所起的作用……完整在于捕食和共生、建構與毀滅、升成與降解的交織之中。這個生命的系統包括了人類……盡管人類有著許多選擇,他們也還是處于此系統之中的,從而不能免于環境的壓力。是這些壓力促成了人類的獨特性,并確定了人的完整性?!爆伂挗灹_爾斯頓先從生態學事實出發,確立有機體與環境間的正/負相互作用,并且這兩種作用都是使生命向前發展,生命就是在這種“環境壓力”下進化的,進而把這一事實推廣到人與自然關系中??梢姡_爾斯頓環境倫理學有些內容是對生態學認知成果的直接推廣,而有些則是在倫理學上的延伸。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與生態學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環境倫理學既是對生態學的理解,又是對生態學的超越;既把生態學看作科學基礎,又在結構與內容上充分利用生態學認知成果。根據上述理解,我們似乎可以認為這種環境倫理學是一種生態學倫理學(即一種關系科學的倫理學),下一部分我們將著重討論羅爾斯頓這種做法的合理與不足之處。
四、小結
篇3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育生態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281-02
中學化學教學大綱對化學教學的目的做了明確規定:“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苯逃鷳B學是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的一門新興學科[1],也是當下教育學研究中的熱點。研究教育生態學的意義是把生態意識融入教育的全過程中去。運用生態學的原理解決中學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研究相對較少。
一、中學化學教學課程現狀
(一)教學過程缺乏人文素養教育
有研究指出,多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只是將化學中出現的客觀概念和知識作為必學的內容,而對化學的科學歷史或者發展史則提的少,缺乏通史教育,他們普遍認為化學史教育提高不了學生的考分[2],中學教學中沒有設置專題的化學史課程,對化學家的介紹也僅局限于生平的簡介,沒有系統性、完整性,沒有突出其與化學學科的聯系以及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的過程。
(二)教學客體思想能動意識淡薄
教學過程中的客體指的是學生,而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且應試心理過重,導致接受知識的主動性不足,存在被動灌輸的思想?;瘜W的思想主要是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反應這三個理論體系組成。例如在介紹氧氣能燃燒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很容易被鐵在燃燒時產生的光和火焰所吸引,但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從分子反應的實質來揭示燃燒現象的原理,學生一般只會注重表象,看熱鬧,缺乏思考。
(三)教學內容模式設計單一
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多數沿用的是單純的照本宣科方式,講授式教學法,即一人講,眾人聽,純粹的灌輸理論,不分輕重緩急,平鋪直述的單項傳授,且在新課改的環境中,課程教學中內容廣泛,課時緊張,學生缺乏時間為思考留有余地。
(四)教學過程中缺乏德育教育
德育決定著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靈魂。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從幼稚到成熟急劇變化發展的過渡時期,在此期間他們模仿性強,可塑性最大,有著奮發向上的積極進取精神,容易接受教育影響,此時的德育對他們的一生起著定向和奠基的決定性作用。而當前社會處于一個歷史發展新時期,許多新思想、新問題不斷出現。一些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取向發生傾斜,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抬頭。受教育體制影響,應試教育中重知識教育,輕思想品德教育,造成學生價值觀淡薄,忽視了教育中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主導思想。
二、教育生態學的含義與課程生態學體系構成
(一)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是門新興的交叉研究領域,其研究內容既可以是微觀的課堂教學,也可以是教學和文化等宏觀的教育生態研究。教育生態學的主要特點是應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探索教育規律的一門新興學科[3]。
(二)中學化學課程生態學體系構成
《中學化學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情操;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影響,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睆慕逃鷳B學角度來看,教師、學生構成中學化學生態教學的兩大生態主體,而與教學相關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構成兩大教學生態環境,與生態主體共同構成的有機統一體。物質環境包括教學設施、教學時間、空間,精神環境包括師生情感、教學制度、教學內容等元素。上述各元素之間存在信息流、物質流、能力流的持續動態交換,進而為課程教學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因子共同構成微生態系統,各種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平衡-失衡-調整-再平衡的矛盾運動中形成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學生通過教師傳授知識獲得所需,學校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環境,即教學環境是由此兩部分相互作用而組成。中學化學教學作為這一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通過信息的流動以及能量的傳播所形成的網狀關系聯系起來,發揮其所特有的優勢來提高和完善課程教學。以生態學的觀點來說,人和環境是統一結合的,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中學化學教學在這一方面是借鑒和應用了生態學的觀點。
三、教育生態學視角下提升中學化學課程教學實效性
當前形勢下,中學化學教學需要改變固有模式,通過生態學中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創建新的教學理念,提升中學化學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一)以生態多樣性理論豐富教育主體的資源建設
中學化學課程的教與學是在一個大的生態環境中進行的,其教學團隊是作為生態群落出現,首先要提高化學教師人文素養,豐富生態主體的層次和結構,目的可以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學?;蛘叩胤浇逃块T通過舉辦相應的專題培訓班,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的培訓工作,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參加各類校內外培訓、研討、參觀、交流等活動;其次,地方教育局可以聘請社會中化工研究所、優秀化工企業等單位部門的技術專家作為指導教師,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舉辦相關技能、知識的講授和培訓,拓展專業教師的視野,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再次,教師培訓機構可以鼓勵中學教師申請教育學、心理學相應學歷的繼續再教育,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做到“一專多能”。
(二)以個體生態學理論指導教育客體的培養
個體生態學是以個體生物為研究對象,研究個體生物與環境之關系,特別是生物體對環境的適應。學生作為中學化學教學環境中的個體而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環境中各種影響因子的作用[4]。教育工作者應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性格狀況的學生,依據不同個體生態的特點,調節教學環境中的影響因子作用,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效果,使其滿足學生的需求。在發展教學理念的同時,教學中把握社會對中學畢業生參加高考要求這一主導因子,建立相應咨詢工作室、網站聊天室等,并結合心理健康輔導咨詢,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調節學生心理、情緒等影響因素,滿足學生對精神方面的建設需求,幫助學生改變自己的不足,避免教育過程中出現所謂的花盆效應,幫助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提升自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從而能夠全面發展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才會使得學生樂于接受,才會有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三)以族群認同理論協調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之間生態平衡
在生態學中,族群認同則是指族群身份的確立,它表示族群成員對所屬族群的認知和信賴。在中學化學指導教學中,通過利用生態學中的族群認同理論,使得中學生對教師有認同感,并通過其在知識上的更新,了解中學生的需求來發展化學教學。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只有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賴的關系,才能更好地發展中學化學教學。第一,在教育之前,為使學生充分理解,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即理解和把握學生的需要,以此研究教育發展方向;第二,緊跟社會發展需求,將一些熱點或者學生所關注的社會動態加入到教學內容中,吸引學生眼球,從而使學生主動配合教學,或者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增加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機會,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及合作來完成任務,并從中獲得感想或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有老師幫助解決,以實現教育目的。
(四)以最適度法則完善化學教學課程生態體系
中學化學課程教學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隨著自身發展,教育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對于教育生態的個體、群體、系統都有自己適應范圍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圍內,主體和客體都能很好發展,這就是教育、教學中應該遵守的最適度原則[5]。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其不同成績階段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化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熟悉程度都不一致,教育者應通過分析不同階段的中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方面上的需求,改變教學單一化,機械化的模式,針對各個階段學生群體的需求特點來精選教學的內容,以此實現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吳鼎福,諸文蔚.教育生態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邱秀華.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醫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08).
