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境保護的認知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4: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環境保護的認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將環保理念滲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高校生物類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認知到生物學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的講授。就高校生物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認為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屬于“可講可不講”的范疇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嚴重阻礙了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因此在生物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創設興趣盎然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計劃有目的的向學生灌輸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1.2 深化學生對環境惡化的認知
在高校生物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教材內容加強環保理念的滲透,強化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依據環境保護內容涉及課程教學秩序,對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合理運用,實施生態環境教育,引導學生把握生態學思想,培養學生的生態行為素質。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環境污染的視頻,讓學生充分認知到環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促使高校學生樹立強烈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積極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調查所在地區的制備情況,并組織設計綠化校園活動,以增進學生愛護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況。
1.3 合理運用多種方式加強環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教師應當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灌輸式講授方式,轉變為啟發式教學,通過視頻和幻燈片等增加學生對環境的感性認知,在生物類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圍繞生態環境問題積極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有關生態的新聞報道向學生介紹生態環境惡化對人類的生理活動、社會活動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整個生物圈所造成的影響,呼吁學生積極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落實到行動上。
2 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1 聯系生活實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在高校生物類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理論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融合,帶領學生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動中,促進環保教育目標的實現。通過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保護活動,促使學生認知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自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學生自覺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損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到城市周邊的風景區參觀植物園和動物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增進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進而自覺行動起來保護環境。
2.2 宣傳教育文藝活動
高校應當定期組織開展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包括“世界環境日”、“世界無煙日”、“植物節”等,配合相關主題,以環境保護知識講座、演講比賽、環保節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賽等方式,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深化學生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積極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3 開展社會調查實踐活動
在高校生物類教學過程中,課程結束時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生態環境相關問題布置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在下次上課時組織同學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以增長知識,促進學生進步。比如讓學生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況、農村土地利用與廢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或者對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況進行調查,從學生身邊細節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3 深層探討,將環境保護落實到行動上
3.1 結合突發的事件加強環保意識的滲透
教師在進行食物鏈教學時,發現學生往往只記住了課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鏈,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些食物鏈在環境保護中的重大意義。此時教師應當結合社會上出現一些重大的突發事件,引導學生思考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物種或者一條食物鏈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會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極大的影響。
如大家深知食品關系人類生命健康和社會安定發展,但各種食品污染給我們帶來諸多隱患:不法商販為了追逐更大的經濟利益,各種違背自然規律、催生動植物盡快成熟的技術手段被頻繁使用,比如大量農業的噴灑、抗生素藥物的濫用、甚至是飼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動植物體內化學物質和藥物的過度殘留。不法商販突破道德底線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蘇丹紅、塑化劑等駭人聽聞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公眾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過教師有意識地教育引導,學生能用食物鏈的知識來系統分析食品污染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多大的災難,從而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3.2 增強學生自身責任感,關注生態環境問題
教師應當讓學生帶著一雙關注環境的眼睛,在網絡、報刊、新聞媒體上收集與環境有關的資料,用敏銳的視覺捕捉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明確認識到環境問題的現實情況。如藏羚羊的滅絕、癌癥患者越來越多等現象,探尋深層次的原因或癥結所在,從而認識到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和態度,以及環境對社會的影響程度。還應該引導學生對環境問題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迫切感受到自己這一代人所肩負的重任;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倡導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把環境保護的意識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如不抽一根煙、節約每一滴水、愛護花草、珍愛小鳥的生命等等,從而使得環境保護的意識如空氣一般充滿他們身邊的空間。
篇2
關鍵詞:生態文明;農民生態意識;農村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F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12)03-0064-04
生態意識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新的認識、新的價值評判與新的社會實踐,是建立在對生態危機自覺反思基礎之上建構和諧生態關系的文明意識。全國污染調查數據顯示,農村污染已經占據了我國總體環境污染的“半壁江山”①。其中,農業面源污染是農村污染的重中之重。這一局面的形成,究其根源,和我國部分農民欠缺生態意識有關。我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為了能夠根本性地扭轉農村污染發展的趨勢,我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強農民的生態意識,鼓勵農民參與到農村環境保護的事業中。
一、我國農民生態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要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這表明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生態意識對推動環境保護社會運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認知作用、交流作用與組織作用等方面②。生態意識可以在更高、更深層次上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和價值觀,使人們更為深刻地認識到,人類依賴自然生態提供物質條件,而人類在減少對自然的剝奪時,也就減少了對其他人的剝奪,包括對他人勞動產品的剝奪與侵占,進而更加自覺地參與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去。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且農村人口幾乎還占到全國人口的一半。生態意識除了上述的一般性意義外,當前,我國培養農民的生態意識還具有以下特殊的意義:
(一)有利于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根據近年來我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的調查數據,我國農業生產造成了嚴峻的面源污染,如2010年,“農村環境問題日益顯現,局部地區形勢有所好轉,但總體形勢仍十分嚴峻”,突出表現為“農業面源污染形勢嚴峻,……農村生態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農業面源污染是農民的生產方式不符合生態規律所造成的,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只能夠依賴于農民轉變舊的農業生產方式,實施生態化、綠色化的農業生產。這需要農民具備一定的生態科學知識與素養,養成一定的生態保護意識。
(二)有利于培養農民的文明素質。生態環境不僅僅具有物質價值,可以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質與能量。生態環境還具有精神價值,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精神養分。古代中國人在觀察自身周遭的自然萬物與了解動物品性的基礎上體悟與領會了自然的寓意,用詩歌的形式把這些觀察與體悟表達出來,從而表達出自己生活狀態與情感。如通過作者的“托物言事”、“藉物抒情”,《詩經》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聯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過《詩經》的傳播與影響,中華民族逐漸培養出自強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2]。生態意識不僅包含了對生態環境物質性價值的認知,推動民眾保護環境,還包含了對生態環境精神性價值的認知,培養民眾對自然美的欣賞能力及對這種欣賞的表達能力。因此,培養農民生態意識,不僅培養了農民對生態環境物質性價值的認知能力,還培養了農民對生態環境的精神性價值的認知與鑒賞能力、對生態美的表達能力,提高了農民的文明素質。
(三)有利于培養農民的社會參與能力。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目的在于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生態文明建設內在地要求每一社會成員具備公民美德,農民也不例外。沒有任何社會成員天生就符合社會規范要求,這些社會美德都是培育、教化的結果。參與社會事務則是培育公民美德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社會事務,公民了解到自己參與的社會事務所具有的重要社會價值和意義,熟悉社會事務決策的過程與方式,理解社會事務對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影響程度,就能夠在分歧的公眾意見和建議中尋找到存在的共識。在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過程中,農民在生態意識的推動下,參與生態保護就是在培育自身的社會參與能力,在培養自身的社會美德。通過學習、了解并且踐行生態意識,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態文明,懂得為了公共利益、為了長遠利益可以舍棄自己個人的利益、短期利益。他們能夠知曉自己個人微薄的生態保護行動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社會效果,能夠給他人以關懷、關愛,維護生態以換得健康。通過這種參與,鍛煉了他們生態價值的表達與訴求能力,培訓了自身生態利益的維護能力。這樣,他們就能夠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態環境事務做出相應的決策,體會到當家作主的成就感,從而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參與到社會事務中,樹立民主與法治的觀念和實踐能力。
二、當前我國農民生態意識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部分農民欠缺生態意識的表現。盡管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生態意識在我國社會各階層中已顯著地樹立起來,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但毋庸諱言,在我國農村中,部分農民還沒有接受應有的生態教育,他們生態意識還相當欠缺,特別是在個別落后地區,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的盲目進行農業生產,有的還處在刀耕火種的狀態之下。其主要表現形式有:
1.未能深刻地認識到農村環境的惡化后果。我國農村環境問題雖已日趨嚴峻,但許多農民并沒有認識到環境惡化所導致的嚴重后果,特別是對后代人影響的嚴重性。由于沒有認識到環境惡化后果的嚴重性,因而他們就不愿意采取有效行動改變自身非生態的行為方式。
2.未能了解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對土壤與水體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總是認為污染環境只是工業生產所造成的,農業生產對環境不會產生污染。因此,人們只是預防與治理工業生產的環境影響后果,忽視了對農業生產的環境影響后果的預防與治理工作。特別在我國農村,由于大部分農民缺乏農業科學知識,他們不知曉土壤中的營養成分與種植物需求之間的關系,也缺乏必要的檢測土壤成分的儀器設備,為了獲得較好的收成,他們抱持“寧多勿缺”的心態,根據經驗施用肥料,結果形成超量施用;同時,部分農民也不能理解降水(灌溉)與農業面源污染之間的因果聯系,施肥、噴藥與降水(灌溉)近乎同時,加劇了有效成分的流失,形成化肥、農藥的施用與嚴重污染之間的惡性循環。部分農民因為沒有關注農地降水(灌溉)能夠淋溶化肥與農藥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化肥與農藥的利用率,在施用農藥與化肥時不合理的增加了農地中的降水,使得在水循環的作用下有效成分被淋溶與流失,形成農業污染后,不得不再次增加化肥與農藥的施用量,形成新的農業污染。農民未能根據土壤營養成分和種植物的營養需求合理地施用肥料與農藥,造成化肥與農藥超量、不恰當地施用,形成了農業面源污染。
3.缺乏交流與溝通農業環境保護知識的能力,不易接受生態農業的理念與運作方式。多年以來,為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我國開展了大力推行生態農業生產的活動。一些農民具備相應的接受與理解能力,能夠依照生態農業的理念與運行方式安排農業生產。但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民現代科學知識欠缺,他們不能夠理解與接受生態農業的理念與運行方式,更無法按照生態農業的要求從事生產活動。這些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固守傳統農業生產的經驗,總認為多施用農藥與化肥就可以獲得農業豐收。他們過量施用化肥與農藥的行為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
(二)部分農民欠缺生態意識的原因。部分農民欠缺生態意識的原因主要有:
1.農業生產傳統習慣心理的影響。千百年來,我國農民養成了傳統農業生產的習慣做法。在傳統農耕時期,這些習慣做法由于沒有使用農藥與化肥,不會產生有毒化合物的殘留問題,因而農民也就形成了“農業生產沒有環境污染后果”的習慣思維定勢,并影響到對當前的農業生產環境后果的認知,依舊認為農業生產不會產生環境污染后果。實際上,當前的農業生產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之間存在迥然的差異。當代農業生產廣泛地施用農藥與化肥,這些原本自然界所沒有的人工化合物在超出自然的凈化能力外,會形成殘留物質滯留于土壤、水體與空氣中,成為環境污染的源頭。但是部分農民沒有認識到當代農業生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其心理依然保持于對傳統農業生產所形成的認知中,沒有關注當代農業生產方式對生態的負面影響,造成了他們生態意識的欠缺。
2.缺乏應有的科學教育。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教育投入遠遠不足,不能夠滿足農民對教育的需要。特別是科學素質教育,我國農村地區大大地落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樣,使得大部分農民沒有掌握到應有的科學知識,不能夠理解農藥、化肥的使用與一些環境要素變化之間的因果聯系,如水體發黑、變臭,河流中某些魚類的消失、某些藻類的瘋長。農藥與化肥的過量施用,不僅僅影響到施用地的環境,也會損害千里之遙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環境。如果缺乏相關的生態科學的知識,人們就無法將農藥、化肥的施用行為與生態系統的健康與平衡的狀況變化聯結起來,在二者之間建立起因果關系,從而關注農藥、化肥的施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后果,并進而形成生態保護的意識,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以保護生態環境。總之,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并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要理解這種影響后果的原因,就需要科學知識。我國農村地區科學教育的缺少使得部分農民無法理解農藥、化肥的過度施用與生態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當然就不能夠樹立應有的生態保護意識。
另外,我國農民結構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也影響到科學教育的效果。由于農業生產的產出較低,許多接受知識能力強的年輕農民到城市就業,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之中,大部分是接受知識能力較低的年齡偏大的農民。這些農民囿于原先接受的教育層次不高,對現代科學知識缺乏應有的認知,因此,他們在進行農業生產時,容易固守習慣方式,不輕易改變以適應現代化的科學的農業生產,當然,也不太注重農業生產的生態負面影響。
3.農民參與生態保護的渠道不暢。生態意識需要通過參與到生態保護中、實踐生態科學知識來加以培養與提高。生態意識的培養不僅僅限于對生態科學知識被動的接受,相反,更應該依靠這些知識的實踐運用。通過生態科學知識的實踐,不僅檢驗了知識的可靠性,還提高了實踐者參與生態保護的能力,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參與愿望。同樣,農民參與生態保護、實踐生態科學知識也能夠起到如此的作用。在生態意識的推動作用下,農民參與生態保護的事業中。毋庸諱言,我國農民參與生態保護的渠道還不夠暢通,制約了農民生態意識的提高。其一,農民生態權益遭受漠視,缺乏有力的保障機制。我國許多農村地區頻頻出現大規模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河流、空氣和土壤遭受損害,農民身體健康也遭受損害。但是,農民的生態權益卻無法通過相應的保障制度予以保護,導致了諸多環境污染引發的發生。這些事件的爆發本身就已經說明了農民生態權益遭受損害的事實。顯然,農民自身權益不能夠得到保護,他們就不會關注生態本身的健康問題。實際上民眾生態事務參與能力的培養與生態意識的提高正是首先通過維護自身生態權益而取得的。農民生態權益保障機制的缺乏不利于農民維護自身的權益,也不利于通過這種維權、參與行動來培養生態意識;其二,農村環境決策參與機制不健全,農民還不能真正地參與到環境決策過程中。他們對涉及自身生態利益的事務還沒有真正地參與到環境決策過程中,因而他們對生態保護的事務就不會產生相應的認知和激勵,從而他們也不會主動地學習、了解生態科學知識,培育自身的生態意識。可以說,哪里的農民有暢通的渠道參與到生態保護事業中,哪里的農民就具備較強的生態意識,他們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就高。反之,農民不能夠真正地參與到環境決策過程中,他們就無法真正地關心環境的狀況,樹立良好生態意識。