[3]王鳳產.試探教育生態規律[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14-16.
篇4
關鍵詞: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全員全過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2-0021-02
土壤生態學研究土壤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包括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土壤生態過程和格局等。土壤生態學課程出現在大學本科生態學教學體系中,在生科類本科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素質教育作用。土壤生態學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強調野外實習調查的作用,強調通過野外實習和實驗室實驗認識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點。通過野外實習加強對土壤生態過程和格局的理解,掌握土壤生態學學科基本內容,培養土壤生態學研究的基本技能。
一、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的必要性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是通過在不同的陸地生態系統進行土壤取樣,對土壤生物和環境指標監測。在野外實習中,學生們在不同生態系統類型的土壤中取樣,在對陸地生態系統地上部分進行物種調查和觀測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地下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從而理解陸地生態系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緊密聯系。土壤取樣是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的重要步驟,通過對土壤剖面的認識,結合土壤物理化學性質的調查,學生能夠理解土壤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進一步認識土壤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使學生有機會把植被―土壤―大氣各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聯系起來考察,對生態學研究熱點問題如溫室氣體的排放、碳循環和氮循環等有了更為深入細致的理解。生科類本科學生通過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能夠把實驗室室內實驗與野外調查取樣結合起來,從而樹立生態系統整體認識觀念,對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逐漸成為大學本科生態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在大學生生態素質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的內容與方法
土壤生態學是土壤學、生態學、地理學以及環境科學相互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從土壤生態學這一學科特點出發,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內容涉及廣泛,包括土壤生物與土壤結構、土壤生物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土壤生物與生產力、土壤生物與生物防治等。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強調應用整體與局部結合的方法論,重視土壤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相結合的思路,通過野外實習觀測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壤管理對土壤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改變過程,探索從根本上改善與維持土壤生產力的方法。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主要包括土壤生物的調查和土壤物理化學性質的監測。土壤生物可分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兩大類。土壤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等類群,利用磷脂脂肪酸檢測、微生物純培養、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測定等不同方法對土壤微生物進行分析。土壤動物包括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線形動物和原生動物等,通過顯微鏡觀察對土壤中肉眼看不見的原生動物和線蟲等進行分類鑒定。野外實習樣本的觀測訓練了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使本科學生對土壤生物有了具體形象的認知。同時,實驗室室內實驗對土壤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監測,包括土壤pH、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機碳、土壤總氮、土壤速效氮、土壤總磷、土壤速效磷等指標,做到較全面地觀測對土壤生物影響的環境指標。野外實習和實驗室室內實驗的結合使學生從生態系統整體上認識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并在野外試驗和室內操作過程中培養了生態感。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也關注人類活動對土壤生態系統的影響。人類活動會影響到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的組成和相互作用,改變土壤生物主導的生態過程。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中引導學生觀察人為干擾下土壤生態系統的退化機制,探索適宜的土壤管理方法以利恢復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中學生有機會觀測到土壤生物多樣性和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土壤生態過程的驅動因子和土壤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的生態功能。野外實習把土壤生態過程與土壤生態系統格局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多角度理解生態過程和格局之間的關系。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內容緊密結合當地生態系統管理的需求,教學過程中結合當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開展生科類本科學生的野外實習工作。當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屬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域,其植物群落具有明顯的過渡特征,是許多物種分布的南北分界。當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為本科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保障。在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當地生態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從而更好地理解土壤生態學基本知識,強化土壤生態學研究的基本技能訓練。野外實習把多學科交叉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通過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學生的身體力行中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土壤生態學研究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土壤生態學科學研究的進展,使得人們對土壤生態系統的認識進入到更深入的層次。在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中,針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等現代文明病的解決提出了更多的技術方案。野外實習過程注意引導學生關注當地生態環境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和土壤管理的角度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作為生態學本科教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對培養學生的生態素質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土壤生態學揭示的土壤生態過程和格局是自然界長期演化的結果,人類活動的干擾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的大規模土地開發威脅到土壤生態系統的健康,減少了土壤生物多樣性,破壞了土壤生態環境。土壤生態學對土壤環境和土壤生態過程調控機制的深入觀察是野外實習的重要內容。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廓清了土壤生態環境的重要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對土壤退化和恢復的復雜性有所了解,進一步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中強調聯系土壤生態學理論知識,在實習過程中深化理解土壤生態功能。土壤生態學的產生以土壤成土因素學說的形成為標志,生態學知識仍強調土壤作為生態系統組分、作為植物的營養基質所起的作用,但往往忽略土壤的其他功能。在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中,通過實地考察強調了擴展土壤生態學知識范疇的重要性,突出了土壤生態學交叉學科的特色。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把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共存的自然存在物即土壤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對象,揭示了土壤生物和周圍環境介質相互作用的過程。
很多情況下,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對土壤生態過程觀察的失效往往是因為缺乏對土壤生態過程發生影響的人類活動的理解。土壤占據著地球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的中心地位,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了對土壤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土壤退化影響著地球表面的系列生態過程,對人類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使學生對土壤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作用有機會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野外實習調查中強調了土壤對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養分的功能,認識到土壤食物網和土壤養分循環的關系。野外實習使得學生認識到土壤生態系統和地上生態系統一樣,存在著食物鏈和食物網,存在著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存在著生物之間不同類型的種間關系。土壤食物網中復雜的土壤生物種間和種內關系是野外實習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野外實習中設計實驗認識土壤的清潔功能,驗證土壤具有的限制病原微生物生長的抗菌作用,了解土壤生物降解土壤表面有機質的過程。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過程中,通過分析全球各種類型土壤的功能,使學生深刻理解土壤和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乃至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野外實習使學生認識到土壤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初步認識土壤形成和巖石圈表面部分礦物質的關系、水循環過程和土壤對古老生命形式的保藏。雖然這些知識只是在野外實習中簡單應用,但對學生以后獨立從事相關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三、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管理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管理強調全員全過程的系統管理。參與野外實習的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實習的管理過程中。本著提高本科生教學質量的目標,野外實習從野外采樣到實驗室室內實驗,同一批教師和學生同時參加同一批的各項工作。從聯系實習基地到學習落實實習基地管理規章制度,教師和學生合作完成實習計劃的制訂和實施。
土壤生態學野外實習過程中,實習指導教師每天按時填寫野外工作日志,落實實習基地常規管理措施,組織當天實習計劃和具體安排。野外實習過程中,實行學生選擇科研題目進行實習的方式,落實野外實習科研化,野外考核常規化的獎懲制度。野外實習中實施分組合作,保證土壤生態學基本內容和基本技能訓練到位。野外實習在本科教學體系中占有必要學時,結合學校三學期制落實野外實習的課時安排。按照野外實習時間和進度安排,組織實習研討課對野外實習內容進行學術討論和交流,引領學生進入土壤生態學科學研究的殿堂,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
參考文獻:
[1]劉俊華,夏江寶.生態學野外實習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22):148-150.