三、多元協同:培養農民生態意識的有效路徑
為了提高農民的文明素質、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進而有效推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我國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農民的生態意識。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與各種環境政策均有相關規則涉及到提高民眾生態意識,如《環境保護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國發〔1996〕31號1996年8月3日)第十部分“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2005年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國發〔2005〕39號)第三十二部分、《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國發〔2007〕37號)、《環境宣傳綱要》、2012年《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等。這些法律、法規與政策對于提高我國農民生態意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進了農村環境保護。但是,總體而言,農村環境問題的嚴峻性與大部分農業生產的非生態性說明農民的生態意識還有一定的缺陷,還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具體而言,培養農民生態意識、提高他們生態素養的路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立《環境教育法》,專門章節設置農民環境教育制度。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中包含一些關于環境教育、培養公眾生態意識的規則,但是這些規則存有一定的缺陷,表現為規則的剛性不強、不成體系。我國環境教育規則大多以環境政策的名義出現,基于政策本身的靈活性與彈性,環境教育規則的落實在地方層面大打折扣,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特別是對農民生態意識的培養,許多地方根本就沒有認真地實施過,關于環境教育的規則仍然被擱置在書面上、文件中。另外,農民環境教育制度不完整,沒有相應的公共財政支出、環境教育公共服務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不能夠形成制度的合力。因此,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當務之急,就是要制定包括農民環境教育制度在內的環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剛性防范某些地方政府對環境教育的不作為或者亂作為。
同時,鑒于環境教育、生態意識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國家應該把學習與接受環境教育作為一種法律義務予以規定,強制包括農民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分階段接受相應的學習與培訓。
(二)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地培育農民生態意識。我國環境教育規則的失靈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肇因就是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環境教育制度的有效運行不僅僅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還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如教育經費和必要的設施的投入、師資力量的投入等。因此,在建立與健全環境教育制度的同時,國家還需要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從而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實施靈活多樣的農民生態意識培養機制。一些地方政府在培養農民生態意識時,方式僵硬、呆板,不符合農民的接受模式,因而并沒有取得好的效果。我們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教育、傳播方式,如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新媒體,也可利用傳統的方式,主動到農村的田間、炕頭,乃至茶館等農民休閑、娛樂的場所,用農民聽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了的方式傳播生態科學知識和生態保護意識。在傳播生態科學知識與生態意識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傳播的方式,不能高高在上,簡單、粗暴地對待接受者。江蘇省姜堰市首個農村環境保護非政府組織——鄉村家園協會在開展農村生態意識教育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經驗。協會成員充分利用蘇南地區農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與文化形式宣傳生態意識,培養農民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意愿 [3]。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鑒推廣。
(四)健全生態保護農民參與制度。強化農民的生態意識。生態環境具有多重價值,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就是因為這些價值值得保護,需要保護。倘若我們感受不到、體會不到這些值得保護的生態價值,要我們去保護生態環境,肯定是困難重重。因此,強化民眾生態意識的途徑不僅僅是民眾被動地接受環境教育,更應該讓民眾主動地走進大自然,親身感受自然無窮的魅力,體悟它多樣的價值。同時,社會還應該提供相應的條件保護民眾生態環境相關權益,讓民眾在參與生態保護的過程中體會到人生的成功、成就。如果農民參與生態保護的愿望得不到實現,很容易使他們形成生態環境和自己無關的心理。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完善相關的制度,消除農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障礙,使農民可以方便、順暢地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護活動中,不斷增強他們的生態意識。
四、結論
農民生態意識的培養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我國農民生態意識有所欠缺。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為了提高農民生態意識,我國需要建立多元協同的制度體系,共同發揮培養農民生態意識的作用,切實增強農民生態意識。
注釋:
① 2011年6月13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曉杰新聞會上的發言。
②認知作用指人在生態意識的指引下,認知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及其發生機理;交流作用指民眾在生態意識的推動下,傳播與交換有關生態環境信息;組織作用指生態意識為社會民眾的集體行動提供了相應的目標——保護環境,減少了進行生態保護的組織成本和時間,增強了社會成員間對保護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DB/OL]. (2011-06-02)[2012-02-04]jcs.mep.省略/hjzl/zkgb/2010zkgb/201106/t20110602_211570.htm.
篇3
一、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意義
1.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全球多個環境問題均與化學學科息息相關,化學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必須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環境教育得到化學教師的高度重視,但在中等職業學校的環境教育則相對較少,并沒有開設專門的環境課程,學校培養的學生主要以手工操作實踐為主,從事的行業多多少少能改變環境污染的狀況,對中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真正讓學生意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影響.具體而言,給中職學生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灌輸給學生如何保護環境,教導他們遵守環境保護規則,并積極參與社會環保實踐活動等,從而促使更多的人來保護環境.化學學科與環境的結合點較多,大多數中職學校并未開設專門的環境保護課程,因此,教師在化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顯得尤為必要.2.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意義將環境教育滲透到中職化學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可以為中職類學校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一定的幫助.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可以讓學生在掌握環境保護知識的基礎上了解環境污染和危害.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及使命感.除此之外,在化學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可以帶領其他學科也將環境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為以后專門開展環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幫助.
二、中職環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備課所費精力較多由于中職教育的化學課本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較少,所以教師在進行環境教育時要進行費時費力的備課,教師不僅要找到環境教育在課本中的切入點,還要考慮環境教育和課本內容的關聯,為了有更好的授課效果,教師還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除了考慮如何將這些知識教授給學生,還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范圍,以及盡可能多的找到環境保護知識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2.中職學校缺乏環境教育的意識相對其他課程來說,化學課中有關環境知識的相對較多,尤其經過新課改后的教材中環境保護的知識相對更多,學校領導和教師更為注重的是學生專業課的培養,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較弱,導致學生接觸到的環境知識非常少,再加上部分專業并未開設化學課,致使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尤為薄弱.
三、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措施
篇4
【關鍵詞】環境保護,財政政策
我國在工業化、城市化初期并未對環境問題有著足夠重視,以致生態環境長期處于惡性循環狀態。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環境問題已越來越明顯地制約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突破環境的制約瓶頸、搞好環境保護至關重要。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進行,財政作為一種經濟手段,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環境保護的財政對策,不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運用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從我國工業化的進程中可以看出,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在資金的使用上是存在著一定矛盾的。我國在運用財政政策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財政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地區差異大。環境質量的改善需要很大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為依托。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表明,當治理生態環境污染的投資占GDP的比例達1%-1.5%時,可以控制生態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當比例達到2%-3%時,生態環境質量可有所改善。目前,我國各級財政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投入,大體維持在1.2%左右,屬于投入偏低的國家。
另一方面,財政用于環境保護投入的資金規模在地區差異上仍然很大。2000年,上海市環保投資占同期GNP的比例為2.4%,位居全國首位。這一比例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新疆和寧夏最低。為0.2%左右。西部的各省市平均水平為0.41%,屬于中部的各省市平均水平為0.68%,屬于東部的各個省市平均水平為1.24%,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環保投資規模的地區差異是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的反映。
(二)缺乏穩定的政府投入機制。我國長期以來對于環境問題一直處于一種先污染后治理的狀態,把經濟建設放在首位,在環境保護方面存在著顯著的滯后性,當環境惡化以后才采取措施投入資金進行補救,這樣不僅不利于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而且相比于事前的預防,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發達國家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機制相比于我國則較為完善。日本政府2003年與循環經濟相關的財政預算為35.1億日元, 2004年為24.7億日元。2004年美國根據《能源政策法》撥款3億美元, 用于實施太陽能工程項目, 其目的是在2010年前在聯邦機構的屋頂安裝2萬套太陽能系統。因此我國要想促進環境的改善,還需要積極建立和完善財政環保投入機制,采取事前預防與控制,而不是事后補救。
(三)有關環境保護的稅收政策力度函待加強,稅收手段未得到充分發揮。在過去幾十年里, 歐盟國家更傾向于利用包括稅收在內的經濟手段來進行污染控制, 在歐盟國家中, 丹麥、芬蘭、德國、荷蘭和瑞典都進行了系統的綠色稅收改革。而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則更傾向于使用污染配額, 實施排放權交易:各個排污企業的實際排污量得到政府的承認, 并發給排污量許可證, 然后企業可以出售此排污權, 也可以從別的企業收購。
我國缺少以保護環境為目的的專門稅種。這樣就限制了稅收對環境污染的調控力度, 也難以形成專門的用于環境保護的稅收收人來源,弱化了稅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同時,現有的環保相關稅收不夠健全,尚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環境稅收體系,相比起發達國家,我國在此方面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改善。
二、財政對策分析
(一)籌資方式多元化,擴大財政投入規模。為了改變我國在環保投入方面嚴重不足的局面,政府有必要擴大環境保護支出的規模,并且在此基礎上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速度,加大對“綠色”科技和“綠色”企業的支持,使環保政策能夠真正得到落實。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財力物力有限,國家尚處在發展期,要大幅提高環保的財政投入會面臨許多現實的困難,因此,我們可以考慮以多元化的投資主體代替政府這一單一主體,在減輕了財政負擔的同時也降低了風險。
(二)建立綠色預算制度, 確保資金的穩定投入。建立公共預算項目, 在經常性預算中, 設立節能支出科目, 安排相應的節能支出預算用于節能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節能技術示范和推廣及節能教育和培訓。在建設性預算中,加大財政的節能投資力度。逐步提高節能投資占預算內投資的比重, 更多的利用貸款貼息方式。選擇一些特別重要的、投資數額巨大的國家級節能項目, 國家財政可采取直接投資的方式予以支持。設立中央對地方的節能專項撥款, 節能專項撥款不得挪作他用。
(三)合理利用稅收手段,對環境污染進行控制。稅收作為重要的調節手段,也應合理應用到環境保護中來。目前,大多數人的觀點認為,要想落實環保政策,必須開征環境稅。這一舉措存在其優越性,它對人們的污染行為有著良好的約束作用,并且能在較短時間內收到良好的成效。但同時,稅收作為一種特殊的調控手段,也不可濫用,這必須經過周密的考慮和檢驗,以防止在稅種征收過程中出現的款項挪用或貪污,從而影響了環保政策的實施。
三、結論與啟示
綜觀以上對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分析,我國在環境保護的財政支持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這種不足不僅體現在制度上的不完善,也體現在人們意識層面的薄弱性。財政政策的運用的確能夠為環境保護帶來良好的效應,但這種效應若是只體現在政府單方面的努力上,得不到公眾的支持和響應,仍然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財政對于環境保護的支持,不僅要體現在以上所述的幾個方面,作為環境受益者的我們,也必須提高環保意識,清楚認知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嚴重負外部性,積極響應政府的環保政策和舉措。只有在這種雙向的局面下,財政政策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李欣.環境政策研究[J].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7)
[2]李婭.發達國家循環經濟財稅激勵政策實踐及啟示[J].地方財政研究,2006,(6)
篇5
關鍵詞:公路工程 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的規模和結構都在不斷地擴大,公路工程逐步成為影響城市的命脈,越來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關注。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公路工程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公路建設作為各個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有效的帶動經濟的發展。然而,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在公路工程中,不僅要做好公路建設,還要注意滲透公路環境保護的意識,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1、公路工程施工階段強調綠色施工
在公路工程中,要想保證公路公路工程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就必須要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體現綠色工程的設計理念,綠色施工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硬環境傳統的公路施工方式對于城市的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給城市帶來了一定的噪聲污染等等。在公路工程的設計中,要以少占良田、耕地為目的,規劃出最為合理的公路線路。工作人員在規劃設計時要嚴格把關,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從當地的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幾個因素綜合考慮,結合交通工程原理、力學原理、文化原理來設計圖紙,盡量遠離醫院、學校等,以免造成嚴重的噪聲污染。在設計過程中,要規范設計過程,并設計出多種圖紙進行仔細的分析比較,選擇一種做最經濟最安全的設計方案,要注意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爭取在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資達到最大的利益。在城市的公路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開挖路面、固廢棄物、植物移植等現象,這些情況大大的影響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時也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然而綠色施工技術的實施,減少或者避免了施工揚塵、噪音以及生態環境破壞,最大限度的對開挖路面、植物移植、固廢棄物等問題進行解決,保障了城市硬環境的完整與良好。
2、加強公路工程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我國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加強公路工程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培訓,強化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認知,明確破壞環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必須強化環保意識,才能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能夠采取有效的方法處理好施工與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可以在加強公路工程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的基礎上,滲透綠色施工宣傳和培訓,強化建筑公路施工人員對環境保護施工認知,明確環境保護施工在現代公路建設中的意義與作用,從而建立起創造良好的施工運行環境,以此來推動環境保護施工施工技術的發展。例如:可以以企業為單位,開展環境保護施工知識講座、組織廣播電視講座等,對企業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施工。同時加強相應的環境保護施工宣傳工作是必須的。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制作環境保護施工教育宣傳欄,到工地上去指導施工工人進行環境保護的施工,推廣環境保護施工的施工技術,不斷地改進施工方式,充分利用施工建筑中具有大量的人力資源的優勢,強化對建筑施工企業人員的分類培訓,使所有建筑建設者掌握環境保護施工的要求,確實做好公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施工實施效果,加快環境保護施工施工技術的推廣進程。