篇5
關鍵詞:語言生態學;大學英語教學;啟示;改革措施
一、概念簡述
語言生態學(ecology of language),又稱為生態語言學(eco-linguistics),是自然生態學與語言學合并衍生出來的一門科學,從生態學的立場來討論語言與環境的相互影響。斯坦福大學的E?Hangen(1971)率先提出和應用了“語言生態”(Language ecology)這一概念?!罢Z言生態”是指特殊指定的語言與所在族群、社會及文化地理環境相互影響的生存發展關系。[1]宏觀和微觀的語言生態系統共同組成了有機統一的語言生態系統。所有能夠加強或減弱某特定語言功能的環境因素是語言生態學探索的重點。
二、生態因素分析
按照生態學的原理考慮,教育領域中的各個單元的生態系統是各不相同的。[3]英語作為一門大學課程,也有其自身獨特的生態系統。區別于不同的自然生態,它是一種人工構造的生態,屬于生態語言學的一個子系統。大學英語教學生態可分為兩個層次:宏觀層次與微觀層次。宏觀層次因素包括英語教學的社會環境、校園文化、課程設置、教學進度等;而微觀層次因素則覆蓋課堂主體教師和學生、傳授方式、課程教材、課堂氛圍、輔助設施、授課人數等。在宏觀層次因素中,社會環境占影響教學生態的主導地位。
三、改革措施
1.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增加知識的豐富度。
教師首先在思想理念上明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必然的趨勢和當務之急,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思想意識受到老師意識生態的感染。另外英語教師應該具備和完善工作能力。一言蔽之,應當將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放到大學英語改革的先鋒地位。
2.變更大學英語課程設置。
現在,大部分高校大忽視聽力和口語的培養。務必要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改變傳統“沉默”式的英語學習,加強對聽、說、讀、寫等實際應用方面的培養。
3.合理運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是教學生態要素,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以此為例,語法翻譯法和閱讀法(Grammar translation and ReadingMethod )側重于語句和語篇的語法講解和翻譯,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和翻譯能力;直接法(DirectMethod)側重于培養學生在全英語授課的情景下學習語言,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視聽法(AudiovisualMethod)和聽說法(Au-diolingualMethod)都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與交際能力。
站在語言生態學的立場上,綜上所述都是教學生態系統的基本因素,對于目前的多媒體網絡教學也不例外。[5]失衡地偏重個別方法或模式都會打破教學生態系統。比如說,極度依賴多媒體網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出現“機器人教師“的現象。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蔡基剛教授(2005)曾說:“我們要認識到,建設基于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并不是要取代課堂教學”[6]任書梅也曾說:“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大班上課采用的電子教案,減少板書時間,講課節奏明顯加快,包含信息量大,內容更加豐富,造成學生目不暇接,只能在課件中慢游?!?/p>
4.建構良性的英語課堂規模和層次。
根據生態學領域的阿里氏原則(Allee’s Principle),種群的疏密程度隨生物種類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過疏或過密都會成限制因子。所以,每種生物都有自己最適密度。[8]根據這一生態理論,英語課堂作為一個小生態,也有其最佳規模(公認的最佳規模是10至20名左右)、構成以及內部組合。然而由于近年來高校的大規模招生,課堂模式難以實現這種“最佳群聚度”;另外,考慮到每個人的英語基礎和天賦的差異,也應盡量避免“有教無類”的講課方式。為此,要營造既合理又平衡的課堂生態氛圍,適當地縮減班級的人數規模。
5.平衡語言輸入、吸納和輸出三環節。
Krash-en(1981)的語言輸入假說(Language InputHypoth-esis)認為,學習者是通過對語言輸入的理解而逐步習得第二語言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 [10]從Krashen和Swain的觀點看,語言輸入,吸納和輸出都屬教學生態的要素,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資料和對學生語言的培養要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互匹配;語言輸入和吸納是語言輸出的根本,語言輸出反過來促進語言輸入和吸納,三者彼此作用,共同發展。
以往我們關注語言的輸入而忽略了吸納和輸出,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就應矯正來自教學生態的紊亂現象,使輸入、吸納與輸出三環節彼此保持互利共存的動態平衡。教師不光要輸入專業的語言知識,而且要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出的平臺,來更好地驗收學生們的吸收理解情況。
6.改革課堂教學用語,優化語言生境。
語言生態學理論對語言的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W. Trampe說,語言的生態系統是由語言及其使用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構成。教師應采用雙語或者全英語的授課模式模擬自然的語言生態環境,營造“身臨其境”的語言氛圍。
7.創設和營造校園語言生態環境。
實施現代教學設備在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政策。每星期可定期給學生播放一些實景英語記錄片、教育片、英語電影等;組織英語角,為學生們提供語言輸出的條件;這些方法對緩解英語教學生態失衡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范俊軍.生態語言學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2): 110-115.