3、創新企業的環保施工技術的發展進程
積極發揮公路建筑企業實施環保施工的主力軍作用,是倡導環保施工技術的關鍵。其中,創新企業的環保施工管理機制尤為重要。對公路建設環保施工技術的研發、創新和推廣,建就必須做好對公路建設環保施工全過程的管理創新。綜合起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建立科學的人事管理機制。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各部門的人員管理,建立起明確的環保施工責任制度,以崗位定人才,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制度。第二,消滅外行人員對內行人員的管理控制,保護環保施工專業技術人員的權利,合理的分配施工技術人員。將有環保施工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安排到相應的領導部門,實行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建立起合理的工作制度,保證公路建設的環境保護施工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三,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是對工作人員的強有力的監督,而且比任何評價方式都具有客觀性。管理部門可以建立以服務對象為主體的考核評價體系。對于表現好、業績好、服務好、滲透環保理念施工的部門可以給與物質上的獎勵,對于不上進、不努力的部門,要給予嚴厲的批評和教育。通過這種管理機制的創新提高環保施工技術推廣的有效性。
由于公路施工的再生產活動,排放一些施工廢水與污水在所難免,這其中懸浮物的含量極高,若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勢必會污染到當地的生活用水、大氣質量。另外,由于公路工程投資大、規模大等特點,導致土方工程量十分巨大,在開挖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這些粉塵擴散到空氣中,會對環境產生不利效果,還有就是施工車輛排放的尾氣與燃煤廢氣對周圍的空氣也會造成污染。大中型公路工程施工難度大,施工過程中對工藝、機械設備的依賴性極強,這也導致在使用大型機械設備或運用尖端施工工藝時產生大量的噪音污染。比如在開挖山體時爆破施工產生的噪音,鉆機、樁機等大型機械和運輸機動車的噪聲級振動,對附近居民、動物的視聽環境構成很大威脅,使他們難以正常作息,這種噪音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4、建立完善環保施工的法規標準和制度并嚴格執法
要在公路建筑行業推進環保施工技術的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環保施工的法規標準和制度,明確監督主體進行嚴格執法。現在國家對于規范公路建筑行業推進環保施工的規章制度建設還不是很完善,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環保施工的法規標準和制度,首先要對進一步量化環保施工評價指標,完善評價制度,加強責任落實,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另外,還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環保建筑施工技術信息服務的電子網絡平臺,這已經漸漸地成為公路建設中環保施工技術推廣的重要手段。這種電子網絡平臺是包括包括建立將最新研究技術成果和產品的知識與技術等各種信息全部聚集到這個虛擬的市場空間中,同時也可以通過電子網絡平臺建立信息反饋機制,促進推廣對象和推廣專家、科技人員之間的進一步行溝通和交流,大大提高環保施工建筑的實施。
5、結束語
總之,有關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公路建設中環保進程。在新建或遷建城鎮,遷建和復建附屬設施時,也會給環境帶來一定影響,這其中移民動遷階段,也容易導致一些疾病流行等,這些方面施工人員都應該給予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陳柯.淺談公路綠化對環境保護的作用和基本原則[J].科技風,2010(16)
[2]張昕,張興慧,鄧菲.公路環境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J].民營科技,2011(01)
篇6
關鍵詞:大學生;環保意識;環境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搖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3-0165-02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國的環境問題也日趨惡化,水資源短缺、大氣污染等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目前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者,所以保護環境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以浙江農林大學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大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調研,希望能夠引起大學生對環保的重視,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一、環保意識的概念
環保意識是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和認識程度,又是人們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
二、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1.調查的內容包括“知”和“行”兩方面。即對環境問題認知程度和對環境保護的行為取向。共分環保知識、環保態度和環保行為三個方面,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了解學生環保意識水平。
2.調查方法主要采取不記名問卷調查。本研究通過文獻查閱與整理,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自編了“大學生環保意識調查問卷”。該問卷包括三個維度:第一,環境問題的認知水平,意在了解學生對環保知識的掌握程度;第二,環保意識與行為,主要了解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看法和參與環保的實際行為;第三,環境知識的獲得及對環境教育的態度,主要了解大學生獲得環境知識的途徑和自覺程度、對環境教育的態度等。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文對浙江農林大學與天目學院的在校學生進行調查,其涵蓋了法學、公管、經管、園林、土木工程、生物環境、英語、藝術等專業,樣本由一至四年級本科生隨機抽取組成。樣本涉及的范圍類型相對較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因此,通過對樣本的分析,可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的總體狀態。
1.對環保意識了解和掌握的分析。調查結果表明,有40%的同學對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不關注或較少關注;有58%的同學知道環保的重要性,但了解得并不是很全面,也不會自覺地關注環境問題。這種現象值得我們去思考。
2.對日常行為習慣的分析。通過調查,結果如圖顯示:有60%的同學在食堂吃飯時會經常打包,只有5%的學生不會;在限塑令的限制下,仍然有37%的學生在購物時購買塑料袋,42%的學生有環保意識但會忘,只有16%的學生會自帶購物袋。上述調查結果反映出很多人有環保意識,但是很難將意識運用到平時的生活習慣當中來,這是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的。只有將意識轉化為行動,才能對環境保護起到有效的作用。
3.對限塑令的態度分析。有70%的學生對于國家實施的限塑令是給予支持的,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還有20%的學生對于限塑令的態度不是很積極,甚至有10%的人持反對意見。
四、結論與對策
通過調查結果分析得出,一是大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十分薄弱的,對環保的關注度不高并且缺乏相關的環保知識;二是自覺性不高,不善于讓環保行為成為日常的生活習慣,但是參與環保活動的潛在性大,積極性較高。因此,為了使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并積極參與環保活動,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提高自身的環保素養。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大學生應當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的環保素養,并且將所學的環保知識自覺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信念。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質,構建和諧文明校園,更有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2.普及環保教育,加強宣傳力度。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一個平臺,應當針對大學生環保意識薄弱的特點建立完善的環保教育體系,開設與環境保護知識相關的課程,營造濃厚的綠色校園文化。這有利于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知識的掌握,易于培養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素養。另外,學校應當組織相關的環保活動,如環保知識競賽等,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環保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3.社會媒體多渠道宣傳。社會媒體應使用各種手段加強環保的宣傳力度,使社會各界都能積極地投身到環保的行動中來。環境問題日趨嚴峻,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棟梁,保護環境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和義務。大學生應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提高自身的環保素養,加強環保意識,并且積極參加環保活動,這樣才能夠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和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馮怡,柳向動.關于塑料袋有償使用的統計調查分析——以廣州地區為例[J].暨南大學,2009,(5).
[2]孔得寬,等.大學生環保意識現狀調查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學為例[J].昆明大學,2011,(5).
[3]陶文媂.北京市大學生環保意識調查與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
[4]韋薇.對云南思索高校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引起的思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6,(9).