篇6
教育生態學對幼教管理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理念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從人們生態意識逐漸加強的情況看,教育部門的幼兒管理工作也需要運用生態理念,解決長期教育發展過程中幼兒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幼兒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思想教育,讓幼兒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通過生態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其它學科的問題,可以產生良好的效果,促使幼兒管理工作與生態學理論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幼兒管理水平。在教育生態學背景下,需要更好地認識和解決幼兒管理中的問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幼兒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幼兒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教育生態學對幼兒教育管理工作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從理論的視角看,需要把生態學理論和原理運用到幼兒教育上去。幼兒的生長與生物的進化是相近的,只有進行有序的尋求和拓展資源,才能對幼兒園的幼兒管理工作進行生態定位,全面調整需求生態位,讓幼兒能夠更好的適應幼兒教學,對其適應幼兒園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幼兒園管理工作可以通過適應完成移植和生長工作。幼兒生態學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的、統一的生態系統,在幼兒管理工作中運用教育生態系統,可以更好地解決不平衡、矛盾性問題,對整個教育系統工作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教育生態學的運用也會對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們需要在兩者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對幼兒管理與發展的規律進行全面把握,從根本上提高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益。
轉變幼兒教育管理模式
幼兒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從管理理念創新出發,積極引導模式轉變,讓教育生態學能夠在幼教管理中發揮積極理論指導作用。這是幼教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也是幼教管理工作的客觀要求。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幼教管理觀念的創新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觀念亟須轉變。在社會上各種新觀念、新思想的作用下,不僅幼兒工作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而且也對當前幼兒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只有堅持生態學理念,讓影響幼兒工作的各種因素能夠處于同一生態環境下,幼兒教育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產生積極而明顯的教育效果。從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看,多數幼兒教師對教育生態學的觀念理解還不夠透徹,需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解決傳統思維習慣問題,全面提升對教育生態學理念的理解,為幼兒管理工作步入一個新的水平創造良好條件。在教育生態學理論的指導下,幼兒管理工作需要樹立對幼兒服務的思想觀念,為幼兒學習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幫助幼兒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動手能力,鼓勵幼兒參與各項游戲活動和學習活動,從而有效地提高幼兒的素質。同時,在教育生態學的引導下,讓幼兒的個人成才目標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全面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形成完善的幼兒教育生態系統。
傳統的幼兒管理觀念是把幼兒作為“物”來進行管理的;在教育生態學的視角下,需要改變以往命令管理模式。幼兒教育管理需要適應時展的要求,在生態學作用下變命令管理為服務管理,從根本上提高幼兒管理水平,為幼兒管理工作的優化創造良好的平臺。把人的因素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積極引導幼兒進行學習模式創新,形成動態學習生態系統。在生態學的引導下,需要認真分析幼兒個體差異性,從而能夠形成教學相長、相互激勵的關系。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幼教管理體制的創新 幼兒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在生態學視角指引下,保證服務模式不斷轉變,讓新的服務方式能夠更好地推動幼兒管理工作的創新,為幼兒管理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氛圍:幼兒的組織具有一定的章程,因此在工作實施過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積極穩妥地推進幼教管理體制的創新,為教育生態學模式創新營造良好條件,只有按照一定的章程,才能形成幼兒管理工作的具體目標;同時,還要按照教育生態學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幼兒教育模式的創新,從而建立起較為規范的管理制度;此外,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總體任務需要在教育生態學的指引下,積極穩妥地推進理念創新,從而能夠形成正確的幼兒管理觀念,引導幼兒思想創新,積極完成學習活動,逐步提高學習能力。
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設要從彈性學制、選課制、學分制等角度出發,讓幼兒形成多元化的思維模式,保證其能夠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提升思維能力,為未來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在教育生態學的指引下,需要逐步打破傳統班級體制,改變幼兒管理方法,讓管理者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斷創新和完善幼兒教育管理工作制度,提升教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此外,在宿舍區管理過程中,需要創設良好的區域文化和宿舍文化,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從而形成生態化的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環境。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幼教管理方式的創新 幼兒管理需要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工作,保證幼兒能夠成為優質服務對象。把幼兒作為維護和服務的對象,就不能從制度角度去約束幼兒,需要引導幼兒向正確的學習方向邁進,讓幼兒能夠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轉變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不斷創新管理制度來提高創新服務水平,為幼兒更好地提升素質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在教育生態學的指引下,幼兒管理工作者對幼兒要有強烈的愛心,對工作要有一種強烈的責任心,要充分發揚奉獻精神;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把教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從根本上形成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局面。
幼兒管理工作者要注重思想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趣味性,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不斷實現幼兒管理的創新。幼兒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從班級管理工作實際出發,特別需要從輔導員、班主任角度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跟蹤管理,確保幼兒管理工作能夠形成良好的局面。幼兒管理工作需要讓幼兒產生學習動力,并在實施過程中形成一種鐵的紀律,保證幼兒服務管理工作能夠形成一種可持續管理的局面,讓教育生態學理論在幼兒管理中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
幼兒教學管理制度建設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環境和教育制度對其影響越來越大,只有加強幼兒教育的制度建設,才能為幼兒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從源頭上解決幼兒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難題。社會需求在新的環境下發生了變化,從根本上要求幼兒教育需要轉變觀念,改變傳統模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幼兒教育生態環境,從而對幼兒教育的各種模式優化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幼兒教育需要和制度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從幼兒的能力和發展出發,形成完善的幼兒教育體系,對各項指標進行定期考核,確保幼兒教育能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具體要求。生態環境下的幼兒教育制度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結合時代特征,形成適合幼兒發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幼兒園的整體環境才能得到改善,整個發展教育模式才能優化。因此,幼兒教育需要建立完善的引導制度,通過科學引導,讓幼兒能夠真正認識事物,發現事物運行的各種軌跡,從而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