篇7
關鍵詞: 環保教育 環境意識 滲透
人類以其科學技術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但同時卻給自身帶來環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屢屢發生的公害事件終于使人們承認這一事實,并發現化學品造成的環境污染最為嚴重。治理已發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計還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們在建設的同時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樹立環境意識。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我國廣大農村這塊凈土帶來新的環境污染和勞動保護問題。2011年12月,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副總理指出:保護環境是關系到當前與長遠、國計與民生、和諧與穩定的大事,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環境保護是涉及人人的事業,要深入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計劃,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引導全社會以實際行動關心環境、珍惜環境、保護環境。
要對全民族進行環境、生態知識的宣傳,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是未來的主人,更是當前自發的、最有效的宣傳員、監督員。在其融入社會時會自發地宣傳環境保護,用實際行動去感化影響周圍的人群,使全社會的人都能自覺地加入到保護環境隊伍中來。只要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民眾的整體環境保護意識就會得到增強。因此,環境教育要從小抓起,從小朋友抓起,從小事抓起,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加強環境教育,在中小學開設環境教育課程。目前環境教育還沒有作為獨立的學科出現,因此在現有的各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與環境關系密切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一責任。
初中化學教學理應與時俱進地擔負起環保教育的重任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層次、多方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小事抓起,以小見大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環境意識,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使學生明白為了自身生存,為了我們的家園,一定要保護環境。
一、利用課堂教學中小的知識點
初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可以把相關知識科學地、巧妙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空氣組成的教學中聯系空氣污染的問題,向學生介紹臭氧空洞的形成原因、二氧化硫的排放情況;學氧化碳時給學生講講溫室效應,介紹厄爾尼諾現象的破壞力;學習水時向學生講講中國水資源的貧乏與分布不均的嚴重性,告訴大家要節水;在學習化學肥料時與學生談談盡管化肥農藥可以提高糧食的產量,但過度使用也會造成水華等嚴重后果。這樣我們在進行學科知識教學的同時就可以加深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從實驗中的小處入手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試驗中滲透環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盡管初中化學試驗中有毒有害的物質接觸不多,但是或多或少地總會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首先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要以身作則,實驗中有毒有害的氣體盡量不要外溢,以保護教室內的環境,每次實驗都要準備好廢棄藥品的回收儀器。學生實驗雖然危險性不大,但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盡量做微型實驗,努力做到用最少的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以減少有廢棄物的產生。還可以引導學生改良實驗裝置,比如:在做測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的測定時先在集氣瓶中加入少許堿液來吸收產物,做用濃氨水驗證分子運動實驗時可以再密閉的環境中進行。
三、從身邊的小事進行
教育的最終目的要落實到行動上來,如果我們都能把環境保護的意識落實到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上,那么,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日子就不遠了。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引導學生注意環境保護,比如做作業時紙使用雙面的,買東西盡量少用塑料袋;上學放學自己騎自行車;及時熄滅教室里的電燈,及時關掉關緊水龍頭。我們還可以給學生布置環保作業讓學生計算一下熄滅一盞長明燈可以節約多少電,少燒多少煤,少排多少碳;計算一下我們每人節約一張紙可以少伐多少樹,每天多放出多少氧氣,多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篇8
本課是重慶市首批精品選修課程“地球的呼喚――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的一節,是在人教版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二節“旅游開發中的環境保護”和第五章第二節“參與旅游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整合多種創新高效教學資源編寫而成。行課班級是本校高一年級“地球的呼喚”校本選修班級。主要教學目標:①區域認知:通過情境、案例對某區域旅游環境問題深刻認知;②綜合思維:通過概念解讀,案例分析旅游環境容量的調控方法;分析破壞或保護旅游環境的心理趨動;③地理實踐力:角色扮演,提出旅游環境保護的措施;寫出參與保護旅游環境的實際行動;④人地觀念:人類活動(有意或無意)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作用。教學重難點:旅游環境容量及其調控方式;旅游環境破壞或保護的心理趨動;旅游環境保護措施及實際參與方式。
二、教學過程
旅游環境的破壞
環節一:情境導入,關注旅游者對旅游環境的破壞
導入:(播放“黨麗娟攝影作品2012―2016”短片)老師喜歡旅游,但每從一處美景歸來,心中除了欣喜,還有絲絲不安――對美景的愧疚。當旅游者踏上一片土地,在那里活動哪怕幾個小時,都會對當地旅游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設問:哪些對旅游環境的破壞是游客無意中造成的?(學生回答略)
引導:其實正是這些旅游者無意識的行為,常被人們忽視。
展示圖片:自然環境:黃山人滿為患可能造成土壤板結和植被破壞。人文h境:故宮地面因踩踏過多而磨損、敦煌壁畫因游客涌入加速風化。游客有意破壞的也不少,請同學們舉例。
展示圖片:攀爬城墻、喂食動物、吸煙打牌、踩踏草坪、隨意便溺、亂扔垃圾。
講解:旅游者為旅游地社會、經濟、生態效益作出貢獻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通過個體行為或群體行為對旅游環境造成破壞。
小結:旅游者對旅游環境的破壞。①對旅游資源本身的破壞:偷獵珍禽異獸,毀壞林木、亂挖草藥野菜等造成生態結構失調,足踏、觸摸、攀花折木、亂涂亂寫等使自然景觀人文古跡受損;②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污染等;③對社會環境的沖擊:占據當地生活空間、公共設施、生活資源等。
設計意圖:教師對教學內容次序的安排直接影響學生的關注度。本課將“旅游者無意識破壞環境行為”先行提出,讓學生意外、警醒、印象深刻。“有意識破壞環境的行為”教學也就水到渠成。
環節二:案例分析,總結旅游開發中的環境破壞
轉承:曾有人將旅游業稱為“無煙工業”,但在旅游活動越來越大眾化的今天,旅游造成的環境問題也相當嚴重。
案例1:環北冰洋地區的旅游環境
環北冰洋地區興起旅游熱,凍土地帶留下機動雪橇的條條印痕,可能要50年才會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僅3萬人,但每周游輪靠岸時人口驟增至10萬。原住居民已換上西服,住進固定居所。直升機的轟鳴聲驚擾著居民和動物。
設問:該地旅游活動造成哪些環境問題?(提示從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兩方面總結)
學生回答:噪音污染、對生物生活習性的干擾、對凍土地表的破壞、傳統生活方式消失……
小結:旅游開發中的環境破壞。對自然生態環境:①環境污染(食、住、行等造成固廢、水、土壤、噪聲等污染);②危害生物(捕獵、采集、干擾、阻斷、滅絕等);③破壞地表環境、自然資源(水土流失、土壤板結、滑坡、損害天然洞穴等);④破壞視覺效果(索道、山區公路、停車場等人工設施等破壞優美和諧的自然風光)。對社會文化環境:①破壞傳統文化(商業化、表演化、甚至消亡);②破壞文物古跡(不可逆轉);③過度開發造成系列問題(破壞城市景觀、建筑物過密、交通擁擠等)。
旅游環境的保護
環節一:概念解讀,案例分析旅游環境容量的調控方法
轉承:這些問題顯然不是由游客個人行為產生,主要是因為游客太多,而游客數量由旅游開發者和經營者把控。在旅游開發中,應該注意控制旅游規模,尤其是游客數量。專家提出旅游環境容量的概念。
概念解讀:旅游環境容量是指對某一旅游開發地域而言,無害于其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活動量,簡稱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載能力。由于旅游活動量與游客流量直接相關,旅游環境容量常用游客流量來衡量。旅游環境容量分為旅游極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前者是所能容納的最大旅游活動量,旅游活動量達到旅游極限容量的稱為飽和。后者也叫旅游最適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證游客滿意程度最高,旅游環境處于最佳狀態。
案例2:世界遺產頤和園的旅游環境容量與管理
旅游是時空差異很大的活動,頤和園游客量時空差異明顯,古建筑區、高峰期游客流量超過旅游環境容量。
設問:通過閱讀材料可知,目前,頤和園旅游環境容量與管理具體措施主要是節流,還有沒有其它辦法?