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幼兒教育面臨新的問題,需要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把優化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工程,提升幼兒教育整體水平??梢栽谟變航逃性O立趣味課程,讓幼兒領悟課程的整體性和趣味性,對幼兒更好地接受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對幼兒的杯子和玩具進行編號,讓其進行信息識別,可以鍛煉幼兒的識別能力。通過跟蹤調查,經常參加識別訓練的幼兒能夠不斷獲得啟發和思考,其邏輯思維能力很快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幼兒園在制度建設時需要突出一種愛,讓每個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從而能夠為生態校園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校園生態環境對每個幼兒的發展非常重要,需要從每個指標出發,建立完善的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確保幼兒教育能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要求,按照制度建設的模式不斷創新。
篇7
然而,我國的媒介生態理論研究起步較晚,而且由于該理論是生態學理論與方法和媒介研究的結合,因此其結合狀況往往因研究宗旨的差異而各有偏重,從而出現界定模糊等問題。鑒于此,本文試圖對媒介生態理論從傳播理論淵源、研究進展等方面追根溯源,進行深層探討與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媒介生態”予以新的范疇界定,以期能起到一定的梳理與廓清作用。
媒介生態的傳播理論淵源
媒介生態理論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傳播理論,傳播學科史上的各種傳播模式論就蘊藏著其理論萌芽。盡管這些模式論的側重點各有異同,但都或多或少談及媒介與社會互動的問題,這正是媒介生態理論關注的重點。因而,本研究以此作為媒介生態理論的傳播理論淵源。
賴利夫婦于1959年提出的他們稱之為工作模式的模式,把傳播系統置于社會系統的框架之下,認為大眾傳播是各種社會系統之一;傳播系統的傳播活動與過程,既受其內部機制制約,還受其外部環境影響。其中,“傳播系統包含于社會系統之中”的觀點是媒介生態理論的基礎。
梅爾文?德弗勒與桑德拉?鮑爾-洛基奇于1976年提出的大眾傳播媒介系統依賴模式,把社會看作一個有機的結構,媒介系統是一個信息系統,受眾、媒介和社會體系三個組成部分通過媒介系統掌握的三種信息資源―― 收集或制作信息的資源、信息處理資源與信息傳布能力形成依賴關系。該模式主要關注社會結構條件和歷史環境,關注微觀與宏觀系統各個部分的相互關系,從而具有宏觀視野。
1970年田中義久提出“大眾傳播過程圖式”,認為傳播過程即符號/信息交往過程,建立在能量與物質交往基礎上,與社會的生產力、科學技術、生產關系和意識形態保持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這實質上是一種生態的觀點,從與宏觀社會結構的普遍聯系上把握社會傳播過程,把社會傳播過程看作是人類社會總過程的一部分。
研究進展
學者崔保國在其論文《媒介是條魚――理解媒介生態學》中對當前國內外媒介生態學的研究與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回顧。目前國內現有關于媒介生態的研究,也基本是以該研究成果為基礎。此外,國內目前關于媒介生態的研究著作包括譯介作品甚少,在資料收集方面存在相當的難度。因此,本文關于國外媒介生態學起源與發展的文獻綜述主要參考該研究結論,其它研究內容則是筆者對所收集資料與文獻的分析與闡述。
(一)國外媒介生態學的研究起源與進展
全球范圍內的媒介生態學研究主要起源于北美,并分為加拿大的多倫多學派和美國的紐約學派。美國學者認為“媒介生態”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國學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對媒介生態理論:人類傳播系統研究理論范式集錦》。紐約學派的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最早正式提出“媒介生態”概念并將其建設成一門大學課程。媒介生態學最初主要研究科學技術對傳播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喬亞舒?梅洛維茨(Meyrowitz)開始關注大眾媒介內容及其反應,重視媒介與環境的關系。認為媒介是社會環境的一部分,受眾選擇媒介受社會環境制約的同時,媒介對社會具有強大影響力。此外,他將受眾納入情境概念,認為傳播行為受受眾制約,必須根據受眾類型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與信息。因此,其媒介理論 “把媒介研究納入社會環境分析之中,從而開辟了一種社會學視角”(1)。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媒介生態學主要研究各種媒介符號和信息本質以及傳送特性,考察傳播符號和傳播學的物理結構如何影響文化。蘭斯?斯瑞特(Lance Strate)和凱薩?曼孔盧姆(Casey Man Kong Lum)是其代表人物,曾于2002在《新澤西傳播學雜志》上主編了關于媒介生態學學術淵源的專輯。大衛?阿什德的《傳播生態學――控制的文化范式》則是關于媒介生態學的最新近著作,立足于信息技術和傳播對社會活動的滲透與控制,關注信息技術和傳播對受眾的影響。
(二)國內及臺灣地區關于媒介生態研究的進展與現狀
崔保國認為,我國媒介生態研究在學術淵源上與國外沒有直接聯系。邵培仁教授發表的研究論文《傳播生態規律與媒介生存策略》與《論媒介生態的五大觀念》開了國內媒介生態研究的先河;其后,童兵教授在《入世一年的中國傳媒市場格局》等文中明確提及“媒介生態”。之后,張國良教授關于上海市民媒介接觸情況的調查研究等是對媒介生態的實證研究,表明媒介實務研究者開始涉足媒介生態研究。自此,媒介生態的研究日益趨多且多與社會現實加以結合。
筆者經過文獻搜集與整理發現,國內目前關于媒介生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近兩年(2003-2005),且在所搜集文獻中,其研究主題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以媒介生態為研究視角或作為研究框架,探討其他媒介問題。如《從媒介生態角度談廣告自律》等;二是從不同角度研究媒介生態本身,有個案與宏觀研究。如《從媒體尋租行為看媒介生態的破壞》、《中國近代報紙生態環境演變軌跡》等;三是直接將生態學理論應用于媒介問題的研究,比“媒介生態”的研究更為微觀、深入。如《論媒介的生態共生與信息互補》等。這三類研究主題又集中于三種研究視角:一是大眾傳媒自身在生存環境變化中的適應性變遷;二是大眾傳媒與社會生存環境的互動關系,偏重于媒介對社會的作用與影響;三是媒介生態與環境自身。
臺灣對媒介生態的研究早于大陸。1987年臧國仁提出社會相對論,探討傳播生態環境中政治、經濟等對傳播媒介的影響。1992年蘇鑰機從生態共棲與雜交角度探討大眾傳播媒介互相存在與影響的現象。1994年洪平峰出版的《電視生態學》則是應用媒介生態學的成果性著作,以生態科學的角度作為分析架構的理論基礎,經由文獻分析與實證調查,探討臺灣電視生態變遷。此外,臺灣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與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于 1994年7月29-30日合辦了“1994傳播生態學術研討會”,發表了有關傳播生態理論、傳播生態與公共領域等十四篇論文。
范疇界定
當前關于媒介生態的研究之所以出現對“媒介生態”的不同應用與理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界定尚未明確。因此,范疇界定成為媒介生態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本研究的落腳點。
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首次提出“生態學”,認為生態學是“關于有機體與周圍外部世界關系的一般學科”。(2)換言之,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及其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所謂環境則是構成主體生存條件的各種外界物質實體或社會因素的總和。(3)
媒介生態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媒介及其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就媒介而言,環境有兩種:一是媒介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現實環境,另一種是媒介通過其傳播活動介入現實環境作用后所形成的已發生改變的環境。阿什德分別稱之為“物理的實在環境”和“充滿符號互動的意義環境”,本文則分別稱之為“媒介生存環境生態”和“媒介意義環境生態”。正由于媒介有兩種環境,從而導致對媒介生態的研究也出現了兩種迥然的理解與研究路徑,從以下國內外的各種界定便可略見一斑。
德弗勒認為,大眾媒介是社會系統的子系統,受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外在環境的影響。而受眾、發行經銷商、投資人等向外擴展則是外在的社會文化條件,規范整個傳播的社會系統及其各個子系統而成為互動的傳播生態。(4)阿什德認為,“傳播生態指的是信息技術、各種論壇、媒體以及信息渠道的結構、組織和可得性?!保?)即傳播形態超出它作為大眾媒介的范圍,深深地介入現實環境,和宗教、文化、政治、法律等產生符號互動而形成一個意義環境。
目前國內較為普遍的界定是,認為媒介生態指的是某一特定時代中媒介各構成要素之間、媒介之間、媒介與其外部環境之間相互關聯制約而達到的一種相對平衡的結構,包含如政治文化氛圍、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
不難看出,現有研究往往是將媒介生態限定在媒介與其生存環境生態和意義環境生態兩者之一的互動。實際上,媒介系統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一個開放性系統,在與外界的互動中保持動態的平衡。這兩種環境生態,通過與媒介系統的互動而具有時間發生上的先后意義,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媒介生態:媒介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外界現實環境――媒介生存環境生態的變遷必然會引起媒介系統自身的調整與適應,從而使得媒介的傳播活動對社會現實的介入與影響發生變化,并最終以“充滿符號互動的意義環境”――媒介意義環境生態展現出來,而意義環境若得以擴展又會形成新的媒介生存環境。媒介生存環境生態與媒介系統及其作用之后所形成的媒介意義環境生態,三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在動態與平衡中一起構成整體意義上的媒介生態――此時,媒介與社會環環相扣的動態過程才得以真正顯現出來。