分析:節流:控制游客的流量,如在飽和景點實行分批放客和限時游覽,尤其是旅游團隊。在旅游旺季,可實行門票預訂,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數較多的團隊。開源:新辟旅游地點,實行分流,如季節性客流調節,安排一些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動,如大型節慶活動、室內活動,改變游客認為適游期與不適游期區別明顯的觀念;開發夜游項目,以豐富多彩的夜間活動吸引游客;與周邊旅游景區合作,做到客流的協同調節。
小結:旅游環境容量的調控:控制游客數量;提升景區承載力。
設計意圖:從旅游者造成的環境問題自然過渡到旅游開發造成的環境問題。概念解讀是學生能力提升的基礎,旅游環境容量是旅游環境保護重要的理論支撐。
環節二:角色扮演,提出旅游環境的保護措施
轉承: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必須以旅游環境容量為指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就是科學發展觀。各職能部門具體該怎么做?
分角色討論:開發者、經營者、游客、政府、機關、教育專家。
學生回答摘錄:加大環保宣傳教育;環保宣傳教育不僅是教育專家要做的事情,開發者、經營者、政府、機關、游客都可以做,可以相互教育;旅游開發過程中,要將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要有相關的政策、法規作為標準,科學開發旅游資源;如果每一位游客可以做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保護旅游環境……先從自己做起……
小結:旅游環境保護措施:制訂相關政策、法規(重要措施);建立環境保護區(有力措施);普及旅游環保教育;禁止破壞旅游環境的各種工程;提倡綠色旅游六要素:餐飲、住宿、交通、游覽、商品、娛樂等領域必須嚴格管控到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退化的程度,形成良性循環的旅游經濟。
再現案例1:環北冰洋地區的旅游環境。
學以致用:從環境容量的角度分析,嚴格測算旅游環境容量,控制客流……
設計意圖:分角色討論開展旅游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讓學生體會到環境保護不是個人事情,需要各方合力。
環節三:思維拓展,認識破壞或保護旅游環境的心理驅動
學生活動:分別從旅游者和監管部門兩個角度來談如何解決在景區內亂涂亂畫問題。
圖片展示:2013年5月25日消息:“在埃及最難過的一刻,無地自容。”網友“空游無依”的一條微博迅速引發熱議,他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為國人輕易毀壞千年文物的行為感到震驚和羞愧。展示教拍攝的云岡石窟、龍門石窟上的刻字照片。
設問:分析旅游者涂畫時的心理活動,為什么會寫下“到此一游”?監管部門應如何有效地“堵”和有效地“疏”?
小結: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如圖1),而中國人的旅游基本上屬于第四個層次――獲得尊重的需求。而“到此一游”這種生硬的展示方式正好符合了一些人的炫耀心理,但文明程度越高,這種不良行為越少。疏之道,在迎合。就像黃山等一些景區設“愛情鎖”、“祈愿樹”一樣,在景點或文物面前設涂鴉墻,既紓解游客的表現欲和存在感,又不損文物,可謂一舉兩得。堵之道,罰為本。建章立制,訂法定規,明確文物不可侵犯、侵犯要付出代價的觀念,而不僅是媒體曝光、道德譴責層面的懲戒。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本課之一。教師有意將心理學與地理教學聯系,只有了解行為驅動,才能改變行為。
環節四:課后延伸,用實際行動保護旅游環境
轉承:現在文明出游已不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底線,守住這一底線,事關國家民族形象,也事關中國以何種心態和姿態走向世界。作為學生,能為旅游環境保護做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實物展示:這是老師每次出游必帶的一個包,猜猜里面都裝了什么東西?(水杯、餐具、垃圾袋、洗漱用品……)這么多年,老師幾乎沒有用過外面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從未亂丟垃圾。這是我參與旅游環境保護的方式。
以身作則:每逢長假處處人頭攢動,于人山人海之間要保持一份優雅與修養實屬不易,但這并不能成為縱容自己破壞旅游環境的理由。瀏覽景區地圖時,留意一下哪里設有果皮箱,哪里有衛生間;欲折一支鮮花時,想想他人尚未品味過芬芳。除了腳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帶走。
轉承:作為游客不應做破壞環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參與旅游區的環境保護。如何參與?
閱讀材料:勞務旅游關系
近年來,日本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國建立了勞務旅游關系,旅游者可以在旅游區通過付出勞務,賺取旅費,延長逗留時間,游覽更多的地方。并通過參加工作接觸社會和當地普通民眾,從而更深入地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日本的許多旅行社為保護生態環境,還推出一日游特別團。游客只需要在觀賞美景之際,在風景區搜集一小時垃圾,便可免費享受溫泉浴和午餐。
小結:學生積極參與旅游環境保護的方式:加入旅游志愿者項目;建立勞務旅游關系。
拓展:如果有一種旅游方式在有利于旅游地旅游資源和旅游環境保護的前提下,滿足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需求,你會不會優先選擇?這就是生態旅游。展示重慶生態旅游地圖,思考如何做一名生態旅游者。
課后活動方案設計:重慶市某地區旅游環保現狀調研;重慶市某地區生態旅游現狀調研;環保旅游方案設計。
設計意圖:身教重于言傳。與其讓學生說如何去環保行動,不如展示教師自己的出游做法;與其告訴學生要參與環保志愿者活動,不如講講自己的志愿者經歷。教師本身即最好的教學資源。
環節五:情感升華,最美的風景就是保護環境的你
結尾:儀式感活動――課桌里有老師事先放好的原創攝影明信片,請大家在背面寫三條旅行環保行動,記住對美景寫下的承諾。文明從不是生來就有,環保也不是一蹴而就,讓我們整理好文明的行囊,再出發,積跬步,至千里,崇尚環保,是旅行中最好的留念,參與旅游環保,你就是最美的風景。
篇9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育工作具有較強的計劃性和組織性,它可以對人們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讓人們對事物進行合理的理解、準確的計算、科學的認知等。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可以說是整個工作的引領者,肩負著知識傳授者的重要職責。(1)拓展教師的視野范圍,深化環境教育。在經過大量的現狀分析之后,我國在進行環境教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教師的視野成為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由于教師本身并不具備廣闊的自然環境視野,無法將自然環境和社會科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所起到的引導作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所以,為了改善環境教育的現狀,進一步深化環境教育,就應該努力拓展教師的自然視野。(2)培養教師的環境意識,能夠做到言傳身教。近幾年來環境問題成為了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嚴峻考驗,隨著沙塵暴、海嘯等自然災害的侵襲,人們開始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每一個社會人都應該承擔起保護環境這一重任。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他們產生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教師和家長。培養小學生環保意識的前提就是教師能夠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對學生產生影響。
環境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當中進行滲透所采用的教學方法
篇10
1公眾水生態意識的現狀
從人和水的和諧相處到美麗中國的建設,可以看出,近年來,人們對生活、生存環境越來越重視。而水作為生命之本,生態之基,使得水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尤為突出。為充分了解公眾對水生態環境的認知現狀,我們對浙江省八個縣市的近2100位群眾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調查發現其中非常了解水生態環境的僅占11%,有一些了解水生態環境的占64%,而25%的受訪者對水生態環境沒有一點概念或一點也不了解。在被問及水生態環境和日常生活關系時,更有20.3%的受訪者認為水生態環境和自身生活關系不大,僅僅有15.6%的受訪者認為水生態環境破壞會威脅到自身生活或者給生活帶來很大程度的不便或影響。
在我們調查的2100位受訪者中,21%的受訪者認為身邊的水環境問題非常嚴重,17.1%人認為人類目前面臨的水生態環境問題比較嚴重,61%人認為當前水生態環境問題確實存在,但是并不嚴重,其余的則認為目前水生態環境沒有什么問題。調查結果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應該非常重視水生態環境,認為水生態環境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應該從自我做起保護;18%的受訪者認為保護水生態環境與自己無關;7%的受訪者認為保護水環境應該是國家政府的事情,更有16%的則完全沒有水環境的概念。由此可見,公眾對水生態環境的了解知之甚少,缺乏水生態環境的普及與教育,這對當前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有較大制約影響。
2當前公眾對水生態環境的意識存在的問題
結合公眾的水生態環境意識現狀,對水環生態境影響的具體行為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長年來生活習慣,文化傳統意識的影響,對水環生態環境缺乏保護意識;二是由于淡薄的水生態環境意識,在生產活動中僅僅追求效益,追求高額經濟利潤,不求水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
2.1對水生態環境的認知度較低結合調查結果中被訪對象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對水生態環境的認識情況,分析發現由于文化知識水平原因,對于水環境的了解和熟悉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生態環境這一籠統的層面上或者對水生態環境的認識僅停留于字面意思,缺乏專業的了解。這種受教育的不同程度,體現公眾在對水生態環境意識的層面也存在明顯不同。正是由于公眾文化知識水平的局限性,使得公眾在對水利工程以及水生態環境的認知及理解知之甚少。
2.2對公眾水生態的普及教育不全面自開展“五水共治”以來,雖然對“五水共治”進行了積極的宣傳,但是公眾只聞其一,不知其二,對于身邊的水生態環境的知識相當貧乏,在缺少專業教育和引導背景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在2100位受訪者中,只有35%的受訪者真正了解身邊水環境的嚴重性。由此可見,應該借助“五水共治”如火如荼的開展東風,積極普及提高公眾的水生態環境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公眾的水生態環境意識。
2.3水環境保護的參與度較低水生態環境是以水為核心圍繞人群的空間,但是大多數公眾對于水生態環境的存在和與生活聯系的認知僅僅停留在事不關已的狀態,大部分公眾脫離了水生態與日常生產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缺乏水生態環境意識,缺乏參與保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被訪對象中,只有40%的人認為當前的各種節水、愛水、護水宣傳活動是有效果的,有近60%的認為這種宣傳活動沒什么取得好的效果。造成這一現象除了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眾參與度的缺乏,心理上事不關己的態度,致使水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無法深入人心。在意識到水生態環境這些問題時,人們更多的是把水生態環境的治理希望,寄托到國家政府層面,期望國家政府采取強硬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如在受訪者中,有23.8%的受訪者在看到破壞水生態環境的行為時,雖反對這樣做,但認為那是別人行為我不管也沒權利去管,僅僅保證我不會做就行;有53.8%的受訪者認為當地政府在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所起作用不大,甚或沒有作用,才導致了近年來水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超過55.2%的受訪者認為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破壞水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加大該方面的立法工作,更有10.6%的受訪者覺得自己沒有責任對破壞水環境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而在受訪對象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半的受訪者覺得應該提高公眾的水生態環境意識,來共同愛護、保護水生態環境,可見提高公眾的水生態環境意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3建議與對策
借鑒以往的技術經驗,針對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公眾的水環境意識的提高和轉變,提出如下的幾個建議:
3.1規劃公眾教育,提高公眾水生態環境意識公眾對于水生態環境的認知程度需要通過引導性教育來實現,這是一種最為直接的方式和最系統的動力保證。在“五水共治”的背景下,根據問卷調查中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社會群體的水生態環境意識的成熟度,可以區域性地廣泛展開針對性教育,進一步加大科學深度和系統規劃,提高教育的現實價值。
3.2拓寬參與途徑,激發公眾水生態環境意識公眾水生態環境意識薄弱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公眾的參與度不夠,因此可以積極拉動公眾投入到水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列中,必能達到提高公眾水生態意識的目的。首先是進一步完善社會制度和法律法規,通過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激發其參與熱情。通過進一步加強專業人士與公眾的交流,使得公眾對水生態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是鼓勵公眾互相監督,嚴厲抵制破壞水生態環境的惡劣行徑,積極推行并完善獎懲制度,使公眾認識到水生態環境與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并以此來約束和改變生活方式和行為。再次,拓寬公眾的參與視野,引導公眾將關注的焦點投向更加廣泛的水生態環境意識的層次中去。深度和廣度同時增大,能夠促進公眾水生態環境意識得到全面性和實質性提高。
3.3積極做好對公眾的水生態意識宣傳積極引導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全民參與。當前,公眾對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還比較淡薄,要加強愛水、節水宣傳力度,把關心水、珍惜水、保護水變成每個公眾的自覺自愿的行動。
要讓公眾在意識層面理解和接受水生態環境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相關,這就需要專業機構和組織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其一,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增加水生態環境意識的普及性。根據對以往的宣傳方法調查分析中,發現發放簡明扼要的文字與圖文并茂結合的資料是宣傳最為有效的方式,其次就是播放影片,錄像等影音資料的方式。因此在宣傳方式上,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是借助政府部門、機構等權威部門進行宣傳;二是利用當前數字移動媒體技術,在電子雜志、網絡媒體等媒介積極宣傳。三是融入一些獨特的方式,例如在帽子、杯墊、鼠標墊等人們日常生活觸手可及的物件上印上水生態環境的相關信息,加強與人們生活的緊密接觸,使公眾對水生態環境有更多接觸和了解,做到水生態環境知識的普及。其二,在宣傳內容上要有針對性,對于不同層面和知識結構的人群,應該區別進行知識的宣傳和和普及。對于專業人士應強調工程的生態問題;對于工業技術群體則是宣傳工業與水的緊密相關性和重要性;對于普通大眾則更需要他們關注的是身邊水環境的問題。對于不同的職業,社會生活等方面都需要區別對待,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
- 上一篇:村級財務資金管理制度
- 下一篇:醫療護理管理制度