注釋:
(1)宋林飛(1994):《社會傳播學》,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1頁
(2)、(3)海熱提、王文興(2004):《生態環境評價、規劃與管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第12、20頁
(4)梅爾文?德弗勒、桑德拉?鮑爾-洛基奇(1990):《大眾傳播學諸論》,新華出版社,第61-63頁
篇8
關鍵詞:礦業特色 環境生態學 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237-02
《環境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滲透性很強的邊緣學科,是順應時展需要產生的,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運用生態學理論來研究環境與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學,同時是一門學科滲透性很強的交叉科學課程。目前人類跨入了21世紀,面臨不斷惡化的生存環境,人類清醒地認識到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長遠觀點來說,發展環境生態教育是解決環境問題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根本。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杯h境生態學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對環境和生態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尤其在中國高等教育正在邁向大眾化的進程中,通過高校來普及全民環境生態學知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黑龍江科技大學作為以“大礦業”為特色的高等院校,培養出的人才就應該突出“以礦業為特色”,因此對《環境生態學》的教學也應該進行改革,突出礦山環境的特色。
一、《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背景
黑龍江科技大學作為黑龍江省唯一一所以礦業工程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在高教強省戰略中,堅持把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成人成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作為重要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突出“大礦業”特色,努力在主動服務高教強省戰略中實現大作為。要想突出“大礦業”特色,在實現高教強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中大有作為,必須努力培養和造就出一代具有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合理消費風尚以及掌握環境和生態學基本原理的新人,這樣的新人應該是面向全校和全社會的,對于非環境(生態)專業的學生普及環境生態學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董h境生態學》課程是黑龍江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課,但該專業課程起步較晚,課程體系尚不夠完善,在教學內容上針對性不強,沒有突出學校的“大礦業”特色。因此,為了符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堅持“大礦業”特色,走內涵發展的道路,使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相結合?!疤厣本褪遣豢商娲裕豢商娲跃褪撬?,有水平才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環境和生態學思想的人才才能適應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把環境生態學教育與學校“大礦業”特色相結合的研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二、具有礦業特色的《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內容優化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設置《環境生態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研究、治理和評價環境問題時,特別是在對待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時能夠遵循自然、從生態系統的內在變化機理和規律等方面進行展開研究,注重的是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礦山實際生態環境研究。而傳統的《環境生態學》課程主要是偏重于生態學理論內容的講授,對概念、內涵、原理、原則等內容介紹較多,而聯系實際生態環境問題內容的講授較少,尤其是涉及學校所在地的實際生態環境狀況很少。
作為以“大礦業”為特色的高校,課程內容也應具有“大礦業”特色,而且礦區也是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因此,本研究針對學校特色對該課程內容進行了優化。根據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結合大礦業特色背景下的環境工程專業的自身特點,選擇盧升高主編的《環境生態學》作為主要參考教材,同時以李博主編的《生態學》、魏志剛等主編的《恢復生態學原理與應用》和任海等編著的《恢復生態學導論》等多個教材作為輔助參考資料來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內容。將煤炭在開發、利用和轉化過程中對各種生態因子產生的影響,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如何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融入到環境生態學的理論教學內容中,同時增加如何預防這些環境問題的產生,實現對煤炭的綠色開采、利用和轉化,以及對礦區已有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和恢復等內容。例如某露天煤礦的開采,會對原有生態系統產生破壞,那么原有生態系統的組成是什么,開采過程中破壞了哪些生態因子并且帶來哪些環境問題,如何減少這些破壞,破壞后如何盡快恢復和重建生態系統等。刪除“環境污染防治的生態對策”一章的內容,因為該部分內容在本專業所開設的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氣污染及其控制、固體廢物污染與控制等課程中均有所涉及;同時將“應用環境生態學”一章內容作為學生的自學內容,不做具體講授。同時我們還把教師的科研成果適時地滲透到教學環節中,例如將各種采礦跡地生態修復的科研成果等融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如何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手段去解決環境問題。
增加礦山生態環境實踐教學內容。以前由于學科梯隊師資力量少,學校實習經費有限等原因,本研究方向上缺少實踐教學環節。目前隨著師資力量的增加,學校教學投入力度的加大,本課程也增加了實踐教學內容,尤其以礦山生態環境實踐教學為主。該實踐教學內容主要是以黑龍江省四大礦區為對象,讓學生們走進礦區,親身感受與眾不同的生態環境。具體內容主要有礦區塌陷區的影響、矸石山的危害、露天采區對生態的破壞、礦井水的抽排對地下水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井工開采過程中主扇區等對聲環境的影響等。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礦產資源開發、使用過程中對大氣、土壤、動植物、水因子和生態環境等各種生態因子、生態系統的破壞和影響,同時掌握如何利用生態學原理對這些破壞和影響的地方和因素進行生態修復。這既完善了本科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對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又彌補了“環境污染防治的生態對策”和“應用生態學”兩章內容刪除的缺失,同時增加了本課程和其它相關課程的聯系,為后續課程打下基礎,也體現了我校的礦業特色。
三、具有礦業特色的《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革新
《環境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同時又是一門學科滲透性很強的交叉科學課程,其研究領域在不斷地拓展,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方法上也應不斷革新。
首先改變傳統的課堂上“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和“案例式”教學方法。托爾(Towl,A.R.)認為:“一個出色的案例, 是教師與學生就某一具體事實相互作用的工具,一個出色的案例,是以實際生活情景中肯定會出現的事實為基礎展開的課堂討論。它是進行學術探討的支撐點;它是關于某種復雜情景的記錄;它一般在讓學生理解這個情景之前,首先將其分解為若干成分,然后再將其整合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打破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對于某些內容老師采用提出問題和給出某些現象,讓學生提出想法或解決辦法,學生和老師展開討論,最后教師給出正確的見解。其中案例和問題的提出以礦區為主,涉及礦區的污水的產生、氣體的排放、噪聲源所在地、固體廢物的堆存、土壤的破壞、采煤沉陷地復墾與生態修復、露天礦土地復墾、煤矸石山綠化、礦區重金屬污染的修復等方面。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廣闊的視野,了解內容的前沿,及時給出恰當的點撥,提高學生的互動性、興趣性和主動性,轉變讓我學為我要學的思想。
其次是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多媒體網絡教學具有實時性、交互性和隨意性,可使身處異地的教師進行實時視頻插播和多媒體教學活動,變被動教學為主動,實現較好的個性化教與學,使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彌補了傳統的面授教育的局限,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教學更具靈活性,有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利用多媒體和網絡,通過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形式來展現生態學的現象和過程,將實際生活中和教師科研成果適時的展現給學生。老師將現場拍的照片和錄像進行整理,其中包括礦區開采前的原始狀況、開采過程中對地形、土壤、植被等生態因子產生影響的過程、破壞后生態恢復的全程解讀等,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在有機會或利用實習期間讓學生親臨現場來消化理解課本理論知識。例如,利用礦區的圖片和視頻來展現礦區開采前后的變化,讓同學們提出其存在什么樣的環境問題,是哪些生態因子受到干擾和破壞所致,如何治理和恢復,最后老師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再次是通過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自主講授某個章節的內容。教師不是課堂的操縱者、控制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推進者和輔導者,教師由知識的輸出者逐漸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教師由獨立的勞動者逐漸轉變為合作者。為了促進和推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課程在講授過程中將班級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通過查閱資料、共同討論,通過板書或PPT的形式以一人為主,其他成員配合進行講授,并且進行小組間的比賽,老師和同學們可以提出問題,小組成員進行商議后回答,最后老師給出正確答案。這樣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
同時采用現代的交流手段來為學生隨時解答問題。學生可以通過Email、QQ、微信等形式將問題呈現給老師,老師及時梳理并回復,將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滲透消化。
考核方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本課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時成績40%+期末成績60%進行評定,加大了平時考核力度,平時包括作業、課堂回答問題和出勤三個方面,期末采用開卷考試。增加平時的考核力度,目的是督促學生積極進入課堂,及時和老師進行交流;期末考試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獨立自主工作的能力,試題中加大了綜合型問題的數量,讓同學們學會查資料解決問題,同時以便于對整個課程進行復習和貫穿。隨著師資、教學經費和實驗條件的提高,準備增加實驗考核方式,以便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存在問題
本課程目前還缺少實驗教學內容,這也是下一步要進行教學改革的重點。現在正在設計實驗大綱,編寫實驗內容、步驟和方法,逐步引進實驗所需儀器設備,隨著我校環境實驗室的不斷完善,可以對礦區土壤的養分、土壤結構等理化性質進行研究,同時也可以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等環境問題進行分析。但由于受實驗臺套數的限制,目前有些實驗只能是演示性的,達不到讓每名同學都親自動手的狀態,這些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
五、結束語
如何能夠高效地學習和掌握一門新的學科知識體系是因人而異的,而且每個學科針對不同的研究方向又有不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因此很難在有限的學時內讓學生全面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傳道授業的教學工作者們要不斷探索,既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同時又要保證學生不把知識學死,能適應不同的研究領域。
[基金項目:黑龍江科技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Y13-06]
參考文獻:
[1] 趙國剛.突出大礦業特色實現辦學大作為.中國高等教育,2009(11)
[2] 雷澤湘,謝勇.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科教文匯,2008(2)
[3] 戈林泉,吳進才.“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內容優化建設的探討.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3)
[4] 楊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業院校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內容優化.安徽農業科學,2012(12)
[5] 謝毅文.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科教文匯,2013(4)
[6] 趙敏慧,葉長兵.環境生態學本土環境案例教學模式探討.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3(8)
[7] 趙洪.研究性教學與大學教學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8] 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9] 宋艷瓊.現代教學方法在高校教學中的合理應用.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3)
[10] 秦娟,張震,王育鵬.環境科學專業《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河北農業科學,2012(9)
[11] 王小兵.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教育教學研究,2011(11)
[12] 張云,李兆華,趙麗婭,等.面向對象的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大眾科技,2009(4)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篇9
1微生態學與微生物學的關系
微生態學是這幾年不斷發展的一門學科,它的首次出現是在1977年由一名德國博士VolkerRush提出的,他認為微生態學是相對于生態學的一種較為微觀的表現,并且他還對微生態下了一個定義:微生態學是停留在分子水平或者細胞水平上的生態學。因此,微生態學是一種相對于生態學的一種較為微觀的更加深層次的表現形式。微生態學以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和宿主與微生物之間環境與生態之間的關系為其研究范疇的,而為生態學的涉及領域主要在微生態學的結構關系,微生態體系的平衡與失調以及微生態學的防治等領域展開科學研究與探討。微生態學是在吸收微生物學的基礎上對其生態學理論進行研究創新而發展而來的一種新型學科,而微生物學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態特征、新陳代新以及遺傳進化等自然界生存與繁衍的一門學科,微生物學的最直接應用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關系來促進社會生產需要,通過對微生物的研究從而不斷將那些對人類有害的微生物進行消滅或者改造,從而不斷的為人類的生存安全服務,微生物學雖然涉及到了生物關系的問題,但是其研究問題的重點是微生物活動和生存規律,而生態學研究的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它所反映的是各個生命體系與自然環境之間以及與人類生命生存環境之間某種相互作用關系。生態學是在關系的問題上進行研究和探討,從關系的角度去探索生物、生態以及人類之間的要素聯系,微生態學與微生物學之間具有較為緊密的關系,其涉及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從而推動了人類社會認識自然提高醫學認識水平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2微生物學與醫學微生物學的關系
醫學微生物學是微生物學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把病原微生物與人類的各種疾病為其研究對象,醫學微生物學與傳染病以及各種感染性傳染病的醫學實踐和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還和人類社會的衛生防預和疾病預防有著重要的關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學領域特別是分子生物學領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開始揭示分子領域的微生物學的生命現象和特征,并且解決了許多以前不能解決的生物現象問題,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在分子生物學的領域下不斷地被揭示,因此在臨床衛生學診斷上也進入到了分子領域,因此,分子生物學在應用上推動了臨床微生物學的發展。而分子生物學在醫學分類上還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但是它在認識領域和技術指導上處于主導地位,分子生物學在實際應用上適合各個領域的發展,分子生物學也有效的推動了人類對生命的認識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但是它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人們可以通過對基因和蛋白質的研究創新,弄清疾病和微生物之間的特殊關系,但是這些研究和臨床實踐仍然不能解決很多疾病臨床和實踐的關系問題,不能較好的拿來用在臨床實踐當中去,而隨著微生態學和微生物學的發展,對醫學領域提出了新的認識和觀念,對推動醫學生物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3微生態學對醫學生物學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微生態的發展為醫學生物學的發展注入的新的活力,為人們認識疾病本質開辟了新的道路,指出了新的方法,隨著醫學領域的不斷完善,醫學領域開始從傳統單一的醫學模式向多元化的醫學模式轉變,微生態學與醫學微生物在醫學領域的關系極為密切,微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對微生物學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3.1微生態學對病因學的啟示
在傳統的醫學領域中,表現為引起一種疾病的病因只有一種,著名的醫學家郭霍法則是這樣認為的,特殊病原菌應該在同一種疾病中進行查詢,在健康者身上是查不到的,并且這種特殊的病原菌經過分離能夠得到純培養,而這種純培養如果接觸到一些容易感染的動物,在動物身上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病癥。這個法則一直被人們理解接受。從微生態學的角度看,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病原微生物,按照這種觀點,微生態學就沒有所謂的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概念陳述,任何的微生物都是具有獨立生存能力的種群,之所以會引起疾病是因為某種微生物鏈在一定的環境下被打破所致,在某種情況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取決于微生態的某種狀態,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飲食習慣、心理狀態已經生存環境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引起微生態的失衡,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而在臨床上也發生著許多正常微生物群被感染的實例。
3.2疾病預防的認知
運用微生態失調原理對微生態失調的現象進行調整是防治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方式,而在我們身邊常見的微生態制劑就是運用以感染的方法來治療已經被感染的病原體,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隨著醫學領域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國微生態制劑領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而隨著其在醫學領域的不斷運用,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醫藥領域的一個新亮點。
4結語
篇10
1.1環境與生態
廣義上講,環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如現代人居環境即為廣義的環境概念;狹義上講,環境是影響有機體生長、發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條件的總和。生態系統簡稱生態,是有生命的主體(包括人類)與無生命的客體的總和。研究有機生命體與無機環境關系的科學稱為生態學,研究生命體以外的無機環境的科學稱為環境學。生態修復的研究與實踐離不開環境學和生態學,而后者尤為重要。
1.2生態環境與環境生態
生態包括環境,“生態環境”的說法是不科學和難以理解的,可以牽強地理解為與生命體最密切相關的環境。我國所謂的生態環境實際就是生態,準確地講“生態環境建設”應為“生態建設”[1]。生態修復是對生態系統的修復,故不能稱為生態環境修復。
環境雖然是無機的,但完全從無機角度理解環境是不完整的。特別是自然環境,本身是生物體或生物群體周圍的整體狀況,只有應用生態學原理研究、認識和理解環境,才能更有效地解決環境問題,這就是環境生態學。環境生態作為概念不易理解,但環境生態學無疑是科學的,他對生態修復理論和技術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1.3干擾與生態演替
自然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災、水災、泥石流、蟲害、大風、人類活動等,改變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這些事件稱之為干擾。干擾可分自然干擾和人為干擾。干擾促使某一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發生變化,舊的環境和物種破壞了,新的環境和物種又會產生,并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其相對穩定。在沒有嚴重干擾的情況下,自然生態系統會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這稱為生態內因演替。演替的結果,最終會出現一個相當穩定的生態系統狀態,這稱為頂極穩定狀態。每一演替階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頂極穩定狀態的群落稱為頂極群落。干擾常使生態系統受損并改變,稱為外因演替。生態系統正常演替總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而干擾使演替進程發生變化,嚴重時,如人類大規?;顒?則使生態系統向相反方向演替,這稱為逆序演替。生態修復就是使擾生態系統的逆序演替轉向正常演替[2]。
1.4生態穩態與生態閾值
生態系統不是絕對平衡的,而是永恒地發生著演替,舊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會產生,當演替到頂極狀態時,在很長時間內將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即穩態。生態系統動態平衡中的穩定狀態,稱為生態穩態。穩態生態有相當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在干擾作用下雖不斷地振蕩和變化,但只是量變;當干擾嚴重并超過其調控能力時,系統將發生質變、崩潰,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穩態生態抵抗干擾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限度稱為生態閾值[2]。只有研究生態穩態和生態閾值,才能確定修復生態系統的類型、區域、難易程度、時間周期,并確定合理的修復指標。
1.5人與自然共生理論
人與自然共生和和諧相處,是人類對“自然改造論”深刻反思后產生的新認識。人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不是其對立面,脫離生態規律的自然改造,損害了自然生態系統,必然損害人自身。人與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著互利互惠的共生現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須建立在人與自然共生的基礎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現象的研究,總結了人類系統與生物系統之間生物控制的8條規律。據此研究,生態學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輸入和最小物質消耗以保證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的生態設計原則。這也是生態修復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
2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與生態恢復
修復的本意是對錯誤和缺陷進行糾正的作用或過程,修復最早從污染環境治理角度被定義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個受損的特定對象部分或全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環境生態修復起源于環境修復,生態恢復又受環境生態修復的影響。
2.1環境修復與環境生物修復
環境修復是對被污染的環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濃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狀態。早期的環境修復主要采用工程技術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學手段。1972年美國嘗試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謝活動降解管線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對ExxonVal-dez油輪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進行修復(阿拉斯加研究計劃),從而出現了環境微生物修復技術,后來出現了環境植物修復技術,最終形成了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環境生物修復被定義為利用生物生命代謝活動降解被污染環境的污染物,并使之無毒化和無害化。
2.2環境生態修復
20世紀6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H.T.Odum提出生態工程概念,受此啟發,歐洲一些國家嘗試應用研究,并形成所謂“生態工程工藝技術”,實際屬于清潔生產的范疇。隨著生態學與環境生態學的發展,90年代美、德等國家提出通過生態系統自組織和自調節能力來修復污染環境的概念,并通過選擇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輔助建造生態系統來降解污染物,這一技術被稱為環境生態修復技術。由于生態系統的復雜性,該技術至今還不成熟,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也只是對輕度污染陸地的環境修復,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過濕地自調節能力防治污染。這與我國的生態自我修復有很大差別。
2.3生態恢復
20世紀20年代開始,德、美、英、澳等國家對礦山開采擾動受損土地進行恢復和利用,逐漸形成土地復墾技術,包括農業、林業、建筑、自然復墾等,實際仍是土壤環境修復的范疇。70年代后,受生態工程學術思想的影響,從土壤環境修復和生產力恢復層面上升到了生態系統恢復層面,基本內涵就是在人為輔助控制下,利用生態系統演替和自我恢復能力,使被擾動和損害的生態系統(土壤、植物和野生動物等)恢復到接近于它受干擾前的自然狀態,即重建該系統干擾前的結構與功能有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征。1975年,“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國際會議在美國佛吉尼亞工學院召開,此后英美等國創刊恢復生態學的雜志,生態恢復被列為當時最受重視的生態學概念之一。
1987年,Jordan發表《生態恢復學》專著,1993年,Bradsh做更詳盡的研究,生態恢復學成為生態學一個分支學科。在其指導下,生態恢復技術研究的領域進一步拓寬。目前國外恢復生態學主要研究森林、草地、灌叢、水體等生態系統在采礦、道路建設、機場建設、放牧、采伐、山地災害、工業大氣及重金屬污染等干擾體系的影響下退化和自然恢復的機制和生態學過程,涉及植被、土壤、氣候、微生物、動物等多方面,研究具有積累性好、綜合性和連續性強的特點。目前多集中在大型礦區、大型建筑場地、森林采伐跡地、受損濕地等生態恢復方面,研究的焦點領域是土壤、野生動植物及其生物多樣性恢復。這與我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和工礦區生態恢復與重建比較接近。
摘要:開展生態修復研究與實踐,應理清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生態恢復、生態建設、生態工程等與之相關的一些概念及科學內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亂。我國的生態工程與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和生態恢復有較大差別,將生態學應用于農林水等生產領域,是我國生態工程研究與實踐的突出特點。流域生態修復是今后生態修復的發展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設項目生態修復的主體;當前亟待開展生態修復機理、生態修復潛力、生態修復指標體系等方面的研究。
- 上一篇:美麗鄉村專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社會治理工作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